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十篇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十篇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7:07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1

一、精细化是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发展的目标模式

在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销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构成一个的完整体系,即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是在农产品运销过程中综合运用相关技术,组成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技术系统,形成从采前管理、采收、采后加工包装、运输,到进入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诸环节相扣的完整运销体系。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功能,就是通过技术支撑体系完成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先进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基础。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都会存在着不同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

不同的资源条件,不同的农产品,不同的市场环境等对农产品运销技术具有不同的要求,人们因此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系统,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系统又构成了不同的模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也逐步演化升级。精细化,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和农产品运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发达国家为例,农产品运销技术随着市场变迁和技术变革,历经长期的演化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从产前服务、生产过程,一直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消费指导的完整的现代先进技术体系。无论是荷兰的温室集成农业模式,或是以色列的沙漠滴灌节水集成农业模式,或是美国的转基因技术集成农业,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精细化。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始逐渐把精细化理念引入农业经济领域,现已成为不少省市的农业战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精细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之相适应,建设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将是我国发展精细化农业的应有内容和必然选择。精细化,是实现我国农产品运销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现有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升级的必然方向。通过精细化,将使我国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实现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精细化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涵盖特色农产品运销的全过程、全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手段精细化、产品精细化、运销模式精细化等。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产品市场细分化、操作精准化、产品高质化,最终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市场收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等资源条件、农业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的结构特征、农业技术及装备的供给能力等,使我国的精细化农业技术集成的目标模式将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

二、我国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模式的特征

(一)特色市场导向

极具特性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是我国精细化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具有更多中国特征的首要诱导因素。中国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大,增长快,具有高成长性;市场需求以大众化为主,多样化、多层次,而且变化快、升级快;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结构性失衡是市场的常态;总体上看,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率较低,“柠檬市场”效应十分显著,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往往导致特色农产品供给出现劣币驱除良币式的逆向选择。这些市场特征使我国农民对于农业技术装备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十分注重性价比,对大众化的简易实用型生产设备和初级加工技术装备具有更多的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多层次技术水平的农业技术装备将会同时并存,并需快速升级,对农业技术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农业技术装备的生产组织方式上,应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组建一些大型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集团,以引领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的发展方向。

(二)技术替代制度

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必须同时克服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中存在的技术稀缺和制度缺陷的约束,使我国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获得升级。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在其他国家可以由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等制度性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可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替代制度的变革,以降低解决问题的社会总成本。当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存在着技术变革方案与制度变革方案并存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变革方案。这就赋予我国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更多的经济社会使命。我国农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小农户分散经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话语权缺失;市场主体的组织性差;市场监管缺位,监管不力;食品安全存在较多问题;市场区域性和市场分割特征明显,等等。因此,小型、多功能、集成化、操作方便的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装备将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广阔的市场。比如,分散收集、分散派送的小型特色农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工具,能够有效地实现分散经营与现代市场之间的协调,弥补市场监管不足的小型便携式食品质量检测设备也将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另外,特色农产品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也将会在特色农产品运销技术集成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传统农业制度与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相结合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2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现代农业;耦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039—05

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应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促进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

一、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内涵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是指传统农耕文化精髓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促进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通过现代农业发展将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传承下来,并有适度的创新,最终达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过程。所谓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是延续、传承至今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内涵及“协调和谐的三才观以及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表1中,笔者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归纳,从6个方面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精髓、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在不同土壤、不同自然环境下种植不同作物,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适应环境

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达到生物防治

“桑基鱼塘”:田基种桑,水塘养鱼,桑叶饲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

强调努力生产,节制消费,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1保证农作物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要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和谐

利用前人积累的广泛经验和丰富的品种资源改良作物品种,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病虫害防治上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控制农药残留,发展绿色农业

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还原或再生循环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丰富的和谐理念与人文精神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

用,农耕社会的产品安全无污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应当吸收。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耕文化中地力常新、精耕细作、农牧结合等优良传统以及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良方。

一方面,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促进现代农业向符合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保护、传承、创新农耕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另一方面,现在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的兴起,又有利于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发扬光大。目前,各地打造的最大限度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绿色农业园区,在提供高端健康食品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体验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

耦合发展的机制和功能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的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与文化传导机制。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作用的机理是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调控和推动不可或缺,文化的繁荣发展起传导作用,二者耦合的结果产生叠加放大效应,叠加放大又进一步加强了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1.起引导功能的市场机制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大大超出国家标准,且成为较为突出的现象。同时,加上农民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致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也越来越重。化肥施用不当、滥用化肥生产的农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粮食中残留的农药。还有一些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由此,人们渴望消费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这就需要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让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中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目前,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为此,必须通过价格杠杆让更多的农业生产者发展有机农业,促使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更好地耦合发展。

2.起推动功能的调控机制

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精髓发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二者耦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但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庞大,而耕地面积又在日趋减少,环境污染在日趋加重。这样,我们既要保障广大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又要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安全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千方百计的保障耕地面积,在推广城镇化工业化的今天,这是一个艰巨任务。二是耦合后农业生产投入会提高,成本会加大。利用传统农耕技术,势必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施用农家肥,虽然较为环保,但要有一个积粪、沤粪、施肥的漫长过程,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精耕细作整理土地,人工除草而不使用除草剂,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由于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加上目前有机农产品价格不够合理,就难以吸引农业生产者。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为了图省劲,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所以,要吸引农民吸收农耕文化精华,发展安全农业,政府就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建议政府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对那些把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结合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给予适当鼓励。

3.起促成功能的传导机制

农耕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物质层面和价值理念两部分组成,物质层面主要是指“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稻田养鱼、养鸭治蝗、桑基鱼塘等优良传统农作技术;价值理念则是指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先进农业技术代替了传统耕作技术和方法,传统农耕技术离我们渐行渐远。而优良的传统农耕理念在新生代农民中也几乎荡然无存。所以,要促成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业经济软实力。为此,务必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宣传要从娃娃抓起,要在农村中小学自然科学教材中编写有关传统农耕文化的知识;务必要在社会中普及农耕文化,通过电视、电影、图书、报纸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化、宣传农耕文化;务必建立农耕博物馆,让农耕技术作为优良人类遗产保留下来。目前,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为研究所用而建设农耕博物馆,而事实上更需要了解农耕文化精髓的应该是新一代农民,因此,也应在有条件的基层农村建立农耕博物馆,以更好地宣传、继承农耕文化。

三、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模式

农耕文化是古代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传承与创新有多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劳动主体耦合、劳动资料耦合、劳动对象耦合三种模式。

1.劳动主体耦合模式:包括劳动主体在农耕理念、农耕知识等方面的耦合

农耕理念的耦合是传统的农业信仰与现代的农业观念的耦合。其一,重农利农的传统思想与现代重视粮食生产精神的耦合。我国历朝历代都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启示我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农业生产,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环境。其二,珍惜土地的传统情节与今天严守“耕地红线”的观念相耦合。我国古人历来钟情于土地,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尊崇土地、热爱土地、珍惜土地的文化传统。今天,土地是我们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更是发展农业的保障。我们要秉承传统,科学发展,珍惜每一寸土地。其三,崇尚节俭的传统习惯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相耦合。古人非常重视节俭和积蓄,反对奢侈浪费,今天,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农耕知识的耦合是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耦合。包括“应时、取宜”传统农业生产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天、地、人和谐的“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耦合;传统施肥技术与现代测土配方技术的耦合。其一,“应时、取宜”传统知识和现代设施农业的耦合。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是季节性、时间性。我国古人就是根据自然节律和农作物生产周期安排农事活动,在很早时期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现代设施农业正是通过建造大棚等人工创造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象环境,从而生产“反季节”作物,这正是对传统气象知识的继承和利用。其二,“三才”观与遵循自然规律的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天、地、人和谐的“三才”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摆正了人与自然、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与实质启示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秩序的和谐与平衡。其三,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的耦合。精耕细作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较高的投入来实现较高的产出,是一种耕作制度、耕作技术、耕作管理的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倒茬轮种、间作套种、一年多熟等农产品的种植方法,通过锄草灌溉、深翻土地等多种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现在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使倒茬轮种、间作套种等更为科学,锄草灌溉、深翻土地效率更高。

