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篇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9:41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1

1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些人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1.2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2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加强协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

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村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2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

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2.3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障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三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2.4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2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近1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3、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初期的耕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进一步出台推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全市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特别是信息、金融、经营决策和法律服务等方面更为缺乏。如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以及提供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服务还较欠缺。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建议措施

1、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二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争取做到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能把农民工转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整体效果。

2、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治理要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使之迅速壮大成长,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推广和探索龙头企业联系农民的机制,种养殖户和企业要形成利益联合体,逐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让农民分享到产后各环节的利润,使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实现互动。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竞争优势

3.1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的发展要求,加快主导产业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蔬、药材、食用菌和林下经济等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水产养殖业及貂、鹿、林蛙等特色高效养殖业;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增强龙头企业加工创税和对基地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产品和主要畜产品由初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利用全市良好资源和基础,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业,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农业生产流程,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3

1.1农业传感器技术。 

农业生产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对技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种类繁多、功能强大等特点的农业信息传感技术也由此应运而生。农业信息传感器技术依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分为了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与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两个类别。其中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包括光谱技术、人工嗅觉技术等先进技术,其检测对象是动、植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比如在使用化肥后,农作物表面的保留物状况、农作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状况等。环境信息传感技术主要对综合环境因素进行检测。 

1.2精细作业技术与智能装备。 

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指的是把遥感、GpS、GiS、作物栽培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集合用于精细农业中,使农田里的农作物能实现随着时间、空间而变化。使用精细作业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种植成本。精细作业技术包括机载田间信息采集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决策模型和处方生成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但能够及时获取农田里农作物的生长信息,还能智能综合信息生成决策方案。精细实施技术装备是精细作业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其得以发展推广的一个主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精细实施技术装备在农作物的播种、施肥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得到应用,变量播种机、自动施肥机等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农业智能机器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农业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农作工具被广泛应用起来。农业智能机器人聚自动控制技术、环境建模算法、机器视觉系统等多种技术为一体,逐渐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用途,机器人可以分为播种机器人、采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农产品加工类机器人等。现如今ai技术的崛起,农业智能机器人产业也将面临着大整合,传统的半自动的农业机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时代淘汰。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许多领域节省很大比例的劳动力成本,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未来十年,农业领域将有六成以上的工作都能够用农业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力。 

2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传感器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业传感器技术中的主要检测技术大部分是对静态属性的研究,对实时、动态的信息传感存在真空,在今后的研发农业综合应用系统方面无法适应。一些虚拟模拟技术的研究也才只是刚刚起步,缺少多点同步检测和一些多组检测的方法,在农业环境复杂情况下非常缺乏实用性。中国传感器的产业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先进的技术产业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农业传感器技术的售后产业也存在着问题。 

2.2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领域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专业技术不足,系统不完善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和精细农业的核心技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针对性不强,成本却难以控制。智能装备相关技术严重匮乏,技术落后,导致质量不过关,产品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研究及推广农业智能机器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农业机器人的研究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方向进行研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各个科研机构跟踪国际热点进行研究,却对真正农业机器人起作用的方面不够重视,使得研究成果与现实的情况不符,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不同,减缓了农业机器人推广的进度。例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农业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种植业,忽略了同样巨大而且经济效益更高的畜牧业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很少有专业的机器人研究机构涉及农业机器人,不能很好的融合农业生产和机器人技术。 

3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策略提出 

3.1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建议根据技术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当前应该应对的手段就是拓广农业智能机器人的使用范围,科研团队首先得研制出适合农业发展且非常实用的机器人,其次国家采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帮助推广,让这些高新技术真正的惠及到农业领域。 

3.2完善重大工程專项。 

要不断加强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提高我国的遥感技术,完善我国的地理分析系统,要逐渐摆脱依赖外国卫星数据的现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数据系统。 

3.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要切实与我国自主业务系统匹配到位,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农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仅要做到”高大上“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做到”接地气“。 

4结语 

近年来,农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解决好现存问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将会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1]王汝伟.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江西农业,2017,(01):134.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存在问题;未来方向

