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人经济发展十篇个人经济发展十篇

个人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4:09

个人经济发展篇1

(一)社会主义应是公有为主、公有私有并存的社会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有新认识。

传统的认识是: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建立起一统天下的公有制,才算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并且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观点来行动的。

但是,这样的观点未必正确,未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如于光远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社会主义者确有消灭私有制的愿望,却没有把私有制彻底消灭干净的事实。之后他又鲜明地说:“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公有私有并存的社会。”还说:“马恩从来不说公有财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很赞成于光远先生的这一论点,只是我同他的论述不完全一样。我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消灭私有制。为什么不能消灭呢?因为消灭了私有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以原来的认识必须修正。

事实上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修正。党的十五大报告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当然包括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也包括多种形式的私有制,更包括公有私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没有私有制就谈不上是多种所有制。这当然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是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大的发展。然而十五大报告讲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再怎么长,也总归是一个暂短的过程,一百年不行,两三百年总行了吧!那么,初级阶段结束后怎样呢?我的看法是:整个社会主义都应当是公有私有共同发展。不能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以后,一下子就要变成公有制的一统天下。

为什么整个社会主义都应当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呢?一个基本的根据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应当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至今我们还看不到可以用别的什么体制代替市场经济体制。以往我们采用和试行过的计划经济,因为它彻底失败了,才改行市场经济的。而体制上的市场经济概念,理论上即商品经济概念。由于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是不同的所有者交换产品、交换劳动的经济,因而它的微观基础必然是和必须是不同利益主体的所有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经济必须以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为基础,市场经济只能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二者要相互适应才行。单一的公有制是排斥商品交换的,它也排斥竞争,并且难以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实行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专业化和协作化的发展,促进不同主体间各种各样的交换,促进竞争,促进发展。这当然不是说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永存。就具体的所有制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来说,它们都是历史的,它们既有生就有死,都不会是万岁,并且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着的。它们都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公有私有并存,并不是说其具体形式不再变化和发展,而只是说现在还看不到也不清楚将来用什么别的形式可以代替它们。反正不能再回过头来搞以往那种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制一统天下了。如果有人还要那么搞,必然发生历史的大倒退。可能吗?绝对不会。

如果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应是公有与私有并存,那必然发生另外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因为资本主义也是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它并不是全部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我现在形成的观点是: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来看,除了原始公社这个人类社会初期的历史时期以外,迄今为止,所有社会都是多种所有制并存。不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公有与私有并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不是单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国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以及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我们观察和判断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特征,不仅要看到它们是不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更重要是看作为主体和主导的是什么所有制。根据这个分析方法,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主体和主导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不就区别开来了吗?

(二)对五十年代的对资改造完全可以重新认识

如果前一个问题谈论的是未来,那么本问题要论证的则是过去。它们都与现实中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特别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着一种内在的、逻辑的关系。我坚决反对这样一种观点:五十年代消灭私有制经济是对的,现在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也是对的。这纯属风派观点,而不是一种严谨的学术观点。但仅仅这样论述是不够的。

对于五十年代中期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的评价是高度赞扬的,这毫不奇怪。到了八十年代初,由于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已经有新的实践了,一些问题看得更清楚了,评价自然就稍稍客观了。在中央有关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当然还是充分肯定,但也指出了缺点和偏差,如对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处理不适当,以及整个运动过急、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等等。在当时来说已经不错了,能成为集体的观点为许多人接受也是一种前进。但时至今日,这个评价行不行、够不够呢?

由于在这之后又有了二十来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教育和启发,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把许多事情联系在一起,重新认识。这样,我形成的新看法是:五十年代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绝不仅仅是搞的早了、急了、快了,对原工商业者安排不适当,等等,而是根本就不应当那么搞。不搞反而更好。我的理由如下:

1.不搞对资改造,中国同样可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当时公有经济发展很快,国有制在改造前已经占据了主体和领导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在改造前的1952年,在全部工业产值中,国有工业的比重已经占到了52.8%;在全部工业固定资产中,国有工业的比重占到了80.8%。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例如:冶金、机械、金融、铁路,以及一些大的矿山、工厂,几乎全部为国家所有,私营经济主要分布在棉纺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等。这样,不采取消灭私有制的政策,而采取共同发展的政策,公有经济的比重也能占到绝对优势。

个人经济发展篇2

一、工作经历

我**年**月到20**年**月在XX学校读药学专业,毕业后到XX医药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过药品在药库的管理和药品的销售工作。2001年9月到2004年7月就读于计算机专业。2004年9月到2006年7月就读于法律专业。2004年6月到2008年10月在建筑咨询公司工作。2008年11月至今到房地产工作,从事工程管理。

二、学习情况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先是读药学专业,后来又读计算机和法律。从事的工作也从药品转向工程。当然,学习专业和工作性质的变换,对人来说是非常辛苦的,“隔行如隔山”就说明辛苦的程度。但是,辛苦是对人的磨练,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工作阅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十分有利。

三、工作态度与责任

干工作除了文化知识与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态度与责任。我从事任何工作,都想到,不管我自己的能力如何,关键不能忘了我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我的责任,承担了责任就胜于我的能力。现在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我,当前首要是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对自己正确定位,甘愿当一块铺路石,默默无闻地尽自己的责任为公司搞好工作。承担责任,最基本的要求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责任,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对自己工作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地去做,千万不要等领导来安排。同时岗位责任心体现在技能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团结合作,敢打硬仗,不计得失。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我一个工程管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理念,讲求诚信,珍惜岗位,严守岗位纪律,能够立足本职,以远大的职业理想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工作实践中,敢于承担工作风险和工作压力,具有长远眼光和吃苦耐劳精神。

四、工作思想

在工作上,我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善于专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工作就是挑战,就是实践,我会迎接挑战,在实践中求发展,我会紧密结合本岗位实际,创造性、灵活性地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保证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个人经济发展篇3

在依法决定重大事项上有新作为。

紧紧围绕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以及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改进审议方式,集中各方面的智慧,通过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切实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和全镇人民的自觉行动,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来,众志成城谋发展。