2.劳动资料耦合模式: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与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

农业生产工具的耦合:其一,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一脉相承,是对传统农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二,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其三,现代农业机械与传统农具结合使用。许多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发挥了更好的效率。

农业生产资料的耦合:其一,有机肥与无机肥的结合。为了保证农作物营养的需求,传统农耕文化注意积肥、造肥和庄稼的施肥。集体经济时代,许多农村集体在堆积沤制大粪堆的过程中,往往根据需要把氮、磷、钾等无机肥料加入到粪堆中,这样再进行施肥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力。其二,传统植保技术与农药植保的结合。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创造了多种防治病虫害、抗御自然灾害的办法,如采取轮作、深耕、抗病良种、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药治虫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现代病虫害的防治要吸纳传统防治技术,优先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绿色植保技术。

农业生产方式的耦合:其一,变废为宝的循环生产方式与发展有机农业的融合。在中国传统农业实践中,把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循环生产。积肥造粪的过程就是一种能量循环过程。通过对人粪、畜粪、秸秆、苗粪、生产生活垃圾等的沤制发酵过程,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这实际上是现代有机农业所追求的生态循环生产方式。其二,传统农业与发展休闲农业的结合。我国农耕文化悠久。而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在城市近郊农业地区,一是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二是让市民参与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等,体会农家乐趣。三是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解决养殖业中的家畜粪便污染,向社会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3.劳动对象的耦合:包括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农作物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

培肥养护地力方法的耦合:主要是古代培肥养护地力与现代“沃土工程”的耦合。我国古人非常注重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养护地力、合理用地。古代农学“天时、地利”中的“地利”就是指的对土地的培育和养护。合理施肥是养护地力、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措施。现在许多地方实行的“沃土工程”就是推动耕地综合培肥改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健康、肥沃的优质土壤,营造安全、洁净的生态环境。

种子培育技术的耦合:其一,古代自然选择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耦合。我国从西周后期,就有关于选育良种的记载。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抗旱、耐涝、抗碱、耐酸的粮食作物品种,以适合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产条件。现代先进的种子技术则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其二,古代的“洲际引种”与现代杂交技术的耦合。我国自汉唐以来,就从中西亚引进小麦、胡豆、胡谷、胡葱、胡蒜、胡桃、胡瓜、胡葵、胡麻、胡栗、胡椒等,到明清又引进了红薯、烟草、棉花、玉米、花生等。洲际引种促进了农耕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现代杂交技术则通过不同亲本的遗传基因的组合,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可以对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进行筛选组合,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四、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

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了促成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提高三个认识

传统农耕文化的许多理念、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认知,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要深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认识和理解。一是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的认识。传统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念,“变废为宝”的循环思想。我们今天发展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正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作用的认识。农耕文化是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我国传统农业历经数千年长盛不衰,而且每次社会动乱后又能很快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精耕细作等传统农耕技术和安农重农等传统农耕理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起了主导和基础性作用。三是提高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关系的认识。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农耕文明拥有的许多优良传统技术和核心理念,今天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2.树立三种理念

一是树立挖掘保护农耕文化的理念。我国地域广阔,农耕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的农耕文化深藏偏僻山村,有的传统农耕用具散落在民间,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的见证,我们要不断地挖掘和保护。二是树立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理念。开发利用农耕文化不仅能够改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能提升我国农业软实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三是树立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理念。现代农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一脉相承,是对农耕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农耕文化,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它既有精耕细作、不误农时等先进理念,同时,小农生产者也有自给自足的缺陷。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要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摈弃农耕文化中小农经济、小富即安等缺陷。

3.探索两条途径

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传承、吸收和创新农耕文化精髓。其实现途径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条途径。一是在物质层面,通过传统农村村落的保留和农耕博物馆的建立使农耕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传承在农村,一般传统农居和自然村落都保留有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农村民俗特色,有独特的村落景观,是人们共同的回忆。而农耕博物馆则通过对耧、犁、锄、耙,纺车、织布机、石磨等传统农耕工具的收藏,让人们对农耕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二中在精神层面,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理念投射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上。将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集约化耕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等现代农业理念结合起来。

4.采取五项举措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举措是宣传弘扬利用农耕文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多功能农业。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地方政府要重视农耕文化的宣传工作,可以把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日结合,开展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耕节庆活动,以发扬光大农耕文化。也可以邀请媒体拍摄农耕文化纪录片,记录传统的农耕方式、传统食品、民间习俗及田园风光。还可以通过教科书,漫画等形式让农耕文化潜移默化到人们心中。二是加强保护。对传统的农耕技艺,农耕理念,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破坏农耕文化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三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传统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目前,乡村体验旅游成为时尚,人们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在体验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农耕文化得到弘扬。四是打造体现农耕文化特色的农业品牌。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在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园时,要充分彰显各地区、各民族的农耕文化特点。五是培养人才队伍。要培养一批传承创新农耕文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对农耕文化进行整理、编撰、宣传和保护的人才,让农耕文化的传承更加组织化、专业化。

5.力争三方支持

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需要制度、政策、资金的支持。为此,需要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三方共同努力。一是政府要制定政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一方面,政府对弘扬传承农耕文化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从财政投入、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农耕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例如:对利用农耕文化发展绿色农业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财政政策支持农耕博物馆建设、农耕文化宣传片拍摄和农耕文化教材编写等。二是金融机构应给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传承创新农耕文化所需资金金融机构应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农业发展银行更应该大力支持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融合的项目。三是争取民间资本解决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民间投资农耕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参考文献

[1]邓文钱,阮清.从新视角看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2).

[2]陈登高.论现代农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1).

[3]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eB/oL].http://.cn/,2007,2,5.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3

一、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用足用活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支持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精品农业、生态景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参与农业,形成具有渭滨特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区域布局

结合我区地域特殊、生物多样、地貌复杂、农业发展受限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利用五年时间,建成四大都市农业板块: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方向,规范提升清姜河、太寅河、晁峪河流域观光农业档次和品位,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发展精品农业为方向,壮大提升石鼓水蜜桃,神农蒙杏、樱桃,高家镇猕猴桃、葡萄等特色鲜果发展,形成万亩鲜果生产基地,打造特色精品农业示范园;以发展体验参与农业为方向,培育扶持张家沟、刘家村、冯家塬、晁峪河流域等村发展设施蔬菜,建成5000亩设施蔬菜基地,打造体验参与农业示范园;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方向,改造提升高家镇核桃、晁峪花椒为主的2万亩干杂果生产基地,打造生态景观农业示范园。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有效开发,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彰显。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现代农业水平较高,产业化经营能力较强,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生产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涵养能力较强,农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乡村生态景观优美协调,高效节能节水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营模式多样、门类齐全,服务水平较高的休闲观光服务体系。

围绕“一村连多村,多村成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发展一批具有前瞻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集现代、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模式。规范发展刘家村、大散关、槐树岭等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在刘家村、冯家塬、刘家槽等村发展体验参与农业示范园3个,在张家沟、刘家槽、赵家庄、庙坡等村打造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园4个,在茹氏养殖小区、晁峪特种养殖小区、八角塬、槐树岭等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4个,在大散关、中岩山、段家磨、解家滩、冯家塬等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5个,培养“四有”新型农民3万人次。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完善都市农业土地流转机制

