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理学科特点十篇地理学科特点十篇

地理学科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2:20

地理学科特点篇1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要让孩子具有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就必须具有一种丰富多彩、兴趣无穷的精神生活。我们应该经常关心,别让孩子的思想从入学伊始就塞进教学黑板和识字的框框,别让教室的四壁把他与斑斓绚丽的世界隔开,因为大千世界的奥秘是思想和创造力取之不竭的源泉。”

地理学科囊括日、月、天、地、山川、河流;涵盖自然人文、古今中外。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师如能运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做恰如其分的启发,使学生随时有所领会,又随时觉得非立刻进一步追求不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会稳定而持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兴趣教学。

例如,以景观的形式存在的地理知识,在地理学科中占比例很大,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被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

又如,在进行地图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它的实用性出发,学习一开始,先给学生布置一项实验作业:绘制一幅校园平面草图。学生带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学习态度自然比以往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老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学生不仅体验到了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了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相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对于成功的体验少一些,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兴趣较差的一个原因,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用爱心培育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进步,一定要在全班场合表扬;尽量不在班上批评这些同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减少他们因学习中的挫折而带来的苦恼。

学生学习地理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课堂教学还要重点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学。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世界的文盲不会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当代世界著名通才学者奥本海末才说:“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习地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最基本的有三种方法。

一、把三大地理知识功能系统,即教材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紧密结合起来

教材是地理科学知识的载体,图像是地理事物空间信息的载体,这两者缺一不可,让学生学会将课本上的内容落实到图上,一定要把阅读课文同地图和课本内的插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努力做到图文结合,这是建立地理空间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检测,是巩固提高的过程。这三部分有机结合,贯穿于地理学习的始终,对学生巩固知识体系,提高空间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二、用空白图巩固地理知识

学生在识图、记图的基础上,再亲手画一画,不需要太精确,把应掌握的重点图,边复习边画,边积累,最后能脱开彩图,用自己画的空白图去验收应该掌握的知识。这种办法对形成空间概念,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掌握牢固的地理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三、用比较法加强区域对比,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特点篇2

   [关键词]网络互动教学、教学平台、网络课堂、在线考试

   [正文]

   在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大背景下,我校于2005年申请立项了《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实践高中地理教学》课题,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过了由立项到建设,由开发到应用的实践历程,现已基本建成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所有主要模块,并组织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教学和模拟。

   下面就平台的开发意义、搭建条件、主要功能、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开发和使用地理平台的意义

   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在利用地理平台时可以拓宽接受地理知识的视野和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的形成

   协作学习主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争论、甚至辩论,以此保持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网络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教师也可调用某一学生的资料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

   高中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构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利用它在实际教学中肯定能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拓展校园网络的功能,提高网络利用率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我校校园网网络日趋完善,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这样避免使校园网只是学校“展览”的延伸成为一个花瓶摆设,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选择构建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平台,就是要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舞台,是校园网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媒体,而成为一锅大家都来添菜加料的美味“石头汤”。从中我们将探索出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二.搭建平台的基本条件

   校园网络平台

   为了使地理平台能为所有师生共享使用,校园内的网络平台是必须的,最好是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以网络骨干交换机为核心,楼宇之间用光纤连接,这样整个校园的任何位置只要接上一个pC终端就可以使用地理平台来教学或学习,如果校园网络能与因特网连通,使用范围会更广。

   服务器

   为了提高对地理平台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必须有一至两台品牌服务器,最好能将互动网站和资源库分装在不同服务器上,此外服务器上也应有配套的软件系统,例如操作系统、weB服务、Ftp服务以及查毒杀毒软件等。

   网络教室及网络终端

   在结合地理课堂教学时,必须使用到连入校园网的微机教室,让学生能一生一机或两人一机,直接利用地理平台来进行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此外在非课堂时间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pC终端供学生使用。

   三.地理平台简介

   地理平台的使用分为两种情况:实时和非实时。实时状态下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考试、视频点播、在线聊天讨论等项目,非实时情况下可以完成除课堂教学和在线聊天以外的所有模块。下面我就介绍以下地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新闻和资源素材的浏览和下载

   新闻部分分为国内、国际和图片新闻三类,提供最新的地理学科相关新闻,让老师和同学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拓宽视野。素材部分更为丰富,如对中学生有益但教材中没有的大量地理相关的知识专题、记录片(如美国的国家地理视频)、课件、优秀课堂的录象、试卷等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的爱好和学习进度进行自由选择。

   网络考试系统

   包括网上自测和正规网络考试两种类型,系统具有自动组卷、时间控制、客观题自动判分,成绩分析等功能,此外从教师入口进入,还有题目录入、自主命题、题库管理、考生管理等辅助模块。

   视频点播系统

   视频点播(VoD)系统是网络教学中非常实用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学生在自学环境下使用,媒体采用aSF、wmV、Rm、RmVB等流行格式,利用流媒体服务器进行后台管理和技术支撑,提供优质视频服务。

   网上课堂

   是实施网上互动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和学生通过它实现课前、课后和课上的实时交流,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

   BBS论坛

   一个自由发表的地方,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对学习内容、学习体会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其中的主题可自由创建。

   其他系统

   地理平台除以上主要模块外,还有统计、电子教材、学生管理、成绩查询、资料管理等等辅助系统,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四.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关键部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教育资源库类的产品,素材的量也很大,动辄就是多少个G,而且价格不扉。但其中真正能为我们一线教师所用的素材却不多,而且教材版本杂乱、垃圾素材多且更新不及时,所以本校教师自己制作或从网络上搜集的课件、声音、视频等素材就显得由为重要。

   地理平台就是用来作为地理学科进行网络互动教学的平台,所以相关的信息素材也是其重要的基础的组成部分,比如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课件、文字资料、试卷、论文等等。怎样整理出齐全、适用、优质的信息素材?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实施的方案和原则:

   标准化管理

   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是要通过长时间和广泛教师参与提供才能不断丰满完整,所以为了保证资源库的持续性,必须制定一套标准,如命名、素材分类、空间管理、课程管理都应有科学适用的标准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生命力。

   自主创作、网上收集与购买相结合

   在建设资源库时,应以自主制作与网上收集为主要渠道,在开发技术较难且价格不贵的情况下也可考虑购买。此外还可与同城市的其他兄弟学校交流合作、相互共享成果。

   评价体系在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录用过程中,数量与质量要同时抓,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由学科教研组领导一支两至三名教师组成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中应该有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对课件、视频等素材进行实用性、交互性、教育性、艺术性等各方面进行审查评定,这样就可以保证入库的资源件件优秀实用。

   培训与激励机制

   要想很好的实现地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其参与使用人员,也就是我们的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相关的教育理念、熟练的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与集成的技能、熟练的掌握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方法、能够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所以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就不可缺了。我们培训的方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使用等。

