首页范文荒漠化防治措施十篇荒漠化防治措施十篇

荒漠化防治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54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对于降水量充足、人口密度小的地区,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能够促使生态环境进行自然修复,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同时,适当运用一些防风固沙方法。常见的防风固沙方法有在沙层上盖致密物、设置沙障、运用废塑料治理沙漠。在沙层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避免水分蒸发,防止土地被沙化,运用塑料膜较强,很容易被风刮走,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问题。沙障主要有土沙障、植物沙障、篱笆沙障。土沙障和风向相垂直,具有较好挡沙效果,一定要注意运用黏土提升墙壁韧性。植物沙障既能抵挡沙尘侵蚀,延缓土地被沙漠化的进程,又具有截留降雨作用,能够把一些降雨留在沙障中,增加土壤水分,利于植物生长。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2

关键词:荒漠化;概念;形成原因;治理措施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直接破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一、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原退化、林地退化。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地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表现为水蚀作用形成的红漠化,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青藏高原地区冻融荒漠化等。下面以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西北地区为例,简单分析一下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一)自然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东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水汽的阻挡作用明显。因此,本区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风的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二)人为原因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多块分散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到决定性作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

1.过度樵采。一方面,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樵采植被作为燃料,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农牧民为增加收入,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挖药材、发菜等,严重破坏草场。

2.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破坏,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

3.过度开垦。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

4.水资源利用不当。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区,河流中上游绿洲超量用水,或者在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使河流下游或冲积扇边缘植被因缺水而衰退,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5.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和弃土弃渣等也会造成荒漠化迅速发展。

三、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发展不仅使土地生产能力日渐丧失,而且还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防治荒漠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2.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做好农林牧用地规划,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例如,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3.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沙。恢复天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例如,种植耐旱的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另外,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治沙成效显著,包兰铁路自1958年通车起,一直畅通无阻。

4.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5.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生态脆弱区农牧民向城市转移。

6.大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

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鲁超国

“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01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

(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n/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学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

自然景观的变化:“绿洲、清泉、天鹅”到“风气,扬沙,沙尘暴”

人的变化:“生态伦理”到“人定胜天”

教师: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关荒漠化的问题,它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

学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阿拉善。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义

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

(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你认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

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因为同样的自然环境,人口少、自然神论统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着“绿洲、清泉、天鹅……”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

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

“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

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

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

短缺。

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

(四)荒漠化的治理

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

措施。

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

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3)生态移民;

(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

(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传,为治理荒漠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分析

本课使用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陆静.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地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4

关键词:民勤沙漠化防治;现状与问题;创新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39-04

沙漠化对人类生存和工、农、牧业生产及发展是一个重大威胁。由沙漠化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使耕地、牧场面积减少,生产力下降。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已达179.9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占国土面积的18%。沙漠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并造成了极大危害。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目前,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继续扩大之势,而且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如果沙漠化继续侵害而得不到有效抑制,到本世纪末,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人类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甘肃省又是我国沙化、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据第三次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934.7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49%。经过多年防治,土地沙漠化侵害速度有所减慢,但防治总体形势依然呈现“整体治理,局部恶化”的现状,沙漠化防治形势还很严峻。

在2007年3月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和代表们共商民勤生态建设大计,同时强调:“我关心甘肃,除了经济发展外,最大的就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问题。第一件事是一定不要使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温总理2001年以来第11次批示和指示民勤沙漠化防治问题。2007年国庆节,温总理赶到他一直惦念的甘肃民勤县,视察民勤沙漠化防治问题。奔波在石羊河流域,深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会处,察看防沙治沙情况,进入村庄走访农户,与干部群众座谈,研究和探讨民勤生态保护、沙漠化治理有效措施。民勤沙漠化严重程度和治理更引起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1.民勤沙漠化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荒漠气候区。

1.1民勤沙漠化防治现状

民勤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近十几年来,沙漠化危害不断加重,致使大量植被退化,大批耕地被风沙吞噬,成为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缺乏科学意识,没有正确处理沙漠化防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过度开采地下水,严重破坏了民勤的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民勤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涟漪、水草丰茂”的沙漠绿洲。曾有一个野鸭成群的青土湖,是民勤人引以为自豪的“母亲湖”,解放初期湖水丰富,1952年水位下降,1958年彻底干涸。始建于1958年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集蓄水、灌溉、防汛为一体,是民勤的人畜饮水、农业生产之源,是30万民勤人的生命之水。但是,由于连年干旱、少雨,水库蓄水逐年减少,于2004年6月底干涸,进一步加剧了民勤的干旱、缺水程度。据全国沙漠化调查检测结果显示,1998年~2003年5年间,民勤耕地风蚀沙漠化面积增加了11035.49公顷,且沙漠化程度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发展。目前,民勤绿洲面积只占全县面积的6%,这一数据还在快速缩减。2001年~2006年间,民勤县尚未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又向绿洲前移了近40米。而2006年沙丘移动速度为8.64米。