注重运用市场、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都市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本着“平等协商、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村民和村组以租赁、承包、互换、转让或入股等形式,参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逐步使耕地向种田能手、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集中,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发展“一村一品”,完善都市农业功能。

(二)建立都市农业资金扶持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凡在我区范围内从事高效经济种植业,创办农业科技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农业、体验参与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的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只要符合产业布局,经审查验收合格的,都可享受以下扶持政策:

1、规模种植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或以村组为单位组织农户,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种植业继续享受“渭滨区发展一村一品补贴实施办法”。新增以下种植业补贴办法:以20亩为最小单位,每新建一亩日光温室,一次性补贴2万元;以50亩为最小单位,每新建一座标准大棚(8.5x42米),一次性补贴2000元。

2、生态农业:每新建50亩以上生态循环农业园一处,补贴5万元。

3、精品农业:经审批新建的农业精品园区,除享受种养业补贴外,优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引进推广新技术、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名牌创建工作,被评为省、市级精品农业示范园,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区政府一次性奖励2万元;每规范提升“六个一”一村一品示范村,每个村奖励5000元;每注册一个农产品商标,一次性奖励项目单位3000元;每规范发展一个区级“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奖励项目单位1000元;每认证一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一次性奖励项目单位4500元;每认证一项无公害农产品,一次性奖励项目单位2000元;每认证一项绿色农产品,一次性奖励项目单位5000元;每认证一项有机产品,一次性奖励项目单位1万元。

4、休闲观光农业:被确定为休闲观光农业园,一次性补助规划设计费3万元;观赏采摘步道每平方米补助10-20元;达到“三化一片林”(庭院绿化、路渠绿化、村庄绿化及一村一片林)示范村标准的村,一次性补助苗木费2万元;在村内新发展农家乐达到50户以上规模,且相对集中,经区旅游部门验收合格,一次性奖励每户2000元。

5、每年对在都市农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区级部门、镇(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区上给予表彰奖励;对领办、创办、常年蹲点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都市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一次性奖励1000元。

(三)注重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在主导产品和特色产业的村,优先配套农田基础设施,突出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微喷灌工程、管道输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高产、稳产、节水、高效都市农业,在塬区和后山区旱地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模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整治土地,改造中低产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完善都市农业综合服务机制

健全完善植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减灾防灾及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病虫害防控、灾害测报、抗旱防洪等方面提供全程化服务。建全渭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切实做好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五)构建都市农业招商引资机制

借鉴省内外在都市农业发展中产业开发、农业旅游、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广泛征集和动员具有投资都市农业意愿的经营主体在我区投资,大力推介我区发展都市农业优势和优惠政策,通过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利招商和优质服务吸引投资者来我区发展都市农业。创新招商形式,丰富招商内容,在招项目、引资金的同时,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发展模式、农业高科技项目以及实用型农业科技人才。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4

关键词:精确农业;农业机械;影响;问题;分析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的种种弊端不断凸显,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精确农业逐渐被我国引进并实施推广,精确农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自动控制等技术能够实现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农业收益的最大化,并有利于实现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精确农业理念的实施需要依靠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技术来实现,精确农业对农业机械的要求是高度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以保证作业的可靠性和控制方式的可行性,精确农业思想的存在促进了农业机械的进步,由于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优化了传统作业中的不足,更符合农业生产对机械产品的要求,有利于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1精确农业的特点

精确农业是集合现代农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技术于一身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新方式,通过对耕地信息的分析和科学的规划实现更为科学的农业生产运行体系。精确农业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合理性,更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收益。

采用精确农业管理方式进行的农业生产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农业资源的按需使用,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劳动资源和水资源,以最低的资源使用量获得最高的农作物产量;(2)通过合理化的使用化肥与农药,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减少化肥农药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3)精确农业规范了各种农作物的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作业流程和标准,使农作物的栽培方式更加规范,有利于光照、土壤养分等自然资源的平均分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

2精确农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2.1使农机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作业转变

现阶段,我国自主研制的农业机械仍然以粗放型作业为主,能够在基本上实现农业生产的相关要求,但在作业细节、作业质量以及工作的可靠性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以植保机械为例,尽管很多地区实现了全机械化作业,但在作业中喷施药液的雾化程度、药液的喷施位置、药液的科学化配比等细节难以做到精准把握,通常的机械化植保作业只能依靠加大喷药量来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这不利于食品安全和农药的节约使用[1]。在精确农业下,植保机械更好地结合了高雾化喷施、对靶喷施等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植保作业的精细化程度,显著降低植保作业中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提高整体的作业质量。

2.2由传统农机向智能农机进步

现阶段使用的农业机械多依靠人工操作水平决定作业质量,而在精确农业相关要求的引导下,农业机械必須更好地结合现代化的电子、液压、控制、网络等技术,使农业机械转变为智能化的先进设备,其中,自动控制技术很大程度的减轻了人力劳动的负担,传感器等检测原件能够有效预防机械故障的产生,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作业质量的观察与监督,更有利于农业机械进一步向着远程控制方式发展。

2.3由无序作业向规划性作业发展

当农业机械具有了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支持,能够保证农业生产实施过程准确获取田间的信息,包括土壤中的化肥含量和种类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等。通过将实时获取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与规划,形成科学的方案后进行实施。这符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精确农业实施的过程。

3国内农业机械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

3.1农产品的种类不够丰富

现今,国内针对各种各样的农业产品生产制造出大量不同的农业机械,然而,在考虑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其仍然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基本需求。比如说,对农产品深加工类型的农业机械,因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仍旧较为滞后,因此导致了我国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得不引入国外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品的投资成本。

3.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国内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通常为农民,但是因其尚未成熟的操作技艺,造成其在面对大型农业机械时不知怎样操作的尴尬局面,进而令农业机械的价值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难以有效体现出来[2]。此外,有些农业机械操作者因未经过专门的训练,所以其操作能力不够高,进一步限制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在这种前提下,我国应当更加注重对高技术农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3农机操作者收入不高

众所周知,农机的操作和使用大部分时间是在固定的时节,所以农机操作者们在其余时间是空闲的,从而造成其年收入较低的现象,这种状况的出现将会造成农机操作人才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农业生产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4精确农业背景下农业机械发展的相关对策

4.1保证农业机械的精确化

要想保障精确农业更快的发展,农业机械必须在播种以及施肥环节保证它的准确性。另外,转变以往灌溉不精准而造成的干旱等情况,给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进一步达到农业的精准化需求,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保障农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今后,中国在农业生产上,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精准化的推广力度,同时把其设定为国内农业发展的一个目标。

4.2农业服务系统化

当前,在精确农业的环境之下,国内农业机械在达到智能化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当更好地保障农业服务的系统化。在开展农业生产前,必须设定好一系列生产方案,目的是保障从生产到使用每个环节更加协调、有序。除此之外,我们在保障农业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也应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管理及各项服务的体系化,为农业生产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5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剖析

5.1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符合农业生产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应当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目的是解决以往国内农业机械出现的因其种类不足而导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问题。由于国内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借助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能够在保障农业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有效性,减少生产支出,进一步解决以往农业机械出现的很多问题。

5.2朝着绿色农产品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迅速提升,人们对于农业产品的品质需求也逐渐上升。要想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对农业机械实行仔细严谨的审查,防止由于有害物质的存在而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防止农业产品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而出现食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并推动农业机械化朝着绿色产品的方向迅速发展[3]。如此一来,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我国的有关部门应当尽量配合农业机械化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严格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超标的情况,同时促进绿色农业产品生产的有序性。

