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班级建设管理策略十篇班级建设管理策略十篇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9:20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1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班级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97-01

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学科教学、建设班级、全面育人的多重任务。新时代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更高。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核心管理者,在班级建设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采取多样的方式,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班级活动在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中的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任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素养的形成以外,还兼任着对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心理的熏陶;科学素养的养成;基本生活能力的辅导等。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着眼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班级活动有着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对于在情感发展不完善,认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的小学生开展多维度的教育无疑是极好的方式。

(一)开展班级活动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班级凝聚力是衡量班级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班级活动是全员参与的一项集体活动,它要求的是集体合作的力量,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班级活动丰富多彩,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都能看到自己对活动的贡献,体会到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班级向心力。

(二)开展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内容,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声情并茂的让小学生体验到德育教育的意义。比如: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班级活动:“九一八”爱国书画展;母亲节:“送妈妈一枝康乃馨”板报征集等。通过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深入了解活动的主题,动手动脑集结力量搞活动,将德育教育贯穿始终,意义深刻。

(三)开展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学习管理的新尝试

班级活动的开展,最直接的切入就是活动主题与学生学习内容的结合。传统教学枯燥无味,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没有新意,教师工作也无聊乏味。然而将教学内容与班级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学生以更灵活的形式乐学其中,教师以新的形式组织教学,师生共同生成的课程内容更多。

二、开展班级活动的策略研究

学校是小学生每天所在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而班级活动应该是最吸引学生的魅力舞台。充满趣味性、建设性、教育性的班级活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亮点,是班主任教育的重要方式。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一定是一个乐于实践善于通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管理与教育的能手。

(一)班级管理中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班级活动首先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最根本在于使学生最大程度受到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一定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次活动的举办都是要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认知。

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出发点是整体发展,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开展班级活动是抓班级整体发展的最好机会。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的全员参与,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方配合;班级活动的内容选择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多样性原则。班级活动的多样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正是因为班级活动的灵活多样,才使其成为班主任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首选方式。班级活动的多样性源于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特点,来自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

4.创造性原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应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要求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班级活动的开展只有与时俱进才有意义。只有不断的创新,班级活动才具有吸引力。在活动的开展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二)班级管理中班级活动的实施

班级活动的实施是开展班级活动的中心环节,实施的效果关乎整个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

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在班级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在于是否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角。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成为最大受益人,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的实施中施展才华。

2.在活动中体现教育的价值。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环节的开展过程中。班级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班级活动开展的环节中从设计到实施到最后的总结内化都要体现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得到发展,班级活动的实施就是给学生营造发展机会的过程。

3.活动后总结升华教育意义。班级活动的实施并非到活动形式的结束就结束了,对于小学生而言,班级活动的实施最难在于班主任教师把握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什么,这些活动中生成的东西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班主任可以以书写文稿、日记、活动后感等方式指导学生领悟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

三、总结

班级活动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作者探讨了班级活动对于班主任进行学科教学、班级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班级活动的策略。希望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学习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下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建设的现状,扬其长避其短。

参考文献:

[1]丁如许等.给班主任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2]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3]林岩.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2

关键词:小学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当前教学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往往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的学纪、学风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成正比例关系。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然而班级的管理不仅仅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与耐心,更需要的是良好的管理策略,根据小学生阶段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形成班集体概念,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来,才能更好、更有力的促进班级的管理工作。

