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十篇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十篇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1:59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国土资源土地管理档案经济发展

一、适用经济社会档案发展新局面,认识档案工作重要性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要求,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稳定性确立起来,使档案工作者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增强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利用是直接的关系,土地档案也从另一个方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期记录,管好、用好土地档案,也是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的人对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其中也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对此也是较为模糊,影响到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增强自己与领导的沟通能力,做好领导档案工作的重要参谋,这个角色是档案工作者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来,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也随着深入发展,档案的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形式下,新的软件、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出,使国土管理工作从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先进、快捷。国土档案管理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和操纵现代化管理设备的能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充分体现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新面貌、新形象。我局现存建设用地档案、发证档案、矿产、规划等各类国土资源管理档案共计40000余卷(册),基本实行了数字化管理,每天利用档案几十次,保证了全区土地资源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作好宣传指导服务,提高档案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一是对于档案业务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仅限于档案工作者,广大的机关国土资源管理人员,有过接触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都应列入学习档案法律法规的范围。档案工作者有义务加大宣传力度,使依法治档的思想深入人心,对作好档案的收缴和管理工作都有广泛的影响。二是加强档案行政管理的建设工作,使档案工作从人员到组织都得到加强和改善。特别是对乡镇土地管理档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农村宅基地档案的管理工作。随着城市化工作的推进,大多数的农村需要拆迁改造,相应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宅基地档案,这是关系到农民利益的头等大事,并且随时因人员的变动而处于变化过程中,我们主动地到各个乡镇的国土资源所进行档案业务指导,提出合理的建议,使乡村的拆迁工作因档案有效保护管理而顺利开展,特别是出现的住房更改,纠纷等复杂问题,有时他(她)们或是夫妻、父子、兄弟等密切关系,这样的问题处理起来往往比较复杂,需要谨慎小心,认真对照档案,进行细致分析,做出合理的决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在城区周围几十个村庄的拆迁改造过程中,由于对原始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和上访事件,受到了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各单位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并不平衡,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由于资金等方面问题,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阻碍了档案信息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者要注意争取领导,争取加大对档案硬件设施的投入,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领导对档案工作一直支持,在档案管理科学化方面舍得花钱,使我局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了档案信息的自动化,向档案的网络化发展。不断深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果,及时与其他业务部门做好联系,每年都推出新的成果,使档案管理工作例年来都处于全区的领头雁地位。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传导机制;转变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指出: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生产管理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契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有效的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政府职能。为了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转变,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依靠科技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制研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导的机理分析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升人力资源的有效程度,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升自然资源的开发翟勇效率,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与自然资源的开发浪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了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以实现开发管理,

(一)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根据舒尔茨、贝克尔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本对于知识、技术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的研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根据边际效益递增理论,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研究,能够实现产业升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罗默、卢卡斯等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本能够对社会经济进行协调发展,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自身呈现兽医题赠,从而促进物质资本收益的递增,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批准号07&ZD007)对于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发展到一定程度,可选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度增加,对于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之一,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使人力资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的研究与利用,能够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提升生产要素,加快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者结构的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是劳动者结构的转变,提升劳动者素质,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能够合理的额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在人力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人力资本的提升。人力资本能够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技术的革新与研究提供人力支持,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从而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工作,降低与自然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升自然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为了支线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工业化发展,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以现代化思维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从而接触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因素,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不断的增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化程度,提升劳动者的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价值。

二、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导的途径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研究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生产性资源、消费性资源以及能动性资源的开发,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通过三个层次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一)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

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为了提升农业与工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做好教育与培训,从而实现最初人力资源的开发。这种层次的教育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够为人力资源中等层次与高层次的开发提供基础。

(二)结合生产性资源进行社会再分配

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中等层次的开发。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是社会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消费性资源的开发程度会成为生产性资源开发的主要障碍。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

(三)通过文化教育与政策规划开发能动性资源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做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从而实现社会的跨越式进步。

三、人力资源开发向转变经济发发展转变的传导机制

当前社会经济面临着多种市场竞争,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效能,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人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会计;档案;社会;合理;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得到重视,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企业会计档案信息在社会中的配置与利用还处于不成熟的早期阶段,在会计档案的配置与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鉴于此,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档案信息在社会中的配置和利用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会计档案制度,强化会计档案安全监管,使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合理配置,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会计档案应有贡献。

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合理配置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

1.会计档案蕴含大量有价值的经济信息,能够为社会管理者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会计档案反映着企业内部重要经济信息,记录着企业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诸多信息,同时对社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合理配置会计档案信息,将沉睡的会计档案变成灵活的有用资源,使会计档案在社会中得到合理利用,发挥最大作用。在社会中合理配置会计档案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档案工作的重要目的,通过将会计档案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和整合,能够将平时不多用的会计档案充分利用起来,挖掘会计档案潜力,使其在信息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当前,会计档案在利用和配置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工作不到位,致使会计档案利用价值降低。提升会计档案资源收集和整体能力是挖掘和利用会计档案资源的先决条件,只有尽量丰富会计档案资源才能够满足档案使用者不断增加的需求,使会计档案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永不落伍。当前,在信息社会中,会计档案资源使用者对会计档案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而我国许多企业在会计档案资源收集和整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对会计档案资源收集和整理工作不太重视,致使会计档案资源匮乏,未能为会计档案资源的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2.会计档案资源现代化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会计档案资源在信息社会中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制约着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当前会计档案信息化体系建设进度来看,虽然实现会计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明确写入“十五规划”任务中,但现阶段,我国会计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进程推进得十分缓慢,档案信息网络与电子档案建立较为落后,达不到会计档案在信息社会中合理配置和利用的要求。

3.会计档案配置中不善于挖掘会计档案信息服务特性,会计档案信息安全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首先,会计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服务,服务是其重要特性,在会计档案资源的配置中,会计档案资源在配置和利用中不善于挖掘服务特性,背离了会计档案资源为社会建设发展服务的初衷;其次,会计档案资源是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做好会计档案信息保护工作是会计档案配置工作的又一重要要求。当前,我国对关系企业商业机密的会计档案信息的保护不够,开发、利用不太慎重,致使会计档案机密信息资源不慎泄露,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在信息社会中,合理配置会计档案,发挥会计档案资源作用的可行性措施

1.做好会计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会计档案在社会中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提供前提条件。会计档案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的深度与广度,是衡量档案信息作用的重要指标。会计档案在信息社会整合与利用过程中,必须大力做好档案资源的收集与整体工作,丰富会计档案资源,尽可能满足信息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具体来讲,我们应该把握好会计档案资源在信息社会中的配置、利用规律,大力开展具有侧重性和针对性的会计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为会计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利用打好坚实基础。

2.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现代化管理体系,全方位做好会计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落实会计档案在信息社会中合理配置的目标。鉴于当前我国会计档案信息管理较为混乱的局面,为使会计档案资源在社会中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刻不容缓,这是合理配置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效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会计档案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在会计档案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中,档案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和手段,以信息化和现代化思想为指导,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和系统,建立电子化会计档案资源库,为档案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和利用提供良好条件。

