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文旅融合运营十篇农文旅融合运营十篇

农文旅融合运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08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1

1.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产业问题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结构失衡弱化游客体验水平。当前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存在产业内部各部门间和各旅游产品间的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行业缺乏围绕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布局的协调机制,从而导致产业内部部门间和产品结构间的失衡发展态势。区域范围内的城郊休闲农业产品的旅游产品比例失调问题使得城郊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由此产生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供需失衡问题破坏了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弱化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可以给游客提供的旅游体验服务的能力。其二,农业与旅游娱乐业的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弱化游客消费水平。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主要沿着农家乐模式的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和旅游产业资源的方式来完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体系。虽然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体系可以有效转化部分农业产业资源为旅游产业资源,借助旅游产业渠道来实现农村社会与经济资源的价值。但既有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资源在向旅游资源转化过程中的效率不高,价值增值空间不大。娱乐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可满足游客较高需求层次,具有较强刺激消费能力,可给旅游机构带来较大价值增值空间的活动。但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缺乏深度开发休闲农业式娱乐旅游活动的能力,无法提供与城郊休闲农业相关的高品质娱乐旅游服务,从而制约了城郊休闲农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高效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能力。

2.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产品问题

其一,旅游产品组合开发能力匮乏制约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价值的深度开发能力。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为主,在结合各乡各村特色来开发专项型旅游产品方面缺少新突破,未能深入挖掘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潜力。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当地乡民,人员素质的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当地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视野偏于狭隘,城郊休闲农业产品开发格局狭窄。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构的低端化主要表现为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缺乏高价值的旅游产品设计能力,以及缺少推广高价值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渠道系统;缺乏休闲农业旅游购物产品的创新型设计能力;缺乏将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互补性的旅游景区和景点链接为一体,向城郊休闲农业游客提供一揽子旅游服务的能力。其二,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制约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价值增值能力。海南地区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田园风光旖旎诱人,且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开发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审视之,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与产品创新水平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结合区域人文特色来创新旅游产品设计,通常提供简单的农事劳作活动或乡村民俗表演,未能将海南独特的文化韵味渗透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中。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偏重于烘托旅游服务活动的热烈气氛,而忽视将文化韵味注入旅游产品内并渗透到游客心中。区域同质化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供给不仅难以吸引具有较高品味的游客和提升游客回头率,而且降低了竞争对手采取模仿策略的门槛,严重损害景区可持续竞争能力的提升。

3.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运营问题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运营机制粗放。各旅游机构缺乏对海南宏观旅游市场的深刻认知与透彻分析,使得多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采取粗放式经营模式。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在缺乏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盲目投资,摒弃地域特色盲目照抄照搬成功开发之模式,由此导致项目建设背离长期利益最优化目标。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点运营建设缺乏旅游功能分区式管理的能力,旅游景区内部功能区建设能力不足,给游客的顺畅旅游活动造成诸多不便。还有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相应的农家旅馆、厨房等设施、设备简陋,缺乏消毒、盥洗等基本旅游功能服务,旅游服务从业者亦无证上岗,给游客的旅行安全造成诸多潜在威胁。部分景点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浓厚,缺乏长期利益谋划考量,从而导致欺客宰客问题频发。其二,投融资能力不足制约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运营能力。资金匮乏是制约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首要障碍。而当前乡村居民的资本积累率较低,单纯依靠乡民的自筹资金难以支撑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运营。从金融机构角度来分析,部分中小型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属于缺乏诚信和抵押资产担保的,易于发生资金抽逃风险和拖欠债务的高风险型企业,应当在放贷过程中对其施以合理的风险管制措施。故而为规避部分资信水平不足的企业信贷风险,金融机构通常采取限制放贷措施来维护自身金融系统的安全。但由此导致部分亟需发展资金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的资金匮乏,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虽然通过引入担保机构的方式有助于化解部分中小型城郊休闲农业企业的资本风险。但是由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育不健全难以给予基层中小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以有力的信贷担保支持。

二、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1.优化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引导效能

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其一,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定位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来制定符合海南省区域经济特色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并且确保该项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可切实反映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过程。考虑到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失衡性问题,地方政府应按照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规律来设计可以推动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顺利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具体而言,海南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力量现状和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选择若干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企业作为政府产业扶持的重点企业,通过配套安排相关的投资项目审批和融资信贷审批政策的方式,培养一批有助于提升区域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完善支持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的配套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财税优惠政策的方式来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具体可以采取增加对景区乡镇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给予弃工务农型和退耕还林型旅游景区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全款足额发放上级政府给予景区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款项,依法减免景区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应缴税款等措施。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为招商引资项目配套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式来充实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金,用较少份额的财政资金来撬动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创新城郊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经营者可以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产品。海南岛四面环海,海洋文化和海洋产品是支撑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色,围绕海洋农产品来设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郊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是值得探索的旅游产品开发新路径。为此,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应当避免通过园林化的方式来推进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倾向,转而通过努力保持景区原生态的海滨风光和田园韵味,使得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让游客沉浸在天然野趣中,独享海滨自然风物的恬静和多姿体验,使得游客可以体验到水乡泽国的乡野美景。具体而言,海南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可瞄准观光采摘型、观赏购物型、民俗旅游型、综合休闲农场型和农业主题公园型等类型有序展开并依次布局。其二,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者应当围绕海洋饮食文化来开发旅游新产品。食文化是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品尝景区当地风味餐饮是休闲旅游不可或缺的关键项目。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者可充分发挥海南热带作物的绿色、多样等特点,在热带作物园区建立海南风情度假休闲区,突出热带农业特色,吸引城乡游客在园内采摘热带你水果,让游客在休闲中体味热带自然之韵味。再者,将海洋餐饮文化引入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中,在对海鲜产品进行颇具海南地方特色的烹饪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并引进其它菜系的烹饪技术,形成对特定人群的餐饮文化吸引力。

3.革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模式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2

一、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对产业融合的界定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植草益(2001)、马健(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产业角度来看,Greenstein(1997)、厉无畏(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综合已有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和管理创新而导致不同产业边界的模糊或消失,使产业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使原有产业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最终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对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界定

程锦等(2011)综合已有研究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者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最后形成新产业的过程。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是将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有机结合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项目,以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的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农业通过和旅游业的融合,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也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陈琳(2007)认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属于交叉融合,即农业向旅游业提供资源,旅游业向农业延伸服务。李俊玲(2009)认为两者融合属于延伸融合,赋予了农业新的旅游功能。注重农业研究的学者主张农业提供资源,旅游业提供服务的交叉融合模式,注重旅游业研究的学者认为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模式是旅游业对农业资源的重新利用过程。朱海艳(2014)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主动融合、被动融合和互动融合,指出并验证了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是主动融合模式。

二、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葡萄酒庄旅游

以酒庄作为葡萄特色旅游的平台,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储存和销售等产业链有机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近年来,怀来的葡萄酒庄发展迅速,已建成8家,35家在建,2004年,容辰酒庄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并承办了2014年第15届“中国怀来葡萄节”;2015年,瑞云酒庄、百花谷酒庄分别被授予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四星级企业称号;桑干酒庄是集苗木繁育、科技研究、产品开发、旅游观光为一体。

2、葡萄园农家乐休闲游

它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葡萄种植与旅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旅游项目。农家乐周围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缓解城市人工作中的精神压力,因此,农家乐成为都市人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去处之一。目前,怀来县已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106个,参与农家乐旅游家庭350多户,多以赏农家景色、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摘鲜食葡萄为主。

3、“葡萄节”旅游

以葡萄节作为怀来县葡萄产业旅游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形成了葡萄会展旅游。中国怀来葡萄节始办于2002年,今年9月份是其举办的第16届葡萄节。这一节庆活动的连续举办,为怀来葡萄形象的定位、葡萄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葡萄产品的品鉴促销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搭起了平台,成为人们了解怀来葡萄的重要窗口。

(二)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座谈会、走访观察、实地体验等方式,发现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旅游业与葡萄产业的融合不够深入,旅游产品较单一

其主要原因为融合中先进技术的应用率低。目前,我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9]。而怀来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过程中几乎没有应用先进技术,因此,旅游产品较为初级,多为基于传统葡萄产业资源的参观游览、体验采摘等。而农家乐旅游,也仅限于采摘葡萄一日游。

2、葡萄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要素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

怀来县所辖的11镇6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葡萄种植园和葡萄酒庄等旅游资源,但在发展上缺乏统一规划定位,出现资源整合不够、同质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对农家乐旅游而言,在道路建设规划、道路标识设置、采摘观光路径、食物采购、住宿条件、停车场面积、接待服务等方面均无具体标准,完全由农户根据自有条件随意决定。

3、管理不规范,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怀来只有少数酒庄获得了a级资质,农家乐的等级评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发展还处在盲目自发的初级阶段,经营者需先到旅游局备案,再去工商局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卫生局负责卫生检查,公安局负责安全管理,可谓政出多门却都疏于管理。怀来葡萄节虽然已连续举办了15届,但未形成营销合力,政府偏重于从政绩角度做宣传,企业则各自为战,收效甚微。农家乐的经营方式也还处在坐等游客上门的初级阶段,创新服务、建立品牌和主动宣传的意识相对较差,主要依靠到访过的游客间口口相传。

三、“互联网+”视角下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盛,是传统旅游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因素。以“互联网+”的视角研究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将转变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变革产业组织,创新业态与产品。

(一)充分利用葡萄产业资源,优化提升旅游产品

怀来位于地球北纬40度这一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带上,拥有优质的葡萄资源。鲜食葡萄品种以白牛奶和龙眼葡萄著称,基于这些优质的葡萄品种,分层次开发旅游产品(见表1)。

(二)合理运用现代新兴技术,深度开发旅游项目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良传统葡萄品和培育新品种,并使其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提高葡萄种植产业链的旅游观赏性与趣味性;整合葡萄资源,开发全新的葡萄旅游产品,使其更具有体验性与参与性。如上述“科普园”、“体验馆”、“视频”农场。