一、小学生阶段心理特征与班集体的形成

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年龄段是7~13岁左右,据研究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学习特点,而且这一阶段也正是孩子们走向学校、班级社会化的开始。“儿童进入学校后,儿童与老师的关系成为其生活中除亲子关系外,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且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同学关系在他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他们在互相交流之中彼此影响、模仿。班集体也就是在小学生们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在儿童的相互交流中,让小学生掌握和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增长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自我评价的技能,也培养了他们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巨大力量所在。我们知道班集体是小学生们学习、生活、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它为小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品德形成以及个性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会交往获得友谊,集体荣誉感和自信等,也帮助小学生们在交往中自觉的审视自身的行为规范,珍惜自身在班集体中的声誉和培养他们为班集体负责的意识,促进小学生们自主管理,并形成良好的纪律、道德规范意识,因此谈到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在小学教学中,班集体的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班集体它不完全等同于班级的概念,它是有组织性、纪律性,有共同奋斗目标和凝聚力的学生集体,通常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一是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二是有严格的纪律;三是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核心;四是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它的最外在的表现是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组织力。班集体建设是一项较为长期和复杂的工作,它并不仅仅靠班主任的管理就能够形成,它的建设是需要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三、班主任的角色与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否能够胜任,在相关研究中把班主任的胜任能力归纳为十个要素分别为: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成就动机、人际关系、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或多或少会看到一种现象,某些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一手抓”,认真负责的初衷是对的,但效果却不大。而有些班主任工作干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在,究其原因是班主任明确了自身的角色,管理的策略恰当。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角色应该是有阶段性之分的。班主任的角色与班主任管理的策略处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低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是主导,这一阶段教师的管理策略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树立班级的共同目标,选拔学生干部,培养班级的学生领导核心以及组织机构的形成。其次,随着小学生们年龄的增长,班主任的角色和管理策略应及时转变过来,要相信学生,适当放手给班级学生干部管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策划者、激励者。学生干部是通过学生的民主选举选出来的,他们在学生之中,能够更快更及时地实现班级的管理功能。同时,他们只能分明各司其职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学生在这一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提高了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后,班级自主管理这一阶段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管理学中有句名言“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管”,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适用,但“不管”的意思不是班主任撂挑子了,这时的班主任角色转变为总指挥、引导者、促进者、协调者。

综上所述,小学班集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负责过程,它需要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合作才能形成,形成后其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它与班主任管理策略的结合,是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有效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淑文主编.余,李波编著.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3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主要起组织、管理、教育作用。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与叛逆期,思维比较活跃,性格趋向多样,越来越难管,如果一味地压制管理,只会让学生惧怕或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完全放任不管,也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积极探讨班级管理策略,不断创新,实现最有效的班级管理,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一、注重言传身教策略

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班主任的领导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班主任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与学生的命运。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看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提高理论素养,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践行,做到知行统一。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加强自身修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身的良好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自己要先做到;发现教室的卫生不好,自己弯腰捡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在这无声的教育中受到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说教都管用。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班主任,就要提高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这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一剂再好不过的“好药”。

二、注重制度建设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最忌无章可循,这样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缺乏行为规范,也使班级管理工作难以有条理地展开,因此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就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班级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保障。班级制度建设既有成文的规章制度,也有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是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其实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都比较全面,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面面俱到,有时候会忽视班级管理的差异性。所以,班主任接手班级后,要认真分析班级实际情况,在整体不变的基础上对一些细节进行修改,提高其操作性。同时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还可以多借鉴一些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做法,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这对规范学生的基本行为,确保日常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具有积极意义。非成文的制度是指班风、学风、舆论等,这是班级管理中约定俗成的内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引导、调节作用,可以说是班级的精气神,对班级整体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宽严相济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宽严相济。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从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给学生以关心与帮助。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的教师讽刺挖苦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或平时较捣蛋的学生更是如此,极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者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针锋相对,这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班级管理要做到宽严相济。首先,尊重学生,公平、宽容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班级管理工作中,后进生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有的教师简单对待这些学生,融入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认为只有严格管理才能出效果,结果越强制管理,学生越逆反。因此,教师要关爱后进生,讲究管理的方法与艺术,理解、体谅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其次,学会欣赏学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仅有优异的成绩,还有劳动优秀、热心助人、文艺才能突出等方面,这都应该得到班主任的肯定与赞扬。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第三,要严格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要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学生犯下错误时要给予批评教育,同时做好心理疏导。

四、注重自我管理策略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班主任管得过多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自我管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班级管理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如果班主任任何琐碎之事都管的话,永远也忙不完,还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应放开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享有民利,积极地为班级内外事务谋划。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选拔、培养好班级干部是关键。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一定要慎重、冷静,明确选拔标准,在综合听取全体学生的心声后,选拔出平时表现突出、组织能力强、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为班干。选拔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在工作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培训与指导,在学习、生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干部与学生的关系,成为班级建设的楷模。当班干部能独立工作后,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只需在工作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即可。同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要给予表扬与鼓励,促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但因为班级管理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其管理策略也复杂多样,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楚琴.对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交流[J].现代阅读,2013(1).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宿舍化策略;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156-02

宿舍不仅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白理能力的第二课堂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孵化基地,更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加油站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他们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的质量,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本文以公寓班级管理为出发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关注,为大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班级管理宿舍化的必要性

