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产权战略方案十篇知识产权战略方案十篇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9:55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以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为抓手,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以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施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

2.突出主体,强化引导。充分发挥市、镇乡两级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突出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着力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引导知识产权资源向企业集聚,培育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

3.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镇乡、园区为示范单位,带动全市知识产权战略的整体实施;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加快发展,选择一批知识产权意识强、基础好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示范企业,推动相关行业和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4.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根据各行业、产业及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各镇乡、园区和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和引导,重点组织实施“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示范创建单位”、“南通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建设,逐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在2016年通过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验收。

(二)重点任务。

1.实施《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确保任务和目标全面落实。

2.依照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强县工程的有关标准,全面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建设,确保全面达标。

3.贯彻落实《省专利促进条例》,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调衔接,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4.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

5.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引导知识产权资源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适合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

7.建立重大项目审查机制,规范科技、经济等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强重大科技、经济项目的知识产权审查评议和知识产权预警。

8.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计划,形成知识产权人才集聚机制,积极培养各类知识产权人才。

9.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能够支撑自主创新所需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与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盟,逐步形成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四、重点工作

1.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紧紧围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宣传贯彻《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工作方案,将知识产权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区域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支持知识产权的开展。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工作配套政策,积极开展发明创造竞赛活动,表彰奖励发明创造,激发广大知识分子、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热情。

2.大力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品牌提升、产业化运用和促进转型升级的作用,市知识产权局加快研究起草《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认定实施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在全市每年扶持各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10家。推进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各镇乡、园区加强引导知识产权资源向企业集聚,将科技创新优势企业培育成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引领跨越发展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企业引导,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专利拥有数量和质量,实现专利产品产业化。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省专利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将发明设计与职工晋级、职称相挂钩,激发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力。

3.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工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知识产权局(科技局)及时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计划,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积极培养各类知识产权人才,三年内参加各类知识产权培训不少于1000人。每年参加南通市以上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培训不少于10人。每年组织全市知识产权有关知识培训不少于4期,全年培训人次不少于400人次。

4.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产业进程。积极引导、推动、扶持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不断提高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率,不断增加专利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品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市知识产权局(科技局)每年支持特色产业、重点行业的项目,努力实现特色产业、重点行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建立重大项目审查和预警机制。镇乡、园区和市相关部门须建立重大项目审查机制,规范科技、经济等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强重大科技、经济项目的知识产权审查评议和知识产权预警。

6.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省专利促进条例》相关规定,市知识产权局要做到执法人员到位,并与工商、商务、药监、文广、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动开展执法和专项维权行动,依法公正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严肃查处冒充专利和假冒他人专利等行为,依法维护和保障专利权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侵权盗版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7.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市知识产权局要积极运用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公益性为主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真正体现公共性、公益功能,提高知识产权转化和产业化率,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和服务。有关行业商会要在生物、医药、电动工具、精细化工等特色行业,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逐步形成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及时调整充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统筹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创建工作,及时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督促检查有关决议的执行。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创建工作。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创建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知识产权局,负责日常工作。

2.将创建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落实牵头部门和工作人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各镇乡、园区都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建设,强化职能,配备专兼职人员,推进本地区、本系统的创建工作。

3.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人员,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

(二)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1.全市知识产权经费年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本市经济增长幅度。用于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创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专利资助、专利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表彰奖励、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培育驰名(著名)商标等工作。

2.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持、保护、宣传培训及转化实施等。

(三)实行目标管理。

1.实行目标考核。将知识产权经费投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指标量化,纳入对各镇乡、园区和市各相关部门年度考核。

2.对在创建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市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科技战略;创新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01-04

1概述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后又为比利时学者皮卡第所发展。但该词在出现之后并未得到普遍使用,直到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简称“wipo公约”)的问世,该词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并流行起来。在wipo公约里面,知识产权被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智力创作活动,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二是保护产业活动的识别标志,主要指商标权、商号权。

我国近几十年经济增长飞快,但我国过去的工业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中国许多企业都努力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其中也确实有一些企业成功突围,如联想、华为等等,但多数企业都失败了。2012年4月,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出炉,选取宁波、深圳、杭州三地相关企业比较分析为例,原因有三:一是深圳市与杭州成功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于宁波企业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借鉴意义,其中,深圳作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其人均摊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一,可以作为全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典型代表。而杭州与宁波其地理位置、地方政策等客观环境较为相似,能为宁波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一个范本。二是以这三地相关企业的比较分析探索出我国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未来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道路。三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包括:深圳11826件、杭州4509件、南京3457件、广州3146件、西安2738件、武汉2585件、苏州2486件、成都2403件、无锡1819件、长沙1767件。由此可看出,深圳和杭州两个城市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其他城市要强,所以被认为是我国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

2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述

2.1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含义与特征

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是指高科技行业中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因此要理解什么是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什么是高科技行业以及界定创新型企业的标准。

高科技产业,一般指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一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的其他产业,比如互联网、it硬件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其主要特点可以用“八个高”来概括:高技术密集、高知识密集、高资金密集、高难度、高竞争、高速度、高效益、高风险。世界各国都是根据其生产要素配置的状况来界定高科技企业的。

2.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冯小青(2005)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将知识产权战略定义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持或获得竞争优势,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做出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相关手段和策略。

谭佐唏和黄威(2007)在《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中指出,知识产权战略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转化、应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和相关措施。

作者认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所采取的一系列以创造、保护、应用知识产权为目的的措施和手段。

2.3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2.3.1全局性。知识产权战略的全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基本地位的认识,二是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实际起到的作用。

2.3.2保密性。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息息相关。它常常涉及一些带有商业秘密性质的内容,比如:市场预测、情报分析、新产品研发、企业经营战略等,一旦外泄,势必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对这些内容加以保密。这使得知识产权战略具有了保密性的特点。

2.3.3时间性。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日期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日期,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

2.3.4地域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地域性表现为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时必须考虑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第一,一项发明创造在一个国家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但在另一个国家并不一定也能获得知识产权;第二,由于各国的法律不同,国家间对于专利权的授予也是不同的。

2.4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2)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3)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4)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

3宁波、深圳、杭州三地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3.1宁波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宁波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个案分析-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集团)创建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最大的生产汽车的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吉利集团内部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来管理集团内部知识产权的研发、保护以及应用,在汽车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同时,吉利集团为了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聘请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美国专家亲自指导。表1是吉利集团自成立以来到2010年的申请专利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2010年,吉利集团共申请专利将近350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最多,达到了2624项,占到申请专利的75.6%。2010年,吉利集团发明专利340项,可谓是专利的丰收年,同比2009年的申请专利,增长了4%。

