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语文课堂教学十篇大语文课堂教学十篇

大语文课堂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8:59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创新思维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课的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就促使教师在大学语文教法上进行很大程度的改革。

一.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在各学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教授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春草)》时,我指出:唐代诗人感叹人生短暂、遭遇坎坷时多半向隅而泣,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宋代诗人由于受佛老思想影响,感叹人生短暂、处于逆境时能表现得比较通透、豁达,但却是一种矛盾世界观的反映。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碰到挫折,不应采取消极的自暴自弃的态度,也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实现自身价值。

在教学中,既可以紧密联系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意识和人生观;同时教师也应该有一种塑造学生灵魂的使命感。《学记》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精心备课、全身心投入的讲课吸引学生,把内心饱满的热情都贡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领悟语文是我们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①

二.古代的师道是“传道、授业、解惑”,当今的教师应该课内课外联系实际教书育人

大学语文课堂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了觉得淡乎寡味。老师备课讲课自认为很卖力,但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中有的讲小话,有的玩手机,有的打瞌睡,有的干脆逃课。事实上教师应该反思,课文(尤其是古诗文)所述之事、所说之理、所抒之情,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否存在距离,如果讲授每篇课文都能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感同身受,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针对校园内恋爱风日炽,有的学生为爱而弃学,乃至个别学生为情而轻生,我在教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时,先在学生中做了较广泛的调查,为什么大学校园谈情说爱的风气甚嚣尘上?学生们坦陈原因:1.紧张的高中学习和高考,弄得心力交瘁,进入大学后,需要放飞心情,放飞心情最好的选择就是谈情说爱。2.进到大学后感到无所事事,找一个红颜知己出双入对光顾歌厅网吧是一种时尚。3.交异性朋友,作为刺激学习的动力。4.眼看同室的姐妹双休日、节假日有情人相邀相约,唯独自己形单影只,顾影自怜,也只得匆匆找一个异性朋友,以示自己不比人差,不至名花无主。5.自己家处穷乡僻壤,一无关系,二无资本,毕业后不可能在大中城市安身立命,不如趁在校时降格以求,找一个差强人意的终身伴侣,以绝孤身之患。6.也知在校的恋人,将来不一定终成眷属,姑且逢场作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上课时,我罗列了上述说法,同学们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课堂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

教“大学语文”,切忌“满堂灌”,要用“启发式”,这是人们的共识。什么是“启发式”?不是说在讲课时问几个“是不是”、“对不对”,就叫“启发式”。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即便是课堂提问,也必须精心设置。围绕教材组织辩论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训练方式。针对教材的某一方面设计一个能形成争辩的话题,这个话题又包含两个对立的判断,正方、反方各据一个判断立论,整个辩论过程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思考的过程,使辩论具有思辨性。在辩论中,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必须拥有足够的论据,使辩论具有知识性。在辩论中,正反双方各抒己见,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又使辩论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同时也具有趣味性。辩论是语言是艺术,也是思维的艺术,辩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授《垓下之围》一文时,在讨论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后,我设置了一个辩题:“如果项羽东渡乌江,能不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正方认为能,因为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蒲松龄有一副对联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就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卷土重来灭吴的。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缅怀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反方认为不能,因为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以力征经营天下”“而不自责”,更重要的是“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在双方各执一端,争执不下时,我参与讨论,谈个人看法。我认为项羽失败是必然的,即使东渡乌江也不可能卷土重来。天时、地利、人和,他没占一项,最根本的是失去了人心。通过辩论,学生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提问或组织学生辩论,打破教师“满堂灌”的一统天下,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在教学主体上搞“二元论”,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单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正如语文教学名家李镇西指出的:“对语文教育而言,‘民主’并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更是教育的目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气氛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乃至创造力的激活,而语文教育本身(包括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主养料将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铸造。”②

四.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清华大学葛兆光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后记》中写道:“在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文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所以只好搞点包装,添加点佐料。”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玉鉴琼田三万顷。”注释说:“玉鉴:玉镜。”“鉴”为什么是“镜”呢?我说“鉴”原本写作“監”,左上部分的“臣”是竖看的人眼,右上部分是人的身子,下面的“皿”是盛水的器具,“監”是一个人站在水盆前,张大眼睛看水中的倒影,古人以水为镜。殷商时使用青铜器,当时的人以铜为镜,就在“監”的左边加一个“金”字,写成“鑑”。因为以铜为镜,就省去盛水的“皿”,把左边的“金”字移到“皿”字的部位,写成“鍳”,简化为“鉴”。字的演变反映了事物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演变。李密《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注释:“婴:缠绕。”这个注释不好理解,我查《说文解字》:“婴,颈饰也。”“婴”字上面是两个“贝”,下面是一个“女”,女人爱美,穿一串小贝壳戴在脖子上做装饰,引申为“缠绕”的意思。古代用贝壳做颈饰,现代用金、银、珍珠、钻石做颈饰,颈饰就是项链,还有手链、脚链,其实都是古代奴役妇女的刑具绳索、枷锁、镣铐的演化,我也是个大美女,我就从来不戴这些东西。说到这儿,学生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

由此可见,“佐料”如何加呢?这正如深受学生欢迎的美国大片和《百家讲坛》。美国大片之所以好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幕后班底深谙观众的观影心理,频频设置兴奋点吸引观众,《百家讲坛》里主讲人口中的那些新奇大胆的评说论调、真实可感的励志故事足以吊足听众的胃口。因此,课堂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师希望学生认真听课、学生不能走神,上课就不能平淡,课堂设计要有起伏,在上课一开始就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每隔一段时间就设计一个兴奋点,有时候可以欲擒故纵,先提问题,有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专业知识牵引出许多的文学知识。总之,增强趣味性,能起到优化教学、吸引学生和营造氛围的不错效果。

注释:

①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第20页.

