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十篇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十篇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7:09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1

关键词:体育经济;基本条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32-02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相比于人对衣食住行的刚性需求,体育经济的发展则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体育消费需求必然会让步于必要的物质消费,而经济基础的改善必然会带动公众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升级。体育经济就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娱乐、休闲、健身的绝佳选择。在我国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的新时代,体育消费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力发展体育经济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公众文化生活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2.是民众消费观念转型的直观显现。民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一直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一项生活非必需品,以体育商品、体育设施、体育服务等项目经营为核心的体育经济随着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型而不断爆发出全新的消费需求点。从借助生活用品、基础设施进行的个体体育锻炼到自发组织的集体性体育活动,再到不断趋于多元化、专业性的现代化体育产业,公众对体育的需求已经由最初的强身健体逐步发展至休闲娱乐、减压派遣,用于体育项目的产品和设施逐步实现了产业化、专业化生产与经营,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出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型与升级。

3.是推行全民健身战略的内在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下,推行全面健身战略,提高国民素质是改善民众生活状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体育经济,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体育产业服务,广泛宣传大众体育的重要价值是推行全面健身战略实施的内在动力。体育经济的发展在顺应民众体育消费需求升级的同时,也对引导民众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必要性、创造新的体育消费点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体育经济俨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能够满足各级消费民众的需求,从大众级别的游泳、登山、羽毛球运动到消费层次较高的高尔夫运动、赛车运动、射击运动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原则空间,这对加快全面健身步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体育经济发展可满足专业体育竞技需求,体育项目科研创新需求以及大众强身健体需求,@些多样化的体育运动与科研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体育活动拓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一定的场所和运动器械,这也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具有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使得大众化的体育运动得以广泛普及。国家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并不受到市场经济的调节,而是具有显著的行政调控特点。在我国体育经济的逐渐兴起与发展当中,体育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与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全民建设口号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农村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激发农村地区体育经济增长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2.体育商业化运作的外部拉力。随着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及体育消费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以经济利润为目的的体育商品生产逐渐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运作。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商业化运作瞄准公众对体育消费的现实需求,在消费模式的不断升级与转型中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优质化的体育服务。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经济格局已经成型,体育商业化运作更具市场导向性。以社会盈利性投资为主的体育商业化运作与以国家公益性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互补的姿态全面拉动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体育商业化运作在提供优质服务和商品的同时也加快了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资源的运转与转化,这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体育经济与国际接轨具有积极作用。

3.大众体育消费的内在需求。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体育经济发展势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则成为左右市场需求的根本性因素。一方面,大众体育消费观念转型主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在温饱问题和基本物质消费得以满足后,根据经济水平不同可呈现出差异化的大众体育消费层次,因此大众对体育消费的支付能力才是影响市场需求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大众的文化程度、健身意识也是影响市场需求的关键。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派遣压力的项目,能否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并使其愿为体育运动支付是至为重要的。因此,国家对体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普及教育也成为影响大众消费观念的重要原因。

4.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体育需求虽然一直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对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项目通常只发生于人们的空暇时间。因此,社会生活方式的类型、大众在工作之余用以体育运动的时间长短成为影响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产不断趋于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的现代社会形势下,大量的人力资本得以节省,在人们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时间空闲出来,这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纯以劳动力创造社会财富的时代已然过去,当下人们正在不断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提供时间保障。在此背景下,体育经济的发展必将迈入全盛时期。

三、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加强体育扶持政策引导。尽管体育经济以市场调节为核心,但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宏观政策引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体育消费需求迅猛发展的市场形势下,我国现有的体育产业政策并不能完全适应体育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因此加强政府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建立完善的体育财政支持政策。将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从相对单一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展到体育项目科研、体育商业运作当中,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其次,建立政府调控的体育项目均衡发展政策。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体育经济发展难免会出现资源配置不均、体育消费供需失衡等方面的问题。国家要对体育产业相对薄弱的项目和地域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撑和政策支持,特别要刺激农村体育经济的崛起与发展。

2.推动体育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体育产业化就是要从对计划经济过度依赖的发展格局中转变过来,重新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体育经济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首先要培育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体育市场体系。从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体育经济已经覆盖体育娱乐、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体育表演、体育商品产销等多个市场领域。体育市场的完善与丰富,一方面要借助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健全各类市场体系,形成规范的市场运行秩序和市场监管机制;另一方面要不断推动各体育市场类型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产业互动中创造新的体育市场,引导新的体育消费需求。

3.刺激体育市场多元消费需求。体育运动发展的最初起源在于强身健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而随着人们对娱乐休闲、旅游放松等精神生活追求层次的提高,除了以强健体魄为主要功能的体育项目,S多以观赏娱乐为主的竞技类、表演类体育项目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体育投资、体育商品产销、体育等多样化市场类型相继涌现出来。做好体育产业布局,均衡调节体育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要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体育投资创造新的市场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体育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寻求项目融合与产业联动,刺激新的消费需求。

4.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在全民健身口号的推动下,我国相继建设健全了各级体育基础设施,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这部分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结果必然是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此,一方面要重视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共事业服务部门设置专门的管理岗位和人员,负责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保养与升级,从而满足社会民众的体育需求,这对节省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经费具有显著效果。另一方面则要调整当前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可以实行以政府为监管以社会为主导的多面管理模式,在体育设施建设完成后引入社会资金力量用于设施的维护与升级。在保障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积极性。

四、结语

体育经济既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民众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下带动经济转型、刺激体育市场消费的重要推手。体育经济发展是国家政策、资金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自我调节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发挥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价值,就要结合好政府、市场两方面,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要着手引导消费升级。

参考文献:

[1]明君.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18).

[2]马晓云.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对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10).