2003年8月,由于汽车商标权和汽车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引发的我国第一起知识产权案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诉讼案的原告是日本丰田,被告则是吉利集团。日本丰田认为吉利汽车商标侵害了日本丰田的汽车商标权,而且在吉利汽车销售过程有构成对日本丰田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该有关汽车知识产品的诉讼案例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首起案例,因此被称为“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

下面将从本案所设计的两点争议进行分析:第一点争议就是吉利汽车的所使用的商标是否对丰田汽车的商标构成侵权;另一个争议的焦点就是吉利汽车在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丰田”是否构成了不正当的竞争。

最终,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认为:吉利汽车的商标图案以及所使用的丰田公司生产的8a发动机均不构成对丰田汽车商标图案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这是因为,尽管从一定的角度分析吉利汽车的商标图案和丰田汽车的商标图案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这种相似还不能使得公众产生混淆,消费者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二者的不同。关于吉利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而且在宣传中使用“丰田”字样,在我国的现有法律当中,还未能达到让公众对产品性能或者用途误解的程度,同时吉利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本身来源就归属于日本丰田,而且在宣传中不会对丰田品牌产生任何的影响,因此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商标法》以及《不正当竞争法》认为,原告的理由不充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且判决原告丰田公司赔偿吉利集团诉讼中所产生的8万多元的诉讼费。

3.2深圳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深圳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个案分析――华为公司。华为公司也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简称,创建于1987年,总部设在中国深圳,是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通讯硬件设备和产品。2011年,华为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向美国芝加哥联邦法院提讼,将摩托罗拉其中一个公司告上了法庭,也就是现在摩托罗拉分拆成两个公司之后的其中一个叫做摩托罗拉解决方案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该诉讼案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为保护知识产权而国外公司的第一案,也被人称为是中国企业走出的第一步。华为公司将摩托罗拉告上法庭的原因是由于摩托罗拉将其无线电网络业务出售给华为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与华为在无线电网络业务方面竞争的诺基亚西门子网络有限公司。

就在华为向美国芝加哥联邦法院提交之后的不长时间内,芝加哥联邦法院的莎伦・约翰逊・科尔曼于1月25日发起了一项限制令。芝加哥联邦法院限制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立即终止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西门子网络有限公司的这项交易,因为这两家公司都还处于仲裁中,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发起任何的交易。

综上述,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整个诉讼过程中,限制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及时有效地保护了受害方的利益不受损失,有效组织了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继续。同时,根据知识产权的实务操作来看,大部分的知识产权侵害案都是通过庭外进行和解的,这是因为知识产权本身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地域性,而知识产权的案件诉讼,不仅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耗时很长,甚至要几年的时间,而这达不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本案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提出限制令的动议申请,是依法走民事诉讼救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样也是美国企业常常用到的方式。可以说禁止令的颁发是对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3.3杭州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杭州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个案分析――阿里巴巴公司。2001年1月18日,北京正普公司将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告上了法庭,北京正普公司认为,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因为中文域名“阿里巴巴”侵害了其合法权益。4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这成为我国由于中文域名而发起的第一个案件,也是第一个由于中文域名而被法院审理的第一个案件。

阿里巴巴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商务公司,其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B2B的电子商务服务。当前,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有四大业务群:分别是淘宝、雅虎、阿里巴巴和支付宝业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一家域名管理机构,此次案件也是首次以被告的形式出现。

此次案件的基本情况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推出了中文域名试验系统之后,北京正普公司通过在线注册申请了“阿里巴巴”中文域名,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此域名进行了申请,并且最后被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得到。为此北京正普有限公司认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构成了对北京正普公司的侵权和违约。而对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公司而言,在申请注册“阿里巴巴中文域名前,明知道会产生纠纷仍然注册了“阿里巴巴”中文域名,侵害了北京正普公司的合作权益。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们法院在审理此案时认为,由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制定并出台的《中文域名暂行管理办法》仅仅是提出了中文域名申请的一般程序和条件,并不是针对特定的人的,该暂行管理办法是面对社会大众的,因此按照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能构成我合同法中所提到的要约,也就是说,《中文域名暂行管理办法》不构成具有约束力的要约,鉴于这一点,北京正普公司所申请的“阿里巴巴”中文域名也就不能算作是合同上的承诺,所以北京正普公司认为,中国网络信息中心未能履行北京正普有限公司申请阿里巴巴中文域名的请求属于违约和侵权,针对这样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通过上述的分析,最终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北京正普公司诉讼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和阿里巴巴中国网络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侵权一案不能得到支持,并且判决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所拥有的“阿里巴巴”中文域名合法有效。

4从三地比较谈我国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4.1三地各自的问题与成因

4.1.1宁波。从目前看来,虽然宁波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知识产权对高科技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缺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缺乏专业人才。

(2)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妨碍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因素。

(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滞后,许多企业对于宁波目前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了解不多,应用不够,同时宁波的专利机构仅有6家,从业人员120余人。学历结构一般为本科,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数量较少,而且具有专利人资格的比例较低,能够撰写外文专利的人数相对更少,专利机构的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4)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待完善,机制尚在探索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宁波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4.1.2深圳。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深圳市在知识产权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行业分布不平衡。2010年,深圳发明专利申请的前23家单位共申请国内专利18493件,其中发明专利15132件,按相关行业领域进行分类(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暂时不能提供专利申请中的行业情况,现通过发明专利申请前23家单位的专利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深圳市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it等产业优势领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利申请较少,不足以支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科研院所的申请量也很小。

(2)高科技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进行专利申请数量少。2010年,深圳仅有64%的企业有一件以上专利(比2009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6%)。大量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2万多家从事技术类的企业和机构,仅有不到20%申请了专利,反映出深圳的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

(3)企业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以申请专利为主。目前,深圳的专利申请还主要是专利申请,核心专利申请、国外专利申请还较少。核心专利指的是制造某技术领域的某种产品必须使用的技术所对应的专利,企业不能也无法通过采用一些规避设计或手段绕开;专利是相对核心专利而言的,它的研究、改进是基于核心专利进行的。

4.1.3杭州。杭州市高科技企业目前在实施产权战略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企业缺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管理机构。

(2)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企业无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原因。

(3)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缺乏研究,许多杭州高科技企业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缺乏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导致了展示产权战略结构单一、规划不系统等问题。

4.2从三地看我国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整体现状与成就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56%,国际专利申请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0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45.1万件,是十五时期总量的2.6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十一五期间达到145.1万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别达到了128.9万件和155.4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十一五期间达到了3.6万件,是十五期间的4.3倍。

