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原理总结十篇经济学原理总结十篇

经济学原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2:42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1

对政治经济学从学好用好到必修课的系列论述,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运行显著地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轨道,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愈加凸显。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的重大课题。2014年7月,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提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新要求。强调学好用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这里提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经济发展规律能力和水平这样一些关键词表明,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论述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2015年11月,在规划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关口,在主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的重要论断,从必修课意义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强调指出: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这些论述,是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指向。

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修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理论指导意义的肯定。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在根本上也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发展的理论形态,具有显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特色。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时,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之作。在准备《论十大关系》讲话的调研中,毛泽东同志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确定了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和方向。他提出: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他指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进行第二次结合过程中,《论十大关系》和之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独创性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了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从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根本原则上,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正确道路确定和战略思想制定上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刻阐释。

1984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时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一《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是适合于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的新话,这些新话给人以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初稿的印象。这一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同志认为: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从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从进行第二次结合历史进程中,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成就及其必修课的作用和意义作了重要论述。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其起源和延伸上,就是以中国实际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联系起来为基础的,也是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的。在战略思想意义上,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的探索为主题和导向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这也是提出必修课思想的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

2016年7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再次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指导实践到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从加强研究和探索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上,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则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特色。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原则,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重大课题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的重要思想,其中最为要紧的重大原则就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做出多方面的论述。从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意义上,他提到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关系上,他提出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从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上,他提出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关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的思想,充满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意蕴。

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也成为他丰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强调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当代意义做出新的判断;他强调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成为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在新常态经济大逻辑中,提出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思想;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中,他又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思想。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体制运行方式的总体整体的结合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研究的视界,丰富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已经成为最近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这一结合起来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与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结合,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结合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在这一结合起来的问题上,公有制经济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但是,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最不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

二是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在这一问题上,同样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强调的辩证法两点论,关键就在于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这一定位,是以中国的经济事实和经济改革实践为依据的,是对这一实践经验的理性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题的重要呈现,是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发展,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相连、结为一体的思想特色。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凸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立场,深化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观点。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理念,这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和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着力,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统一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新的回答,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新发展,开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整体研究的视野,深化了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整体理论上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系统理论中强调,要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的新阐释,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2

摘要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方程和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与进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长期来说,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比出口显著,这主要取决于我国当前的贸易结构。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007年,我国的GDp总值为249529.9亿元,较2006年增长11.4%,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166740.2亿元,较去年增长23.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研究我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曾做过大量的研究,其观点大致有三:贸易促进论,贸易阻碍论和贸易折衷论。贸易促进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以威廉・斯塔福德和托马斯・孟的“贸易差额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只有出口贸易和贸易顺差才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认为进口贸易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李嘉图则根据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效率的不同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根据该理论,贸易可以每个国家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而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带来经济的增长。赫可歇尔、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一国通过出口自己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的产品,由此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经济增长。罗伯特逊和R・纳克斯建立的R-n理论认为贸易可以带来直接的或静态的利益。贸易阻碍论以劳尔・普雷维什和辛格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对外贸易会导致初级产品出口国家的贫困化增长。贸易折衷论以克拉维斯的观点为代表,该理论认为贸易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重要性,不一定必然对经济有益。

国内学者则就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外贸易同经济增长孰因孰果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贸易增长同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通过改进的宏观模型得出了贸易增长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并且进一步研究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则会对消费和投资产生作用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林江和王微微(2008)利用1991―2006年的数据得出了GDp与进出口之间有着双向的正向影响的结论。周慧君、韦苇(2008)、裴旭东(2008)、袁晓玲、杨万平、叶林(2008)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赵青霞、温素霞、贾娟(2008)、宋将(2005)则认为经济增长是对外贸易的Granger原因。可以看出,对于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通过计量的分析和检验,并结合经典的外贸理论,对以上问题加以研究。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78―2007年我国国名生产总值(GDp,亿元),进出口总额(tm,亿元),出口总额(em,亿元)和进口总额(im,亿元)为样本,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局网站和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本文以1978年价格为基数把数据进行换算,结果如下表。同时为减小异方差存在的可能性,在作模型分析时把各年数据作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表示为LnGDp,Lntm,LneX,Lnim。模型表示为bLntm=C+1LnGDp+b2bLneX+3Lnim。

四、模型的设计和调整

1.平稳性检验

首先用单位根检验法对数据平稳性做检验,其结果如下:

由检验结果可知,原序列是非平稳的,表明不能使用oSL法进行回归,在经过一阶差分后lnim,lntm为平稳序列,在经过两阶差分后GDp为平稳变量。

2.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首先用oLS法估计回归方程,然后根据回归残差的单位根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协整性。结果如下:

回归方程:lntm=-1.325421+0.329003lnGDp+0.835964lnim+0.033246lneX

t=-3.2721764.35717218.557171.482644

R2=0.997798aDR2=0.997543

Dw=1.346862F=3926.293

残差ei的单位根检验值为-3.841263,在1%水平下临界值为--2.647120,可知协整关系存在。但从模型的Dw值可以看出模型可能具有自相关性。经white(无交叉项)检验知模型nR2=4.650742,在5%显著性水平下cc2=7.81473,表明模型没有异方差。下面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做出调整。广义差分后模型Dw=1.705948,查表得此时dl=1.198,du=1.650,表明自相关已经消除。变换后的方程如下:

lntm=-1.57761+0.3844997424lnGDp+0.02041242667lneX+0.8142858265lnim

t=-3.0496823.9344301.00672214.29730

R2=0.995585aDR2=0.995055

Dw=1.705948F=1878.981

此时拟合优度较高,且无自相关和异方差。若协整关系存在,则模型的残差ei因具有平稳性。对ei做单位根检验知t值为-4.60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下的临界值-2.650145,故认为ei为平稳序列,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成立。根据该方程,中国GDp、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每增长1%,则贸易总额将分别增长0.3845%,0.8143%和0.0204%。

3.Granger因果检验

对各个变量做Granger检验可得结果如下:

由表2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贸易总额,进口量和出口量都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与现实和经典的贸易理论也是相符的。另外,滞后期为2期的时候,GDp同时也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且GDp不是tm和im的Granger原因。

五、结论与讨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一些结论:

1.贸易确实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用经典的李嘉图模型来解释的话就是贸易可以通过交换来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所以会带动经济的增长。从我国的实际数据也可以看出,其中进口、贸易总额和出口之间都存在的正的促进作用。用协整方程式可表示为:

lntm=-1.57761+0.3844997424lnGDp+0.02041242667lneX+0.8142858265lnim

2.我国的GDp与出口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正向影响关系,贸易总额和进口则与GDp之间存在单项的影响关系。且长期来看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出口显著,这说明我国现在已基本摆脱了供给约束,在当前扩大出口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且我国目前正致力于此。

3.长期来看,出口对贸易增长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显著,这似乎有悖于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而且也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的强调出口的做法不符。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来说,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净出口,所以短期来看,出口确实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原因。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原因则要归功于要素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则是以进口激素密集型的生产设备为主,出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所以从长期来看,进口可以有效的刺激生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则是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作用。这也提醒我们要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参考文献:

[1]林江,王微微.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533).

[2]周慧君,韦苇.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分析模型的检验.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4).

[3]裴旭东.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8(4).

[4]赵青霞,温素霞,贾娟.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国际经贸.2008(549).

[5]宋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1).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3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7-02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既是物流与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能源原材料、全国重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主体是河南省的18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其5省共12个区地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千米,有效连接了我国南北部与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四项原则,以及未来网络化、放射状的空间开发格局。然而,在《指导意见》开展的过程中,受区域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等差异的影响,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衡程度不同,致使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协调。由此,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一、发展现状

(一)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以郑州为中心,所辖漯河、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与济源等市的密集区。该区域占地5.88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9个城市,占中原经济区全区面积的21%。同时,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4150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8%。并且,区域内的各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此外,核心区内部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钼矿、铝土矿、铁矿石和煤炭等储量较大,且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区位优势较大。2015年,核心区的GDp总额约为2万亿,占全区GDp总量的比为405%,年均增长11.8%;人均GDp由2004年的1.3万元增长到4.2万元,增长了3.12倍,较周边区和区的优势明显。根据相比数据可知,核心区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最为明显。

(二)周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周边区是指河南省的周边城市,包括山东聊城与菏泽、河北邢台与邯郸、安徽阜阳与淮北、山西长治与运城等十个城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周边区内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分别为7640亿元与2.6万元。并且,由于所涵盖城市分属不同省份,所以周边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2015年,河北邯郸与安徽淮北分别为此区域内GDp规模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达3124亿元和61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五倍。2015年,山西长治、晋贼与运城三市GDp总额为4518亿元,人均GDp为4万元。相较而言,安徽毫州、阜阳与淮北三市的GDp总额仅为2156亿元,人均GDp位1.9万元,仅为山西三市的47.5%。总体而言,河北与山东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安徽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区是河南省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他城市,主要包括9个省辖市,分别为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三门峡、濮阳、鹤壁与安阳。该区域的总占地面积达10.76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252f人。区的地形主要为平原,适宜发展农业。并且,豫西、豫北与豫西南虽存在一定的有色金属、煤炭与油气资源,但与黄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仍较为短缺和匮乏。由此造成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相比相对滞后。2015年,区GDp总额为1.4万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分别为核心区域的70.3%和57.1%。其中,由于黄淮四市的长期投入较少,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较为滞后,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地理位置

各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自然条件。中原经济区关键区重点处于东部与西部的山地、平原交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原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交通干线周边,交通也方便,知识与信息流动方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低,且区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

(二)产业结构效率

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效率,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未变状况下,通过转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模式所产生的产出增多。而且,其重点考察的是产业构成比关系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效率变动,反映投入与产出关联,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与否的重要归宿。某个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良好,由此表明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之相反,某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率低的原因也是由产业结构造成,这时表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可以为该区域获取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与支持。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和决定性地位。在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科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科学技术是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然而,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内部,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分布极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均分布于核心区内,其他城市难以培养相应人力资源与科技要素。且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影响,区域内难以吸引外部优质人力资源于科技,由此造成中原区区域经济无法协调发展。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为了改善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实现经济区经济合理分配与协调发展,进而确保社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对区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化配置与诱导干预,即区域经济政策。然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并坚持“核心带动”核心区建设原则。大力建设核心区、推进郑州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平衡促进政策。上述政策造成周边区、区与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其他区域在城市化进程、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核心经济区。另外,中原经济协作区各城市间虽曾经制定了合作框架,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该合作框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与竞争形势的需要,急需完善改革、创新提高。

三、具体路径

(一)调整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分工机制

中原经济区应有效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促使与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人口基本素质、消费需要结构与资源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域应选择区域内的主导型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和产业区位商理论、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等,各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以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型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发展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黄淮四市应加速农业产业化与转移劳动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创建具有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部门,皮革毛皮羽毛和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与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主导型产业不断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策略。第一,注重中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应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将不同中原经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操控于合理范围之内。且针对中原经济三个区域不同发展水准,在相关发展政策与支持方面应有所差别与侧重。第二,在与周边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其自身发展,又应该加大在资金与项目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原经济区域优势资源转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中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4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以牛顿力学为典型代表的机械思维方式之上的;而机械思维是以“还原论”和“决定论”为特征。所谓“还原论”即我们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分解还原为若干相互孤立的最小组成部分或元素,而所有元素的加总又可以还原为原来的整体。所谓“决定论”即相信事物的变化有着唯一不变的客观规律,如同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行星轨道一样可以精确计算。这些观点曾经支撑了科学的方法论与科学信念,造就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辉煌;以至于“还原论”、“决定论”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结合,越过自然科学的边界,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本原则。“还原论”与“决定论”由此也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与理论构造的原点。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借用了力学的概念构造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开创的静态均衡思想与边际分析方法论,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深刻地影响到了西方经济学日后的进展。以至于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以个体的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相信社会利益是由个体利益加总所构成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自洽性在凯恩斯之前从未得到质疑。同时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实证化和数学化,使得经济学向自然科学靠拢,产生了构建如同自然科学一般精密的实证的经济理论的乐观情绪。