面对沙漠的前移,民勤人以坚韧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曾以治沙闻名于世,创造过“人进沙退”的壮举。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严重干旱缺水,全县生态大面积恶化,局部性的防治作用很有限。沙漠化继续加剧,沙漠正在以每年8到10米的速度向绿洲腹地吞噬,民勤绿洲面临消失,已进入“沙进人退”的悲惨局面。特别是近20年来气候趋于干旱,过去的绿洲已变为沙源,成为全国最干旱、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的沙尘暴策源区之一和生态特级危机区。调查显示,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从西、北、东三面逐年对民勤绿洲不断侵蚀,民勤几乎成为沙漠孤岛。

由于干旱和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植被、树木根系够不到水而干枯、死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解决民勤沙化、荒漠化继续恶化问题,甘肃省政府、威武地区、民勤县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沙治沙法规。旨在有效控制和治理民勤沙漠化,保住和恢复民勤绿洲。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1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求得可持续发展,由政府宏观调控,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开始省内范围统一调水。《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调度管理办法》、《加强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石羊河流域地表水量调度和地下水削减开采量实施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的规定》、《石羊河流域水事协调规约》等法规颁布实施。

1.1.2关闭机井、压减耕地、退耕还林,拯救民勤绿洲。2006年民勤县制定了《2006~2010耕地压减规划》,还通过压田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推进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目前,已落实压减耕地8万亩;2003年~2007年3月底,已关闭机井1000多眼,计划到2010年关闭机井3000眼,2007年计划关闭机井500眼。

1.1.3有计划的组织移民。由于缺水,民勤县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向外移民10500人,对湖区沿边沿沙的20个自然村、镇采取整体搬迁。2007年计划移民8000人,搬迁308户,每搬迁一户需要政府补贴资金7万元。这进一步证明“沙进人退”的悲惨局面,已在民勤大面积出现。

1.2存在的问题

民勤沙化、荒漠化问题调查研究虽然不断深入,不断出台和施行治理措施,继续恶化局面虽然得到部分控制,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有效治理。

1.2.1防治的理论研究缺乏创新观念,从源头治理、彻底治理措施、管理机制和技术比较保守、落后。

1.2.2缺乏有效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理念,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具体措施。

1.2.3政策导向过于依赖大规模移民,造成居住地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后一走了之,无形中助长了破坏一片、遗弃一片的行为,造成农牧民保护家园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意识不强。面对民勤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断恶化的局面,强化治理措施不力。

1.2.4对民勤沙化、荒漠化持续恶化的根源认识肤浅,没有认识到民勤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缺水。没有从高度认识投入产出严重失衡是民勤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导致防治措施落后于恶化速度。

1.2.5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临时应付态度,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快速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给现在防治造成很多困难,治理费用更加高昂,代价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暂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2.民勤沙漠化防治创新机制研究

民勤沙漠化防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防治措施和创新机制研究更加深入。

2.1正确审视民勤沙漠化防治的战略地位民勤不只是甘肃的民勤,也不只是中国的民勤,而是世界的民勤。民勤绿洲起着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的作用,民勤的生态保护不仅是一个县、一个省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发展、民族生存的大问题。民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对甘肃中西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北京和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就会合拢连成一片继续南下,具有战略地位的千里河西走廊将被沙漠拦腰截断,整个北方将成为沙漠的前沿,后果不堪设想。

生态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大民勤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要全力以赴确保民勤这道生态屏障。当地各级政府要切实采取强劲措施,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解决生产、生活与生态争水的尖锐矛盾,同时要加大两大沙漠边缘的“封育、围堵”力度,遏制沙漠继续大面积扩展。因此,民勤沙漠化防治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应尽快将民勤沙漠化防治的“局部行为、地方行为变成国家行为”。国务院应将民勤沙漠化防治计划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并形成一个部级工程,由国务院督促甘肃省政府主抓,国家林业局要大力配合和支持,进一步增加民勤生态效益补偿专项资金,保护民勤绿洲。

2.2正视和研究投入产出不平衡是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内在原因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更多地强调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很少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向大自然进军”中,毁林开荒、毁草种田、围湖造地盛极一时,并以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打破了该地区自然生态平衡。人们在享受自然资源财富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自然资源匮乏,使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引起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同时,也使人们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遭受破坏环境造成的苦果。开展环境教育,努力探讨科学利用与平衡发展的关系,探讨使用国家宏观调控生态投入产出平衡政策,深入研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力度,制定民勤生态环境保护及沙漠化防治有效措施。

2.3管理机制创新民勤沙漠化防治要以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考虑,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措施和机制创新。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集中治理尚未有效治理和控制的风沙口流沙,集中各种优势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封堵沙丘前移和风蚀沙化面积扩大。

