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十篇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十篇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2:28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功能;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发展,人类在实际的前进过程中逐渐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并在实际的管理作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管档案、文献、资料等知识进行管理,继而提高相关资料文献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功能及应用.

1知识管理的功能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相关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知识管理方法的引入,并以此基础推动相关管理方式的创新,继而实现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有效发展.目前,关于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综述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

1.1挖掘现有档案中的潜在知识资源

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主要管理的对象并非是知识的本身,也还包括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体制.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其最终师表是为了实现对于知识的使用,并尽可能的推动知识使用率的提高.简单地说,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于相关知识使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此,就需要其在实际的管理作业过程总加强对于知识的挖掘、扩展以及创新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开展有利于挖掘出新的知识.基于此,就使得相关人员借助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推动档案容量的扩大,继而挖掘现有档案中的潜在知识资源,推动相关知识的使用效率[2].

1.2推动个人知识显性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繁荣,使得传统的组织内部的人才构架逐渐失去了稳固性,人才流动量的加大,逐渐导致了这一框架的失衡.基于此,就使得加强对于组织内部相关知识的保存以及分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相关部门在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知识显性化的这一特点以及功能,将相关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更加规范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知识涵养,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在进行中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将自身的工作意见表述出来,从而以此为基础带动更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视,并逐渐参与到其中.事实上,为了更好的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经验以及相关心得的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对于相关工作疑惑的探讨,并最终带动组织竞争力的提升[3].

2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重点强调是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的使用继而提升知识管理、知识利用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带动个人知识的显性化.由此分析可以得知,知识管理模式的运用其最终能够推动传统管理模式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释.

2.1创新管理模式

事实上,随着相关管理人员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方法引入到图书馆档案管理以后,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先进的管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相关的管理.在这一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图书馆业务信息以及相关系统的处理等[4].事实上,这一状况的出现能够直观的将图书馆档案使用者的业务显示出来,并由此推动智能化图书馆的构建,并最终在此基础上掌握还市场动态和方向.总的来说,与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方式相比较而言,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管理服务的实行,并最终帮助管理者进行用者信息需求的了解和掌握,并最终推动妻子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挖掘出市场新动向,并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2.2构建智力库和知识库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时代的更新发展,使得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在实际的作业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相关管理方面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对于相关管理知识理念以及技能的吸收和学习,并最终实现其自身的管理能力的提升,继而由此满足图书馆档案管理职能需求[5].事实上,显性知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而这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管理理沦、管理实践等.基于此,就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以图书馆的现有条件为依托,推动自身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者还可以借助图书馆的现代技术平台,利用相关的借助高科技手段推动知识的传播以及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其自身及他人知识水平的共同提高.之所以说图书馆管理者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知识的学习、共享也属于知识管理范畴,是原因相关的管理者在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档案以及图书资源.因而这种管理模式的推行必将是利大于弊的,其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必将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管理,并带动管理者以其他人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基于此,就使得现代图书馆在践行知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构建其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并以知识管理的模式为依托,推动图书馆档案的智能化管理的实现[6].

2.3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社区

事实上,知识社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视为是一个较大的人才库,而且由于该社区中的人才流动性非常快,因而使得知识库中的人才处于动态的饱和状态.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杜区的构建,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加强对于各类人才的聚集,继而使得相关的该社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汇集、吸收具有专业特长的专业型人才.事实上,通过构建网络人才社区,可以为各类专业的人才进行自身隐性或者是显性知识的传播提供了相关的平台.在网络社区的这个平台之上,相关的专业人才能够根据自身的观点或者是著作,将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以及探讨,从而实现了各类知识在网络人才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共享,最终由此形成了一种高效的知识传递环境[7].总的来说,随着不同种类的知识区的建立,以及各知识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交流,有利于促进范围更广的知识社区的形成,而这也就最终有利于相关的管理者以及人员摆脱传统机构范围的限制,并在挣脱行业束缚的同时,推动相关知识的交流与传递.

2.4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

此外,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相关的管理者能够以此为依托推哦定相关管理作业的效率的提高,并以此为核心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这一点,就是的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借助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模式进行相关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相关的管理作业人员利用知识管理的相关模式、方法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档案使用者的动态以及相关知识的需求进行掌握,另一方面还需要其在构建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的过程中,不断的健全以及完善知识管理体制[8].相关的管理实践显示,只有在实际的管理作业过程中推动知识管理体制的健全,才能够由此实现管理部门对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行为进行硬性的约束,并最终由此推动知识管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9]此外,在构建知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对相关的用户进行管理,还需要由此推动相关档案知识的筛选.[10]事实上,只有管理者确保这两者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推动相关管理效果的取得[11].

3结语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使得相关部门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相关知识管理的使用,继而以此为依托推动相关管理效率的取得.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就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落实到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好发展.

作者:杨艳红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丁邦友.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60-161+170.

〔2〕黄喆.探讨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6):270.

〔3〕信慧.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5):254.

〔4〕徐静波.档案信息网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6):40.

〔5〕李辉.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156-157.

〔6〕廖雪泓.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9):115.

〔7〕曹琳琳.试论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2012(3):50-52.

〔8〕杨启燕.知识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3(5):72-73.

〔9〕李斌英.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分析项目教学法;管理学;分组;协调;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47-02收稿日期:2016-08-15

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这一课程需要进一步突出其知识的应用性,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其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例如,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等若运用通常的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管理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以及具体的应用。分析项目教学法属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突出知识的应用,从一个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其蕴含的相关管理学基础原理和一般方法,这种具有实践应用性的教学方式,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性,可以有效提升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分析项目教学法对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意义1化解教学内容中的抽象知识

抽象知识的掌握难点就是在于这些内容难以被学生理解,因为一些相对抽象的问题已经超出了高职学生的理解范围。这一类抽象知识在管理学基础课堂中相对较多,多个章节中的知识点都具有这一特点,例如,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七个学派就是典型的抽象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分析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引入了更多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中蕴含了抽象的管理学知识点,可以实现这些抽象知识点的有效应用,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管理学知识。

2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等应用能力

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将成为今后一些单位基础的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在对单位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就需要在学校历练。管理学基础课程就是现代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门,相关的理念和方法都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需要应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和内容的灵活掌握就需要学生进一步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项目教学法多元化的教学案例为学生分析管理问题、探讨管理思想、提出管理方法等给出了直接的机会,在这些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运用管理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实施分析项目教学法的时候,在分析管理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组队开展案例的分析,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工作,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最后分享成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项目案例的有效解决,这种团队意识也是今后在工作岗位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因为在任何企业或者单位里,一项工作或者任务都需要员工进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二、分析项目教学法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具体的实施措施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建项目研究小组

学生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上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需要进一步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将学生根据其学习能力进行分层,主要可以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在学习能力分层确定好之后,可以进一步实施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小组的组建工作,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机组合成一个项目研究小组,这样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共同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这种分层式学习小组的组建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在管理学基础知识上共同进步。

2布置项目任务

在开展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有一个知识的整体性掌握,再布置相关的项目案例,设置相关的问题分析,给定学生探讨分析的时间。这些项目任务的确定需要进一步突出对已学过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只有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和认知,学生才能进一步开展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工作。可安排一个企业让学生进行调研,在对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可以布置学生相关的管理学项目任务。例如:该企业在进行自我管理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智能,企业领导层是怎样开展管理日常工作的,根据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最终提出一个调研报告。在这一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的学生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咨询企业,有的学生需要负责查找相关资料和理论依据等,还有的学生需要进行最终调研报告的起草工作,学生在分工协作之后,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经过多次修订,最终形成他们的调研报告。还可以假设学生自己经营一个小型的餐饮企业,让他们思考一下怎样开展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首先需要进行企业内部员工的分工,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后厨,有人负责前台服务,有人服务收银,等等。对这些员工的管理需要怎样做到制度化和人性化的兼容,如何使员工工作积极性持续激发等都是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在项目问题布置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制订完成任务的计划,这也是今后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素养。管理某项企业具体工作之后,领导需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具体实施内容,就需要他们起草相关的企划案等。在进行调研和学生组织报告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提醒,不断调整学生的调查方向及报告撰写方向。