凯恩斯革命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反思,诞生了现代经济学。尽管凯恩斯经济学从“经济总量”入手,并且对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多少打破了“还原论”与“决定论”的固囿;然而现代经济学并没有彻底突破两者的局限性,其基本分析范式也没有根本的转变。例如萨缪尔森就终生致力于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调和,构建了占据主流地位的综合学派。同时,当代经济学不断分工与细化并深入到社会经济系统的局部,产生了诸多“部门经济学”,潜意识地把所有“部门经济学”的总和等同于经济领域的总和,这就是“还原论”的延续。当代经济分析越来越注重实证性,继续强化使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继续使用随机过程理论对“不确定性”进行模拟与分析,这就是“决定论”的延续。在当代“还原论”与“决定论”目前仍然是主流经济家们的惯性思维方式。

而复杂性思维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静态均衡思想与边际分析方法论所表现的思维局限性的质疑与挑战。与机械思维方式一样,复杂性思维也是从自然科学中脱胎演化而来。物理学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定律、玻尔互补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性法则,交叉学科中的协同论、混沌学、耗散结构论,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极大影响了社会学科。复杂性科学运用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乃至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有着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定涵义。首先,经济个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作用导致的正反馈效应。与市场供求相互调节适应最后导致均衡价格的负反馈不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存在着大量加速度的正反馈,它们构成了现实中的种种“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导致社会经济中许多事物的运动是非线性过程。其次是“不可还原性”。这是指客观事物某种运动或性态跨越某种限度或阈值以后整合成不可还原的新性态和相互关系。比如,生产要素由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构成,它们的联合作用产生了报酬递增,这是一种“整体性”现象,就无法归结为像边际生产力理论所表述,像欧拉定理所证明的那样(全微分等于偏微分之和),将总产量还原为由单个要素对产量起作用的边际贡献的总和。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分析中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判断,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性。

第三是“不可逆性”。即事物的发展如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是以单向的时间为矢量的,无法退化到以前状态。局部的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乃至整个的社会经济系统演化在历史上往往表现为路径依赖,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是历史的积累与沉淀所决定的,从而构成了经济理论中的进化观点与时间分析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逆性”同时也意味着原有的机械性的均衡点的“不可还原性”;它们两者又都统一在事物发展的正反馈过程中。可见,“三个特点”又是内在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存在于复杂性特征之中。可见,复杂性思维方式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机械化特征是格格不入的。首先,它从思维取向上就直接否定了“还原论”。因为“还原论”割裂了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各种经济要素看成了简单的堆积与加总。其次,“不可还原性”与“不可逆性”直接阻塞了“还原论”的“还原路径”。最后,在正反馈的作用下,任何微小涨落导致的随机事件都可以带来决定性的巨大后果,因此经济社会的趋势也就无法精确地描绘与预测,里边充满了“混沌”与“分岔”,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就在方法论上颠覆了“决定论”对经济进行精确预测的可能性。可见,复杂性思维方式否定了“还原论”与“决定论”。但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目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还远远没有构建出以复杂性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还要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继续探索走出理论困境的可能性。

二、两种理论构造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在“还原论”与“决定论”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学与复杂性思维方式是两种异向的理论构造模式,由此带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指向必然也会大相径庭。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这两种经济理论的构造模式即便不说完全相反,至少也是完全无法兼容的。对于这种根本的差异,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两者融为一体的理论体系的幻想。因为从理论的构建基础上看,它们在理论构造的原点上就已经分道扬镳,只能渐行渐远。试图用一种模式来“兼并”另一种,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取得成功。事实上,不同的理论构造模式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其术语、概念、思想的不同也加剧了经济理论之间的相互对峙与疏离,这是导致经济理论故步自封的主要原因。正如科尔内在三十年前说:“经济系统理论处于零散分割的状况。如果每一流派都清醒地意识到其他流派的存在将是很好的事情。然而更常见的是它们之间竟完全忽视了对方的存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几乎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发展的。用数学公式表述的经济学和用文字表述的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学,瓦尔拉学派和行为学派,计量经济学和数理规划之间同样如此。在经济学的多维空间上,各学科之间这种相互分割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从理论之间的相互反思中寻找出路,应该意识到多种思维模式并存的必要性。这两种理论构造模式首先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是我们一种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经济理论的任何科学的成就,也就失去了复杂性科学产生的基础。即便当前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大行其道,也不能认为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教科书上的内容都是错误的。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有一个不好的习性,那就是我们往往对经典理论不加批判地无条件的接纳,将之视为真理;了解到它的局限性以后,又容易产生一种“颠覆”意识,认为以前学过的经典理论都是“没用的”和“过时的”。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那么,复杂性思维方式和传统经济理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传统的、经典的经济理论当然也是严密的科学,只不过其前提条件受到了严格的前提条件与外部假设的限制。而复杂性科学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考虑问题更为全面和综合。两者之间不是针锋相对,而是互相补充,互相提供反思意识。这是学习复杂性科学的基本态度。这两种模式本身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异向的方法论。它们虽不兼容,却也不能相互证伪和完全取代。对于经济理论的意义而言,虽然传统经济理论有着较强的实证性和数理分析的特性,适用于“局部均衡”的分析,却容易丧失整体性的综合判断;而复杂性思维方式及其构造的理论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非实证性”和“模糊性”,在经济理论中有着诸多困难和不便,尤其是无法进行精确的量化,却适用于复杂局面的整体性抉择。因此,它们之间的孰优孰劣是单从逻辑上无法彻底解决的悖论与难题。我们不能够简单地从对与错进行判断,而是取决于分析对象。我们要结合复杂的经济形势,依据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选用适当的经济分析方法。

