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十篇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十篇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4:49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1

一、心理健康与基础教育课程关系的实质

(一)基础课程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市一向提倡的是学科渗透,各学科课程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1)基础教育中各学科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种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认知,从而开发出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管理能力。(2)各学科课程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解决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的问题。(4)现代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在完备的课程体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综合化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中更有助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规范化教学下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5)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接受,以及使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这就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发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可以有效地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1)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要求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适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2)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一致,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传统的书本教学转化为互动教学,课程内容必须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材料,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围绕学生心理需求开展教学活动。(3)活动课程、实验课程和探究课程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主体,要求在情境性的体验教学中完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和发挥教学过程的作用,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整合教学目标

为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更好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达到相互促进的目标,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水平。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着力从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四个维度来确定教育目标,更好发挥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此外,注重在教育目标中贯彻落实认知、智能、情感三者的有机互动,在相互渗透中体现出良好的心理教育价值。

(二)注重挖掘教材价值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发挥出教材的实际价值。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学习心理学知识,并且运用教材来训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零散的教学素材中开展心理辅助与心理疏导工作,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三)丰富心理教育活动

围绕基础教育课程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更好地实践心理学知识,锻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围绕教学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竞赛、辩论、游戏等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心理水平,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稳定能力和抗压能力。此外,可以在教育学生活动中进行心理训练,围绕语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生物、化学中的自然现象观察,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对抗,全面锻炼、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推动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着眼,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技术,帮助教师从心理学知

识中全面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需求角度进行各学科课程的改革。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团队教学的思想,发挥出教师团队对学生影响的合力,有意识地从各学科角度培养学生的綜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二)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2

研究和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整合,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究。首先两者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之间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教育学,而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者的教育任务是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预防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排除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品质,而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两者在教学方法和社会制约程度上都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比较隐秘,注重学生的隐私保护,而德育教育主要是集体教育和实践锻炼,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例如两者之间在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重叠交叉之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都是在教育和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进行的全面教育,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某些教学方法也是共同的,例如角色扮演、活动参与和榜样示范等都是两者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基于这些分析,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紧密、有机融合能够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对策和措施

2.1以科学的系统论为指导促进两者之间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之间存在一些不同,因此在整合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系统论为指导对两者进行融合,既保证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又保留两者的独特性。首先,在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方面做好共性研究,例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共同性应用,运用角色扮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进行共同的教育,让学生在一个场景中接受两者整合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整合过程中做好个性兼顾工作,要体现两者之间的区别,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保密性,而德育教育工作要做好整体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总之,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进行整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2以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为整合落脚点: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整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鲜活事例,是开展两者整合教育的途径和基本教育。首先,在整合教育过程中,要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整体,将学生的思维范式与生活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机整合。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是为农村小学生的生活服务的,要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得真善美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生活心理状态,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这不仅能够对小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有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

2.3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整合研究工作队伍:

农村小学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整合的积极意义,要在相关的教学工作中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和教育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加入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建立一支整合工作研究队伍对提高两者的教育效果和质量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德育教育者要加强彼此之间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的融合研究,不仅要关注自身专业和教学内容,而且要注重彼此之间的融合教育,提高教育的全面性。其次,学校要注重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定期开展相应的研究会和讨论会,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和德育工作实际研究相应的整合方案,并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另外,学校的领导者也要对这两者之间的整合给予足够的支持,在相关氛围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整合工作机制。

3结束语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3

【关键词】学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教师;课程方案;本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认证和职业标准[1],而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第一个为中小学校培养健康教育教师(早期称为卫生保健教师)的本科专业在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4年制本科学生217名。本文拟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为依据,以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分析

1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各中小学校应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标准配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2013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6%~55%的学校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且现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近半数由学科教师兼任,并无专业教育背景[2-3]。2011年马迎华等[4]对我国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现状调查也发现,全国大多数学校都达不到600∶1的比例要求。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匮乏是制约我国学校健康工作顺利发展的瓶颈问题。