3.注重挖掘会计档案资源的服务特性和安全保护,促进会计档案资源配置合理化。会计档案资源归根结底在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突显其重要经济价值。在会计档案资源配置中,档案管理者应注重档案信息服务性开发,探寻会计档案资源与社会实用的结合点,使会计档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建立严格、完备的安全机制保护会计档案资源,对的会计档案资源应秉承合理、慎重开发理念,各专业部门和领导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会计机密信息资源泄露的情况发生,使会计档案在安全环境中实现高效、合理的配置与整合,发挥会计档案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总而言之,会计档案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宝贵信息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会计档案管理者一定要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落实档案安全保护机制,适度、慎重地做好会计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使会计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配置更加合理,不断提升会计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资料: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教育资源;资源共享

一、创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社区教育

学习型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就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社会团体推进和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社会进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理想状态,是人们走向终身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1年5月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2l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今后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学习型社会决不仅是一个学术的概念或教育的概念,而且是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小康社会是未来社会形态的综合性、整体性特征,而学习型社会则是未来社会形态的文化的、教育的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具有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普遍意义,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社区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社会区域的教育工作,是社会范围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社区教育的范畴。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区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社区是具体实施终身学习的主要阵地,社区教育要为实施终身学习提供支持。社区教育可以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尤其是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开展社区教育,必须充分注意社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避免以制式教育的方式来抓社区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避免工作的“一刀切”;必须充分注意不同社区人群教育需求的多样性,避免工作的盲目和形式主义。

社区教育工作不仅是街道(镇)的工作,也是各社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否利用社区内各种可用于教育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一环。只有对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巧妙的整合,合理的使用,才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才能促进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本文就以如何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这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及其现状

所谓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有可能对社区成员产生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按其性质,可分为有形资源(教育设施、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和无形资源(社区精神面貌)两类。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充分利用社区单位和个人的力量,积极发挥社区的各种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拾遗补缺地合理利用所有的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单位与社区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其既满足社区教育多元化的需要,又能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扩大社区教育的时空,把社区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提供条件上的保障。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教育资源仍没有得到全面利用和开发,资源共享依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建立有效的制度化保障,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普遍缺乏对教育资源共享的认识

社区对教育资源共享的认识也较片面,表现在只重物化资源的共享,轻无形资源的共享,如社区搞活动时常要求各单位在物质上或资金上提供帮助,而忽视了挖掘单位现有的非物化资源,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导致共享的资源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循环,导致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二)社区教育资源投入不够,教育资源共享的渠道不通

各个社区进行社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彼此间不联络、不交流、不沟通,无法共享彼此的教育资源。更严重的是,社区文化建设有限的资金投入之后,因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导致大量的闲置与浪费。

(三)现行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职能不明确

发展社区教育应以社区自治为主,政府协调为辅,全民共同参与的模式发展。而现实中却刚好相反,政府以其行政权力,对社区教育与资源统管太死、盲目主管、大包大揽,束缚社区自身的手脚,没有在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做文章,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造成人、财、物的不必要浪费。

(四)社区教育资源闲置导致社区教育资源的浪费

如城市为了加强社区教育,号召各中小学校业余时间向社区居民开放,提供活动场所及必要的活动器具、设备等,但学校方面普遍认为这样做只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因而落实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是社区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它对社区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对创建学习型社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社区教育效益最大化

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最大目标就是如何协调并充分看法利用教育资源,使社区教育资源的效益达到最优化,从而来更好地为社区教育服务。具体讲,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就是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之间建立起联系网络,相互开放,相互享用彼此的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就是社区之间加强联系,深化交流,互通有无,实现彼此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要求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美,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消除差异,互惠互利,共同提高,达到全面和谐。

(三)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就是要加强社区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娱乐活动的水平与质量,努力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相结合,促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同时,清除各种文化渣滓,打破闭关自守、小国寡民的社区生活,使社区形成一种文明进步的精神氛围。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文化、娱乐设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人产生影响,塑造人良好的性格,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四、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

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不仅牵涉面广,而且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就是指社区成员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接受教育,使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而进一步推进社区向学习型社会发展。有效实现社区教育中的资源共享,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凡事均得有个针对性,教育也不例外。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就是使社区成员享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使自己成为一名“终身学习的人”,以此来促进社会成为一个“学习型社会”。唯有树立好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我们的行动才有方向,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才能落到实处。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是天成的,受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乡村的一草一木,山河、农夫都是教育者。”实现社区教育共享,就是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来从事教育工作。使社区成员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学习,为社区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因地制宜原则

在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各个社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资源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社区应根据自己的人员结构、教育设施、师资情况等诸条件,因地制宜、有效地挖掘社区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兴趣性原则

我们享有教育资源,就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其实学习是个快乐的过程,“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开发和挖掘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多从社区成员的兴趣出发,尽量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使他们懂得社区教育资源的享有,不光是个占有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快乐地接受教育的过程。

(五)主体性原则

教育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最关键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体现就是人,就是为人服务。所以要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就要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性化。

(六)全民参与原则

积极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全面提高全体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措施

根据我国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要充分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总的策略就是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各类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具体措施如下:

(一)引进外来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立足本社区教育资源,加强与其他社区的联系,加强交流,互通有无,促进社区间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网吧、电台等,建立信息网络中心,对社区成员开展网络教育,加强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了解并同时享用其他社区的教育资源,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其次要引进外来教育人才资源,组建社区教育讲师团。邀请各社区学者,有理论水平的专家,有专长的技术能手循环在各社区进行讲学、交流经验,并担任各个社区有关教育发展的顾问,促成社区间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以社区内的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尤其要充分利用社区化技术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创建社区教育中心学校。拓宽学校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首先,社区教育中心学校与社区文化站联合,建立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利用社区文化站老年书场、图书馆、青少年活动场地等教育设施及群众聚集的优势,举办青少年假日兴趣班、老年大学、戏曲教唱班,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其次,教育中心鼓励学校与企业联办建立职工学校。要将工作重点由成人中等学历教育向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转变,更好地?提高职工的职业能力。此外,还提倡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供社区成员共享。只有实现社区和学校的沟通结合,发展社区教育,营造学习型社区。学校与社区双向参与,使学校扎根于社区,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获得了社区的支撑和合作;同时,社区在推进自身建设和社区民众发展上,也可以赢得学校的支持和参与。最后,还要整合社区人力资源,深化社区教育活动。如:发挥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的作用,有计划地发动并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专业学者的作用,加强科普教育;为群众提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等知识辅导;发挥志愿者作用,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等。

