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治理意义十篇社区治理意义十篇

社区治理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8:28

社区治理意义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不断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针对我国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决定》。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各地区、部门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各类问题,形成了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些年来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证明,必须继续坚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工作方法,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的力度[1]。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长期坚持下去。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活动的漏洞;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居民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

一、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队伍落实各项综治工作措施,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要求,以及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强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探索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促进社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二、当前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社区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繁重,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共同体,广大居民迫切希望将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安全、温馨的港湾,这就是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因此,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

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通俗地讲就是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要用齐抓共管的手段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面对社区面积大,外来人员多的复杂的情况,社区领导首先把搞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首位,强调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适时的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意见,正在逐步的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贯穿于社区的和项工作之中。

三、新时期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建设内容

新时期在全社区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社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搞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有利地维护社区政治社会大局稳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刑事和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区站在实践执政为民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了新形势下维护稳定的长期性、艰巨性,充分认识了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性,把平安建设作为了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社区加快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把打击严重影响安定团结局面的不利因素作为综合治理的主题

正确执行政策、法律、法规,拓宽思路,加大力度,切实解决一些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认真做好矛盾排查处理工作,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及时发现和掌握小区的不安定因素,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排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尤其是关系到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问题,要慎重处理,采取政策引导和耐心说服等办法,努力避免矛盾激化。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基层创安活动

不断加大基层创安活动的力度和深度,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治安防范机制,按照抓落实、再深化、有创新、求实效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创安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完善群防群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机制,推动综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4.加大治安管理力度,把各项治安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对社区的治安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规范操作,预防和控制犯罪,摸清底子,掌握实情,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

5.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深入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在社区内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实到户,通过播放普法教育宣传片等活动,把“法”贯彻到人民群众中,使群众都知法、懂法,为社区政治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6.把深化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作为我们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

我们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树立长期斗争观念,对重要任务和工作重心作新的调整,即从大面积开展教育转化,遏制“法轮功”非法宣传、妖言惑众,使其无立足之地,无祸言之机。

四、今后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

社区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经社区领导研究,结合社区实际,对社区内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

社区治理意义篇2

一、认真组织深化学习

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要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认真总结前阶段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的成果。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化学习。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党组(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党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每月至少组织一个专题的学习:一是强化党的领导理念。认真学习《文选》关于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组织观看《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资料片,讨论如何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二是强化执法为民的理念。认真学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联系近几年领导干部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件,从思想上深刻剖析执法为民理念是否坚定,并进一步研究从制度上防范领导干部腐败的措施,切实加强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三是强化和谐社会理念。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全省、全市、全区政法会议精神,对照“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和“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做出新贡献”的要求,认真清理执法观念,全面健全制度规范,提出和修订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具体举措。

要大力抓好全体干警的深化学习。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学习《文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作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法治*、平安*建设,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作贡献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广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中入脑入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二、扎实开展集中培训工作

要认真总结20*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紧密联系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分层次组织干警进行专题培训,并将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一是组织对新任领导干部的培训。为使新任领导干部尽快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全区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组织安排新任领导干部参加市、区举办的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题培训,着重在培养领导干部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行政工作上下功夫。

二是结合实施“五+x”工程,抓好公务员队伍的培训。要结合实施“五+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关内容,列入“菜单式”选学课目,提高公务员队伍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三是集中对新进司法行政系统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政工部门、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结合各种培训,对2000年以来新录用到司法行政系统的青年干警分期分批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集中培训。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增强集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要通过培训,清理和纠正与社会王义法治理念“不相符”、“不适应”的执法思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真正把社会王义法治理念的精髓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固化为执法规范。集中培训结束后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不及格的就地进行再培训。

三、深入开展“以案析理”活动

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要重点在一线执法干警中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开展“以案析理”活动。要搜集整理本系统、本单位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社会影响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典型案例,既要有成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和谐社会的正面典型,更要有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反面典型。要认真组织干警收看阅读有关案例资料,组织一线干警进行深入剖析,展开大讨论,以案说法,以案明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辨是非,正确掌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正执法、规范执法的准则。要联系“身边人、身边案”,认真自查,撰写心得体会,并在讨论会上发言。要注意发现、培养和树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广为宣传,引导广大干警从自身做起,把做好执法工作的过程,变成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

四、在“五五”普法工作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客,精心部署,认真安排,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贯穿于“五五”普法的始终。要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考试考核、法制讲座等活动,组织广大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社区居民等普法重点对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严格组织集中教育的考试考核工作

要继续坚持以考促学,通过知识竞赛、考试、随机抽查等方式,强化广大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精神实质、践行要求掌握的力度。5月份,区局将按照要求对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干警掌握知识的情况认真进行考试考核,为接下来省厅和市局的考试考核作好准备。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要组织补课;对个人考试不合格者,要离岗培训。要在认真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检查督导,确保集中教育落到实处,确保考试考核没有死角盲点。

六、切实加强对集中教育的组织领导

要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

一要领导带头。全区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接受教育、带头到基层宣讲。上半年,各司法行政机关主要领导至少要联系实际向干警作一次宣讲报告。

二要落实责任。各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要继续抓好教育联系点,培养、发现、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好的经验和典型,树立规范执法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为今后长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社区治理意义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充分发挥、调动国土资源系统所在社区内单位、居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社区义务巡逻防控,使社区刑事、治安发案明显减少,治安好转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社区义务巡逻防控工作,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义务巡逻防控格局,国土资源部门所在社区发案明显减少,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三、组织领导

