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业文化的特点十篇商业文化的特点十篇

商业文化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6:45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1

坚持企业定位、市场经营的建设原则

商业性文件中心从成立以来一直把自身定位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营利性和服务型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和运作。换言之,明确企业定位、坚持市场经营是商业性文件中心的特点。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商业性文件中心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依然保持这一特点,将坚持企业定位和市场经营作为跨国建设的基本原则。

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商业性文件中心国际化发展的3个典型――lronmountain、Recall和GuaranteeRecordsmanagement(GRm),它们的跨国建设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相对而言,lionmountain和Recall的国际化发展成绩显著,二者受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强的商业性文件中心,而GRm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一定波折。1951年成立的ironmountain从美国波士顿起家,1997年起展开跨国建设,借助多次并购将市场范围从美国本土拓展至世界各地,现已建成在3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0多个运营中心、拥有14万客户和两万名员工的跨国集团。Recall原是全球支持服务集团公司Brambles的子公司,Bramblesl991年开始涉足文件管理领域,借助―系列并购,1999年正式建ececall,现已建成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没立300多个运营中心、拥有8万客户和4500名员工的跨国集团。笔者认为,ironmotmtain和Recall的国际化发展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它们在跨国建设中始终坚持企业定位、市场经营的原则。

GRm是规模仅次于ironmountain和Recall的商业性文件中心,1987年成立于美国纽约。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本土扩张,在亚特兰大、芝加哥、洛杉矶、迈阿密、纽约、费城、旧金山、华盛顿8地建立分支机构,市场范围覆盖全美。GRm的国际化发展从2000年起步,与ironmountain和Recall不同,GRm跨国建设的地点首先选择中国,目前也只有中国。该年,GRm在上海设立海外首个分支机构――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与上海市档案馆所属上海创造实业公司共同建立的中外合作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得到政府许可从事文件信息管理服务的供应商。运营数年后,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信安达(中国)信息管理服务公司,与上海创造实业公司脱钩,变成外资独资公司,下设上海、北京和广东3个分公司,经营地点遍及7市――上海、北京、天津、深圳、苏州、广州和东莞。总体而言GRm的国际化发展比较富于特色。首先,它选择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建设的地域目标有别于ironm0untain和Recall,市场选择有自己的特点。其次,信安达(中国)信息管理服务公司在发展速度和规模方面相对理性,有利于自身发展。

笔者认为,GRm国际化发展的特色与其理念相关,它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均力求提供优质服务。但是,GRm的国际化发展也有教训需要吸取――如果不坚持企业定位和市场经营的基本原则,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国际化发展就可能遭受波折。GRm的跨国建设起初是借助与上海市档案局所属上海创造实业公司合作实现的,这种合作表面看是两家企业的合作,但档案局和实业公司的关联可能容易把行政和企业搅合在一起,这种特殊背景对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有利有弊。利处是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档案局的行政背景有利于公司获得进入档案文件管理市场的资格;弊处是“政企不分”的体制容易制约公司的企业化经营。囿于资料所限,笔者无法也无意详细解读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更名和变更合作的原因,只是通过分析GRm初人中国市场的波折说明商业性文件中心的跨国建设应坚持企业定位、市场经营的原则,否则中心就会丧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走多元化建设道路

1 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跨国企业全球化扩张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ironmountain和Recall的国际化发展主要采用的就是跨国并购,并购详情参见表1和表2。

ironmountain和Recall的跨国并购具有一些共性。一是类型相同,均以横向并购为主。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二者的并购对象都主要集中于文件信息管理服务行业。二是成效相似。两家公司借助跨国并购基本实现了跨国建设的一般目标――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行业战略地位;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获取超额利润;优化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专业人才等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2 新建投资

新建投资也是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与跨国并购不同,新建投资是企业在其他国家境内直接投资建设新企业,设立分支机构。GRm的国际化发展主要采用的是新建投资方式。

如前所述,GRm的海外扩张首选中国市场。无论是初期的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还是后来的信安达(中国)信息管理服务公司,均是GRm新建投资的成果。笔者目前尚未发现有资料显示GRm在中国的并购案例,这说明GRm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没有与ironmountain和Recall求同。也许是因为GRm本身规模不是特别庞大,跨国建设的目标地域也相对集中,新建投资方式对其而言比较适合、稳妥。

归结起来,以上分析说明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多元方式,尽管跨国并购相比新建投资而言更多地被大型商业性文件中心采用,但它们各有利弊,商业性文件中心可结合自身实际灵活选用。

业务设置实行差异化提供

ironmountain、Recall和GRm作为大型商业性文件中心,业务内容丰富广泛,覆盖文件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传统文件保管和现代信息管理的全套服务。它们跨国建设的第三个明显特点表现在业务设置方面,即多实行差异化提供,具体说来就是针对不同市场设置和提供不同的业务内容。针对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文件信息管理服务行业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商业性文件中心设置的业务全面系统,提供全套服务;但在一些文件信息管

理服务行业起步或初步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商业性文件中心则会因时、因地制宜地提供适合其需要的业务。这一特点在GRm的国际化发展中表现最为典型。

借助网络调研发现,GRm针对美国本土市场设置的业务分为11大类35小项,具体内容参见表3。

进入中国市场后,GRm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集中提供5项核心业务,具体内容参见表4。

与美国本土相比,GRm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设置具有明显的差异化提供特点。信安达(中国)信息管理服务公司以提供基础性业务为主,其业务层次较低、种类较少、分工粗略。这种差异化提供显然更适合中国国情。我国目前文件信息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业务需求较为简单,技术发展水平偏低,服务内容不够精细。这种情况下,信安达(中国)信息管理服务公司设置差异化的业务是必要和适合的。如果机械照搬GRm的业务,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商业性文件中心在跨国建设时应因时因地进行业务设置,将资源集中于市场需求最大、最适合的业务内容,才能获得最佳收益。

针对性确立目标市场

1 市场环境

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国际化发展不是盲目的,它们选择和确立目标市场时首要考虑的是市场环境因素。市场环境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对商业性文件中心而言,市场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和文件信息管理行业的成熟度。

一方面,商业性文件中心开展跨国建设十分关注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例如ironmountain和Recall大多选择经济发达或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市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经济环境和市场机制较为健全,有利于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商业性文件中心开展跨国建设十分关注目标市场文件信息管理行业的成熟度。商业性文件中心作为提供文件信息管理服务的企业,必须选择文件信息管理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作为跨国建设的目标市场。只有行业发展的成熟度高,市场需求才会较旺盛,市场秩序也才会较良好。试想,商业性文件中心假如选择经济落后、行业成熟度低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国际扩张的目标市场,必然遭遇惨烈的结果。

ironmountain和Recall跨国建设确立目标市场的实践就充分证明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国际扩张注重选择经济发达、行业成熟度高的目标市场。从上文对二者跨国并购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它们基本按照从北美市场到欧洲市场再到其他大洲的顺序进行国际扩张。这种先后顺序就印证了经济发展状况和文件信息管理行业成熟度对商业性文件中心国际化发展具有的重要影响。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2

深厚的城市商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文化行为、道德行为和心理构成。商业形象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现阶段针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新塑造的研究,更多还是从商业、经济的传统角度进行探索,难免出现“就事论事”、思路狭隘、孤立片面的弊病,很难跳出原有思维理念的制约,以多元化态度、混感官模式进行研究。本项目针对我国城市商业形象发展状况,以文化创意角度为切入点,并结合已有理论和近年来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所做的该项目类型研究成果,力求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特色、人文理念的城市商业形象重构之路。

辽宁省很多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突出,借助其历史符号塑造起鲜明了城市文化形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或盲目发展模仿抄袭令自己变成其他城市的复制品,或停滞不前让自己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已被淘汰的模式下艰难生存。对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重构研究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辽宁地区重点城市作为对象研究其商业形象现状,将文化创意引入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于辐射至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1世纪是充满创造力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国家在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文化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当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由过去原有的硬件竞争,逐渐向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过渡,城市与城市之间原有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已经逐渐演化成为文化实力的比拼,城市特色形象经营的主导方向已经开始向文化创意产业迅猛靠拢。

一座城市所能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包括多方面,其中自身拥有的独特文化创意产业,是其它任何竞争城市都无法模仿的。而这种各不相同的文化产业特点,正是城市个异性的所在,也是城市所具有的真正综合实力较量的精髓所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本民族和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构的研究中,文化创意应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以精神文化作为构筑商业形象的灵魂,以制度文化作为强健商业形象的骨骼,以营销文化作为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以创意文化塑造商业形象的表层。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3

京津城际列车开通之势,为实践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商贸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充分利用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广泛吸引国内外消费者,以繁荣市场、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为主线,结合全区“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工作总体要求和我市特色商业街建设工作重点,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我区商贸旅游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做贡献,现制定年特色商业街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一、实施“五街一区”提升改造和开发建设工程。

对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科贸街、水上北路饮食文化街和酒吧街五个商业街实施培育打造消费新亮点提升改造工程,依照“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打造亮点、提升档次”工作思路。规划开发水上公园地区商贸服务业重点节点项目。通过完善上述街区的发展定位,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经营新项目,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

1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特色定位是集旅游商贸、民俗文化、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文化旅游景观区。

提升改造的重点是

将原风情名品街建设成为保守“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以突出激进老字号为经营特色,①建设“中华老字号一条街”利用“文化小城”与“风情水畔”之间的商铺。形成购物、观光新亮点。责任单位:天津市古文化街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完成时间:年7月)

