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十篇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十篇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3:32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1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2

监测和测量是当前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因此企业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对当前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测量,以证明和判定在当前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进行事先策划的作用。如果发现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还需要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现状,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确保企业经济目标最终实现。另外企业还应对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以随时获知和了解经济目标的具体完成程度。应该说,这种监视以及测量往往将整个策划看作其一举,来保证整个经济目标都在能实施过程中得以实现。而所谓的不符合控制则主要就是指,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监测和测量得出的结果同企业内部审核所制定的不一致,那么就需要企业采取相对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比如同客户或者是第三方进行沟通和协调,来阻止和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还需要对这种不一致现象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手段进行实时记录。

二、对核算以及计量装置进行有效控制

在现阶段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于企业所使用的一些计量以及核算设备,企业往往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比如在企业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利用专业计算机软件来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确认;对所需的磅秤进行相应的校准以及维护,以确保其在使用时有着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对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在企业的日常经济管理活动中,相关领导人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评审,进而确保企业所选用的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将其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评审应包括对当前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企业所制定的经济目标以及策略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而评审的内容主要有:管理过程中,企业业绩及其结果的符合性;相关方以及客户的意见反馈;企业内部的审核结果;管理评审当中的具体跟踪措施;对措施的纠正以及预防情况等等。而评审的结果主要包含:经济管理体系以及实施过程中对其有效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对客户反馈意见的处理和改进;对资源的实际需求等等。

四、经济管理持续性

现阶段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其追求的就是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使得企业能够以一个较快的速度以及较大的经济效益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下去。它所追求的并不是企业的短期效益,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采取战略性的手段,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企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下去。而企业应该通过利用相应的经济策略以及目标还有审核结果等来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并据此来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就是在纠正措施上,应尽快的找出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纠正其错误,以避免和防止这种错误的再次发生。此外还在此基础之上,确定相应程序,并建立相关标准和规定,即同评审标准不相符的,应明确其具体原因;对于不合格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目的加以明确;新措施和新方法实施之后,应对其结果和成效进行实时记录;对实施的改进措施和方法进行相应评价。其次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在管理过程中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对那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理活动进行具体明确,并对提出的预防措施和方法进行相应评价,同时对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有效记录。

五、经济资源管理

这里所讲的经济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确定为实现既定经济目标所使用以及所需要到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像办公场所、生产设备以及建筑物等等;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对应用人才的竞争。所以说一个竞争力强大的企业,其内部的经济管理势必离不开一些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团队。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我们在现阶段的经济管理过程切实做好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六、对经济控制管理过程中相应数据进行有效分析

企业应该在经济控制以及管理过程中,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相应的经济数据,从而在企业经济控制过程中,确保其自身的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另外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切实做好企业管理中的经济控制工作,进而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

七、结语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

论文正文:

宏观经济管理强化思路

一、宏观调控必须注重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了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侧重于绿色环保产业,限制甚至是取缔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而效率低的落后产业,坚决实施节能减排的国策。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先破坏再治理环境,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国家的战略资源,努力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环保、节能的替代能源。保护好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

二、宏观调控应尽量预防未知、潜在的危机

金融海啸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存在侥幸心理,无限透支未来而造成的。金融业的兴起、兴旺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一旦金融业的发展过分乐观、侥幸的话,在其繁荣昌盛的假象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绝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必须充分意识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并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始终警惕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三、宏观调控应以建立体制完善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保障

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体制都存在比较大的不利因素。必须进一步改革经济与政治体制。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力度,通过监督好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各项工作,好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继续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经济制度。使得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能够更好的服务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四、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有效预防各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违规现象

尽管我国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各级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然而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官员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利益的诱惑。不仅极大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无限期望,也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损失;还有部分官员毫无作为,甚至是官商勾结。使得国家的税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给党和国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

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他们罔顾国家利益,对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阳奉阴违,导致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执行。因此,必须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五、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指的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取的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措施,它包括各种软件措施,比如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措施,也包括一些硬件,比如传媒以及网络等。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对于管理效能有直接的影响,创新管理措施有利于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如今我们国家早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就是有效运用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的法制正在不断地健全之中,重要的经济、行政手段通常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以免主观随意性。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包括实现管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也就是建设电子化政府。为了尽早已国际接轨,必须尽快建设电子政府,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电子政府的体系,促进早日实现网上政府工程的目标。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4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只有从这些方面得到充分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就比较重要。农业经济的增长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能充分和实际发展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加强研究,对实际经济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二、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进入到新的世纪开始,种植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调整,在农产品的产量方面开始稳定的增长,已经和市场的需求变化逐步的适应。在农业以及畜牧业等经济发展方面也开始有着稳步的增长,从总体的发展形势上来看,我国的农业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势头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以及在总体的抗灾能力上不强等等,这些方面都会对农业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投资因素是比较关键的,这对农业经济增长就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投资的过程中,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多变的发展环境下,市场化改革对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农业发展经济上的投资进行加强,就能将农业经济的增幅加以提升,在经济增长的效率层面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当前的投资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政府在信贷的方式下来进行的投资,所以只有能够对政府支农以及信贷的投资得到有效加强,对农民贷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能有助于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健康的发展。

再者,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还体现在出口因素层面。在这一因素方面,主要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是愈来愈大,通过出口能对我国的内部经济的增长可有效带动。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通过出口政策的科学实施,就必然会带动整个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有效的提升。我国在近些年的农产品出口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发生大的变动,杂农产品的出口国也相对比较的分散等。

另外,农业经济增长的消费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只要有消费就会必然带动经济的发展,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在消费量方面也比较大,这就对农业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在消费措施方面的科学化实施,就能保障农业经济的安全稳定的发展。注重对农业结构的科学化调整,以及将人们的生活得以有效提升,就要在农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加快。

除此之外,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中,还有制度因素以及科学技术的因素。从制度的因素层面来说,主要就是科学化的制度能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而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也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说明模型扩展及优化策略实施

1.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说明模型扩展分析

从农业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和模型扩展方面来看,在诸多方面也需要进行强化。在其中的土地投入方面,主要是将农业土地使用量来进行生成土地投入指数的,这就要能够对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茶园等面积得以详细的考虑,要在土地投入层面得以充分的重视,注重模型的扩展。而在资本投入的模型扩展层面,可通过对可比价农业总产值减去增加值的方式。除此之外,在劳动投入以及自然灾害和政策投入等模型扩展等层面要能充分重视。要能和实际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经济的增长以及良好的发展。

2.农业经济增长的优化策略实施

为能够保障我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的增长,就要能够在相关的措施实施上体现出科学化。笔者结合实际探究了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些优化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第一,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要能充分重视相关生产技术的开发推广。只有注重生产技术的有效优化和利用,才能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才能在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促进作用。这就要能够对农业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利用等得以充分重视,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就要能将当前的先进生产技术普及推广得以充分重视,对新的农业生产机械和技术的应用要能科学化,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第二,对农业经济增长措施的实施,要能在促进因素方面继续保持和优化。要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得以坚持和进一步的完善化,要对土地的承包期进行延长,要能在承包合同的管理层面进行有效强化,还要能注重对土地承包和其它的一些农地制度的创新发展。在农业的投入适度增长方面要能得以有效的保持,在这一方面就要能够对资金的来源渠道方面进行积极拓宽,对新资金来源的途径进行增加。