②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02页.

③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教师语言

教师的课堂评价对课堂,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丰富而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鼓励,帮助和启发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更为有效呢?优秀的教学案例往往可以给我们启发,为我们引航,指路。

一、注重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朗读和回答之后,老师除了做出判断,经常会进行一些鼓励性的评价。例如:“你读得真好!”“你答得真好!”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语言,但是太过简单,没有针对性。

薛法根老师在执教《哪吒闹海》时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这个故事是明朝一个叫许仲琳的想出来的,他写了一本书叫《封神演义》。“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出自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谁会读课文?生读第一段。师:读得真流利!你还可以读得更好些。这段话当中有些词语很重要,要读重音。哪些词语呢?点击出示:称霸一方、兴风作浪、治一治。生再读第一段,重音突出了。师:嗯,有轻有重,就有起伏,就好听了。这就是进步!

薛老师给予的评价告诉我们他希望学生不仅读得流利,还要突出重点。这样的评价语既肯定了学生的朗读,同时又提出该学段相应的要求。同时,这样的鼓励性评价语言告诉我们,激励不等同于表扬,适当的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这位学生听了老师的评价,稍微注意就完全达到了目标要求的效果。这样的评价语言指向性更加强,使学生对自己也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再读后,老师此时肯定“有轻有重,就有起伏,就好听了。这就是进步!”学生听后坐得更端正,听得更为仔细!

二、幽默点缀,活跃氛围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评价语言是一剂有效的轻松药,但是教师的幽默并不表示没有课堂的纪律,我们有的老师的幽默往往离题万里,他的幽默与课堂学习无关,这样反而让学生的思绪扯远了。有效的幽默语言调节,应该与文本学习息息相关。

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巧妙的引导学生弄清段落大意的同时,利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当学生表述不清时,老师用幽默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明白了,表达要完整,要清晰。当学生的思维出现断点的时候,又是老师一句话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老师一句幽默的言语,不是独立存在的,调节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真是一举多得呀!

三、强化引导,深入阅读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老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充分进行对话,感悟语言文字背后那丰富的内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内化本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使用引导性语言。

当然要使引导性的评价语言恰到好处,就要求我们老师对文本有充分的解读,对文本精神有深刻的感悟。这样我们才能置身于多种情境之中,做到评价内容与知识点之间的融合。

下面是薛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片段: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此处薛老师对学生的两个问题给予了肯定,并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范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一种引导,是一种疏通,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转而马上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另外的问题,为学生指出了思考的其他角度。这真是借助评价为学生拓宽了思路。

四、巧妙明理,渗透道理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朱熹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些许多机会是渗透为人处世道理的。我想这就是所说的传道,借助道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薛老师在执教《哪吒闹海》一课时,抓住了“什么便什么”的表达,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类人定然不是好人的道理。生:谁叫他一上来便砍。师:请你划下来:举起斧头便砍。你看,他知道哪吒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生:说明他是坏人。生:说明他凶恶。生:一见人就杀,很凶残。生:他非常残暴。师:你看这个词:举起斧头便砍。他有没有跟人家说话?有没有跟人家讲道理?生:没有!师:拿起斧头便砍,说明夜叉残忍无比,杀人不眨眼,不是好人!举枪便刺,好不好?生:不好!师:抡起拳头便打?生:不好!师:张口便骂?生:不好!师:像这种“什么便什么”的人,都不是好人。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3

1全人教育模式

全人教作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新视角,包括两方面的意义:用全人类的教育代替民族利己主义教育,教育目的除传授知识外,更多是对人进行教育,是让受教育者心智得以和谐发展、人格得以健全[2-3]。目前,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广泛传播至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它在实践层面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专家的关注,其蕴含的理念能够契合《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教学要求:“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关于全人教育的理念,学者已经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由教育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深度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最终成为易于成就的人。20世纪初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和智力,而且包括情感、志向、态度、价值观、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整体发展,在于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内在潜能的充分体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隆•米勒对人的整体发展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把这种理论最终定义为“全人”教育。隆•米勒认为全人教育着力于重视人的全面完整发展,实现培养诚信、公平、正义、平和、同情、爱等美德[4]。20世纪末前后,“全人”教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逐步传播开来。全人教育理念在我国诸子百家思想中早有体现,近代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无不渗透着全人教育智慧。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全人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研究不断深入。《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的作者谭敏和范怡红指出:“全人教育思想是一场关于教育目的的革命,旨在纠正我国近现代教育的政治化、机械化、世俗化与功利化现象。”袁广林提出,全人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单面人”,而是具有健全人格、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冯建军在《论全人教育》中提出:“全人教育是由自然教育、真的教育、善的教育和美的教育四个维度构成的金字塔结构,四个维度是逐步递进的。”吴立保提出:“全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指导思想,而且还是一场教育改革行动与教育实践。”国内学者对全人教育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5-7],但具体到对于全人教育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全人教育模式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实际,试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以期为推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助力。

2全人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2.1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是前提

