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十篇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十篇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8:18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1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2

一、东部盟市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

自治区东部盟市是我区优质、绿色、有机农畜水产品主产区和农畜产品主要加工输出基地,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保护区。东部盟市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稳定的生产基础、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全区农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全区农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农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东部盟市耕地面积比重大,是我区黑土地主要分布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现有耕地7726.3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72.1%。全区粮食产量超过百亿斤的3个盟市全部是东部盟市,全区粮食产量超过10亿斤的20个产粮大县中,17个属于东部盟市。通过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节水增粮行动,集成推广区域化、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等,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种植业。加强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支持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发展优质粳稻种植,集中打造了东部嫩江、西辽河流域粮食核心产区。201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60万亩,较2007年增加619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988万亩,较2007年增加673万亩。2012年东部盟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047.7万亩,粮食产量409.4亿斤,分别占全区的72%和81%。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74%以上;全区优质粳稻主产区全部在东部盟市;全区非转基因优质高油大豆95%以上的面积和97%以上的产量在东部盟市,而且区域非常集中。设施农业面积150万亩左右,较2007年增加87万亩,占全区的70%以上。

在统筹考虑畜牧业发展布局的前提下,重点支持东部五盟市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菜篮子”畜禽产品生产。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大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提高个体产出水平,加快东部盟市羊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提高制种能力。全面实施以提高肉牛、肉羊、奶牛个体产出效益为目标的“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当前,东部盟市的奶牛、肉牛冻精良种补贴已实现全覆盖,牧民种公羊补贴全覆盖。2012年东部盟市牲畜总头数为7461.6万头只,占全区的66.2%。肉类、牛奶、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165.8万吨、319.5万吨、4007吨,分别较2007年增长19.2%、-0.5%、1.2%;分别占全区的67.5%、34.3%、52.4%。

近年来东部盟市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快宜渔盐碱荒地开发和现代池塘养殖园区建设与改造,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努力推进平安渔业建设和渔业法制建设。2012年新建池塘4340亩,改造老旧池塘近4530亩。推广池塘健康养殖1.72万亩,同比增长21%,推广天然水域健康养殖55.4万亩。2012年东部盟市水产品产量6.97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产量的53%,较2007年增长32.5%。其中养殖产量由2007年的2.9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4.3万吨,增长59.9%,基本实现了以捕捞渔业为主向养殖渔业为主的重大转变。

(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东部盟市初步形成了以肉类、粮食加工为龙头,特色、乳、油料、饲草料、绒毛(皮革)等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2012年东部五盟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045家,实现销售收入1111.8亿元,分别占全区的56.5%、36.8%;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肉类加工企业达到344家,粮食加工企业达到238家,分别占全区肉类加工企业的74.2%、52.7%。如以通辽市为核心的东部玉米深加工基地不断壮大,仅通辽市就引进、培育了梅花、利牛、玉王、岳泰等玉米深加工领军企业,2012年实际加工玉米350万吨,其中氨基酸系列、味精、玉米油、生化制药、玉米啤酒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工转化玉米16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比重达到40%,仅梅花生物精深加工玉米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东部盟市也是我区肉羊和禽类优势生产加工区,锡盟的肉羊、赤峰的鸭鹅、通辽的肉牛、兴安盟的生猪已成为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

东部盟市现有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7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4件,分别占全区的45%和31%。

(三)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

东部盟市是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区,草原面积达到5.95亿亩,占全区草原面积的53%,占东部盟市总土地面积的60.3%,拥有全国最好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东部盟市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代表着全区生态建设的水平。通过实施了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项目,采用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提升了草原保护建设质量和水平。从2011年起,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各项政策,基本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草原补奖机制任务5.69亿亩,占全区任务的55.8%。草原植被状况得到了明显恢复和改善,草地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施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经过4年的努力,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目前,东部五盟市4.6亿亩草原依法划定为基本草原,占草原权属面积81.4%,标志着草原保护“红线”的依法确立。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从2007年的52.86%提高了2012年的55.43%。

(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12年东部盟市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提升能力为重点,以努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认真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2年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均在97%以上。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监管能力得到了新的提高,保持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平稳的好形势。全区对“瘦肉精”实行了常态化监管,如通辽市全年抽检“瘦肉精”样本10万余个。东部盟市继续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定及证后监管工作,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以农牧场管理局为试点,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农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五)科技支撑能力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我区5个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集中在东部盟市的旗县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及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先进实用农牧业技术得到普及,建立了“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区”、“包村联户”、“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切实有效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新模式;实施种子工程、高产创建工程、阳光工程、草原英才工程等一批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的重大工程。以农牧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新品种、新技术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农畜产品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粮食单产达到677斤/亩,比全区平均亩产水平高75斤。畜牧业通过实施“双百千万创建工程”,奶牛、肉牛良种冻精补贴实现全覆盖,种公羊良种补贴实现牧民全覆盖。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奶牛、肉牛、肉羊个体单产明显提高。据生产性能测定,良补奶牛单产提高500多公斤;地方肉羊品种经过选育提高后,屠宰增重3.83公斤;西门塔尔二代肉牛与蒙古牛相比屠宰增重80.28公斤。

2012年东部五盟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845万千瓦,占全区的57%,较2007年增加722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1%,较2007年提高8个百分点。近年来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效果显现。特别是在土地比较集中,种植规模大的地区(农场),实施效果更为显著,发展速度也比较快。2012年东五盟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13.02万亩,占全区的89.7%,比2007年提高706.64万亩。保护性耕作增加了农田土壤含水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能,单产水平和生态效果明显。