(三)重视葡萄周边商品,围绕旅游全要素创新

目前,怀来的特色商品主要以鲜食葡萄和葡萄酒为主,应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全要素进行产品创新,开发特色产品系列。如挖掘葡萄酒饮食文化,开发特色“葡萄宴”;建设葡萄园野营基地;在葡萄旅游带景点之间开发适合骑行、自驾的观光游览或比赛路段;在游购娱方面,设计葡萄旅游的特色商品,形成系列,打破商品的单一性。

(四)做好旅游整体规划,积极吸引社会资金

怀来县应以发展葡萄旅游为重心,并制定整体规划,积极实践并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村企合作、产业推动”的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如果能够探索成功,将会吸引各地公务考察团的参观学习,届时怀来的商务旅游会应运而生。

四、“互联网+”视角下促进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葡萄旅游服务标准和规范

为了更好的维护品牌,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怀来葡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葡萄旅游服务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怀来县的葡萄旅游既有强势增长的市场需求,经营者也有从事葡萄旅游的积极性,如果政府能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规范制定、高效管理方面积极作为,必将推动怀来葡萄旅游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整合利用媒介,多方位立体营销

除了运用旅游宣传册、电视广告、户外广告、葡萄节庆等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促销外,还应充分利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来改造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加快建设葡萄旅游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宣传品牌、树立形象、网上销售,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营销体系。

(三)整体营销,宣传区域品牌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3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实践证明,农业旅游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在维护和建设生态自然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多元化发展、引导城乡居民互动与融合、发扬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当说,农业旅游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上海农业旅游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其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已经具有多个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并融合到全市旅游一体化的体系中。鉴于农业旅游在今后将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贡献,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开展研究,探寻上海农业旅游的成长路径,对指导其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上海农业旅游概述

1.1农业旅游的一般概念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通过开发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来实现旅游活动范围向物质产业部门的延伸。农业旅游的兴起可以从3个角度解释。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农业旅游的发生背景基本与城镇化发展同步,是在城乡互动中探索出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之一[1]。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看,由于农业旅游的内容介于观赏自然风景和品味人文风貌之间,因此它迎合了游客寻求多种旅游体验和追求闲暇享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农业旅游的根本动机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是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2]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看,农业旅游汇集了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功能需求,经济生产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分别对应了它发展的载体、诱因、关键和依托[3]。

1.2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脉络

1.2.1发展阶段上海农业旅游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出现了正式对外营业的农业旅游项目(场所)[4]。以2004年8月总书记到崇明视察前卫村农家乐为分水岭,上海农业旅游经历了探索成长期和成熟扩展期这2个发展阶段。探索成长期中,上海各郊区县结合自有资源分别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农业旅游项目,开创了沪上农业与农村转型发展的先河。1991年,南汇县(现为浦东新区)举办了第1届桃花节;1995年,孙桥农业园区成为首家对外开放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2000年,崇明县前卫村农家乐成为正式挂牌营业的第1家[5]。上述农业旅游项目的成功,使同类经营场所在这一阶段相继涌现,截至2004年,上海郊区有建成和在建的农业旅游景点约40处[4]。粗放式、散点化是该阶段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成熟扩展期中,基于本市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上海相关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认识,加大了对其建设的科学指导力度。2005年、2006年和2009年,上海市农委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农业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上海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些指导性文件强调了农业旅游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多种经营主体的参与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突出旅游项目的层次和市场结构的设计,布局重点发展区域和开发对象,并给予政策帮扶和资金补贴(2009年上海市对63个农业旅游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安排补贴金额共计3430万元)。据上海市旅游局统计,2009年末上海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100多个,年接待规模达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约70多个,全市涉农旅游总人数约1000万人次,同比2008年增长15%以上,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总收入15亿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约3万人(包括季节性就业)[6]。

1.2.2主要类型上海农业发展目标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因此对农业旅游类型的选择也遵循这一目标。根据有关部门的表述,目前上海农业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专题性观光农园、综合性农业公园、农家乐、人工生态林公园、农业旅游节庆5种[7]。应该说这样的分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能够囊括当下上海市民及外来游客认知和参与的游玩项目(表1)。

2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与全国各地一样,上海农业旅游从尝试推出到产业化开发,从市民的猎奇到喜闻乐见,反映出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交错区域系统中乡村和城镇生活状态的融合。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乡村和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空间上的流动促成了推动农业旅游发展的各种力量模式的生成[8]。

2.1基本理论

2.1.1动力和动力机制从广义上讲,动力泛指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力量。根据形成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动力与间接动力;根据作用强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主导动力与辅助动力[9]。动力具有方向性、动态性、加和性3个特征。所谓动力机制,是指一个社会、区域、业态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关系和其产生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导并发生作用的过程、机理与方式,其本质是描述动力与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10]。动力机制具有抽象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反映的是事物运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并且引导着相应的制度安排。

2.1.2农业旅游的动力机制体系农业旅游隶属于大旅游的范畴,因此其动力机制也是一个多因子、综合性的驱动程序,并且符合旅游业依托推力和引力(拉力)双重作用下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旅游的动力机制由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组成,包括需求系统、引力系统、中介系统和农村支持系统[11]。需求系统是以人对旅游的消费需求为原始推动力,促使农村农业地区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引力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物质和非物质2种载体激发游客参与农业旅游的兴趣;中介系统是上述2个系统的纽带,负责信息的交互传递,各类传媒机构、旅行社就是该系统中的一员;农村支持系统主要负责农村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它是农业旅游动力机制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

2.2上海农业旅游动力机制解析

2.2.1机制的形成各地实践证明,农业旅游的发展源于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也是动力机制运行体系完善的过程。与全国各地一样,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普适性,但地域差异的客观存在也使其具有自身的机制形成。在上海农业旅游的2个发展阶段中,动力机制先后依托了不同性质的“力”。第1阶段初期,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在专注生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经营,如何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及相关资源,成为当时村民思考的内容。部分地区成功的探索纷纷为后继者效仿,各类农业旅游的雏形得以生成。体制变化引发的动力占主导地位。第1阶段中后期,上海市场经济已呈现繁荣迹象,农业旅游项目面向市场化的运营得到广泛接受,产品开发和理念包装更加成熟。可以看见,市场动力逐渐取代了体制改革动力,成为动力机制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该阶段也实现了上海农村地区人与人交往由传统的社会性向经济性的转变,这也对农业旅游后续发展有积极影响[12]。第2阶段起,农业旅游在上海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已经奠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壮大是各处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品牌特色成为当地旅游产品的标志及示范是此时的发展方向,形象动力融入了已有的机制中。如今,随着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启动,以及对农业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的再认识,社会动力成为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又一促进作用。改革动力、市场动力、形象动力和社会动力组成了上海农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全部,4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力的作用大小并没有平均分配,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它们对动力机制整体运行体系的4个系统的有机融合有积极影响。

2.2.2机制的运行上海农业旅游动力机制的运行,需要内部和外部力的作用。改革动力、市场动力、形象动力和社会动力推动了动力机制的形成,在其运行过程中,这4个力既有内生的部分,也有外生的部分。内生的部分可以概称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它是内源性的力量,是农村居民对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农村地区对谋求自我发展的内部需求。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内部管理水平、生产特色、村民接收新事物的能力等。不过,无论这个内源性力量的强弱如何,它都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力的方向呈现出单向性。外生的部分可以概称为城市化外援驱动力。城市化的进程促使靠近城市的乡村地区在生活方式、城建格局、产业形态等方面逐步朝城镇化过渡与融合。城市化外援驱动力具有多向性,这就使得不同农业地区由于受到该力的方向不同,催生出不同的农业旅游类型和规模。这2种力的作用是上海农业旅游动力机制良好运行的保障[13]。图1为在成熟的动力机制下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示意图[10]。可以看出,农村、农业和服务业部门在自主创建的同时融合形成农业旅游动力机制的体系,并在若干动力的作用下实现了上海农业旅游的发展。而且,源头到终端的传导过程和终端到源头的回馈过程形成一个循环,做到彼此促进。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4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三门峡;发展研究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概述

2016年01月04日,我国国务院正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当前农村产业经济链新道路,促进广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对原有产业、产品运营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与融合。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表现。具体的是农业提供资源,以旅游服务为表现,通过农业产业链中的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模块相契约的部分以新的商业价值向市场全方面的渗透,而旅游产业因农业价值的融入,大大增加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使得新的产业链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简单的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休闲农业更具有市场价值,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三门峡市所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位于我国内陆区。平均气温高,日照充足,很适合种植业和林果业等的发展。而且三门峡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开展体验性的观光项目。再加上三门峡市的人口众多,为当地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0年7月5日,我国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政策。政策主旨从三方面出发:一是进一步完善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尽快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三是以重要活动为载体,形成全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并召开2010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目前,三门峡市全市已建成数家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果汁、果酒、果奶、果番等系列100多个品种。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全市形成了“果一菌一肥一果”和“果一加一畜一肥一果”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本市的产业经济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综合效益。

3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3.1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成就