成立市国土资源局社区义务巡逻防控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各县(分)局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巡逻指导、宣传报道和督导等方面工作。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1、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义务巡逻防控动员,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和所在社区居民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意识,参与义务巡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报纸、网络、信息专刊、板报墙报等形式开展大宣传、大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义务巡逻防控工作,把社区义务巡逻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结合部门实际,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社区治理意义篇4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档案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学习培训,查摆存在问题,集中加以整改,使广大干警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富裕、平安、文明、开放、生态、活力的“新兰山”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

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施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体现,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灵魂,是确保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思想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的客观需要。认真搞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司法行政机关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反映和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国体,反映和坚持了党的领导,反映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映和坚持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反映和坚持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结合我局队伍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做到五个坚持:既坚持对法律负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统一性,履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一致性;坚持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二、方法步骤

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共分五个阶段,即:动员和培训阶段、集中学习教育阶段、查摆剖析整改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巩固提高阶段。版权所有

(一)动员和培训阶段(5月下旬至6月初)

5月27日局党组组织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召开动员大会,下发实施方案,使全体干警明确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要求,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端正态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部署上来。

(二)集中学习教育阶段(6月初至9月下旬)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区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有关文件和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文件;学习全国、全省、全区政法工作会议文件;按照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认真研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及《辅导教材》。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每名干警要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精读有关内容。学习过程中,要对五个专题逐一进行讨论,干警要紧密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狠下工夫,认真清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习惯认识和做法,切实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来。对每一个专题,人人要写出自己的思想总结,包括思想认识、学习收获。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理论引导与现实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全体干警普遍受到一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三)查摆剖析整改阶段(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1、查摆问题。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干警和职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指示精神,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从五个方面进行查摆:一是依法治国的理念树立的强不强,有没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二是执法(执业)为民的理念树立的准不准,有没有对“为谁执法(执业)、靠谁执法(执业)、怎样执法(执业)理解得不准的问题;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树立的牢不牢,有没有执法(执业)不公的问题;四是服务大局的理念树立的实不实,有没有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五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树立的坚定不坚定,有没有党性观念不强的问题。各单位在查摆问题过程中,要着重从涉法涉诉案件中查找问题,从人民群众的投诉和反映中查找问题,从人大、政协及社会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查找问题,从新闻媒体披露的执法不公案件中查找问题,从执法权力相对集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部门、重点单位以及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执法(执业)环节、重点执法(执业)岗位和工作人员中查找问题,从查处的干警违法违纪案件中查找问题。

2、剖析思想。对照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干警和职工都要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剖析,找出问题,形成思想分析材料。凡查找问题不认真、思想分析不深刻、整改措施不扎实的,要推倒重来。

3、整改问题。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及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单位要根据查摆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从源头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逐一列出台帐,明确整改的时限和责任人。所有参加教育活动人员的整改措施,要分层次在本单位以适当形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领导班子成员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要向区司法局审查备案。在整改期间,要对照2005年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专项整改活动中查摆的问题看有没有还没整改的,或还没完全整改的,要结合这次教育活动一并彻底整改。

4、警示教育。利用反面典型在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和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中开展一次警示教育,通报一批干警及执业人员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

(四)检查验收阶段(11月中旬至11月底)

全员考试。根据省市区政法委的安排,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中央政法委统一安排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考试,并采取适当形式对考试成绩予以通报。

检查验收。活动结束后,要组织检查验收。区司法局要对各单位的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主要看组织领导是否得力、学习教育培训是否扎实有成效、查摆和整改问题是否彻底、思想剖析是否深刻、制度规范是否健全、成效是否明显。主要采取明查暗访、重点抽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检查验收。检查要走群众路线,通过问卷调查、群众评议等形式对干警、执业人员的执法(执业)行为、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进行监督评判。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补课。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活动情况进行自查,将自查报告于11月1日前报区司法局政工科。版权所有

(五)巩固提高阶段(12月份)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好政治法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单位要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育来抓。在教育活动的后期,要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针对查摆整改问题台帐,看有没有还没整改好的问题。要进一步查摆问题,看近期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做到查漏补缺。要继续学习有关领导讲话、有关会议的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

三、基本要求

各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统一执法(执业)思想,提高执法(执业)能力,理顺执法(执业)关系,加强执法(执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作为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的首要环节,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本单位工作全局通盘考虑,建全领导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和责任机制。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各职能科室处所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局成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联络点和定期巡查制度。

2、突出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各单位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本单位的教育活动,还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带头学习培训,带头清理整改。领导班子成员,要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对本单位在法治理念和执法(执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总结教训,认真整改,作出表率。

3、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四个结合”。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先进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学习相结合,统筹安排,互相促进;与开展“忠诚”教育结合起来,始终抓住忠诚政治本色教育,把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成一支忠诚可靠,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司法行政事业,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能够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能征善战的钢铁队伍。与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结合,围绕司法行政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开展教育,在学习教育中,广泛开展执法(执业)实践活动,解决工作中背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工作,检验教育效果;与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不断提高执法(执业)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区治理意义篇5

