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危机的根源十篇金融危机的根源十篇

金融危机的根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2:10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1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理论金融危机信用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本质、定义及职能

马克思提出货币的内容就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而且他还指出:“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马克思研究货币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他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不仅是商品,也就是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商品,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交换的发展,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比较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了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它就成了货币形式。

“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说没有交换就能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直接关系中就能实现;相反,物的价值则只能在交换中实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过程中实现。”由此说明,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虽然货币体现的是价值,但实质上是体现了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的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为依托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而后三者是派生出来的。它们间是有机的整体,彼此间存在着递进和互补的关系,二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产生于商品流通,离开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职能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二、货币流通论及信用货币论

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是一种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的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的流通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与前提,而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必然结果与根本动力。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即为:m=pX/V。m表示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数量,p表示商品价格,X指代销售商品的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此关系揭示了商品与货币的联系,从而更直接的体现出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内在相关性。

信用货币并不是直接产生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而是在执行其支付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信用货币不同于纸币,信用货币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指各种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等,它本身没有价值,以信用为基础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并可兑换为现实的货币。信用货币既扩展了货币的职能范围,又人为地扩张了社会虚拟资本,加深了社会经济与货币危机。

三、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

(一)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

1.最近几次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征兆,波及到许多的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全球性特征,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推入了灾难中。

2.金融危机通常首先从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的,然后伤及实体经济,致使出口锐减,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减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生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3.金融危机表现为消费的过度和进行负债消费。银行为了追逐利润,给一些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也进入消费领域,当这部分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就引发了信用链和资本链的断裂。

(二)目前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危机的可能性是隐藏于支付手段的链条中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才会暴露出来。所以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当今世界,金融行业广为发展,金融投机活动猖獗,信贷营业活动过度扩展,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一些重要因素。

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引起的,它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支付链条的断裂,信用的破坏和商品的贬值。这主要是由于银行提供了过多的信用货币给无力消费的消费者,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被拉长的资金链条必然断裂。

四、我国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有效管理。如果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就可能变成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由于我国的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割机制,所以在金融方面冲击不大。但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的国家,国外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锐减,制造业困难,失业人口剧增,消费需求下降。此外,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能够散风险,但也会使分散风险的链条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所以我国必须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防止过度开发。

第二,中国应减少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当今的中国经济结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一旦世界消费市场恶化,对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需大力地扶持中小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向我国转嫁危机,又要从过分迷信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发展模式,要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完善金融体系的管制,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经济学动态,2009,(05).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2

对于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尽管众说纷纭,但是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直接原因是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信用消费为购房者提供过度的流动性、金融衍生工具泛滥等,间接原因有金融监管的不足、评级机构评级不真实性、人性贪婪等。

可以说,次贷危机的直接导因是美国“9・11”事件及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为了减少这些事件对美国经济冲击,防止美国经济衰退而采取完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把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由6.5厘下降到1厘。而货币政策的宽松必然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当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时,这些流动性总要找到承载它的方式。当时美国贷款银行就找到房地产作为吸收流动性最好的方式。

在低利率及流动性泛滥的环境下,自然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而美国贷款银行就设计了许多所谓金融创新的按揭利率产品,让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消费者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购买超过其收入所能承担的住房。再加上,二战后出生婴儿潮的一代人即将退休,从而进一步刺激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房价也就在需求扩张中快速上涨。同时,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也成了银行最好的盈利模式。各商业银行及贷款公司为了扩大业务,就通过所谓金融创新,推出不少新的按揭贷款利率产品,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房地产市场。同时,商业银行放贷手法不断翻新,甚至对购买住房者不用信用评级、不用提供真实性还款能力证明。结果是,按揭贷款的质量全面下降。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里,美国住房自有率大幅提高,到2004年美联储加息前达到69%。这与政府过松的货币政策、利率快速走低、银行创新的利率产品,并让大量信用不足的住房消费者进入有关。

然后,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流动性,商业贷款银行又把住房按揭贷款卖给投资银行或商业银行,他们再把这些收购来的品质不同的按揭贷款,运用复杂金融工具加以包装,转换成结构复杂而且看上去信用很好的债券,在次级市场销售给美国国内外的广大投资者。这样,经过按揭贷款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对信贷大规模地扩张,由于银行信贷的风险已经转移到了资本市场,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更有动力扩张信贷给信用不足的贷款者。这时,市场的流动性由于次级市场交易繁荣而大增,房地产泡沫也在流动性泛滥中一步一步地吹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房地产的风险在不断地聚集,而且投资银行在把这些证券化按揭贷款通过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衍生工具化后,次贷产品的风险也在这过程中无限放大。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巨大灾难。

从上述过程看,每一个环节看上去都有其合理性及正当性,但是实际上每一个环节都在无限地聚集风险与放大风险。从政府来看,由于政府的短视或短期行为,尽管宽松货币政策可以让几次危机事件对当时经济冲击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但是这些政策仅是出于短期考虑,从来就没有从长期的经济战略角度来思考,然后根据情况变化立即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在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上,政府部门对金融创新监管的滞后,从而使得无法对新的金融工具及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越来越放大。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房地产泡沫无限吹大。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为什么会这样快吹大,问题的关键是这几年“影子银行”透过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给住房购买者提供过度便利金融杠杆及过度的流动性。也就是说,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其根源是以一种与传统信贷不同的方式给住房购买者提供过度的流动性。而“影子银行”的参与者有:贷款人,为了提高利润,他们把贷款贷给次级信用的人,并把这些次级信用的贷款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买来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用复杂的金融工具转化为次债证券化产品。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成立一些空壳公司,透过不同会计手法使这些公司不在他们账簿上,即所谓结构性金融空壳公司。然后,通过这些金融空壳公司从货币市场融到短期资金来购买这些长期的证券化债券。再把这些证券化产品卖给传统机构债券投资者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退休基金、银行等。就这样,资本市场上的传统机构债券投资者的钱,就透过上述不同的方式流入美国消费者手上,这就是所谓的影子银行。