[3]赵向威.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4).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2

一根据唯物史观的原理,价值观的历史发展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发展的观念表现,物质生产及其赖以进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价值观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必定会反映出价值观的变化。

首先,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形态决定着政党价值观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需要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状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政党及其价值观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状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也就更不可能出现政党价值观。政党及其价值观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有在政治权力能够成为一种可以用来实现某种利益的力量,商品经济生产的自由平等原则渗透到了政治领域时,政党现象才有可能产生。[1]当人类历史发展到近代社会,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政党和政党价值观才得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党及其价值观的产生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条件的发展为政党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根本性前提和基础。作为特定阶级或政治集团意识理论化、系统化的政党价值观,自然反映并受制于特定社会物质生产、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状况。“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2](p•611)举例来说,诞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土壤之上,凭着一股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进取精神,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政党,这些它们产生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状态就决定了其价值观必然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社会化大生产大大普及、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不仅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决定了它们的价值观必然体现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就表明,政党价值观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之上形成的。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产生了不同性质的政党和政党价值观。在美国,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孕育了共和党和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它们的价值观也都包含着“民主”、“自由”等资产阶级性质和元素;在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唤起了民众的环保意识,于是德国绿党应运而生,其价值观也相应地是重视环保的生态主义。这些例子,说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对政党价值观的决定性作用。在政党价值观中,必然包含着政党在经济方面的主张。对于任何政党和政党价值观而言,其经济主张都是在特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提出来的,都是以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比如,在瑞典长期执政的社会一贯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和“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人民之间的伙伴关系”,并全面推行和强化社会改良与社会福利措施,这实际上是依据瑞典的经济条件尤其是经济模式而提出的。只有如此,才能使政党价值观符合经济发展状况和要求,符合民众的经济利益和需要,政党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相反,如果政党的经济主张和价值观脱离了社会经济条件,政党就不能代表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最终走向失败。这是社会经济条件对政党价值观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表现。

其次,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决定着政党价值观的变化与更新。任何社会的经济条件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工具的应用、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外来经济因素的影响等。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总体经济形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尤其是先进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处于急速的发展变化之中。实践证明,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会引起政党价值观的变化与更新。如前所述,政党的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这就决定了,政党价值观不仅是在一定的历史经济条件下产生,而且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与更新。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条件都有特定的表现和反映,处于特定时代(阶段或时期)的政党都会面临着特定的任务和使命。相应地,政党价值观必然与这些特定时代的特定任务和使命联系在一起。形势和任务变了,政党价值观也会随之变化。只有不断调整、更新政党价值观,政党及其价值观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要求,从而稳固自己的经济基础。从政党实践来看,因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政党价值观变化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商品、技术、信息,尤其是资本在全球市场自由流动,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商品、资本流动加快,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局部的危机很可能产生一种一损皆损的连锁反应。针对以上情况,西欧各国政党积极调整价值观,寻求对策:在德国,施罗德的“新中间主义”更多考虑到德国工会传统势力较为强大的现实特点,在谨慎吸收新自由主义的若干做法的同时特别注重维护社会公正和基本社会福利保障,以避免与工会势力发生直接冲突;在英国,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从英国保守党连续执政十多年、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根深蒂固的实际出发,主张重新界定政府、市场和个人的作用,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参与,建立一个更加公开、公正和繁荣的社会,因此在经济社会领域接纳了较多的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东西,以便赢得选民的认可和支持;在法国,若斯潘的“新社会主义”则继承了法国社会党的独特传统,并顾及到左翼执政联盟内共产党、绿党等左翼激进政党的政治主张,提出“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的口号,并呼吁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必要的调控。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综上可见,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变化着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这是我们探讨政党价值观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政党是代表特定阶级、阶层利益和愿望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特性。在社会政治状况中,阶级基础成为最重要的方面。政党价值观作为政党所代表的那部分阶级意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形式,自然受到阶级基础的制约。阶级基础是影响政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另一根本因素。其一,有什么样的阶级基础,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比如,资产阶级各政党是以大大小小的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由此形成了反映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各种价值观,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国家主义等。资产阶级政党尽管有形形的派别,但其价值观根本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试图把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维护资产阶级或不同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资产阶级政党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宣扬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声称代表着全人类的价值观,但具有明显的虚假性和局限性。比如,资产阶级政党标榜的“民主”的价值观绝非普通民众的真正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虚假的民主,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行。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援引马克思主义教导工人的话说:“一分钟也不要忘记这种‘民主’的资产阶级性质,忘记它是有历史条件的和有历史局限性的,不要‘迷信’‘国家’,不要忘记,不仅在君主制度下,就是在最民主的共和制度下,国家也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资产阶级不得不伪善地把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是剥削者对劳动群众的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说成‘全民政权’或者一般民主,纯粹民主。”[3]

相反,无产阶级政党以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由此形成了反映工人阶级思想意识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p•285)以中国共产党为例,它的价值观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所决定的。“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4]事实上,自政党产生以来,价值观一直是形成政党分野、划分政党类别的主要内容。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还在于各自政党所依靠的阶级基础的不同、甚至是势不两立。可以说,只要阶级基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党的价值观一般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二,当阶级结构和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政党价值观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级结构常常处于变动之中。有的阶级在发展壮大,有的在萎缩减少,同时还会形成新的社会阶层。这种情况,如上所述,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由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明显。近年来西方国家政党价值观的调整,根本性因素还是由于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使这些政党原来赖以依存的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又比如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传统产业工人大大减少,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价值观念也较能与新的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趋向相适应。而那些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中的工人群众,随着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扩大自身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基础,使之既能反映工人阶级的优秀价值理念,而且还能反映新兴社会阶层中出现的先进价值理念。党的十六大据此对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5]可见,当阶级结构和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政党的价值观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整合新的社会阶层。一个政党只有代表最广泛的社会利益,获得社会大众最广泛的支持,才会获取或延续其执政地位。如果不能及时扩大其执政的社会基础、阶级基础,将其角色由代表一定阶层的利益转换为代表全社会的利益,就人为地减少了其执政合法性的来源,或者容易给另一个政党或政治组织来代表执政党所不能代表的那些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的机会,从而增加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风险。

三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影响之外,还必须具备特定的文化条件。这是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必然会在文化上体现出来。反过来,诞生于一定经济和政治条件之上的文化,又必然会对经济和政治起着反作用。由于政党价值观的特征,影响政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指政治文化传统。所谓政治文化传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至今仍存在着的、所特有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积淀。各个民族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系统。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与积淀,政治文化传统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萌生于社会之中,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形成并发挥着影响。

