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语文教学小结十篇初中语文教学小结十篇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2:54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1

【关键词】小班化语文教学;动机;学习方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41-02

【作者简介】高行亮,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初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城乡结合部的初中生源减少且学生基础较薄弱,这种种态势,使得学校被动形成了小班化教学的现状。笔者在城乡结合部小班化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多种渠道,激发内驱力,催生学习动机

1.立足学科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特级教师刘国正说:“语文教师要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小班化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探究的话题,教师要从学生内心深处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去热爱语文、敬畏语文、尊重语文,继而积极地学习语文。比如,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欲望,笔者以诗词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爱词、诵词的欲望。教学陆游的《钗头凤》时,笔者给学生讲述了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一段“爱与恨、合与离、对与错”的爱情故事,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品读词句、触摸作者心声的激情。且在解读完整首词后,笔者又将陆游的《钗头凤》与唐婉的《钗头凤》进行了比较阅读,既深化了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词牌的格式与词的特点。

2.基于学情,培养学生能力。

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生大都内向,不善言语、不善交流,容易在沉默中失去学习的热情。针对这一学情笔者在教学中将语文课放手给学生,课前让学生带着“导学案”预习课文;课堂让学生上台展示,学当小老师。时间久了,学生的胆量得到了锻炼,语言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提升。慢慢地,从学生被迫上台讲课转变为教师为满足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而深入备课。小班化语文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表现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二、因班制宜,倡导多样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1.小组合作竞争:触及精神需求。

遵照加拿大库埃豪提出的合作学习的四因素理论,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五到六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任命一名行政组长和学组长;将班级座位排成“U”或“凸”字形。组内、组外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组员与组员之间的竞争。

定期召开小组组长会议,了解小组情况,及时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组员调整,力争达到各组水平一致。同时,定期比照更换小组组长,并通过各种评比,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法,以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的方式,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分层激发学习:补足学习短板。

一个学生能否真正提高语文成绩取决于有没有语文知识模块短板,一个班级能否真正提高语文成绩取决于班级有没有短板的学生。显而易见,短板制约着发展,而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将自身知识模块补齐,将班级学生分层提高。

笔者在班级“U”字座位的基础上,将各小组学生依据其知识结构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B、C三层。a层一人,B层两人,C层两人。a为组长,负责对本组BC层的学生进行辅导,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布置依据层级分别布置(依据学生意愿,完成本层级的基础上可完成其他层级内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根据学生进步情况,重新分层次。并对层级递升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学习。此外,课外辅导是促使学生层级提升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让学生自身的知识模块得到发展,语文素养慢慢得到提升。

3.自组织学习:内化学习能力。

自组织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展示、自我提高的一种主动学习的行为。语文的自组织学习首先要从自组织阅读开始,笔者的小班化语文教学就引导学生从自组织阅读走向了自组织习作。

①每天三分钟演讲,激发自组织阅读。笔者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沉下心来阅读,每天都会拿出三分钟时间给2~3个学生演讲。小班化语文教学由于班小人少,平均每两周学生就会有一次演讲的机会。学生为了能讲好这三分钟,就会主动阅读,坚持下来,就形成了自组织阅读的良好氛围。

②每周作品展,促进自组织写作。笔者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由写身边事,写完后经小组互批、个人再加工后将作文交给教师批改。自组织写作、修改让学生由被动写作走向主动写作。

4.个性化学习:拓宽自主空间。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是以课文为例,在学习中获得个人见解、实现发散思维、探求创新的过程。

①从接受走向发现。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思维的激发者。比如在《一双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分析“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手和文本中描写的“张迎善”的手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手和“张迎善”手的不同之处,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描写这些不同的句子或语段,并发现这些句子或语段写法上的特点。这种方式的发现将学生引入文本深处,并引出学生独特的见解,将学生带上了从接受走向发现的路途。

②从学语文走向做语文。笔者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新旧知识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构建而成。比如在“仿写感动词”的练习中,教师先是播放“感动中国”的视频,让学生品味感动词,体会简短精练的感动词叙述、褒扬了感动人物的哪些事迹。接着,让学生列举身边人物的事迹,并用精美的语言写感动词。这种基于自主表达的基础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使学语文变成了做语文。