(三)提炼无形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社区教育氛围

在社区创建中心文化户、发挥协会组织功能、建立志愿者队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首先,创建文化中心户。由社区领导小组制定社区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的方案计划。一家“文化中心户”落实周边4-5户联系户,平时加强与联系户的学习交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文化活动。其次,发挥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协会组织在繁荣社区精神文明方面的作用,如戏剧协会组织开展文艺娱乐活动,法律协会宣传法律知识等。再次,建立志愿者队伍。志愿团队是一支社区建设的生力军,他们能够给社区带来新鲜的空气,开展一系列活动。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起到弘扬正气,乐于奉献精神的宣传。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并由此产生了“资源优势论”和“资源诅咒说”发展经济学中堪称经典的两个理论学说。而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路径,则分别提供了与“资源优势”或“资源诅咒”相吻合的案例。传统经济学理论一直强调自然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自然资源充裕国(如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与自然资源匮乏国(如日本和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自然资源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auty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的概念,以Sachs和warner为代表的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没有从丰裕的自然资源中受益,反而因为“资源诅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找出“资源诅咒”现象发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抑制是学术界和决策层普遍关心的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愈加严峻。在国内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或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许多地区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自然资源红利”,对煤炭、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我国资源丰富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而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增速还是发展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国内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资源丰裕地区不仅没有因此而致富,反而变得越来越贫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出现了“富饶的贫困”。一方面,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约束作用不断凸显。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自然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自然资源颈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很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从人均数量看又是一个资源小国。长期以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面临着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明显升高,国民经济难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状。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国内陆许多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似乎进入了资源诅咒陷阱,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本文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资源的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资源思想,有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观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当代人探索解决自然资源危机的出路,以缓解无限的人类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部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现实的生产生活,而人要进行生产又必须以结成社会关系为前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开始就被纳入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成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自然界是人的实践对象。马克思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把自然界的客观性进一步发展为自然界的从属性。认为自然界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就是供人进行加工的对象。他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第三,自然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不仅从观念上把自然界规定为人的实践的对象,而且认为“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经人加工和改造的自然就成为人的实践的产物。从长远的整体上看,“人能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在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哲学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资源的产品才能存活,不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物等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普遍性正是通过这种普遍性表现出来的,它将整个自然界首先视为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外界的自然资源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社会资料的自然资源,诸如鱼类资源丰富的水域、有着很大肥力的土壤等;二是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比如可以借力的奔腾的瀑布,可以用来航船的河流江海,可以作为生产资料的树林、金属和煤炭资源等。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类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之后,第二类的自然资源就开始变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恩格斯在其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也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更为确切的说,劳动和自然资源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原材料,而劳动则进一步地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财富。不难看出,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可见,马克思很早就以强烈的前瞻性思想而深刻地预见到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紧张,甚至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必须节约自然资源,注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还要反对资本主义高消费、高浪费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引发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紧张,甚至爆发更为严重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只能是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将它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要依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的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是在他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排泄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明确提出了与循环经济相类似的观点,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一些原则。对于自然资源开发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系统资源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第一性的,人文社会资源是第二性的,经济资源在人文社会资源主导下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资源,从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因而,系统资源理论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自然观、实践观中找到理论渊源,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系统资源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比如,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应用劳动价值论的原理分析人力资源价值也很有意义;应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关系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从有目的的需求角度而言,人类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都会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将这一问题视为无限状态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并无大的不妥。但是,如果考虑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用来满足人类目的性需求的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人类对于每一种满足目的性需要的手段的需求又具有有限性,因此,对于具体商品和服务出于占有和使用的需求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这一有限的需求经常成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因素。另一方面,尽管自然界的资源对于人类活动而言几乎处于无穷状态,但是在任何一个时期,由于人类需要的有限性和人类使用自然资源能力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资本积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任何时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都是事实,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另一个约束因素。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所谓执政资源,是指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为了提高执政效能、维护自己的执政地位,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总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是其变革、革命和执政力量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将执政资源划分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意识形态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科学发展观对党政治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政治资源,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政治行为等的认同和支持,以及中国共产党具有对公众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等;此外也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组织优势、人才聚集优势、良好作风优势等。这些能量综合起来,使中国共产党具有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强大的政治能量,并能对社会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政治能量的大小,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后,其政治能量转化为执政的政治资源,并通过政治资源借助公共权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利用制度的权威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号召力。

任何一个政党,它必须与政治领域形成一定的互动,因为政党与国家政权问题总是紧密相连的,掌握和影响国家政权,是政党政治最重要的政治资源,也是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要实现自身的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有效掌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要在资源极度贫弱的境况下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建构有效的权威体系,以使党控制社会主要和大部分资源。但在执政党控制着社会主要和大部分资源时,政治运行机制就容易出现以执政党及其组织系统为主导的集权式的政治运行方式。国家政权及其组织系统从属于执政党及其组织系统,出现以党代政。社会组织极其薄弱,并从属于政党及其组织系统。政治运行大都靠对执政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来得以实现的。执政党可以控制整个社会政治,政治生活按照执政党的意图在运行。1953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开始逐渐强调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直接领导,党政关系开始出现一体化的趋势,其结果不仅削弱了党执政的合法性,也使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受到损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论述了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问题。他严肃批评了以往执政党领导中的一些“怪现象”,同时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1997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变自身的治国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方略。2002年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从而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资源开发与优化奠定了基础。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们党多年的执政经验上,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新时期政治发展的指导理念,要求政治制度价值取向指向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它明确了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价值取向、基本要求和创新要求。要求党在控制、推动、参与公共权力运作的过程中,通过规范自己的活动方式,努力将自己的权力收缩在合理的边界之内,不再直接指挥或替代公共权力的运作,而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对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引导。这种执政方式强调党组织与政权机关职能上的分工,以消除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重视人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提倡依法治国,把法律作为运作公共权力的主要手段,主张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形成党的主张,并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它具体表现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执政,就是党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党执政的制度上讲,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和主动有效的惩治腐败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它要求党执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三,依法执政,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执政的过程必然大大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依法执政表象上是依“法律”执政,实质上是依“人民的意志”执政。

总之,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政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政治制度价值取向指向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要求党在运作国家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和归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使广大人民民利和各项权利依法得到保障,相应地要求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把握自身执政规律,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不仅有效地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大大优化了党执政的政治资源。

二、科学发展观对党经济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经济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经济能量及其来源。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下,各国政党都在突出经济因素以赢得选民支持,而在获得执政地位之后就会通过组织政府来进行政策制定进而贯彻推行自己的经济主张。此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量的变化对政党执政地位的影响也同样毫不掩饰地体现在选民选票数量和政党支持率上,因为选民越来越凭借政党在经济问题上所取得的业绩来作为投票选择的依据。可见,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下,经济资源对政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或者维持有着直接的作用。在我国,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具有与其他执政党不同的特点。“建党在先”、“以党建国”这一历史逻辑,决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唯一的执政党,而且是领导党。但一方

面,也具有与其他执政党共同的特点,如以大多数人民信任、拥护、支持作为自己合法执政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对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和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无论在总量还是相对量上的匮乏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共产党对经济资源开发成功与否意味着发展现代化的第一个障碍物能否成功跨越。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恢复了旧中国遭到惨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到提高。遗憾的是,这样的开发规划并没有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顺利地贯彻下去。“”和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经济资源的自身特点和生成周期、无视资源开发的客观规律,不仅没有将中国人民带人共产主义理想王国,反而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十年内乱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对经济资源的开发行为基本停滞并让路于“全面夺权”的政治斗争,从而使党对经济资源开发出现了严重的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经济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在党执政资源系统中,经济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不容动摇,在其身上投人的人力、物力、精力、关注度都是其他资源开发无法比拟的,从而使我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得到实惠也越来越多。但在党对经济资源开发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发展成为了党执政合法性的最佳贡献者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党开始要为经济资源开发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并发症”、“代价”等等问题来买单,30年经济增长的浮华以及沸腾的实验之后,党需要弥补经济资源开发中的种种不足,使我国的经济步人科学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正是党在新时期应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党经济资源的开发与优化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党经济资源的开发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就会受到削弱,社会矛盾就会增多,党执政的风险就会加大,因此,必须把发展放在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首位。

第二,科学发展观突出了党经济资源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彻底改变“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为物役”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求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价值理念,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科学发展观规定了党开发经济资源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使党的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持续的开发。

