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体育教学方案十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案十篇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2:45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农村教学;教育理念;基础设施;教学方式;自主学习

一、体育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合理、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训练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各类球类运动,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50m跑、400m跑、跳高、跳远等田径运动,学生在这些运动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还提升了运动技能、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增强自身的意志力、抗打击能力,养成勇敢、坚强、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1]。二是能够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由于农村家庭环境较为复杂,不同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大,加上近年来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使得一些学生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养成了孤独、自卑、自闭等不良性格品格,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具体活动中,增加这些学生与其他同学沟通交往的机会与时间,更好地促进他们敞开心扉和健康成长。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很多农村学校和体育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体育的重要作用,在编排课程时过于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内容,留给体育的课时较少,甚至出现了文化课占用体育课的问题,一些体育教师也对教学不够重视,常常是上课10分钟、自由活动半小时,这都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其次是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和教学方式单一。中国东西部、城乡差异巨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校情况差别很大,很多学校在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等方面有很多问题,表现为没有塑胶跑道、没有足球场地、运动器械不全等;同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充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展开教学[2]。最后是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不是专业出身,需要进行培训。

三、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问题解决方案

(一)重新树立良好的体育教育观念

解决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上进行改变,不论是学校相关人员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改变对体育教育的传统认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新树立良好的体育教育观念,将体育教育摆在同文化课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切实地改变体育教育观念[1]。

(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和创新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应该互相联合起来,积极地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相关人员沟通,要求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铺设塑胶跑道、设置标准足球场和篮球场地、添置足球、篮球等基础的运动器具。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贴烧饼”、“扔沙包”、“滚铁环”等,将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民间游戏引入到教学中,结合田径运动等对其稍作改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在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更好地训练和提升学生灵活机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2]。

(三)加强教学培训和自主学习

针对农村地区小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强的问题,学校要加强对本校教师的教学培训,除了对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培训外,还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膳食与饮食健康、运动防护与危险自救等培训内容,从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自身也应该通过阅读、查阅互联网资料等方式持续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3]。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2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体育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在新课标理念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1]。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施行)》,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从事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形成独立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中包括了教学设计技能。由此,体育教学设计能力成为了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体育教学设计能力是实施体育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最优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对该领域的尝试性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教学设计以及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问卷调查法和咨询法

对2010年参加云南省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竞赛的70名中小学青年教师展开体育教学设计需求的问卷调查,并对该次比赛的评委专家以及部分比赛课指导教师开展了相关咨询,以获得课题研究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支撑。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的检验,发放问卷70份,回收68份,回收率97%,有效率100%。

1.3数理统计法

收集、处理和统计调查研究中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问卷所得数据均使用

microsoftexcel进行统计处理。

1.4逻辑推理法

运用逻辑学方法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归纳演绎,形成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认知情况

表1的调查数据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成为教学设计者的角色比例为92.6%。这

说明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绝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已深刻意识到体育教学设计对贯彻体育课改新理念,实施体育课标,达成课程目标,落实体育教学对学生教育、教养和发展功能的重要性。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理论、原理和方法体系的学习需要则达到了100%。据了解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学设计理论原理和方法等的急切需要与教师在此方面实际能力的缺失之间存在较大落差。表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认知”的需要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内容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不太需要不需要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36(52.9%)12(17.6%)15(22.1%)5(7.4%)0学习体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原理与方法。48(70.6%)20(29.4%)000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者的适应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依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成为“教学设计者”角色的内涵和能力提出切实的要求并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帮助老师们强化设计意识,发展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着眼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设计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训练,尽快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2.2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能力的需求情况

0表2详细呈现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能力的需求情况: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分析能力持肯定的达85.2%,持否定的为14.8%;对体育教材分析能力需要持肯定的达100%;对学生学情分析能力需要持肯定的达98.5%,持否定的为1.5%。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常需要具备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能力。相对来讲对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分析略差一些,这反馈出少数教师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视不够,对教师“为何教”、学生“为何学”的问题关注不足。对体育教材和学生学情分析的需要都很高,表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十分明确分析体育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能力的增强不仅要关注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了解,还要结合具体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加强前期分析能力的实践操作和训练。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教学要素设计、完整教学方案的编制、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设计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为学会设计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的体育教学设计方案寻求充足的依据。

