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统计学分析方法十篇统计学分析方法十篇

统计学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7:26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1

1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不强

我国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统计方法课程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医护类专业学生医学统计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受本科医学院的影响比较深,一直以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为蓝本,选择基本的“医学统计方法”进行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指标计算、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但一般将重点放在抽象概念的讲解、公式的推导、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假设检验等方面,而且在内容的组织上也比较零散,没有一条前后贯穿的主线,也没有考虑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结果另文报道)显示,医护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主要用到的依然是上述的基本统计方法,但问题在于他们普遍不知道怎样正确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推断方法,以及如何准确解释和表达出统计分析结果,而统计学中的概念、公式和统计指标的计算(多采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等内容几乎没有用到,这说明在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存在内容选择上的缺陷,针对性不强,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对于数学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来说,公式繁多、概念抽象和逻辑性强等因素的存在而使医学统计方法的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目前高职院校医学统计方法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最常见的形式是先介绍统计原理,接着讲授统计公式及其推导,最后举例说明。其最终结果是将课程的重点引向统计学中的计算上,把医学统计方法当作“数学”课来上,而忽视了学生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当前,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采用SpSS软件分析统计数据,这在客观上要求各高职院校在医学统计方法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和SpSS软件教学。王春平等[4]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统计原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内容进行认真裁剪,只是将教材内容照搬到课件上,将黑板变成“白板”,没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多媒体教学尚且如此,遑论采用SpSS软件教学了。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软件,但所占的课时比重太小,可仅看作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小小的补充。

3忽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医学统计方法对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来说,只是日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对医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鉴于此,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医学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受本科院校的影响太深,在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轻视实践教学而导致实践学时安排很少,而且实践教学内容多为单项技能训练,而非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忽视了对学生统计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戴士弘[3]认为学生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老师讲授获得的。由此可以看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只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二、解决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对策

1深入调查研究,重新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课程教学目标虽说从属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它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样,都应涵盖职(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尤其要突出能力目标,因此在制订课程教学目标前,必须认真研究医护类专业近几年的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积极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跟踪毕业生成长轨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涉及的医学统计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就可以制订出针对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样的课程教学目标既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包含了执业资格考试所需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也兼顾了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指向明确,能促进学以致用,这就从根本上为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指明了方向。

2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不仅要实现,而且要实现好,教学内容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内容的选择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不应囿于教材,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因为课程是有生命的、原生的,而教材是次生的,是课程生命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历史记录[5];同时要考虑授课对象专业上的差异,如护理专业除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一些常用统计方法外,还应增加护理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如量表研制与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等,充分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此外,教师还应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裁剪、加工和序化,使它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如在介绍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将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和q检验连贯起来讲解,这样学生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这些指标如何计算、如何进行假设检验以及在多个均数总体上有差别时还需进一步通过q检验来判断两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这个过程实际上与工作中的应用过程高度一致。经过这样处理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贯穿、简便实用并且由易到难,但不失其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专业教师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和内容,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教学内容。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应该做并且能够做好的。

3充分应用软件,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方法方差分析(anoVa)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

一、引言

方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属于统计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从统计方法上课,方差分析是较为复杂的一种假设检验的方法,回归分析的结果中也涉及到方差分析的内容,所以对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和掌握方差分析的思想和原理显然非常重要。但从授课教师的角度,一些教师往往会发现方差分析的内容不好讲,也讲不好,无法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方差分析的原理。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围绕方差分析的概念、原理和前提条件等教学内容,与同行探讨教学方法。

二、方差分析的概念

方差分析(analysisofVariance,缩写为anoVa),是由英国统计与遗传学家,现代统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R.a.Fisher发明的,用于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全相等的一种统计推断方法。例如,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否相等呢?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就可以使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假设该国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等三个区域,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分别用来表示,则相应零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H0:μ1=μ2=μ3H1:μj不相等,j=1,2,3

如果最后零假设无法被拒绝,可以得出三个地区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地区因素对身高没有影响;反之,如果最后拒绝零假设,从而支持被择假设,则可以得出三个地区成年男生的平均身高存在显著差异,至少有一个地区的平均身高与另一个地区不一样,说明地区因素对身高有影响。因此,方差分析也可以用于研究一个自变量(通常为分类变量)对别一个变量(数值变量)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如果只涉及到一个自变量,该方差分析方法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涉及两个自变量则称为双因素方差分析。本文主要围绕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教学。方差分析的名称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使一些学生误认为方差分析是比较多个总体方差。其实,方差分析是用来比较总体均值是否相同的,但由于使用计算“方差”的方法,故把该方法称作方差分析。

三、方差分析的原理

为了比较多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方差分析将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方差大小进行判断。假设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随机、独立地抽取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这里为了便于分析,从三地分别抽取3名成年男性,样本容量为9,并记录身高的样本数据,如下图所示。

方差分析就是比较样本数据中北部、中部和南部这三组数据的组间方差和各组数据的组内方差的大小,并构造F检验统计量进行检验。组间方差度量样本数据中组与组之间的变异,从数据结构的角度看表现为数据的横向差异。造成组间数据变异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地区因素,另一个是随机因素。组内方差度量样本数据中各组内部的数据变异,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导致,表现为数据的纵向差异。如果组间数据的方差明显地超过组内数据的方差,很可能表明地区因素会显著影响成年男性的身高,从而不同地区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存在差异。

为了计算组间方差(mSa),需要先求组间平方和(SSa)和相应的自由度(C-1),其中C为组数,这里为3。组间方差等于组间平方和与相应自由度的比值。

mSa=

组间平方和用每组的均值与所有数据的均值之差的平方再乘以该组观测值的个数来表示。组间平方和越大,说明各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越大,当然如果组数越多组间平方和也会越大,因此这里不用直接用平方和直接进行比较。

为了计算组内方差(mSw),需要先求组内平方和(SSw)和相应的自由度(n-C),其中n为所有观测值的个数,这里为9。组内方差等于组内平方和与相应自由度的比值。

mSa=

组内平方和用每组的观测值与该组数据的均值之差的平方和来表示。组内平方和越大,说明各组内部的数据差异越大,当然如果各组的观测值越多,则组内平方和也会越大。

有了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就可以造成出F检验统计量,再与临界值比较,可以就以做出统计决策。