(六)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东部盟市是我区农牧业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业人口均占东部盟市总人口及全区农业人口的60%以上。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525元,比2007年增加372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6%。仅赤峰市、兴安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可以说东部盟市农牧民收入提高对全区农牧民收入提高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从农牧民收入分析,农牧业经营收入占60%以上,同时呈现出劳务输出稳定增加、区域分布明显、工资收入增加的趋势。务工人员就近就地转移人数增加,外地务工主要向京津唐、沈阳、大连、山东等环渤海经济发达城市聚集。在技能培训上,东部盟市更加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围绕农机购置补贴、畜牧良种补贴、动物疫病防控、沼气工程、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重点培训农村牧区能源、农机操作与维修、植保、改良、村级动物防疫、村镇建筑等专业,提高农牧民技术素质,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技能型务工输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也带动了农牧民的增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2012年赤峰市有69万户农牧民参与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占到了农牧户总数的67%,全市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4600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65%。锡林郭勒盟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牧民5.4万户,占全盟牧民总户数的87%。牧户通过产业化渠道人均实现收入4000多元。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东部盟市农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高”。

(一)种植业方面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节水灌溉面积比重低,中低产田面积大,旱作农业比重大,60%以上的耕地为旱耕地,对农业丰欠起着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建设筹措资金渠道少,土地调整难度大等。

(二)畜牧业生产方面

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很落后,基础设施配备率较低,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畜禽种业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种畜禽场供种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三)产业化方面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层次偏低;我区东部农产品加工率只有50%,深加工不足20%。突出表现为:产业链条较短,规模小,初加工产品多;大路货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如东部地区肉牛、肉羊尤其是牧区牛羊有优质、天然的产品特点,生产优势和品质优势突出。

(四)草原建设和保护方面

天然草原退化沙化比重高,由于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长期交叉影响,草原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沙化、退化的趋势。据2009—2010年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调查,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为2.9亿亩,占草原面积的49%。

三、今后十年重点任务及展望

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区东部盟市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农牧业基础建设,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农牧业效益,促进农畜产品增产、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将东部盟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借助国家对农业投入逐年加大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节水增粮行动、植保工程、种子工程项目,大力开展打井配套、平整土地、修建田间灌溉工程等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扩大高产稳产田面积。重点加快现有灌溉农田的节水改造,提高农田灌溉利用率。二是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饲草生产、加工、储存等关键环节,扩大青贮作物种植和人工草场建设规模,发展灌溉饲草料基地。同时,抓好标准化棚舍、青贮窖池和养殖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增强畜牧业的抗灾能力。三是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投入的有利条件,以玉米机收、饲草料、秸秆机械加工制作为重点,大力提高农机装备、农机作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大力优化农牧业结构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战略,举绿色旗、打特色牌、走生态路,把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种植业重点扶持和引导东部盟市发展优质专用高效作物、特色农产品、饲草料种植和设施农业发展,实现种植业结构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畜牧业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比重。围绕乳、肉、禽、粮油、菜、薯等主导产业,依托东部盟市优势资源和优势企业,积极引进和大力培育强势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转化增值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切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东部盟市作为北方重要生态屏障,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继续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把保护草原生态与促进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草原“绿起来”、畜牧业“强起来”和农牧民“富起来”。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定完善本地区的草原建设工程规划,加快草原建设步伐。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饲草供给格局,优化畜群结构,转变传统放牧方式,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四)着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3

岭南炎热,果然名不虚传。但此次让我见到的是,广东各界对农业品牌建设的热情却比这炎炎夏日更加热烈。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视。自2004年以来,11个中央一号文连续锁定“三农”,这充分体现了农业乃国之根本。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强则国家强,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此次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的举办,正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农业部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广东省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广东农业产值和促进广东的现代农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省(市、区)在进行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

今天来到美丽的清远,参加我们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的推介盛会,就如何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等问题,我发表三点看法。

第一是保障质量安全。

农产品是我们生活最密切的东西,是我们的衣食之所系。农产品的安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偶尔发生的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现在人们上市场、超市买东西,第一反应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产品是否安全。人们的从追求温饱到追求健康安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必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生产经营中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一个质量有问题的产品是寸步难行的,更何谈去营造品牌?品牌说白了就是一个信誉,是消费者对这个产品的信任,而质量就是这种信任的核心基础。这些年来,社会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为企业建设自身产品品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国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查检测力度和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生产企业惩处力度不断加大,这也对企业建设品牌起到了客观上的倒逼作用。企业处此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建设自身品牌是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

第二是提高信息化程度。

社会进入了机械化、信息化之后,生产也迎来了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从其实质上讲,就是一种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农业发展模式。保障产品质量,要靠科技;创建产品品牌,更离不开科技。

十报告中,在以往的“三化同步”的基础上中加入了信息化,变成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的“四化同步”。可见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农业中,信息化却是一块短板。跟很多国家相比,我们农业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但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对农产品质量保障和品牌创建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生产要素的科学化管理、产品质量的二维码信息扫描等等,通过农业信息化都能精准地进行把控,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为企业创造自身产品品牌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第三是创新流通方式。

农产品生产出来了,要经过流通才能产生价值、才能为人们所消费,而流通状况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价值的高低。我们知道,农产品很多都是食品,而且很多都是保质期比较短暂、对保鲜技术要求又比较严格的产品。因此,相对于工业产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就要求保持一种高效的活性。如果流通不畅,一两天之间,农产品价格就有可能是天壤之别。我们广东这里有“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这是广东人对于农产品流通的经验之谈。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4

【摘要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粮食”,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p.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p,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j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j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管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管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区域协同;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战略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在农业现代化全面开展的同时,一些欠发达地区依旧面临着农业设施不完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困境,如何依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以点带面地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农业收益,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主观与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全面分析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方针,从而转变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思想观念滞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观念也比较薄弱。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对农业经济重视度不够,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使得很多地方的政府和农民开始将经济发展重心向二、三产业靠拢,忽视了第一产业的建设,仍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问题尤为严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前景不容乐观,重视二、三产业,忽视第一产业的恶性循环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使得欠发达地区农民养成了不思进取的习惯,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这种消极的思想观念也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2.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农业设施,缺少先进的、完善的农业设施,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获取资金渠道少、农民自身出资能力弱、吸引社会关注度小,因此造成农业基础建设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要求等问题。此外,欠发达地区已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往往年久失修、破败不能正常使用,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也严重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农村交通闭塞也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不合理普遍来说,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业比重较高,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少,渔业、畜牧业等生产的水平也低于平均值。此外,欠发达地区日益向第二、三产业靠拢,第一产业的产值逐年下降。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该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造成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欠发达地区农民信息获取渠道少,无法洞察市场的动向,其次,政府缺乏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宏观上的经济指导不足。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农业的产业化,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独立农户为主,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21世纪初,农业产业化跨区域经营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不仅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潮流,还存在带动能力弱、农产品基地布局不合理、农业服务不配套、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等问题,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阻碍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进一步拓展规模的症结所在,也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面临进程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窘境。