三、多元评价,构建评价体系,激活学习乐趣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更好地激奋学生,笔者构建了一套“等级+闪光点+评语”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等级评价。将等级评价分为优、良、待优、待良四个级别。优良不必说,待优、待良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期望,希望他们在一段时间内走向优、良两个等次。对学科评价采取的量化方式为平时考查(40%)+统测(60%)。其中,平时考查包括随堂提问20%,课外作业20%。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2

[关键字]初中语文;高校课堂;重要性;对策

初中阶段正是处于学生身体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关键性时期。所谓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间以及空间下,采用针对性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以及语文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促使传统语文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这就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及传统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以及语文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以及语文学习热情,就地取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学习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生活。通过初中语文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能够直接抒发个人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发现生活以及热爱生活。

2.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在中考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教师利用科学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掌握更好的答题技巧,有效掌握教学知识点,能够更好的应对中考考试,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知识内容较为丰富,但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体现文化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民族精神、文化作品的综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对策

1.营造初中语文教学情境

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教学形式,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更加自由学习氛围。情境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更加生动,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文章思想,结合教学目标来设置教学情况,促使学生了解文章主题思想,突出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实际上涵盖了非常多的事件以及任务,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生活情况、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组方式来进行小组角色表演,一个学生扮演皇帝、一个学生扮演随从,其他学生则是扮演小孩儿等角色,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于课文内容自己角色理解来促使学生脱离课文,演绎更加完善的情境,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情感以及课文思想来模式皇帝、随从、小孩语气和语调,体现出索要体现出的情感,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维持学生更好学习的巨大动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直接的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上教学与课下沟通相结合方式来掌握学生兴趣点,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热情,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初中语文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视频材料以及《黄河颂》的组曲,这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课文内容,阅读情感更加饱满,提升学生初中语文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激发初中语文教学活力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3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初中生需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意识、精神等,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我国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就以初中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应当合理而有效的应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意识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实践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

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自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各种媒体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料,运用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经过与学习同伴共同探讨、分析,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过程。它具有开放性、丰富性以及实践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1)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的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效的语文知识结合,达到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充分的利用生活资源,将生活中的事物有效的与语文知识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充分的利用课外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以上充分的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2)丰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其他课程、生活、环境等合理地融入到语文知识学习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语文水平。这一表现充分的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丰富性。

(3)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以往填鸭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灵活的运用语文知识,真正体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这一点充分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

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方面较多,如情感世界、世界认知、兴趣培养、民族文化等等,这充分的体现初中语文课程的全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相信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验证这一事实笔者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探讨和研究。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应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达到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此,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到初中语文中希望能够实现的目标是使同学能够养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正确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明确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方法,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语文知识综合学习。在进行具体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之前明确课程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其有利于与初中语文的特点有效的结合,合理的应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够利用的资源是:(1)自然资源。(2)社会资源。(3)人文资源。(4)学校资源。

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

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笔者通过从教材衍生和开创个性化课程资源两种方式展开。

3.1从教材中衍生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比较丰富、宽泛、开放,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以最基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衍生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对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帮助。具体的做法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有效的合理的将相关联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衍生出新型的、有结构的、有计划的综合性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2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探索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

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探索是充分利用初中语文的丰富性、开放性,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合理的进行规划,从而创造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实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促使此种方法真正走入初中生的生活中,积极的影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生活周围语文知识或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当然,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最终的目的是合理而有效的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非常重要。

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计划阶段

在具体的实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进行规划,制定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在计划阶段进行实施主题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的规划、学习任务的明确、学习小组的成立等等,为有效的、合理的、规范的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做好铺垫。

2.实施阶段

在具体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严格按照计划有序的展开,并加强监督,尽量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实施效果。通过拓展信息渠道,开发学习资源;密切关注,优化指导方法等方式不断的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此来逐渐实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展示阶段

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效果进行展示,全面的、详细的、深入的分析其应用效果的优缺点。展示阶段的工作是由语文教师独立完成的,针对学生参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的优点、缺点以及如何优化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小组存在的不足和其他小组的有点,从而改善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4.评价阶段

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是考察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一个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水平进行分析,合理的评价及说明评价理由,相当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明白综合考虑问题的重要性,一次来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深度。

结束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它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实践性,能够有效的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家庭资源等,有效的与语文知识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笔者就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探讨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认为从初中语文教材特点出发合理的规划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方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实施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龙梅.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与实施策略——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为研究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1).

[3]申宣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走向课程的视阈——2009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十[J].中学语文,2010(28).