FStat=

其中,服从分子自由度为C-1,分母自由度为n-C的F分布,其临界值可以在指定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查表获得。

在样本量较大情况下,手工计算显然耗时耗力,方差分析的相关

算一般需要通过统计软件来完成。以下是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的输出结果。

eXCeL共输出2个表格,第一个表格是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各组观测值的个数、均值和方差。第二个表格为方差分析的结果。方差分析把数据的差异区分为组间差异和组间差异,SS为平方差,从表中可以SSa=0.020,SSw=0.018,df为自由度,组间平方和对应的自由度C-1=2,组内平均和对应的自由度为n-C=6。mS为均方,组间均方mSa=0.010,组内均方mSw=0.003。F为检验统计量,其值为mSa/mSw=3.307。在0.05显著性水平下,F的临界值约为5.14。如果使用p值法进行假设检验,eXCeL也给了相应的p值,约为0.108。根据eXCeL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输出结果,不管使用临界值还是p值法,在0.05的显著性水下,我们都可以得出不拒绝零假设的结论,即三个地区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表明地区因素没有显著地影响成年男生的身高。

四、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在统计方法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强调使用某种统计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就不能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在方差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强调方差分析的三个前提假设,即样本是随机、独立抽样的,每个总体是正态分布并且方差相等。其中抽样的随机性和独立性相對容易做到,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可以通过直方图等方法进行判断。最后总体方差相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该条件不满足,就不能进行方差分析。如果各总组(各组)本身方差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就不能从数据中发现由于地区因素造成的数据变异到底有多大。关于总体同方差假设是否成立可能用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来解决。

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第一步是对各组样本数据排序,找中位数;第二步计算各组观测值与其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第三步对绝对值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第四步得出结论。

根据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的eXCeL输出结果,可以得出三个地区成年男性身高的方差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3

佛手(bergamot)又名佛手柑,学名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为芸香科柑桔属香橼的变种,长绿小乔木或灌木[1],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其花、叶和果实均可入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认为佛手具有舒肝理气、止咳化痰、和胃止痛等功效,常用于缓解胃腹胀痛和咳嗽气喘等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佛手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抗肿瘤和抗病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试验设计是考虑如何安排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能合理而高效地获得所需要的试验数据,并用相应的方法分析这些数据,以确定哪些因素的影响是主要的,各因素用什么水平搭配起来对试验的指标是最佳的。试验设计在改进产品配方、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佛手多糖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浸提时间、提取功率、料液比为因素,利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通过微波提取,对佛手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研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合理利用和开发佛手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仪器与药品

仪器: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xh-200a型微波萃取仪(北京鸿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药品:佛手(长春药材公司),苯酚(开原化学试剂厂)、葡萄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332200302,供含量测定用)、浓硫酸(胶州市富田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北京化工厂)等,均为分析纯试剂。www.133229.Com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3-5]

2.1.1佛手多糖的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

2.1.2佛手多糖样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g干燥至恒重的佛手,分别用95%的乙醇和80%的乙醇回流脱脂除糖,置于微波萃取仪内加水提取,将提取液合并,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即得佛手多糖样品液。

2.1.3标准样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4.71mg恒重干燥的无水葡萄糖,放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即得147.1μg/ml标准样品液。

2.1.4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上述标准样品液0.2、0.4、0.6、0.8、1.0ml至1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8、1.6、1.4、1.2、1.0ml蒸馏水,再各加1.0ml6%苯酚试剂,混匀,精密加入5ml浓硫酸,振摇后放置5min,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立即转入冷水浴中冷却至室温,以蒸馏水为空白,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c为自变量,吸光度a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a=0.0408c+0.211,算得相关系数r=0.9985,可见两者有高度相关性。

2.1.5佛手多糖样品液的测定精密吸取佛手样品液1.0ml,按“2.1.4”项下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操作。

2.2单因素试验的结果

2.2.1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选择提取时间8min,提取功率550w,料液比1∶20,提取次数分别为1、2、3、4、5次,多糖得率结果见图1。

转贴于

由图1可见,提取次数2次与3、4、5次相比,样品多糖得率相差不大,故选择2次。

2.2.2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提取次数2次,提取功率550w,料液比1∶20,提取时间分别为4、6、8、10、12min,多糖得率结果见图2。

图2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由图2可见,当提取时间达到8min时,多糖得率达到最大。故选择提取时间8min。

2.2.3微波功率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8min,料液比1∶20,提取功率分别为250、400、550、700、850w,多糖得率结果见图3。

图3微波功率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由图3可见,当微波功率达到550w时,多糖得率达到最大值。故选择微波功率550w。

2.2.4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8min,微波功率550w,提取料液比分别为1∶5、1∶10、1∶15、1∶20、1∶25,多糖得率结果见图4。

由图4可见,当料液比为1∶20时,多糖得率达到最大值。故取料液比1∶20。

2.3佛手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

2.3.1佛手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设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a(min)、提取功率b(w)和料液比c为因素,作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的优化设计见表1。

2.3.2统计分析[6-7]

选用正交表l9(34),根据表1进行正交设计,取显著性水平α=0.05。实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2正交试验结果

表3方差分析

注:f0.05(2,2)=19.00

根据表6和表7,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①由rc<ra<rb知,影响佛手多糖得率的因素排序为c<a<b,即影响力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

②由a:k1<k3<k2,b:k3<k1<k2,c:k3<k1<k2可知,最佳工艺条件是a2b2c2。

③在水平α=0.05下,f0.05(2,2)=19,由于fa、fb、fc均小于19,所以3个因素对佛手多糖得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佛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8min,微波功率550w,料液比1∶20。

3讨论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佛手是一种富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植物,同时还含有黄酮类、柠檬苦素类等成分[8],而佛手多糖作为佛手提取主要成分后的副产物,近年来发现其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科学合理,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是进行优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最佳设计,也为有效开发和利用佛手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随着佛手多糖保健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佛手多糖开发的保健品或药品的市场前景为人们所看好。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深对佛手多糖功能方面的研究,如其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等[7],并将其应用到保健品、药品和食品中,生产出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的、经济效益高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141.