任何政党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条件。作为传统与现实的交融,政治文化传统满足了这种需要,它为政党价值观提供萌发和存在的氛围和条件。社会成员通过共同的生活,逐渐产生共同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成根植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之中的政治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那些具有更多共同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政治理想而走到了一起,组织起来,共同奋斗,于是政党应运而生,并经过长期的政党实践,最终形成稳固的政党价值观。政治文化传统规定着政党成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决定着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任何政党价值观的孕育和萌生都离不开政治文化传统的滋养与浸润;任何政党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都不是简单地建立在个别政治领袖的政治信仰上,也不是建立在个别政治集团的政治信仰上,它必须建立在以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政治信仰为坚实基础的政治文化传统上。可以说,正是各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孕育了政党。西方追求自由、民主等的政治文化传统,孕育了自由党、等资产阶级政党,以及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政党价值观;中国崇尚民本的政治文化传统,催生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及其“三民主义”的价值观。不仅如此,政治文化传统还是政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6]就政党价值观而言,它必须在政治文化传统的哺育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任何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资源。政治文化传统恰恰为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定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文化的功能之所以得以发挥,不是以强迫和统治为基础,而是通过积极和同意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只有当政党成员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认同和较强的忠诚度时,政党及其价值观才能得以形成并延续下去。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文化传统通过一系列的信仰活动、语言和其他符号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政党这一政治组织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区别特征,从而构建并稳定政党及其成员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政治文化传统所提供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使得政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相应得到加强,政党成员在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凝聚力作用下,激发出对政党的信心和热情,坚定其实现行动目标的决心,形成推动政党发展的内推力,同时也使政党价值观对社会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可以说,政治文化传统是政党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政治文化传统为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它使得政党价值观必然带有政治文化传统的印记和因子。经常的情况是,政治文化传统本身很多就是政党价值观的内在元素。中国的“三民主义”价值观不仅受到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民本思想的重要影响,而且含有“民本”思想的因子。孙中山先生曾说明“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认为“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7]。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的自由,“也是西方社会公民政治心态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8]自由至上的政治文化传统,使得西方很多政党的价值观都包含着崇尚自由的内容和因子。

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决定了政党价值观必须与本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相契合。只有这样,政党价值观才能适应广大民众的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才能更具有吸引力,才能开辟自身传播的更广阔空间,政党也才能赢得更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壮大。在世界范围内,各个政党兴衰沉浮的历史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英国保守党所奉行的保守主义的价值观,正是因其符合了英国社会保守的政治文化传统和英国民众保守的政治价值取向,才使其始终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保守党也因此在政坛上历经三百年而不衰。再比如中国共产党,只有与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获得广泛传播。有论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张的人类理想社会及民主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之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的这种共同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基础,也是中国思想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素。”[9]笔者在拙著《论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一书中也曾谈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其一,中国实际,既包括现实国情,也包括文化传统。因为,今天的中国不过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阶段,传统是由过去通向未来的桥梁。现实的中国文化中传承着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基因,现代精神传统中的不少因素,仍然是现实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和思维定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蕴含着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其二,从文化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异域文化,它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就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找到历史契合点,与中国文化传统结合。”[10]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只是强调政治文化传统在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而不是说政治文化传统只是文化的惟一因素。事实上,政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还会受到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党价值观不仅要与政治文化传统相契合,还必须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我们在理解政治文化传统与政党价值观的关系时,切不可忽视这一点。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思想脉络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发展变化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且,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源泉是人和外界自然条件,因此,还必然存在着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劳动生产力关系。这些关系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生产活动看,为了进行生产,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必然产生关系。①从社会生活看,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因此,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不仅要人与人和谐相处,而且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经济发展观中,是把经济、社会、人及自然界统一在了时间和空间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社会发展过程,提出了他们的发展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利用自然,把他们的劳动和自然相结合,形成劳动生产力,完成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获得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财富,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客观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存在着矛盾,因为,外界自然条件是自然界免费提供给人类使用的,如果人类把自然条件当作免费的午餐任意享有,虽然可以方便地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更多的需求,但是,这对于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依赖于自然条件而生存发展的人类来说,是在损害人类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毁坏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和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紧密相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考察,认为通过资本所有者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积累确实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异化为资本,人的劳动和自然也异化为资本,资本支配着劳动和自然,发展生产力只是无限制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如何使用生产力源泉,采用什么方式提高生产力,都以是否能够为资本带来剩余价值为目标。虽然在不可再生资源供给能力下降而需求量不断增加情况下,在价值规律作用下,资本家必须要通过节约自然资源来节约不变资本,因此也会考虑通过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来实现在自然资源使用上节约从而节约不变资本。但是,所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方法的使用都要以资本能否获得最大剩余价值为目的,只要能够廉价而方便地支配自然,满足获得最大剩余价值的欲望,资本绝对不会关心其生产目的之外的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问题。从实践中看,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相比较,对自然资源的这种节约不足挂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对生产力源泉――土地和工人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为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即消除异化,回归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适合人类本性的状态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要联合起来,共同控制和利用自然,以最小的劳动和自然的耗费,完成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③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转变社会生产方式,这个转变是资本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④只有当以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结合时,即在科学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类才能真正有意识地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遵循马克思的方法和思想脉络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发展观,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把经济、社会、自然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联合劳动、共同利用和控制自然的社会生产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即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方式;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上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构建是核心,它把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统一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原则下,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巩固和发展。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思想脉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其可持续发展观的探寻,把劳动价值论作为切入点和理论基础是题中之义。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一般商品经济形态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这个关系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就是劳动的生产力,重要的是劳动力利用自然条件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力的效率和发展能力;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价值关系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平等进行商品经济活动的生产关系,重要的是公平劳动和公平交易以实现通过劳动所应获得的物质利益,价值规律作为基本经济规律对此起调节作用。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质决定着商品经济形态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以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最大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顾劳动者的发展和对自然条件的破坏发展生产力,制约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此推论出人类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人类必须要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联合劳动的方式,通过共同控制和利用自然,以最小的劳动和自然的耗费,完成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并且把良好的自然条件留给子孙后代,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枢纽。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我们指明了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思路,即在商品经济形态背景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在此之上建立的劳动两重性学说为枢纽,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视角去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生产力视角