   此外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要做好,精神上物质上都要考虑到,比如每年一次举行一届课件制作大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或组织一线教师参加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对有突出贡献者可以申请教育行政部门颁发获奖证书或于职称评定挂钩等。这样会让更多的老师产生兴趣和动力。

地理学科特点篇3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梯队建设主要是指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主要指具有鼓舞人心的创新氛围和具有设施先进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创新性研究成果建设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西部高校发展的要求。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学科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提供技术支撑而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进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剖析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寻找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为核心内容,其中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旅游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始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旅游管理平台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以推动,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及学校对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政策和扶持政策,并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桂林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以及旅游管理学科在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相关平台申报与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过学校本文由收集整理与学院的长期建设,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等平台,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平台建设为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核心专业延伸和学位点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学科是人类根据认识的逻辑对认知成果进行划分的结果,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一个学科可以对应不同专业,一个专业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学科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作与竞争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协作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桂林理工大学自1985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始终把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途径。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独自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学院进行了与旅游管理相关新专业申报及建设努力,先后申报获得了酒店管理、景观设计(原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酒店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中间联结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门型人才,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的深化;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侧重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民族旅游为核心,旅游景观设计和生态旅游为拓展方向的学科体系,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核心专业拓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了学科与专业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在核心专业拓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位点建设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2000年申报获得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申报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中处在较前的位置处。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在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目前,根据国家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与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意见,旅游管理由原来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调整为服务业管理的二级学科,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地位的学科支持。今后旅游管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瞄准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积极拓展具有西部特色,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民族学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形成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为核心,相关性强的其他学位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学位点建设群。民族学重点以民族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为重要方向,立足培养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学基础从事旅游及其他产业的高端人才;风景园林突出旅游景观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景观设计基础从事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学科点建设群形成及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建设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三、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是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桂林理工大学处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广西桂林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科学科发展始终处在前列。同时,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充分基于理工科的优势,紧紧依托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势和学校理工科专业重技术、强逻辑的技术优势,以及多学科集中与交融发展的特点,在民族旅游研究、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了先机,学科方向确立与特色鲜明使学科优势更加集中,显著度更高,成为了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展示特色的重要方面。桂林理工大学2009年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科发展实力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保持学科发展活力的主要途径。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下,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通过引进、培训(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现有专业教师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5%,其中教授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1.4%(不包括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8人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3人获得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3人为广西区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重视与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二是为提高团队成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视国际交流,除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交流外,通过平台介绍和项目推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每年都要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1名加入团队。目前,学术团队中有5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双语教师8人。三是广泛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进、培养,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和博士为骨干的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大多教师都曾到过相关旅游企业中挂职或任职,具有旅游行业从业经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有较好把握。

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而且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尽管是工商管理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它所面向的是一个大产业,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区,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2011年旅游收入达到1278万元,成为了广西第六大干亿元产业,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对旅游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广西建设旅游强区需要,必须加大旅游研究力度,阐述旅游发展规律,解决或回答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科研团队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办学时间长、学科基础扎实、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和优势。多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进行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政策鼓励老师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科研团队,鼓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项目完成。在学院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对科研项目申报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依托建立的各类平台和成立的研究院所、中心,旅游学院41名老师自2005年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自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来广西获得的2项);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9项;承担了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各类课题60多项,近3年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均在4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为解决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回答政府关心的相关社会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研究成果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又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学人才,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人才基础。

地理学科特点篇4

【关键词】社会空间/空间转向/地方主义

【正文】

关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知识,人们一直是奉行普遍主义的观念在客观本体论、方法论和逻辑结构上探讨它们的普遍价值意义。但在最近的10多年中,随着在众多学术话语中空间转向的明显出现,空间和地点问题也成了科学和科学知识社会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一标签下,许多学者不仅研究了科学实践的地理特征,而且分析了科学知识的空间特质。本文就是要考察科学知识话语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展示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关科学知识空间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就科学地理学作出相关的评论。

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哲学等学术领域对文化生活中的空间特质的重视密切相关,这里将首先简略考察一下一般学术话语空间转向的情况。

(1)空间化的历史关于历史空间化的问题是随着法国后结构主义学者福柯(m.Foucault)的写作开始的。在福柯看来,空间、知识和权力问题乃是建构历史的核心问题。他反对对历史做线性的目的论的解释,而是非常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和中断性。他集中地对规范的理性观念进行了颠覆,并表明规范的理性观念在历史上都是偶然的。因此,福柯把知识当作是权力的形式,并把自己关心的问题转到社会中权力的地点性、特殊性和情境性运行上,因为他坚信权力的分析就是空间的分析。他指出:“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度来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1〕

福柯在这里已将空间概念坚固地植入了文化的探讨中。在此基础上,萨伊德(e.Said)根据“思想和理论处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旅行之中”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出发,提出了所谓“旅行理论”〔2〕。不过,在萨伊德这里,知识的转移过程绝不仅仅是复制,还包含着改造,因为循环和转译是相互构成的,思想和理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获得把握,知识是时间和地点的产物。他承认福柯在性的、处罚的和收容所的历史中对权力或知识的描述,但他认为福柯的权力概念走的太远,使其普遍化了。萨伊德集中考察了文化与帝国主义的问题,并将自己的考察看作是一种对历史经验的地理学探索。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东方主义》一书中,在该书中他解读了“东方”观念的形成过程,认为它是在后启蒙时期西方人在政治、文化、军事、意识形态和虚构意义上的多重创造的结果。

(2)本土化的文化随着福柯和萨伊德等人的历史写作的问世,一些社会和人类学理论家也开始展示了他们的本土化策略,使空间性概念进入了对社会生活和文化意义的探讨中。这些学者主要包括格尔茨(C.Geertz)、高夫曼(e.Goffman)、吉登斯(a.Giddens)和莱菲布勒(H.Lefebvre)等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文化本土化的研究。

格尔茨的大部分人类学研究都是致力于对理解的理解,具有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这种企图可以从他在1981年在耶鲁大学法律学院以“地方知识:比较视野中的事实和法律”为题的演讲看出。他反对被接受的司法智慧具有普遍意义的看法,认为法律和人种学只是地点的技艺或知识,它们在空间、时间、阶级、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地方性特点。例如,巴厘(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印度等的司法系统就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也强调了地点在构造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日常生活中共同在场的关键作用与人体的空间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利于人群集合的情境,如集会、社会场合、非正式见面等,能为人们提供进行具有结构意义交流的动因。诸如工地、体育场、聚餐会、舞池以及实验室、大学和研究小组等等集合地点都是共同在场和集中交往并进行符号互动的竞技场。

与高夫曼有所不同,吉登斯在其社会学理论中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常规化,把人看作是在不同互动地点或环境中处理事务的动因,不同的互动地点或环境常常使人们进行分区以有利于常规的社会实践。这种对分区的强调使吉登斯卷入了在各种社会生活规模上的从国际到国内的一般区域化分析方法。他认为,空间并不是沿着社会群聚形成的虚空维度,而是按照它被互动系统的包容来考虑的社会空间。