[2]黄玲,张敏,蔡玉军,等.佛手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5):324-325.

[3]赵文彬,成玉怀.天山大黄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23-224.

[4]纪耀华,纪耀芝,马爱民,等.微波法提取大黄多糖最佳工艺优化研究[j].中药材,2009,32(8):1291-1293.

[5]倪受东,严德江,徐先祥.大黄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中国药业,2007,16(13):10-11.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71

0引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从经典统计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它能够在多个对象和多个指标互相关联的情况下分析它们的统计规律,很适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多元正态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Ⅰ)和(Ⅱ)、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Shannon信息量及其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多指标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统计学科,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软件的迅猛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广泛的用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如在经济、金融保险、生物医学、环境数据、管理工程等相关领域。尤其是多元分析方法在处理多维数据时,它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作为统计学的主要分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正在向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其分析理论也在实际应用中逐步的完善和发展。多元统计分析也可以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建模,为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所以,作为讲授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的老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为学生进入理论研究部门和实际应用部门打下夯实的基础。培养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应当是既能够胜任企事业和行政职能部门的统计人才,又是能从事市场调查与分析、经济统计与预测的经济人才。于是本了如下的践与探索。

1《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1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不足

《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多指标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统计学科。它是一元统计分析在维度上的推广。同时,《多元统计分析》也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数理统计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而数理统计学基础偏理论一些,不会有太多的应用题,抽象的概念很多,之所以感觉抽象是因为忽略了定义的来源和下定义的出发点,这样就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运用就更谈不上了;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各种定理的来源和证明,其实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也是必须要理解并能掌握其证明方法的。整个几门数理统计学基础课程线性代数基础、矩阵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更何谈融会贯通了,而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是建立在有一定数理统计学基础上的,尤其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因为教材中都是一些联系很紧凑的理论,而且有些推证简化了过程的证明和计算,如果没有一些数理统计学基础,就不知道定理结论的来源,这样只能是死记结论,导致不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就不能更好的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更好的理解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1.2重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轻统计思想的讲解

我们在整个实施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强化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简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变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练习,这是老师们在讲授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时经常会忽略的问题。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现实,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往往侧重在数理方法的推导上,这也导致很多同学把重点放在反复推敲理解这些证明过程上,而对于分析方法和公式在现实中的应用并不重视。因此学生只是被动性学习,没有主动去探索问题,最终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统计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还是照搬我国传统的理科教学方法,即“重点知识+例子说明+技巧解题”,这种固定的教学过程,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保证,这些技巧大多情况是学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所以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当前多元统计分析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怎样运用技巧解题,不去教学生如何用方法处理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失误只注重理论上的教与学,既缺乏探究性和开创性,又缺乏实际运用训练。很多学生反映总是有种学到的不能用到实处的感觉,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应用技术型统计学人才,与其他先进的学科教育相比缺乏生动性与普遍性。

1.3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采用给多元统计分析学科的教学实践带来很多好处,然而,如果运用不适当,其好处和作用就不能真正体现出来。但是如果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重视案例的学习,此类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建议少讲理论知识,多增加案例分析的情况。在学生们看来,理论性的概念和统计原理太单调乏味,然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积极参与到具体案例分析的讨论中来,听而不思考,思维过程就难免具有依赖性,即被动的接受学习,这类学生普遍缺乏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统计学科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素材也有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很好地结合教学目的选择案例。任何学科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都应该服务于教学目的,若是不能明确案例教学要解决的是统计领域内什么层次的问题,要提高的是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水平,案例教学就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第二,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案例时效性较差。没有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可。在这种传统教学案例中,我们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感觉不到对求索的追求;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感觉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感觉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

2应用技术型统计学人才培养中《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我们要以统计学思想的培养以及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本R到萄У幕本目标,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了多元统计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多元统计分析学科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2.1以我国经济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案例教学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多元统计分析要注意以我国现行经济运行中的真实数据为素材编写案例,并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比如“以我国2013年-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真实数据为样本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15年-2017年进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预测分析”;“以我国2013年1季度至2016年4季度的GDp季度真实数据,建立统计预测模型,估计与检验,然后预测2017年1季度至4季度的GDp。”如果我们准备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作为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只能作为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工具,对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任课老师需要及时掌握案例教学的进度,把握住同学们课堂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学习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就是要学会处理数据并能进行定量分析,如统计预测法、核算的方法、指数模型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充分利用案例法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们进行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数量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而在选取教学案例方面则应该注意把握选取案例的目的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即要使所选取的案例既符合理论知识一致,服务于教学目的,又能紧跟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一定要选择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和认可的案例。

2.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是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能够加强对各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并从中探索出一些新问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具体的来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些脱离,理论教学的原理及其步骤的推导与实验基本脱节,使学生感到理论推证的没必要,实验教学中,使用统计matLaB软件、SpSS软件、SaS软件、R软件等的缺点是只求结果不论原因和运行环境,理论的学习得不到实践环节的练习和巩固,使学生难以琢磨,就像“雾里看花”,这样实质上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真正的要求。作为一套可以提供一些集成的统计工具,统计软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数学计算、统计计算的函数,并使使用者能灵活机动的进行数据分析,甚至还可以创造出符合需要的新的统计计算方法。例如matLaB软件就是借助软件的统计工具箱中计算的函数完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训练对实验结果详细的统计分析能力,要学生根据所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步骤,分步骤编程独立完成。这样不仅使学生确实掌握各个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而且也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了matLaB软件中相关基本的操作方法,真正地做到掌握该软件,在实验环节又一次巩固了学生对理论问题的学习,在实验完成后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亲自体验写实验报告。这样在每次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在实验中都有收获而且会有更深刻的思考,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2.3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师资建设