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思想脉络,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从生产力本源角度看,劳动生产力的源泉是劳动和人周围的外界自然条件。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劳动生产力的两个源泉必须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出来。从生产力的形成角度看,劳动者在利用人周围的外界自然条件进行物质变换时所形成的生产力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人类通过发展生产力为自己谋福利时,要选择善待外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即劳动生产力三要素要以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相结合。从生产力发展源泉的角度看,劳动生产力分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三个部分,它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无偿提供出“自然力”,共同构成了生产力发展体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生产力发展体系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它是生产力两个源泉结合的结果,劳动力的体力和智力越好,自然条件越好,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水平越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因此越高。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都是劳动者在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过程中通过分工协作和智力发展产生出来的,是从劳动者一方利用自然条件能力的提高。从劳动生产力体系三个部分各自的发展方式看,虽然都对生产力的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中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尤为重要,起着带动劳动生产力体系中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传统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以节约劳动为特征,虽然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生产力发展方式是以自然物质的高消耗和污染物的高排放为特征的,是一个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所以,转变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在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方式上,必须要构建一个既节约劳动又节约自然条件的技术体系。

综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可以看到,其生产力发展理论就是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生产力发展源泉和生产关系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实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有深入研究。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社会、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人自身的再生产和外界自然条件的协调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十分重要。只有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消除影响人口不合理增长的内在因素(由社会生产方式产生的),才能够解决相对过剩人口和由此带来的贫困问题,才能提高人口质量,转变观念,避免因人口过快增长给外界自然条件造成的压力。

人与外界自然条件和谐相处,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也十分重要。马克思为此讨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对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对自然条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讨论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

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生产关系是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阻碍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的深刻剖析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和它之前的生产关系相比,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个发展是以损害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和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以对自然物质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是以一方面许多社会成员不能满足生活需要而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得不强制中断生产过程使劳动力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着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若要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是被动地适应生产力,而是对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式起着引领作用。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应该是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生产关系。

在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公平效率观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与平等相关的概念,总结出适用于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平关系的判别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本质上是权利平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用劳动作为衡量标准,权利平等本质上是指公平支出劳动和公平交换劳动,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分配劳动成果是平等的,我们把它称为劳动平等。实现劳动平等的条件是社会成员公平拥有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公平拥有和使用生产条件的权利。以劳动为衡量尺度的权利平等,在分配的结果和消费的结果上因为不同劳动者各自劳动效率的差别和其他一些非劳动因素影响,又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以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是否存在差距为衡量权利是否平等的标准,我们把它称为享有劳动成果平等。

关于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平关系的判别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抽象掉具体社会形态的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平等是评价公平与否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公平和效率是统一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不存在劳动平等,能否通过最大限度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使用是否有效率的标准。在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公平和效率必然是对立的;在通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原则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保障实现劳动平等,在初级层次上通过价值规律调节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实现享有劳动成果平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商品经济消亡、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而不是谋生手段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以享有劳动成果平等作为公平与否的评价标准,在享有劳动成果平等基础上,实现高级层次的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不存在劳动平等,公平和效率尖锐对立;人自身的自然在劳动的异化中被全面破坏;人周围的自然条件被异化为不费资本分文的资本的生产力而被无限制利用;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强行中断了生产力的发展,浪费着生产力的两个源泉――劳动力和自然条件。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对人本身的自然和其外界自然条件的破坏,阻碍着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能够推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关系能够保障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对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下,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自然条件和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这为价值规律发挥其实现公平劳动、公平交换劳动、公平享有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除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资本雇佣劳动关系,能够保障实现劳动平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而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实现享有劳动成果平等,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可以得到保障。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自然条件和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社会可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原则来全面规划管理和使用自然条件。由此可以看到,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中的强有力的能动作用,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推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

从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如下特征:包容价值关系和价值规律,保障在社会成员在公平使用自然条件基础上实现劳动平等;保障劳动者一定程度上实现享有劳动成果平等,使劳动者有平等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社会管理者真正代表当代和子孙后代全体社会成员合理利用、管理自然条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下,根据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调整完善生产关系,通过体现包容价值关系和价值规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对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在方法论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方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入手构建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把经济、社会、自然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去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视野开阔,其方法论和研究视野对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当今世界是商品经济形态的世界,所以,马克思剖析商品经济的细胞建立起来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我们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视角去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劳动价值论不仅为我们研究商品经济形态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而且为我们指明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路。第三,生产力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它为我们探寻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其逻辑关系分明的生产力理论体系给我们研究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研究的思维进程。第四,生产关系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重要地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是被动地适应生产力,而是对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式起着引领作用;公平效率统一在以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生产关系调整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五,人口理论即人自身的再生产和发展理论、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生产排泄物循环利用问题对于我们实践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点概括如下:第一,以劳动价值论为切入点和理论基础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探寻。第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其生产力理论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从生产力本源角度看,劳动生产力的源泉是劳动和人周围的外界自然条件;从生产力的形成角度看,劳动者在利用人周围的外界自然条件进行物质变换时所形成的生产力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人类通过发展生产力为自己谋福利时,劳动生产力三要素要以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相结合;从生产力发展源泉的角度看,劳动生产力分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体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第三,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公平效率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与平等相关的概念,总结出适用于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平关系的判别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四,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想,即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强有力的能动作用,推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核心是保障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第五,提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如下特征:包容价值关系和价值规律,保障社会成员在公平使用自然条件基础上实现劳动平等;保障劳动者一定程度上实现享有劳动成果平等,使劳动者享有平等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社会管理者真正代表当代和子孙后代全体社会成员合理利用、管理自然条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下,根据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调整完善生产关系,通过体现包容价值关系和价值规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本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可持续发展观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方法论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生产力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生产关系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重要地位,公平效率观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人口理论、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生产排泄物循环利用问题对于实践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作者为内蒙古大学教授;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探寻”最终成果,项目编号:07BKS023)