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正在逐步提高。2007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3893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2851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8.3%和40.2%,和前5年前相比分别提高了5倍和8.8倍。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在发展和运营中的作用,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地保护和使用了知识产权,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为自身的良性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一些高科技行业中,涌现出了一批重视高科技研发、创新的企业,比如:吉利汽车、阿里巴巴、华为、三生、高科等。

一些企业在内部成立并建设了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侵权与被侵权、对外关系等。同时引入了一定数量的专利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同时还定期参加有关机构举办的知识产权论坛、讲座等,了解相关的最新资讯。

4.3从三地看我国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不足

从对宁波、深圳、杭州三个城市高科技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看:

4.3.1宏观上,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立法不配套,司法环境不乐观。

4.3.2微观上,企业知识产权的制定与实施严重脱节。

4.4我国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策

4.4.1加快知识产权战略组织结构组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配套,是阻碍一些企业制定和施行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因素。企业必须建立关于知识产权管理的部门负责管理有关企业知识产权的一切事务。

4.4.2形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文化。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体系,要建立企业文化,首先要将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下而上地转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其次要提高企业的专利意识。这种专利意识应体现为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注重创造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4.3构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对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认定、对于成果的分配、相关的奖励措施与惩处措施、关于专利保护的具体要求等。

4.4.4建立企业人员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机制。奖励办法包括: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目标奖、技术创新成果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奖等。将奖励与完成技术创新项目的难以程度和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挂钩,设立不同的奖励等级,使员工的发明创造能够体现其应有的机制。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建立了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因此,对于一些无法自行制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企业,可以去参考或照搬一些著名企业、国有企业的激励办法,同时要注意,在制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时,必须结合自身的现实条件。

4.4.5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体系与步骤。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时,必须要对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要确保所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此,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是完善的、分阶段逐步进行的。对于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效果,都要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一些企业为获得短期利益,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盲目建立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导致知识产权战略成了

空话。

5结语

知识产权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促使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运用、保护知识产权,并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所采用的策略与手段。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都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使知识产权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DannySamson.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andBusinessStrategy:ConnectionsthroughinnovationStrategy.intellectualpropertyResearchinstituteofaustraliaworkingpaper,June,2005.

[2]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蒋坡.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许伯桐,毕凌燕,祁明.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于泽辉.知识产权战略与实务(第一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柴金艳.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培育――以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

[7]丁雪晨.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J].科技潮,2012,(11):71.

[8]范德成,贾爱梅.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4,(5).

[9]井昕.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发展的意义[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11).

[10]冯晓青.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1).

[1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2):32-46.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3

关键词侵权知识产权保护海关保护海关监管

一、绪论

现今国际社会经济增长正在逐步从依靠工业驱动转向依赖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也就显得尤为突出。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其作为经济主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Davis,2011:Somaya,teece,wakeman,2011)。按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內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维度上展开。在国家知识产权层面,徐明华(2009)探讨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新模式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模式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在全球化经济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地位。孙宏飞(2009)通过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的战略实施中效果的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逐渐成为了世界市场上国家之间竞争和博弈的对象。焦捷(2009)也在全面研究了知识产权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加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走出去”国际战略具有深远意义。除却国家这个大层面,在区域知识产权的层面,李玉壁指出知识产权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有限性,是会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工业道路的实现,形成知识产权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小一步,在企业知识产权层面上,王黎莹,陈劲,杨幽红(2005)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在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后得出,只有这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虽然在海关统计的数据中不难看出随着商品进口、出口量的增多,侵权商品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从这表面数据中并不能够明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这对于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就不是很明显,所以,分析研究侵权商品量与进、出口量及进出口总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出口量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表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2008年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出口总量之间的数据资料。

通过图1散点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2000~2008年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出口总量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简单直线相关”的。

在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简单直线相关”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这个相关系数数值来考察其相关程度。

由一元线性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相关系数r=0.931,这说明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口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属于高度相关,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

其中标准差为:

sy=2512.0

表2是侵权商品侵犯对象及案件数具体情况。

从表2数据中,不难发现,侵犯商标权货物的案件数量占侵权案件的比例始终是在第一位的,而且所占比例也是远远大于侵犯专利权案件和侵犯著作权案件的比例。除此之外,虽然侵犯商标权案件数量所占比例的变化不大,但是侵犯商标权货物案件数量却是按照每年近16.6%的比例增长。同样的,侵犯专利权货物案件数量和侵犯著作权货物案件数量,虽然所占比例的变化不大,但是随着侵权案件总数量的增多,两者数量也是在逐年增长。更进一步看,在侵犯商标权货物案件和侵犯专利权货物案件中,轻工产品类和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都占了很大比重,并且在2001年之后,机电产品及设备类的数量正有逐步追上轻工产品类的趋势。

从表2、表3中不难看出,在侵权案件数和侵权案件值的比较中,出口侵权无论是在案件数量还是案件案值上都是要远远大于进口侵权的。

三、原因分析

1.品牌价值的巨大和品牌创建的艰难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4

新诤信是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倡导者,通过知识产权整合服务,旨在知识产权法制下帮助客户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并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激励创新,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典范,通过持续的产业链延伸和业务创新,我们累计为二百多家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及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站式服务,业务覆盖汽车、电子电器、快消、化工、医药、it等诸多行业领域,其中包含现代汽车、惠普、三星、可口可乐、杜邦、小米科技等众多世界知名企业。

作为国内领先的高技术服务业典范,新诤信率先将商业流程外包(Bpo)模式引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改传统的个案咨询为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模式的“咨询顾问+业务外包”的商业模式,为处于不同知识产权管理周期的客户量身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咨询和业务外包服务,业务内容覆盖知识产权“获权维权用权”不同阶段的各个环节,构筑起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对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供应商的综合能力、技术支撑、服务体验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从战略到运营,从分析到执行,基于我们在知识产权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及外包服务领域的专长,新诤信服务能力延伸至各个行业及专业领域,通过深厚的研究能力及快速高效的执行力,结合客户在知识产权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全周期管理解决方案。企业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全面覆盖项目预研、知识成果确权咨询、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用及运营、知识产权战略决策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过程和知识产权的整个生命周期,帮助企业逐步进入更高级的知识产权管理阶段,持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维权外包一站式服务。针对客户在多个地区、不同领域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新诤信与各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合作,在品牌保护、商标保护、版权保护、专利保护等专业领域,建立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业务网络,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线下调查取证、执法协助、诉讼管理等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风险评估、市场调查、预警报告、执法协调、政府关系、法律服务等诸多环节的一站式维权服务。