二、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1世纪初,我国提出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规划,打破不同省市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域上的限制,从利益一致诉求角度出发,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带来新机遇,表现在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与资源协同三方面,其中战略协同是在政策和指导思想上对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推动互补发展,组织协同则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形成涵盖范围大、覆盖面广的农业经济发展链,资源协同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区域协同的优势,在区域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和完善自身生产力。1.战略协同2004年,北京率先提出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采取差异化、互补式战略,推动以点带面、以先进带落后的产业协作方针。2006年,天津提出加强区域性建设的构想,强调与北京、河北地区的交通建设。针对农业行业,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着重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资源配置的优化,在战略上做到区域合作、协调发展。2014年,我国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提出了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农村之间差别、深化改革三农问题等建议,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转型。[3]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可以看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地区战略协同的优势,让经济发达地区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以区域体整体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布局与统筹规划,减少区域内同构产业竞争压力,加快自身建设。2.组织协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与发达地区的跨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在政府的统筹下进行区域间的组织协同,尤其是在农业经济方面,需要建构跨区域融合农民、生产基地、企业等主体的农业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信息流通不畅、宣传平台欠缺等问题。例如在2014年,河北省政府带头向北京、天津两地农科院和高校寻求先进的技术支持,获得了显著的创新成绩,此外,借助区域协同的组织优势,河北的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京津两地,开拓了河北农业终端销售市场,据调查,北京农贸市场上的80%羊肉来源于河北省,每年有350万吨农产品也是由河北省生产提供的。[4]因此,笔者认为,区域协同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在具体的资源、市场上提供帮助,还促使了欠发达地区农户与发达地区企业的深度合作。3.资源协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协同环境下,还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与科学技术,例如河北省可借助北京与天津的经济、资源,形成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机制,大力发展本地农业经济。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协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资源,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机构可为欠发达地区输送相关农业人才;二、市场资源,欠发达地区往往存在有货无市的情况,导致农业结构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购买力强,可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三、资金资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政府投入力度小的问题,仅凭本地区的资金积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落后、发展滞缓等问题[5],因此,区域间的资金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

三、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结合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笔者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战略选择应以上述几大优势为切入点。1.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使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欠发达地区县域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省市,其经济水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因此存在生产活力不足、投资欠缺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严重阻碍了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方面,要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提高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动力。此外,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由政府引导并提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有利于重新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利于对农民进行集体化培训和科学化指导。总之,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是发展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首要选择。2.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区域协同环境下,欠发达地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区域内的一部分,需要着眼于区域整体发展而进行产业比重、农业结构的调整。从宏观上看,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缺乏长足活力;从农业产业内部来看,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业较经济作物、农业加工品、畜牧业、渔业相比,更受农民欢迎,原因在于种植业成本低、风险小,然而大量种植果蔬的弊端也很明显,即农民收益小,难以真正改善农民生活、难以真正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应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一方面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低的现状,提高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视度,另一方面,微调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向畜牧业、经济作物种植等领域转型,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6]3.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表明,人才资本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产品种植之前,需要相关农业人才和经济人才对上一年度的农产品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得出具有科学性的指导结论;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农业专家,对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以保证农产品高质量产出,农产品的经营更需要市场人才、营销人才进行策划。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大多滞留在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岗位,远离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战场,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与人才不足的困境。[7]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一缺资金二缺人才的情况并不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长年累积下的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对其审视,笔者认为,只有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一方面激励欠发达地区固有人才的意识和潜能,促进岗位流通、扩大人才自主选择权,为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人才,学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之,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重要战略选择。

四、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进行,不仅要依靠区域协同环境下正确的战略选择,还要通过全方面的具体发展对策与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笔者认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要从政府、农民、农业经济结构几方面进行探讨。1.学习区域协同环境下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经验,政府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在三农事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2014年一度达到2.2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34.9%,其中67%的资金被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重新规划了大型灌溉系统、完善和加强了本地的道路交通等等。[8]总之,邢台前南峪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短期任务。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协同发展的优势,调动政府的主导能力,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指导、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2.以提高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目的,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素质农民是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主体,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的问题,部分农民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的思想也严重阻碍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区域协同战略要求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化的发展要求,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影响着区域协同环境下区域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可以由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建立一个基础教育培训班,其中发达地区提供教学支持和科技资源,欠发达地区负责宣传和动员,主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知识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为区域共同体培养一批有知识、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兴农战略思想,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帮助欠发达地区摆脱“人才欠缺——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9]3.着眼区域协同整体性,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调整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地区农业发展竞争力的根本措施。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应立足自身的农业传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经验优势等,积极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河南信阳即可主打当地茶叶资源,大量种植以茶叶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同时开发与茶叶有关的农业附产品,提高茶叶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宿迁市在2009年开展了保护耕地面积的活动,促使当地农业经营面积达到15.71万平方千米,初步建成连接淮沭河、新沂河、汴河三大水禽养殖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带,发展带涵盖了周边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也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10]河北省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也可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深化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促进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有序发展。

五、结语

区域协同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区域协同的战略、组织、资源优势,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产业升级、人才开发等战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积极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作用,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群体素质的提高。只有以区域协同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欠发达地区才能不断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杜云飞,连建新,张爱国,胡宝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13,38.

[2]秦静,周立群,贾凤伶.新形势下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11-16.

[3]邢台农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content/15/0903/15/5136053_496650556.shtml.

[4]梁齐伟.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孙朝晖,张以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农机化研究,2012(5):21-25.

