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专题研究十篇社会治理专题研究十篇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42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硕士研究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一开始设置时,就对该门课程提出了专题式教学的要求。专题式教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如何开展?如何通过专题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谈一谈课程教学认识和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什么要采用专题式教学

一般来说,一门课程的教学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即“怎么教”的问题是由“教什么”和“向谁教”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

实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步步高、步步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需要采用专题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这种重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本科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则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无论是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还是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象和内容上都具有客观性、确定性,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无论在教材编写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上的相似甚至重复问题。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及随之产生的“重复施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施教不但未能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施教”,成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就不能“面面俱到”的去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而是要选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精讲”,聚焦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讲授,实现“步步高、步步深”。“专题研讨式教学有利于舍去他们学过的简单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为他们提供广阔、多维的视野,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能够激发研究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适应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需要采用专题式教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脉”专业领域最新学术理论前沿,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领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答这些问题。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突出特点,这种学习特点不仅体现在专业学习上,而且渗透和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硕士研究生是以探索和研究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满“研究性”、“学术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只有采用专题式教学,突出教学的专题性、研究性、学术性,才能适应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

发挥教师的学术研究专长并以科研支撑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需要采用专题式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要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讲授,内容非常广泛而且涉及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具体到某个教师而言,其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却具有有限性。如何克服这种结构性矛盾呢?答案就在于专题式教学。如若采用专题式教学,每个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集中力量去准备自己擅长的教学专题,精心打磨教学专题。每个老师都拿出自己最擅长、最好的教学专题,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教学专题都是“精品”。另外,采用专题式教学,教学团队的老师们采取“接力棒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领略不同老师的教学风采,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一个老师从头到尾讲授好得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如何设计教学专题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在内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上应主要采用专题式教学,这已基本形成共识。“专题式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众多高校和教师的认可,我们应高度重视专题式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完善。”[3]但问题是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上,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究竟如何实施专题式教学,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还不是很多。专题式教学研讨需要向具体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否则,专题式教学的探讨就会停滞在必要性、重要性阐述上,难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鉴性的专题式教学研究成果。

什么是专题式教学,人们的认识也是比较一致的,即依据教学大纲但不局限于教学大纲,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自主设计教学专题,以教学专题为内容载体进行教学。“所谓专题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形成既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4]可见,专题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设计教学专题,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专题,那么专题式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要把设计教学专题作为专题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来说也不例外,首要的是设计教学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专题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要在深刻领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来设计教学专题。具体来说,专题设计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教学专题设计要坚持整体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实行专题式教学,使得在教学专题的选择和设置上具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很随意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能讲什么就讲什么”,而要从增强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一根本教学目的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中的重大问题都应当有所涉及和覆盖,从而保证教学专题在内容上的覆盖面和整体性。

其次,教学专题设计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在设计教学专题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设计教学专题的立足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硕士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遇到的社会现实诸多问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等,往往提出很多尖锐见解或者疑虑,且超出教材范围,需要教师予以及时的、合理的、细致的解读。”[6]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哪里?当前经济能不能持续发展?如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能不能避免国强必霸的逻辑?这些问题是学生关心的,也是存在疑惑的问题,在设计教学专题时要给予关注并在教学中进行回应。

最后,教学专题设计要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说服力就必须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要以学术性和理论性来支撑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要通过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来“征服”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为面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专题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应突出学术性、理论性。因此,在设计教学专题时,要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将学术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渗透在教学中,保证教学专题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相同步。例如,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可以及时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当然,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不仅仅限于国内,同时还包括国外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评价和借鉴。

遵照上述专题设计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团队设计出以下教学专题,并以此开展专题式教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地位研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研究。(3)新常态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研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其优势研究。(5)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7)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制研究。(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研究。(9)全面从严治党研究。(10)和平发展问题研究。这些教学专题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突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当然,由于各个院校具体情况的不同,再加之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认知和选择上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专题的设计上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设计的教学专题对于其他院校来说可能仅限于交流、参考和借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如何组织实施

专题式教学不仅需要完成设计高质量的教学专题这一“硬性任务”,同时离不开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实施,这是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组织实施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教学团队集体讨论确定教学专题。对于专题式教学来说,设计教学专题、确定讲授哪些专题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教学专题一旦确定,也就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专题。因此,要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教学目的、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就教学专题的设计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而确定教学专题。然后教学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认领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专题,将教学专题的研究准备、课件制作、教学等责任落实到人。一般来说,每位老师可以承担2~3个教学专题。

2.教学秩序的管理和维护问题。实行专题式教学,每个班级将会有多位老师轮流上课,“你方唱罢我登台”,但是每个老师对于特定的某个班级来说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这样就容易出现老师不愿意下心思去抓教学秩序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出现课堂纪律不佳的状况。这是专题式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上课毕竟不同于听学术报告和讲座,适当的教学秩序管理和维护是必要的。专题式教学的教学秩序管理和维护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是每位上课老师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要做好教学专题的讲授,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抓课堂纪律。二是每个班级配备专门的助教老师,专门负责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3.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专题式教学的典型特征在于以教学专题来“编排”和设计教学内容,以教学团队“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则没有什么显著性特征。实际上,“教无定法”,什么方法和手段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来开展专题式教学。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2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思想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47-03

高校专题讲座以其思想性、学术性强,信息量大,生动活泼而能够吸引学生。全国有些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的过程中,把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开办为专题讲座,这些讲座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法治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哲学、宗教、文学、社会热点、国际形势等问题,内容丰富,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欢迎,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再加上高校举办的其他各种讲座,专题讲座成为博士研究生受教育的重要方式。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尝试对以专题讲座为载体,对促进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做一些研究探索。

一、以专题讲座为载体促进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1.博士研究生思想多样化趋势明显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博士研究生也是如此。博士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或职业背景,思想多样化在博士研究生这里表现突出。博士研究生博览群书,了解的文化多种多样,自己又有独到的思考研究能力,因而思想意识多样化尤为明显。

2.增进博士研究生主流社会意识认同难度比较大

增进博士研究生主流社会意识认同难度大,这和他们的文化知识背景特点相联系。博士研究生都有了较长时间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思想意识是经过反复思考和选择的结果,一旦形成不容易改变。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各种各样,各有各的特点,有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少一点或者联系不直接,他们就对马克思主义冷漠、不感兴趣;有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和西方的某个社会思潮联系密切,他们就极其信奉这种思潮,例如研究环保科学的信奉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心理学的信奉弗洛伊德主义,研究西方哲学的信奉西方哲学流派,等等,马克思主义在他们那里遭受拒斥。他们都有各自的认知文化背景,别人很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社会意识。社会主义运动的艰难曲折,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有对事物对现实求新的心理,使不少人以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3.博士研究生的思想变化会对社会其他群体的思想形成较大影响

博士研究生在社会和工作单位被关注,他们接受或排斥马克思主义能够造成较大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博士研究生由于具有很高的学历和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受到社会的羡慕和工作单位的重视,他们肯定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讲话甚至被人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是否科学的证据。博士研究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能够影响很多人。

4.攻读博士研究生是在学校集中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机会

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都有可能再回到学校受教育,因而有再在学校集中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而一般来说,一个人攻读博士学位是一生中在学校里长时间集中受教育的最后的机会,因而也是他在学校集中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机会,毕业之后不大可能再有长时间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了。国家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博士研究生到工作岗位担当重任之前,以合适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一次再塑造,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十分重要的。

