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十篇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十篇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0:46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社交媒体;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后现代主义

冯羲才最初引用的一组资料突显了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的现状:“中国2000年有370万个村庄;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了260万,这意味着每天大约有300个村庄在消失。”[1]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下,人们热衷于追求即时满足感的快餐式文化,大大压缩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空间。而许多传统村落也在追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文化淡化的特征,如村落语言、村落仪式、村落艺术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失忆”危机,因此,借助媒介重构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迫在眉睫。技术变革促进了媒介记忆形态的演进,也使人类的记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口语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使用媒介储存和记忆过去,媒介成为个体记忆的延展,成为集体记忆的承载者——即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构建与重构是迫切需要媒介的。社交媒体是重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最适用的媒介,如今人人都是“媒体人”,社交媒体自带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众多的独立媒体人制作出有关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所以使用社交媒体讲述村落故事对集体记忆的重构作用在当下是无可取代的。再把视野转向当今我国乡村,一个个“媒介化”的村落悄然而起,基于社交媒体下的四川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影像也逐渐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因此,本文将基于社交媒体之下,探究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构建,并分析其“颠覆传统”“去中心化”“戏仿性”“拼贴性”等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以及其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显现的原因。

1社交媒体下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构建

1.1社交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传统村落到哪里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上下载的各种社交媒体软件成为村落个体传媒使用的主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对村庄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乡村社会或少数民族聚居地作为一种独特稳定的传播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和区域特点,但在媒体的介入下,其固有的传播语境发生了变化,并对当地的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段优秀的影像是创作者对历史、人文、生活的独特理解与综合表现,影像记录能够使历史景象鲜活再现,相比于静态图片的呈现,影像侧重记录时间的流动性,交代事件发生的过程,能够更为真实地展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村民的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动态的记录和保存[2]。例如,非遗纪录片《神性的天空》讲述了被尊为能够连接生死与神灵的“通灵者”,为羌族文化的宣传助力不少;《神性的天空》取景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导演通84tHeFiLm影视过纪实的拍摄手法将风光旖旎的岷江山水、源远流长的释比文化展露无遗,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羌族特色服饰、仪式歌舞等与羌寨的青山绿水相呼应,全片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羌族文化特色。此外,与更加深度、专业的长视频(故事片、纪录片等)构建不同,短视频更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语态及观众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互动性、草根性及娱乐性都更强,由此决定了社交媒体构建村落集体记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形态各异的影像担负着叙述真实、唤醒集体记忆的历史使命,也是表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社交媒体的特性更决定了影像是其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主要媒介,用影像讲述村落故事不仅是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品格。

1.2社交媒体中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构建的主要内容

抖音所属的字节跳动公司曾一组抖音县域景点数据报告,在前100个热门县域景点中,四川省以11个景点成为县域景点热度最高的省份[3]。位于川西大邑县的新场古镇就通过抖音以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对当地村落中独具川西特色的风景建筑、农副产品、传统美食和人物风俗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每天在其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点赞的网友数以万计。再以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爆红的四川甘孜20岁藏族小伙丁真为例,因为意外出现在一名摄影师不到十秒的视频镜头里,伴随着甘孜理塘的蓝天草地和原生态纯真的笑脸吸引了万千网友,不仅入选2020年十大旅游事件,各省市文旅部门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也纷纷加入制造话题。丁真在社交媒体上的爆红,促使甘孜当地的旅游经济显著提升,其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如赛马、放牛等也在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几乎引发了全网记忆的建构。社交媒体中,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构建的内容主要为村落的自然风光、传统美食、民间工艺、生活碎片等[4],这部分内容往往轻松直白,娱乐性强,不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即可理解,拍摄时也比较容易取材,因此受到社交媒体传播者和受众的偏爱。

2基于社交媒体下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体现

步入工业社会后,人们将科学技术视为珍宝,其在逐渐显现出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人们进行思考,因此,以批判为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由此诞生。回顾哈桑的理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即是颠覆现代社会已有的体系,对抗现代性并建立理性的秩序[5]。简单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一切现有规则的打破和对新的风格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断掀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促使无数电影研究者投入其研究过程,后现代主义与电影艺术相融合[6],因而“颠覆”则成了后现代主义影像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像以反传统的立场对传统电影进行深度思考,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拍摄习惯,拼贴等千奇百怪的艺术技巧与手段,带给观众的是“自我意识强烈”“无序”“浪漫”的一部部反传统影像[7]。哈桑曾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归纳为不确定的内在性,在后现代主义影像中,个性化、自由化、去中心化、矛盾多元化、颠覆性、拼贴性等美学特征也体现在影像的题材选择、叙事手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8]。

2.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意味着放弃了对中心权威性、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强调,对“主流”的概念发出了挑战,倡导多元性和差异性。任何事物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也就更看重人的个性化与自由化,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人们拥有了话语权,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如今的社交媒体大多应用“中心化的媒体和分散的媒体”模式,除了传统的、中心化的传播媒体外,社交媒介自然具有一种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人。过去中心化的主流媒体更多表达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村落集体记忆影像,如《中国古村落》《了不起的村落》等,主流媒体对于传统题材的选择更有利于观众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国家自信,但在如今社交媒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题材已经突破主流媒体传统题材的限制,它们不仅保留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更显现出“颠覆传统”的特征,出现了“边缘化”的题材,如“四川矮人村”——全村男女身高只有80厘米。除此之外,“四川长寿村”“神秘的东方古堡”等“边缘化”题材的影像也以猎奇的角度引发关注,其影片内容不再遵循主流文化,而是将镜头瞄准了各村落的奇异事件,选题上颠覆了传统文化价值观,但却有不少外地旅客因此引发好奇心走进四川一座座的“神秘”村落。由此可见,“边缘化”题材的出现不是偶然,是顺应当今社交媒体发展趋势的结果。因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人[9],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的美学特征也让更多四川传统村落的人民群众勇敢发声,有关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也逐渐个性化、多元化。媒体人有关村落的一个个影像记录,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深刻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

2.2戏仿性

“戏仿”希腊原文为“摹仿的歌者”,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体现为对社会现实、神话历史文本等的一种荒诞滑稽的模仿,从而达到旧意义充分解构的效果。影像中的戏仿,是对文学、过去影像、社会事实等的一种“特殊的再现”,在经过改编后,影像夸张、荒诞、滑稽的风格引发观众思考。在四川省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的传统村落桃坪羌寨中拍摄的影片《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影片讲述了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影片不仅有小说故事片段的别样再现,更将桃坪羌寨的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片段特殊再现,整部影片充斥着荒诞悬疑和黑色喜剧的元素,也折射出各种乌合之众的民族集体心理和潜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的复杂,甚是耐人寻味。除了后现代主义“戏仿性”美学特征的体现,《杀生》的选题也是“去中心化”“颠覆传统”的体现,通过荒诞喜剧的戏仿性改编,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影像以一种别样深刻的方式留在观众心中[10]。影片《杀生》在腾讯、优酷等长视频类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后,在讨论区引发了热烈讨论,观众都对桃坪羌寨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堡”充满探索欲望。

2.3拼贴性

传统影像的叙事手法多遵循线性叙事,而现代社交媒体多以碎片化叙事的微小视频为主,以“微小叙事”取代“宏大叙事”。村民将不同场景拍摄的影像以拼贴的形式。“拼贴”原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一种创作技巧,指将无序的片段随意拼贴为一个整体的手法。这些零散的片段是大众熟知的,但拼贴出的整体却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大众带来一种异化的审美体验[11]。后来,“拼贴”手法也常出现在后现代主义影像中,将毫无联系甚至混乱的影像片段拼贴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往往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意图感想,引发观众别样的思考。所以以用户自制短视频为核心竞争力的短视频类社交媒体,在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的日活跃用户均已超过3亿,其拍摄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每个短视频在15~30秒,符合现代社会快餐化的生活需求,社交属性极强。例如,近日走红的“四川理塘小伙丁真”的视频在微博、抖音等多类社交媒体平台上播放,引发网友关注视频的主要表现形式都是对丁真日常生活零散片段的拼贴。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拼贴性”的表现形式已运用到大多数的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重构中,这些看似无序的碎片影像却能给观众拼贴出一幅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图。

3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一个个独立“媒体人”出现了,现今已与传统的主流媒体形成了并存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用户生成内容(UCG)”模式应运而生——用户原创内容。当今社会的媒体内容是主流媒体生产和用户生产相辅相成的,因此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顺应了社交媒体发展的趋势,即社交媒体“UCG”模式的发展趋势,而社交媒体也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着眼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后现代主义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世界观的怀疑。自文艺复兴开始,人本位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以神为本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由此看来,在传统文化传承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保留是并存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和人们对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保留,以及对我国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构建是相得益彰的。社交媒体自带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众多的独立媒体人制作出有关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之后通过“戏仿”、拼贴等手法将碎片化的影像展现给观众,观众心中由此拼贴出一幅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图。

参考文献:

[1]郑宇彤.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手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39.

