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活动目的十篇健康教育活动目的十篇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1:52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1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定位

一般认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治疗性的、预防性的、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遵循“面向全体”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定位也必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扩展到具体目标为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强调教育发展的模式,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1)以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为其主要对象;(2)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3)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4)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体系:三维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有其自身的目标三维体系,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学校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联系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并且三维目标的每一部分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既体现着对基础心理知识的认知又体现着对心理调节方法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参与者对认知对象态度的转变过程;区别在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认知和能力被区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认知是能力的基础,但认知的地位与能力养成相比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能力的养成过程本身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作为认知和能力养成的中介是认知的基础又在强化和加深着学生的认知;从三者的地位来看,认知、情感和能力是不断递进的关系。

(1)认知目标。认知即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形成或澄清对某一问题或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认知目标就是指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所要形成的或经过打乱、整理而重新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目标,这一目标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有助于个体积极、健康体验形成的,也是符合个体成长和发展规律的,能够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启发逐步形成或得以澄清,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步得以确立和强化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2)情感目标。情感即个体在活动参与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由于活动或事件的发生而在个体心理上引起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变化。情感目标即通过一定活动要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行为方式引起的,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积极或消极反应,从而引起个体在面对某一问题或行为时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或者消极、抵制行为的目标。

(3)能力目标。能力即一个人在从事某件事时能够完成一定任务或目标的力量。能力目标既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时,能够有效应对或处理此类事件或问题的能力标准。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和开展的重要指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培养目标。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新趋向:关注生命全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探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关怀学生生命全程。

其一,心理辅导要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人的身体、心理与精神境界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活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虽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充满生命活力、生活幸福。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2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四、多元检测,建立教育评价新体系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医院;存在问题;对策

社区医院是指主要为社区成员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特征,不以营利为目的。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人们患病几率。因此,社区医院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保证人们收获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推进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社区医院有必要不断地总结健康教育经验,完善健康教育体系,以此更好地指导健康教育工作。

1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单位,把社区人群作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由于社区居民在健康教育下收获了众多的健康教育知识,其可以更好地预防疾病。由此可见,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具有积极地意义。

2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和认识不足

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于提升社区人民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注重开展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地方政府与社区医院对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科学性的认识,进而影响了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顺推进。从地方政府角度分析,地方政府主要认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对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负责,而自身不需要多过度的开展相关工作。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缺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等规范化管理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从社区医院角度分析,全科医生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

2.2人力资源不足

通常情况之下,社区的住户较多,为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水平,社区医院需要指派更多的人员为居民全方面多方位地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之下,社区医院就无法顺利地推进健康教育活动,进而影响健康教育宣传效果。社区医生乃是推进健康教育的主体,从目前现状来看,社区医院所拥有的医生人数并不多,远远地不能够满足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社区医院需要从配备充足人力资源的角度,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2.3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当前,社区医院主要应用宣传栏、健康手册、墙报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很活动。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这些宣传手段与社区居民需求不太相符。由于这些宣传手段主要以宣传理论知识为主,社区居民很少驻足观看理论知识。由此可见,传统的宣传手段所起到的宣传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基于此,社区医院需要不断地优化健康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健康教育活动,以此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4缺乏健康教育教材

拥有优质的健康教育教材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而保证社区医院健康教育水平。但是当前社区医院缺乏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进而影响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质量。通常情况之下,社区医院仅仅依靠简单的疾病宣传手册,为社区居民阐释某些健康教育知识。在这种情况之下,社区医生在健康教育方面的表现并不好。比如,难以解决社区居民所提出的健康教育问题、难以为社区居民传播全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总而言之,社区医院的缺乏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进而阻碍社区医院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所以,社区医院需要采取各类措施,优化健康教育教材,保证社区居民接受优质的健康教育。

2.5政府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乃是社区医院健康教育活动推进的动力。在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时,社区医院健康教育活动进展得将会更加顺利。政府部门支持主要表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上,但是当前政府部门支持力度远远不能够满足社区医院的需求。比如,很少指派人员配合社区医院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很少对社区医院提供关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设施支持,很少对社区医院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方面的资金支持等。

2.6社区服务的质量不高

社区医院乃是开展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影响着居民健康水平。从目前现状来看,社区医院卫生服务存在质量问题,进而降低了服务效果。主要表现,社区医院设置了中医、西医、输液打针、请坐堂医生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看病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属于收费性质的。而社区医院缺乏开展保健、预防疾病的这些非收费性质的服务工作。