3项目成果汇报及点评工作

学生在分组提交相关的项目完成的报告之后,教师首先需要仔细阅读他们的报告,组织一场项目成果汇报会,模拟企业管理层听取基础管理者的汇报,这种形式可以进一步使学生适应今后岗位需要,不断构建他们成熟的心理。在汇报会上,不同研究小组汇报各自的报告,在完成汇报之后,其他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汇报小组需要给予相关的回答,最终教师再根据事前阅读过的报告内容,结合管理学基础知识理论,进行引导式的点评,给报告小组更多的启示。这种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运用管理学知识的意识,提升他们在管理能力上的水平,同时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可能对学生是一个更好的启发,因为多人的思考更加全面、系统。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鼓励为主,因为学生组织出这样一份报告,是经过多个合作、多次讨论而最终形成的,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应用没有经验,需要多多磨炼,这就需要教师在最终点评的时候给予更多的鼓励,在鼓励的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分析项目教学法属于现代职业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可以实现学生在管理学基础知识上的具体应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有助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企业基层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伟明项目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

[2]董常亮,周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3,(11).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3

【摘要】鼓励科研管理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勤读书多钻研,研究相关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在职学习和锻炼是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岗位,只有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不断的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一、科研管理人员的现状分析

(一)知识结构不完整

科研管理主要是对科研和开发活动的管理,包括科研计划、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它是基于“知识”的管理活动,这就决定了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拥有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

但是,目前科研管理人员普遍具有专但不广、管理知识欠缺、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大都是大学学历以上程度的教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他们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特别是存在工、理、文分家的现象。然而,科研管理工作本身是涉及各种科学、各种门类知识的复杂的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将严重阻碍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应对各学科专业的广泛了解外,更主要的是应具有相应的管理知识,科研管理实质是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方向,但是科研管理人员大多从其他专业改行而来,普遍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二)知识老化,缺乏创新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增长,新知识也急剧增长。这就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科研管理工作做一些上级部门下达的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什么相关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因此,他们中有的不思进取,不去研究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不能正视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自己的挑战,更有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年龄偏大,不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当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显得陈旧和老化。

(三)法律知识欠缺

科研管理涉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主体,科研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但是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急待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应对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并掌握,以指导自己的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事实上,多数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对科研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的掌握,多数科研管理单位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工作。

(四)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良好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是21世纪科研管理人员应首先具备的,也是作好科研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科研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如一些国家科研管理机构在进行科研项目、审批过程中多次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的占用、挪用现象也层出不穷等。

二、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完善知识结构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决定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出成果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学科交叉,内容丰富。科研管理人员要搞好组织、协调和管理,还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和一些交叉学科方面的知识。科研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含理工农医、林、文、史、哲等各个学科的内容。科研管理人员要对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管理,必须具备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必须熟练和掌握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大小,甚至有效的管理能够使条件较差的科研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果,因此,拥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科研管理队伍,是有效组织和领导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科研人员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管理是一项业务非常强的管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因此,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认识科研管理对科研人员的重要性,而管理科学又是一门具有艺术成分的综合性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综合。

(二)加强相关法律知识

科研管理人员除具备必要的管理学知识,还应具有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基础法律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科技进步法”、“促进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一是有效的保护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二是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科研管理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管理能力。这些知识的补充和更新都需要科研管理人员不停的学习来获得。

(三)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直接服务的对象就是进行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管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管理本身也是创新,墨守成规不可行,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力、法、新的方式、管理上要解放思想。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素质主要指管理创新理念的确立和创新管理手段的掌握运用,创新管理理念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市场管理理念和服务创新管理理念这几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主要指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需要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三、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由于科研管理人员的部门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而且科研管理人员的学识、学历、技能、工作年限各有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就必须将科研管理人员纳入不同的教育层次,实施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当然,科研管理人员在继续教育中还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一)高层次的正规管理教育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经历证明,一个管理者要获得管理上的成功,接受正规的管理教育极为重要。随着管理学专业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回到学校,集中精力学习熟悉关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种不同的管理理论。从而进一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使科研管理水平和能力有一显著的提高。尤其是青年科研管理人员接受高层次的正规教育,对于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队伍梯队,造就大批的后备科研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短期的培训教育

科研管理机构应有计划地分批次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短期培训。第一种:进行一年或半年的全脱产进修班,主要针对年轻的在职干部和后备干部;第二种:进行为期两个月、三个月的专题研讨班,学习的针对性强,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集中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研讨,交流经验,取得共识,以推动实际工作。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地图 图书情报学 研究结构

[分类号]G350

1 引言

知识管理是目前学术界长兴不衰的研究领域,辐射了管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系统、管理实践、智力资本、组织行为和创新绩效9个领域,囊括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应用三大宏观方面以及组织、人员、系统三大微观方面。

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主题的研究,在视角、方法和目的上都会有所不同,例如管理学侧重知识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科学关注智能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内容;而图书情报学更倾向于对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即是站在图书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近5年来在该领域中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及发展的趋势。

对知识管理的发展动向,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探索,综述文献如邓湘琳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卢金荣、郭东强的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等;研究类文献如张勤、徐绪松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探索,赵艳枝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对情报学界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张勤、马费成以共词分析为方法,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进行了探讨,murray从企业的未来创新变革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meams针对南非地区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行了趋势探索,mohamed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而andriessen则提出了一个可视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绘图,揭示隐性知识,等等。

上述研究各具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大多是国内文献,或者只是针对若干种国外期刊,不能全面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方法也不够完整,偏重于单纯的定性分析。本文从图书情报学的专业数据库(eBSCoLiSta)中提取2006年至今的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绘制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并以此解读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出发展热点和研究趋势。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eBSCo数据库中的Ljbrarv,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abstracts(LiSta)。该数据库收录了600多种期刊及书籍、研究报告和学报的索引,主题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编写目录、书籍装订、在线信息检索及信息管理等内容,数据库中的文章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内容全面、广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本文选取LiSta中从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这段时间收录的知识管理相关文献,并下载了这些文献的摘要及关键词等信息。

在LiSta数据库中,以“Kw=knowledgemanagementoRsu=knowledgemanagement”为检索式,并限定时间为“2006年01月至2010年03月”,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检索结果1918篇,对这些以知识管理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文献进行关键词收集整理,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1918篇文献中,共包含不同的关键词5333个,其中除去本位词knowledgemanagement,以及文献类型关键词Book,nonfiction及Record,有效关键词为5329个,有效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为16413次,其中前100位关键词出现总次数为6699,占总数的40.82%,前30位出现的频率为25.97%。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前30位关键词的词频均大于60,且占据总词频数的25.97%。而前100位关键词也只占了40.82%,因此,本文的分析就以这30个关键词(见表2)为基础。

从表2中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也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服务、资源、企业管理、高校图书馆应用、信息素养等内容。那么,这些研究方向对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各有怎样的贡献率?它们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内在联系呢?我们能否从这些文献中解读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结构?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借助社会统计软件SpSS,对以上获取的关键词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以期构建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地图。

3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地图构建

知识地图起源于地理领域的地图,最早由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es)提出,通过分析文献的逻辑内容,找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能够引起人们创造和思考的知识点并将其联系在一起,构成知识地图,通过知识地图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知识地图是基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理论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上新兴的可视化研究方法,目的是应用图示的方法揭示出学科领域的发展及演进趋势、研究课题的扩散与传播、作者或机构间的关系等。本文即采用知识地图法,首先对表2列出的前3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的共词检验,即对高频关键词两两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得出30*30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再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导入到SpSS中,通过关键词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来绘制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