亲水平台筹建以酒吧、咖啡为主要特色的高档休闲消费区,②打造亲水平台酒吧广场。利用风情水畔商贸区的基础环境和海河两岸的自然环境。并辅以演艺、娱乐等。责任单位:经贸委、服装街管委会完成时间:年5月)

积极引进大型演艺、娱乐、餐饮等企业入驻,③加大风情水畔商业设施招商力度。对沿河的局部闲置建筑进行包装推介。增强风情水畔的商业氛围。责任单位:天津市古文化街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经贸委、招商办完成时间:全年)

引导商户延时营业,④提升和改造夜景灯光设施。打造海河旅游观光精品点。同时。搭建现代都市夜生活的旅游消费平台,建成天津商贸旅游第一品牌。责任单位:市容委完成时间:年10月)

2鼓楼商业街

突出历史风情文化商文相结合的商贸旅游景观区。鼓楼商业街特色定位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古玩艺术品经营和老城津韵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

提升改造的重点是

设创意作品、才艺展示、商品交流交易经营区。形成开放性、多元性的创作、交易平台。责任单位:天津龙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时间:全年)①打造鼓楼东街创意文化集市。引入创意文化产业业态。聚集手工艺品创意、书画艺术品、手工制作等创意产品。

搭建为书画艺术家、收藏家、投资商提供文化交流、交易活动的空间和场所,②打造鼓楼北街古玩艺术品基地。以古玩玉器、名人字画鉴赏交流展卖为主要特色。形成我市最具有影响力的古玩艺术品、津派书画展览、鉴赏、销售为一体的古玩艺术品集聚地。责任单位:天津龙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时间:全年)

逐步打造成为汇集餐饮、娱乐、休闲业态的一条街。完善鼓楼商业街的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天津龙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时间:全年)③打造鼓楼南街小吃一条街。以经营特色餐饮、小吃、休闲、娱乐为重点。

改善街道的整体环境,④建设东门里小吃一条街。利用东门里大街沿街的商业氛围。建设小吃一条街,聚拢人气。吸引古文化街和鼓楼街的游客。责任单位:经贸委、服装街管委会完成时间:年5月)

聚拢人气;二是利用鼓楼、广东会馆、老城博物馆、文庙等历史建设,⑤谋划举办商旅文相结合活动。一是利用鼓楼广场举行文化展艺活动。包装谋划观光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精品线;三是定期举办古玩字画、文化创意展示展卖活动,营造特色商业氛围。责任单位:文化局完成时间:全年)

设置中英文导示牌等标识。责任单位:市容委完成时间:年10月)⑥对街域内标志性建筑物进行夜景灯光景观带的建设。纳入区域照明网络。整修和治理街容街貌。

3天津科贸街

计算机整机及配套服务,天津科贸街特色定位是以电子产品物流集散。信息与通讯技术品牌经营为主要特色的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区。

提升改造的重点是

以荣华时代数码广场、赛博、颐高、百豪电子谷商场四个大卖场为节点,①培育“东西南北中”经营格局。以百脑汇为中点。形成“东西南北中”经营格局,带动周边专业市场及沿街专卖店的发展。责任单位:科技园管委会完成时间:全年)

加强景观改造。设计装置“天津科贸街”街标,②提升商业氛围。提升改造四大卖场景观灯光。整修完善沿街it专卖店标识等设施,提升科贸街的整体形象。责任单位:科技园管委会完成时间:全年)

加强综合治理。整治沿街道路乱摆乱放和随意停车等问题,③营造良好经营环境。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改善交通拥堵问题。责任单位:科技园管委会完成时间:全年)

4水上北路饮食文化街

形成我市具有较高知名度餐饮美食一条街,水上北路饮食文化街特色定位是以发展高档中餐、品牌菜系餐饮业为主要经营特色。结合饮食文化、商业文化的不时提升。成为水上公园地区商圈的重要组成局部。

提升改造的重点是

①推动商业景观区建设。重点实施灯光、街标、标识、牌匾、道路、景观、绿化等环境改造和提升。营造良好的商业经营环境。采取措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责任单位:市容委、经贸委、交通支队完成时间:年5月)

通过培训、提升和规范,②继续开展部级等级评定工作。对街域内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完善设施设备、规范服务规范、食品平安管理等方面,加强提升和改造。积极申报部级等级评定。达到提高服务规范的工作要求,通过推行此项工作,使其成为经营高端化的餐饮聚集区。责任单位:经贸委、卫生局完成时间:年10月)

不时扩大经营规模。结合水上公园提升改造和商圈规划的开发,③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街域内的有效资源,搞好高档餐饮、娱乐等商业商务设施建设规划工作。责任单位:经贸委、规划分局完成时间:年8月)

5酒吧街

辅以休闲娱乐、品牌专卖等业态为补充,酒吧街特色定位是以高档酒吧、咖啡、特色餐饮经营为主要业态。聚集现代商业元素,形成高端时尚消费街区,成为我市高档消费“不夜城”

打造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形成靓丽现代化的商业氛围。进一步美化环境,①进行街区商业广告、标识、灯光设计装置。对绿化、水面做好提升整治、营造良好的商业经营氛围。责任单位:中新集团完成时间:全年)

4月18日举办该项目专题推介会,②利用津洽会和举办大型展会、推介会等活动。广泛开展选商引资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店、特色店进街经营,形成高端化休闲消费聚集区。责任单位:中新集团、经贸委、招商办完成时间:年4月)

给予进驻经营商户租金补贴和经营优惠政策扶持,③采取优惠政策措施加大培育市场力度。依照定位招商范围。将按楼宇经济政府给予支持,择机举行开街仪式。责任单位:中新集团、发改委、招商办、财政局完成时间:年4月)

6规划、开发水上公园地区商贸服务业重要节点建设项目

积极推进水上公园商圈的规划和建设,结合水上公园改造。汇同市、区有关部门对水上公园地区商圈的产业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推动建设上谷商业街的景观改造工程和奥城商业广场二期经营开发。谋划绿荫里地块、水上公园东北角地块大型商业建设项目,整合水上东路等地资源,加快商业商贸建设步伐,建成我市重要的商业商务聚集区。责任单位:经贸委、规划分局完成时间:年6月)

二、采取措施。

今年加快商旅服务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要充分利用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落实我区特色商业街提升改造和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商旅服务建设的有利时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举全区之力,抓好落实。

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五街一区”工作,一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繁荣活跃商旅服务业的重点任务,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有力抓手,对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上加强领导,成立工作小组,相关责任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投入特色商业街建设工作。首先,二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坚持政府主导,做好规划先行和政策指导工作,细化各项工作方案。其次,属于社会公共设施的由政府筹集力量进行建设,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第三,属于市场运作的引导督促企业抓好落实。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4

文化又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商业文化的产生、影响因素和衍变过程成为

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选择两个商业文化颇具特色的省份——浙江省和山东省,就两

个省份在商业文化的形成、商帮特点、儒家文化对传统和新鲁浙商业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

析,阐述了鲁浙两省商业文化的异同、优劣势及其作用效果,提出了优化鲁浙商业文化的若干对

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文化尤其是鲁浙商业文化创新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商业文化;商帮;儒家价值观;鲁商文化;浙商文化

中图分类号:F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14)01-0042-08

一、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域的不平衡现象,各省在经济总量、发展规划、产业创新、贸易结构以及企业家资

源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学术界对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将山东、安

徽、山西这些北方省份与浙江、江苏、广州等南方省份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尤为多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近年来,南方、东部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文化氛围,极大地推动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到过温州、台州、

宁波和绍兴等地的人会发现,这些地区的民营经济十分发达,每个城镇均有成规模的企业群、工厂和各式

作坊弥漫于各个村落,家家都在计划创业,梦想着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江浙区域弥漫着浓郁的商业气息。

众多学者将研究视线转向了除资源禀赋和政策体制等方面外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了一个相近结论,即

造成近年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商业文化和商业精神等方面的差异。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经

济基本制度方能发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张佑林(2007)指出,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范

式是:文化——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毋庸置疑,任何经济形式、经济现象生成的背后总有

某些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在起作用,因为人的经济活动总是要受其所在环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本文在借鉴相关商业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发掘山东省和浙江省这两个经济发达同时也受传

统文化影响的大省在商业文化的形成过程、文化特质及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讨论鲁商文

化和浙商文化是否受到儒家价值观的影响、传统与现代鲁浙商业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及鲁商文化和浙商文

化的发展与创新等问题。

二、文献综述

根据英国《商业历史和商业文化》论文集,商业文化被称为“某个特定商业社会里流行的文化,它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商业者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取向”。孟铁(1998)认为商业文化是一种具有人文特质性的商

品,它具有人本特质、商业精神、价值增值性等特征。其他观点包括将商业文化定位为以人为中心的文

化模式,以提高企业绩效和其员工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研究对象为商品和服务文化、企业价值观、外部环

境文化、企业管理传统与营销文化等。本文认为商业文化与普遍意义的文化一样,是从事商业行为的经营

者拥有的价值观,以及受这种价值观影响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关于如何从事商业行为的哲学。

对于鲁浙两地商业文化的研究,很多学者从鲁浙经济发展路径入手研究商业文化的不同。张卫国

(2005)认为鲁商文化重农抑商官本位、循规蹈矩求实在,是典型的内陆文化;江浙文化崇文、开放、冒险,

其特征与其地域性有密切关系。张佑林,王成菊(2010)对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因素进行了

