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十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十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5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网LunwenDataCom]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论/文/网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发展;统筹发展

1.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资源察赋差异悬殊,加之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使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投资重点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进行阐述,通过回顾过去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进行相关探讨。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总述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1.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58%的二产增加值,57%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15。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巧%左右,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2.中部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全国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地区生产总值,31%的一产增加值,22%的二产增加值,21%的三产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7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黄河中游经济区为11856元,略高于不足万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3.西部的经济实力又弱于中部。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21%的一产增加值,11%的二产增加值,13%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79元,为经济区中最低。经济区中只有重庆超过万元,贵州仅为500元,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近万元,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如何推动: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3.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经济重心从50~60年代的由南向北,向60~70年代的由东向西的转移。东北、华北的经济实力因此增强,中西部地区也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交通电子为先导的综合工业也在整个三线地区得以基本建成。中央政府实施这种均衡战略主要是由于我国因殖民而造成了畸形工业布局,经济基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的形式需要改变。历史上东部地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地,其沿海大量分布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产业,而中西部经济绝大部分还处于落后的手工、半手工和自然经济状态。当时,国民经济中仅约10%属于现代工业,而现代工业的70%以上集中在面积不到全国12%的东部沿海地带,且由于许多产业工序之间缺少连接,不能形成产业链。这种由东部地区的现代工业基础与中西部地区落后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被采取来解决这一矛盾。由于解放初期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影响着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备战为中心展开,重点放于“大三线”建设,企业布局遵循“山”、“洞”、“散”的原则,以免遭到战争的破坏。

4.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倾斜发展的现实选择,目的为使各经济区域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其内容为:以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目标,集中推动某特定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发展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采取生产力由东向西梯度推移的方式,即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加快我国经济整体增长。以中西部为经济发展重点的格局被改变,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国家对东部沿海的建设投资比重增大。在东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实行市场改革和财税政策改革,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先于中西部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在优越的政策和地理条件下,东部地区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初步确立了沿海、沿江及沿线开发轴相互支撑、内引外联的发展模式,进而形成由东部到中西部地区渐进发展、开放发展、梯度推移的发展格局。以改革开放为主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系,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使社会矛盾加剧,使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5.第三个战略阶段(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的发展战略开始实施。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均衡发展战略,兼顾效率与公平,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点。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占有率有较大当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各区域经济的优势,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步伐被进一步推动。要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首先需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条件。其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支持和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条件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使中西部、东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6.第四个战略阶段(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资源、市场、技术竞争加剧,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风险不断,政治、金融、粮食、能源危机四起。中国于2001.12正式加入wto,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许多领域的矛盾突出,如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社会、经济、国家治理都在转型。新特点,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

在十本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被提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由中央在”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赋予实施。总共四点,分别为: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二、实施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被进一步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分别由中央于零三年和零六年提出。

第二,统筹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同志指出了“加强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石。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再次被强调,这需要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城镇的发展趋势,同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使生产力空间布局得以优化,空间开发秩序得以规范,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得以形成。进而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促使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得以构筑。

第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当前阶段情形,需要根据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不同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自零九年期,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式被审批,且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实施。这些规划针对各沿海区域进行确立。

第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当前阶段需要要加快健全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加快各欠发达地区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引导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从我国当前经济地位来看,我国安全渡过多次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的经济规模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综合国力亦上升到世界前列。从我国区域增长的格局看,以前地区差别是越来越大,八五时期到了―个顶点,”九五“、”十五“时期有所缩小,但仍然是东快中西慢。到了”十一五“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革命陛的转变,从零七年起,西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从零八年起,中西部全面超过东部。

7.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提高的客观要求在于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兼顾公平。根据改革前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以上漫长四个阶段,在各届领导人的睿智引领下,以逐步完善,日见成效。在未来一些年月里,将继续统筹发展阶段,根据当前国情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信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取得不错成果。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发展;区域经济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去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开拓出经济发展的区域。依托长江水道、欧亚大陆桥以及西南出海通道等重要的交通线路,发挥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以中心城市的点带动区域的面,并以交通要道的线串通城市的点,实现西部地区的点和面共同增长。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等领导人曾经对我国在区域开发的战略布局上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指出:“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城市要加快其对外开放进程,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区域,能够较快地先发展起来,此时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而另一个大局就是当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要拿出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来帮助欠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此时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包括了西部地区建设的“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建设通车;从能源方面的西气东输项目,到西电东送工程进展稳定;从西部各城市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西部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建设的全面启动;再从大规模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大面积的农村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伟大工程,正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稳步地推进。同样,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伟大建设与实践,也是促进我国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富裕这条道路上的重要举措,是积极保障边疆地区的巩固和国家安全举措,它关系到全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发展影响