3解决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探究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地方政府与社区医院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积极地转变工作的观念。从地方政府角度分析地方政府需要把控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大局,发挥自身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一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建立这些体系,规范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行为,强化工作效果。二是落实各大部门的工作责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配合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从社区医院角度分析,社区医院需要增强社区医生的服务意识,确保社区医生按照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开展服务工作。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于社区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存在差异,而社区医生需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服务需求信息,进而为其提供针对性地服务。比如针对老年人,可以提供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等服务。

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从以上分析发现,社区医院现有的人力资源不能够较好地满足健康教育推广活动的需求。因此,社区医院有必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壮大健康教育宣传队伍,进而更为顺利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具体如下,一是社区医院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了解的程度,科学地从其他的科室调配人员,进而加入到宣传队伍之中,从而达到高效落实健康宣传教育的目的。二是社区医院需要加大对医生的招聘力度,进而组建一支优质的工作队伍。三是社区医院需要面向社区招募一些志愿者,以此配合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3丰富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也有流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因此,社区医院有必要运用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具体健康教育活动如下所述。一是组织座谈会、专题讲座。由于组织座谈会、专题讲座活动能够深化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识,社区医院需要积极地组织这些活动。为保证活动功举办质量,社区医院需要邀请知名的健康教育专家为社区居民普及传染病防治、老年病预防、常见疾病等知识,开拓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视野,以此确保他们更好地预防各种类型的疾病。在推进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专业有必要设置现场提问答疑环节,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地提出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二是用电子设备宣传教育。应用电子设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也能够把抽象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因此,社区医院需要积极地应用电子设备推进健康教育工作。比如,采用模型演示、图片、电子展板等为社区居民展示健康教育知识。三是利用网络宣传教育。互联网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率。所以,社区医院可以通过构建的社区健康教育网站的方法,定期在网站上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并且在网站上开设评论模块,进而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

3.4提高健康教育教材编制水平

由于健康教育教材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质量,其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编制健康教育教材。具体方法如下,一是社区医院需要积极地推进健康教育教材编制活动,帮助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宣传水平。与此同时,要不断地完善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比如,把心理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疾病专业预防知识等纳入教学之中。二是职业道德水平与健康教育推进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一个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健康教育宣传人员的工作态度比较端正,会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宣传教育活动之中。所以,社区医院在编制健康教育教材中加入关于提高社区医生职业道德水平方面的教育内容。总而言之,社区医院需要编制健康教育教材,以此为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奠坚实的基础。

3.5加大政府部门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需要认识到社区医院所开展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进而主动地为社区医院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比如,指派人员与社区医院协同开展宣传活动;为社区医院提供一定的设备支持,强化健康教育宣传效果;为社区医院提供健康教育宣传经费支持,并适当地提高健康教育宣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

3.6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

社区医院需要认识到社区健康教育的价值,进而推进科学的管理工作,从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具体如下所述,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开展培训活动,组织社区医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其中卫生防疫站、妇保院专家可以为社区医生讲解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他们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医生职业道德素养,保证他们有效落实工作。统一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关于社区健康教育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关于社区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4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

1.重视体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中,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如编排幼儿早操、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身体姿势及体操练习、器械活动、感统训练,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让他们提高自信,获得积极情绪的体验,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2.行为习惯教育形式多样。第一,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知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开辟种植园地,指导幼儿按季节种植瓜果蔬菜,饲养鱼、虾等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环保意识。第三,选择与幼儿生长发育中相关的健康知识作为教育内容。例如,在《我的身体》系列活动中在小班“认识五官”,学习保护五官的基本知识;中班开展“好玩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大班“我们的皮肤”“食物的旅行”等比较抽象的健康知识内容。第四,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例如,“预防龋齿”,教师可借助故事、歌曲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教幼儿学习怎样刷牙,相互讨论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主要方法。在活动中通过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调动相应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促使健康行为的养成。3.安全教育扎实有效。第一,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及电器设备,尤其是带有危险性的物品,如剪刀。第二,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第三,认识部分安全标识并学会使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第四通过消防演习,防震、疏散等演练,开展防火、交通安全、危险自救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的自我保护意识。4.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薄弱。现代社会现象复杂多样,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的幼儿由于家庭或是托幼机构等的教育缺陷,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的比例增加,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不少幼儿表现出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等方面的缺陷,出现了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异常现象,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薄弱。

