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影视行业的前景十篇影视行业的前景十篇

影视行业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0:48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1

一、易县战国影视城简介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特色旅游和个性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内出现了建造影视城的高峰,各地纷纷修建影视城,发展当地旅游经济。河北易县战国影视城就是在这样的“造城”高峰期诞生了。

1.易县战国影视城的兴建1996年,著名导演陈凯歌要拍摄电影《荆轲刺秦王》。为了真实地再现影片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主人公的真实生活,陈凯歌选中河北易县作为外景地。并得到易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战国影视城当即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点项目开始运作。1997年4月,易县战国影视城奠基兴建。当时选址在易县城东的麻屋庄村,主要因为麻屋庄村坐落在灵山脚下,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又与112国道毗邻,交通便利。1998年,战国影视城一期工程完成。影视城总占地面积700亩,建筑面积9万m2,主要由外城、内城、秦王宫、大郑宫、长信侯府以及古竞技场、古作坊、秦街、燕市等建筑组成。影视城内各建筑物的设计十分独特,秦王宫的雄壮、大郑宫的幽雅、长信侯府的华丽以及交错的关门、神秘的竞技场、古朴的作坊等,城内殿宇、楼亭遍布,回廊相连。大大小小的建筑物将战国的政治、军事、民俗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内涵。目前,影视城以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风格之古朴,堪称我国战国建筑群之首。

2.易县战国影视城的资源优势战国影视城不仅城内建有大量的人造模拟景观,气势恢宏,而且影视城所处的河北易县被称作“京南绿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易县湖光山色,景色怡人,既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又有碧蓝清澈的易水湖。战国影视城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与周边资源进行整合,为影视剧拍摄提供自然景观和模拟景观,同时也很容易借助周边景区发展影视旅游业务。易县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也很丰富,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评为4a级风景区的清西陵;有举世闻名的燕下都遗址;有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为“内三关”的“紫荆关”;有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狼牙山;有“五塔镇燕山”之一的荆轲塔等多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摄制组,易县战国影视城建成后,先后为《荆轲刺秦王》《吕不韦传奇》《天下粮仓》《神探狄仁杰》《赤壁》《花木兰》《孔子》《墨攻》《见龙卸甲》《大秦帝国》等100多部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外景地。在1999年的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因成功地为影片《荆轲刺秦王》提供了外景而获得技术艺术奖(即外景地设计奖)。

二、易县战国影视城目前的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是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定位而采取的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包括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及在此位置下实现其价值的方式方法。

1.影视城的主要经营模式从国外的经验看,影视城的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主题公园模式,即围绕品牌及电影、卡通人物开发多功能体验式大型游乐项目及衍生产品,如迪斯尼。这种模式是影视城旅游化形成的模式,属于后影视产品开发,是随着人们对旅游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影视城在经营上不断结合影视剧情节、影视剧制作等环节设计旅游项目,形成的以参观游览、参与体验为目的的影视旅游产业;二是影视拍摄基地模式,即将影视城作为影视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通过提供影视剧拍摄的场景、场地,吸引影视摄制组,进而通过影视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将电影筹拍、后期制作、出品发行等影视专业功能聚合在一起的产业中心,如好莱坞。

2.易县战国影视城的经营模式易县战国影视城作为影视城项目,其业务范围可以涵盖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两个领域,经营范围相当广阔。但目前易县战国影视城在经营上还只是为摄制组提供拍摄场地和场景,目前的收入也只限于场地使用费,产业链上无延伸产品,只是一个外景地。既没有把自己打造成影视拍摄精品基地,在拍摄上增加影视技术设备投入和完善的制作人员生活消费服务,也没有向影视主题公园延伸,增加影视城的旅游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参观体验。单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使影视城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从经营模式上看,目前战国影视城还处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没有通过产业链延伸扩大经营范围,经营模式比较单一。而单一的模式已暗藏巨大风险,一旦摄制组撤走,影视城就将面临荒废的境地。由于战国影视城只是面向摄制组收取场租费,拍摄之外的其它相关服务跟不上,多数摄制组只是取几个景就走,长期留在影视城拍影视剧的摄制组较少。因为没有常住的摄制组,相应的其他影视产业,如影视后期制作、影视营销等公司也没有进入,影视拍摄基地模式还不完善。

三、易县战国影视城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易县战国影视城虽然拍了一些著名的影视剧,在影视界也有一定知名度,但整体经营效果却差强人意。从经营模式上看,目前战国影视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产业链的延伸开发影视城与影视的关系不应局限于提供场景,其功能应从拍摄场所转向更广的活动平台,使影视产业链不断完善。完善产业链是影视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影视城发展的持续动力。所谓影视产业链,主要包括编剧、导演、制作、发行、放映、后电影产品开发等。浙江横店影视城1996年创建时,只是电影《鸦片战争》的外景拍摄地,如今已发展成了具有28个实景地和一批摄影棚的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剧组取景拍摄,形成一条剧本创作、融资投资、实地拍摄、制作发行、衍生产品开发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被誉为“中国的好莱坞”。易县战国影视城创建10多年了,目前还只是在提供拍摄实景这样的单一产品上做文章,没有从产业链的发展上延伸突破,因此,发展比较缓慢。

2.缺乏对区域资源的整合运用现代市场营销强调以目标市场为中心,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营销传播和推广,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易县战国影视城有丰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目前尚没有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运用,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从产品看,只有拍摄场景,虽然场景还算丰富,有内城、外城;有秦街、燕市;有秦王宫、长信侯府等,但都是外景,没有内景和民居,因此,不能满足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的其他需求。从渠道上看,易县战国影视城目前基本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3.缺乏系统的品牌传播品牌作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的识别部分,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这是因为品牌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可识别的名称和标志,它还代表着一连串的附加价值,提供消费者功能与心理层面两者兼具的利益点。易县战国影视城目前在国内外虽有一定知名度,但知名度并不高,品牌联想则几乎没有。主要是因为,易县战国影视城尚没有对外进行统一的、系统的传播,仅有的一点儿知名度来自于影视剧拍摄过程中的媒体报道和影视剧自身的传播。易县战国影视城在营销上比较忽视传播,既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也缺乏系统的宣传推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好酒都怕巷子深,更何况是一个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特优势的地方影视城了。所以,易县战国影视城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影视资源进行广泛而系统的品牌传播。

四、易县战国影视城未来的发展模式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对2011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届时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元,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因此,影视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影视旅游也是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易县战国影视城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把影视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采取“影视+旅游”的经营模式,将战国影视城打造成区域影视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影视旅游产业。

1.通过资本运作扩大影视城规模与发展所谓资本运作是指运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易县战国影视城可以改变原来那种“出租场地,收取场地费”的经营模式,要与摄制组合作经营影视剧,以场租入股单部影视作品的方式,参与影视剧的投拍,从而参与票房和拷贝的分成,获得更大的收益。其次,易县战国影视城还可以打造全新的差异化营销概念,吸引风险投资者、旅游地产商投资影视城。具体做法如“详细的愿景描绘”“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以及明星广告、影视剧贴片广告等。通过造势传播,扩大影视城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让风险投资者、旅游地产商关注并介入。有了资本,影视城就有了发展的资金保障,只要影视城能吸引摄制组和游客,其他的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就会不断完善,就会形成一条以影视文化为依托,以影视旅游为发展的完整的产业链。

2.创作+表演的影视产业链延伸影视城就其功能而言,不外两个:一是影视拍摄,二是影视旅游。影视拍摄针对的是摄制组,需要做好剧组的配套设施;影视旅游针对的是广大游客,必须完善相关的旅游配套功能。战国影视城可先从影视拍摄外景地出发,加强影视城软硬件设施建设,为剧组提供从拍摄景点、场景设施、服装道具、生活消费等一条龙的服务,以完善的服务吸引国内外著名的摄制组。另外,易县战国影视城可将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创作环节,一方面可以组织专人进行影视剧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面向全国搞有奖征文活动,征集有关的影视剧本。以影视剧本吸引摄制组源源不断地前来影视城拍戏,使影视城的场景设施充分利用。同时,故事也是影视剧的魅力所在,能持久地吸引受众,成为开发影视旅游的优质资源。有了影视精品之后,易县战国影视城就可以在后影视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了。比如,将拍摄影视作品的建筑物、场地场景、服装道具等供游客参观游览;生产并销售与影视剧相关的纪念品;培训群众演员、设计影视剧中的情景让游客体验等。其中最能吸引游客的要数影视表演。影视表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组建一只文艺队伍,或招募一些群众演员,排练一些经典剧目,定时定点地在影视城演出,以吸引游客,传播影视文化。二是设计一些影视剧中的情节,让游客模拟表演,当游客穿上影视城中的服装道具,表演了人物角色后,影视城可设专人为游客当场编辑并播放,让游客体会电影的拍摄技巧,体验做演员的感受。消费学家郑也夫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书中认为,人们最终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的丰富,更多的是一个娱乐化的虚拟空间。消费者希望通过游戏获得自我的实现和对刺激的追求。影视表演正是充分利用了影视的娱乐化特点,满足了消费者这种本能而高级的需求。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2

网购“南京自由行”旅游产品环比增三成――来自驴妈妈、携程等多家旅游企业的网络大数据显示,过去几个周末,南京游意外爆红。有趣的是,这正是由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的影视旅游热,随着电视剧热播,南京、天目湖等地成为网友“打卡‘到此一游’”的新宠。

热播影视作品掀起旅游“小高潮”并不鲜见,最近几年还出现过“满山琅琊阁”“遍地十里桃林”等一哄而上争抢影视旅游热门概念的现象,但真正让“网红”概念变成长期旅游经典的并不多。专业人士希望,当热播剧带热旅游时,更应反思:如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行业形成良性互动?