分析,得出山东省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浙江,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鲁浙两省文化的差异。孙海燕

(2009)对齐鲁文化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齐鲁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

时也有负面的影响。

另外,很多学者就山东和浙江商业文化的形成和衍变分别进行了探讨。孙建华(2011)认为鲁商文化

受多种自然、文化、社会“源素”影响,形成了鲁商思想文化的“元素”,其中包括官商文化、货殖文化、智谋

文化、儒家伦理文化、农本治生文化等元素。章剑鸣(2010)剖析了浙商文化的发展瓶颈,认为家族观念、

实用主义等是浙江文化发展的障碍,并认为浙江文化拥有和谐中庸的特质,缘约性和仁义性也表现得很明

显。杨轶清(2007)对浙江商帮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宁波帮和温州帮殊途同归,并对

商业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以看出,学术界已开始重视鲁浙地域文化的研究,并在商业文化的特点及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

探索,但尚未从儒家价值观视角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

三、基于地域特点及商帮文化视角的鲁浙商业文化比较

(一)基于地域特点的商业文化起源比较

从商业文化起源来看,两地商业文化萌生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山东又称齐鲁,古时齐鲁以泰山

为界,齐发端于山东东北部,临海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东夷人敢革新、开放和善包容的文化特点,齐的文化体

系以重实务和重功利为特点;鲁文化是以礼义为核心的周文化系统,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传统、伦理、道德、

礼仪成为其文化重心。后来两地的文化体系逐步交融,形成了鲁商业文化诞生的土壤,鲁商文化中不仅具

有齐文化的灵活和包容性,也拥有鲁文化的沉稳厚重。

浙江濒临东海,浙江人历来过着“十五习渔业,七十犹江中”的生活,忧患意识浓厚。浙江是吴越文化

的发源地之一,江苏和浙江史称吴越。从文化历史源流来看,南下的夏文化与会稽地区的鸟图腾部族文化

相结合,孕育而成越文化;东下周文化与太湖东畔无锡、姑苏地区的鱼图腾部族文化相结合,交融而成吴文

化,吴文化和越文化各具特色。浙江商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其特殊的地域性,深受越文化品格的影响。

浙江人素以“擅商”著称,浙江文化元素中最强有力的是重商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受到“陶朱遗风”的影

响,激发浙江人纷纷走向工商业界,并以经商致富为荣。

(二)基于商帮文化的鲁浙商业文化起源比较

1.山东商帮文化。山东商帮的内部结构颇为复杂,影响力最大的是胶东商帮,由登州、莱州等地的商

人组成,其次还包括济南帮和济宁帮等。在经营范围上,由于胶东地区临海,其贸易多以海货为主,济南帮

和济宁帮位于山东的内陆地区,以丝织品经营为主。在山东之外,鲁商的活动范围首先是在东北,“闯关

东”就是例证,其次是长江流域,而后是河北、河南、天津、北京。齐鲁饮食业在北京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尤

其在近代,山东商帮将鲁菜作为活招牌,诞生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如便宜坊、正阳楼等,闻名全国的“瑞蚨

祥”也是鲁商品牌。

山东商帮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部分山东商人具有浓重的官商文化情结,很多商人具有官员身份,如

驰名全国的济宁玉堂酱园孙家,从几千两银子起步,经过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经营,资本规模达到十万两之

巨,创始人孙玉堂、长子孙善宝、三子孙瑞珍均担任过省巡抚以及尚书等重要职位。第二个特点是山东商人

同时兼地主,具有农商色彩文化,如章丘孟洛川,孟家经营的“祥”遍布诸多城市,作为丝绸行业的翘

楚,其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无出其右,然而除卓越的经营业绩外,孟家的实力还体现在其大量的土地储备上,

商业经营过程中常彰显出农耕意识。当然,鲁商中也有部分身份纯粹的商人,但其趋势并不主流。

2.浙江商帮文化。浙江商帮古有龙游商帮、宁波帮、温州帮,龙游商帮历史上颇负盛名,“遍地龙游”的

说法便是例证。龙游商帮以县级单位为大本营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商帮群体,龙游商人历来主张诚信为

本,坚守以义取利,浙西龙游是浙江商业文化的发端之地。然而,令人抱憾的是,龙游商帮未能战胜传统人

文观念的束缚,农耕文化淡化了龙游的商业精神,但龙游的影响力仍体现在以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

宁波帮是目前浙江商帮的典型代表,“宁波帮”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辉煌成就无可比肩,正如谚语

“无宁不成市”所描绘的景象。宁波帮的特点是“海商”,在与大海的搏斗中,宁波人形成了进取和冒险的精

神,以及与他人精诚合作的态度和群体意识。近代宁波商人致力于形成各具特点的行业商会,以便更好地

实现协同之力。宁波帮所体现的商业文化核心是开放与务实,这也是传统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在宁波商人

身上融合后的具体体现。当宁波人的资本量汇聚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倾向于将其投放于实业继续扩大经

营,而不是买田置地求稳求妥,这体现的正是其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商业精神。

温州人走出了不同于宁波人的另一条发展道路,“外流”是其典型特质,温州人的性格是“只要有百分

之一的可能,就会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做生意从小处着手,赚钱不嫌小利,只要是市场需求的,有利

可图的,温州人就会涉足其中。温州人无地缘和资源优势,更没有政治背景做后盾,凭借极强的商业创造意

识,开辟了小商品市场,以打火机为代表的小产品迈向了国际市场。温州模式所包蕴的敢为人先、吃苦耐劳

以及抱成团等温州人精神都与该地域的民间信仰文化有关,通过民间信仰,温州人强化了原有的血缘、地

缘和业缘等关系。进一步地,温州人还在国际社会中发展出其独特的社会资本,形成了海外关系网,帮

助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四、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传统鲁浙商业文化比较

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商业文化特质比较,旨在用儒家文化价值观核心维度对不同地域的传统商业

文化进行解释,并揭示出商业文化的样式和规律。儒家文化是学派体系上的文化类别,以往研究认为儒家

要旨与重视功利是无法融合的,正如“儒为名高,贾为厚利”,但实际上儒家文化对商业文化的形成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孔子对商人非常尊重,对春秋时期自由商业繁盛持肯定态度。《论语·述而》篇中提到“富而可

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对于如何获取财富,孔子强调手段的正确性,要以其道取之,同时强调富

民、惠民的积极政策,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孔子的义利观,为后来仕商阶层的形成、道义和商业之间的

贯通,奠定了基础。

此外,经过历展与衍化,儒家文化价值观精髓已渗入传统鲁浙商业文化的商业理念和行为中,且

引导了商业文化的衍变。许多商帮文化、地域文化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

自不必说,浙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较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然其意识形态中必然会承继传统文化的

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因子依然浓郁。从儒家文化核心维度——仁义、勤奋、和、诚信、官民对鲁浙传统商业

文化特质进行系统比较。

(一)仁义维度

传统儒家仁爱思想是指亲亲之爱,对他人和自然的爱护,正如孟子提到“亲亲、仁民、爱物”,体现为重

血缘、重奉献,这个维度在传统鲁浙文化中均有体现。除此,山东商业文化中的仁义维度还包含了恪守正

统、服从权威的涵义。鲁商文化普遍求稳求妥,隐藏于其后的是对“仁”的尊重,对正统和权威的顺从,对上

级政策和体制严格遵守,不打球,不在权威中寻找变通的余地,想尽办法把权威的政策落到实处,不越

雷池一步。遵守规矩意味着对仁义的顺从,有些情境中“仁”凌驾于“利”之上。

浙江商业文化主张功利与仁义并存,反对抛弃功利而谈仁义,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以吕祖谦为代

表的金华学派和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正是这种思想的起源,讲究经世致用,讲求事功。浙江商人

也重“仁”,但不是固执刻板地遵循已有教条,而是以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实现目标。此外,浙江商人对

“仁”的尊重还体现在商帮内的互帮互助,“温州路”、“义乌路”和“浙江村”堪称典范。

(二)勤奋维度

在勤的维度上,浙江商人和山东商人有相同之处,他们都能够在艰苦卓绝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吃苦付

出,凭借坚强的意志完成商业活动。对于山东人的吃苦精神,从东北的拓荒史到山东企业家的奋斗史中都

可以略窥一二。山东商人一旦认准目标,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和追求,“苦干、实干”是山东商人在

“勤”这个维度中的表现。浙江商人的吃苦精神也是天下闻名,“走过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

语,想尽千方百计”是对浙江商人精神的写照,浙江商人的勤奋中,带有机智敏锐、精于商道、富有开拓的

精神。

(三)“和”维度

儒家倡导致中和、礼之用、和为贵,以发自内心深处的和谐观和宽容力去处理各种问题,实现“合则

众”。“和”的理念在商业环境中可体现为广结善缘,建立和扩大商业交易的联系网络。鲁商和浙商在“和”

的维度上亦有相同之处,山东商帮曾在清朝初年就设立了上海、苏州、南京、汉口等地的分会,成为联络乡

谊、团结互助的中心,浙江商人间向来联系紧密,商业沟通频繁,信息互通顺畅,小狗经济模式就是典型

代表。

不同的是,鲁商文化中“和”维度还反映在对于血缘乡情和宗法的重视,恋乡恋土,偏安一隅,守土重

迁意识重,从而演化出严重的本位主义。相较而言,由于浙东各学派的学术主张带有极强的包容性,加上

“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和对西方重商文化的兼收,浙江“和”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包容吸纳,能够存“异”,