公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宿舍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主要战场”,占领主要战场,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扎实、有效。它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因素。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目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宿舍是班级的组成部分,更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因此,推行班级管理宿舍化是相当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二、班级管理宿舍化的优越性

班级管理宿舍化可以充分实现班级与宿舍的关系,将管理分块实施,将难题分担解决,在整个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班级管理宿舍化还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管理目标不变,管理目标分割到宿舍,管理目标“变小”,易于管理;其次管理者由辅导员转变为宿舍长,分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再次管理方式从辅导员管理全班变成宿舍长管理宿舍,辅导员管理宿舍长,管理压力大大减小;最后能充分调动学生白主管理能动性,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班级管理宿舍化政策

(一)变班级管理目标为宿舍管理目标

班级管理目标,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级管理目标就是让班级工作最优化,创建优良学风、文明班风,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学习上,我要优;纪律上,我能优;生活上,我会优。但是班级管理而对学习而较大,实现班级管理目标难度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变班级管理目标为宿舍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的转化有以下几个优势:管理目标不变,管理目标“变小”:管理者由辅导员转变为宿舍长,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方式从辅导员管理全班变为宿舍长管理宿舍,辅导员管理宿舍。

(二)变班级管理策略为宿舍政策

班级管理策略变为宿舍管理策略,关键是将班级管理以宿舍为单位分块管理,选好宿舍长管理好宿舍,代替班长管理班级,以细化代替统筹,以局部代替整体,以部分管理代替整个班级管理。

1.精心挑选宿舍长,统筹安排宿舍工作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开学初,要精心挑选宿舍长,推选的宿舍长要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做事大方,乐于助人。这样产生的宿舍长才会工作扎实,工作干练,一个舍长的选择,将会对本宿舍能否建立公平合理的卫生保洁制度,保持宿舍的干净整洁,树立的良好的学习气氛,建立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宿舍风气起到关键作用。

2.班级管理诸多工作以宿舍为单位实施

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班级轮流值日,传统的班级管理使卫生委员日常工作量比较大,主要是卫生值日是每天必修课,这是占用一定的学习时间。而以宿舍为单位轮流值日、实行宿舍长负责制,较为方便。舍长会在闲暇之余,进行值日分工,同学们也不会计较,即使分配不公,他们沟通也方便,弥补机会也多。将一人负责的工作转换为几个人扶着,压力减少,工作效率也大有提高,互相抱怨减少,班级更趋于和谐。

3.丰富班级管理干部队伍,抓好宿舍长工作

终宿舍长耐人班级学生干部考核,将权利下放,给予宿舍长充分的权利。这样宿舍长可以大胆的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能力,班主任及班长统筹安排,抓好宿舍长的工作即可。丰富了班级管理干部队伍,减轻了班主任及班长的工作压力,调动了宿舍长这支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必将对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班级管理评价为宿舍管理评价

将班级管理评价变为宿舍管理评价具体结合宿舍管理目标做考评,宿舍是否已经挂星,挂的是四星还是五星:各宿舍成员是非有挂科,挂科成员有几个;舍成员之间关系是否和睦、融洽;宿舍成员有无违纪现象。

1.以上考核严格按照班级、宿舍管理制度执行,既有局部的细致考核,也有宏观的整体考核,同时还暗含了宿舍、班级的整体和谐,加强了同学们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团结意识培养,有利于公寓文化建设;

2.以上每项满分20分,得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7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上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根据宿舍管理评价结果考核学生,其中优秀宿舍中的优秀学生将作为评优及毕业生推荐就业的重要参考;

4.考核结果不加的的宿舍中的优秀学生参考其他标准执行。

这样就将班级管理的评价转化为宿舍管理评价体系。既评价宿舍,又评价个人,进而评价班级,以小评大,带动整个班集体共同进步,向着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不断前进,既科学,又可行。

结合宿舍管理目标,对于宿舍管理的评价具体参考表格考核标准执行。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重要性;策略

班级是属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基层管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各项工作得以实施的工作平台。为了提高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各项工作得以开展实施,着实处理班级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辅导员应积极探索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便利的条件。

一、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建设的成功与否与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它直接反映了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班级建设主要体现在班级的班风学风等方面,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影响。对此,辅导员要重视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积极探索班级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努力的班集体氛围。

