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十篇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十篇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4:06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单元设计;整体教学

小学新课改自2001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小学英语教育新教材的采用已经有几年时间了。随着新课改和新教材的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从内容到策略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变革传统英语教育教学设计,突出整体教学的优势,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一步挖掘新教材的价值,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的双重提高,

是小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需要考虑的基本元素

在诸多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虽然受到教材编排、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语言知识、英语文化、语言能力和英语思维这四个基本要素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2.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教学设计实质上来说主要突出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得如何。因此,相应的单元整体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通常为: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这和普通教学设计模式一样。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为了以实际案例生动分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文笔者采用新版牛津英语一年级英语教材相关模块为案例展开分析。

首先是分析。教学内容:第四模块,该模块共计三个单元内容。

Unit1onthefarm教材分析:单元主题为onthefarm,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用kitty和grandma去参观动物园这一话题,设计谈话语境,运用给定的语言结构,向学生介绍一种喜欢的农场动物。学生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之前的英语学习,对于表示动物外形的形容词,如:fat/small,对表示动物动作的jump,swim等已经掌握,加之孩子们在平时的动画等影视作品中可能已经见过这些动物,因此在用到这些词描述动物时,大多数学生并不会感到陌生。在能力基础方面,由于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孩子们已经能够听懂并运用简单的课堂用语去描述话题了。而困难之处在于学生首次接触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对于用itis...句型描述动物有时会出现句型混乱。

其次是设计。设计主要分为目标、内容、策略和过程设计四个方面。在目标设计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整体目标与单课目标的关系定位,整体不是各个单课目标的简单叠加,二者之间是在知识环环相扣的基础上的递进关系,其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以第四模块第二单元inthezoo为例,其设计环节基本情况

如下: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为学习并且理解tigger,bear等表示

动物名称的核心词,并能简单运用itis.../whatis.../以及Yes/no等句型和回答技巧。能力目标则要求能够朗读并且听懂目标单词以及目标句型。而在情感目标上则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活泼、可爱,进而产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而在分课时目标上,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态度等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分解设计,并无完全一致之模式。内容设计方面,首先要注重挖掘单元之间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在选择好单课话题以后,选用和教材关系较近的文本进行教学,例如:牛津英语4Bmodule2Unit2anlimafriends,其教材的原文本是这样的:miilyseesanappleonthetree,shewantstoeatit,butthetreeistall.而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加词的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丰富,可以有这样一种重构:

millyistwo,sheisamouse,sheseeanappleonthetree,shewantstoeat,butsheissmall,thetreeistall,shecannotclimbthetree.

通过对比这两种文本,我们发现重构后的文本在确保不超出学生知识范围的原则下,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完整、有趣味性,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内容上教材与教学的完美结合。在教学策略设计上更是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教师可以在遵循博采众长、为己所用、科学整合、灵活运用、实施调整、逐步提高的基本原则下自主设计,在此不做案例分析。而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一般突出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

最后是评价。评价是课程设计中一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首先,要坚持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其次,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最后,要突出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从口语、听力以及英语文化知识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要确保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相结合而派生出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既有其基本原则,也有其自主操作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丰富和改进这一模式,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2

关键词:Java类;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测试用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435-02

object-orientedUnittestingoftheCaseteachingmethod

ZHenGLi-xiang

(QuanzhouSeniortechnicalSchool,Quanzhou3620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asoftwaretestinginthecurriculum,studentshavelearnedthecombinationofJava-relatedknowledge,thecaseteachingmethodusedtoexplaintheobject-orientedunittestingthecontentsofteachingsothatstudentscanunderstandthetheoryofknowledgecanmasterthepracticalskillsandtoimprovetheirinterestinlearningtocultivatetheabilityofstudents.

Keywords:Javaclass;object-orientunittest;testcase

1引言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简称为ooUnittest)是检验面向对象程序最小单位,即检查类有无错误的测试工作。因为类是面向对象程序中最基本的单位,所以对于类的测试必须要100%通过,这样面向对象单元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及程序设计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难点,那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单元测试就更困难了。学生们对此也觉得很枯燥,听不懂,学不会,最后放弃了。为了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采用的方法是以Java类为例,讲解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基本操作过程,以案例代替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

为什么要采用Java类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呢?这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点:

一是Java语言是当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软件设计开发语言,现在的计算机专业一般都会开设这一课程,并且是在《软件测试》之前开设,学生有知识基础。

二是Java语言是纯面向对象的语言,它摒弃了C/C++中的一些不易掌握的结构,如指针等,其最小处理单位就是类,而且Java语言的程序非常简洁,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当然作为案例的Java类不能太难了,否则一开始学生就看不懂该Java类的功能,更不用说理解该类的测试过程了。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面向对象单元测试技术,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用合适的被测试的Java类,为其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生成测试文档,用完整的案例进行教学。

2针对面向对象语言的特征,选择自动化的单元测试方法

在一个典型的软件项目中,有两种类型的测试最为重要:程序员测试和用户测试,或称为单元测试和验收测试。单元测试由程序设计师自行编写测试代码,目的在于验证程序设计师所撰写的代码是否依据其所设想的方式执行而产生符合预期的结果。即验证程序代码的正确性。如果是对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的软件进行单元测试,就是面向对象单元测试了。

通常,在进行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前,我们都要分析几个问题:

1)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的对象是谁?

2)采用人工测试还是自动化测试?

3)如果是自动化测试,那么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合适?

4)如何进行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对于不同的程序代码来说,以上的问题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与之相对应,那么如果使用的是Java语言所编写的代码的话,该怎样决定呢?