《人民的名义》带热“人民的旅游”

一些“火眼金睛”的网民发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不少场景与南京“撞脸”。作为该剧取景地的南京,成为旅行社大数据显示的“网红”。

网民一边看剧,一边秒变“旅友”。网上热评的有,“汉东省人民检察院”与东南大学四牌楼大礼堂,“国家某部委”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书记”和“达康书记”骑车逛的“林城开发区”与南京青奥文化体育公园,“陈岩石”所居住的养院与中山植物园等相互“撞脸”;此外,大报恩寺、金奥大厦、新街口等南京地标也频繁“出镜”。

驴妈妈旅游网的大数据显示,4月8日至9日,15日至16日,双休日赴南京自由行订单上涨近三成。

携程旅行网调查显示,南京多个景区的门票限量环比明显提升,自由行预定量环比增长30%以上。随着《人民的名义》热播,南京、天目湖两地开始受到了关注,以南京为例,4月自由行流量同比增长25%。

网友“飞机上的小猫咪”说,看到《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办公室”前面的喷泉池,“瞬间想起了学校食堂的料烧鸭炒饭、铁板红烧肉,还有桂花小圆子、头顶飞过的喜鹊……”还有网友目击:南京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大礼堂前游人如织,人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影,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探访《人民的名义》剧中的拍摄地。

“尽管热播剧中的‘网红’取景地多是大学校园、街道、公园等,不需要门票难以监测流量;但目的地南京整体订单涨幅较大,印证南京人气被明显抬升。”驴妈妈旅游网分析称。

影视旅游总是一哄而起?

其实,在《人民的名义》带热南京游前一周,2017年的清明小长假就曾出现全国多地扎堆依靠“十里桃花林”增加影视旅游人气,一哄而上“傍大款”现象。

此前,由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前往云南普者黑景区、林芝等赏花目的地的“桃林之旅”预订者数量明显增长。浙江象山等该剧大部分场景的取景地,也打出主题旅游和系列活动,争夺“十里桃花”的“粉丝”。

还有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景区内的樱花、海棠、桃花等分不清,一律打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追溯到两年前,当时影视剧《琅琊榜》热播,剧中出现的地名“琅琊阁”“琅琊山”等也跟着受捧,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纷纷展开“争夺”;有报道称,安徽琅琊山景区更将“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显然,各地都想趁着影视剧热播之时,借势宣传,提高地方知名度与关注度,从而吸引到更多游客参观。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名著改编长篇电视连续剧成就了“水浒城”“三国城”“红楼大观园”“西游记宫”等各地景区和影视城。这些在我国居民旅游版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影视旅游目的地,如今却有着天壤之别的“遭遇”。一些设施不再新奇、主题不再创新的主题乐园,渐渐“雨打风吹去”;有的不得不转型。

专家认为,近年出现了“琅琊热”“十里桃花热”等影视“景点”,旅游行业也跟着一哄而上,但往往是潮起潮落变化很快,一些影视“景点”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如何孵化旅游“长尾效应”

热播影视作品“孵”出的“网红”景点,热度一过将如何生存?业内人士分析,想要把影视的短暂拉动效应,变成旅游经典目的地的“长尾效应”,需要更好、更新的产品服务来满足中国居民消费旅游习惯的变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上世纪80、90年代的“西游记宫热”、“水浒城热”、微缩景观类主题公园走红,究其原因是和当时国内文化旅游产品相对贫乏、出境旅游还是“奢侈品”的旅游消费背景有关。而现在,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不少曾经新奇的主题公园,变得不再新鲜。

“单有文化ip热点话题还不够,旅游目的地的配套设施、服务也需要不断改善,才能打造出优质的ip景点。”驴妈妈国内度假事业部总经理陈宏进说。

此外,专家还指出,从我国景区动态发展的角度,还需考虑国内居民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升级,以及代际的变迁,这也是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3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平反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2006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4

关键词:影视型景区;城市形象;美丽贺州

中图分类号:J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42-01

一、影视型景区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

影视型景区,最早起源于影视业与旅游业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其含义主要是“电影和电视引致的景区”(movieandtVinducedScenicregion),体现了影视与旅游景区的密切关系。影视型景区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的产物,它属于专项旅游区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与文化传播方式。

这是因为影视声画合一的特性,将影视作品的生动、形象与直观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而情景结合的抒情性,更易为受众所接受。这些无疑使作品中作为载体的场景和人文历史,在受众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传播,让电影或电视中非现实的世界在景区这个现实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例如,曾在贺州黄姚古镇拍摄的一些穿越剧,虽然内容是虚构的、非现实的,但具体而细节的场景却是黄姚的、贺州的。

二、贺州影视型景区的开发现状与意义

近年来,影视旅游产业在贺州蓬勃兴起。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景区、玉石林景区、黄姚古镇景区、紫云仙境景区,还有玉印浮山、临贺故城、客家围屋、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等成为重要的影视型景区。

文化与山水风情,是美丽贺州的一张靓丽名片。当外界剧组纷纷踏上了贺州这片正在持续开垦的“影视型景区”,他们都特意将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放到贺州的山山水水、民俗民居中来表现和演绎。这使得贺州各个景区的风光、风土人情以一种更直接、便捷的方式传播出去,推动贺州影视产业的发展,也对贺州城市形象塑造及其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通过影视型景区增强贺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经过笔者一年多来对贺州主要旅游景区的实地拍摄、探访与切身体验与思考,对建设影视型景区来增强贺州城市形象传播,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加强软硬件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

近年来,虽然贺州的影视型景区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还面临着硬件设施建设不够的情况,亟待改善。因此,特别需要加快建设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夯实硬件基础。不仅如此,更要加快培养优秀的本土景区管理与经营人才。

(二)政府要改善影视产业与旅游政策

贺州旅游景区分别隶属于不同政府管理机构,“这种多头管理引发管理错位与管理缺位等问题,不利于整体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政府要做好内部工作,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与制度,来促进贺州民办影视机构的的蓬勃发展,让具备竞争优势的本地影视机构“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把外界优秀影视传播资源“请进来”,从而增强贺州影视旅游景区建设,培养贺州本土影视文化产业人才,更好地促进贺州城市形象传播。

(三)实行多样化、多元化的景区营销模式

当前我国影视型景区的营销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提供拍摄地,与热播影视剧的品牌效应捆绑,像姑婆山的九铺香酒厂、锦绣村和方家茶园便是因电视剧《酒是故乡醇》《春蚕织梦》和《茶是故乡浓》而闻名;第二种则是深度植入式,与影视剧中的人物产生直接联系,著名的便是因导演王玉锦的《月光光》而名声大振的黄姚古镇;第三种是开拍专题记录电影,以导演吴盛坚《客家围屋》为代表。

将传统旅行社主推,报纸、广播与电视宣传进行整合营销。同是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自媒体,因为它们“改变了原来传统营销模式的品牌基因,让景区更贴近游客,大大接近景区和游客的距离。”同时,今后,景区要通过餐饮、旅游纪念品等二次消费,逐渐摆脱“门票经济”的依赖。贺州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区域优势,将景区影视基地建设引入发展的快车道,要积极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形式和活动,逐渐走出门票收入依赖症,在未来景区发展中占得先机。

四、结语

作为人们精神领域消费活动的旅游,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就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影视型景区,加快影视旅游景区建设,将在加快贺州城市形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贺州走上健康和谐的发展模式与道路。

基金项目:本文为贺州学院2012年度一般资助项目(2012SKKY04)

参考文献: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5

(一)旅游模式单一,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影视文化旅游是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但就重庆市目前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在大多数影视拍摄景点也仅介绍在此地拍摄的影视作品,对景点的特色并未做太多宣传。比如永川的茶山竹海景区,在电影《十面埋伏》拍摄后,每次宣传都以《十面埋伏》外景地为景区的宣传噱头,而没有充分利用景区本身的连片竹林与漫山茶树为宣传亮点,过于依靠影视剧的宣传效应来增加景区游览量。而《十面埋伏》的另一取景地四川宜宾市的蜀南竹海不仅通过电影片段在景区中的反复宣传,还充分将竹景与山水、寺庙相配套,衍生出“竹文化博物馆”、农家乐、影视拍摄基地等相关产业。据2013年两地政府旅游局统计,永川茶山竹海日均接待游客量为1.5万人,而蜀南竹海则达到了2.5万人,蜀南竹海在知名度与游客接待量上大大超过了茶山竹海成了中国“竹林”风景区的名片。如果仅仅只通过影视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加深游客对旅游景区的印象,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将随着影片的下映而逐渐递减,不利于当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地形象不鲜明,缺少相应的文化内涵