敢于存“异”,体现在浙商的文化气度、行为模式和经商风格中。

(四)诚信维度

诚信是儒家文化的伦理基石,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是做人与经商的

根本原则。注重商誉,以诚为本,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注重自身承担的社会责

任,以“商道”求利润。山东和浙江商人在“诚”这个维度上具有一致性。山东商人以实在著称,干什么事

情都以诚信为本,这与儒家文化崇尚传统,讲求忠、勇、仁、义的美德有关。浙江商人也将诚信看得非常

重要,胡庆余堂有两句店训,即“真不二价,价二不真”和“虚和无人晓,诚信有天知”。正泰集团南

存辉认为诚信是对人承诺负责,是一个企业的立市之本。商业以诚信为根本,这在山东和浙江商人身上

都有闪光体现。

(五)官民维度

浙江文化是典型的民文化,或可称草根文化,“百工之乡”的地利加上“百姓经济”的土壤,使浙江在全

国都在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推进经济发展的时候,敢于放手让成千上万“民商”自由搏击。民本的商业思想

助浙江商人随机应变,无孔不入,在商战中把握先机,在微利中发现长远之道,具有顽强的商业生命力。

鲁商文化被冠以官文化,商业文化中带有强势性和傲气,官本位思想严重,山东商人对小业小利不屑

一顾,不愿介入小商品、小生意。官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山东经济的发展。有研究认为其根源在于儒家

文化的“重仕轻商”和君臣思想。本文认为,官文化的形成虽有文化传统的作用,但更依赖于现实社会的规

则、潜规则及在这些规则下付出与收益的比较,不仅是观念问题,更多的是利益格局问题。

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传统鲁浙商业文化特质比较见表1。

五、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当代新鲁浙商业文化比较

20世纪90年代至今,山东和浙江经济都经历了调整和腾飞阶段,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本文认为两省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跟其自身的商业文化紧密相关,儒家价值观在鲁浙商业文化中衍

化出新的内涵。

(一)新鲁商文化

新时期山东商业文化亦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山东商人做生意“以义制利、诚信为先”的精神内核没

有改变,涌现出了“保修终生”的三联家电、“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集团、“海纳百川、信诚无限”的海信集团

等大型企业,以及“大棚蔬菜之父”——寿光孙集镇三元朱村支部书记王乐夫、章丘枣园镇万新村支部书

记万守节等诚信仁义的践行者,诚信与仁义已经作为掷地有声的誓言渗入山东商人的骨髓中。

其次,山东商人不再守土重迁,偏安一隅,已走向中国和世界的舞台。海尔集团自然是其中的表率,海

尔的全球化承诺已经让世人看到了山东商人的气魄。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放弃“商而优则仕”的理念,

为开创新玉米领域,远赴海南创业,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山东商人已展示出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再一味地恋

乡恋土。

再者,山东商人发展大企业的魄力和能力逐步提升。潍柴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开创了一个

个潍柴奇迹,潍柴作为内燃机行业优秀代表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其销售规模已过百亿且保持稳步增长,

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独辟蹊径,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欧Ⅲ排放发动机,潍柴的业

绩和辉煌足以让山东商界为之骄傲。“中国太阳能产业化第一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在全国

率先提出“G(green)能源替代”战略,10年多来皇明集团创造了世人瞩目的“8422读数”,为经济发展和环

保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不难发现,与浙江的块状经济产业链不同,山东经济有自己的模式,部分学者将其

比作是“大象经济”,一批在行业里有重要影响的大企业支撑和引领着山东经济的发展。

(二)新浙商文化

新浙江商业文化在延续继承传统儒商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将儒家文化的两个价值维度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是“勤”,一个是“和”,“勤”和“和”相结合催生了浙江新商业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在“勤”这个维度中,浙江人除继承传统商业文化惯于思考、总结和行事灵活的因素外,更将“勤奋”衍

化为高昂的创新精神,在变革中不断寻求超越,成为一种敢于打破、创造而后重塑的勤奋精神。不论是70年

代的鲁冠球、徐文荣、沈爱琴,80年代的南存辉、胡成中,还是如今新经济网络产业代表马云和孙德良,浙江

商人无不秉持自我超越和革新的理念,孜孜以求,以创新作为经商的主要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

争力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56个城市商业文化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用创业

和创新维度来测量城市的商业文化竞争力,宁波在创业精神方面排名第一,商业文化竞争力排名第二,杭

州的指标也都排在前十。浓郁的求新意识、标新立异的创新氛围在浙江大小城市中均有体现,也成为全国

城市的典范。此外,2010年浙江累计注册商标41.64万余件,占全国注册总量十分之一,居全国第一。“十一

五”期间浙江有123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大奖,新建57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26个重大科技专项、2548个重

点科技项目,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8万件。

在“和”的维度上,除继承传统浙江和文化中的包容性外,最大的特点是衍化为浙江商人强大的“抱团

精神”。这种抱团精神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互助,二是互信,三是共赢。浙商之间的产业链配套和相互间的

资金拆借,在求利的层面之上体现出了一种团结、合作和信任的精神共鸣。面对困难,浙商选择的是共渡难

关;面对机遇,浙商选择共谋发展。协会和商会是浙商开拓某个行业的先锋组织,2006年米兰国际眼镜展

会,温州商会组团一起参展,80多个展位被安排在最好的位置,一举拿到4000万美元订单。2010年,郭广

昌与张国标共同发起创立了浙商建业有限公司,以抱团方式进军中国的商业地产。“浙商建业”体现的是

浓厚的“浙商效应”,不仅由复星集团、富春控股集团投资建立,阿里巴巴集团也成为重要股东,上海浙江

商会上千家浙商企业也对其鼎力支持。目前备受关注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马云牵头,复兴集

团、银泰集团等大型浙企在跨领域、深合作与求创新方面的又一杰作。“和”这个维度使浙商面临金融危机

时没有元气大伤,面临发展机遇时迅速切入,以高昂的协同力在行业拓展中游刃有余,就像东非草原的斑

马,成群奔跑,共同奔向目的地。

(三)当代新鲁浙商业文化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发现,新鲁浙商业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勤”和“和”维度上:

(1)实干、坚持、兢兢业业的勤奋态度在鲁浙文化中均有体现,但浙江人的勤奋更多体现在饥渴般地

寻求变革和自我超越,具有敢于打碎一切而后重来的大气魄,以及永不满足于现状的尝试精神。他们的勤

奋是对创新的渴望,这种不停歇的渴望不仅是一个或者几个浙江商人的特征,而是整个浙江商人的群体表

现,自上到下,自下到上,创新与变革已经成为浙江商人的精神依托。“鲁冠球与万向国际化思维”、“马云

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理念”、“宋卫平与绿城房产文化细节和气质”,这些优秀的创新典范将浙江商人的创

新思维提炼到极致。浙江人已习惯将卓越的思维力和敏锐的视角相结合,用新思路开创商业新模式,形成

新的文化力和商业哲学思想。

山东商人已在创新的道路上起步,正如海信的“信芯”、潍柴的自主发动机以及层出不穷、功能迥异的

海尔白色家电,但这种创新精神并没有在山东商人整体中形成普遍趋势,很少有企业家能将创新力提升到

商业模式和商业哲学的层次,而更多的是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提升、改进和优化。

(2)在“和”的维度上,鲁商文化缺少了浙商文化中的抱团精神,山东企业更善于凭借一己之力闯天

下,广而不聚,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山东企业间的合作多是在政府和

监管机构的运作下形成的,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多出于行政安排,而非企业间的自发合作。

山东是资源大省,大企业掌握多数资源,但多数企业不善于借助外力,各种资源间的有效配置能力有待提

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东经济的发展。浙江企业家更懂得集腋成裘,分工合作,将几百亿资金和各种

资源集中在一起,迅速把握各种商机,正如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簇群经济以及以商会为引领与全国各地签订

的广泛战略联盟等。“质胜于文”是山东人的主导色调,这种性格造就了齐鲁人的质朴气质,但缺乏灵活性

与强烈的合作意识。

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的新鲁浙商业文化特质比较见表2。

六、结语

(一)对于鲁商文化

自古至今,仁义诚信已成为鲁商文化的标签,未来企业的发展仍需将儒家价值观发扬光大。更为重要

的是,鲁商文化要想焕发出勃勃生命力,应更加兼容并包,克服本土性,在稳健经营中大胆创新,敢于尝试。

这种创新要不仅停留于完善产品、提升服务,而是敢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走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加强商业

经营的创新力。

同时,山东企业要提高自身借助外力、依群利己的能力,加强企业间的合纵联合和资源共享。山东位于

环渤海经济带,深处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经济区的交汇点,未来发展机遇广阔。山东企业有优秀的经验和

传统,不缺资金、不缺规模、不缺资源、不缺吃苦和奋斗精神,但是缺少整合资源的灵活头脑,缺少发现商机

迅速切入的敏锐视角,缺少与其他兄弟企业实现共赢共利的大气魄。山东企业要充分借鉴浙江企业优秀的

发展经验,将儒家文化“有容乃大”和和合奋进的精神充分发扬。山东商业文化中需多些务实开拓,多些冒

险进取,多些个性自由,多些迂阔空疏。山东企业家更要秉持创新开拓的精神,积极践行创业理想,在山东

开辟一条“温州路”。

(二)对于浙商文化

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厚的儒家文化理念,重忠、重仁、重义、重信,这些优秀的礼义观念被山东企业成功