对于这些话语,地理学家们表示了巨大的热诚。他们表明,任何社会理论都必然以不同的分析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时空构造问题。在他们看来,尽管物理空间似乎相对恒定,但社会空间却是一种人类的建构,空间是被生产的或被占据的空间,因此空间结构是以一种微弱但却重要的构造方式与社会关系或社会中的权力关系相联系的。正因如此,地理学家莱菲布勒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空间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持续得到增强或被再生产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人文地理和人类历史都在复杂的社会过程里相交叉,创造出永恒的深化的历史的空间结果或社会生活的时空构型,并赋予巨大社会发展运动和日常活动再生实践以形式。因此,空间的生产(和历史的创造)可以被描述成为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手段和结果。”〔3〕

(3)情境化的理性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来源于许多不同学者的写作。卡塞(e·Casey)的《重回地点》对“我们占据的地点”进行了哲学的考察,因为地点有不同的表现,如具体定位、居住点、建筑环境、荒地和实验场地等,而这些往往与我们做什么和怎样定位自己有关。对于卡塞来说,只有通过这种对地点的考察,我们才能够了解自己的生活地点是处于怎样的迷失景况。

泰勒(Ch.taylor)在《自我的根源》一书中抓住了现代人经常经历的“空间迷向”,发现现代人自我的分割与人们在所谓“道德空间”(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空间)里寻求权力、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定位的限制有重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麦克英特(a.macintyre)注意到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的定位与环境有着广泛的联系,因为我们不能独立于意向来规定行为,也不能独立于构成意向的环境规定意向。他认为某种理性断言只是就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发展中相应于超越特定时代的实践推理和评价标准才是有用的。自然科学的优秀理论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不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任何超验标准的要求,而是因为它们超出了先驱乾的理论,因此被证明是正确的。当代自然科学确立了自然科学的历史,也重建和定位了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历史。这里,麦克英特并没有更深入地探讨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问题,只是想强调地点实践的伦理和政治意义,诸如权力、公正和福利等所谓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发言权,实践理性总是地点化的理性。

沃特斯托夫(n.wolterstorff)也以类似的方法讨论了理性的本质。他认为相信某事为如此的原因必然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理性的边界要经历根本的历史的变迁,就象存在理性历史学一样,也存在一种理性地理学。理性的变化依赖于人们所处历史的、社会的、个人的背景,即社会空间,理性只有针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情境才好测度,理性总是情境化的理性。

哈拉维(D.Haraway)通过“定位的理性”重新评价了客观性的概念。他抛弃了客观性与无地点性同一的观点,将客观性同特殊性、部分性、地点性和情境性联系起来,提出了所谓的“社会空间的定位”观念。他认为必须恢复对形象化的科学依赖。在传统意义上,形象化是用来对认知主体与探索客体的隔离,但实际上形象化总是具体化的,因而总是地点化的。因此,所谓客观性就是具有限制性的地点,就是情境化的知识,客观性与地点的具体化和被占据的社会空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上述这些学者都广泛地涉及到了认知的定位、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使地点问题进入了学术的对话中,并由此选择了诸如情境、社会空间、环境等作为自己的学术语言。尽管他们很少去关注自然科学与空间的关系,但这种学术话语的空间转向却注定要使人们去讨论科学的地理空间问题。

就自然科学发展而言,传统科学史家、科学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都主要是根据科学家人数、数量的多少注意到了科学中心的地理转移问题,即近代以来科学中心先后出现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次较大规模的空间迁移。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的一般宏观考察,并不意味着真正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因为它仍然是基于科学理性普遍原则进行探讨的。

对于前面一般历史、文化、理性空间化概念是否适合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解释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心存疑虑,因为客观性、内在逻辑性、普遍理性等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考察科学和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信条。但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原因的探讨以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人们逐渐注意到科学知识的空间分析有着广阔的天地。

(1)科学风格的区域化问题尽管人们探讨科学区域化问题只是最近的事情,但科学风格在不同区域上的不同表现却很早就得到了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承认。这是因为在科学内部不同的民族空间往往执行不同的科学制度安排。但这也只是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的不同。因此,似乎仍有必要比较一下不同区域对一些关键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接受情况。在这方面,格里克(th.Glick)考察了达尔文主义在中国、日本和挪威等国家的区域渗透,注意到达尔文进化论在这些不同的地点遇到了不同哲学的、宗教的和社会的反应。而古德曼(D.Goodma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欧洲的兴起》一书则收集了多篇论文,比较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科学发展,以显示不同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条件对科学的影响,特别是把从15—17世纪伊比利亚、意大利、中心欧洲、法国和苏格兰的科学传统作为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促进欧洲科学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城市化的水平、众多民族国家的竞争和城镇规则的寡头政治本质,正是政治权威的多重中心和无数个自主的城市中心培育了与初生的欧洲科学密切联系的竞争机制、资本主义制度和商业发展。

但是,详述不同制度、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科学输入并不等于对地方主义理解科学事业的完全展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科学陈述的认知内容是否是以科学研究的民族风格为条件的?这个问题在尼克尔森(m.nicolson)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科学具有国际主义的特征,但植物生态学研究由于不同的地区风格而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法国生态学家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系统仅仅是基于植物种类构成,而克莱门特的分类则来自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形态学。但这种生态学的生态解释并不能说明两种分类系统更为广泛的差异,特别是克莱门特的生态单元为什么是具体的有机论的,而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生态单元又为什么是抽象的问题。而且,使用生态建构论模式也难以解释来自英国和俄国生态学的反证。于是,尼克尔森转向了背景因素,“以表明植物学共同体的思想……是在社会背景中建构和由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共同体的内外社会目的构造起来的。”〔4〕他解释说,克莱门特不喜欢将植物系统进行过度的分割,这反映出了美国中西部科学的学院背景,在那里克莱门特曾经致力于农场主、林务员和放牧者的问题和依赖演绎的植物学规律进行标准化耕作的研究工作。这样的背景与法国纯粹科学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如此,不同地区的科学风格便进入了科学知识的认知内容中。

当然,科学风格的区域化也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上。康里(Y.Conry)、特克莱(a.thackray)、英克斯特(i.inkster)、莫雷尔(J.morrell)等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夏平(S.Shapin)等人详尽地考察英国的布里斯托尔、爱丁堡、纽卡斯尔、约克郡和伦敦等地的不同科学风格。例如,成立于1832年的爱丁堡哲学学会乃是资产阶级需要的产儿;当在1820—1860年期间经济出现了衰退时,布里斯托尔的科学制度却培育了无实用性的科学学科,这反映出了人们对地方社会精英的信任;纽卡斯尔的一些重要科学制度的特征与该市不信奉国教的亚社会结构有关,特别是其中地质和多种工艺学会有意地远离“谦逊”的科学传统,而赞同实践的有用性。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科学文化的区域特征。