12学校在职健康教育人才质量堪忧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素质不高,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状。2012年上海市对1478所中小学校的普查结果显示,现有1844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医疗卫生专业背景的仅占503%;本科学历的占304%,专科学历的占425%,专科以下达171%;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占304%[5]。2002年我国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体育课程名改为“体育与健康”后,体育教师兼任了部分学校健康教育的职责,但因专业特长的限制并不能全面负责起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6]。现有学校健康教育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受教育背景难以支撑学校健康促进工程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1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令人担忧

以2013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对17个区县1557所中小学校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体质测查结果为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指标高中学段低于初中学段;力量、耐力素质指标随学段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达到20%以上;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速上升[7]。1995年上海就启动了“中国/wHo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项目,开始试行在学校推进健康促进计划。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鉴于以上情况,上海市教委、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提出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并将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定义为“具有一定医学相关教育背景,取得教师资格,在学校从事卫生教育教学和提供日常学校卫生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8]。国际范围内通常将发挥上述职能的人员称为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本着接近国际通用名称的原则,本文以“健康教育”取代文件中的“卫生保健”一词。

2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界定

根据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领域,结合对上海市区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校长的走访,拟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任务,以岗位任务为基础分析胜任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21核心能力框架

学校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的工作任务是多层面的,其核心能力界定为:①基础性能力,即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学校健康服务、管理学校健康环境的能力;②发展性能力,即考虑发展性任务对能力的要求,如设计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实施学校健康促进项目等;③支持性能力,学校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主体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信息利用、人际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上述三大能力要求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基础性能力是学校健康教育岗位基本职责所需的基本能力,表现为专业素养;发展性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表现为发展潜力;支持性能力作为一种支撑条件,是形成基础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基础性和发展性能力形成过程中,支持性能力也将获得持续发展。三大能力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见图1。

22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以上对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的界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环境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31课程模块设计

在上述三大核心能力框架下,运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思路,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性能力课程模块中,健康服务类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学基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健康评估、儿童青少年卫生与保健、预防医学、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与突发急症的处理等;健康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健康教育教材教法、健康教育研究等;健康环境管理类主要课程有学校卫生学、食品卫生与安全等;医院和医疗机构见实习14学分,中小学校见实习13学分。支持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主要课程有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心理学、班级组织与管理等,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及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利用信息和资源、有效组织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发展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以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为必修课,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和毕业论文为实践抓手,促进学生发展规划、设计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和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的能力。

32构建课程方案的原则

321医教结合原则

即医学(含公共卫生学)与教育学结合,这是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其中“医”为内容根本,“教”为方法手段。我们认为在课程顺序上宜先有基本内容,再进行方法、手段的学习和训练。健康服务类课程(医学类)开设时间宜稍早于健康教育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健康服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学习健康教育方式与途径,使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专业价值。

322能力渐进原则

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课程体系中设计了有层次递进的能力训练系统。早期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学校健康问题的能力;中后期结合相关课程、社会实践、见实习、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使学生获得在实际场景中自主开展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这种有层次、有序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可帮助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简单项目尝试、综合任务训练的系列过程中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23分类设计原则

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同领域,将所有理论与实践课程分为3类: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综合训练类课程、发展潜力类课程。横向设计上,3类课程宜齐头并进,相互依存,共同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迁移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纵向设计上,每一类课程内部宜从简单到综合,从一般到专业,从模拟到实战,逐步深入,表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以更好地契合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的规律。

324综合评价原则

即课程教学及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包含多重要素。知识与技能、职业能力、发展潜力、服务社区等均应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学校教育历来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学校健康教育人才不仅应能够利用和整合资源服务于学校健康,也应能以学校健康教育的资源与成果回馈社区。2016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9],今后学校健康教育与社区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具前瞻性眼光。

33落实课程方案的挑战

本科层次学校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首开专业,没有现成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可参考。3类课程内容分别来自于临床医学领域、师范教育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如何选择适合本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是教学方案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本课程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能力为本”的理念,努力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能力训练课程和项目设计帮助学生发展以胜任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的能力水平,但实际运行中可能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例如,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健康教育专题”,理想的教学状态应该是依托学校健康促进研究团队或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团队,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中完成教学活动。要实现这一教学状态,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寻求合适的研究团队合作或发展专业教师的研究实力,二是考虑如何在研究项目中嵌入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以上海区域性人才需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在健康教育人才培养领域的经验,构建了以“医教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获得了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项目和上海市教委专项资金的支持,以期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示范性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作者:侯晓静冯震楼建华王志红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

参考文献

[1]卢永,李英华,程玉兰.美国健康教育职业标准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1):865-867.