5.3朝着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环保技术和新材料应大力推广与应用在农业机械化开发中,这对农村环境、农作物培育以及农业生产者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从宏观环境来看,也必将促进相关产业,如农业耕作、人员培训、产品加工等的全面升级。

6结束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要想巩固住我国农业生产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在精确农业的背景下,促进国内农业机械化的改革和创新。另外,有关部门需要选取有效对策来配合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发展,同时借助有关推广活动来加强人们对农业机械的使用,保障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乔力.分析精确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7,35(6):125+128.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5

【关键词】农业保险;精准扶贫;机制创新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要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探索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试点。保险是脱贫攻坚战中可利用的金融工具,其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的职能体现了反贫困的作用,契合了精准扶贫要求。农业保险对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结构,助力农民走向富裕发挥了保障作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为贫困户生产经营兜底,有效的促进了精准扶贫。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维护贫困地区经营生产活动的稳定,推动农业保险在扶贫工作中精准发力,提高贫困农户的经济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农业保险在精准扶贫中的实施成效及问题

1.1我国农业保险的实施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保险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农业保险机制,在保障现代农业安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中央出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从2007年到2018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572.65亿元,增长10倍,年均增速22.17%,是增速最快的险种之一;农险保额3.46万亿元,保险金额年均增速33.29%,约占农林牧渔业总值的20%。农作物覆盖面不断扩大,承保农作物从2007年的2.3亿亩增加到2017年的20.96亿亩,增长了9倍多,玉米、水稻、小麦三大口粮作物承保覆盖率已超过70%,基本覆盖农、林、牧、渔各个领域。农业保险开办区域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产品基本覆盖农、林、牧、渔各个领域,保险品种从6个增加至211个,地方特色品种达196种,逐步形成了“中央保大宗、保成本;地方保特色、保产量”的产品体系。广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的形式,大力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地。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政策农业保险进一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3)15号)、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扶持力度支持精准脱贫的通知》(桂财金(2016)38号),鼓励和引入太平洋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公司、北部湾保险公司3家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承办机构,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至2017年,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从4520万元增长至12.2亿元,每年都保持超过100%的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3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位居全国第二;保费规模从全国第27位上升至第19位。政策性中央补贴险种涉及甘蔗、水稻、能繁母猪、商品林及公益林、育肥猪和奶牛7个,基本涵盖了广西主要的农产品。2014年起自治区政府加大了对地方特色保险试点推广力度,目前自治区级农业险种不断增加,并扩展到水果、蔬菜、桑蚕、烟叶、水产、田七以及养鸡等领域。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2011年的17.8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1000亿元,保障水平提高了56倍,财政补贴放大效应超过100倍,政策性农险赔付金额从2011年的4323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5.3亿元,增长了13倍,受益农户也由4.3万户增长到42万户,“十二五”期间共累计向102万户支付赔付金额11.9亿元,日益成为广西农业灾后补偿、恢复生产的重要支撑。桂林是农业大市,既是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广西水果生产重要城市,也是国家杉木林和“三木药材”基地。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为了稳定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2014年,桂林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桂林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成立了相关机构,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14年以前全市只有能繁母猪保险1个险种,到2017年已增加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马铃薯6个中央补贴险种和葡萄、柑橘、杂交水稻种子、林木种苗保险、月柿等11个地方特色险种;农产品投保业务量快速增长。特色险种的开发,为稳定农民收入,提高产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2014-2017年桂林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支出累计23749.09万元,受益农户达31.36万户次。

1.2资源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保险实施问题

1.2.1资源县农业发展现状资源县地处石漠化片区,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是广西“十三五”时期3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桂林3个贫困县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上半年,资源县顺利完成脱贫摘帽。农业是资源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资源县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效益农业和有机农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相继引导发展种植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初步建立了以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业及冷水鱼等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受制于自然环境影响以及和生态环境等因素,资源县农业产业也面临洪涝、霜冻、冰雹等诸多自然灾害的风险。2019年上半年,资源县遭遇洪水泛滥,为刚刚脱贫的农户和农业产业带来了很大影响,防止返贫任务严峻。

1.2.2资源县农业保险实施现状及问题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的主体,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经济补偿措施,对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资源县开展的险种主要是中央财政保费补贴险种,包括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柑橘、葡萄等7个农产品保险;采用“风险互助金+小额信贷”的运营模式。2018年资源县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县扶贫办在承贷机构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专户(专帐),专户管理风险补偿资金。政府牵头保险公司与财政部门合作,采用“联办共保”模式,即政府和保险公司按一定比例收取保费,政府参与农业保险市场,为其分担风险,成为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可靠兜底。自实施“联办共保”模式之后,资源县农保经办机构由太平洋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公司、北部湾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联合承包。资源县农业保险保费收支水平有所提高,农业保险理赔支付也有所增加,减少了农户因灾致贫的情况。但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体实施情况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落地过程中,并不尽如人意。如农险产品单一、保费较高、覆盖范围有限等制约。资源县传统农业占据比重较大,受农业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很难大包大揽。按照广西有关实施农业保险的规定,农户承担20%,财政补贴80%,财政补贴部分由各级政府分摊。对资源县这样刚刚脱贫的县而言,带有强制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也受制于地方财力的制约,难以实施到位。资源县现有的农业结构当中的品种,能够与中央和自治区级的保险品种相对应的险种较少,以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的不多。以红提和西红柿为主的特色农业,以及车田辣椒、中草药以及冷水鱼等特色养殖等农产品,为资源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益,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支撑。但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要么缺乏针对这些产品的险种,要么农险品种保额保费标准要求难以实施。除此之外,农业保险整体占比偏低,贫困户对农业保险参保意识弱,加之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使得农民收入中的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实际上不高。

2实施农业保险对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2.1加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导向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当前国内农业保险的主体,属于准公共品,既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从资源配置理论视角看,市场和政府都是资源配置的要素之一。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资源配置过程中,寻求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平衡点,是解决目前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精准脱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要有效推动农业保险的实施,引导和扶持金融保险企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既要发挥保险公司在农业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也需要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综合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以农业保险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标准,实现农业保险市场长久有效运转,为精准扶贫和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主动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到贫困地区开展农险业务,使其共同承担扶贫重任。

2.2鼓励农业保险实施联动发展

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各项投入的不断增加,对推动实施农业保险,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带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乡居民医疗健康、职业培训、住房养老等社会福利和保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提供了机遇,也为保险企业深入挖掘农村保险市场潜力,拓宽农村市场发展空间,实施联动发展策略创造了条件。以农业保险带动其他险种的发展,政府要引导并鼓励保险企业到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寻找保险机会,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化农业保险两条腿走路,真正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发挥作用。广西目前正在实施的“扶贫小额信贷+意外伤害保险”的运营模式,部分地方已经初见成效。要切实推广这种模式并与扶贫小额信贷相结合,必须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来推广实施,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保险机构经营实施农业保险。

2.3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农业保险产品

针对特色农业的特点,鼓励农业保险公司探索新险种和新业态。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丰富的商业性险种试点,将特色农产品保险纳入地方政策性险种。在商业性险种中倡导既涵盖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又涵盖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收入保险”,为农户收入提供保障,引导农产品价格市场更趋合理。二是尝试建立农业保险期货模式。农作物市场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即便有农业收入保险也不能完全转移农民风险,可探索“保险+期货”模式,通过“双向承保”,在农产品价格上涨时通过保险赔付可增加农民二次结算的收益;若价格下跌,通过保险赔付可以弥补收购方提前预购的损失。同时,可以把这个模式运用到农产品采购模式当中。在行业价格低迷时,一方面可保持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收入,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另一方面稳定收购方经营利润,保护市场供给价格,维持市场供求平衡。创新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将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运用于农业保险期货模式中,让农业保险成为助力扶贫农民的“定心丸”,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6