沿黄带观光农业创收。沿黄河农业带由本身的传统农业带转变为现在的观光旅游带,借助天鹅湖湿地公园,黄河公园,天鹅岛,天鹅湾等自然景观和坡沟,发展特色小镇,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部分游客入境消费。可以促进销售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旅游业中的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街,风情表演等等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特色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镇,投入了科技含量,培养了一批人才,如花卉,有机蔬菜水果领域,建设了特色农业产区,打造了特色休闲农业后,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区促增效。将农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园区提高了科技含量,对缺水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带,建设了生态农业带,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3.2三门峡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2.1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三门峡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27万平千米,只占耕地面积的32%。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现象日趋严重,三门峡市中低产田占地面积约为80%。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当地节水灌溉等面积较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56,当地旱地水分利用率为55%。3.2.2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瓶颈三门峡市果品业在全省有较高领先地位,然而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度较低,规模和质量效益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异。当地畜牧业面临着用地、环保条件制约,以及当地烟叶受政策影响较大,发展空间均被压缩。渔业、食用菌、蔬菜、药材等体量小、产品粗放、名优产品少,优质高端产品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开发。3.2.3产业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休闲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对产业链的延伸没有进行深度研究,产业链条没有得到充分完善,而且当地产业化发展缺少引领其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仅有的两家部级农业龙头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当地省级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3.4%。3.2.4管理体制不完善休闲农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更作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具备开放性、综合性的多元化旅游主体,因而对管理层次的要求要远高于简单的农业及休闲业。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目前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员工相关知识较为缺乏,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服务人员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3.2.5缺乏宣传力度由于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和各个经营主体零散、分布不集中,各个经营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经营圈,宣传力度比较小。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经营者投入的资金较少,公益性的产地宣传、地理标志品牌宣传缺失。

4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4.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经营者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建立蓄水池实现涵养水源,减少干旱带来的深度影响。在道路方面,加大力度改进开展休闲农业村庄的道路,还可以建设乡村观光旅游专用道路,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在供水、停车场、网络设施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对于游客的接待,要做到一条龙服务,时刻为游客准备时间和精力。

4.2创办三门峡市特色休闲农业

当地休闲农业没有突出的特色优势,因此可以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聚集村,当地经营者可以通过农村的各种资源加强特色农业的创建,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特色村镇景区。三门峡市果品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加大力度发展观光果园,创办具有特色的果品采摘园。吸引游客体验当地农业活动,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发展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活动,但是得大力监管食品安全,确保游客的健康安全状况。其次加强景区的安全防护,为游客打造一个舒适满意的旅游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当地服务质量,可以使游客充分享受乡土田园的乐趣。

4.3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通过把农业产业链的价值融入服务业里面,增加了休闲农业的价值,也可以休闲农业为依托,把地产、创意等相关产业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服务功能。农业不再局限于在生产以及产业经营,还可以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4.4合理规划布局

作为农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加强规划引导,将农业资源和人文艺术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要按照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并且学会借鉴其他城市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发展布局。作为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使三门峡休闲农业走上合理规划的发展道路,防止在经济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5加强宣传、铸造口碑

由于半数以上的休闲农业游客是在亲戚朋友口中获得信息的,所以这说明休闲农业园区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做得不好,行业缺乏系统性的营销策略。在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如农村宣传片,向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还可以举办影响力大的农事节庆活动,吸引各地的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

5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

目前休闲农业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并对我国近年来关于社会生态环境的维护及产业经济的优化及提高都有良好的帮助。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更为当地的农村经济效益带来了巨额提高,并对现有的资源实行了进一步利用。

5.1对当地资源的进一步利用

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中,因地制宜发展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这次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争取能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带动当地的产业经济链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三门峡市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改变为多类产业共同发展,产生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循环经济,建立了新兴产业园,以工带农,以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当地经济产业链。确切培训与发展“互联网+产品”行动,大力运行新型营销模式,促进发展果品电子商务对于销售主体的吸引力,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的覆盖面。如建立产品的特色馆,通过特色农产品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2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通过旅游产品整合,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近年来在我国政策引导下,农业经营模式有着不断的创新与开展。农业旅游的模式更突出了乡村旅游也将会更好走向广大群众,传扬我国本土文化。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开展更是在当地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5.3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长农民经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当地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丰富的产业链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葛小平,林雪涤,王玲.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

[2]孙洁.农业三产融合来了,解读《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6,(03).

[3]王兴国,史晓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02).

[4]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

[5]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

[6]舒绍茂.南京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6,(05).

[7]潘利兵,李增杰,刘晓军,梁漪,孙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5,(35).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家乐;经营水平

1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现状

农家乐这一新型旅游模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乡村旅游演变而来的。自政府出台旅游扶贫政策以来,农家乐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由于都市人群长期处于喧嚣紧张的生活状态中,需要回归自然寻求一种轻松的旅游方式,由此农家乐经济产业链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乡村旅游客流量已达3亿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已达800亿元[1]。现如今大江南北都可看到农家乐的身影,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另外,农家乐的发展对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农家乐在我国各地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家乐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整体发展规划不合理,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改进,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第二,部分餐饮门店证照不齐全,无证经营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资金,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一些未经防火审核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经营者缺乏安全自救常识。此前,我国农家乐项目开发较为盲目,出现资源浪费及管理思想落后的现象,经营者通常对旅游市场预测不敏感,缺乏具体营销策略,对于旺季和淡季经营不平衡。由于经营者文化素养的限制,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服务质量也较低。此外,政府方面对于农家乐的扶持力度不够,参与度较低,没有积极做出引导,使原有的乡村味道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农户间的恶性争斗。

3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对策

3.1强化管理部门自身责任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使其重视服务质量。为了促进农家乐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规范与引导不可缺少。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农家乐的开发与经营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建设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明确行业准则,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增加经营者的自律性,整体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应对农家乐经营人员展开培训,如在旅游知识、礼仪服务规范、管理水平、烹饪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使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家乐品质与等级。对农家乐实施等级划分政策,加强管理部门的整顿,对相关场所进行综合评定,对基础设施、安全条件、卫生标准等几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评定不合格的商家进行警告、整顿[2]。在执行检查时,要求经营管理人员出示营业执照,必须达到证件齐全的要求,否则将不予开放。农家乐协会应对经营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利并体现出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对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当地风土特色来确定,不可盲目发展,具体表现在增添新颖娱乐项目,同时保留生态特色。

3.2提高农家乐经营水平

农家乐经营者应立足当地的生态特色,从基本服务起步。在农家菜上体现出当地饮食文化,为游客提供农家屋,为游客提供可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地域,将田园风光展现出来。农家乐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提高经营水平,研发出他人无可复制的项目。农家乐最大的特点在于“农”,所以经营者应充分开发可供游客实践的农事项目,运用农村风光与农事活动吸引都市人群的目光。例如,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由于旺季带来较多的游客,使现有食物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许多经营户带领游客进行农事采摘,游客在农事活动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不同的山水成就了不同趣味的农家乐,游客被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所感染。由此可见,农户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趣味旅游项目。现有资源指的是土地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使游客参与到趣味项目的体验中,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农村生活体验,体会农家乐独有的魅力。

3.3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需要对农家乐的长远发展给予支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规划布局。制定的规范管理体制要符合实际发展状况,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从物价、卫生、质检等各个方面入手。定期做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信息与旅游动态,对市场行情做出预测,为农家乐业主提供正确的指导,研发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家乐的扶持力度,维护公共关系,将农家乐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优质服务宣传至更多地区,利用政府优势扩大本地农家乐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群来休闲度假,从而提高农家乐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此外,政府应辅助农户积极开发新景点,充分展现本地特色。由于大量游客长此以往的蜂拥而入会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遭到损坏。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对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展开建设,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旅游路线,如开设旅游大巴通道,使游客体会到舒适与便捷感。

3.4拓宽融资渠道

农户应寻求更多的融资通道,解决农家乐资金短缺的现状,改善设施管理与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可促进其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不断增加新的项目,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锁产业链,使农家乐逐渐形成星级档次。金融企业需适当降低对农民的贷款门槛,使农家乐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对商业银行来讲,可以拓宽贷款营销的渠道,从而达到与农家乐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目的。此外,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用现代化经营理念进行管理,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依照科学流程展开管理,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优势,为农家乐开拓旅游市场。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流量与经济效益,使农家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6

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各部门意见,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了加快我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对策措施,在此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是全面深化“四项改革”。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专班制,健全旅游体制机制和组织机制,切实发挥起旅游巡回法庭、派出所、旅游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目标责任改革方面,注重提升思想层面的责任意识,将旅游发展的主要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督办督察改革方面,坚持将旅游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计划,对重点项目、旅游环境、景区建设进行现场督办。考核任用改革方面,调整考核体系,坚持以考核论英雄,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用人格局。

二是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

市场化运营旅发公司,选聘旅发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高薪聘请有经验、有阅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来管理、经营景区。组织一批优秀干部到景区挂职交流,增强市场化经验。组织环卫、市政、园林、林业等部门干部,对现有景区按照城市标准统一管理,提升景区化水平,降低景区运营成本。

三是增加营销市场化手段。

设计价格合理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圣金旅行社采取合作的模式,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各大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长期推广碾子山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发挥民间团体市场化营销作用,持续不断的与户外团体、各类体育协会、自驾游协会、文艺团体、摄影家协会、老年大学等民间机构建立业务联系,进一步开发新兴旅游团体。扩展旅游营销范围,做好网络营销,承办好cctv5“谁是冰雪之王”的赛事。同时,举办各类产业大会、论坛,加快与xx开展“四地”合作步伐,拿出实际动作,建立联票。

四是完善旅游配套。

探索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管理景区宾馆和餐厅,寻求与知名宾馆和餐馆的合作,无缝对接主要景区交通枢纽,与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火车站等通力合作,设计开通旅游观光专线,解决游客“吃”“住”“行”的问题。加快推进射击、演绎等体验度高的旅游项目,开发自驾游线路,打造自驾游目的地,建立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打造旅游ip,做好麦饭石、金属制品、军工纪念、手工艺等系列旅游纪念品,谋划建设旅游大超市,以超市模式集中销售,统一结算,鼓励发展高档次歌厅、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侵权必究。酒吧、茶室、康体等休闲娱乐业,启动xx大剧院运营,丰富游客夜生活,解决游客“游”“购”“娱”的问题。研究打造“xx论坛”“马拉松产业论坛”,打造承载全省产业发展论坛聚集地,培育中医疗养、康复、养生项目,开发森林养生游、“森林人家”体验游,打造生态养老、医养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养老养生基地,开展自然教育、户外生存教育、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等研学教育活动,打造部级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解决游客“商”“养”“学”的问题。大力发展农家乐、花家乐、林家乐等休闲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积极培育婚庆旅游目的地、市场、产业和产品,大力开发野外探险营地、丛林野战营地等探奇旅游产品,打造亲近自然、亲近人文的探奇特色运动,解决游客“闲”“情”“奇”的问题。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7