目前,我国关于全人教育观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讨论不多。一方面,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必需,还要与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形态关联;同时,学科内容不仅是课程的唯一组成,还应该在界限分明的学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最终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取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更远的目标是让他们能够热爱学习,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英语知识、技能的欠缺,产生畏惧和自卑心理,从而实现真正的“我要学”,不是在强压之下的被动学习。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要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提升素质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在活动中沟通、交流,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实践能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老师引导下的同学间互教互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引导同学们集思广益,通过相互沟通情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初步的社交能力。因此,要在课堂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关系,逐渐改变“一言堂”的角色,由“讲授者”变成“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帮助者”。要以一颗平等、友善、信任、宽容、尊重的心对待学生的情感、想法、观念和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通过英语角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以“探究”“合作”“释疑”等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现、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善于搭建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以提高个人素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比较中外不同文化氛围的知识差异,积累民族文化,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做到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只有熟悉、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更熟练地使用英语,培养较强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会做人和生活,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承担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如果坚持不懈在课堂贯彻这种理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定会有长足进步[8]。

2.2细研深挖教材是基础

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大学英语课程至少伴随两年的时光,毫无疑问是一门有重要影响的课程。在大学生人格形成、素质提升的关键阶段,深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人文特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很多,但大多存在更新周期长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缺乏时效性,内容陈旧枯燥,不能与时代紧密关联,课堂教学与现实社会脱节,学生面对这种死板的内容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除了及时更换、调整教材之外,还应该结合社会最新的内容,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外延,会发现课文中蕴涵着不少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好素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许多文章就具有这些特点,富有时代气息、思想深意和文化内涵,可以增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实现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如College-theLaddertoSuccess?DancewithLove、Lessismore、BeatYourFear、thewaytoSuccess、whenworkisapleasure、SecretstoBeauty、passionGuidesLifeChoices等文章,如果把这些文章巧妙解构、合理运用,可以变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等健康心理品质的好材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成功、选择、交友、恋爱、择业压力。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高校英语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的文化知识紧密相关,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比如,可以结合外国总统的就职演讲、国情咨文等,以及互联网上最新的一些消息。在教学中,杜绝把不同类型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孤立地去学习某一门课程,造成学科之间相互孤立,这种倾向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僵化。要善于优化使用大学英语教材中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逐步增强大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审美情趣,善于培养美好情操,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善的人格。只有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跨越学科之间的各种鸿沟,才能开拓学生知识学习与问题研究的视野,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在教学中细研深挖教材,摒弃本本主义、唯教材论,大胆开拓,真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3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是关键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不能仅仅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交流工具,老师在课堂上僵硬灌输,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漠视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由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需求的缺失,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找不到感觉,只能靠玩手机打发时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体性地位的体现,需要英语教师长期的引导和熏陶。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大多数学生难以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甚至不能静下心来阅读英语作品,体味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精神,为此,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作为弥补。由于学生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紧凑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要依赖老师的讲解,被动参与知识的接受,没有时间也不可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成为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被动执行者。在“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目标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9-10]。要对学生正确的引导,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思想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学目标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着重于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贯彻终生,这一点极其重要而又极难实现,唯其难,所以要坚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穿插在课堂里面,比如授课前可以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presentation;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感兴趣话题发表看法,展开即兴演讲。也可以在课中设计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合作、交互式体验,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还可以利用课文主题设计访谈节目,让学生当主持人,采访“名企业家”,探讨他们成功的秘籍,以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悟[11]。黄源深先生指出,外语系学生易患“思辨缺席症”,这与我国教育工作中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思维素质、能力培养有很大关系。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最终实现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也体现出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点不一致,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和讨论,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体素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平台,用好它、挖掘它,会使英语课堂灵动有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2.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在《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中指出,“大学英语综合评估体系还有待建设和完善;大学需建构和谐语言生态。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坚持科学的大学改革观的核心。”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是存在问题的,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视其是否通过某些考试等作为最终评价手段。对于老师的主要评价标准也是看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所谓二类、三类、C刊等)。这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不利于让老师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至于形成唯分数论英雄的局面。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把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作出调整,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这才是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标之所在。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备课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精心实施,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事先设计一个以“朗读背诵”“自由读写”“口语交际”“课堂活动”“课堂表现”“作业测验”“个人特点”为主的表格,依照这个表格对学生评价,取代传统的以“出勤”“交作业”“参与活动”三大板块为主的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做法,更新评价机制与模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师工作量的加重,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机制要尽快加以调整和改革。要本着教学为第一要务的原则,调整教师的工作重心:教师平时进行科研、是必要的,搭建“教学和科研”的平台则更重要,如何把“教学成绩和科研论文”合理地结合起来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为他们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减负”更是一门重大课题,需要学校主动作为,切实为教师考虑,推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3结论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大专语文;学情

我国对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专著和论文大部分都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特殊教育大专语文教学的借鉴指导意义有限。对于涵盖所有残疾类型学生的大专院校,只有在充分掌握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语文为特殊教育职业类院校学生的专业、就业和生活服务,让他们拥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平等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一、尊重学情扬长避短

1.内容选取

农民要“因地制宜”,医生要“对症下药”,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对视障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讲授视觉效果明显的内容,避免将学生思维引入自身的缺陷处,伤害他们自尊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内容的选取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内容含正能量,忌用反面材料来讲道理;从年龄上看,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但受身体条件限制,心智发育迟缓,普遍存在自卑,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特点。积极阳光的文章有助于驱散心中的阴霾,加之授课中情感目标的完成,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修正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高处着眼,低处落脚;我校学生语文水平整体低下,尤其是分层教学中低层次的学生,对于正常大专院校的语文授课内容接受吃力。但如果选取难度系数低的授课内容便会引起学生反感,他们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认知水平评估过低。对于此类学生,应该选取正常的大专语文授课内容,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降低标准,知识目标着眼拓展字词及基本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目标设置要偏低,分析深度、难度降低;充分注重情感目标,语文课上要实现部分德育目标。