影视文化旅游景区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以影视作品为代表对本土的人文风情和习俗进行展示。若能够将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转移到景点中来,即可赋予传统景观新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然而,目前许多景区在影视作品拍摄完成之后,并未充分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无法让观众在观影时看到景区的闪光点。例如拥有独特喀斯特地貌的武隆风景区,作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拍摄地,武隆政府斥资200多万元为其修建了古驿道以及古代建筑群作为拍摄场景,但所搭设的拍摄场景只是为完善了影片画面美感而忽略了与周边自然的相融合,因此在影片播放之后,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只是主角被行刺的仿古建筑,而武隆所独特的溶洞、喀斯特等自然奇观却未能得以关注,这对武隆县乃至重庆市的旅游资源来说都是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浪费。

(三)政府对影视文化旅游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重庆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并未将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到景区规划体系中进行统筹安排,直到旅游资源与影视制作进行合作时,才开始在旅游景点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影视制作的要求进行改造,这就导致景区文化与旅游特色在影视作品中的代入感较为生硬,缺乏辨识度,不足以发挥影视作品的宣传作用。其次,政府对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并未出台相应的发展和管理措施,这就导致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趋利性和盲目性。由于对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指导与管理,使得旅游景区为赢得影视剧组合作,追求影视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而以牺牲景区环境为代价,比如永川茶山竹海景区以破坏原始的自然环境用来建设一些影视拍摄所需的物景,其影片中的主要场景“风刀门”中的竹林小屋却没能加以利用,在电影拍摄完毕之后人去楼空,未能予以维护以至于现已破落不堪,甚至毁坏了大片竹林用来修建茶馆、酒楼和寺庙等建筑,导致影片中美丽的竹海随风摇曳的场景难以再现。同时,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影视文化旅游资源无法与周边的传统旅游景点和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带动其他旅游形式的发展,因此无法利用其影响力带动周边景区乃至重庆市的旅游全局发展。

二、加快重庆市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完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链

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要求满足感官上的享受,对参与式体验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旅游景区和影视基地的规划建设中,应构建一条“影视—文化—旅游—经济”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链,将影视与文化旅游进行市场化运作,例如在影视基地或旅游景区中通过模仿影视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营造集自然景观与影视建筑为一体的影视俱乐部,使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影视作品之中,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娱乐旅游模式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可围绕影视作品的内容深度开发相关的“后影视产品”。例如美国的迪士尼主题公园,通过还原的童话建筑、进行动画电影人物花车巡演、建设游乐场设施和售卖动画电影的周边产品等方式,向游客全方位的展现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影视作品和创造的影视文化,使游客在游览和游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其魅力。

(二)丰富文化内涵、加强创意支撑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到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旅游的文化内涵是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重庆市的影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重庆市本土深厚的文化资源的挖掘。首先,在对影视剧组的选择和影视剧的制作上,其内容可以围绕重庆市所特有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红色文化等展开,创作出具有重庆鲜明地域特色且富感染力的优秀影视作品。例如宁夏银川市的西部影视城,利用其两座古代城堡遗址独具雄浑、古朴、粗犷的原始西北风情,将历史遗迹与影视艺术相融合,成了中国西北和古代等题材的最佳外景地,并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展厅、骑射、皮影等古色古香的集观光、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商业,将影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联合,赋予了本地影视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且富创意的旅游文化。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提业资金扶持政策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相较于其他文化产业来说开发成本较高,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对该产业的运作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法规,发挥导向、协助和支持作用,吸收更多资本涌入到影视文化旅游产业中来。首先,取消民资与外资的投资限制,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资本对影视文化旅游产业贷款,缓解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压力。其次,对建设情况较好和发展空间大的部分影视文化旅游企业和影视基地应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例如模仿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方式,政府可通过扶持其上市的方式得到来自全社会的募资,进一步的扩大发展规模。最后,制定免税或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2.整合影视文化旅游资源重庆市现有的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且区域分散,因此,在影视文化旅游的开发中,应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横向协作,比如将地域接近或文化内涵相似的旅游资源联合发展、取长补短,以其中最为有名的旅游景点为核心,带动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辐射效应,形成整体。有助于找准市场定位,促进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尽快进入有序阶段,提高重庆市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面对全国影视文化旅游市场的竞争。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不仅要加快重庆市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好注重发展的质量。政府应制定针对在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进行影视拍摄方面的法律法规。首先,对影视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约束和规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抵制和严肃处理,防止《无极》剧组在香格里拉景区造成难以恢复的生态灾难的事件在重庆市再次上演。其次,对影视剧组的引进和接洽进行规范和监督,以防止其拍摄的影视作品出现诋毁拍摄地乃至重庆市的情况发生,应注重保护景区和重庆市的正面形象,实现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6

(济南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99)

【摘要】影视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模式,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影视旅游更具文化色彩。它可以满足参与者的寻梦心理和审美寄托,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影视旅游项目和影视基地建设发展很快,但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特色突出和文化内涵深刻的影视旅游项目较少,项目的创新程度不够,游客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总体上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今后应当加快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丰富影视旅游产品的种类,更大程度地吸引游客。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旅游行业的新亮点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影视旅游;文化产业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4

当前在一些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影视作品的收益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影视作品本身,影视作品与其衍生品的推广与开发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影视旅游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亮点。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影视和旅游都变成了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的休闲娱乐形式。影视旅游作为当前一种方兴未艾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种边缘交叉行业,吸收了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优长特点,适合了当代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文化需求,属于一种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未来影视旅游将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影视旅游内涵辨析

影视旅游的提法滥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英美国家,西方称之为“电影引致旅游”(movieinducetourism),或者电影旅游(filmtourism)。它将影视基地与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旅游类别。迎合了当代旅游者追求新奇,渴望将知识性、观赏性和寻梦心理结合起来的需求特点。

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影视旅游的定义是埃沃斯(evans,1997)的提法:影视旅游是由于某些观光点或事物出现在银屏、影带和银幕上,从而促使旅游者造访这些旅游地和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厄里(Urry,2001)则认为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是基于对娱乐、实现梦想以及参与的愿望;Busby和Klug(2001)将影视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前往某一目的地或吸引物是由于该地曾经在电视、录像和电影银幕中放映过;washita(200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为通过向观众展示目的地的特点和魅力,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个体的旅游偏好和目的地选择。

Beeton(2005)根据影视作品不同的吸引力产生方式将影视旅游分成了六类:其一为场地旅游,其二为商业性旅游,其三是身份误解的旅游,其四是脱离场地的旅游,其五为一次性事件,其六是扶手椅旅游,据此影视旅游产品又可以被划分为场地旅游与脱离场地旅游两大类,也有人强调了影视旅游者的行为。里勒和范·道伦(Riley,VanDoren,1992)以电影《鳄鱼邓迪》(CrocodileDundee)在美国潜在旅游者当中产生的对澳大利亚感知的影响为例,来说明电影电视可以帮助潜在旅游者对于影片中所提及的旅游目的地通过移情作用(empathy)和共感作用(vicariousfeeling)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某种感觉认知和情感认知,从而产生旅游动机,最终促使旅游行为的产生。

哈德森和里奇(Hudson,Ritchie,2006)引入了产品布局的概念,国内对于影视旅游的研究较多地着眼于客体方面:如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刘滨宜、刘琴,2004);影视旅游从供给的角度说,是指旅游经营者开发并利用电影电视的制作地点、环境、过程、节事活动以及影视剧中反映出来的能够促进旅游的文化活动,(王玉玲,冯学钢,王晓,2006);影视旅游是结合电影或电视剧中所拍摄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将电影电视观众和游客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影片拍摄地进行的全程旅游活动产品(代俐,2006)。国内学者还对影视旅游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狭义的影视旅游客体则主要指影视主题公园”,(刘滨谊,刘琴,2004);还有人将其分为静态的影视旅游资源、活动形态的影视旅游资源、文化意识形态的影视旅游资源等(《中国影视游》编委会,2004);付冰、周申立(2005)认为影视旅游“是一种主题化模式”,并从主题化旅游的对象——空间形态上的主题公园(影视城)和时间形态上的影视节两方面对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载体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狭义的影视旅游则特指人们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而对影视拍摄地产生兴趣,进而到该地旅游的现象。狭义影视旅游的旅游客体则主要指影视主题公园,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等与影视相关的任何事物。从供给的角度来说,影视旅游是指旅游经营者开发并利用电影电视的文化内容,经过策划宣传,推向旅游市场的一种新的旅游产品类型。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是指旅游者由影视引申出来的旅游资源的游览、体验,来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旅游经历。