三、走出理论的危机:现实对经济理论的选择

对于逻辑与理论构造方法的优劣,我们无法进行实证的逻辑检验。我们的唯一选择是将理论的难题交给现实来抉择。“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只有认清不同经济思想与分析方法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才能摆脱无谓的理论纷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金融危机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我们更应重新审视复杂性思维方式对经济理论构造的作用。运用哪种分析方法取决于分析问题的复杂程度。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就要学会在各种悖论与“两难选择”中求解,在各种矛盾中寻求均衡,这就是所谓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它弥补了简单性的静态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所倡导的“极值”式的思维方式的不足。近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逐渐拉大,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形成,社会公正遇到威胁。改革初期的“拿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不满情绪已经演变成诸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反映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代有着突出的表现,牵涉到许多阶层和部门的利益调整,使得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化。在这样的时局下,面对社会经济中的复杂性现实,我们必须优先认识到简单化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经济中的各种矛盾,使得我们不断地在轻重中权衡,在两难中选择,这就标志着一种复杂性的思想特征。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悖论与矛盾的常态性,才能够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从整体性的视角予以协调和控制。这不但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对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为主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反思依据与“支援意识”。

在经济理论争论中,一些长期争论的话题之所以有着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们以“悖论”形式表达自己的运动规律。我们无法找到最终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能根据现实情景进行“两难选择”式的相权协调。如“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等等难题莫不如此。这是因为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公平正义与市场效率、短期与长期、就业与物价之间的冲突与摩擦。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系统的永远都处在“矛盾与困境”当中:“如果你选这个,从某种观点看是好点,但从另一种观点看是坏的。现实充满各种矛盾,一个决策者就必然面对困境。”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5

摘要: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此类题型对学生解题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平时进行针对性地训练进而提高能力,方能在高考中处乱不惊,战胜对手。本文拟从“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解题技巧、解法例析、模拟演练四个角度展开分析,尤其是通过此类主观题的解法例析,以期让学生系统掌握此类主观题的解题技巧,以便在高考中解答此类主观题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关键词: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解法

范波,男,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在近年来的高考考题中频频出现,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多种能力:获取、解读、概括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辩证分析能力等。此类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也是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重要题型之一,有利于在学科人才选拔上甄别优劣,因而此类题型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但却让高考考生在作答时束手无策、难以得高分。本文拟通过解法例析,以期对解答此类题型有所帮助。

一、命题特点

在材料呈现方面,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的材料由图表、文字材料、数据等构成,图表一般由“标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在设问设计方面,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考生熟知此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有助于尽快捕捉材料的有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作答。

二、解题技巧

1.要“三看”。其一,看设问:设问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带着问题读材料有利于加强阅读的目的性。其二,看图表: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由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其三,看注释:图表下的注释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有注释必定有用,不用注释就不能准确作答。

2.要“三比”。其一,纵向比较:对图表的同一列的数据或者上下方位的数据进行比较。其二,横向比较:对图表的同一行的数据或者左右方位的数据进行比较。其三,图表与图表之间、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进行比较。图表与图表、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仔细比较会产生新的认识。

3.要坚持“四原则”。其一,由数字到术语的原则:在组织答案时必须把数字转换为术语进行表述。其二,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表述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其三,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要用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力求创新。其四,一分为二的辩证原则:既要看到成就、积极影响、利,又要看到不足、消极影响、弊,思考要全面。

三、解法例析

【例1】(2014.四川卷.13)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是2007-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情况

请解读材料的经济信息。

[解析]本题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背景,考查对图表经济信息的解读,经济信息不仅指经济现象,还包括在现象基础上得出的本质性的东西。图表主要反映了三方面的内容,即GDp增速、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通过图表可知,当前的经济现象是:我国GDp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加。通过概括现象可推出本质性的东西: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但是通过曲线波动,可知经济发展并不稳定。

[答案]①2007-2013年我国GDp增速总体放缓,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总体趋于提高(此处用到了“标题、注释、横比”)。

②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产业结构趋好(此处坚持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由“GDp、消费贡献率、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化”这一“现象”推出了“产业结构趋好”这一“本质”),但还不稳定(此处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原则”:在看到“产业结构趋好”这一“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但还不稳定”这一“不足”)。

【例2】[2014.浙江卷.40]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2013年末以来,浙江全面展开“五水共治”。

材料

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解析]本题材料包括表和图,因而解答本题既要分析表中数据变化,又要注意看图的标题、柱状图及数据的变化。表中可以看出,浙江区域生产总值逐年增加,说明浙江经济发展明显;分析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浙江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下降,但非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说明浙江水环境不容乐观。

[答案]2006-2012年浙江区域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此处用到了“标题、横比”),经济发展明显(此处坚持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由“生产总值逐年增加”这一“现象”推出了“经济发展明显”这一“本质”)。2009年后浙江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下降,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下降明显(此处用到了“数据、横比、纵比”)。近三年,非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废水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此处用到了“数据、横比、纵比”,并且考虑了“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非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关系”),水环境不容乐观,离绿色经济还有距离(此处坚持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由“非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废水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这一“现象”推出了“水环境不容乐观,离绿色经济还有距离”这一“本质”)。

四、模拟演练

1.材料一: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下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在江苏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加大财政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末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左右,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就我省加快发展服务业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1)图表1反映了“十一五”时期(此处用到了“标题”),江苏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此处进行了“横比”,坚持了“把数字变术语的原则”),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增速(此处进行了“纵比”,坚持了“把数字变术语的原则”);但我省服务业比重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我省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发展不协调,苏中、苏北服务业发展滞后(此处用到了“注释”,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原则”)。

图表2反映了三省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处用到了“标题”),但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于浙、沪两地(此处进行了“横比”,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原则”),说明我省加快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迫切(此处坚持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由“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于浙、沪两地”这一“现象”推出了“我省加快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迫切”这一“本质”)。

(2)①江苏省要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②江苏省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要充分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6