[2]史慧静.从工业化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实践看我国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64-1767.

[3]史慧静,谭晖,李广,等.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现状和专业培养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71-1774.

[4]马迎华,胡芳,吕晓静.中小学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标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71-773.

[5]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卫生教师队伍培养的可行性报告[R].上海:上海市教委,2012.

[6]张一英.学校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7-218.

[7]上海市教委.201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告[eB/oL].(2016-08-23)[2016-08-26].http://www.tzjk.net/news.aspx?id=118.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4

【关键词】特殊体育;课程建设;理论基础;发展对策

1特殊体育概念的阐释

有人认为,特殊体育论如同残疾人体育学,是专门研究残疾人体育现象,揭示残疾人体育规律的科学。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等的片面性。狭义特殊体育的外延是,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地低于同年龄中、小学生平均水平的在校残疾学生提供体育服务。广义特殊体育学外延是,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人平均水平的任何群体的人提供体育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其外延的内涵均侧重于生理条件的局限,亦即生理残疾者。但是,需要特殊体育教育的,并不单纯是生理状况有明显缺陷的人群,站在当代人文价值观念的立场上,在某一阶段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同样需要特殊关照,何况,生理条件的缺陷在社会交往中,常常引发心理病态。故现代特殊体育课程建设应把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应予以重视。

2普通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2.1和谐理念基础: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大学体育教育,和谐的基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基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基础: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对于特殊群体的伤、残、病、弱等学生在特殊体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此“健康”需更加全面,更具该群体特征所需的健康水平。此外,体育学科诸多课程,诸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保健学等将为构建特殊体育课程提供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特殊体育理论与体育理论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直接引用、借鉴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促进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2.3健康教育理论: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通过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健康的概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的科学、全面、完整、系统。而特殊群体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正常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坚强的背后心理压力更大,也愈更加的脆弱,身心障碍造成其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们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2.4残奥(运)会、智运会理念基础:残奥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每一届的理念都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关爱所有的残疾人、让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一样的待遇和通过残奥会表现残疾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等主题来展开的。“超越、融合、共享”是北京残奥会的理念,也是中国向全球人道主义事业所做出的承诺与贡献。残奥会、特奥会的成功开展对于学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残奥会、智运会开展众多运动项目很多都可以用于特殊体育课程教学,诸如坐式排球、地掷球以及智运会棋类项目等。

3特殊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对策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校特殊体育发展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7号文件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应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然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伤病、残障、特殊体型等特殊群体学生也是广大青少年一部分,更应该给予过分关注。因此,呼吁各高校在制订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中给予特殊体育教育于重视,尤其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3.2加强特殊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奠定坚实人才资源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特殊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使得诸多高校原本就比较薄弱的高校体育师资力量矛盾凸显,可以胜任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更是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特殊体育师资队伍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体育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各高校认清存在的问题,本着积极务实、高效低耗的态度,一是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逐年分步骤引进特殊体育师资力量,加强特殊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3.3注重理论研究,积极编写特殊体育课程教材或教学指导书:编写适用教材是规范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特殊体育的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有关特殊体育教学的通用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也建议有经验的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特殊体育教育专家积极尝试撰写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为特殊体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3.4集思广益,合作共赢,注重特殊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学校体育部门也要善于开发场地资源,如坐式排球仅需要铺有地毯或有光滑地面的室内场地就行,地掷球场地不需太多经费又可以建成,实在不行找一平整地面也可以开展,有些项目如台球、乒乓球可以利用教职工活动中心的空闲时间开展。一些地区高校可以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不需太多场地器材限制、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用于特殊体育课程教学。在诸多同城高校或兄弟院校中应加强联系,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笔者认为,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种各类体育课程资源,是解决目前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资源紧缺的的强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0.24(12):79--81

[2]宋玉芳.残障人体育的社会文化意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2).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课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育的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体现,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激发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内驱力。