[4]周步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校本化实施——宁波市泗洲路小学的个案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

[5]刘万荣.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现状与分析——对杭州市下城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学生的基本特点的总结,利用合理的教学辅助手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接受语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达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的两面性问题

相比较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表现力强、内容丰富的特点,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导致网上出现大量雷同的ppt,初中语文教师备课不认真,或者产生过度依赖于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产生和初中语文知识的脱节,造成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恶劣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两面性问题。

2.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的考察,这就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结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打造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语文的学习。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方式

1.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插入时机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离不开合适的语文教学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的插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合理选择信息技术的插入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语文课程的厌烦感觉。这就需要在进行《济南的冬天》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济南的冬天》中所涉及到的济南的冬天景象,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

2.优化初中语文课程结构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语文教师可以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式,优化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结构,有效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中情感精神的传递,合理的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表达方式,进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放松身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羚羊木雕》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木雕的美,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情意重,还是你自己的享受更加重要?”让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课文背后蕴含的人生道理的思考。学生沉浸在语文的魅力中,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契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进步。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讨论,让学生在多媒体短片的叙事背景下,通过互相探索,顺利完成课文的研究分析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于语文课程运用的初步认知,有效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00年09期.

[3]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陈妙兴、林月娥.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5]张凤鸣.浅谈小学语文插图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3期.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听、说、读、写”是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要掌握的几个方面,其中阅读是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们解决了衣食住行等根本问题之后,就需要获得精神上的需求,而阅读就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重要渠道。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其它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了阅读,就不存在写作教学,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同样是对学生发音和词汇量的一种检验,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好阅读,对于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同样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关注的是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从人类进化的历程来看,书面语言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形式,比口头语言出现的要晚一些,但是书面语言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更为恰当,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必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学的目标要明确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语文的学习也是语言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运用和理解文字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与要求,才能在行动中一点一滴的为学生积累素材,打造教学环境,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

2.精心准备每一节课

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教师与课本之间都会形成一种映射关系,特别是语文教师与课本之间的映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的准备每一节课,语文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来了解教材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导入的方法。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想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提前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筛选,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材后面的习题更需要领悟,设计简便的方法来开展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3.阅读教学要结合多种练习方式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需要做到两点:一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进行阅读,然后或者自己的独特体验;二是通过初中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能够将眼前的知识联系到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并结合实际生活,充实学生的知识库。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其它练习方式,例如:阅读与思考的结合,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再例如:阅读与讨论的结合,通过学生的自己阅读,或者对于阅读素材的独特认知,然后初中语文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将不同的观点汇集到一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采取多种方法,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祖国的富强培育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伟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J].教育导刊,2010(09).

[2]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初中英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基于这些落后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所以已经慢慢被时代所淘汰。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后,初中英语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活力四射的。因此探究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性对策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差

在很多学校,一些初中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是比较差的,主要体现为在英语教学中的英语知识架构体系是比较匮乏的,在给学生讲解英语知识时只是给学生进行简单地讲解,而不能给学生进行系统地讲解。学生在英语课上只是学习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难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很多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英语知识时,只是给学生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而很少给学生拓展课外的一些知识。学生如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是无法开阔自己的视野的。

(二)英语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很多英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的,主要使用的是粉笔加板书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师在每节的英语课堂上给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大量的英语单词和课文,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单词和理解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对这样的英语课是没有任何兴趣所言的。这样一来,英语教学效率是比较低的。

(三)教师干预过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本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的主体却是英语教师。英语教师在每节的英语课堂上,给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英语单词、课文以及习题等。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做的工作是在笔记本上不断记忆重点知识。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学生慢慢变成了记忆知识的机器。此时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创新思维,也没有发散思维,而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做题。学生在这样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是比较被动的,无法落实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对策分析

(一)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可以让四到六个学生为一组,在每个小组中指派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对小组讨论进行监督。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问题,时间久了,学生会发现学习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也可以感受到探究的乐趣。这种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学生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可以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使用这个教学方式后,学生可以在声情并茂的短片或者电影中感受说英语的乐趣。例如,在教学“Doyoulikebananas?”时,英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熟悉的食物的图片,图片主要有apple、orange、meat等。学生通过看多媒体技课件中的图片,可以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课件中学习有价值的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英语课文内容,给学生播放和课文有关的视频,增加学生对英语课文的理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西方的节日时,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西方过圣诞节的视频和中国过春节的视频,学生通过看两个不同的视频,可以了解中西方节日的不同。