3.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通过尽可能少的因子来描述尽可能多的指标及指标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研究对象的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对以上提取的30个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图l所示,有8个因子被提取,这8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74.943%,即是说,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8类,就解释了国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约75%的信息。而其中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根据“所提取的因子应能概括总体信息的60%以上”,本文将这30个关键词分为5类。另一方面,与因子抽取相配套的因子个数碎石图(见图2),则直观显示因子分析的前5个因子类别是比较明晰

的,前5个因子对整体走势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变化最明显的部分,这说明将知识管理研究划分为5~8类都是合理的。

3.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照“物以类聚”的原理,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分类。其原理是同一类中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却很大。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系统聚类法对共词的相关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将这30个关键词按组间连接法,即将平均距离最小的两项合并为一类,最后绘制出30个关键词的共词龙骨图(见图3),初步反映关键词之间的聚类情况,然后参考前面因子分析的因子个数,将30个关键词聚合成5类。

该龙骨图直观显示了30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其中越早被聚为一类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越紧密,而类的大小直接反映这个主题的集中程度和学者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一般来说,理论性强、研究方向指导性强以及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会形成较大的类。

3.3 多维尺度分析

在确定了聚类的个数和基本范围后,接下来通过SpSS中的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多维尺度分析图,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按照5因子要素,将30个关键词按照图3的聚类,最终绘制出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见图4)。

图4中,横轴衡量了研究的应用性。越往右的主题与实践应用的联系越紧密;纵轴衡量了研究的理论性,越往下的主题理论性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D类研究的实践应用性相对较弱,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C、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

按照以上各种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30个高频关键词将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管理研究结构分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以及信息素养五大类,如表3(表内百分比为各类在五大类中所占的比重数)所示:

同时,根据同一类中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次数,采用内部连接的平均值算法,得出这个主题的密度,根据该类与其他类的外部连接的总和平均值算法,得出该主题的中心度,并以中心度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取各个类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为原点,绘制战略坐标图。其中密度反映的是字词聚合成主题的联系强度,也就是该主题的内部强度,它表示该类维持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一般来说,密度越高,说明分类中的各关键词联系越紧密,研究趋势趋向成熟;中心度反映的是一个主题和其他主题的相互影响程度,一个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的数目和强度越大,即类与类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这个主题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就越趋于中心地位。根据密度和中心度的计算方法,本文绘制出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发展的战略坐标图(见图5)。

从战略坐标图可以看出,五大类呈两级化的分布状态。其中a、D在第一象限,即表示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以及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中心,发展较为成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而其余三类B、C、e则不同程度地分布在第三象限,表示企业组织应用、共享与创新以及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处于非核心的状态,其发展还不够成熟,未具规模。

4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发展现状的解读

根据以上国外图书情报学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地图和相应的战略坐标图,结合近年来知识管理发展的现状。以下对该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和特点进行简要解读。

4.1 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

分类a“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是五大类中最大的一类,所占比重高达45%,包含了9个知识点。这是知识管理传统的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涵盖了资源、技术、服务、管理、专家等各方面,是对总体构架和理论基础的研究。a类研究在图书馆情报学研究中最受重视,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该类的密度和中心度最高。说明a类研究的核心度和成熟度在所有类别中都是最高的。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a类研究的理论性最强,而实践应用性中等。4.2企业组织应用

分类B“企业组织应用”在五大类中所占比例为14%,包含了6个知识点。这是管理学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在图书情报领域也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三象限,核心度和成熟度要低于a和D类,但高于C和e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B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是最强的。

4.3 共享与创新

分类C“共享与创新”在总类中占8%,包含了4个知识点。这也是一个研究的重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因为该类的主题相对较窄,虽然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受主题范围的影响,其核心度相对较小,成熟度也不高。知识地图显示c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较强。

4.4 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

分类D“知识服务、组织与检索”是5大类中的第2大类,所占比重高达28%,包含了6个知识点。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服务逐渐难以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求。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知识服务及涉及到的知识整合、组织、处理、检索、存储等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类中的关键阋“UnitedState”直观地说明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美国是研究知识服务、组织和检索的翘楚。该类位于战略坐标图的第一象限,其核心度和成熟度仅次于a类。从知识地图中可以看出,D类研究的理论性中等,而实践应用性则相对较弱。

4.5 信息素养

e类“信息素养”是最后一个被聚入的类,其研究比重占五大类的5%,包含了3个知识点,位于战略发展图的第三象限。虽然这一类的核心度和成熟度相对其他4类而言比较低,但是近年来图书情报学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多,而信息素养也逐渐地被视为一个单独的研究主题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中,并且在各大高校中,也被认为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养指的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信息需求,发现知识和利用知识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这都涉及到了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所以将知识管理相关的服务、方法融入到信息素养的规划和实施中,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知识地图显示e类研究的理论性比较低,应用性中等。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五大类别,图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管理、互联网、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知识转移、竞争情报、社会网络、搜索引擎、本体等内容。这些研究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因此,五大类只是涵盖了图书情报领域对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全部。有些新兴的研究因为发表的成果还不够多,尚不能体现在知识地图中。有的类别下包含了很多小类,对于具体的研究方向而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研究。此外,有些类目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可能是一致的,这在分类和研究中也应注意。如智力资本和知识

工人,本质上都是对知识人员的描述,但是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类别。这是因为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角色背景是不一样的,在企业管理中,知识人员承担着智囊团的角色,而在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中,知识人员大多是指服务的提供者。

以上5类研究结构,与ponzi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及Subramani等人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结合两者的研究,他们将知识管理的研究结构大体分为:①从公司战略的高度认识知识管理;②“学习”的相关研究;③组织信息处理和it支持;④知识管理的实践。本文的各类结构基本可以在他们的结构中找到对应点,如针对企业公司的知识管理应用、信息处理及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情景学习和信息素养等。不同的是,Subramani在文中提出的“知识哲学”在本文中没有反映出来,这应归结为研究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在国内研究中,张勤等人对知识管理研究结构采用更细致的标准,划分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组织行为理论与创新绩效几大类,这些也都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5 结论

综合以上对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

・总体上看,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但实质上,无论是组织应用,还是知识的检索与服务,各个类别下仍可概括为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应用两大维度。

・国外知识管理的三大系统――信息科学系统、管理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相互交织与作用,形成了知识管理领域内容纷繁多样的研究主题,从而构成了以“技术一管理一人”为主脉络的庞大研究体系:国外知识管理从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二元范式并存发展至今,逐步融入“人”作为参与信息和知识流程的各种角色,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步成熟,促进知识管理学科的更全面深入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如基本理论技术和企业应用的研究外,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信息素养和共享与创新中的应用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绩效管理,这些都是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虽然在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力量的增强,国内的研究也对世界知识管理的科研成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勤,徐绪松,共词分析法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揭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管理工程学报,2008(4):30-35

[2]邓湘琳,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59-61

[3]卢金荣,郭东强,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8(1):190-192

[4]赵艳枝,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利用关键词的关联规则挖掘,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02-105

[5]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6]murrayaJ.workplaceinnovation:theenterprisenfthefuture:tippingpointsonthehorizon.theJournalnfinformatio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2008,38(2):155-162

[7]mearnsma.trendsinthetheoreticalandresearchmethodologicalapproachesappliedindoctoralstudiesininformationandknowledgemanvgemenl:anexplorationoftenyearsofresearchinSouthafri-ca.SaJim:Soulhafrican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10(4):7-23

[8]mohamedm.Knowledgemanagementteehnalogles:the"continuumi-zafion"nfknowledgemanagementtechnology,.theJournaloflnforma-Lio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2008,38(2):167-173

[9]aodriessenD,Kliphuise,mckenzieJ,etat.picturesofknowl-edgemanagement,developingamethodforanalysingknowledgemetaphorsinvisuals.

electronic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9,7(4):405-414

[10]陈强,廖开际,奚建清,知识地图研究现状与展望,情报杂志,2006(5):43-46

[11]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l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5-58