[2]郑荣.关于乡土中国视域下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嬗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6(8):228.

[3]何顺民,曹文泉.媒介场景视角下政务短视频的传播[J].青年记者,2020(2):35-36.

[4]宫承波,田园.短视频火爆背后的大众视觉消费转向[J].新闻论坛,2018(1):12-14.

[5]郭瑶.浅谈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保定:河北大学,2016:20.

[6]蓝凡.后现代电影的“后式”风格[J].艺术百家,2014(4):108-120.

[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56.

[8]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101-110.

[9]刘雅菲.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23):163-164.

[10]李展.黑《杀生》脸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J].电影文学,2016(15):52-54.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电影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1.035

CultureofFilmCultureand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s'

SocialistCoreValuesundernewmediaenvironment

ZHanGtao,YanGKun,HUanGZiliang

(Libraryof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24)

abstractFilmcultureisanimportantcarrier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tisanimportantpartofthehealthofthecampusculture.Underthenewmediaenvironment,thecultureoffilmcultureismoreadvantageoustothesocialistcorevalu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newmedia,theinteractivefeatures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newmedia,andcreateanewspace,newformsandnewchannelsfor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s'socialistcorevalues.

KeywordsSocialistcorevalues;newmedia;filmculture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1电影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1)电影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每部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反映出创作者的思想政治倾向,这些信息经由电影情节、画面、音效等途径传递给观众,对观众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电影文化所承载的社会教育意义。相比我国高校现存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电影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更为生动,也更为直观。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所激发的爱国热情,远非政治思想课上罗列的一条条理论、一个个案例可比。例如,河北师范大学在“五四”青年节时由图书馆组织放映了影片《我的1919》,影片叙述了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的经过。每个观影的学生都被强烈的爱国之情所感染。

电影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与需求相契合。电影文化应该与政治思想课程相结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2)电影文化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该学校学生和教职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每个学校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精神文化。

2014年11月教育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签署《关于“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会商备忘录》,主要内容是启动建设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建设,目标是经过3至5年的努力,在高校建设6000块银幕,覆盖大学校园并辐射中小学,使之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成为会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创新创意创业的示范基地。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指出,建设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对于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这表明电影文化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已经开始发挥导向作用,举国家之力推动校园电影文化的发展。

2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也给电影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1)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传播的多媒体融合特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空间。新媒体传播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涉及所有的数字化形式。多媒体融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可以在一种媒体上看到同一部影片的多种媒体形式;二是指同一部影片观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媒体形式。多媒体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给受众最多的自由选择权利。

当代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具有极强的信息获取能力,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恰恰顺应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同时新媒体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例如,加强校园网的电影资源建设;建立学校官方的电影主题微博;建立以电影为主题的公众微信账号等等。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更贴近大学生生活,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高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多种媒体融合的优势,营造一个丰富多彩和谐包容的文化软环境,打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空间”。

(2)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传播的交互性特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形式。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它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严格区分。在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文化中,观众不但有更广泛的选择权利,还可以通过为电影评分,撰写影评等方式,与其他观众、电影产业营销者、甚至电影创作者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和沟通。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不甘于仅仅接受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他们更希望平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新媒体开放式的交流形式深得他们的喜爱。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出和教导,而成为双向互动的感召和引导。例如,传统的电影鉴赏课是老师单方面地分析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学们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表达自己对影片的感受,比如,为影片打分,为影片撰写评论,在微博、微信或者QQ群发起讨论等等。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的优势,从粗暴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教育,创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式”。

(3)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传播的个性化特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渠道。新媒体传播的高度数字化和强大的交互性特征,使得个性化传播得以实现。个性化传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受众可以自由选择信息接受的时间、空间以及媒介表现形式;二是受众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各取所需;三是通过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受众形成共同兴趣的小众群体,进而实现小众传播。

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重视个体感受,新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能够让他们释放天性,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为希望提高英语听力的同学,推送优秀的外文原声影片;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推送内容不同但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乘的影片。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个性化的特征,将信息碎片化的劣势转变成为信息个性化的优势,开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

3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电影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1)加强“校园电影文化新媒体平台”建设。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较量的新阵地,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搭建“校园电影文化引导平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占领网络媒体阵地的重要工作。校园电影文化引导平台应该是由校园网电影专栏、图书馆电影资源库、官方电影主题微博、微信电影主题公众账号等等多种形式共同组成的复合体。在平台搭建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体系的指导作用,形式可以新颖多样,主体思想绝不能改变。其次,多方参与建设确保平台的活力,只有学校、图书馆、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建设和维护中来,才能确保校园电影文化引导平台兼具内容权威、资源丰富、学术性强和形式活泼等特征。第三,加强监管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如果不加监管和引导,非常容易被电影中不健康的思潮影响,校园电影文化引导平台的教育功能主要由学校的监管和教师的引导来实现。

(2)加强优质电影资源建设。拥有一批内容丰富、质量上乘,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电影资源,是利用电影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这一功能主要由高校图书馆完成。电影资源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具有收藏价值的影像资料,如胶片电影拷贝等;网络集成的公开发行的影像资料;有关电影赏析方面的图书、期刊资源等。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每年通过多种途径购进电影胶片拷贝数十个,其中绝大部分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经典影片和主旋律影片,在各种活动期间为全校师生放映。图书馆还将网络中公开播放的优秀纪录片集合起来,放到图书馆网站上,供同学们观看,效果非常好。

(3)组织丰富多彩的电影主题活动。电影资源丰富,但也具有很强的时间性,通常大学生只关注当下流行的影片,与很多优秀的影片失之交臂,这就要求高校承担挖掘优秀电影资源的任务。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在2014年就组织了“冯小刚作品电影展映”、“群众路线电影展映”和“奥斯卡经典电影展映”三个系列放映活动,放映电影25场,场场爆满,获得的广泛好评。2014年10月,与美术学院共同举办故事片《姐弟俩》的全国首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5年4月在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上,放映了反映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获奖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责任的含义。在组织电影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活动后续的引导,比如鼓励同学们就展映影片撰写影评、观后感,让大学生对电影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近两年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利用电影文化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始终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影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刘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3.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对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优势对现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由以前的报纸、杂志、电视变成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接触频率时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的环境下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情况,以及基于此的手机产品的整合营销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手机产品整合营销策略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是一个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的实时传播,并且其传播特征呈现强交互性、社交性的媒体群。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熊澄宇说:“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宫承波等学者将新媒体界定为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例如,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微博、博客等。新媒体的特征:1、新媒体的强交互性;2、新媒体的个性化传播;3、非线性传播;4、多媒体传播。

(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近十年来,中国有大量伴随着网络长大的新生代,报纸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年轻一代越来越倚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信息。互联网相对于传统报媒最大的优势更在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对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话语权的欲望增加,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传统媒体的资讯了,而能提供让人们随意发表意见的平台,则只有互联网。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影响传统媒体的发行:阻碍发行增长新媒体是自由思想运动者的平台,共享知识和深入交流等属性已经博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喜爱,新媒体的受众不断增多,用户将有限的时间从新分配,将实践逐渐向新媒体转移,因此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影响传统媒体发行的增长。2、影响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分流传统媒体广告新媒体价值逐渐获得企业主认可,广告主逐渐消减传统媒体的营销费用,将其投向新媒体,随着营销价值的提高,还将继续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

二、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调查

(一)调研方法1、探索性调研作为调研的第一阶段,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文案调查法及访问法(即焦点小组访谈)。2、描述性调研———问卷调查法此次调研共计发放4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95份。主要采用分层方便抽样在某市进行了调查。

(二)调研结论1、人口统计特征与媒体接触习惯与态度年龄:对于新媒体,25岁以下的人接触频率普遍偏高且信任度较高,而对于传统媒体,各个年龄段的人接触频率没有显著差异,且频率普遍不高。而类似视频网站、搜索引擎、视频客户端以及社交媒体,25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触频率明显高于26岁及以上的人群。职业:对于新媒体而言,不同职业的人对QQ,微博,广播与搜索引擎的媒体接触习惯是存在差异的,其中学生接触QQ的频率最高。而对于微信、视频网站、新闻客户端、社交媒体的接触习惯与职业无关,但微信是接触频率其中较高的。此外,学生接触搜索引擎的频率最高,公司职员和老师次之,其他职业接触搜索引擎的频率较低。学历:本科生接触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的人群,并且他们与专科生接触QQ的频率较高,对于微信、微博,不同学历的消费者接触的频率大致相同,没有显著差异。性别:消费者在QQ和微博中,接触QQ的频率更高一些。他们偶尔接触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而在接触的人群中女性比例更大,尤其是电视,有22.4%的女性每天看电视。男性更喜欢使用搜索引擎。2、人口统计特征与手机特征偏好性别对手机特征中的价格、手感、拍照质量、操作系统和机身内存均有显著差异,与手机特征中的外观、音质、配置、品牌、屏幕尺寸、运行内存均没有显著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在意手机的价格,手感,拍照质量,操作系统,机身内存。学生、公司职员和老师在意手机的配置,但学生中有更多人在意手机的价格,机身内存,且只有学生比较在意运行内存。

三、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品牌传播策略

通过上述的调研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接触新媒体的频率已经远远超过接触传统媒体的频率。因此,手机公司应当更加注重新媒体营销,加大传播力度。此外,不同性别、年龄与职业与不同手机特征偏爱的人群,他们接触媒体的习惯和态度、购买手机前的渠道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如年轻人更偏爱QQ、视频网站,中年人更信任路边广告,注重手机配置的消费者更喜爱登陆第三方手机评测网站等,因此手机公司应当根据产品的目标顾客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渠道,从而提高广告的产出投入比。

参考文献:

[1]刘鹭.新数字媒体时代保洁公司品牌传播与品牌建设[D].兰州大学,2013.