地导人企业,使一批批优秀的管理团队勤勤恳恳为企业工作,与企业共生共荣。山东企业也多宣扬儒家文

化,善于放权,敢于信任,管理团队的稳定性较好。然而,浙商面临的普遍问题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在企业中

的凝聚力。浙江商业文化中有一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人人做老板”的商业理念较为盛行,只

要手中有一点资金,就会去积极开创事业,争当老板,不习惯为别人工作。浙江企业的中层管理团队多以外

聘职业经理人为主,多年来职业经理人在浙企中发展得并不顺畅,离职、不作为现象频繁发生,这对浙江企

业的长足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经理人和企业掌舵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职业经理人要抱

有合理的期望和充分的信任,以包容性的心态给予其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抛弃传统用人唯亲的桎梏。

建议浙江企业在人才管理上吸纳儒家文化的精髓,仁者爱人,以人为本,逐利抓机遇的同时注意企业的中

流砥柱——管理团队的培养,在给予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同时,规范自身企业的制度管理,树立企业家

的良好心态,加强文化融合,形成互信的文化氛围。

儒家文化本质是为人处世之道,它对传统和新鲁浙商业文化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在潜移默化之

间,鲁商和浙商将儒家价值理念与商业实践充分结合,又经历多年沉淀,衍生出各具有特色的商业文化。这

两种截然不同但又同根的文化体系孕育出了繁荣的地方经济,培养出了优秀的企业家。新一代的鲁商和浙

商应积极发挥自身优秀的商业精神,将儒家精神的内涵和现代商业精神进一步结合,以商业价值的创造作

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将山东商业文化和浙江商业文化打造成与时俱进、创新坚韧、和谐合作的新时代商业

文化标杆。

参考文献:

[1]韦森.从传统齐鲁农耕文化到现代商业精神的创造性转化[J].东岳论丛,2004(6):5-12.

[2]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6-91.

[3]何丽野.浙商转型:打造“水火相济”的商业文化观念[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1):3-8.

[4]孟铁.论商业文化之内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2):74-75.

[5]张卫国.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1-28.

[6]张佑林,王成菊.鲁浙文化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10(4):133-140.

[7]孙海燕.齐鲁文化对山东经济发展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2009(2):74-76.

[8]孙建华,杨秉强.鲁商思想文化元素初探[J].商业研究,2011(4):212-216.

[9]章剑鸣.试论浙江商业文化的发展瓶颈[J].前沿,2010(3):193-197.

[10]杨轶清.文化是因是果——浙商演变看商帮文化[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6):39-42.

[11]张朝晖,刘志英.鲁苏浙沪人文传统与质的差异比较[eB/oL].(2006-11—3)[2006-11-15].http:∥.

cn/05culture/system/2006/11/03/007968333.shtml.

[12]王晓华.基于越文化品格的浙商精神[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3):88-92.

[13]韩雷.在神圣与世俗的边缘游走——温州模式与民间信仰之关系初探[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3):83—87.

[14]包松,陈湘炯.由温州模式到温州人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4(5):83-89.

[15]边一民.儒商的商业伦理精神与商业伦理文化建设[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0):61-64.

[15]李卫斌.抱团作战,诚信为本[eB/oL].(2007-7-29)[2007-8-5].http:∥/html/report/23739-1.

htm.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5

一、2018年1-2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对区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1月,全区完成进出口额0.6亿美元,同比增速3%。目前2018年社消零任务尚未下达,一季度统计数字3月份开始申报。针对我区实际,我局主动对接市商务局和市统计局,协调2018年社消零基数调整和目标任务。同时邀请我区重点商贸企业座谈,深入探讨传统商贸企业的升级转型,为企业做好服务。

(二)特色街区提升改造工作

完成淮河路步行街三荣大厦等重要节点改造,积极引入品牌体验店、阅读与休闲吧等业态。基本完成城隍庙街区小商品世界、下沉广场、古玩城等二期改造,全力做好小商品世界经营户回迁工作。加快七桂塘街区招商,诺亚方舟集团旗下国内知名酒吧欧贝诗、芜湖星隆小吃等品牌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完成老报馆一期内部改造,二期西广场、环城南路阅览空间、停车场等改造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三)其他重点工作

1、长江中路六大节点商业改造:按市政府要求,2018年5月份庐州记忆(小东门)和庐州阅览(长江饭店对面)将对外开放。目前,以上两个节点的改造和施工方案已上报,待市政府同意后进入招标施工阶段。

2、庐州历史文化4a景区创建:完成旅游区景观价值宣传片已完成主体拍摄,正在征求各方意见,确定景区旅游服务中心位置。三十岗生态农业景区整改按期推进,旅游公厕、停车场、游客中心等重要区域均启动建设。

3、振兴“老字号”企业:开展对刘鸿盛等庐阳“老字号”企业调研,草拟《关于振兴庐阳“老字号”的实施意见》,了解并掌握庐阳区老字号发展状况。协同区国投集团,加快推进安徽省老字号协会等孵化基地及传承载体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社消零指标压力大

受2017年底国家统计局对石油、医药等行业申报范围调整的影响,我区8家重点企业零售额共修正减少基数81.27亿元,占2017年限上零售额的18.4%,增速降低2%。同时,苏宁帮客为新注册企业,即使纳入社消零统计,对今年的增速无法拉动,更加大了指标压力。

(二)特色电商竞争力有待增强

由于我区域电商平台建设起步较晚,缺乏龙头企业,电商业务范围和渠道较单一,整体业绩仍然不大。另外周边城区电商竞争日益加剧,电商外迁频繁。例如蜀山区合肥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开始集聚大批电商企业,我区一些电商企业亦有外迁趋势。

(三)街区改造招商运营问题亟需解决

城隍庙、七桂塘改造后老业态更新慢,新业态短期内进驻有困难;而且由于产权复杂,招商引资企业整合成本高,市场培育发展需较长的过程。中市逍遥街等老街区由于历史法律纠纷,司法处理程序复杂,虽地处繁华步行街周边,目前招商运营进展较慢。

三、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我局商贸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稳中求进,齐头并进,保持优势,创新特色”的思路和“引领合肥、辐射安徽、影响全国”的目标,力争在中央商务区打造、商贸业转型升级、特色电商推进、庐州历史文化旅游区创建等方面再创佳绩。

(一)多措并举,保持指标向好

加大对社消零运行调度,压实主体责任,服务重点企业,挖掘新增企业,稳定存量扩增量。紧盯限上企业,尤其是亿元以上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强化对电器、服饰、百货等传统商业和汽车、通讯、医药等20强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开展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挥商业集聚优势,形成商圈效应。加快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emS安徽中心等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入驻,加强与省进出口商会联系,整合中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扩大外贸进出口业务。加强与菜大师、苏宁易购等企业合作,完善电商企业物流、配送、支付、信用等配套服务体系。

(二)抢抓机遇,构建多级商圈

1、新老商圈提升同步进行。重点推进淮河路步行街及逍遥十八巷、银泰二期等项目,完成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回迁和庐阳宫招商,因地制宜引导“老字号”回归,将城隍庙打造成最具合肥传统特色的商旅文街区。协助七桂塘区域酒吧、星隆小吃等休闲娱乐顺利开业,引导女性用品回归女人街。推进老报馆街区二期提升改造,将金寨路、桐城路区域塑造成最具文艺范的消费新地标。大力发展濉溪路商圈、四里河商圈的商业综合体经济,盘活豆瓣汇街区,精心打造万科森活汇和光生活,加快培育临泉路商圈、五里商圈商业,为宜家家居、苏宁广场项目落地做好配套服务。

2、特色街区建设分层推进。全面启动特色街区建设,根据各领域的商业、产业、地域和文化特色,积极做好“特”字文章,引入更多特色业态和体验型项目,保证每个街道、乡镇都有建设任务,力求形成新街区成长、老街区繁荣的局面。通过商旅文互动、差异化打造、重点性招商,打响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业特色街区。对照省、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办法,认真补缺补差,推荐城隍庙、崔岗艺术村、万科城市之光等符合条件的街区申报省、市级特色商业街,力争全面完成2018年特色街区建设和示范创建任务。

3、长江中路商业复兴改造。结合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以及长江中路精品道路提升,做强地铁经济,强化长江中路商业功能,促进鼓楼、百大、商之都等传统商业繁荣和消费升级。对长江中路沿线的金巷、井梧巷、图书城西侧、省总工会区域、四牌楼十字路口区域、省委东侧区域六个节点周边的楼宇门店、门面进行升级改造,突出历史文化和商业业态,打造商业文化街区,再展“安徽第一路”风采。

(三)依托载体,发展智慧商业

一是完善“庐阳欢乐购”商圈小程序服务平台,统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九大商圈互联互通。二是以节日为节点,在线下组织好各类主题鲜明、特色显著的庐阳欢乐购主题商业营销活动。三是大力推进新零售,拉动电器、服饰、百货等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以便民为导向,引导连锁商贸企业为发展社区商业,探索无人超市。四是做好智慧商圈基础建设前期规划,探索打造“一网络两平台”智慧商圈生态链,实现商圈数据获取、消费服务和交通引导的智慧化。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6

一、前言

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长寿之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丘已经具备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充分条件,但商丘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对商丘的经济发展贡献非常有限。因此,对商丘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丘市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交通向来是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而商丘市交通便捷,提高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全国主体功能区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部级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一横”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贯穿商丘东西全境,为国家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以上这些因素将明显提高商丘的区位优势,不但缩短空间旅游距离,而且有利于旅游流的聚集和扩散。