除了从实践中寻求帮助外,还应尽可能给学生们提供与统计学专业相关的、教师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适当吸纳优秀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力,这样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学”,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仅是学的过程还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这样不仅优化了教学质量,还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统计学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经济统计领域相关的实务操作,因此学校可适当安排教师分批去企业培训和锻炼,以此提高教师自身在统计实务方面的处理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定期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在统计实践方面的水平,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统计专业相关的技术资格考试以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聘请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做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指导青年教师,通过与本专业知名专家学者的亲身交流和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方面,学校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如聘请公司、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或青年教师担任学生专业实践的指导教师,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帮助提升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2.4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方法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在实际问题中庞大的信息数据量往往在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从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和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必须要掌握必要的统计分析工具,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建模实例,成为多元统计学分析应用的经典材料,这正是多元统计分析的“用武之地”,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也正是多元统计分析解决了数学建模问题,即所谓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多元统计学分析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结合元统计学分析中基本概念、公式、统计理理以及分析方法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统计软件和工具,对现实生活和产生的真实现象和数据等信息加以整合、归纳,经过演绎、求解以及推断,从统计学专业角度给出分析与预测,再经过翻译和解释,返回到实际生活中,用实践来检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让学生采用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掌握多元统计分析。

3结束语

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一方面,可以理清今后统计类专业建设的方向,即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统计人才培养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导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统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可以使该专业的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与统计实际工作联系较密切的环节既按照教学要求实施,又能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效果,这对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关键的教学研究意义。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能够充分体现该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统计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推动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也更加拉近该专业学生与经济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消除学生对统计工作的陌生感,缩短毕业生进入统计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这对扩大毕业生就业面,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该专业以及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也具有现实意义。此外,统计学是作为我校学科整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推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将给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一定的示范和启发。

参考文献

[1]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静敏.多元统计课程的创新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2007,(10):2425.

[3]丁立旺,黄娟.对财经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4648.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中医医案 统计分析方法 证候 多元统计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古今医案蕴藏着医家宝贵的辨证论治经验和知常达变的思维方法,如何从浩淼文献中总结各医家的辨证论治经验及思维方法,是一项重要课题。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今医案进行研究无疑将事半功倍。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统计学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尽管只有20年的历史[1],但发展很快,目前已由单纯的频数分析向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多统计分析方向过渡;研究内容也由分析主药和方剂使用规律向分析证治规律的层面上转移。统计学与中医医案研究结合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研究中医医案的重要途径。

1应用领域

1.1对经典医籍的研究

对经典医籍方证用药的研究是目前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医医案较多的类型之一。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经典古代医籍的整理、数据库的录入及建立、人工智能查询、方证用药、症状证型等的研究,但目前更多的是用于方药的研究。如郑氏[2]研究了《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共44个医案50诊47个汤剂处方,分析出了胃脘痛门的用药特点。此外,程氏[3]研究统计了《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咳嗽的医案143案156诊,总结出了外感、内伤多个核心方。

1.2对症状的研究

在中医证型的研究过程中,较多的是对症状、体征、舌脉的研究,一般多应用回归分析,研究证型与症状的相关性。该方法对于中医规范化研究将有很大裨益。如赵氏[4]根据中医理论和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选择了临床上常见的26项症状、体征,对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91例患者的症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症状、体征与证型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提示临床所选26项症状、体征与病情有很好的相关性,能较全面地反映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

1.3对用药规律的分析

在应用统计学原理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医医案的过程中,研究最多的就是用药规律。因中医用药的频次统计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能总结出一些疾病治疗的基本方药。周氏等[5]就明清时期消渴案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广泛收集了反映明清时期医家各学派的医案资料59例进行统计分析,寻求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黄氏等[6]进行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分析,探索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剂的用药规律。采用检索方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l23首、中药146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总结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

1.4对方剂的研究

除了中医医案的用药规律,统计分析方法较多地应用于对一些中医经典方剂的证治规律探索,明确中医药方剂应用证型、治法,通过研究能较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张氏[7]对《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证古今医案共158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发病规律、辨证规律、用药规律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该方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指标、舌苔、脉象以及用药规律等。此外,何氏等[8]研究了五苓散方证的证治规律,通过从11部古今医案专著和40余种现代期刊中采集的3633例五苓散主治医案的统计分析,得出五苓散方证的主症、舌苔、脉象、基本病机,并考证分析了五苓散方证主治用药规律及其与现代医学疾病的联系。李氏等[9]通过对古今生化汤证204例医案的全面系统统计分析,阐明了生化汤证证治规律、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1.5藏象研究

建立中医医案的数据库,还能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孙氏等[10]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信息研究室“中医药基础数据库”中的方剂文献数据库,取其中记载了3个及3个以上适应症的方剂663个,作为考察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中医理论研究的方法学可行性的预试验数据。结果显示,中医藏象理论中的五行学说相关内容有一部分得到了验证,但有更大的部分没有得到验证。由于用于分析数据的局限性,分析的结果只具有参考性和启发性,整个研究的更大意义在于依据对中医理论发生发展的认识,考察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中医理论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1.6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统计分析方法尚应用于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人工智能查询分析中医医案,但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吴氏等[11]采用计算机C语言开发古今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并在对医案中的词语进行词素解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查询专用主题词表,采用主题词与逻辑运算符组合的查询方式,且在正式查询前对查询表达式进行合法性检查,按症状、病机、治法、药物4个方面进行相关频次统计,并以超级链接的方式为查询者提供具体原始信息。该系统具有便于多角度统计分析医案的特点。

2中医医案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2.1频数分析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该方法为早期中医医案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仅对某一变量的出现次数进行频数分析或相关性分析。如郭氏等[12]针对感音神经性耳聋10年临床医案共1688例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就年龄、病因、病程、预后、辨证规律、耳聋分级、临床检测手段、用药情况等进行了频数分析,揭示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和辨治规律,探讨其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和用药规律,以期为正确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该方法简单易行,在以往的医案研究多见,但由于中医医案的复杂性,往往很难达到更高的分析要求。

2.2Logistic回归分析

近年来,中医医案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Logistic回归分析。在医案研究中,Logistic回归是根据判别对象若干个指标(在证候研究中通常是症状、舌、脉等变量)的观测结果判定其应属于哪一类(如证型、方剂的疗效均可看作要进行判别的类)的统计方法。研究者通常是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并根据传统的辨证理论对每个患者进行辨证,确定为某证,然后采用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症状与证之间的判别函数,达到筛选和确定证候相关症状的目的。从氏等[13]总结了历史上著名医家医案22459条,筛选变量,通过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选出肺病的常见临床证候、与某一证候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并定量地表达了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及用药对该证候的重要性。