[2]王晓梅.新媒体时代本土日化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3.

[3]张冠佳.新媒体时代服务品牌传播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

[4]刘艳.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3-15.

[5]张淼.社会化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5.

[6]邓乔茜.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1:32-42.

[7]邓璐楠.社会化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10-20.

[8]陈妙.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服装设计师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4-12.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象征交换;媒介;大众的沉默

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研究,为二战以后围绕着商品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关于符号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将符号学的视角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融合在一起,从而为消费如何来组织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他对于新的信息和媒介技术的研究也为当代社会理论照明了新的路子

一、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媒介

要理解波德里亚对现代传媒的观点,需要从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说起。在他看来,借助现代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社会步入了一个由“物”所围绕的“丰富”社会。他提出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认为对符号的消费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题。“整个社会对商品的盲目崇拜转向了对符号的崇拜,符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价值的区分系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也更趋全面、系统、隐秘。”1

波德里亚受到了索绪尔的启发,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各种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完全被分离开来,“所指”的价值取消了,分离出来的“能指”则作为“漂流的能指”,还需要去寻找新的所指进行配对,而现代媒介为“漂流的能指”提供配对的一个场所。“拟像”是波德里亚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认为,正是媒介的推波助澜加速了现代社会向“拟像”社会的进入。他提出“拟像三序列”来形容社会发展的阶段。“仿真”是拟像当前的秩序。“这种模式的典型就是电脑读取的数字编码,数字编码将所有的问题和答案、所有的现实都转换成了0和1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仿真阶段,客体并不仅仅是通过机械技术被复制,他们本来就因为其可复制性被生产出来。”2在波德里亚看来,在这一阶段拟像创造了“超真实”,当代社会则成为由大众媒介营造的一个仿真社会。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波德里亚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媒介所营造得被符码控制的世界。在这样一个被符码支配的信息时代里,大众几乎是无力的,媒介传递给大家的信息独白式的、单向度的,人们就是生活在这种单向度的媒介所提供的“超真实”的世界中。

二、超真实中的象征交换

在波德里亚的思想建构中,象征交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认为象征交换体现了与现代社会不同的另一种文明模式。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波德里亚吸取了法国人类学家莫斯与当代社会学家巴塔耶的思想,对象征交换这一理论做了说明。

莫斯的《礼物》讨论的是较为原始的文化,他特别要揭示的是一种原始部落中的礼物馈赠,它不是个体之间经由市场达成的物质、财富和产品的简单交换。而是一个不断地取与送的过程,要证明自己的财富,就是要把财富分发掉,财富的分发和接受都变成了一种义务,变成了相互确认的过程。对于莫斯来说,通过这些讨论也是想表达他的一种文明理想:“有一种制度,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类在一个极其漫长的转变阶段中所共有的,他至今仍然存在于我们所描述的那些民族中。那么,我们还可以设想,对于那些业已超越了(从氏族到氏族、从家庭到家庭的)‘总体呈献’阶段,但尚未形成纯粹的个体契约、货币流通的市场、确切意义上的销售,特别是尚未形成通过计量与命名的货币来估算价格的观念的社会,这种礼物――交换的原则也应该有效。”3在这里,一种相互的、非计算的关系成了波德里亚所吸取的内容。

巴塔耶的死亡理论源自于当时黑格尔哲学在法国的深刻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柯热夫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中主奴辩证法的解释影响到巴塔耶。在讨论自我意识时,黑格尔谈到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的沉思,而是两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之间的相互承认。但由于人是有欲望的,因而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两人相遇时就会发生斗争,一方因不惧死亡而变成主人,一方因惧怕死亡而变成奴隶。对主人的承认是奴隶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在主人的命令下进行劳动,也正是在这个劳动的过程中,奴隶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力量,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主人离开了自己什么也不是,这时主奴关系就发生了颠倒,奴隶实现了对自身自我意识的承认。在柯热夫的解读中,面对死亡变成了一种更好的维护尊严的方式。巴塔耶要解构的就是这样的死亡理论。在他看来,柯热夫所揭示主奴辩证法中,死亡实际上不是一个虚无化的过程,而是一种诡计,敢于面对死亡,才能获得权力。

象征交换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交换形式方面的强调,和其他事物相比,象征交换包含着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相互性,而这种相互性是不遵守等价原则或交换原则的。交换双方维持的前提必须是双方互惠,否则就会导致关系的破裂,走向终结。回到媒介上来看,波德里亚将媒介看作一种单向性、强制性的交往模式,认为这是由其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即现代媒介巨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这些决定了大众不能接近媒体,不能参与到现代媒体的制作和播放过程中,因此在大众媒介和接受者之间就不是一种双向的互惠关系,而变成一种单向的关系,这种关系没有为交往服务,而是阻碍了交往,这显然就破坏了象征交换的原则。

三、大众的沉默

波德里亚并没有声称媒介接受是被动的,是被异化的,而是试图寻找对媒介的一种抵制性的反应。他认为这种抵制是位于象征交换的形式中。

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象征交换是以死亡这样的灾难性的形式出现,因为只有死亡才是一种没有任何等价回报,没有任何交换价值的行为。这之后,波德里亚又在《拟像与仿真》中再次稍微修改了他的立场观点。象征交换可以在大众对媒介的要求做出的沉默反应中找到。波德里亚将媒介定义为一种没有反应的不可逆转的交往模式,通过反应媒介的不可逆转性,大众的沉默实际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通过将自己的逻辑反馈给他们自己而达到同媒介进行互给互换的目的。“这种反应的缺失至少可以不再被理解成是一种权利的策略,而是大众自己在与媒介对抗中使用的一种反策略”。在这里,“沉默”既是“死亡”,是大众面对单向性的媒介所采取的一种迂回策略。

波德里亚声称自己在这些大众的沉默中发现了对媒介运用的编码的一种抵制性的象征性反应。根据波德里亚的看法,大众将沉默作为一种策略而采用,从而挑战现状。在沉默中,大众消失了,他们无法做出反应,这就使得无法将他们定位、分析并操纵。媒介想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他们甚至要求知道这些,它们将我们作为有愿望、有意志、有自由选择的主体对待,目的是否定作为主体的我们。我们通过“意愿的拒绝”做出反应。对于那些将我们自身作为主体来建构,不惜用任何代价来解放我们自己,表达我们自己,以便去投票,去生产、去做决定,去说话,去参与以及去遵守规则等等的要求,我们则通过一种不负责任的,带有讽刺挑战意味的,主动丧失意愿的,甚至暗中带诡计的游戏,将选择的权利委托给其他人,这就是我们的反应。

四、结语

波德里亚反对将大众视为被动的、异化的这种悲观主义的观点。他赋予大众狡猾多谋甚至离经叛道的秉性,这使得大众占据了上风。大众知道他们一无所知,也就不想有所知。大众知道他们一无所能,也就不想有所为。沉默成为了人民对抗试图使他们无能或是愚蠢的制度的一种十分聪明的上策。

可这就又一次招来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毕竟,为什么大众不想拥有意愿,而宁愿消失?看起来似乎波德里亚认为消费者宁愿消失是为了在一个象征换占上风的世界中重新出现。但是,还存在着另一种解释,死亡的意愿可以轻易地被阐释为一种绝望感和失望感。渴望成就任何事情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不管怎么样都成就不了什么,最后胜出的还是权力。玩弄死亡也许是一种策略,但不是一种颠覆现状的策略。波德里亚不应该将除了戴着死亡面具的沉默之外的一切事物都当作无效而放弃,他需要对构成有效反应的事物重新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陆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3)