2.3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中基本要素设计的需求情况表3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设计中各要素设计的需求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0表3中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的需要情况:其中需要掌握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师比例为98.5%;需要掌握教学策略设计的教师比例为98.5%;需要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师比例为97.1%。这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基本要素设计能力的需要水平都很高。究其原因:第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已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导向和灵魂,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引领着其他教学要素的设计。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从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表达方式上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全面、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等特点,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第二,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刻地感受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设计适合教材特征、学生学习实际和实际教学条件,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策略涵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教学媒介等。第三,中小学体育教师明确了要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规划完整、有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过程。因为,优质的体育教学过程设计是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组织的有序,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运动负荷的适宜控制,教学密度的良好安排,教学节奏的控制和教学管理高效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的设计还缺乏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尤其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转型适应性不足。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学习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的变化,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体育教学目标、策略、过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借鉴优秀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设计经验。同时,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会多运用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并通过设计实践检验和反哺教学设计理论,逐渐形成科学性强,操作性优,实效性好的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

2.4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撰写能力的需要情况表4中小学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案编制能力的需要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0通过表4读者可以了解到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体育教学方案编制能力的需要状况如下:体育课结构和顺序的设计、体育教学时间的设计、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均达需要的为100%;体育课中教师活动的设计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均达98.5%;体育课密度的设计为97.1%,教学主题的设计为94.1%。体育教学方案编制是基于前期分析和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基本要素的教学设计成果的编制,是体育教学设计成果形成的中心环节。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中的方案编制能力的要求极高。究其原因,完整教学设计方案是体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终极成果,是体现教师教育思想,专业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物化而又直观的教学文本,是一堂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预期方案。能够充分展示每一位设计者理解体育课标,结合教学对象实际,优化体育课的结构、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个性化地设计教学主题,灵活地处理、驾驭教材;合理确定各部分的教学时间,创造性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科学规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能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能力是体现教师体育设计能力的核心部分和显性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学习和熟悉教学方案编制的要素、步骤和方法,并尝试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同时需要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学习、和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和设计方案竞赛等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能力。

2.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评价的需要情况表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评价的需要情况统计表(单位:%;n=68)

0表5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需要率为97%,而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需要率为100%,这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评价需要很高。无论是对体育教学设计中评价环节的设计还是对体育教学设计方案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评价都需要。体育教师应认真领悟体育新课程有关评价的改革要求,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个性化的设计评价标准、灵活运用评价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对改进教学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在教学实施前和实施后,体育教师还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因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框架,一个思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忠实执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而也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总之,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解和尝试性运用体育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通过体育教学设计实践强化教学过程中评价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案评价的要素、步骤和方法,逐渐提高体育教学设计评价的实践操作能力。

3研究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者”的角色需求较来越高,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都急切需要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3.1.2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常需要知道体育教学设计前需要重点分析哪些要素,以及如何有效地展开分析,为教学设计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3.1.3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要素的需要水平较高,因为这几大要素的设计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展开个性化和创新性设计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设计能力的核心环节。

3.1.4体育教学方案编制是基于前期分析,以要素设为导向,形成教学设计成果的过程,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关键环节;

3.1.5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方案的评价设计的需要度较高,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手段,而教学方案的评价则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3.2建议

3.2.1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他们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强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监控教师教学设计工作的常态化和实效性。

3.2.2全面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有关教学设计能力的需求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有效途径,增加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2.3教师自身要善于更新教育教学的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结构,结合实际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过程,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最终实现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2]王丽君.系统化体育教学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4月:105―107.

[3]焦敬伟.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86.

[4]苏正南.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体育与科学,2003年11月:67.

[5]庞志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基于新课标生成教学的思考[J].辽宁体育期刊,2008.3.

[6]王玉江,陈秀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与提高的建议[J].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3

【关键词】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教学质量

一、前言

笔者走访了绍兴地区部分高中、初中,就如何组织顺利开展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模块工作开展中各体育备课组联系不够,缺乏交流,对模块教学研究深度、资料积累、总结、反思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重要性的问题就摆在教学工作者的面前。

究其原因:

(1)课程指导组没有明确的指导方案的资料;

(2)理论上无导向依据的资料;

(3)学校体育与健康教科研开展较为滞后,缺少资料的结累;

(4)基层学校体育教师缺少经验,在实施《体育与健康》学科模块教学中没有较高价值的资料可供参考。

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措施

1.成立相对应档案资料管理小组

为了顺利的档案资料管理,成立了档案资料管理小组,确定人员与内容,建立年段档案组,档案组按老、中、青的年龄结构配备,由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任组长,配合体育教研组长开展工作。

2.高中学校体育档案管理的调查

从2007年起,对绍兴市部分高中学校体育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样表如下:

绍兴市学校体育档案管理是否必要问卷表

(表一)

3.调查结果数据收集、分析

(1)2007--0年在100份有效问卷中,男教师60人、女40人。

问卷调查表(1)

--------------------------------------------

年份支持档案管理不支持档案管理无所谓

200760(35、25)39(24、15)1

200880(47、33)20(13、7)0

200987(45、32)11(13、8)2

--------------------------------------------

备注:括号内前为男教师,后为女教师。

问卷调查表(2)