2.历史文化厚重

4000多年的文明史,为商丘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永城芒砀山大型汉墓群,规模巨大、文物精美震惊世界。其中汉墓壁画价值极高,被专家誉为“敦煌前的敦煌”。商丘睢阳古城外圆内方,建筑独特,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除此之外商丘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台――阏伯台,北宋最大的书院――应天书院,中原四大名刹之一的白云寺,侯方域故居壮悔堂,举世闻名的梁园遗址等,这些古迹蕴藏着极高的学术、艺术及研究价值。

3.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商丘是老子、孔子的祖籍,也是庄子、墨子的故里。商丘市文化旅游资源秉赋良好、潜力巨大,风水八卦古城、芒砀西汉地下宫殿群、黄河故道湖泊湿地、林海果园都闻名遐迩。

4.政策与管理优势

近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社会齐上”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市场开发、旅游环境改善和旅游队伍建设的投入。

在2012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执行主席弗雷德里克・皮埃尔认为商丘商业活动历史悠久,旅游的第一步确实是从商丘迈出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早期旅游活动是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而商丘是中国商业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旅游的发源地。

(二)劣势分析

1.知名度不高、营销方式的单一化

旅游宣传是旅游经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业务,是开发客源市场的主要手段。由于宣传不够和营销方式的单一化,商丘的许多珍贵的景点仍处于“静默”之中,很多景点连商丘人都不清楚。

2.旅游模式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长期以来商丘只是围绕观光旅游模式来进行旅游开发和建设,从而使其它类型的旅游模式难以脱颖而出,造成重游率低,逗留时间短、旅游收入少的局面。另外,有巨大市场轰动效应的专项旅游,如会议旅游开展不足。再加上缺乏大型赛事、会展等活动为依托,从而使旅游活动内容单调、贫乏,没有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3.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餐饮业也是影响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调查,商丘地区的景区普遍存在餐饮设施不够完备,不够多样化的现象,游客到了景区之后,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餐饮,另外本地的餐饮个别景区还存在餐饮卫生不达标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印象,为游客的瑕疵到来埋下了障碍。

4.资源分布分散、景观联动性差

商丘的旅游景点多且较为分散,给外地游客的参观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影响了游客对商丘整个旅游业的印象。由于缺少一些特色旅游线路,景区分散不利于游客观赏游玩,目的性比较差,游客到来之后会有“不知道去哪儿玩”的感觉。

(三)机遇分析

1.持续升温的旅游业为商丘开发旅游市场带来良好机遇

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目前正面临三大发展机遇:一是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快培育旅游业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出台。二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扩大内需型。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是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大多数地区均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三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2.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具有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资源优势,政府也已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早在“九五”期间就已提出了打造“三点一线”(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的战略,在“十五”期间“三点一线”基本形成。

3.产业结构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升级调整

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着力实现产业升级,合理划分三大产业结构。商丘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2∶44.7∶29.1。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快步提升,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占据了商丘经济总量的近三成。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商丘市产业结构取得突破性发展。

(四)危机分析

1.区域旅游竞争的威胁

商丘周边的旅游城市众多,区域旅游竞争激烈,仅河南省境内就不乏众多的著名旅游胜地。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核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化旅游景区众多。商丘附近的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洛阳更是九朝古都。豫西北的焦作位于太行山的南麓,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他像周口、安阳、许昌、信阳、南阳、三门峡等都是旅游城市。

2.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加剧

随着现代旅游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对于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关联性较高,商丘在不少旅游产品的打造和设计上和周边城市有着激烈的竞争。如在早商文化、楚汉文化旅游、湿地生态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主题的打造上和安阳、徐州、洛阳等有着同态竞争的关系。商丘的同类旅游产品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及时优化升级旅游产品、开拓特色旅游市场。

3.旅游经营机制的落后

商丘市从事旅游业的有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等,然而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商丘旅游业还是以自由发展状态下的旅游经营机制为主,即各种主体自主经营。与行政引导型和市场投资型相比较,自由态型的旅游经营机制虽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资源空间指向性,但其扩散能力小,区域联动性差。因此,落后的旅游经营机制给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三、基于Swot分析的商丘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一)更新观念,开展全方位旅游营销

商丘的文化旅游资源仅从品位上说,与省内外其他城市相比毫不逊色,从文化底蕴来看,商丘市历史文化更是厚重悠久,但商丘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市场中知名度、旅游收入等明显偏低,其根本原因与营销观念和手段有很大关联。因此,商丘市应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在突破书面广告、电视传媒等传统的宣传、促销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比如举办文化旅游节、将免费旅游作为参与性节目的奖品等新颖的宣传方式,从多个渠道提高商丘的知名度。

(二)建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在对应商丘市旅游模式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足这个问题上,应该建立商丘市自己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商丘市人文资源深厚,品位高,开发潜力巨大。要进一步深度挖掘人文文化内涵,分类整合汉墓葬文化、哲人文化、古代名人文化、古城建筑文化等遗迹资源,依托现有比较成熟的景区景点,分类布点,高规格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核心旅游区,使其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精品。

(三)加强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政府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力度,可以招商引资,改善景区道路交通条件,提供好的住宿环境,建立高档酒店,提供更多好的餐饮服务。此外,商丘市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既要加强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使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积极引进急需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实现人才、技术等无形资源的积累,进而提高商丘整体旅游服务水平。

(四)区域联动,加强各个景区的联系,将景区打包给游客

目前,商丘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有很多价值比较高的景点还没有推出去,对此,商丘旅游景点应加强景点关联带动效应,利用著名景点带动客源较少的景点,逐渐使潜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此方面,应加大景区的整合性,将景区打包给

游客。

可提供的旅游参考路线有:①商丘古城旅游区――三陵台――刘口黄河故道自然风景保护区;②伊尹墓园景区――木兰故里景区――孔子还乡祠――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西汉墓群。

(五)构建商宋古都、楚汉文化等中华文化旅游圈,打造中华“根”文化旅游品牌

在开展区域联动的同时,发展旅游业不能孤立地打一张牌,更要冲破市际行政区域的限制,要善于利用商丘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融入郑-汴-洛-殷古都、徐州楚汉文化圈。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把散点化的文化旅游因子聚合成内容丰富、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发挥区域文化旅游的整体效应。商丘市要抓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崛起的机遇,借力其他城市的资源,在联动中集聚力量,提升知名度。

依托河南省祭祖寻根文化游,提高商丘旅游文化的知名度。河南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应依托历代圣贤遗存等祖根资源,开发燧皇陵等祖根文化旅游区,开展姓氏名人寻踪游等文化旅游产品与精品线路,打造商丘的中华“根”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侯卫星.旅游的起源与商丘旅游的展望[n].商丘日报,2011-05-19(a03).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7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在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经营货币和相关产品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企业。首先,它具备一般金融企业的特点,如作为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等,同时其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其次,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其还有一些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特征。第一,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行业,就企业内部讲,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其员工技能操作流程的专业性和细致性,对其自身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以及就企业外部讲,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其企业形象的稳健性与诚信性的要求都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第二,在现今经济发展日益高速化、全球化的趋势驱动下,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也使得银行业的竞争变得日趋紧张与激烈。目前我国现有银行大致可分三类,国有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存在下来,并且逐渐发展壮大,说明了它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它能争取到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关键。

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依据时代特色与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亦具备以下特征:

(一)广泛性与系统性罗长海在《企业文化学》中论述过:“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人认为就是企业对自身形象进行的设计及对外进行的形象推广与宣传,也有人认为就是企业自己创办一些报纸刊物,为员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其实,以上这些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都过于浅薄片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将企业与文化进行嫁接,其内涵非常广泛,可以说,企业文化包罗了思想文化教育、体制制度构建、形象理念策划宣传等多方面内容。

(二)时代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内容是依据时代特色建立的,具有时代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时下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思想状态及生活需求等等一系列时代特征为先导,因为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提高该行自身的经营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及外部市场竞争力等等综合能力,要能够经受住当下市场的实践检验,如若所设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能与时下社会人民所需紧密结合,那么必将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三)独特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这是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的经营范围、经营管理体制、企业目标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都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不然必会丧失其独特性,从而在市场中丧失人们对它的关注与兴趣,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应是企业组织在继承传统文化知识精华,并依据时代特色与企业自身特点而形成的团体意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三、加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综合现今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特征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的综合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有助于完善管理机制因企业文化自身所具备的广泛性与系统性特征,在加强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企业行为准则、企业职业精神、企业管理结构和文化结构等都会被逐渐明确和完善。那么当其拥有了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合理的管理结构和文化结构后,其企业的整体管理机制也会随之变得合理和完善。

(二)有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现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给予的各种机会和条件,抓住时机;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向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性企业,其要想保持自身的勃勃生机,就更需要紧密跟随时展步伐,适应市场需求。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可能存在的不同年龄、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模式等差异,就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企业总目标与部门分目标、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目标上的分裂与冲突,最终影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使效益受损。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行内企业文化建设来统一职工价值观,规范职工行为准则,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增强整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取高收益。