1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育结合的意义

“基础”课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两者是互为基础、相互渗透的,其终极目标也是统一的。

1.1丰富了“基础”课教学的内涵

“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合格和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大学生,其终极的目标在于向大学生提供科学地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教育过程不仅是以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认知能力培养及健康人格发展的过程。

1.2拓宽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地位由主导、权威者变成协助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缺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关于人的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了解、认识、把握个性心理的方法,不仅能帮助教育者全面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也能深刻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1.3有利于提高“基础”课教育的效果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从客观上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使教育者易于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脉搏,找到受教育者的外在要求与内在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学生的行为倾向,防患于未然,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育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1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

(1)既有升本的愿望,又有对升学、求职两下落空的担忧。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的现状使得许多一度对高考失去信心的高职学生又萌生出升学的念头,同时出现一些心理困扰。(2)有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缺乏进取精神。高职学生大多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及扎实的学习基础,且存在好逸恶劳、好高鹜远的价值观。(3)自我意识发展与社会适应发展差距较大。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而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却常觉得茫然和无所适从,独立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较低。(4)外界期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造成学生的自卑及空虚心理。大部分高职生是高考竞争中的“失败者”,存在“低人一等”的心态,觉得有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易受他人的嘲讽轻视。

2.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可将其概括为:认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准备,情感、意志――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践行――品行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检评。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效果,以教育者为主导施教,能内化为受教育者认识,并将其外化为行为,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的人格。因此,教育者的施教就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教育者的施教不能只是被动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还要善于调节并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使之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使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四要素都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育结合的实现途径

3.1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现状

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现状搞好基础课教学的前提。在“基础”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要注意提前做好调研,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基础、思想特点、心理需要及其道德法律素质状况,增强调查的针对性。调查结束后,应由相关教师对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以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3.2正确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政治问题

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与心理问题存在明显的差别,主要是形成的原因及表现的内容不同。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是相互影响和转化的。在教育实践中,既要避免“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化”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现象。在结合的过程中,要从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入手,寻找共鸣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3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支队伍的有机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现状,加强这支队伍的心理知识培训是实施两种教育结合的关键。可采取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方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有关大学生心理培训,使其自觉地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而实现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3:1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14.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6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了解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上面的不同点,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强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以此来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护生整体素质,保证未来护理事业对健康教育知识方面有更好的发展。方法对嘉应学院医学院在不同医院实习的120名本专科护生进行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其中本科生60名,专科生60名。结果本科组和大专组平均答对题数对比,本科组平均答对题数为11.07,而大专组为9.13,各组数据间方差齐性(p=0.19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卡方检验可以看出,乙肝是否有自愈能力知识的对比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的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方面,除了预防免疫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本科生比大专生好(p<0.05),其他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应该更为全面的掌握乙肝健康教育的知识,为以后护理工作中打好扎实的基础。

[

关键词]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8(a)-0104-03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一般人群的HBV标志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别为57.6%和9.7%,估计约7亿人曾感染HBV,其中1.2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占全世界HBsag慢性携带者人数(3.5亿)的1/3。这些人中多数为隐性感染、常为意外检出,如就业、开学、出国、婚检等。对于乙肝我们引入了“健康者”,“无症状携带者”,以及“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概念[1]。乙肝病人发病初无任何症状、无任何心理准备,被检出后常感到茫然,产生巨大的心身压力[2]。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3]。因此,必须对乙肝病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及时的对乙肝病人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可以加强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曾强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从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上来。护生是未来的护理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教育护生树立牢固的整体护理观念,训练和提高他们健康教育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地胜任护士角色,承担起健康教育的职责,早日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同是具备健康教育能力同时是护生体现自身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4]。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嘉应学院医学院13届毕业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2013年5月,调查的护生年龄在(22±2)岁之间,均为在临床实习了8~9个月的本专科护理应届毕业生,本科组和大专组各60人,其中,本科组,珠江医院实习护生有26人,南海区人民医院实习护生有4人,顺德区人民医院实习护生有8人,南方医院7人,华瑞医院3人,东莞东华医院4人,其他医院8人。大专组,珠江医院实习24人,南方医院实习13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9人,宝安区人民医院6人,南海区人民医院8人。共发出1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的资料文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从乙肝基本知识及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两方面进行调查,分别调查护生的乙肝基础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