(三)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

英语教学的方式是比较灵活的,教师不仅可以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也可以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英语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英语歌手大赛活动,在英语歌手大赛中设置一些奖项。在大赛中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学生都希望在歌手大赛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就会提高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应该在合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购买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后,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音乐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阅读材料。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有趣的材料,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增加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自己喜欢的材料时,是很会集中注意力的。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应该精心选择阅读材料,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还可以在元旦和新年时,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结合英语课文,给学生选一个话剧主题,然后让学生一起表演话剧。学生对英语话剧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话剧中用英语和肢体动作演绎话剧的情节。这些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进行英语口语锻炼,慢慢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究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活力。相信,通过初中英语教师的努力,初中英语教学将会实现新的突破,促进英语教学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萍.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5,6:53.

[2]李敏.浅析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4,2:57.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作文;高效教学

一、当前阶段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高标准。当前阶段,大部分学校在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随着英语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汉语化的语法写作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在进行写作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语法或者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为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一系列高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构建初中英语作文的高效教学方式的策略

1.精心设计英语作文的开头

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初中生而言,一些简单易懂的英语语句,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英语写作错误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但是,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简单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其掌握一整句连贯的英语造句,通过有效地链接各个英语单词,进一步优化英语句子。班级中一部分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一个良好的英语语句,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现想要表述的内容,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为此,英语教师若是想高效地进行英语作文教学,就必须要对其英语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运用自身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不断丰富英语句子结构,在文章中恰当地添加一些定语、状语等进行写作内容的修饰,进而全面优化句子的结构,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thisismysister这一课时,播放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做Freetalk;观看视频后,小组讨论,表演Freetalk;通过讨论,完成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学生进行Freetalk过程中提及Sheisabeautifulgirl这一句话,教师要求学生将其进行转型改写,学生经过学习讨论后得出SheisagirlwhocomesfromChinaandsheisbeautiful。

2.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语感

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现代的教学资源进行高效教学。教师要充分立足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培育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语感。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新目标英语Unit6i'mgoingtobeabasketballplayer这一课时,一开始就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开局,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起到复习的作用。在新职业名称呈现之后,再次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组竞赛,更进一步活跃课堂,增强生生互动,同时起到新旧知识整合的作用。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英语固定句型itis+adj.+forsb.+todosth的掌握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英语朗读、课文背诵、举行比赛等形式全面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语感,通过有效地引导班级中学生进行学习并掌握其句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精彩绝伦的作文收尾

作文的结尾内容是初中教育阶段英语学科作文教学的凝结和升华,教师若想高效地完成英语作文写作教学,就必须及时提高对作文结尾的重视意识。为此,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积累,进而全面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理解程度,为初中生日后的英语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在人教版新课标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群体英语作文收尾写作能力,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使用英语作文过渡。如inaword,inbrief,infact或者句型ithinkthat....wecanfindthat…等一系列比较精彩的作文收尾内容。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初中英语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一切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为发展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质量。为此,教师需要科学地运用高效的教学策略,结合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丰富作文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8

一、任务化小组活动分析

小组活动的任务是由3个部分构成,分时是任务目标、任务内容(包括英语教材语言素材、真实交际语言素材等)、活动(结合目标与内容所制定的活动)。

任务化初中英语中的小组活动是通过采用活动形式,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将学习材料设置为线索,从而组织学生为了完成小组活动任务而相互合作,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初中英语中应用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并在活动中积极讨论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英语与领会英语的知识规律。此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将其关注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变为语言意义、语言内容等。

二、初中英语教学教材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分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试图通过小组活动任务化的方法将初中英语中的听力、表达、阅读、写作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创造机会。但在初中英语的新教材出现后,不少英语教师均有针对新教材展开实践与研究,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依旧有不少英语教师将英语中的听力、表达、阅读、写作等技能分开。此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存在不良影响。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多是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过大。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在什么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应用小组活动任务化的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均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活动任务化的方法

(一)合理进行分组

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授课教师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作为分组的依据,从而提高小组内的多样性,促进学习小组内的良性学习竞争。此外,为了充分体现了小组中“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特点,授课教师可在学期开始时便于班主任相互协作,从而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从而给予学生合理的分组。