1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顾名思义,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区别而衍生开来的新型农业。但就现阶段的研究来看,现代农业的具体内涵在学术界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融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化的组织形式于一体,从而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新型产业。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更新而发展的,所以它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发展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2)多要素投入、多产业配合、多学科融合是现代农业所需要的,体现在一个“多”字上,而非传统农业的单一投入,其运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化、管理的信息化、组织的社会化,最终形成的农业产业足以与其他产业相竞争。所以现代农业最为突出的特点表现在科技化、信息化、社会化、产业化上。(3)现代农业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功能的大农业概念。不同于传统农业只把重点放在农业生产能力上,现代农业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农业,所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如: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除了生产外,还具有环境保护、弘扬文化、旅游度假等附加功能。总而言之,现代农业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是传统农业所无法比拟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2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2.1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在改革开放的促进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值得关注,诸如优质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率较低、农户经营规模小等。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所依靠的必须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转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农业发展方式,这与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为了我国农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也要大力建设现代农业。

2.2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最为基础的资料。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攀升,现已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且产量还在持续增长,但在这背后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资源短缺、世界形势风云变幻、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这使得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难以负荷如此大的压力。所以转变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成为关注的焦点。

2.3保证农民增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的比重大,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但会影响其自身的生活水平,更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必须加以重视。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使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还存在增速缓慢、差距大、增收途径不畅等问题。单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等措施收效甚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适当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成本收益率,从根本上增加其收入方是解决良策。

3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小农经济模式阻碍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受制于传统的生产方式,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从而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导致农业资本积累率低、无法及时得到相关的信息、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突破小农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广泛推广,也影响了现代农业中产业链的延伸。

3.2资源短缺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使农业发展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不仅如此,水资源和劳动力都随之减少。具体来讲,耕地上,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我国多数地区可耕地面积小并且分散,地形复杂,很多先进的农业机械很难广泛应用,规模经济难以形成。水资源上,我国农业用水量不断下降。每年因干旱、缺水而造成的粮食减产绝收数量多,损失严重。劳动力上,城市化的发展使很多新生代的农民不甘于从事农业生产,而到城市务工,留下来的很多都是妇女和老人,这使得现代农业发展后继不足。

3.3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制约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1)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农业科技推广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我国农业的目前发展来看,农业投资量还无法达到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资金不足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缺少农业科技人员,难以将成果应用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无法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3)具有知识或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难以接受新技术、新知识,不利于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但要看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要看到长期的生态效益,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这才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之道。

(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微观基础。要以各地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政策,从多个方面,多种方式上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包括资金、技术、政策的支撑,使其能够实现良性运转,持久发展。还要引导合作组织不断完善自身,提供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培训,延伸产业链条的市场信息,还要使其能够积极投入到市场中,参与应有的合作和竞争。(2)因地制宜,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融入现代农业建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差异大,所具有的主体功能也不尽相同。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应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布局和优质化生产,形成各地区的鲜明特色,从而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利用“四化”发展契机。哲学上讲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现代农业的建设中也不例外。现代农业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单纯靠自身产业是很难完成的,需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配合。可以结合城镇化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推进土地整合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吸纳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加大农业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将现代化工业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信息化为媒介,利用信息手段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农业服务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

5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到现代农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多部门的通力配合。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指导,其他部门的配合,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的不断创新,农业生产者的辛勤耕耘,才能使现代农业逐步发展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代农业会在不远的未来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肖建中.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浙江实践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传统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28-02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技术逐步装备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者的过程,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生存环境的过程,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1]。其内容应包括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劳动者的现代化、组织管理的现代化、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资源环境的优良化以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化。

在21世纪中叶实现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如下特征[2]:第一,要在数量很多的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第二,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寻求传统的精耕农作技术和现代化农业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下的有机结合;第三,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以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为主,以内涵发展来提高农业总体生产效率;第四,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地域差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只表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等生产方面,而且表现在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等生产关系方面;不仅表现为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调整,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等宏观经济战略和格局方面,而且表现为农民真正成为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利益集团方面。

纵观中国五十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3]:

第一阶段(1949―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1949―1952年,全国实行,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粮食增长了44.8%,棉花增长1.39倍,农民收入增长30%,农民生活明显改善[1]。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1953―1957年的农业政策主要是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由于操之过急,把本来计划用十二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就突击完成了。其结果虽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过,总的说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年递增3.5%,棉花年递增4.7%,肉类年递增3.3%,农民收入年递增5.4%,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第二阶段(1958―1966年)为曲折发展阶段。(1959―1961年)为农业衰败倒退的阶段。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们的政治、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人民得到了实惠。但由于轻率发动了运动,大办,实行所谓的供给制吃“大锅饭”,一平二调,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从1962年农业开始恢复发展,到1966年,多数地区农业已恢复到1957年水平。

第三阶段(1967―1977年)为农业长期停滞徘徊阶段。1966年下半年,“”动乱逐渐波及农村,1967年开始夺取县级政权乱了,以后是公社夺权,基层也乱了。“左”的政治、经济政策对农村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割资本主义尾巴,没收自留地,批“三自一包”,限制家庭副业,关闭集市贸易,搞以粮为纲,使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过调整后略有发展的农村商品生产又退向自给自足的自主经济。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停滞。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农业快速发展阶段。真正的农真正的农业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普遍实行了“联户承包责任制”开始的。1983年1月中共中央的《当前农村经济改革若干问题》文件中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经营方式,虽然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发生分离,农民以户为单位对他所承包的土地拥有了一定时期内(尽管只有十五年)的自主经营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长久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温饱愿望,农村经济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4]。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理论界较为一致的认定是:中国人口众多,已达13亿,其中农村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过去的长期供给不足,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品质与效益较差;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仍具有巨大惯性;城乡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但支持现代经济的基础不足,资金严重短缺[5]。

而中国农业现代化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对矛盾:(1)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国的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人均耕地不足0.1hm2,只相当于美国的12%和加拿大的4.3%;森林面积平均每人0.12hm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草原平均每人0.375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平均每人仅27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2)开发利用资源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3)现代化农业发展与传统农业技术占绝对优势的矛盾。现代农业发展与大机械化相联系,但是在中国农村仍然以传统技术来耕作,大型机械在农村很难开展,主要是土地面积较小,不适应大型机械操作[6]。(4)人口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12.5亿,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安排,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同时,中国的农业建设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素质较高的农民,而中国的现实情况与之很不适应。据统计,全国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6名农业技术员,每666.67hm2耕地不到两名,平均每个乡0.6名。目前中国农村文盲占1/4,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仅有15%。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中国占人口23%的文盲半文盲,有92%在农村,很难想象,农业现代化能建立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之上。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一是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二是没有创新精神,妨碍进一步吸纳新科技;三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掠夺性破坏性的,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缺乏现代经营意识,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7]。(5)资金短缺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需求的矛盾。中国的工业基础差,目前还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经济实力弱,不可能给农业以大量的投资[8]。(6)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目前,中国2.5亿农户平均经营耕地只有0.48公顷,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小规模经营状态将在长期内存在。这种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必须注重各种形式的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通过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克服小生产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7)规模经营与分散经营的矛盾。规模经营有低成本的优势,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但是中国农村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经营成本较高。在进行竞争是往往处于劣势[9]。

现阶段,笔者认为,中国农业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0]:第一个方面是wto的冲击。加入wto,农业是受到冲击最大的部门。“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从更深层次看,这个冲击则表现为对农业体制的冲击,如果不及时实现包括农业行政体制、市场主体以及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创新,解决中国农业在竞争中的体制劣势问题,中国农业将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第二个方面是对整体农业投资趋降。国内农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困境。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投资主要来源于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及国家财政投入。“九五”以来,农户资金向非生产领域转移,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对农业的投资呈下降趋势,而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有限,造成农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困境。第三个方面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不适应。中国农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这些调整和创新对中国农村的进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农产品供给走出短缺局面都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农业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农业国际化趋势的即将来临,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农村经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过去改革的不彻底、或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率已趋于零,而逐步成为了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最后就是“农业自身三大难问题”――农业利润太低、农民负担沉重以及农村人口难减。在这样一些多层次、多方向的困难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

总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条件较多,而这些条件大部分还不具备。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克服内在瓶颈和外在约束后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普万,白跃世.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2,(9).

[2]万宝瑞.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6).

[3]万宝瑞.中国农业经济管理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

[4]林伟.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4,(6).

[5]高布权.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态势[J].延安大学学报,2003,(6).