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其市场经济依旧处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处于初始阶段的市场经济,除了现有的现代市场经济一般表现特征和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外,还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区情”协调,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提高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首先,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次,从经济结构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中,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农业和工业所占的重高,而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低。最后,从具体收入情况看,西部地区市场经济水平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2)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平衡、机构的改善。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就其主导力量而言为现代市场经济,但也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市场经济和古典市场经济。其中,陕西省的经济呈现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多重二元型”,这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进程当中较为普遍现象。从现实出发,考虑好西部地区的复杂情况,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当中,应该从落后的发展制度和发展理念的改革出发,从制度上完善西部地区发展的情况。(3)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系统的完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宣布提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并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到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体保持上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表现出的指标稳中趋好态势明显,其中呈现出:工业发展企稳向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成交总额增长稳定,地方财政收入也保持良好增势,对外贸易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有所好转。这些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部地区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具体表现,是西部地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的前提。(4)改善西部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近几年来,国务院在西部地区设置了科技开发项目2100余个、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达到400多个、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00个左右,其中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陕西杨凌地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绵阳科技城等高新产业技术基地。西部大开发对促进西部科技、教育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其在东亚乃至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大为提高。世贸组织的加入,为东亚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提升到更高水平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显示了其发展潜力。作为大国,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稳定器、推动器、加速器的作用。东亚各国在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同时,开始憧憬一个与欧洲、北美并驾齐驱的第三经济体系――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参与程度决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败,中国的发展战略将对此发挥重要影响。

1.扩大对外开放,加强自身建设,参与和创造“多赢”的合作渠道

长期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推动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进口国和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这极大加强了东亚地区内在经济联系。但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结构和相应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这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机遇,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交换的程度,大胆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多渠道促进中国经济更大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把科学和教育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加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⑴对于区域经济合作,首先应当认识到其对于更深入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和维持稳定良好的经贸环境的重要意义,根据有利原则、互惠原则,在经过充分的经济效益分析和全方位论证之后,制定我国参与区域乃至全球性经济合作的战略。同时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做到总揽大局,加速提高本国经济水平。充分、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建设对我国利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创立,促进制度化的“10+3”合作,积极推动东亚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

2.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促进东亚货币一体化

在东亚诸国经济复苏,不断走向繁荣的形势下,各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加强区域合作,以开拓国外市场,升级产业结构,同时利用本区域的整体力量与欧美相抗衡,争取尽可能有力的经济贸易环境。而且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东亚各国更加认识到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也就产生了进行区域货币合作的要求。区域性货币合作与货币一体化的发展将成为维系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东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要享受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所带来的利益,进行货币合作是一个不可少的手段,要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货币合作乃至货币一体化是东亚的现实选择。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东亚各国之间经济纽带联系越来越紧密,东亚各国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在未来的几十年,东亚仍将是金融危机的高发区。东亚地区无核心货币,易使东亚金融与货币市场发生动荡,潜伏着金融风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对东亚乃至世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不让汇率贬值,其言行一致的大国风范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稳定和发展东亚金融市场,中国理应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强化金融监管,同国际金融接轨,加强自我防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参与东亚各国货币和金融合作管理,实行东亚统一货币的工作。“在美国看来,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一种新的亚洲货币基金都不可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在国际政治地位上,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地位,中国都有实力发挥东亚货币合作制度建设的领头羊作用。对于中国来讲,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消除东亚各国对中国的顾虑(担心中国大国主义和中国地区威胁);二是中国必须致力保持物价稳定,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推动经济增长,赢得国内、国际声誉。”⑵当然,单极领导的东亚货币合作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中国要联合日本、东亚多国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3、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

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巨大经济能力能够推进东亚各国共同事业的完成。在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是重中之重。“它包括南北两方面:在南部,建设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自由区,积极主导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推进“克农运河”的开发建设,增进南线海路安全;在北部,将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成为东北亚的产业制造中心和金融投资的中心,使中国的整个东部经济成为东亚经济体系的大陆桥梁和重心所在。”⑶

