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十篇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十篇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8:06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1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75-01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1~12岁。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87例,弥漫性腹膜炎5例。体温在37~40℃之间。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旦明确诊断均宜手术。

2手术适应范围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寄生虫引起的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3护理方法

3.1术前准备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病情急、重,而小儿一般不会主动诉说病情,也不能正确描述。只能根据家长陈述病史、B超、X线透视、摄片、影像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诊断。小儿阑尾炎的症状多不明显,常因哭闹及检查不合作影响诊断。且小儿阑尾炎易发生穿孔,使病情恶化。病程稍长发炎的阑尾可能被大网膜包裹并与周围肠管粘连形成阑尾脓肿。小儿手术前最关键的是禁食禁饮。由于小儿自控力差,容易哭闹,因此与家长沟通尤其重要,使其配合完成各项术前准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3.2饮食护理

准备手术的患儿应予以禁饮,禁食,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并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诊断未明确的腹痛:禁用吗啡或哌替啶,禁用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肠内压升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3.3心里护理

稳定患儿情绪,做好解释工作,向患儿、家属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让其知道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之配合治疗和护理

3.4容易误诊为阑尾炎的内科疾病

(1)胃肠型上感,(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肠痉挛,(4)急性肠炎,(5)白血病,(6)消化性溃疡,(7)过敏性紫癜,(8)肾病综合征等等

3.5患儿病房应干净、整洁、安静,空气流通。以利于患儿休息。

4术后护理

患儿回病房后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安置。一般情况下,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患儿可低枕和去枕平卧;腰椎麻醉的去枕平卧位应持续6----12小时,以防止脑脊液外漏,引发头痛。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且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助于炎性液体流至盆腔,便于引流和防止隔下感染。术后1---2天禁食,静脉输液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待肠鸣音恢复、排气后进饮食。但一周内忌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置腹腔引流管者,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防止患儿抓脱。翻身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导管脱出。注意观察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及性状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必要时做细菌培养。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引流管多在术后48------72小时酌情拔除。

5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5.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5.2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炎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阑尾炎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5.3切口感染: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临床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除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并遵医嘱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短期可愈合。

5.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断保留超过1Cm时,或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症状重者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炎。

5.5粪瘘:很少见,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粪瘘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如为非结核或肿瘤病变,一般经非手术资料治疗粪瘘可闭合自愈。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2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化脓性阑尾炎;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45-01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术式[1]。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现回顾分析本科室收治的3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资料,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2011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3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5~68(45.4±10.2)岁;经超声、Ct等检查确诊为化脓性阑尾炎。

1.2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方式为下腹部3孔法阑尾切除术。

1.3护理:①术前护理: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胸透、血常规等,常规禁食以减少肠胃负担;手术器械严格消毒处理,术前彻底清洁患者脐部;②术后常规护理:术毕送回病房,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Co2人工气腹,术后可能发生呼吸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术后应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以促进Co2排除;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选择上肢静脉输液可避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大多数患者能够忍受疼痛,对于个别患者可给予止痛剂;③饮食指导:阑尾炎行腹腔镜切除术对胃肠道干扰较小,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进食流质饮食,饮食原则坚持少量多餐,术后第1d如无异常可给予半流质饮食,不可食用地瓜、牛奶、豆类等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④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肠粘连、腹腔脓肿、阑尾残端瘘形成等;腹部切口为3个约0.5~1.0cm大的切口,疼痛轻微,但是护理人员不能因为切口小而忽略观察切口状况;加强手术切口的护理,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并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能够减低手术切口感染率[2];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留意是否有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报医生进行处理;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预防肠粘连、压疮等并发症;⑤心理护理:由于阑尾炎患者腹痛难忍,术前极有可能产生焦虑、恐怖、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为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消除患者的顾虑,鼓励其建立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及护理流程中,要求护士主动、热情、耐心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2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32~97(46.7±6.2)min;术后住院2~7(平均4.5)d;术后经抗感染、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等护理,所有患者康复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讨论