第一步:“三改变、三坚持、三强化”正确定位“片警”角色法

“三改变”。即改变片警无权无位无意义的表面认识;改变民警认为会办案就是会工作而放松学习研究的消极意识;改变公权支配下的命令群众参与警察主导下的社区治安的惯性思维。邓良义认为“片警”无权、无位、无意义的认识比较表面,如果深入学习研究和探索,就可以体会到片警其实就是警务区内的“最高治安行政长官”,对于辖区内无论是级别多高的单位,背景多大的企业,或是无论任何一个住户、团体“片警”在某种程度上均可以行使自己的治安管理的“公权”。

“三坚持”。即坚持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则;坚持警察职责意识;坚持公务员的公仆本色。邓良义认为作为一名“片警”首先在辖区要树立一种人格魅力,其次要强化自身作为一个公务员的公仆本色,对警察“份外”的工作,要竭尽全力去主动工作,即使做不到的,也要表现出最大的诚意。

“三强化”。即强化以服务促管理的理念;强化执法为民思想在具体小事上落实的意识;强化社区民警个体表现关联警队整体形象的责任意识。例如在清理常住和暂住人口的问题上,他采取主动上门,主动讲暂住人口登记核察对于房主保护的利害关系,群众在得到服务的同时,公安机关落实了辖区人口的动态掌握,为公安整体工作提供了保障。

第二步:“一二三四”广告式自我推销的警务公关切入法

社区民警如何实现得到辖区群众的认可一直是个难题,邓良义总结出切入社区工作广告式自我推销的警务公关法,并提出了一忍受、二言明、三回访、四宣传的“一二三四”警务公关法。

一忍受。即一定要压住性子接受群众的牢骚、批评、讥讽、冷漠甚至是对抗,坚持入户走访,坚持宣讲政策,让群众将心中的不满疑虑发泄完了就可能出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好局面。

二言明。即入户调查或开展安检工作一定要言明身份,说我是这个社区的片警,以后很长时间我会全天候为你服务,言明自已主动上门服务的诚意。

三回访。即坚持所有住户每年必须回访一次对警务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坚持凡有求诉或案件被处理过的人必须主动回访一次,坚持对重点工作对象做到不定期回访。

四宣传。即每户发放一张警民联系卡,每天必须着警服在辖区巡逻一遍,每月一期治安形势通报,每栋楼至少一张“邓良义警务告知单”。

第三步:“垃圾回收式”社情民意信息分捡处理法

在多数民警认为收集警务信息主要是收集事关公安工作的,对于无关的社情民意不去注意,但邓良义认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警务工作中如果不了解工作对象的所有情况,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工作就有可能出现被动局面。所以他在入户调查、回访等所有工作中,坚持用“垃圾回收式”方式处理社情民意信息。随身不离社情民意信息记录簿,广泛记录接触对象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生活困难甚至生活中曾经有过的不幸等等,并定时进行分捡处理,转记入各种工作台账簿。

6年来,他共用过的记录簿共26本,各种信息上万条,单就辖区居民的联系电话一项就达2000余个,几乎涵盖辖区住户95%以上,为日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决策依据,真正实现了警务信息基础化的要求。

第四步:“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社会治安资源调动利用法

警务室面临没有办公场所,邓良义向辖区单位运管所协调了办公用房,又组织群众自发捐桌椅板凳,解决了办公问题。接着动员组织辖区内退休职工、干部组建了义务联防队。在辖区设置警务信息点9个,在册治安信息员20多名,另有100余名编外治安信息员,还将辖区企业的126名保安员,内保单位的69名保卫专干纳入管理,指导其充分发挥职能,形成了一张强有力的治安际控网。

对于86名义务联防队员,邓良义给予报酬仅仅是真情投入,和引导离退休人员业余生活两大法宝,使得联防队员们把参与防控工作视为生活的娱乐,同时又让他们继续体验到对社区、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价值感。几年来,社会联防力量为侦察破案提供有价值线索,17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人员21名。

第五步:“4・23”突出实用的基础工作信息科学分类法

根据6年来实践工作不断体验和完善,邓良义本着“不为台账而建账,本本都要有力量”的原则,整理出社区警务工作台账。4大类23种,分别是:

人口管理类:常住人口登记簿(实际人口);常住人口人户分离登记簿;暂住人口登记簿;常住人口索引簿(按单位、楼群分类);暂住人口索引簿(按楼群、出租户分类)。

群防群治组织管理类:内保单位群防组织及成员登记册;安全防范工作会议记录本;群防组织巡防记录本;群防组织重点防控部位(人)登记册。

治安管理类:警务室治安案件受理登记簿;案件查处统计表;群众来信来访记录本;社区治安巡逻记录本;调解案件登记簿;安全检查记录簿。

综合类:辖区住户通讯录(含内部单位、住户、治安联防组织及成员);辖区平面示意图;辖区楼群及楼层分布平面示意图;公私房出租户登记簿;公私房安全责任书;要害部位安防台账;特种行业管理台账(消防平面图、法人身份证资料、从业人员登记、营业执照复印件等);重点人口登记台账。

第六步:“一二一”文化搭台,真情联通,警民互帮互动式和谐社区促进法

社区警务是一种新型的警务模式,更是警察与社区公众相互共同探索和寻求保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的警务战略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点,邓良义总结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二一”工作法。一即选一种警民沟通的载体,二即用两种警民互帮互动的措施,一即达到一个目标。

例如2004年他组织了全局首台“社区警民情联欢晚会”,一台晚会他训练了6个月,使得来自辖区的群众演员在参观训练半年多时间里有了更多的接触。11月19日演出的当天,更有2000余名辖区群众竞相欢呼,警民情谊得到充分展现。不仅成为沟通的载体,同时也体现了警民之间的互帮互助。