[2]莎拉・休恩梅克.资本主义与编码:对波德里亚第三秩序拟像的批判[a].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33.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技术手段;数字媒体;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播和信息技术方法正在实现传统向现代的革新,这些革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运用、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并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这种媒介被人们称为“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需要借助相应的数字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传播,因此,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很多艺术形式都需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推广和传播。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的内容也不断地变化着,并产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它合理地将人的情绪体验与作品的艺术特征结合起来,更加彰显出艺术的魅力。具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结合,并与新兴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它还和传统艺术学、新闻学、消费学等内容密切相关,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因此,必须合理地运用技术手段,从而有效地呈现出数字媒体作品的价值。具体而言,数字媒体的特征主要包括虚拟性、交互性、普适性和易变性。

一、虚拟性特征

虚拟性作为数字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具体过程中对计算机的运用,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建构,这些不存在的场景通过计算机变得更加生动,让人无法分辨。

另外,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人们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创作出了许多虚拟人物,觉得观众的喜爱。例如:2012年9月28日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ofpi)影片中,男主角与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主角之一的老虎,就是由数字技术手段虚拟出的角色。虚拟制作的老虎生动活泼,在剧情中的表演也非常惟妙惟肖。另外,虚拟技术还被人们运用在行业宣传方面,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让人们感受真实的场景。虚拟技术可以形成二维和三维空间,不仅包括视觉和听觉,还包括人们其它的感官体验。游乐场的一些游乐设施就是运用虚拟技术的典型代表,人们佩戴数字手套等电子设备,可以感受更加真实的游戏环境,提高人们游戏时的体验水平。

二、交互性特征

交互性特征体现了为一种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体验,它让数字媒体艺术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并且更加有生命力。之前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播,体现为信息创造者将信息单向地传播给受众,但是数字媒体强调创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单一传播模式。有些时候,这种沟通和交流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考虑观众的感受,从而对艺术作品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正。因此,艺术创作者兼任着多重角色,有时候甚至担负着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为观众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宣传之中,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同。

例如,微博作为当今社会的热门社交网络,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与协调功能。人们通过微博这一媒介,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其它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媒介了解到彼此的信息。通过微博,人们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也提高了人们参与交流和互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数字媒体的发展也为人们了解和学习艺术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沟通与交流,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热情。

三、普适性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的普适性体现为受众的人群更加广泛,参与的人群更多。例如以前拍摄出一张好照片需要非常多的条件,但是现在拍摄照片变得更加简单易行,还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照片的美化和修改,使照片在后期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拍摄手法的多元化和拍摄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摄影的兴趣,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学习摄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手法的更新,人们电脑绘画的水平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数字媒体艺术之中。例如,在绘制传统国画时,往往需要准备许多工具,但是通过电脑绘制国画就方便了许多,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调色盘进行颜色选择,从而绘制出更加完美的图片。与传统绘画方式相比,运用软件绘制图片显得更加方便和具有操作性,人们也更能在数字媒体艺术平台上进行创作,改变了人们绘画和欣赏艺术的传统形式。

四、易变性特征

易变性是指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易于对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通过这些修改,在最终的艺术展示效果上产生变化。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作元素如画面、声音、文字、视频等均被数字化,变成了易于编辑的二进制中的“1”和“0”。大量的资料成为了这样数字化的形式,即使发生很大的改动也只会耗费极小的资源。例如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反复思考和修改的过程,这往往导致材料的浪费。但是通过数字绘画手段进行绘画时,各种颜色可以被RGB等数值所替代,在颜色调整中,只需要改变RGB等数值,就可以对想要得到的颜色发生任何的调整。同时数字绘画的过程中,如需变更,可随时撤销操作,并修改,直到艺术家对结果满意为止。

电影制作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在制作特效时,往往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得资源发生浪费,但是在进行数字电影特效制作的过程中,很多东西只需要通过电脑便可以完成,而且修改起来也比较简单,通过多次的修改,使得作品呈现出一个更好的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只有合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才能呈现出更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和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并为艺术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表现内容的虚拟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参与群体的普适性和创作过程的易变性这四大特征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特征,不仅仅是一种体现,或许这将是影响和延续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抓住这些基本特征,才能更有侧重点的把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起来。(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奕淳.浅谈数字媒体艺术[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1).

[2]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及本体研究[J].艺术探究.2012(1).

[3]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贺楠,李木子,赵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画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0(2).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传播行为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微视等即时社交软件已全面介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自媒体,凭借其自由、即时的传播特点,强势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概念,消除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差异,使智能手机用户具有了传播平台的管理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身份。

大学生作为智能移动终端的一大使用群体,他们经常用手机来获取最新资讯、实现人际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消磨休闲时光。毫不夸张地说,年轻人已离不开移动网络,他们的传播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一、“微时代”带来大传播

从媒介角度来讲,“微时代”里人们依靠的传播工具是每个人手中持有的智能终端和即时通讯工具。区别于大众传媒,“微时代”的传播体现出诸多不同。首先,微时代的媒介是微小的、分散的、无组织的,这与有组织的、基于专业化传媒工具的大众传媒有明显的差异。其次,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者是一个组织,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这个复杂的机构运作①,多是官方的发声机构,其传播客体是不知名、不确定的人群;而“微时代”的传播主体是每个手持智能终端和即时通讯工具的个体,传播对象可能是特定的某个人、某个群体,也可能是某个传播平台的所有用户。

另一个明显的不同体现在信息的流通上——大众传媒在信息流通上具有单向性,受众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而“微媒介”消除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差异,人们在被动接收讯息的同时也在主动地发出讯息,是自媒体人与生俱来的。

在传播内容上,“微时代”的传播多是只言片语、短小精悍的——140字涵盖大千万象的微博、一张图分享瞬间生活的朋友圈、一段几秒钟的视频记录所见所闻的微视……诸如此类的讯息具有碎片化、链接化的特点,便于转发和分享,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易被覆盖,与当下的快节奏生活充分契合。而传统媒体动辄长篇大论、鸿篇巨制,往往“官腔”较重,传播内容不够亲民、接地气,自然也不会引起受众太大的传播兴趣。

从受众角度而言,相对于无特定传播对象的大众传媒,微传播的受众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这与其高度的社交性有关。“微时代”的社交多是自发的,或基于共同的兴趣,或基于已有的熟人关系,圈层内的人群会出于本能地排斥外部对象渗透入本圈层内,造成传播圈层相对封闭。但另一方面,受众接收的多是病毒式扩散的消息,很容易交叉传播——由于各种群组如QQ群、微信群、“朋友圈”的存在,“微时代”的传播圈层内部又十分活跃。

由于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独特性,一个个位卑言轻的个体用微小分散的媒介造就了一个传播的“微时代”,形成了并不微小的传播效应。小圈层的传播里,每个个体也许人微言轻,单个的不同的意见仅代表着不同的民心民意。但当众人的表达积聚成一个大的舆论圈层时,“沉默的螺旋”就会在群体内产生,成为大家共同一致的意见,进而形成现实的舆论影响力,影响事情的走向,甚至可以进一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小微人群的典型代表:大学生圈层

笔者进行的一项面对大学在校本科生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09%的大学生会在忘记携带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感到焦虑,这证明大学生对智能移动终端的依赖已经形成;而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集中于网络社交、获取新闻资讯、进行即时聊天等方面,其中网络社交与即时聊天最为普及,均达到80%以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以手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而移动终端的每一次用户流动也都与大学生的群体传播需求及特征密切联系。大学生圈层可谓是“微时代”小微人群的典型代表。

一方面,作为传播者,大学生们早已习惯于通过虚拟空间进行传播交流。他们往往并没有很强的面对面的社交能力,但却非常乐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表达和宣泄。因此,“微时代”各种社交软件的火爆——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根源于年轻人对网络交流的强烈需求。

另一方面,独子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对待自己的圈子总是抱以审慎的态度。他们的传播行为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往往会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又极其活跃的传播小圈层。他们通常希望与年龄、兴趣、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差异不大的对象发生交际,圈层内拥有认知度较高的符号语言,在这里,专属于这个年代的符号有着共同的意义空间和共同的话题。为保持本圈层的纯洁性,大部分大学生会出于本能地排斥外部对象渗透入本圈层内。大学生圈层内部思想活跃,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度比较高,反应敏感及时,有着强烈的个人宣泄和表达的欲望。他们的思想在微平台上形成一股很有锐气的社会思潮,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舆论、思想观念的转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获取的不完全和价值观的不成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若把握不好,很容易在传播中一知半解时便掺入个人意见进行扩散,盲从、轻信、推波助澜,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走向极端、偏执和狂热。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圈层内部便很容易利用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形成情感宣泄和意见表达的洪流,促使舆论偏向,甚至使社会走向一个混乱的状态。

