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全球性金融危机十篇全球性金融危机十篇

全球性金融危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1:48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1

往是与整个经济的危机相伴而生的,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马克思对货币危机的研究是与对经济危机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从《资本论》相关论述可以看到,货币危机往往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先导和表现;而作为危机先兆的货币危机,并不是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马克思说:“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危机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不过是表现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失常。”[1]“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1]由此可见,研究金融危机,不能只局限于从金融现象本身来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必须深入到再生产过程中探本溯源。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解释,大多还停留在现象层面上,如超前消费、房地产泡沫、金融衍生产品泛滥、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严、货币政策失误、投资者低估风险等等。笔者认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基础上,是货币发行机制的超量发行和货币交易系统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存量货币与增量货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存量货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存储、借贷、汇兑等)沉淀在固定资产的投资或者游离于商品交易之外,这就要求必须保证以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为补偿,增量货币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中流通性不足,而客观上却不可避免地发生超量发行的问题。

但是,货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商品交换客观上存在价格扭曲的情况,而投资则客观上存在过度集中于某个产业领域的问题,这就造成货币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不对称性。当这种不对称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危机只是货币与实体经济衔接过程的周期性表现,而不是根源于金融监管的问题。金融监管的不同方法、力度强弱和金融机构的透明性,都不会从根本上避免经济规律中的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的不可避免性特点,要求人类社会重新认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由于美元货币在不动产投资的多量,当相当比例的货币沉淀到某个不动产领域后,就会推动不动产价格的飞涨,而当该种不动产基本满足消费需求或者超过市场需求后,立即造成不动产流通量和再投资的迅速减少,其结果便是实体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直接导致货币紧缩。货币紧缩的程度取决于货币退出商品市场的数量。也就是说,货币紧缩程度与货币投资不动产的数量成正比,货币投入到不能够交换的不动产领域的数量越多,货币紧缩的程度就越大,而同时,金融危机的程度也就越深重。

二、国际金融危机充分体现了虚拟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的破坏力

发达国家的“双过剩”表现为以金融产品过剩为主,物质产品过剩为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早已从实体经济为主转入到虚拟经济为主的特殊阶段了。例如在美国,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不足13%,金融产品则成为代表性的主要产出,从而确立了金融业作为美国主导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这个因素,当下危机就不会发生。

这场危机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发放。美国政府为了走出2000-2001年股市泡沫破裂后的衰退困境,用低利率政策吹起了新的房产泡沫,迅速上扬的房价使得次级房贷拥有了比优质房贷更高的收益率。经过房贷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把房贷收益流反复组合、倒手、拔高的“金融创新”,次级贷变成累进衍生、指数级放大的次级债。再经保险公司为次级债投机交易保驾护航,又创新出诸如信用违约掉期等金融衍生品,当所有这些金融产品都卖给各国金融机构和公众之后,也就形成了一个蕴含巨大经济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全球债务链条。而当利率终于走高、房价走低,房产泡沫难以为继之时,这些天文数字的金融产品就再也卖不出去,就是说,严重过剩了。因此,这场危机才被叫做国际金融危机。按照马克思的提示,次级债及其衍生品其实都是收入资本化的产物,即虚拟资本。所以,这些金融产品过剩的危机亦即虚拟资本过剩的危机。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不断增强,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虚拟化运行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1.虚拟资本规模进一步膨胀。据国际清算银行估计,2007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达50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30倍。全球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32000亿美元,接近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

日均交易量的80倍;金融衍生产品日均交易额高达82000亿美元,相当于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日均交易量的290倍。

2.虚拟资本的构成及其信用链条关系越来越复杂。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通过多重打包和证券化技术,形成了一个信用扩张和虚拟资本膨胀的链条:居民从房贷机构获得贷款,房贷机构又将贷款包装成住宅抵押贷款债券、抵押担保债券、担保债务凭证等衍生产品,卖给全球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则向个人投资者兜售。这个链条,比马克思所描述的信用交错关系更为复杂,也就更加容易引发经济机体的过敏现象。

3.虚拟资本利用高杠杆从事金融投机活动的风险更加突出。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了创造业绩和赢得巨额利润,都采取高杠杆的金融资本运营方式,用尽可能少的自有资本去支配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本,将投资更多的集中在高风险产品上。一旦金融基础产品的信用关系出现清偿问题,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倒金字塔式的整个金融产品市场就会轰然坍塌。“危机一旦爆发,问题就只是支付手段。但是因为这种支付手段的收进,对每个人来说,都要依赖于另一个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人能不能如期付款,所以将会发生对市场上现有的支付手段即银行券的全面追逐。”[1]以美国为源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恶化,完全证实了马克思的这段论述。这说明,马克思阐述的虚拟资本理论,对揭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资本全球化,随着资本的全球流动,各个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和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国际生产特别容易出现过剩,另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市场特别容易过度膨胀,而资本跨境流动又极其敏感,所以金融危机特别容易产生,而且注定是国际性的。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已经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加上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存在着国际信用关系断裂的风险。世界经济的一端是发达国家的低储蓄高消费,另一端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低消费,作为世界最大发达国家的美国积累了庞大的财政和经常项目赤字缺口,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而积累了高额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大多通过购买美元债券的方式回流美国,支撑了美国政府和居民的高负债消费。美国凭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一直靠滥发美元的方式来为其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提供融资,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美元长期贬值的风险和损失。世界经济结构失衡和国际储备货币单极化矛盾的加剧,是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进而迅速波及全球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关联程度很高,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金融大国,还是制造大国,抑或是资源大国,全都无法与这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脱钩,从而验证了马克思关于“出现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的市场会同时发生危机”这一论断的预见性。从这场危机之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来看,尽管周期波动在时间上有先后,但是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比以往更为明显,几乎可以说是一损俱损,这意味着国际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比过去更强了。

同时,金融危机也说明政策有助于暂时缓和危机,但明显具有暂时性并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风险。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货币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危机,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银行的信用没有动摇,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信用货币就会缓和恐慌,但通过收缩信用货币就会加剧恐慌。”[1]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出的救市措施如出一辙,都实行了赤字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西方大国凭借其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采取直接创造货币的方式来制造通货膨胀,企图以此来挽救本国的危机并向别国转嫁危机。从政策效果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有助于避免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然而其负面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出于挽救危机而采取的政策正在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准备条件。从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变动的情形来看,有几个方面的风险应当予以密切关注:1.国际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动荡的风险在上升。从这场危机以来全球股票和商品期货价格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救市政策大大增加了全球的货币供给,但大量注资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直接或间接流入了股票和商品

期货市场。以美国金融机构为首的全球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在获得注资缓解了财务窘况之后,又一次在国际股票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掀起投机狂潮。

2.主要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在上升。2009年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英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由于英美两国经济模式大同小异,救市手法又如出一辙,令国际投资者忧虑美国信用评级将步英国之后尘,于是纷纷抛售美国国债,造成美国长期债券价格大幅下挫。2010年以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债务危机,表明欧美发达国家靠无节制发行债券来挽救危机、刺激经济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事件标志着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国家信用危机阶段。

3.美元持续贬值的风险在上升。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后,基于一篮子货币编制的美元指数,在短短数月之间上升超过20%,反映了欧洲、日本经济衰退超出预期,且金融体系比美国更为脆弱,于是全球避险资金只能回流美国。2009年以来,由于环球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回升,令美元的避险货币地位丧失,加上市场担心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模扩大,美元汇率再度出现大幅下挫态势,美元指数跌幅达10.9%。从短期来看,影响美元汇率升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不过从长期来看,美国推行宽松货币政策等同于向全世界发行更多的美元,因而美元贬值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剧。

4.世界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在上升。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国际金融市场重新出现了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大幅上升,然而世界经济企稳以至复苏却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形下,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必然面临两难境地:若改变宽松货币政策、撤回刺激货币供应的措施,实体经济领域将面对融资收缩的压力,从而使经济持续低迷,甚至再度陷入衰退,世界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如果坚持宽松货币政策取向、继续无节制地发行货币,金融市场投机浪潮将更加高涨,资产价格上涨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又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复苏。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全球出现滞胀的风险很高,这是推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又一个负面后果。

四、结语

从—定意义上来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观察和分析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思想武器,也是认识和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的理论基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有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二重性矛盾,同样实行信用货币制度,同样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上的冲突,因而也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可能性和现实风险。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连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和各种外部风险的冲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本质特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政府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都为我国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应对外部危机冲击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有利的条件。总之,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求实精神和创新勇气,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吸收和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更全面地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更密切地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走势,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应对西方大国转嫁金融风险、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2

[摘要]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如何认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传导机制、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目前国内理论界已有大量研究,有共识也有争议。本文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进行述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且迅速蔓延全球,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就在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现代金融市场发展最为完善的美国。分析其原因、传导机制和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运行机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次金融危机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下半年初露端倪,到2008年8月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是目前国内理论界的共识。因此,要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首先必须弄清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有大量文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所导致的,即是由于利率变化和房价波动引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认为,美国次级贷款之所以引发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危机,利率与房价波动是关键因素。首先看美联储利率政策及贷款利率的变化。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次贷规模迅速增加。但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与房屋贷款利率。利率的上升无疑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形成压力。其次是美国房屋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降,利率变动影响到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能力,而房屋价格变动则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两者共同决定了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房价增速放缓甚至下跌是到期未付率开始上升的重要原因。[1]