2.能力要求结合实际

鉴于学生的特殊性,90%以上的学生并不具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以视障学生为例,他们普遍视力严重低下,听、说能力偏强,读、写能力严重不足。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只能引导学生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口语沟通、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教学目标的完成要真正能为专业学习和就业服务。班级内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单独设置教学目标,一步步稳中提升,避免为了追进度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教育大专院校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走出校门便意味着步入社会,如今社会这张试卷考察的重点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而语文课堂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时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避免教师课堂上只顾讲解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将授课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基础上进行讲授;提问前,教师先将学生按接受能力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安排组织能力较强的两名学生,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尽量以小组形式完成,在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加强相互学习;在授课内容可选的前提下要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材料内容和能力提升要体现有用性,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为专业、就业和生活服务。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

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这一点在听障生体现最为明显。艺术系学生70%以上都是听障生,语文教师授课基本靠手语,限于授课教师并非专业手语教师,且手语表达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授课效果。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遍应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一难题。听障学生可以进行正常的影视欣赏,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强调教学重点,使授课内容一目了然,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听力薄弱但观察能力很强,观察视角也有别于普通学生同时想象力也非常丰富。通过展现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用手语进行表达,并付诸于文字,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现空间。鉴于手语中对于具有情感态度的词汇表现力不强的特点,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图片和视频辅助手语完成教学。

四、适时而动及时调整

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高职语文教学大纲,教师上课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便我校部分大专学生有高中院校的学习经历,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教学很难按照普通大专院校的授课进程开展。在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上要结合所学专业,谨记语文为专业和就业服务的理念。尤其要注意,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非常之大,原有设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能会在进行中暴露缺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遇到不当之处及时调整授课的各个方面甚至是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长处,重点提高学生不足,不能完全拘泥于已制定好的教学大纲。

五、结语

特殊教育类院校大专阶段的语文教学既有别于普通院校的大专语文又不同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它在知识结构上融合了二者中的必要成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体现了自身的特点,这对特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已有知识框架做适当的调整,结合特殊学情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导向下的授课模式,充分尊重学情,课堂上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不断尝试,不断调整,在摸索中形成特有的授课模式。

作者:李春艳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邓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初探.现代特殊教育,2009.

[2]杜国胜.多媒体在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3]孙朝阳.探讨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认识思考及其体会[J].黑河教育,2014,3.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5

一、理论基础

人文教育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它本质上是人性的教育,是对人的精神创造。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导、营造文化氛围、实践体验等途径,培养学习者热爱生命、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追求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它强调以人为本,启迪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实现自我,完善人格[11]。人文教育家文辅相(2004)认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其主要内涵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成人”的教育[12]。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应肩负起人文学科教育的重任,向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揭示人性,思考人的精神和本质,培养其开阔的眼界和灵活的头脑,学会批判、审美,是大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础。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是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李森的教学动力论认为,教学动力来源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以及社会系统。其中,教学本身是教学动力的主要来源,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起了重要作用[13]。教学互动,不仅存在于教师对知识讲授、答疑、技能训练等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兴趣、态度、人生理想、价值观、信念等的关切和引导中。因此,教学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互动,也是精神的对话,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有利于激发非智力因素,充分发展个性和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者能独自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选定恰当的学习途径,监控学习过程,合理评价学习效果并及时作出调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影响。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从培养学习动机和信心、训练策略的使用着手。而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独特的魅力和视角,从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学、教育、人文风俗等方面,生动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和高贵的人文精神,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指导学生课外自主查阅相关信息,师生互动共同发掘课程内部各种人文信息的丰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对自身、社会以及世界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设计。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导向,以人文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自主学习理论等为指导,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1~2册)教材为依托,以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在2012级四个普通平行本科班(共122人,实验组60人,对照组62人)中分别设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其实施为期一学年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教学。2.研究实施。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选料的权威性,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实施前测,材料都用学生未做过的Cet-4全真试题。实验前,用2011年6月的真题对两组学生进行前测,并按比例以100分计算成绩,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访谈,了解错误的原因以及两组学生的英文及文化知识水平,测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分析前测数据及访谈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后,两组学生于2013年6月参加后测,此次用的是2011年12月的真题,操作方式与目的与前测一样。然后,在两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0人进行访谈,了解人文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发展的影响。最后分析整理收集的数据,评估实验成效。实验中,在实验组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人文教育,对照组则按常规教学,不刻意对其进行人文教育。教学中借助教材的人文知识内容,通过课堂文化导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多渠道资源查阅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信息,并作纵横拓展。在随后的课堂中分享探讨、辩论、比较,后期不定时回放、检测,督促学生对教材内涉及的人文信息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其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经济、教育、历史等领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价值观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后测成绩统计按100分计算,并将得分划分为五个段: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0~59分和50分以下,其中70分以上为高分段,60分以下为低分段,60~69分为中分段。然后,统计各分数段得分人数与比率,并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组60人中80分及以上有17人,占28.33%;70~79分有22人,占36.67%;60~69分有13人,占21.67%;50~59分有5人,占8.33%;50分以下3人,占5.00%。对照组62人中80分及以上有12人,占19.35%;70~79分有16人,占25.81%;60~69分有14人,占22.58%;50~59分有11人,占17.74%;50分以下9人,占14.52%。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两组得分人数在高分段和低分段差异显著,而在中分段很接近。高分段中实验组得分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80分及以上段高出近9个百分点,70~79分段高达11个百分点;而在低分段,情况则相反,对照组在两个分数段都高于实验组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对英语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四、访谈与分析