1.3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结果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总体调查

在本科组中答对题数在18~12题区间的人数达到43%,答对11~6题的人数占55%,而答对少于五题的人数只占了2%。大专组答对题数在11题以上的人数占了20%,答对11~6题的人数占70%,而五题以下的人数占10%。从百分比可以大概的看出本专科护生乙肝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大部分处于中间水平(见表1)。

2.2本科组和大专组乙肝健康教育知识平均答对题数的对比

本科组和大专组平均答对题数对比,本科组平均答对题数为11.07,而大专组为9.13,各组数据间方差齐性(p=0.19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本专科对知识具体掌握情况

2.3.1本专科护生对乙肝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由表三可见本专科护生在乙肝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乙型肝炎是否有自愈能力掌握的较差,传播途径及基本诊断的掌握程度更差,而对于乙型肝炎的基本概念及引起乙型肝炎的原因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好。从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中,除了最后一项乙肝是否有自愈能力知识的对比中本科生和大专生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的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2本专科护生对乙肝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

由表四可以看出本专科护生对饮食知识及休息、休息与活动知识、以及乙肝的用药方法掌握的比较好,而对于情绪对乙肝的影响及乙肝患者的复查时间掌握程度较差,而对乙肝的复查时间及预防免疫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乙肝的合并症及预防免疫知识掌握的最差。用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本专科对比中,除了预防免疫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本科生比大专生好以外,其他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方面的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本专科护生都认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并且愿意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但是,很多本专科护生觉得学校所学的健康教育知识不能满足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需要,健康教育中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都少有缺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稍有缺乏护患沟通技巧。

3讨论

3.1本专科护生对比

调查发现本科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本科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专科生的掌握程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本科组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大专组的掌握程度,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本科生在进入医学院校的时候基本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要优于大专学生,并且本科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校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大专学生要多出一年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及文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3.2基础知识方面

3.2.1护士与患者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并且护士的角色之一就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础临床护理,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预防医学、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从传统的单纯护理角色向集预防保健、心理护理、躯体护理于一身的多元化角色的转变[5]。

3.2.2不断提高本专科学生整体能力的必要性本专科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是在临床中接触患者最密切的人群,是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影响最深刻的护理工作者,护士如果对疾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够,就容易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患者,使其不能正确的对待及处理疾病,所以需要护生不断的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的做为患者更好的了解及预防疾病的主力军。针对此情况在校期间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采用专家讲座、运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见习等教育方法,提高护生的医学知识,使其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3.3健康教育知识方面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6]。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并提高了自我护理心理调整能力,很快康复。护士提供主动服务,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使护患之间相互理解,关系融洽,使护患双方产生积极因素,使健康教育有效成功[7]。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护生都认为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护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不够,调查发现在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本专科护生对于休息与活动方面知识的掌握率有90%,说明护生对于休息与活动方面掌握情况比较好,而对乙肝的诱发因素、合并症、预防免疫知识方面答对率分别是20%、7.5%、29%,调查发现护生对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中对乙型肝炎的诱发因素、合并症、预防免疫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这与护生做为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对疾病的预防免疫知识方面有所缺乏,掌握的不全面,不彻底有关,对疾病的预防免疫知识不够重视,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免疫是有关系的。针对此情况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水平,在临床实习中应对带教有严格的选拨,选拨一些基础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扎实的护士对护生进行带教,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义务和责任把护生培养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3.4加强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调查中显示有77%的学生认为稍有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另外有23%的学生认为非常缺乏护患沟通技巧,说明在护患沟通技巧方面学生的掌握程度是不理想的,需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教师要向护生传授必要的人际沟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采用模拟实际的场景,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训练,提高相互沟通能力。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护生走出校门,到医院、到社区、到厂矿等人群集中的场所,通过直接的宣传指导以及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卡片等多种形式,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训练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宣教能力。鼓励护生加强基础文化及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语言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并有针对性地并组织讲座,如护患沟通技巧、护士语言行为规范、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等,使护生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并掌握技巧,并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使护生语言更具艺术性。

4结语

由于本专科护生即将要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培养护生乙肝健康教育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及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不断的完善乙肝健康教育知识,为以后独立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工作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牟晓玲,郑艳萍,潘琼.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问卷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10):46-47.