2.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对象间的相关程度进行类别的聚合。由于聚类分析并不作出最后的结论,而是对整个样本资料按指标和样品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以利于研究者的下一步分析,故属于探索性分析。如郑氏[14]在查阅大量古今中医文献的基础上,以明清医家论治骨痹的理论、方药、医案为主要辨析依据,分析研究了明清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用药规律;采用R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寻求古代名医的处方用药结构规律;根据系统聚类的结果,表明当归与甘草、牛膝与杜仲等是相关性较大的因子。

2.4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pCa)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将观测变量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在证候研究过程中,证候指标多而杂是一大特点,如果直接用这些指标进行回归、判别或相关分析,常会出现回归结果不稳定、判别函数变化较大等现象,有时甚至因为增加或减少几个病例,导致回归或判别结果产生很大变化。这主要是指标太多、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此时,若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处理,用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几个新变量行进一步统计分析,能很好地克服一般回归、判别分析的不足[15]。

2.5多元统计分析的综合应用

单一的统计方法虽然在处理数据时存在诸多问题,但两种或几种统计方法的联合运用将有助于消除不同统计方法的缺陷,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王氏等[16]对大规模现场流行病学资料(3909例),在变量的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析并结合文献的系统分析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应用SaS软件对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以探讨中医中风病证候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提示多元统计分析是揭示中医证候复杂关系的有效方法。

3结语

近年来,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医医案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统计分析法可应用于对中医医案证型的规范化研究、方药的应用规律、证型相关性研究、方证的研究等方面。此外,尚可用于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立,完善人工智能查询分析医案系统。统计分析方法已从单一频次统计分析过渡到多种较复杂的统计方法及其联合应用。但总体而言,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不足,如一些重要医案的数据库统计分析系统尚未真正建立统一、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不规范等,有待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童.中医文献研究中统计学应用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5,33(2):58.

[2]郑璇.《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用药统计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2.

[3]程文江.《临证指南医案》中咳嗽医案的统计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1):15-16.

[4]赵晓威.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加瘀血阻络证宏观指标统计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2):88-89.

[5]周君,冯妍.明清时期消渴病案59例用药统计分析[J].国医论坛,2005,20(6):18.

[6]黄春梅,苏培基,李大刚.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9):36-37.

[7]张琦.苓桂术甘汤证治规律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8-10.

[8]何新慧,何建利,卢林耿.五苓散方证证治规律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3):15-18.

[9]李朝平,刘新.生化汤证证治规律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19-21.

[10]孙尚拱,高剑波,烟建华.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2):120-126.

[11]吴中平,何新慧,柯雪帆.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介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3):54-56.

[12]郭宏.感音神经性耳聋医案1688例统计分析[J].中医杂志,1997,38(6):355-356.

[13]从华,张启明.肺病辨证用药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5):322-327.

[14]郑红.明清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95-97.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6

关键词:数据统计分析法;市场调查;对比探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下,对市场的调查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完成的,随着市场调查范围的扩大,书记统计分析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因此,需要保证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合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与准确,这样才能达到市场调查的目的。发挥数据统计的实质作用。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概述

1.数据统计分析的含义

数据统计分析是市场调查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通过数据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反映一些国民经济及社会现象。或者通过对某一特定区域某一具体指标进行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反映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数据统计分析,能够较清晰的反映所调查区域或者指标的发展情况,能够根据这种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及对策。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数据分析统计法的特点

其一,具有系统性。市场调查工作内容复杂,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是一种系统性工作,不只是对单一项目的调查分析,要有完善的实施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统计。其二,具有科学性。在实际调查中,要讲求统计方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科学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信息。避免出现错误,导致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其三,有针对性。在市场调查中,有根据不同的调查项目,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统计,不能一概而论,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统计分析。其四,具有实用性。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的目的是为人们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做出合理的决策,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数据统计分析具有现实的实用性。其五,具有发展性。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数据统计分析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二、数据统计分析法的主要类别

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类别,一般主要有两种:

1.数量关系分析方法

这种统计方法主要是以统计学到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社会市场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量关系方分析法有很多种,常用的主要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

2.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对事物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认识。同时也包括对事物一定的判断及辨别能力。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观察问题,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调查活动中,两种方法要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共同使用,这样对数据的分析才更加精准,起到的实际作用才越大。

三、数据统计分析具体方法

1.描述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离等。这种统计方法在市场调查中常常用到,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处理,对所调查对象做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均值法、最小邻居法、剔除法等。数据分析清晰明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某一具体调查内容,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2.推论统计分析

在市场调查中,通过收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整体数据分析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某一实质性的结论。这就是推论统计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要求人们对数之间联系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在实际调查中,影响数据调查对象发展的因素很多,需要经过实际分析,分辨出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对调查对象的研究更加深刻,更加详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调查对象。从而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3.时间序列统计分析

这是一种动态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随机数据序列的规律,进行实际分析,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时间序列统计分析一般有四种要素组成。即:季节变动,循环波动,趋势以及不规则波动。通过对这四种要素的掌握,利用指数平滑法和移动平均滤波法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4.多元化统计分析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统计分析法。分析对象与指标可以是多个,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各个调查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显著地差异性,多元化统计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部分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并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调查实际活动中,要根据市场调查的不同事物,不同指标,不同特性科学选择不同的统计分析方式,确定调查样本的范围的大小,设计类型,以及相关联的不同因素。最后确定统计分析的类型,做好统计计算工作。多元化统计方法要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已统计理论知识为基础,灵活运用。达到最终的调查目的,为经济发展所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而在市场调查中,运用正确的数据统计分析法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工作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才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吴春琪.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中的对比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5:226.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7

关键词: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企业;运用;作用

第一章统计分析概述及特点

1.1概述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和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更为重要的统计工作。它是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升华,统计分析能对普通的数据产生深刻而鲜明的认识。它又是在相关的题目下,进行方案的拟定,资料的收集,最终展开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需要系统而完善的资料。高质量的统计分析会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1.2特点