[12]钱峰,基于SpSS知识地图的国内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情报科学,2008,26(6):924-928

[13]魏晓俊,基于科技文献中词语的科技发展监测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3):34-39

[14]岳洪江,思峰,国外管理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的町视化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91-94

[15]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16]ponziLJ.theintellectualstructureandinterdisciplinarybreadnfknowledgemanagement:abibliometrestudyofitsearlystageofdevelopment.Scientometrics,2002,55(2):259-272

[17]Subramamninerur.examiningtheinlellectualstructurenfknowledgemanagement,1990-2002――anauthorcocitationanalysis//mi-SRCworkingpapers.minneapolis,mn:managementlnfommtioaSystemsResearchCenter,CarlsonSchoolofmanagement,ilniversi-tyofminnesota,2003:23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5

   管理人员相关知信行现状

   管理人员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知识的知晓情况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相关调查中,知道应加强自然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人员较高,达到84.21%;但是知道加强空调等机械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仅占到38.60%;知道打扫卫生时要保持地面湿润,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知晓率最低,仅占8.77%。对于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加强空调等机械通风、打扫卫生时要保持地面湿润,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知晓率不足50%。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对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年龄因素与相关卫生知识的得分高低之间有关系。31~40岁年龄组段和20~30岁年龄组段的得高分的人数较>40岁年龄组多。性别、文化程度、所学专业等因素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知识得分的高低没有关系。对卫生管理工作态度的调查情况经过问卷调查,有77.19%的人非常热爱自己从事的管理工作。82.46%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是提高本单位卫生管理质量最有效的方法。84.21%的被调查者认为卫生行政监督等监督机构,能够有效地改善本单位的卫生状况以及其他状况。63.16%的人认为每半年以内应该有1~2次的卫生监督指导。87.7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领导很重视卫生工作,会定期巡查,但只有80.70%的单位会因管理得当而进行奖励。对卫生管理工作行为的调查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89.47%的人会主动思考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解决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时,有84.21%的高级管理人员会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待老板同意后实施,只有5.26%的人会自己独立处理。遇到紧急情况时,有82.46%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选择提出解决方案,待老板同意后实施,只有1.75%会自己独立处理。关于了解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途径行为的调查显示:通过“老板交代”途径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比例仅5.26%,一方面可能是老板不重视相关卫生工作,也可能是老板不了解相关的工作,所以不能予以规范性的指导。通过自己定期学习相关的知识来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占14.04%,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培训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比例最高为80.70%,说明当前情况下,加强相关行政部门的培训是了解规范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讨论

   本次调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为82.64%,明显高于《珠海市食品行业管理人员卫生知识、行为调查》报道的食品行业管理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60.21%[1]。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方法的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公共场所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并不全面。比如,打扫卫生时要保持地面湿润仅占8.77%、知道加强空调等机械通风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仅占38.60%。这样提示我们,还要加强干预,进一步完善管理相对人员的卫生知识。在本次调查中,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31~40岁年龄组段的高分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组的人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方法相关知识以及其他卫生知识更加能够不断学习、全面掌握。性别、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工作年限、现从事工作类别5个因素均不是相关卫生知识高分率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样本量偏小,也可能因为宾馆、酒店的卫生管理工作并不受性别、文化程度以及严格的专业性限制,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累积和不断地学习,都可以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相关卫生知识,从而达到更好地管理宾馆、餐厅的效果。这样更加提示我们,对管理相关人员加强后续的卫生知识培训、不断强化、更新卫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了解规范的卫生管理行为相关知识的途径,有75.44%的人认为,可以从相关行政部门的培训来获得,且82.46%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是提高本单位卫生管理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与《泰州市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得出的52.4%的人认为卫生部门开展的卫生知识培训是获取相关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的结论相似[2]。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认知程度和卫生行为合格率提高,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以及卫生行为的监测[3]。对于卫生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和需要紧急处理卫生管理遇到的问题时,大部分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选择提出解决方案,待老板同意后实施,仅有少数会自己独立处理,制订相关制度或解决遇到的卫生问题。说明高级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自主权限和自主处理的积极性都不高,往往卫生行政监督相关指导意见都是直接传达给高管而不是老板本人,这样就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甚至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掌握了一定的卫生知识不一定就能形成相应的卫生行为[4]。我们既要有针对性地抓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卫生知识水平,更要从政策、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促使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6

论文摘要: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愈来愈受到重视。但高校班级的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建设,如班级管理主要以常规纪律管理为主,学生班级意识淡漠,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在经济、教育、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受到关注。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被广泛探讨。高校在班级建设中也引入了学习型班级的理念,针对高校班级的发展现状,创建学习型班级可以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

1.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

1.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管理就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等人指出[1]: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对组织知识资产的挖掘和发展,所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的、文本的知识,又包括隐性的、主观的知识。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进行认定、共享和创造相联系的全部过程。它需要建立一种系统使知识库的持续和更新得以实现,并且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视知识为资产,并且建立起支持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组织规范和价值。

由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与多元性,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不一。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2]。在高校班级中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成员的创新及应变能力。

1.2学习型班级。

学习型班级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即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中的应用。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形成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3]。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4]。学习型班级是崇尚学习、深蕴文化的班级,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班级,是共同学习、情感沟通的班级,是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班级[5]。这一班级的主要特点有[4]:班级成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创造性学习;班级成员有共同的愿景;班级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成员以团队为中心学习。建设学习型班级,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彼此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共同成长与进步,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群体。

1.3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建设。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管理,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创造,进而使知识成为资产和价值。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而营造全员学习氛围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6]

因此,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知识管理开展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将知识管理纳入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平台的建立和知识的共享,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最终构建为学习型班级。

2.高校班级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2.1班级管理主要以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为主。

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重心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出勤情况,以及上课纪律等常规性问题,还有一些个别班级事务的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地属于由上到下的权威服从关系的管理,在这些管理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较少,无法发挥潜力[7]。同时,这种管理方式很少涉及知识管理层面,班级内缺乏正式的知识共享平台,班级学习合作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共同学习互动的班级氛围。

2.2学生班级意识淡薄,强调自我中心。

趋于独立、自我意识较强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安逸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强调自我中心和个性张扬,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集体利益。这些学生对班级和班级活动不感兴趣,集体意识淡漠。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我行我素”,即各自有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习惯于团队学习和合作。再加之高校实行学分制,固定班级动态化和大班教学等情况越来越普遍,使得班级学生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班级意识的淡薄。

2.3学校课程设置不关注班级学习功能的发挥。

高校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课程设置、专业门类诸多。但其中,班级往往发挥的是一个教学单位的功能,师生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听课,学生上课来,下课走,除了课上有某些讨论、合作外,大部分时间班级只是作为一个框架存在,其本身并未发挥学习的功能,即群体学习功能不明显。同时,尽管高校课程丰富,却很少有专门服务于班级学习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师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和分享知识,建立知识平台。

此外,尽管当前教学改革强调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高校的课程依然以理论为主且课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便有合作学习的成分,但合作中大多还是以显性知识的交流为主,对隐性知识的关注与挖掘不够,使得班级成员间知识共享不足,班级的学习功能未能很好体现。而学习型班级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在集体学习中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3.1转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

高校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班级的价值,班级不仅仅应作为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存在,更应作为学校的一个学习单位存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关注班级的日常教学和常规性事务,班级的存在主要是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便利。而学习型班级则强调班级的学习功能,要求班级本身也成为一个学习体,在这样的班级中,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彼此合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并实现班级的价值。这样的转变就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知识的价值,以及班级的学习功能。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在组织成员间彼此互通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创造。同时,通过知识库的持续与更新不断促进组织成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中,学校和师生需要共同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下去。

3.2创建知识管理平台。

现在的教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有创造性的人才,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学生间彼此交流、合作,知识得以不断更新与创造,学生不仅能增强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成长为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这无疑与当代的教育要求是相吻合的。