一、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对于一产和三产的优势互补分析

通过将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建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对接协作关系,不仅能够发展各有优势,同时对于两个产业的融合,发挥农业的区位优越和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市场广阔的优势,通过地方政府的搭桥和旅行社的宣传推介,实现两个产业的优势互补有着积极意义。

1.农业和旅游的结合能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并加快农业旅游的升级

发展农业旅游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带动农业周边的住宿、餐饮、乃至交通设施和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农业和旅游的融合,以及旅游人群的带动作用可促进地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发展,同时参观带动效应可以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对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善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农业和旅游的升级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和旅游的结合,能够推动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其中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众多子行业,诸如交通、基础设施、餐饮等部门,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又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旅游发展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对于带动农业的发展,提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对于两个产业知名度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旅游品牌具有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同时其对外宣传的能量不容小觑,同时旅游者对于产业品牌的认同度也比较高,通过对于旅游品牌的宣传间接带动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铸造精品旅游品牌,产生巨大的产业凝聚力,从而带动农业的品牌的行程,继而发展和繁荣农业产业。

二、关于反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几点思考

虽然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面临诸如缺乏长远战略意识、专业人才匮乏和资金筹集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但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新业态旅游形式的不断出现,农业旅游必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因此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路,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1.制定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

使得产业取得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规划意识,不能随意发展,强化农业旅游的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做出精品,并且根据产业的优势和特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农业旅游和当地农业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2.必须明确保护的生态环境原则,通过基础设施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核定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在此基础上控制来访游客的规模,生态旅游产业本身是体验旅游,发展的是体验经济,如果环境一旦破坏而且短期之内难以恢复,体验必将无从考虑,因此一旦游客规模长时间超过本地的环境承载力,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游客体验程度的下降,导致基础被破坏将不利于区域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严格遵循“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因此在开发之初就要预先确定好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应对措施,并备好危机预案以确保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3.明确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同时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同时针对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优势产业,制定具体的优势旅游产品,抢抓机遇,整合资源,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同时构建科学的营销组织不断提升农业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4.开展农业旅游营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当地农业旅游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示当地休闲农业的整体品牌,并通过媒体和网络等对当地生态农业项目进行集中报道,创新主体性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同时配合目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名牌营销活动;另外积极尝试农业旅游营销的联动机制,协调区域农业发展。

5.根据区域优势选准定位,并且针对目标客户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要想实现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和投资回报,必然要根据本区域的生态农业定位找准客户群进行目标宣传,因此努力扩大生态农业旅游的吸引半径的最佳办法就是宣传促销,生态农业旅游区要改变宣传策略,转变经营观念,必须重视区域的包装和策划,并且制定科学的宣传计划,针对目标客户的进行精准促销。并且在宣传中广泛利用现代传媒,并且和旅行社等中介机构以及政府旅游部分合作,加强农业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介。

6.营造生态农业旅游的良好内外部环境。首先是完善外部基础设施建设,妥善处理好生态农业园区的硬件建设方面,重点是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改善诸如用水用电、道路等方面的建设,与此同时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其次是完善农业旅游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当地市场秩序管理,打击非法营运及宰客行为,维护当地良好的市场秩序的同时树立旅游品牌。最后是制定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提高营运水平,为创建知名农业旅游品牌准备。

三、结语

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对农业产业本身催生的经济效益亦不可估量,在推动生态观光的过程中,通过旅游带动科技和信息的传播推动农业向高端产业链的深层发展,通过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集约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园区的原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复合型农业转变,通过生产示范和游客的旅游观光,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举提升区域经济面貌,产生重大的农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实现农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所谋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无忧回归自然的生活体验方式,代表更多的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将农业和旅游完美结合催生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凤云,山东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状况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9(9).

[2]刘宇鹏,李秀江.河北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2):219.

[3]朱惠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6).

[4]农业旅游、农家乐服务规范(审定稿)[S].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bbcash”为你整理了这篇农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是农业的重要路径,是客观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为深入了解我区农旅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根据2020年区政协工作安排,区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与宗教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瓦屋乡、桐木坪乡、坝黄镇、川硐街道等地的园(坝)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区直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负责人及政协委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并收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区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工作,将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农产业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公司+旅游+农产业扶贫”“旅游+产业+电商”等模式,成功提升了当地旅游吸引力,通过安排就业、带动当地特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开发农家乐等方式,成功带动周边数万名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打造了铜仁文化旅游扶贫样板。先后评定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示范点2个、星级农家乐12家、旅游村寨8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客栈1家,川硐街道板栗园村列入首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生态农庄、农业观光园、采摘篱园、休闲垂钓园、水上乐园、自驾营地等旅游业态齐全,每年10余次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大明边城灯会、路腊樱花节、瓦屋油菜花节、桐木坪李子节、路腊荷花节等独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已凸显品牌效应。2017-2019年全区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亿元,带动困难群众吃上“旅游饭”7800余人,为助推我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业园区功能日渐完善,助推农旅同步发展。全区各农业园区按功能划分,建成了和平、坪茶、司前、老麻塘等8个坝区,将坝区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实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共享,以园区旅游带动坝区增效、以坝区产业促进园区提质。同时,用好用足坝区利好政策,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坝区综合功能。瓦屋探索“园区+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文旅农”一体化特色彰显,瓦屋乡“边贸小镇·黔东花海”被被评为“贵州十大最美油菜花农事景观”。

(二)园区景区化全面提升,“农业+旅游”融合推进。从经济、生态、旅游方面着手,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样板达标坝区为目标,万亩油茶基地、白水贡米生产基地、3000亩香菇小镇基地、精品水果基地等建设有序推进。全力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相继组织注册“碧江白水贡米”、“聂大姐酸豇豆”等商标,全区农产品市场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同时,通过推行“春赏花、夏体验、秋采果、冬度假”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更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三)农旅一体化效益凸现,乡村振兴未来可期。以打造城市后花园为目的,云场坪、漾头、瓦屋、六龙山组团式发展,形成了路腊、茶园山、克兰寨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百花渡景区通过产业规划,以景区作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寨经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大棚种植等产业,通过产业升级带动百姓增收。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的成功打造,极大提升了我区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水平;积极抢抓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机遇,板栗园村被评为贵州省“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此外,还通过精心组织川硐板栗园村申报中国美丽乡村,滑石白水贡米申报贵州乡村特色产品,成功举办桐木坪桃李采摘节、云场坪樱花节等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形成了一大批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旅游消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保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统筹不够,缺乏合力推进机制。目前,全区还缺乏统筹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组织领导缺位,战略定位不明晰,缺乏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部门联动不足,有的乡镇还未能很好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根据总体规划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发展旅游项目,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氛围不浓。

(二)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园区农业生产景观化、产业发展旅游化开发不足,园区“农旅+”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农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在特色彰显不够,乡村旅游“农(农业)、俗(民俗)、情(风情)、趣(趣味)、真(自然)”等方面特色体验没有充分体现。同时,各乡镇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基本都是农家乐、农业示范园和生态观光园,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对各自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文化景观等独特性资源的深入开发,农旅一体化发展后劲不足。休闲农业观光点还处于“盆景”状态,规模尚小、开发水平低、景区特色不明显,不能串点成线。

(三)资金投入有限,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大多数农业园区起初都是从农业的单一角度去进行规划设计,未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求,以致在园区的功能分区、布局上不合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资金保障有限,园区路网、游览步道建设不符合旅游要求,等级低、标识标牌不规范。多数园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路标、厕所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以及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推广平台等现代化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

(四)主体培育不足,缺乏专业人才保障。农旅融合的主体包括农民、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目前我区农民外出打工的比例逐渐提高,留守劳动力数量有所下降,且留守人口年龄普遍较大,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地方特色、人文风情不够了解,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亟待提高。同时,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素质的乡村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和优秀旅游服务人员欠缺,普遍缺乏领军式的、有实力的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阻碍了农旅融合的进程。

(五)融合程度不高,助推脱贫的潜力亟待挖掘。我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对推动产业就业增收、集体经济分红增收、农家乐民宿带收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带动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增色、农业增效、生态增优、文化增智方面的潜力,需进一步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生态宜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风文明程度,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蓄后劲。同时,在旅游推介、宣传营销方面不够,还缺乏有效的宣传信息平台。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政府统筹,建立农旅融合保障机制。将农旅一体化发展作为惠民利民的一项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农旅融合工作推进机制,写好大农业+旅游这篇大文章。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农旅一体化发展领导组织,建立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抓实农旅产业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业态培育、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整体谋划,加快形成“以旅强农、产业互助、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二是强化联动服务。组建农旅融合发展工作专班,推行联席决策服务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设立农旅一体发展项目“绿色通道”,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要求,多领域宽范围协同推进农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三是制定发展规划。根据《中共铜仁市碧江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标准编制《碧江区农旅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地方实施意见,落实专项政策措施,为全区农旅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和定位,使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步入科学化、标准化的轨道。