(二)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1.正确选择教育教学手段。在健康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手段与学习内容、学习经验的关系,结合健康教育的特点,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启发幼儿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哪些地方及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对一些生活技能和健康行为,可利用观摩情景表演、听故事和念儿歌等形式,让幼儿讨论、开展自我学习。如在幼儿学习穿脱衣服、叠被子等生活技能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练习,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2.注重多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除了实施有目的的集中教育,还注重其他活动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渗透教育。如“洗手”“进餐”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在跳绳、滑梯时教幼儿在运动中保护自己。

二、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

1.明确“健康”的内涵,健康应由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组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只是“健康”的一部分,或者仅仅是“健康”的一种生物表现。“心理健康”是构成“健康”的另一部分,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以“身体健康”中的大脑健康为前提,常常决定着或制约着“身体健康”的其它身体部分的健康。2.明确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锻炼、卫生和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健康知识的传授,要让幼儿知道为什么,才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该怎么做。其次,对幼儿进行健康态度与健康意识的培养,让幼儿有健康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再次,健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进行健康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二)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1.将健康教育结合到环境创设中。首先,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及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其次,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健康成长。最后,通过幼儿园墙饰布置向幼儿宣传健康知识,利用教育专栏向家长宣传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基本常识等,让环境的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2.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根据健康教育的不同内容及其特点,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随机进行教育。例如,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意识的培养,发展自我保健的能力等,一定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随机教育,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督促、指导,以形成习惯。3.将健康教育活动有机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中。例如,语言活动《我不怕冷》中教育幼儿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勇敢精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识;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体质,培养遵守纪律、机智勇敢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转折点,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挫折和矛盾,他们的心理特别脆弱,容易受外界影响。但幼儿园现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大都采用单一的生理保健的保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轻视与忽视。因此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加强心理保健和心理保育,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2.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除了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整体发展,还要考虑幼儿个体间的差异,对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幼儿给予关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四)引导家长参与,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5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管理职能。各部门、各事业单位和200人以上企业(含工业、商业)要建立健全爱卫会,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确定联络员,具体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严格按照《四川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健康教育专业组工作方案》的要求,确保各级健康教育机构人员、业务经费、宣传设备、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等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作用。

二、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重点,切实抓好六大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是国家卫生城市迎复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巩固我市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是全市人民的要求,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市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健康教育专业组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国家卫生城市迎复审一举成功。

三区政府要抓好社区健康教育。街道、社区要加强健康教育的组织协调力度,要充分发挥“市民学校”、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教育部门要抓好学校健康教育。中小学校要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辟心理卫生咨询热线、召开主题班会、开展主题征文、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卫生健康意识。

卫生部门要抓好医院健康教育。完善医院院、科、病室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院健康教育档次和水平,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咨询室(服务台)、健康处方、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门诊和住院健康教育,提高病人防病保健和自我康复能力。

宣传与广电部门要抓好新闻媒体健康宣传。要开设长期、固定的健康教育栏目,健教栏目每周至少1期并预告。健教栏目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核心卫生信息,对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经委等部门要抓好行业健康教育。要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行业职业卫生、安全岗前培训。工矿企业要完善劳动卫生制度、职工健康档案和劳动保护设施,结合本单位特点开设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健康知识教育活动。

市交通局、民航局、城管局等部门要抓好公共场所健康教育。机场、车站、码头、广场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建设与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教育和考核。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加大控烟宣传与现场干预。

三、以开展“健康教育示范村”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还严重缺乏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所引发的农民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全面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目的是以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村、镇(乡)的创建工作。结合“三下乡”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卫生知识下乡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六改”(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栏、改环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基本卫生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市、县(区)电视台要免费播放“行动”公益广告,让健康知识进入农村千家万户。

四、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知识宣传,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和各种卫生宣传活动,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扎实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创建“无烟学校”的步伐。工商、城管、烟草等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烟草广告管理,在城区范围内杜绝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6

【关键词】劳务工;农民工;二元城市;健康教育

深圳市是一个外来人口非常集中的城市。外来劳务工为深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作为弱势群体,外来劳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如何维护劳务工的身心健康尤为突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向广大劳务工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卫生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树立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近年来,我们把劳务工健康教育列入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基本概念