5.专题讲座是促进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较好载体

专题讲座容易被博士研究生接受。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再按传统方式进行,比如授课任务由一个固定的教研室或学院(如马列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按照他们自己编写的教材来完成,受师资、业务水平、授课内容等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能难以被学生接受。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原来由马列部承担,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限制,学生意见大,入座率低,以后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以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现在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的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密切联系理论热点、社会热点和国际形势,学术性强,能够开阔人的视界。主讲人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挑选,还可以到校外邀请,主讲人都是在该领域很有学术造诣的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因教学效果突出而具有较高知名度。在调查中山东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成为深受博士研究生喜爱的课。以学术性较强的专题讲座为载体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

二、专题讲座作为载体在引领博士研究生思想多样化中的时代价值

专题讲座被博士研究生所认可,成为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博士研究生思想多样化的载体,是因为它起了很重要的现实作用。

1.专题讲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成功探索

博士研究生专题讲座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超越。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需要对它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来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成功探索。从专题讲座来看,它不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创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超越。因为专题讲座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形式,而且成为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在博士研究生中传播新思想新理论,开展学术研究的载体。

2.专题讲座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博士研究生专题讲座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超越,从专题讲座的功能、产生的影响来看,它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为专题讲座已经超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它对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专题讲座和一个学校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密切相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专题讲座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学风,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这能够升华成为校园文化,使学校具有极大的集体合力、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及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一所大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特色名校,一定要有先进的校园文化。

3.专题讲座能够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博士研究生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高层次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有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健康丰满的人格。一个博士研究生如果仅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薄弱,人格残缺,那他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空壳。像钱学森等科学家逝世后引起全国人民的沉痛悼念,不仅是因为他们是某领域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深深的爱国感情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专题讲座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超越。它使博士研究生受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熏陶和教育,丰厚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那些学术造诣深厚的主讲人传播的新学术观点,能够点燃心灵的火花,激发思想的灵感,对于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完成学业,具有潜移默化、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三、以专题讲座为载体促进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博士研究生专题讲座要办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一些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专题讲座的数量和质量相结合

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的度。给博士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也有个度的问题。因为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任务很繁重,在他们看来时间是很宝贵的。举办专题讲座少了,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作用;举办专题讲座过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科研时间。专题讲座质量达不到一定水平,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引起厌烦情绪。在博士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学期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的专题讲座每周一次是可以的,过两三周时间可以附加一次其他讲座,第一学期过后每学期可以举办几次讲座,不宜过多。专题讲座的质量要求是内容上学术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形式上生动活泼。好的专题讲座告诉学生感兴趣的新的学术观点、新的研究成果、学科建设状况,帮助学生解读社会热点,增进学生对主流社会意识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师生在愉快的交流中共同提高。

2.专题讲座的学术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要使专题讲座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促进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做到其学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我们之所以要求讲座有较强的学术性,有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可以开阔人的视野,是因为这样能够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兴趣。生硬地宣讲马克思主义会引起反感,需要选找一种渗透性的、润物无声的载体和方式,专题讲座很符合这个要求。专题讲座带来新的学术思想,使人了解时事,但这不是专题讲座的唯一目的,专题讲座更重要的目的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专题讲座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就一个专题讲座的学术性和思想性来说,可以说学术性是思想性的存在形式,思想性是学术性的灵魂。当然,一个专题讲座的学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让博士研究生接受、喜欢,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高超的艺术和深厚的功力。专题讲座的学术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是很复杂的,有的主讲学者提出一些观点是正确的,但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相矛盾,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开放的思想体系,需要不断吸收时代的养分,这是可以理解的。

3.教师讲和学生学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重要的不仅在于老师让学生‘听懂’,还在于让学生‘想懂’。不仅要让学生按照教育者指引的方向‘公转’,更要设法让学生增强‘自转’的能力。”[1]现代教育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主讲人注意教学方法改革,学生也要积极参与。有的主讲人只顾自己讲,忘记了和学生互动、沟通,没有抓住学生的思维,没有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主讲人注意和学生互动、沟通,学生在思考中很可能会产生新的疑问、答案和思想,专题讲座是一个师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机会。主讲人不仅要治学严谨,讲解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更要注意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尤其不可当众贬低或否定马克思主义,还要尊重学生和自己思想观点的差异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是正常的、可贵的,但要注意虚心和主讲人探讨。有的主讲人讲话方言很重,还不注意调整自己,结果学生似懂非懂,讲座成了走过场。为了把专题讲座长期办好,对主讲教师要有淘汰激励机制,对学生要有必要的纪律要求。

4.课堂内外相结合

博士研究生专题讲座要收到好的效果,还要注意课堂内外相结合。除了在课堂内师生互动学习,课堂外的学习、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博士研究生具有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心理特点,这种心理特点往往是一种十分巨大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力量,可以让他们在课下对专题讲座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意见。每次讲座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回去以宿舍为单位或者以班为单位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要注意党员学生的参与,可以留下思考题,对那些以书面形式发表新思想和见解的学生进行表扬。讲座结束后,主讲人要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联系,在课下互动中主讲人要积极引导,求同存异。要注意课下学生的意见反馈,总结经验,对专题讲座不断调整提高,使专题讲座成为让博士研究生受益的精品课。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3

当前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效果不明显。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中,将《自然辩证法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程,但从这两门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充分贴近当代研究生思想状况,对研究生关注的社会、经济、政治热点问题涉及不多,学生兴趣不浓;二是研究生多半有学术科研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部分研究生重视科研和重要的专业课程,对政治理论学习漠不关心;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为两百人左右的大课教学,课堂纪律差,交流互动少,考试多采用大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要求比较随意。

2.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不明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高校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但在工作中,实施效果不明显,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完成人还是辅导员。

提升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针对专业硕士提前进入社会的实际,结合社会大环境和所学专业的背景,增加新颖的、热点的观念和内容,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同时,注重教育内容的社会性、科学性、历史性、政治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突出教育重点,增强他们的可接受性。

2.加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活的环境主要在校外,而且分布较为分散,所以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考虑这一特点,采用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学习讨论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入平台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时给与引导,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亦可以通过举办主题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如践行雷锋精神、评选诚信楷模和学术之星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他们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发展与集体、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理论教育收到实效。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将社会工作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这一做法在国外和港台地区已经比较普遍了,这种工作方法被称之为高校社会工作[1]。其实这在我国的高校中也已经存在,但却是由其他角色的非专业社会工作者来分散承担的,比如大学生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

可以说,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研究刚刚起步,有关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研究还不充分,主要见于少数论文中。笔者就目前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专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二是关于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研究。现对其材料综述如下:

一、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化比较强的助人活动,国外的高校社会工作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化、职业化发展模式。一些学者致力于借鉴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试图在我国高校介入专业的社会工作,以推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许多研究者认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要选好切入点。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切入:一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制定和完善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评价、激励、编制和晋升制度;二是将社会工作引入大学生工作中,重新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三是以辅导员工作为载体,借助高校辅导员的力量开展社会工作;四是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成立社会工作协会,开展相关的社团活动,建立社会工作实验室(工作室)开展专业社会工作。盛跃明撰文提出,把学生工作系统中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工作,归属为社会工作。这样,新建构的学生工作系统就包括日常管理工作、社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子系统。