首先,我们知道Java语言是一种高级的、通用的、完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程序的基本处理单位是类。所以单元测试的对象就是类,即Java的单元测试指的是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其次,随着软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了,若采用人工测试恐怕难以完成。因此,自动化的单元测试要比人工测试要来得适用。再者,自动化测试的另一个好处是能生成测试文档,这样也可以减少文档的撰写工作。

当然,如果选择了自动化测试就需要工具来支持了,使用何种工具比较合适呢。在此,推荐使用JUnit,这是一种轻量级的测试框架。JUnit是一个开发源代码的Java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它是用于单元测试框架体系xUnit的一个实例(用于Java语言)。主要用于白盒测试,回归测试。JUnit一般不需要另行安装,通常集成的程序设计平台,如eclipse、JBuilder等都会装有JUnit。

3设计简单的Java类的单元测试用例来解析面向对象单元测试

3.1选取待测试的Java类

为使学生更易理解,案例的选择要先易后难。我们可以用Helloworld为例说明JUnit是如何进行单元测试的,因为每一种语言在其学习用书的第一个例子通常都是Helloworld,它最简单了。以下是代码:

//Helloworld.java

packageHelloworld;

publicclasshelloworld{

publicStringsayHello(){//返回测试字符串的方法

returnstr;

}

privateStringstr;

}

3.2设计测试用例,帮助学生掌握测试步骤

为了对Helloworld类进行测试,我编写了以下测试用例,它本身也是一个Java类文件。代码如下:

//Helloworldtest.java;

packagehello.test;

importhelloworld.*;

importjunit.framework.*;//引入junit.framework包

publicclassHelloworldtestextendstestCase{

//继承testCase类

publicHelloworldtest(Stringname){

super(name);

}

publicstatictestsuite(){

returnnewtestSuite(Helloworldtest.class);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主方法

junit.textui.testRunner.run(suite());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两课评比;语文教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57-03

为进一步深化全省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课程改革成果在教学领域有效转化,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江苏省已连续3年开展了“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笔者于2012年参加了语文课程的“两课评比”活动,结合参赛的经历,现将语文教案的撰写与各位同仁共享。

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苏教科院科[2010]11号)精神,一份完整的语文教案包括6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教学策略、教学程序、资源开发、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个方面提出课程目标。

(一)按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唯独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课程目标体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而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最后,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

例如,《雷雨》的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确立。一是知识与能力:(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及戏剧欣赏的方法;(2)能够根据戏剧语言、情节挖掘人物性格,初步把握人物性格(如周朴园),提高戏剧鉴赏能力;(3)能够根据人物性格冲突把握戏剧高潮,感悟主题(矛盾根源)。二是过程与方法:(1)初步感知戏剧,理清〈节选〉情节;(2)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理解人性的复杂。三是情感价值观:(1)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所传达的悲剧意识;(2)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丑、恶”的摒弃。

(二)按总目标、分目标来设计

这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的教学形态。单元教学法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实现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它以某一基本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篇课文组成的教学单元为教学单位。单元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着眼于一组文章制定教学目标,通盘考虑教与学、讲与练、读与写、听与说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明确目标,了解内容、探求方法、尝试知识迁移、检测和矫正学习结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3.每单元由若干单篇组成,单元有重点、有共性,单篇有特点、有个性,因而单元教学往往在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把握规律,又在同中辨异的过程中学会活用。

单元教学和课文目标有密切关系,课文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单元教学是若干教学变量的组合。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结合教材、学生情况。基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笔者更倾心于将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结合起来,对《雷雨》的教学做了修改,单元教学目标如下所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不同时代的中外戏剧,从分析戏剧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戏剧的主题。

2.学习戏剧语言,更加全面地理解戏剧。

3.通过本单元所选中外戏剧的阅读欣赏,感受戏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及其审美价值。

教学目的如下所示。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二、内容安排详尽周全

能准确把握所选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切合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梯度;内容的组织能体现应用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基于公共基础课,必须交6课时的教案。为了凑齐6课时,选手会另起炉灶,不参考教学大纲,故意将3课时的教学改成4课时。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参考用书中明确3课时,这容易给评委留下投机取巧之嫌。

笔者参赛的单元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生活的滋味,在撰写《我的母亲》教案时,根据教学指导用书,我分两课时讲解。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母亲性格的语段,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母亲的性格。从母亲教子、母亲为人两个角度把握母亲的仁慈、严厉、容忍、刚气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第二课时,母爱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可本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引导学生体会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指导学生鉴赏语言的方法,让学生鉴赏自己喜欢的语句学习本文平实自然、朴素明净的语言特点。笔者认为,两课时的教学安排符合教学的实际,也考虑学生的学情,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与家人的关系也比较亲密,学生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可是,有些选手硬将本课确定3课时,通过“回忆母亲―理解母亲―感恩母亲”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这样的延伸拓展,显得有意拔高作品的主题,将语文变成说教课。显而易见,已经背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策略灵活适度

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确定和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活动有明确设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学法指导,合适的教学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策略依据不同的文体而千差万别,散文的教学无非是情境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诗歌的鉴赏主要有诵读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说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对比鉴赏法;这些传统的教学策略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支架式教学法。它是积极主动探究,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情,立足文本,围绕关键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设计了一系列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解,形成问题链,形成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由文章的外表深入肌理,由内容探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技巧,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语感教学法。语文教学中,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借鉴写作方法,训练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等都可以统一和落实到语感教学中。教学中,以比较揣摩法为主,辅之以美读感染、语境创设、切己体察等语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从四个维度(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玩味,探究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原因、目的及作用,从而凭借语言文字,深度解读文本,把握文章的内在肌理,切实提高学生品读关键语句的能力。