关键词: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民收入;倍增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2-0130-04

右江河谷作为每年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落户点和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所在地,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冬菜生产基地”、我国著名的“芒果之乡”,可以称得上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

右江河谷位于广西西部百色市中部,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和平果县的平原地带,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6万亩,占百色市耕地的27.2%,人口75万。右江河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2010年,右江河谷甘蔗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总产值14亿元;蔬菜种植面积90万亩(含复种),总产量150万吨,总产值22.4亿元;芒果种植面积达29万亩,总产量10万吨,总产值3亿元;香蕉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达20万吨,总产值3亿元。蔬菜、水果和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全区前列。2012年,右江河谷共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30家,总资产33.9亿元,销售收入达42.9亿元,在发展龙头企业过程中组建相关合作社100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联系带动农户3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3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35.1亿元,经营总收入43.4亿元,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上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右江河谷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已有51个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由此看来,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已经初具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条件明显较好,但由于发展的基础还薄弱,发展的时间尚短,路径的探索还在进行,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和转变:

一、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单一主体向联合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转变

首先,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联合型经营主体。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并适当放宽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际国内优强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集体、个人和农户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各地农信部门坚持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农的工作重点,积极构建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要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继续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抓紧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团。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公司组织、大户牵头、能人带头,以专项为主,单个品种展开,由小到大,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其次,要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引导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有效的组织经营形式,在不断完善现有合同契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入股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再次,要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政府应多方扶持农业保险工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些种植业(如水稻、蔬菜)、养殖业保险的业务实行适度补贴。要建立风险保障基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五,是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资金、技术、运销、法律、气象与灾害预报等全方位服务;要大胆引进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作风正的企业家队伍。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发展龙头企业。

二、规模化经营创新,实现从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经营向家庭式农场转变

要探索创新机制,促进土地集约流转。积极探索新的土地集约经营模式。第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借鉴华东模式,由政府出面集中租地,统一连片规划,平整开发,建设好大篷等农业设施,再让利返租给企业或农户,并从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第二种是合作社主导模式。借鉴台湾模式,发展壮大农村农业合作社、探索“村社合一”管理,以合作社组织集约土地,提供资金和加强技术、营销指导和协助,实现土地、技术、金融“三资融合”。农民按合作社的指导进行生产,合作社提供种苗和组织收购与销售,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种是企业主导模式。采取租赁、托管等方式,由企业或业主对土地进行连片打造经营,或整体包装出租,发展高效农业。要出台土地流转实施办法,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要实施以奖代补,加快土地流转。

三、农业功能创新,实现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扩大农民就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2500多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1]。“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通过大力开展产地初加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品级;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安全农业创新,实现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向重视质量和效率转变

要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指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市民到卖场、超市购买农产品可通过可追溯系统查询其生产地、种植、加工、包装、检测等重要信息,发现问题即可追溯根源,准确追溯同一批次或同一品种产品的情况,并查清问题的责任所在[2]。建立初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首期拟选择芒果和小番茄作为切入点,进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的试点。首先是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集贸市场必须先加入可追溯系统,然后是小超市、小农贸市场要加入可追溯系统,最后是小商贩、农户加入系统。

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广州市构建的“五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三大工作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五大体系包括: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三大机制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监管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3]。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程落实,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实现了“全员参与、属地管理、逐级实施、制度带动、网络化落实”的新模式,促使全市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进程,为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全面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三是强化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初步建立县、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通报制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四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五是强化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六、投融资体系创新,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投资融资转变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农业投融资体系也趋于多元化,除了原有的由农业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及合作社促成的农业金融体系,也可成立地方性投资平台支持农业发展,如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也吸引着更多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的关注。产业资本的典型如新希望集团及中粮集团,在“全产业链”思路下,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及并购,并分别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了农业领域活跃的战略投资者。而其他产业巨头也相继“跨界”发力农业产业投资,不同领域的行业巨头也均布局农业产业,显示出农业产业投资的巨大吸引力。2010年以来,外资pe巨头纷纷投资中国农业,如KKR、凯雷投资、黑石集团等,尽管案例数量不多,但都是大手笔。如黑石领军财团投资的寿光农品园,涉及金额达6亿美元;而扎根本土的投资机构也同样青睐农业,鼎晖、弘毅旗下美元基金或人民币基金,以及达晨、深创投、天图创投等人民币创投基金,均有多起农业领域投资案例披露[4]。此外,农业产业投资也需要更多的金融手段作为辅助,比如小额贷款、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

七、劳力素质提升创新,实现劳动力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农民的素质。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掌握新品种的种植要领。还要把市场营销的知识传授给农民,使他们善于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二要发挥技术中心户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三要发挥农科技术人员的作用,除了培训上课,还到田间地头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四要发挥公司的主导作用,把培训农民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业务来抓,确保农民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把农业现代化落到实处。

八、市场体系创新,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

构建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建成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整合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资源,加强营销策划的整体组合配套,实施“精品战略”:一要“精炼”,精心提炼优良品种,奠定品牌宣传的质量基础;二要“精选”,突出产品特色的品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真正的“精品”;三要“精联”,通过品牌资源整合,借助营销策划和运作,形成主导产品强大的品牌竞争合力,以带动整个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并借助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东道主地位,通过农展会、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招商会等形式促进品牌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和发挥“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田东芒果节”等平台实施特色农产品的整合营销,增强区域品牌优势。同时,要改进营销办法,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市场空间。

九、政府服务创新,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市场环境

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涉及面广、范围大,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应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构建服务型政府,联合各部门力量共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涉及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部门有:农业、水利、交通、工商、招商、行业协会、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商业银行。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部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完善产权制度、加速企业改革,促进农业经营改革;二是落实土地承包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以制度保障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三是加强科技指导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培训和指导水平;四是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的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五是加强现代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勇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势在比行[n].世华财讯,2011-09-20.

[2]马晨清.略论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n].中国经济评论,2011-05-10.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7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保障措施

1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农业优势资源转化升级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巩固自治区、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目标,大力调优种植结构,在优化品种、改善品质结构上狠下功夫,重点发展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二是按照基地化、特色化、精细化、商品化的思路,科学统筹农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番茄、制种玉米、甜菜、亚麻、色素辣椒、酒花等特色农业及优势产业,实现了特色农业由小而全、多而杂向少而精、大而强的转变;三是立足农区畜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饲草,使全县种植业在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种植规模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和规模化,形成合理的“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

2坚持引扶并举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大力培育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涉农龙头企业。突出产业增收,坚持外引内扶相结合,继续扶持天玉种业、金富祥亚麻厂等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推动亚麻厂技改扩能,实现了屯河果业番茄加工厂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和自治区与龙头企业接洽,成功引进一家年加工色素辣椒20000t、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可拉动农业经济产值近亿元的新疆红达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入驻建厂。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县内外涉农龙头企业的合作,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了互惠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订单农业的强大舆论声势和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推广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标准化技术,加快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生产基地认证,真正地把拜城县打造成有特色、上档次、成规模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切实提高市场占有份额[2]。

3加强产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协调龙头企业采用“合同协约利益联结机制”模式与农牧民群众签定生产购销合同。通过企业先期赊销农资、实行收购最低保护价、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等方式,强化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认真履行好指导、扶持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中的职责,制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登记办法及配套法规制度,对现有的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范、整合,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产品购销大户、农业科技人员、农产品加工经销实体,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加快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自己的流通服务联合体,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能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目前拜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降低了产品附加值。

2名牌产品少,产业链短

一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市场,经济效益一般。三是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存在“大而偏、小而全”的问题。四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产业链短,各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还未形成。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民获利少

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发展产业化经营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有了一些先进典型和做法,但从全县来看,农户和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不少乡镇仍停留在买断关系上,生产、价格、质量、服务等变化直接影响着联结的紧密和双方行为。