第三,加强对农业的技术进步,要能够从研究层面进行优化强化,并要能够注重政策上的扶持等。在进行农业科技的研究过程中,就要能够再者重点以及正确的方向上准确的把握,将农业的科技含量要能得以有效的增加。还要能注重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将农业的科技体制要能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不仅如此,还要能够注重对教育产业的发展加大力度,要能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不断的提升。从这一层面就要在农村的基础教育层面进行强化,并要能从多种形式以及途径下对农村职业技术的教育工作进行加强,这些对农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第四,要注重对农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以及能够对农业的劳动力转移结合实际进行加快。还要注重农业支持的政策完善性,能够对农业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建设工作得以完善化,在农业的配套改革层面加强深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5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对农村养老保障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新问题。一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农村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增多,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越来越多的小型化家庭,预示着我国农村今后许多家庭可能要承担4到6个老人的养老任务,农村养老负担逐渐加重。二是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剧增,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据预测,201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上升到1.14亿人,占总人口的8.4%;2030年将达到2.31亿人,占总人口的15.3%。如果按200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结构计算,2010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数为7718万人,2030年将增加到1.55亿人,而且我国现有1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75%生活在农村。此外,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移,以及农村老年人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更是远高于城市。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农村养老负担将日益沉重。

2.城镇化发展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家庭保障功能渐趋弱化。一是农村家庭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下降影响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一部分原来由家庭承担的职能逐渐转移给社会,人们的各种活动也越来越依赖于家庭以外的社会资源,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的经验、知识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小,从而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渐下降,家庭养老的功能也随之弱化。二是家庭养老保障能力的下降影响了家庭养老的持续进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不断地向非农地区转移,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技术、知识等各方面没有优势,工作不稳定,收人相对偏低;为了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在经济上就很难给予留守农村的老人以相应的资助,家庭养老保障能力逐渐下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会更加严重,不利于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持续进行。三是传统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削弱,不利于家庭养老的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受到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在不断蜕变,一些重权利轻义务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家庭养老的进行。

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亚待完善。

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逾20年的历史。然而,直到现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是制度保障水平低。二是覆盖面小,共济性差。三是制度的可持续性差。四是管理水平低。五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法律的支持,制度不稳定。

此外,我国人口约75%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我国政府财政力量有限,在短期内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农民的晚年生活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二、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

(一)基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运作办法

1、准确界定集体土地范围。村集体在上级土地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准确界定村集体所属土地范围。由上级主管部门拟订一份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的书面规定,严格规定村集体所属的土地范围。

2、作价折股。成立土地评价小组或请社会权威部门对集体土地进行评估作价,使实物的土地货币化;然后把土地作价额折成若干股份。

3、股权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个人股和养老保障股。

4、产权界定。首先,根据村集体的老年人数量(以60岁或65岁为界),以初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标准,在严格核算的基础上界定养老保障股的数量(养老保障股的数量二历年村集体老年人口的平均数x初步保障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于(村集体土地作价额令户籍在村集体的人口数)),其次,在留出养老保障股后,根据户籍关系在村集体的人口数量来均等界定个人股。养老保障股和个人股要发放土地股权证书;股权分配一步到位,以后不再因人口变动而调整,不得抽股。农民获得以下权利:一是货币化了的土地所有权。二是股权转让权。三是土地股份的继承权和抵押权。四是分红权。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土地获得的收人在扣除了管理费用后按股分红(养老保障股也参加分红)。五是养老保障权。

5、组织管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设立养老保障股的专门管理人员。社内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则进行决策;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其成员民主选举产生。把村民委员会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分开,村委会依法行使其行政权利,土地股份合作社行使土地运营与管理权利。

6、资产运营。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负责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进行运营。对土地使用权,不再按人人有份的原则进行承包,而是引人竞争机制,分别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竟价承包、租赁、拍卖等运作方式,将其转让给农户或其他单位或个人。

7、利益分配。经营收益留够工作经费后,按股份数量平均计算出每股分红数量,按时发放给村民;经营所得也要按比例定期充实到养老保障股金中。

8、收益金发放。在收益金发放中老年人可以得到两部分资金收益,一部分是个人股分红所得资金收益,一部分是养老保障股所得收益,这两部分资金收益可以较好的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且,实行土地股份合作,老年人得到个人股分红收益,从而避免了因年老体弱无法耕种而造成老年生活困难的状况,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二)养老保障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的要求

1、享受养老金的老年人需具有村集体的户籍,且年龄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在60岁或65岁以上。此外,要根据历年来村集体老年人口的数量,测算出老年人口平均数量。

2、准确测算出养老保障股的数量。(养老保障股的数量二历年来村集体老年人口的平均数x保障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十村集体土地作价额令户籍在村集体的人口数)。

3、通过养老保障股收益发放的养老金应能基本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4、在土地股份合作社中设置专门人员进行养老保障股的经营管理和保障金的发放工作。养老保障金要定期足额发放,并且养老保障金数额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营收益的增加适当上调。

(三)配套措施

1、规范农村养老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是实行听证会制度。听证会可以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在界定村集体土地范围、作价折股、股权设置、产权界定等环节中都要举行听证会,在村民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的基础上作出相关决策,依此保证农村养老新路径的正确制定。二是针对土地股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文件,明确确定个人股和养老保障股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切实保证农民得到相应的土地股权;政府部门还要制定相关规定,对个人股的买卖、继承等环节给予严格的规范,保证土地股权的合理流转和运营。三是建立监督机制,使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良好的监督机制是农村养老新路径顺利实施的保证,村民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促进农村养老新路径的健康实施。资产运营、利益分配及养老金发放等各项活动要定期向村民公示,保证各项工作的透明化。四是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并努力加强新路径下养老金的流动性对实施养老新路径的村集体,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此外,政府出台相关规定,让新型土地股份合作下的养老保障和城镇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接,促进人口流动,避免养老资源浪费,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2、搞好土地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农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使农民获得了货币化的土地所有权,做到了产权清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土地流转和经营制度还要有相应的改革措施:一是要建立更加规范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改变现行的计划式统一调地的办法,代之以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方式,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土地收益。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土地经营制度。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租赁经营、集体农场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建立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增加土地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3、做好试点工作,搞好典型示范,因地制宜、逐步推广。首先,农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基础上的养老保障新措施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要搞好试点工作。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有代表性的村集体进行试点,从中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确保大面积推广的顺利实施。对新措施实施成功的村集体,要作好示范工作,让更多的村集体来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建立适应自身实际状况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在实施养老新路径的时候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实施,切不可盲目追捧、一哄而上。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再逐步推广开来,从而确保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现实意义。