1.1深圳外来劳务工所谓深圳外来劳务工,是指从外地流入深圳,在深圳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深圳户籍的劳务人员。外来劳务工进入深圳的目的千差万别,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业。同时,尽管外来劳动者在深圳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但他们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来自农村、在深圳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普通劳工,因此有时又将他们称为“外来民工”、“外来劳动者”、“外来农民工”等。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深圳,不仅成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而且逐渐成为深圳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1.2劳务工健康教育劳务工健康教育就是以外来劳务工为健康教育对象,通过传播、教育和干预手段,帮助劳务工提高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劳务工身心健康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2工作背景

2.1深圳“二元城市”现象明显所谓“二元城市”现象,就是农业户籍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分割、分层,形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农业户籍外来劳务工虽然进入了城市,但只能进入一个与城市居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能融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和社会福利体系[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二元城市”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就会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目前,中国户籍登记的人口中73%是农民,大约为8.9亿,其中农民工身份就达2亿多。农民工问题一直为中国政府所高度重视[2]。深圳是全国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倒挂最严重的城市,因而“二元城市”现象更为明显。据深圳市统计信息局公布的深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深圳市总人口为700.84万人,而深圳外来人口577.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82.1%,他们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分别为53.5%、27.2%。可见深圳外来人口主要是从事劳务工作。

2.2劳务工健康素质普遍较低深圳外来劳务工所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据深圳市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不识字的比例为1.2%,受小学、初中文化教育的比例达67.6%,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显然,外来劳务工只能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于现代化的深圳城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有毒有害危险性大的非技术性工作;居住条件、卫生环境、生活秩序较差,生活和工作极不稳定;社会保障上也没有百分之百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个人因素方面,他们的素质偏低,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力较弱、接受度较低,导致他们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严重不足,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普遍存在,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蔓延,因此,在外来劳务工群体内更容易造成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其他疾病患病率的普遍增高,要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比普通群体要紧迫得多,同时也困难得多。

据西乡人民医院对收集的13万份劳务工体检报告分析发现,劳务工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超过8%;几乎在城市中消失的肺结核也在劳务工人群里“复苏”,2005年的发病率已达0.3%。劳务工人群中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还有诸如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劳损、听力减退、近视……因长期劳累或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健康问题也相对多发。

2.3劳务工面临的职业危害问题突出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突出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总数约2亿人,尘肺病占我国各类职业病的80%[3]。深圳市卫生局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全市19700家工厂中,存在严重职业毒害因素的企业高达9392家,而与职业毒害因素接触的工人就有30万人。1990~2005年间,深圳全市共发生职业中毒355宗,中毒人数896人,其中死亡45人,并且“发展呈上升趋势”。而这些职业危害发病率80%以上分布在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以“三来一补”、“三资企业”为主,集中在制鞋、五金电镀、塑胶玩具、印刷、家具等行业,其中涉外企业占到九成以上。深圳职业中毒95%发生在台资、港资等涉外企业。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场所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毒物浓度严重超标;工人长时间加班作业,没有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知识。这些职业病的危害对象主体就是劳务工。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据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全市各年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3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954宗,死亡1301人,受伤13544人,烧山面积39亩,直接经济损失6081.4464万元。2004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143宗,死亡1146人,受伤11095人,直接经济损失5690.5万元。2005年1~10月份,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137起,死亡933人,受伤7728人,直接经济损失4167.55万元。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这些数据仍然触目惊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外来劳务工。

3主要做法

3.1广泛开展以劳务工为主体的健康教育活动近年来,我市多次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实、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卫生进社区”、“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送万家”等健康教育活动,其内容涉及了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如肝炎、艾滋病等主要传染病的防治,职业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等等。形式有专家讲座、咨询、健康知识展览、健康资料派发、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文艺表演等。针对目前性病、艾滋病在我市流行的严峻局面,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向全市各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赠送了“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挂图”700多套,全市范围内形成了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达253次。

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劳务工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全市都要举办15次以上卫生宣传日活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要在企业、街道、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举办健康教育义务咨询活动。此外,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每年要编写10种健康教育科普小册子和其他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发放各类健康教育科普小册子、宣传画、健康处方、影视资料等约30万多册(张)。如利用“三八”节,市人民医院举办大型妇女健康教育讲座,并举行免费的妇女疾病专家义诊咨询,免费发放各种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小册;组织专家亲临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妇女保健知识讲座及体检等活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开展了以“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免费为100多名贫困妇女做子宫颈早诊检查。市妇幼保健院在布吉南岭村举办了“百万妇女卫生健康行”健康教育活动,为1000多名妇女进行免费体检,发放科普资料、进行健康咨询和问卷调查。所有这些活动,都为劳务工接受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2编写了《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市卫生局根据市人大常委的指示精神,由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