1.英语学习兴趣。访谈表明,两组学生普遍对英语和英语传承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实验组表示课程学习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且学习后兴趣更浓。另外,从受访者英语基础及四级成绩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英语课程及英语文化的兴趣更强。这也折射出英语课程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英语基础不好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传达的人文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英语及其传承的文化的兴趣。

2.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对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进行了访谈。对照组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在英语学习中带有考试合格、便于找工作等功利性动机;实验组受访者也承认在开始课程学习时,动机与对照组相似,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加上教师的指导,他们逐渐产生了对英语的热爱,用英语交流会话等内部学习动机,并认为只要持之以恒,“通过考试”等不过是英语学习的副产品而已[14]。可以推断,实验组实施的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喜爱,进一步认识英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内部学习动机,进而推动学习者长期、自主的学习。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当问及“你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频率?如看英文图书、浏览英文网页等”时,实验组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他们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计划能力;同样,在自主学习途径的选择上,实验组的选择更多样,且大多数受访者承认能从英文阅读材料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在自我监控方面,对“你是否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任务?”的回答,实验组有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通常能”,这高出对照组25个百分点,而认为“开始可以,后来放弃”的为15%,比对照组低20个百分点,这表明实验组有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更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自我调整方面,实验组对“如果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任务,你如何调整?”的回答也更全面,且自我调整形式更灵活主动,能有意识地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多方面进行调整;在自我评价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多数受试者均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四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相符。总体来看,实施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元认知策略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更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参考付永钢(2003)等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15],对学生在时间观念、会话原则、非语言交际行为等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交际失误的问题进行访谈,检测实验组人文教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在回答“上课、工作或开会迟到几分钟,你心里的感觉?”时,实验组受访学生回答“十分不安”的比例高出对照组15个百分点,可见,实验组的时间观念更趋近英美人士的时间观念,但对于接触英语及跨文化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时间观念仍过于保守。在会话原则方面,当问及“英语人士请你吃饭,你的饭量太大,当主人问你要不要时,你会”时,实验组回答“想吃多少就要多少”的学生明显多于对照组。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实验组学生对“当你坐着与英语人士谈话时,该不该跷二郎腿?”的回答,更接近于英美国家原则,虽然好于对照组,但正确率仍较低,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是比较复杂和隐蔽的。在教学中应进一步重视英语语言使用者的非语言交际信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

4.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访谈从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感受开始,实验组受访者普遍认同这样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因而学习更加“自主”、“有趣”,有学生甚至提到“英语课程很享受”、“学习英语很快乐”、“文化差异很有趣”等。在人文精神提升方面,实验组80%的受访者体验到了“人文关怀”和“精神鼓舞”,而对照组仅有30%有此感受。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能使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对生命的关照和启迪,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同时,实验组对课程及跨文化交际理解更为准确细致,如有学生提到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能够学习国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国内不一样的生活理念”,“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国的文化特别之处,以及外国与中国不同的法律、生活方式,人们的习惯”等。此外,实验组还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批判思维能力,有受访者对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如下意见,“没必要大众学习,作为全校性小班开课,无学分,全自愿,全英文式会话课堂。”相比之下,对照组对课程开设的理解则较肤浅,如有人提到“为考试而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喜欢英语交际”,“英语应用广泛,能够提升知识技能”等。可见,实施人文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其情感和精神品格的成长,开拓视野,促进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五、启示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特别的意义,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我们知道,目前大学语文在全国各高校几乎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课时少、师资力量不足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受益于课堂又不止步于课堂,也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本文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旨在探索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种可行性策略。

一.心理暗示诱导法

关注时事、关心热点、热衷于爱情话题是年轻活泼的大学生们的共同心理。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介绍作品时故意设置悬念,说到精彩处嘎然而止,三言两语暗示书中有更多精彩内容。这充分利用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诱惑”学生阅读。譬如在讲到艺术描写时,我们提到《荷马史诗》中的一节,借特洛伊长老们之口道出了海伦超群惊人的美:“她看来活象一个青春长驻的女神。/可是,尽管她多美,也让她乘船去吧,/别留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在希腊神话中也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海伦来到战船时,丹内阿人立即为她无比的美丽所倾倒,他们悄悄地说:“为了这个绝色美女,跟着墨涅拉俄斯出海远征受了十年煎熬,也是值得的。”为了争夺海伦爆发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该有多美?我把问题留给了学生。结果,我发现学生们争相传阅《荷马史诗》、《希腊神话故事》。

二.“刺激―反应”法

根据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格思里刺激一反应联结来解释学习行为的理论,“学习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利用大学生自尊、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给予适当刺激,促进阅读。有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刺激情境的形成:

其一是课堂讨论。正如王宁教授所说:“我们必须选择能引发讨论的课题,用少量的知识点燃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没有这一点,单纯的知识灌输再多,也是没有长远效果的。”教师提前布置讨论话题,给一点阅读建议,上课时点名要求发言与学生主动发言相结合。一般情况,主动发言的同学准备一定较为充分,当他们慷慨陈词时,准备不充分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羡慕或惭愧的心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表扬与批评,课后他们也就会自觉地找书看,从而达到促进阅读的目的。在这里,课堂讨论的氛围、部分同学流利作答、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构成了刺激要素,随后可能发生的自觉地阅读行为,也就是一种自然反应了。值得说明的是,正如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言,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必须运用得当,表扬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积极行为,批评的重点不在于它引起痛苦,而在于它使个体作出行为,两者只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方能起得预期效果。