知识管理平台的创建主要依赖于现在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便捷、有效、安全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班级成员及教师可以方便地查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彼此交流,共享资源。

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知识库的建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在知识库建立之前广泛征询班级学生意见,除了日常的学习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把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其他知识纳入其中。然后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同时,运用“知识地图”等知识索引的设计让师生方便地浏览和检索。班级知识库中的知识多以文字、图形等显性知识为主,而知识的共享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隐性知识的搜集与共享可以采取交流的形式,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深入探讨和经验的分享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管理平台建好以后,学校和教师可以赋予班级学生管理的权利,通过明确分工和任务的分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和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加快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3.3围绕知识管理设置配套机制。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除了平台的创建外,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机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切实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针对知识管理专门开设相关课程,课程除了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外,更多的是开展“问题导向”的集体合作活动。例如,以某一研究课题为主题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探讨,相关教师也参与其中,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不仅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班级的集体智慧。

同时,为了促进知识管理,还需要完善已有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习评价更重视个体的发展,对集体关注较少。知识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个体间知识的共享实现整个组织绩效的提高,对此,评价机制应加大对组织绩效的考评,即,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整个班级的发展。不同班级针对同一课题得出的不同研究方案,不同的班级知识库的更新情况,等等,只要是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作为班级性考评的标准。这种以班为单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管理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知识管理平台还可以尝试与外部知识资源对接,例如企事业单位网络,专家网络,其他学校的知识网络,等等。我们应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及时更新班级知识库,增强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学习型的人才,最终将班级建设为学习型班级。

参考文献

[1]DavenporttH,DelongDw,BeersmC.SuccessfulKnowledgemanagementprojects[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8,39(2):43-57.

[2]赵华,杨永坤.知识管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之维[J].教育探索,2011,(7):99-100.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

[4]刘青,周青.高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3):44.

[5]饶红,王莉.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8):39-40.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创建联结

【中图分类号】G302【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56―0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个人知识管理成为开发这一战略资源的立足点和基础。现有研究文献表明,个人知识管理最初源于1999年前后的大学校园,如millikin大学、Losangeles的UCLa(加州大学安德逊工商管理学院),但随后又被认为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有适用价值的。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研究趋向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注重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以及注重创建网络联结的研究。本文选取了两种研究趋向的代表人物――美国millikin大学的Susanavery等人以及加拿大的Davepollard,并对他们的主要研究观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一重视信息资源管理的个人知识管理

1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美国millikin大学的Susanavery、JamesBrown以及paulDorsey等人认为,“个人的”意味着对知识和技能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1]。他们并不认同将“个人”知识视为个体的私有知识,也不强调为学习而学习,同时,他们也不同意将“个人知识”视为是与“公共知识”相对立的。那么,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呢?他们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平衡个人与公众、公民与职业、个体之间以及个体内部、深入思考与实践问题解决之间的策略,换言之,个人知识管理是在一个公共视阈中对个人能力的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有自我意识能力――了解自己所知道的,并熟悉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知道多少、如何获取他们知道的事情、获取新知识的策略以及获取所需信息的策略的自我理解。至于大量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方法与技巧。

个人知识管理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系列技术,用以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2)这些技能帮助个体在解决重要问题和事件中更有焦点意识、竞争能力以及宽广的视野;(3)有效应用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可以预见结构性的探索;(4)这些技能的应用是个体个性化的反应。

2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个人知识和个人建构知识的技能是个人自我理解的结果。信息和知识很难被个人占有,但是对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及评价方式却毫无疑问是个性化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复制别人的思想,但是却能复制在书中经某种方式组织好了的公开的思想。

个人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不只是获取知识和某些思维能力,而是运用知识服务于他人,并能促进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millikin大学设定的pKm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要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学会学习;

(2)要能够在个人知识管理中学会批判性思考;

(3)要学会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3个人知识管理的七个关键技能

由paulDorsey教授为主的团队确立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七个技能层面:

(1)获取信息。在一个信息飞速增长的时代,明确信息所在,并能使用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的获取。

(2)评价信息。采用相关工具评价所获取信息的适用性、信息质量以及与手头任务的相关性。

(3)组织信息。个体在搜集到的零散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使用文件夹、数据库、网页等工具组织信息。

(4)围绕信息的合作。与他人共同定义并完成合作的目标与主题。这个过程涉及到的工具与方法有对话交流工具、在线课程系统、共享文件夹等。

(5)分析信息。分析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比较信息的方式,以使我们理解信息及其特性。

(6)呈现信息。呈现信息的主要形式包括文档、报告、图片、网站、文件夹、录音、演示等。

(7)保证信息安全。millikin大学提供的信息安全策略包括将信息及时公开发表、为文件添加密码、定时进行病毒防护等。

4简评

paulDorsey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对推动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后来许多的研究者纷纷引用paulDorsey教授等人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七要素理论,并依此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界定为上述七个方面。事实上,millikin大学的团队提出pKm七个信息流程相关的技能是有其特殊背景的[2]――该团队的pKm研究始于在大学开设pKm课程。个人知识管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深刻的、适应性的框架。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固然重要,但过于重视“信息”层面,则偏离了个人知识管理中“人”的因素,这样的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信息”管理而不是个人“知识”管理。

二重视创建联结的个人知识管理

加拿大知识管理顾问Davepollard多年致力于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近年来也涉足个人知识管理领域,并发表若干相关论文。笔者借助其个人博客[3],研究了他在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基本观点。

1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变

Davepollard认为,过去的pKm模式将重心放在内容的搜集上(contentandcollection),而新的pKm模式将取代以传统的模式,并将重心转向情景与联结(contextandconnection)上――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所知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具体来说,新的pKm模式有三个明显的转变:

(1)在pKm的目标上,从以企业应用为目标转向以提高个人生产能力为目标。

在过去,企业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需要,因此采用班级授课、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实时通讯等方式对个体进行培训,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则转换成提高个人生产能力。

(2)在pKm的重点内容上,从致力于知道知识内容转向探究如何获取知识。

过去,人们经常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建设超大的、中心式的知识库,并期望借此减少成本并在日后重复使用,随着知识更新的加速度增多,这一模式被证明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Davepollard认为,过去的个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内容的,因此其过程就更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以及扩散等环节;而新的pKm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接。这种变化可用图1[4]表示:

(3)在pKm关注的核心上,从以内容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个人为中心的管理。

如前,过去的知识管理以及个人知识管理非常注重对知识或信息内容的管理,因此,人们往往将预先设计好的知识与信息的内容以数据库或网站的形式公布开来;新的个人知识管理将实施的主动权归还给个体。个体自己管理自己的数据库和网站,并与其他个体实施点对点的共享。Davepollard详细比较了“内容与收集”式个人知识管理与“情景与联系”式个人知识管理之间的差别,见下表(表1):

2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Davepollard以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员工为原型,分析了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围绕工作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pKm的基本要素及相关过程。包括:

(1)建立知识获取网络

个人根据所面临的任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来确定相关的专家网络,并由此确立出他们的重要级别序列。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专门的讨论提纲与模板、FaQ(问答)提纲,并列举专家及相关人士的联系方式与个人博客。

(2)管理知识获取过程

为每个员工创建硬盘上的“分享型”知识文件夹,鼓励人们将知识存入文件夹或写在网络博客中。鼓励个体将其知识获取的情景记录下来,例如使用博客之类的工具将知识情景呈现出来。

(3)管理个人内容

管理个人内容主要是管理与个体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与信息。现有的许多信息技术工具都可以用来管理个人知识。

(4)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

这一点是针对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而提出的。企业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

可见,Davepollard非常重视与他人创建联结。Davepollard将与个体与他人进行交互的工具、方法等统称为“社会网络应用”(Socialnetworkapplication)。除了Davepollard外,意大利学者m.C.pettenati等人也探讨了基于联结的个人知识管理。m.C.pettenati等人认为[6],技术的发展及其实践应用为数字化学习创造了许多机会,同时也为个体与他人建立联结创造了平台。人类知识的习得不再全部依靠亲身经历,人类的学习能力来自于各种连接的建立。因此,个体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纯粹个人的行为。