第一,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社会养老负担沉重;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以及在短期内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大难度。因此,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能够较好地弥补因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所带来的空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的需要,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基本生活。

第二,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发展农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建立有利于土地更加自由的分配和流转,减少土地闲置、撂荒现象,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者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经济发展。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农民可以把闲置土地转人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并取得土地收益。农民可得到养老保障金以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依靠土地养老的传统观念,解除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此外,土地股份合作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农地的产业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益。而且,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较好地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可行性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不能搞“一刀切”。通过对发达地区的考察可知,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推行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是可行的。

首先,发达地区土地需求迫切,土地收益较高,能较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推广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具有经济可行性。土地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土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尤为迫切。土地股份合作在土地的运营过程中引人竞争机制,分别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竞价承包、租赁、拍卖等运作方式,所得资金收益较高,这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具备了应有的经济基础。目前苏南部分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郊区都进行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探索。积极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试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情况下,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人股,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经营收益,为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经济较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闲置较多,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具有现实可行性。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必须要求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经济较发达农村的现实状况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加之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土地闲置、撂荒现象严重。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为更好地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这部分闲置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就具备了现实可行性。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农村上地流转中,正在运行或试运行或即将运行一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农民集体以土地人股给集体(村小组或村集体),然后由集体再入股到乡镇或更高级的特定组织,由这个特定组织运作人股土地并以固定的报酬返还给集体,集体再将所得的部分分配给人股的农民,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之为上海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上海的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充分说明了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现实可行性。

再次,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储备丰富,具备了新措施推行的人才基础。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健康发展要求对土地及养老保障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作,因此,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农村干部培训工作的逐步加强以及大量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土地股份合作的人力资源储备逐渐丰富,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具备了相应的人才基础。近年来“孔雀东南飞”现象持续升温,大量的人才不断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优美生活环境的吸引,大量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向这里聚集,而且到基层农村工作的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可以说,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措施的人才及其他条件。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6

关键词:济南市,防洪非工程措施

 

1.研究意义

济南是全国32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我国少有的山水园林城市之一。但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济南市在防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工程措施来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然而,单靠城市防洪工程措施的建设不能解决城市防洪的问题。忽略了非工程措施的健全就导致了工程措施不能最有效的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因此,开展“济南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探讨”对于促进济南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城市防洪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济南市洪灾的形成原因

济南市城市洪灾的成因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发展使城市水文特性发生了改变,对降雨、径流、洪水等水文要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剧了洪灾的影响;另一方面,自身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市政规划不尽合理、防洪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与城市防洪要求的不适应,以及人们防洪意识的淡薄等也是导致城区洪涝灾害的原因。

3.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内涵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在防洪工程措施不足以解决洪涝灾害的背景下提出的。科技论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可以被视为防洪工程措施的一种补充。但是,从防洪减灾的策略思想来看,它是一类独立的防洪减灾策略思想,体现了人类尊重洪水规律,主动协调人与洪水关系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通俗地说,防洪工程措施着眼于“管水”,而防洪非工程措施着眼于“管人”。可见,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防洪策略思想,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的正确结合才能最有效地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因此,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内涵就是:通过约束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的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具体说就是通过法令、政策、经济手段和防洪工程以外的其他技术手段,以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的措施,统称为防洪非工程措施。而这一系列的非工程措施构成了防洪非工程体系。

4.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议

针对济南市的具体情况,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可从以下几类着手:

4.1建立和完善洪水信息采集传输、预报预警体系

把实测或利用雷达、遥感等手段收集到的水文、气象、降雨、洪水等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递到预报部门进行分析,作出洪水预报,提供具有一定预见期的洪水信息,必要时发出警报,以便提前为抗洪抢险和居民撤离提供信息,以减少洪灾损失。

4.2建立洪水调度与决策系统

将水文、气象、预警等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形成大网络,通过网络采集有关雨情、水情、灾情,提取高水平的信息,通过对实时测报信息和预测、预报成果的集合分析,依照一定的调度规则,制订出防洪、排涝工程的调度方案。

4.3落实防洪组织机构

依法防洪。严格执行《防洪法》,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落实部门防汛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人员责任制。不断充实、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重点部位落实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不断加强防汛技术、法规学习,熟练掌握防汛基本知识,提高科学调度水平。

4.4制定防洪和抢险救灾预案

及时修订、完善、细化“防洪预案、抢险预案”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科技论文。预案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可操作性,符合防洪实际,便于指挥和转移;二是要充分考虑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护方案;三是做好技术培训,确保抗洪抢险人员业务强、用的上、顶得住;四是要做好“应急渡汛方案”,做到随时发现险情,随时启动预案处理。

4.5洪泛区土地管理

洪泛区土地管理就是通过颁布一些法令条例,规范人们在洪泛区的开发行为,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实现洪泛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减轻洪涝灾害的目的。

4.6加强防汛队伍建设

人防就是指防洪的人员组织,是防洪成败的关键,是夺取防洪胜利的保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防汛队伍及人员,分类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队伍和群防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达到快速、灵活、机动、有效。

4.7强化物资筹备

按照制定的物资保障方案,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适时调整布点和数量。重点防洪工程、重点部位的防汛物资一定要足额储备到位。特别是做好应急抢险用料应对措施,必须做到足额、快速、随要、随到、随用,保证抢险应急。

4.8建立洪水保险机制

实施洪水保险,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分担特大洪灾的风险、增强社会总体承灾能力。科技论文。与其他自然灾害保险一样,具有社会互助救济性质。洪水保险本身并不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损失,而是以投保人普遍的相对均匀的支出来补偿少数受灾人的集中损失。

4.9宣传与群众自救

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思想,落实责任,加强防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洪水的危害性、周期性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及安全避险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水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国纬.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定义与分类.水科学进展,2003,(1).

[2]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济南城市防洪研究.2008,8.

[3]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济南市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10).