二、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近年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魏爽认为,将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王新文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有必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服务的理念,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杨一青认为,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其价值理念和方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有人认为应根据社会工作方法的类型,分别探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的不同,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活动;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可以根据大学生问题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将社会工作分为初级预防层次、次级预防层次和诊断、治疗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相关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比较多,但是关于对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如何介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论证则较少,尤其是具体方略运用的探讨比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重复多,创新少。文献检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关研究成果重复严重,有些文章内容相近甚至大体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理论阐述多,实证研究少,特别是对于社会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探索研究,大多学者只是停留在介绍社会工作方法的层面,而对于具体如何运用的问题,缺乏实证研究。当然,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还是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借鉴,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工作介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宣召凯.学校社会工作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

[2]孙海功.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介入探析[J].社会工作,2007(7):27-29.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5

一、近现代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分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化(古代)到专业化(近现代)再回到整体化(当代)的发展过程。近代各门实验科学在分化出来以前,是以自然哲学这一整体化的形式存在于哲学的母体之中的;而近现代各门经验社会科学在分化出来以前,则以道德哲学或人文知识的方式存在于哲学的母体之中。可以说,在文艺复兴以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其研究与教学事业是整体化的。

自文艺复兴开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实验自然科学纷纷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领域。从16世纪开始,人文社会研究也试图以某种方式获得经验确证,从而发展出系统的世俗知识,即开始了社会研究的科学化的努力。但是,近代的经典科学观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笛卡儿的二元论,即物质与意识、人与自然、物理世界与社会及精神世界的分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分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663年托马斯·胡克为英国皇家学会草拟的章程宗旨中得到清楚的证明。胡克写道:皇家学会要“通过实验手段增进关于自然万物的知识,完善一切手工工艺、制造方法和机械技术,改进各种机器和发明”,学会“无涉于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语法学、修辞学或逻辑学。”

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门实验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已经成熟,并且占据了人类知识领域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然科学家并不把人文社会知识当作科学,而社会科学家则以自然科学为榜样,为社会知识的科学化(科学的客观性、可证实性、定量化、形式化和精确化等)而努力。

进入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大学改革和经验研究的成长,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生逐步变成一种相对自主的、由自己特殊的程序或方法所指导的活动,并逐步建立在系统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在19世纪,社会科学作为了解和控制日益复杂的社会的手段成长起来,先是以统计学和人口统计学的形式,后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形式确立起来。这一时期社会科学新的且最重要的东西,是理解社会及其问题的程序或方法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即想象的、神秘的、天启的东西让位给科学。这反映了经验的、定量的以及形式化科学方法的成长。这种方法论上的变化,并不仅仅是经验科学发展对经验主义认识论原则的承诺,以及社会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研究方式的结果,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结果。因为社会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劳动分工的细化带来了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管理问题,国家或政府需要更多、更精确可靠的知识和信息来制定与执行政策、管理社会。因此,新方法的应用不只是为了获得关于社会的客观知识或科学真理,更重要的是统治者要利用这种知识来控制和管理社会。此外,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大学的复兴与改造也是近现代社会科学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改造的大学成为知识创造的主要场所,神学院或被取消,或缩小为一个系;医学院和法学院仍有其重要地位,但局限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训练;哲学学院以及分离出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系科成了知识产生的主要场所。

19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20年代(有的学者界定为1850—1914年间),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先后形成了现代社会科学独立的研究框架,并加以制度化,尤其是在大学扎了根。这种进程主要发生在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美国,因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方社会科学的大部分经典也就是在这些国家出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16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人文社会研究没有涉及现代社会科学的主题。相反,有不少现代社会科的核心问题,如国家与法、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国际关系、权力问题等已得到了相当充分的研究,人们不仅能在早些时候的马基雅维利、布丹、格老秀斯、配第、重农主义者和启蒙学者的著作中,而且能在19世纪上半期的托克维尔、赫尔德、基佐、费希特、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的著作中看到大量的社会科学主题的论述,只不过这些论述很少是在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定的学科框架中来进行的。

还是让我们简要地叙述一下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是如何形成的吧。据说史学是一门在西方最早制度化的社会科学(在我国,人们更多地把史学当作人文科学看待,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反对把史学列入社会科学领域之中)。实际上,史学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各文明发祥地,遗留下大量的历史典籍,它们所记载的多是民族或国家的过去、尤其是帝王将相的生平活动。19世纪后半期所形成的新史学之所以被看作社会科学,就在于它遵循经验科学的传统或要求,提出用历史的事实来说明理论,或者说从历史事件或现象中概括、归纳出说明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论,并用这些事件或事实来检验这种理论。新史学要求经验理论说明各种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过程的规律性,反对旧史学的那种讲述故事的研究方式。

经济学是另一个出现较早的社会科学学科。尽管“经济学”这一名称是19世纪才出现的,但是,经济研究及经济理论在近代成就卓著。在16—18世纪已经出现了政治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和国家学这样一些学科名称;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都是现代经济学诞生之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应该说,这一时期出现的经济研究与政治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学”、“国家学”、“财政学”这些名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现代经济学的出现,使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逐步消失。因为经济学家强调经济行为反映的是个体行为,而不是各种制度,进而又假定了自由放任或自由主义原则;经济学的普遍化假定使经济研究直接面向现实,因而经济史研究被挤到了角落的位置(后面我们将看到,在当代社会科学的整体化发展趋势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的研究复活了)。

社会学的兴起几乎与经济学同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尔夫·H·特讷在《寻求认同的美国社会学》(载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一文中认为,社会学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想法出现于动荡的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传统的社会在一片革命、反革命和国际战争嘈杂纷乱中瓦解;作为对现实的反应,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社会学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采用现有科学的实证方法;而另一些学者(包括赫伯特·斯宾塞、乔格·齐美尔、埃米尔·杜克海姆、卡尔·马克思和卡尔·曼海姆等)则奠定了现代社会学的基础。他们与孔德一样,力图将不带偏见的学术性理想,与解决时代主要社会问题的原则这一目的相结合。(注:参看单天伦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不过孔德所提倡的社会学与今天的社会学不同,它是一门实证的、综合的、统一的社会科学,是各学科的皇后(社会学在19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之后,如何看待它的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到了当代,主流观点主张它落脚于市民社会或狭义社会问题,即与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相对的社会问题的研究)

政治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正式学科,比经济学和社会学要晚一些(据说迟缓出现的一个原因是法学院不愿放弃对国家及政治领域的垄断)。它的兴起也许可以将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政治学院(1880年)作为标志。在此之前,政治学的研究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近代民族国家的生成是政治研究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美国政治学家、行政学家D·沃尔多在《政治学的发展》一文中曾这样来描述近代政治研究的进展:近代政治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范畴,即建立国家体系;改变与改善国家体系;寻求毁灭或超越国家体系。第一个范畴以马基雅弗利、布丹、霍布斯为代表;第二个范畴以洛克、边沁、密尔为代表;第三个范畴以马克思、巴枯宁及克鲁泡特金为代表。此外,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人也有重要的影响。(注:参看Fredi.Greenstein,nelsonw.polsby主编:《政治学:范围与理论》,台湾幼狮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5-20页。)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中心主题是国家、、权力、法律及历史。在二战后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以前,政治学的研究重心是政治哲学尤其是国家理论,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至近、现代欧洲的政治研究遗产。政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学的成长,另一方面却加速了政治经济学的衰落。因为在人们看来,国家(政治)和市场(经济)是按照不同的逻辑运转的,必须对两者加以分别的研究(“国家学”在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学科,它往往被人们当作现代政治学前身或近现代政治学的德国版本。实际上它并不是“纯”政治学研究,而是包含了当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理学和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相当于当时英法流行的“政治经济学”)。