社区治理意义篇6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区域治理;制度创新;政策转型

一、新区域主义理论阐释

(一)理论渊源

20世纪30年代末期,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中型城市工业水平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区域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主导下的区域主义(Regionalism)应运而生,以其强大的组织推动力度为城市区域规划和协调运作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撑。此后到20世纪80年代,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延伸,后工业社会的合作形态和生产经营模式催动着区域合理化发展的态势。城镇区域化、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新区域地理学”随之兴起,通过区域融合机制实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合理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为新的区域规划相关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

(二)基本内涵

与旧区域主义理论内涵相比,新区域主义理论在肯定区域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模式下的发展思路下,进一步批判和发展了区域主义,使新区域主义更多地赋予“复合、集约、创新、合作”的理念而被区域资源整合相关政策实践加以广泛运用。基于协作治理的新区域主义主要体现了以下的理论内涵和特征:

一是“多元性”。相比旧区域主义理论指导下单一的自上而下直线型政府驱动模式,新区域主义理论引入了各层级政府、非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团体等多元治理主体,在既定的范式规范下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二是“综合性”。新区域主义所涉及的范畴、内涵、形式和外部表征与传统的区域理念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以区域之间协同的领域综合性为准则,打破区域主体政府间的直线单向度,贯以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海外组织等多元参与主体的综合协作。

三是“介入性”。新区域主义的政策指向具有一定的介入性特征,力求从区域内部与外部地缘建立起稳定、高效、持续的可协同性发展,引入更为广泛的兼容型区域合作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壁垒。

二、新区域主义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

(一)理论指导

在信息系统化高度发展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新区域主义基于规范性与科学性视角为日渐延展的公共事务项目范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范式。新区域主义的核心概念的提出,首先在治理理念上扩充了区域整合的主体范围,从政策制定上提倡公权到私权的让渡;其次,不同于旧理念时期传统的国家一元化治理模式以及单一的治理主体,从源头上提出了多级治理(multi-levelGovernanceSystem),构建复合型区域参与机制与互动网络;再次,引入公民社会和私人部门等多元治理主体,实行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团体、私营部门等主体的联合治理(Joined-upGovernance),形成一种嵌入式经济和政治发展新模式,推动非政府组织及私人部门参与。

(二)实践模式

1.多种层次的区域功能空间

西方学者根据多极化的经济政治合作模式提出的区域性(Regional)概念和区域发展阶段论观点,将区域治理在功能取向上划分为五大层次,即区域空间(元区域)、区域复合体(作为社会体系的区域)、区域社会(区域公民社会)、区域共同体(一种行为主体)和区域国家(一种制度化的政治实体)。[2]

2.网络化的治理决策模型

在治理理论和系统理论视野下衍生的新区域主义,从政策实践上打破了旧区域主义“自上而下的传输路径”和“依靠传统制度均衡维持区域秩序”等观点,引出了具有联接性的网络化治理路径。突破先前垂直的单向性“命令―服从”关系,向“平等、民主、协商”的秩序下不断发展。

3.多重价值目标的综合平衡

新区域主义的实践模式在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区域结社等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即通过利益整合、资源划分、产业调和等制度手段实现区域间的互惠共赢。在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目标的要求下形成了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3]

三、我国区域治理战略转型的困境分析

与起步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区域治理和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支撑体系与实践模式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当前的主要探讨方面还流于“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形式,相对于新区域主义提出的价值概念即“关注社会公平、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有所差距,具体面临以下几种困境:

(一)制度设计功能薄弱

目前,我国区域治理的理论基础和还基本停留在旧区域主义和理性官僚制模式的层面上,在指导源头上未能给我国新一轮的区域合作规划发挥高效的制度设计功能,由于对系统治理理论本质概念理解的相对欠缺,我国的区域制度设计未能充分体现出区域治理中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平等参与性和制度认同感。

(二)政策支持尚未到位

当前形势下的区域合作治理实践需要高效合理的政策体系的支持,而我国尚未形成在一体化和城市化双轨背景下作用的规范的区域治理公共政策模式。目前区域政策的实施缺乏目标导向和行动导向,未能够在法律制度层面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加之政策逻辑在实施过程中的模糊性和封闭性致使我国区域保护主义、产业垄断、“竞合”失效等问题逐渐凸显。

(三)实施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原有的制度机制带动的区域规划路径多集中于产业分割与合并、城市区域规划、新型城镇化、城市功能集聚与整合等方面,而在综合区域资源配置、政府与多元治理主体良性互动机制以及空间网络规范机制等尚未得到深度研究。需要从多方治理主体统筹区域发展研究等方向出发,“促进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等其它专项政策的相互匹配与融合。”[3]

四、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治理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复合化的双轨作用下,我国新一轮的区域规划政策亟需着重于新的政策转型、模式转换和体制变更,通过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实践经验,对推进我国区域社会包容性和地缘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政策转型:树立规范的法律框架和制度逻辑

就我国目前存在的区域法治建设问题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的解决,亟需构建一套顺应目前全球化背景与后公共管理语境的法律框架,将现有的垂直且单一的区域治理模式从制度设计层面尽可能地转型到多元网络化治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看,“利益平衡既是一个法律设计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重新架构的问题。”[4]完善合理的法律框架能够引导我国秉承科学且高效的区域发展理念,破除计划经济时期和旧区域主义时期传统封闭的理性物质化区域观念。