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生态要先行”的战略决策,并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为人进沙退、防治土地沙漠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开创了我国防沙治沙、维护国土安全的新局面。重视北方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技术,全面减少资源消耗。在生态脆弱、自然生存环境差的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生态移民,搬迁出部分人口,减轻这个地方的用水压力,恢复地下水位,保护生态,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但大规模移民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立足本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治理措施,就地建设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走了之,移民到另一居住地,再去破坏一个新的、或去占有他人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形成恶性循环。在管理机制和政策上不能过分夸大移民的作用,更不能助长破坏一片、遗弃一片的行为,同时建立地区与区域目标责任制,采取各级政府宏观调控、投入和督导,要“新技术,高效益”实施民勤沙漠化防治运作和管理机制创新。

2.4沙漠化防治理念机制创新民勤要努力探索一条既不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又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的道路。科学管理,科学治沙,借鉴国内外土地管理、沙漠化防治策略,总结经验教训,理性思考,对民勤沙漠化防治道路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将单纯的防沙治沙政策,变为防沙治沙与治穷治愚、治穷致富相结合,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力争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农村体制改革,分田到户富了农民。那为什么不能分地(指需要治理的沙化、荒漠化土地)到户,实行林业、荒漠地家庭承包制?在各级政府指导下,实行家庭承包,让农民自己经营、自己发展。同时,培养一批有知识的防沙治沙与治穷致富能手,扎根家乡,指导和带领广大农牧民防沙治沙,发展经济,保护和建设家园。

2.5实行生产、建设项目生态环保评估论证和立项审批制度建立生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估审批制度,以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土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标准,来衡量一切建设项目的优劣,通过评估论证优胜劣汰、取利除弊,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污、不利土地植被生态环境的生产建设项目,采取限、停、禁、关、转等手段强制处理,防止为了短期经济增长,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监督和公正执法是沙化、荒漠化有效治理的保障。坚决纠正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缺失问题,充分发挥监管机制效能,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和徇私枉法及腐败行为,保证民勤沙漠化防治措施顺利落实。建立民勤沙漠化防治及苗木种子等生态建设物资的政府招、投标承建制度和采购监督制度,保障沙漠化防治专项资金能够真正用于防沙治沙。

2.6民勤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的政策机制创新民勤沙漠化和贫穷的主要原因是缺水,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水,研究民勤沙漠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政策机制创新。民勤处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之中,绿洲边缘风沙线长达408公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北部雅布赖山一线是几公里宽的风口,风经过风口后加速,卷起大量流沙,不断吞噬着民勤绿洲。民勤最主要水源是石羊河,但由于石羊河上游和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净利用率(耗水量与水资源量比)超过95.5%,输入民勤的水量正在逐年减少。目前,民勤年需水量是7亿多立方米,而石羊河输入民勤的水仅为0.6亿~1亿立方米。预计21世纪初我国西部的降水量比20世纪70年代明显减少,民勤将更加缺水。

民勤沙漠化防治政策机制创新就是实施南水北调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民勤及北方缺水问题。研究民勤沙漠化防治所关注的一个共同点是解决水的问题,节水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也无水可节,拯救民勤绿洲最根本措施就是调水。而在当地调水已无多少水可调,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只能施行南水北调。

3.南水北调朔天运河调水,拯救民勤绿洲

调水治沙、根治沙尘暴,拯救民勤绿洲是民勤沙漠化防治机制创新的关键,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长远考虑。极力探讨和主张实施“朔天运河”引水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彻底解决河西走廊及民勤严重缺水局面,从根本上治理民勤沙漠化问题,拯救民勤绿洲。

3.1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几经论证,各种数据比较完整,具有很大优势

从海拔3510米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自治区桑日县藏嘎村东南的朔玛滩,建坝开始引水,把雅鲁藏布江水首先引到通天河,再引到黄河,增加黄河水量,解决西北缺水问题。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上游3条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汛期富裕水集中起来,开渠引入黄河。再利用大西线“调水”方案各项子工程,把一部分水引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据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的《大西线调水工程建议书》和气象学家郭开方案的调查和论证,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切实可行、有丰沛的水源、理想的走水路线、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条引水线路引水多,水质好,投资少,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北方缺水问题。

3.2“黄石天运河”引水是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方案的子工程,是彻底解决民勤沙漠化防治及河西走廊缺水问题的主要方案

该引水线路从黄河虎峡一带开始引水,一期工程采取动力引水与筑坝升高水位引水相结合方式,沿黄河-石羊河下游(东湖镇、泉山镇一带)民勤盆地-弱水河(天仓段)修建运河(简称“黄石天运河”)调水。引水到民勤及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地区。汛期(6~8月)应尽量最大限度调水,把水引入运河沿途一带水库和湖泊储存,形成水库、湖泊群,在炎热的夏季蒸发,形成降雨,改变这一带的干燥气候,恢复和建设这一带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

“大西线朔天运河”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建设是民勤及甘肃经济发展的希望和关键,它不仅作为我国水利建设的战略方针,而且应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改造和恢复民勤及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世纪性的大工程,要用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勘探和研究,趋利避害,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睦相处。

4.结论:

经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有关资料,用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定性数据分析方法的结合,正视以民勤为代表的甘肃,是沙化、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从现状揭示民勤沙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及机制创新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沙漠化危害。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提出民勤沙漠化防治有效措施。“大西线朔天运河”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建设不仅是民勤沙漠化防治、恢复民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而且是建设民勤环境、发展民勤经济的有效措施。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研究依托“大西线朔天运河”调水、“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建设,根治民勤沙漠化,是民勤沙漠化防治理念和机制创新的核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宗立.狄春华:拯救沙漠孤岛,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n].光明日报.2007-03-28.