人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其形成有独特性。按照华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的说法,现代世界体系的建立涉及欧洲人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相遇以及对这些民族的征服。在欧洲人眼里,有两类截然不同的民族和社会结构。落后民族生活在相对较小的群体中,没有文字与大范围的文教,技术、军事、经济落后,用来描述这些民族的一般术语是“部落”(tribcs)、“种群”等等。对这些民族的研究构成一个新学科领域,即人类学。它主要从探险、旅游和殖民地机构官员的活动开始,随后在大学里作为一个学科而被制度化,不过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分支是隔绝的。尽管人类学家也研究人类的普遍自然史,但其更多地研究特定的民族,成为人种学家(西方各国人类学研究的重心与其所征服的国家或地区密切相关,英国人类学的重点是东非和南非;法国的重点是西非,美国的重点是美洲印第安人和关岛)。在西方尤其英美的大学中,人类学早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研究落后民族的人类学相对,在近现代西方,曾流行一门对其他高级文明国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伊斯兰世界的研究学科,即东方学。在近代,这些地区衰落,相继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东方研究原本发端于教会,最初是作为福音传道的辅助手段而获得存在,后来逐步世俗化,并在大学中制度化而成为一个社会研究领域。

此外,还有几个在现代没有被当作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领域:(1)法学。法律现象显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法学无疑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分支。然而在现代,法学没有被人们当作社会科学学科看待,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近现代社会科学形成与分化以前,大学早就设有法学院,且势力强大,其任务是培养职业法官或律师;另一方面,法律条文太规范化了,缺乏经验研究的根基,其规则也不是科学的规则,背景过于个别或特殊化,因而受到注重经验研究、探求普遍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的怀疑。(2)地理学。19世纪末期,地理学首先在德国的大学中得到重建,获得新生。它实际上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人文地理属于社会科学;自然地理属于自然科学。(3)心理学。它本来是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的组成部分,较早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并在近现代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它主要被人们当作自然科学及医学的一个分支(实验心理学尤其如此);只有社会心理学才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在社会研究中幸存下来。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已形成独立研究框架或范式的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继续发展。社会科学家们继续对这些学科领域进行界定,为本学科“划界”,确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范围,说明它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差别)。同时,社会科学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所谓的学科制度化建设,是指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书籍出版、基金资助渠道、教育培训、职业化以及图书馆新收藏目录的确定等方面的建设,其中尤以大学的教学发展(专业、系、所、学院的设置)为要。19世纪后半期所开始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制度化历程大概是:首先是各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在大学里站稳脚跟——先设立讲座或教席职位,进而成立系、所或学院,开设系列专业课程,授予专业学位,学生获得职业资格;伴随着教学制度化的是学科研究的制度化——成立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学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题研讨会,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与书籍,获得各种基金来源的资助,图书馆对本学科领域论著收藏的制度化等。

总之,从1850—1945年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逐渐从道德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总体中分离出来,有的学科成熟了,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有的边缘化了(如史学、地理学和心理学);有的则衰落了(如国家学、东方学等)。这近百年的社会科学建立学科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减少学科数量、以便能划分成若干学科门类以及彼此严格“划界”的过程,最后只剩下今天我们所熟知、并在世界被广泛承认的若干学科门类——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也许还有史学和法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于是,人类的科学知识形成了这样一个三分格局;在一端是数学和各门实验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另一端则是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文学、艺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获得这种中介地位,是因为它们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的特征:第一,它们的目标是获得制约人类行为或某一社会生活领域的一般法则或规律性;第二,力图把握各种必须当作个案来加以研究的现象(而非个别事实);第三,强调必须将人类社会的现实分割成若干不同的部分来分别加以研究;第四,主张采取科学方法及程序,为科学的客观性和严格性而努力;第五,偏爱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获得证据,以控制条件下的观察,而不以普通的文献资料为主。

二、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

如果说,二战以前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分化的一般趋势是各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术框架,并严格与其他学科划界且学科数量不断减少的话,那么,二战后则是相反的趋势占上风,即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学科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的出现和不断加强。

按照华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中的说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的分化形成了三条明确的分界线:(1)对现代文明世界的研究(史学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与对非现代世界的研究(人类学、东方学)之间的分界线;(2)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过去(史学)与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三门研究普遍规律的社会科学学科)之间存在着一条分界线;(3)在探求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内部,对市场的研究(经济学)、对国家的研究(政治学)与对市民社会的研究(社会学)之间的分界线。二战后,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大学的扩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大量增加等因素的推动,这三条分界线面临严峻的挑战。

尽管战后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化仍在继续,但新学科、新知识系统分支以及新思潮,更多地是以学科的交叉融合的方式出现的,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尤其是60、70年代,跨学科交叉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各种跨学科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跨学科的研究文献大大增加,并涌现大量的交叉、横断和边缘性学科。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各大学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兴起跨学科研究,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尤其是各种基金会也都热心支持跨学科研究。因此,60、70年代被人们称为“跨学科研究的时代”。进入80年代,跨学科交叉研究蓬勃发展,社会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杂交整体化趋势更加强劲,传统的各社会科学学科的边界日益模糊,难以清晰界定。80年代以后,跨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跨学科研究体制的国际化:1980年“跨学科研究国际协会”成立,到1986年已召开了四次国际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年召开了首次跨学科会议,主题是“科学与知识的边界”,1991年12月在巴黎召开第二次会议,主题是:“科学的传统——面向21世纪的跨学科展望”(会后发表了《巴黎宣言》)。

顺便说,我国在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交叉科学热”。1985年5月,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倡议下,召开了全国的交叉科学讨论会。钱三强在会上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口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注:钱三强:《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载《光明日报》1985年5月17日。);钱学森也认为,“交叉科学是一个非常有前途、非常广阔而又重要的科学领域,开始时可能不被人所理解,或者有人不赞成,但终究会兴旺起来”(注:钱学森:《交叉科学:理论与研究展望》,载《光明日报》1985年5月17日。)。

所谓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或多学科研究、超学科研究),按照G·伯杰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中的说法,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或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交换学术思想,直到全面交流全部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以及各种资料。也有人认为,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是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这种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式,导致了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和重组,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综合性知识分支,推动了当代社会科学的杂交、整体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

二战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尤其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科学方法尤其是定量分析方法及数学模型,结果它们研究问题的途径、方法论以及问题切入点的各自的独特性被削弱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而引起各学科学者的批判。尽管从组织方式上看,这些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但研究的主题与方法日益重合。“这些学科多方面的重合产生出双重的后果:一方面,无论是依据研究的对象还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要想为这几门学科找到明确的分界线都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可接受的研究对象有了范围上的扩大,每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了。这样便导致了对这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学术前提的合法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质疑,而在以前,每一学科正是借此而为自身的独立存在权利进行辩护的。”(注: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页。)战后特别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性新学科领域,其中涉及面较广、较成熟、且有相当影响力的新学科,有未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管理科学、区域研究、文化研究、现代化与发展研究等领域。兹举几例:

(1)未来研究。这是一个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综合性领域,以对事物的未来进行研究和预测为主题,开展研究未来的各种活动,有自己的跨学科体系和分支,涉及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和全球问题等领域,特别是在粮食和人口、资源及能源、城市和交通运输、自动化、信息化、空间开发、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全球问题的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著。未来研究通常包括未来学、预测学和分布在各个领域的跨学科分支(如社会预测学、经济预测学、军事未来学、人口预测学)所组成的学科领域。跨学科性是未来研究的最根本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没有跨学科性,便没有现代的未来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特征,在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涉及的课题及研究内容大多是总体的、复杂的、多系统的问题;它的研究以问题为核心,需要依靠跨学科、多学科的专家智慧来解决;从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体系看,它基本上采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注:参看金吾伦主编:《跨学科研究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308页。)

(2)政策科学(政策分析或政策研究)(注:关于政策科学领域的详细情况,可以参看陈振明:《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是政策科学还是政策分析》(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美国政策科学的形成、发展及最新趋势》(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1期)等论文,以及作者主编的《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是二战后开始出现,60年代末、70年代初异军突起的又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新研究领域。它的诞生,是由社会科学家与科技专家联合、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问题的需要所推动。政策科学不是现有的某一社会科学学科的更新,而是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具有综合、交叉的特点。它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以大量的知识和分析为基础,几乎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政策研究之中。政策科学正是在吸收其他学科尤其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分析以及哲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戴维·伊斯顿在载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的《美国的政治学:过去和现在》一文中这样描述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发展:“在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种族的和社会的和性别的平等、战争〕这些紧迫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这个时期〔即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对知识的应用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我们在迅速和广泛发展的所谓政策分析运动中,亲眼看到这一点。不夸张地说,数百个学会建立起来了,不仅是为了理解政策的形成和贯彻方式,而且为了系统阐述帮助解决目前所有紧迫的社会问题的政策选择……。这样,政策研究重新唤醒了早些时候各门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希望,至少在知识的应用上如此。”(注:单天伦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3)区域研究(或地区研究)。这也是一个跨学科或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二战前已经出现,二战后迅速发展,起先出现在美国,随后扩展到西欧各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区域研究的对象、范围是“区域”——即被假定在文化、历史和语言等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的地区;研究者来自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以及人文科学的各学科,也有少量自然科学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某个地区的历史与现状、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区域研究是美国大学的科研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研究性的大学都设有各种区域研究所(中心),主要涉及的“地区”有:东亚(中国或日本)、东南亚、南亚、欧洲(或西欧)、苏联(俄罗斯)、东欧、中欧、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研究所(或中心)的人员大多来自于其他学科,也有少量的专职研究人员及职员。这个领域之所以首先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兴起,有其政治原因及动机。随着战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的加强,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历史,需要对某一地区有“专门知识”的专家,为政府制定及执行相关政策(尤其是外交和国防方面的政策)服务。区域研究的目的正是要培养这一类专家。

那么,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的?或者说,其杂交化及整体化的方式是什么?应该说,途径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研究方法的移植、模仿和渗透;研究主题或对象领域的交叉、重合或融合;概念、假定和理论的相互借用等方式。

首先,方法论的成熟程度及独特性是一个学科“范式”或“研究纲领”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之一。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和整体化趋势,首先是通过方法论上的移植、模仿和渗透来实现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这几个以探求普遍规律为目标的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从一开始就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为榜样,继承经验自然科学的传统,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可证实性以及解释和预言。在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各个社会科学学科普遍地应用自然科学及数学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概括、模型化等;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展开以及科学方法论的进展,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纷纷借助于系统分析、控制论、运筹学、数理统计、计算机模拟、博弈论等当代科学方法论及分析技术。而且,各门社会科学在模仿、移植或利用自然科学和数学的一般方法论及分析技术的过程中,也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一旦一种新方法被某门社会科学所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就会跟上仿效。根据美国学者p·戴辛在《社会科学的发现模式》(1971)一书中的说法,社会科学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类,即实验法、调查法、参与观察法和形式化方法。实验法最早被心理学家所采用,后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后来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调查法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尤其是市场研究)共同使用的方法;形式化方法最初产生于经济学,后来被广泛地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在这方面对许多社会科学产生了示范效应);参与观察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目前在社会学、政治学、组织理论等领域中有大量的运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各社会学学科方法的相互借鉴,一方面使社会科学学科的科学化、形式化的程度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使它们各自方法论和切入问题角度的独特性削弱,学科的差距缩小,逐步靠拢或趋同。

其次,研究主题、对象范围的交叉、重合或融合。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者日益关注当代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逐步由以学科为方向,转移到以问题为方向的研究途径或知识产生方法。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各学科的研究主题或对象范围的交叉、重合或融合。早在50年代,社会学就将“政治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列为它的两个重要的、常规的分支领域;政治学家日益将它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国家、政府、政党这些正式的政治体制之外,把原来属于社会学研究主题的非正式组织或体制及过程,如利益团体(压力集团)、社区、抗议运动等纳入自己的视野,并日益关注经济过程及其与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当代经济学家也同样关注经济与政治的整合研究,这导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衰落了的政治经济学传统的复兴,即所谓“新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及其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地位的日渐显赫。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经济学途径”)来研究传统的政治学主题(国家、政府、阶级、利益团体及权力关系等),在当代是一种时髦的做法,在这方面,当代西方经济学思潮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制度学派是典型。此外,当代经济学家也十分注重经济史的研究,日益介入传统史学的领域,现在,经济史研究已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这种研究主题、对象范围的交叉、重合或融合,进一步使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越来越不纯粹,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同样,经济学问题也不只是经济学家才有权研究。事实上,经济问题对一切社会科学分析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说,专业历史学家对历史解释、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就一定比其他社会科学家知道得多。”(注: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6页。)