伴随经济的日益强大,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影响力明显增强,积极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积极开展同中南半岛各国就共同开发湄公河达成一致,由中国主导开发湄公河已成定案。中国同有关各国共建纵贯中南半岛的铁路和水陆交通,开发水力资源等,这将大大改善相关各国的经济地貌,推进这一地区新的经济地缘格局的形成。“克农运河”的修建将大大推动东亚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推进中国、印度等周边国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在增进东南亚经济安全的同时,进而增进整个东亚经济安全。通过壮大东南亚地区的陆路经济与海路经济,从而形成一个大的环南中国海的经济圈。就东北亚而言,中国地缘经济战略核心在于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全面吸收日韩的产业资源和金融投资,壮大华北经济和东北经济,实现中国东部经济大发展,进而向西部渐次扩展,形成全中国超大市场经济体系。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在于发挥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吸引日韩资金技术,使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托起中国华北与东北经济的中心,进而形成由中日韩共同参与的“环黄海经济圈”,使之成为西太平洋最发达经济地区。

4、中日合作是关键

中日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两国在资源方面有较强互补性,中国拥有价格低廉、质量较高的劳动力资源,日本有丰富技术和国际资源。日本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是通过和中国的互补关系来实现的。中日两国日益紧密的贸易关系,推动了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中日两国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中日合作不仅对双方都有益,对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只要两国互补经贸关系充分发展,完全可奠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中日两国关系的调整对东亚地区经济货币合作乃至一体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使东亚减少对美国依赖,若两国能像法德在区域货币合作中一样起双领头羊作用,将大大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制度化。中国一贯负责的经济政策、顾全大局的原则立场已赢得世界多数国家的信赖,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坚力量。日本也应该正确认是历史,与东亚国家建立真诚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中日双方能够就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达成共识,就能在这一进程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此外,加快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也非常重要。2003年,中国内地先后与香港、澳门签署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Fpa),为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中华经济圈形成迈出可喜一步,这是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开端,也表明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内地的决心和诚意。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可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地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再有,努力同东亚各国加强政治、军事、文化合作,也必不可少。因为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是孤立的,它一方面有赖于政治上彼此信赖、军事上消除敌意、文化上互相交融,另一方面又可促进其他各方面要素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应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东亚事务,推动东亚合作,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全面区域合作,最终走向“东亚共同体”,使之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重要一极。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⑴.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区域经济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诸强,其经济大厦无不是由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支撑起来的。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的提升和转变,以带动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充分认识品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其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市场商品日益充裕,短缺经济逐渐变为剩余经济,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二是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普遍的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三是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逐渐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四是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2、品牌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高级阶段的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扩张。根据“世界品牌前20位列表”资料,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和“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到838亿美元、566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公司本部都没有生产车间,其生产基地都分散在国外、外地。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和重要标志。

3、品牌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

品牌是资源、是优势,更是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在现代社会中,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特色、信誉,不仅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品牌还更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软竞争力和软实力特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商品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增强区域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厦华”为厦门添了彩,“龙工”为龙岩争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

1、切实增强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要树立企业靠品牌生存、市场靠品牌开拓、地方靠品牌发展的理念,努力营造重视、培育、增创、壮大和宣传品牌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推动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是建立品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部门网站和地方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以及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二是举办品牌建设高层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经营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激发相关单位和广大企业的创牌热情。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品牌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政府要从过去主要组织企业进行名牌申报转变到主要是制定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分阶段品牌发展目标上来。按照“储备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制定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滚动培育计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培育。

其次,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完善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要建立地方品牌发展专项基金,给予创牌工作先进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品牌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要优先列入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再次,重点培育。对已有的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要重点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要重点培育,无疑是现阶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培育要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为国家品牌。对选育的重点对象,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顷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聚集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用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一个企业要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聚集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向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区域聚集,形成品牌产业集群,产生品牌聚集效应,尽快培育成产业品牌,进而形成区域品牌,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发展。

三、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名牌企业快速扩张,促进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发展

产业品牌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产品品牌向其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品牌化”。产业品牌是产品品牌向产业集群的融合,是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成了产业优势。要引导、支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如通过商标、品牌无形资产参股,控股同行业企业或者配套件、半成品扩散、协作加工等途径,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名牌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大型品牌集团企业,形成一批品牌产业。由此,区域经济形成规模,形成聚集,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立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年,该公司利用“龙工”中国名牌的影响力,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目前,其“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年销量超过3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现在,龙工集团已跻身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柳工、徐工、龙工)之一,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目前,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6家,总投资超过35亿元。该公司还在上海、江西、河南等地投资设立10家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年产能力超过5万台。可以说,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龙岩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