1.2.1运用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以总体现象的数量关系为对象的一类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从运用的角度可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随着统计方法的普及,不仅统计工作者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企业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时间数列法、因素分析法、柯步-道格拉斯函数。

在偶然中寻求必然是应用统计方法的核心,通过有效收集、整理分析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对大量数据进行规律性挖掘,并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没有用的数据,而有用的信息则会包含在大量的数据之中,统计方法是用来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可以用在设计阶段的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初试样试制、小批量生产等;应用在生产阶段的工艺设计、过程控制、能力研究和质量改进;应用在销售阶段的营销策略研究、预期销售额的测算、顾客回报率的评价、安全性评价和风险分析等。统计方法是一种能使企业管理体系增值的资源,是一种投资少、简单、便于提高企业潜力、企业效益的高效技术。统计方法可应用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应用的越早越有效。如果企业能认真地实施统计技术,就一定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1.2.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定量分析是对分析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主要依据统计数据,建立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来对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则是一种凭着分析者参考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其最新的信息资料,以此来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的方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对象内在规律。主要包含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三个方面。

要想合理地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就要准确全面地认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整体统一性。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基础,定量分析主要是由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决定的,定性分析作为分析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只有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之后,才能找出适当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使事物的定性更加科学、更加准确,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统计分析面对的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其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因此,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有关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从众多的现象中揭示出其内在的本质,只有进行了这样全面科学的分析之后,才能正确地揭示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分析方法对于人们准确的认识和判别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第二章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2.1统计分析在企业预测中的运用

在统计分析预测中,静态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预测相辅相成,这其中以静态分析预测为主。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除日常统计和月度统计外,应该重点进行季度、年度统计预测分析,确保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的有效性。其次,要根据企业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历史销售数据确定各项数据指标,找出企业经济运行波动的共性和差异性。便于及时制定企业的下一步运营战略,提高企业效益。

2.2统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2.2.1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分析

随着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对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群众的购买力、商品的潜在和实际市场需求量、品牌成熟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赢利空间、供需缺口等,为领导层确定商品销售规模、制定阶段性营销策略等提供依据。

2.2.2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影响

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宏观环境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地方法规、民风民俗等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

2.2.3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

通过分析相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3统计分析在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中的运用

在企业计划方案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完成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定指标完成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一直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

第三章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3.1企业统计人员应注意统计分析的选题

选好统计分析的题目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关键,企业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统计分析应当以企业经营的各项准确的经济指标为基础,并提出科学的统计预测,并且统计分析的选题应当是领导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论据要充分,要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企业急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分析结果要以企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宗旨。

3.2企业统计人员应注意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

就生产方面,应当收集如企业的生产计划、任务以及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收集企业生产数据对企业的统计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就销售方面,应当着重收集客户的详细资料、售后产品客户评价这些信息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反应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督促企业进行质量改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经营方面,应当收集企业近期的发展策略和经营目标、企业重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发现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企业领导最为关心的经营问题我们可以进行重点的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3.3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制度

企业应当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统计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统计工作实行统计监督,以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另外企业应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的稳定,如果统计人员有调动时,应当提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安排合适的人员接替其工作。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高效的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把握全局,权衡利弊,抓住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使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在提倡科学化管理的今天,无论是管理决策还是质量监督,统计学方法以及统计分析在其中的作用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统计制度,企业的统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4.2建议

4.2.1注重统计方法的改进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统计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改进统计方法,运用信息时代带来的先进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相比传统的统计方法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单纯对照,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这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4.2.2注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知识面要求宽的综合性工作,要写出高水平的企业统计分析报告,对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应当组织相关的员工定期参加统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保证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及时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井霞.试谈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商业经济.2008,2(4):16-18

[2]梁玉金.改革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8):26-29

[3]王小静.浅谈企业统计由生产型统计向管理型统计转变的必要性.甘肃科技纵横.2006,4(5):38-42

[4]苏永明.中国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几个问题.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2):49-53

[5]宋安.统计分析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经济师.2001,21(4):371-365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组合式”案例教学;应用;项目考核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学科之一。统计学原理多、公式多、高度抽象、难理解的学科特点,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外统计学教学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Kingdon、Sandra分别提出统计教学中的案例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1][2];贾俊平、金勇进、易丹辉编写了统计学教学案例和教学项目汇编[3];严丽坤提出“案例”与“项目”教学密切结合以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的论点[4];邬丽萍提出案例分析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重视统计学案例库建设[5]。

本文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标,构建了以教学内容组合为基础、以“学习式”案例和“实践式案例”组合为核心、以教学方式组合为手段、以项目考核为评价标准的“组合式”案例教学法,并分析了该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教学目标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6]。在统计学的教学中,有四个学习目标必须要保证。一是应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二是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三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统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熟练应用SpSS或minitaB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组合式”案例教学法的构成

“组合式”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组合为基础、以“学习式”案例和“实践式案例”组合为核心、以教学方式组合为手段、以项目考核为评价标准的“组合式”案例教学方法(图1)。

图1“组合式”案例教学法的组成

1、教学内容组合

按照统计研究的过程,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组合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其中,统计设计是统计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从研究目的出发,对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各环节的全盘考虑和安排,要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工具、调查内容、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主流统计学教材基本不包括统计设计的内容,对统计调查方法和工具介绍也非常有限。应当说,目前的大部分统计学教材,内容结构是不完整的,更多的是论述统计分析方法,对如何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如何设计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调查工具、如何控制抽样误差等数据搜集方法关注不够。因此,统计学教学内容组合要突破现有统计学教材的局限,避免和纠正统计学教学中出现的重数据分析、轻数据获取的不良倾向。