知识产权专业运营解决方案。根据知识产权权利人对于其知识产权运营的需要,新诤信结合公司在知识产权调查、许可实施、许可谈判、执法保护、维权及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等丰富的经验,与各类型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及其利益攸关方紧密合作,提供专业、高效及全方位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其基于强大的智能信息平台、提供高级的检索与分析工具,将专家级的知识产权服务,贯穿于企业的专利、标准与服务、商标与品牌管理,和知识产权法律与案例信息的各个方面,形成知识产权管理闭环,实现知识资产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推动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5

提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资源对企业的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即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与手段,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谋求最佳经济效益的法宝。在建立企业制度的工作中,知识产权战略对实现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运用依托于知识产权制度作保障。

一、的提出

企业是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利用知识产权资源的主战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企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各方面问题,如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现行法律规范、国内市场和国际环境等。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注意到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资源在企业优化配置、企业发展这一“舞台”上,将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资源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献是在大幅度提高的。这在发达国家表现尤为明显。有资料统计,美国、日本、德国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已达70%以上。我们还应该看到,知识产权资源在一个国家中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与这个国家实施富有成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西方国家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特别注重开发、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全方位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已将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资源作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更重要的源泉,作为和决策的重头戏。

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知识产权立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飞速发展无疑给知识产权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研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这些成果涉及知识产权立法、执法、管理、保护、利用等,对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些研究对知识产权战略运用,特别是对企业这一知识产权运用的极重要主体如何策略性地利用知识产权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研究却很匮乏。企业界、经济界人士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倒是在加强,这是令人振奋的。但遗憾的是我国很多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上仍然感到十分生疏。这种局面如不逐步改变,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我国的许多企业将难以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就成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二、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

在涉猎“知识产权战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战略”这一概念有个基本认识。“战略”一词最初源于军事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扩大,并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国外一些著名学者认为,国家战略是在平时和战时,组织使用该国政治、经济和心理上的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和科学。我国《辞海》对“战略”一词所下的定义则是:战略是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我们可以对战略归纳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战略涉及的是带有全局性的、影响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第二,战略具有系统结构,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方案、政策法律、动态调节机制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战略思想属于观念范畴,是形成战略的前提,也是决定战略的总方针;战略目标是沿着战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应实现的要求,它应建立在对客观形势的判断上,应符合发展趋势;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案、手段,包括实施战略的策略、战略步骤、战略重点等;政策和法律既是保证战略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条件,也是保证战略目标实施的基础;动态调节机制体现的则是战略实施的灵活性,即战略各要素应针对不同情况的变异表现出一定的可调节性。

第三,战略本身具有层次性。宏观方面的战略和微观方面的战略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细分。

从战略的共性出发,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战略可定义为: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就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而言,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

1.法律性。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依托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这包括两个方面:(1)它具有依法确认的特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每一步利用都必须置于法律规范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制约下,法律规范是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行为规则;(2)法律规范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对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又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可以说,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知识产权战略性运用的共同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2.保密性。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直接相关,实际上也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经济和科技情报分析、市场预测、新产品动向,以及经营者在某一阶段的经营战略意图,如果被企业竞争对手掌握,将对自己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这些涉及带有商业秘密性质的内容宜加以保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之具有保密性的特点。

3.时间性和地域性。

这一特点是由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地域性特点所决定的。以时间性而论,与某一知识产权战略相应的知识产权期限届满或因故提前终止,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就应及时调整。就地域性而论,企业在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时应考虑到知识产权的权利产生地。这一点对于企业实施国际知识产权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是极端重要的。近些年来我国许多著名品牌在国外屡遭“抢注”,蒙受巨大损失,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4.整体上的非独立性。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其目标的实施与企业其他战略往往是相互包含、相互交错的,单纯地运用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商标战略为例,它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广告宣传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紧密相关。不过,整体上的非独立性并不排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其自身的发展。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学、心等学科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当然其立足点还是法律和经济两方面。我国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处于宏观层面,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微观层面的研究则尚未深入;即使是在宏观层面上,许多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3.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其他发展战略的关系;4.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在企业经济中如何实现优化配置;5.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和具体的实施策略;6.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7.不同类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8.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保障问题;9.发达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逐步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其实这正是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产权明晰,除企业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外,企业享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

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目标,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也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这一无形的财产权的作用。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是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是决定一个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实现企业产权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6

【关键词】技术引进型企业;战略定位;知识产权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在核电、航空、高铁和汽车等重工业领域,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不再是关税壁垒,而是知识产权壁垒、技术标准壁垒。能否加快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而要占有知识和智力资源,最根本的是依法取得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因此,由政府主导的核电、航空、高铁和汽车等重工业领域的大型企业,应积极地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在执行企业的发展规划的同时,科学、高效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期打造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流品牌。

二、宏观环境

落实国家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实现企业产品走向国际的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内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均积极地展开技术改进、并结合自主创新,打造一流品牌。例如核电、航空、高铁、汽车等领域的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战略的同时,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合作和市场竞争中。

在国内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积极地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同时,国外技术寡头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它们以其良好的品牌效应为基础,正迅速地瓜分着世界上潜在的市场,给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产品走向国际的战略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背景

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例如核电、航空、高铁、汽车等领域的企业,由于技术引进的历史背景,其所拥有的技术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物,势必与国外同行业技术寡头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中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或产品在向国外出口时可能会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或制约。

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一体化,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不可能采取所有技术均国内自主研发、所有设备均国内制造的模式,设备的采购既要考虑可靠性、国产化可行性,也要考虑其经济性,因而必然会给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或产品口第三国带来一定的障碍和困难。

四、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个企业从诞生到做强做大,需要经历若干的阶段,期间也行会一帆风顺,但大多都是在大风大浪中曲折前行并成长的。

我国的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以学习他人长处为基础,自我创新为过程,参与国际比拼为目标,要想实现后发先至,往往要经历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防御化阶段,企业处于起步期,各方面技术均未达到成熟或仍受制于人;

第二阶段为竞争化阶段,企业处于上升期,具备了一定技术研发实力,并拥有了部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但核心技术仍然未实行突破或仍受制于人;

第三阶段为经营化阶段,企业处于成熟期,具备了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并拥有了大量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其中不乏竞争对手觊觎的核心技术。

就核电企业为例,其内外部环境情况如下:

内部优势(S):具备科研、生产、经营基础,拥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力量;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有充足的研究资金;

