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十篇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十篇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4:49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1

过去十年,我国网络服务经济借助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异军突起,成为全球网络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实现了由传统实体经济向现代网络平台服务经济的跨越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此衍生出的风险。一是畸形的定价机制。传统经济产业定价权始终掌握在产品和内容制造商手里,服务流通环节是在产品制造成本基础上增加服务附加值而形成的定价机制。而目前的网络平台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服务平台商主导绑架消费者,制造商困于低价销售。这既造成了经济不能有效循环、良性发展,催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不利于营造制造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市场环境。二是网络付费消费的机制不健全。由此滋生了各种深不可测的不透明商业模式,造成价值分配扭曲和价值泡沫化,使得真正的产品制造商和专业内容服务提供商难以获取实际的制造和创作价值,对网络服务望而却步。三是网络可信监督机制不完善。知识泛化成了不确定的模糊信息,原本希望通过网络搜索得到的精准信息定位和专业知识解答入口成为虚假广告的策源地,大众不得不擦亮眼睛、自我明辨是非。对网上假冒伪劣产品缺乏有效监督和惩戒机制,建立社会化监督机制势在必行。四是竞争性垄断现象严重。网络平台服务经济造就了少数大平台任性撒钱、垄断市场的格局,中小服务商难以独立生存,要么被大平台收购吃掉,要么因烧不起钱而破产。因此,现阶段的网络平台型服务经济形态应该被视为一种过渡性的新兴行业自发行为,并非健康良性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最终形态。当前,我国正逐步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发展要素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继传统实体经济向网络平台经济跨越发展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一次新的跨越。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修正企业主导的竞争垄断型平台经济弊端,构建以产业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透明服务网络数字经济运行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更强调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和社会化监督等方面的体系化和生态化布局,可以支撑价值分配更均衡、资源信息更透明、公共服务更公平、经济协作更高效、生产服务更专业、网络治理更精准、社会监督更穿透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今,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的网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措施。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着力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

把握数字文化经济价值高地,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一是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文化、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和核心价值。过去,我国文化产业主体市场竞争意识不足,缺乏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的主动意识,导致在企业主导的网络平台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传统文化产业难以形成集聚化经营资源和竞争优势。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期和机遇期,文化产业应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调整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进程。二是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文化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资源和内容数字化加工处理,而是涵盖文化发展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首先,要将优秀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网络经济价值的资产。过去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把文化遗产资源全拿过来,不分优劣、不谈价值地全盘转化,这是缺乏意义和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整个中华民族拥有的财富,是全社会的和公益的。这些资源只有在有限权责下经过加工整理处理,形成可复用、可转换的资产,才会具有经济循环的产业价值。其次,要积极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形成数字文化经济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按照新型数字经济运行格局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以及社会化监督生态化体系构建的要求,建立包含文化市场监管、数字版权保护、舆情风控与文化传播安全、文化服务信用和服务质量保障等功能的数字文化市场治理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文化市场治理现代化;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等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将公共资源和个人隐私信息数据采集从各类互联网应用中剥离,统一下移至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中;建立公平透明的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体系,保障产业生态中各方利益,打击垄断性定价,杜绝价值迂回变现;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化监督及辅助管理体系,强化从业自律及社会化监督管理功能。

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切实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2

2016年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1207亿元的销售额、17.5万笔/秒的交易峰值、12万笔/秒的支付峰值,是未来5年消费场景的实战性预演,背后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力量的支持。数据驱动经济增长。从计量的角度看,pB是大数据的临界点。根据iDC《数字宇宙报告》,到2020年人类拥有的数据量以ZB(1ZB=1,048,576pB)计量。预计,随着iot的应用普及和在线化,人类将迎来“数据核爆”。数据将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资本一样,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技术驱动发展范式持续创新。传统工业时代形成了包括科技研发模式、标准化流水线、批零体系、物质资源消耗等在内的发展范式,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消费者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产业模式的变革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展开。在线常态化。

截至2016年,全球网民达32亿,智能手机用户达25亿,在线用户将逐步拓展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到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达7.1亿,渗透率已经超过50%,日均上网达3.8小时。网络购物、支付宝、滴滴打车等已经成为路边小贩卖菜,偏远农村地区大妈购物,上班族出行的新常态,在线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存在。

1.0vs2.0

数字经济1.0的核心是it化,互联网刚刚开始发育。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行业和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属于it技术的安装期。通过推广应用it技术,大大提升了原有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成长起了以it设备制造和相应软件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互联网开始兴起并得到初步应用,但是没有能在全社会形成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这个阶段持续到21世纪10年代。近年来,基于数字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重要载体的数字经济发展开始兴起,我们称之为2.0时代。数字经济2.0的核心是Dt化,即万物在线互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数据成为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数字经济2.0架构在“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之上,生长出互联网平台这一全新的经济组织,并带来了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就业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对比1995年和2016年两个时代的主要互联网科技公司,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技术水平、业务方向、组织架构都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三大特征

架构在新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之上的数字经济2.0,具有平台化、数据化、普惠化三大特征。

平台化——平台是数字经济2.0的基础。依托“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信息流不再被工业经济供应链体系中巨头所阻隔,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短,沟通成本大大降低,直接支撑了大规模协作的形成。信息的透明使得企业信用不需要和规模挂钩,各种类型、各种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获得了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在物种上,成熟的数字经济2.0平台上的物种极为丰富。以阿里巴巴为例,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基础、标准的服务,大量个性化的商业服务,则由生态系统内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所提供。目前,服务市场已聚集数万家服务商及服务者,为千万淘宝及天猫卖家提供服务,年交易规模数十亿,提供了包括店铺装修、图片拍摄、流量推广、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包等相关服务与工具几十万个。借助数字经济2.0平台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协作。在大淘宝的零售平台上,大淘宝平台+4亿消费者+约1000万在线商家,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体系。这种超大规模的用户数,是工业时代的公司无法比拟的。

数据化——新兴的数字经济2.0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数据化。工业时代的公司,以it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化,数据的流动以及在线化范围有限,数据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的生态圈之中。数字经济2.0时代,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网络与价值网络。正如埃森哲首席科学家齐韶先生所言:“云计算模糊了企业内部it与外部it的界线……公司间传统的数据与程序相隔离的状态将有望被打破,随之将出现新的商业生态和价值网络……未来五年,公司间的业务流程可能会高速增长,这反过来将有助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公司it系统一旦穿过防火墙,就非常容易与其它公司的it系统实现信息交流与交换,从而越过公司界线执行业务流程。”

普惠化——在数字经济2.0环境中,“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实现了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贸易。在科技领域,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按需服务业务形态使得个人及各类企业可以用很低成本就轻松获得所需要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而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硬件产品和网络设备,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根据阿里研究院测算,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使企业使用it的成本降低70%,创新效率提升3倍。在金融领域,以互联网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信用评分模型,对于普惠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统计概率计算,可以使得不同风险的个体得到精准的风险评估,从而能够匹配差异化的金融信贷服务,让更多的个体享受到适合其各自风险特质的金融信贷服务。据网商银行业务团队的计算,假设不良总金额保持不变,如有新型信用评分模型的支撑,那么可授信的客户数量将大幅提升。可授信的企业类客户数量将增长360%,为原有数量的4.6倍;可授信的个人类客户数量将增长1600%,为原有数量的17倍。

在全球贸易领域,数字经济2.0为全球带来了普惠贸易的全新局面。普惠贸易意味着各类贸易主体都能参与全球贸易并从中获利,贸易秩序也将更加公平公正。普惠贸易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国际贸易;贸易流程更加方便透明;国际贸易信息对称;全球消费者能方便购买来自全球任意地点的商品;贸易中的参与主体,如消费者、小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ewtp理念得到积极认可,正是普惠贸易快速发展的例证。

未来的样子

过去20年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这轮技术自身的积累与进步。而未来十年,这轮技术则向零售、制造、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深入渗透。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将层出不穷,量子计算、区块链与生物科技等将在未来获得突破性进展。伴随技术进步,经济组织也将进一步演化,数字经济2.0时代的平台经济体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角,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

想象一:自由连接体

在网络的连接下,数字经济将为社会创造上亿的就业机会,成为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亿万个体将成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自由连接体,未来社会就业将出现六个趋势:

“平台+个人”的“平台式就业”将成为基本的就业景观。

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式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

U盘式就业、分时就业、斜杠职业等“灵活就业”将极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基于网络、跨越地理距离的“分布式就业”将越来越普遍。

基于数字技术的产业、商业和经济模式快速创新、快速演化、快速迭代,大量高度细分、快速演化的新职业将大量涌现。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将获得更加公平、更加可贵的就业机会。

预计未来十年到二十年:

未来十年,数字经济将创造更多的岗位和就业机会,人类将更多地倾向于成为芭蕾舞演员、专职音乐家、数学家、运动员、服装设计师、瑜伽大师、小说作者等等,成为给机器人安排任务的“主人”,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共存关系。

未来二十年,八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50%劳动力将通过网络实现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灵活就业成为未来人们的重要就业形态。

未来二十年,在制造业领域60%、服务业领域30%的重复、枯燥、繁重劳动,以及大量的家庭服务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大军,形成人类特定时期的技术性失业。

想象二:人人经济

在网络的连接下,每一个个体都有权力、有机会成为数字经济活动中的活跃主体。每一个个体的创新、创业、创意、创造能力将得到极大释放,人人设计、人人制造、人人销售、人人消费、人人贸易、人人银行、人人物流等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将逐步涌现,催生人类经济活动的新范式,形成人人经济的新景象。

预计未来十年:

经济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越制造业规模,贡献全球25%的经济总量。

众创众设将成为企业与用户改进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的重要创新方式,用户和消费者通过网络参与研发设计,成为企业聚集智慧,提升研发设计能力的新渠道。