化脓性阑尾炎是较为严重的一种阑尾炎,如果治疗及护理不当,有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在阑尾炎中约10%为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主要是阑尾增粗肿胀、系膜水肿,传统开腹手术容易造成阑尾脓液溢出而污染腹腔,极易引发手术感染等并发症[3]。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患者恢复快,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腹腔镜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微创、手术时间段、出血少、刺激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首选术式。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重点主要有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术前做好各项常规辅助检查、围手术期舒适生活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手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术后切口护理和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等。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综合运用护理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而且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建军,张勇科,李春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技巧探讨(附240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3):459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3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57-0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该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绝大多数病人可以治愈,但如延误诊断、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术后要对患者切口、内出血、腹腔血脓肿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以防止并发症。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将120例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8.6±12.4)岁;发病入院为4h~5d平均(35.3±8.3)h表现为腹痛患者15例、恶心患者18例、呕吐患者20例、典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患者12例、右下腹肌紧张患者15例、体温38.5℃以上患者12例、37.5~38.4℃患者10例、18例患者伴有白细胞及中性分类明显升高。

1.2方法

对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在急诊条件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然后进行了术前及术后护理相结合护理措施。

2结果

1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随访3~13月未出现异常。

3护理

3.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3.1.1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梗阻为急性阑尾炎发病常见的基本因素。

3.1.2感染: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1.3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此外,急性阑尾炎发病与饮食习惯、便秘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3.2术前护理

3.2.1心理护理:因急腹症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大多数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手术,给患者思想考虑,导致患者及家属心理上造成较大恐慌,增加其心理负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做到镇静、忙而不乱,及时从精神上予以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手术治疗,树立战胜疾病信心[1]。此外在进行术前准备时,可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和科室在开展此类手术效果,介绍同类患者治疗经验和效果,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和焦虑心理。心理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健康有着不可低估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强烈自卑感和忧虑心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之所痛,通过有声或无声姿态温暖患者,使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3.3术后护理

3.3.1: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血压平稳后,采用半卧位。

3.3.2密切观察病情: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3.3对症护理: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高热者应采用物理降温。疼痛明显者给予针刺或按医嘱应用解痉挛剂缓解症状,但禁用吗啡或哌替啶,以免掩盖病情;但对已确定手术时间者,可给适量的镇痛剂。便秘者可用开塞露,禁忌灌肠和使用泻剂,以免炎症扩散或阑尾穿孔。3.3.4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3.3.5每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3.3.6饭后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3.3.7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3.4术后健康指导

3.4.1病人术后回病房要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因麻醉引起血压下降,术后病人不能马上进食、进水,因病人刚做完手术肠管未恢复正常功能,手术后三天更换伤口敷料,术后第七天拆线(皮内吸收线缝合不需要拆线),如伤口无感染,即可出院。

3.4.2阑尾炎(单纯性)或阑尾化脓的病人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但禁止乳品,以免引起腹胀,阑尾炎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可食水果,禁食香蕉一类的润肠食品,出院后,避免暴饮暴食,禁生冷油腻。

3.4.3阑尾穿孔腹膜炎的病人,要禁食,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肠道负担,有利于肠管恢复,要抬高床头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浓液的引流。

3.4.4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有利于肠蠕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病人手术后注意有无腹痛、腹胀、进食后有无呕吐现象,谨防肠粘连的发生,并且病人应锻炼自理能力,增强抗疾病的自信心。

3.4.5阑尾炎术后大便失禁是由于阑尾穿孔,腹腔内浓液刺激腹膜引起的,经过抗炎治疗后,会自行好转的,病人术后应注意排气、排便情况,以检查肠功能恢复情况。

3.4.6因阑尾炎病人有手术切口,故严禁病人打闹,防止伤口裂开,出院后按医嘱继续服用出院时所带的抗生素。

3.4.7手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同时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3.4.8出院后出现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应随时来医院就诊。

3.4.9复查:出院一周需到外科门诊复查。

4总结

阑尾炎手术在普外科最为常见,由于手术短、操作简单,因此不易引起医护人员对术后护理重视。但近几年来,通过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患者观察及护理认识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无论是手术前或手术后都要重视、要消除麻痹思想,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勤动口巡视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术后并发症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发生,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治疗费用[3]。

参考文献

[1]于献,何艳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3(12):93.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4

【关键词】妊娠;阑尾炎;围术期;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非妊娠期相同,国内资料为0.5‰~1‰[1]。妊娠各个时期均可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前六个月常见,分娩期及产褥期少见。通常认为妊娠与急性阑尾炎的发生无内在联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明显,增大了诊断难度,使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