2、在已有地方优势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为该区域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中具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优势产业(产品)”名称。如景德镇陶瓷、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安溪铁观音、连城地瓜干、义乌小商品等。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势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区域品牌蕴涵了集体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渊源,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缩。它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持久,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8

【关键词】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秦指秦岭,巴指巴山。秦巴山区就是指秦岭与大巴山一带,汉水上游的山区县。秦巴山区有众多的小盆地和山间谷地相连接,其中以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汉阴盆地、商丹盆地和商南盆地而著称。这些盆地气候温和是陕南的主要产粮区;秦巴山区又是长江上游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汉江水源地,这里的山、水、林、草资源及土特产品,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南部的巴山地区,群山毗连,山峦叠障,奇山秀水,碧波荡漾;专家调查确认,这里有种子种植三千余种,野生动物约百余种,陕南山区县盛产蚕丝、蓖麻、茶叶、生漆、桐油等数十种土特产品及杜仲、天麻、厚朴、等珍贵中药材,陕南水资源具有独特优势,资源丰富,分布合理,是“一江清水送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陕南交通十分发达,包茂高速,十天高速,京昆高速,南北、东西大通道经过陕南各县区境内310、311等国道、省道连通各县,汉江贯穿三市,汉中、安康、又是铁路枢纽,通讯便捷,县、镇、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为陕南快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新阶段发展新要求,以“五位一体”新的总体布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陕南秦巴山区特点,政策导向,陕南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要保护和发展好青山绿水,加大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将促进产业建设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作为中心任务,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循环科学发展良好格局。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走生态立县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同志强调,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陕南秦巴山区县最大的资源就是生态保护较好,生态环境较好,这是天然禀赋。该地区县区就应该保护好已有生态环境,持续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再不要以损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搞经济建设。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确立生态立县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阶段,东中部一些地区和城市环境污染雾霾严重,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重要问题,治理难度非常之大,就是因生态破坏严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而造成的,这个教训要及时很好总结。

陕南秦巴山区走生态立县之路,要树立保护生态也是发展的理念。在国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改革推动下,保护好生态就是发展。该地区居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区,政策是上好的,这些县区只要能为北方送一江清水就是最大的贡献和成绩。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修养生息。[2]加快植树造林成果的巩固和提升,造林和保护并行,增加植被覆盖率,严格耕地保护红线,强化水土流失监管,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再也不能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因此,生态立县是陕南秦巴山区县域经济战略共同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必然要求,是陕南山区县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根据秦巴山区县区资源特点首选之路。

二、以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为契机走产业强县之路

为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的新变化,中央适时调整了扶贫开发思路,在全国确定了11个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涉及陕西省的有秦巴山区,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有20个县区,国家扶贫重点县有24个县区,这都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新机遇。陕南秦巴山区要取得突破发展就应抓住国家政策的契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走产业强县之路。陕南秦巴山区县的发展由于地理条件,政策调整,自身基础较差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于其他地区,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定位,陕南秦巴山区属限制开发地区,重工业及涉及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不能落户该地区,工业发展受到限制,有些工业项目不能在此落户,纯粹依靠工业强县无法实现,其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只能依靠本地区绿色产业优势,走产业强县的路子,如陕南多个县茶叶产业,林果产业,魔芋产业,中药材产业,油菜产业,蚕桑产业,富硒食品产业以及其它无污染轻工产业,加工产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等等来支撑强县大梁。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强县实力。绿色资源是秦巴山区县的最大的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基地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大力实施项目带动,龙头带动战略,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各级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整合环境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加工企业,生物制药企业,旅游开发企业,水电企业,做大做强秦巴医药,茶叶产业,汉江水资源开发,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坚持“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原则,围绕茶叶、烤烟、魔芋、中药材、矿泉水、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专业大户,产业强村,基地乡镇,产业强县,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产业经济带,推动产业强县战略的实现。