[2]高翔.甘肃每年缺水14亿立方米[n].西部商报.2007.3.28-a-20.

[3]刘国才.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平衡点在哪里?[J].环境经济.2007,(4).

[4]孙鸿烈.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若干科学问题[J].科学新闻.2005,(18).

[5]刘鑫.宋献方等:石羊河流域径出山口径及与山区气候变化相关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7,(3).

[6]赵雪雁.河西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策略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4).

[7]马顺龙.民勤压减耕地保护绿洲[n].甘肃日报,2007-04-05.

[8]李卫东:南水北调10套方案该选谁?[J].经济月刊.2000,(5).

[9]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建议书[J].当代思潮,1999,(2).

[10]郭开.调水治沙兴亡所系[J].当代思潮,2001,(6).

[11]惠小勇,包秀文.沙漠“决口”尘飞扬――来自沙尘暴源头的见闻[J].半月谈,2006,(8).

[12]魏桐.21世纪,中国将缺七条黄河的水[J].经济月刊,2000,(5).

[13]白青峰,赵磊.让民勤再现“天堑绿洲”的风采[n].经济日报,2005-11-25.

[作者简介]何俊林(1952-),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生态经济研究;

吉亚辉(1964-)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生态经济研究;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5

关键词:地理;必修三;高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地理必修三的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清课标与教材的思路

1.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思路体现在教材每章开头

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首“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案例为案例,探讨以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2.教材还思路体现在每一节的前面

如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自然段:

“土地……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土地退化”——分布

“它是……的产物”——因素

“荒漠化……环境问题之一”——危害与治理

二、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地理必修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荒漠化概念的获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过程图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地理数据、概念、特征、分布、原理、规律。②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③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④地理基本技能:如坐标、数据转换、图表填绘、图文转换、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①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地理概念、特征、分布、发展变化、原理规律等的描述。②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表达的问题。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①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②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③用科学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④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吗?为什么?

三、问题探究做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问题探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①从学生角度而言,预习提问——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听课获启发——小组讨论——获得认识,提高能力;②从教师角度而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思考——思考结果反馈——讲课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用旧知寻答——完善认识。即提出质疑探讨释疑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如: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这个大问题上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探究:①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②有哪些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③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④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⑤我国西北地区潜在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⑥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⑦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什么?⑧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⑨这些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力要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一个个的问题探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四、案例迁移教学

其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案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迁移到其他案例或身边的地理环境中是必修三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迁移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堂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节课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就是案例迁移。

通过必修三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同时通过必修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迁移教学时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资料: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6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应用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资源大量地开采,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法,逐渐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土地荒漠化是诸多环境问题中比较严峻的一个内容。从现阶段土地荒漠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呈现出发展扩大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强化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1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沙治沙造林的作用分析

1.1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环境正处在不断地恶化的状态,土地的沙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和体现,这一问题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土地荒漠化不仅对自然环境有了严重破坏,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后代的生存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土地的荒漠化是阶段,形成的一个过程,故此对这一问题的防治也要结合实际,按照其体现的特征进行针对性防治。在沙漠化的初期阶段是小面积的松散流沙以及地表水的减少等特征,这对畜牧的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沙漠化的程度愈来愈严重,故此就需要采取全新的应对方法。

1.2防沙治沙造林的主要作用分析

沙漠化主要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严重,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程度愈演愈烈。因此,要想改善当地的沙化问题就要展开防沙治沙造林措施,通过这一技术手段来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加重,或者减缓沙漠化的进程。通过植松造林治沙的技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而增强绿化的范围,能够有效改善沙化现状,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种植的树木相对较多,这对土壤的质地就能起到改善的效果,在农业上的发展也能见到成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种植损失。

2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及实际应用探究

2.1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分析

经过多年的防沙治沙造林所获得的经验,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防范措施上也比较多样化,大苗深植技术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沙治沙技术。这一技术在对流动的沙丘防护上卓有成效,是防御沙埋、风蚀以及干旱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不定根萌发,也能有效增加植株的稳定性,有效节约了沙障的设置和补栽技术的高成本费用,这样就在低成本的基础上,使沙漠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大苗深植比较适合在流沙以及干旱影响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加以应用。