完善区域制度健全机制,结合特定区域实际情况,对区域规划实施机制加以取鉴以明确区域治理政策行动主体目标及其责任使命。区域规划决策部门作为主要导向的区域规划行动主体需要在制度实施源头上树立科学的区域观,在规范性的政策文件指导下合理下放职权于下级部门,克服旧体制下的多重职权管理和弊端,从而推动我国在现阶段的区域体制变革。

(二)模式转型:架构复合型网络协作体系和区域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区域规划转型目标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适时干预区域经济政策的思路从传统的“自上而下”路径转变到“自上而下”的规划趋向,形成由地方政府提出方案设计而中央政府审核批复的区域开发战略的转型实践。

地方政府在区域改革目标的引领下开始探索适应于本地区的发展状况的转型策略。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5月24日组织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在明确区域合作必要性的前提下,建立起网络式区域合作模式。

图1长三角区域规划“三结构一网络”范式图

“三结构一网络”套路范式强调在重构区域经济格局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环境、人口发展中的良性互动,摒除传统区域主义下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弱化造成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同构现象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竞合”双赢。

(三)机制转型:提升区域空间功能和健全良性互动机制

新区域主义中提出的区域层级概念,要求转型过程中的各类区域维持在多重空间尺度的运动范畴下,不仅仅包括了国家层面之上的各类区域,还囊括了国家层面之下的各个微观治理层级。这一空间理论的转型能够为我国目前存在的区域问题有关键的启示作用:一方面,当前国内在区域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机制建设中的欠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流的空间’与行政管理‘点的空间’有所分离,”[5]另一方面,在亟需打破我国行政区划阻隔的现实环境下,解决特定区域的发展问题和培育区域间“次增长极”的目标需要从各区域内部形成统一的协调空间机制,发挥新一轮区域政策的空间效应。

健全我国区域治理良性互动机制,要求建构一个集“网络机制、组织机制、协调机制”于一体的区域规划全过程模式。

首先,区域合作的网络机制建立需要在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机构及其与社会组织构成全面的沟通合作网络,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展横向和纵向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从而为区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信息交流、文化融合、政策调整以及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自我提升和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区域合作组织机制的建立,前提是明确制度化的区域规划协调责任主体。随着新区域主义思潮的逐渐渗透和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执政实践中应该全面考虑到现代公共治理语境下产生的纷繁复杂的区域问题,意味着需要一个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驱动价值取向的特定治理模式,从单独依靠政府能力转型到借助其他力量进行合作以达成共识并协同行动。

最后,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建立,旨在厘清区域政策与规划在社会治理区域中的功能范围。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需要由上级政府部门设立有权威的协调性机构作为支撑保障,如设立“国家区域规划委员会”负责制定部级区域规划,实施区域产业布局谋划,协调跨省区治理主体利益关系等,同时在下级的区域层面设立对应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域具体协调事务,让各个子区域、经济主体、企业、单位、社会组织都能够积极活跃于全球化氛围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灵活的、广泛的合作发挥区域经济轮轴和辐条的作用。(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殷为华,沈玉芳,杨万钟等.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12-15.

[2]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J].国际观察,2007,(5):58-64.

[3]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社区治理意义篇7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的一种模式,“村改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原有的基于地域空间和血缘伦理的“乡土文化”,改造成为具有现代城市文明内涵的“社区文明”。改造后的“社区”,不应该只是原有村落利益共同体的私有财产,更不是原有村落家族或族群的“圈地化”,而恰恰是要打破传统乡土意义的空间和利益“区隔”,形成一个具有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共同家园”。

社^文明建设需加强综合治理

推进社区的综合性改革和社区文明建设,需要以加强综合治理为支撑和道路。所谓综合治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社会各领域之间,主要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综合治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社会秩序、公共福利、生态环境、精神追求等问题就会凸显为社会建设的关键议题,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逻辑。具体到“村改居”实践中,加强综合治理,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所呈现出的新的时空特点,尤其要深刻认识到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从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高度,加强社会治理顶层设计,克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片面性、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等问题,使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第二个层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元主体的综合治理。在中国语境中研究和开展综合治理实践,不仅要遵循治理的普遍规律,而且要注意从中国治理的具体问题出发,在发掘基层治理特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经验对治理问题的重要理论贡献。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传统,社会组织不是与政府对立,而是共同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党的主要任务不是赢得选举,而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组织和引领的重要功能。可以这样说,多元治理的理念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多元协同的综合治理,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的理念创新和宝贵经验。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综合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理解多元协同的综合治理这一中国特色,必须高度评价和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多元主体综合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价值引领,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治理不可动摇的价值标准,是评价传统“乡土文化”向“社区文明”转型的重要指标。

二是“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治理过程的组织优势。江欣苑社区党委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构建了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四方共治的格局。

三是道德榜样,充分发挥每一个党员在社区文明,特别是道德建设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村改居”的人口往往由传统农民转型而来。面对复杂的利益冲突,面对与日俱增的社区外来人口,如何保障治理主体能够打破自身的利益狭隘性,打破原有乡村或家族的权力结构,在治理决策上以公共性的利益和秩序为导向,引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治理人才和科学机制?这就需要社区成员能够正确处理“公”与“私”之间的矛盾。不难发现,目前一些“村改居”的社区治理,只是单向地把外来人口当做管理和控制的对象,“同管理、同服务”往往难以实现,甚至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激化本地人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矛盾,形成社区内部“二元社会”,隐藏着巨大的社会治理风险和破坏性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社区文明建设的成败就至关重要了。讲,“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了党员和普通群众的区别。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党员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尽最大努力增加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