[4]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抢险技术.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5]陈祥.城市防洪规划的几点思考.治淮,2007.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7

一、调研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利用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深入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支撑、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推进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调研内容

(一)分析我省当前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展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成因;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二)各地在加快建立小企业、规模企业和骨干企业成长体系,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采取的成功做法。

(三)各地在提高中小企业、非公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四)围绕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在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增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与效果。

(五)各地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设想、思路与现状。

(六)各地在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的具体优惠政策措施,分析各级政府对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方面的主要困难,阻碍政策落实方面的情况,影响发展环境及环境不宽松的主要原因与实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以及今后在强化政策环境、政府指导、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七)各地未来五年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八)考察发达省市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出台的地方政策法规及措施,以及可供我省在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借鉴的有效经验,其中要特别注重了解和掌握辽、吉两省在支持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包括出台的地方政策法规及措施。

三、调研方法

(一)组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市(地),采取听取全面情况介绍、召开民营企业家个体户座谈会、有关部门座谈会、深入民营企业实地考察、书面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调研。

(二)各地按省要求选取某个领域,就专门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三)赴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考察。

四、时间安排

7月中旬分组进行调研,8月中旬完成调研任务,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8月下旬完成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报省政府。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2-0019-06 收稿日期:2011-04-15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自然资源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逐年上升。不仅贸易总量逐年增加,资源价格也在不断上扬(樊瑛、樊慧,2010)。然而,与自然资源贸易同样成为热点的,还有针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的数量。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均加大了对各种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力度。2009年全年,我国钢铁、有色金属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多达25起。而仅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冶金产品就已遭受了7起贸易救济调查(路漫、裘红萍,2010)。这一趋势表明,贸易救济措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适用,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同其他产品相比,针对资源密集型产品进行的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特点在于对产品价值构成的主要来源――资源进行发难。由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通常也是具有某种资源禀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因而更有可能在资源获得的价格、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些优势,正是他国施加贸易救济措施时针对的对象,但同时也正是资源出产国发展经济所依赖的要素禀赋优势。这似乎意味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国并不承认此种资源禀赋优势,也不希望在他国的资源禀赋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国际分工。这就不能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对资源密集型产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是否还有着自由贸易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反倾销措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适用:以资源价格优势为中心

贸易救济措施对传统的资源禀赋理论的第一个挑战,表现在反倾销调查中对资源密集型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只有证明某种出口至本国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低于正常价值,才能对此种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目前,在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实践当中,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正常价值确定,多采用替代国的资源价格作为要素价格,从而根本上否定了资源出产国的资源禀赋优势。

(一)结构价格的使用,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资源禀赋优势无法体现

如果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将使用第三国替代价格或结构价格的方式确定。此处“第三国”的选择,并不以该国拥有同样的资源禀赋为前提。

一方面,世界各主要国家制定的替代国选择标准,并不要求反倾销调查机关考虑到替代国的资源禀赋。世界各国确定的替代国选择标准当中,存在共性的内容包括,替代国本身是具有成熟市场的市场经济国家;以及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至少受调查行业发展水平)与被调查国相近(张国华,2007)。这几项标准能够成为替代国的选择标准,本身就是基于一个假设的存在:即,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存在同质性,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产品成本也应相同。但此种假设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未必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如果以替代国制度对该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进行计算,无疑会消除该国产品的全部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在正常价值的计算过程当中,反倾销调查机构虽然会对第三国价格或推算价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实际上此种调整仍然没有承认资源出产国的资源国内价格优势。以欧盟为例分析,虽然欧盟反倾销法第2.10条原则上允许调查机关对正常价格进行调整,但在实务当中,此种调整必须针对“天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才能进行。如果受调查国的优势来源于非市场经济结构或人为控制,如政府对原料价格的管制、对资源外销数量的管制,那么,此类优势则不被允许进行价格调整。事实上,“天然形成”这一要求在执行中标准相当苛刻。任何可能存在人为因素影响的价格优势都被排除在外。与之类似的是,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手册(2009年版)》,在确定正常价值的过程中同样允许对外国生产要素价格进行调整。但在可供调整的项目清单中,同样没有包括资源价格较为低廉这一因素,实践中也并未发现此种考量的实例。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反倾销措施在替代国选择和正常价值构建两个方面,均否认了自然资源禀赋所能够带来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的合法性。此种正常价值的构建,很有可能将某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正常价值”人为抬高至国际市场价值的水准,并从而认定倾销的存在。

(二)特殊市场状况的认定,将导致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禀赋优势无法体现

采用替代国计算倾销幅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仅仅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实践当中,即使是市场经济国家,其国内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在面临他国的反倾销调查时,也未必能够完全适用国内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

这是因为,使用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的先决条件,是出口国国内价格是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作出的。而根据《反倾销协议》第2,2条,如果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不存在同类产品的销售、存在特殊市场情况,或产品销售量不具代表性,那么,即使被调查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的确定也将根据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或结构价格确定。而不论是欧盟还是美国,都将“非商业安排”、“市场信号无法反映供求关系”、 “政府对出口国市场的价格存在控制”等政府干预经济的因素,作为认定特殊市场情况存在的理由(europeanCommission,2002;USitC,2008)。

概括地讲,特殊市场情况的规定,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当中再次区分出“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市场调控并不充分的情形。而此种市场调控不充分的情形,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市场当中也并不少见。例如,根据欧盟的统计,对本国资源出口实施贸易政策干预、并对世界资源供应产生较重大影响的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国在内的19个国家(europeanCommission,2010)。这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一个国家即便被承认了市场经济地位,也未必会摆脱以替代国价格计算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地位。最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虽然于2002年相继由欧盟与美国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但其国内长期存在的能源价格管制,直接导致了在欧盟对俄罗斯进行的17起反倾销调查当中,几乎每一起裁决中均讨论了是否需要对俄罗斯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整。而在美国唯一一起将俄罗斯作为市场经济国家作出的反倾销

裁决中,也同样讨论了对俄罗斯电力价格进行调整的必要性(USitC,2005)。

二、反补贴措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适用:以资源获得优势为中心

贸易救济措施对传统的资源禀赋理论的第二个挑战,来源于反补贴措施对资源出产国政府行为的定性。如果说反倾销措施在实施中否认的是资源出产国国内资源价格优势,那么,反补贴措施所针对的,就是资源出产国政府协助本国企业取得的资源获得优势。这种协助可能是直接在资源的国内分配上给予照顾,也可能是在国内经济调控中给予了扶持。目前,大规模使用反补贴措施对本国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保护的主要是美国,但其他国家也存在着仿效的趋势。

(一)针对资源密集型产品进行的补贴种类认定不断增加

在针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反补贴认定当中,表现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定构成补贴的政府行为种类不断增加。其中,最典型的两种是出口限制措施与管制价格措施。

1.针对出口限制的反补贴措施。

出口限制补贴,是美国商务部在裁决中认定的一种补贴形式,即在反补贴调查中,将被调查国政府对某种产品(通常是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视为对使用该种产品的下游产业的补贴,并因而对这些产品征收反补贴税。早在1995年,美国商务部就在对阿根廷出口至美国的皮革反倾销调查中认定了出口限制补贴的存在。加拿大、印尼等国的相关企业,也先后因此而被施加反补贴税。此种补贴形式,近年来被美国商务部的应用频率再次上升。美国认定出口限制措施构成补贴的原因在于,出口限制措施是一种特殊的“政府授权私人企业提供货物”的行为,因而可以视为补贴。对于此种补贴认定的合法性,wto争端解决机构早已做出过否定性的裁决。在美国――出口限制案(wt/DSl94/R)中,专家组特别指出,认定补贴存在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积极从事了资助行为,而非政府的行为事实上造成了企业获益的结果(DSBpanel,2001)。不过,DSB裁决本身未能阻止美国继续出口限制补贴的认定。该裁决也从未得到真正的执行。