(二)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在小组活动教学中,为了加强每一个学习小组组间的良好合作,使小组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组织学习进行小组学习前,授课教师应指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另外,在教学活动期间,授课教师应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学习情况等密切观察,从而及时发现在小组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构建评价机制

实现整体目标属于小组活动学习的最大追求,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只有通过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小组目标,才可实现其个人目标。为了确保小组目标的实现,授课教师应为小组活动任务化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在评价中应有机结合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从而促进学生认真对待初中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同时领会到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英语学习、发挥合作精神等的重要作用,通过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实现,杜绝在小组中的英雄主义等不良现象。此外,在进行小组评价期间,除了要对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以外,还需要针对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参与度等进行适当的评价,从而调动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均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四)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设计

在任务化小组活动的设计上,可整节英语课堂均进行小组活动,也可以在课堂上预留部分时间进行小组活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小组活动的时间长不长,均应遵循小组活动的操作步骤。

1.小组活动操作步骤

(1)任务准备。其是指在进行小组活动之前的备课,也就是授课教师根据平日里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沟通、学生的意见征求结果等,掌握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英语教材中的要求,通过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小组活动的任务目标,进而对活动的形式进行设计,为学生营造活动情境。

(2)引入激发。指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之前的说戏,授课教师在向学生说明本次活动的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以外,还需为学生营造活动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操作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与组员合作、解决在语言上所遇到的难题、使小组活动任务化学习可顺利进行等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因此,在活动期间,教师应对各个小组进行巡视观察,并适当为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信息,给予帮助,或是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小组教学的有效性。

2.举例说明

(1)拼读活动。即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整篇文章,使每一个学生均能开口读英语,另外结合阅读的文章,给予学生布置几道题目,使学生在朗读完毕后作出回答,接着由老师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拼读活动使得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猜词活动。不少英语教师在新单词的讲解方面,均是带领学生朗读1~2遍,然后从新单词中选取几个重点单词进行讲解,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埋头做笔记,如此一来,不仅老师讲课辛苦,学生做笔记也辛苦,且该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效果并不明显。

通过猜词活动进行单词教学,不仅有利于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有一定的作用。操作方法:在黑板上写出本次学习单元中需要掌握的新单词。接着,对学生进行分组,2个学生为1组,由其中一个学生在准备好的白纸上写下1个黑板上写有的单词,并采用英语描绘这个单词,让另一位学生根据同伴的描绘猜测出单词。在Reading课结束后,学生对本单元的新单词也有基本的认识,因此在wordstudy课中可应用采用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猜词活动。如此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还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听力。

(3)信息差活动。在初中英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活动需求以及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创造这一种信息差,并鼓励其通过英语进行沟通,了解想要的信息,由此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应用小组活动任务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可锻炼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完成初中英语的相关标准中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9

[关键词]: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

初中新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的语文学习,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浅层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升入初中后,初中新生对初中语文的广度难度和要求难以适应,多数学生认为语文难学难考,要改变这个现状,应该从小学语文学习与初中新生语文学习的有效衔接和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解决。

一、初中新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差的问题

小学升初中受到九年义务教育体制的影响与制约,很多学校对于小升初的考核并不太严格,很多学生小学毕业后语文基础部扎实,而一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就更加吃力。具体的表现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停留在简单地的学习这一程序化的知识表象方面。课外阅读少,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少;生活相对单一,特别是农村的初中新生,他们接触的事物少,生活经验少等原因,导致初中新生的语文基础较差。

2、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即使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受到分数、竞赛等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大多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而忽略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身心发展的兼顾,反反复复的练习,增加了学生们的负担,使得一些小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我国,存在着小学与初中教学条件和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小学学校大多是在乡镇,教学条件一般,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缺少先进的教学硬件和教学理念的支撑,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初中新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难以有效地激发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初中新生自身学习态度和学生方法法问题

初中新生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还不能很好的认识和处理问题,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难以自我控制,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的研究而不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培养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面临新课改的新形势初中语文老师因急于开展新知识的教学,而了忽略了以上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导致留下了隐患。

二、转变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和对策

1、激发初中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树立亲切、博学的老师形象,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的程度等方面进行。首先,在对初中新生上第一堂语文课时,面对着刚刚走出小学环境,进入更高一层初中学习的初中新生,要借此机会树立起良好的老师形象,亲其师而信其道,初中新生对老师的依赖还是很强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在第一堂课上展示自己的博学、亲切和幽默,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效果;其次,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生活处处是语文;此外,要增加语文实践活动,初中新生生性活泼好动,多安排如成语接龙、朗诵比赛、辩论赛或者课文内容的分角色表演等实践活动,可以很快的使其适应新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摸底,做好小升初知识衔接