[2]王琰,张云,刘晶,等.吉林市医学高校大学生乙肝知识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6):120-122.

[3]牟晓玲,郭丽,陈光英.QQ群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乙肝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9):46-47.

[4]丁弋娜,林梅,潘建丹.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及能力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1(25):89-90.

[5]王留芳.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2013(5).

[6]Kerbleski,m.HepatitisC:areYouConfused:issuesRelatedtopa-tienteducation[J].Gastroenterologynursing,2005,28(Suppl.1):S19.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7

关键词:高校教育健康教育终身教育

在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而想要精力充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国家的建设服务就要有着良好的身体。所以教育他们良好的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就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通过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国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视。因此,通过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如何教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人才,已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现代教育中要不断转变观念,引用新的教育方法,开拓创新,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意义

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项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人的身体素质是提高科技文化文明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行为规范,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现如今,各高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已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下,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全新的课程体系,将原有的、老旧的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替换以经破不容缓。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健康,但是要转变传统的观念,要以新的健康观、体质观最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立足于体质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人们对自身的基本关怀。高校体育教育要秉着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将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基础、与主体,以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中心,全面的建设与发展高效体育教育李奶奶,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二、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在1965年法国人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而与终身教育相反的即是“一次性学校教育”,即是学习与工作完全分开,没有学习的连续性。终身教育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主导的教育思想,并对许多国家的教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终身教育就是使学习和教育延伸到每个人的一生,让每个人终身的去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健康教育也在逐渐发展,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兴趣、习惯,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宽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思路,体育教学不但要重视具体某一节课的生理效果,而且更加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重视对学生健康方法、体育的锻炼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独立的从事体育锻炼、终身维护身体健康。在掌握了正确的锻炼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进行身体锻炼[2]。人的是习惯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体育锻炼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要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需要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运动技能的因素、身心收效的因素、体育状态的因素。所以,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到发挥,在使学生良好的掌握基本的运动理论、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对体育运动产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清楚的感受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力,从而能够经常的进行体育锻炼,使其终身锻炼的信念得以加强。高校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人们形成终身锻炼的重要教育之一。终身体育锻炼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但是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终身教育的习惯需要怎么做呢?首先,要用新的方式安排教学的课程,不能以以往的运动项目划分课程。要以参与运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来划分学习领域,并相互关联的进行教学,构建成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其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便利的条件。以组织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及体育能力,增强学生以健康为中心的锻炼思想。在高校教育中要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多边互动的方式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三、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针对传统升学教育的弊端的同时结合终身教育的理论而产生的。随着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人的素质问题逐渐成为限制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传统社会下的国民素质与现代化要求的素质存在这巨大的差异,而教育的长期忽视是照成国民素质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素质教育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一种能够长期发挥着作用的个人品质。人的素质包括身体、智力、心理、道德与社会角色五个方面[4]。人们学习到的知识或技能会通过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而人的素质对人们形成求知欲,对人们掌握知识的能力起到着长期发展的作用。

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的素质已经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需要教育的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体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以公平为基础,和谐为准绳,进步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在竞争激烈、高紧张、快节奏的当下,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评价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身心均衡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生存能力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利用高校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配用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养成学生持之以恒的基本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增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进而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得适应能力。(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左自立,周军.试述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意义[J].体育科学研究,2011(4)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82(2016)04-0371-03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易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策略体系、打造一支有着优良专业素质的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是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纵深、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致力于针对目前健康教育工作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学者、其他领域有益的培训策略和先进的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当前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1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工作领域的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总体既不规范也不系统,培训项目数量上本就不足,质量上也难以保证,总体的培训效果不佳,难以支撑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提升其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1.1培训对象不全

目前,实际开展的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多仅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进行,而其他的诸如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医院、社区、学校、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内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健康教育管理人员等都是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性的人力资源,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整。

1.2培训机构不成体系

[1]目前,由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多学科性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的机构包括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等,这些培训机构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各自的辐射范围内自发开展培训,这些出处各异的培训从内容和师资上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影响培训效果。