在依法监督上有新作为。

要始终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以监督法为指导,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原则,完善机制,善于监督,努力提高监督实效,着力促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重点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监督工作。

一是紧密结合当前宏观形势的新变化,切实加强对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督促政府积极破解转型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增创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二要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政府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体制,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督促政府进一步集中人力财力和公共资源,着力解决突出的基本民生问题,让经济发展成果切实落实到改善民生上,通过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有新作为。

要继续深化代表工作,建立起代表培训学习、服务保障、激励约束等机制,让代表善于履职,便于履职,乐于履职,勤于履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帮助政府推进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法师转变作出贡献。

一是要立足镇情实际,引导企业家代表摒弃传统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大力发展附加值高、污染少、能耗低的产品,提倡清洁生产,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科技界代表积极研发适用技术,并积极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贡献率。

二是要组织好代表视察和专题研究。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广泛了解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反映呼声要求,提出对策建议,并及时将视察调研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三是要督促落实代表相关议案建议。对代表提出的有关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建议,要加大督办力度,提高处理质量,努力推动各类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广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实践,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个人经济发展篇4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残疾人。他们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要比健全人多得多,他们应该同健全人一样享有人的一切尊严和权利。(摘自总书记致康复国际第十一届亚太大会上的贺词)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残疾人事业的由来、发展和应达到的最终目标------与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这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残疾人事业的地位和奋斗目标。

据统计,我国现有6000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5,平均每五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同残疾人有关联的亲属有两亿多,而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残疾人问题,牵动着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残疾人状况怎么样,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水平过渡,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崛起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十多年,国家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进行了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基本状况;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制定实施了残疾人事业的三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设立了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建立了新型、统一的残疾人组织;开展了残疾人的自强活动;进行了宣传和公众教育,倡导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了残疾人领域的国际交往等等,由此,残疾人事业的状况得到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有了转变。

1、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同样是两个文明的创造者。

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不分国别、不分制度,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最早在西方中世纪时,人们把残疾人归为异类,认为他们只能消费不能生产,是社会的累赘,从而粗暴、野蛮地对待残疾人。但是只要我们创造一定的条件,他们同样也能胜任,有所作为。如给下肢残疾的残疾人提供上肢就能操作的工作,让聋哑人在不需要声音信号的环境中工作等等。古今中外,残疾人通过自身拼搏、努力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大有人在。如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在受刑致残后,著有《孙膑兵法》,为后人所推崇。又如著名作家张海迪自幼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她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和困难作了坚韧不拔的斗争,1991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再如美国总统罗斯福,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四次的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以病残之躯多次远涉重洋与盟国首脑会谈,商讨战争部署,加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联合行动,为盟国取得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可以说残疾人不仅能成为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而且也可成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致中残联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贺信的贺词中说:“残疾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力量是无尽的宝藏”。

2、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残疾人事业的萌发进展最早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有一大批伤残军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照顾。开始是从社会保障、帮助康复起步,到60年代提出了无障碍设施建设,至80年代联合国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纲要》,提出了残疾人应与健全人一样享有公平、公正、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现在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单看其国家的经济总量如何、人均国民收入多少,而且还要看其残疾人工作的实施状况和发展程度。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社会进步与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挖掘人世间的真善美,弘扬人道主义,提倡互助互爱,特别要大力扶残援残。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六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跨世纪的残疾人事业奋斗目标:

本世纪内,全面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规定的任务目标;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残疾人普遍开展康复训练,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三百万残疾人相应得到康复;残疾人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系统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

到二o一o年,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稳定解决残疾人的温饱,并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使残疾人事业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大体同步,残疾人事业的状况有更大的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当然,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排除障碍,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二、残疾人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原因。

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尚较差,不够完善,加上由于自身的残疾缺陷所带来的各种障碍,使他们还不能够完全充分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同社会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乃至无法充分尽情地享受改革开放20年来的伟大成果。残疾人事业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陈旧观念的影响。

几千年来,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理念的影响,人们的文化修养普遍不高,形成了歧视残疾人的观念。往往把残疾人看成是家庭与社会的包袱、累赘,以为只要收养起来给口饭吃就行了。于是,残疾人工作基本上表现为就是收养救济型的事务。人们在思想上不曾意识到残疾人同样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有法定权利的人,一个依然有创造能力的人,没有把残疾人当成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2、社会硬件环境的局限。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都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但他们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异常,无法在平常相同的条件下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如不给盲人一个盲道、一个音响指示器,盲人就很难上街;健全人很容易拾级而上的台阶,坐轮椅的残疾人就上不去。名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谁都可以上街享受共用的东西,而残疾人却因受困而上不了街,许多共用的东西根本享受不到。近年来松江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住宅小区成批涌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在已建成的道路和公共建筑中为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未曾给予恰当的辅助设置。我区的一些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等处还没有无障碍设施配套,在一些交通干道上也没有建造专用的无障碍设施,这些都无可避免地阻碍了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生活。

3、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限制,不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处于儒弱的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一般都偏低。就以我区来看,一九九九年共有贫困户1033户,而其中残疾人重残特困有169户,重残无业有233户,残疾人贫困户占全区贫困户的38.9。如兴娄村双下肢残疾人封国藩,年已42岁还没有结婚,工作挂靠在村办福利厂,每年收入1500元左右,维持自身生活已颇为艰难,而其父母双亲均已60岁以上,无力自谋生计,一家生活就靠封国藩的工资收入来维持。

三、残疾人事业要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途径和方法。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不能也无法回避的,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基础弱,目前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我区现共有各类残疾人10350人,其中:肢体残疾5990人,视力残疾696人,听力残疾948人,言语残疾117人,智力残疾2435人,精神残疾164人。要使我区的残疾人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残疾人工作由收养救济向平等参与共享转变,就必须要做到:

1、大力宣传,改变观念,增强帮残助残的意识。

关心、帮助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

第一要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弘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帮残助残的新风尚,使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成为市民的行为准则和城市文明水平的一项重要衡量依据。通过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不少残疾人也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付出代价。残疾人事业所涉及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残疾人个人的事,而是人类繁衍过程中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要正视、需解决的,残疾人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同情、关心、帮助。