在内容上,针对劳务工的特点,选取了健康与亚健康、生活习惯与健康、饮食营养与健康、心理卫生与健康、劳动保护与健康、性爱与健康、预防常见传染病、警惕身体危险信号、正确寻医问药以及医疗保险须知等10大项75个分题。

在体例上,精选了发生在劳务工身边的真实故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漫画插图、深入浅出的医学点评、言简意赅的健康指导,告诉劳务工朋友什么是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亲切教导他们懂得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帮助他们掌握防病治病、健身强体的技巧,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寻医问药,告诉他们如何改变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于2004年5出版,免费向劳务工发行,成为广大劳务工朋友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促进身心健康的良师益友,在全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韩启德分别为本书题词。

3.3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组织我市“健康教育顾问”和“健康教育讲师团”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他们针对我市劳务工多、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配合卫生系统的中心工作以及社区健康服务、疾病控制等相关政策,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他们不定期到全市各企业、工厂进行巡回演讲,内容涉及心理健康、内分泌系统健康、妇女保健、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众多课题。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为我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增强了我市健康教育的实力,受到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劳务工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参与。

此外,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加强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加工厂、市直属重点企业、商(店)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和企业的健康教育,深入社区,组织指导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劳动安全、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利用宣传栏定期刊出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女工保健、优生优育、环境保护、自我保健等知识;编印了《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材》、《公共场所、化妆品生产企业、饮用水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材》和《职业病防治法》系列宣传材料,组织新闻媒体制作并播发《职业病防治法》专题节目,组织大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使劳务工健康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3.4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近年来,针对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市健康教育研究所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健康教育专栏、街头咨询活动、讲座、专家咨询电话等各种形式对劳务工开展健康教育,做到了“四个一”,即全市每户家庭都有一份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相关知识材料,社区每月举办一次讲座,新闻媒体每周至少有一期专栏,每个社康中心近期出刊一期宣传栏。每年全市组织有针对性地举行预防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大型系列健康教育活动100余次、出动有关专家600多人次、接受咨询达40多万人次、向全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000万余份,使广大市民尤其是劳务工都能基本掌握对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以及春夏季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确保防治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和春夏季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95%以上。

3.5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市健康教育研究所购置了一台健康教育多功能宣传车,可同时启动10台计算机和2台电视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有数十种健康教育资料供劳务工取阅。该车能定期或不定期到公共场所或工厂进行健康教育,每年出车90余次,派发各种资料200多万份,接待劳务工110万人。

龙岗区开展了“三个一”劳务工关爱服务,为劳务工送去一次健康咨询、一次讲座、一本健教读本,受到广大劳务工的欢迎。宝安区实施“关注健康、关注劳务工”赠报送健康项目,每天将3000份登有健康专版的《宝安日报》赠送到工厂企业,张贴在阅报栏内,供员工阅读。福田区在13家企业开展了“关注外来女工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女工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各基层卫生监督和防保机构运用“健康快车”、“健康大篷车”等形式,经常组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企业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知识等,增强外来劳务工健康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意识。

4几点体会

4.1要建立劳务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要建立劳务工健康教育长度机制,首先要提高认识,政府重视健康教育作为国际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美国、新加坡、芬兰等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健康教育在提高整个国民健康素质、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只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强化劳务工健康教育的政府行为,明确部门职责,才能提高劳务工健康教育成效。为此,我市把劳务工健康教育纳入了《深圳市公共卫生系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统建设方案》,在该方案中明确要求把对企业、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要对企业健康教育制定工作标准,进行年度考核,并规定20人以上的企业应有1名专人负责本单位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其次,要转变观念,逐步实现劳务工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变。目前,我市一方面正在制定《深圳市劳务工健康促进方案》,将劳务工健康教育纳入政府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还通过人大立法,组织制定《深圳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条例》,确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全面、规范、有序地发展。通过建立起符合深圳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形成政府负责、政策配套、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卫生指导、法制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行机制。只有深圳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真正建立起劳务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4.2要形成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是我们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基础。建立健全政府负责、政策配套、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卫生指导、法制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行机制,要通过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以各医疗卫生单位为重点、社会各界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高健康教育机构执行全市健康教育业务目标的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全面而有效地实施。