--------------------------------------------

年份电脑档案管理文件档案管理二者均备

--------------------------------------------

田径资料98(58、40)99(59、40)100(60、40)

球类资料95(55、40)97(57、40)100(60、40)

体操资料96(56、40)98(58、40)98(58、40)

理论资料98(58、40)94(56、38)96(56、40)

教案备案99(59、40)90(51、39)99(59、40)

其它资料96(56、40)92(52、40)100(100、40)

--------------------------------------------

备注:括号内前为男教师,后为女教师。

数据的调查、核计为档案资料管理提供了操作层面的依据,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二者均备的调查基本全部同意,但与前发生一个矛盾,可能是怕麻烦,但有希望有档案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方便,总体为档案的合理操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档案资料管理组合的优化与外在因素的分析。

4.按档案内容进行编类制作

整理、分析回收有效问卷分析后,根据统计数据整理,档案资料的管理可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编类管理。

5.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的编类管理

根据每学年的班级、年段教学、学生情况,档案管理小组根据体育教研计划,结合进行模块组合设计特点,制定好的学年的教学计划、模块单元,准备课时计划进行归类、分析,可供下个周期参考。

档案管理小组要求每个年段档案管理小组每周不定时、定点开展三次教研活动,作好文字积累,加大学法、教法的研究力度,每周上交到档案管理组进行汇总、归类保存。

6.建立意见反馈机制

学期中、未进行座谈会、意见征求调查,开展专题调研,在意见反馈与档案资料的对照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下阶段的模块教学开展教学计划。

7.健全资料系统

建立资料库,及时统计分析、研究,作好系统、完整的文字积累,在前一学年基础上,三个档案小组认真总结、反思一年的得失,完成一个阶段教学实践报告,为下一个阶段的模块教学提供依据,以便模块的合理设计与安排保存好档案资料。

三、建议

1.进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是开展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切入点,虽然没有具体标准的操作方法,但我们不能放弃对它的研究与实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不能站在圈子外面看热闹,说什么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等别人的方法出台了,“复制”、“粘贴”一下就可以;或者站在圈外杞人忧天,怨这怨那,对课改处处不满意,埋怨学校不重视,责备领导不支持,却没有去想为什么自己不努力,须知,课改需要一线的经验,需要基层的体育教师共同参与。

2.进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积累,长时间的论证、实践,方能取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虽然,处在探索、尝试起始阶段,但只要大家把进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放到议事日程上来,相信我们的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会趋向于完善与成功。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4

1.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6]。教师根据护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健康教育案例。所设计的案例要简单,贴近生活且易于理解。例如设计与护生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健康教育主题“:大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等,并对案例加以讨论,让护生从中学习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1.2小组讨论将护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确立小组健康教育主题,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设计健康教育方案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护生用已学专业知识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健康教育图谱和健康教育电子调查问卷,并输入计算机系统。要求所设计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呈现。

1.3校内实践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等10大门类,在校师生达2万多人。这样的校园环境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在实践活动中,护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深入校园社区,以在校师生为健康教育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指导护生收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并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系统,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和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根据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校园社区人群中进行主题健康教育,并针对健康教育对象的具体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与讨论。

2护理核心能力培养

2.1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反思性思维能力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7]。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护生应用已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查阅文献,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围绕确定的健康教育主题梳理并形成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体系,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资料查阅,在保证健康知识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普及性,最终确定方案。此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并通过实践反思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2.2创新能力在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健康知识获取的需求[8]。在教学中,教师引导护生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寻求与物联网工程等学院学生的合作,创新性地设计健康教育计算机路径。该技术可实现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体格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其潜在的和现存的健康问题。同时,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主题主要涵盖生活、饮食、锻炼、常用药物的健康指导等),应用设计学的理念,将复杂专业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片或视频,使受教育者轻松掌握健康知识要点。此过程不仅促进了护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补充;同时培养了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感受到交叉学科所带来的更宽广的发展领域。

2.3人际交流与管理协作能力护生根据健康信息分析结果,结合预先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分小组进入校园社区,实施健康教育。为完成健康教育任务,护生首先要发场团队精神,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同时护生会面临不同年龄、性别、知识层次的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和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指导的过程中,护生了解了如何与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的人群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对方的理解与信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护生需要思考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健康教育对象理解和接受健康信息。通过课堂外的校园社区实践活动,护生掌握了人际交流的技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2.4终身学习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技术和学科领域,引领护生进行文献查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护生设计健康教育方案时,还学习了护理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如图案设计、计算机技术。在实施健康教育方案时,意识到人际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再回到小组和课堂进行回顾,以理论—实践—讨论—反思的模式循环,增强了护生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体会到学习交叉学科的实效性,培养了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3小结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5