三对两种研究趋向的简评

paulDorsey等人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观点与Davepollard、m.C.pettenati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观点代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两个趋向――前者代表了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研究模式,后者则代表了以社会网络中的联结为核心的研究模式。

在paulDorsey等人的研究中,论述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与特征,非常明确地指出要让学生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学会学习。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注重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只是个人信息资源的管理,还不能被称之为个人知识管理。Davepollard等人为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Davepollard从企业员工工作角度出发,设定了pKm以个人为中心、以过程为重点的模式,为研究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宝贵视角。另外,Davepollard界定的pKm基本要素结构中将pKm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对进一步了解pKm的基本要素提供了思路。Davepollard模式最突出的提点是明显突出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的“社会网络”层面,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正是由于Davepollard将pKm的目标设定为“促进个人生产力提高”,由此造成Davepollard的pKm模式比较倾向于适应企业的需要,而对于个体学习技能的提高并没有太多涉及。Davepollard本人在其博客中也注明,希望这个框架“能够在一个商业环境中起到作用(couldfunctioninabusinessenvironment)”。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重点从信息资源管理转向创建联结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网络环境中,创建联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信息资源的收集、获取、处理等层面。因为在信息时代,面临信息超载、知识更新加快等挑战,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系统的、全面的个人知识管理应该既包含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收集等内容,又注重创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联结。

参考文献

[1]Susanavery,JamesBrown,paulDorsey.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Frameworkforintegrationandpartnerships[DB/oL].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管理;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已经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和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因此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交流越来越多,企业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资源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巩固其市场地位。在企业自主知识创新风险较高、成本较大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从组织外部获取新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知识)是企业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而供应链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通过协调与整合不同企业的互补资源(包括知识),可以使成员企业学习和掌握企业外部的先进知识,从而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因此,对于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供应链都是一个蕴藏着丰富知识资源的“知识源”。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1998年,在英国政府的支助下,hall在“基于能力提升的伙伴关系战略与知识管理发展规划”项目中对两条供应链中隐性资源(包括知识资源)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分析供应链中隐性资源作用的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随后,crone研究了北爱尔兰跨国企业供应链中知识转移和传播的问题,分析了导致知识转移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实现跨国企业供应链知识转移的措施。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其全球供应链中建立了知识共享机制,同其供应商和客户分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并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国外对于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供应链中的知识类型及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供应链中的知识学习,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实现,供应链知识管理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等。这些研究多以企业绩效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为依托。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有对具体案例的详细分析和对其理论意义的阐述。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逐渐关注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相继有一些介绍供应链中知识管理概念和知识管理实施的文章发表。本文将重点论述国外有关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

1 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中的知识除了企业内部知识以外还包括存在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外部知识,供应链知识管理的范围也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企业之间,增加了企业边界、文化冲突、激励手段等影响知识管理水平的因素。因此,需要认识和了解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内涵。

1.1供应链中的知识

知识是通过经验和实践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规则、程序和操作的集合。而组织知识可以被看作有关组织信息、过程、价值和信念的集合,它来源于个人知识而又超出了个人知识,并为一个组织所特有。在供应链中,既包括个人知识也包括组织知识,还包括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企业间知识。

lin认为,供应链中的知识是同具体环境相关的,在供应链组织间基于媒介的交流活动中存在两种知识——正式结构知识和非正式结构知识,正式结构知识包括网页上的内容、电子数据交换的事务信息和各种文件等。非正式结构知识包括电子邮件、论坛上的留言和协调过程等。正式结构知识通常是显性的,而且容易被编码化为正式的格式,在协作型供应链中这些知识是通过edi、网页、ftp等形式传播的。非正式知识很不容易格式化和记录,而且同具体环境相关,通常嵌入在过程中或人的头脑中。在协作型供应链中,这种非正式结构化知识是通过e-mail、电视电话会议、公告板等形式传播的。同时他提出,显性知识是为供应链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hall(1998)发现,供应链中的知识包括专门知识、常规(显性的和隐性的)和技术等,有四种知识类型:①整理性知识,包括同法律实体和财产权有关的知识,如专利、商标、版权、注册设计、商业机密、合同、执照、数据库等;②位置性知识,包括跟法律实体无关的知识,如企业声望、价值链结构、分销网络、组织结构、系统配置、市场份额等,这类知识是路径依赖的;③功能性知识,包括个人或集体的技能,如雇员的诀窍、分销商技巧、供应商的技巧或以上的组合;④文化性知识,包括组织特点、对质量标准的理解、组织能力如管理创新、变化、团队工作、对挑战的反应、客户服务惯例等。adrian把供应链中的显性知识分为结构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包括各节点企业的存货水平、生产计划和交货频率等知识;后者包括节点企业间生产计划调整、订单预测和计划等知识。appleyard从知识传播渠道的角度把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为正式渠道知识(如专利、技术参数、专家技能等)和私有渠道知识(如雇员经验、销售技巧和客户偏好等)。

以上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供应链中的知识进行了界定,但最后都指出,供应链中的知识是同环境相关的,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种类和供应链的具体类型。

1.2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

目前在理论界,对供应链知识管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是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管理过程,是供应链节点企业运用集体智慧,通过获取、共享和运用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使其产生协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过程。

smimov认为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在供应链结构中推动知识转移和共享,使核心企业、供应商和客户成为一体,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使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水平达到协调与优化。shaw提出在供应链中,知识管理是相关的,各节点企业只知道各自节点过程的知识,只有把各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才能创造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知识。lin从价值链的角度把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过程分为设计和开发、售前、销售、制造、分销、服务和技术支持7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各节点企业关注不同的知识种类,如在设计和开发阶段,核心企业对客户满意方面的知识非常在意;在售前和销售阶段,分销商对循环时间、服务水平和承诺响应质量等很关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企业所关注知识的种类对不同知识进行管理。总的来说,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可以描述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传播、知识学习与吸收和知识运用的过程。对知识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竞争力。

2 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热点问题

2.1供应链中的知识学习

随着当今管理学界对组织学习研究领域的关注,供应链中的知识学习问题逐渐成为国外学

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供应链中的知识学习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组织共同参与的知识学习活动,是企业间的学习。love把组织学习理论运用到供应链知识管理中,提出组织间的学习促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同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组织间学习的开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容量和竞争力。他还研究了怎样在供应链成员间创造共同学习的环境,并且认为基于合作的联盟能使双方产生信任和承诺,有利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spekman认为供应链企业的学习能力将最终决定企业的成败,提出了“学习链”这一概念。他指出“学习链”是由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组成的非线性学习网络,网络中各企业进行的是合作性学习,通过向伙伴学习和同伙伴一起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习链”具有与学习型组织相同的特征,在学习链中供应链企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共享知识以使其产生协同价值,产生于学习链这种非线性关系网中的竞争优势是很难被模仿的。他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表明,知识学习对与客户满意度有关的供应链绩效有正的影响,但是知识学习同与成本有关的供应链绩效无明显联系。collins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学习行为,认为供应链中的知识流与物流和资金流不同,不仅仅在相邻节点企业间流动,企业间通过联合学习可以创造出比单个企业分别学习所创造价值之和还要多的价值.他还指出当供应链中企业通过共同学习创造价值时,存在一个价值点,这个价值点就是供应链企业共同学习的特点。

huh选取了财富500强中一个物流运输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供应链中组织学习的模型,假设有四种因素影响供应链中知识学习,分别是团队、系统、学习和记忆定位。四个指标下面分别又有4、5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于供应链的管理绩效有正的影响。bessant通过调查英国6个不同行业中进行供应链学习的不同现状,提出组织间学习是共享知识和传播实践经验的有效机制。