(二)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农旅融合特色亮点。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走乡土化、差异化、规范化农旅融合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明晰好路径。坚持“产业打底、旅游增收”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促进传统农业提挡升级。二是打造好品牌。着力实施农旅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全面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族文化,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打造一批环境优美、宜业宜游、各具特色的生态农旅观光项目,发挥品牌效应。三是实施好试点。立足地方特色,开展试点先行。着力抓香菇小镇、传统村落、农业公园的农旅融合试点,力求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国。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旅融合配套设施。一是加大农业旅游景区(点)及沿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设立“农旅融合专项基金”,整合美丽乡村、扶贫开发、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涉农资金项目,推动社会资金、城市工商资本下乡进村发展农旅产业,推动农旅融合的快速发展。二是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标准要求的旅游交通道路,使沿线景点连成片、串成线、形成一条“珍珠链”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完善游客接待中心、供排水系统、电力系统、食宿条件、园区景点内部路网步道、公厕、交通标识、停车场等内部配套设施建设。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9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农业中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达到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的目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明确了相关具体要求,这标志着党的“三农”工作理念的又一重大创新。国务院于2015年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在新型城镇的依托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进行现代化体系的构建,尽快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同时在产业融合方式、产业融合主体、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部署。为开展好试点工作,切实试出成绩、试出经验,市委改革办牵头组成调研组,突出问题导向,深入进行了调研,掌握了整体情况。找准在产业融合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不仅事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会在更深层次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城乡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以以“三农”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健康养生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增强“产加销消”的互联互通性,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努力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切实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大意义

产业兴,百业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党的“三农”理论和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十八大以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和示范带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实施推进行动,一是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三是有利于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四是有利于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实施推进行动,对于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xx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xx县基本情况

xx县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昆明市的卫星城,是昆明市的西大门和通往滇西8个地州(市)的重要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市辖9个街道办事处,包括八街、县街、草铺、禄脿、青龙、温泉、太平、连然和金方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1301.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48公顷,共有74个村(居)民委员会,64个村委会,387个村(居)民小组,357个自然村;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76万人,城镇化率达75.8%,城镇人口28.63万人,乡村人口9.13万人。户籍人口27.63万人。食用玫瑰、鲜销蔬菜、红梨、名特优新水果、规模养殖等高原特色农业已发展成xx县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并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是昆明市鲜销蔬菜基地和昆明市畜禽养殖基地,2007年被中国果蔬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红梨之乡”,2017年我市被列为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市,2018年,xx县八街食用玫瑰认定为云南省第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区,xx县海湾茶业有限公司的“老同志”普洱茶评为2018年云南省优质农产品品牌之十佳茶叶品牌之一。

(二)xx县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现状

xx县属传统工业城市,一直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xx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发展思路,聚力打造“一产服务三产、三产助推发展”产业格局。

农业全面升级。全面启动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3个都市农庄项目通过昆明市评审,昆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220户。成功创建为云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县(市)、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街道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观光农业、游憩休闲产品和品牌日益成熟和多元。201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5.2%。

工业不断突破。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云天化石化配套产业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顺利投产,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23.12亿元和126.55亿元,分别增长50.7%和39.2%,增速均位列昆明市第一。2018年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增速在全省各县市继续领先。蝉联云南省经济发展“10强县”榜首,位列“2018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73位,“2018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27位,“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70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时代贸港、大西部建材城、华楚汽配、南亚国际陆港、中南建材城等项目建成运营,砂之船奥特莱斯一期盛大开业,大连圣亚海洋公园一期启动建设,大润发超市成功签约,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1家。成功举办xx县美食节、八街慢生活、禄脿葡萄文化节、徒步太平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系列工作,全域旅游氛围日益浓厚。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19.8亿元,同比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4.64亿元,同比增长37%。

(三)xx县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

2016年,xx县被纳入云南省滇中产业聚集区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云南省桥头堡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2014-2020)》把全市九个街道中的八个纳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布局区规划,使xx县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张,全市耕地面积已从原来的12万亩缩减到9.822万亩,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4:43.1:52.5,农业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压缩和制约,农业与其他产业争夺环境资源的现象日益凸显。

在发展的挑战面前,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xx县的农业发展也蕴藏着难得的境遇。虽然随着工业的拓展和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规模在不断萎缩。但是农业、农村工作没有减少,农业的外延在扩大,内涵在延伸。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因此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位农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力开发农业的休闲、观光、旅游、培训、服务功能。在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加投入,强化农业生产功能,把农业的功能从生产功能拓展到餐饮、加工、休闲、体验、观光、旅游、教育、培训、服务等二、三产业上。结合昆明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一县一示范”全面推进xx县南部八街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南部乡村旅游、建设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区,充分依托资源气候条件,巩固发展红梨、食用玫瑰、外销蔬菜、畜禽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水果采摘、鲜切花产业和名特优新项目,大力引进、发展观赏性强、有经济效益的名特优新农作物种植,发展多样化的农产品生产,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农家乐、家庭农场,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景观、饮食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2017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84元,比上年增长9%,保持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

——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前伸后延。认真贯彻昆明市发展特色都市农业生产的精神,加快了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一是坚持“内培外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累计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昆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4家,xx县级农业龙头企业41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81个(其中,2家获得全国“五十佳”称号),农业产业化投资规模达13.7亿元,总产值17.8亿元。建成“水果采摘园”18249亩(含红梨),建成“红梨基地”10537亩,建成“高标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21230亩,建成“食用玫瑰生产基地”9424亩,建成“生态鸡生产基地”3个,出栏330万只;完成“园艺花卉基地”建设1.06万亩。八街食用玫瑰、绿色蔬菜、县街红梨、生态蛋禽肉类等农产品在昆明周边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昆明周边比较受欢迎的农产品。

——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农业园区融合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引进、培育和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及餐饮、休闲、旅游观光等农业企业20家。建成园区总面积11889亩,据初步统计,2017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2万余户。园区总产值1532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31600万元左右,流转土地2518亩,园区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成效显著。建成省级都市农庄2家,昆明市级都市农庄1家,2018年批复建设昆明市级都市农庄3家。实施了八街鲜花小镇建设项目-窑坡农业园区道路建设项目,为开发观光旅游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了六个食用玫瑰小微加工企业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食用玫瑰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为进一步拓展休闲农业发展新业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多业态发展,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水果采摘、鲜切花产业和名特优新项目,大力引进、发展观赏性强、有经济效益的名特优新农作物种植,发展多样化的农产品生产,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农家乐、家庭农场,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景观、饮食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月照屯、魏家营片区以及相连玫瑰谷观赏区,累计吸引游客突破40万人次;二是结合本土优势,打造食用玫瑰宴、土八碗、八街凉卷粉等特色美食区;三是发挥品牌优势,开发出了玫瑰口服液、玫瑰精油、玫瑰礼品等30多个食用玫瑰深加工产品,涉及食品、保健、美容等多领域,仅食用玫瑰种植加工销售产值达1亿多元。目前,正依托当地民居布局一批乡村旅游客栈,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验到农事。

八街街道为打造农业品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连续三年举办了“八街·慢生活”系列活动,重点利用食用玫瑰集中盛开这一独特的田园景观,联合各大媒体、各类商家,组织动员当地广大群众,吸引游客在每年4月中下旬、“五一”以及国庆到当地看美景、吃美食、赏民俗。吸引了600多名跑步爱好者参与其中,上万游客前往观赏。“八街·慢生活”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推广八街食用玫瑰打造了平台,并带动了“金色螳川之旅”、“真味生活·飘香县街”、“秀美螳川·和谐青龙”、“xx县春天、温泉花语”、以及“禄脿葡萄文化旅游节”等区域性农旅融合业态的发展,形成“多线、多点、多元”的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格局,推动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创建云南省旅游特色村2个,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村5个,农家乐152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19户,占昆明市四星级农家乐的47.5%),3a级景区1家。xx县温泉金色螳川荣获“中国温泉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xx县八街荣获“云南十大特色旅游新地标”,八街列为昆明市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基地。

(四)一二三产融合试点村建设情况——八街相连村

1.基本情况。相连村位于xx县八街街道西南部山区,距xx县区40公里,辖区面积20.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20米,年平均气温14.8℃,年降水量78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85%左右,耕地面积1800亩。相连村下辖5个村小组,共有农户183户,人口618人。全村种植食用玫瑰1500余亩,种植历史达22年;有生产加工公司(合作社)10余家,产品远销海内外,2017年产品销售总额5502万余元;产品品牌有“花千谷”“五月玫瑰”等。村庄通达沥青公路,花田建有机耕路;互联网、wifi、数字电视全覆盖;辖区有4个观景区、2个停车场、5个休闲凉亭等旅游配套设施;辖区农家乐日接待1200余人次,形成“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村党总支和村小组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较好,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倡导乡风文明、构建社会和谐的主心骨。2017年人均收入1.25万元。

2.发展类型与模式。依托相连村优质的生态环境、逐步丰富完善的食用玫瑰产业和加工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优势,将相连村打造为“三位一体”“三生同步”“三产融合”的一二三产融合试点村,以“玫瑰花产业+乡村旅游”模式的“相连经验”,积极探索出一条可供xx县乃至昆明市农村地区复制、推广的 “传统农业种植村一二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3.主要做法。一是提升主导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施“一增三统”,食用玫瑰连片种植面积增加至500亩,统一组织实施统防、统治、统管;启动有机食用玫瑰试验示范田建设,实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目标,力争“食用玫瑰花”早日进入部级食药同源品目录;梯次替换老化植株,借助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科研平台,积极探索育苗、栽种、管护等新技术,替换老化植株;实施“花果山”项目计划,形成水果种植多元化,满足游客不同的采摘体验需求,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加速形成“产品加工联合体”,整合10余家公司(合作社)玫瑰花加工资源,实现风险共担,收购资源、生产技术、信息共享,收益共赢;加大精深加工、生态环保型企业的引进力度,做精做深玫瑰系列产品,提升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提高产业生产技艺。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探索建设农业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完善“村(组)+合作社(公司)+科研机构”合作新模式,加快前沿农业科研技术转化为相连村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实施“回巢行动”,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发展。三是加快培育文明乡风,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在村民中广泛开展“24字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编排演出一批独具本村特色文艺作品;培育传统道德教育资源,重启“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开展模范评比活动,创建省级、昆明市级文明村;坚守好信用村荣誉。四是筑牢发展生态根基,释放乡村绿色动能。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工程;对低值林木进行置换。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全面实行玫瑰花田物理防治,探索实施生物防治工程。大力推进“七改三清”行动,重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收集处理等,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提升村间环境卫生,实行“一名党员+一名群众代表”包干责任制,全面清除村内“四乱五堆”,扎实做好“组保洁、村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抓好水源地和水库(坝塘)截污、禁白工作。五是建设强有力党组织,护航乡村振兴方向。坚持“玫瑰花开心向党、相连印象迎八方”的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方法。创办农旅开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平台,通过使用权、经营权入股、出租等方式,构建农户、村集体、公司、投资方共建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加强产业文化和乡土文化宣传,结合党建示范引领食用玫瑰产业发展、“玫瑰山谷”“花果山”品牌打造,拍摄相连“玫瑰山谷”和相连党建主题文化宣传片,提升品牌效应。