[6]邢台农业信息网.http:///news_read.aspx?id=29433.

[7]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7):37-45,110-111.

[8]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4):137-139,143.

[9]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创意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路径

一、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1、创意农业

所谓创意农业就是指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创意农业原则的指导下,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创意农业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知识产权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创意生产为核心,创意农业涵盖农产品生产的方方面面,是当代农产品生产发展的指导原则,贯穿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阶段,形成以创意农业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链条。这种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知识性、高盈利性和高附加值几个特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生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创意农业战略也为农产品带来了新商机、新市场和新的消费模式,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化农业体系,与市场的高度结合提高了农业农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走向现当代化农业的必经过程。我国农业产业化是改革开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业精细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地区就开始大规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独立农业生产个体与大市场相结合,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生产基地与批发市场,奠定了农业产业生产化的基础,进而发展集体农业经济、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与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进步,一批批农户和企业富裕起来,生产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加强,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了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的创意优势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特点,共同促进农业农产品发展。二者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促进农业转型为动力,共同打造出具有个性、创意、时尚、品牌和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发展的桎梏,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提高了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探索出一条集创意农业文化、农业产业生产化和政府宏观调控“三位一体”的全新农业生产模式,为生产优势农产品打开了大门。

二、河南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径分析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河南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较早的省份,以河南省为例分析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更具代表性。

1、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促进农业发展规模化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模式是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方式,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河南省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收购关系,龙头企业公司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指导农户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发展。据调查,2015年河南省共有6千余家龙头企业,其中包含粮食、水产、畜牧、花果和蔬菜等不同精细分类,河南龙头企业带动了大部分农户(见表1),实现当地农业发展逐渐规模化,农业生产范围从初级加工拓展到深加工领域,价格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粗放式的农业管理也向着科学管理进一步发展提升,此外,大量资金注入、技术管理、场地支持等条件也提高了河南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出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的规模化生产优势。

2、合作组织引领农户,推动农业发展品牌化

合作组织引领农户发展模式是指将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4-户集合起来,以村或者乡为单位,组织建立专业的合作社或合作协会,目的在于推广当地农产品,形成品牌化,以当地村社为保障,推动地方农产品发展。河南省共计有约3600余家农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帮助,积极引进新产品和为已生产的农产品推广销售。河南省的广大农户在合作组织的引领下,推广了属于当地的本土品牌,迅速在国内外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在带动农户生产发展方面起到了辐射作用,加深了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提高了河南全省各行业的销售额。

3、专业市场指导农户,实现农业发展市场化

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农产品发展的方向,在创意农业发展战略指导下,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确保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有销路、有价格,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利益。此外,河南省利用自身农业大省的优势,加强农产品生产力度,以质优价廉博得国内外市场的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内市场来看,无论粮食还是畜牧,河南省的初级农产品都广受好评,在此基础上,河南省农业向深加工方面推进,增进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产品的质量与价格,在专业市场的指导下,农户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受市场指向的影响,生产出适应市场的农作物与农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一年,河南省的粮食成交额就高达500.6亿元[3],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缓解了河南省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广大农民增收打开了新局面。

三、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1、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生产率低、农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是阻碍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种植日益兴盛,然而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供求关系变化莫测,广大农户无法及时掌握市场动向,这就容易造成农户对畅销农产品一拥而上的盲目跟风现象。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是导致河南省农产品销售困境的关键因素,大量农户将资金投入到当季畅销的农产品种植中,期望明年有好收成,往往造成供大于求,农作物无路可销,大量烂在地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紧俏农产品无人种植的尴尬局面,价格的大起大落造成了大量农产品的浪费和市场不稳定。2011年的白菜无人问津现象和2012年的天价大蒜广大民众买不起现象,正是缺乏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共同指导农户的种植生产,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除此之外,政府监管还要掌握一定的力度,既不能过于放任,也不能过于“计划”,政府在指导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该扮演支持者和调控者的角色,是在宏观范围内调控,保证创意农业战略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序健康发展,而不是具体指导农户应该种植什么不应该生产什么,政府宏观调控是间接指导农民发展的手段,因此,政府应尽到自己的职责,把工作集中于如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上,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服务,协调各方利益,加强扶持力度,为农民农业发展和农业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

2、推进科学分配,努力保障农民利益

科学的分配方式是保障农民利益的根本,河南省不仅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广大的农民要求一个合理科学的分配机制以保障其利益,只有农民的利益有所保证,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正如上文所述,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径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为主要模式,河南省的龙头企业众多,分配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同时也关乎农业产业的稳定性。首先,从宏观上看,龙头企业必须让农户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与农户形成“合作共赢、长期共存”的局面,龙头企业自身也能得到不断的壮大与发展;其次,从具体上看,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民聚集为合作的群体,共建农业合作社,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户的竞争力和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充分发挥团结的力量,打造本土品牌,将农村农业合作社这块蛋糕做大做好,让农户以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去,进一步为提高农民收益创造良好环境;第三,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发挥多种利益分配方式,其中包括在河南本省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让有条件的农户参股入股,或者以技术为入股资本,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和决策中,充分保护农民自身的利益,将龙头企业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跳板,让农户与龙头企业“有利共享,利润共分”;最后,要想合理化科学化分配方式,切实保障农民自身利益,必须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无论是利益的分配,还是风险的承担,都要以“合同”或“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形式确定下来,例如河南省安阳市曲沟镇的农业合作社与当地龙头企业设立了风险基金,该基金从产业化经营的利润里扣除,当遇到天灾人祸农业歉收等意外情况时,其损失从风险基金中扣除,避免了农户或企业单方面承担责任的风险,于企业和农户而言,各方利益皆有所保障。