1.3高素质的培训师资缺乏

[1]目前,实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师资多重理论轻实践,重专家轻一线,导致培训必有偏颇。此外,目前,多数培训机构聘请师资,仅凭决策者已有的了解或他人推荐确定师资,也不注重培训效果反馈,因此,没办法对师资施行有效的考核,就没办法募集到真正高素质的培训老师,必然影响培训效果。

1.4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都是以集中会议或理论授课的形式进行,由授课老师进行单向的知识、技能等信息方面的传播,且不说讲授内容和方式能否全程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这种忽略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忽略技能的实操训练的培训方式与健康教育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都是不相适应的,单向的理论灌输只会使培训形式化,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1.5培训内容缺乏科学性

目前少有健康教育领域的培训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做过系统的培训对象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的实施缺乏计划性,直接导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科学性不强,既没有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也没有递进,没有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前、后的培训内容简单重复,没有衔接拓展,缺乏内在逻辑,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2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构建

2.1培训对象及其培训内容

2.1.1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如专业健康教育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主体机构内,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需要掌握基本具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所必须的社会动员、传播教育、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2]、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等基本技能。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应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提高学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础操作水平。因此,针对该群体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教育相关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和场所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此外,结合实际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还应包括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广告策划、项目管理和社会营销等内容。2.1.2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包括社区、学校、幼儿园、工厂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兼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所在的部门是健康教育主体机构在各个场所的延伸,他们是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有力补充,是开展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支撑。他们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活动动员以及策划与组织、其相应场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内容。2.1.3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是指专职从事传染病防制、慢性病防制、计划免疫、妇幼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同时兼职该领域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相应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把控者,是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与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良好融合的关键环节。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健康知识以提供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并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把关,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根据相应健康教育对象的人群特征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并提供诸如在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担任咨询专家或邀请合适的专家现场咨询等支持性工作,因此,他们首先需要具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念,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等内容。2.1.4健康教育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管理者是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包括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及分管领导和健康教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工作思路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他们不但要了解区域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对执行中的工作进行监督,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等健康教育专业相关内容外,还需要掌握如何调动具体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有效果、有效率地干好各项实际工作。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内容,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也应该成为他们的培训重点。

2.2培训组织方式

在既不影响实际工作开展又兼顾个人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考虑到培训成本的前提下,培训模式可包括长期集中培训、分阶段的短期培训以及远程指导3种基本培训组织方式,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选择适宜的方式,或将三者有机组合,取长补短。2.2.1长期集中培训该种培训可借鉴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3]进行,宜由部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主导实施,在部级和(或)省级等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为期1~3个月的集中授课,完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培训、然后将学员派遣到1~2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先进地区进行为期3~6个月的现场观摩及实践。通过这种长期集中培训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受训业务骨干个人的工作能力,以点带面的提升其所在机构、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起部级、省级以及地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加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粘性,并由此拓展进一步的合作,如部级、省级健康教育机构可以申请并将某些需要结合现场开展的项目放到地市、区级等基层健康教育机构,既完成了该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也可以借项目开展的契机奠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基础,提升基层的专业化水平。考虑到这种培训形式耗时较长,受训学员的全脱产培训可能影响派出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此外,培训组织机构的培训能力难以同时承接人数较多的学员,故长期集中培训宜分期分批针对各单位健康教育业务骨干进行,1年开设1~2期,面向全国省市区招生,设置入学测试,通过测试者才能参加培训,严格控制入学人数,有效利用各项资源做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2.2.2分阶段短期培训此类培训应在结合机构或区域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和个体的工作能力及业绩制定不同时间长度的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从机构的角度拟定上述几种培训对象的年度培训计划,从个人的角度拟定个体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培训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3~5年的长期计划。“分阶段”体现在培训务必按计划稳步推进,培训内容层层递进,前后衔接,具体的培训时间间隔可根据培训效果适时调整。准确把握“短期”的时间期限需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适宜的培训时长。如学术讲座主要以专题讲授为主,培训时长控制在2h左右为宜。培训班包括了多个培训内容,可就某个主题深入讲解,并可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时长安排在2~5d为宜。此外,还包括到先进地区参观和进修,培训时长可根据具体的内容加以确定。此外,短期培训的组织机构需要有效整合,从横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以及从纵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部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社区级机构等应该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建立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保证培训效果。2.2.3远程联系远程联系包括远程指导和远程培训。远程指导是指在受训学员回到原单位以后,在学员及所在机构和区域与上下级业务指导机构、高校以及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之间建立起长期、远程指导的渠道和程序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如建立培训专家和学员QQ群[4]、微信群等,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回访、长期追踪,加强后期继续教育和业务指导,便于学员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顺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衔接,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提升工作能力。远程培训是指借助现代化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课堂,节省培训学员的时间成本和培训组织机构的人力物力成本达到培训目的,但该种培训形式缺少师生互动,较为枯燥,仅适应于基础的理论和知识的入门级培训。