二、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容易忽视“中间地带”同学的发展

辅导员一般侧重两头抓:一是抓班干培养,二是抓纪律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所抓的两头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做法容易出现辅导员忽略“中间地带”同学的发展,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指导不够。导致很多这类学生都不太爱跟辅导员打交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建设。

2、容易忽视大三班级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大一大二的学生是其工作的重心。“万事开头难”告诉我们只要一开始注重新生班级建设,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后续工作也就容易上手。再者,考虑到毕业班有半年要出去顶岗实习的情况,辅导员很容易就会忽略大三班级建设。加之大三班干自己都在忙着实习,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工作进度。

3、忽视专业学习活动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活动多数是围绕院团委的要求而展开的传统性活动。如歌颂中华、五四文化节、女生节活动等,专业活动相对比较少。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掌握技能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上课学习,却没有相对应的专业学习活动,这对于他们的就业前景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余时间组织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活动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部分。

三、加强班级建设的策略

1、做好学生干部的遴选和培养

学生干部是班级建设的主力军,是辅导员得力的助手。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管理人才,委于重任,这样不仅能够遴选出学生骨干并使其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为其后的班干竞选进行部署。由于学生们一开始都是不熟悉,建议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结合辅导员意见,竞选出班级骨干。

班干队伍成立之后,辅导员通过以班长团支书为核心的培养模式,由他们带动其他班干,这样辅导员能够有侧重抓住班上骨干,给予他们更多地信任,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去调配其他班干工作,从而有效率地去完成各项工作。

2、制定和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是否好坏,同时也反映了辅导员的管理水平。辅导员要遵循班级民主意愿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奖助贷、各种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等工作方面,辅导员要使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使班级成为一个和谐民主、团结进取的班集体。

3、建立“一核心,一团结、一约束”的班级机制

班级成员是由形形的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但由于每个辅导员都带了不少的班级和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重点培养“以班团能力为核心”的模式,让班团他们自己去团结其他班干,一起去约束纪律较差的学生。这样每个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了班级学风与班风建设中去,为班级建设增砖添瓦。与此同时,班团的能力也不断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4、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在班级建设中,尤其是在增加同学们彼此了解的基础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举办班级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而且有利于班干去接触了解每一位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铺设了垫脚石。在班级凝聚力方面,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加强了他们之间情感交流,促使他们团结友爱,提升他们互助合作精神,让他们在班级体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5、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班级成员都是构成班级的基本单位,要使班级建设能够取得最大的成效,必须要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作用。因此辅导员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培养他们“主人翁”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此外,辅导员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尤其对普通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6、不同年级的班级建设侧重要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的特点,辅导员采用不一样的方法构建起适合该阶段的班级建设。大一新生由于刚接触新环境,对许多活动都有极大的热忱,此时,辅导员应该积极物色有能力的学生去参与班干竞选,同时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培养。其次,多鼓励班干们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而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了解,辅导员应结合民主评议和个别同学的意愿,及时调整班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以便更好地促进班级建设。大三的学生面临找工作或是插本学习,很多班干出现自顾不暇的现状,此时辅导员应该及时调配一些能力较强、工作较为清闲的同学做临时班级负责人,这样能够保证班级工作有人做,不会出现疏漏。

7、加强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

作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毕竟他们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学到一门技术。因此,除了日常的文体活动开展,辅导员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们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校每年开展的技能竞赛月活动就是考查这方面的内容,该活动是由各教研室主任带头、与各教研室老师合作开展。学生通过参加这类活动,不仅扎实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而且在班里形成的是“榜样”效应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上的其他同学,而这同时又促进了班级学风班风建设。

总而言之,班级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辅导员要学会应对各个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有效率地搞好班级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彦.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2.6.