3.对话教学法。通过研读、问答、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实现作者、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在教学中,围绕“一个人”,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启发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概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高尚人格;围绕“一份情”,在师生、生生的反复对话中,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深度对话,解读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围绕“一句话”,学生将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程序有效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1)教学目标分析: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3)信息资源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4)自主学习设计。依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灵活适度的教学设计。

以《我的母亲》为例:第一课时包括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文本研读、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体验感悟六个环节。第二课时包括进入情境、揣摩语言、拓展延伸、比较欣赏、体验反思、课堂小结六个环节。

五、资源开发重在挖掘

语文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根据语文教育资源、教育理念,为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以教师为主体,通过与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等的合作为学生设计言语实践活动以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地方语文课程资源是中职学生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它有一般经典不可取代的情境性和适应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它们当作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笔者在讲解《我的母亲》时,根据散文文体的特点,使用了江苏省规划教材及配套的资源,搜集网络资源,开发了授课需要的资源。

六、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教学反思简单说就是对照该课教学目标,即过程和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反思,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是教与学的预设与生成情况的反思。教学反思包括亮点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三个方面,主要侧重于改进措施。教学反思既要贴近实际的教学环节,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凭空捏造。语文课程评价的策略思想是:以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为立足点,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为切入点,以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智慧为重点。在这样的策略思想指导下,具体的评价策略不妨作以下尝试,在活动中进行。随着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改革,语文学习活动成了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过程,既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运用语文的过程,同样,还是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语文素养进行检测的过程。叶澜教授曾经讲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学,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反思之功效对教师大有裨益。以上六方面是笔者参赛的浅薄认识,有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我会努力前行,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国平.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J].常州师专学报,2002,(2):76-77.

[2]李悦.语文教学方式转变的策略[J].石油教育,2002,(6):36-37.

[3]李乃生.浅谈中职校语文教学策略[J].中职教育,2011,(667):135.

[4]王存新.对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反思与构建[J].中国商界,2010,(204):190-191.

[5]李冬青.中职校课堂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和策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8,(12).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4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初中生;英语教学

近年来,我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组织教师以年级为单位,成立集体备课制度,组成微型备课小组,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明确学案的框架结构,突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逐步形成英语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打造高效课堂。笔者结合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学实践,和同备课组的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导学案”力求针对性

“导学案”具有明确的使用对象,是教师特地为学生的学习设计的。它主要运用于课后对学生自学的指导,部分内容可以取代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目标明确。即在“导学案”的开头部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学习比茫然的学习效率显然要高很多。

“导学案”的针对性还体现不同的课型显示不同的侧重点,渗透学习策略。比如,在阅读课中要设计各种任务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策略;在综合技能的课型中在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一些任务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的能力,降低在课堂上听的难度,抓住信息,达到学习目标;在语法板块,有针对性围绕语法点,提供句子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总结语法点;在任务板块,提供类似范文,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增加输入,引导学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为课堂任务埋下伏笔。

学生每日需学新知,如何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导学案”在设计上力求对学生的辅。

二、“导学案”力求辅

“导学案”需要在内容上起到辅,帮助学生自学新知识,在“导学案”的预习工作和重点难点解析中必须注意难度系数,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潜在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但难度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否则学生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也就谈不上自我预习、自主学习。

例如,在设计新牛津7aUnit3“welcometotheunit”的“导学案”时,教师提供自主预习:

1.在书上找到词组,划下来,并试着背诵下列词组:wakeup醒来,gowalkinginthehills去山里散步,goout出去等。

2.提供重点难点解析:

(1)句型1)itistimeforsth.2)itistimetodosth.

(2)sleep睡觉v.①去睡觉_______②睡十个半小时______

(3)Somedogsjustdon’tknowhowtohavefun是疑问词与动词不定式连用的一种用法。

3.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围绕第三单元的主题提供短篇趣味文章,让学生接触纯正英语。

通过“导学案”提供的课前预习,辅助学生自我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带着问题,有着重点学习,使学习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导学案”力求层次性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他们各自的原有知识、接受能力、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导学案”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相适应。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可以在自主探究中体现层次。第一层次的自主探究较为基础,面向全班学生;第二层次的自主探究的要求较容易,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第三层次的自主探究的难度略高于教学要求,旨在面向优秀学生。例如,在设计新牛津7a第一单元“thisisme!”第一课时“welcometotheunit”时,针对“学会介绍自己并说正确的问候语。”的学习目标,在自主探究部分,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要求:自主探究第一层次:跟着录音机熟读6-7页的生词,了解词性、读音(尤其是元音字母及组合的发音)、词义。第二层次:试着会用新单词造正确、有创意、富有幽默感的句子。第三层次:朗读短文5遍以上。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音语调正确、有感情、流利顺畅。

同时在各个层次自主探究后,附上自我完成评价情况,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不断明确学习的方向。

四、“导学案”力求多样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导学案”上不断体现学习英语的趣味,才能让学生对“导学案”爱不释手,觉得它的确是帮助自己学好英语,养成良好英语习惯,促成英语思维的法宝。下面从“口”“耳”“眼”“手”几个方面结合“导学案”设计谈谈其多样性和趣味性。