三、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当敏感的大学生传播群体遇上微时代病毒式的传播模式,许多问题便呼之欲出。在“微时代”的传播中,大学生的媒介行为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体现出的受众媒介素养也体现着新的特征。对此,各方应本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目前,我国鲜有高校设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多基于个人感性的觉悟通过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获得。因此,作为青年人集聚地的高校应当担起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专业引导任务,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部分内容。为保证教育效果,高校应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避免单一与形式化。

针对“微时代”的传播特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许多学生对基本的传播学原理缺乏了解和学习,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不能进行理智的价值甄别和真伪判断,只是被动地接收和机械地扩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通过对传播学、新闻学基本原理的讲授,结合社交媒体特征,引导学生透析信息生产、传播流程,树立媒介批判意识,用审慎的思维去分析和接收新媒体的信息。媒介教育的目标应是使大学生群体基本具备鉴赏传媒信息的真伪、解读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了解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的能力,做独立思考的受众,并学会合理地运用“微时代”的移动媒体终端进行参与式交往,进而完善自我、服务社会。

其次,大学里的诸多协会和社团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社团尤其是校园媒体的作用,主动构建媒介平台,将学生纳入特定的校域传播圈层,对大学生的媒介行为进行协会化、组织化的引导。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这一原理在“微传播”中同样适用。高校的社团组织和校园媒体拥有一定的学生群众基础,应主动利用“微时代”的传播手段和信息平台,扩大受众面,通过有意识的“议程设置”对海量信息首先做出筛选,再进行推送,并对热点话题做出先导性的引导。这样便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接收的信息质量,引导信息在手机传播平台上向正确的方向流动,并影响流行于大学生中间的主流舆论导向。

在校园微平台上,辅导员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也应主动介入,在思政工作中引入新媒体观念,融入到微传媒的传播环节中。从群体传播的特征出发,我们应注意到“意见领袖”对群体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所具有的引导作用。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不少辅导员也运用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对学生开展工作。但辅导员们往往仅从德育的角度进行信息的上传下达,在工作中缺少媒介意识和媒介理论的支撑。辅导员首先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操作水平,有意识地利用微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舆论导向,一旦有谣言出现,及时在网络上辟谣,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学校中也不乏有影响力的名师,若能动员这些良师益友在微平台上与普通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的正确引导。当然,我们主张“领袖”们在引导的过程中不仅诉诸理性,还要诉诸情感,因为大学生往往易情绪化,过于生硬的教化方式通常不被他们接受。

“微时代”的传播工具都具有组织性,如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号等,在技术上都可实现后台的数据统计和用户行为监控。有能力的高校亦可建立起舆情监控的机构,通过校域媒体平台的网络后台,对本校大学生的媒介行为进行数据化的统计,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多维度的视角,透析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日常心理、行为状态。一旦有谣言、偏激言论、恐慌情绪、负能量的传播峰值出现,校方便可立即采取有效、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①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7

仅仅两年的时间,微博这个新媒体时代的宠儿,已从一个微平台变成了大众传媒平台,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的新形态也让人应接不暇,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和网易微博等之外,还有点点之类的轻微博和盛大集团推出的富微博“推他”。微博独特的传播方式还为公众带来了新的话语空间,改变着信息传播模式和公众的媒体习惯。然而微博把关缺失等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对微博进行恰当的舆论引导,以让它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一、微博时代微博的传播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是一种供网民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共享的平台。网民可以利用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即时更新即可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也可以用140字左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并可实现即时分享。最早的微博是2006年美国出现的twitter,因使用方式简单,又可轻松实现网友互动,很快席卷全球。随后,我国也相继出现了不少类似twitter的网站。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随后,综合门户网站微博、垂直门户微博、新闻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等纷纷出现,甚至一些传统媒体也开始试水微博业务。微博的用户数量因而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7月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1.95亿,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40.2%[1]。中国的微博时代已经到来。

微博为人们建立了无限联结的即时交际系统。它以简洁的内容构建了网络交流的新空间,它的多媒体功能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现场直播。于是,名人微博、草根微博争相亮相,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围观和跟进。微博报道新闻、微博信息和微博问政等政治与社会应用方式,也不断进入我们的视线。微博用户的大量原创内容因而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个体碎片状的生活被聚合、叠加成了更真实、更全面的主客观世界,一张丰富多彩的大网与现实生活交汇而难分彼此。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微博成为许多重要新闻的第一现场。从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到后来的唐骏“学历门”事件、方舟子遇袭事件、宜黄拆迁女维权事件、李刚事件、腾讯与360大战事件、湖南常德抢尸直播事件等等,这些突发和热点事件,其第一手信息都源自微博。目前,微博“正在上升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它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在直接发掘新的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2]。2010年7月23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被浙江丽水警方通缉,他及时在微博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2010年8月8日,被网友称为“报道灾情第一人”的王凯,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上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信息和现场照片,短时间内被数千名微博网友转发。此类微博内容都曾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而被争相报道。愈来愈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微博网站获取信息、关注舆论。

二、微博的自媒体传播特征

微博与博客、论坛、mSn、QQ等即时通信工具相比,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点对点的交流以异步方式展现,并以便捷的发表、自主的关注和获取等方式,建构起一个融合自我与社会的自媒体网络。目前微博已成为最理想的自媒体,这与其独特的传播特征密不可分。

1.传播主体:平民化,个性化。作为自媒体的微博,在其“微结构”基础上为个人提供功能强大的个人独立平台,空前释放了个人在线活动的空间和自由,从根本上打破了个人参与社会传播的传统格局。同时,微博消除了传播者和受者界限,激发了平民大众的创作和发表欲望。这些让大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媒体”,以前显得很神秘的媒体变成了个人的传播工具,形成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形象地将此描述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3]”与其他以网络为依存的新媒体相比,微博的使用者摆脱了议程设置的圭臬,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由构建个人的社交网络和社区,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注对象,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编辑微博内容。同时,微博的去中心化特点,也让平民大众的机会均等意识复苏,造成微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因此,微博成为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理想场所。

2.传播方式:交互化,立体化。在微博上分享信息、进行社会交往、表达个人感受,往往都能够得到其他微博网友迅速、即时的反馈。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爆炸性增长的情况下,人际交往变得表层化和快捷化,人们普遍需要传递信息、表达情绪,分享感受的机会。微博的交互功能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线性传播模式不同,微博的网状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与其他新媒体如博客、SnS等的交互传播方式相比,微博的准入门槛更低,自主性更强,交互起来更便捷,因而也显得更加“亲民”。在独特的交互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微博能够轻松实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兼容。因此,微博也就能够在这些传播方式所使用的媒体上实现传播,或者容纳多种媒体的传播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媒体。传统媒体以及一些新媒体看准了微博的这种立体化传播功能,纷纷注册了微博账号,在微博上提供本媒体内容的链接,一方面是要建构一个自身推广的平台,另一方面是想借助微博的多媒体特征,实现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立体化传播,以弥补自身单一传播方式的不足。

3.传播内容:碎片化,去中心化。由于传播容量的限制,微博的内容和信息量也受到了限定,因而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种信息传播特点,限制了某些复杂和有深度要求内容的传播,但这也恰恰显示了微博的独特性和分众传播的优势,它一方面契合了现代社会信息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大节约了现代人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又在影响现代人关注信息的方式和习惯,甚至引领着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的潮流。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严肃、权威的面孔不同,微博因去中心化的特点而颇具亲和力。微博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它打破权威,鼓励创新,张扬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大众传媒的传播空隙,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和门槛,使精英阶层的话语权下移,彰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的传播个性。微博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4],建构了一个机会更为均等、权力更为平衡的舆论平台。微博因而蕴藏了一个富矿,它那无限多的信息线人、真实而富于乡土气息的信息源,孕育着潜在的创造力。这些,也正是传统大众传媒无法企及的。

三、微博传播的舆论引导策略

微博独特而富于吸引力的传播特征,带来了公民“表达”的泉涌。然而微博因“把关人”缺失和规范管理的难度,使不实传言和偏激情绪有了滋生的机会,甚至成为突发和热点事件的舆论中心。因此,需要对微博的舆论传播进行恰当的引导,以保证公民合理的舆论表达和网络内外传播的正常秩序。