内部劣势(w):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缺失;关键和核心技术缺乏;现有知识产权较为零散,尚未达到能够支撑一流品牌的体系需求;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薄弱;

外部机会(o):企业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碳减排以及能源经济性的需求推动国内外对技术引进型企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具有广阔的技术引进型企业市场;国内外合作趋势明显,为技术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外部威胁(t):国外企业推出其新一代技术品牌,并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外企业寡头在其选择的市场国设置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限制新兴企业的异军突起;由于中国核电企业技术的技术引进背景,其存在着技术引进合同条款的限制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中国核电企业正处于第二阶段或正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因此建议其知识产权战略应以克服内部劣势为基础,围绕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为关键,防御外部威胁为重点。

因此,我国大型技术引进企业需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目前所处的战略阶段,进而挖掘并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同时发现并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进而选择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以期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展。

五、战术研究

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战略,均会涉及到相应的战术选择和应用。根据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实战情况,将可能采取的战术分为两大类:机制性战术和实战型战术,通过对不同战术类型进行组合,从而达到不同的战略目标。

1.机制性战术

(1)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结合全过程管理流程要求,层次地梳理出项目知识产权工作,形成模块化、层次化的项目知识产权策划。

(2)人才储备和培养

知识产权人才结构应当是复杂而多变的,针对技术引进型企业自身的现状,搭建知识产权人才储备机制,并组建多层级多样化的培养机制。

(3)奖励激励机制

在部级奖励激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也应该建立健全企业一级的奖励激励机制,可以采集一系列措施,包括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奖励激励制度,例如针对在科研项目全过程进展过程中,可以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基金,向各层级知识产权人才发放企业内部基金奖励。

针对专利收益层面,企业可以在授权专利的有效期内,付给发明人或设计人一定报酬。

第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精神激励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科技项目所有参与人员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名誉称号授予等方面。

2.实战性战术

(1)分析与跟踪目标市场国政策法律,选择合理“走出去”方式

调研目标市场国有关技术进出口和知识产权的政策法律,进而分析并跟踪其在技术进出口过程中的政策导向以及相关法律条款,分析并跟踪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执法情况以及加入国际条约情况,从而结合业主技术实力及需求,确定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出口的形式,可以是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等多种形式。

(2)分析技术引进合同,排查“走出去”限制

搜集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相关技术引进合同,分析合同的有效期、保密、使用权、仲裁等条款,结合我国需要走出去的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情况,从合同的角度全面的排查对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走出去”的限制,并给予相应对策建议。

(3)审查技术输出和合作开发中的知识产权合同,优化己方利益

在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时,开展知识产权合同(或技术合同中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的审查,避免因为合同条款约定不合理带来的市场被动;在与目标市场国进行技术输出时,应合理评估技术输出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合理规范技术转让的方式(如技术秘密与专利结合的方式)或技术许可的期限和范围,合理主张技术输出中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约定双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和赔偿,从而优化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自身利益。

(4)搜集商业情报和常规文献,进行技术秘密抗辩

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根据我方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技术出让方提供的声明为技术秘密的文件信息,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商业情报和常规文献,挖掘其中与技术出让方声称的技术秘密内容一致或相似的情报,从而在技术出让方主张其技术秘密权利时候,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据理力争,进行合理、有效地抗辩。

(5)建立与分析知识产权文献库,给予情报和预警支撑

检索国内以及目标市场国的知识产权布局情况(包括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并进行分类标引和重要竞争对手布局分析,从而了解国内以及目标市场国的知识产权覆盖情况和竞争对手技术水平;进而在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研发和设计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技术情报和预警支撑。

(6)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打造品牌基础

就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产生的成果,积极地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工作。例如,在科研立项阶段进行第一次评议,初步给出所立项的科研课题的知识产权布局预期;在科研课题进展阶段中产生的专利技术进行第二次评议,筛选核心知识产权并形成体系(专利池、软件包等),最终确定对成体系的知识产权进行布局,从而打造品牌基础。

(7)排查国际招投标中知识产权风险,做好应急预案

在进行国际招投标之前,就起草的标书内容(技术条件/规范书)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风险排查,以避免或降低在国际招投标过程中侵犯他人权利的风险,同时做好应诉的应急预案工作。

(8)加强与业内同行的知识产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抢夺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大背景下,没有哪家企业能有“胃口”单独消受,通过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已初见端倪。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联合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的国内外企业,共同合作参与目标市场国的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六、结论

综上,为了更大范围的占领国际市场,打造国际一流品牌,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应该积极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落实知识产权战术。

首先,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结合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背景,提出首先判断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结合内、外部知识产权环境,从而合理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定位的实施方案。

其次,根据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机制性知识产权战术方案。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7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战略;难点;对策

一、前言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作为顶层设计,其实施有赖于中央,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配合。截止2011年4月,我国已经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3个地级市正式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还有部分省市正在经陆续开展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工作。这些地方城市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都旨在与本市的实际情况和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促进城市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但是创新型城市在贯彻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对这些问题和难点加以梳理并试图给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当前多数经济较发、科教实力较为雄厚的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且已经有深圳、广州、长沙、杭州、苏州、大连等17个城市已经取得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资格,还有一大批城市正在进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申请工作。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城市经济越发达、创新活力越强劲、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作用就越突出,这既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一个前提,又是城市创新水平的一项指标。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和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加强城市知识产权工作,大力开发和运用知识资源,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促进发展模式的创新。

党中央、国务院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而创新是需要完善的知识保护制度来保护的。总书记曾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促进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知识产权战略包括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创新型城市要在发展模式上有大的创新,就必须加强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知识产权拥有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创新型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就拥有自主品牌就谈不上真正的自主创新,就谈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管理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创新型城市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行政管理能力制约着知识产权战略能否在这个城市被强有力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一个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城市,想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只能是一句空话,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城市发展软环境的好坏,建设创新型城市切需要实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构筑社会信用体系。

三、创新型城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难点

当前各地创新型城市都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主要有: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经费不足

当前各地城市还有很多没有设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经费,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只能挤占原有知识产权事业经费。全国各地城市知识产权系统知识产权事业经费来源、数额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城市由于知识产权局机构不独立,财务不独立,现有知识产权经费维持日常工作运转尚不充裕,更妄提战略实施所需的经费。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尚不发达或欠发达省份尤为严重。建设创新型城市,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经费来支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难以激励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难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那么建设创新型城市就难以真正取得实效。