为什么2000亿~3000亿美元的次贷产品令危机急剧恶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次贷证券化产品在金融市场上大规模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易。在房价上涨时,这种证券化按揭产品表面上可以分散风险,但当房价下跌时,这种广泛分散的风险则被无限放大。这些按揭证券化产品之所以可在短短数年内形成大规模的市场,完全与每一个交易环节虚假的包装分不开。比如说,贷款银行为了更大的信贷扩张,就得采取不同的方式让更多的次级信用的人进入住房按揭市场。贷款银行本来知道把贷款放给次级信用的人有很大风险,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还是铤而走险,降低借款人的市场准入,制造一些虚假利率产品,然后又把好的按揭贷款与次级按揭贷款混在一起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把这些按揭贷款转化为各种各样的证券化产品mBS(按揭债券)和CDo(CollateralizedDebt,资产抵押债券)卖给国外的投资者,以便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为了让投资者心甘情愿地来买这些高风险产品,投资银行又把CDo产品进行分类,让低一些风险的CDo为投行直接买走,而剩下的高风险CDo投行则把这部分产品再转手卖给对冲基金。但当贪婪的投行发现对冲基金买的高风险CDo的回报比自己高得多时,又发明了CDS(CreditDefaultSwap,信贷违约掉期)产品。这些产品表面上的目的是信用增级和风险转移,实际上是希望更多投资者愿意购买这些产品,是保险公司借用保险公司的壳,去做对冲基金的生意。为什么aiG这样大型保险公司会与次贷危机有关,问题就在这里。后来CDS也一路卖好,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钟情于这些金融衍生产品。

可以说,在2001年之后美国楼市繁荣时期,买房人、放贷人、各大投行、对冲基金、评级机构等,全部大赚特赚、皆大欢喜。但是,当次贷危机爆发,所有隐藏的风险都显露了出来。而且这种无限放大的风险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洞,也是压倒美国华尔街的许多投资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前给美国金融市场注入多少资金也难以起死回生,现在是对现行的美国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信用基础、金融发展模式、金融消费理念、金融监管等进行全面的审视与改革的时候了。因为,资金的注入只是给危机四伏的金融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而治本之策则是要对整个美国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改革。这样才能重建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3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经济;经济结构

一、引言

世界正处在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之中,危机源自美国华尔街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并逐步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信贷危机。自2007年4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华尔街的巨头陷入了困境,从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资产损失共达1750亿美元。曾经的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已遭破产;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被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收归国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也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几乎全军覆没:雷曼兄弟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吞并,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华尔街的危机开始蔓延。伴随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金融市场上的不安情绪也打击了对实体经济的信心。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面临着衰退的风险,而新兴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索罗斯将这次危机称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这场金融危机若不能有效应对,也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面临着大幅下滑的风险。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纾困计划(taRp),欧洲也相应出台援助计划,全球联手降息。而近期,我国也推出了4万亿财政支出计划,用以提振经济。然而,这些纾困计划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危机现今处在什么阶段,是否已完全显现在我们面前,将发展到何种程度,种种谜团尚未揭开。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依然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对危机的政策。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回顾整个危机由爆发到发展至今的局面,可以看到,这一由次级抵押债券而引发的危机,并非一次偶然的事故,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根源,而这一根源就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平衡的经济结构。

为了揭示这一原因,先来了解次级抵押债券及其涉及到的一系列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结构问题。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为了向较高风险的借贷者(主要是相对贫穷的少数人群,如西班牙裔及非洲裔)提供住房所有权机会而设计的一种金融产品。与优级贷款相比,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平均信用评分较低,而“贷款价值比”和“债务收入比”较高。次级贷款以浮动利率贷款(aRm)为主,大多数是“2/28”或“3/27”这类的复式结构。这类复式结构的抵押贷款通常是在30年期内分期偿还,在前2(或3)年中采用固定利率,而之后则采用在Libor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溢价调整利率。由于这种浮动的结构,借款人对于利率和房屋价格的波动十分敏感。因此,次级抵押贷款具有相对更高的信用风险。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大多数不能吸收公共存款,而是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通常情况下,次级贷款金融机构将借款者的个人住房抵押债权转给(或卖给)特殊目的机构(spV),这些住房抵押品汇聚成资产池,SpV就将这些资产打包,以债券的形式出售,即所谓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与传统的证券化不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subprimeRmBS)一般具有XS/oC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对房价十分敏感的特征。为了获得更高的资产收益,金融机构在RmBS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的证券化。证券化链条的这一环节即所谓的“担保债务凭证”(cDo)。CDo是以中间段的RmBS和其他债券,如其他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各种公司债作为资产池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而CDo的中间段又可以不断注入另一个CDo资产组合中去,形成所谓CDo平方、CDo立方等衍生品。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证券化产品及其衍生品,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整个金融部门分摊开。证券化中的mBS、aBS、CBo等产品,最终都是以次级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因此,次级贷款的运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这些产品的市场运行。但是由于过度衍生导致证券化产品的复杂性,而形成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市场,购买者看不到违约的风险,即使坏账发生,在二级市场中的传导也很缓慢,因此过多的金融产品被购买,使得次级贷市场更加膨胀。

尽管次级贷在风险结构上存在着天生的缺陷,但令其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2001年以来,为了弥补it泡沫破灭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1%,创45年来最低水平。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直接导致市场中流动性过多,多余的流动性注入房市,从而使房地产价格被拉升,作为次级贷抵押品的住房不断升值。这样,信用评级很低的借款人,也可以凭借不断升值的房地产,获取新的贷款,来偿还旧债,并且可以用富余的贷款来支付超额的消费开支。在低利率、高房价的情况下,次级贷的信用级别不断被调高。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金等机构也将多余的流动性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次级贷市场也迅速扩张。2003-2005年,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美国次级贷款余额从2003年的400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000亿美元,占房屋抵押贷款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5.4%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接近14%。但是房价不可能永远持续地增长,必然会回落。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为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不断升息导致住房贷款市场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这样,在房市上涨阶段进入的借款者,多数并不具备偿债能力,而在利率升高、房价下降时,抵押品也随之贬值,从而信用级别也不断调低,违约率提高,信贷的链条开始出现断裂,从而引起危机爆发。

然而究其本质,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平衡的经济结构。一方面,美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其过度的消费。美国GDp中占比最大的是消费支出,约占GDp的70%,而生产部门所占比重不大。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2000年以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八成左右。200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达到120%。至2008年底,消费贡献率较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在以消费驱动增长的经济中,政府必然会鼓励消费,扩大信贷的规模。根据美联储的统计数据,美国的全民负债总额相对于GDp的比例已从1997年的255.3%,上升至2007年的352.6%;这其中,房地产和金融产品的比例分别从1997年的66.1%和63.8%上升至99.9%和113.8%。这期间,就导致了次级贷市场膨胀,产生了泡沫。然而过度的消费,使得储蓄不足,最终导致贸易逆差过大,经常账户赤字增加。而不断增加的经常账户赤字最终又会导致美国汇率的下降,从而使进口商品价格升高,产生通货膨胀压力。为了平稳物价,货币当局必然会提高联邦利率,进而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虚拟经济过大,而实体经济则相对较小。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美国13万亿GDp的30倍左右。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最终导致经济泡沫化,金融部门过度杠杆化。而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对不平衡,难以支撑虚拟经济的发展。这样,资本价格不断被拉高,最终导致泡沫破灭、信贷链条断裂。而银行等信贷部门,为了应对危机,则开始去杠杆化过程,原先支持金融市场的大量复杂的组合、杠杆放大的投资工具被解散。衍生品市场萎缩、相关行业受创,市场流动性因此大幅缩减,并导致经济遭遇衰退。

