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十篇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十篇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4:04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并且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任务。因此,在现代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应当积极探讨有效途径及策略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而使农业经济得以稳定良好发展。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1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逐渐现代化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要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必要任务。另外,由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使农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应将农产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内容,不但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以重视,同时也应当更加重视农产品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必然趋势,而经济管理方式及理念的转变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成为主要方向。

1.2农业经济管理呈现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各个领域内均得到广泛应用。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发展速度,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必须要实现信息化。在当前形势下,农业经济信息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发展及应用,在农业经济中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均得到渗透。通过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可使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力,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能够起到较好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主要方向。

1.3农业经济管理逐渐实现生产化

在当前越来越多农业合作政策不断出台情况下,社会上很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以更好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开始逐渐实现,农民经济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得以进一步增强。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的实现也必然成为新的趋势。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途径

2.1积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现代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为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合理规划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而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属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合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而言,应当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而积极进行创新及改革,对于传统管理方式应当尽快改变,应当依据新农村发展趋势将管理方针进行改变,从而制定合理管理制度,使其能够与时展及当地发展情况相适应。在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应当从以下方面作为入手点:其一,将传统农业发展方向改变,将经济结构融入,从而使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使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其二,将传统农产品外形转变,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加强农产品合理化生产可使食品安全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市场影响力得以提高,使农产品发展渠道得以拓展,促进农业经济得以更好发展。

2.2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对农业经济发展及管理加强重视及投入,应当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基础,积极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视原材料生产加工,从而使农产品原理基地建设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并且要保证这些新建工程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有关需求。另外,对于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及重点产业,政府应当积极加大扶持力度,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因素之间能够加强联系。此外,政府应当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使农业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对于专业化合作组织,应当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积极带动农业经济提高与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得以真正提高。

2.3进一步加强农民利益管理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农民利益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利益成为重要因素。所以,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完善农民利益管理机制,对农民利益不断加强重视,努力维护农民权益,对于农民需求及所出现问题应当积极解决,从而避免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使农民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使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更好效果。

2.4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信息化过程使得其向农业生产力转变的周期和效率大大提高,在指导农业生产、保证农业增收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这种信息化的过程也已经实现了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融合,大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农业管理的水平。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大大加强对基层农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的意识的培养,进而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终端保证管理效果的实现。

3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当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及途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使其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敏.浅谈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2016(7).

[2]刘玉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2

论文摘要:农民非农化是指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从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和结果。我国农民非农化具有必然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非农化的途径,提出了农民非农化的基本思路。

农民向非农化的转变只有实现了职业转变、地域转变和身份转变,并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具有和城镇居民相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才算完成了非农化转变的全过程。所以,农民非农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思维方式变革的过程,是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耕文明为城市文明、化传统农民为现代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过程。中国农民的非农化,无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民非农化的必然性

发展经济学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这是一条世界性客观规律。人类前进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步非农化的历史。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都以不同的模式完成了非农化的进程。美国通过城市化和西部开发,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日本、韩国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导向战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居民,实现了“农转非”。中国的农民非农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却没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同步进行,而是农民被“固化”了,只有到改革开放以来,非农化的道路才逐步开通。目前,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正以自身的实践验证这一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正经历着一场21世纪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即农民非农化,这甚至可以被称为“中国第三次社会革命”。中国农民非农化的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理解:

(一)理论基础分析

从理论上看,中国农民非农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对劳动力就业在产业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后,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是必然的,总的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分布减少,在第二、第三产业分布增加。就中国而言,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1%,2000年下降为17.2%,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也从70.5%降为46.4%,同比下降了24.1个百分点,到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12.6%,但农村人口却占57%。这客观上预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由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部门这种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就中国而言,由于广大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再加上人均耕地不断减少这一客观现实,使得大量农民不得不向城市转移。这就是中国目前所经历的“民工潮”、“农民工”不可避免的原因。另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甚至是“城乡分治”,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同步、不协调,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体制。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过程中,剩余劳动力必然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从而实现非农化。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收集和整理了欧洲主要国家的长期统计资料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发展中,农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同劳动力的比重一样是下降趋势;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但其劳动力相对比重呈上升幅度较大的趋势。库兹涅茨的这一结论被称为“库兹涅茨定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无疑是符合库兹涅茨定理的。

(二)实践进程分析

从实践看,中国农民非农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户均耕地2公顷被认为是比较适度的规模。如此,我国1.2亿多公顷耕地最多只能为6000多万个农户提供耕作对象,以户均3口人计算,耕地种植业只能承载不足2亿农业人口,其他农业用地如林地、草地、水面等可承载约1亿农业人口,加上就地转移到二、三产业的1亿多农业人口,共计可容纳4亿多人口。20世纪末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也就是说有将近5亿人需要在农业之外谋求生路。截止2005年底,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城镇化推进,乡村人口仍有7.45亿,即仍有2.5亿的农村剩余人口等待转移。再考虑到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继续增长以及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性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如此尖锐,因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正以不同方式向城市进行超常规转移,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异乎寻常的。

农民非农化的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形成合理规模,一方面,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形成众多的涉农产业,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部分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延长农业产业链把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业、销售、运输业直接和农业联系起来,从而为农民非农化创造有利条件,使农民成为农业工人。首先,依托龙头带产业,建设交易大市场。大力扶持农产品主产区中的农产品加工业,提供银行资金,建设龙头企业,以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搞活农村交易市场。其次,依托基地带农户,建设专业大市场。专业市场对农村城镇经济发展具有独特功能,有利于专业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生产的特色产品的价值实现;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农村聚集程度的提高;通过流通领域专业市场的建设,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再次,依托城镇带农村,融入国际大市场。挖掘和创新以乡村为基地的传统名优产品,在农村城镇加工经销,在大城市广设“窗口”,利用我国加入wto后自营进出口权,形成上接国际大市场、下联千农万户的格局。