3、科学技术驱动,提高农民劳动素质

创意农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民劳动力为最主要推动力和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比较低是难以否认的事实,以河南省为例,近80%的农民处于高中学历以下,导致先进科技成果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成为技术化农业发展的瓶颈[4]。因此,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必须以科学技术为驱动力,提高农民劳动素质。首先,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势在必行,大多数农民的教育程度低并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实际上,基于我国的教育保障,要想不断学习并非难事,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农民没有意识到科技的力量,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不如早点积累实践经验,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工,凭借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现代化,从深度和广度都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深化;第二,要建立起系统的农业职业教育,基于河南省农民普遍素质较低的情况,系统的农业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和紧迫,通过当地政府拨款,重视教育投入,建立由地方领导统筹、乡镇举办的包含初中、中专、高中包括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区域性完善性教育体系,帮助广大农民提高科技水平,并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率,让农民有能力将知识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第三,加快产学研相结合,农业的生产发展要与科研紧密结合,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就可以与当地的大专院校相结合,如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学府都能够为河南的农业产业提供科研支持,在推进农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产品生产率方面都大有裨益[5]。

4、多方增加投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的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经营的资金主要来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资金注入、银行贷款和自筹经费,而来自政府支持的资金比重较小,为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瓶颈,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为农民提供适当的保障。首先,政府应通过完善农村税制改革,适当加大对农民的财政扶持力度,切实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为农民农户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积累;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农民的农业贷款利息等方式,减小农民的贷款压力,为农民贷款进行扩大再生产提供方便,例如允许对有成熟经验的农业经营项目进行股份制改造,允许为农民农业贷款提供低于一般利率的低息贷款等等措施,以此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避免阻碍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此外,吸引外资也是拓宽吸引资金的新渠道,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搭乘外资快车,利用外企的资金和技术资源,发展本土的农业产品,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经济收入。总之,农业发展不能只靠农民自身,不断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是突破农业产业生产的根本[6]。

四、创意农业发展战略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

1、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创意农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未来发展中,要着重优化产品结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都存在农产品结构失衡的弊端,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的产业结构,能够培育主导产业和开发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实现有重点有难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的粮食生产量在全国领先,因此要稳定河南的粮食生产量,以此为前提,调整畜牧业、农林业、水产业等其他农产品的结构比重,坚持以提高综合利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调整具体种植结构。在发展方式上,逐渐变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过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生产率,加大农副产品的价值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7]。总之,创意农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战略离不开对产品结构和经济利益的思考。

2、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不在少数,加上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城市面积相对有限,农村地区面积广,村镇多,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很难获得社会的大力扶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农村经济可持续平稳发展,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农村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升级和进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相应的社会矛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务之急,也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延续党中央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的传统,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促使农村持续发展。当前,虽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人口仍占全部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因而如果农村经济不发展,就没有乡村振兴可言,国家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涵盖了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具体地貌,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地形的影响。各个乡村的自然资源与地质条件存在很大差别,某些偏远的地方村庄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国家的政策方针还无法深入这些乡村。国家出台关于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方针是针对全国的,各个地区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以便更好推动当地农村发展,而国家的投资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这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东西部农村地区发展中,东部沿海农村地区往往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受到国家的重视,比较容易获得发展的机会,拥有的社会资源也会比西部偏远农村更多。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更加明显,所以乡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受到约束,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目前从我国农村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农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只能通过出售当地农产品或者其他农业产品维持生活来源,但近些年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外农产品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使得国内农产品价格有所降低,导致农民经济收益减少。对于仅依靠出售农产品作为主要收入的农民来说,一旦农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农村的经济收入就会降低,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大部分农村群众选择进入城市打工的主要原因,放弃了农业生产这一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中青年农民在外出打工的同时,会将土地闲置或者进行粗放式管理,忽略了农村土地或者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随着时间推移,农业生产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经济水平无法有效提高,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此外,当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投资短板还比较突出,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这些都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迫切需要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拉动各方面投资,更多聚焦农业农村,以解决好农业农村的投资问题。

三、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一)以农业为本,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发展是关键环节,更是制约国家发展的根本要素,无论在任何时期,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重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实现农村的统一发展。而要想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出发。第一,必须对症下药,各个地区应当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农业发展策略,推动农业种植业的建设,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组织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科学设计,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借助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系统完善的农业加工企业,构建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产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依据社会发展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转型升级。

(二)协调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经济的科学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应当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同步发展,促使农村农业快速发展。首先,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扶持城乡规模较大、发展良好的企业,在此基础上让城市企业带动农村企业的发展,促使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能够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其次,利用金融机构资金密集的优势,给予农村小型企业或者农民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在投资政策上向农业农民倾斜,以此鼓励大型企业在农村进行投资,互相帮助,在农村地区形成规模化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企业的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城市可以利用自身经济发展中心作用,辐射农村,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城市的经济优势,带动农村发展、共同进步,统筹城乡二元体系,保障农村经济发展。

(三)发挥人才作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科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创新更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结果,因而从本质上来说,人才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相关人才队伍的共同建设,应加大地方政府在人才建设上的投入,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农村相关人才的素质,助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对农民农业科技的培训,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并积极促使农业生产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更加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选择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中国的新农村应当是丰衣足食、精神健康向上、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具有良好发展机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社会,因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在“新”上作好文章。

1、新农业

在农村综合建设的过程中,现代化的农业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战略措施。加快建设新农村,必须按照不同的地域特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筑特色农业产业带。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新农村

长期以来,城市人鄙视农村人,更没人愿意去农村生活,归其原因,无外乎农村是穷、脏、乱、愚的代名词,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人们这种思想,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具体表现是必须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的公共服务来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格,不断加强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新农村应该是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农村,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农村。

3、新农民

新农村的建设主要靠农民自己,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是保证新农村顺利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全方位、多形式培养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教育,推广农业技术,造就一支拥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把高等教育导入农村,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新农村管理人才;鼓励部分农民返乡创业和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形成一支善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总之,必须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适龄农民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指标体系

1、收入及物质生活状况

这是反映新农村建设成就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收入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因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我们的首选指标。“恩格尔系数”是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居民消费质量、消费水平的总体反映。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住房条件是农民对生活进行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和农民主要的追求目标,因而选用“人均住房价值”指标,为增强可比性,住房价值应当是房屋当时的造价乘上折旧率。