4.发展目标。相连村“玫瑰山谷”向入口吴里坝村、出口一六村渗透扩散,整个“玫瑰山谷”环线实现产业链完善、产品提档升级,“花果山”“玫瑰山谷”双品牌效应突显,玫瑰山谷旅游经济圈形成,农民收入持续稳步提高,整个相连村委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四、xx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用地问题突出。全市农业企业由于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都是以临时性活动板房为车间、休闲旅游设施等用房,难以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求,扩大生产规模更是困难重重。农业与大工业、城市扩张建设争夺土地、水资源等生产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企业只能服从于工业、城市发展,逐步实现转型,谋求发展空间。

2.农业企业融资困难。农产品由于季节集中收购,流动资金需求短期较大,少数金融部门仍在传统观念上认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影响,为规避风险,不愿向农业产业倾斜,仍按工商企业对待,致使不少大有发展前途的农业企业错失良机。由于政府缺乏金融支农风险基金政策,未能出台建立信贷风险以及提供贴息资金举措,农业企业信贷成本较高。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信贷需财产担保,而农业企业绝大部分又因建设用地限制,不少是租用农户耕地建设,根本无力提供担保、抵押。制约和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张。

3.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足。已有的大部分涉农财政项目投资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滞后,二三产业的配套支撑不足。硬件上,农村水、电、路、通讯网络落后,乡村道路大多狭窄,经营者需要投资建设变电站、修路,大多数的经营者缺乏投资能力与积极性。大部分农村不具备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随着二、三产业发展,污水等生活垃圾倍增,特别是不可降解垃圾,将破坏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4.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农产品还属于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小,深加工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农产品上, 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的人才,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集做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弱,现代经营制度有待健全完善。

五、全国其他地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验

(一)山东省寿光市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思维。寿光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向镇街区、产业园区等集中,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二是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业特色旅游,融农业于旅游,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村、景观镇、示范点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依托蔬菜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会展业;探索农业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创意农业。

三是提升农业发展能级,延长农业产业链。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畜牧、水产品等精深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利用蔬菜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扶持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壮大县域经济。

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优,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家庭农场达1315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164个,村两委领办或监管的合作社达213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多家。

(二)上海市金山区

金山区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开发农业观光旅游等形式,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立足一产,培育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筛选一批适合本地的优良稻米品种,为“金山岛”品牌大米提供支撑。以结球生菜为主的绿色蔬菜,在品质上狠下功夫,建立种植和产品的地方标准,大力开发保健蔬菜系列产品。打造“一葡二桃三莓四瓜”为核心的特色瓜果品牌。在以生猪、禽类等养殖为主的基础产业上,做强以奶牛、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业。重点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农产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

接上二产,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聚焦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净菜配送、中央厨房、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打造具有金山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聚焦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净菜配送、中央厨房、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打造具有金山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培育2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扶持发展15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连通三产,利用好农业资源和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一带四区”,初步形成“金石公路农业旅游休闲带”、4个年接待能力均超过50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20—3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企业)。

(三)浙江省乐清市

近年来,乐清立足本地特色,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试点示范县为载体,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联结机制,摸索出“农业+文创+新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组织新模式,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大荆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主题明确,围绕铁皮石斛,从组培、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最后到旅游,思路非常清晰。大荆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是一个以铁皮石斛产业为主导,集高效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宜居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是我市雁山溪谷•秀丽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也是温州市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

二是区位优势,雁荡山是国家5a级风景区,而大荆镇位于雁荡山的东大门,是省级中心镇和乐清市域副中心城市,游在雁荡留在大荆,是大荆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所占的区位优势。项目地址位于下山头村,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辐射区面积15.4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仿野生石斛种植、百果园基地、珍贵彩色健康示范林、农耕文化园、石斛深加工、铁定溜溜、石斛博览园、石斛文创园等十大工程,其中的铁定溜溜项目是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包含亲子旅宿、石斛Spa温泉酒店、各类的溜溜滑梯,在未来主打亲子游乐。

三是收入保障,大荆石斛田园综合体采用的项目组织模式是农户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投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聚优品”,以聚优品公司为主体开发田园综合体。预计运行后可使下山头村村民人均收入至少增加2万元以上,而农户无任何现金投入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三金的模式值得推广,即农户租赁土地有租金,农户土地入股有股金,带动农户就业有薪金。

六、工作原则及思路、目标

(一)工作原则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动全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通过在体制机制、土地流转、规划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改革,着力破除阻碍农村发展的各类束缚,不断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环节、产业兴旺全过程,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构建农村产业绿色发展的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使绿色成资源、有价值、可开发、增效益、促增收。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新时代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融合与集成应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以富民增收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意愿,充分保障农民合法经济利益,维护农民民主权利,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改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1.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各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共享富裕为目标。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明显提升,供应链加快重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融合模式更加多样,建成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园,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落实政策引导融合。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财税、金融、保险、投资、科技、人才和用地用电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引导各地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组织实施好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促进产业兴村强县和信息进村入户,扶持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能让更多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的融合发展主体。

二是创业创新促进融合。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创新,以返乡下乡本乡创业创新人员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融合利益共同体;以科技人员、企业家、经营管理和职业技能人才等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融合发展相关项目;以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农村创业创新成果展览展示等为载体,选拔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标杆和代表人物;以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为平台,为创业创新主体提供场所和高效便捷服务。

三是发展产业支撑融合。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带动和项目引导,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比例,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能力。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服务规范化,拓宽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同时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形成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格局,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四是完善机制带动融合。以保底收购、保底分红、利润返还、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鼓励支持企业将资金、设备、技术与农户的土地经营权等要素有机结合,推动价值分配向上游农户倾斜,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支持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产品营销、商品化处理等服务,带领农户发展新产业,增加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机会,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并与现代农业对接的能力;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户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成果转化、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五是加强服务推动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投资贸易、展示展销等平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对接等公共服务;加快制修订一批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管理和提升自律能力;完善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法,开展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指导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的合作,加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信贷支持力度。

2.总体目标。通过重点扶持、连续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加工经营主体,做强xx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到2020年,培育发展xx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家,重点专业合作社50家,以xx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带动全市建设都市农庄10家,家庭农场20家。农业总产值年均增涨不低于5%,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不低于6%,实现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2.2万元以上的目标。最终实现农业产业融合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明显提升,链加大重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融合模式更加多样的新格局,为实施xx县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七、对策建议及具体措施

(一)对策建议。

总结近年来xx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农村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紧紧扭住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全主体共享等关键,依托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等载体,做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加工流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三链重构,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引领,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把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实现产业范围扩大和就业增收渠道增加。推进产业链相加,通过加工带动,让农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通过休闲旅游带动,让农业隔二连三或接二连一,向前后延伸。推进供应链相通,通过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成本,进而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前后相应、上下衔接的庞大产业集群。

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xx县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将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人力、地力、畜力机械力和单纯依靠生产环节发挥作用转变到依靠资金、技术、管理、设施、装备、企业、企业家等多种要素协同发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来,切实破解农户松散、土地零散、资金闲散、市场分散等现象和问题。

三是要支持能够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新型经营主体,按《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推荐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的通知》(云农办企〔2017〕91号)文件要求,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和营销设施,支持休闲农业聚集村合作组织、休闲农园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农户联合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集中建设农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公共设施。要科学合理确定财政补助比例,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可折股量化到普通农户或组织成员。使农民参与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分配。

四是要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体系。搭建组织载体,创新融合模式,构建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打造产城(镇)融合型、农业内部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型、新业态向农业渗透型、园区前延后展型等多种类型。积极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积极探索各种融合模式,让农民参与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

五是在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工作体系。一是要切实加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指导、政策创设和落实、科技创新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示范创建等工作。二是要与发改、财政、工信、国土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三是以xx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ppp”项目实施服务为模式,积极探索xx县农业园区建设新路子。

(二)具体措施。

1.落实政策引导融合

(1)坚持规划引领。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将农业农村发展更多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形成“一张规划图、一套指标体系、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审批流程、一个监督体系、一个反馈机制”的综合保障机制,实现规划、产业、交通、环境、资源等要素统筹协调、无缝对接,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合理确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合理安排镇村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发展界线、生态保护红线,依法依规严格“三线”管控,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激励补偿机制,对承担基本农田保护的街道、村组及农户给予一定的激励补偿,加大对越线行为的惩戒。对保留村庄“一对一”抓好新一轮规划编制,市域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指导农村依规建设、特色发展。到2020年,完成《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市域乡村建设规划》《xx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等规划编制。严格执行规划,进一步规范农业企业用地行为和村民建房行为,禁止出现未批先建等违法建设现象,逐步化解农村违法建设用地存量,防止农村无序蔓延和低效扩张。

(2)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科学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快农村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继续实施“十三五”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街道和农村路网,到2020年,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0公里、新建22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95公里,让农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加快推进箐门口水库、大营水库、滴水箐水库等节水供水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到2020年,新增库容1150万m3,建成更加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水保障网。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燃气下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光纤等工程,到2020年,草铺街道平地哨村、连然街道极乐村、新发村实现天然气供气,114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农村集中供水率基本全覆盖,100%的中心村实现通动力电,100%的自然村实现通光纤。加快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6个。