2.2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

企业学习和掌握外部知识的前提是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与转移.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顺畅和快速地流动就可实现组织间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反之则成为组织间知识共享的障碍。

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就是各节点企业传播和交换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相互转化和反复提炼,以增强各企业知识的相容性。国外学者对供应链中知识共享和转移的概念没有特别关注,而更侧重于对供应链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实际案例进行研究。ki-chankim认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并且通过对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提出电子供应链设计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指出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态度和行为是把供应链网络从单纯的数据交换基础设施转换为知识共享网络的重要因素。shaw把一个汽车制造企业作为分析对象,提出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内容应该以显性知识为主,包括显性技术和程序的扩充、协作计划和预测等,同时含有少量的隐性知识,如对内部政策的理解和员工技巧等。wagner收集了182个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各项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随后得出:供应链企业间的沟通频率影响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水平,知识的隐性化程度影响企业同相邻伙伴企业知识共享的满意度。

供应链企业由于其业务流程上存在的联系,其拥有的知识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这成为影响企业间知识共享水平的重要因素。roper通过对北爱尔兰18个跨国公司生产工厂和其本地供应商之间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指出知识互补性对于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得出:跨国工厂与其供应商存在很大的知识互补性;在正常商业关系中附带的知识协作活动关系与有意识的知识协作活动关系存在明显区别;无明显证据证明知识互补性同知识协作水平的联系。由此可见,在供应链中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比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能力更重要。

2.3供应链中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核心,而供应链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实现知识在供应链中快速、顺畅传播的保证。1990年,cohen提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并把其定义为“评价、吸收和运用企业外部知识以达到商业目的能力”。组织的吸收能力不仅包括企业员工的吸收能力,还包括其知识在不同部门间传播和转移的能力,不单是个人吸收能力的总和。随着外部知识和信息对企业重要性的日益增加,供应链企业需要更高的吸收能力从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处鉴别、提取和运用知识。chanvarasuth认为一个企业从其供应链合作伙伴那里利用和吸收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叫作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同企业先前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有关,是组织创新能力的预报器,知识接受者吸收能力的缺乏是知识粘滞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影响供应链内知识转移水平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吸收能力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吸收,更强调对知识的利用。只要规范的组织文化支持企业对吸收能力的培养,加上恰当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畅通的传播渠道,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就会发生。

以上学者普遍认为,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供应链知识转移水平的关键因素,吸收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能力,从而影响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创新能力。

3 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实现

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和运用的效率,协调和优化成员间的知识水平,扩大供应链的知识容量,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必须有实施的理论框架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保障。

3.1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实施框架

在跨国企业中,如ibm、丰田、戴尔等一些知名的大公司都已经实现其供应链的知识管理,对供应链知识管理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vries构建了一个在混合供应链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知识管理实施框架。该框架以竞争性的企业环境为特征,提出三种类型的知识对实现混合渠道供应链知识管理是很重要的:具有前后联系的知识,操作性的知识和功能性知识。他还指出,对于渠道中处于上游的伙伴来说,想要获得具有前后联系的知识是最难的,它需要处于下游的合作伙伴来提供知识。这些下游企业相应地需要上游企业提供功能性和运作性知识。raisinghani建立了一个电子供应链知识管理实施框架,并且运用网络分析法(anp)度量知识管理因素与其他基于信息系统的电子供应链形成驱动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他认为,既然具有前后联系的因素在设计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不同组织需要按照组织需求从技术和过程上来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以适应组织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敏捷度。vries和raisinghani虽然都对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实施框架进行了研究,但都是针对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供应链。因此,还不具有通用性。

3.2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系统

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间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集管理方法、知识集成、战略协同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实现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平台.不少跨国企业率先在其供应链中开始建立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的尝试。国外不少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lin提出了一个四层体系结构的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层、中间支持层、工具层和知识流层(如图1所示)。他还认为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知识存储、数据交换、信息通讯、过程协作和知识创造。知识存储的最终目的是在供应链中建立一个知识服务器,集成各个节点企业的知识、数据交换、信息通迅、过程协作,同时具备知识传播功能。wu论述了在运用多的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中怎么解决知识管理的问题,并且总结了多种知识管理多系统。eva描述了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讨论了在技术和知识非常密集的商业环境中产生的对知识共享的需求,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潜力。以上学者都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对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研究。

其他一些学者则对供应链局部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研究。chandra对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的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研究,lau研究了供应链中采购知识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总的来说,大部分国外学者热衷于对某个具体行业或某条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4 知识管理与供应链绩效

ki-chankim通过某汽车制造电子供应链的研究指出,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使企业节约采购和交易成本、减弱了牛鞭效应对其造成的影响,降低了库存,对研发和联合工程带来效益,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敏捷化程度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shaw提出,为了成功地实现供应链管理,一个企业必须拥有和共享供应链不同方面的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就像一项新的供应链管理措施一样能够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结合将极大地提高供应链的绩效。batenburg认为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供应商联合进行有效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并对一个荷兰企业的案例进行了分析。g1isby介绍了一个丹麦公司在打开日本市场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知识管理战略同分销商进行知识共享,从而提高了整个跨国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以上学者通过对供应链中某个具体行业或某条供应链案例的分析来研究知识管理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这也是国外学术界研究供应链知识管理问题的一大特点。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9

1可行性:档案管理具有先天的显性知识资源服务属性

档案是显性知识的典型代表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其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固化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记忆。因此,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存储着知识资源的档案无疑是最重要的显性知识。笔者认为,“档案”意味着它是最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显性知识。关系如下图1。事实上,人们寻找历史经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档案中获取知识。自人类发明文字以来,固化的记录就代替了口耳相传,成为人类文明延续的主要方式。虽然知识管理学者普遍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隐性知识最终还是要依靠显性化技术成为文档,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和延续。单纯的隐性知识传播和延续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常常采取纸质的或数字的方式将那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档在知识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单位,如中国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都会通过公司规章要求员工外出考察、培训、参会、研讨活动之后以及离退职之前,把相应的文档材料上交或做出总结报告。更为严格的某些公司(如iBm公司),会为每个人专门发放文档资料整理袋,用于放置所有相关工作资料,并由专人定期回收。这些方式都体现了通过文档控制企业知识财富的理念,以及文档资源的极端重要性。正如全球著名的iBmLotus公司在其企业知识管理软件产品白皮书中也说道:“文档是知识容器,是已经物化的显性知识,其中蕴涵了大量本企业的知识财产。适时地、不受地域和组织形式的限制获得基于文档内容的知识,正是知识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1]除了在实践领域常常以文档记录方式传播延续人类知识财富以外,在知识管理界、档案界和企业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密切关系常常引起诸位学者的研究和关注。如彭明彧认为,“文档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终极目标具有平行性”,“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运行方式具有并行性”,“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具有部分兼容性[2]。张斌认为,“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3]。徐拥军认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流程、管理技术等方面相近相通,二者可以相辅相成[4]。

2必然性:档案管理的终极追求与知识服务理念相契合

作为一种历史较为悠久的管理活动,档案管理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变迁过程。通过开展档案编纂或研究,封建时期,以服务王权为取向,近代时期,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但无论如何,基于档案内容而“提供服务”这一本质似乎从未改变。在20世纪90年代,顺应新的时代需求,档案学提出了“后保管范式”,主张档案管理由载体保管向信息管理转变,“档案工作者由实体保管者向信息和知识的提供者转变”[5]。档案后保管范式本质上是“一种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6],其目的和核心就是实现“知识服务”。这种追求体现了档案管理更加关注其信息资源价值,重视并强调应用档案显性知识提供知识服务的理念。这不也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吗?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层面,档案管理的知识服务理念也正在悄然兴起。如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数字档案馆(室)的本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一站式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其以扩大开放、便于利用、最大限度挖掘档案价值、以多元手段服务用户为重要特征,经常采用的专题纪录片、专题展览、专题推送、在线参观、在线利用等服务形式,实质体现了知识服务的价值追求。又如,田湾核电档案的知识服务思路。田湾核电站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核电基地之一,其将核电档案与设备、人员一起并列为公司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的三大支柱。田湾核电档案注重围绕档案承载核心资源、展现技术特色、控制工程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进行全方位管理、开发、利用,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文档知识资源开发和深度利用,如建立了合理化建议库、技术专利库、科技论文库、项目案例库、经验总结库等各类型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知识库。通过实施eCm,成功建设了企业级内容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致力于为公司管理创新、经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可以说,田湾核电档案管理理念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紧密结合实际的、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知识服务典型。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布鲁斯•w•德尔斯泰恩(Brucew.Dearstyne)可谓一针见血:“文件管理的目标在许多方面都与知识管理非常相似———都是在需要的时候让人们能够得到所需的有关信息。这一共性意味着两者具有合作的基础。”[7]