抓住扶贫连片开发机遇,实施品牌带动,做强主导产业。强化品牌带动意识,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发展各县区主导产业上。如紫阳县应在茶叶产业,魔芋产业,中药材产业上做好文章,形成基地、加工、制造、营销完整的产业链条,真正让绿色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三、以生态美山水美为支撑走旅游兴县之路

陕南地区,指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汉江上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区;安康位于陕西最南部,为陕西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东方圣母女娲的故乡,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库,中药材之乡,中国硒谷,中国民歌之乡,中国茶乡”等美誉;商洛位于陕西东南部,素有“秦风楚韵”之称。位于三市的秦巴山区县交通条件较好,生物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秦巴风光,汉水云韵,茶乡风情,奇峰异石,瀛湖碧波,民俗民居,民歌茶艺,道教文化,名胜古迹,新村美景,数不胜数。部分县区多年来长期打造旅游新景区景点已经成熟,旅游业已成为这些县区的主导产业,基础较好,而其他县区,在最近几年也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各县形成了各县特色的旅游产业。如安康市岚皋县2012年旅游业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以上,紫阳县2013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6亿元以上。近几年,随着包茂高速,十天高速,铁路复线的贯通,秦巴山区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美丽乡村游,民俗风情游的高潮。因此,陕南秦巴山区县已逐渐成为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这些县应该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做好扎实工作,打造好旅游景区景点,走出一条旅游兴县成功之路。

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要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景区景点的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加强道路建设;二是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和线路;三是注重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展示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四是整合旅游资源,让游客游有所值;五是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各县区应结合各自实际深入研究短板之所在,要强化补短意识,全方位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赢得游客好评;六是要把旅游业发展紧密与绿色产业结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竞争力。应从规划之初就着重研究好与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做好融合,旅游与生态,旅游与经济,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城镇建设,旅游与村庄建设等做好统筹规划,形成相互融合发展的格局。七是立足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八是加强县与县之间的旅游资源整合与链接,形成共享旅游资源新格局,塑造旅游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十报告.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9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符合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首先,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建立在对西方非均衡发展理论体系和我国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代表性的理论有区域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优区位开发理论和地区发展阶段理论等;其次,我国对改革开放前均衡发展战略的反思,使我们意识到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严重忽视了区域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区域之间发展关系的问题,单纯地以追求总体经济增长为目标,人为强制性地进行生产力布局,必将导致整体发展速度的迟缓及效率的低下;另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内外政治社会环境都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当时国际上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我国比较落后的产业结构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劣势,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区域发展战略能够有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从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六五”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是要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区位、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内地地区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产业来缓解沿海地区的交通和能源紧张问题。这种战略部署充分考虑到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产业上的区域分工来加速整体经济增长的速度;“七五”计划继承了“六五”计划中通过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带动内地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并进一步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差异特点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强调东部地区发展继续作为目前开发的重点,中部地区为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重点,西部地区作为战略后方,为东中地区发展作好准备工作,遵循先东部、后中部、再西部的发展顺序。

(三)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基于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相关理论的研究,充分借鉴点轴开发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我国理论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从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角度分析产生了区域重点发展、中性发展和结合发展三种理论模式;从发展重点和增长极选择的角度分析,基于三大地带划分的产生了东部重点论、中心开花论、战略重点西移论,基于沿海、沿江、沿边划分的产生了三沿战略、四沿战略和三环战略。

(四)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评价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可以说总体来讲是扭转了之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局面,从而达到了效率优先、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的目的。这一战略的创新性体现在它允许先富,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发展思想,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大原则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但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针对区域比较优势区别对待的经济指导思想,它没有兼顾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从而产生了不协调问题,主要是导致了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容易使落后地区陷入“比较利益静态陷阱”。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区域发散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以及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科学认识上世纪八十年代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入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当时日益扩大的区域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区域经济的交流和合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行主要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八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这一指导思想下的政策又经过了不断调整、修正、完善和具体化;“九五”计划时期继承了“八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并重点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为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指明了切实的发展方向。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多二并”战略。“一多二并”战略具有多个增长极,宏观空间(全国)协调和中观空间(三大地区)梯度同时并存,空间上呈现由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线、经济增长面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初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一多二并”战略提出主要是基于区域空间经济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由于无数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想法、观点、角度来确定最佳地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特定区域的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一多二并”战略的具体实践方略包括十大极点、四大经济增长线、六大中心城市群、九大核心经济区、五大次核心经济区等。