(二)农村城市化

首先,以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变农民为市民”。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人口管理制度。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应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界限,实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其次,建立完善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为进城农民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再次,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投资体制,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增强其对农民的吸引力。

(三)农民市民化

通过发展大工业、大中城市,吸纳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彻底完成农民非农化的转移。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创造条件使之转为城市居民;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应转为城市居民;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农转非”的客观条件是产业结构高速升级,城市化的推进;“农转非”的主观条件是农民知识化和技能化。改造传统农业,推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推进农民非农化,还要加快有利于推进农民非农化的机制体制建设。主要有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推动机制建设。包括加快土地流转,使农民易于从农业生产领域分流出去;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加强适龄农民的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使他们掌握到二、三产业就业的需要的本领。在提高农民专业技能素质上,还要广泛建立乡村图书馆、乡村农技培训站;全面普及广播电视、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激发农民对知识与技术的兴趣,满足农民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帮助他们学习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掌握现代科技和生产技能。

农民非农化的基本思路

农民非农化要立足于本地的市情、县情,针对优势和劣势,探寻能够加快非农化进程的路子,选择有效、有利、可行的方式,把农民的非农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非农化的过程中,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非农化既包括农民的非农化,即工人化、市民化、知识化,也包括农村的非农化,即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非农化既不是让农民消失,全部转化为产业工人,也不是让农村消失,全部转化为城镇,而是在把大部分农民转化为市民、产业工人的同时,把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也造就成为农业工人和农业经营者,而不再是传统的以小农经济为生存基础的原有意义上的农民。

推进非农化“内化”和“外化”。所谓“内化”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壮大内力,就地就近转移农业人口,使原来从事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业产业领域或涉农产业领域从事非农产业生产,从而实现非农化的转换。主要途径有:第一,农村工业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工业进程,发展后发的新型工业经济,形成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或乡镇里的龙头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第二,农村城镇化。在非农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建立小城镇,发展生产性企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不断提升城镇品位,提高县域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力,加大县域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在非农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第三,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包含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现代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包含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一部分农民分离出来,转移到涉农领域以进行非农业生产,而且使原来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的素质发生质的变化,实现农民素质的高度化。第四,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同地区的农村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或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无形文化遗产等。因而,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转换脑筋,创新机制,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发展本地的特色经济。包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农民个人或合作发展手工艺和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和经营旅游商品,发展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特色农业。

所谓“外化”,就是借助外力,异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途径有:第一,发展国内劳务经济,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向经济发达地区、向开发地区转移。这是非农化的主渠道。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实现国家工业化、在从农村向城镇发展实现城镇化、在人口结构从农民为主体向工人为主体升级这三方面,都要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二,发展国际劳务经济,实施“国外化”。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储备合格的外出务工人员,加强人员提供境外就业中介费担保;组织中青年农村居民到国外务工。第三,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经济外向化。努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护商的浓厚氛围,规范政府行为,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着力建设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好规划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开放经济的主要内涵是农村经济与大市场相联系,向国内、国际大市场靠拢,实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

参考文献: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农村现代化百强村经济转型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变迁的历史缩影。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第三次经济转型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正向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新型基本经济制度过渡。在这一时期,苏南农村生产力迅猛发展,传统的二元结构壁垒被逐步打破,呈现出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江苏实行率先发展战略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涌现出一批农村现代化建设先行村。这些村不仅承担着本地的经济转型任务,还承担着现代化示范村建设任务。

本文紧密结合苏南百强村的实际,立足宏观视角,在对大量数据资料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提炼与概括,力求使其观点明确、内涵丰富、具有代表性、体现规律性。这些现代化先行村的经济转型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导产业日趋工业化和技术现代化

苏南百强村在村域产业经济方面,普遍确立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采取了“以企带村”、“以工富村”、“以工哺农”的发展模式,相应建立起本村的工业产业链。它们通过对原来的村办企业改造升级,本村集体资产与外部骨干企业的重组,组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集团,并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得工业产业获得快速、稳步发展。

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产业向低能耗与低污染方向发展。现阶段,苏南农村工业化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农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虽然农村工业化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选择的却是一条高成本、高产出、低效益的发展道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承载负荷日益加重,客观上要求农村工业必须选择低能耗与低污染的发展方式,这必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内苏南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一个趋势。

苏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精细化、安全化和国际化方向深度拓展。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是关联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必然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点发展领域。

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主导技术是新型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与微型化。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激烈竞争中,高质量、高效益和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方式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制造技术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以集成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是:以工艺为突破口,形成设计与工艺的一体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为主体;产品设计是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设计;强调人、组织、技术和环境的集成及绿色制造;整个制造过程不再是一个离散的生产过程而是一个高度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现代制造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微型机械与微型加工技术、纳米科技与纳米制造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使现代工艺技术又进入了另一个全新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在致力发展单项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开始寻找全新的现代制造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设计模式向“新四化”方向发展。百强村工业设计的先导技术可以概括为“新四化”,即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技术与艺术并重设计、个性化设计,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于农村现代工业设计技术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

二、产业布局日趋集群化、园区化和非农化

为促进本地产业集聚发展,近几年,苏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普遍采取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措施,形成了浓厚的苏南特色。“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主要途径是:将村社分散的所有企业集中到经济园区,农民承包地经营权转让给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或其他专业经济组织,以便实施土地的集中管理、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这样可以腾出大面积的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企业与产业向园区集中的类型与方式区分为:工业企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农业企业及其配套产业向农业园区集中;服务业及其配套产业分别向骨干企业所在的园区集聚,也有独立建设的(例如物流园区);技术研发中心通常与主导产业的企业安排在同一个园区,也有单独建设的(例如技术研发基地、研究设计院、博士后工作站)。承包地的流转方式多样化,包括集中成片流转、托管承包土地、土地股份合作、建立土地储备库等方式,这样可以提升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以下5个百强村的数据,说明苏南现代化先行村的土地流转与产业布局正朝着集中化、园区化和非农化的趋势发展。