4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人们对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拜城县政府也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总体效果较好。但在一些部门仍存在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给企业的退税、贷款以及促进发展的优惠措施在实施中落实不到位,有的机构还停留在层层传达阶段,没有过硬的措施。

5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认识存在偏差

如前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的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一些机构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引进一些企业从事农业产业经营,他们长时间大面积租种农户耕地,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的是企业,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失去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来意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建议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是强化学习。坚决破除僵化落后、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开创工作新局面。二是强化市场意识。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三是强化开放意识。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要求,扩大与县内外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保守思想,争创一流,加快发展。

2稳定种植业规模,调优种植业结构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按照“稳定面积抓产量、提高品质促效益”的思路,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增产实用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增加物化投入,狠抓田间管理,实现粮食提质增效目标,进一步巩固自治区优质商品粮食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二是按照基地化、特色化、精细化、商品化的思路,采取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农业发展全局,因地制宜地发展甜菜、亚麻、酒花、酱番茄、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及优势产业,实现特色农业由小而全、多而杂向少而精、大而强转变。三是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使全县种植业在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种植规模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形成合理的“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

3坚持“引进与扶持并举”的方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按照“扶大、扶强、扶精”的原则,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搞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互惠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产销联结,形成稳定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农业订单覆盖面。二是继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引进工作力度。以粮食、特色林果业等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吸引、鼓励和支持区内外大企业集团来拜城县投资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拜城县粮食、瓜果、蔬菜等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水平和质量。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订单农业的强大舆论声势和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优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精深加工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真正地把拜城县打造成有特色、上档次、成规模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

4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建设内容充实、论证充分、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库,形成“争取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项目建设格局,确保引进一个项目,建成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千方百计创造良好招商氛围,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引“凤”筑“巢”,全力促进全县农业优势资源转换升级。二是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联谊招商、参展招商、外出招商等全方位、多渠道招商,有的放矢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设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整合工作,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成效。

5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认真履行好在指导、扶持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中的职责,制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登记办法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等配套法规制度,对现有的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范、整合,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产品购销大户、农业科技人员、农产品加工经销实体,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加快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自己的流通服务联合体,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能力。

6创新政策机制,优化投资环境

本着发展生产,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及“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在发展工业这个问题上,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涉农龙头企业营造一个宽松、优惠的投资环境,及时解决现有不适合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体制性矛盾和机制性束缚,努力营造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8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xx 663300

摘要:农产品加工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名、特、优农产品丰富多彩,特优产品增值潜力巨大,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一体化建设,对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xx产业发展现状、区划布局、建设内容、主攻方向、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地方农产品精深加工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初探

近年来,xx按照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以延长特优产业链条、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培育农产品加工带动企业和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为重点,推进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围绕地方特优产业,打造粮油、果蔬、畜禽、医药保健、木材等加工产业为主导,逐步构建政策扶持、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监测服务“四大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1.产业发展现状

1.1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2018年,xx高原特色农业种植类产业发展到298.9万亩,投产271.7万亩,产量72818万公斤,实现产值347554万元;养殖类产业存栏445.89万头(只),出栏553.53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14970万公斤,实现产值319914万元,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产值781415万元。其中:

1.1.1粮食生产。

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9.87万亩,产量35682.7万公斤,实现产值89207.5万元。

1.1.2主导产业

结合地方特色优势,按照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围绕高峰牛、八宝米、茶叶特优产业为主导,以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为目标,以创建省级“一县一特”产业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八宝米种植面积14.656万亩,产量6980.7万公斤,产值23457万元;茶叶发展面积39.18万亩,投产21.44万亩,产量792万公斤,产值42969万元;高峰牛存栏28.6713万头,出栏16.5315万头,产值42982万元。

1.1.3区域性产业

以油菜、水果、蔬菜、甘蔗、生猪产业为区域性补充,加大基地建设步伐和经营主体培育步伐,不断壮大产业实体经济实力。油菜播种面积31.1万亩,产量2374.27万公斤,产值11871万元;水果种植面积6.41万亩,投产3.58万亩,产量5545.08万公斤,产值16635万元;蔬菜种植面积23.84万亩,投产18.2万亩,产量16125.2万公斤,产值258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12600万公斤,产值7308万元;生猪存栏104.7532万头,出栏147万头,产值235200万元。

1.1.4其他产业

重点围绕辣椒、三七、铁皮石斛、烟草、食用菊及肉羊、中蜂、家禽等,培育大户和农户以自发种养殖为主,充分挖局产业地域性和多样性协同发展。种植面积32.628万亩,水域养殖面积4.334万亩,羊存栏7.9267万只,出栏9.13万只;家禽存栏289.64万只,出栏377.1万只,实现产值15282.6万元。

1.2农业龙头企业培育

2018年,全县共培育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28户,从业人数2287人,其中:种植类15家,养殖类8家,林业类4家,其他1家,目前通过认定15家,其中:省级6家,州级3家,县级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111万元,利润总额4490万元,上缴税金1582万元,带动农户增收总额33842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总额7210万元,支付农产品原料采购值总额40741万元。

1.3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

2018年,全县有效注册农产品商标共176件,其中: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个,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xx著名商标7件,绿色食品认证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有机食品3个,获得xx品牌农产品7个。2014年以来,xx米获得xx“六大名米”、xx牛获得xx“六大名牛”称号,xx米列为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

2.产业区划

按照xx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围绕“1357”(即打造“一个生态种养大县”、做大“三个特色产业、做强“五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七条绿色经济走廊”)的特优产业布局,按照优势原料生产带—产业集中区—深加工园区有机结合的农产品加工布局思路,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保鲜贮藏库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完善莲城、珠琳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培育xxxxx为主导的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加强xx等乡镇保鲜贮藏库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粮油、糖茶、林竹、畜禽、果蔬产品及医药保健产品六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步伐。

3.建设内容

3.1拓展农产品加工空间,巩固好粮油、糖茶、林竹产品加工。

3.1.1粮油加工业:重点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依托水稻、玉米、油菜、苦荞、马铃薯等传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xxxx等公司为带动,深化精制米、富硒米、米粉等大米食品制作,加强精致白酒、饵丝、淀粉、高档烹饪油、色拉油等主要产品开发力度,拓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空间,发展一批高端产品和日用休闲食品和方便食品。

3.1.2.糖茶加工业:围绕甘蔗、茶叶优势产业,提升甘蔗、茶叶科学种管水平,以xxx公司为龙头带动,在做好精制糖、精制茶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加大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力度,逐步研发以高档糖料、茶饮品等系列产品,扩大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增值潜力。

3.1.3.林竹加工业:围绕地方经济林木,以绿色生态发展为主导,以润和、豪威、双龙井等木材加工企业为带动,发展拼板、胶合板、活性炭等林产品加工。

3.2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培育好畜禽、果蔬产品加工。

3.2.1.畜产品加工业:以肉蛋精深加工为重点,依托文山牛、生猪、麻鸭等地方特优产业,以xx谷多、三丰牧业等养殖企业为龙头带动,加强对现有的肉联厂、冷冻厂和龙头企业进行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屠宰市场规范化建设,做大做强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抓好生猪、家禽、肉牛、山羊等肉类加工制品,进一步推进机械化屠宰、加工与冷藏相结合,解决好冷藏运输配送等薄弱环节,引导鲜肉加工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

3.2.2果蔬加工业:以规模化果蔬基地为重点,围绕本地蔬菜、堂上柑橘、椪柑及长冲梨、葡萄等优势产业及引进的新型果蔬产业,加大县区水果批发市场建设,引进更多果蔬加工企业为带动,提升贮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设施装备水平,发展冷链物流系统,推广果品干制、糖制、罐制、制汁和蔬菜腌制等制作工艺技术,发展果蔬汁、果蔬粉、果蔬罐头、脱水果蔬以及果酒、果脯等深加工系列产品。