2.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

另一种观点从金融市场层面挖掘次贷危机的原因,强调了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影响。如何帆、张明(2007)将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归结为次贷危机发生的触发动因,并从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市场操作视角出发,将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归纳为: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的是那些收入较低、负债较重的、原本不够资格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同时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如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另一方面,从金融市场操作角度看,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便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市场繁荣时期,信用评级机构有时候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讨好客户,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而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2]

此外,刘克崮(2007)[3]、冯科(2007)[4]等也认为,次贷产品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且过度衍生,使得风险跨市场传递;而且信用评级机构的中介独立性弱化,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是产生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3.金融监管不力。

还有许多学者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原因归结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罗熹(2008)认为,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在此次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实行的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该模式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其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当中。首先,从美联储的职能看,以往美联储在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时采取的救市行为容易助长投机心理,甚至产生不负责任的道德风险。其次,从对金融部门的松懈监管看,监管机构推翻了旨在将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让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在美国,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5]

4.流动性过剩。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流动性过剩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人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流动性过剩联系起来。华民(2008)认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成本竞争后产生了价格持续下降的通货收缩效应,从而导致货币需求的减少、美国长期累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规模巨大的贸易赤字,导致了美元的过度供给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过剩的资金大量购买高风险资产,从而引发了以美国次级债为典型的金融风险。[6]陈雨露、庞红、蒲延杰(2008)认为,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高,货币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而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最终演绎成为全球潜在的金融风险。[7]黄纪宪、张超(2008)则试图从商业银行这一视角,探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他们认为,银行流动性过剩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导致过度竞争,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快速膨胀。[8]

5.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

当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虚拟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角度出发研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

杨圣明(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最深的根源之一是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由于价值背离使用价值,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9]

杜厚文、初春莉(2008)从美国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出租房屋空置率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多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虚假繁荣的外表下泡沫化程度十分严重。同时市场的杠杆作用又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资产一旦开始向真实价值回归,就必然导致泡沫的破裂。所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产生的资产泡沫终将破灭,这才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10]

6.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分析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种观点认为,虽然历次经济危机的直接或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危机的本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张宇(2009)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指出当前的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1]

白暴力、梁泳梅(2008)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起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12]

张宇、赵峰(2008)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相随。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以及经济的金融化,导致整个经济生产的利润总额增长放缓甚至绝对下降,最终形成资本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1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安东和尹哲(2008),他们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化以及贫富分化。[14]

吴宣恭(2009)指出,由于滞胀问题的存在,为提升乏力的消费力,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另一方面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这种信贷消费模式所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加剧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15]

顾钰民(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实质的分析指出,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16]

此外,刘明远(2008)[17]、张作云(2008)[18]等也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上述六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如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是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沿袭了著名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水平。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事实上,由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量的方程式颠倒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在解释物价变动与货币量的关系时出现了明显错误:是物价和产出水平决定了货币数量,而非相反。并且,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层面,才能找到本质原因。第二至第四种观点着重于金融市场角度,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但金融制度的缺陷只是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是经济过程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需要货币流回规律为中介。即各产业部门进行交换时,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将按照他们投入的数额流回到自己手里。只有在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时,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实现;一旦货币不能如数回到自己手中,说明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应当到生产中去寻找原因。第五种观点分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似乎是对前几种判断的一个综合,将货币和金融层面所有问题都包含在内,但马克思早就揭示出,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与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相失衡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并且会将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大,但这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前五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流通层面分析原因,停留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过程。而第六种观点则从更深层次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样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得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同时,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但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它的爆发是有周期和条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信贷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最终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荡。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引发了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对于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领域,侧重于讨论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传导、引致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

张明(2008)分析了次贷危机是如何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进行传导的。他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19]

余永定(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经历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与实体经济萎缩这三个阶段。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受到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杠杆比率降低,导致信贷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20]

关于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过程及途径,理论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徐克恩和鄂志寰(2008)[21],黄小军、陆晓明和吴晓晖(2008)[22],曹红辉(2008)[23],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1]等,他们认为,金融危机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条路径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例如,曹红辉(2008)认为,次贷危机从住房投资和居民消费两方面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次贷危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房价下跌压力。一方面,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贷款人将处置更多作为抵押品的房屋或有更多借款人被强制要求出售房屋,增加了房屋供给;另一方面,贷款人为控制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利率,并提高贷款标准以压缩信贷规模,控制房贷风险,对住房需求也起到抑制作用。其次,次贷危机通过两方面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中部分中等收入群体的债务状况对消费的影响相对于低收入群体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抵押品权益撤回(mew)金额占消费的比重从2005年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日益突出。[23]

理论界在次贷危机如何由次级贷款市场传导至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的机理研究得十分透彻,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途径分析也十分到位。许多人相信,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全面经济危机是以连锁反应形式依次出现的,只有在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后,金融危机才会导致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似乎实体经济受损是金融危机的结果,而非原因。事实上,实体经济的失衡恰恰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指导下,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贫富分化加剧。为维持生活水平,多数家庭不得不大量借债,信贷消费开始流行,而居民消费又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信贷消费减少,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信用制度只是加速和扩大了危机发生的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产业危机引起次贷危机,次贷危机通过金融信用制度进一步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而金融危机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产业危机发展,这一点是目前认识比较欠缺的。

三、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金融危机将何去何从,其影响有限抑或将演变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的危机,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焦点。

1.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赵涛(2008)利用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it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启动了新一轮长周期,这次长周期的终结期应在2050年以后。从时间上看,当前的美国次贷危机不可能演化为类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大危机。关于次贷危机的时间长度,赵涛认为,战后美国共发生10次经济衰退,经济衰退的时间平均为11个月左右,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已于2007年11月进入经济衰退。这次经济衰退的时间长约11-16个月,美国经济在2008年年中到达谷底,2008年底或2009年初结束,2009年出现全面复苏。[24]

黄隽(2008)利用2000—2007年美国十大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的基本业务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主要银行的影响有限,美国十大银行的基本面没有受到很大冲击。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但对人们心理和信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对经济的实质影响,只要银行的支付系统和支付能力没有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会导致真正的金融危机。[25]

2.危机尚未结束,但美国经济长期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李翀(2007)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造成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损失;导致信贷市场提高贷款条件和减少贷款数量,造成信贷市场的收缩;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造成房产市场的收缩;通过股票、信贷和房产市场三个途径造成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下降。但由于此次次贷规模并不大,考虑到美国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干预,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国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进口支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小幅度的下降,但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26]

李向阳(2008)在《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认为,次贷危机存在向纵深发展的可能。目前,次贷危机尚未全面扩展到信用违约掉期领域。其发展前景一方面将取决于政府干预措施能否遏制金融市场的信心危机,另一方面将取决于能否遏制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下跌。从调整的时期和幅度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会在2009年下半年进入稳定状态。进而,金融市场会趋于稳定。[27]

3.美国经济在长期内将步入衰退。

陈雨露、庞红和蒲延杰(2008)认为,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确定无疑,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全球经济将面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7]

李慎明(2007)根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美国摆脱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的规律。他接受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近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中出现的特例。美国经济要走完这一衰退时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28]

总之,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V字型,即触底反弹,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U字型,即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放缓将维持一段时间,然后才会逐渐复苏;L字型,即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较长时间内将进入衰退阶段,这是比较悲观的观点。目前国内理论界大多数人都集中于分析经济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之间关系这个问题却少有关注。我们认为,历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就会产生许多新变化,如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等,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取消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一方面,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但另一方面,国家的干预和调节使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不能充分发挥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危机对生产的强制性调节作用,以暂时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就使生产能力的过剩经常化,加深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使经济危机不是消失或者转移了,而是爆发得更加频繁了。[29]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继续存在和更加频繁的爆发,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即将崩溃。因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同时,用一系列自我调节和改良措施去缓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束缚,并采取一系列社会调整措施,如企业职工持股、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使劳资矛盾趋向缓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简言之,正如马克思揭露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我们要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趋势及其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四、对中国的启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的一般层面是存在共性的。因此,此次发生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把握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

1.货币政策方面。

吴培新(2008)通过对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以及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善提出了四点启示:(1)在坚持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资产价格的过度偏离以便采取防御性的货币政策;(2)由于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有“时间不一致性”的新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延长货币政策目标的覆盖期限至整个经济周期,并考虑货币政策在全经济周期中的均衡性;(3)以央行为主导,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宏观金融审慎监管协调机制,以改善货币政策环境,抵消金融系统的过度顺周期性;(4)开展对我国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不稳定性研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30]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李若谷和冯春平(2008)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迫切需要加强对外投资。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一些金融资产价格相对缩水,更接近合理的价格区间,为中国对外投资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1]

2.房地产市场方面。

蒋先玲(2007)认为必须从意识上强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是一种风险资产;警惕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严格贷前审查;认为我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应尽快总结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寻找有效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利率杠杆的使用要慎之又慎,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提高土地管理机关、房地产交易管理机关的透明度,减少商业腐败等,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32]

