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十篇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十篇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6:21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紧张、恐惧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1.2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3.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3.1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3.2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4.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5.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6.体会

6.1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2

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的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如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要消除这种不良反应,手术室的护士应善于分析和研究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1心理状态的分析

1.1不同类型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1.1.1外伤性手术患者如车祸、意外事故引起的肢体残缺及严重烧伤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极度的恐惧感和极强烈的求生欲望,或者对残缺的机体表示失望,甚至拒绝手术治疗。

1.1.2急症手术患者如消化道穿孔、内脏破裂大出血、宫外孕破裂等患者,由于病情发生急剧,往往毫无思想准备,自以为平素身体健康,对手术治疗表示怀疑、不信任,难以接受手术治疗,产生对疾病转归不利的心理状态。

1.1.3择期手术患者如结石、癌症等患者,常常因病痛的折磨发生心理变态,表现为多疑绝望。有的渴求“绝处逢生”积极配合手术,有的却丧失信心甚至拒绝手术。

1.2年龄不同的患者,对手术也会产生不同的心态

1.2.1老年患者性情孤僻,缺少医学知识,最简单的手术也会引起极大的恐惧。有的担心会在手术中死去,有的则担心术后会给身体带来不便,成为子女的累赘,遭嫌弃。

1.2.2中年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意义有一知半解,但仍有不信任感。他们多为家庭的支柱,关心的人多,牵挂和顾虑也多,情绪不稳定,性格固执,担心丧失劳动力及工作能力,影响家庭生活及和睦。

1.2.3青年患者较单纯,对手术治疗抱有极大希望,只是担心术中出现痛苦以及术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而影响工作、学习、恋爱、婚姻等。

1.2.4小儿患者离开了父母及亲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对手术产生恐惧感,往往哭闹不止,烦躁不安。

2护理体会

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前都有对手术的恐惧及紧张的心理状态,为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察访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术前1日,巡回护士去病房查阅病历,以了解患者病情、病症特点、年龄及职业等;察访患者,了解其对手术治疗的心理反应,解除患者的各种思想顾虑,消除恐惧感,解释休息、睡眠、禁饮食对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初步认识,简介手术及麻醉医生的情况和手术室的环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3

【关键词】

重症监护;心脏手术;心理护理;医学模式;整体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iCU病房中高科技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对患者不利影响也随之而来,因此做好重症监护室中心脏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就尤为必要[1]。2010年1月至8月,我科共收治手术患者120例心脏病患者,无因心里紧张而影响病情的恢复,而在不注重心理护理前,常有患者不合作,甚至拔掉气管插管及其他重要导管,是医护人员措手不及,或出现恐惧、焦虑等症状,从而影响病情的稳定和康复。结论是有针对性的做好心脏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中有冠心病15例,先心病50例,主动脉夹层5例,风心病40例,心脏外伤5例,心包积液5例。

2心脏手术患者入iCU前的心理护理

通常患者对心脏手术产生恐惧,对手术后要进入监护室时更是紧张,常食无味、入睡难,这样对手术和术后恢复非常不利。因此,我们与需要iCU监护的患者进行沟通,介绍病情、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监护期间可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的放失的进行疏导、安慰和详细解释。

2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多与他们交流,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心理活动规律,把握时机进行针对性护理。如向患者介绍同类经过他的主管医生手术治愈的病例,以增强其对主管医生的信任[2]。对怕疼通的患者,向他们解释麻醉技术已达到无痛手术的要求,使其放心。护理人员应真诚、热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2宣传iCU须知告知患者及家属iCU需准备的物品,用途,同时解释不留陪护的原因,祝嘱咐患者家属留在病室等待,已被医护人员及时联系。

23介绍iCU的概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iCU基本设置,使其懂得术后进入iCU是为了更快的恢复,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变化,使患者对在iCU的了解中自然的减轻心理压力。

24讲解有关医学知识告知患者术后醒来已在iCU,此时全身带着各种导管,如连接监护仪、呼吸机的导管和动脉测压管、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等,均是监测及维持生命的重要导管,千万不能拔除,所以将双手暂时固定在床缘。由于经口腔气管插管,所以不能说话,有要求可用手轻轻敲打床缘,护士24h在床旁监护,讲解术后深呼吸并尽力咯痰的重要性,告诉患者先深吸气,短暂停顿后用力将痰咯出(与此同时护士应用双手压伤口,所以逐轻咯痰)。