4D打印将成为满足个人化、快捷需求的重要制造模式。

自然人经营权、消费权、资源获得权,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类的重要权力。人人都有利用互联网开设网店、开网约车、售卖自家农产品、交换个人闲置物品等的权力;人人都拥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权力;人人都享有通过自己的信用、无需担保平等地获得贷款等金融普惠服务的权力。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成为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每一个个体在获得金融普惠服务、快捷高效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有权利和义务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物流快递等服务并从中获得收益和报酬。

想象三:平台经济体

技术的创新将伴随经济组织的变革,“共享平台+企业/个人”的经济组织方式在未来20年将获得突破性进展。当小企业或个体接入到“平台经济体”,他们将变得强大起来,能像大企业一样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创作并在全球分享、交易。个体只要有一块屋顶就能做太阳能的生意;有一辆车就可以做网约车;通过手机甚至联网的眼镜就能买卖全球。

想象四:万物在线与数据核爆

移动互联网如同一个强大吸引力的黑洞,将世界万物连接在一起。到2016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将突破3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6。人的在线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物的在线化也正在迅猛发展。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人与机器自由穿梭在边界日益模糊的虚拟与现实之间,共同编织着生动的实时在线世界。数据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真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在线数据、迭代算法、实时计算匹配供需,进行市场资源配置。

预计未来十年:

超过万亿传感器将接入移动互联网,超过10%的衣服、鞋、眼镜等都能接入移动互联网,首款植入人体式手机也将上市。

无人驾驶汽车将占美国汽车保有量的10%,人们将乐于使用汽车共享计划而非使用私家车,全球范围内使用汽车共享服务的行驶里程将超过私家车。

超过10%的人拥有人工智能私人助理,帮助我们买菜、饮食搭配、健康建议、安排行程、补充知识等。

自然人机交互成为主流,人类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身体动作甚至思考意识与机器进行交流。

全球的数据量将超过230ZB,以数据计算为基础的零人工干预的经济模式也将迅猛增加,将超过经济总量的10%。

计算量将代替耗电量成为衡量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想象五:再造经济学理论

数字经济是以交易和账户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交易效率远远超过生产效率,不同于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体系。从生产到消费,从柜台到平台,从it到Dt,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带来三大冲击:一是诸如市场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博弈论、就业理论、产权理论、竞争理论等一些具体领域;二是资源稀缺性、理性人等基本假设;三是方法论。

预计未来十年:

经济学研究者将更深入地参与到数字经济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数字经济的核心概念,研究数字经济的核心问题,创造性地构建起数字经济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3

【关键词】“互联网+”;融合;海岛休闲;海产品;数字经济

一、引言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的起跑线,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珠海是海洋资源大市,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和海岛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岸线长691公里,海区分布大小岛屿共147个,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着眼于海岛,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实现岛屿之间、岛屿与陆地之间无缝链接,互联互通,打破地理、行业、信息孤岛的限制,实现跨界融合、精准协同、协调发展。

二、数字图景

纲举目张,“互联网+”思维将整合行业群,是催生数字经济新生态系统的“纲”,以达到经济在结构、系统、绿色、效益上的最佳效果。“纲”最关键就是要以系统性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想象。下面构想海洋经济两大数字图景:

1.海洋休闲数字化经济

发展具有珠海特色的海岛经济,首先要做好战略定位。假设考虑主要有海岛度假、海上运动、海上垂钓三大业务,每项业务均高度信息化,然后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层级式整合,成为全市海洋休闲经济总“纲”。如,海岛度假涉及特色海岛上的一切地理生态和风景名胜、岛上餐饮娱乐住行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可预制,岛上的所有基础设施及设备运营、维护、保养基本实现数字化,根据顾客需求、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的推动,对海岛环境品质进行提升同样运用数字化,这个数字化过程就是“互联网+”的实现过程,“点击”操作就可最大可能地实现各生产力要素简洁直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省去不必要的中间过程环节,达到经济系统优化,提质增效。

再如海上垂钓,已有数字海岛信息系统,适合垂钓的海岛附近,通过海底布点的传感器、激光扫描等科技手段实时在线了解当地海下环境、鱼种和数量等情况。通过平时的传感器及遥测统计系统,经过综合大数据平台自动统计分析,预测当地各鱼种当天24小时出现的概率,从而选择自己喜好的垂钓地点,坐上水上飞机快速直达。

把海岛度假、海上运动、海上垂钓三大数字化的业务,再通过“互联网+”与勘查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建设部门、运营部门、保障部门、相关利益群体等进行互联叠加,就构成了立体多维的珠海海岛休闲数字化总门户,实现“一个门户,点击向往,快捷直达”。

2.海产品数字化利益链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分支,是“互联网+”应用的新天地。为了简洁表达,以深海网箱养殖名贵海产品为例。主要环节分为: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消费,“培训”贯穿全过程各个环节,但各环节之间又相互关联。研发方面,主要基于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新品种孕育和成品加工改良,由“互联网+研发”子系统完成。生产方面,伴随科技进步,价廉质优的传感器带来廉价的解决方案会广泛地应用于渔业生态系统中,渔业生产过程采用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或水下机器人,快速、实时、高精度地采集获取海底环境、水质、气候、温度、压力、化学耗氧量、风电、作业过程、生长过程等各种变化信息,基于这些具体数据分析,形成宏观管理与预警决策体系,由“互联网+生产”子系统完成。加工方面,主要利用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由“互联网+加工”子系统完成。销售方面主要依托电子商务子系统完成,同时建立供需管理与预警决策体系。物流方面,由现代精准物流子系统完成。消费方面,由先进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三维码识别追溯机制、科学的烹饪配方、顾客个性化需求定制及满意度反馈机制,由“互联网+消费”子系统完成。各子系统互联互通,如消费、销售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交互,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研发子系统与消费子系统交互,尽可能实现海鲜产品“营养”和“舌尖”上的最佳等等。各子系统又通过“互联网+”集成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生态链,实现一切要素的细胞级连接,形同一个神经丰富、活力灵敏的“生命”系统,产生几何级数而不是简单倍数的效益递增,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三、优势分析

1.“互联网+”是一种创新发展手段,“互联网+渔业”大势所趋。本文将离散的产、学、研、用环节和群体,通过“互联网+”与海岛经济这个核心进行关联,信息驱动,流程优化再造,提高工作效率,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互联网+”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工具。产业链整合发展具有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扩张规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是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形式。

3.“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互联网+”将引起中国经济社会新的变革。

4.“互联网+”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达值得深入研究。还涉及结构经济、信息经济、系统经济等交叉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著,《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7月版。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4

与分布式账本技术(如HyperledgerFabric或R3Corda)相比,以太坊区块链保持了相似性但也有差异。在对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平台及其带给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时,对其核心功能和特性进行系统梳理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区块链源于密码学和数据配置原则,某些功能在协同数据库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其他一些功能只有在真正的区块链技术中才能实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评估面向企业平台(包括ethereum,HyperledgerFabric和R3Corda)的基础业务功能,包括软件如何获取其影响以及整个系统是如何整体优化的,无论它是通过传统的分布式系统还是通过区块链系统。

特别是,我们将重点关注三个关键功能:

数据协调–系统中的信息和信任是如何更好地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发和分配;

加密经济内部激励层–系统机制如何构建,以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用户基于经济激励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例如博弈论和机制设计;

数字资产整合–系统如何融入数字商品经济,也就是所谓的代币经济学。

区块链的主要目标:企业想通过这项技术实现什么目标?

像ethereum这样的区块链与其他分布式帐本技术类似,有着相似的目标。然而想知道企业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很难,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刚刚诞生时一样,当时企业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强大的工具。与现在的情况类似,目前我们都知道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很多功能,但如何将这些功能架构到商业业务逻辑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其底层功能。

有三个主要的评估维度:数据的处理和协调,可信及不可变的记录以及资产的数字化。

这三大维度足以涵盖区块链的主要用途,同时允许将这些功能进一步外推到其他商业业务场景中。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讨论,可以揭示实体企业使用该技术的背后逻辑。

有效处理及协调信息

如果以改进分布式系统设计或数据库协调性作为唯一目的,那么区块链不一定是必需的。在传统的宣传上,区块链是基于技术促进平台中数据传输,达到更好的数据协调和分布式共识机制。

虽然有用,但这些所需功能特性的重要部分也可通过更好协调中央数据库或分布式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在评估当中,有必要确定平台和协议试图优化现有数据协调功能与实施新的区块链功能程度。区块链不仅只适用于更高级的数据协调。

产品和交易记录的不可变/可信记录

关于为什么我们需要区块链的原始论文围绕着“数字化信任”的概念展开。如ConsenSys的andrewKeys所说“互联网导致信息数字化,而区块链导致信任和协议的数字化。”

这个论点体现了区块链希望实现的精神,同时为我们的社会及商业提供了另一条路。额外的变量将是价值的数字化。当信任价值被锚定到系统时,某些联盟结构和激励机制将影响和激励系统内的正确行为,从而形成强大的平台。

在设计一个系统时,不可更改(不变性)常常被用作信任的同义词,即因为系统是不可变的,所以人们相信系统不变性机制能确保做坏事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平台协议评估中,重要的是要评估可信系统实施背后的机制,以确保商业模式机制(通过密码经济学进一步探索)会对平台用户有益。

资产数字化

商品和资产的数字化被视为大多数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主要目标。如果企业正在尝试资产数字化,分布式账本的数据库协调能够提供一些功能,但更应该考虑这些数字产品的可用性。

由于数据库协调实质上是集中运行或通过传统软件模式分布在一个或多个交易小组之间,因此数字化水平可能会受限于数字化平台提供的自由度。

虽然数字化商品的概念听起来像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围绕房地产,甚至人类注意力及电力等商品如何数字化在经济激励动力和经济推理的不同方面,我们要重新考虑,哪个平台负责数字化,哪个供应商平台在哪种情况下出现“供应商锁定”程度以及对哪个管理平台的依赖。

记录和注册管理机构(如权证系统和供应链)也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系统实现,但如果依赖封闭的专有系统,数字资产与经济激励层的互动水平相当有限,并且在扩散到数字生态系统或市场时会严重受阻。利用开放市场提供的自由市场系统对于在不断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中起促进作用。