(3)科学有效利用农村资源。深入贯彻落实科技人员下乡创业政策,支持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科技研发和实验推广基地。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增加农业中长期投入,增强金融资本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在符合规划管控和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农村使用建设用地与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合作,支持企业和市民租赁农村闲置农房发展民宿民居、文化创意等产业,充分吸引城市社会资本下乡,鼓励各类人才下乡创业。鼓励运用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被撤并停办的校舍校产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到2020年,农业创业贷款发放额达200万元,创建“农业创业示范村”1个、农业创业示范园区1个、农业创业孵化基地1个。

(4)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城市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实施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科学布局农村幼儿园,2018年建成八街、县街、温泉、草铺、禄脿5个街道的公办幼儿园;推进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实现全覆盖,争取在全省率先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学杂费。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2年。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力争实现xx县域内就诊率达90%;提高农村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深化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保障机制,实现原建档立卡人群的“四重保障”“九个确保”,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原建档立卡人口参保率达100%。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搭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争临时救助范围扩大50%,救助标准提高50%。大力发展村、街道间公共客货交通运输,提升村际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乡镇公交扩大物流寄递通达范围。加强住房保障,实现公租房使用率达100%。加快推进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建立基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模式,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养老事业。

(5)持续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把巩固扶贫攻坚成效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思路,持续抓好财政精准投入和帮扶,重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住房帮扶保障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教育扶贫帮扶一批、产业扶贫增收一批”,基本解决全市农村相对低收入群体在基本生活、住房安居、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问题,提质“扶贫攻坚”成果。到2020年,财政精准投入和帮扶政策不断优化,农村相对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全面提升加强,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创业创新促进融合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抓好乡村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好“云岭先锋”夜校作用。通过“百名典型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系列活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农村。全面开展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深入实施农村党建引领发展工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升级。深入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强力推进农村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努力夯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组织基础。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党员、农村人才带头创业致富,培养一批“美丽乡村带头人”。实施农村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建立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制定出台《xx县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育和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安组通〔2018〕29号),持续壮大村后备干部队伍。坚持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全员轮训。精准选配和管好用好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每年向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矛盾问题突出的村选派第一书记。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中招录(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基层干部力度;加强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总结推广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作用,发放“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6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电商进平台,提升创业致富技能。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实施。始终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深入开展“村霸”问题专项治理、庸懒滑贪“四类村官”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实施“互联网+党建”,管好用好远程教育村站点、综合服务及农村党员手机app信息化工作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体系,探索智慧党建新途径,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强化农村经费保障,村党总支每年不低于5万元,村民小组党支部每年不低于2000元,深入实施“春城党建示范带·螳川先锋”党建品牌培育工程,精准指导、培育打造一批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品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2)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引领能力建设,强化对各级“三农”干部的专业培训,深化对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的认识,学会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善于妥善处理和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大“三农”、扶贫、城乡融合领域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把到农村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在农业农村一线发现、培养、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提升现代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一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培育一批懂得研究产业政策、注重打造品牌、熟悉资本运作、拥有互联网思维农业职业经理人,切实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建设“xx县三农智库”,挖掘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为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谋划运筹、建言献策。注重筑巢引凤,引进一批规划、文创、设计、金融、旅游、策划、营销品牌等高端人才。注重引育结合,扶持一批懂农业、有技术的“螳川人才”,申报一批涉及农村农业发展的人才项目,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用活昆明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措施,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等政策,对人才创新创业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土地流转支持等,同时,为各类人才及家属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全方位的政策保障,解决各类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切实把各类人才吸引过来、汇聚起来,打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到2020年,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训200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500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

(4)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搭建农业信息交流、招商推介、合作洽谈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企业走进来;加大品牌推介力度,依托国际国内各类农业主题展会、节会以及新兴媒体推介xx县农业品牌、拓展农产品外销渠道、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协会、行业协会等相关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对口行业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吸引优质农业龙头企业来xx县投资。

3.发展产业支撑融合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按照“把优势调强、把产业调大、把链条调长、把效率调高”的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管理农业、用商业理念经营农业、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武装农业,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食用玫瑰方面,坚持供销两端同时发力,通过标准提质、以旅促销、减工降本、加工增效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食用玫瑰产品基地带动力、加工增值率和市场竞争力。红梨方面,引导农户进行品种改良换代,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营销方式,进一步提高xx县红梨品牌竞争力,推动xx县红梨特色化、市场化发展。畜禽产业方面,按照“稳定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严抓兽医领域安全风险综合防范,确保产业安全,积极推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畜禽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蔬菜方面,坚持稳面积、增单产、调结构、降损耗,实现优质蔬菜数量充足、品种多样、供应均衡,更好满足市场对xx县优质蔬菜的需求。到2020年,万亩食用玫瑰生产加工基地、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万亩特色水果采摘园、万亩园艺花卉种植园、百万只生态禽类养殖基地基本实现提质增效。

(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围绕绿色、安全、优质的目标,以蔬菜、畜禽等大宗农产品和区域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培育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户),带动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行“自然农法”,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支持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定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大力培育品牌农业企业,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经营运作能力,重点打造xx县红梨、八街玫瑰、禄脿葡萄以及锦苑花卉、恒进蔬菜、金江肉牛等特色优势品牌。建立健全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跟踪的追溯信息平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无缝隙监管。推行生产记录台账管理制度,严肃查处滥用和超标使用农药、兽药等投入品违法行为。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建立健全生产信用与财政政策挂钩的扶持机制,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完善违法行为曝光机制和处理机制,引导企业重视信用、建设信用、维护信用。到2020年,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省名牌农产品、昆明市名牌农产品各3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3个。

(3)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县八、温青、金太、安禄四条乡村旅游线路为重点,以大连圣亚海洋公园一期、相连玫瑰谷、温泉风景区、玉龙湾运动休闲主题公园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放松养生游、亲子活动游等业态。温泉、青龙发展以旅游休闲为主的观光农业;八街、县街发展以采摘、观光、农耕文化、农耕体验为主的旅游农业;连然、金方发展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农业;草铺、禄脿发展与工业园区配套互补、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与本地特色紧密结合的休闲体验农业。构筑起以青龙、温泉、连然、金方为主的螳螂川休闲观光花海旅游带,以八街现代农业小镇为核心的南部美丽乡村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带,以禄脿、草铺工农业文化、民俗体验、美食特产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工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

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依托现有的农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供销社、邮政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优质的农资、农产品、生活日用品销售等综合服务。鼓励设立农村综合服务网点,结合农村日常生活、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需求,提供养老护幼、信息中介、庆典司仪、活动策划以及其他符合当地民俗习惯、体现地方特色的多样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努力丰富农村居民消费内容。

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积极鼓励电商、物流、快递等行业在农村发展,依托阿里巴巴国际国内B2B等电商平台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带动更多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触网”,进一步扩宽农产品交易流通渠道。到2020年,全市所有街道建成乡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50%以上行政村建成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

(4)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农民增收”工程,着力增加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转移支付收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养老养生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农民融入产业链各环节,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延伸增值收益。培育农村产权市场,按照国家授权,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宅基地、农机、农业设施、农产品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支持农民以入股、租赁、托管等方式盘活农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作经营。实施“百千万”劳务输出工程,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转移就业每年不少于4000人次。

4.完善机制带动融合

(1)增强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改造,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专业制造和品质管理。配合做好昆明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运用供需大数据,加强对农业全产业链精准管理,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保持供需平衡。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团体和科技人才为主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现代种业、加工技术、农业机械等基础性重大农业科技联合攻关力度,支持企业和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良种良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落实国家农机农具优惠政策,重点推广适合山地作业的农业机械,推动农业机械快速发展。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7%以上,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53%以上。

(2)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抢抓云南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县(市)机遇,在南部片区规划建设集绿色种养、加工转化、商贸物流、品牌营销、科技创新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八街、县街、青龙、禄脿、太平新城等条件成熟的街道探索发展田园综合体,促进现代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和规模型农业、复合型农业的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森林花卉食品加工、森林旅游、花卉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产业,带动林业产业、花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种植养殖、农资统购、产品统销等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积极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到2020年,新增昆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本级家庭示范农场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以上,全市合作社达220家以上。

(3)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允许并鼓励农民将承包经营权上市流转、抵押、担保、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健全“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资源变资金,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制定交易规则,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公平交易。加快推进包括经济林木(果)、水面养殖权、小型水利设施承包权等各种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流转平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到2020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保护性政策不断建立健全。

(4)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坚持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产业布局要与生态承载量相匹配,引导重点水源区和生态脆弱区等重点地区畜牧业、花卉等高污染产业转移退出。加强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良制“六良”配套推广应用,全面开展深耕深松和轮休轮作,加强土壤自然涵养修复,发展种植和养殖一体化循环农业。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大力发展景观农业,逐步降低南部地区种植户对塑料大棚的依赖程度,并逐年减少塑料大棚的种植面积。到2020年,完成南部五个片区1.2万亩中低产田地的改造,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达80%以上。推广节水工艺和节水灌溉设施,深化农业水价改革,率先在高效节水项目建设区和有条件的中型灌区等重点地区实现改革目标。

(5)建立财政增长常态化机制。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支农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辖区范围内征收的土地使用税按一定比例用于乡村振兴。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支持建立担保机制,探索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通过“村企共建”等方式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建设。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对重点领域和重要产业进行扶持。实施引资下乡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综合招商、专题招商、实地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吸引省内外社会资本进入我市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创新。

(6)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坚持金融重点倾斜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贷款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以政策性金融为补充、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覆盖面,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地方涉农金融机构扩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针对地区实际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稳定和优化网点布局,推广农村非现金结算,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便利性。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以“三权”为主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支持力度,打造差异化产品体系,优化业务审批流程,提高信贷投放效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政策险和商业险相结合,加快构建覆盖农村财产、农业产业、农民人身安全的“三农”保险体系。巩固中央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深化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5.加强服务推动融合