影视旅游的表现形式可以有空间和时间两种形态,空间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对影视城、影视拍摄地以及影视故事发生地进行的旅游,而时间形态上主要体现在影视节庆、影视活动等方面。作为一种主题化的旅游模式,旅游的对象可以包括空间形态上的主题公园和时间形态上的影视节等。影视旅游的目的地既可以是影片的拍摄地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地,也可以是外景地,其中背景地更为突出。黑泽明的著名电影《最后的武士》(theLastSamurai)背景地是日本,但电影实际上是在新西兰拍摄的。可想而知,人们循着这个电影前往的地点肯定会是日本,而不是新西兰[2]。

二、影视旅游的魅力所在

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影视旅游更具有文化内涵。游客借景移情,通过感知和欣赏影视作品所依托的静态自然、人文景观,产生丰富的联想。这里,影视作品本身是一个引子,吸引观众对剧情发生地产生兴趣,进而愿意前往一游。归根结底,其游览动因来自于影视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经历,是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激起了人们感受它所体现的社会美的动力。从社会意义的层面来讲,虽然不具备直接的教化作用,但对于人们陶冶性情、修身养性、派遣压力乃至于培养爱国情怀也都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说明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影视旅游开发有着广阔的资源空间。

从影视旅游独具的特质来看,首先,它是是以某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依托,然后启动观众印证、寻梦、逃避等心理动机,继而诱发观众的休闲、求知等潜在需求,最终形成它属一种跨行业、复合型的新型产业。借助于影视作品的造梦功能,游客可以实现在古今中外之间无障碍地穿越,他们热衷于透过旅游景点上影视剧拍摄的熟悉场地,也希望剧中代表好运和成功的符号与自己联系起来,到优美的环境中躲避世俗的烦琐,对影视剧的热爱使他们选择到拍摄地旅游。下面探讨一下影视表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之间的关系。应当承认,身处选择众多的当代社会,人们的消费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某些具有引领性的事物所诱发出来的,知名度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注意力的吸引。而对这种消费偏好选择的导向往往会受到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就影视旅游而言,影视作品里所描绘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必然会成为吸引游客的活招牌。在“爱屋及乌”的联想效应作用下,影视作品将会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超越各种形式的广告。

三、影视旅游的经济社会效益

过去我们国家影视作品的投资回报主要靠票房收入和广告收入,这也是我国影视作品投入产出之比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票房收入和广告收入已经不再是影视作品唯一的经济收益来源,一些影视作品的衍生物或者衍生行业在影视作品的带动下应运而生,影视旅游就是由影视行业与旅游行业交叉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兴行业,它依托影视基地发展特色旅游,在精神成果方面和经济收益方面都能够带来优厚的产出。

(一)优秀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影视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是旅游资源,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易逝的;二是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特别是专门为拍摄所修建的影视基地是静态和不易逝的,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直接开展旅游活动,发展的事业是影视城,利润却是来自旅游业。许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出现了很多旅游开发的盲点,往往是因为旅游配套设施的制约,使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使那些已经开发了的景区,由于拍摄影视作品的视角独特,也能够显现给观众与众不同的美感,可以对这些景区从新视角进行再开发[3]。

(二)影视作品具有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促销作用

通过影视作品造势,能够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促销。影视作品成为沟通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影视作品对于旅游地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往往可以带旺一个旅游点。这是因为影视作品在给景观涂抹上一层奇丽色彩的同时,还可以弥合游客心中经验与想象的差距。影视作品中的景观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已经变成一种不可割裂的“共生物”。使景观具有了一种无可复制且更能无限延伸的力量,调动起旅游主体的审美感觉,产生和谐、共鸣、亲近和充实的审美愉悦。

(三)有助于实施产业融合,丰富并深化影视产业链

一是借影视旅游拓展影视产业项目,进行“后影视衍生产品”的开发。适应影视旅游的发展和游客需求的高移,影视产业正在延伸,逐步整合为跨行业、复合型的影视产业链。二是借影视旅游开展影视营销,形成“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影视营销模式。突出文化品位和地域特色。吸引市场的注意。产品营销与旅游需求相适应,彰显影视作品对拍摄地的实际带动功能,政府部门发挥好的组织功能和调控效果,这为影视拍摄与营销提供便利和支持。三是借影视旅游实施“走出去”工程,谋求国际化影响。一方面推进影视营销国际化,另一方面借力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我国强大的旅游吸引力,给国际资本投资我国拍摄影视降低风险的同时还提供了盈利商机,将带来影视产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和国际上各类优秀人士的参与[4]。

(四)有利于影视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与增强

一是可以增加影视受众,扩大影视作品的影响。影视旅游的迅猛发展,必然激发游客对影视的更多关注、使得影视受众群体迅速壮大。二是可以降低拍摄成本,增加影视作品数量。三是能够丰富影视内容,提高影视质量。随着影视旅游的深入发展,使得影视拍摄开始自觉考虑到旅游需求,为迎合影视旅游的需要,影视拍摄的内容逐渐丰富,另一方面,为适应游客需求高移的实际情况,影视拍摄自觉地挖掘特色、提升文化品质、形成品牌影视。

(五)有利于形成协调发展的影视产业布局

其一是利于影视产业强化优势联合发展。提供了电影企业谋求产业扩张的机会,便于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的开发影视产品。影视旅游是综合性、立体化的消费模式,它的发展本身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影视融合发展。可以弥补国产电影在定位和生产上越来越远离影院消费、中国影院的消费环境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不足,为影视产业内部融合提供良好的平台。

再者是利于影视产业缩减地域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发展。任何地区特有的地域风情都具有影视拍摄的天然优势,都是影视题材的宝库、影视拍摄的好场景。影视旅游的发展,能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组合。三是催生了影视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影视旅游业本身就是影视业实施产业融合的尝试,对于完善影视产业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影视旅游的深入开展,将使影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铺路[5]。

(六)可以带动影视拍摄地以及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对于影视拍摄地来说能带来至少以下好处:一是影视形式具有传播广、投资低、效果好的特性,旅游拍摄地的知名度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必将有很大的提高;二是地方风光会随着情节深入与情绪联想而悄悄深入观众脑海,人们不会产生有丝毫看广告的抵触情绪,有机会观众就一定会变成游客去那里亲历,不乏因一部电视或影片而被公众知晓的一个景区,一个景点或城市,一部经典的老片足以让此拍摄地受益百年。其次,再看影视拍摄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一是影视作品的热播在培育大量影迷的同时,也培育了大批潜在的旅游者,明星粉丝团的作用更是不可忽略;二是依赖于影视作品旅游目的地刻上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符号烙印,并迅速为受众所识;三是旅游企业可借影视剧热播之机推出全新的影视主题旅游线路或对传统旅游产品进行相关包装;四是影视剧组的进驻,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产生各种关联效应,有助于当地文化产业的兴起[6]。

四、今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一)发展趋势

其一,前景广阔且潜力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大的影视迷是影视旅游的潜在旅游者,影视旅游更深层次的需求是旅游经历的文化体验,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功能叠加,如虎添翼。其二,效益综合,联动发展。影视旅游产业链包括直接效益和联动效益。联动效益是影视旅游带动其他产业而获得的效益,是由多环节的消费过程构成的。影视城联动效益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改善地方旅游交通;三是优化产业结构,这些都完全符合未来社会城市发展的趋势。其三,旅游来源更加多元化。从拍摄场所发展到影视场景的再现,从拍摄基地发展到娱乐休闲地,从影视旅游业发展到相关产业园区,最终形成影视旅游综合区域。即形成制片厂—拍摄基地—影视城—影视主题公园—影视相关产业园区—影视旅游综合区域的发展趋势。其四,旅游形式个性化。当今社会正处于体验式经济时代,具体到影视旅游来说,旅游者更为注重体现自我,变被动观赏为主动参与,在全新的场景或氛围中忘却现实的身份,达到参与、忘我、发挥的境界。其五,旅游内容不断更新,实现动态消费,适时转换。其六,规划建设日趋完善。主题公园将模拟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中是影视城建设得以成功的关键。不仅仅是营造建筑景观本身,而是营造集建筑、环境景观为一体的使游客置身其中感到心情舒畅的场地式娱乐场所[7]。

(二)发展路径

其一,加快发展,丰富产品。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丰富旅游产品。这不仅要体现在进一步挖掘影视拍摄地的文化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对影视剧的衍生品的开发上,尤其是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影视拍摄地应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及加大各媒体的宣传力度,巩固并扩大其品牌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加影视拍摄地的文化色彩,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向更高层次的参与层面拓展。