摘要:本文提出,从学生状况、新德育教材特点及德育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中职学校德育课可以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德育行为导向教学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走进了众多职业学校的视野,并被应用于多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际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可提高中职德育教育水平,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其教学组织形式可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变化。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有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六个环节,也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环节。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1.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将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德育课程内容设计成各自独立的项目,围绕项目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六个环节展开教学,师生直接参与项目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例如,德育教学中的中职学生上网的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分给班级各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索、社会调查、学生调查、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等)学习正确使用网络、安全上网、文明上网、节制上网等。即先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制订行动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并向班级全体成员展示成果,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体评价。学生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教育了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将德育课程中涉及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及道德方面的内容的诸多案例提取出来,让学生根据事实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深刻认识与理解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今后就业做准备。选择的案例要具有现实性、综合性、直观性和可判定性。在应用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事先将案例的内容通过文本、影片、文章等方式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小组分工协作,通过各种途径课外查阅与此案例相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课上展示小组的分析过程及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学生不但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角色扮演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共同或学生自己扮演教学内容角色,体验角色行为、语言和情感,达到教育学生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德育课程中许多涉及人际关系和法律方面的案例都可以应用这种教学法,使学生体会人的心理,受到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安排角色,为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行为及心理活动,可让学生换位多次表演。对中职学生而言,不尊重他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案例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效果更佳。

4.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在与学习、生活相关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方面,教师可以分配给各学习小组不同的任务,可以让第一组帮助清洁工人清扫道路,让第二组去图书馆帮助教师整理图书,让第三组发放公益宣传单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让学生体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并将任务完成的情况向全班汇报。新德育教材中的许多案例都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也可以自己布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6

关键词:心理档案;终身制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86-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不仅能够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动态、提升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在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等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教育价值[1](姚本先,2010年)。但在现今的心理档案工作中,其时效性和动态性做得不够,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按自己的套路建立及管理心理档案,内容往往只具有阶段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而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从客观现实条件来看,也是可行的。

一、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1.个人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与学籍档案功能相似,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学生和老师都能通过档案直接、快速地了解到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够提供连续性的保证,可以真实、客观地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时反映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看待问题的片面性采取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以促进个体心理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并且,针对有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终身制的心理档案也能反映出其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进程及效果[1](姚本先,2010年),学生不会因为升学、转学等原因耽误心理矫治;当学生此后出现类似心理问题时,老师可以根据档案中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史探寻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因为过去采用的咨询与辅导方法无效而引起的,从而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

2.学校方面。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用于新一轮档案建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学校都是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主要资料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期间除对个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等辅导增加了档案内容,大部分学生的档案都很难进行更新,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心理的动态发展情况。而当学生升学后,新学校又要通过相似的程序进行档案建立工作,很大程度浪费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终身制的档案不会因为学生的升学而中断,档案的更新只需要根据新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情况对原有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即可,提高了档案工作的针对性。

由此可见,不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学校角度,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较现在主流的各个学校单独建立的心理档案具有明显的优势,既能够连续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又能为学校节约档案成本,一举多得,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实施还面临多种困难,然而笔者还是从以下一些方面看到了它能够得以实施的希望。

二、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例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梁芹生,2004)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实现及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也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终身制的心理档案相较于单一阶段性的档案,还能保证心理发展的动态性,能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并且,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纳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价范畴[3](廖全明,2008)。这些文件的出台都为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目前各大中小学都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课、心理咨询等已不再是大学教育的专属,它们逐步在中小学得以推广和实施。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配置了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建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工作室,有的学校还出版了心理学的校本教材、创办了心理团体活动社团、开展亲子心理讲座、举办心理游园和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课程及活动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大力地支持,为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财力基础。

3.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培养加强。由于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化的教师,因此国家也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设立了研究生课程,还有针对在职心理老师的专业培训课程。培训不仅旨在增强相关人员的心理学专业素养,还更加重视学校实践经验的积累。随着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出现,终身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为其全面推广提供了强硬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可能。

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学校的环境和财力支持,以及专业教师的引导,相信终身制心理档案的推广和实施指日可待,为此,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三、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1.将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下移到中小学。前文有提到目前国家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且将心理档案纳入考评系统中。可实际操作中,许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以活动课程为主,兼有少量心理咨询与辅导,而心理档案方面仍旧是大片空白。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课的教学时间完成常规的档案建立工作。且一些心理测验还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如谈论到考试焦虑的话题,可以随堂进行中学生考试焦虑测验,测试结果还可以用于检验教学效果,以便教师及时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另外,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或沙盘游戏,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记录下来,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