(1)推进农村“放管服”改革。按照“审批权限尽可能下放到乡镇,受理权限尽可能下放到村”原则,全面梳理和优化涉及农业企业、农民群众的行政审批事项,让农村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提高村级为民服务站及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推动自助服务终端机、微信服务平台等高效便捷的新型政务服务方式向街道、向农村普及。针对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留守老人多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代办等便民服务,力争使农村群众办事少跑腿。

(2)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把特色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支撑点,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文化积淀,加快培育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镇。科学规划特色小镇发展蓝图,避免简单雷同,实现差异化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切实把特色小镇作为扩大乡村投资的新抓手、发展农业产业的新平台、带动农民致富的新载体,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到2020年,温泉国际体育小镇、太平新城山水田园生态小镇、县街通航旅游文化小镇、八街玫瑰休闲旅游小镇、青龙新型城镇化示范小镇取得阶段性成效。

(3)推进特色村建设。突出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等乡村特色,以青龙关山场村,草铺九渡彝族村,温泉龙山村,八街磨南德彝族村、龙洞彝族村、小龙潭村、摩所营村、相连村,县街小红祥村、小箐口彝族村,禄脿老街、艾家营村、太平新城光崀村等为重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整合乡村资源、挖掘乡村及人文内涵、融入旅游要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格局。到2020年,完成3个省级规划示范村、58个xx县级美丽乡村建设。

(4)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支持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街道、村组或特色片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以产业为基础、以生态为依托、以旅游为引擎、以富民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坚持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田园乡村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逐步建成一批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我市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价值释放、城乡统筹发展探索新路径、培育新动能。2020年,力争成功申报部级田园综合体1个、省级田园综合体1个,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市、街道、村三级书记抓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领导责任制,努力构建上下协同、左右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级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街道党工委、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局,负责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查落实等日常工作,所需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各街道党工委、市级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积极推进政策、措施落实和具体工作开展,做到工作层层有人负责,每半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一次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进展情况。

(二)强化投入保障。认真落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设立“八个1000万”专项资金,即xx县级财政每年投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1000万、精准扶贫财政兜底1000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000万、农业产业基金1000万、农村生态治理补助资金1000万、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基金1000万、农民建房补助资金1000万、农村文化繁荣、组织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资金1000万,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予以重点支持,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进行专项补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资金,一是由财政予以保障,二是从融资收入、基金收入中加以解决,三是高度重视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建立涉农资金动态管理和绩效激励机制,对推进力度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予以优先保障。各街道争取到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市财政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投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继续探索多种担保办法,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用事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具体项目建设,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

农文旅融合运营篇10

一、全国康体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康体养生、康疗度假型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康体养生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体验性、绿色健康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以及中医药健康旅游,足以体现国家对健康旅游的重视程度。目前,学术界还没有针对康体养生旅游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结合已有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康体养生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既满足自身游览观光、休闲度假需要又能达到强身健体、陶冶心灵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将康体养生旅游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发展方向,例如都江堰市在2015年5月正式对外宣布,将用10-15年时间建成中国・青城山全民健康教育与养生实践基地暨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立志于打造全国首个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

二、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青城山镇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南的部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下,距都江堰市区15公里,距成都市区60公里,目前该镇有2.8万余人。由于青城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因此青城山镇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此外,该镇还是道教文化发祥地、著名的长寿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笔者于2015年9月针对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产业进行了调查。

(一)旅游地产的发展现状

根据青城山镇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得知:在2009年至2011年,青城山旅游地产产品新增面积逐年增加,但市场成交量逐年下滑;销售面积在2010年达到12.71万平方米,该数值在2007年至2013年处于最高值,之后便一直下滑,到2013年成交量便只有1.73万平方米。市场存量面积则一路攀升至31.17万平方米,新增面积与销售面积逐年减少,存量面积递增的现象表明青城山镇旅游地产房屋空置率比较高,整个市场进入疲软状态。

(二)酒店等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青城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青城山镇旅游度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城山镇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酒店以及在建在洽谈的酒店数量众多,青城山镇酒店等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目前青城山镇共有各类酒店宾馆共12家,但是多数酒店与青城山镇康体养生产业融合还不够紧密。现存青城山镇酒店类型主要以度假型、快捷型酒店类型为主体,康体养生类酒店偏少,除高星级的酒店内部具有一定的康体养生设施,如Spa、游泳池、泰式按摩、室内高尔夫球场之外,其余快捷型酒店均缺乏康体养生所需的设施设备。

(三)农家乐发展现状

青城山镇农家乐主要分为前山和后山两大板块布局,前山主要以“青城人家”片区农家乐为主,以经营农家餐饮、住宿为主,业态较为低端。后山主要集中在泰安古镇,部分沿后山旅游公路两侧分布,除了经营农家餐饮之外,还配套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等。截止2015年9月底,青城山镇共有农家乐513家,其中四川省四星级农家乐4家、三星级农家乐12家,餐位总数26456个,房间总数7536间,床位总数14732个,从业人员总数约1237人。近年来,青城山镇农家乐发展迅速,农家乐设施设备有了较大完善,具备了发展康体养生农家乐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大部分青城山镇农家乐发展与康体养生产业相互融合还不够紧密,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农户自主经营,缺少道家文化元素,尚未形成特色高端康养农家乐品牌。

(四)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也极具投资潜力,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青城山镇健康产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青城山镇主要的医疗机构有三家卫生院,六家卫生服务站,20所美容美体机构,主要药店药房约20家,康体健身娱乐机构约10余家,多集中在高星级的酒店、宾馆及特色山庄内部。

三、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地产与康体养生产业融合不深,未形成高端产业链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主要以投资型、度假型住宅开发为主,未能形成高水平、高附加值的高端康养产业链。未来加强旅游地产与康体养生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将是青城山镇现有旅游地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为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号召,绿色地产亦是青城山镇今后旅游地产发展的一个方向。

2、旅游地产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产业支撑

青城山镇的旅游地产主要发展模式是“资源+主题酒店”,利用青城山世界级的自然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大量主题酒店,但真正的康体养生地产项目数量偏少。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脱节,缺乏文化支撑、产业支撑(包括养生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复合型的地产),难以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养生与投资的双重追求。

3、目前旅游地产出现了空置、闲置及运营难等问题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业虽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青城山旅游地产业主购买旅游地产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度假及投资,因此经常会出现房屋长期空置的情况,并且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度假酒店、主题酒店、经济酒店及度假山庄等酒店业态,总体经营业态较为单一,现代化的主题养生步行街、高档次、高附加值的购物娱乐场所较少。综合这些原因造成目前旅游地产空置、招商和运营难等一系列问题。

(二)酒店等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1、酒店缺乏高端康体养生品牌

经调查得知:青城山镇共有酒店、宾馆山庄24家,天府熊猫驿站乡村度假连锁酒店5家,其中只有青城豪生、青源酒店、六善等少数酒店为高端酒店,其余酒店多为星级较低的酒店,随着青城山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国际康体养生目的地名镇目标的建设,现有的高端酒店的康体养生设施设备、康体养生服务、医疗管理等还不能满足旅游者对高端康体养生服务的要求,并且青城山镇大多数酒店只在名称上体现以道家养生为主题,品牌知名度较低,还未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以道家文化为特色的高端康体养生品牌

2、现有酒店与康体养生产业融合不紧密

虽然当前青城山镇主题酒店市场前景十分良好,康体养生产业发展道路也十分广阔,但是就目前来看,青城山镇康体养生酒店总体来说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康体养生经营管理缺乏系统化、标准化运作。主要表现为酒店对道家康体养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没有找到切合自身特点的康体养生经营模式,从而导致有些酒店管理者盲目跟风,缺少创意和新意,酒店差异化不明显,康体养生核心竞争力不够。所以未来加强酒店产业与康体养生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将是青城山镇酒店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农家乐存在问题

1、农家乐数量众多,但服务项目和质量缺乏康体养生特色

截止2015年9月底,青城山镇共有农家乐518家,数量虽然众多,但是高星级、高标准、有特色的农家乐数量所占比重较小。现青城山镇农家乐普遍存在着康体养生特色不鲜明、经营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未来加强农家乐向康养方向的进一步融合协调发展就成为青城山镇农家乐发展的主要目标。

2、粗放经营,未形成影响力较大的康体养生农家乐品牌

目前青城山镇农家乐经营方式还处于轻管理、低质量的管理方式,农家乐经营者缺少康体养生品牌意识,未注重康体养生农家乐品牌的建设和打造,使青城山镇未能形成影响力较大的康体养生农家乐品牌,严重制约了青城山镇康体养生农家乐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四)健康产业存在问题

1、健康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健康产业体系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青城山镇的健康产业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青城山镇的健康产业相关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为薄弱,布局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产业体系。未来加强引进高端康体养生项目,进一步提升健康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将成为青城山镇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健康产业市场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

由于青城山镇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健康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运作。且健康产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导致商家服务鱼龙混杂,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突出,不利于推进青城山镇健康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3、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不足

青城山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生态农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服务业、新型社会服务产业等共同发展的多类型产业发展格局。但是健康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深度还不够,产业间的渗透性、关联度、集群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一)发展定位

1、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名镇

以青城山镇道文化资源为核心,整合山、水、熊猫等旅游资源,融合康养、颐养、医养等康体养生理念,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在国际上以“道家康体养生”为主题进行宣传,打造集养生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康体养生度假目的地,使青城山镇成为成都市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支撑。

(二)发展思路

1、加快产业联动发展,着重发展健康服务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产业创新为突破,以核心产业提升素质、产业拓展市场、跨界产业共谋发展为基本思路,瞄准大青城旅游区和特色旅游重点镇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以康体养生产业为主导的精品旅游产业体系,把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成为青城山镇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并重点突出“道文化”理念,重点发展康体养生产业,打造青城山镇产业竞争新优势。

2、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充分利用健康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特色

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入发掘青城山镇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发具有现代气息的、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旅游消费心理。最终由单一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向健康养生服务为基础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

3、引资与引智结合,培育健康服务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