刘克崮(2007)认为,借鉴美国用次级贷款等市场方式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加强住房金融市场分层和金融产品创新,将有利于我国形成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以多种方式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3]

麦元勋、刘湘云(2007)则对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当市场参与主体过度追求利润而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时,资产证券化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沿资金链条迅速将风险传播出去,最终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危机。应坚持审慎原则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33]

汪利娜(2007)认为,“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一个优化的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的统一。[34]

3.金融市场方面。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启示,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首先看关于金融业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的讨论。如蓝庆新(2008)认为,必须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我国银行必须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35]黄润中(2007)提出,金融创新工作要特别注意掌握规律,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36]罗熹(2008)认为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有以下启示:一是在投资、信贷活动中要坚持独立的风险判断,确保对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不要投资于“不懂”的产品和领域。二是现代金融领域各类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越来越大,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当今的金融风险很难孤立地进行识别和管理,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加快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要有明确的风险战略、政策制度和健康的风险文化,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严格执行风险政策和制度,在风险收益的长期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重新检讨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5]

其次看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张雪春(2008)指出,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必须赋予中央银行必要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实时信息交换机制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预警机制。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从这次美国次贷事件看,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是站在第一线的,应当与存款保险机构共享信息,并与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有相当的默契。[37]阳建勋(2008)认为,为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同时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38]

4.经济结构方面。

张宇、赵峰(2008)在深刻揭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的基础上,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重要启示总结如下:(1)注重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现阶段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奠定基础。(2)在以股票、债券等为基础的虚拟经济中,由于资本的运动与实体经济的运动往往是脱节的,市场失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一个处在发展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效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3)当前的金融危机证明了新自由主义不顾一切的盲目的私有化是有害的,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无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13]

何干强(2008)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角度分析认为,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将小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是不合理的。如果过多地发展脱离一般老百姓消费力的高档商品且超出一定限度,产生供过于求而导致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商品流通遇到困难,这就必然反映到货币流通上,引发金融问题。并且,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社会分工制度的自发性有关,私有制比重越大,这种自发性就越大。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振兴新型公有制经济;同时从有利于人民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39]

朱安东、尹哲(2008)认为,应出台关乎民众利益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在稳定物价的同时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分化的程度,提高居民消费和内部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14]

余永定(2008)认为,在积累了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能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但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因此,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20]

吴敬琏(2009)认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方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实现这一转变存在体制性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级政府仍然掌握了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利。因此,要继续深化尚未完成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进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权,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40]

彭兴韵、吴洁(2009)则认为,次贷危机归根到底是自由市场竞争体制的危机,虽然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会阻碍经济发展,但那种迷恋于完全自由市场竞争的发展道路,终究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只有在政府的宏观引导、风险及时得到消解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才能够较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41]

从我国理论界关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启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启示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不同层次的研究决定了在不同层次提出各自的启示和对策。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的观点,主张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房贷的发放要严格审核,并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失误引起的观点则更侧重于从金融角度,要求银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监督机构必须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另一些学者在认识到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后提出,应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注重社会公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我们认为,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产业危机,通过信用制度和经济全球化将危机扩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及世界各国,并加深其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此,上述各种观点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归纳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在经济运行各层面应把握和注意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应该认识到,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种债务危机,是因为生产的商品在流通中遇到困难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引起的,因此,要从生产领域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调整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制度,标本兼治,从根源和外部条件上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J].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8,(69、70).

[2]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3]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7,(12).

[4]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9).

[5]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

[6]华民.2008,全球流动性过剩仍将持续[J].沪港经济,2008,(1).

[7]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7).

[8]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8,(6).

[9]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n].人民日报,2008-11-21(7).

[10]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11]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4).

[12]白暴力,梁泳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后果[J].经济学动态,2008,(12).

[13]张宇,赵峰.新自由主义政策: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上、中、下)[n].中国青年报,2008-12-0(1、2、3).

[14]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5]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16]顾钰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17]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8]张作云.金融危机的根源、生成机制及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9]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20]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

[21]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22]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23]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24]赵涛.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6).

[25]黄隽.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重[J].经济纵横,2008,(7).

[26]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7]王洛林,李向阳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李慎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视野中的美国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29]徐崇温.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理论视野,2003,(1).

[30]吴培新.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31]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2).

[32]蒋先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33]麦元勋,刘湘云.从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7,(12).

[34]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2007,(10).

[35]蓝庆新.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理论探讨,2008,(2).

[36]黄润中.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启示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

[37]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金融纵横,2008,(1).

[38]阳建勋.美国对次贷危机干预的两难选择与启示[J].财经科学,2008,(9).

[39]何干强.关于“信心”的访谈[Z].mjjx.cn/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348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3

论文摘要: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影响了世界及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及经济制度,给我国经济政策带来影响、挑战和启示,但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

2008年9月底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间现代化交易链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危机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这次危机来势猛。传播速度快,牵涉面广。影响层次深,时间长破坏性大,为世界所罕见。它使全球大量金融机构或破产或整合。大量实体企业或破产或重组,生产销售困难,产品积压。大量工人失业下岗,各国财政税收锐减。进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各行业遭受重创,复苏难度相当大。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外汇储备体制与美元币值联系密切,与美国投资和直接贸易比重较大,同他国大量贸易和投资往来用美元结算。使我国经济紧紧地绑架在美国的经济战车上。基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次优选择,到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5亿美元。却持有美国债7274亿美元,加上其他共持有美证券类资产达1.20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2/3。危机先后使我国基金投资、银行及理财公司投资、大型实体企业并购或套保投资等直接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导致几家大型企业高管更替,社会就业难度增大。

(二)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制度影响

1、直接挑战美元的世界通币地位。美国的泡沫损失和挽救危机投入的巨额资金更加剧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趋势是长期的,鼓吹强势美元的战略挽不回它的信用。

2、直接挑战美国长期全球性扩张的“双赤字”政策,并引起国际社会不同力量对比变化。

3、将引起国际货币组织体系、金融监管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不论是超货币还是多元化货币,将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

4、将对任意国际货币国的财政收支、国际收支预算,经济上“扩张与收缩、双赤字或双赢余、一赤字一盈余”模式选择与制定产生影响。

5、危机后新型经济体作为国际货币参与国,在维持本国币值稳定与坚挺上。不仅仅是与金融制度的安全与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寡、虚拟经济的发达与否,更重要是同自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体规模与产出量、外汇储备中真金白银和战略物资储备量休戚相关。

二、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启示

(一)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技术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随着经济大国的“资本+制造产业”在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贸易高速增长,也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达60%以上。对外出口直接拉动了原材料、能源、服务业上游产业的发展,但出口一定程度是依赖于低人力成本和资源的消耗来支持,且我国长期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条件低,人民币对各主要通币比价低。我国总体经济中90%以上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都源于原生矿产资源,相当大比例源于我国。尽管外汇储备相当大,但环境与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许多矿山城市资源枯竭,废渣尾矿堆放成灾,自然环境恶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度大大降低。我国必须改变出口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成以内需为主和以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出口为重点相结合的模式。

(二)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危机再次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设计上人为缺陷,也充分揭示了美国长期奉行全球性扩张政策、超前消费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带来的现实危害和潜在的风险。美元的信用风险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提上日程,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提上日程。当今我国的经济规模、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已占重要地位。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已有重要影响。而美元持续贬值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人民币币值总体上是稳定的,周边国家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已使用人民币,年初我国已和多个国家进行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一方面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有效防范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升国际地位,当然也对我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我国应充分调查研究、推行试点,着手人民币国际化的组织、制度、渠道、结算网点建设。

1、试点和推广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收支结算制度。先进行清算制度、组织机构、渠道网络建设。建立起人民币投放和回笼渠道,除通过口岸结算、货币互换外,还要通过涉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向贸易伙伴投放更多的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加快人民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间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结算网点等的建设。

2、加大双边关系中人民币与他国货币兑换业务,既直接推动进出口贸易又避免美元汇率波动风险,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业务的发展。

3、实行一定范围内国际交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4、健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动摇。保持财政收支盈余,偶尔可赤字,但长期趋势是盈余。保持贸易的长期顺差,幅度可增减变动。但每一年度不逆差。这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基石。

5、加强对广义金融市场规范建设和监管,严控异常资本项目流动。打击恶意投机炒作和洗钱犯罪。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

一、引言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是较为典型的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虽然美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救市计划和经济复苏政策,但其对全球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冲击,复苏迹象甚微。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衡而引起的庞大债务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可以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经济危机,具有相对过剩和消费异化两个层次。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等引起的问题重创了国际金融体系,冲击各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危机,其危害性巨大。因而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用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角度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启示。