2.针对管制价格的反补贴措施。

如果说出口限制补贴是针对原材料出口限制进行的对抗,那么,另一种补贴形式的认定――针对管制价格的反补贴措施,就是针对资源出产国的国内与国际资源双重定价采取的对抗。自然资源的双重定价,是资源出口国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策略,即在国内资源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的同时,对外出口价由市场形成。尤其是在国际能源市场当中,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均维持着国内与国际的双重定价(powell,meinerney,1989)。

对于国内管制价格是否构成补贴,不论是Gatt还是SCm协定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一问题首次与wto发生关联,是在多哈回合当中,由于美、日、欧等wto成员的极力主张,双重价格问题首次正式纳入了会议日程。在2007年与2008年,wto分别了一份对SCm协定的修订草案(wto,2007、2008)。这也是双重价格问题首次出现在SCm协定草案当中。

SCm修订草案当中,共有两处提及管制价格问题:第一处,是草案第2.1条c款表明,管制价格可以成为补贴提供的一种方式。“……如果补贴是通过提供管制价格的货物或者服务做出的,那么,可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该国公司是否能够被排除获得受价格管制的货物或者服务。”第二处,是草案第14.1条c款对于管制价格造成的补贴的数额计算的规定: “……如果政府提供的货物或者服务的价格是受到规制的,报酬是否适当应与所涉货物或服务在提供国或购买国现行市场上的非管制价格相比较后确定……如果不存在非管制价格,或者非管制价格由于政府在市场上的主导作用而受到扭曲,那么,报酬的适当性应当根据货物或者服务的出口价格确定,或者根据出口国之外的市场价格确定。”

“管制价格”这一措辞出现在SCm修订草案当中,本身就意味着资源的双重定价构成补贴的一种可能性,以及草案的起草者的一种倾向性。上述条款如果能够得到通过,则会进一步增强双重定价措施构成补贴的可能性。

(二)补贴专向性认定的范围被人为扩大

一项政府行为被课征反补贴税,除了该行为构成补贴之外,还需满足“专向性”这一要件。“专向性”标准的存在,目的在于区分仅仅给予部分企业或产业的补贴,以及无差别给予全国范围内所有企业的补贴。只有前者才会被认定存在专向性。然而,不论资源出产国采用何种手段帮助本国资源密集型产业获取原材料,所涉资源都是在全国范围之内无差别供应给全国企业的。这就为反补贴税的课征带来一个障碍:此种面向全国所有企业的政府行为是否具有专向性?对于这一问题,美国的做法是对“产业”做扩大解释,将所有主要使用同一种资源的下游产业划归同一产业,即便这些下游产业的最终产品不止一类也是如此;再将这些产业同其余所有产业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专向性存在这一结论。由于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只能对应有限数量的下游产业,因此,此种专向性认定的方法实际上意味着,针对自然资源的政府行为,将无一例外的满足专向性标准。此种专向性认定的方式,曾在美国――软木案的DSB裁决当中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可(DSBpanel,2004)。虽然DSB判例当中也存在着其他划定产业的方式,但DSB在划定产业这一问题上极大的随意性,仍然会对未来留下隐患。

补贴与专向性两个标准的扩张,直接导致了可诉性补贴范围的扩大与反补贴措施适用的扩张。虽然这一趋势主要出现在美国,但向欧洲的泛滥,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了。正如欧洲著名律所胜蓝律师事务所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的那样, “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中的能源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在遭受国际竞争中的严重考验。发达国家中能源与原材料的价格正在上涨,但在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当中,我们的竞争者正在享受着更低的国内价格。……发达国家的受损产业已经采取措施对此进行救济”(edwardBorovikov,Bogdanevtimov,2010)。报告中所提及的“救济”,毫无疑问将包括贸易救济措施这一有力工具。

最后,还需强调的一个问题,是本文引用的不少反补贴案例,实际上均是反倾销与反补贴并行的“双反”案例。政府引导本国资源流向的行为,很有可能既在反倾销中被作为扰乱市场的行为被认定为“特殊市场情况”的原因,又在反补贴中被认定为一种特殊的补贴形式存在。一种行为的多重定性,很有可能导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遭遇的“双反”行为大大增加。

三、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盛行的原因探析

本文的分析表明,对资源密集型产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重点在于针对产品出口国的资源禀赋进行,而最终目标在于否定该产品出口国借助本国资源禀赋发展本国工业的能力。不论是发达国家施行的反倾销措施还是反补贴措施,均是针对资源出产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出发,落脚点也分别在于否认资

源出产国的资源价格优势或者资源获得优势,使之相对从国际市场买入资源的国家不具有“先发制人”的竞争优势。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表面上看是对传统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但实质上并未完全排斥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只是希望通过贸易救济措施的导向性安排,使得资源出产国的资源禀赋依照发达国家的需求进行发挥,即,向发达国家出口附加值更低的资源而非资源密集型产品。表面上看,此种做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但任何一种贸易秩序之所以“正常”,都是因为它没有对本国经济造成阻碍。否认现有的国际分工,只能表明贸易救济措施的实行国执意要通过打击他国的竞争优势,进入此种本国并不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生产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重新关注资源密集型产业,尽管未必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其他方面的收益必然能够更加符合国家利益的要求。

具体来讲,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最大优点在于对国内产能的开掘和对国内剩余劳动力的使用,特别是劳动技能较低的劳动力的使用。因此,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尽的今天,欧美的经济发展更加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在第三产业前景低迷的今天,解决国内就业问题、振兴国内经济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包括“购买美国计划”、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回流等一系列方法刺激国内传统产业的发展。贸易救济措施的应用,也因而有了另一重功能:同资源出产国企业展开世界资源的争夺、将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外国转移到本国。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商而言,产品的出口不畅,会直接导致资源出产国企业放弃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转而出口资源――这部分资源,又正好能够供应欧美国内企业进行生产。对于这些贸易救济措施的实行国而言,发展本国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是属于夕阳产业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解决本国失业率问题。这也是后金融危机时达国家的国家利益最核心的需求之一f高伟凯,2010)。这是一种牺牲他国、以邻为壑的问题解决方式。此种方式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抵制的。

四、贸易救济措施盛行环境下我国的进路选择

(一)贸易救济措施将对我国工业化进程带来挑战

贸易救济措施的盛行与世界资源争夺的加剧,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的加剧。这首先是因为,我国对资源产销的政府管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消失。此种管制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防止市场失灵与恶性竞争所必须的,但极有可能给发达国家以口实,对我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另一方面,我国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国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工业化,但仍然未能摆脱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而诸如焦炭与稀土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多为粗加工产品。我国政府固然在限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但目的在于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尽可能将资源相关产业链向下游延长;而发达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目的却在于将产业链从中斩断。在我国鼓励对资源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发达国家贸易救济措施的阻挠。尤其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市场或许需要我国的工业制成品,但它们更加需要的是扶持本国加工业发展以便解决就业问题。而贸易救济措施则能够在打击我国加工业发展的同时,变相鼓励我国的资源出口。