2.运用现代化手段,以电子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为主来实现终身制档案。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还是以纸质的为主,但纸质材料更易受损和丢失,电子档案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点,并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学校应用较多的是单机版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上得到优化,但建档和管理上稍有欠缺。网络版的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稳定性与应用实践方面推广性较差,可见还是应该加快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4](韩香芝,2014),特别是在遇到学生转学、升学等情况的特殊时期,要顺利地完成档案的交接工作必须得依赖现代化手段,使得学生心理档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实现档案终身制提供技术支持。

3.确保学生的知情同意权,加大档案保密力度,以赢得学生的支持。知情同意权是指学生有在心理档案建立前知晓心理档案建档的内容、用途、管理方式等并获得其认可的权利。而在目前的心理档案建立与使用工作中这一点做得也不够到位[5](李向辉,2012),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保证学生的正当权益。另外,由于心理档案成为终身制,其流传时间和范围扩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也就提高了,保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校应该在初次建档与档案移交时与学生签订相关协议,充分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同时让学生信任学校的档案保密工作,在心理档案中填写自己最为真实的心理状况,为后续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更加客观的资料,同时也为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提供有力的当事人支持。

4.各地学校相关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应多多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参观学习。目前,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等组织,有的地区还会定期召开全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6](俞国良、王永丽,2002);全国性的还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等。应该充分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凝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功能,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及时普及新兴的、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及管理妙招;教师们也应该抓住这些机会,多多交流、学习有关档案建立及管理的经验,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更加完善本校的档案建立及管理机制。

5.借鉴其他档案建立的经验,根据具体情况推广到心理档案的建立上。总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关管理制度也不够具体和规范,因而可以从其他档案管理中借鉴经验。不论是人事档案,还是党员档案,都已经运行已久,都是有专职人员负责建立管理及应用的,而大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则是由心理健康老师或者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的,一人多职,难免造成工作的疏漏。要加强心理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实现档案的终身制,需要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负责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工作,专项进行档案研究工作,制定出更完善的档案管理规则。

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利大于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其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普及和推广,因而这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还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相关心理学家、学校领导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学生、政府人员和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以促进学校心理档案工作更加完善和系统,早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终身制。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85.

[3]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147.

[4]韩香芝.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建议[J].高教管理,2014,(4):54.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7

一、引言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基础。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在巨野县章缝镇一学期的支教经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县居于前列,但体育课程的开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本研究旨在发现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巨野县章缝镇8所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录中国知网、学院图书馆等查阅室查阅有关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有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对象的调查目标和项目。针对当地小学领导、体育教师及六年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共216份。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巨野县农村小学师生对学校体育课的态度分析

1.男生与女生对体育课喜爱程度对比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课在学生群体里面是非常受欢迎的。但男生喜欢体育课的程度79.5%远远超过了女生的51.2%,这一数据表明性别因素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体育课要多考虑到适合女生的体育项目与教学方法。

2.体育课的重要性及对待体育成绩的态度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六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对外界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是高达56.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或不太重要,这说明学生对作为教育一部分的体育认识还不够,态度也不够端正。在对待体育成绩这一态度方面说明现在学生只是片面的追求好的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过程的真正价值。在这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引导纠正学生对体育课的错误态度。

(二)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课运行情况

1.教师编写教案及使用教案情况分析

教案的使用情况和编写情况的拟合程度较低,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编写教案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时应急使用,教案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授课时要加强教案的编写程序进行授课。

2.学校编写体育教学计划情况分析

经过调查,访谈等,可以看出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案、教学计划的书写都不够重视,只有少部分人对于体育教学的教学计划进行书写,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写。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章缝镇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率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体育课被占用现象普遍。教师编写教案与使用教案的拟合程度过低,大多教师编写教案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紧急检查;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缺乏规范,随意性强。

2.巨野县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短缺、不符合标准或无法正常使用,不能满足体育基本教学。

(二)建议

1.加强农村小学体育课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

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一切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体育的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将学校体育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及时传递给每一位体育老师。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更好的为农村小学体育工作服务。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体育特长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8

一、“档案袋”教学法及其与创业教育的适配性

(一)“档案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档案袋”教学法,是指“教”、“学”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围绕某种教育目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有组织的呈现,最终展示教育进展过程或个人成长经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界的“评定改革运动”,是当前国外教学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教育中,通常是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由学生与教师联手,有意识地、系统地收集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和反思报告,以检查学生的努力、进步、过程和成就,并对很多正式测验的结果作出相应的解释。