三、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给抵押贷款发行机构、次级贷债券市场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均造成了直接的损失。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面临着严俊的风险考验,承受着直接的财务损失和间接的市场损失,多家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所累而濒临破产。其次,受金融系统动荡的影响,股票指数急剧下跌;同时,由于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对当前危机的恐慌以及对未来市场的悲观情绪,也使得股指加剧了下跌。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道琼斯指数由13370余点下滑到了9330余点,跌幅达4000余点;纳斯达克指数由2660余点跌至1720余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也由1480余点跌至960余点。第三,由于信贷收缩导致对房地产需求下降;但是大批无法偿还贷款的借款人却只能被迫出售房屋,这又导致供给增加。大量的房屋卖不出去,使得原本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增加了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压力。而金融危机对于美国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显著。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借款人的债务状况恶化,而直接影响其消费能力,特别是部分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弹性较高,而受到的影响较大;抵押品权益赎回金额占消费比重开始下降,这部分通过再融资创造的消费被挤出;资产价格下跌,使得财富缩水,从而影响支出;对于可能失业的担忧也会促使消费者削减开支。第四,由于对消费及虚拟经济依赖较大,美国实体经济也遭受了负面影响,开始下滑。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p负增长0.1%,消费者支出大幅削减,导致美国经济折合成年率收缩0.3%。而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一项劳工失业率统计月报显示,2008年10月份,全美失业率达到6.5%,新增失业人口24万,总失业人口达到1010万。

金融危机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一方面,金融部门直接承担损失。由于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其他国家的银行等金融部门购买了美国的公司债或金融衍生产品,而这些产品可能直接或间接与次级贷款相关,而导致坏账。银行为避免风险,收紧信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升高,货币市场动荡加剧。金融部门的恐慌,造成信贷危机,从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进而影响各国的经济。另一方面,美国消费的下滑直接影响全球的消费需求。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近年来,美国消费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美国消费占全球GDp的18.2%。美国消费缩减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特别是很多以出口导向型增长为主的新兴国家,受到的影响更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都面临着强烈的下滑风险。欧洲经济前景黯淡,2008年第三季度欧元区15国GDp萎缩0.2%,而第二季度也同样负增长0.2%。特别是以金融业为主的英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实体经济陷入萎缩,第三季度GDp负增长o.5%。英国工业联合会(cBi)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工业订单已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商业信心指数跌至上世纪80年代初工业大调整以来的最低点。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告急,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匈牙利和乌克兰也因股市暴跌和通货膨胀,只能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使本国经济免遭崩溃。而亚洲也未能幸免,日本经济陷入泥沼,第三季度GDp较前一季度下降0.1%,折合成年率下降0.4%。第二季度修正后较前一季度下降0.9%,折合成年率下降3.7%。韩国经济危机四伏,韩元币值2008年下跌了三分之一,并促使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韩国7家银行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四、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于我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债券承受的损失。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而中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也高达3700亿美元。中国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70%左右是美元资产。一方面,部分债券受金融危机影响,存在违约的风险,会对中国造成直接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占我国持有债券比重较大的风险较低的美国国债,尽管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全球信贷危机,吸引大批投资者,而使其收益率走高,但是从长期来看,受美国资产价格暴跌、消费缩减、经济前景看淡的影响,美元及美国国债都面临着贬值的风险。

第二,我国资本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生剧烈震荡。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对市场的负面预期,对未来经济增长信心下滑,在我国股市由高点向下调整的过程中,更加加剧了下跌的幅度,并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进一步放大。另外,尽管我国在资本账户上有所控制,但由于全球股市动荡,也会对我国股市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加剧了动荡。上证指数从2007年11月份最高的6124.04点下跌到2009年3月份的不到2400点。股市下跌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股市价格下跌使得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变差,因此消费者会缩减耐用品支出;而股票贬值也会使得投资者的预期财富下降,会通过财富效应,对消费产生消极影响,而消费下降对产出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根据托宾的q理论,股票价格下跌时,托宾q值,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价值之比会减小,企业倾向于减少投资,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房地产市场也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资金层面和心理预期层面发生影响。在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就已经开始了向下调整。而危机爆发之后,一方面,由于境外投资机构流动性紧缩,为了周转资金,可能会从中国的房地产中撤资,造成资金层面断流;另一方面,由于对市场不景气的预期,使得房地产商对于项目投资更加谨慎,而消费者受未来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也会推迟购买,房地产市场进入观望状态。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增长一直是GDp的主要增长点之一,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1/4左右,如果房地产市场快速下滑,势必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建筑行业、钢铁行业等也将受到直接的冲击。

第四,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最为强烈的影响在于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流向国家,美国经济放缓、信贷收缩而导致的消费下降,将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总量。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2%,增速低于9月份的21.5%和2007年全年的25.7%;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1月份和2月份,我国的出口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7.5%和25.7%,形势非常严峻。若剔除价格上涨等因素,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会更严重。出口下滑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例如,2008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仅6.8%;另一方面,出口导向型企业投资减缓,也会通过产业链条,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第五,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最为明显的影响体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我国将有10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其中包括610万应届毕业生和400万往届毕业生。另据2009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非正式估算,目前,失业和返乡农民工达2000万人之多。这不仅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当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

五、我国的相应对策

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在于出口。这也暴露出我国过于依赖出口,而内需不足,在经济结构上存在的缺陷。面对危机,我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避免经济过快下滑;另一方面,也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

财政政策需在政策调整中起重要作用。政府应增加资本性支出,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人,从而直接提升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同时,政府投资建设,增加了就业的机会,也将缓解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而造成的的失业压力。另外,应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及教育开支,使居民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加消费;税收政策方面也可适度放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进一步改革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投资;调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出口型企业的压力,以免出口过快下降。

货币政策应保证相对稳健、适度宽松。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的风险和对潜在通货紧缩的忧虑,以及全球低利率政策的影响,因此利率可能进一步调低,信贷政策也有可能进一步松动。但是,应该看到,当前通胀压力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这主要是受短期内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信心因素影响,及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而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而引起的,未来通胀压力仍有可能浮现。在通胀压力与通缩压力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健。

[参考文献]

[1]罗熹,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杂志,2008,(18):56-58.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美国金融危机考察报告[eB/oL].http://ie.eass.en/yi/w/index.[2008-09—24].