第二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宣教,扩大影响。今年5月6日,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上海举行,这是扩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宣传,推进本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极好机遇。通过特殊事例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有更深入和更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要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要在全体公民中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手拉手红领巾助残、做残疾人之友、人道主义在我心中等为主题的各种帮残助残活动。组织起残疾人工作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兴办实事,并注意完善残疾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切实为残疾人提供帮助。

第四要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活动,把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公约。

2、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引导,提高残疾人的素质。

残疾人一般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根据残疾部位与特征,我们可以把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六类,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此,需要用不同方法,结合具体实际情形,对症下药,区别对待。

第一要针对盲人、聋人、肢残人等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心态,运用残疾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手段组织残疾人的学习活动,例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第二要宣传古今中外残疾人中的自强模范、先进典型,如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美国总统罗斯福、中国的张海迪、本区的首届十佳青年------口绘画家杨杰等人,要学习他们同命运抗争,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四自精神,珍惜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心照顾,提高素质,勇于进取。

3、大力建设无障碍设施,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

无障碍设施是指在城市道路上和公共建筑设施中,为方便下肢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的通行和生活起居需要所设计的坡道、座席、电梯、厕所、浴室等设施以及国际通用的标志牌。建造无障碍设施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特殊关心,又是广大残疾人与普通人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生活条件,是一个现代化文明进步城市的重要标志。实际上无障碍设施不仅仅方便了残疾人,还可以方便更多的人,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从资金投入来看,建设无障碍设施并不需要追加太多的经费。如果在新建项目中采用无障碍设计,做到同步考虑一次到位,则是一种比较节约的做法。如果开始没有考虑,以后再改造就要多花一些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障碍设施将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应该从现在抓起,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上海前几年已大力推广无障碍设施建设,市区的主要干道上方便残疾人行走的坡道及一些醒目的标志随处可见。在新客站、虹桥机场、东方明珠、市图书馆、人民广场、市博物馆、中百公司、豫园商场等主要公共场所都修建了无障碍设施。这些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的崭新风貌。我区的大型商场、体育场、交通干道上须加快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要做到:

⑴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认识,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建设无障碍设施是造福残疾人和老年人、优化全社会环境的一项事业,是功及社会、利及百年的大事,所以区有关方面要加快实施步伐。

⑵要加大建设项目的全程监控力度。今后,在我区新开工建设的市政道路、居住小区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中,要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同步考虑无障碍设施。项目审批要严格把关,确保设计配套。在项目建设中要把住验收关,确保无障碍设施同步建成。

⑶对已建成的一些无障碍设施,要加强管理,确保其物尽其用。对我区交通干道和公共设施中没有配套的,要有计划地逐步改造,完善配套。在一些已建造的坡道边,可树立一些无障碍设施的标志牌,以方便残疾人行走。

个人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如何在经济法中贯彻与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使经济法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立法的途径,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融入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当中。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有了重要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经济法内容的必要补充。“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大行动中,有关立法和法律的实施占重要位。”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其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经济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其实质,就是要求以人类长远的、持续性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就从人与生态环境、生态与经济、经济与社会这三个层面对于经经济法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探讨:

一、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原则

人类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不应该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的人类发展持续性的体现。可持续性追求人与环境、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经济法在实践中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必要将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确立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从而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真正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中,人类社会的每一段发展历程都是属于这个生态系统的,都是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作为生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是与其他生命物种共同拥有整个生态系统的。人类的行为要注意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一定要遵守自然法则,与其他生命物种共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其他物种和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互惠共存,协调发展。

当然,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的受制于自然法则的,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动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世界的两大系统。其中人类社会是由以人类为中心在特定物质基础之上形成的各种的关系所组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环境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为了发展,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与利用。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法则要如何统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是经济法的本质要求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协调好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鼓励与支持个人发展的同时,为防止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通过经济立法赋予国家政府一定的公权力,来防范因个人发展的盲目扩张而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成危害。另一方面,国家拥有法律赋予的公权力,个人处于弱势地位,经济立法特别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救济,赋予个人必要的监督权,有效的防止公权力的滥用,制约国家非正常的干预经济行为。综上,经济法要求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最优化配置,以此使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得以兼顾,从而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

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既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任意的破坏自然,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盲目受制于自然。我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人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法同样要求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经济法通过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调节,以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稳定为目标,强调个人的发展是要承担一定义务的,而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经济法秩序下个人权利的行使要受到社会利益的限制,由国家法律进行规制。

但经济法中传统的“社会本位”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其所谓的“社会利益”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人利益,其所调节的重心主要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与时俱进,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法中应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理念,即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本位”观念。同传统的“社会本位”相比,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突破了单纯的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与生态的协调。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协调发展以此来保障人类与生态利益的平衡。(2)生态本位的目的不仅是当代人的发展,而是包括后代人在内的永久的、持续的发展,强调当代人有责任与义务,为了确保后代人也享有至少不少于当代人的环境资源,在生态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二、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强调人类的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因为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与周围的任何物质之间都存在联系,都共同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基础正在消失,人类逐步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遵守经济规律还要遵循生态规律。以地球的承受能力为前提,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发展要由粗旷型向集约型转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合理、有度,杜绝野蛮式地开采,能源开发重点逐步由一次性能源向可再生资源转变。提倡节约型社会,提高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好的物质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经济法一般认为是社会本位法,总是以社会的总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社会与个人利益的均衡,在优先调整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经济法站在共同利益的高度来协调着各层次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维护着社会利益。虽然同可持续发展原则认为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共同构成了统一社会相比,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中的“社会”本质略显狭隘。但两者的追求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是相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要实现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协调一致、和谐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可持续性的。经济法上同样认为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是最大利益,要从社会整体的利益出发,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禁止一切危害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经济法就是这样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和控制国民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从而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经济法地制定与实施,我们也可看出经济法是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本理念的,注重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例如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与社会民生保障方面的立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维护生态环境利益,例如人口、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立法。具体在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中表现为: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应把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劳动法等社会保障的立法与实施,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产业政策法方面,完善对弱小产业特别是生态产业如环保类、养殖类产业的扶持。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强调国民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要注意结构调整的整体性规划与整个社会相协调,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注重公平与效益