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不是哪个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也不仅是健康教育机构和健康教育人员的事情,它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卫生系统各部门的参与和协作。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从总体上来说,深圳市劳务工健康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雏形,那就是社会健康教育的宏观协调由市卫生局和爱卫会负责,健康教育组织活动由市卫生局具体领导实施;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是由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执行;日常工作监管由卫生局基妇处归口管理;社区由街道和社区工作站组织并由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实施、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健康教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由职业病防治院和各区防保机构负责。从而真正形成了相关部门互相协作的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

实践证明,这种相关部门协作的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改变了由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机构包揽全部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健康教育的社会化效应,为社会大卫生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运作,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健康促进氛围。

4.3要创建劳务工健康教育模式并加以推广建立示范点和推广其成功经验是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要通过在全市开展企业、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全方位探索深圳市劳务工健康教育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并逐步在全市推广。

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与龙岗区健康教育所在该区中山精密五金厂开展企业健康教育示范项目,建立健全工厂健康教育网络和健康教育阵地;完善工厂健康教育制度和规程;对工厂劳务工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工厂存在的主要影响劳务工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邀请有关健康教育和劳动卫生专家对劳务工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和劳动防护的指导;针对他们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开展工厂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等。目前该项目还在继续开展,希望能为我市企业健康教育创造出新的模式。

然而,在深圳,劳务工在社区人口中所占比重巨大,劳务工健康教育不仅在企业要开展,在社区健康教育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2000~2003年在罗湖区文锦社区开展的“健康家庭行动”示范项目,直接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联合各方力量,以家庭为重心,通过“五教一体,四网并合”的模式,加强家庭、社区、医院、企业、学校健康教育(简称“五教一体”)的宏观指导;把健康教育渗透到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工作网络(简称“四网并用”)。又如,在福田区下沙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项目,直接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重点发挥企业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作为全市健康教育业务的专业指导中心为项目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福田区健康教育所作为区级健康教育专业指导机构为项目的协调及实施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福田人民医院下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日常开展的健康促进工作成为了项目的切入点;而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下沙社区居委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这种“上下一张网、整体一盘棋”的协同运作,充分体现了“1+1+1+1>4”的协同效应。因此,通过这两个社区示范项目的开展,实现了社区健康教育与劳务工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通过劳务工健康教育,我市劳务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根据随机抽样测试的结果来看,2005年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食品、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4%,厂矿企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4.3%。

参考文献

1张展新,郭菲.城市社区格局重组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社会分层.开放导报,2005,123(6):15-23.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7

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和健康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相互支持,学校体育则在学校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人民对健康问题高度关注,大众体育也蓬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学校体育,思考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把握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并尝试推陈出新,是今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一、学校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社会公众对如何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缺乏认识,对教育目的存在偏见,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导致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流于形式,未能将健康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健康促进效果的监测评价标准不够系统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技术手段也明显落后,满足不了现代学校健康教育的要求。就全国而言,由于各地经济等客观原因,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出现不平衡性。再次,我国从事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职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很多学校健康教育由未经培训的其他教师兼任。

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

1.新时期学校体育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和训练的,其要求学生直接参与体育活动。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另外,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本身也在人才培养中有重要作用,共同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外部动力。新时期新课程下,学校体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最终达育人的目的。将学校体育视为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不能理解为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的合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更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都以学生为授课对象,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和保持学生身体健康,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可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学校体育课在各个学科中是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健康,这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这些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的健康价值。体育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是面向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健身活动,应使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事实证明,通过长期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还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调节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各项健康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在学校体育课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只重技能学习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片面思想,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推陈出新,创新课程结构和内容

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在原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健康目的。学校体育与其他形式的体育如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比较,学校体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具有教育性也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其主要目的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全面系统的、持续稳定的课程体系。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调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合理的方案,完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框架,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编写新颖教材。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在创新体育健康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另外,学校还要要建立新的健康评价标准,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发展性评价。这样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才能不断获取系统的健康知识。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必须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学校体育是人们终身体育的基础,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学好体育和长期坚持锻炼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能否持续吸引学生上课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保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3.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