南京市武家嘴村:2002―2005年,在城郊征地241亩,投资1个多亿建设新村并实施全村整体搬迁。该村建有“金陵武家嘴休闲渔庄”、“千亩联村经济林果”生态高效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四星级会议(文化)中心等9个规模特色主导产业基地,累计占地2000多亩。现代生态农业园是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总面积1.5万亩,总投资5亿元。观光型科技农业展示馆建筑总面积1.6万平方米。园区目前开发无性系良种茶园3500余亩,桃、梨、葡萄等果品采摘园500余亩;早园竹、有机水稻、花卉苗木等1500余亩,时令瓜果、生鲜蔬菜等设施栽培400余亩。

苏州市永联村:江苏永钢集团及其所属企业自1984年创办以来,累计集中使用土地4800多亩。该村的现代农业基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使用土地2185亩,平时只用5人管理。作为工业强村,全村8000亩可耕地经营权全部流转给了集体。为提高产出能力,增加村民收入,村里组建成立了苗木基地有限公司、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现代粮食基地有限公司、花卉基地有限公司和永联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有限公司5个农业公司。

无锡市都山村:江苏三木集团的17家全资及控股子企业,以及都山村域范围内的30多家中小企业,陆续集中到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在企业土地征用、标准厂房出租、综合规费上缴、配套设施(水、电、汽)建设等方面享受国家政策范围内的最优惠政策。为依托中国官林电缆城和官林镇三木化工集中区推进村域经济发展,该村在统筹科学规划基础上实施园区道路建设及自然村拆迁安置;利用三木电厂和村耕地集中种植的优势,在供电、供地补偿等方面提供优惠,吸引有识之士到园区创业兴业。该村还计划投资2亿元规划设计与建设都山荡农民公园。

常州市五一村:江南实业集团及其下属17家企业,江苏兰陵集团及其下属的5个骨干企业都被集中到村工业园区发展。为构建从科研开发、原料生产到产品生产的完整工业体系,该村投资150多万元建造科研大楼,成立了全国首家村办防腐蚀技术研究所。规模化流转、产业化经营的土地超过2500亩。

镇江市飞达村:建有占地2000多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江港飞达码头项目总投资2.2亿元,建设集货物装卸、转运、仓储和综合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中冶重工项目作为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49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光伏产业园占地550亩,总投资20亿元,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飞达村不仅在本地发展园区经济,还将园区经济模式对外移植,2013年12月与赤峰市敖汉旗人民政府签订了总投资150亿元、建设周期为8年的科技产业开发区建设协议。

三、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日趋股份化和企业化

这种经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两股一改+企业化”的复合型经营方式,在苏南地区的20个百强村,这种“股份制度+企业化运作”的土地经营方式已经被普遍采用。这其中蕴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苏南农村企业(包括原乡镇企业与后来兴建的许多村办中小企业)经过先后两次改制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标志着苏南农村的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与产业化经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土地流转规模化与产业经营企业化,标志着苏南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中小企业经营正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两股一改+企业化”经营方式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在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实施集体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以村(居)社为单位,将集体所有的经营性净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含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量化到人,股份股权长久固化,设立集体股、个人股和优先股;以村(居)为单位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按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全权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研究决定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生产与经营事项;对量化股权后的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和经营性净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下运行与分配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户分期分批进入集中居住区居住;将农用地(包括土地整理后新增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包括现代工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物流园区等),逐渐配套完善道路、管网、水渠、电力、通信、耕作机械、检测设备、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资,独资或联合组建本村(社区)企业集团,并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进入园区,采取租赁方式流转土地,按照园区确定的主导产业逐步完善产业链,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获得土地租赁收益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社员为园区内业主提供劳务、管理等服务,获得服务性收益;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自有资本金和经营性资产开展其他经营活动,获得经营性收益。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可优先进入园区务工并以工资形式兑现其劳动收入,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的纯收益在提取一定比例公积金、风险金后,按量化股份分配给每一个社员(简称“分红”)。

苏州市永联村在实施“两股一改”过程中,10400名村民不仅持有个人股,村集体还持有江苏永钢集团25%的股份,为永联村始终坚持村集体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该村将全村土地流转到苗木公司统一经营,使村民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不仅每月拿工资,年终还享受“土地分红”。2008年5月,飞达村成立丹阳市后巷镇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收入靠分红。目前,该村几百亩耕地由过去的几百人经营减少到42人经营,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企业化运作。

四、农民就业和收入日趋本地化和多元化

目前,苏南20个百强村的农民转移就业实现途径主要有五种:第一,农民通过在乡镇企业、合作农场、或专业合作社工作获得比较稳定的工资性收入;第二,农民通过村里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使用土地量化获得土地股份持有权,在合作社参股并按照年度获得股份收益分红;第三,农民作为私营工商业经营者(例如农产品营销人、个体工商业经营户),获得农产品或中介服务的经营性收入;第四,农民作为所在片区土地规模化经营或片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负责人,通过付出管理性劳动获得收入;第五,农民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为工业、农业或服务业的技术性劳动获得收入。