(二)管理知识产权战略的体制不健全

当前全国各城市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行政级别、机构性质、隶属关系各不相同。初步统计行政级别有:行政正厅、行政副厅、事业正厅、事业副厅、行政正处、事业正处、以及科级单位。隶属关系有三种:直属市政府、归口科技局(委)、科技局(委)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系统内机构建制类型之多、关系复杂程度在全国地方政府管理机构中实属罕见。如北京市、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为直属市政府的正厅级行政单位,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为归口科技委的事业副厅级单位,长沙市知识产权局为正处级单位,成都市知识产权局为科技局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的正处级行政单位,福建的莆田、龙岩、南平等市知识产权局为副处级事业单位,江西宜春市知识产权局只是正科级行政单位。这种混乱局面对于有些城市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必将阻碍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不完善

有些创新型城市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制定的措施不完善,主要表现有:

(1)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比较盲目

比如有些创新型城市在制定专利费用资助政策时,只注重政策的激励作用,而忽略政策的导向功能;只注重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忽略政策的前瞻性效应;往往单纯追求专利数量的攀升,忽视专利结构的调整。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对资助对象的范围规定于过宽,政策引导作用较为模糊。有的城市采用定额资助,即不论受资助对象的实际专利费用发生额,按统一的定额予以资助,定额标准过分低于受资助对象的个体专利费用成本时,会出现政策激励不足,不能起到政策应有的激励和调控作用;定额标准高于受资助对象的个体专利费用成本时,会产生政策激励失灵,诱发受资助对象通过申请资助获利的投机心理,从而加大政策实施的风险和监控成本。

(2)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比如有些创新型城市在宣传知识产权意识、普及知识产权观念方面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没有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或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不能充分协调涉及知识产权工作的各个政府部门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城市在知识产权评估、融资抵押、维权等方面不能给予很好地协调。很多城市没有规划与主管知识产权工作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合作会商机制,争取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3)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长期存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双轨制保护模式,涉及行政执法的单位众多,如知识产权系统、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商标局系统、版权局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系统、农林业行政管理系统、海关系统等。各个城市的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机制的协作问题,如各类行政执法单位之间的执法协作问题,司法机关的内部协作问题,行政执法单位与检察、审判机关之间的协作问题、各类执法主体之间的区域协作问题,多数城市并没有就如何避免在协作中出现冲突给出比较合理的措施。并且多数城市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通常是采取由执行部门牵头的专项检查行动,没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举报中心、维权中心的作用,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报、维权奖励制度,没有建立知识产权诚信档案,缺少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

(4)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有待增强

还有很多城市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普遍较低,主要是在战略中没有在知识产权转化、转让、许可、贸易、融资、抵押、评估等方面建立强有力的综合运用平台,没有形成“产、研、学”一体化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

四、创新型城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

创新型城市不仅要在发展模式上创新,也要在涉及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方面的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关于创新型城市目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创新型城市在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开加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经费预算,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中央关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经费的拨款,合理分配经费的使用,建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创新型城市要在本级政府行政编制中提高知识产权部门的行政级别和地位,增加知识产权部门的人员编制,提高知识产权部门的权限,要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或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中确立知识产权局作为领导单位,统领全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提高行政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和冲突。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方面制定更趋合理和公平的激励机制,比如适当调整专利资助制度,调整资助结构和标准,将激励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含金量,建立知识产权质量评价体系,给知识产权质量分等级和评分,作为知识产权成果在运用方面的参考。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或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中领导重要,加强区、县级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加强对企业、高校、个人的知识产权管理,积极与其他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要提升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评估机构等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宣传、协调作用。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方面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协调好各个执法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积极响应和参加中央统一部署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宣传和展示专项行动的成功,要争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建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举报中心、维权中心的作用,制定举报、维权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合理合法维权。建立知识产权诚信档案,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其他城市之间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

创新型城市要在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方面建立综合知识产权转化、转让、许可、贸易、融资、抵押、评估等方面的运用平台,形成“产、研、学”一体化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在产业中的通畅流转。

参考文献:

[1]吴汉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安徽科技,2008(6).

[2]金明浩.论武汉城市圈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作机制的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2010(4).

[3]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组.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状和对策[J].杭州科技,2010(3).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战略

一、企业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内涵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永恒的追求,为了使产品质量和功能上有所突出,必须拥有最新的技术,才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

技术变革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创新观点影响了一大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利润,所以最终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市场所接受而带来的具有独占或优先获取权的超额利润。英国学者莫尔(V.mohr)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品的创始、演进和开发。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曼(p.stoneman)认为技术创新就是首次将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并通过销售创造利润的过程。

一些国内学者在引入,评析西方学者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也做了许多深刻的探讨。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泛指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直至得以利用并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的整个过程。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由三个层面构成“广义”的创新包括“研究开发——狭义技术创新——创新扩散”的全过程。还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综合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专家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考虑来看待技术创新,因此所给出的技术创新概念的内涵也互有差异。我们认为技术创新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2)技术的应用推广,能够将这一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3)商业化运作,以获得利润。同时还应该包括整个体系运行的机制。所以,创新是一个多元性的概念,具有内在的动态性,而且其内涵和性质一直在演变。

知识产权战略通常指国家层面上,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最完善,美国是一个原创性较高的国家,所以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是全局性的。以政府为后盾,以各种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标准相配套,以知识产权为手段,使其最终获得最大的市场利益。上世纪日本通过较低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得经济快速腾飞,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逐渐从借鉴他国技术向技术原始创新转型;近年来日本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科研人员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完善大学等公共机构的科研环境,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等一系列措施,推进本国企业的创新。

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应该立足公共利益,以法律为核心,包括产品的研发,技术转让,产品的商业化运作等全过程的保护促进机制。目的就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最大化,所有的一切保护都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

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知识产权是动力,二者关系密切。对于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是目的,是社会积累财富的重要方式,没有技术创新,就无所谓保护,保护是为了进一步创新。因而,适合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技术创新的整合,扩大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当今,技术的发展有时需要巨大的投入,合理的机制可以促使各种团队之间的合作,共同分享利益的新格局。

2.激励技术创新的发展。产权的保护会给技术创新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这将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到技术创新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保障功能。现代技术的发展,都以信息化作为平台,普遍存在开发难,复制易的特点。从技术开发到转化为商业利润,包括人才的引进,应给予全方位的保护。否则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或者科研院所的创造热情就会被遏制,投资和技术引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国家利益、杜会利益和个人利益都会遭受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害。