[6]陈友福.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与政策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16).

[7]陈锦晓.阻碍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问题透析[J].学习论坛,1999,(5).

[8]叶和平,张茜茜.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若干认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12).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6

论文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在重视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注重有关政策、法规建设,通过财税支持、技术创新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多方面途径进一步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大胆探索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的观念缺乏。农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的环境。…这种观念的缺乏致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缺乏系统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虽然我国已颁布《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一系列促进企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但我国的环保法律仍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于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专门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还没有制定,不能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

(三)技术研发滞后。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的技术就越复杂、越精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总体看,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状供给需求经营模式经营技术

本论文是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科类课题《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经营技术研究》(课题编号:sz2010550)的研究成果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粮仓的重任。然而,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河北省农业灾害严重。2008年8月下旬,河北连续发生特大风雹灾害,约30万亩玉米、1万亩棉花受灾。2009年7月,河北省部分地区遭受了暴风灾害,70多万亩玉米受灾严重;2009年冬天,部分地区又遭受五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给部分农业特别是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2011年初的特大旱灾给河北全省的农业造成重创,受旱面积达1615万亩,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为515万亩,另外全省有377万人、12.95万头(只)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使农业生产脆弱不堪。而滞销难卖、价格大起大落,自然灾害之外的市场风险,让农业、农民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化解风险、转嫁风险,农业保险在农民增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从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保险以来,河北省开始了农业保险经营的探索,但总体规模仍出现了先增后降的特点。1982-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但我国种植业养殖业承保比重相当低,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不到5%。1993年至2003年,河北省农业保险承保率从4.08%下降至0.30%,平均下降幅度达34.4%。近几年,由于河北省实行了农业保险的试点,保费收入有所增长。河北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少,目前,河北省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没有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进入;险种也仅涉及了政策性的险种能繁母猪、小麦、玉米、棉花、奶牛保险,和商业性的险种如大棚蔬菜和林木保险。

表1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统计资料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07—2010》数据资料编制)

我们可以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06年至2009年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整体是呈明显上升趋势的,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在财产保险保费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是很小的。2006年占比仅为0.06%,低于全国0.51%的水平。尽管之后几年河北省占比有所增加,但最高数值仅为2008年4.56%,2009年占比又出现了下降的势头。农业保险深度反映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在农、林、牧、渔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上表数据反映,2006年至2009年间,河北省农业保险深度保持了上升趋势,但数据很小,2009年最高的深度仅为3.68%。农业保险密度是农业保险费收入与农村人口数的比值,反映平均每个农村人口为转嫁农业风险所支付的保险费,数据显示,2009年平均每个农村人口为转嫁农业风险所支付的保险费仅为3分钱,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程度太低。

2009年河北省共承保农业保险保险金额119.83亿元,赔款支出3.99亿元,保额损失率为3.33%。保险费收入5.57亿元,保险赔付率71.63%,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河北省的种植业在2008年开始启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但试点范围没有全面铺开,每个地区在承保区域、承保品种、保险责任等方面,把握的尺度都不一样,受财力所限,覆盖面还很窄,农业保险这把保护伞还没撑起来。

二、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有效供给不足

首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很少。由于经营上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使保险公司望而生畏。目前,仅中国人保和大地产险河北分公司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业务。对于某个险种来说,其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支撑就是低于一定限度的赔付率,业界公认的限度为70%。而河北省2009年几家发展数据显示:2009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57亿元,赔款支出3.99亿元,保险赔付率71.63%,赔付率明显偏高。据统计,2003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总额的11.61%,而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却占财险赔款支出总额的30.38%。商业性保险公司对如此高的赔付率望而却步。

其次,险种不足。2007年,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作为河北省第一个试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2008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试点政策性种植业农业保险,保险范围包括小麦、玉米和棉花三种农作物,养殖业中增加了对奶牛的保险,2009年增加了大棚蔬菜和林木保险。这些险种中涉及到的农作物与河北省这个农业大省涉及的农作物相比,很少。农业保险的责任范围小、保险品种少、保额低,使不少农民认为“入不入都两可”。