其二,市场导向,加强研究。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转换策划思想和经营理念。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人们的旅游心理,让旅游者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社会风情,并注重影视城整体环境的营造,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者需要。创新营销模式,丰富影视旅游产品类型。一方面,带动各界参与其中,有效刺激市场运作;另一方面,利用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刺激大众消费热情。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营销资源,注意对观众需求导向的分析,着力开发以体验为卖点的新产品和新活动。建设影视城应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走综合性经营之路,促进要素集聚。其三,引导控制,加强扶持,加强管理,合理规划。要引导影视城向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应当控制影视拍摄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其向做精、做强发展,逐步完善旅游景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接待水平。对影视旅游的扶持政策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相关影视作品质量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扶持影视城的建设。双管齐下,保证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准和影视城的建设水平。适当调控引导,整合影视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开发,充分挖掘影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的开发潜力。

其四,真正打好“影视牌”,制定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宣传计划,并一以贯之地实行之,充分挖掘影视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品牌效应。影视作品认知度不高,市场就很难开拓,具有高认知度的影视作品,旅游资源开发起来事半功倍。国内很多影视旅游基地就是因为宣传工作做的不够到位直接影响到了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的视角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性的开发,营造出富有历史或者纪念意义的文化氛围。对于认知度高、与相关实景旅游资源相结合比较好,具有多重吸引力的影视作品旅游资源可进行大规模的综合开发;对知名度小的影视旅游资源则把它作为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的陪衬,进行辅助性开发,以增加景区的人文吸引力[8]。

其五,注重可持续发展,延展影视旅游的产品生命周期。要在确保目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繁荣,也要引导游客绿色游览,降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旅游目的地形成的伤害[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影视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同样可以分成这样四个阶段。①引入期,此时经营战略应主要放在以下方面:一是主动出击,二是与拍摄方积极合作,引入期内宜采用高价格、高费用促销的营销战术迅速占领市场,用“撇油战术”获取高额利润。②成长期,该期间的营销战术应当是要改善影视城旅游产品质量,寻找新的细分市场,把广告宣传的中心从介绍影视城转到建立影视城形象上来,适时降价,以激发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现旅游。③成熟期,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措施尽量使本阶段延长,通过市场改良吸引有不同需求的游客,改变市场营销组合,手段包括广告刺激需求、让利吸引更多和取得良好的社会舆论。④衰退期,这一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收缩经营,发展新的主题,衔接到引入期,为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打基础[10]。

五、结语

影视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影视旅游资源丰富,潜力依然巨大,其深度开发应该围绕文化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实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效益实现最大化,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全面丰收。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为影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袤的空间,只有通过协调整合,形成跨行业的力量,延长影视旅游行业的产业链,落实影视旅游的多维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国内影视旅游产业快速而又长远的发展[11]。本文只是就当前国内影视旅游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一点框架性的探讨,实际上关于影视旅游的发展,还有诸多内容亟待破题,加以深化。譬如,像影视主题公园的持续性开发;像大型影视道具的有效再利用;像如何结合影视作品内容进行游客参与的情景再现;像如何厘清影视旅游景点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关系;像如何促进影视基地与周边综合服务业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像如何有效避免影视基地的重复建设以便取得合理的规模效益;像如何处理好影视基地的拍摄制作功能与游客游览功能;像影视旅游如何与景点所在地的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等等,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可惜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12]。这可能与影视旅游属于一种交叉性的边缘行业有关。希望政府部门以及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有识之士对影视旅游这一朝阳行业加强关注,使之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有效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尹媛媛,鲁明勇.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0(8):15-18.

[2]何鑫.浅析影视剧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7):271-272.

[3]王彦霞.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影视旅游产业效应与艺术关联[J].商业时代,2013(35):136-137.

[4]屈小爽,薛頔.影视旅游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6):153-154.

[5]高红岩.电影旅游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研究[J].人文地理,2011(6):34-39.

[6]高鹏,阚耀平,沈烨琳.影视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和发展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77-78.

[7]包仁贵.对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14(13):288.

[8]张权生.论影视旅游产业机制与发展策略[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2):105-107.

[9]杨超敏,田晓霞.影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论述[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273-276.

[10]钟茗.我国影视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09(30):14-15.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7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中国有沪浙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等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特色小镇

在国务院下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着重提到了“旅游+城镇化”。根据该规划,“十三五”期间,将支持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加快推进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建设。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旅游业“十三五”规划除了提出“大力开发温泉、冰雪、滨海、海岛、山地、森林、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之外,其中的亮点是着重点出了“森林小镇”、“低空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国有林场等为重点,完善森林旅游产品和设施,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在加快培育低空旅游方面,规划提出,未来,将结合低空空域开放试点,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景区、城镇开展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开发连接旅游景区、运动基地、特色小镇的低空旅游线路。出台低空旅游管理办法,支持低空旅游通用航空装备自主研制,建设低空旅游产业园。

无景点旅游

无景点旅游有以下特点。自主,就是自主选择落脚点、选择行走路线、决定景点。自愿,就是自发选择出游伙伴,相互约定,自行组合。自助,就是自行选择交通工具,驾车,搭车,乘车,拼车,自行把握具体行程。自由,就是不受旅行社固定导游点的约束,不受旅游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或改变行程计划。与众不同的是“无景点”旅游在途中不再是“到知名景点一游”,而是“驻扎”到某地,吃饭、喝茶,随意安排行程,在城市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风民俗,不再跟随旅行团人挤人、走马观花地参观门票高涨的景点。

间隔年

间隔年(Gap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进行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间,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沙发游

“沙发游”顾名思义就是“睡别人的沙发”。这是表面的意思,其实不一定是睡沙发,如果主人有空余的房间或床铺,“沙发游”将会睡得很舒适。如果遇到一位更加好客的主人,甚至会带你游览风景名胜,遍尝当地美食。当然,在享受这些的同时,你也要把你家的“沙发”贡献出来作为交换。尽管对于这种新兴旅行方式业内存在质疑,如安全问题、沟通、生活习惯等,但其实这些并不是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沙发客”队伍中每个人都要遵守原则,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毕竟这是利己利人的好事。目前知名的沙发游网站很多,比如互助网、豆瓣小组等。

影视游

影视游在国外发展如日中天,是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以著名旅游城市洛杉矶为例,众所周知,洛杉矶是著名的影视旅游城市,而其影视旅游的正式开端是在1963年,标志是好莱坞环球影城的建成。最初好莱坞环球影城只是一个影视拍摄场所,后逐渐演变成参观游览地。目前,全球共有5个环球影视城,主要集中于美国,影视城周围设有众多旅馆、网球场、游泳池、高尔夫球场、餐厅、购物中心等可以同时容纳大量游客。

中国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但是由于电视剧电影行业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影视游的快速发展。其中最著名的佼佼者就是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其被认为是影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建成10多年来,已有10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并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国内目前方兴未艾的影视业也同时促生了一大批经营成功的影视基地,先后共有30多家影视城投资兴建落成,例如浙江的横店影视城、河北的涿州影视城等。而在电影节方面,目前举办较为成功的有上海国际电影、上海电视节、长春国际电影节以及落户长沙的金鹰电视艺术节,这些电影节的发展对旅游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亲游

在众多大龄男女青年“被剩下”的时代里,极具市场潜力的“相亲游”已悄然兴起。所谓“相亲游”,是为白领一族提供单身交友旅游方式,主要有一日游、周末游、自助游、休闲游等旅游项目。相亲游是相亲体验的补充,在旅行中相亲可消除传统相亲方式两人初次见面时没有话题的尴尬,缓和气氛,即使没法牵手,也可以成为普通朋友。国内相亲游主要由互助网、婚恋网站、婚介所和一些旅行社组织,既有短期的城市近郊游,也包括长期的出国游、深度游等,在旅行中参加一些刺激的活动,可以有效增进两人间的关系。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8