评估数据协调特性

数据库协调:特征

当深入分析了这些平台的功能特性时,如不可变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性能,但通过了解构建体系结构的基础,可以了解更多内容。

在分布式系统中进行数据协调,已经有许多工具了。其中重要的例子就是Hadoop及其生态系统集成的Spark,Hive和Zookeeper等工具。对这些产品的依赖显示了分布式系统工具和协议的大量集成。

进一步的相似性可以在协议中显示出来,例如tendermint,BpFt共识引擎被设计为具有与apacheZookeeper等工具类似的功能。在内部,也有研究沿着事件排序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可以从协调的数据共享系统中复制所需的多种功能。

通过评估apacheKafka及数据流服务如何在企业环境中实现高水平吞吐量,我们可以根据对这些数据库协调和优化的不同级别的依赖关系区分区块链和分布式分类账之间的功能差异。

包括plasma在内的以太坊实现正在利用像mapReduce这样的工具来增强UtXo和基于账户的模型之上的某些映射功能,同时也将组件减少到merkle证明中,尽管协议的基础层依然依赖以太坊区块链。通过了解这些细节,可以进一步了解如何最好地评估这些软件平台的技术特性。

数据协调:平台比较

(1)iBmFabric

通过深入了解Fabric体系结构,该平台创建了一个复杂的开发环境,专注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详细配置实现出色的吞吐量,从而在分布式节点环境中实现最佳性能。客户端和分布式背书节点网络之间的链码的移动,以及满足认可政策的交易机制和收据传输在封闭系统中是有效的。

而在专用信道内传播交易的Gossip协议允许协调大型数据集。虽然基础设施强大且有能力,但在思考如何设计架构以允许多边协调结构的过程中,要考虑最终可能存在一个难以管理的网络涉及的因素。

图2:HyperledgerFabric架构

该图展示了Fabric的一些架构配置以及组件如何组织到为高级信息处理和最大交易吞吐量而设计的系统中。

主要思想是渠道提供了在平台内移动交易的机会。在查看体系结构时,oSn(orderingservicenodes)的功能用于记录apacheKafka交易排序的功能。在数据流生态系统中,Kafka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具有将各种交易排序附加到单独的Kafka集群并最终分区的功能。

这种设置中,数据能够分布在集群中以形成分布式存储平台,该分布式存储平台可以记录数据结构,影射在区块上或有时记录在“状态”的结构定义内被称为“块”或Blob的数据结构,价值储存配置。在此软件框架中承认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和数据结构都是本地的,因为它们主要与该软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用户一起工作。

图3:apacheKafka

尽管应该认识到哈希的配置并不遵循与来自比特币或以太坊的区块链系统相关联的原始架构设计,但实际上Fabric采用了分布式帐本的子结构来部署某些哈希链接的数据存储。

虽然数据blob被批量处理并经历交付事件以最终创建交易的散列链接,但必须了解,此过程不一定会将数据转换为系统状态的修改。相反,这些块的配置方式是将信息存储在具有不同散列实例的数据库类型结构中。

在Fabric生态系统中,交付事件称为块,而链代码通过部署事件最终将数据保护在排序服务结构的链接部分中。该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模块的配置能够允许分布式数据库体系结构预期的交易吞吐量,尽管应该承认,资产代码协调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挑战,作为资产和价值的Fabric生态系统不一定具有可以在账簿中进行协调的数字表达。

(2)R3Corda

R3Corda声称不建立区块链的环境之上,而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利用各种形式的结构重新配置来构建,它主要由银行和其他机构用于其流程的系统。该平台大量借鉴了比特币交易中使用的UtXo模型,其中状态由一系列输入和输出定义,并且输入的不同重新配置可以决定输出的状态。

R3Corda架构框架依赖于被称为公证的子模块的节点结构,该架构有助于保持其他平台中验证器结构的网络有效性,该结构有抽象共识功能。节点由附加在数据结构中的关系数据库组成,允许使用SQL进行查询。交易通信中受制于子协议。

这些流程与iBmFabric中看到的渠道体系结构相当,只有与交易相关的各方才能访问信息。类经过转换,变成称为Fibers或协同例程的状态机。该体系结构与子流进行通信,并与在平台范围内具有预定义功能的流库进行交互。此外,Corda内还有一个自包含的身份层,允许在整个网络中进行不同程度的访问控制。

R3Corda公开声明不打算成为区块链,因为考虑到将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重新配置到分布式数据库确实非常依赖传统数据库系统。虽然系统围绕新型数据结构和分布式系统组织方式的不同构成进行架构,但该平台确实具有数据分配的功能,并找到了各种优化数据分配系统功能的方法。

需要记住的是,由于系统仅限于特定架构范围内的数据协调,因此,由于模块化和互操作性未在原始设计中实施,所以已经牺牲了与实际区块链系统的集成。

图4:R3Corda工作流程

(3)ethereum

以太坊生态系统由私有链和公有链生态系统组合而成。公有链没有在数据协调环境中描述的吞吐量和数据处理能力,因此不应根据这些能力进行评估。在评估以太坊的这一方面时,最有意义的是综合以太坊私有链的网络拓扑的不同细微差别。

以太坊黄皮书颁布了关于以太坊的规范以及代码库的技术细节。由于严格遵守此协议,以太坊的分支以及联盟实施方案确实与原有的技术基础相类似。事实上,无论是在工作证明(proofofwork,pow),权威证明(proofofauthority)或利益证明(proofofStake,poS)实施方面,相同的规范都是连续的,因为协议被认为是相同的以太坊虚拟机(eVm)规范的后代。

改进的体系结构仍然指定与原始eVm对齐。像Quorum这样的平台的关键变化包括改变共识机制,修改全球根状态以适应私有和公有状态,patriciamerkle尝试以及处理私人交易的附加模块。

该架构允许该软件从原来的以太坊配置中维护系统和数据结构,同时通过改进实现更高的交易吞吐量。除了Quorum提供的改进的数据交易优化之外,通过诸如plasma,truebit和Cosmos等工具协调和集成公共以太坊环境的功能为协议提供了额外的可扩展性。

通过对plasma等工具的技术评估以及在Casper中获得一致意见的形式,数据库管理工具(如mapReduce和abstractRewriteSystems)将在ethereum中实施。在plasma体系统中,mapReduce是汇集基于账户的系统的协调和多重设置的位图–UtXo承诺结构的组成部分。

通过结合防欺诈机制设计(Fraud-proofmechanismdesigns)和权益激励结构(Fidelitybondincentivestructures),利用根链,plasma链和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精心策划的交易处理范例有助于满足Block-withholding和masswithdrawalsurfaces之间的动态。

它还允许使用来自Casper或truebit等系统的机制来填充更多的加密经济结构,以便根据空间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可用性问题镜像擦除编码中使用的概念。对于多连接体系结构,以太坊将能够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协调和吞吐量功能与实际区块链的公有链兼容功能相结合。

数据库协调:结论

关于数据库协调能力的一个可行结论是,由于依赖传统数据库和分布式系统软件架构,iBm基于整体单一设计和大量资源密集型过程,构建了Fabric,iBm拥有卓越的数据库管理工具集。

R3Corda仍在进一步定义其功能,同时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协调服务,对比特币协议中的细微差别进行私人重新配置。以太坊虽然设计用于公有链的兼容性,它没有iBmFabric的原始数据库处理能力,但和Fabric相比,在企业案例中具有很好的可用性和可伸缩性。

遵循基于unix理念的模块化设计,以太坊和互补客户的私人实例可以作为构建大型系统的构件。与ethereum相关的代码库旨在与Fabric等数据库平台的事务吞吐量功能相媲美,同时允许Corda和Fabric中不存在的功能,但互补关系也可跨平台进行探索。主要的区分因素可能会从后续因素的评估中进一步阐明。

软件平台内的一个加密经济子系统需要机制设计和博弈理论的各种配合,激励系统内角色以最优方式行事,这既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整体生态系统。区块链系统与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区分原则是能够将机制设计作为一种经济激励层,确保适当信任和合作,使系统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实现用户分布式共识及安全。这些依赖于“反向博弈论”设计的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在一个子系统内创建一个主导策略,从而形成激励的均衡结构,并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整体完整性。

加密经济机制设计实例

plasma&truebit

plasma旨在为以太坊网络带来可扩展性和多链性。通过提供以太坊体系的多个区块链可以相互连通的催化剂,plasma可充当私有链和公有链网络之间的沟通桥梁。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plasma为ethereum网络提供了扩展性和可用性。

要了解plasma的有效性,了解plasma的设计机制很重要。大量的互操作性是通过所谓的Fraudproofs来实现。通过配置区块链,基于mapReduce函数的计算及通过最小化信任来实现可伸缩性,以便即使是新派生的子区块链仍然可以可靠地验证交易。

围绕plasma设计了一种机制,以便在发现故障链时允许所谓的massexists。这些与错误操作有关的情况与数据可用性的不一致性和阻止预扣攻击(blockwithholdingattacks)相关。通过允许关联链的交替配置惩罚邪恶活动的机制,生态系统希望实现内聚均衡。

plasma在truebit平台上实现相当多高密集的经济激励结构,旨在增加以太网网络的离线计算能力。通过构建truebit系统围绕验证博弈进行构建,在该验证博弈中,整体共识机制的解算器可以被验证者挑战,验证者如果识别出邪恶行为则获得奖励,这是一个系统内部加密经济的“检查和平衡”公平的行为策略。

由于plasma通过trueBit的影响致力于创建一个多连接互操作性网络,系统的内部实施对于实现信息和共识保真度至关重要。

以太坊Casper权益证明

在以太坊通过实施Casper权益证明共识机制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加密经济激励层的一个例子。尽管工作证明(pow)有自己的内在博弈理论激励结构来防止参与者操控网络,但是向权益证明过渡还有更多的内部结构来阻止参与者在遇到分叉时模凌两可或试图创建区块链的其他实例。权益协议创建了一个拜占庭容错环境(ByzantineFaulttolerant,BFt)。在这个环境中,ether将被绑定到共识机制中。这意味着,参与者在系统内将受到忠诚的约束。