[2]廖元新,胡邦宇.试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olo.1.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6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管理良好的班级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身心健康、人格塑造等都有极大影响。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尤其是在小学,学生处于培养习惯阶段,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进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小学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管理好小学班级工作,班主任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更要根据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一些管理策略,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

一、爱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的一个特殊秘密武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要让这个家庭充满温馨、和睦的气氛,需要班主任这个“大家长”努力营造。教师“爱”学生,首先要懂学生。班里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性格特点怎么样、家庭氛围如何等等都需要了如指掌,尤其是班里的一些“困难”学生,更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多多给予关爱,及时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教师“爱”学生还要爱得公平。小学生大都心思单纯,若是哪一位老师“偏爱”某一位学生,那么就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那些没被“偏爱”的学生对老师自然会心存不满。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施以爱,但要爱得公平、公正,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班级规章制度

对于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更要做到制度化,让学生有章可循,从小就培养学生知礼仪、守纪律。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班集体组建后,就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级公约等规章制度。这些东西的制定可参考学校的校规,组织全班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协商。

班级的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并不是作为摆设用的,要真真切切用起来,对于其中的每一项条款班主任都应该让学生达到“令行禁止”的程度,从小就在学生的思想里种下遵纪守法的种子。

三、赏识与奖励教育

赏识与奖励就像是孩子的营养剂,是学生渴望从老师那里获得的精神需求。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而对待他们的错误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用和谐一点的方式给他们提出来。要让赏识的精神充满整个班级,学生自然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对待同学也会多一点友善,班级气氛将会更加和谐。

除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一定的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很重要,但物质奖励更直接,它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不管奖励的东西是大是小,它代表的是一种荣誉与成功,当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时,他也会更加认可自己的老师,更加配合老师的工作。另外,老师对学生做出的奖励承诺一定要按时兑现,不然将会有“说谎”的嫌疑,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那对班级的管理无疑是最有害的。

四、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家,要想建设一个好的班级,只有班主任的辛勤付出还远远不够。班主任只有一个,而学生却有很多,并且班主任并不能时时刻刻都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所以为了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班主任还需要成立班委会,培养“小助手”――班干部。班干部在班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学生的一员,知道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另一方面他们时时刻刻都与同学相处在一起,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班级动态,对班里的一些事情能够做出最快的处理。所以,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一定要培养班干部,让这些小助手成为管理班级的重要人员。

总之,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使命,为了班级更好地发展,班主任还要不断研究班级管理策略,并适时创新,为自己的班级管理积累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窦春坤.小学班级管理心得[J].新课程(小学),2010(12).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7

一、目标激励策略。

1、学科抓高分人平分,培养学科尖子生;班级抓上一类(或二类)数,培养总分尖子生,扶持临界生。

2、健全激励机制,修订高考奖励条例,拿出高考奖的2/3作为激励奖金。

3、超额奖金

在年级完成指标前提下,某班上一类人数超出年级规定该班指标,按照每超一人奖给该班2000元来计算超额奖。

二、有形管理策略

备考管理状态决定备考的效益,只有落实有形化的管理,才能深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管理无形变有形,关键是使管理具体化、任务化,重视管理的过程性和可操作性。

①班级管理:

管理班级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真诚相待。

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热情饱满的驱动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点班要做到“学生行为表率化,学习水平一流化”;普通班要求是“班级考核制度化,处理问题军事化,常规管理边角化(要加强就寝纪律整治),教育教学情感化”。

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人的精神、同情心、真诚和严格要求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这既是一种精神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做中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以身作则(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恪尽职守,细致入微,稳打稳扎,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

抓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抓好两操和体锻课。做学生思想工作、学习指导及心理疏导的教师谈话要量化管理;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咨询指导会制度化。班主任应对本班每一位同学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存档分析,确定名牌生、一类生、本科生、临界生名单,以便在给学生指导时有的放矢。

②备课组管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每月一次的本学科知识、方法、考试技巧答疑课。每次考试后订错本(错题从错误过程、错误原因、规范解答、心得等方面总结)的检查。落实备课组活动专题化,要求各个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实践,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试卷分析,提高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各学科应研究制约学生学科高考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想方设法突破,提高成绩。

实行“下水上岸”制,提高练习质量。要求每位高三教师每周必须完成规定的下水作业量,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月度业务检查。“下水”是为了“上岸”,教师做题是为了选题,为此,我们加强对选题工作的管理,明确规定练习材料不得照搬现成资料,必须经过专人筛选、备课组集体研讨而成;要先改造,后使用,力求做到选题精当,以中低档题为主,切实减轻学生过于繁重而且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负担。

继续进行讲评课的研究:讲评点拨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的发生过程与准确获得正确答案;知识的发展及其综合运用;学生掌握解题的有效方法与技能;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积累、总结提升、归纳分类。要“点问题、点过程、点方法、点规律、点能力、点发展”。