第三,概念、理论的相互借用。这是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杂交化、整体化的又一途径或方式。概念的提出、应用和传播是一个学科概念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概念在各学科的交叉、杂交中起着中介或桥梁的联系作用。列宁说过,概念或范畴是人类认识之网的“网结”。每个学科的新概念都有可能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可以借助这些新概念来观察世界,进一步加深或拓展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曾有学者作过统计研究,认为在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中,政治学引进、借鉴其他学科概念的数量最多,从其他学科那里借用的概念分别是:社会学概念22种;人类学和经济学的概念各12种,心理学和法学概念各9种,新闻学概念5种,生物学、数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和神学概念各2-3种;“纯”政治学概念只有9种。有一种说法,认为30年代政治学开始借用一部分法学理论;50年代吸收社会学、史学理论以及少量哲学理论;70年代引进领域扩展到心理学及数学理论;80年代以后日益转向经济学理论。D·e·梅亨利在《比较政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调查总结及分析》(1988)一文中对美国32所大学所设立的比较政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整理出一份核心课程表,共21门课,其中有15门课属于交叉研究或杂交领域,包括发展研究(发展经济学)、政治文化(政治人类学)、精英理论(政治社会学)、依附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团体理论(社会学分支)、功能主义(比较人类学)、系统论(生物学)、阶级理论(社会分层)等。而按照拉尔夫·H·特讷在《寻求认同的美国社会学》一文中的说法,社会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尤其是50年代以前),与人类学关系密切,社会学家往往吸收人类学的经验,借用人类学的概念,早期社会学家从人类学那里借用了“文化”概念,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从人类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借用“结构-功能”概念;随着70、80年代对功能主义的反叛及一股上升的社会结构解释文化的趋势的出现,社会学日益转向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从这些学科中借用概念、理论及模式。对社会结构兴趣的加深,使社会学家的注意力重新引向长期被忽视的政治学的“权力”与“冲突”概念,这两个概念成为60年代及随后突起的政治社会学的中心议题。与此同时,社会学家频繁地转向经济学,以寻找组织和个人决策模式,70、80年代,这种模式在社会学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扩散,以至于“合理性”、“自利”一类的概念在社会学中也流行开来。(注:参看单天伦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8页。)

理论的相互借用,也促使了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根据m·因特里加托在《行为科学间的相互依赖》中对社会科学理论相互借用方面的分析,经济学把竞争理论、结构模式、效益理论和决策理论分别输出给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分别把政治学的组织理论、权力理论以及权力均衡论引入各自的学科之中;社会学的科层制理论、社会体系论和混沌学说,分别被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所吸收。每一学科为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及促进本学科的发展而引进、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

三、评价与启示

综上所述,从二战结束到今天,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孕育之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整体化的趋势已清晰可辨。正如华勒斯坦等人所说:“多学科的发展趋势业已十分明朗,不管人们对此怎样评价,它对学科的组织形式所产生的后果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在1850年至1945年期间,用以给社会科学知识活动归类的名称一直都在不断地减少,最后只剩下寥寥几个公认的学科名称。然而,1945年以后却出现了一个反向的曲线运动,新名称层出不穷,并且都获得了适当的制度化基础:大学里新的研究规划甚至新建的系,新的学术团体,新创办的期刊,以及图书馆制定的新的分类目录。”(注: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1页。)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这种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整体化基本趋势出现,其积极作用就在于:第一,它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尤其是研究方法及程序、研究主题、基本假定、概念、理论等),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了以往专业化垄断现象,拓展了研究范围及研究主题,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转换了研究视角,形成大量交叉性、综合性、横断性和边缘性的新学科,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科学的知识内容。

第二,它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知识产生途径(方式),取代旧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方式)。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所采用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它们彼此划界,严格限定研究的范围,在本身的学术框架内活动,并产生关于界定为本学科问题研究的知识。当代社会科学创造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它从各学科不同的侧面或视角展开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从而促进了社会科学不同领域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大大拓展或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第三,与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或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尽管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也宣称要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它们所追求的是可以证实的经验理论,基本上属于学术研究,而不以帮助政府提出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政策方案为己任。当代社会科学仍然遵循科学的传统,为社会知识的客观性而努力,但它更关注当代人类以及各国或地区所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社会知识的日益增加的应用性而奋斗,它把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视为天职。

第四,推动了大学以及思想库的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学科的制度化或社会建制,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整体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各种交叉、综合性新学科的出现,西方各主要大学及时调整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体制,创建从事这些新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系、所、学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的创立、以及注重知识应用的思想库的兴起,对于打破传统的社会科学各系、所、学院的僵化体制以及彼此之间的封闭、分割状态,形成灵活的体制,对于加强各学科知识和人员的交流,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对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增强其生机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必须指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整体化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说遇到了一些障碍。一是整体化与专业化的关系问题。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界限已经模糊,学科分类已难以做到清晰。但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内容的专业分工仍然存在,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及应用的体制,仍然以传统的学科分割作为基础(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设立系、所或学院,仍然是大学最基本的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建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以传统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分工将继续存在。学科的确可以起到锻炼头脑、疏导学术能量以及便于知识的归类的作用。因此,如何处理整体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就成为21世纪西方乃至全球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同行专家的评价与认可问题。由于大量的交叉性、综合性、横断性、边缘性学科的出现,使得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学者尤其是先驱者的学术成就的承认,成为问题。按照以往的传统,研究成果只能在本学科的专业刊物上发表,其他方面的成果不论多么优秀,只要在其他刊物上发表,往往被视为异端,不被当作本学科、专业的成果。美国学者J·科尔和S·科尔在《科学界的社会分层》(1972)一书中曾指出,科学家的专业身份与科学成果的认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马太效应”,不能达到一视同仁的“普遍主义”原则。这就抑制了人们从事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热情与积极性,妨碍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的迅速发展。

三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不同学科的交流问题。这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深层次的方法论基础问题。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相互竞争或对立的科学理论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不同学科共同体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不可翻译的。既然如此,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如何做到充分完全的交流,各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如何真正得以融合贯通,就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方法论基础问题。

对于跨学科交叉研究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国外学者做了不少研究。他们认为,在学科与跨学科研究之间,形成某些难以解决的“悖论”。美国学者J·t·克莱因在《跨学科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中指出:学科的局限,与跨学科研究为打破这种局限,必然出现“悖论”;法国学者J·p·雷斯韦伯在《跨学科方法》一书中认为,跨学科方法反对学科的垄断,打破了科学的传统的统一体系,动摇了以分化为主旨的科学体系,但同时又在进行新的分化,跨学科研究出现了一种悖论。

如何解决跨学科研究中遇到的这些问题?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跨学科会议所发表的《巴黎宣言》提出了这样的思路:跨学科研究并不寻求建立科学与传统之间的结合,而是探求使两者相互作用的方法,使两者在高度差异的基础上统一;日益显著的专业化趋势已把科学与文化分离了,跨学科性在承认专业化价值的同时,力求通过重新创立文化的统一和重新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而超越这一价值。的确,面对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不断加强、而传统的学科专业分工依然起作用这两者并存的局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承认专业分工的差别的基础上,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加速各学科的融合与统一。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整体化趋势,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迪意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研究与教学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理论应用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日益与发达国家同步、接轨;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整体化也在逐步成长壮大,涌现出大量交叉、综合、边缘、横断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管理科学、未来研究、政策分析、区域研究等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但是,毋须讳言,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障碍性的因素,妨碍或制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这些问题或障碍主要有:一是体制僵化、臃肿、缺乏活力。各系、所、学院(研究院)一直沿用传统的社会科学的专业分工设置,这些研究与教学单位彼此分割,相互封闭,自成一统,没有足够的联系沟通的机制与渠道;二是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划分过细、过杂,学科专业设置老化,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各学科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与融合,跟不上当代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发展的步伐;三是社会科学研究及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需要脱节,不少社会科学工作者仍然习惯于在大学或研究所的“象牙塔”做“纯”学术研究,不愿意、或无力从事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而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和社会仍然不懂得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为决策与管理服务,学界与政界、企业界及社会之间,并未真正形成中介或桥梁。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6

关键词:政治学学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88-02

收稿日期:2013-08-19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研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科建设研究”(02011006)