如果攻击者计划在共识机制中模棱两可或试图控制,那么有关切入型算法“slasheralgorithms”的各种协议将会破坏ether所有者或攻击者的权益,从而惩罚他们的恶意行为。在惩罚背后的机制设计中,ether破坏的数量一直被编程为与攻击者希望获得的数量成正比,在这个数量中,攻击者永远不想妥协系统。

Cosmosandtendermint

Cosmos也在建立一个依赖tendermint共识机制的生态系统,该机制严重依赖于拜占庭容错算法。该平台依赖于与比特币网络中矿工类似的验证器。验证人拥有一个叫atom的token,用于通过依赖绑定验证器生成的信任的证据机制来保护网络。

Cosmos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表明了一种博弈理论结构,即如果发现验证者发现违反协议,验证者可能会丢失其令牌(token)或委托给他们的令牌。由于这个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的这种保税存款设计,共识机制允许保护网络的激励机制。此安全设计允许应用程序区块链接口(aBCi),区块链间通信协议(iBC)以及Cosmos集线器和区域之间的不同交互功能正常运行。

R3Corda和iBmFabric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R3Corda和HyperledgerFabric在其软件体系结构中没有这些加密经济激励层。由于软件体系结构是基于分布式数据库聚焦范例进行基础设计的,因此它们最初不是为在整个框架中加入加密货币层而设计的。

由于软件设计的内在差异,它们还没有经过校准,无法参与那些与众多区块链具有互操作性和协调性的多链生态系统。由于系统结构的最大吞吐量考虑在内,基于这些系统的初始构建,忽略了包含区块链(包括公共区块链主网)的可互操作网络拓扑的体系结构布局。

为什么加密经济机制设计是必要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加密经济基础设施层架构在软件上?因为存在于计算环境中的这种模型所创造的是一种不变的可信任的新层,而不依赖于中心化实体。

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客户端-服务器和数据库中构建软件。像iBm,intel和oracle这样的公司在其初创及其后创的系统及子系统中完善了这个模型,而这些模型仍然在分布式系统以及新近的分布式账本系统中使用。

尽管这些体系仍然集中在各个方面,无论是通过中心化实体还是cartel-like(卡特尔式)的联合体结构。这种联盟结构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激励机制都是基于中心实体而不是真正的激励结构。

图6: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去中心化系统为在软件环境中达到某些目标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这种方案主要权衡是内部交易信任vs执行。由于大型中心系统的信任度更高,因此它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执行。尽管区块链系统的特征,是在这个系统中信任和价值可以在不依赖大型中心实体的情况下合理配置。

在系统设计中倡导的一个思想是,为了优化系统,还需要对子系统进行次优化。这意味着系统的协调必须进行协调和架构,以便内部子系统在整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也具有利益及激励,以进一步实现合作目标。

通过创建一个用于整体环境优化的加密经济博弈理论,融合计算机科学和经济模式,以创建数字经济中的新软件架构。

基于对数字经济的这种愿景,应该认识到,使用私有链和公有链的组合互动,各层商业和商业关系超越传统模式,创建一个可行的数字生态系统成为可能。

整合到区块链token经济体系中

为了调查的目的,有必要定义token化的概念,它借鉴了这样一个概念,即企业或实体能够根据我们生态系统中目前存在的某些数字标准,创建各种形式的资产、商品和服务的可互换或不可互换的表现方式。

最初的token化设计会有各种各样的故障和缺陷,token经济仍在发展,需要时间迭代才能进一步完善。尽管资产,金融产品,能源和注意力的token化都是可行的商业模式,但它们实施的确切动态需要额外的功能和访问层次,需要时间进行改进。

token化经济需要博弈论机制设计和区块链创新,随着它们带来重大发现和发展,最终促进token化经济的成功。

正如JoshStark关于数字经济学的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评估表现出最强可用性迹象的token,看看它是否构成了整体业务的经济学和博弈论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

如果企业可以对其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或token化,那么创建的产品线将以指数级扩展,超越了我们用来交换实物商品,金融资产,商品或技术服务的传统方式。通过创建token化资产可以实现数字媒体。一些重要的发展可以从新的生态系统发展而来。

在查看区块链工具的生态系统时,显然以太坊实际上是token化经济得以创建的基础。如果token化经济模型能够结合私有链,可扩展性解决方案和隐私工具(如ZK-Snarks)的功能,则数字资产的整体token化将全面超越受内部激励限制的传统经济模式。

实现区块链的业务目标

为了实现区块链的上述业务目标,我们必须评估需要提供服务的各个维度。在详细介绍上述模型功能的图表概述中,ethereum能够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协调方案,激励层以及token化,而R3Corda和iBmFabric尚有一些功能未涉及。

我们针对现实世界不同的业务场景应用不同功能,以更好地理解平台的功能。

图7:功能摘要

信息的有效分配

从功能上讲,从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库协调和利用角度来看,这些产品有着同样相匹配的功能。R3Corda,iBmFabric和企业版以太坊确实具有分布式信息分配功能,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访问权限控制和联盟配置管理来促进信息分配。虽然每个平台的软件架构配置都不相同,但每个平台都可以执行有效的信息分配和协调所需的性能。

可信不可篡改的信息

在许多这些技术的背景下,不变性被视为信任的同义概念。在评估不变性特征时,必须了解的是,在利用基于apache的数据流工具(如Kafka)的系统中,存在允许读/写数据访问的固有功能。因此,由于在系统设计中进行了一些选择,iBmFabric的不变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对于R3Corda基于UtXo模型的系统,不变性方面在整个系统范围内保持不同。由于其系统的整体分布式账本设计,它们已经建立了可在整个平台上展示的某些信任方面。

在以太坊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不变性都是在基于patriciamerkletries的公有链的子协议中。由于这种生态系统内核心软件范例的保存以及与公有链的可连接性,以太坊区块链和以太坊的相关派生能够充分证实不变性。随着资产数字化开始,这种不变性中获得的信任终将增加生态系统的价值。

资产数字化

应该认识到,iBmFabric名义上能够创建数字资产的,因为资产的数字化实际是把产品注册成数字格式。但是在Fabric上创建的数字化资产将只能在Fabric的系统上运行。就像如果你在某一电子邮件客户端a上创建的邮箱只能够与使用完全相同的电子邮件客户端a的人进行通信,这与当前世界中存在多个电子邮件客户端可以互相通信的不同。

R3Corda也存在类似的不一致之处,因为R3的平台用户在与R3之外的其他平台进行交互通信时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供应商锁定(vendorlock-in)。由于R3Corda主要关注银行客户,而银行需要独立的银行软件。应该指出的是,该平台的用户将仅限于与仅使用R3Corda的机构建立银行业务关系,无法与不使用R3Corda的生态系统伙伴进行无缝互接。

由于以太坊是一种类似于web服务中的Http或tCp/ip的底层协议,因此不存在只面向以太坊的构建者“供应商锁定”问题。通过以太坊区块链的不同方面建立的信任关系能够在全球资产数字化的新经济体系内发挥作用。如果再参考电子邮件示例,以太坊协议可以被视为与imap或pop3类似的通用协议来访问电子邮件。

以太坊和以太坊派生的协议可以充当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可以建立数字资产。类似于每个公司在90年代后期能够使用HtmL创建网站,每家公司都能够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约为其服务和产品创建数字经济,这些合约可以创建token,可通过更广泛的网络访问。

未来之路

为了构建一个足够强大的平台,可以与公共市场进行互动,该系统必须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额外的信任分配层以及具备数字经济资产的代表能力。显然,这三个维度的目标都是通过不同的技术进步和技术配置来达到类似的目标。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考虑经济商业模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发展方向,显然基于以太坊的平台在融入数字经济中具有优势,尽管在某些数据交易中存在明显的弱点,这正是iBmFabric和R3Corda的突出特点。

由于不同的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平台被快速迭代使用,并且超越了我们当前技术时代已有功能,所以围绕使用哪个平台进行构建的决策将会严重依赖于我们的生态系统中的场景用例,可以看到不同的用例相互依赖。

本文并不试图说明一个平台总体上比另一个平台更好,而是在于说明各有特色。以太坊具有的某些功能是Fabric和Corda这样的分布式账本所没有的,但Fabric和Corda也有ethereum目前不能达到的较高的性能。

为了真正实现现有系统所期望的交互和可扩展性的水平,必须构建和设计一个协议,并考虑到所有的交互,类似于互联网最初设计的方式。以太坊作为协议,能够充当基础技术栈,为足够广泛的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可以涵盖经济环境中的必要因素,但请记住,该平台目前尚不完整,并且还可能受益于之前DLt对手们固有的功能。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5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信息化城市;现代城市政府;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p27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259-02

1引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各国都将信息化提到战略发展地位,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之一,谁先实现了信息化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信息化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即要建成数字化的城市。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必然面临着信息生态问题,所以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2数字化城市的基本内涵

数字化城市是随着“数字化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而被人们所认识的。“数字地球”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首先提出的,数字地球是指信息化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地球信息模型。它把有关地球上每一个点的所有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数字城市就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数字城市”也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

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化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员流动、物质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交通流动的通畅,协调和高速运行。数字化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检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涵盖城市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数字化城市”就是以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数字地形模型、城市三维景观模型为空间定位的基本信息数据,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商业、农业、林业、工矿企业.渔业、水利、金融、通讯、电力等等与我们所关心的和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与决策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交通指挥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等。

“数字化城市”为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化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的综合体现和整体目标。

3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现有城市的发展很不平衡。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在与发达地区城市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主要表现如下。

3.1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因为受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在交通、电讯、水暖等基础设施方面相对落后,有些城市因为面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而进行“赶超性”建设而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局限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没有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规划和实施,导致花费巨资赶建的所谓现代化城市设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欠发达地区城市在多项环节上的区位劣势,使得基建需求与财经能力之间矛盾相当突出,进而造成财政信用和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下降。