由于受妊娠的影响,妊娠期阑尾炎炎症易扩散,发生阑尾穿孔和腹膜炎。此时,母婴的死亡率增加,穿孔的阑尾炎胎儿的丢失率为20%[1]。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处理,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身体的恢复及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心理护理应贯穿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由于孕妇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时,既担心胎儿的安危,又担心手术、麻醉、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加之恐惧手术,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表现为情绪不稳。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讲述的内心感受,关心帮助及消除过度的担忧。详细解释各项检查的目的、步骤及意义,介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及转归。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之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直至治疗完成。

1.2胎儿监测护理密切观察胎动与胎心音一方面,由于手术的刺激可引起子宫收缩,另一方面,妊娠时,由于盆腔器官静脉充血及激素的影响,组织蛋白溶解能力增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促使炎症发展,致使阑尾炎坏死穿孔,且膨大的子宫把大网膜及小肠推向上方及外侧,不易使炎症局限而引起腹膜炎,并且炎症扩散可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引起流产,早产甚至死胎。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孕周,给予监测胎心,并指导患者进行胎动的自我监测,每10~30分钟听诊1次胎心、胎动,同时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检查及处理。

2术中护理

在妊娠期阑尾炎的手术中,麻醉选择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为宜[2],病情危重合并休克者以全麻安全。麻醉成功后,帮助患者采取合适,持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将患者的右侧臀部垫高30°~45°[1],使患者向左侧倾斜,使妊娠子宫向左移,有利于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寻找阑尾,减少在手术中过多刺激子宫。阑尾切除后,最好不要进行入腔引流,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同时,在手术中应充分供氧并进行输液,防止孕妇缺氧和低血压,时时监测及维护围生儿生命体征,以免胎儿受损。若阑尾已穿孔,切除阑尾后尽量吸净脓液,并做腹腔引流,术后脓汁作药敏试验,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若妊娠已近预产期,术中暴露阑尾困难,应先行剖宫产术随后切除阑尾;若阑尾已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盆腔感染严重或子宫、胎盘已有感染迹象,要考虑剖宫产时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若孕妇需继续妊娠,阑尾手术后3~4天内给予宫缩抑制药及镇静药,以减少流产与早产发生。

3术后护理

3.1正确选择卧位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妊娠的患者,膨大的子宫可使膈肌上移,胸腔体积缩小,选择半卧位,可使内脏器官稍下垂,胸腔体积增加,从而减轻心肺负担。半卧位还可使脓液局限于直肠子宫凹陷,减少毒素的吸收,有利于引流,也可减小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3.2吸氧由于手术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加之手术刺激等可引起孕妇缺氧和低血压,应常规给予吸氧6~8小时。

3.3切口的护理中晚期妊娠的患者,腹壁张力较大,如果术后有腹胀、咳嗽等也可增加腹内压,容易引起切口裂开或加重切口疼痛[3],应嘱患者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或者给患者束腹带,拆线时间一般要推迟1~2天[4、5],必要时行间断拆线。如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并且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按时更换引流袋。

3.4生命体征及胎心、胎动的监测术后每30min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及时处理,防止胎儿宫内缺氧;每10~30分钟以多普勒观察一次胎心、胎动变化并详细记录。

3.5宫缩、阴道出血、流水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宫缩、阴道流血、流水等情况,上述表现为早产、流产等合并症的先兆。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医嘱可能给予抑制宫缩和保胎处理,如肌注黄体酮、静滴25%硫酸镁,应及时执行。特别注意在执行硫酸镁静滴时应严密调节滴速,通常为25%硫酸镁40mL加5%葡萄糖500mL静滴30~40滴/分钟;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尿量、膝反射情况,防止镁中毒;备好10%葡萄糖酸钙来对抗镁离子的毒性作用。

4小结

经过研究表明,下面几方面因素对于妊娠期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病区环境良好的病区环境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康复,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5]。病区必须符合医疗、卫生原则,满足患者身心需要,对增进医疗效果,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病区要保持清洁整齐,进行空气消毒,保证空气流通,预防医院感染;其次病区要保持安静清净,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要严格控制探视、陪护人数和时间,以避免空气污浊,减少噪音。(2)阑尾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防止肺部感染,增加上呼吸道生理性防御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3)阑尾手术后病人早进食[5]术后8小时~9小时即物作用消退后,消化功能已处于恢复状态,早期进食米汤、稀粥、萝卜、青菜等清淡食物,可通过咀嚼引起胃肠蠕动,加速胃肠功能食物恢复,促进排气,避免腹胀,减轻伤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清洁安静的病区环境,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对妊娠期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有着重要意义。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都存在着担心手术麻醉,药物对胎儿智力的影响,加之恐惧手术产生的紧张、焦虑与不安,所以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在控制危险因素

的同时,应注意心理、社会因素治疗,给予心理行为干预,纠正不良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及胎儿的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4-175.