(二)我国应对贸易救济措施的路径选择

资源禀赋固然是我国经济赖以发展的支柱之一,但如何使用资源,则应当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需求决定。对我国而言,如何应对世界资源争夺中的贸易救济,既是wto法律体系中的问题,也是wto法律体系之外的挑战。

首先,针对上述贸易救济措施,我国可以通过在wto提讼的方式维护我国的权益,但不应对此进行过分的依赖。本文所分析的贸易救济措施,很多是属于“法无明文规定”的内容。例如,《反倾销协定》允许成员采用结构价格,但并未规定如何选择替代国以便确定结构价格;《反补贴协定》规定了补贴的构成要件,但也未明确列举可能构成补贴的每一种情形。即使我国在wto提出诉讼,将面临复杂的法律解释问题。获得胜诉的胜算也是难以预计的。在相关wto规则并不明显倾向于我国的情况下,选择在wto项下进行诉讼更应当谨慎。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9

(一)《保障措施协定》内容分析

《保障措施协定》由序言、14个条款和1个附录组成。该协定第11条第1(a)款规定:“成员方不得对特定产品的进口,采取或寻求Gatt第19条所规定的任何紧急措施,除非此类行动符合依照本协定的规定实施该条。”可见,保障协定已经成为实施保障措施的唯一合法依据。下面依次分析其实施的实体与程序等要件。

1.实施保障措施的实体要件。《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1款规定:“一成员(包括关税同盟)只有根据下列规定才能对一项产品采用保障措施,即已确定该产品正以大为增加的数量(较之国内生产的绝对增加或相对增加)输入其领土,并在此情况下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或严重损害的威胁。”由此可见,采取保障措施的要件包括进口增加、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威胁、以及进口增加与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兹分述如下:

(1)有关产品的进口数量大量增加:包括绝对数量的增加与相对数量的增加。所谓绝对增加,即产品进口绝对值的增长;相对增加是指尽管进口数量的绝对值未见增长,只要进口国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业生产的产品减少了,相对地也就增加了进口产品。

(2)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此处国内产业应理解为一成员领土内进行经营的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者全体,或指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总产量占这些产品全部国内产量主要部分的生产者,其范围广于反倾销协定和补贴及反补贴协定中所规定的产业范围。

所谓严重损害系指对国内产业的情况有全面性的严重损害:而严重损害的威胁,系指对于损害的造成,有明显而立即的可能性(clearlyimminent)。主管机关在决定国内产业是否由于进口的增加而遭受严重损害或有遭受严重损害的威胁时,必须将对所有与产业的有关情况,并属于客观且可以量化(objectiveandquantifiable)的因素加以评估。

(3)因果关系:实施进口保障措施需证明有关产品增加与国内产业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ausallink)。虽然其进口的增加不须为国内产业损害的主要原因,但其他造成损害的因素不得归因于进口增加。

2.保障协定的程序及其它规范

(1)案件的调查。保障程序的进行,通常系基于相关利益方的申请,并且必须经过调查,调查程序包括对利害关系方的通知、召开听证会、利害关系方提出证据、意见及辩论;主管机关应公布调查报告,记载裁决及时与法律争论作成的结论。

(2)临时措施。保障措施原则上必须在最终调查确定后方可实施,但有时情况紧急,若迟延将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害的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临时性的保障措施。其实施要件为:须初步裁定有明显证据显示进口增加;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采取增加关税税率的方式;适用期限应不超过200天。

(3)实施方式及程度。由于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主要在于成员方履行关税减让和取消数量限制义务而导致的国内产业的损害,因而保障措施最常用的方式应为实施数量限制或提高关税,不过,进口国亦有搭配实施关税配额者。

就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度方面,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范围为限。若采取数量限制,不得减少进口数量使之低于最近三年期间平均进口水准。

(4)存续期间、延长适用与逐步自由化。乌拉圭回合制定保障措施协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为保障措施设定落日期限,以减少一成员将保障措施用作延长国内夕阳产业存续期限的方式。任何保障措施适用期间不超过四年,经过延长不得超过八年(包括实施临时措施的期间、实施保障的最初期间、以及延长的期间)。

保障措施延长适用的前提是进口国主管机关认为有继续保障或救济严重损害的必要且产业正进行结构调整,且措施的延长不得较最初实施期间终止时有更大限制,而应继续放宽。

保障措施实施期间一年以上,应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步自由化。若适用期间三年以上则应在实施的中期以前检查适用情况,在适当情况下撤销或加速自由化。

(5)通知、协商和补偿、报复。实施保障措施的成员方应对有关严重损害或威胁的调查过程、结论和实施或延长保障措施的决定通知保障委员会,各有关成员方应将临时性保障措施的协商结果及时经过保障委员会通知货物理事会。

提议实施或延长保障措施的成员应向对其有实质利益关系的有关产品的出口方提供事先磋商的充分机会,对受不利影响的成员方提供适当贸易补偿,以维持实质相等的关税减让水准及既有义务。若协商在三十日内无法就补偿事宜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成员方在保障措施实行九十日内,在商品贸易理事会未表示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暂停实质相等减让义务,进行报复。

(6)实施保障措施时,必须遵守不歧视的原则,保障协定第2条第2款规定:“保障措施的适用,应不问其产品的来源(irrespectiveofitssource)”,明确肯定保障措施实施的无歧视性,但作为例外保障协定允许进口成员方在特定情况下,以某种歧视性方式分配配额。

(二)农业特别保障条款

农业协定第5条即农产品“特别保障条款(specialsafeguardprovisions)”允许成员方在进口量超过某一触发水平(atriggerlevel),或进口价格低于一成员公布的触发价格的情况下,课征额外关税。该条款适用于已将非关税措施转换为等效关税的成员。

任何成员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应尽可能预先即在采取此类行动后十日内通知农业委员会,凡成员采取此类行动应给予有关国家协商适用这些行动的条件的机会。

(三)纺织品及服装过渡性保障条款

为避免进口成员国某项纺织品及服装进口量增加造成产业严重损害或威胁,纺织品及服装协定(atC)第6条允许成员国援用具有特定性、过渡性的保障机制(transitionalsafeguard)。

过渡性保障措施与Gatt第19条及保障协定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实施对象的选择性。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第6条第4款规定:“依照本条例所采取的措施,应在成员对成员的基础上实施(onamember-by-memberrbasis)”,可见,过渡性保障措施是以歧视原则为指导的,它允许实施对象的选择,而在Gatt第19条以及保障协定之下,保障措施的实施必须遵守不歧视原则。

实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方式为限制进口数量,并且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成员,并无义务对受影响的国家进行补偿。

(四)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紧急保障措施

GatS第10条第1款规定:“在不歧视原则下,应就紧急保障措施问题进行多边协商。此类协商结果应自wto协定生效后三年内施行”。此项规定为将来制定的服务业紧急保障制度所设的唯一条件,保障措施必须基于不歧视原则行使。