二、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的动因

1.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的认识根源在于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研究不够重视。宏观经济学理论一般假定金融系统会平稳运行,以至于可以抽象掉金融因素。从现代经济学说和政策演变大势看,大危机后紧迫问题是如何在政策上加以应对,随后理论进展主线表现为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凯恩斯主义兴起与货币学派争论等。在危机根源方面,虽然也有奥地利学派在再生产迂回理论基础上提出信贷过度扩张理论、费雪过度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凯恩斯和左派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等,但是没有机会在透彻探讨基础上达到比较成熟结论。因而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经济全球化运行机制和规律。从经济学角度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加深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发展中国家逐步选择开放战略并与发达国家经济南北互动构成当代经济全球化特征,其微观基础可以通过观察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与中印等新兴国经济关系角度进行。发达国家一方面推动技术和产业前沿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转移和外包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传统产业或特定生产工序;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和工序转移,并通过连带技术引进、学习效应、产品创新等途径实现追赶。从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一定时期内技术和产业前沿演变处于相对平静和沉寂状态,发达国家若对致力拓宽技术和产业前沿使命意念模糊或用功不勤,或者出于试图仅凭衍生品创新主导全球经济,则不仅不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带来全球经济带来灾难。因而应当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认识金融危机的本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规律,并解释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和约束机制。

3.研究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从开放宏观经济和经济发展角度提出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并且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领域,比如说经常账户失衡与可持续性增长关系等问题。在主权国家没有消亡、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仍面临边境壁垒限制前提下,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可持续,对发达国家也不利。此外,从金融危机的经验总结可知过度相信金融优势为巨额赤字提供合理化解释理论假设并不正确。因而全球金融危机能作为重要经验素材进一步补充和验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以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

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由于资本家的逐利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由于国家政权是资产阶级掌管,因而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因而当生产量超过社会总需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因生产过剩引起的工厂倒闭、经济萧条的衰退。

1.3经济周期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复苏、高涨、危机、萧条的轮回变化。不断重复出现周期工商业繁荣、生产过剩、危机恐慌、经常的萧条、逐渐复苏,而复苏并不是长期好转的先兆,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和新的危机的先兆。运用该理论可知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的必然产物。例如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前,呈现出房地产业以及金融业的虚假繁荣现象,在9.11之后经济复苏是新一番金融危机的先兆。

2.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对由信息成本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的不完美性及其后果做更深入的研究,其理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效率工资理论、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信贷配给以及对货币政策作用的修正观点。以下运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干预与监管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解释。

2.3政府干预与监管。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强调政府的干预与监管作用。而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弱化使得在市场失灵时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中的次级抵押贷款面向的是收入较低、信用风险较高的潜在购房者群体,而房贷机构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又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发行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当信用风险的累积高息时代的还款压力,直接导致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资产受到严重侵蚀,从而直接导致金融危机产生。但金融市场层面的金融制度等只是给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以及过度的资产证券化以及较高的信用风险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

3.新自由主义理论。

3.1新自由主义本质。新自由主义是建立在人本位价值观基础上的自由经济学,倡导产权明晰和自由竞争。新自由主义对于经济主体积极性调动、经济革命、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科技资源有着积极作用。

其主要观点包括:反对国家干预和计划调节,自由市场占主导的模式是最有效的;国家的职能是保护私人财产权和调节货币供给等有限经济职能;个人自由高于政治民主和社会平等;要求放松对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实现贸易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

3.2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解释。

3.2.1金融管制的缺失使得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新自由主义体制得特征之一金融自由化使得国家对金融市场监管弱化甚至缺位,而金融机构在利润最大化的驱逐下,不顾伦理道德约束,日益追求高风险的获利方式,因而金融创新过度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即金融自由化和解除金融管制,而对于缺乏金融管制的金融市场来说是及其不稳定的。

3.2.2贫富分化促使了生产领域过剩。由于新自由主义体制的特征还包括强资本弱劳动,使得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矛盾,直接导致了生产过剩。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主张市场对居民收入的调节。而在新自由主义体制的条件下,工人和工会是处于资本博弈中得劣势地位,而缺乏援助以及相应政策保障,难以保证其收入和增长幅度。由于保证性住房建设不足,低收入人群只能进行借贷购买住房,因此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债务者,缺乏收入保障的群体,其偿债能力较弱,当不断加息使得债台高筑时,难以依赖微薄工资进行还款时,则集中爆发了信用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由于80%的财富聚集在20%人手中,美国的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没有进入生产领域,而投向了金融投机领域。而房地产的过热造成了房地产领域生产过剩,而其他领域消费也存在生产过剩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居民的收入过低而消费不足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

3.2.3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动荡。新自由主义提倡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经济动荡。.由于对金融机构的放松管制,资金任意流入流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靠其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推动更高程度的生产社会化,因而生产资料和金融资产向少数国家聚集,因而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亦进一步加大。新自由主义反对古典自由主义和凯尔斯主义等过时理论,适应国际垄断资本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新兴的市场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资源和服务,而积聚大量的外汇储备。因而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迅速波及至全球。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5

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外部条件、成因与性质

本轮经济金融危机的外部条件

本轮经济金融危机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它有几个比较独特的外部条件。首先是主要的金融市场如美国等,已经实现了完全的混业经营,但金融监管仍然维持着分业状态。与此类似,全球性的金融监管措施和标准还处在空白或讨论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操作和比较有效的全球性协调机制。其次,全球金融市场、产品、市场指数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表现为小国出现巨型跨国经营银行、大型跨国经营银行规模继续扩大、金融产品全球发售、主要金融市场指数严重地同向关联。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关联性进一步强化,传统的信贷、基于信贷的结构性证券、结构性金融衍生品分布在不同的柜台或集中交易市场,关联性的产品价值通过跨市场的做市商、发行人、投资人而相互严重关联,但各个子市场缺乏有效的统一监管或监管协调。第三,相当部分创新金融衍生品设计条件为市场处于正常稳定运行、低违约率和低风险水平,未考虑极端情况下的违约率,金融衍生品交易偏离设计目的,成为广泛交易的投机品种,而且部分品种的发行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行机构或交易对手方。金融衍生品发行、交易、头寸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第四,为追求远高于平均水平的资本收益率和业绩激励,少数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高杠杆率的投资行为盛行,存在严重的过度风险承担,带来较大的亏损、破产风险。

本轮金融危机的成因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金融市场,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美国房地产泡沫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快速加息、快速减息的货币政策刺激,由于2001年的美国it技术泡沫严重,美联储不得不快速加息。在技术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又快速地减息,2005~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出现泡沫期间,美联储又快速地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快速破灭,房价大跌。其间许多美国信贷机构和消费者无法判断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盲目放贷或消费,构成了金融危机的基本因素。但美国房地产市场本身泡沫和损失并不足以引发全球性的深度经济金融危机,局部市场风险传播、放大的原因在于基础性的信贷产品、结构性证券产品和套利性的衍生产品的各子市场之间紧密联系,风险和损失在监管分离的各子市场和无任何监管、信息披露的衍生品市场之间被杠杆性地放大,而高杠杆度方式运作、追求高利润率和高度集中的衍生品交易对手方,把房地产次级信贷的风险集中释放在少数高杠杆度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身上,导致了金融系统的信心丧失、评级下降、部分结构性证券产品市场消失、大规模减计、严重亏损、资本不足、流动性短缺等问题。金融危机效应向实体经济的传播,带动总需求的萎缩和下降,形成深度的、全面的市场动荡和经济衰退。

除了上述的直接原因外,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放大和扩散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还有间接的内、外部原因。首先是美国金融监管在1999年金融混业经营后,未能根据混业经营而调整,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各子部门监管仍然是各管一块,缺乏有效的配合和协调。其次,金融监管未能紧跟产品、业务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金融衍生品创新和交易规模的扩大,未能采取适度的风险监测、控制和约束措施,最后导致了高度集中、高杠杆度经营、衍生品交易对手方的投资银行出现重大风险,严重放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损失。第三,货币政策操作(利率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为美国近八年奉行的政治、军事战略背书,构成金融危机的环境条件。在信奉“单极独大、一超独霸、先发制人”理念和操作下,形成长达七年的巨额财政赤字,构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在此期间,恰逢美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时期,实体产业转移导致了长期的巨额贸易赤字,为维持“双赤字”下的严重失衡经济运行,美国不得不采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得不长期在低利率水平下维持强势美元地位,为“双赤字”融资,吸引全球资本流入美国。通过这种方式把全球主要债权国家与美国经济金融未来捆绑在一起。

本轮经济金融危机的性质

综合上述成因,可以认为本轮危机实质上是长期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失衡问题的彻底表现,是长期以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和汇率标准问题的总爆发,也是全球金融监管滞后于全球金融发展的结果,更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后,重大经济金融决策缺乏有效协调、统一的恶果。首先,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全球经济金融失衡长期存在,国别货币政策过度地为国别的政治、经济、金融战略服务,不仅未能有效地校正这种财政、贸易、储蓄、投资和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利率、汇率)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其次,美元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以黄金汇兑为条件,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缺乏黄金支撑条件下,仍然服从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和金融需求,强行维持汇率水平,最后不得不进行较大幅度的重估和调整。第三,金融监管不仅在国别内部存在分割和滞后,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更谈不上建立一个担负全球监管、稳定职责的金融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阶段由于美国的份额和投票权具有的绝对优势,也只是一个美国意志的工具,凡是涉及美国事务,imF基本上无法发挥正常的专业判断和实质性的作用。