(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评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所说的“协调”与一般常用的“均衡”的含义有所不同,如果说“均衡”意味着差距的缩小,那么“协调”则是以阻止差距的扩大作为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政策的目的应是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维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必须防止地区差距的过度扩大,但从当前的国力出发,同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不能以过度牺牲效率为代价来换取差距的缩小。为此,要为各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协作。可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区域差距日趋扩大的问题提出的,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保持社会的稳定团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差距继续扩大,协调战略为这一问题指明了出路,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努力实现全国一体化市场来消减非均衡发展所产生的不协调现象。

三、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阶段

(一)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区域统筹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区域阶段发展理论、核心―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观点,包括提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倡多极增长发展战略、提倡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等。此外,为了满足新形势对我国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个合适的选择:从国内形势来看,面临全面启动和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对过去不同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创新,为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打好基础;从国外形势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开放城市尤其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沿海城市的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同时,全球性可持续合作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世界各类国家的经济调整与改革,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大国经济力量的兴衰,都为我国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在区域关系上,强调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协调是有重点地协调,重点是在协调基础上的重点,目标是区域总体功能的强化。五个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一个新的转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界定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至此,我国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确立。

(三)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部署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依据四大板块的划分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行了宏观上的战略部署:在西部地区继续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举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在东北地区推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在中部地区推行促进崛起的战略举措,“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在东部地区推行鼓励率先发展的战略举措,“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四)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评价

新时期提出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思想不仅具有区别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的鲜明特点,而且还存在创新之处:首先,区域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其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突破了以往只关注区内经济发展或较少关注区际之间发展协作关系的限制,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作为核心发展目标;再次,国家领导层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提出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战略格局。

小结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三个阶段,其演变过程与其说是体现了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认识的渐进过程,不如说是反映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的摸索过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表现在:从发展目标看,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都是以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只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区域差距明显扩大,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安定团结,而随着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行,我国对经济发展结构方面的关注有所提高,进入新世纪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更表明了我国领导层已从单纯考虑经济发展上升到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高度上;从国家不同阶段区域发展重点转移的角度来看,非均衡阶段注重东部地区的发展,协调阶段注重西部地区的发展,统筹发展阶段注重中部地区的崛起,虽然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都坚持一个原则,即以发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并且在政策上给以倾斜,资金上给以大量投入,人力资源上给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区域产业梯度发展角度来看,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普遍强调对于每个地区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都是具有一定梯度的,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发展战略的实现方法来看,虽然每个阶段都有根据不同指导思想而提出的具体发展模式,但每个模式都遵从了由点到线再到面、从局部到总体、从量变到到质变的发展思想。

正是这些共性和个性的共同作用,才使得不同阶段区域发展战略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的关系,即不均衡是为了将来的均衡,均衡是相对的,是我们渴望达到的理想境界,非均衡是绝对的,但非均衡是达到均衡的有效途径,而且非均衡过程必然会产生与均衡相悖的结果,所以适当的调节和人为参与会使非均衡过程不至于偏离目标而走向彻底的非均衡;其次,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即在宏观上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总体经济结构均衡发展为目标,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微观上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目标,对不同地区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潜力区别对待,加速地区的经济增长;再次是解决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增长如果不顾及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必然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甚至出现停止现象,所以经济发展绝不是孤立的经济增长,而是兼顾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多方面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施建议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生产活动当中地域条件的不同加以区分,自然规律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即做到因地制宜。区域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在不同区域间通常是由不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也决定了文化传统背景的差异所对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差异性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有生存环境的破坏。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大自然与人类间的统一对立性认识比较片面,对人的主观意识过分夸大,其结果则同自然的客观规律相背离。我国具有地域光,各地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过去计划经济的不足,使得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没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其自身体制中探寻应对途径。对于我国来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各方面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着改变,其过程中亦伴有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何及何种对策能有效促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1、经济要素分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得确定经济的可持续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区域经济,应该是少污染、高效低能、无废弃物、持久稳定的,并在其演化的过程当中会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演进。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能量、物资和价值会依次沿着生产链向高一级发生转化和传递。而这一过程一部分的能量和物质必定不能实现完整的转化而存在损耗,将这一损耗的能量和物质降到最低,才能保证小投入、少废弃物间做到产出的最大化,以实现区域经济本身的高效运行。从区域状况的内外发展来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手于持久性和稳定性。持久性指的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势头保持的基础上,其内在机制也在不断的加强,稳定性指的是区域经济本身对于外界干扰的高抗能力,从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因此,只有当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持久、稳定、高效这些特性时,才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做到动态平稳,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人口要素分析