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是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仅仅是为了完成上课任务并非发自内心的学习是难以转化为自觉维护和促进健康行动的。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对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从健康教育角度,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从体育中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健康状况、运动技能、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学习内容确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新课程中体验到参与和学习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8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定位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原定目标: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修改目标:1、认识常见水果。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修改理由: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整体认知,因此“认识常见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原目标2的提法司空见惯但不太适宜,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有时按水果形状(并不标准的几何形状)分类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分类”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修改价值:只有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例2活动名称:蛋宝宝的衣服(中班)原定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愿意同时吃蛋黄和蛋白。3、学习用蛋壳拼图。修改理由:原目标1形同虚设,因为活动中幼儿无法体验吃了禽蛋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预设了操作环节,更重要的是这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用蛋壳拼画”则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修改价值:避免了幼儿无法亲身体验却要幼儿有所感受时常常出现的说教;体现了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理念,提倡幼儿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例3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原定目标:1、知道食物所经过器官的名称和顺序。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修改目标: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2、能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修改理由:原目标1难度过大,既无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目标2的修改注意到了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修改价值:幼儿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二、幼儿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分析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健康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修改后的目标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完全替代的。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实践中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践中有以“幼儿体育”替代“幼儿健康教育”的现象。这里就“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体育”的关系作一梳理。首先,从概念来看,幼儿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体育包含幼儿身体保育和幼儿身体锻炼,狭义的幼儿体育是指通过发展幼儿的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身体锻炼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广义的“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形成健康态度、养成健康行为作为主要任务,与狭义的“幼儿体育”共同构成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即身心保健与身体锻炼。

其次,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几乎一直包含“健康教育”。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往往在论述“体育”时谈及“健康教育”,比如,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学》文集第5卷《体育》内容中包含健康教育;斯宾塞在《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中也对儿童的吃、穿、用脑时间、生活作息制度、身体健康与心智发展的关系等作了阐释;小原国芳将体育称为“健”的教育,认为体育包含运动与保健。再次,从相关学科或专业来看,“体育”与“健康教育”又呈现并列关系。医学专家所说的“健康教育”与“体育”在内容上没有任何交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但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别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体育+健康教育”,其理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所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可见,基础教育新课程设置仍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两门课程来看待,只不过认为两者具有“健康第一”的相同内涵。最后,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来看,幼教界将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大领域,隐含“健康教育”包含“体育”这一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作了这样的选择。笔者以为,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教育虽然都将各自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幼儿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而言,《纲要》带来的启示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即要重视幼儿的身心保健教育,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即保健和锻炼并重。由此可见,只重视幼儿体育却不重视幼儿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只重视日常生活中有碍健康的突发事件的补救处理却不重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促进健康的教育,只重视通过“健康课”教给幼儿健康知识却不重视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教育及时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等,都是无益于幼儿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31第二,实践中有以其他某领域教育的目标取代幼儿教育目标的现象。比如进行饮食营养教育时,活动目标强调的却是对食物原料——植物或动物的探究兴趣,或强调进餐中的与人分享,而不够突出本应突出的健康饮食态度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虽然前者是后者的有益前提或有益扩展,但对于幼儿饮食营养教育而言,最核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幼儿探究动植物的兴趣或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而在于幼儿对相应食物的主动接纳。有时幼儿园开展的某个效果不错的活动却连教师都说不清它究竟属于哪个领域,这种现象其实说怪不怪。说它怪,当然是因为其“四不像”——健康?否!社会?否!科学?否?综合?否!说它不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是“对幼儿发展有益”,而不是追究已经进行了哪个领域哪个范畴的教育。但是,笔者仍然担忧这种现象的频繁发生是否会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构成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幼儿园应当考虑本园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如果进行分领域教育,那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包含健康在内的各领域教育自身固有的特点、规律和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教育意义,其次应当关注领域之间的必然联系,尽可能挖掘每一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不要人为割裂;如果进行综合教育,那么首先需要熟练把握各领域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领域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寻找符合本园幼儿实际的整合突破口以及将各领域教育加以整合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和必要的。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能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的就不应当割裂(比如例2、例3),但不能为整合而整合,甚至有意拼凑(比如例1)。笔者认为,就目前幼儿园课程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没有绝对的领域教育,也没有绝对的综合教育,事实上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只不过其间的分合比例不同而已。“分”主要体现领域个别性,“合”主要体现领域之间的渗透性。个别性永远存在,渗透性也无所不在(除目标、内容的整合外,还可以是方法手段的整合以及环境创设方面的整合等)。幼儿健康教育是个别性鲜明的生活教育,同时它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渗透又是本质的、必要的和可行的.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9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要以通俗易懂、实用高效为基本原则,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宣传、推广、普及各种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宣传栏“五进”目标。从2012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栏“五进”活动,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重点公共场所,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城乡居民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