一、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

马克思总体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研究的对象和对象的研究中把握总体的生成和再现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总体方法论形成的必要前提,而总体方法论的形成及运用,则进一步完善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而为科学地理解这一对象的内在结构及其在理论体系上的再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政治经济学的主题看作是“富国裕民”,大卫·李嘉图看作是对“分配规律”的研究,西斯蒙第看作是“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局限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他们没有建立科学的方法论造成的。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就从社会的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独特地位。他已敏锐地觉察到:对社会整体结构关系的把握,是确立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必要前提。以此而论,马克思就已超越了他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成就。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力的运动形成)——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理论、观念”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理论,形成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选取生产关系这一特定层次,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导言》开始部分,马克思就提出了“生产是总体”的命题。这个命题包括四方面内容:(1)作为总体的生产,尽管都有其一般规定性,但有意义的是生产的特殊的社会性,是为了不至于因为有了统一性而忘记本质的差别性。(2)作为思维的客体,生产总体是既定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代的生产总体。(3)生产总体不仅具有特殊社会性和既定的历史性,而且还有“科学的叙述对现实运动的关系”问题,即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再现关系问题。(4)在生产总体内的各构成要素之间,既不是彼此分裂的,也不是相互并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有序的结构关系。

在“生产是总体”命题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导言》“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节中,进一步把总体分解为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科学地阐明了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的序列关系。他认为,在“现实的人”的面前,作为总体的生产,一开始只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是一种“实在和具体”,是一种“具体总体”。这里的“具体总体”只有经过思维加工,并且在思维中使之作为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时,才成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这一“总体”不再是作为客体的总体,而是作为主体的总体,即作为再现在人的思维中的“思想总体”。因此,思想总体起始于具体总体,另一方面,思想总体又再现具体总体。从总体生成和再现的全部过程来看,马克思对总体方法论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要点:(1)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总体,是社会关系整体这一大系统中的最深层的结构。(2)思想总体对具体总体的再现是一个过程,过程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因为具体总体作为社会经济运动客体,是独立于思想总体而存在的,是用思维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3)构成思想总体的基本要素是经济范畴。其基本特征是:范畴所反映的“主体”及范畴本身的既定性;范畴对“主体”反映的局部性和单面性;在总体内,范畴的先后次序的排列,并不取决于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而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即取决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中的地位。

(二)总体结构中范畴的二重性和完备性

构成思想总体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范畴。其具有自然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的二重性,或者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的显著特点。在《货币》章中,马克思提出商品“二重存在”的问题。(1)商品所具有的二重存在形式:作为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作为交换价值的社会属性。(2)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的商品范畴,它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也具有二重的存在形式:作为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的商品和作为“象征性”交换价值存在的货币。在《资本》和《价值》章中,马克思结合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对总体结构中范畴的二重性的基本性质作了补充论述:第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劳动及其物质对象尽管都包含着社会规定性的范畴,它们之所以成为总体内的要素,并不在于它们具有“一切生产时代”都有的一般的社会规定性,而在于具有适合既定的总体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性。第二,一般地说,总体结构中范畴的自然属性,只起着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的作用,范畴的自然属性本身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清晰地阐明了范畴中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化的特殊规定。因此,笼统地认定,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完全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并不符合马克思对总体结构的理解。

构成思想总体要素的范畴,不仅具有二重性,而且还具有完备性。作为总体要素的范畴,并不是历史上正在形成的范畴,而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中的最成熟、最完备的范畴。“最现代的社会”意义上的范畴,并不断开历史的链环,相反,它要极力映现出范畴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这是因为:(1),完备的范畴中留下的历史的印迹,对探索过去社会中范畴发展的过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2)完备范畴自身的完善过程,也就是范畴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在既定的总体结构中,范畴的完备性就是范畴内在规定的纯粹性和一般性。总体结构中,各种现实关系同它们范畴的规定都被看作是相一致的,或者说,范畴所概括的只是各种现实关系的一般性质和纯粹形态。

(三)总体结构中范畴转换的有序性、关联性及开放性

构成总体结构的要素是范畴,而范畴间确定的联系受制于总体又决定了总体结构的性质。首先表现为范畴转换的有序性。马克思对有序性问题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论析:(1)在总体结构中,范畴的次序并不以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为根据,而是完全取决于它们在既定总体内部结构中的地位。(2)在一定限度内,范畴转换的有序性与现实历史过程中范畴形成的次序具有同一性。(3)总体结构中范畴转换的有序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规定性不同的范畴之间的层次转换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层次间规定性不同的范畴之间的转换关系。

总体结构中范畴运动的关联性指的是范畴运动中同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这两个范畴转换关系的理解,集中反映了范畴运动关系性的基本性质。在总体结构中,资本原始积累范畴和资本积累范畴之间的转换,必然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历时性。第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同时性。通过对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范畴历时性关系的考察,一方面深化了对总体各范畴运动连续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总体自身的运动趋势的认识。不难看出,马克思对总体结构中范畴运动关联性的论述,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也为我们理解总体方法中历史和逻辑之间的统一性关系开辟了广阔的思路。