注释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4

一、动因和动力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阶级斗争与生产力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如何正确理解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对于诸如生产力发展(即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即政治变革)在历史中的作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都有过反复的论述,在理论上是最早讲得很明确的。这方面最早的经典式的理论概括,见于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序言》中阐述的观点,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和补充。他们在后来发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恩格斯晚年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这些通信大多是为解答当时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疑问而写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性,议论周密,思想深刻,例如,在谈到只摘引有关经济条件与政治斗争的关系时,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一封通信中写道:“……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写道:“我们认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以上这些论述讲得非常清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两者作用的关系时,始终坚持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上层建筑包括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也要起不同的作用。但是不管它们所起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有多么大,都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且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起作用,因而归根到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时,绝不能离开这个基本观点。既然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变动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又强调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并且把阶级斗争称之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直接动力”、“真正动力”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决定作用”和“推动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发现他们谈到历史发展的问题时,不仅讲到“动力”,而且讲到“动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早期著作中,他们就开始提出历史的动力问题。在1859年恩格斯向德国读者介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著名原理时,使用了“动因”一词,提到历史上的每次行动“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在后期的著作中,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动因”加以分别论列,似乎更为常见。例如在《反杜林论》中写道:“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写道:“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后来在1892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一词的科学含义时,将“伟大动力”和“终极原因”两者并列提出来:“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经济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动因,这是说,它们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是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所谓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就是指此而言,正如存在决定意识一样。这种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社会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从一种经济形态演变为另一种经济形态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但是,不管生产力或经济条件具有多么大的决定性作用,它只能不自觉地、不自主地对历史进程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们自己,历史的发展要靠社会的人的实践改造活动。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历史的运动总是通过不断提出和追求自己的目的的阶级的人来实现的。这样,阶级斗争就不能不成为实现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造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说它是阶级社会中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众所周知,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十分冷静地客观地估计了经济的最后决定作用,但却从来都不是经济自发论的崇拜者,相反,他们极其重视阶级斗争、革命暴力在历史中的伟大作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把暴力比之为历史发展的助产婆,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这句名言启示我们,新社会孕育于旧社会的母体之中,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根本没有孕育有新社会的婴儿,那么,不管多么高明的助产婆,也不可能催成一个新社会来。这个形象的比喻,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暴力论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革命暴力论的界限;划分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论同杜林的暴力论的界限。社会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新的经济因素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起作用的产物,不是单纯的暴力的产物。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没有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并趋于成熟,单纯的革命暴力只能引起改朝换代,而不能造成真正的社会革命。这句名言也告诉我们,新社会尽管孕育在旧社会之中,但是它却难以自发地诞生,而要有暴力这个助产婆来帮助催生,以缩短新社会诞生的时间。新阶级一旦通过革命掌握了政权,可以利用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以巨大推动。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了“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两者的辩证关系。

二、从资产阶级革命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的相互关系

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阶级斗争两者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在阶级社会里则是处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同样,阶级斗争的发展,政治斗争的进行,也总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之中;发展经济的斗争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形式,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总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下面我们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例,粗疏地来探索一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1.历史上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经在封建母体内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不是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有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母体内不够成熟的条件下,由于国际条件的具备,例如整个时代潮流的变化和国际援助的存在,有些国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也可能提前爆发革命。但新的经济条件成熟的程度,归根到底决定革命暴力对旧的社会经济阶构和旧阶级打击到什么程度,以及新阶级所建立的新国家机器和各种制度适应新社会到底需要到什么程度。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17世纪中叶英国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比英国革命彻底得多。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影响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在19世纪中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高潮,拉丁美洲也被卷入革命洪流。由于这个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要薄弱得多,尽管独立运动打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印记,却显示出很大的不彻底性,独立以后长期不能走上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道路。这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依靠暴力可以摧垮旧制度,但仅仅依靠暴力却不能建立起新制度。2.革命暴力加速历史进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权,主要在于用疾风暴雨的方式打碎封建旧基础,消除封建旧垃圾,以解放生产力。在法国大革命中,7月14日、9月2日这些光辉的战斗日,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里程碑,没有这些战斗日就不可能迅速摧垮旧制度,不可能把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斗争进行得这样彻底。3.资产阶级要在政治上取得完全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单靠政治革命的完成,还必须有待于经济革命的完成。把资产阶级革命描绘成似乎是一次打击完成的,以为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就牢固地掌握了政权,经济的高涨就会立即到来,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历史告诉我们,革命只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在17世纪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革命结束之后,长期同新贵族分享政权,而且处于次要地位。只有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英国工业生产和贸易面貌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工业革命又作用于政治生活,带来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改革和谷物法的废除,从而才保证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最后胜利。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各国的前资本主义残余才逐步全部消灭。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5

[关键词]新疆;产业转移;基础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57-03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根据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或地区的分工形态是由该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的,由于资源禀赋各异,一国或地区应该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而且随着生产要索的转移,也能够促进低梯度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加快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具有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是落后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新疆位于我国落后的西部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便捷途径,是实现充分开放合作的突破口,也是进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助推器。那么研究新疆的产业转移问题,必须首先对新疆自身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评价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新疆存在的优劣势,为新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二、新疆在我国的经济梯度中的地位分析

产业转移发生的基础是区域之间经济梯度的差异,在研究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时,必须首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梯度进行划分,并客观分析新疆在全国的经济梯度中所处的地位。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经济梯度进行分类,系统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品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作,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将所有的样品合并为一类。根据聚类分析的步骤,建立经济梯度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五个指标,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作为分析对象,经过数据的具体测算各指标值如表1所示。

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出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梯度分类:

第一类:上海、北京、天津

第二类:浙江、广东、山东、江苏

第三类:陕西、重庆、吉林、内蒙古、福建、辽宁

第四类:四川、河南、河北、黑龙江、广西、江西、安徽、湖北、湖南

第五类:宁夏、青海、海南、山西、新疆、云南、、甘肃、贵州

通过分析上表可以得出,我国当今的经济梯度大致分为五类,而新疆处于第五类区域,位于全国经济梯度的底端,和东部的高梯度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有承接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与基础。

三、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1.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源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得天独厚,既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又有相对丰富的农业资源、水资源与旅游资源,是我国一个资源性省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作为中国能源富集区,新疆已被列入国家重要资源战略接替区。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至2008年,新疆已发现矿种138种,探明资源储量的117种,其中10种储量居全国首位,23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矿产种类全、资源量大,其中能源矿产中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新疆石油预澳0资源量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

新疆拥有极其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疆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为10.28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主要农、畜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番茄、葡萄、瓜果、绵羊毛、肠衣等,其中棉花、甜菜、番茄、葡萄等更是作为新疆的特色农产品闻名国内外。新疆2007年水资源总量为962.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789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910.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562.57亿立方米,新疆河流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山地降水和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融水,全疆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太阳能理论蕴藏量为1450千瓦时/平方米・年-1720千瓦时/平方米・年,年日照总时数达2550小时-35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