自央视《东方时空》推出第一批“情景再现”节目以来,“情景再现”这种方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受到了大量的质疑和指责,但这种叙事方式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在纪实类电视节目中得以广泛运用。当前备受争议的“情景再现”是指用“扮演”等虚构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设计,将曾经发生过却没有记录下来的情景、事件重现出来,并把它运用到非虚构的电视节目中去。而电视新闻中对“情景再现”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曾经的新闻场景或过去某一事件过程或细节进行复原、重现,其本质为弥补及时报道缺位造成的叙事断点,再度还原原本已经消逝的现场。一、“情景再现”与违反电视新闻真实性的辨析在进行“情景再现”申辩之前,需以电视新闻真实性的界定为前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指电视新闻以新闻事实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是新闻细节(包含时间(when)、地点(where)、任务(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下称5w)存在、完整与准确的有机统一。然而,“情景再现”作为虚构叙事手法运用于电视新闻这类纪实节目是否影响新闻真实性的争议,将“情景再现”推向争议的风口浪尖。本文认为“情景再现”本身并非为令电视新闻失实的根本原因,理由如下:“情景再现”是弥合电视新闻“叙事断点”的有效手段。从叙事表达“话语”出发,“断点”为叙事中的一种省略或空缺,在文字新闻中断点似乎无处不在。断是为了减少冗余,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消息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等方式对“断点”的使用,都使断点恰到好处。与之相反,电视新闻以画面与音响为主,“断点”会使没有严密叙事逻辑的电视新闻画面之间产生他意,严重违背电视新闻将新闻事件完整、真实表达的内在属性。“情景再现”通过扮演场景和事件,有效协助电视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地表述。新闻真实性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一件完整的新闻事实是由不同的事项构成,通常表现为新闻报道中的5w的完整。就叙事结构完整性而言,“情景再现”是弥补新闻镜头现场缺位,实现电视新闻完整传播的重要手段。电视新闻是传播者主观选择过滤后的媒介真实。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得到普遍认同,即认为在大众传播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受众通常接触到的、经过传媒(包括电视)等中介构建出的有选择加工后的拟态现实,其实质仅客观现实的部分内容。就传者而言,在电视新闻的生产过程中,从选题、文案、拍摄、后期各环节无不渗透着电视新闻主编的主观倾向,在对社会议题设置进行选择性引导的同时,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包含电视新闻制作者世界观的媒介真实。虽然电视新闻中的真实是以新闻事件的客观存在为基础,以5w的完整、准确为表现,但这种真实是以媒介真实为前提,并非以客观真实为前提。因此,“情景再现”的失实应以是否有违电视新闻的对真实的要求为准绳。“情景再现”陷入“审核陷阱”。“情景再现”以其弥补叙事缺陷、增强叙事张力的内在特性,成为电视新闻应对媒介竞争、获得高收视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然而“情景再现”的频繁、无创新地滥用,使电视新闻尤其电视专题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类电视节目“舍本逐末”风气盛行,难以达到电视新闻所要求的新闻事件的客观存在、5w的完整、准确等基本媒介真实要求。著名的虚假新闻———“纸包子”事件、“后母虐童”事件即为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成都打假人第一人’刘江敲诈300家电视台”,其举报对象虽为广告而非新闻,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电视信息把关人审核新闻事实及其它信源时的失职。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线人、热线电话、网络来源等电视新闻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新闻信息把关人一旦疏忽、失职,电视公信力便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缺失审核的“情景再现”无疑会受到新闻真实性的质疑。诚然“情景再现”的过度使用,难免对电视新闻时效性造成巨大冲击,并使电视新闻不免有偏向猎奇隐私,流于低俗之嫌,影响观众审美观,从而对电视新闻真实性造成一定影响。但本文认为“情景再现”并非为影响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根本原因。要合理运用“情景再现”,需要做到的是将其使用规范化。二、电视新闻节目中“情景再现”运用的建议“情景再现”画面的处理应更加统一和规范化。首先,在进行“情景再现”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对“情景再现”的使用提出了“适度”的原则,其中包括不能出现对话、基本上不用真人摆拍、以局部代整体等。如央视《科技博览》现在则很少使用“情景再现”,而在“真实”上下功夫。“情景再现”使用的谨慎不仅仅体现在“再现”部分的谨慎,随着观众文化水平和欣赏品位的提高,“再现”以外部分的制作也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对历史资料的考证、事物内在逻辑的挖掘、旁白或解说的表达都会比现在严谨得多。其次,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已经将在“情景再现”部分的画面打上“情景再现”或者“现场模拟”等类似字眼的字幕作为必需的技术规范严加要求。这种技术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于新闻五要素不确定而造成的对新闻真实性的疑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3D、特效等科技手段使“情景再现”得以延展与丰富,势必要求监管部门尽快在全行业对技术标准进行规范与统一,这种统一的技术规范将会对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情景再现”的创作应由对具体的再现转向对氛围的营造。在“情景再现”使用之初,大多数电视新闻还是停留在完全还原真实场景的阶段。随着民生新闻、新闻故事等软新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栏目开始积极探索,已从追求完整还原新闻事件具体场景转移到一种情绪的渲染和氛围的传达。周兵执导的《梅兰芳》的拍摄中,完全没有还原人物当时存在历史的场景、道具和背景,而是用一条飘舞的带子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却足以引起观众认同的历史氛围和情绪。#p#分页标题#e#坚守新闻底线,提高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新闻的本质是真实,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制作新闻的基本要求。当前,激烈的竞争、电视机构的庞杂、从业人员专业的缺乏与道德的失范使“情景再现”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导演”新闻场景、谋取私利的工具。作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维护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为此,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强化电视新闻业务学习与运用,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组织电视新闻报道。同时还应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将“情景再现”对氛围的营造,适时运用到电视新闻制作中,以增进受众对新闻事件了解,实现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9

一、海南影视旅游的开发现状

狭义地讲,影视资源包括成功放映的电影、戏剧和电视剧以及这些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广义地讲,影视资源不仅包括影视作品及其拍摄基地,还包括所有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如歌曲、mtV、广告片、专题片等及其拍摄地点,鉴于口头传播以及名人效应不可忽略的影响力,电影艺人以及优秀的电视栏目也被包括在影视资源之内。[3]

由于影视旅游在我国兴起较晚,目前而言,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影视外景地旅游、影视故事发生地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旅游、影视主题乐园旅游、影视节庆旅游[4]等几大类。也有人根据影视对旅游产业发展所产生功能的差异性,将我国当前影视旅游发展概括为五种模式:借影视发现旅游景区、借影视塑造旅游主题、借影视营销旅游活动、借影视策划旅游项目、借影视创新旅游产品。[5]

海南省的电影活动是比较早的,根据海口志的记载,“20年代电影开始传入海口。1926年无声电影从香港传入海口,1936年有声电影从上海传入海口。”[6]因此可以确定,海南省的电影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

此外,海南省文体厅还积极规划海南的电影业的发展,按照海南省文体厅的规划和要求,2015年前海南省各个市县的城区都将拥有一家数字影院,这将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分享到国内外的电影文化成果。[7]

目前海南影视资源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公园、全部或者主要外景在海南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和戏剧片、以宣传热带风情、椰岛文化、生活习俗等为主要内容的视频资源如纪录片、美术片、风光片和专题片以及广告片等、音乐作品(主要是歌曲和mtV歌曲系列等)、海南艺人以及海南的电视栏目等等。[8]

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著名的影视外景地,现在每年在海南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应该不少于50部。[9]《非诚勿扰》中,细心的海南影迷会发现,世纪大桥、滨海大道、美兰机场等海口标志性的风景出现在这部贺岁大片里;电影《私人定制》在全国热映,电影片尾字幕第一条便提到了位于海口的观澜湖;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在论坛上的发言谈到,“春节期间,美国《发现探索》频道播出的《荒野求生》海南特辑的热播,首次让观众意识到,海南原来不只有三亚、海水这些‘传统项目’,还有大量的原始密林,对海南旅游品牌起着良好的深化和拓展作用”。[10]另外,湖南卫视2015年真人秀节目《偶像来了》第一站也是在海口拍摄;《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拍摄取景地三亚宋城旅游区,玩的就是穿越!三亚宋城旅游区建有三亚千古情景区、三亚热带动物园、三亚冰雪世界等主题公园。其中,三亚千古情景区一年四季活动不断,是三亚夜游的首选之地。

另外,以电影《红色娘子军》拍摄地开发的主题公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已经成为海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纷纷到此;2012年10月21日全球首个以导演个人命名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冯小刚电影公社”正式成立;2012海南琼中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与华语电影高峰论坛相结合;2014海南影视节的举办,弥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乃至南中国海从未举办过影视会展活动的空白;2014海南传统节日――海南欢乐节在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举办,这些都为海南的影视旅游打出了一定的名声。

虽然目前海南的影视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总体来说,海南影视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不尽如意,海南对影视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理论。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以《广播影视必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提供助力》为题展开演讲,他表示:“将海南打造成为适合长期开展国际影视娱乐主体交流活动、国际性电影周电视展、国内外影视行业展览会和国际性影视传媒产业高峰论坛的重要场所,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因此,对海南影视旅游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海南省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海南省经济、文化发展的崭新向度。

二、海南省影视旅游资源的Rmp分析

Rmp(昂谱)分析理论是旅游学者吴必虎在1999年提出的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海南影视旅游开发可以借鉴Rmp(昂谱)分析理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个方面对自身进行系统分析、评价。

(一)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R分析

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只要与影视相关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影视旅游资源。[11]海南的影视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这里既有天然的椰树,大海,沙滩,被誉为“天然摄影棚”,又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例如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黎族、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有海洋文化资源,移民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也是中外闻名,鉴真和尚东渡纪念地就在三亚,蜚声海内外的南山佛教文化,大名鼎鼎的“玉蟾宫”道教文化,都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海南特有的女性文化也是充满了神秘感,作家马原到海南岛拍专题片,片名就叫“女人岛”。

海南还有非常悠久的影视剧拍摄史和浓厚的影视剧拍摄氛围。海南省政府也相当支持影视旅游的发展。2011年海南省制定《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12],而在“文化产业里,电影产业是生态型、科技型、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其特性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发展定位。它的辐射带动能力大、产业示范作用强,外延丰富而宽泛,尤其与旅游、会展、服务等行业密切相关。电影产业还是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时尚性的产业”。[13]