另外,还有飞播治沙造林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在范围相对比较大,并且土地集中在干旱或半干旱的盖沙黄土及黄土区的情况下使用。这一技术的最大特征是速度上相对较快,并节约了人力,大面积的治沙造林效率相对比较高,最为重要的是造林成活率要比人工的高。但需要充分考虑地形问题和飞机的安全问题,在树种方面要选择耐风沙以及生长和繁殖能力相对较强的品种,例如,扬柴以及沙棘等。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相关防沙治沙造林技术,例如,容器苗固沙造林技术和针阔、灌木造林技术等。

2.2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探究

在实际中有效应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土地荒漠化问题,其中对植松治沙造林的技术应用就是一个较好的改善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可通过多种方法实施,种植过程中要采取垂直造林的方式,要保证坑的周围大小、深度等符合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植松的质量。将后面挖坑的土填入到前面坑中,提高种植速度。再者就是要保持合理的种植距离,以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通过相关的种植设备提高种植成活率。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固沙林的面积,适当加大农防林的比重,这样能够起到以短养长的作用,最大程度地让沙区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来。

结合沙漠化的种类和实际情况实施造林技术,主要有沙柳栽种技术、人工挖壕栽柳技术以及蓄力开壕造林技术。蓄力开壕造林技术,首先要选择覆盖率在20%的地段来实施造林活动,在播种之前要对其蓄力开犁沟,或者是采用犁牛踩踏的方式对地面加以处理,然后选择柠条等混合式的播种。

沙区存活较多的灌木时可采用沙柳栽种技术,可就地取材,有效节约了成本。截取2年还没有萌芽的沙柳,埋入地下,地上和地下要保持平衡。在这一树种长到2m多时栽种,就能提高其成活率。

人工挖壕栽柳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沙丘地,挖掘1m的壕沟,在两侧栽种抗旱的树种。针对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沙丘,可挖掘积水坑,这样就能使得地下水在此集聚,再在周围栽种树种。

通过营养袋育苗技术也能够起到防沙治沙的作用,由于不需要缓苗期,能加快苗木的生长速度,从而减轻育苗的管理难度。但需要重视几个方面:树苗选择1年生,高度达到8cm,并且有着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幼苗。移栽的过程中要保障其完整性,移栽之前要在营养袋内灌足水,还要距离造林处较近。这样才能将造林技术的实施最大化地完成。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7

榆林河水库及其灌溉渠系对维护榆林河灌区人地关系稳定、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榆林河流域地处荒漠内陆,该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大沙多,风蚀荒漠化严重,特别是风沙对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的侵害,使水库库容减少,输水渠道淤积,加重了群众清淤投劳的负担,泥沙进入耕地,造成耕地沙化,淤埋幼苗致死,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开展治沙护库等库区生态工程建设,找出防治风沙入侵的安全对策,减少或阻止榆林河灌区水利工程遭受风沙灾害影响,对维护库区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榆林河流域风沙灾害成因分析

㈠自然因素

瓜州县多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29.3℃,降雨量45.7毫米,蒸发量高达3040.6毫米,干燥度为16.8,属极度干旱区。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大风日数70天左右,具全省之最,最长持续日数达7天。榆林河水库西侧为石质山地,风沙强度较弱,沙灾危害小。东侧属低山丘陵向戈壁过渡地带,土壤为棕漠土和灰棕漠土,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植被。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生物作用弱,使沙质地表疏松,极易产生土壤风蚀,频繁发生沙尘暴。每到风季,沙随风起,沉积东岸坡的大量风沙土直接进入水库,危害严重。

㈡人为因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人口剧增,导致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增长,生态用水相对减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加剧了荒漠化进程。其次,瓜州境内大面积开荒,耕地面积扩大。为满足耕地用水,境内开始大量打井,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的生长,使一些原本被固定的沙丘再度成为流动沙丘,进一步加剧了绿洲的荒漠化和沙漠化。同时,过度放牧、乱砍滥挖植被导致自然林草植被减少、退化速度加快。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风力侵蚀强烈,大风扬沙天气频繁出现,入库流沙逐年增多,库容萎缩,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灌溉渠系填埋严重,渠道清沙劳民伤财。每到大风季节,水库蓄水混浊,干渠引水携沙量增加,泥沙随水流入耕地,耕地被沙化,造成农作物死苗、减产等。风沙对水利设施的危害,已对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成为制约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榆林河流域风沙灾害防治对策

从根本上治理风沙对榆林河水库及灌溉渠系的危害,应针对库区自然特征和风沙危害特点,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水利措施相配套的原则,以治沙护库、防沙填渠,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绿洲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的,建设育滩固沙、护库保田防风治沙综合防治体系。根据兰州沙漠研究所对金塔县解放村水库进库沙量的观测,由风沙危害而引起的进库沙量主要以沙丘移动进库和风沙流进库两种形式侵害库区,以沙丘移动形式入库沙量约占总入库量的92%。因此,在治理进库埋渠风沙过程中要以稳固流动沙丘为主。根据该区风力侵蚀特点、重点保护对象、风力风向、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当地多年风沙治理经验,以水库为中心,由近及远将项目区划分为库区风沙防治区、渠道风沙防治区二区域,分别采取措施治理风沙危害,减轻水库和农田灌渠风沙填埋程度,延长水利设施使用寿命,改善生态环境和灌区农业生产条件。