(2)科学现场的社会空间问题科学现场就是特定类型的共同在场的地点或场所,主要包括制度、会议、科学学会、野外场地、实验室空间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成了这些空间的特性,它们与科学知识产品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实验室空间是学者们特别重视的考察对象。

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是随着系统实验的建立而兴起的。夏平正是通过对实验的历史考察而追问科学事业的基本空间问题:“我想要知道实验科学是从何处做起的。在什么样的物理的和社会的环境中进行?谁出席实验知识生产和评价的现场?他们在物理的和社会的空间中是怎样的排列?接近这些地方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处理跨越门槛的问题?”〔5〕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他考察了科学探索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与其产品在知识地图上的位置之间的联系之网,认为实验工作的物理和符号定位是限定科学家共同体范围、控制实验话语、在公众意义上确保这种地点生产的知识可靠和可信的途径。这里的地理话语既涉及到了物质的空间,又有隐喻的空间。夏平的科学史研究大量地使用了高夫曼和吉登斯社会学的互动论符号,并表明科学知识的生产及其特征、条件和内容都是内在地空间组织的活动。

夏平进一步表明,实验室空间是一种对现有的公共和私人空间的领地和有关空间适当使用的既有规定重安排的新型空间。他通过考察玻意耳、皇家学会和胡克的实验现场,说明了跨越知识空间门槛虽是非正式的但却是严格仔细的。在实际的实验现场,那些操作和照管仪器的操作员、助手和管理人员与那些通过解释来制造知识的科学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前者是无形的参与者,后者是积极的知识生产者。同时,进行“难处性”实验的私人空间(私人实验室)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于进行“夸耀性”实验的公众空间(皇家学会)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但从私人圈子到公众话语的循环则影响着实验知识的建构,一种知识只有进入社会后,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才算是完整的。

实验科学的空间扩散要求在不同地点进行有效的社会再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夏平和夏费尔(S.Schaffer)对17世纪实验生活的考察上。他们主要关心的是17世纪实验设备,特别是玻意耳真空泵的复制,并表明:“复制是实验科学中事实生产的基本方法。”〔6〕依此来看,玻意耳的科学陈述应该在不同地点通过复制而获得实验上的重复。这样,问题转成了何时获得这种适当的复制?实验者又怎样才能保证他们成功地再生产出玻意耳的设备,并证实他的科学发现?在夏平等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玻意耳发现的现象作为实验者自己设备的标度,能够“生产”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一种新的设备制造成功了,因此,任何一个实验者在断定自己的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时,首先要接受玻意耳的现象。这种循环说明,科学陈述的试验要求不同地点科学共同体内外的实验空间的再生产。

当然,对实验室生活的空间分析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坚信列维—斯特劳斯的命题,即空间构型是社会结构的突出表象。西里尔(B.Hillier)和彭(a.penn)集中对现代研究实验室进行了考察。他们比较了两类实验室——大型公共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开放空间结构,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布局构型,而不同的实验室空间布局影响着生产科学知识的边界的强弱程度。当然,高夫曼式的前置和后置区域、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差异通过一般的实验纲领则要经历许多迂回曲折。在这方面,古丁(D.Gooding)描述了法拉第从皇家学会的基本实验到他的公共演示实验的曲折过程,柯林斯(m.Collins)则就现代核工业的公共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注意到演示是相当有效的,因为公开的清晰展示可以消除科学家的“不适宜的技巧”,并使科学家们捕捉到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循环的意想不到的细节。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那里,有了实验室生活对地点依赖的命题,在实验室里生产的科学知识就必然被描绘成为地方性知识的形式。罗斯(J.Rouse)批判了海德格尔关于真正的“理论表象是不因局部情境不同而有差异”的断言,认为科学理论与地方性的实验室文化、特定的“技术诀窍”和适宜技术的现场便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科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并体现在为了应用而不能充分抽象为理论和无背景的规则的实践里。所谓仪器设备和利用它们建立的微观世界都是科学陈述的近似参照物。更进一步说,科学家的知识依赖于他们进行设计的知识技巧。”〔7〕因此,科学知识超越实验室空间的转移并不能按照普遍合理的知识陈述的区域例示来加以理解,而必须按照一种地方性知识适合于创造另一种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认识。这样,我们所经历的知识变迁就成了从一种地方性知识到另一种地方性知识,这当然不是不同物质空间之间的跨越,而是在某种社会空间之间的转移,因为科学陈述是在一个所谓“修辞空间”里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罗斯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福柯的空间和知识的历史追问,因为实验室现象的制造和操作乃是整个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之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空间的组群、分配、分立和隔离都与权力和知识的空间组织存在内在的联系,所谓长凳空间、消毒空间、储藏空间、辐射区域等等则都是实验室内部的典型空间分工,都是实验科学的绝对必需条件。总之,在罗斯看来,地方性的实验室现场就是通过实验者的地方性的实践诀窍建构科学经验特质的地点。

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显示出了休谟归纳问题的空间化趋向。我们知道,休谟只是意识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问题,而当代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则对在地方意义上生产的“不可嵌入”的科学知识的理所当然的普遍化提出了质疑。正是这种质疑推动了整个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

随着人们对科学风格和科学现场的空间分析的增多,本来是属于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和地点问题一下子触及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各个方面。于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传统开始大量地进入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人们由此期盼着一门真正的科学地理学的诞生。

(1)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兴起“科学地理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多恩(H.Dor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地理学》一书里。多恩这部著作的目的在于超越传统科学史家对科学说明的逻辑、科学内部的理论争论和哲学推测的盛衰等的强调,试图使科学实践在其物理环境的物质背景中得以“本土化”。他从“土壤、气候、水文和地形起伏……以及人口波动、地区纬度和耕地、干旷草原与沙漠的差别”中“发现”了科学事业的“决定性”力量。[8]他坚持诸如托恩比、亨亭顿和辛普尔等环境主义者对对环境条件的信仰,对从古代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和古代中国的水利文化开始,跨越大西洋到马雅和阿兹台克文明进行了详说的研究,认为这些社会的科学实践明显不同于古希腊“雨水的非中心的”科学传统。因此,在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欧洲、维多利亚式的美洲,从天文学到植物学的科学努力都可以被看作是服务于农业经济需要的结果。在多恩看来,水利的社会组织是揭开科学在地理上不平衡分布之谜的关键因素。