1.动“口”又动“耳”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多听、多读、多练、多模仿,只有大量地输入,才会产生正宗的输出。针对学生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英语阅读这一现象,我们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听说部分时,努力把“导学案”落到实处。譬如,在初步学完阅读i时,在自主预习时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模仿朗读,或者请学生进行合作分角色朗读。如,在设计新牛津7aUnit3Readingi时,“导学案”的自主预习部分设计如下:

(1)跟着录音机,朗读单词5遍,了解词性、读音(尤其是元音字母及组合的发音)、词义,会用新单词造正确、有创意、富有幽默感的句子,课上与同学交流。自我评价完成情况

(2)跟着录音机,朗读reading课文5遍以上。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音语调正确、有感情、流利顺畅。自我评价完成情况

优化的评价机制给“导学案”锦上添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动“眼”又动“手”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生活中、网络上到处能看到英文字母、标语、谚语。学习来源于生活,作为老师我们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标语、谚语,结合新版牛津英语Unit5studyskills设计学案,比如,在拓展训练部分设

计为:

(1)在学习书本谚语(outofsight,outofmind./thereisnosmokewithoutfire.等)的基础上,关注周边世界,或搜索网络,找出你所感兴趣的谚语或标语。并制作卡片,评出“最佳制作创意奖”。

(2)利用制作的卡片,组织简单英语解释谚语,同时也可在studyskills的“导学案”中设计拓展训练部分,学生观看英文频道,学习纯正地道的英语,并做好笔记,写好心得。

当然,在设计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地复备学案,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可删除或增加内容,使“导学案”更好地为本班的教学服务,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茅继平.“导学案”的误读、变味及其矫正.教学与管理,2013(8):32.

[2]孔凡哲.“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教育科学研究,2012(9):27.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5

【关键词】Flash设计单元教学知识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66-02

一中职院校中Flash课程教学的现状

Flash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中普遍应用的一个二维动画制作设计软件,它可以制作各种广告动画、小电影、交互式游戏、教学课件等。因此,广告制作专业、网站建设专业、动漫设计专业均将其作为专业课程,它也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拓展课程。但是,该课程在实施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所用教材不足

现有的Flas课程的教材中规中矩,理论性太强,不能紧跟学生的需求。教材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参考书,作为学生平时预习、复习的理论依据,应该简洁明了,但是教材专业术语没有通俗易懂的文字进一步介绍,点、线、面没有总结,也没有把Flash的强大功能体现出来。

2.学生兴趣不高

现有Flas课程的教材每章所引用的案例陈旧、刻板,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每个案例所用的知识点没有总结,章节内容跨度大,练习时间不足,学生抓不到主要知识脉络,因此难以投入兴趣。

3.教学方法不新

现在常规的教学过程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先进行理论讲授,再进行案例分析与示范操作,然后是学生上机操练。但是由于章节理论知识与案例知识无法第一时间达到同步配合应用,故而效果不理想。

二Flash单元教学设计的作用

对于Flas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该从一章或者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教、学、练,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因此,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

1.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的实施有化繁为简的好处

对教师来说,做好Flas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教材,把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重难点,以便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案例,组织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交互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使学生对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本单元在Flash整个软件中的具体应用,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的纲领与实际应用

对学生来说,实施Flas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单个知识点的刻板记忆,不但关注如何让学生掌握个体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生梳理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从而应用理论知识制作各种要求的案例。

3.加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将Flas课程按单元进行教学设计,由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划分各个单元知识进行内容的设计,共同探讨案例实施的多种方法以及案例的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技能等的交流。

三如何实现Flash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Flash作为一款越来越受大众熟知并学习的动画制作软件,它的优势与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为了让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充分学好这门课程,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

1.课程单元的具体划分

根据学校对口专业所用教材的特点,划分为七个教学单元:a.工具箱的使用;B.场景舞台中各部分的作用;C.几种常用动画的制作应用;D.在动画中加载音频与视频;e.用aS语言编程制作与按钮控制动画简介;F.动画的与导出;G.组件的应用简介。每个教学单元均做好详细的教学课程目标、教学课时安排、过程任务设计及考核评价方式。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Flash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服务于案例操作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非常重要,而兴趣又是激发创造的最好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要贯穿始终。为了设计好切合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就要在平常生活与工作中多看、多想、多总结,可以通过小广告片、mtV音乐电影、常用教学课件、启发性的小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好教学案例后,就要组织学生实施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观看案例的动画效果,再进行操作步骤的文字讲解,将理论联系于实践中,然后由学生模仿操作,在模仿操作熟练后,即可进行创新训练。

3.分小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教学班级的人数进行分小组教学。一般小组成员的人数在4~8人为宜,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小组长。由于每个单元案例知识点不同,小组长可以更换。谁擅长哪个单元知识点的应用与案例操作,即可担任小组长。小组长主要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工、讨论记录、相互答疑、检查评定、结果上报等工作。分组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并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

4.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Flash课程是一门艺术性、欣赏性很高的课程,传统的考试评分方式已经不适合评价此课程。因此,评价体系要民主化,多元化。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评价与在考试中评价。在命题上,可以命题式结合开放式;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限定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内完成;在成员安排上,可以2~4人一个作品。作品考核分两个组成部分:作品展示与作品内涵阐述。作品一律要求原创,坚决杜绝各种抄袭。作品收集后,可以在班级展示或者学校展示评价,设置专业师与生评价分、非专业师生评价分,然后综合评价成绩等级。每种评价均指出优点与缺点,以利于学生共同改正提高。

5.组织校外参观、见习、实践

Flash作为艺术创作设计应用类课程,要紧跟时代生活,体现当前文化艺术品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外相关的单位、企业、工作室进行参观、见习与实践。各种方式要灵活,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分小组参观,引导学生做参观笔记,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诚恳地向师傅请教。寒暑假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到有条件的工厂企业实参加实践。通过实践,更加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更快地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6

周密计划,搞好教学与复习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初一语文组充分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在开学之初,经过备课组的集体探讨,制定了符合本科,本备课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计划,具体到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时,单元达标检测及讲评,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根据计划实施,当然由于一些个别非教学因素的影响,也会及时根据教学做适当的调整;在期中和期末也会精密设计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计划,从单元复习到主题复习到方法指导.