3入iCU后心理护理

31麻醉苏醒时的心理护理患者麻醉苏醒的各种仪器,报警声、报警灯的闪烁、周围患者的声、医护人员的繁忙工作、谈话声等因素、均会增加患者的紧张状态。责任护士应告诉他现在的时间、所处地点、及病情的演变(好的方面)。满足患者心理需要,重复入室前的宣教内容。另外,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外,还要及时处理患者的伤口疼痛及退热等,减少患者痛苦。加深患者的印象也亲近感、熟悉感。患者一旦清醒,不能谈论患者病情,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2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由于气管插管、患者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受,要用手部来表达、若医护人员不理会的,患者常会显得急噪,易怒或用四肢猛击床边、以示不满。因此护士应不厌其烦地确认患者每一个细小动作的意思,护士要用眼睛“听”,采用会意性“会话”方式进行交流,给患者关心和。护理人员要认识到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皮肤的接触都可以减轻患者孤独不安的心理,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安慰及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现人机对抗时知道患者正确配合呼吸机进行呼吸,以免延长停、撤机时间。

33对患儿的心理护理通过患者体语了解其病情变化及生理需求。护士要善于借助患儿的体语了解其要求,在护理中护士要通过患儿的表情、动作、手势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及病情变化,协助诊断和治疗[3]。非语言沟通在患儿心理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4对需要长时间监护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的需要,120例中,有9例在常规时间2~3d内不能出iCU,需要继续监护。1例长达13d,其余均在5~6d。故患者心里更加焦急,一度出现烦躁、失眠、治疗不合作等。我们分析产生这种原因是因为术前与术后有截然不同的生活规律,如不分昼夜的紧张环境、禁食或不正常的饮食,无规律的清醒和睡眠等,均使患者感到不适应。护士应处处关心体贴患者,说话、操作要轻,适时向患者介绍时间,使患者分清白天与黑夜。护士稳重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敏捷的操作会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另外部分自费患者担心医疗费用过高,针对这类患者护士应及时向其解释继续留观的原因,使其明白继续监护可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疗程,从而节省开支。

5体会

医护人员保持与家属的密切联系,并把情况及时转告患者,是使患者平静接受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安静、整齐、安全、舒适的良好环境,能使患者情绪稳定;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努力与医护配合,可促进早日康复;iCU的高费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医护人员应在说明情况的同时,尽可能地缩短监护时间,帮助患者控制费用,心理护理应体现在每件具体事情当中,而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流又是心理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4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学正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待手术的患者,住院后处于新环境,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疑虑和恐惧心理无论手术大小、轻重,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等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所以做好围手术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必须在以往单纯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内容,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多接触患者,深入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达到提高心理护理质量,使患者安全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目的。

1术前走访了解患者

手术前相关手术护士应当走访患者,先阅读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术中和特殊要求。仔细查阅护理病案,进入病房后主动热情向患者打招呼,先自我介绍,然后亲切交谈,逐步了解患者社会心理、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安抚,使患者减轻对手术和麻醉的疑虑和恐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护患间的友谊及信任感。

与患者谈话时,要注意仪表端正、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对于患者的就医心理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不能向患者和家属泄露医疗秘密,有第三者在场时不要谈论患者的隐私。对患者提出的不合实际的要求进行科学耐心的解释,绝不能对患者做出超出实际的保证,使患者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手术患者若不能得到正确的心理护理,直接影响到其心理状态,这又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如有位风湿性心脏病局麻下做胸部纤维瘤切除术,因局麻效果不好,患者疼痛,产生应激反应,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心衰和肺水肿,只好放弃手术。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护德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采用正确的心理护理方式,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正常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手术当日

2.1病房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仔细核对床号、患者姓名,认真接收病房护士交付的资料。接收患者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简练。根据术前医嘱细心检查胃管、尿管等是否安置妥当与通畅,然后亲切地协助患者上推车,盖好被子,平稳送到指定手术间。接收患者过程中,不要与患者过多谈论与手术相关的内容。也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内容,这样患者会认为不被重视,缺乏安全感,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2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安全移动于手术台上,根据麻醉要求摆好。对于患者可能存在的口干、嗜睡等药物反应是术前用药的短暂表现,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以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增加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麻醉成功后按手术要求摆好手术,固定患者四肢,以免术中发生意外。

2.3手术完毕后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d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告知手术已结束、现准备护送回病房。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适当给予一些药物治疗,减少患者伤口疼痛和应激反应。

3术后

术后第1天及时访视患者,表示慰问,言谈和蔼,让患者更进一步感到护士的责任心强、素质高,体会到护士如家人,使病房充满家庭般的气氛。通过对100例患者的走访、交谈等全方位护理及医生紧密配合,提高了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使每位患者均安全顺利渡过手术关,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4体会