[3]余永定.2008,美国金融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eB/oL].http://iwep.org.cn/info/content.asp?infold=3482-[2008-10-08],

[4]G.B.Gorton.theSubprimepanic[J].nBeRworkingpaper,2008,n0.14398,

[5]R·G.Rajan.HasFinancialDevelopmentmadetheworldRiskier?[J].nBeRworkingpaper,2008。n0.11728,

[6]张斌,次贷危机下的中国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policyBrief,n0.08071.2008-10-23,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大幅上升,引发了次贷危机,并进而爆发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因而这次金融危机已不限于金融领域,事实上已成为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古巴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认为,这场经济危机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同时又是消费不足。“我们面临的形势已经超出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也是一场社会危机、食品危机和生态危机,是所有这些烈性危机爆发的综合性结果。”这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中外学者见仁见智,各有见解。但其深层次的根源是什么?不少中外学者已“回归马克思”。因此可以说,危机的根源还需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找寻。 

 

一、金融危机根源的不同解释与理论分歧 

 

对于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同立场、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其产生的根源做了不同的分析与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说”。即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观点有三种。(1)消费需求过度论。将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并得出启示: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消费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论。认为由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经营主体各不相同,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3)金融创新引起的一系列弊端论。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2 “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其主要观点是金融监管缺陷论。认为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是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对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监管的体制不完善;以机构监管为重点,功能监管薄弱,不能适应混合经营的特点,对一些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过快发展的衍生产品监管滞后。金融监管缺陷论还认为,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受利益冲突的证券评级等,才是这次危机的主因。这种“制度说”,实际上是“体制说”,是从体制层面看监管制度的缺陷。还有人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模式取代了原来由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模式,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资方完全控制劳方,社会福利急剧减少,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地流动等等。它解除了对金融的管制,加速了贫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缺陷论认为,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引起危机爆发,故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 “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2000年至危机爆发前,美联储14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能够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和借贷。与此同时,2001年之后,美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减税,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4 “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也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一种反映;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或资本市场)在不同经济体之间严重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相匹配。 

 

二、当前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支付手段时曾指出,在支付手段的链条中,隐藏着危机的可能性。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的可能性才会成为现实性。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金融、信贷业广为发展,虚拟经济空前扩大,支付链条不断拉长;支付链条一旦断裂,就会发生金融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金融投机活动猖獗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扩大信贷带来的营业活动过度扩大,是造成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对危机根源的深刻分析,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具有更加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货币危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在现实中表现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使商品贬值;债务不能转化为现实货币,使债务到期无法偿还;信用货币不足,银行和工厂纷纷倒闭。在一般情况下,危机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另一种是银行信用的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银行信用的危机或货币危机,但事实上却与生产过剩的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从中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使之成为解决生产过剩的途径,结果造成了本来手中货币不足、支付能力欠缺的老百姓,在银行家设计的金融衍生品的诱导下超前消费,拉长了信用资金链条。而信用资金链条过长,则为货币危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过剩是指商品生产过剩而非产品生产过剩。马克思指出: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就“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在这个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往常是生产不足……产品的生产过剩和商品的生产过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是资本家的利润,而非群众的需要。”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金融领域中的危机,但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美国的房屋生产过剩表现在房屋空置率的不断提高上:由1978年的6%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13%。这表明房屋的供给超过有效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已出售的房屋中,靠抵押贷款购房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靠抵押贷款购买的房屋占全部已售房屋的比例为68%。可见,次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由房产供给的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积累造成的,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说明,尽管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使得经济危机更多的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但作为经济危机先兆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 

再次,资本主义制度加剧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之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危机的最终根源,也是实体经济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成分较高,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形成的,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相关群众的收入减少,从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直线下降,并引发由虚拟经济造成的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破灭。使实体经济中本来存在而被掩盖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显露出来,从而回归为实体经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反过来加剧虚拟经济的波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正是应验了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虚拟经济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的关系作过论述:第一,之所以会出现作为现实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是因为商业和工业危机的一切因素已经存在,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所引起的。第二,就作为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而言,金融危机是实体危机的预兆、先声、序幕和第一阶段。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源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剩及其过剩危机:而且还揭示了金融危机作为工商业危机的一个阶段。是工商业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因而金融危机的实质也就是生产过剩危机。第三,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这时,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次要的作用,或者不起什么作用。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市场中,总的说来是头足倒置地反映出工业市场的运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金融市场对工业市场具有反作用。金融市场可能影响工业市场,从而影响到工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总之,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于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二战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在经济发展中自我调节乃至实行经济计划化的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其矛盾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不可能解决其基本矛盾,矛盾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依然和必然会爆发危机。因此,企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或救助困难企业这类经济手段。来根本消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内生的消费与生产相背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它只能起一种治标的缓和性作用,而不能起治本的根本性作用。 

 

三、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说明只停留在体制层面的救市措施解决不了制度根源上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曾批判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他认为,这无异于是向体内出血的病人输血,向投机者提供补偿。我们认为,世界经济衰退的局势,只能依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运转下去。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内在机理

一、引言

当前方兴未艾的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且大有演化为金融危机之势,次贷危机自2007年4月份新金融世纪公司宣告破产保护以来,一波波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至于何时见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尝试对这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爆发的根源及形成内在机理的不同,从而对我国金融危机的预警及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回顾。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接着,危机波及到台湾、香港及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因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2.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政府隐性担保与政府相关联企业大量借取短期外债资产泡沫大量游资外逃固定汇率机制难以为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亚洲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3.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因为东南亚诸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僵化的固定汇率机制。

三、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发展过程回顾。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危机起源于利率的上升,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形势发生了逆转。2008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即新世纪金融宣布倒闭。这标志着次贷危机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尚未见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保护,而房地美、房利美及美国国际集团已国有化。并且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百年以来最大的冲击,已影响到实体经济。

2.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长期超低利率刺激消费贸易逆差信用膨胀(主要是次级房贷)资产泡末积聚不断提高利率泡沫破灭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可能)。

3.次贷危机的根源。(1)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当资产证券化以后,经过层层包装,然后由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但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当监管不到位时,就容易产生低估风险,人为的提高金融产品信用等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所以就有一个“谁来监管监管者”、“谁来为信用评级者进行评级”的问题。(2)美国国内消费与投资不匹配。由于美国国内很多产业转移至国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而且大多数美国国民都是寅吃卯粮,超前消费,储蓄非常少,利用美国的世界货币优势大量印刷美圆和国债,导致消费虚高,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积累了大量泡沫,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本来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结果在美国最近几年庞大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过了相应的实体经济,使得金融资产市场成了,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异同点