2、教学案例组合

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中,针对教学目的不同,将“学习”式案例教学和“实践”式案例进行有效组合。“学习”式案例,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案例解决所需要要的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实践”式案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习式”案例教学。“学习式”案例教学,即在每个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讲授时,通过选取和引入与本意内容有关的短小案例,目的是以开篇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案例引出有关的概念以及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统计方法的学习,最后回到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体会统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对数据分布集中趋势测度的学习,引入学习式案例: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职工工资统计数据,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仅有18199元。通过这个案例,引发学生们思考讨论:这个平均工资可信吗?是否有代表性?如何计算平均工资水平?让学生进入案例所提供的情境之中,通过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面对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即在我国职工工资呈现右偏态分布的情况下,众数和中位数要比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更高,并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即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案例的解决方案,应当是计算我国职工工资分布的中位数,在工资水平呈现右偏分布下,这更能反映我国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2)“实践式”案例教学。“实践式”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的原始资料或学生自己收集原始资料,让学生进行统计方法的实践训练。如在多元回归分析课程讲授中,运用长期收集的各种方法应用的实证分析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一方面帮助学生透彻地掌握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方法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而是能够用来解决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多元回归分析中的多重共性时,引入实践案例:“中国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以人均GDp、人均消费、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文化企业规模作为五个解释变量,利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让学生们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和多重共线性检验,识别引起共线性的变量,并讨论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如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去掉引起共线性的变量,或保留所有变量的有偏主成份回归估计等方法。

3、教学方式组合

(1)案例教学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以案例作为统计理论学习的引入,在统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与多媒体使用相结合。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输出统计图形、统计图表,演示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对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

(3)案例教学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以案例为对象,让学生梳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的创新思维能力。案例与问题研究的结合,将学生置身于案例所提供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应当选择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结果如何解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4、项目考核评价

针对统计学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除以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以外,在统计学的考核当中,可以引入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考核方式,要求在本学期完成一个统计调查项目,在学期末提交项目报告,项目考核的成绩占到总成绩的30%。项目实践与各阶段评价可参见表1所示。

表1项目分阶段考核评价

阶段时间内容评价要点

第一阶段:

统计设计第1周至第5周划分项目小组、选定统计调研项目,提交项目实施方案选题价值、调研设计科学性

第二阶段:

统计调查第6周至第12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样本的代表性、现场质量控制

第三阶段:

统计整理第13周采用eXCeL或SpSS对数据进行审核、筛选与排序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遗失数据的处理

第四阶段:

统计分析第14周至第17周采用描述分析、推断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第五阶段:

统计报告第18周每个项目小组口头汇报项目成果,并提交结项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科学性与整个项目实践的评价

三、“组合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组合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西安培华学院财会学院2012级财务管理一班为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选择财务管理二班为实验组,引入“组合式”案例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分别对学习兴趣、知识理解、知识应用、学习体验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图2可以看出,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组合式”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得分,在学习兴趣、知识应用和学习体验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知识理解方面两种教学方法差异不大。

图2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

综上所述,“组合式”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案例组合、教学方式组合,以项目实施为考核评价标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创造性与参与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ingdon,J.m.Caseteachingofstatisticsinschools[J].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1977.26(2)109-126.

[2]Sandra,F.UsingprojectsinanelementaryStatisticsCoursefornon-Sciencemajors[J].JournalofStatisticseducation,1994.2(2)78-82.

[3]贾俊平.统计学教学案例和教学项目汇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严丽坤.“案例”与“项目”教学密切结合以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J].统计教育,2005,12:38-39.

[5]邬丽萍.统计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

[6]袁卫,庞皓,贾俊平,杨灿.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9

医学统计学(medicalstatistics)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掌握好本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医学研究和医学论文撰写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开设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存在如下问题∶未设置实验课或实习课,学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差,撰写毕业论文时不用或错用统计分析方法;教学大纲不要求医学统计学术语,学生不能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多采用讲授方法,重视推导公式,课程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学生毕业论文中,统计图表制作不规范,不能应用统计学知识并结合统计图表解释结果。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以加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根据沈阳体育学院的现有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改革。

1研究对象

以2008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43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8人,女生25人。

2教学改革方法

2.1加强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并在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2.2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医学统计学术语,为熟练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奠定基础。

2.3扩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进行实例讲解的同时,增加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4加强统计表和统计图制作的教学,并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进行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制作统计图表内容,提高学生对科研结果的总结能力。

3研究结果

3.1针对全部章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课件中强调了对学生难以理解内容的解释,如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使学生在本文由收集整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正确使用统计学用表(如见图1)。

3.2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连贯性,循序渐进逐渐引入新知识,强调课前预习,培养学习能力。在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的基础上,融入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练习题解答和实例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3.3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医学统计学术语,有利于学生学习统计学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描述统计中的常用英文专业术语如,centraltendency,histogram,mean,median,percentile,variance等。

3.4在掌握上述英文术语的基础上,扩充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内容。如在描述统计学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教学中,在课堂演示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某地120名18―35岁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铁含量进行统计描述[1](如见图2)。课堂演示后,要求学生参与,应用spss软件重复操作过程,并解释分析结果。

3.5在统计学检验方法的教学中,融入spss软件分析和统计图表的制作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表示的方法,培养基本的科研素养。如在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教学中[2],讲解目的、强调检验条件、检验方法、公式、检验步骤、结果解释,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强调明确检验假设,正确建立数据库,如何读取检验结果,如何进行统计结果解释,专业解释等。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演示如何表示分析结果,并演示应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如见表1,图3。

3.6考试成绩分析试卷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计算能力及统计图表制作等方面的情况,在命题中更加强调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核学生针对不同资料选择恰当统计学检验方法的能力,同时大部分试题需要学生在全面掌握各部分理论内容后才能做出正确解答,因此本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成绩≤59、60-69、70-79、80-89、≥90分的学生分别占2.3%、20.9%、32.3%、18.6%、25.6%。

4讨论

本次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的统计学英文专业术语能力,培养区分资料分布,正确选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提高实际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各部分教学中贯穿统计数据的科学表示方法,规范统计图表的制作,对培养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具有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每次上课前在电脑中安装spss软件以实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数据库的形式,演示实例的数据分析过程,并使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并解释分析结果,但是由于课程的教学时间短,仅为48学时,并且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安排实习的课时,还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统计学分析的练习条件。建议今后应增加学时数,并修改教学大纲,将统计学上机实习内容纳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从原始资料的录入、整理,到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以及结果表示,统计结果解释等过程得到系统的训练,为今后完成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及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统计学分析方法篇10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562.6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01-02