社区治理意义篇8

关键字:社区治理;多样化;公民参与;网络;开放式;意义

社区是城市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服务,经济组织运行、不同阶层居民生活等多方面交织的区域性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结构最基础层面上的社会单元社区,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社区治理,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日益表露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迅速增长,社会的高风险度增加。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以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为前提,只有采取社区治理的多样化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和谐目标。

一、社区治理多样化问题的界定

就社区自身方面来说,社区在意义上是多样化的。这是由于居民的流动性,经济结构的调整,郊区的兴起,一个全新的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摒弃了集体密度的社区。因此,社区已经成社区在意义上是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社区已经成为支离破碎的地方,也就是说人们共享相同的领土几乎消失了。如果人们的社交网络还存在的话,那它们可能成为一种结合的类型:其延伸出的领域未必涉及邻里之间了。其他的人则更为分散,则社区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公共治理理论家博克斯的核心观点是:“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我们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一个地方,我们期望发现自己成为能够连续、自主决定和控制我们自己地方公共生活的主体。”这一观点强调了社区治理中的公民自治的权利。

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地方政府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国就是采用这种多样性的地方政府模式使单一制完成了西方的联邦制的使命,同时,也维护了一个大国的统一和稳定。我国地方政府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为三种模式:普通集权模式、民族自治模式及特区复合模式,这三种模式构成了中国地方政府模式的特色。社区在地方政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能力和传统而言,每个地方的社区在解决问题和组织以及实施措施的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地方政府模式的多样性使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不同模式下的地方政府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社区治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社区治理的多样化进行前瞻性的探讨。

二、社区治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地方政府的不同模式要求社区治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其原因为:

一是期望通过社区治理来抑制某些能够用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资源。

另一个是希望通过社区治理来提高民主发展中的民主参与能力。社区在这两个方面可能扮演一个更为中心的角色:

第一,社区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可以填补,尤其是在公共预算缩水的情况下;

第二,社区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服务而且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政策。我国社区治理的最大特点就是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行政化”是“城市政府力寻求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平衡,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地实现社会再组织的过程。政府制定统一规划,依靠行政力量,由外向内,由上而下,重构”纵向到底、横向到变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社区的各项活动不能在孤独和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它们必须联接成为有机的整体,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得以在公众展现。

因此,基于这些原因,社区治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网络式的社区治理以及开放式的社区治理。

1.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模式实际上是政府与社区两个治理主体之间的不同选择。我国的社区虽然是法定的群众基层自治组织,却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居民在治理中相对弱势。美国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与政府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援助和制度权利来提高美国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缺乏社区自治的“根基”:成熟的市场经济,长期酝酿的公民社会,以及由此衍生的民主法治精神。而国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提高社区自治水平、实现社区自治才是完善社区治理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治理主要可总结为三种模式,即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新加波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及日本的混合管理模式。这三种不同的模式都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随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公民参与公共行政成为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因此,公民参与主要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我们倡导采取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加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需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对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自身权利的维护、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等方面。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事务也相对复杂起来,居民与社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社区的各项需要也最为了解,而且只有公民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了公民的参与,邻里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就更易于调节,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此外,提高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还需加强公民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助。

为了保证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有效性的原则:首先,公民必须了解其所在社区的治理原则。就如公共治理论论家博格斯指出的观点: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在一个地方,我们期望发现自己成为能够连续、自主决定和控制我们自己的公共生活的共同体。在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规模是自下而上的选择过程;其次,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原则。这意味着公民拥有更多选择和决定社区未来的机会;再次,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原则。由于公民是社区的所有者,所以社区代议机构只能是公民的服务者而不是上级;最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表达清晰性。这个原则直接影响着社区决策。

总之,我国的社区治理不仅是基于公民的政府功能的提高,而且是公民社会质量的改善。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几乎全部是政府启动,政府主导的,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完全由社区主体组织或其他非政府组织主导的社区建设个案。因此,通过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区治理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网络式的社区治理

目前,我国社区的软件建设发展滞后,突出表现为社区自治能力弱,社区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全,社区公共设施居民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满意度上升缓慢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社区建设模式产生的垂直结构制约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严重影响了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发展,人们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减少了,而社区网络化发展逐渐成为当代社区治理的手段之一。采用网络式的社区治理有利于缩小社区空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具有灵活性。因为其是通过网络和市场原则来自建的由网络来治理。此外,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网络通常能灵活的与公共组织,私人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安排。

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摒弃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观念,逐步放权,引入多方主体参与到提供公共服务中。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市场的力量和企业家精神改善公共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效能。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可以增加政府工作的协同性、整体性,优化政府结构,实施组织整合,纵向减少层级,横向加强协同。此外,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灵活性和迅捷性,并建立在数字化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地方或社区的工作协同机制。

总之,网络式的社区治理虽然在降低政府工作成本获得了理想成效,但是其只能反映社区的一个较小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其中可能存在不稳定或者不肯定的影响社区治理的因素。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治理难以避免走向其反面而达不到治理的理想目标。网络式的社区治理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优点,其缺点我们也不可忽视。我们相信,网络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能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3.开放式的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基于社区自治来吸纳社区各类组织的参与过程。这种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实施的治理是一种“封闭式治理”。大多数的治理,不论是国家治理、城市治理、乡镇治理,基本上都是“封闭式治理”的模式。但是,在社区实施封闭式的治理是不妥的。我国城市的封闭小区可能在围墙内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公民治理”形态。但是小区的“经济准入制”,围墙和保安就如同公民身价的间隔一般,这将是影响我国城市发展、社区发展的重大障碍。