(二)有效需求不足

首先,从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意愿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农户普遍防范风险的意识不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相对较低。长期以来的农业补贴与农村救济,让农民形成了一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他们认为,不参加农业保险同样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保障,即使购买了农业保险产品,当发生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还不如未参保的人从政府获得的救济多,而且,一旦参保,政府会认为他的风险有保障,从而在一些救济措施的确定上会倾向于未参保的农户,这样,农户对参与农业保险就没有了积极性。一项对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51户农户中,仅12.4%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购买农业保险,28.3%的农户认为没必要,还有59.4%的农户认为无所谓。

其次,从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能力角度进行分析。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要有高费率作保障,一些地区农作物保险的费率高达10%。也就是说,农民投保100元的保额需要交保费10元。这对目前收入并不高的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大、赔付率过高造成的。农民想参加保险,但交不起保险费;农民能接受的保险价格,而保险公司又赔不起。参保的农户越少,保险费率就越高。这样,保险“投保越多、费用越低、保障越足”的保险原理(大数法则)就难以正常发挥,农险业务必然会日趋萎缩。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8

1.合作关系不稳定。一些群众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个别成员只顾个人利益,有利则合、遇险则散,致使合作社组建不久就运作不下去,被迫解散。另有少数合作社的成立只为套取国家的补助资金,对于合作社成立以后如何发展、如何走向市场缺乏全面的考虑,短期行为突出。

2.出资金额不实,成员少。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合作社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成员出资情况不再验资,因此,个别合作社存在出资不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资金额随意增大;二是将成员私有资产当成合作社资产计算;三是货币资金与实物资金不分;四是部分成员出资充顶全部成员出资,形成一资独大的状况,对合作社的营运及规范化建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宣传发动未到位。目前,合作社的发展仅引起了部分村(居)以及专业大户的重视,广大农民对合作社普遍存在模糊认识,不少干部、群众对合作社缺乏了解,对合作社的作用更是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合作社发展速度较缓慢,规模总体偏小,发展工作尚未全面铺开,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经营管理尚未规范。部分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够规范。部分合作社设立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有名无实,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务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部分合作社仅仅是进行了设立登记,没有开展具体的业务。从调查情况看,运行正常、制度健全的合作社仅占30%。

5.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目前,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大多只看到“利益共享”,而不愿接受“风险共担”。大部分农民抱着靠“大户”、傍“能人”的想法参加合作社,由于入社成员法律意识淡薄,一旦需要引进一些高风险的项目时,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摊上就会遇到争执和阻力,合作社章程缺乏必要的约束力,极易激化合作社内的矛盾。

二、促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重视合作社人才培养。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进程,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应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普及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逐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健康发展;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培养一批合作事业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内部教育和学习机制,引导社员加深对合作制度和组织章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合作社的认同感。

2.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当前,我省农户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了解的比例很低,甚至有一部分农户根本不知道。对合作社不了解必然会导致农户没有产生参与的意愿,所以应该从思想上对农民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农户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专业合作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农户的合作意识,激发农户的合作动机,创造农户的合作机会,启发农户的合作实践;另外要积极宣传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户来参与合作社的组织建设。

3.加大对合作社资金扶持力度,一是要明确和简化对合作社信贷资金发放的政策和手续,创办初期,合作社需要创办管理费用和各类专业人员参与各种技能培训的培训费用,没有这笔资金开支就形成创办初期就形成亏损的局面。二是要把政府的农业项目资金有针对性的交给专业合作社承办,从而对发展基础好,发展愿望强烈、领导班子队伍强的合作社安排专业对口的发展项目,促进创业,增强实力,从而扩大专业合作社规模。

4.强化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管理,上级对合作社的考核评比过程要公平公正,不能图形式、走过场、讲人情,对以奖代扶的政策要规范化、制度化,政府对领办和管理专业合作社中有贡献的人给予一定精神或物质奖励,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9

一、商业性业务拓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商业性业务边界不清晰,造成基层农发行定位缺失

一是支持涉农经济的边界不清晰。农发行商业性业务重点支持“三农”经济,但据基层农发行反映,其商业性贷款业务的范围较广,无论是直接涉农、还是间接涉农,都可以纳入其贷款的支持范围,目前没有明确详尽的范围界定。以“涉农”为标准来界定商业性业务的边界过于宽泛,对业务拓展缺乏明确的边界约束。二是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边界不清晰。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持的部分客户,也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重点客户。如某纺织集团,2008年10月末全部贷款余额为7.66亿元,其中农发行贷款余额为0.6亿元,占比7.8%。对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增加信贷投入,导致贷款的边际效用较低。