初中新生的语文教学,不要急于展开新的教学内容,而是要首先进行学生语文基础的摸底调查,通过考试和观察分析等形式,了解学生们在初中现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时不但要了解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还要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目的和目标进行了解,做好衔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放慢速度,引导学生从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做好新旧知识的铺垫和衔接,减小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与小学语文基础之间的认知坡度,有效的帮助初中新生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语文学习过渡。

3、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习惯

初中语文学习注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去体会更广阔和更深入的语文之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教为主,学生只需完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书写等。在新课改对初中语文学习提出教学方式和老师教学角色的转变的新要求形势下,培养初中新生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既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工具书对课文进行预习,完成基本的字词学习;其次,要积极的吸收和储备知识,满足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运用好课堂笔记等,在课后做好复习;善于对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建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明确的要求要回归语文的语言工具属性,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阅读,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学好初中语文和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作品欣赏、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大体可分为几个层次,即字面意思的理解、写作形式的理解和文章意义的理解。现代初中新生可接触到的课外读物较多,但大多是卡通式、快餐式的,学生的阅读也只是停留在对故事和字面意思的理解上,阅读能力较低。老师要做好引导,多鼓励学生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这些作品在文和质两个方面都符合初中新生的学习水平,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获得阅读的精神,从而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高效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的良性循环。

5、培养写作习惯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完成记叙、说明、议论等基本写作文体的学习,初中新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一般较差,需要加强训练。写作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初中新生对写作具有畏惧心理,既是阅读不够,造成没有东西可写或者立意浅、内容少的问题,也有在小学学习阶段写作训练偏少、造成写作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初中语文老师可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等文章的写作,可以起到提高阅读质量和写作能力的效果。此外,对于各种写作形式,老师要做好其特点和作用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完成对语文知识整体的融会贯通和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小结篇10

一、语文知识教学的衔接策略

小学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衔接也需要一定的手段。知识教学应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和文本教学紧密结合,要和学生的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渗透到课文当中,并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语文知识。例如:进行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教学时,可结合理解文意进行,既对修辞及作用有准确的认识,又有针对性地理解了文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委派“汉字监督员”的形式,监督易错字和易混淆字的书写;结合作文评改对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自觉掌握语言规律,提高正确运用语法的能力。知识教学与知识训练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以知识为先导,以训练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为使学生理解新知识,练习也相应地发挥作用,成为应用新知识解题的针对性练习。一般来说知识的学习应该进行单项练习,当积累了一定程度后,就应当安排综合练习,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应采用练习巩固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能使学生把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认知性阅读以认识汉字为前提,以感受文字材料为起点,以提取文本意义为初级阶段目标,在这个层次上的思维主要是记忆。认知性阅读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客观梳理。

表现为:(1)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2)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3)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4)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这种记忆力强化训练虽然是表层思维但是必不可少。(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根据大纲,小学语文主要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受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限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只能是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认知性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超越这个阶段,一开始就要求缺乏阅读积累的少年儿童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小升初的学生习惯了小学教师的这种认知性阅读教法,若初中教师不了解这点,不用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法指导他们,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加强教法上的衔接,而是一开始就采用中学中常用的质疑、探究、合作和自学等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一时无法适应,所以笔者在给小升初的新生授课时第一个月仍主要沿用认知性阅读教学方法,只稍微渗入一些理解性阅读的教学方法。理解性阅读就是学生通过认读,在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情、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抽象出文中各局部的本质,直至最后概括出全篇的中心。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知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进一步了解中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研究中小学生作文衔接教学的对策,对于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中学语文教师更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技巧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几乎不涉及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知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学生一进中学就得面对这些学习内容。面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是仅凭教师一讲就会明白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刚刚进入中学的7年级学生与小学5、6年级的学生相比,在这些方面没有丝毫优势,要他们立即适应中学的作文学习,是不现实的。中小学作文要求的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高度关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积极探究作文衔接时的教学方法,了解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中具有的共性,进行理性的思考,找到存在的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法的改革,使六年级学生进入初一后能迅速“磨合”,缩短或消除“衔接”教学中的“滞留期”,使小升初的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作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