1.掌握舆情动向,及时公布信息。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2011年7月18日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因此,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应该时刻关注民众的网上网下生活和舆情动向,并针对网民的疑问和不实信息的萌芽等,及时正面作出回应,公布相关的官方信息,疏通传播信道,梳理网上民意,并慎重处理好网下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舆论引导者具有一定的舆情前瞻意识,主动参与微博传播,加强与网民的互动。目前,“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趋势。在微博的应用方面,政府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发表能力与媒介素养。在发表能力方面,应针对一定网民对象的接受特点,结合自己的传播角色定位,灵活地将权威性和亲和力结合起来,运用富于感染力、符合逻辑的表达风格。在媒介素养方面,应了解微博的传播特征和运用技巧,注意研究微博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2.重视意见领袖,主动设置议程。微博的开放和自由构筑了一个“全民记者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和舆论充斥微博。但微博自成一体的传播方式,加上微博积极分子的某种相似性,使它与现实社会的原生态和多元化呈现不甚相同。微博打拐、药家鑫案以及郭美美炫富等事件表明,微博里更容易形成强势意见,它对舆论群体中偏离性的弱势意见的容忍远远低于现实社会。微博意见领袖发表的相关信息和意见,是促使舆论生成的关键。因此,舆论引导者要团结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应对重大的突发舆情时,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有用信息,共同设置公共舆论议题,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同时,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也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可以邀请权威机构、相关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以及草根名人等,在微博上设置议程,积极发表权威性言论,引导微博舆论。

3.借力传统媒体,加强合作互动。作为一种创新的网络社交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微博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传播优势。然而,微博也存在信息散乱、言论不实的倾向,有时甚至成为谣言的温床。传统媒体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往往比网络媒体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重要新闻线索,其权威、真实、有深度的内容是微博目前所不能及的。因此,微博可以与传统媒体合作,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而取得双赢。

在微博突发事件、热点话题以及其他社会管理难题上,微博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对其进行集中、细致、深度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以核实关键信息,消除不实传言,理顺民意。微博也可以为传统媒体的微博开设专席,比如在前面加一个字母“V”;也可以为其微博提供专属资源,比如文字连接和话题征集等。有时,微博还可以向传统媒体提供第一手舆情,以共同开发新闻源。

参考文献:

[1]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07-19.

[2]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8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流工具,而且为人类交往开辟了新的空间。网络交际具备全球性、跨文化性、双向互动和平等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虚拟性、语言符号的丰富性等特征。网络交际的普及向传统语言学提出了挑战,推动着现代语言学的嬗变、重构和创新。本文拟从网络交际的历史发展和特点出发探讨网络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

   一、网络与网络交际概述

   国际互联网开创了人类交际史上新的纪元,诺顿指出:“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了不起的创举之一。就其社会影响而言,它可与印刷术、铁路、电报、汽车、电力以及电视之类媲美,有些人将它与印刷术和电视相提并论,这两项早期技术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互联网的潜力要大于前两者,它利用知识杠杆,通过广播电视所具有的各种便利条件,无拘无束地给人类传递大量文字信息。”[1]而卡斯特在则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上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虽然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它时空中,新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2]

   网络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帕计算机网建立、尤其是90年代网络的商业化以来,网络就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迅猛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人际交往日益频繁。emaiL,BBS,iCQ,BLoGS,wiKiS,poDCaStS等成为继信件、电话和电传之后新型的交流媒介和工具,使人类的交际手段和交际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当代网络社会,各类企业、政府机构、学校纷纷建立网上平台,网上通讯、网上冲浪、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网上政务等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据internetworldStats统计,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全世界网络用户上升到1018057389,中国网络用户已达111000000,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网络用户的增长率为393.3%。网络人口的剧增,加快了网络交际的普及。

   网络交际,即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发生的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际交往形式。有不少学者如walther(1992)[3]、Santoro(1995)、Ferris(1997)、December(1997)[4]曾对网络交际下过定义,许多词典和百科全书也都试图加以诠释,至今未能得出统一的界定。但它的技术性、虚拟性和跨时空性特征得到公认。

   网络交际的最初形式之一是电子会议。其优点是与会各小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共同参加会议。网络交际模式主要有同步和异步两种类型。同步网络交际是指两个或多个用户通过网络同时进行的交流,如聊天室、视频聊天;而异步网络交际是指非同步的交流,如电子邮件、论坛和博客。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文本的网络交际日益盛行。网络交际的影响超出人们的想象,它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以及学习模式甚至思维方式,带动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撼动了传统语言学的理论根基,也开拓了语言学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二、网络交际的特点及对传统语言学的挑战

   网络交际是发生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社区里网民之间的交往行为,具有显着特点,主要体现在多主体、多媒体、跨文化、跨地域、无时间限制和无身份标记以及语言符号的丰富等方面。这些交际特点对传统语言学经典理论构成较大冲击。

   (1)多主体性

   由于网络提供的全球化、跨时空的虚拟环境和自由空间,交往的多元化、个性化成为其必然结果,人际交往和人机交往交错,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流成为现实,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并行不悖,从而网络交际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虚拟人等,那怕对方是一只会说话的狗,也不会因为它的身份而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交际方式也向平等性、交互性、非中心化转变。[5]剖析网络交际主体,我们发现它与现实交际主体有着很大的差异。一是网络主体具有隐匿性,在网上,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肤色、国籍、身份、地位等特征都处于隐蔽状态甚至是虚构的。二是想象性,在网络交际中人们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经验。

   网络主体作为一个符号化的存在,本身就是人自身的“产品”,是人们的想象力的体现,是人们想象的产物和结果。三是多样性。网络主体可以在某一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身份出现。四是随意性。在现实社会中附着在人身上的一些外在的特征均被忽略,网络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关系、进入或者退出某网络社区。[6]传统语言学主体理论是以人的肉体实存为前提条件的,面对“真实虚拟的”网络主体,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经典语言学主体理论。

   (2)多媒体性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大媒体”,是传统媒体的集大成者,是媒体的媒体(或称元媒体[7])。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符号于一身,打破了视听媒体与印刷媒体的界限,溶合了娱乐和信息、教育与宣传等功能。既有报纸的可存储性又有广播电视的生动形象性,更具备其它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超文本性、交互性和便捷性。网络媒体又是宏媒体,其规模宏大,信息广泛,吸纳了所有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综合多种媒体,实现信息的多媒体交流。媒体是人类交际不可须臾离开的物质条件,人类历史上每次媒体的进步都带来交际的变革。网络媒体所带来的人类交际的变革更是史无前例,它使交际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实现交际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双向互动,带来信息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共享性和虚拟性。以多媒体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交际使得传统面对面的交际相形见绌,建立在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和印刷媒体单一形式基础之上的传统语言学媒体理论面临着重大改变。

   (3)跨文化交际

   人类交际的发生与发展受制于交际工具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革新了信息表示、信息组织和信息交流的形式,网络的数字化、多媒体和超文本等技术创造的流动空间使得全球性的大规模的跨文化交际得以实现。高永晨[8]在其文章中指出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拓展,并具有五大特征:一是交际领域广泛具全球性;二是交际双方的互动和平等;三是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四是网络交际的虚拟真实;五是网络语言和符号的丰富多彩。笔者认为网络交际的跨文化性还体现在由于网络提供了优于现实人文环境的自由对话与交往的网络虚拟空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可以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实现文化的溶合。网络条件下的跨文化交际的这些新特点、新功能和新的价值观念丰富了以往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交际理论的创新。

   (4)跨地域性

   传统交际活动受到交通工具和交流媒体的限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条件的网络社会为交际者提供了广袤无边界的网络交际空间,这种网络空间极具开放性和流动性,网络交际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域,地方空间让位于流动空间,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失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国家和地区的概念逐渐淡化,所有的交际活动都可以在地理上获得延伸,交际主体间的距离感荡然无存,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现象锐减,新的人际关系在网络社区中得以确立。面对这一新特点,传统语言学的区域差异理论需要重构。

   (5)无时间限制

   数字化技术使得信息的复制、存储轻而易举,信息传递速度达到光速,只在弹指之间。在这个网络流动空间里,过去、现在与未来共存于同一信息体并彼此互动,时间的概念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网络使交际主体与客体彼此相连,使得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成为可能,单向交流、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任凭选择,与历史对话已经从神话走向现实。在传统语言学交际理论中时间是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种手段运用于信息交流活动的,“时语”处处可见,交际的时间限制十分明显。网络交际打破了这种限制,使人们对时间的文化属性有了新的认识。

   (6)无身份标记

   在网络交际中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已经销声匿迹,网络交际的隐匿性使得交际主体可以在匿名情境下进行交往,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身份、地位不再成为交际的障碍。网络交际的自由和开放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体现出现代民主精神。权力得以淡化,平等得以强化,网络交际获得了无身份标记的特点。网络交际主体的无标记性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交流的盲目性、主体的放荡不羁和出口不逊以及情感交流的缺失等等。正如马和民[9]等人指出那样,“当代风行全球的‘数字化生存’的结果是,那些属于人类普遍的情感领域的东西,尤其是体态语言如暗示、感染、触摸、模仿等需要通过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加以表现的具体的行为方式,都将失落,人际关系因此将变得更加疏离。数字可能导致人心理、生理的异化。”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9