2、精神生活

选择“人均教育年限”指标作为精神生活的基础指标,用“文化消费支出比重”来确切地体现精神消费的状况。由于传统习惯等原因,农民的文化消费主要是看电视,因而我们认为“电视机普及率”指标更为实际可行。

3、社会风气

我们用“万人刑事案件发生率”指标来反映社会治安和道德文明程度。

4、生态环境质量

我们认为“林地覆盖率”最能体现农村生态环境的状况。为了反映污染状况,我们选择了“三废污染面积比重”指标,主要考察工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此外,可用“自然灾害成灾率”指标反映农村生态系统的抗灾力和稳定性。

5、社会经济结构

农村要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必须构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结构。我们用“种植业产值比重”和“小城镇人口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态势。虽然反映不很全面,但能看出基本态势。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大力推进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还农村以公平的发展环境,让农业有公平的产业地位,给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走向坦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1、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给农民50年以上的稳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权产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积极推进社区股份使用制,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2、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建立农产品市场交易制度的关键在于消除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流通的国家垄断。逐步建立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流通平台,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转贴于

3、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二是改革农业发展银行。三是国家应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

4、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改革原来主要涉及国有单位的福利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

5、推进乡镇综合改革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塑造新型乡镇政府。二是加快机构改革,提高乡镇行政效能。三是创新财政体制,保障乡镇政权运转。四是强化公共服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五是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

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等方面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

2、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

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到2000年,中国“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包括农民在内,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这个“小康”对于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个解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量标准。确定中国今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表层的物质需求,而要着眼于解决更带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战略目标应该实现以下三大战略转型:(1)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2)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3)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

3、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

推行以消化农民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执行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路线,相继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逐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迄今为止,中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仍需继续推进,但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

4、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

在中国,推进城镇化战略,已得到决策层的充分肯定并加以实施,这一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1、关于现代化

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现代化。如果以轻视甚至牺牲农村、农业、农民的方式推行工业现代化,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农民不满意、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发展落后,从而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就是要走一条让中国农民,让中国人民都受惠的道路,就是要在具有众多的农民、落后的农业、贫穷的农村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

2、关于市场化

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度的市场化。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农业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要求农民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3、关于城镇化

实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最终结果是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样就会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儿去?要靠城镇化来吸纳。一定要发展城镇化,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定要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采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陶志刚,高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6,(12).

[2]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6,(01).

[3]徐小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认识[J].科学决策,2006,(01).

[4]李国祥.解读“十一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报道,2006,(01).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9

[关键字]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错位经营竞争战略

一、成立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原因

1、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客观要求

北京郊县经济的城乡一体化:纯农产业比重的急剧减少,一批成长性强的工业企业借助体制优势迅速发展。北京“大城市、小农村”的特点,表明北京的经济增长是与金融浅化同步进行的。北京市2005年上半年GDp总量为2274.5亿元,增速为10.4%,金融资产占GDp比例呈现下降。北京2002-2004年末农业贷款余额占农业GDp比重分别是8.28%、7.45%、6.72%,正在以每年0.6~0.8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北京传统农业占比较小,已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较高,与区域外经济联系紧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从过去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综合性的商业为主,因而急需组建适应农村融资变化的商业银行。

2、北京农村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农村与城市的经济融合,客观上要求金融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必须适应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缺乏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弱,业务发展受到限制。过去由农村信用社扶持壮大起来的工商企业,农民经营大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信用社的业务功能已难以满足,面临着失去客户的危险。统一法人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商业化经营的雏形,经济发展内在需求要求农村金融进行深度改革。

3、市场竞争加剧与内部变革所需

北京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京郊上市公司有数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进入,国有银行并未完全退出。2003年末,北京市农信社存款达到826亿元,比2000年初增加406亿,增长近1倍;贷款达到527亿元,比2000年初增加311亿元,增长1倍。在4个直辖市中,存款排第2位,贷款排第1位;在北京市10多家中资商业银行中仅次于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排第6位,贷款排第7位。2003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3.8%,比2000年末降低了21个百分点。但其包袱仍旧沉重,体制与机制僵化,若固守传统农业,放弃与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其经营必然逐步萎缩,支农任务无法实现;北京农商行正成为满足农村实际需求的主流金融机构。表1是2003年北京农信社各区县存贷款情况,可见各区县金融分布存在严重的非均衡性特点。海淀、朝阳、丰台存贷款规模偏强。

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定位

(一)总体定位:打造立体式一体化三农融资结构

着手于小“三农(与传统农业相联系的“三农”),着眼于大“三农”(产业化的农业,资本化的农民和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成为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性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不承担政府的支农义务;细分内缘城区、边缘区、乡村三个区位的金融需求市场目标,以缩小京郊城乡金融差异,防止金融断层。

(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金融机构必然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农商行市场定位是“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做“小而精”的银行;其重点并非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争抢业务与客户,而是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北京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北京农村商业银行Swot分析成为其趋利避害战略选择依据

由于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浅化、农村金融体系单极化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内外部缺陷,北京京郊金融市场结构出现显著的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错位问题。北京农商行多数地区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规模小、底子薄、人均业务量小,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同业相比,如上图1示,农商行具体存在优劣势、机会与威胁。

农商行战略分析过程:

由图2的Swot矩阵可知,①增长型战略:内部、外部条件都非常好,宜大力发展。含: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②扭转型战略:外部条件很好,内部有问题,要把握机会,调整方向。应找准业务专注化发展。③防御型战略:外部、内部条件均不如意,不能进攻,也无力扭转。包括合资经营、收缩、剥离、清算。④多元经营战略:内部资源丰富,外部有威胁,为分散风险而实施多元化的战略。有集中多元化、横向多元化、混合多元化。北京农商行现在不宜采用此战略。结论:北京农商行应选择扭转战略,这是内生性约束与体制性矛盾紧缩的结果。