但是,海南影视旅游如果仅仅依赖这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旅游资源不等同于旅游产品。如果海南天然的自然优势,苍山、碧海、银沙、巨石、礁盘浑然一体,椰林、波涛、渔帆、鸥鸟、云霞相映生辉,旅游的五体要素阳光、空气、海水、绿色、沙滩一应俱全,满眼诗情画意,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14]的旅游资源,那么,海南更多的还是“资源产品提升型”[15]的旅游资源,这一部分的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比如海南的贬谪文化,海南的民俗文化,海南的宗教文化等展现的不足,这方面的影视作品非常少。也就是说,海南的影视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历史文化意蕴深厚,但能够吸引游客滞留下来的旅游资源很少,能给游客带来深刻体验的旅游资源很少。

(二)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m分析

目前,旅游者市场已经变为买方市场,游客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就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而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旅游消费需求占市场份额比较大的仍然是中短途观光旅游产品和短途度假旅游产品,尤其是我国的假日制度进行调整以后,清明、五一、端午、中秋都只有三天,将进一步推进上述两类旅游的市场需求状况。海南虽然有着丰富多彩的影视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宣传,在影视旅游市场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一些有广泛影响的经典之作,如《非诚勿扰》《没有冬天的海岛》,放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观众对电视剧中美丽的海南风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些资源已经吸引了众多的旅游消费者,促进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然而,还有许多影视作品虽然是在海南拍摄,但并未被旅游业界所关注、利用。例如,2002年放映的《完美夏天》(《夏天的诱惑》),拍摄地点是在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椰风海韵,金色沙滩,帅哥美女,是一部优秀的都市情感剧,观众无不对电视剧中美丽的风光而陶醉,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拍摄地是海南。这也反映了海南有着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外景地景观,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海南的影视旅游市场发展的潜力极大。

(三)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p分析

旅游产品是一种复合概念,是集住宿、餐饮、交通、景区、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组合,而在消费者看来,旅游产品是其在出游期间各种经历的总和。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产品的构成不仅与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开发,建设有关,也与区域经济结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16]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核心产品,即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效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功能;二是形式产品,即以旅游设施和旅游路线为综合形态的“实物”;三是延伸产品,即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和旅行便利。这三种旅游产品共同组成整体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内涵丰富,类型结构上,由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等构成;内容结构上,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组成;要素构成上,由食、宿、行、游、购、娱等多项旅游产品构成;空间结构上,由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在空间地域的组合构成。[17]

目前海南影视旅游品牌效应明显,但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核心产品主要还是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主,海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产品,贬谪文化产品等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在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中,便捷的机场,环岛高速等为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旅行社也设计了一些相应的旅游路线,但是,海南还有相当一部分景点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相应的服务措施不到位;很多旅游产品停留在参观游览的层次,表演式展示、参与互动式的产品比较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并没有享受到想象中的那种体验,因此旅游时间短,旅游消费自然也低。

三、海南影视旅游的发展策略

根据目前海南省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Rmp分析,海南发展影视旅游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海南发展影视旅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在影视旅游资源方面,要做好影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影视旅游资源创新三个方面。

海南有着优秀的影视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被很好地利用和开发,但很多影视旅游资源并未被人所了解。因此,海南发展影视旅游,要做好影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影视旅游资源整合、影视旅游资源创新。首先要统计、整合海南省优秀的影视旅游资源,将海南省的影视历史、经典外景地等进行登记保护,同时加以标示说明,而不能与一般景观混为一谈。在所有影视旅游资源中,经典外景地――如海南2015十大最佳电影拍摄取景地、冯小刚电影公社等,要加以重点利用;而电影节、电视节等活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资源创新方面,重点挖掘新海岛形象――除了在影视作品出镜较多的机场、天涯海角、亚龙湾、海边外,要积极突出黎苗文化、海岛历史、南洋、海岛美食、山地景观、热带植物、D家文化、服务形象、农作物(果园咖啡茶)生态环保、体育赛事(帆船、自行车、高尔夫、丝绸之路模特赛、游艇)等其他海岛旅游要素。

(二)在影视旅游市场方面,要细分市场,做好营销策略。

根据我国市场特点,具有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是业内发展趋势。按照加拿大学者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18]“海南四处被大海包围,像颗贝壳中的珍珠。她的人文、气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中国只有这样一个海南,比起国际上某些公认的度假胜地,海南有过之而无不及。”[19]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它在影视旅游市场上的潜力极大。按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海南省要合理规划影视旅游生命周期。首先要细分市场,按照人口特征、地理特征、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来做好市场调查,把握市场特征,认识自身的资源潜力与制约因素,做好市场的客观定位,适时调整产品组合;其次,做好影视旅游的营销策略,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是基于对娱乐、实现梦想以及参与的愿望,而愿望却可能是由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和杂志等非旅游因素构成的。海南省在影视旅游的营销方面,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特征,目标市场,旅游者需求,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可以借鉴影视主题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主题公园。《红楼梦》就有在海南取景,但是这个景点在游客中知名度很小。投资者就可以在尖峰岭建立主题公园,利用《红楼梦》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

(三)在影视旅游的产品方面,要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海南影视旅游的品牌形象。

旅游吸引物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海南影视旅游资源分布具有集中与分散并存且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海口及三亚作为海南两大重点城市,聚集了种类丰富且质量较好的影视旅游资源,其中三亚的酒店、度假区、景区等,闻名中外;海口作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对于三亚而言,其景观景点及度假区数量较少,但资源的综合性较强,尤其是一些节日赛事,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据悉,2017年、2018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美电影节已签约落户海口长影“环球100”。因此,海南省在影视旅游产品方面,可以开发新的影视旅游专线,譬如,民族文化影视旅游专线,贬谪文化影视旅游专线,宗教文化影视旅游专线等等;重视影视主题酒店和餐厅、影视情节的重现等;在节日赛事方面,也要大力开发相应的延伸产品,譬如让游客参与和明星的互动等等。由于影视旅游是以影片拍摄、制作全过程以及与影片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行者在游览过程中,耗费一定时间、精力,满足自己求新、好奇的心理,影视旅游意义的本身就在于体验与感受。因此,海南省在影视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注重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四)行政部门政策指导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于许多行业部门的综合产业,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对其影响极大。海南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促进海南省影视旅游的发展:一是政策支持。出台促进影视业发展的优惠措施,如增加对影视产业的财政支持,鼓励影视投资等,同时积极营造交通便利,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吸引影响力大的影视剧来海南拍摄。二是要积极支持打造本土的影视文化创作队伍,进行影视剧对于海南省旅游经济影响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形成海南省影视旅游开发、发展的远景规划,努力将海南的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在交流和合作方面提供支持,例如吸引国际先进的影视旅游企业与海南本土企业合作,大力支持举办影视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四是政府还应加强旅游要素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利用环岛高速、机场等,大力构建海南与主要客源市场便捷的黄金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游客进入海南的便捷性,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舒适便捷的交通服务,为影视向旅游延伸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美)Riley・RVanDoren.CSmoviesastourismpromptionapulfactorinpushlocation[J].tourismmanagement,1992,

13(3):267-274.

[2]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

[3]王红,吴鸿,商利梅.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12):70.

[4]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6):31-32.

[5]赵蕾,黄猛.影视旅游的五种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6-06-05.

[6]海口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89:195.

[7]符攀婵.海南电影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6.

[8]王红,吴鸿,商利梅.海南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08(12):70.

[9][10]海南发展影视旅游之辩与变[n].海南日报,2014-04-12.

[11]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

[12]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海南日报,2011-03-03.

[13]在海口铸造国际级电影产业园[n].海南日报,2010-12-23.

[14][15]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104.

[1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09-314.

影视行业的前景篇10

一、旅游植入式营销的优势

植入式广告和传统式广告比较,有其自身优势:它是一种主动、深入、灵活、渗透式的营销方式;能较快提升景区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迅速传达景区核心功能和新信息;广告、品牌和节目几乎没有受到干扰,广告形式互动有趣,易于观众接受,潜移默化地传达信息。植入式营销这种介于广告和非广告之间的信息传播模式的独有优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传播信息的隐蔽性

植入式广告讲求“功夫在诗外”,以不露声色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地将景区广告融入到节目中,让观众不知不觉接受产品信息。观众在观看影视剧节目、电视节目或者是玩游戏的时候,往往注意力十分集中,如果植入的产品很好地和情节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观众意识不到有广告信息的存在,但是又对节目中出现的产品或是品牌记忆深刻。一部贺岁片《非诚勿扰》使名不见经传的景区西溪湿地人气急升,杭州美景在影片中尽情展现,西溪湿地、西湖,再加上那句著名的“西溪,且留下”,一个不落痕迹的杭州城市形象宣传片。