3.2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人力资源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一般拥有相对丰厚的自然资源,但人力资源比较短缺。造成人力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才重视程度不够。传统体制的惯性影响,导致欠发达地区对人才价值的认同相对滞后,缺乏吸引和留用人才的良好机制,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人才大量移师东南沿海城市,更加剧了其人力资源危机。二是人才培养系统不完善。在相当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甚明确,国家宏观调控的人才目标与地区微观发展的人才需求之间不够协调,培养的人才品质与本地产业结构相对脱节。三是人才引进绩效不佳。由于天然的区位劣势,欠发达地区城市缺乏吸引人才的软硬设施和环境条件,在引进人才上很难做到像发达城市那样得心应手。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人力资源强势支撑的城市必然缺乏竞争力。

3.3政府管理相对乏力

欠发达地区城市绝大部分处于所谓“边缘地区”,远离沿海开放地区或政治中心都市,中央政府的政治辐射或信息影响常常在这里发生衰减,因而这些城市的政府管理中存在相对多样的负面现象,进而影响了这些城市的政府管理绩效。如、机构臃肿、裙带关系、工作低效等现象在不少城市的政府管理中可谓司空见惯。那些行为不够规范、监管缺乏力度,甚至承诺口头化、服务商品化的地方,更是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城市的形象与信誉。相对不利的软硬环境大大提高了城市与外界的交流成本,降低了城市的竞争力。

4欠发达地区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措施

4.1科学技术管理要与人为管理相结合

尽管“数字城市”的提出带有很浓厚的技术色彩,但这种技术管理仅仅是代替人为管理中动态的、常规的、定式的管理,它并不是万能的,而且,这种技术需要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管理中要以人为本,面向广大的客户和市民。这就要求整个系统以问题为导向,紧贴人民群众。因此,“数字城市”规划建设时除考虑技术层面因素之外,还应深入研究影响“数字城市”建设的人文因素,引入和借鉴“以人为本”的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

4.2加强城市管理者队伍信息素质建设

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经济于一体的范畴,是信息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合。它更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对现有的政廊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地运作,因此,信息素质建设被提到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城市管理者要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善于按照信息化要求组织和协调管理;信息技术工作者要更多地了解业务工作,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支撑城市管理,使两者得到更加协调有机的结舍。

4.3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

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存在着“硬件建设速度快,信息资源建设速度慢”的状况,尤其是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受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信息资源权属、标准规范、市场机制问题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的行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快,区域信息化面临信息资源横向融合困难,整体推进速度慢的问题。因此应加强信息资源的规划,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使信息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问达到均衡,满足社会大众的各种信息需求。

4.4加强信息标准化、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

数字城市所涉及的数据量大,覆盖面广,类型各异。加强标准化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数字城市相关数据标准的研究制定落后于城市信息化实际进程的状况。通过数据标准化工作提高城市信息共享的水平和层次,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5注重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人本主义结合起来,培养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社会文化需求、适应数字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提高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发展信息产业,形成支持数字化社会发展的信息环境。在全球信息化大潮的影响下,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加强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而在数字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将数字化建设与信息生态结合起来,使数字城市与信息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数字城市的建设建议

由于数字城市的建设,城市的概念和结构等将发生重大变化:城市人口、产业布局、经济模式等将发生根本的变革,资源利用率也会得到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污染也会相应降低。数字城市的建设将推动全球实现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的最终实现,最终提供给人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信息生活空间。

数字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产品的堆积就能实现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需要认真研究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产业链模式,通过政策、法规和调控的手段,保证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而各类企业应当在数字化城市的产业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努力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可持续推动力。

虽然我国有关“数字城市”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就世界范围来看,以“数字城市”为长远目标、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说中国软件业有机会跨阶段地与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与互联网相关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那么“数字城市”将是这种竞争的具体体现之一。中国有可能在这场信息技术跨世纪的较量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数字城市”的发展上赢得胜利,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走出民族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罗建宾.谈谈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06,(02).

[2]沈兰.杭州数字化城市管理的9条经验[J].中国信息界,2007,(02).

[3]黄华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J].特区经济,2006,(12).

[4]汪光焘.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J].城建档案,2005,(06).

[5]刘玉.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之旅[J].中国建设信息,2007,(06).

[6]仇保兴.运用先进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大力推广数字城市新模式[J].信息化建设,2005,(08).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6

关键词:投入产出;企业管理;数字化;动态;经营

企业的经营就是各要素的投入产出管理和优化,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的投入产出事前核算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都是手工或者静态的核算,并没有建立数字化、动态的投入产出管理,没有实时跟进各类要素和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敏感性不足,无法及时进行动态管理,这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向着节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稳固。

1现阶段加强企业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1竞争的加剧及环境变化的快速决定企业要加强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国家整体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的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助进行生存,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决策的时候没有借助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莞等传统的制造强地都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经济整体下滑,这些问题的发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投资和生产的时候更加科学化管理。另外,现代社会由于新媒介等的介入,很多环境因素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市场价格变化速度及其传导速度更快,企业如果依托于以往的手工计算的投入产出管理,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变化,无法获取最新的数据进行决策,导致其决策无效,反而被市场淘汰。

1.2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内部

也选用了以市场机制运行的方式,对各要素进行内部的层层分解,实现内部的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较快,很多的内部管理需要更加高效,及时将市场的变化融入到管理之中,而且目前很多公司内部的员工、车间、厂房和班组的工资都是和投入产出的管理系统挂钩,因此投入产出的管理要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和公司各个班组的成本、能耗的降低,这样的内部管理才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改革。

1.3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制造业也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迁移的风险,周边国家越南等国也慢慢在制造业上与我国企业进行竞争。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要向更高级的产业主动性转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这种转移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其投入产出的管理,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加强研发的投入,向一些蓝海竞争领域发展,避免简单初级的加工业,实现我国整体产业的结构调整。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产出管理就随意进行调整,将可能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获取相关的动态信息,缺少数字化的管理,而导致企业盲目转型,这样企业可能反而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进入发展的陷阱,这最终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

2.1建立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企业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特色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查明企业生产管理所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企业生产的界限,通过这一系统获得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在系统的建设中要将企业的业务和产品统一在这个系统中,清晰地发现人财物的关系。这个系统要实现对产品分配方向、价值构成的集成和查询等功能,系统内的数据要能够实时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委托加工的费用、人力的投入、产品价格的变动等进行更新。

2.2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模型建立及其与eRp系统的对接

在系统的建设上要着力建设一个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企业内产品、业务的投入产出数据要归集到数据库,用以对模型库等提供数据来源,数据库应当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库、计划数据库、物资供应数据库、生产调度数据库、设备数据库、销售数据库、人事定额数据库等集合在一起,做一个综合的数据库,面向企业的管理层,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库就包括了矩阵、基本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和数据规划等,为不同的决策内容和生产要求提供相应的方法分析。模型库包括了决策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等,这是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选择。企业需要将eRp系统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统一,利用eRp所拥有的计算机高速运转的能力处理制造生产和管理运营中的海量数据,提升eRp系统的动态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在双方的统一中要确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实现eRp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转换、利用投入产出表提升eRp系统的功能,对于输入数据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数据模块和其他模块进行提取,并通过手工添加一些必要的数据,将生产计划书、产品定价文件、成本核算文件、原材料供应清单等输入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块、生产模块、车间模块、采购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等,从而根据生产流程得到各类投入产出的消耗关系矩阵,得到总产品矩阵及总产量向量,设计eRp模块中的数据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价格模拟提供依据,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

3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

3.1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最主要的运用是在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中的投入是指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消耗,产出是指产品的分配和数量、方向,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将这些关系以矩阵式的方法进行棋盘式列示,综合分析双方的数量关系和匹配关系。由于现在技术的变化也导致很多消耗关系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技术的改变也将导致其消耗比例出现变化,而且采购价格、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该系统必须是动态化的,对目标成本中的各要素变动也要进行动态管理,这也需要对成本内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解,确定足够细的基础数据。成本管理需要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分层设计,综合考虑实物投入和价值投入的不同,企业需要对成本中所涉及的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经济关系,结合会计核算特点对该流程进行归集合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中的物料投放和产品产出关系。

3.2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由于现在很多生产都是柔性生产,多数企业也接受了定制化生产,这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变化。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已经难以反映这种生产的变化,投入产出管理也需要对财务成本的分摊标准和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投入产出管理应当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和财务方法,对成本进行更好的分摊。例如投入产出管理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对生产流程中的作业进行归类,利用作业分摊成本,并以作业动因归集成本,投入也应当利用作业对各类消耗资源进行归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准确性,通过提升成本分摊的科学性,企业也可以提升其投入产出管理的准确性。相对比而言,对于一些新的产品,由于要明确其作业,在对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的初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作业成本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一些作业可能在柔性生产系统和敏捷生产系统中面临着人员和物料组合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生产任务也随时进行调整,容易造成一些资源的消耗难以追溯到活动中,这样可以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记录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产出活动、货币投入,计算中间投入成本和初始投入成本,汇总的投入成本,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单位成本向量、物理单位计算的投入产出表,得到单位成本,从而得到成本核算。

4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除了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外,对企业整体的运营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原理提升企业整体经营和价值链管理。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包括了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可以通过产值、费用、收入、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衡量,辅助活动也包括了订单、人事、采购、管理、研发等,财务指标主要是新增合同金额、人工费用、材料采购价格、固定费用、技术开发费用、制造费用等,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管理是利用投入产出的理念加上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将企业的各个价值链环节的轻重缓急进行划分,用量化的指标确定重点环节和战略方向,准确计算出内部管理的价值,监控企业的研发投入及其对生产的作用,避免研发投入不足,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反映各指标的平衡关系、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利润,推算各环节应当贡献的价值,反映各环节需要提升的不足,推动企业管理的提升。将这种投入产出的方法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可以解决企业管理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不足及其努力的方向,为制定后续的管理提升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成为管理环节中绩效考核的依据,避免管理的盲目性。在企业的制造资源计划中也应当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将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企业工序产品的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外购产品采购计划、成本核算、物料清单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基础信息平台为依托,提升制造资源计划的科学性。企业的投入产出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其经营的有效性,是现代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和竞争加剧而必然采取的措施,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升级,企业要利用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完善成本的管理和核算,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也对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李成林单位:江苏神舟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晓,王艳刚,李富忠.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5(07).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7