[2]贾海涛.妊娠期阑尾炎诊断治疗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

[3]黄东.妊娠期急性阑尾炎31例诊治分析.广西医学,2011.03.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5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21例,年龄为10~75岁,临床发病至住院时间为1~13h,入院体温监测为37.3~3.93℃,临床血常规检查所有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果所有阑尾炎在进行确诊后2~4h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治愈后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异常。结论采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及有针对性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恢复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急性阑尾炎;围术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居各种类型急腹症首位。临床表现主要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等,但急性阑尾炎的病情通常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伴随阵发性右下腹痛且恶心呕吐。大部分患者临床白细胞及嗜中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出现压痛,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分为四个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本研究选择我院患者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57例,女性为21例,年龄为10~75岁,临床发病至住院时间为1~13h,入院体温监测为37.3~3.93℃,临床血常规检查所有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白细胞分布为(5.0~14.8)*109/L,中性粒细胞分布为70%~85%。临床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所有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2.舒适护理

2.1总体要求舒适护理需要硬件及软件均有要求,其中硬件要求包括感觉上,温度适宜、温馨宜人,视觉上干净整齐、环境舒适;听觉上包括安宁怡静、音乐氛围等。住院病房家具卫浴设备一尘不染,生活用品、生活设施、医疗物品均呈备用状态,绿化、音乐体现舒适的文化氛围。软件要求包括护理人员具有业务过硬,且仪表素雅、亲切和蔼、举止端庄、坦诚可信,特别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注意信仰、礼仪、生活习惯等方面尊重病人,避免不理解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2.2一般护理临床病房需要环境清洁安静,对患者病房住院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在术后平卧。待患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方便患者呼吸,且有利于患者血液循环。在患者输液完毕后嘱咐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下地活动,方便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强调临床活动的必要性。

2.3疼痛护理依照患者自身疼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主要采用非药物及药物配合治疗。临床嘱咐患者采用半卧位及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的张力,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针对患者存在明显疼痛时可采用止痛药进行治疗。采用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2.4并发症护理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发生。若患者渗出液较多时可加快敷料的更新次数,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的干净整洁。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切口波动、压痛及红肿情况,及时处理切口感染情况,配合医生做好穿刺抽咽及纺织引流的情况。

2.5特殊人群护理,特殊人群包括儿童、老人及孕妇等。由于其各自特殊性,要求护理过程应由针对性。其中儿童应加强哭闹、保暖及活动护理。由于儿童配合临床护理的配合性较差且自主活动性强,不利于术前准备及术后恢复,应积极与儿童进行沟通,采用音乐、绘画i游戏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儿童由于哭闹等情绪不稳定而造成的对手术恢复的影响[1]。老年人自身抵抗力低下,术后针对切口感染、红肿及恢复情况应加强关注,必要的情况下应加大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防止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孕妇是一个特殊性较强的群体,其临床任何用药及刺激均有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故对其护理及治疗应加倍小心[2]。

3.治疗及结果临床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剖腹探查术及阑尾切除术,所有阑尾炎在进行确诊后2~4h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治愈后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异常。