从调查结果看,20个百强村的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很高,农民的职业身份正在发生变化。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民在未来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上明显趋于非农化。农村户主对未来职业第一位选择非农产业的占69.4%,从总体上看,非农产业的择业者占多数或绝大多数。这说明,多数农民的非农化择业取向是非常现实的,也是比较理性的。目前,仅有很少一部分农民仍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一部分农民已经进入乡镇企业当职工,一部分农民成为农村新型经济体的负责人或合作经营者,还有一部分农民则集三种身份(农民、职工、股东)于一身。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农民户主的从业结构占比如下:农业劳动者占19.3%(其中部分属于季节流动性工作者);乡镇企业职工占47.4%;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占6.1%;个体或合伙工商业劳动者、经营者占14.7%,乡村党政干部占11%;专业技术工作者占1.5%。就业取向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经济收入结构和总量不同。由此可明显看出,农村大批劳动力已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五、农民居住与生活日趋社区化和城镇化

农民居住与生活日趋社区化和城镇化,在苏南百强村是通过“双置换”实现的,即:农户使用其宅基地与自建房屋与村里(或综合开发机构)在集中居住地换取新住房,并获得换房(房屋装修)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宅基地和住房置换成相对集中的社区住房,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腾出土地这种稀缺资源,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农民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趋向城市化提供现实基础。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南京市的武家嘴村经营性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农户占到村总户数的70%,90%的家庭拥有轿车,50%以上的农户已经住上高档别墅。该村在高淳县城投资4000万建设了南京市第一所9年一贯制实验学校,还投资9800万建设文化中心。该村作为南京市最美丽乡村,村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丝毫不亚于南京市区。苏州市的永联村为努力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拥有74栋多层、高层公寓楼的,并实现“小汽车到门口、天然气进厨房、太阳能进浴室、互联网进书房”。该村建设的“钢村嘉园”小区,可供8100多名村民住上联体别墅和公寓楼。该村还投资1500万元将原来的永钢商场改造成“社区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高档娱乐、休闲和系列社区服务。目前,永联村96%的村民实现了集中居住,96%的“小联小镇”,农贸市场,商业街、休闲街、戏楼、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耕地实现了集体流转,96%的劳动力实现了就业,96%的村民享受到了比城市居民更优越的福利保障。无锡市的都山村近年来累计投入近5亿元,已建成新型别墅154套、商品房1850套、老年公寓195套、社区卫生服务站、商铺超市与基本公用设施,2011年铺设11公里高等级沥青道路,完成都山六村安置房工程,加快村庄环境整治和河道清淤、湿地恢复和村庄绿化,建成都山小学和附属幼儿园。2012年以来重点建设项目为农业生态园、都山荡湿地公园、中心村和村庄环境整治等,目前,已有85%的村民住进生活设施配套的中心村。常州市的五一村全村劳动力100%实现就业,而且为邻村和外来人员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该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陆续投入资金近2亿元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超8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2200多万元建设与改造村办中小学,并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制度;该村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超过300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超过45台。镇江市的飞达村90%以上的劳动力都在本村工作,5500名村民就地当上产业工人、公司股东;几百亩耕地由过去的几百人经营减少到42人经营,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92%的失地农民、66%的准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享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该村建设了“幸福里”小区,宏伟的文化中心大楼,贯穿全村的道路可以四车并行,总长5公里的大道两旁照明系统一应俱全。

目前,苏南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多数农民原来的生活方式已被多种渠道创收、注重养生和居住环境、生活电器化与信息化、出行开自家汽车等现代方式所取代,其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险等已达到中小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苏南20个百强村的村民生活质量早已率先超过全国小康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苏南百强村经济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典型性、示范性和规律性特征。苏南百强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快速致富,是因为多方面因素促成和健全了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包括:我国农村政策的调整完善对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外部推动力;强村富民愿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直接动力;现代工业已成为村级财力积累与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农地规模化流转与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转型发挥了资金与技术的补充与拉动作用。这些先行村和示范村发展致富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找准并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形成了鲜明而有个性的区域特色,既促进了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致富,又推动了农村城镇化、产业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建设。

(注:基金课题:项目名称:农村现代化先行村经济转型趋势与示范区建设政策创新思路。项目编号:YB2014011。立项资助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该课题成果于2014年12月22日获得镇江市政府应用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项目负责人与执笔人:戴子刚。)

【参考文献】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4

农业经济发展与否的关键有三个,其一是通过对本国农业经济现状的调查研究,确定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其二是要大胆地进行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大幅度、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其三是要靠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

就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而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初是依靠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采用的是以“大包干”责任制为代表的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考和创新的呼声,从理论界到新闻界、到农民自己、再到现在的中央决策层,可以说是“仙乐飘飘处处闻”。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农业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充分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胜利完成了历史交付的使命,农业经济发展的舞台应该上演农业产业化合奏曲了。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综观美、日、德、以色列等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那么,结合中国国情,应该以什么样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呢?

发展道路和具体组织经营模式合并在一起,就是事物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制度创新寻求一种具体形式多样的能够大力推动和帮助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进而有效推进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崭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二、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的现状

那么,制度创新也好,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好,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贯彻这种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课题组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人、依靠农民、依靠农村人口。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为此,《以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做了一个调查,本次调研以平顶山市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为卫东区和平顶山市郏县李口乡,具体走访的有李口乡张店东村、张店南村、郭楼村、老昝庄村和平顶山市卫东区下辖的东高皇乡的观上村、小店村、上徐村,东环路街道的吴寨村,东工人镇街道的吕庄村、赵庄村。