1.不同点。(1)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货币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金融和经济动荡;而次贷危机是在发达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不安,破坏性极大。(2)就造成金融危机市场的严重后果来看,次贷危机较东南亚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格林斯潘宣称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它已引起全球金融风暴,而亚洲金融危机只是在亚洲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机,而没有引起全球的金融危机。(3)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源于过度性生产,而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过度性消费。

2.共同点。(1)都是属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自由化或金融创新而造成的危机。(2)该国经济结构失衡。

五、我国金融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股市和楼市积累大量泡沫。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且产生升值预期,有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宏观调空、经济周期下行及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楼、股市价格不断下跌,且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我国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已倒闭6.7万家。并且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实体经济受的影响会更大。

六、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首先,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应该相适应,如果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开放资本项目,势必积累金融风险,为导致金融危机埋下隐患。其次,固定汇率机制也是一个弊端,它也为货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最后,不能盲目开放资本项目,给金融危机设立一道防火墙。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6

【论文摘要】本文在系统总结归纳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情况下,提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对策略。第一,实行战略性与结构性裁员计划;第二,坚持管理以人为本,团结企业员工;第三,适时对企业做出战略性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顷刻之间崩盘,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代表美国工业的汽车巨头也岌岌可危,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有人把这次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称之为“冬之虎”,它已经不同程度地啃噬着我国的实体经济,严冬的氛围笼罩着中国的企业。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哪些压力和挑战?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呢?

一、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说,金融危机带来的感受更直接,也更真切。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概括起来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面临着裁员降薪的压力

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波下,不仅仅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纷纷裁员或者降薪,据报道大型国企如武钢、宝钢也都在酝酿降薪,其中武钢员工拟降20%,处及处以上干部拟降50%;房地产大鳄万科、中原降薪裁员;天之骄子东航、南航降薪裁员;民企明星波导、夏新被迫削减人力成本;独家老大中石油开始大幅裁员……从行业范围来看,降薪裁员已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业。

2、企业凝聚力面临挑战

企业凝聚力就是使员工能够团结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促进,努力工作的一种向心力。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振奋员工的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然而,经济危机造成企业的经营困难,已给企业的凝聚力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如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造成企业前景不明,使得员工对于企业的前途心存疑虑,进而对个人在企业中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

3、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难度加大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以及危害的进一步升级,企业原有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必将被打破,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也必须做出重大调整。由于很难估算这场危机对企业未来造成的影响大小,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态势的判断和战略规划难以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将变得更加艰难。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要实行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通过实行战略性与结构性裁员计划、坚持管理以人为本来团结企业员工、适时对企业做出战略性调整等措施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求度过艰难时期。

1、实行战略性与结构性裁员计划

裁员是很多企业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时所采取的通用做法之一。实践也证明企业实行裁员计划是降低企业成本、缩减开支的一条捷径。毫无疑问,裁员是应对金融危机带给企业压力一条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在企业订单缺乏,业务量锐减的情况下,保留过多的人员是一种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应该注意到,不恰当的公司裁员与随后发生的员工主动离职率呈正相关关系,这在多个行业都是如此。如果不妥善处理裁员,随之可能带来的人员流失对公司决策者来说是个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所以在这里我们倡导实行战略性与结构性裁员。在过去几年中,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并且一度出现“过热”的迹象,导致部分企业的投资与发展计划可能缺乏理性,企业快速扩张、盲目多元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当金融危机降临后他们又缺乏必要的应对经验,导致很多项目处于瘫痪状态。此时甩给人力资源部门的则是进行战略性裁员(部门或事业部被整体裁撤)的任务,人力资源部只有果断地“操刀断臂”才能避免企业的灭门之灾。另外就是很多中小型企业迫于生存压力进行整体精简,虽然主要职能依然保留,但相当数量的员工需要重新寻找就业机会。结构性裁员更多的会从企业总体规模进行控制,各个职能的裁减比例不同,需要设定基于业绩与胜任水平的裁员标准,其复杂程度要远高于战略性裁员。

2、坚持管理以人为本,团结企业员工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根本,一切都要以人为根本前提、以人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根本前提,是指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以人为根本目的,是指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认真研究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满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管理的人本性,要始终把人才的需要、人才的自我实现、人才的管理环境以及对人才的激励体系放在首要位置。调整岗位、调整薪酬的同时,要灵活引进新的激励机制,既要在经济方面给予适当的刺激,同时还要在精神上或者员工的成长需求上下功夫,保证员工的自我目标实现;要努力做好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人力资源评价,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与企业的关系,自己在企业的地位,自己的成长目标与企业发展的关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人力资源的调整,更要有目标地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使他们的目标能够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互匹配;在人力资源评价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光要把人才的管理作为主要的目标,更要在管理过程中真正体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让员工能在企业活动中,看到自身的价值,并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3、适时对企业做出

战略性调整

面对外部经营环境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我国企业决策层大多做出紧缩性的战略调整。这种战略背后透漏出企业决策者对后市缺乏信心的心态。随着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更清晰和更深入之后,很多企业发现金融危机在带来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作为企业执行层面的关键职能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要随时关注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在任何时刻都应该随时做好适应企业战略调整地准备。

【参考文献】

[1]王起.论美国金融危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2]郎丽涛.金融危机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乡镇,2009(2).

[3]杨壮.美国金融危机,带给中国什么?[J].中外管理,2008(11).