(二)“档案袋”教学法的主要特性

“档案袋”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过程性、形成性教学方法,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档案袋”教学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多种方式描述学生的成长过程,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最大的优势是向教师和学生自己展示出一个真实、丰富的学习过程,比纸笔测试和其他传统教学更能说明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其形成性特征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和学生向预期目标进展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对学生合理的教育预期,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档案袋”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提供的很多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帮助教师更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真实客观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关注学生自我教学

“档案袋”教学可以展示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使用的策略及知识的建构,表明学生的持续努力和意愿的改变情况,给学生提供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反省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我评判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元认知策略。

4.促进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对高校的教与学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被教学对象就会向哪个方向努力,即教什么、怎样教,被教学者就会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发挥“指挥棒”作用。

高职创业教育不同于劳动部门的“创业技能培训”,其要有针对性地介绍公司创立、经营、管理、营销等基本知识,甚至也要开展一些模拟创业的实践活动,但更主要的立足点不是让学生放下学习、尽快自主创业,而是通过这种面向现实社会中真实经济生活的商业挑战,让学生走出书斋,放眼市场经济,强化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主动品格,以及各种社会应对能力。这些在创业中不可或缺的综合素质恰恰同样是毕业生在就业中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于高职创业教育来说,不仅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应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从更深层次讲,大学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需要形成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倒逼”机制。因此,创业是容不得半点迂腐的书生气的商业博弈活动,最能体现一个人面对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高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有效培养这种“创业能力”。换句话说,“黑板上是没法创业的”。面向商业实战,极具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取向必然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大相径庭,必将有力地促进、催生全新的“实效性大学教育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讲,“档案袋”教学法是与之适应的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

斯塔弗尔比姆说过:“教学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创业教育的教师可以把“档案袋”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及时了解课程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强化或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档案袋”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工具。

二、“档案袋”教学法的设计步骤

(一)组织和计划

在“档案袋”建立的开始阶段,教师、学生应当明确“档案袋”教学的目的,据此决定“档案袋”资料收集的类型等。

1.营造气氛,确定建立“档案袋”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实施动员,介绍“档案袋”教学的背景知识,并通过具体案例激发学生对“档案袋”教学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实施的欲望。

2.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定使用“档案袋”教学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档案袋”教学实施计划,使教学围绕此目标进行。

3.介绍“档案袋”及教学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档案袋”的意义,说明“档案袋”应包括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评分方式。教师对“档案袋”的制作方法一定要讲解清楚,以便学生认真创建自己的“档案袋”。

4、选择“档案袋”类型

不同类型的“档案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过程。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档案袋”类型。如物业管理的实践实训教学,既要进行过程教学,又要兼顾结果检验,所以应该选择综合性“档案袋”。

(二)选择“档案袋”的内容

“档案袋”里应该存放学生多种学习成果,以展示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反映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目标的实现程度。另外,“档案袋”里选择的作品应该能清晰地反映教学标准。

1.确定收入“档案袋”的具体内容

学生“档案袋”的建立既要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也要体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档案袋”的内容应灵活多样,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还可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后选定,只要学生认为能体现其学习过程和进步状况的作品都可以录入。在选择学习成果时,应该依据特定的实训项目、学习的过程、特定的主题和单元等多种因素有针对性选择。可以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和目标,理论知识学习、应用能力情况记录,岗位技术能力情况记录,实践态度情况记录,实践成果情况记录,与家长取得联系记录。

2.制定评分细则,对“档案袋”进行分析和教学

“档案袋”教学的目的是展示当前成就,或表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制定十分精确、细致的评分规则。为了确保教学的效度、一致性与公平性,教师应预先设定评分规则,然后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修正,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袋”教学标准的质量。

(三)反思

学生、教师、家长是否进行有效的反思,是“档案袋”教学法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可以通过学习日志、反思日记反思他们一段时间的经历及他们的学习过程、思维习惯等。另外,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成果、学习指导过程也应进行反思。

1.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学

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学过程是一次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自我协调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进步和努力情况的机会,而且还是自身得以健康和谐发展、自我潜力得以充分挖掘的保证。

2.教师、家长以及同学的有关教学

在运用“档案袋”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标准,并对学生和家长加以指导,使他们了解教学的内容和标准。教师必须在周工作表中预留时间,以便进行个性化教学或与学生个别讨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有时间去反思他们作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附上评语,或者是评语及等级,但不提倡仅给出简单的评分,因为这不利于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和学习。

三、“档案袋”教学法在创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设计“档案袋”