社区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其和所有的组织一样,都不可能是与环境绝对割裂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社区治理必须依赖于外部资源的输入,而外部资源的输入过程则是外部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制度的演化,在开放式社区治理模式下,外部主体的参与不是为了控制社区,而是致力于社区发展和提供社区治理水平。因此,外部治理主体对社区实施的是一种新的复合治理机制,也就是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更加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参与性。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所要强调的是社区治理主体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这也就意味着社区外的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创新来参与社区治理。开放式的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首先,明确社区、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从“二元对立”演化为“伙伴关系”,解决了社区治理的主体问题;其次,通过实施复合治理,解决了社区治理创新机制问题;最后,通过帮助社区获得资源信息和合法性,解决了社区发展的动力问题。

总之,在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既为社区发展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为社区发展带来了系统性和制度性的风险。开放式的社区治理始终需要关注的是防止内部主体过度依赖和外部主体过度控制的两个问题。伴随着社区治理的发展,开放式的社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社区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方式。

三、社区治理多样化问题的研究意义

社会发展应该从社区治理开始,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没有基层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一个健康、成熟的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居民的互相合作的社区。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自主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民合作所依赖的社会资本。

社区治理的方式需要采取相应地多样化来对应地方政府的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社区治理的公民参与式、社区治理的网络式以及社区治理的开放式对目前或者未来的社区治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理的民主性。社区治理的主体有政府主导变为公民主导,这样有助于社区治理的“本土化”发展,同时,也相应地加强了社会民主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网路式的社区治理有利于社区治理的局限性。网络现在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交流方式,网络是虚拟和多功能的,它可以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同时也打破了社区因地理局限使治理难以达到有效的目标的局限;

第三,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理的优化性。社区治理需要外部主体的参与,只用通过外部主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则可以依赖外部资源来优化治理的条件。

总而言之,社区治理多样化的问题研究对社区治理的发展具有可靠的参考依据和为未来社区治理的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国光.郑永年.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3]魏红英.架构下的地方政府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陈兆旺.亚里士多德公民自治思想要论[J].理论月刊,2012,(08).

[6]李玉华.论我国“公民治理”现状与发展—透过“景洲现象”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

[7]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网络化社区治理[J].游样斌译.国家行政学院报,2006,(03).

[8]徐君.公民治理理论析论[J].北京行政学院报,2006,(03).

[9]杨雪冬.风险社会中的复合治理与和谐社会[J].探索与争鸣,2007,(02).

[10]徐中振,徐坷.走向社区治理[J].党政干部论坛,2005,(05).

[11]amstein,Sherryaladderofcitizenparticipation[J].Journalofamericaninstituteofplanners,Vol,35,1969.

作者简介:杜锦(1988.11-),女,湖南泸溪人,苗族,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行政管理专业。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J].中州学刊,2005(02).

社区治理意义篇9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现有社区义务巡逻队资源,参与社会治安巡逻,通过警民联合巡逻、单位协同巡逻、看楼护院等形式,加强辖区“联防、互防、自防”三防一体的防控网络体系,全面维护社区正常治安秩序有一个良好环境,保障广大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达到“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社区治安义务巡逻队在社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全面开展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如下:

组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副组长:**社区民警

副组长:**社区治保主任

成员:****城物管经理

****厂物管经理

****小区联合支部

**钟表生活司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区民警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具体负责治安巡逻活动的各项工作、日常检查、补贴发放、工作总结等。

三、巡逻防控安排

整个治安巡逻活动由领导小组具体安排部署,社区居委会负责指挥协调。以治安巡逻队为主,以各单位治安力量和党员义务巡逻队为辅。实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巡逻。同时,要加强联防联动,与相邻单位建立互联互动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做到与周边社区无逢链接,并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共同维护周边的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全面覆盖。

四、工作措施

(一)、社区治安义务巡逻队,接受社区居委会和公安民警的政治思想、巡逻技能指导,定期开展培训、交流和总结。

(二)负责社区治安巡逻的主要领导将不定期检查和督导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要加强信息报送。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和掌握巡逻情况,做到每日有巡查、每周有讲评、每月有小结,重大情况要及时上报社区领导小组。

(四)面对特殊时期,调动辖区保安力量和党员义务巡逻队共同参加协防,最大限度为维护社区安全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五、工作要求

(一)此次社区治安义务巡逻队的成立,是构建“平安**”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确保一方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要发动单位、居民和党员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创新工作理念,克服治安巡逻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坚决杜绝困难面前绕着走、巡逻不认真的做法。要实现社区每个角落24小时巡逻工作无缝衔接,确保无死角、无盲区,真正形成全民动员、警民团结共同防控的良好局面。

(二)巡逻队巡逻时,应严密注意巡逻区域内可疑人、事、物,依法盘查可疑人员。预防、制止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及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三)发现治安事件时,队员要相互配合,一旦发现警情处理不了时,第一时间报110,依法保护现场,疏散周围群众。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详情并做好记录。