[4]陈伟栋.从四方面入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n].中国工业报,2008-11-06(a03).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7

关键词:近代;外源性金融危机;原因;警示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052-02

金融危机或恐慌是指突发性的而且几乎涵盖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的恶化。金融危机按其爆发的特点,可以分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债务危机、资本市场危机、银行业危机、综合性的金融危机。西欧在1551―1866年间大约每10年爆发一次周期性的金融危机[1]。而在1618―2008年间欧美亚洲地区爆发53次较著名的金融危机,大约每7.3年就爆发一次金融风潮[2]。金融危机的爆发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或伤害。

一、近代中国外源性的金融恐慌频仍爆发

在中国近代109年的金融发展史上,爆发的较大的金融危机有23次,平均每4.7年就发生一次。其中受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由国内外因素共同催生的金融恐慌主要有7次,占到总数的30.4%。另外,受其他外来因素影响、由国内外因素共同促成的金融恐慌还有5起,占总数的21.7%。这样,由涉外因素影响而酿成的金融恐慌达到了12次,占到该时期金融危机总数的52.2%。这些外源性的金融恐慌是:

(1)1856―1860年金融恐慌。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攻占京津的影响,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区的票号撤庄及收缩业务,酿成大规模的金融恐慌。(2)1866―1867年上海金融恐慌。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引发的国际棉业投机和危机波及到上海,上海部分洋行、外商银行、钱庄因从事棉花和外汇投机失败和倒闭,酿成恐慌。(3)1871―1874年上海金融恐慌。1871―1873年间的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锡兰茶叶和日本生丝对中国丝茶出口的竞争、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经营丝、茶出口贸易的华商亏赔倒账。1873年后,世界白银对黄金的比价下跌,中国银两对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汇率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对外支付压力增大。华商亏损影响钱庄业的安全,外商银行短期内对钱庄收缩信用达到300万银两,以致银根趋紧并酿成金融恐慌。(4)1878―1879年上海金融恐慌。1877年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1878年英国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影响华商对欧洲的丝茶出口;1877年上海外商银行库存银根有540万两,而左宗棠西征借款和印度水灾救济款就使得外商银行从上海市面分别汇出了300万和100多万两现银,银根因此紧张;外商银行为投机牟利而控制对钱庄的放款以抬高利率,致使钱庄、商号的资金链断裂,酿成金融恐慌。(5)1883―1884年上海金融风潮。1882―188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中国出口商经营亏损,胡雪岩等华商在与外商争夺生丝贸易价格决定权的斗争中失败并倒闭,引发信用危机;矿局股票的投机从上海货币市场吸走了大约300万两资金,参与股市投机的上海钱庄遭受损失。票号、外资银行、钱庄出于安全考虑纷纷收缩信用;外商银行勾结钱庄联手抬高利率,人为制造银根紧缺;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市面银根更加紧张,终于酿成全国性的金融恐慌。(6)1894―1895年金融恐慌。甲午战争失利,日军侵占东北大片土地,东北地区经济生活受到破坏,京津及关内重要商埠均受战局影响,票号撤庄、收缩信用,致使商业停滞,汉口等地钱庄倒闭,酿成金融恐慌。(7)1900年金融恐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致东北、华北的银钱业和商号被劫掠,账局、票号撤庄回籍,收缩信用,南北各省主要商埠的工商业停闭,全国陷入金融经济恐慌之中。(8)1903年中国通商银行挤兑风潮。日本人上田等六人在大阪伪造中国通商银行的钞票并将其投入市场流通,败坏中国通商银行的信用,以致部分钱庄拒绝接受该行的银行券,商民挤兑通商银行券。(9)1908―1909年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发生的货币信用危机阻碍中国出口,日俄战争后外资和外货的卷土重来,国际收支逆差加重,民族工商业陷于沉寂;1908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辞世,人心恐慌,市面银根趋紧;天津、上海、汉口、镇江等地的部分华商与钱庄因无力偿还洋行的贷款而破产,酿成1908―1909年的多起金融恐慌。(10)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1910年美国人麦边等不法外商利用“蓝格志公司”进行橡皮股票投机诈骗,致使参加股票投机的钱庄商号遭受重大损失。票号、中外银行因此收缩信用,各地银行发生挤兑,源丰润银号等一批金融机构破产,酿成金融恐慌。(11)1921年信交风潮。1921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的外贸形势逆转,民族工业从繁荣走向衰落,社会游资增多并流入证券行业,国内出现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信托公司投机热潮。许多参与投机的信托公司、交易所、商号及个人因为投机失败而倒闭或自杀,最终酿成了损失资金多达2亿元的金融风潮。(12)1935年金融风潮。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美国白银法案的出台,使得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爆发严重的通货紧缩并恶化为金融危机。

二、近代中国外源性金融恐慌爆发的原因

近代中国外源性金融恐慌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和币制落后引发债务危机。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1873年德国利用普法战争后法国赔付的50亿金法郎的巨额外汇成功地实施了金本位制改革,此后,英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实行金本位制改革。1897年日本利用甲午战争后清朝赔付的2.3150亿两白银(折合英金3800万镑)的巨额外汇也成功地进行了金本位制改革,各国的金本位制改革使得国际金价不断上升而银价趋于下跌。

国际市场金银比价的变动走向使得1935年以前仍实行银铜复本位制和银本位制的中国货币(海关两)的对外价值即汇率不断下跌,而本币汇率的下跌又加重了中国的外债负担。每到支付外债本息的时候,国内白银就会大量外流并引发国内的通货紧缩,利率上升,工商金融企业因财务负担加重、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进而酿成金融恐慌。1871―1874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78―1879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908―1909年的金融恐慌、1935年大规模的金融恐慌均与币制缺陷有关。

2.外国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导致商业和社会恐慌。1840年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战争期间,商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投资经营的风险加大,人心慌骇。为避免损失,金融机构纷纷收缩信用,提高利率,致使工商业者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并酿成金融恐慌。1856―1860年的金融恐慌、1883―1884年的上海金融风潮、1894―1895年的金融恐慌、1900年的金融恐慌就分别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有关。

3.外资银行的投机操纵引发金融恐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外贸逆差、对外赔款、资本外流规模日益扩大,国际收支因此长期逆差。大量白银的净外流或集中到通商口岸的外资银行手中,不仅造成了国内银根的收缩,而且还使得外资银行得以控制中国的银根,进而通过其与钱庄建立的资金拆放关系来控制买办化的钱庄业及中国的货币市场。外资银行经常与钱庄联手操控贷款和哄抬市场利率,人为制造金融恐慌。1871―1874年的上海的金融恐慌、1878―1879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83―1884年的上海金融风潮均与外资银行的投机操纵有关。

4.国外爆发的金融危机传染中国。1840年后,中国经济日益开放并逐渐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每当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外国资本就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向中国转嫁危机,以致中国内外贸易形势恶化,工商业者经营亏损或倒闭,由此引发债务问题和信用收缩,最终酿成金融危机。1866―1867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71―1874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78―1879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83―1884年的上海金融风潮、1908―1909年的金融恐慌、1921年的信交风潮、1935年的金融风潮均与此有关。

5.外部势力恶意的操纵和破坏。外部势力出于私人或国家利益有意操纵、破坏中国的货币与金融,人为制造金融恐慌。这类恐慌主要有1903年中国通商银行挤兑风潮、1921年中国、交通银行第二次银行券停兑风潮,占总数的8.70%。