3.3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开发医药保健初成品加工。

3.3.1医药保健加工业:围绕三七、石斛、重楼、半夏、白芨等道地药材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粉剂、保健酒、颗粒剂等初加工产品,开发以三七粉、三七酒、石斛粥、西枫斗、石斛饮料、石斛花酒等医用和食用系列产品,加强产品包装,打造产品品牌,挖掘产品升值潜力。

4.主攻方向

4.1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企业。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全省发展“一县一业”、创建农产品特优区项目和全县扶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发展产业等强农惠农政策项目倾斜为主要方式,着力提升凯鑫茶业、八宝贡米、xx谷多、三丰牧业、益康米业、云之香、润和木业、豪威牧业、东昌农林等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规模龙头企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求,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带动措施,通过合作、引进、重组,由县农科、工信商务、中小企业等单位精心谋划,包装一批农产品加工招商项目,用项目吸引企业进驻地方投资发展,力争到2020年引进或培植30家以上重点农业龙头加工企业。

4.2提升主导产品加工企业创新能力。

围绕文山牛、八宝米、底圩茶、甘蔗等主导产业,鼓励凯鑫茶业、八宝贡米、xx谷多、三丰牧业、东糖公司等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人才和管理,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整合各类技改、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项目资源,促进加工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开发以加工产品产后减损、贮藏保鲜、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工艺技术。做好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米糠、碎米、蔗渣、畜禽粪便、木渣、锯末灰等产后副产品,开发以酿制米酒、甜白酒、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制作有机碳等农产品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二次循环利用。

4.3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水平。

指导骨干加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iSo族系)、质量追溯等体系认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加强农产品加工人才队伍培养,采取招聘引进、就地培养等方式,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家、营销管理人才、农村经纪人等培训工作。

4.4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全产业链经营。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促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探索建立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发展加工流通,扶持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设烘储、直供直销等设施,发展“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和设施装备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企业。

4.5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市场渗透融合。

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以冷链物流为纽带、以市场为终端服务,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园区到市场直接配送的流通网络,发展连锁直营、配送中心、农超对接、冷链物流销售模式,促进产销对接。借助全县及各乡镇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平台,加强与圆通、申通、emS等10家快递、速递公司和速达、顺丰等物流公司对接合作,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在鼓励和支持企业进驻淘宝、天猫和京东等知名平台进行销售的基础上,借助邮政扶贫优帮帮、农业推广一亩地等行业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增加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覆盖面,同时,充分发挥以广南微生活,广南e嘉商城等本土电商运营平台的作用,大力推进地方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步伐,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渗透融合。

5.保障措施

5.1落实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有关精神,按照xx省扶持发展省级农业产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有关要求,指导加工企业用好用足中央、省关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及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结合县级整合涉农资金扶持产业扶贫发展政策措施,对农产品加工园区、保鲜贮藏库、重点加工项目,安排资金予以重点扶持。积极引导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对文山牛、八宝米、底圩茶等特优明显、成长性好、上规模的产品和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实行县级领导现场办公,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

5.2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考核奖惩机制。

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列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重点加工项目实行重点督办。由县农科局牵头,县财政、发改、工信商务、林业、国土、环保、扶贫等部门配合,县农科局履行规划、指导、管理、服务等职能,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工信商务局要强化扶持措施,促进加工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财政局要切实加大整合资金力度,调整支出结构,逐年增加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支持。扶贫局要细化产业扶贫发展政策,整合涉农资金重点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金融部门要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国土、税务、市场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合力推进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5.3认真做好农产品品牌保护和创建。

加强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保护,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农产品包装标识和贴标销售,集中培育一批著名(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一是全面落实名标奖励政策。按照产业扶贫农产品牌创建扶持政策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取得和获得的名标及时给予补助,确保奖励政策落地生根,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创建热情。二是实行商标国际注册补贴。对申请注册国际商标的企业,政府给予注册费用补贴,引导企业以文山牛、八宝米和底圩茶等优势农产品为重点进行国标注册,申请欧盟等国际商标、质量体系认证,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牢基础。三是建立名标扶持长效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关于品牌创建的奖励政策,除资金奖励外,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5.4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监测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的运行监测分析和统计,按照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大小、级别,对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月报监测,全行业指标实行季报制。进一步强化对加工企业的指导服务,从质量监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为加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参考文献

〔1〕:xx人民政府:《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指导意见》〔R〕,2017年。

〔2〕:xx农业和科学技术局:《xx2018年高原特色农业工作总结》〔R〕,2018年。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9

(一)市场经济深入变革的需要。在我国相当多的地方,农业生产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调整这种生产方式便成为必然。同时,需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支撑、重要内容。

(二)保农业从业人口的需要。城市化导致农业生产者迅速减少,预计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将超过60%,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城市,使得农业从业人口数量迅速减少,达到最低极限值,可能很快出现农业从业人口不足的现象。

(三)自给自足型大国战略的需要。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对我国而言更为重要,关系国家安全与稳定。

(四)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需要。时至今日,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已经明朗: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精准农业和转基因农业(其产品是否为人类普遍接受尚需时日,但其技术研究不能因噎废食)正引领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倘若我国农业不进行深入变革,我国农业将大大落后于世界农业。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分析

(一)向集约化发展,走产业化道路

我国农村以单家独户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大量存在,这种形式包括家庭以传统劳动工具为主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家庭以农业机械化为主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下的生产方式构架未来农业的竞争力,农业的发展需整合农业涉及的资源——重组整理土地、应用资本化货币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以商品化为基础,通过规模生产和服务,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将农业的生产主体逐渐公司化或类公司化,增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谈判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机械化与信息化推进农业向精准农业发展

当今世界最为领先的农业生产方式即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就是在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和施肥机等机器设备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器和控制器将各种信息传递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给出合理指令,进行精确施肥、精确作业和精确估产等活动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特色化与生态化推进农业向庄园农业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需求多样,地理差异明显,农业生产方式多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特色化与生态化的农产品成为人们需求的重要内容。发展庄园农业或许能在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条件下,承载人们的此种需求。庄园农业是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以市场为向导,以特色化和生态化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将生产、休闲、生态、旅游、观光和科教等融入农业经济形态。此类生产方式的推行,主要应用在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等的生产领域。

(四)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增强国际竞争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产能出现局部过剩的现象;但由于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未随之提高,且市场本身具有的“柠檬效应”,在市场监管缺失或者不到位的情况下,消费者面临不对称的市场信息,更多选择价格较低的残次伪劣农产品,使得诸多的残次伪劣农产品大量存在,让合格的农产品没有生存空间。伪劣农产品影响消费者的健康,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这便是近年来农产品质量问题集中爆发的根本原因。政府应当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构建农业生产的诚信体系,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设计

(一)制定适度超前的农业发展规划

“三农”问题多年被列为中央工作的“一号文件”,但现实仍是重城市轻农村,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过分集中配置于城市,导致农业发展乏力。农业要发展,规划要先行。农业发展规划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以及基础设施整体考虑,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盘棋,统筹城乡综合布局,针对全域农村、整链农业进行规划,推动各种资源集约化、专业化的配置。根据农业生产分布的特点,遵循三次产业互动的原则,适度超前的农业规划,能为农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出行之有效的农业政策,有利于形成集约化的土地资源,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种养基地,避免农业的无序建设,并且实现农业一定时期的持续发展。