2.受众接受的主动性

受众收看影视是一种主动选择,对传播信息的理解、解释与记忆也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而且每个个体受众都是各取所需地、充分调动自身经验系统,寻找与传播信息相符之处,从而使自身对传播信息的重建。按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地图去游卢浮宫;到帝国大厦前重温电影《帝国大厦》……找寻“电影情节地标”,是现代电影观众的新追求,而借电影的广告效力,推动旅游经济,也是很多地方政府梦寐以求、乐此不疲的“便宜”事儿。随着电影《海角七号》红透半边天,不但票房已突破四亿,也让电影拍摄地点屏东恒春一夕成名,每逢假期恒春小镇街道上塞满前来找寻电影情节地标的影迷;《非诚勿扰》播放之后,便有不少发烧影迷到杭州寻访电影中的风景,片中男女主角旅行的北海道也成为爱侣们度蜜月的大热选择。

3.持续时间长而且影响广泛

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风景宣传类的城市广告片来展现其形象。但这类风光宣传片一般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或打动人心的故事,承载内容有限,一些城市亮点只能一扫而过,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艺术形态,影视媒体的生命力极强。它不但在影院放映,还可以在电视录像带、VCD、DVD中播出,不但播放一次,而且可以反复播放无数次,延长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时间和记忆程度。一部电影让一默默无名之地蜚声海内外,这不是传说。对旅游这一“眼球经济”而言,影视剧作完全可以造就一个个最火的旅游目的地。

4.品牌提升的搭建效应

当自身的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怎样进行深度营销就成为品牌持久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众多旅游景区都面临的困境。千岛湖景区大胆尝试电影广告植入,与《家有喜事2009》合作,将千岛湖作为电影剧情发生的一个主要场所,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成功地提升了景区的品牌价值。据了解,目前千岛湖的旅游形势非常好,电影中提到的水煮鱼头更引得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对于其他旅游景区而言,这样的尝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

二、旅游植入式营销的传播学解读

1.传播模式

二级传播模式是拉扎斯菲尔德(p.F.Lazasfeld)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传播学的经典模式。信息先传递到一部分在人群中有影响力的人,再由这部分人传递到广大受众,拉扎斯菲尔德将这部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中坚力量的人称为“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s),信息走向可以概括为“信息意见领袖追随者(followers)”。在传统的多级传播理论中,影视剧中的演员往往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其作用不可小觑。二级传播的意见领袖还有别的可能。植入广告的方式有很多,有些方式并不需要借助演员,如场景、情节植入等等。《古墓丽影2》中有一大段戏在香港拍摄,镜头中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和现代的街头景观尽收眼底,没有演员做任何宣传。信息会直接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由受众中的“意见领袖”传播给追随者[8]。

2.传播效果———可信性

可信性包含两个方面:传播者的信誉和传播者的权威性。观众是不是能够接受影视作品中植入的广告,关键也是看这两点。拍了一部影视剧,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一部影视剧火了之后,旅游业及时跟进,推出与剧情相关的旅游项目,这种影视与旅游联姻的形式,自电视剧《圣水湖畔》、《刘老根》、《非诚勿扰》等影视剧火热播出后,带动了拍摄地的旅游业。正如当下《非诚勿扰》里的一句“西溪且留下”让这片西湖边上的湿地从此广为人知,也如每10个到新西兰的外国游客中就有人声称是被《指环王》纯净风光吸引而来。据“携程旅行网”公布的一份针对2500名游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的游客会因为喜欢一部影视作品而专程去其拍摄外景地旅游。

3.传者与受者

作为传者的演员与作为受者的观众很难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传者本身的意义可能要大于植入的产品内容。受众接受植入式广告是其次,故事情节或角色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因此植入式广告的有效传播需要与影视作品有机地融合,打破受众的心理防线,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电影中的产品形象。喜爱观看电影的观众一般集中在18~38岁,尤其是一些现代娱乐电影,这些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新奇的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并且有时间和经济实力去消费电影以及影片中植入式广告所提及的商品或服务[9]。比如影片《非诚勿扰》中出现的杭州西溪湿地、北海道等景点都契合了年轻人追求浪漫的心理,年轻人更是其巨大的旅游消费群体。

三、旅游植入式营销的运作模式

国内外学者主要对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背景、优势和劣势、媒介形式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事实证明,植入式广告是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当,广告主和影视作品导演就会获得“双赢”,但若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双赢,很可能是“双风险”。因为影视与广告毕竟属于两个独立的元素,二者的融合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冲突和矛盾,这种矛盾背后的兼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内容,还有更深的思考。旅游广告自然地融入到电影中,并且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不仅借助于导演的技巧和小智慧及电影团队的商业化能力,还在于对植入式营销运作模式正确的把握[10]。旅游植入式营销分为三种运作模式:场景式植入、情节式植入和文化植入(如图1所示)。

(一)场景式植入

场景式植入,主要是指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媒体内容中故事发生的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影片外景地的选取通常是一些自然资源独特优越的地区,现代电影拍摄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通过另外一种视角将大自然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美是人们用肉眼很难察觉到的,电影所做到的这一点无疑促使人们产生了前往实景的愿望,旅游动机也由此而生。

1.拍摄地植入。在目前和旅游业挂钩的影视节目中,大多数是选择某个景区作为拍摄地,以拍摄地植入的方式进行旅游宣传,而其他植入方式表现的很少。这种单一的植入方式不能将旅游产品和影视很好地结合起来[11]。广告主应注重片中植入和片外营销相结合,与其他传统营销方式统一起来,必要时要让产品经常在各同类电影中做植入式广告,加强受众的注意。例如西溪湿地在《非诚勿扰》中得到宣传后,继而开展了“赏湿地美景,观非诚勿扰,谱西溪恋曲”活动,使西溪湿地与《非诚勿扰》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利用了《非诚勿扰》的热播提高了自身知名度,巩固了广告效果。

2.网游植入。玩过网络旅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知不觉就会把自我融入到游戏中去。因此,景区也可以抓住网络游戏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来进行景区网游植入。武夷山市政府与联众公司就“共同促成更广泛网络产业与旅游产业合作”达成共识,双方有望共同策划制作反映古代闽越文化的(全球品牌网)网络动漫游戏《闽越风云》,把美丽的武夷山水风光放入更多的游戏背景中,并以武夷山三日游的方式对其休闲游戏大奖赛的获胜者进行奖励。另外,飞石岭景区与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该网游公司为飞石岭景区专门开发一个全三维立体的飞石岭虚拟世界,并把整个飞石岭景点逼真地植入其网游巨作《大唐风云》中,让玩家通过游戏获得“身临其境”的网络旅游感受。这正如中国风光视频第一站的风光网视,把旅游视频与实地旅游相结合,让“视频”做导游,实现景区与旅游视频的双赢模式。但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大型的景区网络游戏植入,利用网游媒介植入,不仅仅是在游戏中植入旅游景点这么简单,可以考虑利用更多的游戏模式来达到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

(二)情节式植入

情节式植入,是指在电影、电视剧中,灵活地将产品的特性和诉求点,融入到电影中,成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广告不像广告”的最佳境界[12]。应该在充分掌握理解相关电影电视信息和目的地资源特性的基础上进行,防止牵强附会,弄巧成拙。在影片《杜拉拉升职记》中,发生了一件我们并不陌生的话题———办公室恋情,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本来是一个很闷的主题,直到一次特殊的公司奖励———泰国游。旅游无疑是发生恋情的最佳时机,唯美的景色,好得不能再好的心情,都是促使恋情展开的必备因素,而电影也是如此,美丽宜人的景色也会激发观众的观看欲。当大家沉浸在浪漫、唯美、甜蜜、期待这样的字眼下,谁还会想起这是广告商在给我们做的隐性广告呢?等看到影片最后的字幕,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泰国旅游似乎也是植入式广告之一[13]。此外,剧情中的场景或传播形象应该符合旅游地的区域文化定位,符合当地民俗文化特色。

(三)文化植入

这是旅游植入营销的最高境界,它植入的不是产品和品牌,而是一种文化,通过文化的渗透,宣扬在其文化背景下的产品。影视剧情与拍摄地旅游资源的结合,会使影视剧中的文化注入旅游地场地、风景之中,由此在提高其知名度的同时,增添了文化内涵,文化的永恒魅力将形成有些旅游地的旅游品牌,按照这种品牌文化可以形成开发不尽的资源。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剧用大量篇幅介绍韩国料理的制作和针灸方法,还有韩国服饰、建筑、伦理道德,这些韩国文化被深植入观众心中。在《大长今》的“鼓动”下,2005年前往韩国的中国游客增加了25%,去韩国游玩的日本游客也将达到创纪录的240万人。

近几年,大量的韩国电视剧、电影涌入中国市场,这种文化植入的经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韩国商品(服饰和化妆品)热销,大批韩国艺人进军中国文化市场,甚至学韩语的人也多了起来。据韩国观光公社委托秋溪艺术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做的一份“韩流旅游营销效果分析及发展方向调查”,2004年来自日本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的游客中,有27.1%(约71万人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来韩旅游的。这些“韩流游客”共为韩国带来了7.8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美国的《纽约时报》将裴勇俊称为“创汇23亿美元的男人”;《冬季恋歌》的外景拍摄地之一外岛也成为爱情岛,每天吸引着上千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