(三)有助于提升外部形象,提高竞争力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客户是其利润的来源。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要求不外乎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而只有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完善和升级,不断开发研制新的业务品种,同时在服务上提供更加全面周密,更加灵便高效的服务,才能巩固和扩大客户群体,赢得市场。而这一切策略的成功实施,都脱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本行职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综合服务素质,最终追求在客户群体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因此,就业做到:首先,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本行职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从而加强其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综合服务素质,最终追求在客户群体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其次,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独特经营理念及企业形象的策划与宣传,通过塑造和宣传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让客户充分了解其企业特色,借此塑造银行良好的外部形象,发挥品牌效应,从而可有效提高本行的客户认可度与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8

1.1“商务(business)”的定义

“商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词典意义至少有20多种。那么,在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的界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都具有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商务”这个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申报报告中写道,狭义的商务指做生意,广义的商务是指包括贸易、金融、投资、旅游、外事等在内的业务和公务活动。但这种定义太过宽泛,并没有对商务英语中的“商务”进行准确定义。在英语中,“business”这个词在商务用语和普通用语中含义不同。《剑桥商务英语词典》网络版的解释是“买卖商品或服务的活动,或以从事此类活动的组织、公司或个人以求赚钱的工作”。在这种语境下,“business”的特点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也是“business”最初始的内涵意义,即我们汉语中“商务”的意义范畴,可以称其为狭义上的“business“。例如:?ourfirmdoesalotofbusinesswithoverseascustomers.(business:theactivityofbuyingandsellinggoodsandservices)?Sheownsseveralbusinessesinthecity.(business:狂companyororganizationthatbuysandsellsgoodsorservices)?He''''sinthefrozenfoodbusiness.(business:workthatyoudotoearnmoney)在《剑桥英语高级词典》?这部普通英语词典(网络版)中,"business"除了表示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个人所做的事情或只涉及个人的事项,或是个人参与其中并给出意见的情况或活动。这种用法中的“business”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能把它翻译成“商务”,只能译成“事务”。例如:?whatshedoeswithherlifeisherbusiness.(business:thethingsthatyoudoorthematterswhichrelateonlytoyou)?imakeitmybusiness(=ifeelitismyparticularduty)tocheckthemonthlyaccounts.?arrangingatripabroadisatime-consumingbusiness.(business:asituationoractivity,oftenonethatyouaregivingyouropinionabout)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应该指狭义上的“business”,即与盈利相关的商务贸易活动、组织或工作。而“以盈利为目的”是“商务”的重要特征,因为正是这一特征,最终从性质上确定了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差异。这一意义的确定,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2“英语”的定义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文学英语为文本进行的普通英语教学。而商务英语中的“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由于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特性,所以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中的“英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正式、准确、精练、专业性强等。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研究应该是以合同、信函、演讲、报告、货币支付、保险等商务内容为文本,教学研究重点是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包括词、句、篇章、语体、语用、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所存在的差异(张武保、严新生,2008:102)。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文本与英语专业的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改进。

1.3“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的定义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一词的定义在目前也存在很多争议,主要分歧在于作为专业的定义与作为课程名称的定义的混淆。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对商务英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张佐成(2008:28)认为:国际商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其活动参与人采用/化用商务惯例和程序,选择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以及视觉、听觉符号资源,通过书面、口头或/及多种模态,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商务英语就是以这个策略际系统为内容的教学活动。翁凤翔(2009:7)认为:商务英语是人们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以及国际商务学科所1涉及的英语。简单来说,商务英语就是普通英语+国际商务行业英语。从学科角度看,商务英语是研究商务英语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以及英语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所使用的规律的科学。陈准民、王立非(2009:5)认为:商务英语指在经济钱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总结以上观点,“商务英语”一词主要指的是两种概念:(1)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概念;(2)指商务英语的专业概念。当“商务英语”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时,它实际上是一种交际工具,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语言载体。根据之前提到的“商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商务英语”定义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个人在买卖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当“商务英语”指商务英语专业的时候,它指的是以涉及贸易、管理、营销、金融、法律、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国际商务活动为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商务英语作为满足特殊商务目的的学科在语言层面上有自己的术语和形式,在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大纲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亚敏、张武保,2011:160)。至于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否应该叫做“国际商务英语”,正如翁凤翔(2009:98)所说,我国的“商务英语”其实已经等同于“国际商务英语”了。对中国人来说,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外语,我们通常所提及的商务英语就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就必然会涉及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等涉外领域,因此商务英语自然就具有国际性。换言之,在我国,“商务英语”就是指“国际商务英语”’而“商务”就是指“国际商务”,“国际”二字只是被省略了。

2.商务英语专业中旳概念

目前我国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表达方式主要有“Businessenglish”和“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两种。虽然中文同为“商务英语”,但这两者的关注点是否相同?另外,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是什么?下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2.1“Businessenglish”与"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的异同

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它具有应用于特定职业领域的特殊目的性以及内容专门化的特点,而eSp的教学理论就是要针对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进行英语教学。在eSp理论下,商务英语还可以分为普通商务英语(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简称eGBp)和专业商务英语(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简称eSBp)。eGBp是以各种不同的商务背景为综合教材内容的商务语言培训,而eSBp则对商务专门知识的要求较高,是指特定行业的专业语言培训(张武保、王维,2011:306)。前者的培训对象是粗放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学科领域的商务英语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知识。而后者的培养对象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生以学习普通商务英语为基础,同时学习较为系统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以及某一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外的语言培训模式,其特点是短期性、针对性、课程性、商业性等,属典型的eSp理念研究范畴。中国早期的商务英语教学取名为“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就是受了eSp理念的影响。这一类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职业领域进行英语培训,也更利于培训机构针对市场需求做推广,属于专业商务英语。而另一类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就是我国大学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具有全日性、复合性(语言与专业并重)、专业性、服务性等特点,属于普通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名称虽然为“Busi-nessenglish",但实质上只是“english",其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的没有太大区别,有些甚至连教材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着手,彻底从“english"转变为“Businessenglish"。为了更好地区分普通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我们提议可以把普通商务英语称为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如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就属于这个范畴;而把专业商务英语称为eFX(englishfor...),如“englishformarketing"、“englishformanagement"等,以便于研究和区分。

2.2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比较研究

2011年底,教育部把商务英语专业正式列入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中,商务英语成为了与英语专业平行的一门专业。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下称“《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的比重是6:3:1。然而,通过对比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①可以发现(详见附录一),商务英语专业有55学分的英语课程与英语专业的相同或相似,有34学分的商务课程与管理专业的相同或相似,它们分别占了商务英语专业总125学分的44%和27.2%,合计超过70%。所以说,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结果。虽然这是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初期的必然现象,能够帮助一个新兴专业快速成型,但如果商务英语专业一直保持这种借鉴已有专业课程设置的过渡时期产物,而没有自己的独创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生命力。一旦英语专业加大商务课程的比重,或管理专业加大英语课程的比重,那商务英语专业的存在性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外,?要求(试行)》中英语语言能力的课程约占了总比重的60%’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我们应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英语作为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大家都将其称之为工具。如果把工具与专业内容的比重倒置,这样合理吗?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英语专业中获得一些启示。根据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大纲》”),此前的问卷调査早已证明,参加调査的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和教育部门等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对英语专业的大纲进行了修订。2000年的《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占总学时的65%,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20%。虽然相关专业知识(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的比例得到了增加,但从2010年开始,英语专业连续3年都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大学十大“红牌”专业?,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月收人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英语专业这个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却变成了“红牌”专业,它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应该是什么?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是否偏重?如果把语言这种工具当做是本科专业的核心,是否欠妥?毕竟只有在大专或中专这些培养层次才是以工具或技能为培养核心的。相比之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与英语专业如出一辙,除比例上有少许差异外’内容上几乎趋于一致,这样又是否恰当?从英语专业的《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英语与文学或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却大量需要英语与其他学科,如管理、法律、科技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顺应时代新需求应运而生的商务英语专业,其专业核心内容应该是“商务”,即以英语为载体的商务学科知识。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文3.3中评述。

2.3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陈准民、王立非,2009:5)。而英语专业《大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那么,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到底有何差异呢?如果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也能满足《要求(试行)》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又何必另设商务英语专业呢?此外,“英语人才”指的是什么人才?是否只要能够用英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就算是英语人才了?如果是的话,以此类推,只要能用汉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也算是汉语人才了。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国际化的商务人才,而非英语人才。英语只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技能,而非他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知识范畴。英语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高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英语为载体,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主修内容,培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进行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较权威定义是:“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念、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注重多元化的吸收,并具备良好的文化“免疫力”,注重综合素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这个培养目标很宽泛,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关注点应该更为集中,即培养国际化的商务人才。那么,何谓国际化的商务人才?为了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我们进行了一个《国际化商务人才知识技能调査》(下称"《调査》”),收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08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附录二)。调査结果发现’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管理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经济学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以及国际金融知识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必备的重要专业知识,而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等,则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总的来说,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国际化商务背景下,掌握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等商务专业知识,具备跨文化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技能,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从事以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商务运作、国际商务管理为主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