4.1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4.2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渡过围手术期及整个治疗过程。

总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语言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5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47-01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源,对妇科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正常活动有直接影响,大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手术焦虑是在手术前期产生的焦虑反应[1],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配合,保证手术成功,尽快使患者恢复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服务对象为2011年1-12月在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的患者160例,年龄22~64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06例,高中以下54例。均为各种原因需要手术,病种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癌等。

1.2方法。

1.2.1心理状态分析。大部分因患者缺乏对手术的认识及手术室、医院等环境的陌生,使患者无论手术大小或者对手术成功的把握度有多高,患者都有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对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等恐惧,甚至出现心理问题[2]。妇科手术前患者大部分会出现以下心理特征:害怕术前准备:如留置尿管、灌肠、插胃管等;关心手术时间长短;怕痛,关心麻醉效果;害怕术前准备:如留置尿管、灌肠、插胃管等;担心不适;紧张,要求关心,照顾;担心手术效果;担心疾病性质;担心术后对生活的影响;害怕术前准备:如留置尿管、灌肠、插胃管等。

1.2.2心理护理。

1.2.2.1患者的心理护理。妇科手术是常见的手术,对患者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会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我们要热情接待入院患者,全面介绍病房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生活。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排除干扰,稳定情绪,特别是妇科的女性患者,稳定情绪对手术成功十分重要。术前我们向患者介绍检查流程及目的,使患者从理性上对手术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注意全面而系统地回答患者及家属关心和担忧的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介绍手术的手术过程、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有所心理准备,改善术前不良情绪,在坦然、平静的良好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

1.2.2.2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而且很大程度上,家属也是某些理疗的主要实施者,有了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参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属的情绪,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会对患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对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我们还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良好的家庭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病人获得的家庭支持及关爱越多,正性生活的体验和正性的情感就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讲解家庭支持功能对手术治疗及恢复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其家人与病人相处,同时帮助家庭成员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手术相关信息,鼓励家人与病人多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2结果

通过为手术患者及家属做心理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160例患者术前心态平稳,患者及家属均能平静地接受手术。心理护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大有益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3讨论

3.1麻醉和手术,无论种类、大小,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出现“神经-内分泌-代谢”的综合性反应,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前病人心理焦虑状态为对一种外部危险的知觉反应,即一种预料到的或预见到的伤害,可被看作是自我保护特有的一种表现,在危险临近时,有利的行为首先使头脑冷静,估计一下自己能够支配的力量,并和以前遇到过的危险相对比,然后再决定最好的办法是逃避、防御还是进攻[4]。所以,术前适当焦虑反应了患者的正常心理适应功能,说明患者对面临的手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焦虑程度过于严重对手术是起负面作用,因为过度焦虑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体形成,减缓伤口组织再生,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数目,最终导致对感染的敏感性增加以及伤口愈合减慢的不良后果。

3.2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的内容,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药物治疗不可代替的医疗手段之一。妇科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妇科女性患者手术,由于本身的影响,患者在手术前后极易发生情绪不稳、心理激动等变化,再加上手术时、麻醉配合等原因,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导致手术中常出现脉率及血压的变化,疼痛不适发生率高,影响手术的进行,延迟康复。有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反应愈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愈明显;而有效地心理干预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环境,提高疼痛阈值,降低焦虑值[5]。因此,我们术前对每位患者进行充分而完善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情,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毓婵,曾洪.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5,4(5):1-4

[2]罗洁芳.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院,2004,4:34—35

[3]陈俐,杨敏,王丽英.等.手术应激反应应对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3.20(5):40—42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6

【关键词】急症手术;手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对于病人而言既能解除病痛,又是创伤的经历,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感到害怕和焦虑,恐惧,抑郁或情绪激动等,此可削弱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影响创伤的愈合和手术的效果。评估外科病人的常见心理反应,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1]。调整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急症手术患者84例,其中男21例,女63例;儿童2例,青年30例,中年48例,老年4例。通过调查这些患者心理状态发现,有6例对疾病不知情,这些患者多是年龄大或小,文化程度低,或已昏迷的患者。余78例对病情有所了解,这些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如下:害怕,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心理护理

平素健康的人突然需要手术,会因为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手术无论大小,对于患者而言,都是一种刺激,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与烦躁情绪,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增强,尤其关心自身病情的变化。而病情轻重,年龄大小,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经济条件悬殊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有较大的影响。现采用与患者及家属直接交流的方法,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从而影响、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发挥医疗效果的最佳作用。