在服务贸易的紧急保障机制尚未实施前,若发生成员的国内产业由于服务市场开放竞争的承诺而受到损害时,第10条第2项规定了替代紧急保障措施的暂时方式,其方式为准许成员方修改或撤销特定承诺。

二、我国入世后的应对措施

加入wto在对我国经济带来重要利益的同时,亦会对我国的经济,特别是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其冲击不仅涉及面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而且影响程度很深,所以在遵循wto自由贸易原则开放市场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保障制度这个合法武器为我国产业建立起“安全阀门”,确保经济安全,如何在wto框架下,汲取美、欧等国家的法制实践,建构起我国的产业保障机制实属必要和紧迫。

(一)健全、完善进口救济的法源依据。《保障措施协定》没有针对每个成员规定具体的实施方式,这就需要各成员在不违反该协定的前提下,由各国国内法加以具体规定,我国应兼顾wto规则和国家利益,加快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以保护依循明确的实体及程序性规则保障我国的产业,这也是wto透明度原则所要求的,具体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严格的产业保护程序,如通知、调查、协商等步骤;科学的判断标准,确定国外产品对本国造成损害,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才能作出判断,如损害认定的考虑因素等;明确执行机构,从国外产业保护实践看,产业保护主要负责部门是该国负责工业和贸易的部门,我国的产业保护机制应以综合经济部门如国家经贸委负责为主,由行业协会、海关、工商等参与配合。申请主体方面,除主管机关得主动调查外,行业协会、产业团体、地方政府均可向主管机关提出。

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要涵盖农业、服务业和纺织业等,加入wto后,我国面对的将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农业,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受到严重挑战;而作为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服务业,我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针对农业、服务业等产业,依循wto的特别保障措施制订具体的部门产业保护办法实属必要和迫切。

另外,亦应规定相关的积极调整的补救措施,以协助国内产业在受到外来竞争时,能加速进行调整而恢复竞争力;同时建立进口监视系统,当发现进口有大量增加的情形时,经简单的程序和召开听证会,即可要求与出口国进行协商,这样就防患于未然,变被动为主动,相应地亦要建立起行业报告制度,以便主管机关及时掌握信息。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所谓行业协会,是指“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总体,或其产量占该产品国内产量大部分的生产者团体”,按此定义,一国的行业数量成千上万,而不是我国与部门管理体系相连的为数有限的行业的概念。

保护措施协定规定,进口国只有在通过确定大量进口对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才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实际上,单个或几个企业一般是不能提出这种申诉要求的,只有那些产量在该国国内同类行业的生产总量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产业才有这种行为能力。事实上,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诉,大都有国内企业的行业协会或代表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在美国、欧共体及其他一较多使用贸易保护法律的国家中,申诉人绝大多数是行业协会或类似组织,仅此一点可看出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在开放性市场经济中,行业组织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wto所需的有关国内厂商受损的全面、详细、可靠的数据资料。显然,这种工作不可能由一个或几个厂商来完成,政府也不可能及时而详尽地关注每个行业的情况,并对有关行业的情况及时作出全面而详尽的调查。正是因为在这一问题上,单个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行业组织才能够在各国使用保障条款保护本国产业的行动中起到发动者和提供证据者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行产业的战略调整。保障协定第5条第1项规定,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范围为限。进口救济制度的目的在于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利用贸易保护措施提供本国产业一暂时的舒缓空间,加速本国产业的调整以提高其竞争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产业从事有力的竞争,进而促进其产业升级。对丧失竞争力的夕阳产业过多保护,将无法达成竞争力的维持或提升,将导致贸易及生产活动的扭曲,而使生产者增加其成本。依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利益和竞争优势,创造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是同世界性的改革开放浪潮,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融合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移而实现的。在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应当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通过“升级型”调整和“适应型”调整,我国经济获得一个时期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动力。遵照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我国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扶持,采取市场导向,尽快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

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篇10

[关键词]瑞典模式;经济危机;应对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0)10-0058-03

瑞典模式是瑞典国内各党中占主导的瑞典社会通过推行经济上的混合经济政策、政治上的阶级合作制度、社会政策上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外交中的中立主义政策,使瑞典达到公平分配、高社会福利的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该模式以充分就业与社会平等为主要目标,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调节,实现法制管理经济,通过国家调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借助工会进行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利用税收制度刺激企业增加积累和投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福利。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不同程度地冲击和考验着各国的发展模式。瑞典模式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之一,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也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一、全球经济危机对瑞典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瑞典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瑞典经济出现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滑坡,具体表现在:

(一)股市大幅下跌,货币加速贬值。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naSDaQomX股票指数从2007年7月近430的高点,下降到2008年11月12日的低于200点,跌幅超过一半。其中2008年10月6至10日的一周股指下跌20.3%,是1979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周。很多比较大的企业股价都大幅下跌,对整个股市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瑞典克朗自2008年下半年起贬值速度加快,直至2009年3月初又出现大幅波动。瑞典克朗兑美元汇率从2008年4月的1美元兑5.8克朗,一度跌至2009年3月初的1美元兑9.25克朗,克朗贬值超过30%。同时,克朗兑欧元的汇率也迅速下跌。克朗的贬值造成瑞典进口成本的增加,对家庭消费国外产品影响较大。

(二)银行业利润下降。从2008年下半年起,由于市场信心下挫、流动性不足等原因,占全国金融市场份额四分之三的瑞典四大银行(北欧联合银行、北欧斯安银行、瑞典银行、瑞典商业银行)股票大幅下跌,跌幅高达60%―70%,使瑞典各银行的利润受到影响,北欧斯安银行2008年营业利润比2007年降低27%,北欧联合银行下降15%。

(三)外部需求减少,出口持续下滑。瑞典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货物和服务贸易年出口占GDp的50%以上,稳定的出口一直是瑞典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200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显示,瑞典货物出口额同比下降7.2%,进口额同比下降5.4%,货物出口量同比下降10.6%,是1980年以来最大降幅,其中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产品出口量降幅最大。

(四)实体经济行业和部门受到剧烈冲击,整体经济陷入衰退。出口的下降和订单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了瑞典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实体经济行业和部门,影响范围广泛。其中,汽车工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如福特集团下属的沃尔沃轿车和通用汽车下属的萨博轿车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销量连续大幅下降,其中2008年沃尔沃、萨博轿车在美销量分别同比减少超过30%和44%。除汽车工业外,其他行业如机械、冶金、运输、电信等行业也受到影响,产能大幅下降,企业订单普遍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下降。据瑞典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瑞典GDp收缩0.2%,自1994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年瑞典经济掉入更深谷底。这些表明,瑞典模式经济整体出现衰退。