6.国家沦丧,政府对外资金融业的监管不力。半殖民社会的中国经济与金融不完整,近代中国历届政府无力对享有治外法权保护的外资金融业施加有效的监理,难以遏制外商的金融投机活动并防范金融风潮的爆发。1866―1867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71―1874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78―1879年的上海金融恐慌、1883―1884年的上海金融风潮、1910年的橡皮股票风潮均与外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操纵以及中国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有关。

三、启示

综上分析可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不仅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且在近代中国这类金融恐慌还为数甚多,危害巨大。目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都比较高,因而国际金融危机也会通过国际收支和信心等渠道传染中国。

控制外源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需要政府在坚持经济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对内外资金融机构实行监管上的国民待遇。其次要谨慎开放金融市场,稳妥推进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开放;完善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控制机制;建立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提高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走内需增长型的发展道路,适当降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阻隔或减少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对中国的冲击。再次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经济和金融发展营造宽松的国际环境;提高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政策有效性,建立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稳定人民币的内外价值,增强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控制外债规模,优化外债结构,避免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爆发。最后,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下,中国人民银行还要会同国内外的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境内外伪钞集团伪造人民币、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活动。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阿根廷;afjps制度

1 阿根廷afjps制度简介

afjps制度是一种积累性质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dc型),资金来源于个人缴费,通过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运营保值增值,所提供的养老待遇由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规模决定。

(1)保障机制与运营成本。为保证参加人的利益,设置了一个三重保险机制。按照《24241号法案》,养老基金的资产属于个人帐户计划的参加人,即便私人养老基金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其管理的养老基金资产也不会被清算。所有的afjps的都被要求达到一个最低收益率,最低收益率被定义为行业平均收益率的70%和行业平均收益率减去2个百分点中的较小者。

(2)投资规定。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养老基金监督委员会对的投资工具选择和投资比例做出明确的规定。

(3)基金资产。截止到2007年7月,afjps制度下管理的基金总额为308亿美元。占阿根廷国民生产总值的12,6%(见图1)。此外,每年还约有50亿元的新养老金注入。该基金拥有5%阿根廷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权,及27%流通股份。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使得阿根廷afjps制度中的私人养老基金损失惨重,目前资产还剩287亿美元。

2 金融危机对afjps制度的影响

根据阿根廷养老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12月28日公布的数据,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afjps里养老基金的账面损失已经超过56亿比索(约合18亿美元)。

于是,克里斯蒂娜总统签署法案,并宣称“为了保障全国劳动者的利益和维护本国国民的投资,避免私人养老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蒙受损失,而八国集团的领导人正在采取措施保护银行,而我们则是保护工人和退休人员”,将afjps制度给国有化了。同时,阿根廷国内其他的政治家也纷纷表示支持这项法案,anss局长阿马多,布社表示,anss将接管私人养老基金的经营运作,并吸收基金公司雇员成为国家社会保险局的员工。阿根廷内阁首席部长塞尔吉奥·马萨则称,阿根廷央行、国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家以及政府和工会代表将负责养老基金的管理运营。

3 金融危机下,阿根廷政府国有化afjps制度的政策分析

(1)金融危机打击下,初级产品价格下跌,阿政府收入大量减少。阿根廷是一个严重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自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扩散到世界实体经济之后,以石油、铁矿石为主的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急剧下降,而阿根廷是一个严重依靠大豆以及矿产资源等农产品出口来获得收入的国家,金融危机下政府收入大大减少。通过阿根廷国家统计局(indec)的官方数据,2008年11月阿根廷初级产品、农业品和燃料品比2007年同比减少48%、36%和34%。

(2)阿根廷政府债务危机由于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阿根廷政府出现大规模的债务缺口,特别是为应付2001~2004阿政府为应对比索危机而向imf所借的贷款,约100亿至150亿美元,阿政府需从现在起至2009年底对这些债务进行支付。而阿国内的总储备占其外债的总比重最高年份也没有超过30%。在现有的外汇储备不足以归还这些外债。

(3)政府资金急剧缺乏情况下,阿根廷有通过afjps制度下的养老基金融资的先例。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阿根廷先后爆发一系列经济危机,而阿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有干涉私人资金的先例。特别是通过afjps制度下的养老基金融资的先例。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阿政府又面临着同样的融资困难和债务危机,而且阿根廷政府很容易“照搬”01年的经验,而且干脆对该资金实行彻底的国有化,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资金。

(4)历年阿根廷国内的通货膨胀,afjps的真实收益率受到质疑。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阿根廷对其社会保障制度私有化改革以来,新成立的基金积累的dc型的afjps制度下的养老基金,一直受到阿根廷国内通货膨胀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使其真实收益率大打折扣。据分析,拉美国家私人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平均为8%~10%,阿根廷私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则平均达到10.4%,但是,相对于阿根廷国内一度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该基金并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9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1-0049-04

一、引言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已经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危机导火索是住房市场的次贷危机,即由次级抵押贷款的放贷机构传递至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最终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各主要经济实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美国花旗集团研究报告指出次贷危机将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高达400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索罗斯在2008年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认为次贷危机将结束60年来的市场繁荣状况,全球金融业也将面临一场新的变迁。[1]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国家,金融监管曾经被世界公认为完美的典范,以至美国金融体制、金融管理、金融创新、金融政策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效仿的榜样,然而席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却始发于美国华尔街,这不得不引发许多专家学者深思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根源究竟是什么。

二、政府监管失控论

金融业高风险、脆弱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现代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要求政府全面、严格、持续地监管金融业,才可能使金融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深刻地表明:政府监管的失控和缺失会削弱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破坏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弱化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根源是政府监管失控,政府在监管上的缺失引发金融危机爆发,并使金融危机延伸至实体经济。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反省商业道德,加强金融监管;法国总统尼古拉.默克尔则埋怨:自己早就加强金融监管,但美国对此毫无兴趣;[2]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百仕通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私募股权首席运营官牟国瑞先生则认为: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祸源是美国政府监管失控,美国政府对金融行业如衍生品抵押贷款、证券业务等监管不够,使得这些行业缺乏安全性、透明度和稳定性。

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认为美国政府监管失控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2001年美联储持续不断的降息政策使美国房地产业成为美国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支撑,美国当局过于注重支持经济增长、忽视次贷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对房地产金融业采取了短期内的支持和纵容的态度,致使房贷泡沫形成;二是政府把对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抛给评级标准并不十分可靠的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这也促进了这次危机的形成。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邓翔认为是美国的金融监管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从而导致信用缺失和金融监管的缺失引发了此次金融危机。[3]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曹红辉认为引发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次级贷款标准过松,法律和监管存在缺陷,次级贷款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较低,贷款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经纪人和客户为主的销售模式加剧了审贷管理的松懈,使贷款质量明显下降,此外,次级贷款市场存在制度缺陷,缺乏对次级贷款借款人统一界定,无论联邦还是各州至今没有明确针对次级贷款的法律,只在“掠夺式贷款”(predatorylending)的名义下监管。[4]