显然,多恩的科学地理学与生态建构主义是同义的,即他优先考虑的是物质环境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受到了“地理决定论”的强烈影响。于是,一些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便从自己对空间的社会理解出发,扩大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视野。1991年英国的《背景中的科学》杂志以“知识的地点:空间环境及其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为题发表了一个专集,显示出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扩大。这标志着科学知识空间话语的真正转向。传统思想家只是把地点因素看作一种解释角色,直到目前他们还只是顺便解释一下科学对普遍客观性的偏离。换言之,空间性在科学陈述中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地点性反常。但是,正如奥皮尔(a.ophir)和夏平所澄清的,现在应该从诸如迪尔凯姆的社会地志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库恩的范式科学和高夫曼的符号互动论等一系列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发展一种流行的地方主义流派,以对知识地点及其在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的讨论中的作用进行集中的考察。由此,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普遍推动起来。到1994年3月,英国科学史学会以“制作空间:科学历史中的本土议题”为内容再次组织会议讨论科学空间化问题。这次会议表明,人们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理学问题已经不再限于科学文化本身的背景,而是扩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民族等更大的背景下来进行。

(2)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议题目前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有:

围绕学科、实验室、科学学会、建筑构型、特权地点和空间性与表象性的边界建构,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点特性与地方情境、空间环境在实验知识生产中的作用、科学信息不平衡分配的意义、科学思想及其相关的仪器发明的扩散轨迹、实验室空间管理、科学经验知识从专家空间向公众空间传达过程显示出的权力关系;

科学亚文化的政治和地形空间、科学文化再生产的地点制度和政策、帝国科学与殖民科学的问题等,特别是科学约定的政治地形学问题,主要研究在不同地方环境中政府资金支持科学研究的不同模式,以及不同地点的政治因素对科学事业的实际影响,科学约定因此形成的不同地形表征等;

科学空间编年史、科学文化地理学等的问题,主要研究各个地方科学的沿革,以及不同地理空间的科学特色等。

(3)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评价科学地理学研究虽然在较大规模的范围内展开了,但它并不是没有问题的。最为明显的就是,科学地理学作为一种地方主义的研究倾向在进入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视野后却得到整体上的相对主义曲解,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的认识论偏好是来自爱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强纲领”坚持的相对主义程式,主要强调科学认知之地方信用的背景或基础。但是,这样的科学知识观并不是必然的逻辑结果,因为在正当信用的相对性与超越真理本质概念的相对主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在这种相对主义的旗帜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为批判普遍主义的科学观念而坚持社会化的空间概念,虽然避免了“地理决定论”的麻烦,但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却又滑入了“社会决定论”的泥潭。因为社会因素经常是变动不居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很大,所以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必然否定科学的普遍性。而在科学史上,多数实验方法和科学理论都已经被证明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另外,科学地理学研究者多数都使用经验性的方法,这使他们的理论往往出入很大,他们构造的社会空间概念往往因强调的社会因素不同而有较大的分歧。这是他们经常遭到批评的主要方面。因此,如果说绝对的普遍主义有其偏颇之处的话,那么,绝对的“地方主义”或“特殊主义”同样不能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获得完整的理解。

这种被称为“地方主义”的科学地理学还有诸多不足,尚需一定时日的完善,但对我们仍然有着莫大的启示。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进行如此广泛的地理学研究考察的确有助于人们去认知科学的地方、区域和民族特征。就学术意义讲,这种研究确实改变了过去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优先考虑时间和历史,而把空间和地理问题看作是科学行动的稳定背景和情境的传统,从而将空间作为科学行动或科学知识生产的一个变量来进行研究扩大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在实践层面上,科学地理学研究也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形施以不同地方科学政策,并促使不同地方的科学家进行适合于本土的科学研究,获得促进本土文明进步的科学知识。今天,当我们在大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歌的时候,不妨从科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一下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如何立足本国国情来促进自己科学的繁荣,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兴国、国兴科技模式,那不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m.Foucault.powerKnowledge:Selectedinterviewsandotherwrittings,1972—1977,Harvesterpress,1980,69.

〔2〕e.Said."travellingtheory",intheword,thetextandtheCritic,Vintage,1991,226.

〔3〕H.Lev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Blackwell,1991,9.

〔4〕m.nicolson."nationalstyles,divergentclassif-ications:acomparativecasestudyfromthehistoryofFrenchandamericanplantecology",KnowledgeandSociety,1989,8,174(139-186).

〔5〕S.Shapin."thehouseofexperimentinseventeenth-centuryengland",isis,1988,79,373(373-404).

〔6〕S.ShapinandS.Schaffer.Liviathanandtheair-pump:Hobbes,Boyle,andtheexperimentLif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5,225.

地理学科特点篇5

关键词:金融;学科建设;优势特色;交叉培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69-03

一、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

现代金融的发展迫切要求金融学科的动态发展,金融学科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金融学主要包括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方面;后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重组,资本市场理论获得发展;当今,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增长,金融风险规避与监管理论兴起,金融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实践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金融实践发展推进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创新性与学科综合化,研究视角微观化,研究方法和手段数理化、模型化。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学科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动态地把握金融学科体系的真实内涵,拓展与更新金融学科领域的内容,对金融学科建设进行准确定位。

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应与办学目标的定位相一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有多层涵义:一是办学层次的定位。如高校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或定位为富有地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其学科建设的定位必然不一样。二是学科性质的定位。很明显,将院校办成诸如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在性质定位上是不同的,在确定的学科性质范围内的学科建设目标、方向、重点无疑不同。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由于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如金融本科、硕士、博士层次,或如学术型、管理型、技术操作型等金融分类人才培养等。分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学科建设的布局重点、分类人才培养科学衔接和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其准确定位无疑应契合办学目标。

二、走出“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找准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金融学科建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其基本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陷入“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将“社会需求”简单等同于“市场需求”,导致学科建设上追求短期效益和短期目标;将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混同于就业“热点”,将优势学科与优势专业混同于“热门”专业,脱离自身实际,热衷于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趋同,导致人才培养低水平重复和单一化,造成的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失衡与扭曲现象,最终使其原有的某种优势特色的学科或专业严重滑坡甚至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找到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一是学科建设必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绝不意味着学科建设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短期目标。恰恰相反,确立学科建设的目标必须放弃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应树立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的目标价值取向。就金融学科而言,应注意紧跟金融学内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扩展的动态,以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金融学科体系,做到金融基础学科宽厚、主干与重点学科突出、优势特色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

二是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原则,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持续性。既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求,又要超越其现实需求。这不仅因为“社会需求”比“市场需求”要宽泛得多,而且因为社会需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它不仅仅显现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还隐藏着潜在的社会需求。还因为金融基础学科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带动金融经济发展的长久利益和金融学科的根本建设来看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停留在就业“热门”专业这些外在化的现实需求上,就很难应对科学技术发展、金融经济周期变化等对金融人才多元化的、动态的需求,无异于无为地受市场牵引、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尤其是潜在的、具有拓展趋势需求的挖掘、引领和创造,难以抓住社会需求链条,无从发挥学科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整体效应。

三、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着力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金融学科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是由一个“学科群”组成的。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要求金融学科建设上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以最终体现金融学科发展的全面完整和真实有效性,而首当其冲地是打造重点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

(一)合理学科布局

明确区分金融重点学科与一般分支学科,着力进行三级重点学科(院级、省级、部级重点学科)的递进建设,使金融重点学科的布局形成金字塔式结构,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撑的态势,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带动其他分支学科建设。