2.4关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讨论

在讨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前,有两个定义必须理清,那就是“curriculum"和“sylla-bus"。“curriculum"可以翻译为“全部课程、必须课程”,它是对一个学科或专业的总体课程规划,包括学科或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等;而“syl?labus"则可理解为“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是某一门课的教学计划,重点是在一门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同时还规定了课程的进程安排。可以说,“syllabus”与“curriculum"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可混淆。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由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4个模块构成,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50%~60%,商务知识:20%~30%,跨文化交际能力:5%~10%,人文素养:5%~10%。虽然“试行”中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跨学科的特性,但从英语语言、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的课程约为6:3:1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这个“工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商务专业知识的比重偏少。在上文我们巳经提过,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过渡时期产物。为了突出商务英语专业所应有的独特教学模式,其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集中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国际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趋势;(2)商务名著原则: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国际流行的商务教材与专著;‘(3)中外兼顾原则:教学应兼顾中外商务理念、商务实践和教学模式;(4)专业突出原则:教学应突出本专业特色和独创性;(5)动态变化原则:中国以往的国际化教育以“引进来”为主,现在应兼顾“走出去”。根据以上原则,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调整为三大主要模块’即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课程。其中,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写作、英语语言学等课程。笔者认为,此模块的教学应定位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将目标内容域的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因此,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到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当中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英语教材中加入经典商务内容为教学文本,如michaelporter^adamSmith等的名家名著,通过对商务知识与语百技能的合并交融,使学生在商务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在商务语境下实际使用和操练语言。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商务知识,而商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第二个模块商务知识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我国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所反映出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本模块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等;而且,本模块课程应该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全英课本、双语授课的教学模式,以求帮助学生把中英双语的商务知识融会贯通,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老师也可以用中文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学生一知半解,或只懂英文不识中文的尴她局面。最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现在的中国除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因此,第三个模块商务文化课程除了有跨文化商务、西方文化、企业伦理等课程,还应该加人中国元素,如中国文化、中国商务模式等,以达到中西结合,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特点。另外,“6:3:1”这种固定的课程比例设置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阶段侧重、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比重,从输人和输出两个阶段入手培养学生,将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开发(张武保,2011:9)。如图1所示,在大学一、二年级的语言能力培养阶段,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的比重为6:3:1,对学生进行大量密集的英语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突破英语的听、说、读、写关;同时,在这一段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商务背景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商务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为第二阶段的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此为“输人”阶段。而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商务专业学习阶段,课裎比重则调整为“3:6:1”,并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方式。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在实战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为“输出”阶段。商务英语专业动态教学模式体现了“双重复合”的特征和“知技并举、阶段侧重、先知后行、转识为智”的专业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先英后专、由浅人深、先利其器、后善其事”的实施战略。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能够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成功保障之一。

3.结语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9

一、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招商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和基础条件。经过培育和建设,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工艺美术、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区文化经营单位347家,其中印刷企业62家,出版物发行单位100家,音像经销单位17家,文化娱乐场所11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57家。从业人员2670人,注册资本100万以上31家。我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三河湖风景区水域景观恢宏,自然风光诱人,水文化底蕴丰厚,被誉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依托黄河滩区开发黄河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而成的沿黄生态走廊,形成了独特的耕作体验模式、观光采摘模式和休闲垂钓模式。

现在我区有多个文化社团,像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篆刻协会、票友协会等群众性文化团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支持和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同时,依托独特有的故居、城剪纸、东路大鼓,传统吕剧、棉絮手工艺制品等文化遗产,以及革命老区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了一批戏曲、小说等文化精品工程。

二、文化产业招商的基本思路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积极与文化旅游等部门、各乡镇办协调配合,收集整理全区文化产业各项数据信息,充分挖掘诸如“老街”(二期工程)项目、古城遗址、沿黄近郊生态绿色长廊公园、明清建筑一条街,三河湖风景区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区等我区一批有价值、有潜力、有影响的文化产业资源,建立项目资源库目标客户档案,但避免项目、目标贪多过滥。同时,加强与兄弟县文化产业的交流、学习和探讨,结合自身情况特点,尽快完善我区《文化产业招商实施意见》,形成文化产业招商的长效机制,明确全区文化产业招商目标,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招商思路。在深入挖掘、整合、优化我区现有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同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规划、引导、鼓励产业要素集聚,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资源园区。

二是突出招商重点。放手发展文化娱乐业,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搭建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平台,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利用,让企业走进文化,让文化融入市场。依托我区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城剪纸、棉絮手工艺制品等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利用杜受田故居aaa级景区,进一步叫响“古城新韵”商贸开发和廉政文化博物馆建设品牌,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商业文化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融合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城商行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随着各银行之间业务竞争日益趋同,竞争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人与文化上来。企业文化是银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银行企业长期业绩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各银行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不断深化。本文也就对城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一个有效的探讨与分析。

一、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1、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从具体上来说,一个银行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包括:和谐的员工文化、严谨的内控文化、持续的创新文化、高效的激励文化、严谨的合规文化、共赢的同业竞争文化、优质的服务文化,规范的形象文化、本行特色文化等等,各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其层次和建设的延续性是不同的,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和优化。

2、城商行企业文化的层次划分

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一是精神文化,即在观念层次上形成城商行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即培育银行核心价值观;二是制度文化,即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企业风俗,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三是物质文化,即在物质层次上,设计企业标识、企业标准字、标准色,美化环境,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网络,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形成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按照这个划分标准,银行企业文化的分类可以表述如图1。

3、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是凝聚功能,增加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凝合力量,具有凝聚力、导向力和约束力,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建立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把银行发展视为自己最为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使企业内部形成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激励功能,调动员工积极性。银行长期形成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对员工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以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感染着员工,使员工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勇于创新。三是辐射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目标等文化要素的总和,良好的企业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而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并给银行企业带来竞争力。四是导向功能,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即对银行员工心理、性格、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

二、当前城商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模糊

从表面上看,各城商行都有一整套的企业文化系统,但不论是员工还是客户对企业文化缺乏清晰和真切的感受,没有具体的认识。不少银行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做一些表面文章,导致在行动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搞成“两张皮”。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行为现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行为,部分银行把其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更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基层业务单位面临着繁重的业绩考核,从而带来短期行为倾向,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未能有效结合,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互脱节。

3、企业文化建设形不成合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职工参与度不高,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有些城商行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搭界而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只见理念和口号纷飞,却缺少核心价值主张。因而就难以在银行各部门各领域和各个层级上形成一致的行动力。

4、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城商行由于其发展的历史溯源基本上定位于某个区域,其企业文化发展的区域特性也应当具有相当的独创性和区域性,这也是城商行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的源泉。然而,现实中不少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人云亦云,缺少银行的行业特色,缺乏商业自身个性,缺乏本单位、本地区的创意,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

三、做好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路径分析

做好城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内容,也是需要每家城商行着重进行建设和长期坚持的一些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文化,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企业竞争的依托

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息息相关。当前各家银行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立足于人的建设,即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培育员工,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只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尽量创造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收入的价值,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建立严谨、合规、诚信的制度文化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员工必须恪守诚实信用、严谨合规的原则和职业道德,为此银行制度文化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银行内控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内控合规教育,完善银行内部管理体系,把员工从业道德作为业绩考核范围,构建银行信用文化。二是强化客户信用制度,强化客户个人信用的登记制度,对失信的客户不提供信贷服务,通过银行的规范来约束客户的行为,从而强化人们的信用意识,为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作出贡献。

3、构建客户至上的服务文化

城商行作为特色的服务企业,服务质量决定企业的效益。构建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和重视为客户提供优质文明服务的企业文化,需要直接面对每一个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一特殊性决定了银行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用优质的服务质量来赢得客户。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加强服务的管理,在银行内部员工倡导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和树立服务质量意识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套有效提高服务质最的运行机制,银行要构建客户至上的服务文化,就必须在员工中形成共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服务观念。

4、文教娱乐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一系列的文教娱乐活动为载体来进行实现和深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员工和外部社会了解和体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城商行要经常开展警示教育、理论学习、工作交流、演讲、绘画、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通过创办《行报》、建立网站等宣传阵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5、推广Ci设计,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除具有激励、约束、调适、辐射、、优化、振兴、导向、凝聚、育人等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导入Ci设计,进行企业形象塑造,使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进行良好的映射。Ci的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Ci的对外实施是企业文化辐射作用的体现。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企业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企业稳固占领市场。

四、建设城商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思路

城商行由于在规模、历史人员构成、产品发展进度、扎根区域方面都存在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因此所对应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对应的特色内容。

1、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本行的战略发展相适应

由于城商行普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扩展的过程中,其发展战略也包含了一个外延性和开拓性的内容,满足各项发展战略条件的优质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应以战略发展为导向,强化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兼容性及开拓性;为城商行的开拓发展服务,对设立和新入驻的机构能够进行很好的容纳和适应,能够较快地被新入驻区域的客户所接受。

2、培育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

当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般都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企业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往往就是企业精神。对于银行这个特殊行业,自然也就形成了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在银行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要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出发,形成大家所共同认同、遵守并引以为豪的内容,银行企业精神是该银行发展的精华所在,也是该行区别于同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比如说笔者所在的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的“立足中小、服务市场”的服务精神、“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精诚团结、友爱互助”的“家文化”,都是企业精神的体现。

3、塑造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

创新成为银行的主题,创新是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这种企业文化除了具备优秀文化内涵外,还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能力。城商行银行由于起点低,产品相对单一,要面对国内外银行激烈的竞争,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城商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引进他行先进金融理念,创造和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发展战略,创新银行产品、服务方式和管理手段,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

城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国性银行和国外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共性内容也有个性化的内容,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好像造房子,每一幢房子都需要搭框架、垒砖头、浇水泥、砌墙,这是共性的内容,就是所有银行都需要进行的共性文化建设。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要进行有特色化的粉刷、设计、装修、配备,搭建出有独特风格的房屋居室,城商行在其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上就一定要强调其自身的特色,不能随大流,实现共性和特性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蒋素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J].商情,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