总体结构的开放性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从整体意义上对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与反思上,即马克思从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五篇计划”,到提出“六则计划”,最后到提出《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变化上。批判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变化问题的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方法论上的确定性,并不能取消马克思政治经济结构上的可变性。“五篇计划”和“六册计划”,只是马克思构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外在结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结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在结构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思想总体是在对具体总体的反复的探讨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因此,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理解的深化,必然引起外在结构形式的局部变化。总的来看,马克思最后形成的《资本论》体系尽管没有舍弃“六册计划”,但它也不单纯是原先“六册计划”中的第一册《资本》的一部分,而是做了许多修改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从来不认为自己既定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终极的、封闭的结构。相反,随着对既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反映这一结构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范畴。通过对具体的反复研究,通过对具体总体发展中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反复研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也不断做出修正,以使思想总体更准确地再现具体总体。这正是马克思总体结构开放性的实质所在。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时间,有的学者上溯得较早,认为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时,已经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同时也认为,《共产党宣言》已经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作了基本的论述。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事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但是,这些并不构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征象。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以两个基本事实为前提的:一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力量的迅速膨胀并成为连接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的纽带;二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势力的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从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起点,至今已经走过360年的历史进程。这360年,大体可以120年为一时段分作三个阶段,即从1640年到1760年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确立阶段;从1760年到1880年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从1880年至今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撇开前两个阶段不说,从1880年开始的最近120年,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进和调整是以垄断为主线的。其中前60年为私人垄断,接着40年为国家垄断,最近20年为国际垄断。正是由于在120年间,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再发展到国际垄断,才使经济全球化具有现实可能性。如果说,跨国公司的迅速膨胀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微观基础,那么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宏观条件。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既不可能脱离跨国公司发展的基本事实,也不可能脱离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基本事实。这两个基本事实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形成的,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最近20年来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其“热”的程度甚至超出经济学界。许多研究者从五个方面来概括“全球化”的内涵,即把经济全球化视作对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等五个方面全球化的概括。这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一,这是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角度来理解问题的,所涉及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等资源、要素或条件,都同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直接相关。第二,这是从市场经济作用和范围的扩大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大大突破了资源配置的界限,使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就是期望本国资源或要素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也确实为各国资源或要素配置的最优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不容否认,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在经济形式方面进步的重要表现。对经济全球化只作以上这些理解,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些理解主要还只停留在生产力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的分析上。既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我们就不能只作生产力和经济体制层面的分析,应该提出新的任务,要研究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部发展所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性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经济全球化,要着力于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伊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就提出了“世界体系论”。我们未必赞成“世界体系论”的所有观点,但“世界体系论”毕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即如何从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上来理解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就是最近30年来逐渐演变而成的经济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初,还没有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沃勒斯坦提出的“中心一半—”的“世界体系”学说,既从整体上描述了世界经济的体系性,强调了世界经济运行上的统一性,又分解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研究了“中心”、“半”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阐述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格局及其性质。沃勒斯坦的观点,对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是有重要启示的。

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三个并行但却相悖的事实: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效率与公平背道而驰。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并没有越来越走向“趋同”,而是越来越走向“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全球经济的所谓“一体化”、经济利益的所谓“共同性”,但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突出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这三个并行但却相悖事实的深刻理解,必然进入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层面。

三、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为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透过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把握,一是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整体的理解,二是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范畴出发对其给予较为准确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过程和一定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过程。既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化范围内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也是指各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在全球经济中的现实体现。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经济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高度融合,并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经济全球化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和增值需要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的过程。由于资本的本质是追逐最大化利润,因而资本的扩张必然带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社会属性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二重属性,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国际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超越与国家的矛盾和对立以新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世界经济中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起来的。

2.确立经济全球化研究的视角。当前国内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大多是从生产力层面的角度,集中于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变化上。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要重视生产力层面的研究,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是世界生产力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然会促进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最优调整。但是,作为对一种国际经济现象的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层面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而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研究经济全球化中体现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因为如果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中把生产关系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研究中分离出来,就不能从物质生产中剥离出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定的经济全球化的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本质,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更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当然,这绝不是说,研究经济全球化时只是抽象地、孤立地研究国际生产关系,而是要联系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层次上的上层建筑来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关系,并且把这种研究放在特定的地位,因为正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相互依存度的提高,才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全面的、自由的流动,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经济的各种资源流动方式,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或者说,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才有利于垄断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和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获得。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必须联系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国际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总之,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从社会的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国际生产关系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把国际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把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放在“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3.运用总体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关系,主要是运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是总体”的命题和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的构成总体方法论的两个基本用语: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来研究国际生产关系。

(1)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既要研究其一般规定性,即研究“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但更有意义的是其特殊的社会规定性,即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层面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经济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出现的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对国际经济关系历史性质的认定,是理解经济全球化下的全部国际经济关系现实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的前提,因而也是揭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关系内在本质及其运行过程和趋势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当作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寻找其固有的内存联系,揭示其发展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总体方法运用时所研究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历史上正在形成的范畴,而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中最成熟、最完备的范畴。也就是说,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从资本主义的最初扩张时期就开始了,从自由市场制度的建立时期就已经具有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马克思也就这种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说明;但是,作为最成熟、最发达的范畴,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形成起来的,这才是我们运用总体方法分析的经济全球化。它也没有切断而是要极力映出经济全球化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因为,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成熟的、完备的经济全球化所留下的历史的印迹,对探索资本主义360年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而且,完备形态的经济全球化自身的完善过程,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7

1.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思想教育手段

D.经济手段

2.消费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

a.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

B.吃、穿、用、住、烧

C.红色消费、白色消费、灰色消费和黑色消费

D.个人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

3.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

B.总量平衡目标

C.结构优化目标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

4.对于经济预警来说,最具根本意义同时也比较重要的是()

a.分析警兆

B.寻找警源

C.确定各类警限

D.定量描述警情

5.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中,作为战略灵魂的是()

a.战略目标

B.战略重点

C.战略对策

D.战略步骤

6.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

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

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7.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投资系数

B十生产能力形成率

C.在建总投资规模

D.投资率

8.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

a.劳务收支

B.贸易收支

C.转移收支

D.国际组织收支

9.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是()

a.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不平衡

B.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平衡

C.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

D.结构平衡,总量必定不平衡

10.按照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第一产业指()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商业

11.经济效益好,意味着()

a.投入量大于产出量

B.投入少而产出多

C.投入多而产出少

D.劳动占用多而产出少

12.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D.精简的原则

13.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

a.以吃、穿为主的结构

B.以文化用品消费为主的结构

C.以服务消费为主的结构

D.以穿、用为主的结构

14.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

a.财政部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计划委员会

D.中央银行

15.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

a.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

B.企业留利的确定

C.工资总额的确定

D.利润分配

16.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

a.因素分析法

B.综合平衡法

C.系数法

D.定额法

17.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

B.自动性失效

C.环境性失效

D.规模性失效

18.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叫做()

a.适度投资规模

B.在建投资规模

C.投资需求膨胀

D.投资需求萎缩

19.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

a.具有强制性

B.具有固定性

C.具有转嫁性

D.具有偿还性

20.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社会总产值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各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用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l.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