认真组织和抓好专题复习工作,从选题、分工到实施、时间、训练、验收要具体,要落实。达到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整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审题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能力结构)。

③年级组管理:检查制度化,工作量化,情况通报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晚读或听力练习制度,一月一次的工作检查反馈总结会,综合科一周一考,半月一大考。对每一次统一考试,年级要做质量分析。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加强教学反馈。定期召开学生大会,进行动员、鼓劲,提出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举行高考前备考指导或辅导讲座活动。

三、时间管理策略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教师少讲、精讲,着重学法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学会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应对高考的上上之策。更不得吵闹影响他人看书。

四、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因材备考,分类推进是解决大班教学,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标高难以定位,备考效益低的问题,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有效备考策略,应切实抓实、抓细、抓好。

①对各班前3名尖子作精细指导,推行“诊断式”辅导,针对尖子学生的拖后腿学科,要求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每次考试的试卷进行一对[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一的评讲,针对其知识缺陷,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学校确定的尖子生要给予更多的自主时间去探索。让优秀学生广泛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②每班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活动。既强调教师对学生作有准备的辅导,又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并以学习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案例交流,互相激励,形成竞争的氛围。

③各科任教师对临界生的弱科辅导采用家教式、问诊式的形式。

④晚自习第三节严禁教师讲课。特重班、复读班语数外各拿一节课作为学生自习(周五下午)。

(五)诱发冲刺策略。

“一模”考后是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段,如何经营好这个时段,对备考进行深加工,挖掘学生的潜力,诱发学生的暴发力冲刺高考是成败的关键。我们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细化备考策略。

1、智力因素:

①提出以巩固基础、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线精致教学的教学方略。巩固基础强调抓主干知识的强化记忆,强调回到课本,强调查漏补缺;专题训练强调抓重点、热点;综合训练强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结构,强调方法指导。

②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题,加强信息和外地模拟考试题的研究,注重信息转化,把握高考方向,将信息动向题目化,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

③对每位学生每次大考的成绩进行跟踪分析,让学生明确深加工的方向。

④在高考前一个月组织一次“诊断性试题”考试,起查漏补缺作用;在高考前一周组织一次模拟考试,进行赛前的热身,以诱发学生“冲刺心态”,激活学生记忆、想象、思维及综合建构的能力。

2、非智力因素:

考试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考前考生的心理准备,心理状态对考试的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在重视学生双基掌握,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心理的调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8

【关键词】中学生班主任;班风;管理体制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有创造性的工作,它的工作成效,不仅影响到班级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声誉,而且影响到学生的习惯的养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能成功,所以班主任工作必须讲求策略。班级管理原则对于建立和发展班级集体,全面实现班级目标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的管理中必然要遵循一些原则,在实施中讲究一些策略。

1营建良好的“班风”氛围

初中班主任在接管一个班级时,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构建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学习活动之中,在学习方面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整体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抓好班级“学风”建设:(1)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优差实际情况,把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分配有优差生,实行“优生帮助差生,带动差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学习策略,同时,在日常学习之中,实习小组竞争积分制,对取得明显成绩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优差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2)班主任时刻了解各种时事动态,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及材料,比如教学光盘、投影仪等,在班级中及时向同学们传播一些对他们学习有帮助的资料、热点时事,使同学们对外边世界有更多了解,开拓他们视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3)深入详细了解每个同学在学习方面的特长,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课余时间多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方面的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发展那些在各个学习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此来构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2班主任要架设“心灵之桥”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另外班主任一定要采用多种形式、渠道架设心灵之桥,与学生多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和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说事,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班主任就需要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3实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体制

为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公共管理系的影响力,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发挥团结、自觉、拼搏、争先的精神,需要有制度。为实现监督的有效性和约束力,具体事务施行干部包干到每组同学责任制。即,每组的两三名班干部,负责所在组的同学一切日常事务,包括迟到、早退、完成作业、练习等情况。班委应当本着为同学服务的态度,积极关注同学们的思想状态,并经常定期召开碰头会,对班上出现的情况进行协调处理。对于班委履行职责活动,同学们有监督的权力,对做不够的小组班干,同学们可在班会上指出不足之处。例如在班级内务所设计的每月之星、书海这两项专栏,是对每月杰出的班干部,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展示台,反之,做得不够的同学也进行适当的惩罚,并用激励体系、约束机制督促他们上进。