人类的发展总是会同时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共同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统一存在的,要重视两者和谐统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方面我们要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好自然生态资源。另一方面要讲究经济效益,尽可能多的发掘社会生产力。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我们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克服“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的发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上。

(一)可待续发展的公平价值观

比较权威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不仅仅是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同时也包括对未来后代的公平发展,这一公平也就是代际间的公平。它所追求的公平不是局限于一个区域内的,而是一种能够确保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公平。

首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公平价值观,它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不能够建立在侵犯他人的利益之上,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能够以牺牲个人的合法利益为基础。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公平价值观,而且这种公平不仅仅要体现在当代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之间,这种公平更要体现在我们当代人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来。

其次,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开发和谐统一的经济效益观。明确了在可持续发展中两者是相互依托、互相作用的。人类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发展经济是以一定的生态资源作为物质基础的。如果一味发展经济,盲目开发生态资源,对资源造成永久性破坏,那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阻。经济得不到发展,人类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态资源的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应放在首位。

(二)平衡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是经济法的价值所在

公平和效益同样是经济法的重要价值追求。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总是和谐统一的。完全公平的现象往往并不是有效益的行为,而有效益的行为又往往会带来不公平的现象。在经济法研究领域对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认为经济法最主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近代自有资本主义时期,每个人能够通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对于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选择。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的经济效益外,不考虑社会利益,为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实现不顾甚至损害社会利益。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针对于各项法律进行严格的研究与效益评估,建议只保留那些能带来最大化效益的法律。效益成为法律权利义务分配的惟一标准,经济分析法学似乎无暇顾及传统的公平价值理论。但是如果只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立法的价值追求,把样势必会造成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造成经济的衰退以及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法注重的效益,并不是简单的指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经济法所追求的效益观也是一种社会效益观。“微观和经济的成果只是社会效益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经济法应该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价值观,确立公平与效益并重的价值观。

同时,经济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确立公平与效益的价值观时,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公平。当代人只不过是作为后代人的资源的管理者,我们有责任为后代提供可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将健全和完善的生态环境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经济法上体现为,在发展的问题上要公平的对待当代人与后代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发展的持续性,这也是经济法价值观必须作出的选择。

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以上述三个原则为指导,改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倡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从政治、财政、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协同努力,而且其中最有效的还是要依靠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有效实施。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工作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要时刻与时俱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经济立法,使经济法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R].第三章.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5).

[3]许少波.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0,(2).

[4]陈泉生.21世纪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德)舍尔,黄凤祝.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曹明德.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J].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04.

[7]李平.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8]曹明德.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J].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04.

[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10]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1]余庆赋.经济法制的价值目标选择――从计划经济立法的公平观念向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观念转变[J].社会科学,1993,(2).

[12]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J].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纪实,法律出版社,1995.

个人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地区经济民族特色经济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地区)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多年来,该区经济研究关注的焦点均是“发展”问题,即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发展”这个“硬道理”,似乎理所当然地也应当是该区经济问题中的“硬道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后,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更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人提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新疆地区经济只能顺应潮流,才能缩小差距,加快发展,否则,永远封闭,永远落后。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民族就有可能会消亡,这个全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的道理从根本上说也是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

民族经济问题并非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该区经济的发展也不是民族本身的发展在经济上的必然表现。与该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后者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但是从经济发展本身看、民族经济发展和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

民族经济学就其研究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问题。从狭义上来说,它是研究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则是研究除汉族以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民族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民族的经济问题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狭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就是研究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是就整个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满足的行为狭义层面的进一步扩展,民族的经济生活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问题,当然也包括民族自身的问题展开研究,简言之,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问题被研究的核心是,除汉族以外的所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阶级问题。

民族特色经济中的“经济”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这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问题本身,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或“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所指的发展问题,而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才存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指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是否存在,如果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仍然存在,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心理等均已失传,我们还能说这个民族依然存在吗?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已经被认为消亡的民族,具有这些民族血统的人至今仍然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存在了,这一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即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该民族的经济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问题与新疆地区的经济问题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具体的民族必然存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因而具有某一民族特色的经济也就必然与这一民族居住地区的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民族经济学作为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上的研究重点则应当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否则,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只不过是民族学问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或经济学问题在民族地区的表现。

经济学意义上的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呢?或者说,只要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是否就必然会发展起来呢?发展是民族繁荣必由之路,而民族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目标。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繁荣”则是指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即民族繁荣的一种表现。

然而,不仅在理论上而且也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误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我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当我们谈及某个民族解放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民族经济的发展时,往往以该民族地区内国家兴建了多少工矿企业从而使该地区的工农业产值、劳动生产率、人均国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支等有哪些巨大的增长来举例说明问题。不能说这种论证没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建矿山、农场、林场、电站对当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民族自身的发展和该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毕竟不是同步的。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下,如果单纯地强调以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为标志的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之间还很可能出现负相关关系,即该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及其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反而衰退或消亡了。出现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民族“族籍迷失现象”呢?其关键在于:现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或前工业化社会时期逐渐形成的;这些民族特征的形成,都与当时相对封闭的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因而其本身具有一种对特殊民族文化传统生存环境的破坏作用。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对外交往的增长,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有可能逐渐丧失其自身的特色。是因为市场商潮对不久前尚处于原始村社的简朴的人们来说,具有一种无穷的魅力。市场商潮涌入的众多前所未有的商品既可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者首推电视,它天天向人们展示的音乐、歌舞、戏剧、服饰、建筑、科教等现代世界斑斓多彩的信息,为青少年所模仿,所追求,这原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中老年的传统价值观也在为此而潜移默化。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呢?当然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推动下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本身是非民族化的或国际化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只不过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从逻辑上讲,这种发展趋势的最终结果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以后的民族消亡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一个值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因为,第一,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最终消亡,是指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同时消亡,即整个人类社会中民族差别的消失,形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而不是指在这一最终结果到来之前某一个具体的民族的消亡。第二,按照所说的“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的顺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民族的消亡发生在国家消亡之后,目前就全世界而言还远远不是一个现实性问题。第三,我国现在还处于一个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更谈不上什么国内民族消亡的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民族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民族民间工艺品,以及民族歌舞、美术等的发展,从而也使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这一切充分说明尽管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这一状况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因为民族地区本身所具有优秀而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虽然经济学意义上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并非必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从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看,如果只能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学意义上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负相关关系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从世界范围看,导致一些民族特别是弱小民族消亡的原因,除了当年殖民主义者对土著民族的屠杀、驱赶和对其生存环境的肆意破坏,以及一些国家自己对内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外,就是在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政府在少数民族的存亡问题上有意或无意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防止或改变这一状况的出现和发展,则必须依靠政府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保护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叔涛:论民族问题与经济发展――兼评《民族经济学》[J].民族研究,1995(5)