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外在条件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

C.二者没有矛盾,完全一致

D.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e.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2.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a.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

B.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

C.可以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

D.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e.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

3.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a.灵活性

B.统一性

C.强制性

D.纵向性

e.持久性

4.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

B.农村基尼系数低于城市

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

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e.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a.通货膨胀率

B.资金利税率

C.商品供求差率

D.经济增长率

e.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

6.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

a.交换

B.积累

C.生产

D.消费

e.分配

7.乙类警情的指标有()

a.投资率

B.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

C.通货膨胀率

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价格

B.财政

C.金融

D.法律

e.计划

9.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

a.开放性

B.预见性

C.连贯性

D.诱导性

e.强制性

10.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a.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

B.经营管理简单

C.比较灵活,风险较小

D.适用范围广

e.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

11.投资结构有()之分。

a.投资类别结构

B.投资来源结构

C.投资额结构

D.投资使用结构

12.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按照()的客观要求,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a.现代生产技术

B.生产经营管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消费者

13.现代管理体制由()构成。

a.以利润为目标的激励体制

B.以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的决策体制

C.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动力体制

D.以经济核算制为主的监控体制

14.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包含着()。

a.质与量的规定性

B.时间规定性

C.目的性

D.方法规定性

15.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包括()。

a.管理人才现代化

B.管理思想现代化

C.管理组织现代化

D.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化

16.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包括有()。

a.统一的原则

B.效能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e.精简的原则

17.社会总供给包括()。

a.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B.国内生产的服务

C.商品出口

D.商品进口

e.服务进口

18.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

a.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使用

B.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

C.财政政策

D.货币政策

e.价格水平

19.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总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

a.财政收入总额

B.出口总额

C.社会总供给

D.社会总需求

e.投资总额

20.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三大支往是()。

a.计划

B.价格

C.财政

D.金融采集者退散

e.法律三、判断题(正确的在同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产结构现代化是相互矛盾的。

2.一般认为,引进硬件,引进成套设备,属于比较低级的引进方式。

3.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只是计划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等属于微观管理

4.我国的“”发展战略大体属于协作型战略模式。

5.一定时期内在建未完工程的数量越大,则投资需要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6.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最灵敏的调节手段。

7.消费结构是生产结构得以形成的物质基础。

8.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也就是按比例发展。

9.重置投资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10.政策性投资也叫竞争性投资。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设某年各常住单位的营业盈余为8300亿元,劳动者报酬为15200亿元,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为2998亿元,生产税净额为3100亿元。试计算该年国内生产总值。

2.已知:×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上期为6000亿元。在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中有75%是由实现投资而带来的,本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000亿元。

求:该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l.消费水平2.国际储备

3.需求弹性4.法律手段

六、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2.我国应该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3.我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4.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哪些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七、论述题(16分)

试论述宏观调控政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调节手段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D.

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消费性质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D.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预警种类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发展战略最核心要素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a.

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各种要素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

7.D[解析]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投资率。考试大论坛

8.B[解析]根据我国国际贸易的有关情况,我国国际收支主要是贸易收支。

9.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这是经济结构中各种关系平衡的基点。

10.a[解析]第一产业指农业。

11.B[解析]根据经济效益与投入的反比例关系经济效益好,意味着投入少而产出多。

12.B[解析]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1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消费结构的分析。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以吃、穿为主的结构。

14.C[解析]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国家计划委员会

1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分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利润分配。

16.B[解析]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综合平衡法。

17.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活动的失效的分析。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是实施性失效。

18.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投资规模的分析。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是投资需求膨胀。

19.D[解析]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偿还性。

20.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二、多项选择题

1.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的分析。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2.aBDe[解析]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但无法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

3.BCD[解析]行政手段的特点主要有统一性、强制性、纵向性。

4.aC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基尼系数特点的分析。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5.aCe[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通货膨胀率、商品供求差率、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等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6.ae[解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交换和分配

7.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乙类警情各种指标的分类。乙类警情的指标有投资率、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BCe[解析]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财政、金融和计划。来源:考试大

9.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的分析。产业政策具有的特色是开放性、预见性、连贯性、诱导性

10.a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外合资经营方优点的分析。中外合资经营方式的优点是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适用范围广,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

11.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投资结构的分析。投资结构有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使用结构。

12.CD[解析]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消费者的客观要求,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13.aBCD[解析]现代管理体制由以利润为目标的激励体制、以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的决策体制、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动力体制和以经济核算制为主的监控体制四部分构成。

i4.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的分析。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包质与量的规定性、时间规定性、目的性和方法规定性四种特性。

15.CD[解析]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管理组织现代化和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化。

16.aBDe[解析]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有统一的原则、效能的原则、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精简的原则。

17.a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社会总供给各种构成要素的分析。社会总供给包括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国内生产的服务、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

18.aBC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aBCDe.