2.3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效率的最大化,培训的教学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创新,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业内较为推荐的“参与式培训”,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培训方式在成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被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员提高能力的好方法[5]。参与式培训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每个受训学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的培训方式,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小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访谈、观察,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和练习[6]。但该种培训方式对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培训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培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掌握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和技能,还要完成大量的班前准备工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培训”尚不多见,但应成为目前培训改进的方向。

3思考

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首先,要从纵向和横向结构上构建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实现培训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要厘清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四类培训对象实现培训的全覆盖;最后,要根据区域或机构的公共卫生任务、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以保证培训效果的最优。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制度,在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行业的标准要求、机构的发展走向以及个人成长需求的情况下,制定包括激励、奖惩、考核等在内的培训制度体系,让科学合理的制度引导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行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将培训的参与情况以及后续的培训效果与健康教育人员的薪酬、职称、晋升等相挂钩,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健康教育人员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赢取更多他们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浴峰,夏芹,刘华磊,等.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81-883.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冯琳,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45-246.

[4]刘东梅,李绍敏,陈玉兰,等.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7):534-535,550.

[5]ChambersR.participatoryworkshops[m].London:taylor&FrancisLtd,2002:14-15.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9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113-02

收稿日期:2006-04-16

作者简介:郝红英(1970-),女,河北河间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3]班华.心育再议[J].教育研究,2001(12).

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2013级入学大一本科新生4975人,其中男2683人,女2292人,年龄16~27岁,平均19.7岁。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分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校21个专业学院中,随机抽取2个学院2013级大一新生参与研究,选定机械学院461人作为健康促进组(促进组);经济管理学院602人作为常规教育组(常规组),比较分析两组调查结果。

1.2.2研究方案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前,先对促进组及常规组同学进行了健康知识技能摸底测试。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后,常规组仅采取常规课堂授课模式,未施加其他任何健康促进干预。促进组则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采取了如下健康促进干预:①争取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改善大学生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娱乐学习、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环境状况。②安排校医院专职医生定期走访促进组学生宿舍,开展健康咨询及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③促进组各班选取学生代表利用课余时间来校医院观摩学习,以便充分发挥同伴教育效果。④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络、报刊杂志及宣传资料等媒介,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⑤加大促进组学生主要学习生活环境区域及周围社区的餐饮服务行业卫生监管力度,以加强社区支持。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再一次对两组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测试。记录两组学生两次测试成绩,分析比较。

1.2.3评价指标健康知识技能测试成绩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0录入所有数据并初步统计,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健康促进组和常规教学组两组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健康知识技能测试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活动前,两组学生健康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活动后(χ2=1.429,p>0.05),两组学生成绩均有显著提高,促进组学生成绩优秀率(40.6%)明显高于常规组学生(10.8%),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36,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亚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1]。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重任的大学生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探索大学生健康教育佳径,培养大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健康理念,共同创建和谐健康学校环境,以有效促进、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是目前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是指在学校社区内的所有成员为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奋斗,给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积极提供适当的健康服务,支持鼓励更广泛的社区成员参与,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只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求,不仅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科学健康行为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使大学生健康教育基础上长久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呢?这是"健康促进"要解决的问题。“健康促进”在健康教育基础上,解决健康行为保持的问题。行为学家认为:行为的出现和保持与环境支持分不开。健康环境可以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巩固、发展;反之,不健康环境将诱发各种危险因素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