4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中把握尺度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时刻明确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分清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真正做到既要在学生中建立慈祥父母的形象,又要树立班主任的师长威严,这样既使有困惑的学生愿意主动接近老师这位慈祥的家长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又使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有所忌惮,从而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行为。

4.1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教学中与学生相处时,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状况,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班级活动,是同学们时刻感受到班主任的存在,在同学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这样可使同学们信赖班主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对于班级中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同学,班主任要将其列为思想交流的主要对象,主动找这类同学谈话,让他们知道有很多人其实很重视他们的存在,也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使他们走出自闭的阴影与同学们主动沟通,建立自信心,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班主任精神上的支持。

4.2树立师长威严

在同学们心目中塑造慈祥的长辈的同时,还要注意树立一位班主任应该有的师长威严,这样才能既为有

困难的同学提供有力的帮助,又使比较顽劣的同学有所敬畏,因而从其内心上克服破坏班级正常学习环境的想法,维持正常有序的班级生活、学习环境,提高班级的整体竞争力。例如:当遇到生性比较顽劣、执拗的同学犯错误时,班主任要从思想上彻底将其说服,让他深刻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周围的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阻力,这样,才能真正改正这种类型学生的错误,使其将班主任的教育深藏心中,对其终生受益。同时在在对待这一类学生时,班主任切忌对其大打出手,施以暴力,体罚学生本来就是教学中的大忌,这样既不能解决问题,使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得到改正,而且会加深师生之间的误解,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继续故意犯错,以此来发泄对班主任的抵抗情绪,最终误入歧途。

总之,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好班集体,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关爱学生,要以人性关怀的魅力来感召、帮助、指导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师生互信互敬,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使他们的个体人格、道德完善,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健康、快乐地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9

关键词:中学生;班级管理;差异化;兴趣;策略

在新课改时期,很多班级管理策略被广泛引入中学班级管理中,其中“差异化”管理的思想,以及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加之新课改要求在推进中学班级素质化管理中以不同差异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准切实保证学生能在灵活有效的班级管理中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我用上述两种管理策略对我班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成长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多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为学生发展做足了准备。

一、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中学阶段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在管理这个好动活泼的群体时,确实存在一些科任老师片面管理的问题。教师主观判断学生,不能灵活管理学生导致学生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学生上课时,行为习惯不能得到连续的培养。

其次,我班班级管理活动没能完全差异化落实。班级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班干部和学生三者的相互协调成为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避免班级低效管理、班级无目的管理等问题。但在我们的实际管理中,学生很少参与班级集体管理活动,同时也缺乏管理经验,班主任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得学生身心和综合能力发展就受到了阻碍。

再次,新课改时期不少教师班级管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分离,没能将管理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班级管理活动中,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给学生安排与能力不相符的任务后,学生不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任务,使班级管理低效。

最后,班级管理中师生互动少,管理手段陈旧,学生没能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欲望。在我班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段特征是教师施展管理手段的依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班级管理方案或者活动,立足的关键是学生,要在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的方面着重下功夫,这要求教师正常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管理。教师若是以陈旧的、单调的说教方法把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全部包揽,不给学生帮扶管理他人的权利,势必不能取得应有的管理效果。

二、具体的优化班级管理的策略

1.精心以新理论指导班级管理

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人,所做所为都需要用新的教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作为依据,不能违背管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从每个学生的身心情况进行思考,做到心中有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情并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班级管理策略。教师心中有学生才能在管理中融入“人本”思想,教师爱学生才能在管理中融入“爱”的教育,用爱管理学生,才是最好的班级管理模式。例如,根据“在做中学”思想、“实践促进能力发展”的思想,我把课堂上爱动、课后爱打闹的学生分成了体操创作表演大队和班级趣味动作表演大队,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动作表演,既满足了这些学生好动的身心特点,又促进了学生表演等能力的发展。

2.班级管理要灵活、有针对性,实施中对事不对人

中学班级管理面对的是身心发展不完善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完全以成年人的教学方法进行管理,既要在管理中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理,又要有针对性地督导其改正,我认为可以先用具体的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发扬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公共图书的管理和借阅,学生要表现突出才能优先借阅,累积奖励的小印章可以换奖品、奖状等。其次,对内向、自卑、淘气的学生,教师的鼓励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甚至要将亲切的表扬和实际奖励相结合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懒惰、厌学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带领其投身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分析班级存在的不足,提出有益于班级进步的好措施。