4.讨论

急性阑尾炎常表现为阑尾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侵袭所引发的化脓性感染,但其发病机制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阑尾管腔的阻塞是指阑尾的管腔狭小而细长,远端又封闭呈一首端,管腔发生阻塞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础条件。正常情况下,阑尾腔的内容物主要来自盲肠,经阑尾壁的蠕动可以完全排出,若不同因素使管腔发生阻塞后,正常排空的能力受阻。据统计坏疽性阑尾炎的病理中,约70-80%可发现阑尾腔有梗阻的因素存在,梗阻的部位主要在阑尾的根部,可在阑尾的中段和远段。其中粪石阻塞:约占35%,粪石是引起成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当较大的粪石嵌顿于阑尾的狭窄部位时,即可发生梗阻。其它异物:约占4%,如食物中的残渣,寄生虫的虫体和虫卵等,阑尾本身:当腹腔内先天性因素或炎症性粘连可使阑尾发生扭曲、折迭,索带、肿物压迫可使阑尾腔狭窄。除了梗塞性因素,还存着细菌感染及神经反射等原因,其中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两大类,菌种与结肠内细菌一致,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神经反射是指各种原因的胃和肠道功能紊乱,均可反射性引起阑尾环形肌和阑尾动脉的痉挛性收缩。

采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及有针对性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恢复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早期阶段主要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常不能确切定位。当患者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据统计分析显示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数病人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局限于右下腹。本研究选择我院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及有针对性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恢复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康辉清,孙丽,任广杰..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9(3):167-168

[2]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35-137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6

阑尾炎急性发作属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高,早期主要以脐周疼痛,消化道等症状为主,四到六小时转移到右下腹,典型体征为形成固定压痛点、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常规治疗手段。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所选患者均有腹痛,血常规白细胞均升高。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4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7岁。阑尾炎病理分型:化脓性阑尾炎19例,单纯性阑尾炎15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6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3岁。阑尾炎病理分型:化脓性阑尾炎21例,单纯性阑尾炎1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阑尾炎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心理和生理状况,与患者积极沟通,全方位的安慰患者和其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依照患者年龄和文化水平等特点,利用卡片资料、宣传手册、多媒体视频等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清点术前手术器械,充分预备相关手术物品,做好胃肠道准备,避免患者术后呕吐和腹胀发生。酌情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感染较重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2)术中护理:腰麻患者应保持6-12h的去枕平卧,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术中时刻检查患者病情,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高度关切,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必须要保持冷静,术中增强妥善处理能力。(3)术后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1次/60分钟,持续监测6-8h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密切观察伤口情况,积极预防感染,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用药物和心理调节等多种方式有效镇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术后睡眠。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尽早排气,减轻患者痛苦。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促进其尽早排气[1]。

1.3评价方法采用Zung制定的SaS评分方法;生活质量为100分制,0-100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理想。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由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及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7

关键词:传统开腹;腹腔镜;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

结合实际病例与各类参考文献,能够发现,患者的局部腹腔弥漫性脓肿容易引发穿孔性阑尾炎,如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任由穿孔性阑尾炎病变,患者体内的肠系膜以及腹膜将会吸收大量的细菌,进而引发败血症,还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本研究对比了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共6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1年3月~2015年2月,随机将64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通过抽签方式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32例。其中一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通过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3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7~65岁,平均年龄为(48.32±3.31)岁。

另一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则通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对比治疗,设定为治疗组。治疗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3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8~66岁,平均年龄为(48.05±3.5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对照组通过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即常规对患者进行硬膜外或者全身麻醉,经腹直肌切口,对患者腹腔内的积液进行吸净。上述工作完成后,医护人员确认阑尾位置,并行常规切除法进行处理,对患者的阑尾残端进行荷包包埋[2]。在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前,还需通过甲硝唑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冲洗,并用湿纱布将腹腔积液擦拭干净。

治疗组则通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即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后,在其脐上缘制作一个弧形切口,切口长度大约10mm,置入气压针,人工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气腹,并放置好腹腔镜。通过腹腔镜的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阑尾进行仔细探查。在对患者阑尾周围的粘连组织进行分离的同时,对腹腔内脓液进行洗净。在保证医护人员手术视野的前提下,可通过剪刀或是超声刀对患者的阑尾进行切除,医护人员的动作要尽量轻柔,避免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3]。阑尾切除后,通过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清洗,在其阑尾残端进行生物蛋白胶的涂抹,并常规进行切口的缝合。另外,医护人员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实时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治疗模式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数值进行统计对比,并评价相应治疗手段的优劣。

1.4数据处理两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接受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用x±s来表示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当能求得p

2结果

治疗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接受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均可判定存在统计意义(即p

3讨论

穿孔性阑尾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上主要有呕吐、恶心以及发热的表现,且较容易并发脓肿以及腹膜炎等症状[4]。临床上针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即是对其阑尾的切除。