(二)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合法流转,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是事关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处理不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不好农业发展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初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这种高度分散的经营方式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就必须从土地入手,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机制,理顺土地产权关系,促进土地合法流转,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土地利用制度,为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创造条件。同时,在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推动下,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整体推进田、地、水、路、林、产、宅等的综合整治,为新型的现代化农业提供集约化的土地资源。

(三)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组织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现代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增强农业的融资能力,必须进行抵押制度改革,赋予农业新的生命力,比如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在确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有证抵押贷款。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产品保险,扩大畜牧产品、森林草场等的保险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开办涉农金融领域的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在现有金融政策的基础上,农业金融应当结合农业的需求,培育创新农业金融组织,丰富农业金融服务内容。

(四)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生产技能,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坚持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它既能保障农民享有平等的保障制度,同时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劳动力。社会与农业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农业产业规范、培养产业工人、提高生产技能,顺应新的环境,建立新兴技术服务体系,逐渐培养适合新兴农业发展的产业工人。强调产业技能培训,重视农业生产者技能和素质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的农业,科技含量将大大提高,社会与政府应当未雨绸缪,为科技农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现代农业培养科技人才,为农业发展准备人才资本。

(五)完善农业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

为满足市场化的需要,农业发展应从研发、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程领域,根据农业规划和农业发展的方向,完善农业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道路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农业面向市场的通道,通畅的道路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业发展规划,完善水利设施,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为生产建设科技型示范基地、生产厂房、加工厂房和仓储基地以及流通设备,树立良好的示范效应,创造条件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农副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大型生产工具,提供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如卫星定位、集成计算器和数据中心等,这些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需要。这些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社会的有力支持;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现代农业将无从谈起。

(六)系统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当前农业的生产环境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发展农业,必须实行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在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的同时,实施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制定土壤治理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地轮作;逐渐减少和控制无机肥料的使用,推广和鼓励有机肥,使得土壤肥力得到恢复。在农业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应当重视农业用水的治理,加大工业污水排放的治理力度,防范农业用水的水体污染。推行环保的生物技术,控制污染较重农药的使用,逐渐增加农药的禁用品种,淘汰污染较重的农药、化肥,控制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污染处罚力度,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七)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

我国的农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产品交易随着交通的改善变得日益通畅,天南地北的物产异地交易成为现实;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日益丰富的农副产品,需要各地优质农产品得到充分的交换。农业生产正逐步面向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某些产品甚至要面向国际。因此,各地的农业生产应当尊重这个客观事实,迅速做出调整,结合各地自身的优势产业重新组织生产。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八)调整补贴方式,加大保障力度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篇10

为推进我县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建设,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以下简称“两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两区”建设的意义

“两区”建设是近年来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和统一服务的先行区。当前,我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两区”建设,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新样板。通过集聚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利于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有利于促进我县农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目前,我县农业“小、散、低”格局既制约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有效构建,也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比较效益。这就要求我县农业必须走精品精致、集聚集约的发展之路。通过政府的规划引领和政策导向,加快“两区”建设将大大促进产业布局集中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更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为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增强新活力。

(三)有利于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定新方向。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来看,我县开展“两区”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主导产业经营规模总体不大、布局分散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业主体素质较低;农科教结合不紧密,农产品品质有待提升;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资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我县结合实际,确定了“稳定粮食生产、强化产业富民”的战略定位,在抓好粮食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几大区域优势明显的产业,努力提升产业档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辟新途径。“两区”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充分发挥“两区”产业要素集聚、产业效益较高的优势,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农民合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是推进土地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

二、明确推进“两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县推进“两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根据“重在改变低小散,划定产业功能,突出政策拉动,努力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区域优势,确定有机生态农业定位,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优良、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政策效益覆盖面最大化的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推动我县现代精品农业加快发展。

根据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将着重建设以下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

(一)现代农业综合区:

1.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重点建设鹤溪、澄照惠明茶主导产业示范区,张村、周湖食用菌主导产业示范区,生态蔬菜精品园,城北山后特色水果精品园,生态畜牧精品园。

2.景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重点建设东坑、景南毛竹主导产业示范区,林业总场、大白坑实验林场用材林主导产业示范区,高山蔬菜主导产业示范区,东坑白玉仙茶精品园,景南、东坑深洋花卉精品园,大漈茭鱼共育精品园,草鱼塘森林休闲观光园。

3.省级现代农业(渔业)综合区。重点建设保水鱼主导产业示范区、茶油主导产业示范区、金钟雪梨精品园、蔬菜精品园。

4.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重点建设中药材主导产业示范区,山茶油主导产业示范区,景西南生态治理和用材林培育示范区,食用百合精品园,山地蔬菜精品园,稻田养鱼精品园。

(二)粮食生产功能区。到20l8年全县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6个,面积30000亩,其中到2014年全县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8个,面积20000亩。粮食功能区内要求农田设施完善、农田质量提升、生产技术先进、服务体系健全,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

三、加快推进“两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政策措施

(一)突出重点,抓住特色,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根据我县产业区域分布情况,重点围绕区域特色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布局相对集中连片、产品优质安全的粮食、茶叶、食用菌、毛竹、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引导,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设施建设,实现优势主导产业市场主体空间集聚,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全面提升优势产业水平。

(二)完善机制,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要素集聚。

为实现“两区”内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相关部门在景政发〔2009〕21号文件基础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快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工商资本参与“两区”建设,推行项目法人制和招投标制,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产学研结合。扶持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在园区内试验和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到园区创业,努力构建先进农业科技的核心区,发挥“两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加强“两区”建设。

农业、林业、水利、财政、交通、科技、环保等各部门要积极主动优化整合产业发展、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扶持“两区”项目建设。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两区”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根据“两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优选扶持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论证和评审工作,明确政府支持和业主投入的重点,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两区”项目建设和政府扶持资金。

(四)标准生产,品牌经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现代农业园区内主导产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统一规范种养规程,推广先进种养模式,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产自园区的农产品优质安全目标。充分发挥我县现有品牌优势,加大品牌统一、宣传力度,做好品牌化经营文章。规范“惠明”牌茶叶公共品牌的使用,推广“山山”牌在食用菌产业应用,加大对“雪松”牌高山茭白、“胖胖”牌冬笋等品牌建设力度。达到每个园区有一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每个产业相对集中使用一个公共商标,实现品牌化经营战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五)凸显优势,保障发展,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路子。

立足我县资源、区位、自然条件等优势,鼓励参加农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园区内农产品无公害认证通过率100%,打响生态、绿色品牌。鼓励探索、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生态立体农业循环的模式,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挖掘潜力,提升效益,积极鼓励产品精深加工。

优化园区内产业布局,创新经营方式,推进园区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协调发展,根据各主导产业与精品园区建设标准与产品特点,积极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增强带动能力,在景政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企业在园区内的生产经营用地政策,鼓励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全面落实推进“两区”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负责“两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和政策实施等工作。发改部门要牵头编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将“两区”建设列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农办、农业、林业、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两区‘建设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优先扶持“两区”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两区”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农业用地政策;科技部门要积极支持“两区”的科技开发;金融、保险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两区”建设;相关乡镇(管理区)要把“两区”创建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保增长和促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保障措施,建立工作例会制。

(二)注重资金整合。各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中央支农资金、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重点用在“两区”建设;在原有农业产业政策基础上,县财政将整合资金、资源,加大对“两区”的投入,同类项目优先考虑“两区”建设,确保县财政农业资金主要落实到“两区”的创建。县财政及相关部门要根据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切实发挥支农资金效用。

(三)加强项目管理。县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按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农、林、渔)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对项目实行申报、立项、跟踪、验收一条龙服务。各乡镇(管理区)要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项目实施单位要按具体实施标准积极实施,验收申报证明材料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所有要求奖励的实施项目必须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同一建设内容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服务农民、支持农业,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