全球危机后国际货币、汇率与金融监管体系重构的原则

经济金融安全的国际合作原则

过去八年全球单边主义原则被证明是极其失败的国际行为准则,并带来了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和地区对抗,也恶化和损害了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合作和健康。在面临国际金融制度重构的时刻,有必要反省部分国家在国际政治中长期奉行的错误政策和战略,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全球化下的重要意义,塑造一个全球合作、和平、和谐的全球道德标准和形象,以便于在未来的国际合作中,维护全球化下的全球、国别经济金融的共同安全。

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的稳定原则

鉴于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个别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国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危机发源、扩散和传播的负面影响,应该提出强化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稳定中主要国家的责任和约束的要求,完善国际储备货币的收益和责任对称性,强调主要储备货币之间合理、优化的汇率安排和调控原则,签订关于储备货币与汇率安排的有约束力的新协定(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约束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不负责任行为,建立国际储备货币国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限制指标。并且尝试构建国际储备货币的竞争、替代机制,避免单一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机制,造成个别国家利用这种金融霸权的优势,不负责任地绑架、损害一体化时代的全球经济金融体系。

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决策机制中的参与原则

借助本轮危机处理过程中需要中国承担国际义务的机会,联合部分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采取拯救资金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途径,增加中国等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比例,提高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和决策权。目前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的GDp占全球的比例大约为8%,也就是美国GDp的70%,美国目前在imF的份额占比为17.09%,我国应占imF份额的12%。按照imF规则,我国从目前份额的3.72%提高到12%,只需要缴纳204.52亿SDR(特别提款权),约合320亿美元。这笔钱对我国来说,既不是什么负担,也没有什么压力。而且,目前imF总共2174亿SDR的总份额,可能太低,可以建议提高总份额的规模,这样可考虑把中国的份额提高到17%~20%的水平,那样我们在imF的投票权、发言权就会更大,发挥的作用也就更大。

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原则

金融全球化的经营、资金流动、市场联动,加上单一储备货币和汇率,必然要求国家央行、监管者的全球协调和配合,同意全球金融监管标准。第一,应该通过全球金融监管组织来要求、监督金融监管模式,即混业经营的金融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统一监管,承担基础业务、衍生业务和证券、保险各子部门的统一监管。第二,全球运行的银行应该有相应的国际监管机构和最后贷款人。第三,不能为任何金融产品和业务留下不受监管范围和空间。第四,统一全球运营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风险水平和产品、服务信息披露等监管标准。

危机后国际货币与汇率体系的重构

推动国际货币与汇率制度建设

按照价值尺度、支付、储藏的功能来说,全球单一货币体系最适合全球化的贸易、投资和消费需要,但在操作上从目前美元为主、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为辅的国际货币体系过渡到全球单一货币几乎没有可能性。采用黄金或黄金汇兑的货币体制,即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性也很小。建议修改imF的,以imF特别提款权SDR可以作为一个过渡目标,但SDR并没有印制的券种可供使用,作为支付工具不方便。所以最优的解决办法是SDR实体化,各国用黄金交纳SDR份额,然后用黄金为基础,发行SDR流通券,用于全球贸易、储备、流通和支付。关键是目前的SDR份额过小,需要扩大至少十倍达到21740亿规模,才可能满足全球需要。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的谈判、妥协才能形成全球协议,难度极大。其次,可以采纳区域货币体制,建立少数几种区域货币之间的汇率协调机制,签订有约束力的汇率协调文件,解决单一储备货币中的无约束、无自律、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只能在现有主要储备货币的基础上,建立更强的、有约束力的监督、调整机制。

建立国际货币与汇率协调机制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在可能的储备货币中,尽管背后的经济、贸易、政治势力全球第二,但人民币现阶段的势力最弱,表现在支付、储备占比低,政府支持不足,资本和金融项目管制。欧元问题在于缺乏稳固的政治决策机制作为支撑。美元虽然遭受诟病,但背后的支付、储备占比、国家实力第一,获得支持也最大,第一储备货币的地位不容改变。日元背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交易传统,但国家政治支持最弱。因此,可行的办法是建立主要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协调机制,最终再过渡到美元、欧元、人民币三种储备货币竞争、稳定的三角货币稳定时期。储备货币汇率协调通过中、美、欧(G3)方式进行协调,其他货币分别与这三种货币汇率挂钩,形成比较有效的稳定、可靠、弹性的国际货币和汇率体系。

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操作

在几大储备货币汇率的稳定操作上,需要建立新的、以imF为操作者的新机制。首先需要修改imF,赋予imF储备货币汇率稳定职责。其次,要扩大imF可动用的国际储备货币额度,满足汇率稳定的需要。第三,需要建立在imF机制下的中美欧G3或中美欧俄G4协商决策机制,按照协商结果进行国际货币汇率稳定的操作,及时纠正、防范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金融失衡的问题。

全球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重构

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统一和实施

由于银行业的全球化,银行监管标准和实施的全球化也出现现实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小国的跨国经营性银行的监管和稳定问题,如瑞士联合银行UBS,瑞士信贷银行等。因此可以考虑在一定的期限内统一全球性运营银行的审慎监管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另外一种选择就是让所有的国际性银行全部采取落地的办法,在非注册地用法人形式取代分行形式,那样就基本解决了大型银行跨国经营带来的稳定问题。

全球性银行的国际监管与存款保险

由于部分全球性的银行规模远远超过了注册地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能力,建立一个有实力的金融监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提供国际性监管机构的效率,可以考虑只针对全球运行的少数大型银行,实施审慎监管和稳定职责。也可以考虑建立一家全球性运营银行的保险公司,由世界银行或imF代管,独立运行并承担相关银行的存款保险职责。

建立全球金融危机处理应急机制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6

 

关键词:新型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前言

于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空前的发生、发展与扩散速度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此次危机以其巨大的破坏性广泛的波及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一再改写世界经济史。有美国政府支持的两房”由盛及衰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遭灭顶之灾.全球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蒸发数以万亿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去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将危机所致的预期损失由4月时估计的9450亿美元增加至1.4万亿美元.更有业内人士预测损失总额将高达近3万亿美元。面对这样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探讨其成因、独有的特点及其向我国经济传导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研判这一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的;中击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一、此次金融危机之“新”

对于金融危机.我们并不陌生。从上世纪8o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贷危机、9o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21世纪的科技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而爆发,同时引发衰退.代价高昂。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历史的重复.并无不寻常之处.其中Reinhart和Rogoff(2008)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此次危机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与过去3o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所发生的危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注定了此次金融危机在形成原因特点、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机制等方面区别于以往的金融危机.是一次“新型金融危机”。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新原因

历次金融危机虽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经济内外部均衡冲突、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泡沫过度膨胀.道德风险、监管不利等。对此次危机的原因,也有专家提出了如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改变、监管失效、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等多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解释了危机的表面原因。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危机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征,恰恰是此次危机的祸根。

首先.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和中国,中东等石油产出国的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并存的结果就是顺差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逆差国(主要是美国)大量举借外债。高度自由和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满足了美国逆差的融资需求。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资本账户流向美国.使美国能够较长时期内保持低利率政策。而这种低利率政策又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畸形上涨,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之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和美国住房价格的急剧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和资不抵债率下降.刺激银行发放了大量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2001年-2006年间,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增加了480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繁荣源于房地产泡沫.又反过来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加剧。更为关键的是,银行还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出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其初衷是转移风险,但客观上导致风险逐渐在美国金融体系内聚积,成为危机爆发的温床。当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时.次贷推迟偿还和违约率大幅上升,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二)此次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

首先.此次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及其衍生品为投机对象.其中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担保债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大受欢迎。由于结构性投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等基础产品经复杂的设计、组合和拆解形成的,融合了多种投资工具.其实际风险往往难以准确、有效地计量。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性投资工具的流行使得风险成几何级数被放大,对此次危机的扩散产生了相当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各种机构为逐利而生,除了次贷贷款人和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还有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将危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众多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传导机制。

2.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不同于以前的银行业危机如北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如拉美债务危机,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其深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所谓”全球性”.是对影响范围而言的。虽然此次危机源于美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究其原因,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所谓”系统性”,是指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同时发生。首先.此次危机源于次贷市场,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以雷曼兄弟、美林、最大保险公司aiG、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为代表的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受到牵连。其次.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制造业衰退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剧增等等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

3.此次危机是美国一直倡导和推行的自由金融体系的危机

近30年来,美国在全世界宣传和倡导金融自由化。在此次危机之前.可能很少会有人怀疑自由金融体系的好处,自由金融体系成为了巨大经济效益和非凡收益的代名词.尽管它曾经在发展中国家引发了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在内的多场金融危机然而.如决堤般洪水的危机彻底动摇了自由金融体系的根基整个体系摇摇欲坠.原本被奉为“完美的体系瞬间成为“存在内在缺陷的体系.自由金融体系的可信度严重受损。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32-03