三、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构想

1.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对此起到决定性作用。近来部分学者提出企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认为这种提法不妥,对企业会产生误导。战略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一个宏观概念。企业即使具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仍是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并且在多方面受到国家的引导,所以就企业来说不可能建立对全局起到影响的知识产权战略。目前世界上知识产权战略较为完善的国家都是在政府的引导和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中国能够自负盈亏,据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很少,所以就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影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问题在于责任不明确。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并且在保护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标准,范围非常广泛。这就要求政府在构建和运行时,有明确的职能分配,各部门相互配合。而我国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除国家版权局、国家专利局(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局外,有关对外知识产权谈判工作则由外经贸部负责,外交部协同。信息产业部化工局、农业部、广播电视局、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医药监督局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同一承担人承担两个不同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其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等方面也相距甚远。

在这样较为混乱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对此我们提出两点建议:(1)中国近期正在进行大部制改革,创设专门的机构对知识产权战略予以全局性的管理,涵盖创新机制,成果转化,商业化运作,以及在对外贸易中抵御他国的冲击。(2)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各个主管部门明确责任,避免出现重叠或者真空的现象。部门之间应当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知识产权战略。

2.针对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主体,予以区别对待。就技术创新而言,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包括集成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的内源式供给,对前沿技术的以我为主的研究开发,对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基本发展方向的引领和影响。2008年《财富》排行榜中国大陆入围二十六家企业,但除联想集团外其他均为国有垄断性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我们认为都是国家层面上的。除此之外即使个别国有企业在某个前沿领域上具备这种能力,但都是在国家的控制下,民营企业几乎不具有这种创新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原始创新基本上都是国家层面上的,以国家为主进行的。

原始创新我国一直都在有计划的进行,如“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等,但对于创新的成果保护却没有相关措施,这使得我们很多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我们有两点建议:

(1)国家在制定创新计划时,应把对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在内,从创新的源头对其进行保护。在我国高技术开发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产权界定不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形成知识产权的资金来源复杂,主管机构交叉重叠。国家是创新资金的主要投资人,各科研单位是项目的实施单位,实际也投入了资金,例如支付工资。项目又由具体自然人完成。这样在完成项目单位、实施单位与国家之间形成复杂的产权关系。由于产权不清,导致市场部分失灵,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很低。所以只有产权的确立才能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界区明确化,从而形成知识产权转化的动力。产权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商业化操作,尽快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包括把成果变成利润,所以只有科研性成果,停留在论文或试验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国家,原始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需要专门的机构负责,包括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市场前景评估、许可转让协议、股本与风险投资及技术培育等。美国在研究成果商业化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我国可以酌情借鉴。

二次创新是指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已有的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对于二次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认为国家对于不同的主体应当区别对待,重点放在中小企业的二次创新保护。中小企业限于资金规模的制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本身就非常薄弱,所以就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但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涉及到每个行业,政府的人力财力有限,这就需要政府在策略上予以把握。我们认为政府在两个方面需加强努力。

(1)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给予优惠,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在知识产权方面较为被动,目前我国商标,专利的申请周期长,手续繁琐,这都严重影响中小企业行使他们的权利。所以国家在制定法律,以及相关政策时对于中小企业要有所倾斜。比如,对中小企业相关费用的减免,提供信息服务等。

(2)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中介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身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比较困难,面临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且企业的目的是利润,把大量资金用到知识产权方面,从经济上也不合理。所以我们认为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发挥行业优势,形成将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联盟,由行业联盟指导企业对自身产权予以保护,并协助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二是以地区为单位,建立本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本地区中小企业可以会员的形式获得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协助。

3.加强政府在技术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不意味着就形成了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众多科研项目中,项目承担人只对项目实施主管机关负责(例如提供够数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蓝图、软件),而不会考虑技术转化的问题。而企业因为不是出资人,既无法接触这些成果,又无权接触这些成果。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企业无法接近科技成果,得不到实用的技术,导致科研与企业创新成为两条平行直线。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9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中,对我国作者、发明人、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当首先考虑,保护国人的利益应当成为这样一个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的时候应看到,我们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离不开“入世”的大背景,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我们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没有“入世”前的种种压力,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认真地、从如何有利于保护国民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国是一个讲信用、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理所应当地履行各项承诺,但履行承诺,没有必要再超出国际公约标准给予外国权利人以特殊优惠的保护;履行承诺,在涉及到具体的与国人利益有关的案件中,不排斥合理合法地在国际公约规则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国民的利益。

二、制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事实依据

我们应当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于我国企业、公司、个人的发展有怎样的好处进行实证调查,以建立我国国民对这样一个制度可能带来的利益的信心。

在我国,正式的大规模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始自改革开放之初,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在我国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间,我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成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局限在仓促立法和应付外部与内部对侵权盗版的抱怨,理论准备并不充分,事实依据更显苍白。我们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个人、企业可能起到的鼓励创作的积极作用。事实上,往往拿外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取得发展的例子来反观我国企业,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如何重要、有用。在制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上,有许多关于要进一步加强立法、执法等议论,但这些议论缺少事实依据。因此,在制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时,我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做一些实地调研,挖掘一批依靠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取得个人、企业成功发展的典型事例。经由宣传,让个人和企业看到知识产权法律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加个人、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信心。有关调研结果,应当成为我们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

三、制订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内容

应当加强对于传统知识和有关信息法律的研究,在国际层面表达中国人的观点,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知识产权保护新一轮探讨的议题,主要涉及到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生物多样化等问题。提出这些议题的原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占有量和法律保护方面的不平衡。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借助新议题的探讨,进而把有关内容纳入到获得国际普遍承认的法律体系内,消除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平衡。我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利用方面,总体上不占优势。而在地理标志、生物多样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我国具有重大利益,可以考虑首先把它们纳入国内法的保护范围。在此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强调实证调查的必要。对于保存、保护传统知识的重点地区、重点个人,他们究竟是如何看待有关利益的,有怎样的实际需求,传统知识包括的范围等,我们在制订有关政策和知识产权战略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些问题。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篇10

【关键词】技术引进型企业;战略定位;知识产权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在核电、航空、高铁和汽车等重工业领域,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不再是关税壁垒,而是知识产权壁垒、技术标准壁垒。能否加快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而要占有知识和智力资源,最根本的是依法取得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因此,由政府主导的核电、航空、高铁和汽车等重工业领域的大型企业,应积极地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在执行企业的发展规划的同时,科学、高效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期打造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流品牌。

二、宏观环境

国务院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到,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为落实十七大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国务院2008年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第一次把知识产权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

落实国家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实现企业产品走向国际的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内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均积极地展开技术改进、并结合自主创新,打造一流品牌。例如核电、航空、高铁、汽车等领域的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战略的同时,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合作和市场竞争中。