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是直接对患者进行开腹,会有较开阔的手术视野,有利于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节省时间,加速了阑尾切除手术的进程[5]。但在另一方面,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中的手术切口较大,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还有可能造成切除手术中的大出血,影响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预后。另外,由于切口过大,患者有更大几率出现感染,延缓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以及出院时间。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对穿孔性阑尾炎进行治疗前,需通过腹腔镜的辅助作用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所以相比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但其只需要制作相应的操作孔与观察孔,对患者的创伤明显减小,因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6]。其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术中能够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并能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对腹腔内的脓液进行完全的清除,从而有效缩短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时,虽然手术耗时相对较长,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数值上更具优势,并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

总而言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对患者具有显著的预后,能够加速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本昆.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72-72.

[2]高文波.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32-33.

[3]罗宏.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1):49-50.

[4]徐进波,吕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60例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26(21):3266-3267.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8

急性阑尾炎属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虽然阑尾炎本身并不严重,但是由于其症状多变,若伴有并发症发生也会相当严重。阑尾炎较易因为脓肿或者是内、外瘘形成并发症,且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为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腹膜炎,与阑尾穿孔存在着密切联系,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人身安全【1】。虽然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有效的护理配合也固然不可或缺,护理方法的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患者良好的预后。本文就以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患者年龄17-43岁,平均年龄28.4±1.5岁;包括3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1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就诊距发病的时间为10分钟到2小时;观察者男24例,女22例,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9.3±2.1岁;包括3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1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发病就诊时间15分钟到2小时;两组患者于各项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极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密切观察、预防呼吸道感染、褥疮的措施及相关的手术护理等;观察者患者在护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做好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及时向其及其家属解释病情、手术以及相关的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并讲解疼痛的诱因,指导患者采取正当措施做好术前的准备护理;②入院后禁止患者饮食,禁止灌肠避免发生阑尾穿孔;③积极与患者交谈、沟通,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抚慰、开开导,减少其对手术的恐惧感;④做好相关器械、敷料及物品的手术准备;⑤术前对待阑尾穿孔并存在腹膜炎的患者,应针对性及时检查,若存在感染性休克则在术前做好吸氧、抗休克处理;⑥不排除会存在大量输液的可能性,应做好一定量的胶体液体来补充血容量;⑦手术中的配合护理,通常取右下腹斜切口,根据实际情况摆放患者舒适体位,对切口予以重点保护避免术后出现切口患者,帮助术者确定并切除阑尾,整个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保暖、遮盖,适当采用约束带、软枕等辅助用品;手术结束时,提前将室温上调,避免患者体温出现急剧下降的问题;切记进行腹腔的冲洗,防止扩散炎症,无需做引流处理,冲洗切口之后行一期缝合;若患者阑尾炎症状严重且存在大面积的粘连,在阑尾切除术后扔伴有局部少量的渗血、阑尾附近存在一些脓性渗液的话,应对患者行腹腔引流;⑧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引导患者尽快于手术结束之后下床走动,以此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尽快恢复胃肠的正常蠕动,避免发生肠粘连的问题;术后8小时之内多处于半卧状态,以此来降低伤口的张力与疼痛;⑨依据患者的不同的麻醉方式相应的选择卧位,例如行腰椎麻醉者去枕平卧,持续6到12小时,连续硬膜外麻醉者低枕平卧;⑩术后的并发症护理,如患者手术之后3天到5天时发现有体温飙高的问题,伤口持续疼痛则表明发生了切口感染;腹腔内阑尾动脉出血应及时镇静、平卧、静脉输液,做相应的止血处理;保证患者的皮肤、床铺整洁、干净、干燥,若老年患者应勤翻身;术后第二天可进些软食,若不存在严重的情况第3天或者第4天便可恢复正常饮食。

1.3观察指示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治愈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做统计分析。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20题每题5分,满分为100分;其中满意>85分;比较满意为60-85分;不满意为

1.4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2检验,计量资料以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经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效果比较

经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经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