第四,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党经济资源开发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兼顾。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科学发展观对党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意识形态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上的能量及其来源。意识形态是当代执政党传播影响的重要工具,也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一个最基本手段。因为对执政党来说,要使党的组织和行为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不是靠政党的强制力控制,而是它的产生和运作符合社会民众的需求。但是一个政党所面临的不是一个原始的自然村落,它面对的甚至是一个超大型的社会,因而再好的政党纲领、再有利于民众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在广大的社会层面上散布,把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即意识形态在社会上广为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也有利于党对社会的有效整合。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一样,都需要利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公众,以形成一定的精神文化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力相结合,上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同时又通过国家宣传机器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灌输,尽可能使社会公众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信仰、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法律意识和社会心理等。这样,就构筑起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撑,也就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意识形态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通过灌输式的宣传和全方位的思想控制来发挥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大塑造力量。意识形态资源在党全力开发的情况下也大量释放效能,成为了党执政合法性获取的最重要基础和来源之一,不仅从思想上整合“一盘散沙”式的中国社会,通过对共同信念和奋斗方向的阐明、描述,激励着人们为之而统一行动。而且在执政资源系统内部还发挥着重要的转换功能,也就是说,党执政资源系统内部经济资源的缺失可以依靠意识形态资源来弥补和转化。此时,意识形态的效应之所以强大与整个社会呈同质化、整体化的特征,社会分化程度低以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低有极大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秩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以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文化领域为突破口的。随着一场检验真理标准的意识形态讨论在全国展开,党对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从变异中得以恢复和发展,也正是这种变化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人们价值观日趋多样和复杂。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方面的冲击,也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诠释空问和解释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及其所致力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也是为进一步开发党的意识形态资源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方式由控制灌输转变为更加灵活和科学的方式。1950年,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进,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这句话说明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整合事实上不应该采取强制的办法,而应该是人们通过认可并主动接受并达到完全信服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尤其是社会利益的分化,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个体,其独立思考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法律逐步健全进而对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也激发了人们维权意识的觉醒,要求当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更加灵活和科学的方式,通过教育、宣传和讲解等民主的方式,使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有特定的表达平台和通畅表达渠道,这恰恰可以真正说服人、影响人、凝聚人心。

第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发挥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效应。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这种认同和达成共识的过程既是党的意识形态在

人民中不断散布的过程,也是党的意识形态资源进一步开发的过程。

四、科学发展观对党社会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党执政的社会资源是指党可以调动和利用的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条件,包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环境。在政党的执政资源中,“社会”一词不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而是强调与政治国家相对应并且相对分离的非政治领域。从空间上看,它独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类似于人们通常所谓的公民社会。社会资源位居资源系统的最,作用力相对减弱,但是,有效的开发、合理的使用,尤其在其生存空问日益扩大的当下,对政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境地,动员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社会资源实施全面垄断,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国家对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实行集中计划配置和管理。这一方面造成了社会分化程度低,社会组织结构简单,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结果,不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传统同质性、整体性社会的解体,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相对分离。同时,市场经济也促进了社会内各阶层的分化,使利益主体取向多元化、异质化,使利益团体多样化。由于社会内部各利益主体拥有的资源和自身条件的差异,他们在市场作用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然导致其在资源占有和分配中产生差别,他们通过市场这个舞台获取资源的方式、途径以及最终占有资源份额各不相同,资源占有不均等必然导致社会地位变化。同时与传统体制和市场相伴“权力寻租”现象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依然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在市场与非市场的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各个利益主体占有和利益实现过程中产生差别,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财富、收入等各个方面的变化。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了原来同质、整体性的社会内部的分化,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正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举措的提出,既是为应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重大举措,也为党社会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与国家民主化、法治化形成互动效应。一方面要积极塑造公民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以使他们可以通过多方式、多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实现政治参与。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二,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从而增强人民对党的认同和支持。

第三,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的活力。

第五,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使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

第六,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简介]吕惠兰,湖南女子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04;孙国韩,中国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机电制造安装分局经济师,湖南长沙410007

[中图分类号]D669.68;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027-03

西方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在其“穷国的经济学”一文中告诫世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共同内容是,耕地的重要性在下降,而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的经济重要性在提高。”显而易见,人才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当今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显得比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来得重要和紧迫。既然人力资源是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现有女性人力资源又有哪些局限性?这些问题就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

一、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女性本身就具有双重的社会角色,女性既是劳动力,同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承担者,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人力资源的数量,而且与其质量也有必然的联系。作为占了半数以上人口的女性,女性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促使对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经济全球化、知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剧了人才竞争,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刻不容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对高层次技术性、优秀人才的需求,强化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将在现代及未来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任务更为紧迫、重要。

其次,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经济,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及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求要有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及各行各业的人才,亟需大批的高质量女性人才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要求,亦迫切要求提高女性素质、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

(二)女性自身发展的要求

从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状况看,由于我国提倡男女平等,并从法律政策等方面来保障妇女的权益,使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青壮年妇女文盲率有所下降,城乡妇女就业人数有所提升,妇女参政议政的比例有所提高,妇女的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令世人瞩目。

二、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制约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低于男性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水平和促进劳动力流动。建国以来,我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已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客观的原因,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水平以及受教育领域都少于男性,多数家庭在财力贫乏时会首先选择让男孩而不是女孩上学;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雇主更多地愿意对男性劳动力进行在职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再加上女性就业的范围狭窄,她们的职业大多数集中在技能含量较低或先前从事的职业,就业机会少,人力资本增加的途径受到限制。由此可见,与男性相比,我国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可能少一些。

(二)女性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杰出女性。但总体来说,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的结构还不够合理,高科技文化素质和高技能的女性占女性总数的比例还很小。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女性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现状无论从结构上、层次上来说,都与男性人力资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参与决策和经济活动中,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副职多、低层次多、传统领域多,正职少、高层管理少、新兴领域少。目前,我国女性人力资源中高级人才少、中初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传统专业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单功能型人才多;外向型人才少、内向型人才多。大多数高素质女性集中在科教文卫领域,而经济、政治、法律、国防等领域的高素质女性较少。而且,由于我国女性人才基数较少,各条战线上的高级人才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为此,开发女性人力资源仍然是任务艰巨且道路漫长。

(三)存在社会性别歧视

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但是这个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执行。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保障条例”、“母婴法”等为主体的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妇女在政治、经济、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在法律上已经受到确切的保护,然而事实上的法律保护与文本上的法律保护条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常遭遇因法律不健全或执法不严而导致的种种性别歧视,从而不仅挫伤了女性人力资源积极参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效益的实现。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招聘条件中“此职位只招男性”、“男性优先”等等类似的要求。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将很多女性拒之门外,同时也进一步挫伤了女性就业的信心。

(四)女性缺少自信和较低的成就动机

女性缺少自信和较低的成就动机是影响女性才能发挥的内部障碍因素。追求、成就事业的强烈动机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但现实生活中,女性普遍存在成就动机不强,安于现状,缺乏奋斗进取意识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女性潜能和效用的发挥,从而制约了女性的成长和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演化为“男主外,女主内”、“贤内助”等新的较能为当今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规范。这些所谓的规范左右人们的思想行为,束缚女性的手脚,抑制女性才能的发挥。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女性在人类再生产中的贡献以及她们从事哺育、教育子女和家务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尚未受到完全的认可和重视,许多女性还不能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务劳动似乎成了已婚女性的天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由于女性对人类自身发展的贡献从未被正式计算过,加上繁重的家务劳动占用了女性的很多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女性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作。

三、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要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加大女性人力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女性教育和培训事业是关键