2、差别化定位成为金融运营效率的关键

大中小企业是金融共生关系,因为各种规模的金融组织机构应本能地在各自的生存空间中发挥优势,寻找不同的目标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避免金融定位趋同与业务产品及服务同质化。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离不开体制背景、持续经营所依的客户资源、比较竞争优势三因素的分析。体制背景决定着金融机构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政策约束;主体客户直接关系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比较竞争优势是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表现,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金融产品设计互补性弱,相互间的替代性极强;客户结构重心非农化倾向极强,而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及中小客户群的关注度不高,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造成金融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导致对农业、乡镇企业及个体户金融约束。扭转战略就成为北京农商行内外因素综合运用的选择。

三、北京农商行业务区位分析

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产业呈非均衡发展,二三产业已成为北京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阶段。北京农商行业务区位分析应在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战略框架下进行差异化业务拓展。北京农商行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加强中小型项目贷款融资的力度;在大兴区应针对类似西瓜、蟠桃等基地以支持农业产业化核心区发展;在密云与通县,支持旅游项目的开发;如昌平、房山、石景山――门头沟以教育文化产业为特色,以体现与生态发展带的有机衔接;顺义、大兴、亦庄以现代制造业为特色,承担北京制造业发展的职能;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重点发展与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北京农村存有优质、高效和信用强的企业。在其他金融机构战略退出时,正是北京农商行开发与活跃农村市场,避免农村金融空洞的时机;树立“小对小,小对优”的经营理念。

四、北京农商行竞争战略分析

北京农商行的发展战略是分阶段来设定的,短期重心是打造金融基础,建设队伍,成为系统内最优;中期要优化机制,强化管理,向国内先进金融企业比肩;长期战略的重点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数字化整合,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一)竞争战略选择:专业分工与错位经营

1、成本领先战略。运用成本收益对称原则与矩阵概念模型来体现竞争战略博弈重心。

2、差异化战略。包括核心业务差异化、地理空间差异化、服务重心差异化、时间期段差异化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银行只要服务好一个细分市场就能取胜于竞争者。中间业务是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国外银行利润中的80%来自于中间业务,而中国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10%还不到。因为产品创新能力差造成了目标市场和产品的雷同,造成彼此激烈的低端竞争,抢夺20%的优质客户;还去竞争本应由政策性银行贷款的中长期基础建设项目,而中小企业等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因而找到自己独特的差异性才能在竞争中发展。

3、聚焦战略。科学定位农商行业务重心,明晰战略性发展重心、战术性关注重点、战役性研究要点。应关注的重点问题:①竞争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②金融同业无序竞争;③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④体制渠道扭曲;⑤产权明晰成本过高。

(二)北京农商行竞争战略模型分析

假定农商行与X银行首次博弈,博弈的收益矩阵:竞争是指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以争夺存款,不竞争是指不争夺存款,各方都维持原有市场份额。博弈办法是竞相提高存款利率,占地盘、占市场份额。竞相提高存款利率的博弈是零和博弈,因为金融资源是一既定的市场份额。该博弈呈现马太效应:实力强得利、实力弱会亏。

X银行博弈策略:X银行资金强大、机构普遍、设施先进,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加入竞争比不竞争收益要大。由表2,无论农商行是否参与竞争,X银行的不竞争策略收益分别为95和100,但竞争后得益为108和110。X银行会理性选择竞争策略。

农商行博弈策略:不竞争,得益40和50;加入竞争,得益42和55。可见农商行参与竞争有利。因为如果竞争,其得益是55,做到了利润最大化,应该竞争,但条件是银行不竞争。若银行选择竞争,农商行要么参与竞争要么放弃。如果竞争,农商行会减少收益(因为都不竞争,农商行得益为50,参与了竞争,其得益为42,减少收益为8),原因是成本增加。银行主动竞争,农商行不竞争,则农商行的存款就被挖走,这样其收益减少更多(如右上,农商行得益为40,减少收益为10)。首次博弈机制:只要银行竞争,农商行只得被动加入。表2获得两组纳什均衡解(指一组满足给定对手的行为各博弈方所做的是它所能做的最好的策略)(108,42)、(100,50),二者都竞争或都不竞争。重复竞争博弈:当农商行提高存款利率后X银行跟进,二次、三次博弈……。这种重复博弈不能导致双赢,表2变成了表3。提高i致使博弈双方在重复博弈中受损(表3左上)。应避免非理性的恶意竞争博弈。与农商行展开博弈的主要对手是农业银行及少量工行。由于农商行和农行在农村的网点规模均较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

五、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分析

北京农商行发展战略:科学定位城郊结合部、以金融创新寻求跨越式发展,注重风险防范、稳健经营,以区域合作、内引外联拓展生存空间,注重专业化分工和错位经营,以现代科技为业务创新支撑,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战略布局。

(一)时间战略分析

1、短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建设队伍,成为系统内最优

短期内发展思路是完善治理结构,增强综合实力,整合人力资源,成为北京农村金融强势企业。(1)立足农村市场。农商行与三农信息具有极强的对称优势,增强自身实力,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作,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2)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财权与事权合理区间和边界。形成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建。(3)提升员工素质。农商行引进与内培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提升团队的管理水平。

2、中期发展战略――优化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学习能力

中期发展战略是在实现短期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做优做强,严格遵循先进金融企业的标准,成为一家地方性优秀商业银行。(1)引进现代金融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北京农商行服务对象和范围的改变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必须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北京农商行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准。(2)体制和机制逐步与市场接轨。进一步理顺北京农商行的决策链、管理链和业务操作链,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及审计制度,建立薪酬、考核、晋升和岗位流动机制等激励约束机制。(3)扩大经营领域和业务范围。结算弱势成为业务发展瓶颈,结算渠道不畅,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通过产品创新依凭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农商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加强同业合作,整合金融资源,节约技术成本,实现地区性互补、业务性互补,实现战略联盟。

3、长期发展战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数字化整合,培育精品银行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规模经济成正相关,决定着农商行在北京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度和广度。为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需理性审视市场定位与资本实力,找准不可替代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北京农商行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在农商行成为地方性优秀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由点及面地扩散式发展,稳健扩张;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通过技术与网络革新,实现系统数字化整合;通过并购、重组和增设分支机构,以扩大经营领域,培育特色金融品牌,成为精品银行。