作者简介:魏惠萍(1976-),女,河南许昌人,教师,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在社会科学中,政治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倾向;而社会体制的深度变革,也引发了部分潜在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值得学界对其进行理论探讨,也为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课题。而普通高校的政治学学科建设,多是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高校扩招的现实需要才开始的,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如何科学地加强政治学学科建设,培养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学人才,已成为政治学专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原则

政治学学科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理论指导原则。在政治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指导上,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社会政治实践发展的要求,对于社会政治现象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共产党领导的理论、政治发展的理论,都是我们构建政治学理论体系、进行政治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所在。

2.科学性原则。政治学是按照学术活动固有的规律来开展研究活动,从而揭示国家政治活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政治学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就是要强调政治学学科建设必须遵守学术活动的固有规律,就是要坚决抛弃那种把政治学简单化、庸俗化的做法。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性要求,形成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学科体系。

3.结合国情原则。政治学在中国的恢复、重建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毕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要研究国外的政治学,借鉴和吸收国外政治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特别是要将中国政治学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政治学相联系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要从中国政治现实出发,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和提炼中国的政治学理论和知识,并进行对策研究。那种不分时间、地点、条件,把外国的政治学理论,教条式地拿来应用,把具有中国国情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概念化、公式化的做法,是不可能搞好政治学学科建设,更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

4.实践性原则。任何一门理论如果不与现实紧密地相联系,它就会失去生命力。而政治学本身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就最为密切,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社会实践性原则也是构建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看,是有许多问题需要政治学进行科学研究、并纳入学科体系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政治学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分离,促进他们之间应有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二、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内容

就普通高校政治学学科建设来说,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从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新特点进行建设。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新特点主要有:政治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将有所转换,逐步形成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和本土性特征的政治理论;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逐步丰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导下,分析、批判、借鉴吸收西方政治分析的角度,并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分析方法体系;对中国政治的研究得到更大的重视,政治学的基础性研究将会继续取得进展;在此基础上,政治哲学的研究成为政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政治哲学中对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效率的专题研究将成为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从政治学学科体系的新变化进行建设。当代政治学学科体系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政治规则、政治责任、权利政治、选举政治、政府基础、社会利益群体、政治社团、非政府公共组织、社区政治、全球化、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变迁等会成为新的分支研究领域。政治学的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发生交叉融合,产生了一些交叉学科,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伦理学、地缘政治学等;而经济政治学、数量政治学、治理政治学、制度政治学等交叉学科也逐渐形成。

3.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进行建设。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影响涉及政治稳定、政治合法性、人权和公民政治权利、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调整,及其所产生的政治效应,社会利益群体的政治协调,社会体制结构性调整和政治管理,权力结构的调整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表明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学学科建设中,必须重视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变化和发展,必须实现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的相互促进,在理论研究中寻求新的空间,在现实研究中寻求新的发展资源和理论支持。

4.建构完整的政治学课程体系。当前,政治学学科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教材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而政治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学科建设中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政治学教育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科学设置专业课和专业必修课,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不断更新、变革。除了重视基础教育,突出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素质教育和其他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从事国家、政府实际管理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操作规程。

5.提高政治学学科队伍的水平。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需要大量的现代政治管理人才,作为政治人才资源的支撑,这对普通高校的政治学学科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普通高校的政治学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学术型,也要注重教育型。学术研究和教学要突出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不仅在教学中把对热点问题研究的成果引进课堂,还要重视地方性、区域性研究成果的课堂化。在教育方面,突出现代政治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应用人才的培养,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这要求我们首先围绕做强学科,提高队伍水平,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深度。大胆地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制订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层次。

三、政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政治学学科建设对于政治学人才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高中等学校、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政务管理、政策调研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政治学高级专业人才。为此,政治学学科建设应围绕这一目标,为学生提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政务管理和政策制定所需要的现代化知识和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1.政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政治学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有效性能够通过政治学人才培养的水平得以体现。政治学学科建设通过依靠自身的师资力量,加大科研力度,努力争取在本学科内占据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进而将这种学科知识的领先性转化为课堂的具体教育资源,把先进的学科理念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一学科中。因此,高水平政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政治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最终体现,而所培养政治学人才的知识储备及业务水平的高低,更是能够直接反映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2.政治学学科建设是政治学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尽管高校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具备综合性知识储备的人才,但这些人才能否快速适应社会则成为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试金石,而这种对社会的适应性,却能够从政治学学科建设当中得到保证。此外,政治学学科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所培养的政治学人才在知识储备及综合素质方面满足社会的需求。知识的储备状况及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工作。有效的政治学学科建设体系,不仅可以确保高校在该学科的理论发展当中具备前沿性的能力,而且也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培育出适应环境的政治学人才,最终确保人才价值的顺利体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完善政治学学科建设,促进政治学人才培养。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完善政治学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总的来说这些措施有:首先,构建较为完善的政治学学科管理体制。高校应对政治学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不仅要在师资队伍当中按学历、职称、年龄等形成一定的层次,而且应推选出学科带头人,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同时,建立适应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其次,创新高校政治学人才培养机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因此要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适时的创新,要对师资队伍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推进政治学学科建设及人才的培养。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在培养政治学人才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操作技能与方法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为以后顺利步入社会提供相关的经验。因此,高校的政治学学科建设应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课相联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查索霞.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张英魁,朱晓梅.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J].中州学刊,2008,(1).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7

 

政治学作为“研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社会主要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科学”,在诸多社会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牵动着所有关注中国政治发展人们的视线,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政治学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有利于政治学研究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履行历史使命,思考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的思路,对促进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政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在恢复重建的三十余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面临着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寻求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方向,推动中国政治学不断深入发展,既是中国政治学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政治学这门学科在当下急需解答的命题。谋求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以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理解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在传承中所体现出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与马克思主义一样,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的理论品格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的政治学理论,是一个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从而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政治学理论可以分为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政治学专门理论。政治学基本理论是对什么是政治、政治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国家理论、阶级理论、政党理论、民主理论等。“深入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政治学的立命之本。”政治学专门理论是指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具体政治现象的研究,“政治专门理论的研究,对特定政治现象、特定政治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政治学基本理论”。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积累尚显薄弱。同时由于西方政治学的强势地位,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出现“西主中附”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哲学研究的落后”。由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强烈“科学”倾向,因此有些学者试图通过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实证研究,从而使政治学摆脱与哲学的联系,摆脱由于模糊的概念所引起的无休止争论,进而建立属于政治学的专属语言和方法。“行为主义革命是政治学史上追求`科学性'的高峰。”事实上,只要对行为主义以及政治学过度科学化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行为主义不但窄化了政治学的领域,使政治研究局限于部分可测量的政治行为,而且割裂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忽略了政治学的内部逻辑和政治学追求的价值理想。政治哲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人才培养、扎实的学术训练、深厚的理论积累。伴随着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一支以政治哲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一些大学也开始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政治哲学课程,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风扎实、水平较高的政治哲学科研队伍,这为我国政治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些学术杂志和科研机构也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办专栏、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推动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深化。此外,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也向政治哲学的研究适度倾斜,为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作者简介: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8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广西科技大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为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201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的文件,决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广西科技大学历来重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最近几年,一直探索专题教学,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政课专题教学基本思路与实践