西奥多・w・舒尔茨说,劳动者每提高一年的教育水平所带来的工资增长率,女性高于男性,这意味着女性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大于男性,因此增加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教育是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的最重要形式,女性受教育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和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女性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女性素质的高低以及女性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首先,应当增加对女童教育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女童的教育投入。农村女童失学、辍学的人数较多,其原因除了封建观念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许多贫困家庭无力承受越来越重的教育费用负担,从而选择了让家里能传宗接代的男孩去学校继续读书。应当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加大对农村女童教育的投入。其次,加强女性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女性人才,全面提高女性劳动力素质,这是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的重中之重。

(二)优化和调整女性人力资源结构

针对我国目前女性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的现状,必须大力加强高层次女性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要重视女性高级党政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的造就。高层次的女性人才是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要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引导以及使用好高层次知识女性的工作,为她们的成长和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不断激发她们的贡献热情和创造潜能,努力推动形成各类高层次妇女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带动整个女性人才队伍的建设,真正全面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

(三)为女性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政策支持,从而真正消除性别歧视

尽快改变我国现有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可操作性、诸法冲突性和执法难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解决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就必须解决性别歧视问题。因此,我们国家在制止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行为时,应在就业机会、培训晋升、劳动时间与报酬,休假制度,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方面制定一定的法律和政策,并使之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具有可操作性是执行法律法规的前提和关键。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女性人才管理制度,女性人才有许多不同于男性的特点,与男性相比存在着因生育、哺育所客观形成的两次适应期,因此,应该建立适合女性人才工作、生理特点的有效、灵活的管理制度,比如弹性工作时间等,以充分发挥女性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还应尽快完善有关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关政策,比如,适时修改男女退休年龄的政策。

(四)女性要积极进行自我开发

作为女性,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要与时俱进,最需要开发的是自己的胆量和头脑,最需要解放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最需要发挥的是自己的潜能和智慧,最需要具备的是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女性具有发展需求和成长动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女性自我开发却是关键。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资源;重构;整合;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25-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青年项目“西部多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治理研究”(12CZZ05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13CZZ026)。

作者简介:陈自强(1981-),男,四川宜宾人,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政治学理论博士生,主要从事政治学基本理论和农村政治研究。

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也面临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发展的困境,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破解。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对照其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如果要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很有必要从政治资源视角进行反思,探讨其出现困境的内在原因,并有效集聚起所需政治资源,重建适宜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困境: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资源忧思

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目前学界关注较多和研究较为深入的焦点问题。并且,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产生,其研究的角度广泛地分布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史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成果如王沪宁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徐勇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王铭铭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肖唐镖的《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吴毅的《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于建嵘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季丽新的《中国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等。这些研究无疑为思考乡村民主建设提供了思想智慧和洞见。

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村民自治、政治文化、经济根源、宗族、精英人物等角度考察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较多,而从政治资源角度考察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较少。并且,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困境的反思,无论是从乡村民主建设的内部因素,还是从外部因素如宗族影响、封建主义残余、短缺财政等方面的阐释来看,这些视角和理论对于准确把握乡村民主建设的症结还有其局限性。而政治资源视角则为厘清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困境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进路,因而有必要从这一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

对于政治资源的含义,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认为:“政治资源是一个人可以用于影响他人行为的手段。因而政治资源包括金钱、信息、食物、武力威胁、职业、友谊、社会地位、立法权、投票以及形形的其他东西。”[1]而国内学者则侧重从国家或政治共同体意义上对政治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政治资源是指能够使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客体发生作用,从而影响政治变迁、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政治发展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的总和。”[2]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遇到的困境,如村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困难重重、[3]民主实践中的权责不清和权力运行的体制摩擦[4]等,均可以从政治资源角度找到症结和缘由。因为,现有政治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政治资源的流失和政治资源的供给不足,才使得乡村民主政治建设面临难题和困境。究其实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遭遇的是政治资源困境。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文化资源贫乏。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5]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判断等方面内容。由于传统中国社会长期处在专制主义王权统治之下,乡村社会中的臣民心态和权力本位思想也就较为严重,并积淀到该社会群体的集体意识的深层结构之中,这样就缺乏对民主架构和民主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政治认知,对民主运行机制缺乏亲和性的政治情感,难以在政治生活中形成健全而理性的政治判断。传统家长制作风较为盛行的乡村社会,也就难以产生对不同意见宽容的政治心理,而对现代民主政治而言,容忍不同意见的政治文化构成了其基本条件。[6]因此,乡村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或者是公民文化等政治文化资源就显得较为贫乏,不能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充足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认同资源。同时,政治文化资源的贫乏也影响了民主政治运行获得意识形态资源的支持和伦理道德资源的支撑。

第二,乡村民主政治运行的制度性资源不足。制度是一种稳定的、不断重复的、受到尊重的行为模式,制度性资源是设置和巩固民主体制的保障性资源。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目前现有的制度性资源,主要有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乡村民主政治运行中,基层民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条件,也是其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政治实践的基石。因此,制度性资源是政治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最基本的支撑力量。然而,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制度性资源是处于不足状态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出现的贿选、两委关系紧张、暗箱操作、党政关系不顺、村自治组织内部运转机制不协调等现象,均与制度性资源不足、制度安排不合理和制度设置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民利的落实和民力的制约,以及民主机制的运行均需要详尽而细致的政治制度做出规定和安排,这样才能确保乡村民主政治的健康有序运行,才能在分歧与一致之间达成政治妥协和进行理性博弈。显然,现有制度性政治资源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来说,还有较多需要进行健全和完善的地方。

第三,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性资源匮乏。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与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因素密切相关,动力因素的构成状况与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着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从其推动因素来看,乡村民主政治发展中国家主导的作用不可忽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实际中起作用的是国家主导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授予和保证农民的投票权利;农村民主一定要在权威与自由、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保持平衡;村民选举搞得相对好些的地方总是与地方领导即治理精英的强有力的支持分不开的,他们能够巧用民主程序。”[7]换言之,国家力量或政权力量是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因素。这也符合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即“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起源于农民的自发创造,经国家认可后又由国家进行推广”。[8]因此,作为乡村民主政治实践主体的广大乡村居民反而在动力资源的构成中居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显然不利于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发展。同时,乡村民主政治的长时期运行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现,民主政治的相关性保障条件不足,如法治建设的滞后,乡村居民对于民主政治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政治冷漠和政治疲态。所以,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较为匮乏。

第四,乡村民主政治实践的社会性资源薄弱。从组织资源的角度来看,有学者指出:“在当代中国农村,最重要的正式组织就是乡党委和乡政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乡村两级党政二元结构,实际纳入了国家权力的控制范围,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架设了一条自上而下的行政通道,国家的政策、任务由此直达农户,农民也以此作为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的渠道。由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权力的集中,非正式组织的活动空间十分狭小。”[9]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组织资源是较为匮乏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的公民社会的发育是较为迟缓的,这也使得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缺乏相关组织资源和利益表达渠道,严重制约着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二、原因:基于政治生态变革的探究

为何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会遭遇政治资源困境?概括来说,其源于政治生态的变革。处于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了政治生态的巨大变革。与此相关,政治生态变革下的一些具体因素则是导致中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处于政治资源困境的缘由。总的来看,这主要体现为:

1传统意识与现念的背离。中国乡村社会传统意识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产物,而现代价值和现念则是以现代化大生产为背景的工业文明的产物。因此,二者所支撑和建构的社会秩序基础是不一样的。这正如学者林毓生所指出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一向认为道德与思想是政治秩序的基础。这种看法与西方民主国家以法治为政治秩序基础的看法,是根本不同的。进一步地说,虽然儒家文化所主张的政治秩序乃由道德与思想构成的观念,是中国知识分子使命感所由产生的精神与思想资源之一;但这种观念,如被僵化地或基教式地(fundamentalistically)坚持着,反而会成为建立法治的阻碍。”[10]同理,传统意识的民本思想、伦理规范、等级意识、宗族观念等,与现念的公平、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等思想是相背离的。传统意识不仅不能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帮助,反而还可能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阻碍。如果没有对传统意识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不能使其适应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需要,就不能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因此,传统意识与现念的背离使得传统思想政治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2制度化水平低下的障碍。亨廷顿认为:“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11]12衡量制度化水平,亨廷顿认为可以用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来限定。[11]13可见,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政治系统对政治输入中的资源和支持的获取能力,也关系到政治系统对政治诉求和利益需要的转化和输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低下的制度化水平无法吸纳被动员起来的政治参与,不能对政治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和转化,不能对社会环境的挑战做出回应,这势必影响到政治系统的稳定,也势必影响到政治系统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合法性基石。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资源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之相关。

3乡村精英的流失与利益结构的差异性。根据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观点,精英通常被认为是在社会价值和资源的分配中取得最多的人,或者是在某一社会中占据高级职位的人。由此,乡村精英则是指那些在乡村中能够在政治、经济或文化上享有较高地位和具有较强影响力或支配力的人。就其类型划分来看,有学者将其分为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具体而言,体制内精英包括村支书和村主任,而体制外精英则包括宗族精英、宗教精英、宗派势力和经济乡绅。[12]乡村精英在乡村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得农村中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市。这样,在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中乡村精英也随之流动,使得农村中的乡村精英流失,这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其面临权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流失的困境。同时,由于利益结构的分化,乡村中利益结构的差异性使得利益需求多元化,从而造成乡村居民的政治冷漠和政治效能感低下,因而对政治支持性资源的提取产生消极影响。

4乡村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的不足。乡村社会组织的范围大致包括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政党组织、经济组织、社团组织、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宗派组织、社会合作组织等。乡村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的不足主要是从组织的独立性和功能的健全性角度衡量的。虽然乡村民主政治进程的演进,使得正式的国家政权组织系统和政党组织系统向村民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让渡了组织空间和给予了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有学者指出,这种带有国家赋权方式得以成长的村民组织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是无法抵御政府权力无边界渗透的,也会造成社会组织化程度低下的问题。[1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社会组织,尤其是乡村自治组织和民间自组织的发育程度不足,导致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无法获取足够的组织资源的支持,也无法为乡村民主政治良性运行培育起组织载体和社会力量。

三、出路:政治资源的重构与整合

由于政治生态的变化使得现有的政治资源配置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现有的政治资源供给不足或是格局陈旧,使得政治资源不能适应乡村社会对民主政治需求的增长形势;另一方面,则是乡村社会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的压力,迫切需要开发和聚集新的政治资源,以满足其建设需要。这样,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就面临着双重任务,不仅需要充分重构和整合现有政治资源,而且也需要聚集和整合新的政治资源。这可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资源的重构和整合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1重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资源的重构,不仅针对的是现有资源的优化调整,以及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配置,而且也针对的是政治资源能获得创新性开发和使用。具体而言:

一是政治资源结构上的重新配置。对于政治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有学者提出了这样三个标准:“首先,从政治资源实体部分中的经济实体资源来看,判断其配置优劣的标准是看是否能够做到‘物尽其用’。第二,判断政治制度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要看制度资源配置是否尽可能地节约制度交易成本,是否遵循了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即‘效益最大化’原则。第三,判断政治规范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看其配置能否提升主流政治价值。”[14]因此,政治资源结构上的重新配置至少需要三个着力点。首先,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需注意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做到政治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效率性。其次,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需以维护社会公平性价值为取向。再次,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需注意理性筹划的周全性。

二是政治资源内容上的创新性开发。政治资源内容上的新拓展,可以在两个向度上展开。首先,在传统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功夫。针对如何开发和利用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均做出了有益探索。海外新儒家对儒家传统政治资源进行挖掘与重新阐释,希冀从“内圣”资源中开出“外王”的现代政治资源。而学者林毓生则将传统思想资源与民主政治和现代法治对接,提出了创造性转化的观点。[15]台湾学者徐复观在如何利用儒家传统政治资源实现民主政治方面做出了有益而深刻的思考。对此,学者肖滨指出徐复观对于“修己”与“治人”的区分值得高度注意,“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这虽然是对儒家原则的一项现代修正,然而这一修正的理论意义极为重要,它揭示了儒家传统与自由主义相结合的基本路径指向,即把传统儒家连为一体的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世界辟为两撅:修己与内圣定位于‘私人领域’,体现的是积极自由,让自主的个人自己选择与决断;治人与外王定位于‘公共领域’,其运作以消极自由为标准,由法治民主提供保障。这样,修己与治人、内圣与外王二者边界划分、领域限定,一方面有利于儒家传统接纳消极自由之观念,另一方面则使儒家传统中积极自由的思想资源(如‘为仁由己’‘正心修身’等)得到新的开发。”[16]可见,传统政治资源的开发能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政治资源。其次,引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外部政治资源。这种外部性政治资源既可能来自于中国其他方面的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如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经验等,也可能来自国外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借鉴,如协商民主政治模式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协商民主作为对自由民主的批判和修补,也能使乡村民主政治运作上增加通过协商、合作方式来产生出公共政策的民主形式,有利于贴近乡村政治建设中乡村基层社会的多阶层、多民族、多宗教和利益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众多的现实,并能与乡村基层民主的实践相契合。[17]

2整合。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政治资源重构之后,还需经过有效整合,才能使得现有政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新旧政治资源得到有效组合。

一是价值重塑。主要是民主共识的形成,对民主价值产生一致性认同,并对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奠定观念基础。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安排,只有当大众达成民主共识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民主政治体制的益处。对于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来说,只有通过对民主价值的重塑,把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的基本价值植根于乡村民众的心灵深处,才能有效地为民主政治运行提供政治文化资源,才能消除传统人治社会和专制王权所留下的思想残余,才能使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理性信念作为支持。

二是机制建构。通过对政治资源配置机制的建构,一方面实现政治资源配置与乡村现实利益需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则实现政治资源配置与资源效力发挥的协调性。首先,需建构起政治资源的权力共享与利益分享机制。对于政治资源来说,权力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利益也是政治资源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该机制对于实现权力的分权与利益的疏导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需建构起政治资源的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机制。该机制凸现出了现代政治的现实品格特征。对于公共权力来说,为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和使用的规范性,有必要在政治资源的配置上建立权力制约机制;而对于公民权利来说,为了保证公民权利不被随意侵害,也有必要在政治资源的配置上建立权利保障机制。再次,需建构起政治资源的多元整合机制。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对权力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智力资源、政治文化资源等政治资源的协调与综合利用,从而降低政治成本,

优化政治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4.

[2]陈文新,王君丽.政治资源:涵义、特征与价值[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厉复魁,于新恒,王雅珍,吕雅范.乡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难题及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2,(6).

[4]许晓明,王仕国.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求实,2003,(10).

[5][美]阿尔蒙德,维伯.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6][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49.

[7]郎友兴.民主政治的塑造:政治精英与中国乡村民主[J].浙江学刊,2002,(2).