据调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了全部人口总数的56%,接近六成,而高中、中专或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层次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不到两成,大专层次的占16%,本科层次占9%,研究生层次的没有。这说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虽然已经基本扫除了文盲和半文盲,但农村人口的总体文化水平依然不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另外,农村人口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对待市场、对待开放、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性思考还处于比较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惯常思维模式阶段,因此,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内陆以农业为主地区(比如河南省)的农村人口这种传统思维模式和以这种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现状,对比前文粗浅地提到的一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令人忧虑。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及对策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笔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人口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素质。只有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意识素质,才能进一步促使农村人口摆脱旧的传统陈腐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开拓市场,自发继而自觉地推动中国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能促使其面临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一条,“木桶原理”就会发生作用,想提高农村人口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会变得异常困难。

再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素质。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重点。科技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意识,一方面是农业实用科技,这样,农业产业化所倡导的专业化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等目标就会在农村人口整体科技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快步实现。

最后,农村人口应当对“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的认知素质。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的调查中,选择“不知道,根本没听说过”一项的接近6成,这说明在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还有接近4成的农村人口仅仅是“听说过,具体不是很了解”,如果是这样,我们依靠谁去建设农业产业化呢?所以,大力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几点即是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亦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提出的要求。针对农村人口综合素质需要着重提高的这些方面,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分工,明确职责,划定任务归属机构。

第二,以村为主,强调并硬化村级政权在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乡村文化室、广场或者田间地头举办各种培训、宣讲、科技课堂或农民夜大等文化科技活动,以提高农村人口思想意识素质为龙头,以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主,以提高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为目标,大力推动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快速整体推进。

总括地看,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为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如果解决不好,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一定会受到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最终落实、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落实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都将会变得缓慢而艰难。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综合评价

一、仁和区农业现状

仁和区位于川滇交界,是生物类型较为丰富的地区,具有很大的农业发展潜力。近年来,仁和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资源比较优势,为农民打开致富门。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业增速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仁和区所辖乡镇横跨攀枝花市南北部,全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享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科学客观地了解仁和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经济学中计量分析方法对仁和区近年来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测算。为了准确衡量仁和区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对全区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二、评价方法

-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综合评价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攀枝花市农牧局网站、政府公众信息网的统计资料,得到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始数据。本文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3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

四、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它把各种因素划分为一个有序层次,将同一层次元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比较,形成一定的权重数值。在两两元素比较时,采用“1-9”级及其倒数标度法判断各要素相对重要性,采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五、一致性检验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表示,当CR小于0.10时,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六、数据标准化

本研究采用标准值法对二级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标准值。

七、结论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的测定结果,2011-2015年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大于1,达到了发达阶段的水平,但与之不相符的是在农业投入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农业产出水平的水平在2011-201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虽在2013-2015年间有所上升,但上升程度并不显著。在农业投入方面,在2011-2015年间仁和区农业投入水平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1.71上升到2015年的2.19。从结构上来看,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不合理,劳均耕地面积这个权重较大的指标得分值很低,2015年劳均耕地面积为0.175hm2/人,达标率仅为0.58%,与农业发达地区水平不相符。农业机械化水平虽较高,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5.39kw•h/hm2下降到了2015年的22.82kw•h/hm2。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这个指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从2011年开始达标率就达到233.24%,可以看出,仁和区化肥过度施用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在农业产出方面,仁和区在2011年的产出水平较高,为1.22,但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后略微上升。从二级指标来看,在2011-2014年间,粮食单产从5445万吨下降到了5175万吨。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6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些有能力有思想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抓住了机遇,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从此这批人成为了带动农民创造财富的领路人,他们致力于把农村经济搞上去,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立下了无数功劳。这是对农村经济精英最初的一个概念界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农村人开始回到自己热爱的土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以为,他们都是带动农村经济富裕的先行者,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精英人物。

目前农村精英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着普通农民没有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汇聚在一起,就可以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当今中国农村精英群体中,占据精英数量最大的是经济精英。可以说,他们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现代乡村旅游市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我国的乡村旅游一般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乡村旅游已超越了以往的农家乐形式,进而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方式转变。个性化休闲的时代已经到来,乡村旅游产品开始进入创意化、精致化的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趋势

首先,地方政府开始起主导作用。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乡村旅游消费的群体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因为旅游人数的增多,乡村旅游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把把乡村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让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把乡村旅游当作重点项目来培育与管理,可以说地方政府在此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

其次,投资趋势更加多元化。由于乡村旅游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当地政府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特意出台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政策。因此,随着旅游人数的扩大,吸引了一些实力雄厚的资本家或者企业前来投资,而且投资的主体也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既有农垦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集团等城市资本也纷纷介入乡村旅游开发。

最后,开始注重产品的升级与改造。随着投资趋势的变化,当地的乡村旅游开发者们开始思考产品的创新之路。其中,一批农村经济精英开始介入,他们利用手中各种优势资源开始对乡村旅游业进行整合与改革。以前只是单纯的通过各种渠道对外传播乡村旅游的好处,而如今随着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发现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要求。于是,开始注重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与改造。这些农村经济精英们大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一方面要求开创更大的事业,一方面也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所以必然要求把乡村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特点

一方面,乡村旅游业发展更加全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由于??家和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推崇,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扩大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范畴。在助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各个地方乡镇都开始走全面变化的道路。这里的变化主要包括全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大家都开始潜心挖掘适合自己乡镇的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力争让自己的旅游产品更能代表这个乡村。

另一方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很快,走在前端的主要是南方的几个发达城市。其中江苏省出现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山东省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每一个县都做乡村旅游规划,省政府给予每县乡村旅游规划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形下,农村经济精英又开始探索与研究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让旅游产品继续走出去,开发新的旅游模式。比如一些省份的乡村开始做起了生态果树园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利用农业来带动乡村旅游,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发展业态。据了解,我国现在的乡村旅游有了十大新业态,它们分别是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酒店/会所、乡村博物馆/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