㈠库区风沙防治对策

榆林河水库西侧为石质山地,风沙强度弱,可暂不布设防治措施,以自然植被防治为主。东侧属低山丘陵向戈壁过渡地带,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改变水库毗邻区尤其是上风向土地利用覆盖,增加植被覆盖度或提高地表粗糙度,是降低湖泊风沙灾害危险度的关键措施。为此,建议采用“三圈”模式,即以水库为中心,由里到外依次布置3个防护圈层:工程治理圈、围封繁育圈和自然恢复圈。在近库岸,依地形布设多道挡沙墙阻挡流沙前进。在地势低凹处,流沙沉积较厚,遇起沙风速会继续前移直至进库,应在采取草方格沙障进行治理;中圈采用直接营造防风林带,保护水库,为保证苗木成活率,防风林带配套相应的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在防风林带之外的荒漠草地,采取围栏封禁、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防止就地起沙。通过实施上述三圈措施,一方面可以迅速减少上风向流沙入侵,同时建立中、外圈稳定植被带,进而形成自维护生物保护圈。“三圈”防治模式利于构建荒漠水库区生态安全的土地格局和水系统。

㈡渠道风沙防治对策

榆林河灌溉干渠在水库的东北部,渠系两侧沿线长近约14k米,沿途均为荒漠戈壁,每年冬春不灌水季节,干渠被风沙填平,在灌水季节,飘落至渠系的沙尘随流水直接进入耕地。危害干渠的风沙是以风沙流的形式直接进入干渠,防治措施布设上以防治风沙流危害为重点。借鉴疏勒河七墩滩灌区风沙治理经验,同样采用“三圈”防治模式。在输水渠道两侧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草方格采用1.0米×1.0米的正方形,高度为15厘米左右。草方格的使用寿命一般为四五年,为解决草方格老化后防风固沙功能减弱和丧失的问题,采取在干渠东侧营造防风主林带,在西侧营造副林带,来防止草方格防护功能失效后的风沙危害。在干渠两侧防护林带以外,采取封禁措施,保护现有植被和地表结皮,以减少就地起沙。各项防治措施布设后,从内向外形成“护、阻、固、封”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四、防风固沙体系的综合效益分析

㈠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为验证“三圈”防治模式防风固沙效果,依据金塔县治沙试验站的观测,在有灌溉条件下,新植红柳在4年后高度可达到186厘米以上,单株(丛)年阻沙量为0.58立方米。由此推算,项目区新增的防护林年可阻沙11.80×104立方米。根据金塔县鸳鸯池水库治沙工程经验,封育措施的减蚀效益按灌木林效益的20%估算,年阻沙量14.90×104立方米,草方格措施可减少70%左右入库沙量,据此推断,年阻沙量18.70×104立方米,各项措施年阻沙量为45.40×104立方米。说明“三圈”防治模式固沙效果非常明显。

㈡生态效益明显改善

预计项目完成后,可使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5%~0%提高到15%以上。通过封育措施,天然植被覆盖度也有所增加。同时,人工植被建设也将对改善榆林河流域及库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可使项目区原灰棕漠土和风沙土向灌淤土方向改良,提高土地肥力。同时项目实施后,通过干渠进入下游灌区耕地的沙量将会有所减少,能减轻耕地沙化程度。

㈢经济效益间接增加

库区防风固沙措施是保护水利设施、保障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项目,不具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条件,但间接经济效益明显。首先体现在节约清淤费用上,项目建设减少对水利设施的填埋量,如果按5元/立方米的费用计算,则每年可节约清淤费约227万元;其次,减轻对耕地农作物的沙压沙埋,减少受灾面积,减轻受灾程度,相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再次,如将每年减少的风沙对水利设施的填埋量折算为有效库容,则可相应增加有效库容45.40×104立方米,相对增加灌溉面积1700亩。如果按400元/亩计算,则可增加种植收益68万元。

㈣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8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建设关系;

1、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的概念

1.1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指的是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基础理论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和管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结合农业、林业、牧业、水利生产,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对脆弱生态环境和退化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恢复与重建。

1.2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指的是包括森林立地、树种选择、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生长发育、结构及其调控、森林抚育和改造、森林主伐与更新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2、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能力逐渐增强。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趋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水土流失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区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虽经多年治理并取得巨大成就,但水土流失一直呈扩大趋势。

2.2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荒漠化加剧了土地生产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持续恶化,土地荒漠化的结果就是沙尘暴,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

2.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平衡的支柱。但我国的森林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极不相称,一方面,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前些年“重采轻育、只采不育、重造轻管”等生产经营措施人为地对森林的肆意砍伐,使森林资源锐减。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至。另外,人们对森林、草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导致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濒临灭绝。

2.4水旱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中国不但水资源缺乏,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降雨及地表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秋多、冬春少,汛期多、非汛期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水涝、旱灾的发生频繁。