个人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

1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在1987年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这种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18、19世纪那种掠夺式的发展的反思后做出的。

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表述。根据这个表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不能够只追求经济的自我增长,而是既要考虑到经济的主要的产值方面的实现,又要保持能够在未来能够拥有永不衰竭的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全面战略,它主要包括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是一种与各个要素之间建立广泛而又友好的关系,并实现其良好的互动局面的法则。着中法则的最终实现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实现又是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基础之上,而后实现的一种多边的相互作用的共赢局面。

2经济法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统一。

谈论这个话题,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个原则入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指的是在能够承载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其主旨是,人类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自然资源有限度的利用。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用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获得经济的增长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一点在经济法中必须体现.它的存在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至于是以牺牲其他的资源,环境等作为条件的交换。这样是督促经济的发展走集约型路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2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满足全体社会人民的愿望,两极分化是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敌人。满足这一代人的愿望,也必须以不牺牲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作为前提。经济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引入公平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经济的持续的,有效的发展。

2.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一方面,共同性原则其实是和公平性原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共同的去遵守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损害集体的或者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它要实现的是经济、社会、教育、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提高。所以,这一点也是经济法立法必须引入的规则。

3经济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以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成功的衡量的标准,如果仅仅是经济利益上取得了收益,那将是不能够被定义为社会的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究其实质是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法强调的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他要求在成人社会成员差异的条件下来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平.超级秘书网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济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是经济法的观念,都始终是从社会出发的,是对于社会整体作为思考对象的。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强调的是社会整体利益,但同时也不放弃个人的利益。就是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都纳入考虑的范围。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是从社会整体成员考虑为出发点,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对于会破坏经济平稳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印的措施,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都是站在社会全体利益的视角进行思考的。其次,从市场和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调节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不公平性,而是常规制法就弥补了由于各种因为垄断或者不正当的竞争而导致的一些阻碍市场正常运行的因素。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展的需求。这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同代的公平又要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从此看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不谋而合,都是要实现公平,共同发展。把阻碍当代人和同代人不平衡发展的因素消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法之间来看。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法的制定最终也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为目的的。以保证国家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总之,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存在着不尽暗合的。用经济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种最自然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经济法会在理念和价值观上得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J]。学术研究,2001.

[2]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8,(3).

个人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个人经济发展篇9

一、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对国外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后,我们可以看出,二战以来国外的经济发展理论主流经历了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等4个阶段。这些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发展的本质经历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发展的内涵由单纯的经济层面逐步渗透到非经济层面;发展的质量由注重单一的经济增长过渡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经济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

1 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展主要立足于经济层面、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义词。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刘易斯将发展视同于增长,即“总人口人均产出的增长”。当时发展经济学家共同坚持的基本观点是: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因而,他们都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理论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归于4大因素:资本积累、新资源开发、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因素首推资本积累。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忽视自然资源的价值和环境与人口的限度,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社会领域表现为,割裂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与文化、效率与公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社会有机系统的和谐性与整体性。

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清楚地看到: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发展”并没有惠及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诸如就业、收入分配和严重贫困状况的基本改善。于是,出现了一股否定经济增长的潮流,认为发展问题应考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与贫困、不平等和失业等社会问题改善的关系。1968年,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对南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不朽之作的《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他指出:“发展”意味着从“不发达”中解脱出来,消除贫困的过程,“发展”意味着整个体系的向上运动。他认为,发展不只是GDp的增长。而且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为此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行社会改革的政策主张。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观念已开始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向减少和消灭贫困、不平等和失业方面转变。英国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1969年在新德里举行的国际发展协会第11届世界大会上的演讲是标志着这一时期发展观转变的重要文献。他说,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发生了什么变化?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这三方面都从原来的高水平上下降了,对这个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发展时期。如果这些中心问题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的情况越来越糟,特别是如果这三个方面的情况越来越糟,即使人均收入增加1倍,把它叫做“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整个20世纪70年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更加重视发展的社会效果,兴起了一场构建“社会指标运动状况”的研讨热潮。这种社会指标包括要制订出衡量生活质量的非经济尺度――诸如教育、健康、住房、犯罪、社会地位变化等等,以及使用指明更多分配性质的经济尺度――诸如收入、就业比例等等。

3 可持续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80年代形成、90年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是发展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和进展。战后大约20多年中,整个世界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但在辉煌成绩的背后,却日益凸显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给人民的生命和生活造成了危害,而且还直接制约着经济增长。于是,一种论证环境与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新型发展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就被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纳入了研究视野。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的享誉颇高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问世。该书把人类对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境界――可持续发展的境界。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承认。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当代社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新颖之处在于首次在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中引入了生态尺度,使之与先前的生产力尺度共同成为衡量发展质量的标准。