2.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本条件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本条件应从其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素质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劳动力价格方面,新疆具有比较优势。2008年新疆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24,68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并且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以及其他单位的年平均工资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22、1.4和5.5个百分点,可见新疆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价格普遍低于我国平均水平,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但是从新疆人力资本的劳动力素质上来看,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利条件。据统计,从新疆人口的知识结构来看,2008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12.2%。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比重超过80%,这表明新疆缺乏高素质人才,这是新疆人力资本条件的劣势,并且新疆的高素质科技型人才流失较严重,这些都会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构成不利影响,应该积极改善其劳动力的素质。

四、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条件分析

从产业基础方面来看,新疆近几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产业条件,三次产业都在稳步发展。2008年新疆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4%、49.7%和33.9%,而且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不断缩小,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扩大,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基本保持稳定,表明新疆已经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从产业配套设施条件方面来看,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交通、邮电、供水供电、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基础设施、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发展迅速。但是从客观上讲,新疆的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基本齐全,但与我国其他省市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比较落后

的,所以还要继续加快建设步伐。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产业配套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的基本形式是发展产业集群,新疆现已建成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但新疆的产业集群规模较小,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特点不突出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而且新疆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不强,降低了产业的竞争力,这些应该进一步改进。

五、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和政策条件分析

1.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新疆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国境线长、毗邻国家多,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600多公里,有15个陆路边境口岸,是祖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和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之一。新疆有60多个对外开放的县市,7个与中亚周边接壤的沿边地、州市,而且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新疆的“双向开放、东进西出”提供了良好契机,成为连接亚太地区和整个欧洲地区的最便利的运输通道,是西部大开发中“东联西出”的桥头堡。今后随着新亚欧大陆桥进一步发挥作用,口岸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新疆的区位优势会更增强,这一优势对于旨在开拓中亚市场的产业转移尤其具有吸引力。

2.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给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对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2010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第十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支持,并提出要积极有序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竞争优势,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且2010年5月召开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会议的召开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国家提出举全国之力“反哺”新疆,出台了大规模的新疆投资优惠政策,提出要把喀什建立为经济特区,全国19个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并且在具体的招商引资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都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6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但可以优势互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也可以加速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伐,还对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及其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区域经济作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具有严格的内涵: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区域;2、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4、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5、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在我国目前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怎么使各地区都发展起来,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就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和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区域和产业是不可分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必定会带动一批产业发达起来。还要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

(二)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历史重任,也是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其任务相当艰巨。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双重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实现现代化应是一个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

(三)新时期中国最根本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仅对于实现现代化,而且对保持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再树强国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借鉴和政策选择

(一)平衡发展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平衡增长论。他主张各个部门和产业同时投资以推进经济发展。他指出了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并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是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而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种工业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的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从恶性循环的僵局中脱逃出来。这一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它为发展中国家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填平“低水平均衡陷阱”,改善“瓶颈”制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迄今为止在实践中还难以找到平衡增长的成功范例。其弊病在于难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1)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内的工业同时投资,显然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巨额资金,这对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依赖外国资本也是靠不住的。(2)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也难以解决。同时投资,全面推进将意味着各个产业效率上的良莠不齐,高效率产业的比重不是很大,低效率产业大量存在,也就决定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

(二)平衡发展理论

以赫尔希曼、缪尔达尔、诺思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如:

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他据此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不是取消而是要维护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社会经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守恒或趋于平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但不是简单地循环运转,而是具有累积效果的。这个原理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客观运动,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描述,又是制定政策的可靠依据。此外他还提出了回流效应理论,揭示了区域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张变化。

上述观点也有局限:不平衡增长理论并没有充分回答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界限以及不平衡增长内部多种状态的区分,这给实践中对增长方面的界定和判断增加了难度,它没有充分回答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的关系。

(三)增长极理论

这是一种不平衡增长的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所谓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理论对今天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上述理论对我们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原则和措施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改变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面貌,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大政策和发展战略,主要有:

1.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东后西,实行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发挥带动、示范、帮助的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国地理条件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差别。过去我们推行平衡发展,结果是具备条件的地区多年没有较大发展,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下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太大的进步。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总政策,使我国东部有条件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当然也使地区差距扩大。同志继承邓小平同志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构想,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部地区的示范带动和帮助之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超长发展,迅速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为提高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

2.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应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各地区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势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加强各地区合理分工,避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要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色和区域合作的经济体系。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重点

(一)发挥中心城市和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及帮助作用。

(二)发展特色经济,利用分工,发挥地区优势。

(三)发展并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整合各地区经济,优势互补、区域协作。

(四)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贸加强我们的优势产业和地区经济实力。

(五)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含量,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法国]j·b希德维尔,区域经济规划问题[m]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6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7

【关键词】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特有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客观性

economyregulationanditobjectivity-seniorhighschoolpoliticalalittlebithotproblemofthelessonteaching

wangZhang-sheng

【abstract】theeconomyregulationisobjective,peoplewanttoknowandmakeuseofobjectiveeconomytheregulationobtainsocialismconstructionbusinessofvictory.Basiceconomytheregulationoccupypredominanceposition,dominationandcheckandsupervisioninthesocietythealltheeconomytheregulationsystemothereconomyregulation.natureregulationandeconomytheregulationhavedifferentandsimilarpoint.theeconomyregulationisdividedintohaveespeciallyeconomyregulationwithtotalhaveeconomyregulation.