(二)空间发展战略分析

结合时间期段,实现主业城乡分治战略:分城区与乡村划清区位空间。认真规划四环到二环内城区金融布局,对城郊采用有别于城区的强势战略。北京农商行的空间发展战略是有质量与有效率地渐次向内与向外两个方向展开。短期内,不做空间扩展,而是将现有的区位网点按帕累托原则优化组合,细化和深化郊区的市场占有率,在东城区、西城区与海淀区内增设网点,以提升市场内质、做强金融实力;中期可强力向城区内的三环与二环适度拓进,以增强网点布局的密度,向外到河北省增设有竞争力网点;长期看须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资本并购,并上市,进行跨区域业务拓展。先向发达地区的农村拓展,利用自己的农村金融核心竞争力进行资本并购,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态势;然后向中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的郊县拓展,旨在形成区位强势网络,织就快捷高效的全国性金融渠道通路。

(三)支持性战略分析

为了提高北京农商行核心竞争力,人、机制与模式成为其三个要点;重点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不断追求价值增殖,通过内在的倒逼机制和均衡机制,提升核心能力。在长期战略中,随着金融价值链本地化的延伸和整合,规模化战略、技术领先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本土化战略――人才的本地化、零售技术的本地化(量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业务创新本土化、成本约束战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或有成本、预期成本、或有损失、预期损失等的全面节约)科学运用,旨在形成差异性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建亚,“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金融论坛,2004第8期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河南崛起机遇挑战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南未来的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河南要利用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找到其在经济运行中的定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新思想、新战略,在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河南新崛起面临的机遇

(一)河南发展取得的成就

河南经济规模的总量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在中部地区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河南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粮食产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总量指标一直保持着中部地区首位。

(二)河南发展面临的机遇

河南经济社会基础坚实,合作发展平台宽阔。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迅速发展的工业大省。国家投资巨大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铁路客运专线等重大建设项目在河南相继开工,使河南的发展后劲日益增强。河南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沿海地区产业由东向西梯次转移的重要连接带和桥头堡。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熟练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另外,近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一个“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必将在中部率先崛起。

二、河南新崛起面临的机遇

实事求是地认识河南省情是选择促进河南新的发展思想和新的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河南是自然资源大省,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不高,低效率开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严重。近年来虽然河南农民收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尽管河南已经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跨越,踏上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征程,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沿海等先进省份相比呈现出的“凹地”现象还十分明显。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在促进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不仅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还必须使我省经济发挥出更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河南具有相当深厚的工业基础,工业门类较齐全,但是其工业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支柱产业的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比较艰巨。

实现河南新的跨越和崛起,在新形势下要振兴河南经济,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立足现在,又着眼未来,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扬长避短的新的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

三、实现河南新崛起的新战略

要实现河南的新跨越、新崛起,必须重新疏理发展思路,重新牢记发展观念,重新考察所处的方位,重新制定发展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河南加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依据新思想,本文提出了促进河南经济新跨越、新崛起的多产业带动协调发展战略,消费拉动战略和“出口”、“引进”双带动的发展战略。

(一)多产业带动协调发展战略

河南具有相当深厚的工业基础,工业门类较齐全,但是其工业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支柱产业的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比较艰巨。针对此情况,河南必须实行四条腿走路的协调发展战略。

(1)“大厨房”发展战略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河南要在农业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使河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大厨房”,不仅供给优质农产品,而且直接供应绿色食品。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通过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让农业真正成为一个强省富民的产业。

河南农业产业要一步步“升级”,争创绿色市场,打造居民“放心大厨房”。就要一方面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扩大优良品种的覆盖面,种养出更多更优的无污染、高品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扩大农产品的加工规模,以营养、健康为本,改进加工方法,提高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全国人民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产品。

(2)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战略

当前,河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正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外资本正在加速流向服务业;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三是消费结构转型正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四是我省第三产业发展已具备相当基础,发展空间巨大。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省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第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以科技、教育为重点,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河南崛起战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省应动员全社会加大对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财政预算安排时,更多关注并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帮助高校化解因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债务压力。同时要加强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使河南的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有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要提高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育质量,保证升学率;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入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依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增设新兴专业,淘汰过时无用的课程,提高河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统筹城乡教育,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投入,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在认真实施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补贴寄宿生活费的规定的基础上,加快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加快农村普通高中的建设进度,争取城乡同步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引导未升入高中、大学的农村学生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校)学习。

(二)消费拉动战略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多,消费市场大,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因而应开辟消费市场,实施消费拉动战略。在城市,重点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减少低收入者比重;在农村,重点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开辟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差距。

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工农差距;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市场建设、发展配套服务等途径,有计划地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差距。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重点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开辟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河南经济的新崛起。

在开辟物质生活消费市场的同时,还要拉动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市场。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核心,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农户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出口”和“引进”双带动发展战略

当前,在世界金融危机、出口萎缩的情况下,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极好机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道路。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市场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强劲的拉动者。

(1)“出口”带动发展战略

“出口”包括商品输出、劳务输出和资本输出。河南不仅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农产品丰富。河南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商品输出的规模并提升出口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办企业,生产有中原文化特设的产品和服务。河南劳动力丰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把我省的“出口”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出口”战略来带动经济发展。

(2)“引进”带动发展战略

“引进”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引进,即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区域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经济联系,引进包括从国外引进、境外引进和省外引进。河南应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所创造的历史机遇,利用所处中部、位于我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桥梁地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引进,提升河南在经济发展战略推移中的经济地位,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应利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机遇,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实现河南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萧红.河南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思路的若干探讨[J].经济经纬,1998,(4)

[2]刘晓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河南经济登上新台阶[J].经济经纬,1999,(1)

[3]董云展.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省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

[4]李玉中.新经济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5]王胜利.河南在中部六省的地位与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1)

[6]刘俊英.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前沿,2006,(01)

[7]郭又佳.程民生《河南经济简史》评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