陈柳钦,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知名青年学者,青年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F49

一、“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2)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3)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4)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年6月5日~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eDC)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DCK)项目始于1998年10月,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近十多年来,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1999)认为,“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2000)认为,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信息化城市,也可以叫“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2000)认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2001)认为,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2001)认为,“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应是四维(三维坐标加时间维)的、可视化的城市,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甚至思维信息,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2002)认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2003)认为,“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同时,促进城市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2003)认为,“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复杂理论等,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2004)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2006)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2007)认为,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2010)认为,“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尽管对于“数字城市”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结合多种学科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2)。

姜爱林(2002)认为,“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1)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体现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4)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5)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1)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2)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3)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也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2003)认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6)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2003)提出,“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见表1)。

岳为民(2003)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1)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2)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3)三条主线。第一,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数字企业);第三,市民生活的数字化(数字生活);(4)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2004)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1)宽带多媒体网络;(2)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3)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open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5)虚拟仿真技术;(6)“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7)“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决策模型管理,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8)“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2004)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谢明(2005)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2)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3)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4)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4所示)。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1)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2)“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3)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体,因此,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编辑:何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3年。

[2]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重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顾朝林等:《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数字城市》[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第3期。

[5]宋建元等:《数字城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6]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7]李京文、甘德安:《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8]赵燕霞、姚敏:《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9]杨开忠、沈体雁:《浅析数字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1第1期。

[10]林峰田:《资讯都市的兴起》[J],《台北书刊》1999年第1期。

[11]俞正声:《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开幕式讲话》

[eB/oL],,2000年5月13日。

[12]王浒等:《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13]王志龙、白庆华:《数字城市:现状与未来》[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4]周晓颖、章申鲁:《“863”为数字城市夯实基础》[J],《经济参考报》2001年1月10日。

[15]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6]寇有观:《数字城市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4期。

[17]姜爱林:《数字城市:一种可供选择的城市信息化模式》[J],《广东财贸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19]张静:《构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J],《三晋测绘》2002年第1期。

[20]李果仁:《关于数字城市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3期。

[21]王凤霞、张超:《“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22]李琦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23]段学军:《数字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5期。

[24]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忻:《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岳为民:《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0期。

[27]姜爱林:《数字城市发展研究论纲》[J],《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8]王凤霞、张超:《“数字上海”的研究与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期。

[29]戴汝为:《数字城市――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

[30]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21]寇有观:《“数字城市”的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8期。

[32]杜灵通、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第1期。

[33]彭学君、李志祥:《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第8期。

[34]吴庆双:《建设数字城市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6期。

[35]马娟、秦凯:《数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36]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

[37]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期。

[39]马佩勋、谢海波:《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8

关键词:数字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通用管理能力;项目化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各行各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1]。数字经济时代不仅要求慕课、在线课程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手段要大力创新,而且对包括培养目标、人才标准、课程体系等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职管理类人才需求

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以及项目化、协同管控等管理功能提升[2]。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1.“无边界”的协同式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变成了开放的生态空间和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合作共赢。基于此,海尔提出“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发展观,并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理念[3]。此举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了“无边界”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2.“去中心”的平台化管理。数字技术将传统企业从流程驱动、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转型为高度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等新型组织。企业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改变。数字企业搭建了以产业链电商平台为中心的,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打破原来的部门和科层结构,只保留承担具体职责的岗位,每个岗位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化组合,科层或部门并无决策权。这种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3.基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参数等,对生产经营做具体要求和明确。企业的各项活动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展露无疑,也都留下了相关的数据捕获记录。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获取需求、生产、交易、售后等信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消费者消费信息等等。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实现精准生产并降低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1.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模式下,社会化思维的联结是网络。企业面临的客户以节点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整个形态。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每位客户都可能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个人评论等现象不断涌现[4]。每个员工、消费者、合作者手中都有话语权,其沟通与反馈也更加及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企业形象的树立者、维护者。管理目标通过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人群。这需要职业管理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管理理念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在内的通用管理能力。此“项目”非工程项目,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或管理要求,各类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活动、作业、任务、事项等的总称。平台化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科层管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并将所做事情包装成一个个“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岗位来实现管理目标。腾讯马化腾实施“谁提出、谁执行”的策略,才有了微信张小龙的诞生。因此,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项目的形成、组织、跟踪、协调、评价等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各个管理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是一项可转换、可迁移的能力,属于个人的无形资产。3.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工作计划、员工发展等各项活动,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那么,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清洗、分析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即数据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管理从业者的必修课。

二、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与现存问题分析

1.“跨界”“融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亦是如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但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工商”)为例,管理类的专业散落于几个二级学院。例如,工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外语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在人文旅游学院。管理类专业分散导致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分析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师资源并未整合到一起,出现了各自设置课程标准、各自授课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呈现出盲目性。三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的比例偏多、选修课较少,或是在实际中出现选修课也开成了必修课的问题,两种课程的比例不协调[5]。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分配,并未满足培养“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四是除专业设置分散外,高职管理类专业方向也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以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延续以岗位为中心,专业方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力求包罗万象的结果却造成培养靶向不准确,并未打破原有的科层制结构而将诸多岗位整合起来,缺乏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通用管理能力将这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能力统领起来。

2.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尚未形成。“供应链”原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的网链结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提供给企业所涉及的“供应源(普高、职高、中专等)-高职院校-人才市场或大学-需求方(企业)”的网链结构[6]。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未根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学非所需,就业难或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

3.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更加要求高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实际深入结合,共同开发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技能实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这将有助于实现“无缝对接”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7]。然而,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涉及大量社会活动且具体工作不确定性较强,其实践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义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亦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由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一端,滑向做简单游戏、看网络视频、分析网上案例等易操作的另一端。很多实践教学课程人为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8]。二是一些实践活动收益不大,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即束之高阁,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堆积文字,学生到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低价、低端劳动力而所学甚少,师生参加竞赛也是注重作品包装而轻视内涵建设……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

1.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管理人才是具备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职业人才的供需分析,结合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职管理类职业人才,课程体系应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应构建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其创新性素养。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过程柔性化设计。一是高职院校应与生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共享数据来研判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新的规律,科学管理与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高职院校应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面向学生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流程和指标,一方面结合当年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学生的行业和岗位取向,设置“定向式”课程系列或“订单式”培养模块,灵活增添相应的课程模块或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培养,减少教学计划、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为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主规划职业生涯[6]。三是建立“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推动阶段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而拉动阶段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专业模块建设。“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课程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而且使高职院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全程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始终。灵活、实战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应对数字经济“去中心化”“无边界”等形势变化的良方。项目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授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的项目化、模块化,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体现。此处的项目既包括参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观摩性项目,又包括校内实训等仿真模拟性项目,还包括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实践实习等真实性项目。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选择、设计、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最终完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技能实战、创业创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在态度、方法、技能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并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

1.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高校应摒弃挥舞考核大棒、层层传导压力和层层推卸责任等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只重指标与结果的功利主义思想。这样只会助长不涉及指标则形式主义、关乎考核则机会主义的不正之风。为此,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秉持服务理念,学校高层应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师生与企业保持经常性联系铺路搭桥、创造条件;行政部门应提高行政效率,打破界限与藩篱,使师资、实训等资源在学院之间、专业之间能够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强化绩效管理和过程性考核,对教研教改项目立项评审、中间监管和最后验收把好关,杜绝“假大空”、玩“文字游戏”“标题党”等性质的课题项目产生,识别、鼓励和服务好具有创新性的课题项目。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校管理类专业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革,在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方面进行整合资源,在分方向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合理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变化。具体做法为:以专业群为基础重构教学院系,以管理类专业群教学为中心,重构跨专业教学组织,成立专职机构,负责协调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组织,促进管理类专业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9

一、虚拟市场分离出在线价格体系

互联网实现了全球市场在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无缝对接,消除了地域界限和地区分割,消除了沟通和互联的时间局限,为价格运行开辟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市场的新型市场环境。该市场具有虚拟化、全球化、信息化、开放化、高效率和低交易成本等特征。当网络经济足够发达时,可以认为它是平行于真实市场的一个虚拟市场,或者说它是真实市场的一个信息平台。网上市场这个虚拟市场的高效运行正是得益于它与真实市场的分工,即网上市场处理信息流,提供交易磋商的平台,而真实市场处理物质流,提供生产配送和消费的过程。

网上虚拟市场的出现,促成了价格体系的演变。一方面,同一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在线价格和离线价格的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于传统价格体系的网上在线价格体系。经济学家Brynjolfsson和Smith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网上商品的价格水平一般要比传统市场的商品低9%—16%,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在线价格体系对商品价值的偏离更小,而且网上市场也相对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在分离出在线价格体系的同时,传统的价格体系也发展成为离线价格体系。并且由于互联网促进了传统市场中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对称,离线价格体系也将发生变化: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将不断缩小,而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也将趋于一致。

总之,在这两大价格体系中,在线价格体系是以离线价格体系为基础的,它不能孤立于离线价格体系而存在。同时,在线价格体系具有比离线价格体系更大的价格弹性,使在线交易比离线交易更容易实现灵活定价。