人口要素既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亦是其实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就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与人员素质往往存在着反比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失控伴随着人口整体素质的降低,而过剩的人口又对人口素质的提升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要解决这一矛盾,直接的办法就是从人口数量出发,来逐步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数量的控制需要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群众积极的配合,严格履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中,关键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得人们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此外,农村人口城市化、妇女地位、人口老龄化、婴儿性别比等人口问题都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3、科技要素分析

科学技术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最终实现的重要支撑。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决策提供手段和依据,可以说,科学技术渗透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式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粮食短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等问题才最终有可能被解决。这也决定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

此外,环境资源的经济性运作、持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能力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其要素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调控的效率。

二、市场体制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利益最大化成了生产行为的追求的最终目的,而利益的驱动之下就会导致两方面效率的趋向,第一是劳动者经济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最大化;第二则是为实现物质收益的最大化而对资源性生产要素的过度利用。这两个趋向实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是积极性的发挥最终需要在资源的利用上得到落实,从而最终确保经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资源利用机制的欠缺。市场运行缺少规范性、执法不严或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生产行为对于资源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等都会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其影响从政府方面和生产主体方面来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现。

1、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影响分析

按照常理来讲,区域政府是我国政策是执行者,区域政策的制定者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在市场中应不会做出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现有技术水平和制度的缺陷,加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在智能的行驶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从而对区域环境、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人权利目的和经济利益目的导致的。一些区域政府的领导为了短期政绩的追求而忽略区域本身的长远发展。政府的主要干部存在任职期限,而任期内的政绩则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晋升,此时政绩就显的极为重要,但是领导对于政绩的片面认识,认为其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从而出现了对产量的浮夸、虚报,甚至伪造现象,对于环境等长期效益行为则不加重视。区域利益的代表是区域政府,短期的区域利益和局部利益至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此外,从政府干部的行为上进行考虑,政府干部具有人的素质,在金钱的诱惑下,少数素质低下的干部就会出现对物质的不合法、不正当追求。区域政府干部受利益的趋势,管理效力下降,这就导致区域内环境、资源危害行为屡见不鲜,进而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来自于生产主体方面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生产者的行为均是受利益驱使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益,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无可厚非,但是利益的追求之下往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背离。首先,这种体制下对于利益的追求十分的现实,过分关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对长远的利益则不加顾及,而这样直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同可持续发展相冲突;其次,市场体制下追求的是最大化、无限制的利益,为此,生产主体对于资源不加吝惜,以致造成资源的枯竭,甚至是环境的破坏、污染和物种的消失。这些都从根源上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市场体制自身生产调节盲目性的弊端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特殊性分析

当前,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区域政府虽对地方经济进行自主管理,但是仍受制于中央政府,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上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在行政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对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未能起到有效的支撑管理作用;第二,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不健全,监督机制的效率也比较低;第三,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素质不理想,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缺陷,环境保护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存在追求私人利益的现象;第四,生产者和劳动者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淡薄也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分析

1、科技发展推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对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比如粮食问题、人口控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社会生活效率问题及引导消费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引进综合资源利用技术、无公害环境技术、生态工业技术、技能技术、情节生产技术等。此外,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大量信息的随时获取,包括大量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其中重要的地理信息,有其是同空间相关的一类信息,从而方便在规划与决策时及时做出调整和反馈。为了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来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规划的需要,必须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立。

2、法律体系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各类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同经济主体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在本区域中进行公平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通过相应法律制度的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会涉及到企业或一些部门的利益,从而一系列的阻力不可避免,这是就需要法律的权威性来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涉及经济法、基本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是战略实施法制化、定型化的途径,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法可依。

3、经济策略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以说正因为有经济的发展才有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策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划作用。区域经济战略同区域经济、资源的现状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群众的参与和相关的计划手段也是有效的战略实施途径。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开展。

五、总论

总而言之,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防范由于市场本身不足而产生的影响,其次也要从我国的某些特殊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最后,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一切经济制度都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所以我国现阶段搞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引导人们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体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途径,从而才能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尹亮.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8(3).

[2]刘国炳.论市场体制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经济地理.2004(3).

[3]王月霞.市场体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J].理论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