“档案袋”应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而建立。如建筑材料课程,它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要素较多,因此,要求每位同学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在具体操作上,可将4名至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档案袋”日常管理。“档案袋”平时由组长保管,并且只有专业教师和组长具有“档案袋”内容的添加和删除权限。每份“档案袋”的内容包括:(1)学科名称、小组编号、小组成员姓名。(2)目录:按实际教学进程逐一添加。(3)主体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学生个人对某个教学案例的体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评语,专业课教师的评语,实践教师的评语等。(4)成绩单,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单、期末考试成绩单和实习实训环节成绩教学结果。

2.“档案袋”材料的收集和教学的实施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特点,教学的组织主要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导,具体以案例的形式为引导。在评价阶段则以自评和他评两种为主,其中,他评可分为基础课教师评、同学评、实践指导教师评三种。教学时间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教学方式包括表格、问卷、访谈;教学结果采用10分制计分。全部教学结束后,以平均分占总教学分值的40%计入总分。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片面或主观倾向,采用每次教学前制定教学目标的办法。

现以“在淘宝平台上商品开设淘宝商店”这一教学目标为例,其教学步骤是:(1)准备工作: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比如,宝贝的方式、怎样正确设置宝贝的标题等,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资料。(2)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分组,分别登陆网络平台,开设网上店铺,若干件宝贝,并将具体步骤及方法整理成文。(3)任务成果评定: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他评。

以上教学任务结束后,应当收录“档案袋”中的内容包括:每个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小组集体讨论及教学结果。跟进的教学及方法包括:当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进行反馈、点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前发放的教学目标参照表,就情景设置的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相互配合的协调性、个人发挥主动性等,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课后,由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进行再教学。根据课堂上所得的集体分数,结合小组内每位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参与性及表现情况作适当调整,即为每位学生给出具体分值。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重点放在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上。在“在淘宝平台上商品开设淘宝商店”这一教学的实践结束后,学生上交的教学材料应包括:淘宝商店开设的准备和分析材料、设计的作品,实践教师对该学生的实践评语单。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根据学生资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再结合实践教师的评语,分析该教学环节成功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档案袋”教学在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验与实践都还不完备。但是,随着校本课程的深入和学校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档案袋”教学会逐步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说明:本文为上海市高教学会高职高专创业委员会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9

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主要方式

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基地根据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特点,坚持以现代培训理念为指导,突出先进性、实践性与实效性,着眼于科技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教师设计分层递进的培训方案:有的着眼于高端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培养和打造基础教育的领军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有的旨在培养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有效促进基层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为科技教育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依托天津师大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室与中小学、青少年宫、科技场馆等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强调问题情景下的深入学习,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师生研讨、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培训环境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坐落在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依托天津师范大学教学资源,环境优越、功能现代,有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培训案例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培训

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科普实践活动。

基于实验与实践基地的培训。

培训主要课程

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概述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模式、类型和方法,使科普志愿者(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后备力量)具有从理论高度把握科学普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

优秀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案例评析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我国科学普及教育改革中优秀的活动实例为案例,以“解读”的形式回答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什么是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一般格式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优秀案例成功的经验,达到使学生初步了解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基本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本课程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师生研讨等方式。

利用科技场馆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科技场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培训学员通过参观、研讨,学习如何利用科技场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方法。

教学方法:听取天津科技馆专家讲座,小组到天津科技馆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研讨如何利用科技场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天津中学科技教育理念、活动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是实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主阵地,本讲座对天津中学的科普教育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从中汲取营养,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

讲座主要内容:

四个基本理念:“向生活学习”、“自主学习和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成长”。

目标系统:建立了以有责任感、会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会交往等12个基本目标为核心的目标系统。

内容体系:设计了“主题—专题—问题—课题”四题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

学习策略:形成了情境中学、体验中学、探索中学、交往中学、反思中学,五个学习策略。

基本做法:形成了“深度交谈、个别化指导”、“成果交流展示”、“出版研究成果集”、“高年级

转贴于

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小导师”等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六种基本做法。

评价方式:建立了“即时评价”、“成果作品评价”、“综合表现评价”课程学习的三种基本评价方式。

科技活动指导方案设计

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教育环境中选取活动主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分小组研究制订科技教育方案。

实践教学

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收获

本次科普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也要深深地思考对于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我们有过争论、有过困惑……活动结束我依然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是否太过强势,是否应该让组员们发挥更多?是否限制了组内同学个性、优势的发挥?我们认识到在活动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必要的。如果有下一次活动,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制作的乐趣,遇到一个个小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一起收获辛劳的成果。之前紧张的情绪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消失,尤其是当他们亲切地叫我们“老师”时,心里更是觉得暖暖的。

我们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应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并且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小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新一代的青年。

2012年培训计划

“天文科学课程”培训班时间:2012年4月18-20日

培训对象:中小学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00人(其中全国各地区科技辅导员50名、天津市科技辅导员50名)。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班