[8]唐兴霖,马骏.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J].政治学研究,1999,(1).

[9]臧乃康.政治资源开发与小康社会农村政治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4,(6).

[10]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4.

[11][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2]金太军.村级治理中的精英分析[J].齐鲁学刊,2002,(5).

[13]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14]虞崇胜,陈文新.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J].探索,2006,(2).

[15]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91.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9

一、落实社区课程资源的组织管理

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力量是教师,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不同的教师生活的社区和学校都是不同的,从而让他们获得到的课程资源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不能够确保社区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很难有效协调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因此为了确保社区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系统性地组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并加强社区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第一,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为了确保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长效发展,必须逐步建立专门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组织机构,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课程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失去课程资源开发需要进行长期的机构管理,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课程资源的更新和完善。第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总体规划,在规划的引导之下组织学校以及教师开展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保障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序发展。第三,积极协调社区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双方的良好沟通,保障学校和社区的双向开放。第四,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有效的开发途径进行资源整合,确保课程资源的系统化。第五,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需求,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突出社区课程资源的主体价值

教师对于课程的内容了然于胸,并且针对课程体系进行过深入探究,他们能够有效把握哪些课程内容与社区紧密相关,从而保障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他们能够了解成人以及社区居民,对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掌握,这样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工作。另外,课程资源需要教师传递给成人以及社区居民,那么让教师亲自参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各项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和利用,则会大大提高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发挥自身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途径,获取课程资源,如教师可以将互联网、杂志、报纸、电视节目等作为媒介,收集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用资料。第二,教室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参观以及专访等形式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记录,必要时可以采用拍摄记录的方式,确保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第三,教师可以从自己生活的社区当中获取课程资源。每一位教师生活的社区不同,通过他长期的教学经验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社区生活当中开发出更多的社区课程资源。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亲人朋友,获取更多不同的课程资源,提高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第四,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来丰富和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不同的教师掌握的社区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获得更多的社区课程资源。

三、发挥社区课程资源的全面协助

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需要社区各团体和机构的协调配合,因为社区课程资源是存在在社区里的,那么必须找到熟悉的社区课程资源的相关人员和机构,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水平。社区是一个具有教育功能的场所,但是社区的团体和机构以及社区业务骨干人员的日常工作重点并不是教育,因此,他们在社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当协助者的角色。社区团体和机构必须提高对教育的参与意识,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社会团体以及全体人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当中,并为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自己的贡献。就目前而言,社区机构和团体参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尤其是社区团体和机构的领导部门,主要将重点放在内部员工的教育和素质培养上,忽视了借助自身资源对成人以及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社区团体和机构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意识,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设置一个专门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为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内部丰富的资料支持;规划专门的参观路线,并配备专职的讲解人员和辅助设备。

四、引导社区课程资源的主动参与

社会资源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水权;水资源;水权运营;企业;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姚金海,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人文系副教授,法学硕士,湖南岳阳414000

[中图分类号]DF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068-06

“水权运营即水权制度运行,是通过政府法律、政策等引导,主要通过市场配置手段,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管理与保护各环节的制度(机制)的运营过程,是水权运营主体对水资源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运作与经营活动。”水权运营企业首先包括水资源(水权)产权主体即流域(水系)水资源国有资产有限责任公司、江河水资源国有资产有限责任公司和湖、水塘、水库水资源国有(集体)资产有限责任公司,其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权(水资源)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但追求公司利润是其市场主体本性使然,而作为社会主体必须承担一定社会责任是它们的相同之处。水权运营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怎样承担这些社会责任?这些问题是水权运营基础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水权运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必然性

学术界对企业(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近些年比较活跃,概念上有各种界定。“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可以简称为社会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也有人认为:“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承担责任。这是企业对全人类和后代负责的体现,故企业的此项责任是一种典型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有人认为:“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是公司的社会责任,其产生根源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公司目的实现的客观性,公司权利的社会性及股东利益的相对性”。各种概念界定虽有区别,但企业作为社会主体,承担其满足自身利益之外增进社会公共福利的责任这是相通的。这既包括法定的社会责任,即指由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包括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由法律法规倡导性的道德责任。本文讨论水权运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则是从以上广义角度两方面去界定的。水权运营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呢?

(一)水权运营企业的社会性属性决定

水权运营企业追求利润与利益是其本性,但同时承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保护和改善环境等社会责任,这是其作为社会人(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产生于人们的欲望,因为单独的个人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于是人们就自然地结合成了社会,社会是个人天赋权利的集合载体。”企业既是社会的主体与细胞,同时又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当然,企业也必然在社会中才能生存与发展,它们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企业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与舞台。“自由社会不仅赋予其公民根据自定目标同自我选择的伙伴进行合作的自由,而且设置机构以确保公民的相应权利,这些机构赋予特定的合作形式以特殊的保护和有效的行为手段。现代自由社会在很高的程度上实现了开放社会的关系,是具有市场自由和结盟自由的社会。”

水权运营企业通过水资源合理科学的规划与配置,实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管理与保护等各种运营活动,这不仅是关乎企业自身利益的问题,而且是关乎全社会及其每个人利益的问题。水资源国有资产公司主要承担流域(水系)、河流水资源的规划与计划编制及实施,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配置初始水权,引导水权交易,合理科学安排用水;进行水权登记,颁发取水许可证等,征收水资源收益,实现水资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水权(水资源)运营公司主要承担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运作经营,水资源(污染)治理与保护等各种生产经营性活动。水权运营企业的这些特殊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效用,更加强化了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必要性。

(二)水权运营法律关系客体的特殊性

水权运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水,因为无论是哪种具体的水权,都要和水这种物质联系起来,没有水,水权中包含的权利义务就没有客观的承载对象,水权也就无从谈起。毫无疑问,只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淡水资源)才符合客体各项条件。因此。水权的客体只能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而这也是水权运营企业的具体运营对象物。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基本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为任何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在水资源上,人们不仅存在着经济利益,而且存在着生存利益。“水,涉及到减轻贫困、粮食安全、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水资源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无物可替代的人类生存必需品。

水资源同时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具有公共资源的一般属性,如供应的联合性、有限性,使用的分散性、高度相互依存性与不可分性。作为共同财富和公共产品,对水资源的使用,必须集体行动。个体对公共资源的自由选择与利用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分散管理,将产生破坏性竞争,发生“公共用地”的悲剧。

正因为如此,水权运营企业不得不强化其社会责任,它与一般食品企业一样,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不单纯是一个道德良心问题,更是一个法律正义与社会的问题。

(三)水资源危机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关键性要素,同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到水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又把水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和可以无偿使用或廉价供应的公共物品,从而导致了对水资源的粗放管理、无序开发和低效使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既把江河湖泊作为取水水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又把江河湖泊作为排水道和污水池,源源不断地排放各种污染物,最终付出了水资源枯竭、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恶化的惨重代价。”我

国水资源国情一方面是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是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水资源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水危机’意味着发展危机,甚至是人类生存的危机。”江河水系状况对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面临的水环境也十分严峻,而且仍在恶化。“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从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来看,我国有50%的河流、90%的城市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些年国家从各方面加大治理力度,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江大河水体继续被污染的状况。2006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瓶颈,一些地区不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肆意发展,造成了当下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恶果。我国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收效甚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用水企业,特别是水权运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在现实社会及经济发展中,由于水资源供求日益紧张和江河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因水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越来越突出,关键是已严重影响与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各类发展决策中将社会、经济与环境、人口的共同发展相协调一致。它是“协调发展”对只侧重于当代人发展的修正,它是从纵向关系上把握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发展关系,主张为了确保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把经济社会活动与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按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资源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基本原则来组织和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显然它们侧重的是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这就必然要求用水企业、水权运营企业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