在计划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和复习过程都进行的扎实有效.计划性也让我们的教学和复习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尤其是作为人教版教材单元知识性比较强,所以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及时进行的单元评价及检测以后最后进行的单元复习及专题复习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分工明确,提高教学和复习效率

作为一个比较大的备课组,我们充分调动每位老师的积极性,让每位老师都参与学案,课件,复习学案的编写,当然每位老师不是独立的,我们也充分利用大备课组的优势,对所编写的学案进行审核,通过集体备课的时间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力争让学案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扎实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特别注重预习学案的编写,对学生来说,对语文学科来说,预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语文这一学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精炼课堂中所出现的重难点和疑点,切实通过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同时我们还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和学生需要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来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组分工和合作的结合,使我们的备课效率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课堂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改革创新,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潍坊“三四五”高效课堂模式的引领下,结合我校开展的“学展点练”四步高效课堂模式,我们初一语文组积极改革创新,探究符合初一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学,就是自主学习,目标自学.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在课前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分析学生,设计符合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和导学案.并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分层教学.

展,就是展示交流,分享共赢.在课堂交流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说话,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并通过这种展示的形式,实现学生教学生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点,就是精讲点拨,点评升华.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基础之上,我们注重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在一些课堂重难点,疑点问题上,落实好“三讲三不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练,就是有效训练,知识落实.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重难点,设计一些训练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再矫正提高,落实“堂堂清”.

据此,我们初一语文组在老师们集体努力下,将我们初一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如下:课前预习检测,主要检测学生对重点字词,文学常识的掌握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让学习更有针对性;课堂学习环节主要分为:学生结合学案设计的问题和流程自主学习,互助合作探究课堂学习重难点,交流展示自学效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归纳,课堂训练,拓展延伸.

关注细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所以我们注重抓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首先表现在找学生谈心,我们初一语文组教师都比较善于从心理上开导学生,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对一些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指引,从思想上进行开导.

注重书写的引导.每天我们都会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古诗文诵读,每天早晨都会有20分钟的古诗文诵读时间,我们让学生首先识记课本内的重点古诗词然后再拓展一些,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孝悌教育让学生养成古诗文诵读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有错必改的习惯养成.初一语文组的老师都比较用心,无论是学案还是默写,出现了问题都会给与及时的评价并让学生做出及时的整改,以便及时将错误改正,这也给学生养成了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听评课

我们初一语文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评课,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学以致用,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和业务水平.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共参加校级及市级听课20多节,学习到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同时本组内也在学校内举行公开课每人一次,广大同行对我们的课堂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很有借鉴意义的指导,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和备课组的成长大有裨益.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7

摘要:《VB6程序设计》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阐述了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注重培养职业能力,教学内容要实行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过程。

关键词:高职;教学设计;职业能力;一体化设计

《VB6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因其语法简单、功能强大且容易上手,目前已成为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必修课。笔者仅以《VB6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如何衡量知识的必需、够用呢?什么知识是必需的?掌握多少知识才够用呢?这个标准往往较难确定。如果按照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面向,依据学生将来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目标,就有了衡量的标准。这样教学目标就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能力为中心。教学目标要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设计、设计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内容。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就是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对能力的培养。

按照以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VB6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被确定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VB6的编程方法和技巧,设计一些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以及多媒体应用程序等,具备初步上岗的职业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些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任务。

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当然也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其实,知识完全贯穿于能力训练过程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内容要实行一体化设计

传统的《VB6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教学,在讲解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布置一些内容相关的实例作为练习,学生在实践课练习时经常忘记了所学知识,效果不是很好。还有就是在整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再做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学生往往忘记了以前所学知识,教师经常需要从头再讲一遍,效率很低。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学内容要实行一体化进行设计。

所谓一体化设计,就是指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应知和应会、讲解和训练等在课程教学中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以实例引入,提出任务,讲解任务,然后由学生总结操作步骤,教师进行点评,从所使用的知识扩展到系统的知识。接着进行能力训练,可以有多个训练项目,总结出每个训练项目的职业能力、涉及的知识和应用技巧。