(二)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

金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因其具有示范作用和广泛的凝聚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要注意遵循金融教育教学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择优、强优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要根据金融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其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性、独创性、适应性。

(三)以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培育,离不开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金融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体现在专业下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

1.要形成优化、创新、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结构,把握好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揭示的中心任务。一是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门高质量的统帅课程,以主要体现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金融本科层次的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投资学等10门,其统帅课程就是金融学。二是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各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传统财经类院校可以突出其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综合类院校则更多体现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特色,理工类院校可特别强化在数理金融和方法论方面的发展等。就各高校而言,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好优势特色学科;就全国而言,以有利于形成一个“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推动国内金融学科建设整体发展。

2.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业、金融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积极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与研究性、反思性、合作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

3.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建立开放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注意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或参与企业等实体单位的研发项目;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和信用学会、保险学会、理财学会等学术性社团,活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攻占学术高地,培育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定,尤为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衡量标志。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学”与“术”不可偏废;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学科方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扬长避短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培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修养;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氛围;建立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攻占学术制高点;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创立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等。

学科是否有优势、有特色,前提是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要依据金融学科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在梯队培养模式上可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如产学一体化模式、产学同组化模式、委托模式和市场化模式。要制定培养、扶持和吸纳学科优秀人才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如学科带头人“科研休假制度”,招揽人才的“筑巢引凤工程”,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人员出国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等。

五、重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培植,整合创新,发掘学科建设的“亮点”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及教育与学科发展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金融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融关系。例如,金融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需要从金融活动的视角研究法律问题和以法的方式考察研究金融问题,把社会成员的金融活动置于履行社会契约的境域中。又如,金融学与数理经济学的交叉融合。现代金融理论中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体现。这些理论已成为西方金融学领域中的主流金融学。再如,金融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融合。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纳入金融投资的行为分析,在西方已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派。还有,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态结合。计算机技术是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它推动着具有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特征的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学只有与其他学科之间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的生态系统,才能使金融学科建设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金融学科建设必须及时顺应这一学科发展态势,探求自身与新兴学科的契合点,在学科交叉的结合部和空白地带挖掘金融学科建设的“亮点”。

参考文献:

[1]中央财大等高校联合课题组.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9-156.

[2]曾康霖.论当代金融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J].金融研究,2005(10):1-8.

[3]姜波克.推进金融学的教学与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07-16.

地理学科特点篇6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文科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45-02

1引言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亦可称特色型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众多的行业部门管理的单科性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工业部委,后在世纪之交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这些学校行业特色性的特点鲜明,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该行业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并有很强的学科行业背景,群体优势明显。本文以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选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助于行业特色大学学科布局的合理化、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大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2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必要性分析

2.1从时代背景来看

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推动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针对教育全球化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要想真正的与世界接轨,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高校的发展经验,要走全面发展之路,走综合化之路。

2.2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

是顺应文理渗透、交叉融会的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科学是一种认识手段,本身没有文理之分,我们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人为地把它文理化,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这种单纯的学科分化已经不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为此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将其重新综合化。

2.3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

是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思维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形成大学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性格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与形象水平的需要。

2.4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实中,由于片面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忽视人文社科教育而导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单纯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心理问题等。科技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内心的矛盾,反而使矛盾逐渐的加剧,这就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行性分析

3.1时间优势

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时间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相对来说较少,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较强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办文科起步晚,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理工科院校成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先进经验,吸取其发展文科的先进理念,从而少走弯路。

3.2资源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为其在文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科师资配备、图书建设等方面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3学科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极强的理工科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文科,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产生新兴交叉学科,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现状

4.1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取得的成果

(1)文科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由表1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行业特色大学文科飞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文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文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科体系,建成了政法、经管、人文、外语等文科学院,形成了哲学、文学、历史学、外语、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点。

(3)培养了大批通用复合型人才,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在几十年的文科建设与发展中,行业特色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文科通用复合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4.2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其建校背景与多年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大都对文科不够重视,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科的重视严重滞后,重理轻文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文科的发展与建设。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文科“无用论”“冲突论”的错误思想。

(2)目标定位不清。就目前来说,国内一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文科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是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仅仅是为了单纯适应学科综合化的趋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才被动的发展文科,文科发展只是一味的贪大求全,过分强调文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

(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并不仅限于研究内容,二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成果的评价、取得社会效益的时限都不尽相同。工科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性;而文科侧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新颖,其成果多体现在发表文章的质与量上。一方面,理工科大学文科的管理体制往往延续了理工科的管理体制,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师晋升、科研经费的划拨与监管等方面往往延用理工科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文科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

(4)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配备与图书收藏严重滞后。有人说文科建设就是大师加图书馆,作为理工科院校来说,在经费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文科建设经费严重滞后于理工科,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很难引入与留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保重充足的图书配备。

5对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几点建议

5.1观念上要重视文科发展

要重视文科建设,破除文科无用论,正视文科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命题,必须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使科学发展永远为人类服务。科学是培养人的方法论的,而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精神,培养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方法论必然服务于价值观。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文科的发展,必须在政策上、组织上、资金上给予文科更多的支持,同时指定分管文科办学的副校长,划分权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科发展。

5.2要合理规划文科的发展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要结合自身现状,实施阶段性发展的战略。要遵循理工科大学成功地发展文科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是为理工科服务而发展文科,这一阶段的文科发展主要是为理工科服务的;第二阶段为依托强大理工的背景优势发展独立的特色文科,朝着文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这一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构造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追求与一流理工科地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一流的文科。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文科的时间短、基础弱,短时间内很难大幅度提高文科的办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新的文科生长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汇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以理工科为依托的文科。

5.3加大对文科的投入

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经费投入。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发展相对薄弱,更要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留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保证充裕的文科课题经费,促进文科的发展。其次,要大量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学者之间探讨某某学校某某学科的强弱,往往指的是这个学校是否拥有大师级的人物及科研成果的多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引进留住高水平的教授,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管理学中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教授们单靠经济与物质激励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权力与地位等的刺激激励,赋予教授相应的权力与地位,使教授的责、权、利相统一,帮助其实现自身的抱负和价值。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要确保充足的图书资料投入,俗话说文科建设就是教授加图书馆,没有及时丰富的图书资料,是很难推动文科的发展的。

5.4要完善文科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交叉新兴学科

学科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要能够抓住学科前沿,前沿是学科的生长点、突破了前研就是学科的创新,学科就向前发展了。要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有所不为,有所为”,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要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发展思路,重视人文科学的建设,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行业建设的支柱,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形成了比较强劲的理工科基础,因此,依托理工科发展新兴交叉文科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多年的积淀中这些学校聚集了一批文理兼容的专家学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优势明显。在完善学科建设,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科。

注释:

杜向明.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eB/oL].长安大学新闻网,2009年5月12日.