【Keywords】economyregulation;Basiceconomyregulation;natureregulation;Haveeconomyregulationespecially;totalhaveeconomyregulation;objectivity

经济规律是政治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什么是经济规律?什么是基本经济规律

1.1经济规律。涵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而社会生产关系,是在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任何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经济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也是很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是表面联系,是偶然性联系,它不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本质联系则与此不同,它是内部联系,是必然联系。本质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诸方面彼此联结,共处于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经济规律是以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为基础,它是从本质联系中产生的,而且又在本质联系范围内直接发生作用。譬如: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规律‘是两个表面上互相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这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1]

经济规律作为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它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重复性,是说这种联系在同类事物中反复出现,经常存在,始终起作用。普遍性,是说这种联系在同类事物中都存在。而本质联系,则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代表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注意,经济规律深藏在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部,它的作用总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才能贯彻和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还必须重视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考察和研究。

1.2基本经济规律。涵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这样的一种经济规律,它不是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某些个别方面或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某一社会生产本质的规律。它体现某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特征,决定某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譬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起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就是这样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切最重要的现象,不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任何方面,都是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的。因为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榨取剩余价值这个轴心转动的。决定资本家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生产得多点还是少点;生产出来的商品是早点卖出去,还是囤积起来暂时不卖;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是多添置些机器设备,还是多雇一些工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能否取得更多的利润为转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这说明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规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因而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比较

2.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2.2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

2.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会直接涉及到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3.特有经济规律与共有经济规律

分类标准:经济条件和其发生作用的范围

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2]斯大林指出:“各种社会形态在它的经济发展中,不仅服从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而且还服从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规律互相分开着,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互相联系着。”[3]因此,认识特有经济规律和共有经济规律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经济规律总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一定经济时期发生作用。而政治经济学必然要结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来提示发生作用的特殊规律。

涵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是反映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经济现象的某一特殊本质的经济规律。它只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随着这种特定的社会形态被另一种社会形态所代替,这种特有的经济规律也就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另一种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譬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等,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有的经济规律。它们反映的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这种特殊的经济关系。不论哪个国家,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这些特有经济规律就发生作用。而当无产阶级经过革命斗争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规律就失去效力,退出历史舞台。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社会主义的特有经济规律就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在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

涵义:共有的经济规律又叫普遍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里或几个社会经济形态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譬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的规律,是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另一种是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都存在,也是共有经济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等。

为什么经济规律会分成特有的经济规律和共有的经济规律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世代相承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每一代人在开始进行经济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如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是石器工具、铁器工具还是机器?应用什么样的动力和劳动对象,是电力、蒸汽机还是人力、畜力,是棉花还是化学纤维?人们之间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互助合作关系还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一切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创立的,而是上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而不能人为地割断历史。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它的阶段性,又有它的连续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生各种特有的经济规律;而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产生共有的经济规律。

阶段性。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根据生产力的不同状况和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生产关系,分成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每个社会经济形态所以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特殊阶段,就是因为有着和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的特殊的经济本质。而经济运动的本质不同,意味着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处的经济条件有着根本的区别,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他们的经济活动的。

连续性。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连接一个向前发展的;所以,在这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有着某些共同的属性。既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有着某些共同的内容,因而必然有表现这种共同本质的共有的经济规律。如果说各种特有经济规律把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分开来,那么,这种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共有的经济规律则使它们互相联系着,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形成一种统一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在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各种特有的经济规律和某些共有的经济规律都在发生作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有一个经济规律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全部经济规律体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支配和制约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说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和人们的主观认识相对而存在的。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4.1经济规律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经济条件变化了,经济规律的作用也会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经济条件消失了,经济规律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比如: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如果不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就不存在、不起作用。

4.2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也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有它的客观内容和要求;否则,也就不成其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也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如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要求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他们产品时必须实行等价的原则。这是由商品经济条件决定的。

总之,因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既不能“消灭”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不管人们主观意识如何,承认还是不承认,喜欢还是不喜欢,经济规律总是客观存在并起作用。承认和研究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在政治经济学中被正确地反映出来,就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客观规律。我们研究经济规律客观性的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研究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首先要研究经济规律赖以存在和起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弄清楚经济规律和客观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弄清楚经济规律的客观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利用方法,我们才能掌握并利用经济规律。

5.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但是,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就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也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作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通过改变经济条件,来限制某些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或者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生作用的充足条件和广阔场所,利用它为社会谋福利。

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替换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原有的经济条件消灭了,以此为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也随之退出;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的。

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就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所谓主观能动性,是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而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是正确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经济规律客观性决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在任何时候,决不可以超越客观经济规律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只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于社会。同时,也必须看到,要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甚至否认客观经济规律,这是主观唯心论;如果片面强调客观经济规律,而忽视甚至否认主观能动性,这是机械唯物论。这两种情况,都违反了经济规律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经济规律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道路,也是历史的结论。

那么,怎样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实现经济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而且只能是实践,客观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隐藏在事物的内部。要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必须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人们通过反复实践,客观经济规律不断地为主观所认识和掌握;同时,也通过实践使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是在实践中实现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反复实践,是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由之路。

1962年1月,同志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经济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4]――历史早已深刻表明,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败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5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6-187页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93页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8

一、川中丘陵地区农业资源的局限性

川中丘陵地区由于不平坦,其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而言,存在许多局限性。

1.生产规模、集约化难度大

由于不同程度存在坡地和谷地,地势不平坦,不易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存在局限性。

2.蓄水、保水功能差,干旱现象较严重

由于地势不平坦,同一地域落差大,一遇下雨涨水,雨水很快就从坡地流入沟地,进入小溪、小河、大河,不易蓄水保水。遇到天旱,由于蓄水保水功能差,蓄积的水量有限,很容易出现旱灾。抗旱一般都要一级甚至几级提灌,成本极高,农业生产严重受挫。

3.土壤墒情严重恶化

川中丘陵地区除河坝地段有一些平坝外,可耕作地基本都有一定坡度,有的坡度还相当大,泥沙冲刷严重,肥水流失大,土壤墒情变差,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

4.生产成本高

无论是保持农业生产的水、肥等生产资料成本,还是农作的劳动力成本或是运输成本,都相当高,很不经济。

二、川中丘陵地区的自然优势条件

川中丘陵地区地理条件特殊,地形条件差,但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有一定优势。大都分布在温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件下,无霜期较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都在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海拔高度一般在300~1000m范围,对于许多温带和亚热带农作物而言都是较好的自然生长环境。

三、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的现状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川中丘陵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以农作物栽种为主、经济作物为辅、渔牧副业补充的农业经济格局。长期以来,尽管农业生产成本相当高,但以粮为主的格局始终未打破。究其原因:①由于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量剧增,农民迫于维持生计,所以不愿放弃粮食生产。②农民素质不高普遍,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模式及项目不易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不易产生出很好的效果。因此,不想也无力去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③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结构的初期成本高,农民无法承受。④对不利自然条件缺乏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长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花大力气改田、改土、改水,都是想将坡田地改为可耕种的耕地,但由于成本太高,投入又有限,收效甚微。