(一)从严挑选高素质的专题教学任课教师

专题式教学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保证我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构成上,广西科技大学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专题任课教师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中共党员。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中共党员是遴选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必备条件。第二,任课教师需取得副高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第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第四,上过本科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课。研究生公共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与《概论》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确有重复的地方,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则与《概论》有较大差别,因而教师要对《理论与实践》与《概论》两门课有更深的了解,既要看到两门课的相同点,也要看到两门课的不同点,“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重复本科阶段《概论》课的内容,凡是《概论》课教材上有的内容,都不应该重复去讲,把对现实中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1]只有上过《概论》课才知道研究生的教材与本科生《概论》教材在内容上的关系,进而深化本科阶段思政课教学成果。

(二)根据任课教师研究专长进行合理分工

专题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专题教学的内容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在专题教学中教师间的分工合作是必要的。广西科技大学将《理论与实践》依据教材分为若干专题,并将教学专题分解到对应的授课教师,明确各自的专题教学任务。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自行制作自己所讲专题的课件。总体而言,专题教学中既有明确的分工也有很好的合作。只有分工明确了,大家才能去做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才有合作的可能。如果分工不明确,那么就可能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实施“分工合作”教学,各专题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营造出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这也是提高专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三)以教材内容要求为依据

《理论与实践》课教材是教学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文选》、《邓小平文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指导用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红旗文稿》、《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文章进行备课、上课,上课内容并不是随意的,既不能随意压减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无限增加教学大纲无关的内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要紧密围绕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而展开,体现其政治性和导向性。”[2]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涉及学科众多、内容广泛,术有专攻才能达至最佳效果。

(四)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特点因材施教

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在帮助研究生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生阶段与大学本科阶段相比有几个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大学本科几年的学习,学生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专业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并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生思政课《理论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广西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在年龄、知识背景等方面与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了解这个年龄段研究生的所思所想,也要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有所了解。第三,广西科技大学虽然是综合性大学,但目前的研究生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理工科专业研究生以理工科见长,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引入“校本”素材,进而有助于将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想性、学术性和研究生的特点可以结合得更为紧密。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广西科技大学《理论与实践》课的专题式教学结合我校土建学院、生化学院、机械学院等学院研究生所学专业特色,以及生源主要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以教材为基础,在充分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并结合国情、广西区情、柳州市情以及校情,也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生所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式教学。任课教师在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以及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课堂讨论、教师讲授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研究生在课堂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有利于展示多样化教学风格

《理论与实践》课是对研究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广西科技大学课根据教材分为若个专题,原则上每个教师只讲一个专题,根据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日常的排课情况,研究生是合班上课,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专题式教学是广西科技大学为改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而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我校研究生思政课课程由一位教师讲到底的教学惯例,改为由不同教师实施专题教学,每个专题由不同的教师主讲,而不同的主讲教师由于自己的专业背景、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性格特征会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在研究生的课堂更能给学生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过程中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受到不同学术背景、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熏陶,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题教学法要解决的不是教师能不能讲一门课,而是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一门课的学习得到最好的教育,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3]。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严格按照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开设,在目前开设的课程中,既有采取专题教学的,也有只由一个老师讲授的课程。专题教学为广西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与本校研究生以及校内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一方面,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方法、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专题教学的内容多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准备的问题,学生对此也较为关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有利于实现教材体系转化

把教材内容体系转化成教学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而专题教学是实现这个目的重要方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不是说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无关,而是要任课教师根据《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并根据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的所学专业等实际情况在教案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有其特殊性,但这两个阶段又有连续性,也有异同点,所以,任课教师如何做好这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理论与实践》课的部分内容,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针对这种情况,思政课教师花费不少时间精力去破解两个阶段衔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而不断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化。

(五)有利于教师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广西科技大学思政部教师要承担全校2万多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任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实施专题教学后,任课教师有充足时间用来备课,这就有可能导致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研究深度,贯彻高等教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专题教学也有助于任课教师实现“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广西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教学的任课教师中有3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者,其他几位任课教师也主持过教育部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并获得过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项,科研成果丰富,而且科研成果大都与所主讲的专题有密切关系,因而,任课教师便于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同时专题教学也可以促进教师对所教专题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从而使课堂为任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更直接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顾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的几点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运行

作者简介:杨高(1967-),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CJS11—054;主持人:扬高)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28-02

一、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本文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取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使主观世界得以改造,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的养成教育,内化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

(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用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用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10学时、课外实践14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布上,理论教学学时体现在课表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体现在课表中。

(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在班级课表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跟随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在寒假、暑假、节假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

1.《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3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人生与人生价值观。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如《天那边》、《大爱无疆》、《钱学森》等其中之一,要求学生完成以人生与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不低于2000字小论文,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难点问题。第二专题为道德品质。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如“人生重在奉献,人生重在索取”;“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诚信使人受益,诚信使人吃亏”;“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功,道德修养会妨碍个人成功”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道德修养,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第三专题为法律知识。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形式,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一案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能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课外实践以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2.《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5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思想。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世纪伟人—》,帮助学生了解和思想。第二专题为邓小平理论。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邓小平》,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第三专题为科学发展观。采取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家乡谈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第四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优越于三权分立制”;“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采取办政治小报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课外实践以居民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谐社会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

《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每班级以6人—8人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题的选择、内容的分解、实践方案的设计、运行,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参与1个小组的现场全过程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交教师,教师在下学期开学第3周内完成评阅工作并最终形成本课程学生的总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社会实践主题与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及实施方案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题内容分解与实践方案设计;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交齐社会实践资料;教师批阅,得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学生与教师要求完成下表所示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学时以《概论》课14学时为例分解如下:教师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说明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学生选择需要完成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2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研分组、任务分解工作。学生收集资料,做好调研方案、表格的填写工作计2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计4学时;教师与从事实践的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进度及具体情况,作出指导工作计2学时;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报告,对比实践方案设计以及报告各项量化指标,详加分析,给出实践成绩,并分析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工作计4学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能顺利运行,依赖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按照现时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年将新进2500—3000名3年制高专学生。要确保如此数量的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起大量能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法院、监狱、戒毒所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支撑社会实践的教学。能将各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最有效地途径,也是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得以实现的最有力地保障。

(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要的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经费。”高职院校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用于诸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重点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支出。

(三)以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现行一般考试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10%)、社会实践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部分构成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

(四)安全保障措施。学校应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全制度》,教师要着重抓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指南》手册并发放到各组成员手中。手册需包含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住宿安全、实践现场安全、卫生疾病安全、防范滋扰安全、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社会治理专题研究篇1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问题很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要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特长与研究方向相结合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要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思想理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高目标是引导学生为实现理想的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现实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现实目标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奋斗。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的深化

   (1)社会层面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矛盾状态。我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成为多种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形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在现实社会中,主导意识形态与多元的意识形态长期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范。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社会客观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具体影响,更要研究这些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综合影响。也要研究国家在改革开放中的政治主导、民族文化主导、人本主导和社会核心价值主导等,这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研究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2)个体层面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状态。在市场体制条件下拥有自主权和民主发展条件下拥有自由性,能够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自己主体性与个性特点的同时,必须融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道德生活,接受社会政治、法制与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质就是以思想政治和社会道德的目标、规范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在学生社会化中,学生在不断的追求进步和实现理想而不是依赖于社会的生活条件。学生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难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