在国内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积极地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同时,国外技术寡头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它们以其良好的品牌效应为基础,正迅速地瓜分着世界上潜在的市场,给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产品走向国际的战略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背景

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例如核电、航空、高铁、汽车等领域的企业,由于技术引进的历史背景,其所拥有的技术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物,势必与国外同行业技术寡头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中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或产品在向国外出口时可能会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或制约。

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一体化,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不可能采取所有技术均国内自主研发、所有设备均国内制造的模式,设备的采购既要考虑可靠性、国产化可行性,也要考虑其经济性,因而必然会给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或产品口第三国带来一定的障碍和困难。

四、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个企业从诞生到做强做大,需要经历若干的阶段,期间也行会一帆风顺,但大多都是在大风大浪中曲折前行并成长的。

我国的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以学习他人长处为基础,自我创新为过程,参与国际比拼为目标,要想实现后发先至,往往要经历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防御化阶段,企业处于起步期,各方面技术均未达到成熟或仍受制于人;

第二阶段为竞争化阶段,企业处于上升期,具备了一定技术研发实力,并拥有了部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但核心技术仍然未实行突破或仍受制于人;

第三阶段为经营化阶段,企业处于成熟期,具备了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并拥有了大量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其中不乏竞争对手觊觎的核心技术。

就核电企业为例,其内外部环境情况如下:

内部优势(S):具备科研、生产、经营基础,拥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力量;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有充足的研究资金;

内部劣势(w):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缺失;关键和核心技术缺乏;现有知识产权较为零散,尚未达到能够支撑一流品牌的体系需求;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薄弱;

外部机会(o):企业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碳减排以及能源经济性的需求推动国内外对技术引进型企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具有广阔的技术引进型企业市场;国内外合作趋势明显,为技术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外部威胁(t):国外企业推出其新一代技术品牌,并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外企业寡头在其选择的市场国设置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限制新兴企业的异军突起;由于中国核电企业技术的技术引进背景,其存在着技术引进合同条款的限制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中国核电企业正处于第二阶段或正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因此建议其知识产权战略应以克服内部劣势为基础,围绕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为关键,防御外部威胁为重点。

因此,我国大型技术引进企业需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目前所处的战略阶段,进而挖掘并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同时发现并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进而选择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以期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展。

五、战术研究

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战略,均会涉及到相应的战术选择和应用。根据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实战情况,将可能采取的战术分为两大类:机制性战术和实战型战术,通过对不同战术类型进行组合,从而达到不同的战略目标。

1.机制性战术

(1)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工作流程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结合全过程管理流程要求,层次地梳理出项目知识产权工作,形成模块化、层次化的项目知识产权策划。

(2)人才储备和培养

知识产权人才结构应当是复杂而多变的,针对技术引进型企业自身的现状,搭建知识产权人才储备机制,并组建多层级多样化的培养机制。

(3)奖励激励机制

在部级奖励激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也应该建立健全企业一级的奖励激励机制,可以采集一系列措施,包括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奖励激励制度,例如针对在科研项目全过程进展过程中,可以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基金,向各层级知识产权人才发放企业内部基金奖励。

针对专利收益层面,企业可以在授权专利的有效期内,付给发明人或设计人一定报酬。

第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精神激励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科技项目所有参与人员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名誉称号授予等方面。

2.实战性战术

(1)分析与跟踪目标市场国政策法律,选择合理“走出去”方式

调研目标市场国有关技术进出口和知识产权的政策法律,进而分析并跟踪其在技术进出口过程中的政策导向以及相关法律条款,分析并跟踪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执法情况以及加入国际条约情况,从而结合业主技术实力及需求,确定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出口的形式,可以是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等多种形式。

(2)分析技术引进合同,排查“走出去”限制

搜集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相关技术引进合同,分析合同的有效期、保密、使用权、仲裁等条款,结合我国需要走出去的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情况,从合同的角度全面的排查对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走出去”的限制,并给予相应对策建议。

(3)审查技术输出和合作开发中的知识产权合同,优化己方利益

在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时,开展知识产权合同(或技术合同中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的审查,避免因为合同条款约定不合理带来的市场被动;在与目标市场国进行技术输出时,应合理评估技术输出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合理规范技术转让的方式(如技术秘密与专利结合的方式)或技术许可的期限和范围,合理主张技术输出中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约定双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和赔偿,从而优化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自身利益。

(4)搜集商业情报和常规文献,进行技术秘密抗辩

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根据我方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技术出让方提供的声明为技术秘密的文件信息,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商业情报和常规文献,挖掘其中与技术出让方声称的技术秘密内容一致或相似的情报,从而在技术出让方主张其技术秘密权利时候,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据理力争,进行合理、有效地抗辩。

(5)建立与分析知识产权文献库,给予情报和预警支撑

检索国内以及目标市场国的知识产权布局情况(包括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并进行分类标引和重要竞争对手布局分析,从而了解国内以及目标市场国的知识产权覆盖情况和竞争对手技术水平;进而在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研发和设计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技术情报和预警支撑。

(6)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打造品牌基础

就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产生的成果,积极地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工作。例如,在科研立项阶段进行第一次评议,初步给出所立项的科研课题的知识产权布局预期;在科研课题进展阶段中产生的专利技术进行第二次评议,筛选核心知识产权并形成体系(专利池、软件包等),最终确定对成体系的知识产权进行布局,从而打造品牌基础。

(7)排查国际招投标中知识产权风险,做好应急预案

在进行国际招投标之前,就起草的标书内容(技术条件/规范书)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风险排查,以避免或降低在国际招投标过程中侵犯他人权利的风险,同时做好应诉的应急预案工作。

(8)加强与业内同行的知识产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抢夺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大背景下,没有哪家企业能有“胃口”单独消受,通过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已初见端倪。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联合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的国内外企业,共同合作参与目标市场国的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六、结论

综上,为了更大范围的占领国际市场,打造国际一流品牌,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应该积极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落实知识产权战术。

首先,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结合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背景,提出首先判断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结合内、外部知识产权环境,从而合理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定位的实施方案。

其次,根据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机制性知识产权战术方案。

再次,根据我国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实战现状,提出相应的实战性知识产权战术方案。

通过战略和战术的优化组合,以期达到科学、合理、高效。进而逐渐实现我国的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由技术进口方的单向角色向技术进出口方的双重身份转变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洁,程旭辉,李烨,李臻洋.大型技术引进项目合同谈判中的知识产权策略[C].北京: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北京:2008年.

[3]刘西怀.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

[4]黄贤涛.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机遇和挑战[J].北京: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