2.5“三废”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三废”不但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危害,而且日益加剧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农田生产力下降,而且受污染的家副产品直接损坏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恶化退化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并阻碍其发展。

2.6耕地资源锐减,质量下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相当贫乏。但是如此少的耕地正遭受着城镇、交通、工矿企业占地及土壤污染、酸化、盐渍化的影响等,耕地资源日趋减少,质量日益下降。

3、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中,起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森林培育是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森林培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重点林业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都是森林培育的主要对象和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也在逐步提高。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森林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据测定,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94%;1万hm2林地可蓄水300万m3。森林可以使集水区的径流较缓地进入溪流,在暴雨情况下延缓洪峰,减小洪水量;在枯水季节,又可使河流有一定的流量,对流域水量的平衡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中国把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一项整治国土的重大战略措施。如中国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中,大面积造林种草,并辅之以工程措施,治理后,每年少流入黄河泥沙1.5~3.0亿t。

3.2防风固沙,遏制土地荒漠化

森林的防风效益是从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低20%~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置合理,就可以把灾害性风变为无害的小风、微风。中国林科院的研究表明,大范围绿化工程可以使林网内的沙尘减少80%,绿化区的降尘量比未开发的荒漠区降低40%,大气浑浊度降低35%。乔、灌木根系可以稳固土壤的颗粒,或者把被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良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沙化土地每年就净增2460km2,其治理任务非常艰巨。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草,发展林业,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制。

3.3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大量的研究表明,林区或森林附近地段的日温差小,可减弱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高温日灼危害。森林经过蒸腾作用,有林区可比无林空旷区平均增加空气湿度15%~20%,因此,平原农区的防护林网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播种、生长和越冬。森林对减轻水旱灾害的综合作用是明显的,能减轻干旱风、霜冻等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举世瞩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过23a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生态效益。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203.72万hm2,20%的沙化土地和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2130万hm2农田和3003万hm2草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一些地区的粮草增产率达15%~20%。

3.4吸收、固定Co2,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8300亿t,其中90%的碳自然存贮于森林之中。每生长出1m3的木材,大致可吸收、固定350kg的Co2。森林既能固定Co2,但森林破坏后又能向大气中释放Co2。当前,由于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千方百计保护森林,减少砍伐森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碳库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以调节大气中Co2的浓度。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9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和合力,营造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现就做好“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后防治荒漠化宣传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活动主题和宣传重点

今年“6.17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世界主题为“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我国主题为“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在“6·17”前后,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突出宣传重点,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要广泛宣传防沙治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治理沙区、绿化丝路,实现沙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大力宣传我国防沙治沙的成就,以及对全球生态治理的贡献;深入宣传我国防沙治沙的政策机制、行动举措和典型经验;要广泛宣传2017年评选出的防沙治沙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投入荒漠化防治事业。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在“6·17”前后,要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沙治沙宣传活动。通过召开新闻会、通气会,开展“走进风沙源”系列采访,刊发领导和专家署名文章或专访,组织网络在线访谈,下基层调研宣讲,刊播公益广告、公益短信,编印和发放宣传品,运用新媒体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等形式和手段,掀起防沙治沙宣传高潮。

三、加强舆情研判与引导

要搞好涉林舆情监督,对林业及防治荒漠化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应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覆盖面广、网民参与度高的优势,加强网上防治荒漠化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声势,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建立防沙治沙宣传长效机制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为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沙治沙部门要积极做好沟通协调、素材提供、采访服务等工作。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策划、联络、实施等工作。

各省(区、市)林业厅(局)要确定一名防沙治沙信息员,专门负责收集、提报防沙治沙信息,积极主动与当地主要媒体沟通,与我局治沙办、宣传办保持联系。请各省(区、市)林业厅(局)于7月15日前提报今年“6.17”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我局联系人及电话:治沙办林xx

宣传办刘xx

电子邮箱:xx

荒漠化防治措施篇10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技术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植物被破坏土壤沙化的过程。土地沙化不仅造成可利用耕地的减少,而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殃及子孙后代。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认为治理沙化的较好措施是在沙化区植树造林,依靠树木根系及成林后对风沙的阻挡作用阻滞沙化蔓延。但由于土壤沙化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周围居民数量减少,自然灾害加剧等客观原因造成沙化区植树造林的实际困难。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所在地区原本土地沙化严重,一片荒漠,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坚持治沙,目前已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将结合白芨滩防沙林场治沙经验探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为更好的防沙治沙提供依据。

1.树种的选择

由于沙区立地条件较差,很多树种在沙漠区都无法正常的生长,错误的选择树种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反而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白芨滩林场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确定了适合各类型沙区生长的树种,沙区种植树种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耐旱,目前已经选育的特别耐旱的树种有沙冬青、柠条、花棒、沙柳、沙拐枣等树种,同时已经掌握了沙地上的育苗、造林等技术。同时林场大胆引种,樟子松、侧柏等38个树种获得成功,特别是沙冬青育苗突破了移植难成活关,使这一优良树种在沙地造林上得以广泛推广。