三、农村经济精英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使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与乡村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异质化基础上的。但是它作为资源层面的吸引要素是不能直接面向市场的,于是农村经济精英的参与就有了存在的意义。经济精英们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市场发展的预见性,使他们成为乡村旅游地与外界市场之间最好的衔接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存在提高了乡村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提高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首先,农村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大城市那样普及,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所以必须对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而农村经济精英们恰好明白现代人对服务的需求,可以更好的给予他们指导。由农村经济精英们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样就很好的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和规范发展。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新形势;问题;发展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进入城乡统筹发展、“三化同步”发展的新时期,城乡关系、产业联系、农村形势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民从以从事农业为主转向以从事其他非农产业为主,农村劳动力过剩正向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结构老龄化转变,家庭分散经营出现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相结合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农村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广泛而复杂的变革,使农田水利发展面临诸多新形势、新问题,对农田水利发展机制产生巨大挑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农田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亟待研究确定农田水利发展的关键问题,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

一、农田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农田水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乡经济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农田水利的影响加深加重,农田水利薄弱环节更加凸显。

1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优先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

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要求在18亿亩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t以上,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水利作为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全面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要把现代化作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新标准,用现代的思想观念指导农田水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农田水利,用先进设备装备农田水利,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管理农田水利。

二、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影响农田水利发展

1城市化率即将过半,统筹发展农田水利的需求增加

城乡一体化发展出现逐步打破相互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趋势,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进行优化配置,使城乡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联系日趋紧密、劳动力等要素流动速度加快。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9.68%,接近50%,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城乡格局、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劳动力的跨区域、跨行业配置更为灵活,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松动趋势;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农业增产、农产品价格波动将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产生显著影响,农业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

2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农田水利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持续下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20.22%上升至2009年的40%,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50.21%下降至2009年的29.07%(见表2),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降至30%以下,其中种植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更低。此外,工资性收入全部为现金收入,是真金白银;而农业收入更多具有统计意义,现金收入比例约80%,含金量不高。收入结构的变化、加上农产品价格波动,使粮食增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大幅下降,灌与不灌、灌多灌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减弱。

注:数据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农业收入包括种植业收入与其他收入,但不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收入。

3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现流转,对农田水利发展的影响或将显现

在农村劳动力数量质量下降和外出务工数量增多的同时,农村内部的农业经营方式也在发生微调原有的土地细碎化经营方式已经与新的农村形势不相适应,出现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农户开始积极通过代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一些民间资本开始准备进入或已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资本化、规模化经营。尤其是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使农村土地使用逐步由原有的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增多,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趋势日趋明显。据农业部调查,截至2008年8月底,全国上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06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7%。

三、农田水利薄弱环节依然突出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田水利投入力度,农田水利局部出现改观,但伤情病情尚未得到根本好转,最薄弱环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程老化不配套。全国仍有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60%的大型灌排泵站、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功能衰减、效益降低。二是末级渠系产权不清、管理缺位。原来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末级渠系管理体制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而消失,末级渠系失去管理主体,产权虚置。近年来,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用水户合作组织。从调研来看,用水户合作组织组建和运行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能力不足,尚不能完全解决末级渠系管理问题。

四、农田水利发展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采取各项措施推动农田水利发展。

1责任主体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发展的正外部效应明显加大、公益性特征明显加强,农田水利发展成为影响粮食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地位更加重要。但是,传统责任主体之一的农民对种地不积极,撂荒弃耕、“水改旱”、“双(季稻)改单”现象比较普遍,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更低,有可能动摇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亟待回答谁主导、谁负责、谁实施等问题,重点是重新界定农民的责任。

2建设投入与运行经费保障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与运行经费保障问题,是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根本问题。在新形势下,解决此问题显得更加紧迫。

一是建设投入保障问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利投入特别是农田水利投入制定了许多有力的政策,特别是要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应当说,这些政策如果落实到位,必将大力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这些政策出台的前提是农民要在自愿情况下投工投劳。如果农民自愿程度较低,投工投劳很少,由此形成的投入缺口由谁承担、如何保障?足是老大难问题,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解决问题的思路存在严重分歧。目前,提高农业水费基本不具可行性,水费征收难度加大,通过水费能够补偿的运行经费十分有限;灌区是水管体制改革的明显短板,分类定性政策缺位,财政补偿“两费”落实不理想。新形势下,水价如何改革、定额内用水如何优惠、如何促进节水与保障水管单位良性运行,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新时期农田水利发展的思路

针对农田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新目标,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发展的公益性属性,加强政府主导,在总结“民办公助”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义务全民化、责任政府化、建设社会化、管理物业化”的农田水利发展新机制。

1义务全民化

从受益程度看,农民只是农田水利受益群体之一,随着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农田水利发展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下降,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把发展农田水利的重任继续系到农民身上,不可靠、不现实。与此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城镇居民、不同产业等都会从农田水利发展及农业发展中获益,受益程度甚至可能超过农民,农田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对全社会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建立全民参与和支持农田水利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要逐步改变传统认识,赋予农民作为一个普遍公民从事农田水利的自,今后农民像种地一样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同时,按照“义务全民化”的新理念,引导包括农民在内的全社会公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为农田水利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责任政府化

农田水利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影响,在义务全民化的背景下,应当更加突出强调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参与农田水利。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农村义务教育的做法与经验。自建国初期至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直强调农民义务,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办”的思路,通过“三提留五统筹”、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等形式筹集资金,筹办农村义务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外出就业与农民子女的区域流动使农村义务教育表现出显著的公益性特征,为此,政府不断强化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责任,最终实行免费农村义务教育。从公益性属性来看,尽管农民子女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直接参加者和受益者,但义务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公益性。按照公益性属性,政府主动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关职责。农田水利发展与义务教育极为相似,尽管农民是农田水利的直接使用者,但农田水利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应当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农田水利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相关责任。