其二是练习评比。只有让学生多动笔,他们才能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才能体会到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这主要是通过布置练习,评比练习来促进学生阅读,这种评比可以横向展开,也可以纵向展开。笔者曾开展过“重温经典――我读‘四大名著’”的主题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再分组讨论,提交小组报告。这种方式不占用课堂时间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完成了阅读。在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下,评出了几个优秀小组。利用课前几分钟,同学们朗诵了自己的优秀习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横向评比。但不能局限于此,要设法开拓学生的眼界,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中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了望。”教师自身也可以参与进来,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学生交流,还可以把一些名家名作介绍给大家。自己、老师、名家三者作品的纵向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差异。这也是刺激要素之一。

三.指疑求证法

许多社会工作者都认同19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们身上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叛逆性格”,应该说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叛逆者”往往不迷信,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叛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客观地说,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繁多,良莠不齐,有争议或费解乃至错误之处层出不穷。教师如果能够指出教材中的可疑或费解之处,让学生自己去求证,那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求证的过程中必然要查阅工具书,搜集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知识,深入阅读的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有利于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四.专题对比法

以教材为基点,通过对古今中外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纵横联系与比较,然后以专题介绍的方式给学生提供阅读指导。这不同于开讲座,它不受严格的时间限制,形式更自由,内容更丰富,可操作性强;而且授课对象更明确。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作品,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听教师归纳,效果更好。至于问题的选择,可以从大处入手,也可以从细节出发。文学风格形态万千,有比较才见特色。不论比较的结果如何,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深入阅读培养分析作品能力的极佳办法。《史记》记载了项羽“东城快战”得一个场面:“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候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展露了项羽无比勇猛的英姿。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中,猛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眼睛,手绰蛇矛,立马桥上,三声断喝,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候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军向西逃走,人仰马翻。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两者异同,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再从大的专题来看,如《诗经》、《左传》、《史记》、《三国演义》中都有写战争的篇章,而且手法各异,内容丰富,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描写战争的作品,作有关“战争文学”的专题介绍。既强化了学生听课效果,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后问查法

有人说教后问查是教师的事,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吗?当然。首先,教师课后及时总结,问自己,问学生,问同事,自己可以及时获得信息,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其次,对学生而言,反馈的信息能让他们明确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另外,反馈的信息不仅能调节教学活动,而且又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我们面对的是思想较为成熟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是非善恶观,教师的问查行为也能反馈给学生信息:教师是严谨、认真的,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鞭策力量。以上就一般教学内容而言,具体到课堂阅读教学同样适用。通过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种类,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有论者认为:“大学语文理应更加注重学生体验感悟过程,也就是说,对具体作品的品读比知识的讲授更重要更根本。”的确如此,学生不愿意读书或者仅仅在课堂上读书,那会收效甚微,也是远远不够的。既然阅读是拓宽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那么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我们旨在探索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试图让学生能真正喜爱上阅读,让他们在不断地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产生终身受益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德)施瓦布著.刘超之译.希腊神话故事[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432.

[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9.

[3]王宁.高校母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J].中国大学教学,2004(6).

[4]刘新英.关于大学语文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2).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7

一、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审美性与情感性

1.文化性

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常关键,无论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或是美术创作中的作品构思,或是戏剧表演中对人物的理解与定位,或是戏剧剧目的改编和作品创作,都需要创作者和表演者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艺,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演员如何很好地演绎贾宝玉和林黛玉,也很难想象一个只了解一点项羽故事的演员如何表现霸王别姬的悲壮。大学语文课程正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高尚的文化品位,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责任感;能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能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2.审美性

文学和艺术殊途同归,其本质都是审美与情感教育。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从事艺术的人,是进行审美阐释和审美创造工作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应成为本课程的自觉追求。

3.情感性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其落脚点和根本归属,应当是人类无限丰富的情感。情感的获得有各种途径,一是直接经验,通过生活来体会人间的喜怒哀乐,二是间接经验,由于直接经验毕竟是有限的,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直接经验的局限,增加其间接经验,丰富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人生体验,从而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关注学生文化背景,准确判断教学起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1.采用通感教学法,架起文学和艺术的桥梁

大学语文中的古典诗词大多是写景抒情之作,对作品的赏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而要从语言过渡到形象。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艺术专业特点,调动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形象可感的画面。例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用这样的问题引出:如果让你将作品中的景物画成一幅画,你会采用什么画法——学生会很快判断是水墨画,他们有敏锐的艺术直觉。但这时的回答还是感性的,不假思索的。教师追问:为什么是水墨画?他们就会进一步思考和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小令中的景物大多是线条和轮廓,而点染勾勒正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常用的笔法。这幅画并非浓墨重彩,只是在淡淡的勾勒中透出哀伤和凝重的气息。

在学生有了图画意识之后,进而引导他们让“静的画面~动起来”。全曲28个字,几乎全是名词,一个名词组成一个意象,意象和意象迭加在一起,形成一幅又一幅画面,这些画面犹如电影镜头一样,不断地、逐次地展现我们面前。可以让学生接着想象:假如你是一个导演,把这首曲子改编为mV作品,你如何安排镜头的推移?他们会想象:一开始是近景“枯藤老树昏鸦”,接着镜头向前推移为中景“小桥流水人家”,再向前推远景“古道西风瘦马”,画面变得开阔辽远,最后“夕阳西下”成为整幅画面的大背景,镜头定格,苍凉的歌声做为背景乐曲响起。从图画跳跃到电影,学生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从意象理解到意境体会的过渡。