刘玉霞认为美国外部监管严重滞后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外部监管滞后的原因是美国“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但是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其一是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盲点也不鲜见,其二是各种监管规则制定得越来越细,在确保监管准确性的同时牺牲了监管的效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其三是多头监管的存在,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5]综上所见,政界专家、企业家、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源于政府监管失控。

三、自由市场盲目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上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其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等等。任何理论都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而现实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于把这种自由主义政策推向极端,必然会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威胁和破坏。[6]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美国政府过于相信自由经济理论,表面上看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风险扩散引起,实质是由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失调导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

德国国会的社民党议员尼娜•霍尔(ninaHauer)说: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对欧洲的吸引力原本就有限,现在则完全失去了吸引力,这次危机表明市场需要规则,并且需要有人负责监管,过于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可取的。由此可见尼娜•霍尔(ninaHauer)认为自由市场管理是不完美的。一向鼓吹美式放任资本主义的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Sarkozy)在联大发言中呼吁:实行一种有更多监管的资本主义,让我们共同行动重新构建一个受到监管的资本主义,使它的各种金融活动不再全交由市场操作者来评判。拉美国家一些政治家则一直认为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是引发地区贫富差距的根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宋国清表示:尽管美国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模板,但现在看老师显然也有自己的问题,完全的信任市场自由运作好像也不太合理。综上所述,政界专家、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源于放任自流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四、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扩散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急剧扩充,金融衍生产品复杂程度日益加深,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追逐利润的源泉。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和对冲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流通性,提高投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拓展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一旦金融衍生产品过度投机,缺乏有效监管,盲目提高杠杆水平,忽视投资者的风险和利益,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势必引发灾难、引爆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住房贷款金融创新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的抵押贷款,在投资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样次级债产品被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销售给投资者时,就把与这部分债权相关的收益和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由于市场参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债券投资者无法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一旦后者无力偿还贷款,他们的收益便会成为泡影。[7]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部分学者将美国金融危机的矛头直指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他们认为正是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Do)在内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导致了金融风险在全球的扩散;在otC市场上信用衍生产品能够不断“繁衍”,并且很难受监管,因此,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造成目前“灾难”的主要原因。[2]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大卫•麦考密克说:“次贷危机的确是一场在高度证券化和高度衍生品化的金融体系中,由金融创新所引发,因货币政策和政府监管失误所造成的系统性混乱。”[8]综上所述,政界专家、学者亦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源于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扩散。

五、政策失误论

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市场失灵时进行干预和调控经济的两大政策措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出现萧条和衰退时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和维护经济的发展所实施的,所以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政府政策是维护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较为严重的一个危机因素,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6]长期低利率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减少了居民储蓄,加剧了美元的贬值。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使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开始上升,由此引发金融巨额违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政府错误的政策导致美国出现危机,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有许多相似之处。2008年10月23日美联储前主席阿兰•格林斯潘、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斯诺、美国前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夫•考克斯共同出席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国会希望通过询问这些前任“管家”们的看法,判断先前的政策失误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为这场危机负责,国会监督委员会主席亨利•韦克斯曼认为:“我们的失误太多了,纳税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那些决策者过分依赖市场的反应,过分相信市场的调控能力。”,韦克斯曼还认为美联储有权阻止那些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却一直拒绝出手,致使次贷危机接踵而至。格林斯潘认为热情过高的投资者没有考虑当房屋价格止升回落时将面临的局面,也是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政界专家、学者也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源于政府政策失误。

六、制度危机论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三次较大的经济危机都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失业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不断加剧、货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马克思认为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群众的贫困和消费有限。而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因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由次贷危机引起,次贷危机的产生是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而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产生的矛盾。因此,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且在美国经济各个领域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一方面它表现为商品市场供过于求,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领域中相对过剩劳动人口不断增加。[9]可见,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那么金融危机就会存在。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众所周知,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错综复杂,如美国抵押信贷市场信息披露不充分[7]、国际收支失衡[10]、美国政府过度透支国家信用[8]等也是导致华尔街金融海啸的原因。总之,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观点均有一定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讲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绝非“一日之寒”,也绝非某种原因单独作用的结果,它的孕育、产生及其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府监管制度,提高监管绩效。美国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表明,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政府监管。我们应加强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针对金融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应采取具体措施,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和贷后的服务,切实提高监管部门自身的判断能力和监管能力,确保经济金融体系的顺利运行。[7]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审慎创新衍生产品。在发放各种新型贷款以及对抵押贷款实施证券化的过程中,产品的信息非常复杂,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就会使投资者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相关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自律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独立性,用适宜的监管政策激励其在信息披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最大限度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7]此外金融创新应当适度。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在规避风险和保持资产增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违约风险,且金融衍生产品所具有的风险呈杠杆倍数,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把局部风险扩散为全局风险,把个别市场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所以我们应该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防范金融风险。

3.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过于相信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有其偏颇之处,市场有时也会失灵,经济本身的运作也有出现系统性的问题的时候,仅完全依靠市场自己来解决问题,可能付出更大的社会代价。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美联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美联储以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换回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投资的增加、房价和股价的上升,但同时也造成了美国的流动性泛滥、物价上涨、最后引发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此次金融危机给政策制定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宏观调控政策应适当,应兼顾各政策目标之间的联系和矛盾,而且还应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适时、稳定的调整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调控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4.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增强抵抗风险能力。金融危机虽发生在美国,但却在全球市场迅速的蔓延扩散开来,债券市场遭到恐慌性抛售,一些有名的投资银行债券价格跌到了低谷,甚至倒闭;英、法等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投资于美国次级债及相关衍生产品,不但发生恐慌,同时股市剧烈动荡。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和巩固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增强抵抗全球金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炳辉,马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警示[J].经济纵横,2008(7).

[2]赵磊.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J].经济学动态,2008(11).

[3]邓翔,李雪娇.“次贷危机”下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8).

[4]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5]刘玉霞.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环境,2008(12).

[6]朱金玉.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8(12).

[7]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及警示[J].党政论坛,2008(11).

[8]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金融危机的根源篇10

关键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生产过剩资本金融化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价格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1][澳]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第10页.

[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3页、第555页.

[3][美]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第10页.

[4]黄树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11月25日.

[5]闫立良.60万亿CDS会否扩大次贷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5月19日.

[6]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