二、数字产品拓展出多重价格体系

传统价格体系包括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价格客体之间的各种价格关系。而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数字产品的大量出现,价格客体的内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凡在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可以被编码的、并可以用网络来传播的事物均可以成为数字商品和价格客体,如mp3音乐等,甚至包括注意力——一些网络广告就通过付费形式来购买用户的关注。可以说,网络经济已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数字产品的出现,使传统的定价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这类商品在成本构成上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变动成本的显著特征。鉴于数字产品的这种成本构成,为避免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就不能依据传统经济学理论采用mR=mC=p的边际成本定价方法,而应采用多重价格的定价模式,即对同—数字产品或者相似数字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来出售给消费者。对数字产品采用的多重价格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歧视,但这种价格歧视是泰勒尔所认为的“更为有利”的价格歧视,由此所形成的多重价格体系能够提高产品的社会总产量,减少单一定价时的效率损失。

可见,多重价格体系是价值规律指导下价格体系的一个新发展,它不仅使较低支付意愿的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而且使数字产品生产商获得充分激励。更重要的是,多重价格体系的形成使现有价格体系能够建立在更尊重效率的基础之上。

三、电子商务支撑起动态价格体系

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全球经济注入了生机,通用电气公司利用网上商务采购仅2001年一年就节约了9亿美元。电子商务带来了交易效率的大幅提高和交易成本的极大节约,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带来了市场交易的根本性改变。便捷的沟通、24小时的运营、以及极低的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电子商务变革了原有的交易模式,并形成一个由网上交易支撑的动态价格体系。

首先,电子商务中价格变动的低菜单成本为价格体系的动态化提供了条件。所谓菜单成本,是指厂商对价格进行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传统市场上的菜单成本主要是一些物耗成本。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通过数据处理程序即可完成,菜单成本已减至最低,这为动态价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其次,动态价格体系中的价格由交易双方通过双向互动决定。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了一个快捷高效的交易磋商平台,而且它还极大增强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通过“逆行拍卖”,可以由消费者出价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第三、这种动态价格体系的变动频率较高。这是由于网上商品交易相对于传统市场而言更为分散和频繁,从而导致网上的商品价格体系变动频率较高。以易趣网站为例,平均每10秒就有1个买家出价,而每60秒就有1件商品成功卖出。大量频繁的交易最终导致了价格体系的动态化。

四、标准竞争形成非对称比价体系

在网络经济中,标准在竞争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使市场选择往往会收敛于成为产业标准的技术和产品,市场竞争也突出表现为以产业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标准竞争。标准的存在要求产品之间、尤其是互补产品之间、替代品之间必须实现互联互通和系统兼容,从而使得各种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大大地增加,不同产品之间趋于相互成为互补品、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并在系统内形成比价与比值不正向相关的非对称比价体系。

具体而言,形成系统的核心产品和配套产品之间存在非对称比价体系。高价值的核心产品价格很低,反而一些相对低价值的互补产品价格却较高。这是由于在标准竞争中,为率先确立标准,企业往往向用户低价提供甚至免费赠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使之成为主流产品,然后再以较高的价格销售配套的互补产品、后续升级产品及相关服务来获得持续收益。由此形成了系统内产品的非对称比价关系,也形成了网络经济著名的免费现象:网景和微软争先派送浏览器,各大网站纷纷提供免费邮件服务。此外,在适用不同标准的替代品之间,成为主流的产品与非主流产品之间的比价也具有非对称性。主流产品形成了对用户的锁定,高价格并不会使用户转移;相反非主流产品由于存在转移成本,即使很低的价格也难以吸引顾客。而对同一标准下的替代品而言,其比价体系则突出表现为性能主导的非对称特征,升级产品和老化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仍然不反映产品比值。摩尔定律证实了这种非对称的比价关系:芯片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

五、多元交易达成个别化均衡价格体系

网络经济的出现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商品交易方式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首先,网络经济实现了交易模式的多元交互,由传统的一对多的主导模式(一个厂商向多个消费者售卖商品),发展出一对一的定制模式、多对一的竞卖模式、以及多对多的混合竞拍模式,如Dell公司推出的网上电脑定制销售,priceline公司创建的由消费者定价的机票“逆行拍卖”,以及eBay网站的个人间网上竞拍等。各种新型交易关系的出现形成了多元交互的交易模式。

其次,多元交互的交易模式导致了商品价格的高度离散。Bailey(1998a,b)、Brynjolfsson和Smith(2000)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网上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离散度要高于传统市场的价格离散度水平。这是因为在多元交互的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的个体差别很大,议价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在价格博弈中形成了不同的成交价格。

第三,高离散度的价格形成了个别化均衡价格体系。在网络经济中,个性消费得到充分地张扬,产品定制、网上拍卖等交易方式实际上是将同一产品市场划分为众多的由单个消费者形成的细分市场。在这些细分市场中,一个消费者、一种商品就是一个市场,而一次交易价格也就是一种均衡价格。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均衡价格趋于个别化,同一商品的价格体系也由此发展为一个由高离散度价格所构成的个别化均衡价格体系。

六、价格体系的新发展对我国价格管理的启示

近年来,虽然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步伐放缓,但我国网络经济却在悄然兴起。目前,我国Cn下注册域名达到12.6万个,已建成29万家网站,上网用户总数达到4580万人,跃居世界第三。专家预计,到2003年,中国会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在线市场,电子交易额将达38亿美元。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必将引致价格体系的演变,在线价格体系的形成、多重价格体系的出现,以及动态价格体系的建立等,将为我国未来的价格管理带来新的启示。

1.尽快建立在线价格的动态监管机制。

首先,需要尽快建立对网上价格进行动态监管的价格管理机构,并制定适合于网上价格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其次,将价格工作的重点放在规范网上市场的价格行为上来,尤其是加强对目前网站收费行为的管理和监督。第三,要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监管手段来管理在线价格,通过实时掌握网上价格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实现对动态价格体系的监管。第四,在价格执法中,必须区分新形势下合理的价格策略与不正当价格行为,及时制止网上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以及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价格倾销等价格违法行为。

2.加强我国价格安全建设。

由于网络和在线价格的出现,客观上给网络和网络产品的主宰者提供了价格垄断的机会。他们利用这种垄断机会,左右市场价格体系;利用价格门槛,打击竞争对手;利用产品垄断,推行歧视价格;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推行不公平竞争。这些不良价格行为,破坏了价格的形成机制,扰乱了价格的运行机制,干扰了价格的调控机制,给我们的价格体系建设与改革造成了障碍,也给价格运行安全带来了危害。随着网络经济进一步发展,网络能量的进一步扩大,对价格运行安全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强网络价格安全问题的研究与管理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树立网络价格安全的观念,尽快建立我国网络价格安全信息监测中心,建立我国网络价格安全审计机制和网络价格安全预警系统,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价格能在安全的轨道上运行,不会对整体的价格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利用互联网推广价格普法工作。

网上均衡价格体系的个别化加大了价格管理工作的难度,大量频繁的个体间交易也使一些价格违法行为更加隐蔽。因此,必须转变价格管理的传统思路,尤其是价格执法中发现一件、查处一件的被动工作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电子交互媒体和公众平台进行价格宣传,通过加强价格普法,一方面让更多的价格行为主体实现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让广大消费者能自觉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篇10

[关键词]数字保存 经济属性 数字保存价值 数字资源 长期保存

属性是指对象的特征或性质。数字保存的经济属性是指作为一种产品,数字保存应该具有的经济特征,包括数字保存所属的经济产品的归类(公共产品?还是私有产品?)以及影响该类经济产品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因素。对数字保存的经济属性进行解析,旨在从经济学视角系统地、多维度地研究数字保存的基本性质,有助于实现数字保存的经济可持续性,进而为实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提供科学的经济支撑理论与方法。

1 数字保存的基本经济属性:供给与需求

从图书情报学角度,没有对数字资源的保存就不可有用户的访问。但从经济学角度,没有对数字资源使用的需求,就不可能有保存服务的供给。

多年来,从理论上,数字保存服务的供给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但对数字保存的需求探讨甚少。从实践上,对数字保存的供给投入甚多,数字保存的基础设施(包括技术、组织以及相关政策等层面)建设迅速发展,各类数字保存项目纷纷上马,信息资源数字化如火如荼,但与此同时,对数字保存的需求因素(尤其是K期需求因素)涉猎较少,众多保存项目人都集中在短期效应。

影响数字保存的供给与需求的凶素有三: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保存决策者的保存动机、数字保存利益相关方承担的保存职责。

1.1 保存价值

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难以用货币衡量。经济学上,价值被定义为受益,数字资源的保村价值是用户对其访问和使用所获得的受益,比如增加知识、获得娱乐、帮助解决问题等。

用户需求决定保存价值。每个用户群体对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学术界比较认川学术论文电子版的长期保存价值,但对学术交流的新型式(如博客、无印刷版的预印本等)的长期保存价值缺乏认可。从保存者角度,需求也可能来自对未来的预测,比如保存因特网上网站以备未来之用。从用户角度,需求具有发散性,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会有所差别,甚至迥然不同。需求的发散性导致不太可能存在一个广泛认同的数字资源保存的选择标准,对数字资源的保存选择是数字资源保存价值的一种体现,选择标准的制定意味着在有限的保存资源内区别对待不同的数字资源。用户需求的差异性、预测性和发散性构成了数字保存的挑战之一,需求的清晰界定应该是构建可持续数字保存系统的基础和前提。

保存价值的计量来自于用户使用数字资源的受益。由于用户的受益会随着时间的延伸有所变化,所以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也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基于这种影响,数字保存的时限一般设置两种:其一是局限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周期(一般5―10年),该周期之后,保存的数字资源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准确的数字资源,这种情况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较多;其二是不设时限,在音乐、文学、濒临灭绝的语言素材、考古发现、地震记录以及历史资料等数字资源的保存中应用较多。

在有些情况下,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可以用负面受益来表示。这里的负面受益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如果数字资源没有保存,未来需求时就需重新生产,这会产生生产成本;其二是指如果无法再次生产出这些数字资源的话,将导致永久性无法使用,此时的保存价值可以用减少无法接受的损失风险来衡量。