2.沙区造林技术分析

2.1设置沙障

设立沙障的目的是通过搭设的屏障保护苗木免受风沙的侵害,主要是由于沙障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沙面的粗糙度。搭设沙障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合理的栽植林木实现对流动沙丘移动的限制。这种技术一方面要在造林前进行乔木和灌木结合的混交造林用于阻止沙丘的移动,另一方面在可移动沙丘的迎风坡栽植固沙植物,从而实现两个方向限制流动沙丘的移动;二是利用稻草绳设置沙障。将稻草拧成绳依据风向固定在沙丘的两侧,也可将稻草通过物理方式压成网格状,根据风力大小和侵蚀程度设成1m×1m或1m×1.5m的网格进行固沙。除了上述沙障还有通过沙柳沙蒿密植,设立黏土沙障等方式进行固沙的。设立沙障能够为苗木根部的生长创造条件,使苗木根系能够萌生深入沙层,促进苗木对水分的吸收从而保证造林的成功率。

2.2补水治沙

由于沙化地区土壤含水量极低,很多苗木栽植后因长期干旱而枯死,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对沙化土壤的治理,必须在旱情严重时进行补水。一方面促进苗木成活,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移动沙丘的移动速度。

2.3春季植苗

为了提高造林效率,有效治理荒漠化,林场实行了春夏秋三季造林的先进技术。在春季进行植苗,春季是植树造林的较好季节,此时选择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栽植,并做好灌溉、施肥等后期管理工作,一般可取的较理想的成活率。

2.4雨季穴播

在雨季到来时采取穴播的方式造林。雨季来时土壤墒情较好,种子播种后有相对充足的水分满足其萌发需要,而且穴播存活的苗木有较强的适生能力,根系生长较其他造林方式更为强壮,更能适应在沙地的生长。由于穴播后种子会受到病虫鼠等的危害,为提高出苗率,应适当提高播种量,此外还可适当的提高穴播的密度以抵御流沙侵蚀,增强幼苗扎根的稳定性,并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降低密度以提高苗木保存率。穴播时一般在种子上方覆土3-5cm,种子用量在3.5-8kg/hm2,具体用量根据种子大小决定。

2.5人工模拟飞播

人工模拟飞播不仅目的性、针对性较强,而且对播种时间、地点和树种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具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在正式播种前对播种地进行适当的整理,由于沙漠区植被覆盖率普遍偏低,加上土壤沙化会降低种子的触土几率从而影响出苗率,可以适当进行穴状整地增加种子出芽率;二是选择种子萌发力较强,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进行飞播,可以选择单一种子也可混合种子撒播;三是播种前结合当地实际对种子采取适当方式的处理,如高锰酸钾浸泡催芽,种子包衣,使用生根粉等方法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四是结合当地降雨量,温度等气候特点合理选择飞播时间,只要保证种子出苗后有75d左右的生长期以便保证幼苗能够安全越冬并抵御春旱即可。

2.6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育苗造林时不需要缓苗期,能够加快苗木生长速度,无形中降低了幼苗抚育管理的难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1年生,苗高8cm左右且木质化程度较好的幼苗进行;二是在苗木移栽时尽量不损坏苗木根系的营养土球以增强苗木移栽后的抗旱,抗灾能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三是在苗木移栽前应给营养袋内苗木浇足水;四是育苗地应离造林地较近,以保证苗木移栽后能够较快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3.管理模式

防沙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足够的劳动力,而沙漠化地区由于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等原因往往缺乏劳动力。白芨滩林场为改变这一现状,积极探索“干旱固沙林、骨干防护林和经济林”三位一体,“林农牧”立体开发的防沙治沙模式,不仅解决了防沙治沙缺乏劳动力的难题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按照这种模式,他们在沙区边缘累计开发建设经济林和苗圃基地6000多亩,将沙漠化地区的改造和利用推向多维林业、能量循环、资源再生的新阶段,为沙漠化地区的产业开发创造了成功范例,值得推广应用。

4.小结

传统的造林都是“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传统造林模式,白芨滩林场实行“三季造林、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沙模式,较好的推动了治沙进程;在具体技术措施上,他们采取了草方格沙障治沙、旱情严重补水治沙、春季植苗、雨季抢墒穴播、人工模拟飞播、营养袋育苗、春夏秋造林等先进实用的技术,这些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确保造林一次性成功,在林场形成了“一年三季抓造林,常年累月抓管护”的良好局面,使林场治沙工作迈入了迅速推进的新阶段。此外,他们将林场防沙治沙工作与发展当地经济,增加林农收益合理的结合起来,提高了沙化区人民防沙造林的积极性,改善了林场原本消极工作的局面。总体而言,这些先进实用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模式值得各荒漠地区开展造林防沙工作时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霞,杜宝昌,李凯峰等.风沙区植松治沙造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4):48.

[2]刘海鹰.防沙治沙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