关键词:网聊语言;文体特征;成因。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网际交流活动中。网聊是这种日益流行的网际交流活动形式之一。它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着世界各地、各行业人的参与。在网聊活动中,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和工具,活动参与者通过键盘键入文字,通过计算机屏幕收看文字,使以文字为信息载体的笔语跨时空交流。它同通常意义上的面对面聊天有所不同。kiesleretal(1984)认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有两个有趣特点:1)缺少社会语境信息;2)缺少被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其中第一个特点使参与交际活动的人不能依赖手势、体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解释文字、辅助交流。规则的缺乏则使参与网上活动的人打破了传统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许多礼仪,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网际交流中被一致认可的规范。但作为一种实时交流活动网聊又非常接近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在实时交流中,同一时段里交流是双向的,即交流者可同时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使得交流双方能及时收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节和修正下一步交流的方向和内容。可见,网聊活动具有口语和书面语双重特征,它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区别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对网聊语言进行文体分析: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分析。在语言描述中,我们采用文体标记系统给语言特征分类。根据enkvist&spenser(1964)文体标记就是突出的文体特征。在某一语境中具有文体意义的语言项目都可被认为是文体标记。这与功能文体学的"突出"概念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耀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进而,他又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常规的突出,是否定性的;另一类是符合常规的突出,是肯定的(参见张德禄1998)。在文体学中一般把语言特征分为四个层面:音系、字位、词汇、句法/语法。在网聊中,视觉文字或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文体标记不具有文体意义。我们只分析字位、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标记。同时,我们还要从功能的角度对万维网键谈进行语境因素分析。这是因为语境因素是文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语言单元或语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出现的语境。除更广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外,语境可分为两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context)和情景语境(extralinguisticcontext或contextofsituation)。语言语境指在语篇中某一具体语言单元之前或之后的语言单元,情景语境指语篇出现的情景中的相关特征,如讲话内容、参与者、讲话媒介和渠道等。因此讨论网聊语文体特征时,我们将以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为框架,分析和讨论网聊英语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的词汇特征

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主要侧重于那些对其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网络交际活动的观察,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典型的词汇文体标记。

1、缩略词使用频率高

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及时交换信息,网络交际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新俚语或"网话"(cyberspeak)。例如:

(1)大量使用已被公认的缩略词汇。如usa,cm(centimeter)、km(kilometer)、xmas(christmas)、sos(saveourshiporsoul)、f.o.c.(freeofcharge)。

(2)创造新的英语首字母词,如/english/">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see:我明白了)、icq(iseek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其爱称为qq)、c-ya(=seeyouagain:再会)。

(4)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l8r(later)、b4(before)。

(5)使用英语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成词,如b2b(=businesstobusiness:商家)、f2f(=facetoface:面对面)、y2k(=year2000:千年虫问题)、ih8u(=ihateyou:我恨你)、k4("考试"之谐音)。

(6)在连贯话语中使用数字谐音替代英语单词或汉字,如"whatcanido4(for)you?""乐4(死)我了。""别肉麻了,我都快2(吐)了。""我上午发了个伊妹儿2(to)you"。

2、使用副语言符号表示语调和情感

网络不能传递非语言线索(nonverbalclues),而它们在实时交流中却很必要。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缺少这些非语言线索不仅会使对方对文意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且纯文字也不能把交际者的行动、情感完全表达清楚。所以,在网际交流中,微笑、皱眉、怒吼、生气等生动的人类情感活动在纯文字实时信息传递中消失了。为了弥补网际交流的这种缺陷,网上键谈者利用键盘上各种符号的组合,发明了一套脸谱或表情符(emoticon),来传递感情。如"o-<"表示"fishy"(值得怀疑)、":-("表示"悲哀"、":-)"表示"微笑"等等。这些符号已成为虚拟社会最独特的流行语,类似一种新生的象形文字(ideograph),脱离了所有文字的本体,超越一切语言界限的障碍而广泛流行。

3、使用语言来描述网络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和体态

除了使用脸谱生动地呈现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外,为弥补交流中非语言符号的不足,网络上还盛行另一种做法,即用语言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例如,键入"hehehe",表示"我在笑"。在网络键谈中,文字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纯文字交流;另一类是描述键谈者非语言特征的文字。为了区别这两类文字,描述键谈者行为和反应的文字常常用一定的符号圈住,表示这是动作,最常用的是前后加星号。例如:*g*(thespeaker)grins

*rotfl*rollingonthefloorlaughing

*hugs*huggingsomeone

laughingoutloud

4、为使语言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交际过程中还频繁使用感叹词

该类词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音响效果。如aha,gosh,wow,dear,mmm,ha-ha。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网上交流是将文字打在键盘上,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由接受者来读,具有说和写的双重特点。因此,在电子语篇(electronicdiscourse)中,为节省各自占用的时间、突出重点,网民大都倾向于使用不完全句子、省略句子和不规则句子。如下面聊天室的一段对话:

netizena:hi,iamjohn.student.liveinca.whaturname.

netizenb:me2.innyliketomakefriendwithu.

netizena:withpleasure.

在上述对话中,不难发现,交际双方在键入词语时都是能简则简。如,hi,me,what该大写时却用小写;ca应为ca(california),ny应为ny(newyork);liketomakefriendwithu应为i'dliketomakefriendwithu.等。这表现出网上交际明显的语言特点:不守规则,不注重语法和词法以及随意性强,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省略的句子成分要靠上下文的联系和自身经验的判断来补全。

2、从句型选择上来看,网上交际所用的句子一般以单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复句、长句。例如:

netizenal:youarealso3bottleman,howmuchcouldyoudrink?

netizenbl:beer,5bottles.

netizena2:seaquantity!

netizenb2:so-so,dear.ineverdrinktoomuch.ifearofsuddendeathwithoutbeingknownbyanyone.

netizena3:justfinishedanotheressayaboutourworkunit,veryfunny,wanttoreadit?

netizenb3:ofcourse.mypleasure.

以上交谈多由中、短句构成,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据统计,各类英语文体的平均单句包含17.8个词。而网上键谈聊天的句子比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聊天以休闲话题为主,有时候甚至比较无聊,因此字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已经可以满足网民的交际需要,相反,一些复杂的长句输入时间过长,又不便于理解。此外,由于在网络聊天中话题转换非常快,对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不深入,不需要长句传达复杂的意思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网络交际中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youmiss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三、网络语言文体特征的成因分析

对任何语篇意义的理解都依赖语篇出现的环境。在进行文体分析时,对语境的分析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采用功能文体学的语境因素分析框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阐释网络交际中出现上述文体特征的根源。

1、语场

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参与者从事的活动等。也就是说,语场描述话语的内容范围。在不同的语场中,为实现语言的不同功能,语言在词汇、语法和形式等方面都会呈现独特的特征。就网络交际而言,语言用来传递信息、阐明事理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因此交流变得简约化。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形式上的简化。在输入中用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缩略语代替了单词等。总之,速度是第一要务,只要不妨碍沟通就尽可能地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力争一击到位,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原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语言接触引起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缩略语问题。节奏快,以至于在某些场合要采取符号(非语言的符号)来显示信息。缩略语就是把必要信息压缩(浓缩)到在接触的一瞬间就能立刻了解的程度。把必要信息转化为图形(非语言符号),是适应高速度和其他现代社会条件的需要而产生的"。

此外,网络交际的语场很难被规定在某一范围之内,交流的主题经常变化。每一位网络新成员的加入,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都会导致话题的转变,而且经常是几个主题同时并存。从功能上讲,人们加入网络聊天这种交互性实时交流的目的一般是交换对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目的都不尽相同。对网络键谈参与者来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场所,这个场所倡导言论自由,且范围可延伸至世界各地。因此,网络键谈的主题和功能都具有不确定性。

2、语旨

语旨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即描述参与者个人的情况和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系统,上网的人只要遵守一定的网络礼仪,便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它对参与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都不作限制。此外,多数网上键谈者选择使用匿名进行交谈,有些甚至在注册时填入假信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这种开放、平等的网络交往氛围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所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极力使用独特、新奇的语言抒发情感、发泄不满,从取名用字到遣词造句,处处表现出漠视传统和规范的语言风格,甚至可以违背某些语言规则。因此,在网络交际中,常会出现拼写错误、缩略形式、不规范标点、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以及用以调节气氛、表达情感的符号等。这都是不正规语言才具有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文体的正规程度比较低。

3、语式

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我们将从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媒介、渠道、语言自发性和交互性五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话语语式。

(1)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

张德禄把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分为两类:构成型(constitutive)和辅助型(ancillary)。构成型语言组成整个交流事件,而辅助型语言只对社会活动起辅助作用。

(2)交流媒介

交流媒介指用于传递信息的图形符号(视觉媒介)或声波(听觉媒介)。媒介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变体。在网络中,信息的传递通过键盘键入和从屏幕上阅读文字实现,所以它使用视频媒介,具有书面语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实时交流形式,信息接受和发送的同步性使交流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调节谈话内容。这决定了它同时具有口语交流的一些特征。所以有人称它为"读起来像对话的书面语",即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语言状态。因此,网络语言带有很大程度的随便性。