刘元芳.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建设[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地理学科特点篇7

关键词: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95-02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的扩张开始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主,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开始实施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为目的的质量工程。为贯彻教育部文件和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德州学院确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走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教育模式。近期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中心,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德州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德州学院地理系自2002年开始本科招生,至今有八年历史,首届本科生考研率达50%,其余学生均已就业,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与兄弟院校交流、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对我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调查,了解到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学习范围过于宽泛,占用学时过多。一方面课程层次、相互联系不清晰,学习效果往往容易流于肤浅,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过于偏重知识学习,缺乏针对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致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不够。(2)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进入研究机构后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够,影响专业提高速度和高度。(3)应用型课程设置偏少,针对社会需要的地理特色课程缺乏,学生就业面比较狭窄,就业后缺少专长。就地理教育而言,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比重低,课程不配套,实践类课程少,导致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不高。

二、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一)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引导培养方案的总体方向,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服务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社会需求、学科功能、学科发展方向和学校实际水平与特点。

1.社会需求――具有一定技术专长,专业基础宽,发展后劲强的专业人才。社会发展是地理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和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就市场需求的时序变化看市场经济对地理科学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快,新的需求不断出现,就业领域也在不断变化[1]。因此,从适应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对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既要适应职业类别变化,也要适应同一职业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为满足社会需求,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本科人才的模式应是在共同地理基础上的一定的专,培养就业中长期适应能力较强又具有现实市场需求的劳动者。

2.学科功能――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地理学的功能可概括为“认知”、“实用”、“修身”几个层次[2]。“认知”功能即发现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的功能,其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型人才;“实用”功能指地理学在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中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实用功能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如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城市、旅游、测绘、公共管理乃至军事、海洋等管理机构和企业、学校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修身”指提高大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空间感与地方感。就专业人才培养来说主要强调认知功能和实用功能,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3.学科发展方向――研究日趋复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本科教育应具有较宽基础。地理科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地理学从过去单纯培养理论研究与师资,发展到广泛的应用与技术领域。从文、理结合发展到文、理、工、技相结合。在层次上,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共同发展的格局。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经济、人文诸现象的空间格局、发展变化规律,相互影响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地关系的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日趋复杂,其空间格局、相互影响日趋多样性,人地关系也日趋高度综合性。因此,地理学今后发展的特点,是日趋复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3]。这种学科发展要求本科教育应具有较宽基础。

4.学校实际水平和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教学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德州学院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办学历史较短,教育资源短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又加上刚刚跨上本科层次,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立符合自身定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生存、发展的关键[4]。德州学院具有教学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应充分体现这三个特点。

(二)德州学院地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流机制研究

综合分析地理学科人才需求特点、专业功能层次和学科发展方向,结合德州学院实际,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流机制,把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划分了三个方向:基础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

1.基础研究型――基础研究型人才是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研究型人才服务的[5]。就德州学院地理系而言本科阶段主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素养较高,具有较强科研发展潜力的基础性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理论学习为主,进行地理全面训练,为此类学生考研深造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

2.应用型――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6]。与致力于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为目标的研究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就师范背景下新上本科的德州学院地理系而言,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管理、教育需要,专业特点突出、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复合型――复合型人才就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即一专多能的人[7]。

(三)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来完成,教学过程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随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更新而更新课程设置,这涉及到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是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改革的重点。

实现德州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课程设置中处理好“基础”与“专长”的关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基础”主要是指打牢和拓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进一步深造的潜力;“专长”主要是使学生有较为独到的学识和技艺、专业本领、才能。具体而言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地理学方法方面的课程应相对稳定并需要加强,而专业课程要有针对性、多样化。

必修课决定学生专业基础和素质,选修课体现特色,在选修课基础上应重视选修课的设置。课程设置中把反映学科前沿、细化专业方向的课程列入选修课,以保证教学内容既科学先进,又专业特色鲜明。必修课和选修课二者有机结合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此外根据本学科综合性强、社会实践性强的特点,聘请社会相关领域的科研与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报告或选修课,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学科应用领域。

过去,在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在买方市场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不仅仅看应聘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还要考查是否具有完成岗位职责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改变原来知识本位的学历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共识。地理科学本身就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注重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课外和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市场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需求。除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相应的实验、实习环节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场所和条件,鼓励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模拟、分析等方法对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生产、社会等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受社会欢迎的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2]蔡运龙.地理学人才结构与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0,(9):17-19.

[3]王恩涌.关于高校地理教育改革的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55-58.

[4]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19-28.

[5]张成武,王道坤.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4):

103-105.

地理学科特点篇8

[论文摘要]地方x-科院校的总体竞争力较名牌重点大学存在很大差距,唯有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发挥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构建自身的专业结构,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在构建合理专业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地方工科院校初期设置的专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求

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期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涨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各区域工程技术人才极其匾乏,大批地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性和行政色彩,学校办什么专业,设置多少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等,都统一由政府管理和批准,地方院校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科教育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地方性工科高等院校,自觉地承担起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978年在安徽省高校中首先设立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1980年第一个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年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纺织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4年最先设置食品工程专业,等等。www.133229.Com早在1980年学院就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安徽需要什么办什么的原则,向多科性方向发展”,确立了“面向安徽省地方工业的多科性学院”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服务于建设“轻工大省”的目标,确立了“面向安徽、面向轻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科研教学单位,为中小企业培养_l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为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思路。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院初期设置的专业不少填补了安徽省高校专业的空白,反映了当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要。

90年代初,学院根据安徽省“八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布局,再次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轻纺为主,机、电、化、管相结合的省属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院校。”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社会急需专业

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满足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次,要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超越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最后,要注重社会对专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要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以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各类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层次与规模等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9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了管理类、理学类和文学类等学科专业。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学院根据安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和设计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例如,随着安徽省尤其是芜湖市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学院于2003年设置了车辆工程专业,并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办学;随着安徽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学院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三、在主动服务中打造优势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知名度、竞争实力等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根据地方独特的资源、人文环境,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独特背景和产业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学校所拥有教学资源的实际并加以有效整合,举全校之力扶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多设一些专业,加强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优势专业群,在短期内打造品牌特色专业。①同时又以品牌特色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安徽省是轻工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制造业是其“十一五”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学院以主动服务求生存,促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品牌特色学科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建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发酵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电气传动与控制、纺织面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部级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纺织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口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优势条件,建成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除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外的区域性强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了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又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注重学科建设与交叉,积极发展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难以孤立地向前发展,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既能促进原始创新,又能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创新含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以本校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加强已有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性强、高技术专业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当然,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论证,既要符合时代和地域特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有成熟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学科作为支撑,拥有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新兴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始终依据“学科专业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要”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积极稳妥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适时合理增设新专业。一是为满足安徽省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是为满足安徽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广告学、动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一方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应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空间,实施因材施教;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校外组建完善的实习基地,通过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门数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将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融人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力推进重点课程、课程群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有效发挥优质课程的引导、辐射作用;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增强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地理学科特点篇9