3.师生互评制度能更好地优化差异化管理班级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为学生指出错误,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习惯。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能切身体会到教师主导的管理策略是否合理,是否需要继续完善等,当教师和学生形成相互的反馈时,就能把师生互评制度建立起来,教师的班级管理才能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差异化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管理才能有明显的效果。

总之,在中学阶段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学生特点以及管理中的细节,还要更多地用学生管学生的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10

关键词:班级服务管理现实意义指导理论原则任务策略

一、班级管理现实意义

在中小学《教育学》教材中,有班级管理专门章节的阐述,按照教材阐述的班级管理原则、方法、策略去组织班级管理,应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义务教育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反映出很多问题。

教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认为难以应对家长,不好管娃娃,学校压的任务太繁杂。实际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立足安全不出事,在管理内容上,大部分只满足安全、清洁、纪律等,很少用心、用思想管理班级,全校一个模式,没有创新,没有班级特点。管理方式上,大多班主任处于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定、管理的实施、过程的监督、学生的评价,都班主任说了算。大部分学生是被管制的奴隶,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学生循规蹈矩,依赖性强,创造性和独立性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无从谈起。班主任自己也常常陷于杂务之中,疲惫不堪。再者,管理方法上,班主任大多仅凭经验,凭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没有或很少考虑学生感受,常用批评、辱骂、惩罚等教育学生。很多学生没有班风学风概念,目中无班规、班纪,起立时不站不坐,集合时慢条斯理,比赛时无激情,无所谓输赢,上课铃声已响,无动于衷,边走边说。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并不佳,事倍功半。

班级管理中,没有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少先队、团组织、班委会的力量,争取和利用家庭不够。同时,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他们寄居亲戚朋友家,或由隔代祖辈监护,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负担。

基于理论与实际的不吻合,笔者作了一些实践探索。

二、班级管理理论基础

关于班级管理研究理论,早有专家学者论著,利用网络手段搜索,很快会搜到很多名家名说,如魏书生著有《班主任漫谈》,周达章、金莹主编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季成钧主编有《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等,对班级管理已有深入研究。还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思品新课程标准》等政策性文献。这些著作,用于我们进行应用性研究作理论支持,非常丰富。

在班级管理中,对笔者影响最大的是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以“博爱”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信奉“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思想,具体工作中,遵循管理原则,明确管理任务,研究管理策略,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博爱”源于生存的价值取向,源于对国家民族、对教育事业、对班级每个学生的责任追求,这种“爱”需要建立在不计回报的“付出”基础上,没有这种“爱”,很难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或者说做好班主任工作很累。

“以人为本”指管理班务,一切以学生为主题,以尊重学生为起点,以服务学生为目的。

“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是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精髓,“民主”含四个方面: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关系,互相帮助,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决策过程一定要民主。“科学”包含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

三、班级管理基本原则

1、坚持方向原则。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2、坚持生本原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目标的确定,班级文化的定位,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机构的确定,活动载体的选定,等等,都以学生发展、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

3、坚持民主原则。民主,民众主见也。班级管理以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这要求我们在管理服务中,不能为难学生,各项管理活动不能强加于学生,要尊重和遵从学生认知基础,尊重学生情感努力方向,遵从学生对服务管理方向认同,即使一时不达,也得遵从和尊重,只有通过努力逐步影响和提升。班级服务和管理,要充分听取学生主见,学生意见当然不统一,这就有集中过程,形成统一“主见”,这形成统一主见的过程,就是影响提升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成长发展的过程。影响统一学生认知的过程本身也是服务管理过程。

4、坚持科学原则。即讲究方法原则。要求管理服务宏观上树立“有法”观念,树立“无定法”思想,更要求服务管理微观上讲究策略,讲究细节。科学方法可以省力,可以省事,事半功倍,细节决定成败。科学性,还包括全面管理全面服务原则,注重全体,注重全面,关注个性和后进。也包括协同管理,调动群团力量,团结学科教师,利用家长社会等。另外还有情感管理和心理管理原则,建立沟通机制,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可敬可亲,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5、坚持超前原则。反映班级管理服务者驾驭班级能力,源于充分掌握学生和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知根知底。要求班级管理具有超前预见性,选择科学方法,合理的推进程序,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意外,以便有效矫正。

四、班级管理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