从第一节课就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的一个完整的训练项目,然后在每一教学单元都对该系统提出新的功能和结构上的要求,并用一个或几个小项目进行训练,对它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和结构上的改进。每一教学单元得到该系统的一个增强的新版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开发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VB6程序设计》涉及知识点多,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单个应用系统恐怕不能涵盖常用的一些知识点。所以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产品销售管理系统、局域网监控程序和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这几个教学案例涵盖了所有基本知识点。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产品销售管理系统的教学学时为32学时,局域网监控程序为12学时,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为12学时。下面以产品销售管理系统(CpXS)为例,来说明教学模块的划分。第1单元为设计CpXS窗体界面1,掌握VB的集成开发环境及一些常用控件的使用,如标签、命令按钮、文本框;第2单元为设计CpXS窗体界面2,掌握VB的一些常用控件的使用,如定时器、图像框、Data和adodata控件等;第3单元为添加状态栏等,掌握activeX控件应用,如状态栏、图像列表、文件对话框等;第4单元为CpXS添加菜单,掌握VB中菜单设计方法;第5单元为添加访问数据库和查询数据的公用函数,掌握过程、函数以及模块;第6单元为CpXS设计数据库,掌握数据库设计步骤和Visdata工具的使用;第7单元为查询数据库,掌握在VB6中的嵌入SQL语句实现精确查询、模糊查询以及多条件组合查询;第8单元为修改和删除数据,掌握SQL中的Update和Delete语句以及级联操作等;第9单元为软件测试,掌握VB的调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第10单元为打包和,掌握VB6应用程序打包和技术。转贴于

教学方法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最好的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参与信息收集一直到问题解决全过程,即包括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反馈、成果展示一直到问题解决。

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有操作,注重听说读写、展示和讨论等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是以讲解为主,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可评判的能力训练任务,有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过程。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完成,要有积极的互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在学生完成基本项目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职业能力。

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设计经过以上方案的探索,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处理更注重一体化设计,融理论于训练项目中,把知识和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综合性的课程案例设计贯穿全课程,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几年毕业生调查问卷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都反映该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是成功的,能够更容易地运用VB6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宋文官.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明福,徐人凤.高职软件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5,(20).

[3]施蕙.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

[4]楼一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陈高锋.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6]潘陆益,胡燕燕.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6).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8

一、取精去粗,导学内容促进针对性学习

导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衡量其是否能够旗帜鲜明地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导学内容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应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与英语接受能力,取精去粗,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

如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5Unit4Halloween这个单元时,笔者考虑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围绕着复活节这个传统的西方节日展开的,然而对于高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生活经验尚浅,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与文化背景都较为陌生。由此,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首先播放了西方孩子庆祝复活节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猜一猜孩子们过的是什么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通常都做些什么。在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后,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对Halloween的由来、庆祝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邀请大家一起过万圣节。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出发,对导学案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旨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Halloween这个节日有更深刻地了解。

二、兼容并蓄,导学形式促进生动性学习

笔者以为,导学案的设计初衷是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促进英语课堂的动态生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秉着兼容并蓄的教学原则,采用丰富多彩、元素丰富的导学形式,如课堂总结由教师主讲变为学生试讲;评价由自评、他评、小组评价为主;融入英语歌谣与文化小常识等,以此提高学生们主动参与的激情,营造活泼、生动、乐趣横生的英语课堂。

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4aUnit4ilike...这单元的词汇时,笔者并不急着呈现单词,教授读音,进行机械操练,而是拿着几个色彩不同的气球走进教室,并提问:

t:what’retheseinChinese?

Ss:气球!

t:Doyoulikethem?(呈现相应的提示性卡通图片)

Ss:Yes.they’resobeautiful!/they’renice./they’reinteresting.

t:oh,ilikethem,too.So,what’retheseinenglish?whocantellme?

S:Balloons!(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脱口而出)

t:Goodjob!So,youlikeballoons,right?(再次强化balloons的读音)

Ss:Yes!welikeballoons!(笔者适时地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句子)

在这个词汇教学环节中,笔者有意识将词汇融入到情境中,以提高词汇教学的生动性。在操练时,笔者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在句子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三、推陈出新,导学方法促进创新性学习

如果不言创新,不谈方法,那么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很有可能会产生“1+1

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6aUnit1publicsigns这单元时,笔者考虑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共标志展开,具有很强的生活交际性。在知识拓展环节,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thepublicsignsaroundus为主题,利用课后时间,绘制一张学校周边的简易地图,用英语标出相应的公共标志,并做一个以此为主题的presentation。在课前热身环节,笔者鼓励各小组依次上台演示其活动成果,并组织班级学生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9

关键词:语义场;《牛津高中英语》;wordpower;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06

一、引言

词汇教学历来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传统的词汇教学费时耗力,教师一味讲解,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索然无趣,师生双方皆苦不堪言。为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以下均指该教材),在每个单元的Reading板块后专设了一个词汇学习板块――“wordpower”,旨在从两个方面推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改革:一是通过介绍和本单元话题有关的分类词汇拓展学生词汇积累的量;二是通过介绍英语单词的构词法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质。然而,目前不少教师对这一板块的教学不够重视,要么把该板块内容作为学生课外自学材料处理,课上仅仅核对答案而已(张烨,2011);要么游离教材,单纯讲解板块中列举的词汇,检测手段单一(吴军,2011)。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对“wordpower”板块设计的理论依据缺乏了解,难以找到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思路来发挥这一板块的强大功能。鉴于此,笔者尝试将语义场理论运用于该板块的教学实践中,力图优化“wordpower”板块的教学设计,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来改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二、语义场理论

1.语义场的概念

场(field)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特指一个范围。语言学借用“场”的概念来研究语义,就形成了语义场(semanticfield)。语义场又称为词汇场(lexicalfield),它是指归属于同一概念之下、意思上紧密相连的(不论是表共性的还是表差异的)一组词的聚合体。例如,white,black,red,green等词汇构成了一个以color为核心概念的语义场;sadness,happiness,excitement,disappointment等词汇构成了一个以emotion为核心概念的语义场。语义场理论的建立源自于它的创始人德国语言学家J.trier在1930年提出的一个观点:“...thevocabularyofagivenlanguageisnotsimplyalistingofindependentitems,butisorganizedintointoareasorfields,withinwhichwordsinterrelateordefineeachotherinvariousways.”(转引自高红艳,2011),即一种语言的词汇存在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属于某一个词汇(子)系统;在这个组合系统中,每一个词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根据这一理论,英语词汇的学习并不是无章可循的。Cornu、Henning、Stanovich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依据语义场记忆单词;优秀的学生是按照语义链记忆单词的;语义场里的相关词汇一旦被激活,可以被自动地使用(高红艳,2011)。这些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归类的方法构建语义场是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也为“wordpower”板块的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2.语义场的类型