(二)商业性业务信贷管理体制落后,制约了业务发展

一是审批制度不合理。农发行所有商业性贷款均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批制度,每级审批行都组织贷前调查,重复调查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也给各级贷款营销人员留下了推脱责任的空间,一旦发生风险,责任难以廓清和认定。二是贷款审批没有合理的授权制度,商业性贷款业务实行省行逐笔审批制度,不利于基层机构灵活开展贷款营销。三是奖惩机制不合理。目前基层农发行虽然有商业性贷款奖惩考核机制,但罚多奖少,责、权、利不对等。现行的客户经理管理办法细化和量化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缺乏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原则的激励措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制度影响客户经理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目前基层行费用仍然实行上级行下拨、总额控制的管理办法,业务增长、人员增加,下拨费用没有相应增加,约束了基层机构商业性贷款的营销。

(三)贷款风险控制意识和技术落后,造成贷款风险

调查发现,基层农发行2006年以来发放的部分贷款发生了风险,如因企业因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造成停产,最终进入破产程序。反映出该行对风险的把握、评估和防范力度不够,重放轻管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分析把握不深入,贷后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不够全面,尤其是机械延用封闭管理模式下只注重实物监管的做法,缺乏对现金流的高度关注。

(四)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和资产管理的效果

一是人员不够。例如,农发行一市级分行共有36人,分布在5个科室,其中业务科室3个,全行客户经理共11人,承担着7亿多元信贷资金的管理任务,人均业务量大,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疲于应付繁杂的报表、材料的汇总上报等内务性工作,客户经理职责难以落到实处。二是业务素质与工作需要相比有明显差距。年龄老化,业务素质偏低是目前该行客户经理队伍存在的普遍问题。据统计,某分行客户经理中,45岁以上的4名,30岁以下的仅有1名,正规学校毕业的仅有3人。部分客户经理缺乏起码的“写”、“算”能力,更谈不上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分析研究,与当前商业性业务拓展对员工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差距甚远。

二、对策建议

(一)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并据此界定商业性贷款业务的边界

一是要明确涉农经济的边界,结合国家农村经济政策,明确农发行商业性业务支持的重点和范围,为基层分支机构拓展业务提供明确的导向,尤其是要明确农发行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如县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剔除。二是要明确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边界,对于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要结合信贷政策,减少或禁止信贷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严格信贷资金的发放。

(二)按照商业化运作要求,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政策把握要到位,风险大,责任重,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业性贷款管理机制。一是要强化调查主体的责任意识,明确规定基层行在贷前调查中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调查情况真实性和调查程序的合规性。二是简化审贷程序,实行合理授权制度。根据贷款性质,客户等级、规模和贷款额度大小实行“分级营销、分级审批”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强贷款管理的电子化建设等手段适当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贷效率。三是在贷款对象的选择、贷款额度和利率的确定、贷款期限的安排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政策性、择优性、效益性和安全性有机统一的要求。

(三)加强风险控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农发行要注重借鉴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控制制度和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指标体系,在客户准入上严格把关,尤其是要加强贷款后管理和评价工作,通过建立贷款后评价制度,对客户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黑龙江省;公共财政;农业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35-02

一、公共财政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有效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一些影响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此时,政府财政的作用就会显得尤其重要。公共财政是弥补使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失效时使用的财政。农业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成为政府财政介入的依据。

(一)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如今我国的形势是土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人口的数量却在不断的增加。首先,土地面积减少致使其私有化的成本增高。农业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具有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存在法律障碍。其次,在我国,土地更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农民的安身立命,而不是单纯的生产资料。在上述两个约束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农业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农业土地既不能实现完全个人意义上的私有化,也不能单纯当做一种生产资料完全交给“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二)农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粮食的重要性决定的。农业是粮食生产部门,粮食只能通过农业生产来提供,农业产业的独特功能不能为其他社会部门所代替。粮食作为一种农业产品,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市场价格为生产者提供收益,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构成的粮食安全的消费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三)农业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