(五)失业率明显上升,失业人口大量增加。由于实体经济的衰退,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出口的急速下滑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自2008年第三、四季度开始,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纷纷向雇员发出了辞退通知,沃尔沃、奥拓利夫、斯堪地纳克、索尼-爱立信等公司先后宣布削减7900个工作岗位。根据瑞典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最后三个月辞退员工共9.58万人,2009年2月就业率为64.4%,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失业率为8%,同比增长了1.9个百分点。失业率的上升和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些问题的产生,不能不引起瑞典政府的重视。

二、瑞典模式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措施、成效及问题

面对经济危机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剧烈冲击,瑞典模式在稳定金融、刺激消费、扶助实体经济和扩大就业等方面采取了应对措施,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瑞典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措施。第一,制定金融稳定计划,稳定金融秩序。2008年10月20日,瑞典央行出台了金融稳定计划。一是保障计划。瑞典政府提供一个1.5万亿克朗财政保障,以支持银行和抵押借贷机构的中期融资需求。这意味着银行在碰到资金困难时可向瑞典国债局借款。二是稳定基金。瑞典政府投入150亿克朗基本金,所有信贷机构将被收取特殊的稳定费,收费标准依风险划分。除此之外,瑞典政府还强制推行措施,促进银行资金流动、保障瑞典人在外国银行的存款以及瑞典银行在波海地区的投资。如自2008年9月以来,瑞典央行及国债局共投入5000亿瑞典克朗用来发行短期国债、拍卖贷款和储蓄担保。2009年2月3日瑞典政府又宣布一项价值500亿克朗的银行业救助计划,通过对银行注入资本金,使企业和家庭更易获得贷款。这些措施有助于银行和企业走出困境,也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

第二,鼓励消费,刺激国内需求。由于瑞典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鼓励消费、刺激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瑞典政府试图通过减息、减税和增加混合动力汽车退税来鼓励消费。一是制定了减息政策,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五个月之内分四次将基准利率从4.75%降至1%,这有利于增加家庭收入、刺激消费。二是投入310亿瑞典克朗用于减税。如采取降低房屋修缮税、刚刚参加工作和退休人员免交社会福利税等措施。三是增加混合动力汽车退税来鼓励购车。在瑞典购买环保型混合动力汽车退税由原先的1万克朗增加到2万克朗。这些鼓励消费措施的施行,使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有所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消费者对未来个人和家庭财政的不确定情绪。

第三,加大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扶持,向企业减税。由于实体经济部门受到严重冲击,瑞典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首先,对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汽车制造业,瑞典政府于2008年12月12日出台了280亿克朗汽车业救市措施,资金主要用于汽车企业向欧洲投资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开发绿色技术的贷款保证、建立国有研发机构以及用于汽车企业危机救援等。其次,采取企业减负政策。瑞典政府在2008年秋季预算中通过降低企业税、社会贡献费以及简化规则等形式推出一揽子价值160亿瑞典克朗的企业减负计划。后来又采取了便利出口工业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措施和国有企业共投资1400亿克朗抗击金融危机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制定经济刺激计划,积极扩大就业。一是通过经济刺激计划增加就业机会。瑞典政府于2008年12月5日宣布,在未来三年内投入230亿瑞典克朗,采取“就业与再培训”措施。该措施主要用于提高对失业者的补助以及增加对高校和职业培训学校的投入,有望每年给几万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二是制定就业改革法案扩大就业。2008年第四季度瑞典政府通过2008―2010年发展与就业改革法案,其中就业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到2010年,提供工作、实习岗位、补充教育、职业培训等给失业4个月以上的年轻人或者失业12个月以上的成年人;将25%的长期失业人员纳入积极就业体系中,包括提升教育、培训、再培训、实习等措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就业信息;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由2001年的59.9岁上升到65岁。除此之外,瑞典政府还采取了减低雇主税、转移劳动力到新兴行业等措施。

(二)瑞典模式应对经济危机所取得的成效。随着一系列救市措施和经济调整计划的实施,瑞典经济形势全面改善,外贸大幅增长,经济信心开始增强,消费需求开始回暖,经济通胀得到一定控制,整体经济增长幅度上升。瑞典政府在2010年7月5日宣布,在家庭消费和外贸大幅增长的推动下,今年瑞典经济增长幅度要远远高于今年春季时的预期。据瑞典统计局2010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比2009年四季度增加1.4个百分点。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6.7%,为2008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家庭消费环比增长1.7%,同比提高3.3%,为自2000年二季度以来十年内的最大增幅。家庭消费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汽车销售的拉动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除此之外,政府通过降低利率和减少税收,使消费者对未来个人和家庭财政状况有了比较稳定的预期,这也是家庭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瑞典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则分别低于春季预期0.2和0.3个百分点,为1.1%和8.9%,失业问题依然严重。总体来说,在目前许多欧洲国家经济遭遇很大困难的形势下,瑞典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欧洲经济的一大亮点。

(三)瑞典模式应对经济危机仍存在的问题。尽管一系列救市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总体来说,由于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大,瑞典经济社会形势尤其是失业问题依然严峻。瑞典财长预计今年失业率将高达8.9%,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人口大量增加,除受经济危机影响之外,政府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再就业培训、降低企业税控制失业和提高就业等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一是从待业人员培训到再就业的过程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就业效果往往被不断恶化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掩盖;二是受到重创而裁员的企业是主要支撑瑞典经济和出口的制造业,由于外部市场萎缩导致产业停滞的深层次问题,不是政府一时的再培训和减税政策所能解决得了的。从深层次考虑,出现这一问题与瑞典模式本身的弊端有关。瑞典模式实行高福利、高税收以及低工资的政策,使得很多人觉得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保持不变,或者只有极少量的增加,从而陷入了对国家社会福利的长期依赖,就业人数的比率不断下降。这种高福利的社会政策还造成企业和政府负担过重、国内消费需求不旺和投资不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就业机会的增加。这些问题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存在,只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加凸显。

三、启示

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外投资机构资产遭受损失,国内出口企业订单减少、生产缩减,一些企业倒闭影响到就业形势,国内消费者收入预期变差、消费量缩减。瑞典模式应对经济危机的成功经验及其“救市”能力,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要注意临时性救助措施和长期性计划的结合。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瑞典政府的金融稳定措施框架基本建成,加强市场流动性的各项措施也逐一出台。可以说,特殊时期的流动性补给和有着长远考虑的稳定计划是瑞典政府给予其金融市场对抗外部压力和威胁的双重保护,即瑞典在制定经济危机应对措施时,注意临时性救助措施和长期性计划的结合。我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时也应考虑到这一点,既要采取及时迅速的临时性救助措施,迅速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也要制定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期性计划,在治理危机中实现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

(二)国家要保持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瑞典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和适度策略。一方面可以把政府干预政策放到克服市场危机或经济重大波动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又同时潜在地限制政府的过度干预,即采取适时适度干预。瑞典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市场的干预力度,向银行大量注入资金,以便企业和家庭获得贷款,还对企业进行了减负,有力地推动了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当经济形势好转时,便调整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我国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在经济危机中和经济危机后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选择适当的经济干预力度,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把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功能和适度的国家干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