时间:2012年10月下旬,计划5天。

培训对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50人。

培训团队

杨宝忠: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

石增: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原教学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水彩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书远: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原科学教育系主任。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工程”基地实践领衔专家;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学科学课题指导专家。

张兆瑞: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宫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校外教育书画名师,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会特聘专家,天津市和平区首席美术教师。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心理健康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创的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它是指运用一定的教学案例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现代许多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我国最早可在《史记》《春秋》等著作中发现,作者会借助一些经典的、生动的民间故事来阐述事理。我国《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案例教学法是:“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大中小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计划,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全。贵州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有所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应该提倡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中的优势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案例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它弥补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足。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案例的呈现能够为大学生创建一种寓教于乐的真实情景,案例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先看到教师设计好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问题情境,运用他们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理解案例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一些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些问题,这对提高大学生探究自省能力的同时可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深层理解,达到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二)促进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由于具有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和旁观者的角色特点,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需要解惑的情境,从多个角度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大学生阐述某些心理学观点时,应尽可能留些思考问题的空间,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发现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的观点时,师生可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更有助于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融洽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允许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对话讨论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增进师生的合作,协调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弱点,从大学生那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师生之间的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也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精选与慎选心理学案例

选择一个好案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案例时一定要精选和慎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学案例的典型与普遍性

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映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大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实际环境中。贵州大学地处西南,四季如春,但冬天阴冷潮湿,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很不能适应。其次,贫困生在贵大有一定的比例,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可小觑;最后,许多外省的高分同学调剂在贵州大学后心理落差很大,建议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前应该进行相关的心理案例调查,使课程中所列举的案例更接近贵州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案例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二)心理学案例的真实与时代性

案例应来自大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不同时代和地域背景下的案例会反映出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等都会发生改变。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为例,虽然失恋、暗恋、如何表达爱、性与爱等是大学生困惑的问题,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其内涵有很大的改变,同性恋、网恋、裸婚、婚前、闪婚已是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案例不与时俱进,不能体现时代性与真实性,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

(三)心理学案例的丰富与多层次性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据对贵州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适应问题、人际交往与恋爱问题、学习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等。这表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既有共同的问题也有个体差异。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分配不平衡所产生的贫富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中也较突出,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会大学生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四)心理学案例的慎选性

大学生智力发达,思维敏捷,喜欢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仔细、善于分析,但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加上阅历还浅,往往对心理学中的某个概念误解,喜欢往自己或某个同学身上贴标签。例如在讲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强迫症”或“抑郁症”时,许多同学会根据症状的描述往自己身上贴标签,班上一下子会涌出很多“抑郁症”和“强迫症”。所以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一定要讲清楚是“强迫症倾向”或“抑郁症倾向”,阐述清楚该症一定要通过专业机构的鉴定,要注意症状的程度、时间和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等许多因素,否则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增加不必要的烦恼,没有心理问题上了心理学课以后反而有了心理问题。

三、多媒体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无法完成的要求多媒体却可以,许多视频、音频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需要电脑完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便于大学生思考和感悟。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案例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有关视频时可以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10-20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10-15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约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例如,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及应对”的案例教学时,首先

(二)课堂中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要先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知道本次课的内容,也就是说不要马上呈现多媒体案例,而是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例如,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及应对”的案例教学时,首先教师对挫折、升华、退化、幻想等概念做专业的讲解后才呈现多媒体案例,否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解读案例,起不到以新的思维来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三)在案例学习中提升迁移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传授人的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心理健康的维护等专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一定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才有助于将课堂中案例中的技能广泛迁移到现实环境。以“大学生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可以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列举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2-3个不同处理方式呈现,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大学生由于对人际矛盾的认知不同,处理方式也会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果。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师可以同时穿插讲授、提问、讨论等多方式进行,在呈现多媒体案例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学案例的讨论与反思

大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教师的总结是案例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进行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总结小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一)学生的分析讨论

看完相关的心理学案例之后,教师应就案例并结合教学目标,给出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题目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脱节。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每位同学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集思广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的总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尤为关键。

(二)教师的小结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但由于学生的已有认知不同,导致学生会依据自身的主观经验来理解案例,如此每个学生的结论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总结时应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理论知识的提升,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等内容作为重心,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

(三)教师总结能力的培养

整个课堂教学总结许多教师不做是一个失败点,但总结能力驾驭不好更会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成效,就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丰富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综合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可以用下表表示:

当然,案例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主要是选出的案例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个别不典型但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反映出来。其次是教师由于能力问题把握不住案例教学的时间。最后是在讨论阶段容易陷入个别同学参与而大多数同学无事可做的局面。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6).

[2]解春苓,金永涛;创新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探析[J].教育探索,2005(08).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