这种教学方法笔者称之为“通感教学法”,即从单纯的视觉文字出发,同时调动想象联想和多种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赏析。这无疑是在艺术和文学之间架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中穿梭跳跃,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体系解构眼前的作品。

2.采用创设情境法,激感共鸣

大学语文讲授的课文往往出自古今中外文学名家之手,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着人类的共同情感和普遍人性。创设情境即是营造一个拟真实的环境,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把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局内人”,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其情感共鸣。仍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初读作品,学生很快就知道这首小令描写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抒发了天涯游子的羁旅思乡之愁。但“知道”“了解”不等于文学欣赏,不能很好地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也不能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假设你是画中的天涯游子,在旅途中看到这样的景色,你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述,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一种角色的进入。此时的学生不再是一个欣赏者,而成为了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中有离愁,有思乡之情,有仕途坎坷、前途茫然的悲苦,还有文化失落的忧伤。事实上,萧瑟秋景和天涯游子这种景、这种情已经超越了个人和时代,是千载沉淀下来的民族共同的审美意象和文化情感。这样的体验较前已深入了一个层次,已从审美鉴赏、情感共鸣转向文化体验了。文化体验是教学中的难点,对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作用显而易见,处理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3.采用比较教学法,增加课堂容量

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值得讲解的作家与作品很多,但分配给大学语文的课时往往很有限,因此,如何增加课堂容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曾经尝试采用比较联系的方法,“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对《诗经?蒹葭》的秋景描写进行赏析时联系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两厢记?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通过这样的联系,学生了解到“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从而能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审视这一作品。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8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到生活的土壤

1、语文教学的外延是生活。好多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原型,但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我们的语文教师也因考试棒的指挥,失去了应有的生活敏锐感。其实,只要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课内或课外的实际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突破了传统的讲课文的封闭性教学模式,采用了开放的教学方式。课前我千方百计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并发动学生收集,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短短的数天内,学生搜集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资料,有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文学资料等。周末,又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野外观察,了解家乡春天的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和体验。由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了广阔的认知背景和丰富的情感基础,因此在上课时,学生兴趣盎然,话语滔滔不绝,充满了灵性和智慧。

2、语文教学方式更加生活化。用生活的方式去学习语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刻。改变以往教师一张嘴讲、学生两只耳朵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1)让学生的手脚动起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手脚动起来,是促进学生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身姿运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上《盗草》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分组排练课本剧,每组准备好道具,配上音乐,学生分别扮演白素贞、小青、仙翁、仙童,通过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感悟课文人物的不同特点。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参加,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既是学习,又是活动,更是快乐的享受,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精神的充分体现。

(2)多种形式创设生活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绘画、影视创作等手段,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使至塞上》等古诗时,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作画,不仅能引导学生加深对诗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美情趣。

(3)让作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体现。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作文,可以说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事倍功半。只有让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如在学习写景类的作文时,事先让学生对要写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力求做到“五官开放”,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叙下来,然后再组织、加工、提炼,这样的作文才有物有情。3、让语文教学直接为生活服务。现实生活中的通知、启事、请假条、申请、合同、新闻等,都是活生生的生活需要。语文教学可以直接为生活服务,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学习《我三十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我让学生给报社投稿。学生看到自己的稿件发表了,是那么的高兴,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骤然提高。再如学习《邓稼先》时,我让学生给邓稼先写“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继而又给班级中有突出事迹的学生写感动班级、感动校园的颁奖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掌握了颁奖词的写法,训练了语言文字能力。在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让学生收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做比较,轻松地达到了不教自会的目的。

二、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语文教学教得再好、再多,也只有每节课的40分钟,而生活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走路、吃饭、睡觉、说话,哪一样不是生活?哪一样不包含着语文教学的因素?所以,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或运用语文。

2、在校园生活中系统学语文。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这些活动的“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学校生活与语文素养的培养实现了和谐与统一。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注意问题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尤其是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学语文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还是采用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呆板、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低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教学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简单地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唱完整台戏,学生只是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了常用的提问法、讲授法等外,笔者着重介绍以下三种方法。

(一)交互式情境教学法

所谓交互式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进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互动合作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师生之间的身份界限,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所提升,实现了教学相长,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学习《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辩论场景,让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以“刘姥姥是真糊涂”和“刘姥姥是假糊涂”进行辩论。学生可事先查找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进行辩论,教师最后做总结。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当然,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求职应聘场景、交际场景、演讲场景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以行动为导向,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文学鉴赏、口语表达,还是应用写作、文献阅读和信息处理,都可以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文学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中单元的限制,进行教材整合,将相似的内容集合在一起进行专题式教学。教师可将这个专题当成一个“项目”,并把学生引进项目中,介绍基本的鉴赏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鉴赏,最后教师给予分析、总结和指导。又如,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项目让学生来练习,如举办一个会议,从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开幕词、闭幕词等都由学生自己练习写作,这样就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诵读法

古语有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苏轼也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由此可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熟读才能精思,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可以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深刻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范读,学生初读,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然后,师生进行研读,学生进行品读,以便领悟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师生进行诵读,披文以入情,深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这样的几个步骤,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内容,而且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进行选择。具体来说,首先,要依据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就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院系的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也要调整教学方法。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来选择。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班级的学习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分析就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教学效果可能是不如意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再次,根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来选择。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适合的场景,比如提问法,就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必须要考虑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考虑具体方法的特点是否适合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二)遵循一定的原则,发挥教学方法的最大功效

教学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首先,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课程构成的,必须要全面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做好配合,才能使教学法发挥最大功效。同时,一堂课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必然是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所以也要发挥教学法的整体功效,争取做到最好。其次,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坚持灵活性的原则。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突发因素,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变动教学方法,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和研究。同时,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压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要用鼓励和赞赏的态度来引领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碰撞出自己的思维火花。不管学生的观点是深刻还是幼稚,教师都要用肯定的态度来表扬学生的回答,然后再用委婉的语气、诚恳的态度来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宏.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1).