3讨论

阑尾炎属临床常见疾病,该病症的发作时由于官腔中的细菌侵入到受损的粘膜中导致感染,同时与饮食习惯、遗传也存在相关联性【2】。在临床治疗中,急性阑尾炎除了粘膜水肿型可以保守治疗外,其余都应采取手术方式将病灶切除。虽然阑尾手术简单且成功率高,但密切的护理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患者施以有效、正确的护理可进一步促进其病情的恢复,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落实基础护理,可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贴心,感受到护理服务的转变。从大量的护理实践经验总结来看,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关键就在于术后与并发症的防治方面,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必要的基础护理方法之外,一般在术后3到5天的时间禁食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水进行灌肠,避免加速肠蠕动,而对于手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可适当应用一些轻泻剂;若患者同时放置了引流管,应在其血压逐渐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或者是低姿半卧位,促进引流【3】。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9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伤口局部观察和护理、和活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帮助患者康复。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转。结论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伤口局部观察指导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鉴别诊断较复杂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阑尾炎一经确诊,治疗相对简单,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操作相对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6例,男性76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4:1,年龄8-82岁,平均年龄45岁。发病至诊断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均有阑尾炎病史及体征,辅助检查支持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伴穿孔26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包裹16例。其中伴肠梗阻4例。

1.2方法

护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鼓励早期活动,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管护理,防治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术后并发症。

2术前护理

2.1心理干预

术前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术前护理

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如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可能为门静脉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腹痛的变化;剧痛多提示阑尾腔压力高,如腹痛突然减轻,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穿孔,应尽快手术治疗,嘱病人禁食、禁水。

3术后护理

3.1指导

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选择适当卧位,患者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避免误吸引起窒息。如腰椎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h-12h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硬膜外麻醉患者可低枕平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h,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位或低姿半卧位,可减轻伤口肿胀或疼痛,并有利于愈合,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物流入腹腔。

3.2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生命体征,每2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连续测量4次直至平稳为止。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必要措施。

3.3引流管的护理

对于炎症比较重的患者,术后一般都有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首先,因妥善固定引流管,低位引流,间歇由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尿液样液体,应警惕输尿管损伤,及时报告医生。留置导尿者,每日予以0.5%络合碘抹洗尿道口2次,每次抹洗应更换手套,预防交叉感染,并观察尿道口有无异常分泌物。每日更换引流袋,倾倒尿液时注意操作规范,并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因此,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尽早拔出导尿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3.4饮食护理

手术当日禁食,术后第一天可进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可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胃肠功能逐渐恢复,第3-4天可进普食,并逐渐增加饮食。

3.5心理护理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拒医拒护行为。因此,要做好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工作。应体贴、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耐心解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基本常识及演变过程、治疗方法,使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1切口感染

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减轻伤口疼痛,若患者感觉切口周围皮肤红肿、触痛,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处理。

4.2肺部感染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由于腹痛及切口疼痛,不敢翻身及进行有效咳嗽,致使咽喉部分泌物不能排除,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护理的关键:翻身、拍背,协助并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同时行超生雾化,使痰液易于咳出;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过高时,遵医嘱予以降温,并做好记录;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整、舒适,随时更换汗湿衣被,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4.3肠梗阻的护理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取的措施: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引流通畅,取半坐卧位,减轻膈肌压迫。严密观察腹痛情况,警惕肠梗阻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协助并鼓励患者多活动促进排气;腹部微波理疗,改善腹腔内血液循环,减轻腹腔炎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经上述处理,患者次日排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4.4腹腔出血的观察

患者反应有腹痛、腹胀,并伴有面色苍白、脉快、出虚汗、血压下降,应考虑腹腔内出血所致,必须立即平卧,吸氧,同时与医生联系,尽快对症处理。

4.5出院指导

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生、冷、硬、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发热、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5讨论

目前急性阑尾炎手术成功率很高,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特别重要。近两年来我院通过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体会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手术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外还应注意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因素。

参考文献

[1]朱红.实用心理护理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3

[2]张春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术后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6.

[3]李瑛,冯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36.