一、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并表现出极强的国际传递性。imF研究显示,仅1975~1997年,53个被研究的国家就经历了158次货币危机和54次银行业危机[1]。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20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很快从爆发危机的国家和地区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表现出极强的国际传递性,而且目前金融危机的跨国传递性要强于20世纪90年代(Didier,2008)。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都在区域或全球迅速传递,影响到全球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使金融风险通过杠杆操作放大并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简单说就是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递和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金融全球化使危机国际传递路径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研究金融危机传递路径有助于危机的防范和治理,对于一国在对外开放中保持金融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面决定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

基本面决定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是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联系导致的危机传递,强调国家之间的经济基本面相互依赖,主要包括共同冲击、贸易联系和竞争性贬值、金融联系渠道等。

(一)季风效应――共同冲击

如果存在同一种外部原因(或许是不知道的原因)冲击导致几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或相继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这种由于共同冲击产生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被称为“季风效应”(monsoonaleffects)[2]。共同冲击主要是通过引起相关国家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的共同协动,从而使危机传递。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与德国利率的上升有很大关系;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时美国利率变动对拉美国家资本流动有很大影响;1995~1996年美元的坚挺(日元对美元的持续贬值)削弱了东亚国家的出口;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贸易溢出效应和竞争性贬值

贸易溢出效应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恶化了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联系国家的基本面,从而这些国家更易遭受金融冲击,以致发生金融危机。贸易溢出效应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实现危机传递的。价格效应是指危机发源国的货币贬值,将会提高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该国在贸易伙伴关系国家的出口量会增加,进口量会减少,同时会影响在第三国市场的贸易竞争对手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导致这些国家出口量下降,常引致货币贬值,易遭受投机冲击而发生货币危机,也会导致“竞争性贬值”。金融危机被传递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做出的政策选择大多是选择本币贬值,缓解危机对本国的直接冲击,并尽可能地以贬值手段把危机破坏作用转嫁出去。这种贬值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机制,危机导致一国又一国货币贬值,并随之传递。收入效应是指一国发生金融危机,经济金融市场动荡,国民收入下降,其进口减少,贸易伙伴国收入也随之下降,引致该国对危机发源国和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减少,通过进口下降传递,各国收入下降,再次体现为进口缩减,这样金融危机就不断在国际间传递和强化。

国际贸易对金融危机传递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一国发生危机,其各贸易国采取的理性策略就是相继实施货币贬值,再加上国际投资者对这一贬值趋势的理性预期而采取投机攻击,金融危机就从发源国传递到各国。危机发源国与传递国贸易关系越紧密,危机传递的可能性越大。

(三)金融关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达,全球性资本流动金额已经远远超过商品贸易额,使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性增强,金融关联成为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主要渠道。

1.金融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渠道导致与其有密切金融关联的市场流动性不足。流动性的共同运动最能够深入反映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3]。一国发生金融危机,金融溢出效应会使金融机构纷纷出售高风险资产以维持流动性,一次小的冲击就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如Sakho,2006[4],allen&Gale,2004[5],Diamond&Rajan,2005)。一国出现金融危机时,在此国有投资头寸的国际投资者通常会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调整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卖出那些与危机发源国资产有关联的资产,导致相关国家资本外逃和流动性不足。金融机构出售资产保证流动性,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这又使金融机构按市价计算的资产价值下降,为了平衡资产负债只能出售更多的资产,这又会带来进一步的降价和资产卖出,形成恶性循环。在金融机构经营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就会因为一次小的流动性冲击而导致大范围的流动性危机国际传递,从而使金融危机发生国际传递。

2.共同贷款者效应。共同贷款者,是指向各国提供资金的同一个资金供给国家或跨国银行。金融危机国际传递与“共同贷款者”紧密相关(Kaminsky&Reinhart,1998[6])。假设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共同贷款者就会通过收缩对其他国家的贷款以降低风险,调整资产组合以达到资本金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如果被收缩贷款国缺乏足够的国际储备,则很难应付国际资本大规模外流所造成的冲击。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生的墨西哥危机、亚洲危机和俄罗斯危机中,“共同贷款者效应”是解释金融危机国际传递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Rijckeghem&weder,1999[7])。最近arvai(2009)[8]等以“共同贷款者”理论解释了次贷危机后危机向新兴欧洲国家的传递,认为新兴欧洲国家对共同贷款者依赖越大,危机就越容易在区域内传递。

3.金融机构关联。经济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资产和存款,它们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运行正常时,金融机构流动性都很充足,危机发生时,一些机构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面临流动性不足,如果整个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与超额流动性需求的缺口较大,会通过“溢出效应”引发各个金融机构追求流动性,导致整个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并加速危机蔓延。金融机构间少量关键的关联会比大量的不重要的关联更容易产生金融危机国际传递,pritsker(2000)[9]认为金融危机通过银行关联传递的程度与不同国家间银行的连接方式有关。假定国际金融市场上有多个跨国银行,分别位于不同的国家,它们之间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每家跨国银行都只在另一家银行存款,另一种是在所有其他跨国银行分散存款,两种方式中每家银行的总存款量相同。第一种连接方式与第二种相比,它使得金融体系更脆弱,更易遭受危机国际传递,一家银行的倒闭会引发金融机构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的国际传递。

三、非基本面原因导致的危机国际传递路径

非基本面导致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是指危机传递与观察到的宏观基本面变化无关,而是因为投资者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主要涵盖不可用基础因素变化解释危机传递的其他原因:净传染、信息不对称、投资组合变化等。

(一)净传染效应

“净传染(purecontagion)”是指一国金融危机造成另一国经济基础之外的其他因素如预期和信心等的改变,而导致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masson,1998)。一国金融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而是危机发生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以及投资者信心及情绪的变化导致危机国际传递,诱因是金融恐慌、羊群效应、信心危机等,危机国际传递与实体经济无直接联系。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全球化使国际金融市场高度相关,目前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是以“净传染”形式在国际间传递。

1.相似性导致预期改变。由于认为一些国家存在宏观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政策和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一国发生危机会导致投资者心理预期和信心改变,导致危机向与其有各种相似性的国家传递。投资者一旦改变对相似国家的预期,会抛出这些国家的货币、证券,或者退出这些市场,产生“净传染”,导致危机的扩散。正如Kindleberger(1978)所说,“金融市场之间的心理关联程度要比套利、货币冲动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更强烈”。

2.羊群效应。金融创新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可以在国际间瞬间转移。市场一旦出现利空消息,立即就会产生心理恐慌,使得投资者对所有市场重新评估,极易产生“羊群效应”,出现资本盲动。心理预期发生改变时,个体会模仿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依靠公共信息而放弃个人信息,产生从众行为的集体无意识。Borensztein&Gelos(2003)[10]认为,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经理的声誉取决于其资产组合与市场资产组合平均回报的相对比较,如果模仿其他投资者,追随大众是个体理性的,结果个体理性产生“羊群行为”的集体不理性,导致金融波动和传递。

(二)信息不对称

导致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Castiglionesi,2007[11]),信息不对称导致危机的蔓延和羊群效应(Calvo&mendoza,2000[12])。受到信息不对称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投资者很难区分有着某些相似性国家的不同。在搜集信息成本较高或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遭受冲击或金融危机,会使投资者对其他相似国家产生相同的预期。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他得知某一国家正遭受金融冲击或危机的时候,会立即抽走他在其他那些有着相同特点的国家的资金。即使某一投资者正确地认识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情况,但在其他投资者都抽走资金时,其理性的做法仍然只能是尽快地抽走自己的资金。这样信息不对称可能会造成危机的自我实现。

(三)投资组合变化

投资组合在不同的国家间被分散化和杠杆操作,影响不同市场的资产价格,通过跨市场再平衡造成波动的传递。即使国家之间没有直接相似的共同宏观经济风险,投资者通过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均摊宏观经济风险,仍会把冲击从一个市场传递到另一个市场。当一次不利的冲击其实只影响一种资产时,在资产组合多样化和杠杆操作条件下,一个投资者最佳的办法是减少所有的风险资产仓位,这就会带来资产价格的普遍下跌。因此,危机时期危机国与被危机传递影响国家之间资产价格相关性都明显提高(Calvo&Reinhart,1996[13];Baig&Goldfajn,1998[14])。经验数据表明,共同基金收益差额更多来自于投资地区差别而非投资证券种类差别。既定收益下减少分散投资风险,就要降低资产之间的相关度,而投资的区域差别比证券种类差别更能分散风险。以跨地区原则分散投资时,投资者会把与某个爆发危机国经济基础、经济政策、文明和政治体制等相似的国家归为一类,形成这些国家也发生金融危机的预期,这样投资者就会减持这些国家的资产,把资金转移到母国或其他国家,使原本与危机发生国本无直接经济联系、也没有金融风险的国家,产生动荡和金融不稳定。一国发生危机,使资产“择优而栖”逃避风险,促使其他国家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金融市场趋于崩溃,金融危机相继爆发(pericoli&Sbracia,2001[15])。

四、结束语

由于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同时世界金融市场联系愈来愈紧密,几种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使危机国际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界限越来越模糊,多种路径都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且与基本面无关的原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总结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路径变化规律,一是金融关联相对于贸易关联越来越重要,二是非接触性传递特征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更多是因为非基本面的因素引发的,比如投资者预期改变、信息动摇、羊群效应等。在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过程中,一国金融危机传递到另一国往往发生在一夜之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递越来越迅速。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国际传递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是一柄双刃剑,频繁爆发和快速国际传递的金融危机就是其不利影响之一。金融危机国际传递问题,不但关乎全球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更关乎一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因此在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急需对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深入研究,以减少其负面影响,维持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worldeconomicoutlook.FinancialCrises:Causesandindicators.may1998,chapter4,3-4.