2.1各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

(1)儿童患者情感表露直接单纯,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无自理能力,难以配合临床护理。主要存在着困惑不安和反抗心理。(2)青年患者富有幻想,怀疑,主观感觉异常敏锐。主要有悲观心理和自强心理。(3)中年患者社会角色突出,既是家庭的主导者,社会的中间力量,也是决定个人事业成就关键期和高峰期。主要有忧郁、多疑、回避和忘我心理。(4)老年患者生理机能衰退,心理功能也降低,产生各种心理负担,表现出思想顾虑重重,流露出衰老感,严重的可致情绪和性格的改变。主要有否认、不安、焦虑和悲观心理。

2.2护理措施

(1)急症患者病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主要以减轻症状,优先考虑治疗,满足生理需要为重点。热情主动地入院接待,使其尽快适应病人的角色,消除顾虑。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和等特点对其讲解介绍疾病的知识,结合病情进行心理疏导。儿童患者则加强服务,以正面评价为重点;青年患者给予鼓励引导;中年患者则以心理疏导为重点,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增强信心,调节消极情绪状态,消除后顾之忧,配合治疗。老年患者则尊重关心,增加交流,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理念。(2)对于不同的手术患者,工作均要耐心细致,富有关心和爱心,一视同仁,使他们信赖医务人员,解除患者陌生孤独心理。要支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尽量减轻患者生理上带来的痛苦。态度真诚亲切,有效沟通,着装规范,注意自己言行举止,避免不必要误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个别进行针对性护理,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也可换位思考,根据患者病情及其他各方面情况作出最佳的护理方案。家属及单位也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促使患者建立新的心理平衡,以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正视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包容患者的情绪反应,理解体贴,了解患者的痛苦,以熟练的操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纠正病人的心理问题,也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使手术的危险性减至最低程度。

3体会

通过这些患者的心理护理,认识到术前准备中的心理护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依据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了解到的患者心理障碍的类型,诸如恐惧、焦虑、孤独失落等心理状态,护士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接受能力,对患者采取适当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易于接受,逐渐解除心理障碍,促使调整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等治疗,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

【参考文献】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7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探索和研究[1]。

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2]。手术的成败与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手术作为一种应急源对每一个即将手术的患者来说,其心理、生理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将会干扰麻醉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手术室的肃静与陌生的环境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紧张与恐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已由单纯的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其中心理护理贯穿其中,有效的心理护理将会减轻甚至消除上述不利因素,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因此,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极为有益。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患者的心理分析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手术前有90%以上的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主要是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害怕手术中的疼痛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术意外、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涕。

2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2.1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2.2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耐心说明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告知病人术前应如何禁食水、用药和手术的。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嘱病人好好的休息有利于手术,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好麻醉。

2.3说明皮肤准备、术前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2.4对于接受破坏性手术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术等,我们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战胜病魔,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3.1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3.2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信息,沟通情感[3],可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地配合手术。

4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时,对清醒的患者应告知手术进展很顺利,一切正常。送回病房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掌握麻醉期和手术时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病人对疾病、手术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的解释指导及安慰,从而才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因此,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术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这样也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病人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莺飞,王国英.语言支持在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4,2,4.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8

【关键词】眼科手术;舒适型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47-02

眼科疾病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而且老年患者住院的比例也比较大,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而且年龄较大,容易出现焦躁、烦闷的情绪,由此会对其手术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通过研究表明,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实行舒适型心理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眼科老年患者,对其应用舒适型心理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74例眼科老年手术患者,其中,男性44例,年龄在57-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岁,女性30例,年龄在61-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7岁。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表现出来的烦躁、郁闷情绪进行心理护理,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改善病情。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其年事已高,已经不再是社会和家庭的主角,会产生寂寞心理,而在手术前也会产生顾虑,担心手术失败,担心会给子女增加负担。对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应当与患者亲切交谈,向患者讲述眼科手术的常识,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同时根据患者担心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以使患者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促使患者树立起手术成功的信心[2]。

1.2.2手术过程的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对手术室的陌生,导致其产生恐惧心理,难以积极配合手术操作者。对此,医护人员应当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手术室的各种医疗器械,并告知患者各种器械的用处,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促使患者安心进行手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从而促进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1.2.3手术后心理护理眼科患者最大的特征就是视力较差,完成手术后双眼需要包扎,从而无法进行正常工作,而且行动不便。同时,由于长时间不能视物,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感,从而对其眼睛的康复产生影响。对此,医护人员应当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加强病房巡逻,多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实行有效的生活护理,同时要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告知患者眼睛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感,稳定患者情绪,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1.3疗效标准护理满意: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较快。一般满意: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不满意:患者完成手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而且发生并发症[3]。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中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2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较好,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型心理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眼科患者由于需要手术治疗,康复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患者由于自身年龄及疾病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躁、忧虑的心情,从而对手术治疗产生影响。对此,在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点对其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病情[4]。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型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促进其病情的快速改善,通过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9%,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舒适型心理护理对眼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浅谈眼科老年住院病人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74(02):89-90.