(3)交流渠道

交流渠道指信息传递的语式。交流渠道的限制是指信息的传递只限于一个渠道---视觉的或听觉的。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注重视听互动性和依存性。书籍、报刊、杂志等强调的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来感悟世界,电话、广播类强调的是听觉功能,电影、电视则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传递或接受信息,但却无法形成互为依存的互动关系,而网络传播中的交流体现了视觉和听觉的依存性和互动性。首先,网络键谈中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传递,具有交流渠道的限制。所以,这种交流会借助符号、标点等字位文体标记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准确和清晰。其次,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传播信息速度的要求,仅凭视觉有时对交流信息是无法顺利传递和解读的,必须依赖于听觉辅助进行解码。如网络上流行的用语"f2f"、"cu"、"5460"等,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必须先读出声音,借助听觉加以辨析,从而加速视觉的认知过程。

(4)自发性

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需要及时对他人的信息作出反馈,所以没有时间设计、修改语言错误,常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停顿、甚至错句和拼写错误等。同时,交际者通常会选用最常用的日常词汇来表达意思。因此,网络键谈具有自发性。这也是它接近口语交谈的地方。

(5)交互性

在网络交际中,虽然交流的对象不在眼前,但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网络聊天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键谈双方要根据对方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策略。同时,键谈者会借助大写、标点和副语言符号等文体特征吸引其他键谈者的注意,提高谈话的交互性,保障交流的成功。

四、结论

本文应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网聊的文体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文体的分析是有选择的,即只选择那些具有文体代表性的方面。在衡量文体特征重要性时,我们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特征越重要,则它1)在所研究变体中出现频率越高,2)在其它变体中出现越少。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选择了字位文体标记、句法/语法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分析了网聊的语言特征。之后,我们又结合其出现的语境,从语言使用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语境因素。希望我们的分析能为那些正在参与或准备参与网聊的人提供一些语用指导,使他们能在交流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较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enkvist,n.e.&j,spenser.linguisticsandstyle.[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4.

[2]kiesler,s..j,siegel&w.m,timothy.socialpsychologicalaspects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1984.39/10.

[3]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董兰、王勤:《网络英语天津》[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5]董启明、刘玉梅: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6]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北京:外语电化教学2003,(6)。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篇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深奥到通俗、变抽象为具体、从只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传播渠道,采取显性或隐性的传播形式,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人民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并“掌握”群众的目的。在这个“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传播媒介起到了桥梁和渠道的作用,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同样,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的选用取决于传播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传播媒介的选择要依据传播目的而定,传播组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传播媒介的性质、受众接触媒介的需求等都是传播媒介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传播媒介自身的性质、宗旨、定位以及传播的立场、方向不同,传播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传播、纸质媒介传播和电子媒介传播等几个阶段。口语媒介传播是通过人们的口、耳、手势等人体器官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大众,例如演讲、表演、歌谣、座谈等都属于口语传播,它是一种人际传播,此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在长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纸质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等符号信息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此种传播呈现出方便快捷、信息丰富、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加之纸质媒介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保存,可以重复阅读,具有文本的可靠性及传输的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媒介传播出现以前,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形式。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较之口语和纸质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克服了其传播范围较窄、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例如从早期的苏维埃红色中华新闻台到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的那样,“比特(bit)”和“数字化”成为了新世纪人类生存的“福祉”。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媒体形式,我们将它们称为“新媒体”。与口语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新媒体称之为“数字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产生方式、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话语权和传播对象等都产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得社会大众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语言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样态。概言之,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异于以往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有: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具有匿名性,参与渠道具有广泛性,传播空间具有无界性,传播时效具有即时性,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传播议题生成具有自发性,传播舆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传播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传播价值取向具有批判性,传播意见表达具有失范性,等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了传统pC80.9%的使用率,继续巩固了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4]。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进入“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后,媒介传播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移动化的传播媒介将成为传播的主要通道;二是微传播将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不难看出,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新的大众信息接受心理、行为和传播习惯。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必然要随之发生转换。因而,只有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形式,不断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俱进地进行传播和“掌握群众”的需要。

二、新媒体的传播变革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表现

从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传播变革的视角来考察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抓住影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研究表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能否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主要方面[5]。笔者拟从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

感性化、个人化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先前的单位传播转变为社会传播[6]。毫无疑问,这种转变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化了信息传递影像化、符号化的感性传播方式,它不仅使传播显得直观化和视觉化,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效力与地位,人们由此进入了一个感性传播的时代。不仅如此,即时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使得个人能够成为感性传播的主体,并且人们在不断地拍摄、录制、上传、下载中乐此不疲,成为主动的传播者。较之传统传播主要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参与,新媒体传播则更多地跳开社群而以非群体参与的方式进行,由个人去直接面对媒介。可以这样讲,传统的那种以组织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已然被新媒体“消解”了,已经不能完全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大众的功效了。与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组织传播不同,新媒体传播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对大众而言,组织传播是在强制基础上的被动信息接受,对信息而言大众基本没有选择权;而在新媒体传播中,信息不再是组织指令,而是大众积极参与和自由选择的信息资源。不难看出,与传统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单单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实现其大众化的目的[7]。

(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

象开始转变为传播主体毋庸置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本身已隐含了对传播对象的界定,即“大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以往的大众化传播往往把大众化过程等同于对人民群众的单向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过程,传播对象常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传播的对象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序列,在传播范围、内容、时间等诸方面往往都要严格按照等级行事,因此其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太高。与传统的传播对象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对象不需要其他知识准备,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差异,它消除了传播的等级区分。现实中的身份、阶层、收入等种种差别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没有特别意义。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信息的接收权和选择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均可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传播对象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他们不断地用不同的手段创建媒体内容,例如通过博客、播客、微信、QQ或其他各种社交软件和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传播对象概念的颠覆[8]。事实上,我们更应该用“传播参与者”的概念来替代“传播对象”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就可以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参与者”。在这里,人民大众的被动身份发生了转换,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恰如夏德元先生所揭示的:“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人不仅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也成为新的实践主体;不仅成为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主体,也成为新的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和新的伦理实践主体。”[9]

(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权发生变化

新媒体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环境,使传播话语权从“有序”“向心”向“无序”“离心”转变,“去中心化”成为这种传播话语权变革的核心特征。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权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个人话语权的获得和传播秩序的重建两个方面。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流量与流向,整个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决定,传播者起着主导作用,牢牢掌握着传播话语权[10]。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新媒体所具备的特有方式获取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信息,每个个体既是传播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主体。新媒体传播反映了人民大众作为个体自我传播需求的实现,个人遵循自身意愿,按照各自的认同和理解,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自主化选择,从而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环境,个人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获得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话语权。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淡化了传统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的主导权,而代之以草根参与、平民舆论和个体体验,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传播划分在新媒体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搭建后所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同等的话语机会将成为新媒体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发展走向。新媒体开创的传播秩序开启并实践和分享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民主化和平等性。

(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的、民族的、时代的、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因此它的传播内容只能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据诠释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并不能够保证一定能够到达传播对象那里,传播对象收到信息,也不能保证“被翻译”还原成传播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表达。因此,要达到传播的目的,实现传播的最优化,就需要实现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使二者拥有基本相同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出现,具有宏观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抽象性。这些特性使“大众”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系统把握和理解,还会因为其难以理解而丧失对它的兴趣。尤其在新媒体产生后,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和多样,图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静态的信息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下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工具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转向“微阅读”,不再喜欢“大部头”,而钟爱“简而精”和形象直观的微内容。因此,原有的系统而“宏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将难以通过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到“大众”之中,这必将促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和视听化转变,以适应“微传播”趋势。

(五)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法

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程中,“灌输”一直是重要的传播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思想系统化并发展成为“灌输”理论。列宁指出俄国社会人是发展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而不能从这一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因此要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区别地进行理论灌输,并提倡理论灌输要寓教育于斗争和生活实践之中,通过感化、说服等教育手段来进行。毫无疑问,“灌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相关联,“灌输”的思想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相一致,“灌输”实践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11]。需要注意的是,灌输并不是注入式教育,并不是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理论硬塞进人民大众的头脑之中,灌输的过程是灌输者和受灌输者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这种双向交流缺乏交流的平台和可行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更为自由和方便的交流平台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这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开始从“灌输”向“对话”转变。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微博、微信圈、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分享与沟通交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最新发展的理论总结,对现实具有强烈的关怀。人民大众正是在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真实地表达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与接受,这个过程即是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过程,是个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使人民大众充分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新媒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对话过程中充分满足了人民大众个性化的表达需求,从而提升了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心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