[2]paulmasson.Contagion:monsoonaleffects,Spillovers,andJumpsBetweenmultipleequilibria.imFworkingpaper,1998.

[3]RudigerDornbusch,YungChulpark,StijnClaessens.Contagion:HowitspreadsandHowitcanbestopped[J].ForthcomingworldBankResearchobserver,may19,2000.

[4]Sakho,S.Contagionandfirms’internationlizationinLatinamerica.worldBankploicyResearchworkingpaper4076,2006.

[5]allen,F&Gale,D.Financialfragility,liquidityandassetprices[J].Journaloftheeuropeaneconomicassociation2(6),2004.

[6]Kaminsky&Reinhart.onCrisis,Contagion,andConfusion.paperforconference“Globalization,CapitalmarketCrsisandeconomicReform”,november1998.

[7]CarolineVanRijckeghem&Beatriceweder.FinancialContagion:SpilloversthroughBankingCenters.worldBankworkingpaper,1999.

[8]Zsófiaarvai,KarlDriessen,inciotker-Robe.RegionalFinancialinterlinkagesandFinancialContagionwithineurope.imFworkingpaper,wp/09/6,2009.

[9]mattpritsker.theChannelsforFinancialContagion.worldBankworkingpaper,2000,august.

[10]Borensztein,e&R.Gelos.apanic-pronepack?thebehaviorofemergingmarketmutualfunds.imFstaffpapers(2003).

[11]Castiglionesi,F.Financialcontagionandtheroleofthecentralbank[J].JournalofBnakingandFinance,31(1),2007.

[12]Calvo,G&e,mendoza.Rationalcontagionandtheglobalizationofsecuritiesmarket[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51(1),2000.

[13]Calvo&Reinhart.CapitalinflowstoLatinamerica:isthereevidenceofcontagioneffects?imFworkingpaper,1996.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8

有声音认为,各国应再次采取像2008年G20联合救市那样的手段,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救市。那么,当前全球市场是否会出现新一轮2008式的金融危机?一些西方媒体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引发投资者担忧,或引发新一轮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甚至“拖累”世界经济,是否真的是这样?

占豪(投资专家):在世界范围内,新的危机随时都在发生,或者说从未走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观察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汇率以及社会稳定情况,已远不如2008年时,甚至有的国家已经改朝换代(譬如卡扎菲早已成为历史)。只是,相比那时,这些已由经济危机演变成的社会危机,已不会再被媒体归于经济领域而已。

而且,当前危机上演的模式,也不会再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或2010年后的欧债危机那样,出现大范围齐刷刷的金融动荡,取而代之的将是局部的问题。虽然,在过去一些天美元加息预期、a股大跌等因素引发了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动荡,但那并不会像2008年那样出现全球性的一致性危机。

默多克(传媒大亨、新闻集团总裁):不仅仅是股票价格在跌,所有商品价格都在跌,如果不及时纠正,新一轮全球危机可能迫在眉睫,如果全球经济正在走向衰退,那么各大央行能用的工具已经所剩无几。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现金,但是没人拿来投资。

罗宁(经济学博士,青年经济学者):尽管形势相当严峻,但出现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前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发达经济体对危机的反思,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众多新兴市场也在加快追赶发达市场的步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以互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即将到来,新的生产方式将会给人类社会创造更强、更高效的生产力。就此而言,未来全球经济沿着新一轮上升通道可持续增长是主基调。

LouisGave(投资咨询研究机构Gavekal的经济学家):要分清这是一场流动性危机,还是一次企业无力偿债导致的银行系统危机。如果是后者,这种危机一定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得以解决;如果是前者,在经历资金撤离的短暂痛苦,并在各国政府协力救助下,可能很快就会平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危机更多的是流动性危机,是投资者纷纷赎回基金,导致全球市场流动性短缺。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9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不直接参与过度消费、金融创新和金融交易的众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拉入到全球贸易萎缩、经济增长下挫的泥泞中。这足以充分说明当前全球金融秩序是一个具有强大负外部性、权利义务不均等、不公平的秩序。

金融危机的严重性让世界认识到改革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只有改革不合理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创建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形成新的机制和活力,才能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金融秩序中的“三个世界”

目前全球金融秩序呈现出“三个世界”格局。“第一世界”为美国,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是全球金融秩序中的大佬;“第二世界”指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与美国相去甚远;“第三世界”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其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地位较低但是升势迅猛。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受到的冲击严重而深远,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其金融体系的恢复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比如问题资产处置、金融结构调整、监管体系建设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规模较大、财政和金融体系较为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

如此一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和垒球经济的力量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即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部分将被新兴经济体所取代,相应地,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中的力量将得到加强。其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重要的共同利益诉求。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权益、责任和成本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对美元严重依赖的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收益很低却必须承担众多金融危机的成本和进行结构调整的责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策独立性也受到挑战。因此,逐步摆脱美元依赖症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政策目标。其三,逐步发挥本币的国际作用成为新兴经济体重大的政策方向,包括人民币、卢布、雷亚尔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最难的与最先可能被突破的

危机体现了全球金融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全球金融秩序调整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全球金融秩序重建需要遵循现实的选择。全球金融秩序中短期内应该是“美元独大、多方参与”的格局。其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这为美元保持相对强势奠定了基本面基础。其二,当前仍然没有其他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欧元区虽然具有与美国相当的经济规模,却无法提供与美国相当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且金融市场规模、广度和深度都无法吸收规模巨大的全球流动资本。其三,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及其在全球金融秩序中的作用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甚至可能出现反复,新兴经济体短期内仍然无法摆脱美元依赖的格局。因此,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金融秩序重构,包括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全球金融协调机制调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改革等方面。根据难易程度,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和全球金融协调机制可能率先被突破,而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将是更长期的议程。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在全球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将可能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可能逐步提高。对于全球金融协调机制,G20金融峰会可能取代G8成为全球金融协调的主要平台。尽管G20峰会是否机制化仍不确定,但是G8的代表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不足已是充分体现。另外,金融稳定委员会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协调的又一个重要机制。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将是最基础工作

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重要的诱因。所谓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体系的体系,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并取得相应霸权。在该体系下,存在货币的权益和义务分配不均衡、国家利益受损、对单一货币过度依赖以及汇率被迫浮动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又不断以全球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表现出来,使得国家成为金融危机的重大受害者。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与宗旨成为学术界的重要问题。大部分研究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如何维持国际货币调节机制的效率,即有效性;二是如何保证国际清偿力(流动性)的适度增长,即流动性;三是如何维护对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即公信力;四是建立有效的危机防范和救助机制,即最后贷款人。目前有观点认为,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作用应更为广泛,应该可以协调贸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发展,建立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稳定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强化国际货币体系的监督职能,建立起完善的信用本位制度下的全球货币体系。

对于如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案。一是重返凯恩斯,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各国应签订国际货币合作协议,创立世界货币单位,各国货币与世界货币单位挂钩,同时将imF升格为全球中央银行。二是强化imF作为全球中央银行的职能,并设立一套货币合作机制以维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进而稳定全球金融体系。三是加强美元的作用,美联储升级为全球中央银行,全球就成为一个单一的美元区。最后是强化区域货币合作,构建美元、欧元和亚元“稳定三岛”,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区域化和多元化。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再次将国际储备货币问题置于各种争论的漩涡之中。从改革方向来看,国际储备货币需要确保供给方面的稳定,这依赖于稳定的基准和清晰的发行规则。同时,国际储备货币还应该有超越特定国家或经济体的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因此超货币成为广泛热议的问题。

全球汇率稳定机制是重点之一

金融危机中,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遭受的冲击相对要小,出于审慎的外汇储备累积发挥了危机防范作用,因此,浮动汇率下储备可以少之又少甚至为零的假设遭遇了现实瓶颈。相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出于交易、保值等需要,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了美元过度发行,最后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货币诱因。因此,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重新审视汇率制度的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在防范危机传染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可能要优于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经济体短期内无法完全转向固定汇率制度,而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缺乏稳定机制,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易变性和脆弱性等风险,因此,建立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稳定机制将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工作。同时,允许各个经济体根据自身情况,比如经济规模和开放程度、通货膨胀水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决策者的信誉以及资本流动性等因素,在固定、管理浮动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进行选择。

全球性金融危机篇10

[关键词]资本主义新变化金融危机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且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正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本质上看,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和强制性解决,但此次金融危机在触发动因、发生机制上又显现出一些新特征。这次金融危机把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认识当今主导世界的资本主义新发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为资本主义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对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自我调节,提高了其适应能力,加之资本主义在以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比较利益等,使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战后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繁荣。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形式到内容,从规模到特点都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折射出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发生新变化,进入了新阶段。