(二)新闻媒体健康教育宣传目标。从2012年起,利用“卫生宣传日”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电视专题宣传,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实现全覆盖。

(三)发放宣传材料和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目标。以镇(社区)为单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发放每年不少于12种,居民家庭宣传材料发放覆盖率达60%以上;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每年4次以上,受教育人群达300人以上。

(四)工作指标。到2012年底全县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达60%以上,并逐年提高。

三、工作内容

(一)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1、新闻媒体专题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目,定期播放健康教育节目,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每年电视宣传不少于6次。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以镇为单位,在人员居住集中的村设置宣传栏,全县农村宣传栏设置500处;城区以社区为单位设置宣传栏不少于20处,城区学校10处。每季度更新一次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更新内容要有记录,有影像资料。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以镇、社区为单位,在“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等节日开展主题宣传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活动要有记录,现场要有影像资料,每年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以镇、社区为单位,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控制季节性传染病、多发病、慢性病等为重点内容,以慢性病患者、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为重点人群,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各镇、社区每年举办健康教育讲座4次以上,受教育人数300人以上。

5、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以镇、社区为单位,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宣传画等,放置于医疗单位的候诊区及诊疗科室,供居民索取学习;同时,通过村卫生室人员入户发放宣传材料,指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每年发放宣传材料不少于12种,覆盖居民家庭达60%以上。

(二)丰富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要以卫生政策法规,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内容,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知识,慢性病防控知识,常见病、多发病预防知识等为主。

(三)加强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建设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

四、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卫生局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具体负责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职责分工

卫生局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宣传栏的设置规划,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

县疾控中心负责对健康教育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对健康教育宣传提供技术支持。

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对全县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辖区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具体实施和宣传栏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健康教育活动目的篇10

紧密围绕让生活更健康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我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以上,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县各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建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学校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书面报县教育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职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进教学卫生条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各中小学要有一名学校领导具体分管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学校组织协调关系,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同时做好各项活动材料的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做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局给予表彰、奖励。

五、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形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5、学校应设立咨询室,利用校医(保健教师)或组织专家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含心理咨询)。

6、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契机,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力度,引导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追求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学会自律和自我调节。

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等规定,贯彻落实市教委工作意见,切实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健康人材。

二、管理机制

《体育与保健》等任课老师,各班主任,校医及保健教师等,组成一支健康教育队伍,并与少先队大队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三、主要工作

1、继续贯彻执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十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减负措施和各级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等,要使健康教育工作融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2、重视师资培训、通过集中备课,专题讲座,观摩课,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成员的师资水平,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阵地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

4、按规定教材开设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并列入日课表、各科按要求制订教育计划,根据大纲要求认真备课,讲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期末按年段进行有关科目的考查,并记录成绩,与教案一同上交教导处。

5、重视学生卫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市"创建"活动,开展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崇尚文明等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立卫生检查组,值日岗等,采取班主任重点抓,学生每天相互督促检查,校领导,政教处,大队部不定期抽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卫生行为习惯检查,值日岗每天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检查、政教处,大队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6、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兴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压力加重,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特别是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积极做好"减负"的同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为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家长会等形式,去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应加强青春期卫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消除学生因身体发育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而产生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以确保学生的身心能得到健康发育、加强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班队课,读报课,结合课堂教学,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之成为学校的特色工作。

7、抓好住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对生活指导老师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住校生每天晨检,建立住校生健康档案。

8、开展卫生健康保健活动,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2)做好防近教育,坚持每天二次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根据视力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广播操,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4)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5)开展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宣教工作,继续做好"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

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

一、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二、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每日适宜饮水量,提倡喝白开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有益生长发育和健康;经常开窗通气有利健康;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5)安全应急与避险: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行人应遵守的基本交通规则;乘车安全知识;不玩危险游戏,注意游戏安全;燃放鞭炮要注意安全;不玩火,使用电源要注意安全;使用文具、玩具要注意卫生安全;远离野生动物,不与宠物打闹;家养犬要注射疫苗;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医疗求助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

三、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六、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2、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