关键词:教学意义;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作为高中教育的具体课程形态,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是由地理学的固有属性、社会发展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求、高中相应学段的学生特点三方面综合形成的。为区别通常将学科特点理解为地理学特点的状况,这里将它称之为课程特点。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地理课程特点以及实施要求的具体体现。实施“有用的地理教学”,从现行国家高考科目设置和课程教学地位分析,地理不是高考重点科目,课程目标旨在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培养,因此,地理课是生活课、常识课、综合课,要实施“有用的地理教学”。与传统地理课程希望培养地理专业人才的课程目标比较,新课程地理教学以高中整体素质教育目标为准绳,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努力促使学生通过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适应时展的需求。高中地理课程关注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地理情感的培育。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1.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在思维方式上差异较大

高中的地理学习跨越了知识与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而且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这就更需加强能力培养。高一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转变思维,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教材结构由简到繁,知识跨度较大

由课程改革教材到非课程改革教材的变化,高中知识则强调系统性、逻辑性、研究性,越来越接近科学体系,难度增大,内容拓宽、加深,因此,高中学习强调理解学习、自主学习与应用,学习的目的性、理解性比初中更为明确。其中,如何做好“学习”衔接这一步,尤为重要。

3.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差异性较大

各初高中校地理教师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大不相同,有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学生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有的学校地理课甚至是由非专业教师教授,教学方法不免简单机械,也更注重基础的记忆和掌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适应新环境。另外,学生熟悉以前的教师、以前的学习方法、以前的学习要求,进入新校园后,书本要求变了,教师也不同了,新的学习内容有新的学习要求。对于这些变化,要使学生尽快适应,就必须做好衔接工作。

三、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对策

1.有效沟通高中各课程知识的联系

引导学生运用高中所学的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解释和理解大气、水、地震和火山、宇宙环境等自然地理现象,有效地将人口、交通、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整合。地理课程教学需要高中有关学科密切合作、合理分工,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横向知识、交叉知识、综合性知识,有利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地理事物,说明地理问题,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沟通横向学科领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地理和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求。

2.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

综合地理、生活地理的教学实施,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将地理刻意分解成自然和人文两个孤立的系统,而应该根据自然与社会本身的综合特点,依据人地关系主线作出相应的教学处理。如:在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为主的章节,删除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自然地理内容,有意识地加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在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章节,要删除与“人地关系”联系不紧密的人类活动内容,真正体现地理综合的味道、综合的特点,努力呈现地理课程综合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实施“科学的地理教学”地理是一门科学,高中地理课程要体现地理独特的教育价值及不可替代性,体现地理科学综合性、

地域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地理课是科学课、人文课、信息课,注重反映地理本质,体现课程的文化价值;科学是发展的,因此,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3.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科学的本质

地理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地理科学的基本特点,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都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最独特和有效的学科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科学、技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地理测量、资源探测、灾害检测和预防预报等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开展地理探究。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地理新课程实施应当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提供基本的地理数据,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以地理的图表方式表达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展地理调查活动,获得第一手地理数据等。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

地理教材并没有实行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仍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运转。从课程改革到非课程改革,学生适应新的教法、学法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衔接。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在这种形势下,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凌锋.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

地理学科特点篇10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对策

一、导论

一直以来,高校在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社科方面的高层人才方面相对弱化。这一直都引起国家和高校教育学者对培养文科高层人才的路径的探索。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颁布与实施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之后,文科研究生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如何发展文科研究生教育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热点。研究文科研究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保证其培养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科学科的特点

“文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分化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

从本质特点来看,所谓人文科学,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知识保留程度比较大的学科,如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它内容相对稳定,创新性相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比较小,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如社会科学强。其次更加注重对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培养高层次的研究生尤其要密切注重这一点。所谓社会科学则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与社会发展和运行直接相关,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并尽可能地保持价值中立。例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都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因而社会科学具有整体性、抽象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各自学科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文学与史学、哲学等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科之间理论、方法、现象的转移和综合,成为学科间相关生长的主要途径。影响学科发展除学科内部发展规律外,又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发展速度、国家政策导向等都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外在因素。尤其是社会科学,外在因素直接影响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由此可见,如果文科学科研究方向没有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会迅速被市场大潮所淘汰。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人文科学更是受到很大的冲击,生源不足、分配难等这些看上去在培养过程之外的环节,对整体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才能在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真正提高文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科研的水平,这是从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给教育者引出的疑问。

三、文科研究生的主体特点

(一)文科研究生具有研究生主体的身份共性

文科研究生身份主体的定位比较特殊,他们有着所有研究生的身份特性:首先他们是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拥有着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和更自主更自由的学习群体;是一个能获得教师群体平等尊重的群体;是一个不完全依赖于分数和知识,而是以理解、创新意识、研究、能力来被评价的群体。其次,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从研究中学习,从学习中研究,并且在导师引导下进行研究学习,发现创新。

(二)文科研究生在共性中寻求的特性

文科研究生的特点不光包含延续了研究生的主体特点,同时文科研究生也具有独有的主体特点:

1.文科研究生的视野较为广阔,对于社会热点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并在问题的定性分析上有着很强的能力。理科研究生对于其本学科的钻研成果大多来源于在实验室中的反复推敲及数据演练,而文科研究生在其学科上的成就大多来源于夯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发展中的社会现状的有效的契合,这促使了文科研究生把握新时期的变化的敏感性大大加强,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性质的特点凸显,以至于成为文科研究生主体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社科类的文科研究生来说是相当突出的。

2.文科研究生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是文化机构定的组成部分。他们传承式的研究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对文化创新,也促进了这一特定文化机构的活力与发展。当前的大学,在其积淀和创造的浓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传承功能、研究功能、融合功能和创新功能。文科研究生的群体在高校的文化功能中有效发挥着传承功能(尤其是人文类的文科研究生),同时他们也在发挥着自主研究式、创造性学习下的研究功能、融合功能。例如社科类的文科研究生,对当今时代教育、经济、管理等方向都有着时代和本质的把握,并在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和开拓。

3.文科研究生思维和运用中所存在的逻辑性及关联性。这一特性确定了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发展中的方向和趋势。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并不是单纯地判断文科生比理科生缺乏对数字表格的理解和应用,也不是简单的将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归于文字和理解的加强。既然是研究生,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对于某一专业方向的深入的探索,都需要逻辑分析和理解创新能力,因此文理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单纯的归于数字和文字的区分。再者,由文科研究生所处的知识结构的背景来看,文科学科给其提供了宽而泛的知识领域,这激发了文科研究生的整合知识的能力大大凸显,对不同知识内容的重新筛选和重塑,使得他们在文科学科中构建自己的知识认知。就与文科研究生这一特点而引起的对今后文理科研究生的培养改革方面的思考,值得教育工作者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