(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推动金融全球化和危机全球化

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的核心要素,其本性是追求利润。面对越来越多的资本积累,当国外存在比国内更高的预期利润率时,资本必然走出国境,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配置,追逐超额利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经济生活逐步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伴随着传统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开始广泛介入生产,普遍干预和调节流通及社会生活,使贸易和金融国际投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从而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由于金融所具有的快捷性、流动性、波动性、利润追逐的趋向性,加上私有资本的国际竞争的无序性,使得金融全球化在助推经济全球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全球化的趋势和可能。所以,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出现了金融全球化、危机全球化的趋势,金融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形式,而垄断金融资本的贪婪引发金融危机成为必然。

(二)金融资本垄断高度虚拟化、泡沫化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追逐剩余价值的目标导致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和趋势。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预见了金融垄断与金融寡头出现的可能,但尚未预见到这种危机的转型及其破坏的严重性;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说明了传统经济危机向新型危机形式――金融危机的转变,说明当今“美国经历了从‘经济强国’变‘金融帝国’再变为‘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王国’的嬗变过程”,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应该是居于基础地位的市场主体,中间纽带是多元化市场和上层的政府宏观调控,但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表现为“头足倒置”,作为财富基础的使用价值生产让位于资本的运作,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被不创造财富的金融资本所“掠夺”,从而使整个经济虚拟化、泡沫化。据专家估计,美国金融――虚拟资本造成的虚假财富,危机前每年达到400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所产生的财富更高达1200万亿美元。垄断资本主义把金融与工业结合蜕变为脱离并统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继而与高科技结合带来“经济泡沫”,监管缺失的金融创新进一步助推经济泡沫转成“泡沫经济”这不仅是错误的,违背经济规律的,而且是危险的和有害的。列宁说过:“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美国已经成为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代表。

(三)资本主义发展由生产过剩全面转向资本过剩时代

1825年,资本主义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无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而言的生产过剩危机。此后,资本主义采取改良政策,从自身内部进行调整,一方面以税收和福利为手段,在分配上减少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缓解矛盾。另一方面,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强调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创造需求,结果造成:其一,是“无实质改善的无支付力的虚假消费繁荣”;其二,是由对生产进行投资来牟利,转向直接货币投资刺激需求而牟利和“以钱赚钱”的兴趣。最终是资本积累、资本集中造成大量的资本过剩,加上政府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投放的大量货币,进一步加剧了“资本过剩”。随着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超额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传统生产投资利润的下降,不愿投资传统生产的过剩资本越来越多,这既为资本密集型的现代信息科技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也使资本过剩进一步加大。资本主义发展由生产过剩时代正全面转向资本过剩的时代。

(四)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相结合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到了一个新的尖锐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早已阐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必然推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同时必然推动资本主义畸形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资本运动的公式是G―w―G′;通过生产达到价值增值并实现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和钱赚钱的目的。但是垄断及其金融寡头却可以利用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使资本运行公式变成了G―G′,特别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大量过剩资本的存在,加上凯恩斯推行赤字经济带来的货币投放,资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运动过程(G―w―G′),相反投机资本运行形式(G―G′)则更受欢迎。当投机资本、垄断资本大量“以钱赚钱”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所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高度垄断和高度投机相结合,必然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向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阶段,其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金融危机。

(五)现代资本主义以新的方式称霸全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时候,列宁已经预见了资本主义垄断统治和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乃至战争都是资本主义开拓市场乃至实施世界统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一体化发展和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力量的增强,除了战争、政治军事威慑、贸易战以外,“资本控制”正成为资本主义称霸世界的一种方式。最典型的就是美国,90年代以来,依赖其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建立起一超独霸世界的“权威”。今天,美国在军事威慑、政治干涉、文化渗透、意识颠覆的同时,以美元来剥削世界、控制世界越来越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一种新手段和新方式。

(六)倡导自由增长,政府调控缺位,金融资本日益走上专门化、独立化、自由化的发展道路

二战以来,随着马歇尔计划实施和凯恩斯主义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推行,资本投资、货币运作来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甚至投机牟利越来越成为“政府首选”和发展手段。20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倡新自由主义政策,大肆鼓励金融创新,却疏于政府监管,结果是既造就了华尔街的神话,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祸根;既助推了资本虚拟化和泡沫化,也客观上推动了金融资本专业化、独立化、自由化的发展,给未来知识信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本走向提供了某种预示。

二、金融危机的资本主义本质

无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源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金融监管的不力,还是源于美国住宅市场泡沫的破灭,归根到底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不仅“资本的劫难源于日益提高的劳动的社会化,以及生产的社会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危机源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一)商品内在二重性矛盾潜伏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的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体现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潜伏在商品和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中,这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条件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对矛盾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商品所内含的劳动二重性矛盾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矛盾的进一步演变,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进一步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立。私有制使商品的内在二重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越来越激化,具有深刻的对抗性和不可克服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使危机爆发成为必然现实。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深层制度原因

资本主义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化制度,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私有性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商品经济内含的危机可能性转变成必然性。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使危机的产生成为现实。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中,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乃至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三)金融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和杠杆性是形成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一方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具有逐利性和贪婪性;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经济发展,具有对生产强有力的拉动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并未改变,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资本的贪欲更加膨胀。在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创造业绩和赢得巨额利润,银行家们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制造高风险的虚拟资本。利用金融资本的杠杆性,实行高杠杆的运营模式,通过将金融资产证券化、衍生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高度膨胀,将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融危机是必然的、无法克服的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既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又是一场深度的经济危机、思想危机、社会危机和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历史上,资本主义几次带有全球性的危机都引起时代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金融危机将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动荡时期。本次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深度性和长期性的效应,将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持续的影响,世界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三、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这经济危机尽管席卷全球,但是那些热衷于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侵害最早,程度最深,金融领域和虚拟资本领域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实体经济领域。据统计,危机发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其程度堪与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相比。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工人失业,在职工人工资和福利下降。从美国商务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GDp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大幅度下降,10月份的失业率达到10%,超过26年来的最高点。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是1.4%,2009年只有0.2%。其中,德国经济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去年第四季度降幅高达到2%。经济危机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赤字剧增,冰岛政府资不抵债,陷入破产的境地。据美国彼特・皮特森基金会总裁兼Ceo大卫・沃尔克的估计,美国把2007年所有显性和隐性债务加在一起,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年GDp的总和。而且金融危机已严重损害了实体经济,突出表现在消费和投资减少,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轮经济下滑比原先预期的更加严重,,而且将持续更长的时间。这次危机大大减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使得其国内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威信和合法性基础遭到质疑,资本主义遭受到二战以来最大程度的全面性危机。

(二)金融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一方面,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主要资源放在拯救金融机构上,纳税人的钱被补贴给金融寡头;另一方面,工人失业大增,收入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一些福利也被取消,这就大大加剧了本来差距就很大的社会贫富矛盾。

二是经济危机加剧了“南北”矛盾,金融危机本来是“南北”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尤其是美国,凭借美元的发行不断向国外转嫁危机,美元成为美国无偿获得国外财富和优质资产的主要手段。

三是金融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如何维护金融和财政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大国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欧洲与美国、日本同美国以及欧洲与日本在很多问题上无法达成共同意见,局部战争和威胁在一些时候以更加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总之,金融危机削弱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并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很难恢复其过去的地位和荣光,资本主义被替代是历史的必然。

(三)资本主义仍然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此次金融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危机,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危机。如果仅凭这次危机就断言资本主义即将灭亡,那是不现实的。金融危机的出现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终结。它一方面暴露出资本主义自身的严重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修正的能力。美国、日本、欧洲都在采取自我调节的措施表明了这一点。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资本主义仍然有调整的空间,因此,谈论资本主义崩溃为时尚早;从体制层面上看,在加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监管问题、信用问题和资本主义自私和贪婪性方面,资本主义可以进行体制创新加以约束和调整。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扩展,资本的扩张仍在继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仍然具有回旋的余地,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红利仍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仍有一段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从资本主义仍然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而这次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中的一次比较大的挫折,它反过来会促使资本主义关注平稳和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治理措施,这保障了资本主义在一定阶段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当然,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梯,因为危机把它的深层矛盾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到当代表现为金融危机是必然的,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其在经济全球化中激化的新的表现形式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真理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2]杨承训.虚拟―泡沫王国: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现代资本主义阶段性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61.

[3]杨扬.疯狂的华尔街[m].北京:时代出版社,2009.

[4]杨承训.论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阶段性特征[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69.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0.

[6]王建红.金融危机本质新解:资本过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研究,2009(1):82.

[7]希勒尔・蒂克廷:关于资本主义不稳定性和当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

[8]美联储本周可能维持利率不变[eB/oL].网上看报,(2009-11-03)[2009-11-10].

[9]夏友富.金融危机对欧盟经济和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及应对建议[eB/oL].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2009-11-09].http:∥china-esc.org.cn/news.asp?id=625.

[10]全球经济将经历三年衰退滞缓期[eB/oL].柳州商务网,(2009-04-17)[2009-11-10].经济参考报http:∥lzcommerce.com/news_view.asp?arti-cleiD=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