二、水权运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内容

水权运营企业客观上必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呢?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另一方面取决于立法与道德水平。从总体上看,在早期,人们观念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仅指企业进行慈善性活动和其他社会福利活动的道德义务。随着企业对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安全、生态等社会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由此所生之强制立法的逐步增加,企业社会责任亦相应包含了更为宽泛的内容。我国水权运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刚刚起步,实践中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众说纷纭。根据社会责任的性质可划分为两类:第一是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水权运营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定社会责任;第二是法律法规倡导性规范,水权运营企业应承担的道德社会责任。

(一)水权运营企业的法定社会责任

1,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由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极为广泛,可立法明确的主要有:第一,对雇员的责任。企业对雇员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在劳动法意义上保证雇员实现其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享受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取得权等劳动权利的法律义务,也包括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雇员担负的道德义务,创造有利于雇员发展条件等;第二,对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其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品的品种、质量价格等因素。水权运营企业的消费者所获取的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和相关延伸服务品,这关乎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企业应保证提供符合人们需要的水产品(服务),不管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都必须满足每个人对水产品需求的基本要求,这是其法定义务;第三,对债权人的责任。企业的债权人和债务责任内容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是特定的,履行这种债务责任,既是企业的民事义务,也是企业应负担的社会责任,因为这关乎企业债权人所预期的经济利益是否得以实现的重大问题。

2,对水环境、水资源保护与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的责任。对水环境、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类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所谓公司应承担环境责任,即指现代社会的公司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应当考虑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环境公益。”水权运营企业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的运营公司全面合理科学地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一方面是其公司利润增长的来源,另一方面更是其法定义务。

3,对减少水灾害保证社会安全的责任。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和资源,但其自然属性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人类的灾难,形成水灾害。受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大,人水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水灾害的种类不断增多,水灾害的涵义也从过去的水灾、旱灾扩展到洪灾、涝灾、水污染、酸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各方面。水灾害是指因降水、水流或水体的异常变化而对人类及其生活、生产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毫无疑问,水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生态环境及其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影响。水权运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科学化,是可大大减少水灾害的发生及其损失的,这是水权运营企业所应承担的特殊社会责任。

(二)水权运营企业的道德社会责任

“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团结和秩序的维持要求人们认识到,与他人作出的牺牲相比较,他们所作出的牺牲是正当合理的,因此,环境公共政策将不得不蕴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合情合理的环境正义原理。”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有些只能是法律法规倡导性规范,即引导企业去自我实现的道德义务。当然,企业因为实施这些道德行为,可增强其企业凝聚力,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升其品牌价值,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

1,对地方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这是企业以其所在社区或者所在社区的居民为相对方的责任。企业与其所在社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给社区经济带来繁荣,但也使社区居民成为污染等由企业造成的危害的最大或最直接的受害者。社区当局与居民为企业提供治安、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必要保障,从而使企业的社会环境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它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并资助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协调好自身与社区内各方面的关系。水权运营企业与社区及社区居民共处。建设和谐共荣环境,谋求共同发展是其特殊利害关系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2,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企业的此项责任包含的内容颇为广泛,诸如向医院、养

老院、患病者、贫困者等进行的慈善性捐赠,招聘残疾人、缺乏劳动技能者或其他就业困难者,向教育机构提供奖学金或其他款项,参与预防犯罪或为预防犯罪提供资金,向公共性机构捐赠等等。这是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更是现代企业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水权运营企业具有一般企业不同的公益性,即满足社会公共性需要的特性,更应强化其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3,对社会贫困弱势群体救助等社会问题解决的责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与具体情况的差异,特别是社会覆盖每个人的健全社会保障还未建立的今天,势必存在相当一批贫困的弱势群体。企业伸出授助之手,在企业利润中长期直接安排一笔资金(基金)去救助这些弱势群体,而不是偶尔地捐赠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地去做,有助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一方面可大大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大大减轻各级政府财政压力,有利于社会更健康和谐发展。

三、水权运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环境建设

一个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不但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这是现代企业应承担的必要经济成本。但毕竟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体,其不会非常自觉自愿地去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在法律制度构建、社会环境建设和政策措施实施多方面加以完善。

(一)法律制度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构建的前提是法律对企业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传统企业法看来,社会责任乃政府部门考虑的事项,企业的适当目的惟在最大限度地盈利,企业对利润的极力追求,不仅有利于实现股东的最大利益,而且可以达成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企业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对各个非股东利益集团产生的消极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外部法规予以消除,利润最大化的真谛在于:它告诉企业经理什么是他们的剩余目标(ResidualGoal)――或者,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什么是企业的“目标效用”,对所有其他群体的义务必须得到履行――它们起限制的作用――但是对股东的义务是不预设的,在限制的范围内,创造的利润必须尽可能地大。在现代企业法看来,企业的角色不仅仅是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工具,除求得股东的最大经济利益外,企业的目的和作用还包括实现所有非股东利益集团福利的最大化,增进社会公共福利。

当然,使企业社会责任切实得以实行而不至于仅仅停留在一般的道德宣传上,则正式的制度构建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涉及企业的相关法律中,增设企业社会责任的条款,特别是这些条款的相互衔接与配合是关键。

1,一般性法律的规定。主要指税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保险法等。因为这些法律并非只适用于企业,而对前文所涉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内容在这些法律中可制定相关条款。

2,专门企业法的规定。主要指《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应在这些法律中规定:关于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职工劳动保护、职工持股分红,关于环境保护,关于企业对用户和消费者、债权人负责,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遵守职业道德,关于股份(股票)发行的公开、公平、公正规定等等。

3,相关法律的规定。主要指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特别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涉及水与水资源保护,水权运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在这些相关法律中有具体的条款。

(二)社会环境建设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项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社会环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情感)的培养、社会公众舆论环境与社会激励机制建设等。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情感)的培养。“宪法的巩固依靠风俗的善良,依靠神圣人权的知识和理解。”要使企业特别是水权运营企业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关键是人们思想意识观念的变革。首先是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观念转变,然后是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的观念转变。加大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宣传,逐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基础性工作。

2,社会公众舆论环境建设。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同、接受与遵守,直到信仰,这是法律情感的升华与最终归宿。“正如心理学已经证明的那样,在确保遵从规则方面,其他因素如信任、公正、信实性和归属感等远较强制力为重要。正是在受到信任而不要求强力制裁的时候,法律才是有效率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仰赖警察。”社会公众对企业责任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信仰,支配着社会舆论环境对此的状况。正因如此,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投入与建设,形成全社会认同与接受、支持这项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是一项持久而基础性的工作。

3,社会保护与激励机制建设。西方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已形成一些可借鉴之处。英美基于对公司利益、和谐劳动关系的考虑和扩大解释,美国通过减扣公司所得税。从而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行动提供经济上的利益。通过经营判断法则的运用和公司目的扩展解说等方式改革越权原则,从而认可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美国通过在公司法中设置其他利益相关者条款,从而使公司管理者考虑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升为制定法上的一项权限或义务。我国完全可以在相关法律和制度构建中加以借鉴,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得到保护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