4 以人为中心综合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扩大对发展概念的理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把人类自身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手段。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首次提出人类发展这一概念,该机构从1990年起,每年发表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通过建构人类发展指数,旨在用一种简单的复合指数来度量在人类发展的基本领域中所取得的平均成就,并由此对各国进行排序。此后又编制出三种补充指数:人类贫困指数,与性别有关的发展指数和性别赋权尺度,对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该机构发表人类发展报告的目的是要使国际学术界和各国领导人把发展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人类发展上来。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等。《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讨论经

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联系。该报告指出了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一是无工作的增长,主要指经济增长却没有导致就业率的同步增长。二是无声的增长,主要指经济增长没有促进民主与自由的同步发展。三是无情的增长,意思是说经济增长反而导致贫富差距增大。四是无根的增长,是指经济增长缺乏本土文化的支撑或以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和发展的累赘为借口,压制少数民族的文化,强迫少数民族和种族接受标准的文化和语言。五是无未来的增长,主要指经济增长导致了自然资源耗竭和毁灭生物多样性,使得人类居住环境恶化。如果出现上述五类情况,增长就没有导致人类发展。

二、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

1 理论界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丰富,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

北大教授吴树青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目前还不像经济增长方式那样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叔莲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比较丰富复杂,其全部内容和体系结构尚待研究。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它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外,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认为,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三是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就是要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四是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式。

2 理论界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把自主创新进而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把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把扩大内需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把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和制度保障。

黄泰岩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下大力气,采取综合措施,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三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相应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进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大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五是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个人经济发展篇10

abstract:thetwoeconomicdevelopmentviewsarenotdifferentiatedbyviewoftruth,uniformityofhumaninterestorviewofnature,butbyviewofvalue,oppositionofhumaninterestorviewofsociety.material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isbasedonmaterialappreciation,advocatingeconomicindividualismandclaimshumanhappinesswithhumanbeingasinstrument;whilstanthropo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isbasedonhumanappreciation,advocatingeconomichumanismandallaroundhumanhappinesswithhumanbeingaspurpose.thetwoeconomicdevelopmentviewsaredifferentintheaspectsofeconomicdevelopmentdirection,guideline,patternandmethod,meanwhiletherearebasiclinksbetweenthetwodevelopmentviewsintermsoftheoreticoriginsandcontents.therefore,whencarryingoutanthropo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oneshouldclearifybothanthropo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andmaterial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andmustalsopayatentiontothebusinessofhowtodeveloptheusefulanddiscardtheuselesspartsofthelatter.nowadays,anthropo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isgraduallyreplacing,material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whileitkeepscontinuingtoimproveitself.

Keywords:material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anthropocentriceconomicDevelopmentView;Relation;Basic;trend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人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在经济建设中落实人本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在经济建设中落实人本科学发展观,就应该坚持人本经济发展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理解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基本关系和基本趋势。

一、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涵义

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区分是从价值观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从真理观角度进行的;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区分是从人类利益的对立性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从人类利益的统一性角度进行的,因为从后者出发,人类不会在价值观上将物的价值看得比人的价值更高。换言之,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区分,是从社会观角度进行的,不是从自然观角度进行的,因为面对自然界,人类利益具有统一性,人类所有的经济发展观都是人本经济发展观。

物本经济发展观是以物类价值为本的指导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为中心,将人类价值归于物类价值,重视物类价值胜过人类价值,忽视或否定人类价值(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显示出在经济发展中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忘记人类是目的,是世界的主体和主人。物本经济发展观是以资本增值为本或以财富增值为本的经济发展观。主张物本经济发展观的人本意是肯定本人价值、否定他人价值,其结果是物奴役人,人奴役人。否定物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重视资本,只是否定以资本为本。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外延分析,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本质上都是物本经济发展观,因为这些学说在社会观上都是维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说这些学说是物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其在自然观上是人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其在社会观上具有人本性。

人本经济发展观是以人类价值为本的指导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它以人类为中心,将物类价值归于人类价值,重视人类价值胜过物类价值,珍视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显示出在经济发展中将人类不仅仅当作手段,更当作目的,当作世界的主体和主人。人本经济发展观是以劳动解放为本或以人类增值为本的经济发展观。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外延分析,以西斯蒙第为代表的追求生活幸福的经济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追求劳动解放(人类解放)的经济学、以民族民主主义者为代表的追求民族平等的发展经济学等等,都属于人本经济发展观。

二、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关系

(一)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区别

1.关于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别。物本经济发展观仅仅注重追求财富增值,忽视或否定人类和谐。斯密说:无论任何国家,其经济学的最大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富和力量。[1](p64)斯密的这一经济思想一直被西方经济学所继承,宏观经济学的四大政策目标中,其核心目标就是财富增值。追求财富并没有错,但单纯追求财富就是物本主义。马克思说: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2](p486)当今西方经济学只强调效率标准,不注重公平标准,其结果是在社会关系上出现不和谐。加尔布雷斯批评西方国家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公共目标,造成失业、通胀、贫富不均、腐败、道德败坏、社会犯罪加剧、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人没有幸福可言。人本经济发展观追求人类幸福,将人类幸福与人类劳动紧密相联。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着两类劳动价值论,一类是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财富价值论),另一类是社会学的劳动价值论(人类价值论)。社会学的劳动价值论包括劳动自由论、劳动异化论和劳动解放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的本质是自由,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它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3](p158)劳动的本质是自由,所以人类的本质就是自由。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特指劳动笔者)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p57)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劳动异化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以大量篇幅谈到这一问题,指出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类整体、他人相异化。在他看来,劳动本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由于异化,劳动仅仅成为谋生的手段,而不能成为谋求幸福的手段,人的本质被异化了。他面对着劳动异化,主张劳动解放。他说: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4](p62~63)这里的劳动解放,只不过是恢复劳动的自由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自由的结果就是劳动幸福,这一点可以从他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评价与对共产主义自由劳动的设想的对比中看出来。对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他评价说: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杜勋昶: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4](p54)对于共产主义自由劳动,他设想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p37)马克思主张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主张劳动具有使人幸福的性质。在这里可以看到,劳动自由的结果就是劳动幸福。总之,社会学劳动价值论主张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这里强调的是人类价值论。