人们的市场活动是靠理性预期来作出决定的,市场价格更多的体现为预期价格。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由于预计的风险与实际结果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一旦预期价格与市场价格发生严重偏离,则意味着人们依照错误的价格信号去调节配置资源,其结果显然是不可能最大化。所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将导致市场失效的结果。

二、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支持的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对其进行财政支农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到公共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首先,农业基础设施和综合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在交通状况与出行条件方面明显得到改善,新农业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全年完成农业公路建设里程21300公里;修建水库697座,解决了4000个村屯、204万农业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林水事务投入1481514万元;综合开发不断加大新开工建设农业大中型清洁能源工程86处;完成9000个村屯绿化任务。

其次,在生产资料充足的环境下,生产条件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0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7%。拥有农用拖拉机129.4万台,增长8.3%;农用运输车18.6万辆,下降0.5%。全年农业用电量48.4亿千瓦小时,增长9.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0.6万公顷,增长9.1%;节水灌溉面积225.8万公顷,增长13.1%。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黑龙江省在中共中央与省委的领导下,虽然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但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财政角度看,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致使黑龙江省农业建设仍然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影响了黑龙江省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公共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从总体趋势上看基本是逐年增加的,从2003―2008年一直是保持增长趋势,由2003年的20658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86878亿元,增加了3.72倍。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这有利于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但从财政支农支出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讲,波动、徘徊不前,除2004年上升到3.81%之外,基本上在3%左右徘徊,总体趋势略显下降,如表1,2008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2.55%,比2003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2007年又降到了3%以下。从图1可见,近几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农的比重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10%左右,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的水平明显偏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足。

(二)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科技示范费用等。从黑龙江省各项财政支农支出来看,各项支出大体上基本呈上升趋势(除了科技示范数据之外),如表2。但增长幅度不同,基本建设支出由2004年的29600亿元增加2008年的32088亿元,增长到了108%;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由2004年的5160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9851亿元,增长到了193%;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由2004年的4483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73604亿元,增长了387%;科技示范费用由2004年的667亿元到2006年的5亿元,但是2008年没有准确数据,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同时,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主要的几项财政支农支出项目中,综合开发和生产资料支出所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高,明显高于基本建设和科技示范的比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足

想要发展首要之选就是建设好基本建设,从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的总体趋势来看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基本建设的投入在财政支农的比例上来看只有2004―2005年是上升趋势,从2005―2008年呈现的是逐年递减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在农业发展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上明显不足。基本建设是发展好农业的基础,如果基本建设得不到好的发展,农业发展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农业发展脚步。

2.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不稳定

从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看出,农业生产性支出是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非常密切的支出,而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的生产性支出虽然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表现出下降波动趋势。如图2,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2005年的21%下降到2008年的13%,下降了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2004年的17%下降到2006年的14%,下降了3个百分点,然而其又从12%上升到22%,呈现波动性变化。显然,黑龙江省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存在不稳定性和萎缩性,这将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影响到农业建设,最终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科技费用支出比重太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推动之大。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费用总量来看,是逐年减少的,由2004年的667亿元减少到2007年的5亿元,减少了662亿元,世界各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平均值约为1%,相比之下,黑龙江省的比重太低。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费用比重太低,总量不足,造成农业整体缺乏竞争力,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局面。

四、完善农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支持的对策

(一)增加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护力度

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特殊性质,对农业采取适度的保护是中外通行的做法。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使一部分经济利益向农业转移,是国家对农业实施保护的直接手段。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增加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规模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

(二)突出财政支农,实现农业统筹规划

由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应该明确支农方向,突出支农重点,充分发挥财政保障和引导作用。集中将农业投入力度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农业科研与教育等社会事业等方面。财政支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统筹规划,有秩序性、重点性、实效性。

(三)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公共财政支持农业要求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效率为中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农业大国,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要推进农业发展,必须讲求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效率的关键是建立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职责重点的机制,谁有效率就让谁干。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财政监督体制,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汇.我国财政农业支出问题研究,2006.

[2]邓明凤,石立萍.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6,(7).

[3]王占国,柴艳宏.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于国安.强化农业财政职能――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张学芳.山西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