3建设社会化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8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当前,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

区域农业供给差异较大的矛盾。受客观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制约,四川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农业供给差异,既有成都平原地区已经实现了较高规模水平的都市现代农业,也有以“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代表的大量落后的小农户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滞后的矛盾。近年来,四川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但总体而言,农村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仍然滞后于农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仍未有效建立。

农业供给新型主体发展不足的矛盾。调查显示,四川大多数农村区域实际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60岁左右,劳动力老龄化矛盾加剧的结果是农业的兼业化和粗放化日趋严重,“谁来种地”成为普遍性的突出矛盾。在传统小农经营模式迅速衰落甚至瓦解的同时,四川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虽然快速兴起,但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严峻。

农产品供给安全趋于严峻的矛盾。当前,四川农村中大量未加处置的废弃物、牲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带来的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等矛盾日趋加重,四川农业增长已经呈现出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格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持续加剧,前景堪忧。

农业支持政策效率偏低的矛盾。现代农业的全面加速必然意味着对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但现行向龙头企业过度倾斜的农业补贴方式和以小农户为对象的普惠式的农业补贴方式,不仅实施成本高,政策效率低,而且放大了财政补贴总量不足的矛盾,急需改革和完善。

改革面临的三大市场机遇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然而无论是增加农民收入,还是保障有效供给,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农业供给必须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要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在市场中获取最大效益。当前,农业和农产品市场消费呈现重要的三大变化趋势:

农业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对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表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差异化特征,对健康、绿色、鲜活的产品需求,对乡村休闲、体验、养生的生活需求,对以农业为代表的绿色投资需求,对农产品和农业相关服务的差异化、多重化需求,这些需求交织并存,内在地要求农业供给必须具有多重功能,这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日趋关注。当前,随着城乡居民对养生、健康的高度关注,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虽然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表现出差异化分层态势,但总体上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消费者开始关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的投入使用情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花费更高价格购买有质量保证的品牌农产品。

农业信息化呈现快速渗透趋势。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农业发展也同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正以无可比拟的物流和信息流传递的效率优势,迅速对传统农业进行融合和改造。互联网正在进入农业从产到销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极为有效地破解着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难题。“互联网+农业”以一种新的业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已经展现出了巨大资源整合能力。可以预见,以互联网为主的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必将表现出难以估量的巨大能量,同样是一场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深刻革命。

改革的关键在瞄准市场提高供给质量

无论是成都平原发达地区提高农业竞争力,还是连片特困地区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关键都在瞄准市场提高供给质量。具体而言,四川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从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制度突破。通过新一轮改革激发动力、释放红利,以制度突破激发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产权实现和价值提升深化改革。二是深化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三是深化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龅墓叵怠K氖巧罨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制度改革,构建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风险特征相适应的新型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制度。

方式突破。就是要走出一条绿色健康有机为主导的新价值链农业发展之路。一是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质量安全,走绿色有机、健康保健、营养安全的生态农产品之路。二是既要实现农产品的产出生态,更要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过程生态,走循环农业发展之路。三是切实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防止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强化农业资源的再使用,走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四是通过“互联网+农业”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推广互联网众筹、集团和个人点对点订制营销、网上专卖营销等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9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是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两个常用指标。从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看,我国2003-2013年间的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2013年的基尼系数比2003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图1显示十一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均落在0.470-0.495之间,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而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全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而官方数据为0.481。可见,由于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同,数据缺乏一致性,其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也不能完全适用于收入差距的趋势性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城乡收入比指标更适合本文的研究。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当年价格)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此计算出1978-2013年各年的城乡收入比(见图2)。对比图1和图2可知,2003-2013年间全国基尼系数的变化轨迹和城乡收入比的变化轨迹极为相似,这验证了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基本一致(田卫民,2012),且图2显示出改革36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不断扩大的特征。我国居民城乡收入比由改革之初的2.5704扩大至3.0301,而2008年开始有所回落,2013年的城乡收入比为3.0301。36年来城乡收入比共上升了17.88%,年均上升约0.5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我国城乡收入比在扩大,且呈现出典型的“阶梯形”特征。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我国经济改革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轨制变革过程,居民的收入分布状况也随之改变,大体上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同时我国经济改革措施分阶段向前推进,各阶段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均有所不同,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来源及变动幅度会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特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及城乡居民收入分布变化的时期性特点,1978-2013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可划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3年,改革的初期出现了短暂的下降,城乡收入比从2.5704降至1.8225(36年间的最低点);第二阶段是1984-1994年持续上升时期,城乡收入比从1.8354升至2.8634;第三阶段是1995-1997年短暂下降时期,城乡收入比从2.7147变化为2.4689;第四阶段是1998-2007年再次上升时期,城乡收入比由2.5093升至3.3296;第五阶段是2008-2013年再次下降时期,城乡收入比由3.3149降至3.0301。结合我国经济改革政策分阶段分析如下: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为强化农村经济改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确定了“共同富裕”目标和“阶梯式”发展战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背景下,“共同富裕”指导思想及“阶梯式”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群体、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的扩大。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由配置作用使机会平等的保障软弱,在资源要素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占据优势的个人或团体获得优先权,于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但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冲破平均主义、达到共同富裕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改革措施:农村家庭施行承包经营,抬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对城镇企业开始实行放权让利。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均为农村居民争取了较为公平的致富机会,而城市经济体系改革的滞后性使得传统的报酬决定机制及收入分配体系并未发生改变。此阶段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31.89%,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仅为64.4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城镇居民,因此,此阶段我国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在缩小。第二阶段(1984-1994年):以城市改革为中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开始向城市不断倾斜,这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88年《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为改革道路扫清障碍。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制度和扩大对外开放等。主要改革措施:城镇企业承包制的推广,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缩减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公社体质解体和农民自主经营、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此阶段的改革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由1984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652.1元增加到3496.2元,增长幅度为436.14%,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上升了243.62%,可见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第三阶段(1995-1997年):城乡收入比由1995年的2.7147降低为1997年的2.4689,此阶段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幅度回落。第四阶段(1998-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效益明显得到提升,一系列相关配套机制相继建立,增加了城市职工工资水平,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较小。同时城市区划变更频繁,一些比较富裕的乡村划到城镇,也影响了城乡收入比水平。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强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强化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改变政府机能、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现代产权轨制等。第五阶段(2008-2013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继续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增加,农产品高价运转,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处于上涨形势,这有利于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另外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推进农村改革,提出强化农村制度建设,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深化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之之前的农业税减免、农村社会保障投入的增加等政策效果显著,这就使得城乡间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变化趋势。