2.关于经济发展方针的区别。保障实现人类自由、幸福的原则是效率和公平。效率原则涉及人类劳动能力,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原则,可以保障人类实现在自然界中的自由和生活富裕,本质是收益大于成本。公平原则涉及人类劳动权力,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原则,是保障人类实现在社会中的自由和生活和谐,本质是权利等于义务(收益等于成本)。经济发展是一个追求财富价值、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更是一个追求人类价值、完善生产权的过程,所以,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不能偏废。物本经济发展观始终注重效率原则,但忽视和否定公平原则。西方经济学一贯注重效率原则,配第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看成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似乎是分工的结果;[6](p5)此后,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效率标准,至今几乎成了西方经济学检验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萨缪尔逊说: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7](p45)。西方经济学一贯忽视和否定公平原则,西方经济学要么认为公平问题已经解决,要么将公平问题归结为效率问题。在帕累托效率标准提出之前,萨伊以要素价值论、巴师夏以服务价值论、西尼尔以节欲论、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论、马歇尔以价格价值论,竭力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公平的,市场自发地解决了公平问题。自帕累托效率标准提出之后,西方经济学将一切经济问题归于效率问题。受其影响,研究制度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本当注重制度的公平问题,但注重的却是制度的效率问题。总之,在近代,西方经济学抛弃了公平原则。

人本经济发展观既注重效率原则,又注重公平原则。马克思这样概括未来的新社会: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8](p342)列宁说: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高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9](p50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10](p6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消灭(消除)了三大差别的公平社会。毛泽东反对两极分化,主张共同富裕。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说:许多贫农则因为生产资料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有些人欠了债,有些人出卖土地,或者出租土地。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间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11](p437)在谈到农业合作化问题时,他说: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12](p359)邓小平将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0](p123)总之,人本经济发展观始终强调效率公平兼顾原则。由于实行效率公平兼顾原则可以保障实现人类自由和人类幸福,使人类对生存状态满意,可以将这一原则称为人类满意原则。

3.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物本经济发展观从私有产权出发,实行物权(货币权力)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人本经济发展观从公有产权出发,实行人权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

物本经济发展观主张私有产权制度。西方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假定制度是给定的,这就是肯定了私有产权为主的资本主义制度。物本经济发展观从自利性的私有产权出发,主张追求效率,就必然注重资本增值,注重以物权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斯密强调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是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权为本的方式发展经济的经典概括。

人本经济发展观主张公有产权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张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4](p81)他又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13](p582)人本经济发展观从互利性的公有产权出发,主张追求公平,就必然注重劳动解放,注重以保障人权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经济。马克思批判了维护私有产权的资产阶级人权,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权本身就是特权,而私有制就是垄断。[5](p228~229)他又指出,资产阶级把历代的一切封建特权和政治垄断权合成一个金钱的大特权和大垄断权。[14](p647)他还指出: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15](p324)马克思主张人类人权,他说: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16](p454)以往人们引用这段语录,往往只注重马克思否定了市场经济,但忽视了马克思要求保障人权的思想实质。马克思强调未来的社会是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就是强调未来的社会是保障人权的社会,因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就是拥有人权的生产者;同时,马克思主张以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所主导的计划经济去代替市场经济,其初衷也是为了保障人权,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人本经济发展观主张以人权为本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4.关于经济发展方法的区别。经济发展的方法主要是提高生产能力的方法。在提高生产能力的问题上,物本经济发展观强调资本为本的方法,人本经济发展观强调劳动为本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始终注意生产能力的研究,强调对经济增长而言,资本的作用大于劳动的作用。从斯密开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都存在着资本为本的倾向。斯密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两个:其一,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受分工的影响,分工的专业化使劳动者提高技巧并减少工作转换的损失,但分工又取决于市场的发育程度和资本的积累。其二,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比率。这又取决于资本的积累。哈罗德-多玛模型在假定资本/产出比稳定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率(储蓄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唯一因素。在现代,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尽管人力资本理论承认了人力的首要作用,但是仍将人力(劳动力)归于资本,最终将劳动纳入资本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强调在生产力中人力的因素重于物力的因素。马克思主张劳动价值论,他借用资本范畴分析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时,将生产资料看作是不变资本,而将劳动力看作是可变资本,强调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当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强调了作为劳动力的人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制度变迁的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将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物利为本的方向、物效为本的方针、物权为本的方式和物力为本的方法。同时,可以将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人类幸福为本的方向、人类满意为本的方针、人类人权为本的方式和人类人力为本的方法。由于当今人类仍存在利益冲突,可以将上述人类主体改换成人民主体,则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民福为本的方向、民意为本的方针、民权为本的方式和民力为本的方法。通过上述概括,人们可以窥见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区别,从而在坚持人本经济发展观时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

(二)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联系

1.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共同理论渊源。两类经济发展观都根源于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潮,物本经济发展观是自然性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孪生兄弟,而后者是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无批判地继承,人本经济发展观是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批判地继承。

人本经济发展观就是坚持人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观。在历史上,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的人本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一种思潮。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最初出现在15、16世纪的意大利,在随后的三个世纪中,它又在英、法、德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中传播,并波及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人本主义以三种形式存在着,即以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政治中的人道主义和哲学中的人性主义存在着。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宗旨是为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幸福而高唱赞歌,在这一过程中,也给当时处于被封建专制主义奴役的劳动阶级带来一定利益。人文主义以人的主体性、自由性和世俗性对抗神的主宰性、奴役性和神圣性,其核心是主张个性解放(自由)和尘世幸福。人道主义以人道反对神道和君道,从人道出发主张天赋人权,认为最重要的人权是人的自由权和幸福权[22]。人性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感性哲学主张我欲故我在,以感性欲望为前提论证了人的自由和幸福;理性哲学主张我思故我在,以理性自由为前提论证了人的自由和幸福。从哲学世界观的角度分析,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具有历史进步性。但是,资产阶级人本主义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把人仅仅看作具有感性和理性的自然人,从而只能形成自然性人本主义哲学,又具有历史局限性。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具体人性出发,把人看作具有实践性(劳动性)的社会人,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哲学,形成了社会性人本主义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此后,在经济领域中,斯密以休谟等人的自然性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将人看作经济人(资本人),主张追求资本增值和财富增值,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形成了自然性人本主义经济发展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形成了社会性物本经济发展观,这一传统被后世的西方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而马克思以社会性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将人看作社会人(劳动人),主张劳动解放和人类增值,形成了以自然性人本经济发展观为基础的社会性人本经济发展观,这一传统为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总之,两类经济发展观都与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优秀价值观相联系。