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篇10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86-02

1病因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多为肠道内各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除全身抵抗力下降外,发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肠功能紊乱:如肠炎引起的反射性痉挛,导致阑尾腔狭窄,管壁血运障碍,则促使阑尾炎的发生。(2)阑尾梗阻:阑尾壁狭窄,如有粪块、寄生虫等堵塞时,其远端死腔内的寄生菌大量繁殖,成为发病的关键。阑尾壁上的淋巴组织肿大、阑尾肿瘤等也可引起阑尾梗阻。(3)粪石压迫:停滞于阑尾腔内的粪块,水分被吸收后成为了粪石,可使受压处的阑尾黏膜缺血坏死,细菌入侵,从而导致急性阑尾炎的发生。

2临床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呈持续性,80%的患者有转移性腹痛。2胃肠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出现较早,但程度较轻,盆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可引起里急后重和排尿疼痛症状;弥散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3全身症状早期有乏力、头痛等。单纯性阑尾炎,体温仅轻度升高;明显发热、发生寒战、中毒症状较重,多为阑尾化脓、坏死;高热、黄疸,则可能为化脓性门静脉炎。

3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包括术前)的护理:①做好心理准备,给予心理支持。主动热情服务于患者,带患者至病房,熟悉病区环境,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及医院规章制度,减轻焦虑。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向其解释手术的目的,手术前准备的方法及术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打消患者顾虑,取得合作。②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疼痛时可教患者将双腿屈曲,以减轻疼痛。③饮食和补液。轻者可进流食,重者应禁食,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以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④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⑤保守治疗期间,在疾病确诊的情况下可是但应用解痉剂,但禁止应用强力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同时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肠内压力增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腹痛加剧,体温升高,脉率、呼吸加快及局部有腹膜炎体征,说明病情加重;如果患者腹痛减轻,体温下降,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可继续保守治疗;如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应考虑为门静脉炎的可能。⑦术前准备:做好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主要脏器功能的检查,做好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嘱患者术前6h禁食水,对以有腹膜刺激征的患者术前置胃管,根据医嘱给予术前用药,按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等用物。

术后护理:①:患者因麻醉而意识不清时,应有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并帮助患者翻身。要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及皮肤清洁工作,并协助其饮水、进食、排便等,老年患者术后注意保暖,经常叩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患者回病房后,按其不同的麻醉方法给予适当卧位,患者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避免误吸引起窒息。腰椎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6h~12h,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可低枕平卧。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h,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可减轻切口肿胀及疼痛,并有利于愈合,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②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每1h测量血压、脉搏1次,连续测量3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腰麻、硬膜外麻醉,去枕平卧6小时后给予半卧位;全麻,需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③饮食: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第2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胃肠功能逐渐恢复,第3~4天可进普通食物,并逐渐增加食量和次数,如果不适,再次改为半流食。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或穿孔的患者要在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方可进食,但勿进甜食或牛奶,以免引起腹胀。④早期活动:轻症患者术后6h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及老年人可在床上多翻身,活动四肢,待病情平稳后应及早下床活动。术后24h可适当活动,有助于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肠粘连,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⑤做好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按医嘱给予抗菌、补液、止血治疗。注意伤口情况,避免弄湿,并且在咳嗽或大笑时,均需按压伤口或以腹带包扎,以免引起疼痛或造成伤口裂开,伤口疼痛时,可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做好心理护理,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⑥伤口换药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疼痛及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如有红肿可给予伤口理疗。⑦心理护理:术后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腹痛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腹痛,大部分解释病因,分析病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怀和体贴,使患者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励,减轻思想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4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4.1预防感染:术后3d~5d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患者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落,患者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

4.2腹胀处理:因胃肠功能抑制,咽下空气及肠内容物引起病常为阵发性脐周或上腹隐痛,然后逐渐加重,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80%的患者有转移性腹痛。腹痛突然减轻,并不一定是好现象,可能是阑尾梗阻解除或阑尾穿孔[1]。

4.3术后疼痛:正常术后疼痛于麻醉作用消失后最严重,随后逐渐减轻。若疼痛较重,影响睡眠休息,可遵医嘱酌情给予一般止痛药,如果术后第3天仍疼痛较重,必须查明原因,观察是否切口感染,并妥善处理。

4.4腹腔残余脓肿:患者表现术后持续高热,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进而出现中毒症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建议做引流手术。

4.5粪瘘: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均可导致粪瘘。粪瘘通常为结肠瘘,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肠周围,无弥散性腹膜炎的威胁,体温不很高,营养缺失亦不严重,

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也可导致腹腔内出血,要做好检查。

4.6健康教育:保持良好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餐后不剧烈运动,尤其跳跃,奔跑等。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防止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自我监测,发生腹痛或不适及时就诊。阑尾炎周围脓肿者,出院时应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次住院行阑尾炎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