三、我国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的趋势分解及预测

(一)趋势分解本文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对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构成成分中的循环要素和趋势要素进行分解。此方法被广泛用于宏观经济学中研究序列构成成分中的长期趋势。滤波图(见图3)中趋势项trend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即城乡收入比的未来趋势并不明显,仅表明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有下降的可能,现阶段趋于稳定状态。而Cycle所呈现出来的周期性特征,刚好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

(二)趋势预测现实中的许多时间序列,不妨以时间作为横坐标,观测数据作为纵坐标,然后把各个观测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非光滑、不可微的折线,即为分形曲线中的一种,这类曲线很难用经典数学方法来处理,而用分形理论方法则较易分析。时间序列的长记忆性可以通过计算的H值(Hurst指数的简化)进行判断:当H=0.5时,时间序列是完全随机游走的白噪声;0≤H<0.5时,时间序列具有短记忆性,有反持续性效应,H接近0的程度反映了这种反持续性效应的强度,即表现为H越接近0,则负相关性越强;0.5<H≤1,时间序列具有长记忆性,呈持续趋势,表现为“波动集聚”,H越接近于1,趋势越明显;H越接近于0.5,则逐渐趋于随机性。目前估计Hurst指数最常用的方法是R/S类分析法,本文选用由Hurst(1951)和mandelbrot&wallis(1969)提出的经典重标极差分析法即经典R/S分析法。由此可知Hurst指数H=0.9500,分形维数α=2-H=1.0500,可决系数r2=0.995,这说明拟合效果相当好(见图4)。其中,0.5<H≤1,表明我国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具有长期记忆的特性,呈持续趋势,表现为“波动集聚”,且H=0.9500,几乎接近于1,这说明,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缩小趋势将明显持续。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研究指标进行了选取,考察了衡量收入差距的第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并对2003-2013年间全国基尼系数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于研究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城乡收入比指标的可取性。因此本文采用197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了1978-2013年各年的城乡收入比。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改革历程分析了改革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制度改革历程可以用来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最后采用Hp滤波对城乡收入比序列进行了趋势分解,发现趋势并不明显,但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然后运用经典R/S法对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进行趋势预测,研究发现,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缩小趋势将明显持续。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拐点在我国出现。

在三十多年的经济转轨进程和发展历程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呈现显著增大的变化趋势。然而并不是体制变迁的所有因素都有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性质。实际上,导致收入分配过度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无序化因素的长期作用,使居民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和社会福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改革的成本或为之所付出的代价。此外,许多不公平竞争现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个人能够通过垄断地位,或借助于不公平的初始竞争条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继续获得高额利润。这表明在社会收入初始分配过程中就已经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且增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改革至今,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严峻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1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亦存在区域差距明显的问题,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深入人心,而部分农村却发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诸如乡土乡风等民俗类文化项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不同行业间发展状况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距。

1.2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涵盖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从制造业整体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0%,相比之下,文化产业中的产品生产及设备所占比例和规模都非常小。在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2014年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设备、用品等生产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范围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呈现日趋丰富的趋势。而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对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活动依然仅限于打牌、看电视等单一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已经不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农民的文化品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农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与发展方向上仍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标准。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给予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尚未具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投资、捐助与赞助等优惠政策,且尚未出台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等资政策。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科学引导。较之民营企业,农村文化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盈利较少,经济效益小,政府为此对农村文化产业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工业的盲目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增加到18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两项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骤增趋势,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16万平方公里。因此,处理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与艰巨性的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呈现优化和升级趋势。农村走向城市的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锣鼓、剪纸等文化领域,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双丰收,且大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党委各级宣传部门设立专门科室处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统筹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统一筹划、起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统筹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设计产业门类等。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宣传部相关职能部门带头,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出版社以及广播媒体等部门,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文化产业代表等为成员单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用以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诸如其发展中遇到的农商对接、引入人力资源困难、存在行政壁垒等相关问题。

2.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掘和培养农村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造主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素质与技术专长必不可少。而今农村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因此,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势在必行。对内,我们要巩固已有文化产业,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且拥有根据自身需要发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对外,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把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设事业之中。管理层中的人才发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的发掘、吸引、培训和应用机制,最终使高素质的人才发自内心地想留在农村,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农村文化龙头企业的专业研究力量,牵头编制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发展战略步骤、保障机制等,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加以统筹规划和考虑。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开发现状、文化特质的传承凝炼及渗透力状况;同时须兼顾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容量及拓展空间;要致力于促进与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优势互补及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等时代背景,不仅要在“农”字上打好特色牌、发展牌更须谨慎打好农村资源合纵连横牌。

参考文献

[1]汪兆旗,熊婧洁.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