1.2 保存动机

保存动机并不意味着数字资源的保存者必须拥有必要的保存资源才能实施长期保存,相反,保存动机可以激发保存者寻求所需的保存资源以实施保存项目,并致力于长期保存过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当数字保存涉及保存者自身利益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保存动机。当数字资源的创建者同时又是主要用户群体和数字资源拥有者时,数字资源的拥有者既有保存动机,又有保存权力,此时的保存动机处于最佳状态。

保存动机的缺失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保存动机缺乏,比如以营利为目的的保存者在保存成本高于保存收入时;其二是保存动机的错位,比如出现在数字保存的受益群体(因此他们有保存动机)与处于保存位置(因为拥有或控制数字资源)但缺乏保存动机的团体之间的错位。

保存动机可能会出现动态现象。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当出现新的数字资源时,对原先数字资源的保存动机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再比如,数字电影或数字音乐在特定时间段中提供理想的娱乐价值,所获收入至少可以支撑对这些数字资源的保存,但当收入不能支付保存成本时,对这些数字资源的保存动机就可能会变化。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图书馆(未来需求的代表者)从公共利益出发可能具有保存动机,但没有权力实施保存,这时就需要将数字资源从没有保存动机者手中拯救出来。

保存动机常常依赖于数字资源产权的清晰界定,而这种界定在数字资源领域中常受产权法的困扰。目前的产权法针对传统信息资源而设计,对数字资源的应用非常有限,针对数字资源的产权法还需一个制定和发展过程。没有责任机构愿意保存缺少产权或未得到产权许可的数字资源。图书馆作为未来用户的代表,可以保存传统文献,产权法赋予其复制的权力,但对于数字资源(常常以许可方式获得使用权)则没有该项权力。

1.3 保存职责

数字保存的有效实施不仅受保存动机的影响,而且还取决于数字保存利益相关方(包括数字资源的生产者、拥有者、保存者、用户等)承担职责的清晰界定。有很多方法可用来分派保存职责,而且分派方式很自然,比如,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支持学者从事研究,同时也支持图书馆保存这些研究成果,供后人访问。保存职责有时受保存意愿(比如,来自于保存资金捐助者的保存意愿)的影响,对于那些有保存意愿的接收者,其所承担的保存职责可能要受保存意愿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保存职责可能不再是自然分派了,保存资金的获得者不得不遵循捐助者的保存意愿,否则将有失去保存资金的风险。

保存职责受保存资源配置影响。有时即使具备保存动机和保存资金,保存者也可能会缺乏必需的保存能力来对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实施长期保存,此时委托给专业的数字保存系统(如荷兰国家图书馆的e-dep-ot)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些系统具备较强的保存能力、丰富的保存经验、专业化的保存人力资源以及成熟的保存组织,甚至较低的保存费用,数字保存的资源配置可能更加合理,在此种情况下,数字保存参与者的职责必将做出相应调整。

2 数字保存的核心经济属性

2.1 数字保存的派生需求属性

派生需求(1eriveddemand)是指对一种产品(常常

是中间产品)的需求是从对另一种产品(常常是最终产品)的需求派生来的,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针对数字资源,社会关心的是未来对其访问和利用的可能性,长期保存则产生这种可能。数字资源反映的足过去的历史状态,数字资源的丢失意味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将丧失对其再利用的可能性。所以,对数字保存的需求派生自用户对数字资源的未来访问和利用的需求。

不同的派生需求表现出的市场机制可能不同。根据经济学原理,有的派生需求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很好的供给,但有的则很困难。数字保存这种派生需求属于第二种情况,非赢利机构和公共机构在提供这种派牛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原因在于对数字资源的访问和利用需求只有到未来方能充分呈现,而数字保存必须现在实施,否则未来将不可能为数子访问与利用的需求提供供给,这样就导致了对数字保存这个不可知价值的投资回报缺乏市场动机。从经济学角度看,当市场无法为社会利益的需求提供供给时,公共机构的介入成为必然,尤其是公共产品。针对数字保存这・派生需求,当市场失灵时,常用的做法是图书馆等公共机构承担起提供这一需求的社会职责。

因为数字保存是一种派生需求,所以数字保存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数字资源的现实价值以及未来的预期价值。

2.2 数字保存对象的价值递减属性

一般来讲,数字保存的对象可视为数字资源。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如果不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维护,其质量会降低,数量也会减少。因此,任何保存的数字资源可以视为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呈递减状态。数字资源的价值递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简单的物理贬值,表现为存贮介质的退化,导致数字对象的改变;其二是知识和逻辑方面,影响物理上完整的数字对象的用户可理解性,常表现在文件格式的过时和不兼容。

软硬件的退化导致的技术过时对数字保存对象的价值是一种永恒的威胁。应用于同一软件的不同版本的文件格式的不兼容性会影响数字保存对象的可阅读性,文件格式的详细记录对数字保存对象未来的可理解性至关重要,格式记录文档应该是数字保存对象完整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件格式越复杂,数字对象的生产成本、在数字保存系统中的存档成本以及长期保存的保存成本都会增加。

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的选择与其保存价值紧密相关。数字资源价值的关键特征识别以及保存这些关键特征的技术选择对数字资源的保存至关重要。对一些数字资源,采用数字迁移比较合适,但对于外观对其使用价值非常重要的数字资源,数字仿真应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减少数字资源存储介质的物理退化以及数字对象可理解性的损失会增加保存成本,但是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用户未来对数字资源的有效访问和使用将面临挑战。

因为数字保存对象具有价值递减性,为了减缓这个递减进程以及最大限度地维持其长期保存的价值,就必须对其进行持续性投资。

2.3 数字保存对象的非排斥性消费属性

作为一种经济产品,用户对数字保存对象的消费是一种非排斥性消费(non-rivalinconsunption)。一旦到web服务器上,如果不采取技术限制措施,数字保存对象可同时供众多用户并发消费,并且相互之间对同一数字保存对象的并发消费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数字资源的非排斥性消费具有上述三个基本特征。

・边际成本微乎其微。在数字保存系统中,用户数量的增加几乎不会导致系统运营成本的上升,这与传统信息资源保存系统有着本质区别。传统信息资源的消费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用户阅读传统介质图书就否定了其他用户同时阅读同一本网书的可能性。对于数字资源保存系统而言,并发用户太多也有可能会导致访问阻塞或系统性能下降,同时也会出现些许的边际成本(如管理成本的上升);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访问,有时也会要求系统容量增加、硬件更新、软件或算法的完善与改变等,这些会导致固定成本的上升,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数字资源访问使用的边际成本共少。由于非排斥性消费的产品难以通过市场杠杆有效地组织生产和销售,所以,从生产者和保存者角度,数字资源容易被复制的特征就要求任何生产和保存的市场模型必须提供防止非授权复制的机制。

・“搭便车”问题(free-riderproblem)。在经济学中,“搭便车”问题(也即“免费享受”问题)是指一些人需要某种产品(一般是公共产品),但事先宜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地享受成果。数字资源作为一种经济产品,其他非排斥性消费特征对用户产生巨大受益性,对一个用户有用的数字资源可能会使很多用户都受益,科学研究的成果以数字资源方式传播和共享会更具效率。在非排斥性消费模式下,很多用户(无论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也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都会感兴趣于有价值的数字资源,但必须有人投资对其进行长期保存,而用户最理想的消费模式则是别人付出了所需的费用,自己采取“拿来主义”,由此产生了“搭便车”问题。

・对数字资源访问的收费模式从经济角度是缺乏效率的(inemcient)。这里的效率是指配置效率(al-locativeeffciency),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在数字保存系统中,解决“搭便车”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设计一个可持续的经济模型用来收取数字资源的访问费用,但这种方法的运行结果从经济角度是缺乏效率的。对于收取访问费用的数字保存系统(基于系统构建运行的固定成本和长期保存的可变成本),那些期望从访问数字资源获益的用户,由于支付不起或不想支付所要求的访问费用,尽管数字保存系统为其提供访问的边际成本可能为零,但该用户还是被拒绝。因此,对于非排斥性消费的数字资源来说,任何排除消费者的访问行为都是缺乏效率的,这是因为,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访问所获得的受益和价值可能远远超过允许用户访问的成本(因为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2.4 数字保存的路径依赖属性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y)反映了历史对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影响。路径依赖意味着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而现在的选择又将影响未来的选择。

在整个数字资源的生命周期中,数字保存是一个基于时间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字资源的当前保存活动将直接影响对其未来的利用能力、成本和质量。这种当前保存与未来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过去的保存活动能够改变这种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也常常会对未来的数字保存行为产生影响。在经济学中,基于上述关系的数字保存决策是一种路径依赖性决策。

数字保存的路径依赖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数字保存的关键节点。数字资源生命周期中一般都存在一些关键节点,在这些节点上,数字保存的脆弱性最大,也最易出问题,其保存活动的选择对未来

的保存路径影响最大。这些节点主要有:①数字资源生产阶段。在该节点上,要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在实施数字转换与放弃数字转换之间做出决定。②数字保存系统的运营成本大于受益时。在该节点上,要决定是完善和转变运营方式,继续运营,还是将数字资源移交给其他数字保存系统而自己停止运营。③数字资源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在该节点上,要决定与数字资源的新的所有者达成协议从而继续保存,还是放弃数字资源的保存。④数字保存相关方的利益发生变化时,无论什么保存环境,数字保存均涉及三个关键利益相关方,即用户(数字资源的需求者,也是受益者)、数字资源的拥有者和数字资源的保存者。在一个数字保存系统运营的经济模型中,当这三个相关方的利益分配合理,各得其所时,他们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方可达到最好的协调,此时系统运营状态最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利益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利益分配的分歧,系统运营就会产生麻烦甚至困难。数字保存关键节点的时间表达一般应基于一个概念框架,比如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模型,并且应以模糊形式来表示,比如现在与将来,或生命周期的阶段等。

・数字保存的不可逆转性。不可逆转性是数字保存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之一,其基本表现有二:一是在保存过程中,一旦数字资源丢失,可能会导致永远丢失,无法重新恢复;二是当元数据的内容和描述元数据方案的文档丢失时,可能会导致即使保存再好的数字资源也丧失了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