[2]程兰钦.心理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5(09):23-24.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9

[关键词]手术患者;护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07901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已日益意识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外科手术患者,良好的情绪、稳定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心理对术后恢复、疾病的痊愈可起到促进作用。因而做好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对我院外科2004年6月~2005年12月126例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实施的心理护理,有效提高了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1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

1.1外科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情绪,满怀焦虑与恐惧。一怕术中疼痛,二怕术后留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三怕手术或麻醉对他们的生命有危险。术前一夜往往更感到恐惧与不安,夜间不能入睡。

1.2等待手术的患者常常会对自己家庭的未来感到忧虑,产生悲观、绝望和内疚等情绪。有些患者可能对手术期望过高,可能过分地应用“否认”机制对付手术的恐惧,而表面上显得异常平静。

1.3术中、术后心理问题。多数患者进入手术间时,恐惧感加剧,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同时担心手术不成功。头脑清醒者,对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特别敏感。如果医护人员边手术边谈论其他不相干的事,患者会误以为医护人员对他的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对配合手术进行不利。术后患者担心切口愈合不良、功能恢复情况等。

2心理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2.1.1改善护患关系,作好术前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必须诚恳、耐心、认真、负责,对患者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达到思想上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教育,为使其获得安全感,应向患者适当解释如病情、手术目的、复杂性、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可能感到不适和术后的各种必要的引流等,使患者做好迎接手术的准备。总之,术前使患者了解正常及异常情况,能减少忧虑,增强医治疾病的自信心,加速机体恢复过程。

2.1.2对家庭做好术前教育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会对患者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一些不便告诉患者的病情,可能已对家属简单介绍过,家属如流露出过分悲观的情绪,则会给患者增加忧虑。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教育工作,告诉他们要鼓励患者配合手术。家属的安慰与鼓励有时能起到医务人员难以起到的作用。

2.1.3必要时适当应用药物对手术前情绪紧张、烦躁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稳定情绪,以便使患者有良好的体力迎接手术。

2.2术中心理护理

2.2.1心理指导一般经过术前指导的患者,手术时大多数能和医务人员配合。但仍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突变而产生紧张、怕痛的心理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2.2.2注意保护医疗制度手术全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言语谈吐应小心谨慎,以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尤其是非全麻患者,要使患者随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而产生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

2.3术后心理护理

2.3.1减轻疼痛术后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心情,以关心、体贴的口吻向患者进行解释,及时解除他们的痛苦和不适。

2.3.2安定患者情绪,及时给予心理援助术后应及时体查患者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及时给予满足。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科学的解释,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对术后形成躯体缺陷者,应给予心理疏导,尽可能减轻其焦虑、悲观情绪,鼓励患者不要自卑,要勇敢地面对人生。

2.3.3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术后患者非常重视维护自己已有的治疗成效,极力避免出现新的意外。护理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应认真、细致、周到,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满足患者需要安全的心理。特别是重大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时,患者更需要安全感。

[参考文献]

[1]于登瀛,关雪莹.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31.

[2]陈莉,邵春燕.开展病人术前教育的做法及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593.

[3]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5]姜寿葆.外科学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72.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篇10

关键词: 手术 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的目的 心理护理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护理,其特点是:通过护理人员的态度、言行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康复、提高生命质量和保证身心健康的目的。本文选择我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820例择期手术患者通过系统心理护理对其效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42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215例,女205例;年龄15~66岁;平均40.5岁,职业:职员15例,工人22例,农民329例,学生19例,个体劳动者28例,干部12例,其他5例。手术类阑尾切除术 例,胆囊切除术 例,上消化道修补术  例,前列腺摘除术 例,胃大部切除术 例,腹股沟疝修补术  例。               

       2 采取护理措施

       2.1术前宣教 由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经过、新手术的开展、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等。如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因患者病程较长,术后反复膀胱冲洗造成的身体不适,对预后缺乏信心,因此术前我们就要以诚挚的态度和患者交谈,耐心解答疑问,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和效果,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客观认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注意调节患者的情绪,护士尽可能多与患者谈心,充分利用患者对手术护士的高度信任与依赖的心理特征,将术中有关麻醉及手术过程,手术安全性、手术效果和远期预后等方面运用恰当的语言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