四、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优化的原则

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成本高,效益差,加之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这样的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因此,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对现有经济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调整优化应遵循的原则: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做代价。在追求产量及收益的同时,要考虑到不能给生态及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能耕则耕,不能耕种则不要强求。②效益最优原则。发展农业要算好经济账,要尽可能以低成本去开发和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及费用要尽可能低。多年来,由于处于温饱线之下,粮食需求为第一需要,农业的最大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往往忽视了劳动力、自备农用生产物资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有时即使考虑了,也计算得很低。实际上,许多农业生产是处在亏本经营的境地。③是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川中地区在全国生态系统的位置,特别是水资源及环境的保护要给予充分重视。川中地区泥沙冲刷严重、肥水流失大,不仅对当地,对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生态和环境都有极大影响。④市场化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农业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让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配置、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综合服务等诸多环节发挥作用。

五、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最优模式

针对川中丘陵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本着可持续发展和效率最优等原则,其经济模式应确定为:旱地以种植林果业、草业为主,水地以种植水稻和养鱼为主。增大经济林果业种植,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特别是大幅度减少土上作物的种植,尽可能避免耕作坡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和高成本,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固沙、保墒和改善生态的多种功效。

六、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优化的途径

川中丘陵地区自然条件特殊,气候条件好,适宜动植物生长;地形及土地条件相对较差,极易造成环境及生态破坏。要实现经济模式的优化,就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入手。

1.积极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当前川中地区经济模式优化的捷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将25℃以上的坡耕地,尽可能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面积。25℃以下的旱地,以种植蔬菜和优质农作物为主,水田以种植水稻和稻田养鱼为主。这样,水土流失少,利于生态的优化,也避免了农业生产的高成本。

2.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

无工不富,没有一定工业基础,仅仅依靠农业或第三产业,经济仍发展不起来。经济基础差,农业投入就很少,农业的负担也会加重,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制约。

3.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将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用管理现代企业的办法,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发,可以极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切实优化农业经济模式。

4.加快小场镇建设

小场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小场镇发展起来,一方面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场所,也为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场所,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群众收入增加,需要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的小场镇是较理想的选择。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建设。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9

一、起飞的前提条件

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就是一个为持续增长做准备(或由外部力量准备)的过渡时期。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建立社会基础资本(铁路、港口和公路)的问题和找到一种使农业和贸易转到制造业成为有利可图的经济环境。具体来讲,投资率的提高(应达到10%)、农业和其它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和致力于现代化的政府是起飞三方面的重要条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省社会总产值为366.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7.8%,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1985年,全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20.1亿元,比1952年增长22.9倍,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化学工业基地、森林工业基地、电力工业基地。1985年全省灌溉面积己由1952年的11.5万公顷扩展到69.6万公顷。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共476.3万千瓦,比1957年增长178.9倍。粮食生产有很大发展,30多年来,尽管人口增长了1倍以上,但吉林生产的粮食不仅满足了本省的需要,而且每年还向国家交售几百万吨。交通邮电比较发达,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管道为辅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运输网和以省会长春为中心连接全省广大城乡的通讯网络。谋求实现现代化早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这些方面判断,吉林的经济起飞条件早已具备。据罗斯托的判断,中国在1952年就进入了起飞阶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们的判断。

二、怎样看吉林经济的起飞

从第一个问题的论证看,我们得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吉林经济早已进入起飞阶段,但为什么到现在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中国在早期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再加上十年对生产力的破坏,所以更准确地说中国在1978年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起飞。很显然,吉林80年代之前始终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而且一直处在起飞阶段,并形成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为什么在全国进入一个新的起飞阶段的时候,吉林却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起飞阶段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根据罗斯托的观点,确定起飞阶段需要具备三个相关条件:(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应达到10%的水平)(2)由一个或多个重要制造业部门以很高增长速度发展(3)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利用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冲力和起飞的潜在的外部经济效应,并且使增长具有不断前进的性质。

吉林为什么落后了?首先是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国家的投资,而且重点投资于工业领域,在国家将投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的时候,吉林的发展步伐因失去了依靠开始慢了下来。正如罗斯托指出的那样“起飞是历史潮流中能够识别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表现之一就是工业高涨的失败,它没有引起自我维持的增长。分析对比上述三方面条件,吉林在第三方面的缺陷是尤为突出的。作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前沿,同时也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深重的吉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原有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已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人们的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观念不强,视野闭塞等等一系列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对吉林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束缚。吉林原有的工业基础雄厚,但是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经营不够灵活,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需要大批量地进行升级换代,但是由于改造成本过高,很大一部分企业不能适应新的条件进行改造换代,导致产业带动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同时也影响了主导产业的扩散作用。

三、吉林经济能否加速起飞

吉林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较落后,但也有许多优势可以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优越,西部有优良的草原,中部有发达的农业区,东部有宝贵的林区,特别是长白山地区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矿泉水资源;汽车和石化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人力资本丰富,这里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机所等,科技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较发达行列。正是这些优势条件的存在,为吉林的快速起飞提供了可能性。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91-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说到底是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在提高。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三十年。在此,重读邓小平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08页《哲学的贫困》)。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选集》第3卷,1966年版,980页)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这个人的因素,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中国,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2.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要求。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大国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身就要求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那么,共产主义的建立所要求的物质基础则更高。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共产主义就不会有一个充分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同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的素质。而提高生产力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3.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在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求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正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这就不容许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新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的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形式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条件下,必然存在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现阶段,地主、富农、资本家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在剥削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许多私人企业出现,很可能产生新的剥削现象和贫富分化现象,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防止新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出现。

4.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奋斗目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经济上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到达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当然,共同富裕体现出以下基本含义:首先,它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样,为中国提供更多的积累,为社会提供较多的财富。其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后,可以为其他人和地区提供致富信息和成功的经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参与竞争和生产的条件是有差异的。必然会产生富裕程度上的差异和先后富裕时间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张宇.60年的实践我党获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eB/oL].京报网,20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