2.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共同理论内容。

(1)自然观中的人本主义。两类经济发展观都是以自然观中的人本主义作为基础的,都包含着自然性人本主义。西方经济学主张追求财富增值、提倡效率,运用物权、发挥物力,客观上是在追求人类富裕,这就是自然观中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承认自然性人本主义。从经济发展方向看,马克思追求保障人类价值的共产主义制度,但是他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17](p22)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之一;从经济发展方针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经济发展方式看,马克思承认货币权力或货币资本权力,他说: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资料之间的牵线人[4](p140),他肯定资本(包括货币资本)的历史作用;从经济发展方法看,马克思强调生产资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5](p204)

(2)社会观中的人本因素。两类经济发展观都承认个人价值,这通过承认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表现出来。物本经济发展观主张经济人,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斯密说: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助,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6](p11~14)人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认合理的个人利益。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既不用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用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18](p156)物本经济发展观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斯密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极力反对封建特权,主张自由竞争和个人自由,这是有利于人类价值实现的。他说: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办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19](p254)人本经济发展观同样并不否认个人自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谈到共产主义理想时说: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p443)

综上所述,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有着联系,理解了这一点,便理解了两类经济发展观区分的相对性,从而有利于在坚持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

三、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

(一)人本经济发展观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

人本经济发展观之所以会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根源于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本性,根源于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在现实中,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本经济发展观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正在逐步实现。

1.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不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兴起,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突现。所谓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降低了人类生活质量的问题。战后,经济发展成为各国中心问题,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问题才被提出来。人类经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付出沉重代价的反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借以取代原有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可持续人类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1994)》中指出:可持续人类发展是这样一种意义上的发展:它不仅创造经济增长,而且关注经济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它要再造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它给予人帮助,而不是使人边缘化[20]。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不可持续发展观,展现的是人本经济发展观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

2.经济发展观取代经济增长观。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在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不加区别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的成果既可以通过涓流效应迅速地分流给社会的各阶层,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调节重新分配。然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利比亚等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中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迫使发展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涵义加以区分[21](p8~9)。赫里克和金德尔伯格说: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22](p11)显然,发展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理解为财富增值,而将经济发展主要理解为生产技术、生产制度的变革,后者已经涉及人类价值。在此后的探讨中,发展经济学家将经济发展与人类自由联系起来。托达罗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说:自由应该包括整个社会和它的成员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尽量缩小我们追求所谓发展的社会目标时所受的外部限制。[23](p98)而阿玛蒂亚森更进一步认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4],他实质上认为真实自由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25](p85)。这样理解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实质上是将发展理解为人类增值。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经济运动理解为经济发展,这一现象说明人本经济发展观正在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

(二)人本经济发展观的不断完善

1.为何需要不断完善人本经济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需要不断完善,与其历史特点有关。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但有这样几点特殊性:其一,马克思出于为工人阶级解放服务的目的,批判性地对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他的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否定了所有的市场经济,而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市场经济。其二,马克思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私有产权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由此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由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的生产方式,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总体来说是由使用价值规律支配的生产方式。其三,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侧重于从价值角度分析商品,而基本将商品的使用价值放在次要地位。这样,马克思并未强调市场价格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的是利用市场价格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其四,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虽然揭示了市场均衡,但是这种市场均衡是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均衡,不包括服务行业在内。其五,马克思分析的资本家与劳动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是一种制度性剥削关系,而当前我国虽然也存在着剥削关系,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制度性剥削关系。正是由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这类特点,使其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方面不是十分理想。虽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但那主要是解决宏观层面的问题,而微观层面的操作问题尚需经济学界的努力。

2.如何不断完善人本经济发展观。首先,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对于西方经济学,应该发扬其人本性因素,抛弃其物本性因素。粗略地说,对于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实现效率的因素、财富增值的因素,都应该坚持和发扬,而对于其不利于生产权完善的因素、实现公平的因素、人类增值的因素,都应该剔除和抛弃。具体地说,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立场(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价值目标(仅仅追求财富增值,忽视或否定人类增值)、价值原则(仅仅追求效率,忽视或否定公平)应该抛弃,而对其生产理论、价格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经济职能和经济政策理论、寻租理论、制度理论和个人价值理论等等,都是可以借鉴的。

其次,扬弃空想人本经济发展观。将事实上违背科学性但主观上追求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经济发展观称为空想人本经济发展观。斯大林的生产关系经济学就是空想人本经济发展观的体现。前苏联在斯大林指导下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于社会主义在东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后,政治经济学的着力点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斯大林选择了后者。他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26](p58)这一观点长期影响着我国,我国建国后,甚至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一直专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有其思想根源的。本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人本经济学,它主张追求人类富裕,所以重视生产力,同时它主张追求人类和谐,所以重视生产关系(生产权),它是生产力经济学与生产关系(生产权)经济学的统一。斯大林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仅仅理解为生产关系经济学是不科学的。针对斯大林的生产关系经济学,邓小平以生产力经济学来完善它,以改革经济学来丰富它。邓小平将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着力点,而将改革(生产权)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点。概而言之,邓小平以生产力经济学和改革经济学对斯大林的空想人本经济学进行了特殊意义上的扬弃。

注释:

①例如,深受法国人道主义影响的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即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坚信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平等,他们都从他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山本二三丸著,王处辉译.人本经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黄顺基等.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7]萨缪尔逊,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熊芳,雍涛.毛泽东眼中的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8]何新.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m].北京:实事出版社,2001.

[19]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20]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1994)[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21]张建华.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4]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5]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