3优越性:档案管理具有成熟的显性知识服务处理技术与流程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及其相关的主要实践活动,有学者将知识管理分为行为学派、技术学派,经济学派和战略学派四个主要流派,并进一步指出,行为学派主要侧重对隐含知识的学习、创造和灵活应用。技术学派主要侧重对显性知识的积累、传递和方便提供。经济学派主要侧重对显性和隐含两种知识的积累、学习并最终完成价值发现。战略学派主要侧重对显性和隐含两种知识的积累、转化并最终完成包括价值发现在内的各种战略目标。[8]显然,档案管理与上述技术学派非常相似。从具体处理技术来看,档案管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知识管理中的显性知识处理技术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如重视基于历史主义的来源原则、全宗思想、成熟的档案实体分类和档案内容分类技术、编码技术、检索技术等等。另外,档案管理注重“保存”的意识,也有利于知识的沉淀、积累以及后期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从具体处理流程来看,对比发现,知识管理(显性知识)的一般流程与档案管理的一般流程有较大的吻合度,阶段相似度非常明显。二者极其相似的环路闭合处理流程,并非巧合,而是基于共同的信息资源管理本质,基于共同的对知识(信息)的整合、创新和利用的管理目标。如上所述,知识管理的实施,必然涉及知识的产生/收集、加工、整理、存储、评价和利用等环节,这些具体的处理环节在档案管理领域已经发展了上千年之久。如何更好地收集信息源,如何更快速地处理信息,如何更准确地检索与利用信息,以及如何更长久地积累信息,档案管理的经验不可谓不多。正如塞里•休斯指出的:“文件管理者能清楚地理解组织的知识基础,而且长期涉及组织知识,他们可能比任何人更接近组织的智力资本。他们了解正在构建的信息、正在使用的信息、静止或休止的信息。他们明白组织中哪些信息是当前的,哪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或不重要的。”[9]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城市记忆工程、口述历史等,这些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需要对历史中珍贵的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以实现永久流传。在此,档案表现出来的优势已经相当明显。而且,档案管理在知识(信息)流程化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先天优势,可以让档案工作者在面对知识的任何时候想到的都是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知识处理与创新,而不是局部的单个的知识单元。在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这种整体相关思想对知识创新和利用更是至关重要的。

4艰巨性:知识服务要求先进的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对象本质、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目标等方面虽有很强的相似性,并在显性知识处理技术和流程化知识加工管理方法等方面为知识管理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与此同时,由于二者产生的源流和时代背景差异巨大,知识管理仍然具有知识时代所赋予的诸多特色。就目前而言,档案管理真正走向知识管理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鲜明最为重要的无疑是技术与人才两大因素。知识管理产生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管理的实现建立于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并以其为重要特征,如元数据、数据库、文本挖掘、云计算、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信息、信息推送等等。利用它们,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知识,或主动提供多元化综合知识服务,常常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目前档案部门较少得到实际应用。事实上,目前档案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令人担忧。仅以电子文件为例,档案管理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尚不能保证其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现实状况与理想需求之间差距不小。据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调查,目前在文件形成机构的调查中,已经使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机构占79.6%,然而,只有2%的机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或模块)具有元数据捕获和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证功能[10]。且不说这些档案信息化系统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尚难保证,何谈知识服务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一直是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档案职业的总体情况堪忧。与西方国家要求档案职业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比,我国档案从业人员包含了大量的兼职人员,且无任何专业资格认证或准入制度,导致“档案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单位档案工作兼职人员大量存在,从业者整体素质不理想,文化水平较低;在部分单位,中专、高中以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档案人员占有相当比例”。[11]这样的职业群体显然与提供知识服务的人才队伍要求相差甚远。

5小结

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篇10

1.1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国外学者prahalad和Hamel关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正如个体知识的难以模仿性一样,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核心竞争力也是难以模仿的。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①知识管理的集约和分享,有利于实现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个人的思想、认知、经验、技能是独特的,知识管理过程可以集约和分享这些个体知识,并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帮助企业建立独有的竞争优势。

②知识的流程管理,有利于实现核心竞争力持续创新。知识的难以模仿性,使得企业在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需要关注企业的整体知识存量,并且在流程管理中,持续不断使得知识增值,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③知识体系的要素融合,有利于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中,包含了知识、人和交流场所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组织中群体的集合,使得知识、人通过一定的交流场合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不同专业性人才知识的结合,有利于企业综合内外部环境,整合并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本的内在融合

在人力资本转化中,知识管理的知识有序化,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的环境、强大的知识储备,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获得知识来源,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创新的能力。从知识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结合出发,实现知识、人、组织之间的融合,最终实现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本管理相统一。人力资本的“经济新增长理论”将企业技术的进步作为企业内生的增长力量,强调知识外溢对于经济增长中内生力量的重要性,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本管理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②人力资本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ikujirononaka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工具。”人类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也是知识的载体,关注与人类本身和人力资本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

1.3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联系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联系可以总结如下:

①人力资本价值存量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石。企业配置市场资源的能力与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本密切相关,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存量的提高,可以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引进高科技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可以提高企业劳动力素质水平。

②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满足员工多层次需要,完善培训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可以集聚创新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员工效能的发挥,可以带来整体能力的增强。

③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可以带动人力资本的优化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整体能力的提高。表现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是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效能的全面优化。

2知识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具体体现

2.1员工素质角度

企业员工素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且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增大,高文凭比例不断增加,这一特征正与社会中人才素质层次的提高一致。该影响因素与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采集、积累紧密相关。教育的投资是知识的采集与积累过程,也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

2.2人力资本价值增值角度

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可以作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结果,具体表现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板块,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对已经具备相关教育经历的各类劳动人员,提高工作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员工培训的结果,往往以工作效率的提升表现出来,可以具体反映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作用。

2.3各类人力资本结构配置角度

企业各类人力资本人力配置结构,反映了企业人员的配置情况,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人力资源的能位匹配,人力资本的兼容性和边际收益率,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技术人员的比重,反映于技术开发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可促进知识创新。管理人员比重,反映了企业对管理作用的重新认识,专业的管理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可以从多重指标分析,部分学者将人力资本与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市场资本、基础性结构资本相联系,通过不同指标的建立具体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应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

3实践启示

①创新性是企业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能简单的体现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在思维方式的创新中,也应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基于员工心理因素的多元培训形式,在强化员工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推行品质教育,如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团队意识,增强归属感。

②高文凭、高学历一度作为企业人才选拔的误区,但在企业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中,学历影响程度仍然较大。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本的存量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性,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虽有提升但仍需重视,员工科学文化素养水平仍然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应关注的焦点。

③作为企业经营实际掌控者,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整体效能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如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发展潜力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则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促进因素,关注于人才的专业性贡献,通过客观、动态、能动的配比原则,完善企业各类人力资本结构配置。

④构建企业间相互学习动态网络。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扩张,使得企业不再偏居一隅进行知识管理,建立企业间相互学习的动态网络,可以减少学习费用。通过企业间相互学习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新的知识的创造。相互间的知识学习,是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共享的不可缺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