语义场可以根据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聚合关系语义场和组合关系语义场。词义的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各个语义成分在对立的基础上形成的关系,它可以进一步分为上下义关系(hyponymy)、整体与部分关系(metonymy)、同义关系(synonymy)和反义关系(antonymy)。

(1)上下义关系:指某个词的词义包含在另一个词的词义之中。词义被别的词包含的词为下义词(hyponym),包含别的词的词义的词为上义词(superordinate)。表一列举了部分wordpower板块中的上下义关系语义场。

注:m指模块(module),U指单元(Unit),下同。

(2)整体与部分关系:指某个词所指的事物是另一个词所指事物的一部分。表示部分的词为组成词,表示整体的词为整体词。表二列举了部分wordpower板块中的整体和部分关系语义场。

(3)同义关系:这种关系所形成的联系是通过同义词和近义词来实现的。语言中的完全同义词是非常少的,一般来说构成同义关系的语义场尽管概念意义相近,但在其他意义上有可能不同。教材的wordpower板块对同义关系语义场进行了很细致的区分,以指导学生认识它们的使用区别(详见表三)。

(4)反义关系:这种关系所形成的联系主要由使用反义词来实现的。教材中部分wordpower的反义关系语义场列于表四。

语义的组合关系指在语流中各个语义成分通过前后连接而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词与词的搭配关系。词汇之间由于某种语义联系,以组合的形式共现于语言中,就形成了组合关系语义场(郭芳,2007)。

值得一提的是,构词法的引入也极大地丰富了语义场的构建方式。例如,wordpower(m2U3)通过引入-er,-or,-ant,-ent,-ist,-ian等后缀构建了以jobs为上义词的上下义关系语义场;wordpower(m5U3)通过引入anti-,dis-,in-,im-,il-,ir-等前缀和-less等后缀构建了反义关系语义场;wordpower(m4U3)和wordpower(m5U3)通过引入各种常见的构词法构建了组合关系语义场,即语义相同但词性相异的词汇组合,如interest―interesting―interested等等。

三、教学案例分析

以语义场理论为基础,笔者在wordpower板块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设置情境、体验语义场”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下面以模块一第一单元Schoollife的wordpower为例,介绍这种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wordpower板块的首要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在wordpower(m1U1)中,教学目标有二:一是让学生熟悉与学校设施(schoolfacilities)有关的目标词汇;二是通过复习指路和问路句型,让学生运用目标词汇。考虑到本单元的话题词汇具有贴近生活、形象直观的特点,笔者采用了“在情境中体验与运用”的设计方案。

2.教学过程

(1)话题引导,激活语义场

在简短的复习环节之后,笔者开始围绕校园设施和学生展开自由对话(freetalk),激活学生脑海中关于校园设施的词汇图式,并形成一定的语义联系,促使他们主动构建语义场。

(2)生词呈现,体验语义场

在自由对话结束之后,笔者开始用课件展示校园里不同建筑的照片,并用目标词汇进行注解,并对全班进行领读。以下为部分课件内容。

[评析]:照片取材真实,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领读目标词汇,做到图、文、声“并茂”,让学生全方位感知语义场。

(3)语境操练,巩固语义场

在让学生充分熟悉目标词汇的基础上,笔者布置学生当堂完成教材中第7页partC的练习并核对答案,训练的时效性高,效果好。以下为partC的部分习题及答案。

[评析]:在视觉、听觉充分感知语义场之后,接着以文本练习的形式再次构建目标词汇间的语义联系,既巩固了语义场,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猜测等词汇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语义场理论为wordpower板块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努力构建以单元话题为中心的语义场,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有效传递词汇学习策略,从而改进《牛津高中英语》wordpower板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0(5).

[2]高红艳.语义场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教案篇10

关键词:《新职业英语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行动研究项目化设计

1.引言

“行动研究”这一术语英文为actionresearch,是美国的柯利尔(J.Colier)和勒温(K.Lewin)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学领域。行动研究的主导思想是引导教师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解决,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教师与教学同步发展的目的。

行动研究法在外语教育界被认为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因为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构建某种理论体系或归纳某种教学规律,而在于针对外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行动来加以解决,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但行动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首次将其引入中国以来,教学行动研究已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中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形式。

行动研究法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式:Lewin螺旋式自我反思模式(themodelofself-reflectivespiral)和numan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theactionresearchcycle),主要采用五步骤行动研究法程序模式: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估。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numan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

2.问题

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厌学情绪。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动机,那么,必然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我从2009年年初开始任教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公共课,发现班里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上课不积极,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考试成绩次次重修。通过平时和学生的课上课后接触,以及小组访谈的形式,我了解到不少学生不积极学习的原因是觉得学习内容无趣,对将来求职就业的作用不大;课堂活动太少,学生参与度不够。