[2]梅四海.基于课程定位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首都教育学报,2010(1).

[3]刘绍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法首选——读诵法.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0(6).

大语文课堂教学篇10

论文摘要:合作学习作为有效教学模式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现代课堂的各种教学。论述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介绍其模式结构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以期进一步探索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大学语文教育专家徐中玉指出,当前大学语文课改革,最迫切的问题不是教材改革。而是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语文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教师站在讲台上一人讲到底,要采取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这要求授课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师生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平等讨论,各抒己见。读完一文后,有何启发,有何疑问与心得,大家交流探讨一下,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相长”。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更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堂也不只是教师对文章的精彩分析.更应该使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不只是教师一言堂.更应该是所有每一个学生参与的课堂。合作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生心理气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和当今社会最有效.最进步的学习方式。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将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学习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一、合作学习理论

(一)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

合作学习的观念和实践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古典的教学名著《学记》中就有“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之说。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但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理论在2o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教育家SlavinR.e.,JohnsonD.w.niDavidson等提出的。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理论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的异质性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评价为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的目标。它侧重于以群组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个性和内在的动机及其合作意识。

(二)主要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是在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既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就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而且。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有将潜在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发展的可能。

2、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说的创始人考夫卡指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可以互赖变化的动力整体后来勒温对其进一步阐述。他认为:(1)群体的本质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问的互赖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2)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到共同的预期目的。我国学者称之为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在合作的集体中.个性差异、学习风格不同的成员互相交流,产生新的认识在平等、自由、依赖的环境中,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充分借鉴了集体动力理论形、,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3、合作学习的五大要素

Johnson.D.w..Johnson.R.t.和Holube.e.J.于1993年提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五大要素:(1)积极互赖——每一个成员对小组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相互依赖就没有合作学习。(2)互相互动——每个成员的学习都有别人的支持和帮助,相互促进,达到彼此促进的目的。(3)个人和小组责任——在合作学习中必须明确制定小组和个人两个层次的责任。(4)人际及小组交际技能——合作学习本身比竞争型和个体化学习都要复杂.有建设性地解决冲突的技巧对学习小组的成功尤为重要。(5)小组自评——小组成员讨论他们之间是否维持着有效的工作关系,如何改善。只有在学习环境中系统地构筑这些元素,才能确保有效的、长远的合作学习的成功。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结构

与传统班组授课形式相比。合作共学大大增加学生交往,强调学习者的个人发展与参与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综合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监控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个人独立学习,又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小组同伴共享学习资料.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并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目标。小组成员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使每个学生全面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让信息流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多向交流。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四、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合理分组、合理分配角色

合理的分组是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学习能力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学生也可以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

角色分配确保小组内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例如。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等。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二)明确合作目标与任务

合作学习小组首先要有全体组员的目标.即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查找有效信息。为达到这一共同的目标.学生问必须要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角色轮换、集体奖励等手段形成和谐有效的依赖关系。小组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共同的目标是形成小组凝聚力的前提和关键。以《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62课为例,合作学习目标可设计为:1.把握辛弃疾纵横挥洒、慷慨激昂的词风:2.了解辛弃疾爱国报国的创作基调;3.鉴赏《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合作学习任务可分解为:1.辛弃疾生平;2.辛弃疾的词作及创作风格;3.《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的创作背景;4.陈亮生平及创作;5.辛弃疾与陈亮的关系及“鹅湖之会”:6.辛弃疾与陈亮之间的诗词唱和;7.前人对《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的评注等。

(三)小组交流、小组报告

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明是非,培养能力。在理想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总在不断地产生智慧碰撞和思想交融。学生慢慢摆脱自我原有的狭隘认识和片面思维.超越自己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在讨论时,学生参与并聆听。组员可逐个发表意见,也可一人发言为主。其他人补充为辅。同学们应鼓励互助,取长补短。教师要控制好小组讨论时间.监控组员行为,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组长集中并整理好成员的发言后,进入“小组报告”环节。各小组讨论后,可以个人自述、全组合作陈述、甚至是角色表演等方式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同时记录报告中的精彩和不当之处.以便作深层交流和讨论。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组内中交流过渡到组际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点拨的作用。

(四)小组评价

作为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评价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鼓励学生合作互助、共同进步。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效果(测验)等。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合作共学教学体系中.对小组总体成绩的评价和奖励是很重要的。合作共学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把以往表面上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却鼓励个人间竞争的评价模式改为面向小组的合作性评价.使获得成功的机会人人相同。这样,能促进同伴中的群体资源得到开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渐渐地。学生把学习不只是当作课内任务,课外时间也可相互合作、开展活动。有效地保证了课内外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

(五)教师角色

1、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学生经验不够丰富,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某些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有教师的参与,由教师组织。管理课内外学习活动。

2、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教师本身也时刻充当学习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放下“权威者”的架子,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参与学生的讨论。经常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案的有效性.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3、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指导学生树立信心、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帮助他们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和必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交技能。教师作为促进者,并不是将问题的答案和理由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适当质疑学生.挖掘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策略.开展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