现代临床研究对医学统计学的依赖正日益加强,从科研设计到统计分析,再到科研论文的撰写,每一步都需要统计学的支撑。同时,新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对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医学论文的撰写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更新统计学知识。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已有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不以广泛学习统计理论为主,而是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理论和技术。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医生在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寻找循证依据,提高科研和业务素养是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此实际情况,我校开办了临床研究中的设计与统计分析继续教育学习班,授课内容覆盖了从临床科研设计到统计分析和统计结果表达各个部分。

为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医学统计学知识的需求现状,为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开展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参加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学习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报名参加本次继续教育学习班的115名临床医务人员,以本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为主。

2、调查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制定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由学员自行填写。共发放调查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问卷回收率为81.74%。

二、结果与分析

本次学习班主要授课内容为:临床研究中的统计学问题、ConSoRt简介、统计方法简介与错误辨析、SpSS统计软件简介、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及其软件实现。

1、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学员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学员以年轻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初、中级临床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为主。

2、对医学统计学的掌握情况。

绝大部分学员都有医学统计学基础,88人(93.62%)在学历教育阶段都系统地学习了《医学统计学》。学员统计学方法的掌握现状如表2所示。对于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大部分学员熟悉(19.15%)或者比较熟悉(65.96%),而对于高级统计学方法,一半以上的学员不熟悉(56.38%)。对于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大部分学员比较熟悉(64.89%),而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观察性研究不熟悉的学员占45.74%。

3、需求分析。

(1)对本次学习班授课内容的认可和进一步需求。

68名学员(占72.34%)认为本次学习班对其今后发展非常有帮助,对授课内容的认可如表3所示。从表3得出,最受学员认可的课程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及其软件实现,这和目前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点和研究现状较为符合。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在国内临床医务人员中较受欢迎,同时又缺少meta分析所必需的统计学知识。对ConSoRt的认可度较低,认为是可以简单介绍的内容,主要原因是目前临床医生自己撰写RCt研究报告的机会少,因此接触ConSoRt的机会也较少。

(2)对医学统计学授课内容的需求。

所有学员都认为非常有必要适时的开展医学统计学的继续教育学习班。70人(占74.47%)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班中讲授常用的实验(试验)设计方法;65人(占69.15%)希望增加常用的观察性研究设计的方法。对于统计分析方法的需求情况详见表4。

表4表明大多数有医学统计学基础的学员对于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内容已经掌握,他们更加注重这些统计分析方法所得到结果的展现,比如如何利用图表进行结果展现(54人,占57.45%)。对于高级统计学方法,学员最想学习的内容分别是多因素试验分析56人(占59.57%),logistic回归54人(占57.45%)和生存分析59人(占62.77%)。特别是后两者,在临床医学科研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三、讨论

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学习班为临床医务人员建立统计思维、提高统计素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目前国内院校和医院的考评机制中,临床医生的科研水平也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临床工作还是科研工作,统计学方法的掌握,统计学思维的建立对于临床医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的继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本研究调查发现,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在科研设计和统计方法上存在着以下需求。(1)高级统计方法。一半以上的学员表示对高级统计学方法不熟悉,同时,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对高级统计方法的要求在不断增加,特别如多元线性回归、多因素试验设计和分析、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等临床上常用的高级统计学方法,需求比较大。(2)观察性研究设计方法。在平常的临床科研中,RCt研究只是占了少数,大量的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如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这类研究设计在临床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部分内容的潜在需求会非常大,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增加观察性研究设计和分析的内容。(3)统计结果报告格式。将统计软件产生的结果转换成符合期刊要求的结果表达形式是统计分析的关键一步,如何撰写统计学方法部分,如何制作统计图表等内容看似简单,但是不少临床医务人员经常犯错,比如不报告统计量只报告p值、不报告精确的p值等。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对该部分的需求较大。(4)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统计学过程。系统综述能够通过对多个有争议的或者相互矛盾的小型临床研究采用严格、系统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和合成,解决纷争或提出建议,为临床实践、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系统综述中用到的统计学方法、使用条件以及软件实现等都是临床医务人员急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在职临床医务人员的统计学教学应与学历教育阶段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有明显的区别,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针对性强为原则,注重统计思维的培养和软件的使用。结合本次继续教育学习班的经验和调查,笔者认为今后针对临床医生的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以下两个方面设置。

1.授课内容。(1)授课内容模块化。授课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统计学方法、高级统计学方法和若干专题。基本统计学方法授课以结果的报告和论文写作为主;高级统计学方法模块需要适当增加课时,突出多因素试验的分析、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等临床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专题模块突出当今临床研究热点和难点、新的观点,紧贴临床应用实际,比如可以开设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统计学方法专题培训班、观察性研究设计和分析专题培训班等进行深入讲解。(2)增加软件教学。淡化公式的推导和大量的计算过程,突出软件在授课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强临床医务人员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SpSS软件在学员中应用非常广泛,65.96%的学员使用SpSS作为首选的统计软件,可以针对SpSS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开展学习班。

2.授课方式。继续教育的授课方式可以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教学模式强调基本概念和统计思维,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淡化公式的推导和计算,以学员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继续教育阶段的医学统计学教学需要特别强调实践性,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将临床实例、软件实现、结果呈现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让学员自己动手,增加实际应用能力。

笔者对于医学统计学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手段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本次学习班中得到几点启示:(1)医学统计学的继续教育培训是有必要和有需求的;(2)对继续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做更多的探索和改革,使临床医务人员更容易接受;(3)医学统计学专业人员应紧跟国际医学科研方法、统计学方法、循证医学方法的最新情况,时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临床医务人员。本次调查的结果为我们今后设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娟,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如何突出成人特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2,8:169

2、JinZ,YuD,ZhangL,mengHetal.(2010)aRetrospectiveSurveyofResearchDesignandStatisticalanalysesinSelectedChinesemedicalJournalsin1998and2008[J].pLoSone5(5):e10822.doi:10.1371/journal.pone.0010822

3、王家良,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m].第二版,2006.10

4、方玉桂、吴艳妮、简若姗、陈伶俐、江霞,护理人员医学统计学知识需求调查及继续教育对策[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5):55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