(四)巡逻队要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巡逻区域、巡逻路段,制定治安巡逻部署图和重大问题处置预案。巡逻中当队员正当防卫或意外受伤,应立即告知巡逻队主管领导并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人员赶来处理。

(五)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各单位要通过宣传栏、公告等形式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统一标志,保持阵容严整。参加社区治安巡逻值勤人员,要按要求统一着装、佩戴袖标。坚持严格考勤制度,树立强烈地社会责任感,树立文明执勤、依法办事的良好形象。

社区治理意义篇10

[关键词]基层政治;参与;理论

[中图分类号]D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2-0016-02

公民为什么选择参与或不参与基层(社会自治)政治生活?理论家的回答不一而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成员是作为其所属的某个阶级来进行政治参与的,参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争取个人或者阶级的种种利益。在政治社会学领域内,还有其他一些理论和学说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一、治理理论

由于基层自治不只是村民、居民本身的日常或公共生活,它还是国家治理社会的社会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源自西方公共管理学的善治理论常常被援引。“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在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导致的“治理”复兴中,“治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这就意味着:(1)治理或者说公共治理与政府管理不同,其主体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2)治理权威的运用并不像政府管理那样,采用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政命令,而是采用上下互动、相互协商、彼此合作的方式;(3)治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网络状的合作管理,是“多中心”的,目标也是多元的,但最终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需求,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简言之,治理是包括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机构在内的多个主体,协同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状态。在此背景下,治理(而不是统治)应成为探索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基本理论起点。

善治理论的支持者主张,当代社会结构复杂,需要政府与民众精诚合作,对于政府来说,要还政于民;对民众来说,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有关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自治的定性纷争不已的时候,善治论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不必拘泥于自治机构是为政府跑腿,还是直接服务基层社会的民众,应将讨论的重心放在国家与社会的链接机制上。善治理论主张,社会治理不只是政府的事,因此,群众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等都可以被看作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人们不只是通过“从政”才能参与或解决区域性公共事务。因之,善治理论通过治理多元化强化了公民参与基层社会自治多元之路的逻辑。

二、事件与制度理论

受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及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启发,中国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主张,观察社会行动更应注重行动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事件发生的动态过程更能够体现出隐藏在社会结构之下的不易为人知的因素。如,通过对一起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农村收粮事件的分析,孙立平等人展示了公共权力进入基层后,面对基层社会结构与网络,不得不“非正式运作”的过程。

张静认为,既然社会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那么,考察制度的研究路径将更能观察到变量之间的模式化影响。她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即,关注制度的性质、制度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如何解释人们在特定制度中的行动,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文化、社会规范和习惯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等等。国外学者瓦莱利注重制度对行动者的影响,他在讨论当代美国公民不再像托克维尔所观察到的美国人那样积极参与村镇自治时,他认为,公民参与基层自治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社会制度的影响。通过对一起社区业主委员会的维权活动的细致分析,张静认为,业主委员会这一制度的诞生,将启动中国市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不过,不是在社区建设或是社区自治委员会这一“政治制度”里,而是在商业活动所催生的“社会制度”中。

三、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学说最初在社会契约论的框架内展开――基于天赋人权的理念,社会成员可以设计制度并依其行事。不过,一方面,不平等的现实令公民参与率下降,另一方面,实证主义取向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反感这种想当然式的思路。因此,在行为科学大行其道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轫于经济学继而在各学科形成松散联盟的新型的理性选择问世。简单地说,理性选择将社会成员假定为可以为自己的行动作出最佳选择的“理性人”。此论最著名的提倡者奥尔森认为,个人能够在可供选择的各种路径面前作出抉择。他发现,作出一致行动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群体规模不宜过大;在群体内行动的所得要多于在群体外行动的所得。

这种理论在解释公民在相同的制度面前作出不同的个人选择方面具有相当力度。当代中国学者更将利益与公民政治参与连接起来进行考察,借用囚徒困境、公地悲剧等理论框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实证研究成果。如,学者罗兴佐通过对乡村水利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区域的社会结构、组织与文化的规定下,村民个体所获得的自由选择的空间的大小亦不一致。一些地区的村民在强大的组织、文化等外在结构的规定下,保持着极高的参与率。在社区自治的研究中,学者多将市民的低政治参与率视为市民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这也几乎成为此类研究的不证自明的前提假设。

不过,理性选择理论却无法面对社会成员的利他行为。在基层社会自治的讨论中,如何解释社会成员参与与自己利益无关或不甚相关的基层政治活动,将是此论拥趸的心中之痛。

四、自由与社群理论

自由主义以保护个人自由为社会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将公民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参与视为积极维护其自身权利之举。更有古典自由主义者严分个人生活领域与公共政治生活领域,注重个人权利的边界,将公民是否参与基层政治生活完全交由私人利益去决定。由于自由主义过分执著于个人利益,不惜原子化个人,所以它对个人拒绝参与社区自治之政治生活的解释难以让人满意。不参与基层政治生活的原因有许多:公民不清楚自己的权利究竟为何物,或是当自己不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或是公民有搭乘便车的理性选择权时,皆会选择不参与。漠于参与基层政治生活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存在,让种种自由主义学说难以自圆其说。另外,自由主义通过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来展开论证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思路,也常遭到实证主义一统天下的社会科学界的嘲笑。一个最常见的诘问是,社区的“村规民约”对于新迁入者的效力如何确定,如何解释?或者,没有参加该社区自治政治活动的居民,是否会认可该社区公共决策对自己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