如果将课堂内容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结合起来,对课堂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是否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我院正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采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从2010级新生开始使用。该教材模拟未来的办公环境,如组建公司、办公室、商务宴请、产品推销等,注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如果不对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那么除了内容和职业有关外,课堂还是会恢复以前单词、课文、练习这一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得不到发挥。为此,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课程、单元及课堂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设计。

3.计划

目标:通过对《新职业英语》的项目化设计,提高学生在职场环境中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等职业能力,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主要按照单元主题进行项目化设计。以任务教学为基础,每个单元根据单元主题有一个大任务,大任务之下有若干个小任务,从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单元能力目标,从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单元知识目标要求。这些任务首先要适合课堂开展,其次都围绕该单元主题进行,并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得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最终顺利地完成整个单元大任务。本学期第一至第六单元项目化设计如下表: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项目化设计后,单元的活动更加切合实际的工作环境,也更易于操作和检验。

班级的选定:本次计划共安排两个班进行研究,包括10级安全技术班,10级交通运营班。两个班英语水平大致相同,人数差别较大。安技班29人,交运班58人。

考核方法:本研究的考核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每个单元完成后都有可检验成果,该成果根据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包括一份书面稿和口头表演。其目的是既鼓励听说,又兼顾语言的准确性。针对书面稿,教师可以给出书面修改意见。教师对每个小组打分。每位成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分数,这样就起到了互相督促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期末成绩、pet成绩以及四六级成绩。

步骤与时间:结合课时安排,本研究进行一个学期,共18周,每周两次课4个课时。每个单元预计10个课时完成。

4.行动

第一次课就告知学生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大项目,在完成单元的若干个小任务之后,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活动,以此检验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每次小组活动每位学生都需根据评分标准给各小组评分,并给出意见或建议。下面以第一单元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周开始第一单元:公司组织结构。在单元开始前,教师向学生说明本单元需小组完成的大项目,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以及提前准备。本单元的大项目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公司。学生在课后需进行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确定每个成员的角色,研讨完成项目的各个步骤,设计任务,并一起制作道具。

本单元第一个小任务是口语。要求学生熟悉著名公司的LoGo,并用英语说明公司总部所在地。第二个小任务是听力,要求听懂和公司结构相关的听力材料。第三个小任务是阅读,要求理解谷歌公司历史的文章a和泰福公司组织结构的文章B。第四个小任务是学写英文信封。

本单元大项目规定每个小组组建一家公司,要求设计公司的名称、LoGo、产品、经营范围、公司历史、每个小组成员的身份等,并用英语上台展示。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承担较简单的任务,以保护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展示之后上交一份本次小组活动的书面汇报。某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余小组从内容、交际能力、熟练度、语音语调、拓展这几个方面给小组评分。评分要求客观公正,评分手册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教师作为董事会主席,对各个公司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第一单元小组活动中,我发现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项目活动的准备中,在展示的当天带上道具上台表演。比如化妆品公司的学生将自己的化妆品带来。巧克力公司带来了巧克力,饮料公司带了饮料,体育用品公司带了篮球,等等。

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进行第二单元的小组活动时遇到了困难。第二单元的大项目是为老板制定旅行安排。在这次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安排航班、酒店、景点介绍这几个方面有难度。因此我进行了案例示范,对细节做了讲解。同时发现学生的口语还是有待加强,特别是词汇量和发音这两个方面,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扩充以及纠正。

第三单元是模拟一次商务宴请。这个单元学生做得不错,能够自己制作菜单、餐具、餐巾等道具。在活动的同时复习了本单元学习的安排座位、就餐礼仪等。第五单元的大项目要求采用各种促销手段进行产品推销。要求每个小组制作海报,海报内容包括产品介绍,促销活动,等等,在教室里办一个产品展销会。这时已经到了下半学期,学生对小组活动已经比较熟悉,能够自发购买制作海报的图纸,分工合作,设计出漂亮的海报。因此,这次行动研究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就能够有惊人的成绩。但是,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由于基础水平不一,有的小组推销产品时口头表达还是有难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5.观察

学期初,两个班大部分的学生能认真地参与课堂任务,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由于有了小组成员的带动,也能积极参与进来。

进行到第三单元,交运班的学生开始产生惰性,小组活动准备不够充分,表达也不够流畅。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在课堂内外给各个小组给予了个别指导,情况才有所改善。

第十七周口试,两个班的学生在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大部分能进行流畅的口语对话,对我的提问也能作出相应的回答。第十八周笔试,笔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写作等。安技班所有同学均顺利通过考试,交运班尚有3名同学未能及格,但较上一年已有较大提高。

6.评估

从考试结果来看,本次行动研究是成功的。为了完成项目,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能力等到了加强;通过互相合作,学生增强了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上台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胆量;通过查资料、设计表演对话,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总之,一个完善的社会人所必备的能力素质,在新设计的英语课堂上得到了锻炼,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所要求的培养的目标。部分基础中等或薄弱的学生慢慢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对考试也有明显的帮助。对教师来说,项目化设计中教与学互动,提高了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项目化设计提高学生能力可用下图表示:

但是本次行动研究尚有不足之处:没有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学习档案,如高考分数、每次小组活动的表现和期末分数等,这样就不能清晰地看到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

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我预备对《新职业英语2》进行更详细的项目化设计,并为参与研究的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开始新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7.结束语

总之,行动研究在教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本次行动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新职业英语》的项目化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再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过程,用实践证明对高职英语课堂进行项目化设计是有必要、有帮助的。虽然本次研究比较粗糙,但是为行动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李婷英.行动研究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92-94.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5]徐小贞.新职业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wallace,J.m.actionresearchfor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