19.BCDe[解析]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总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出口总额、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和投资总额四项指标。

20.aCD[解析]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三大支往是计划、财政和金融。

三、判断题

正确有:2,6,8。其余错。

1、[解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产结构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两者并不矛盾。

3、[解析]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是计划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等也属于微观管理

4、[解析]我国的“”发展战略大体不属于协作型战略模式。

5、[解析]一定时期内在建未完工程的数量越大,则投资需要量就越大;反之亦然。

7、[解析]生产结构是消费结构得以形成的物质基础。

9、[解析]重置投资不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是重新开始进行新的投资。

10、[解析]政策性投资不叫竞争性投资。政策性投资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质,不具有竞争性。

四、计算题

1.国内生产总值=2998+8300+15200+3100=29598(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6000×10%×75%/1000=0.45

五、名词解释

1.消费水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每个成员平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着重从平均水平方面反映人们的消费状况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衡量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人均实物消费量、人均服务消费量、人均消费额等。

2.国际储备:一国中央政府直接或通过金融管理机构间接拥有的对外金融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其它提款权等。若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加长期资本项目出现不平衡,均可通过国际储备的增减达到平衡。

3.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指在产品价格变动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动和引起这个变动的价格水平变动之比率。用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程度。由于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需求弹性取负值。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4.法律手段: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等来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以调控经济活动的手段。其主要工具是全国人大颁布并贯彻执行的各种经济法以及政府法令、条例、规定、规章制度等。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责任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为了正确确定宏观收入分配政策,保证宏观收人分配的顺利运行,在我国条件下,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2)坚持总收入和总支出之间基本平衡、略有节余,不搞超分配的原则。

(3)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4)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5)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帮未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答案要求:经济增长模式转换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其逐渐实现。我国当前的主要措施是:

(1)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3)加快企业制度改革。

3.宏观调控目标是政府最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政府制定各种宏观政策和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的依据。一般来说,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4.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我国政府这方面职能的任务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消除导致市场机制扭曲的体制原因,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这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现实相适应。具体来说,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承担以下社会经济管理职能:(1)调控国民经济总量。(2)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区域政策。(3)提供公共服务。(4)培育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5)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6)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七、论述题

宏观调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我国特殊国情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l)“市场失灵”需要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是导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周期性经济衰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些国家逐渐实行和完善政府干预的重要原因。市场的这些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法律的指导来解决。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反对垄断和保护公平竞争,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自然与社会环境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8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合作社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

一、研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法律原则必要性

就立法而言,法律原则既是立法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思想,又是保障法律体系内部和谐统一的基础。因此,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基本原则,特别是在我国对合作组织立法经验不够、合作组织处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其基本法律原则的研究。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法律原则对立法的意义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法律原则是界定农业合作社[1]的标准。

什么是合作社?用经济学的语言,就是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而分析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的基木路径应是以国际合作社界公认的合作社原则及其演变为考察主线。[2]可以看出合作社原则是界定合作社制度特征的标准。其实,1984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合作社定义就是“只要以促进其成员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为目标,以互相合作为基础的企业,并遵循罗虚代尔所确定的、被国际合作社联盟第23界代表大会所修订的合作社原则,均可被承认为合作社组织。”[3]

在法律上,法律认可的合作社原则往往规定到合作社的定义中去,在我国《农业法》中第11条第2款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成员服务的宗旨,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又如《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经济组织。

由此可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法律原则中的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是界定法律上农业合作社的标准,是农业合作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的原则性的法律标准。

第二,法律原则是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体法律制度的依据。

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载体,是法律精神的法律化、形态化,因而它体现了法律的性质,决定法律的内容。法律认可的合作社原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体制度的基础或根源的,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规则归纳出的抽象东西,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规则,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规则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根本准则。比如根据民主管理的原则构建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根据盈余返还的原则构建合作社的分配制度等等。而国家扶持的原则则为国家的扶持政策法律化提供了原则上的支持。因此,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必须根据法律原则的要求来对法律内容设立整体框架。在具体制定法律时,立法者首先确定该法律的原则,然后再根据法律原则设立具体的法律规则。正如盖房子一样,设计师首先要设计房子的框架,而后再由施工人员填充材料。所以说,立法工作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而在我国往往一部法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表述的是该部法律的原则和目的等,而分则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是供“法律工匠”可以操作的法律规则。事实上,从草案来看,本次立法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模式。因此,研究本次立法的具体制度必然从总则开始,从法律原则开始。

第三,在审议中,委员们对草案第三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二)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三)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四)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五)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有委员提出:这里规定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成员以农民为主”,我认为这个不应该作为基本原则,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特点,应该把原则和特征区别开来。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概念不清引起的。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的内涵和外延

对于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没有现成的概念可供借鉴,因此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概念的界定入手,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有所揭示。笔者认为,从逻辑学上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法律原则概念的上位概念是法律原则,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是:合作社原则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因此本文的主要任务是从法律原则入手,通过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区别于合作社原则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的属概念是法律原则,更上一层的属概念是原则。因此,我们首先来看这两个属概念的内涵。

(一)、原则的内涵

原则,在现代汉语中的公共含义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原”,乃“源”的古字,有根本、推求、察究、原来、起初之意。“则”为规则之意。[4]查《辞源》,无“原则”一词,证明古代汉语中无“原”与“则”的合成词,原则一词可能是近代中国在翻译外国书籍时将“原”与“则”两字结合而产生的新词,形成“根本规则”的含义。在拉丁文中,现代汉语中“原则”一词的对应词是principium,有“开始、起源、基础、原则、原理、要素”等。[5]由此可见,拉丁文中的principium同古汉语的“原”(源),语义十分接近,二者的原始意项皆为根本、起初。前者直接引申出根本规则的意项,后者将“原”与“则”结合,形成根本规则的意项,在普通英语中,原则(principle)主要有下列意项:(1)被接受或公开声称的活动或行为准则;(2)根本的、原初的或一般的真理,为其他真理所凭借;(3)根本的教义或信条、特别的统治性意见;(4)行为的正确准则;(5)正确行为的要求和义务的指导感;(6)行为方式采用的固定规则。普通英语中“原则”的第(1),(2)两个意项基本相同,皆表明原则是其他规则的来源和依据,是整体的基础,具有不可动摇的根本地位,是其他规则产生的依据。通过对原则一词的内涵考察可以发现,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拉丁语或英语中,原则一词的内涵指根本准则,是其他规则产生的依据。

(二)、法律原则的内涵

在我国“法律原则”作为法理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也同样具有“原则”的核心意项,国内学者一般这样论述法律原则:“法律原则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6]“法原则是指贯穿于法或法部门之中的用以表达某种国家意志的指导思想”。[7]“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准则。[8]这些对法律原则的定义都揭示出了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在国外,梅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在其著作《法律制度》中指出:“原则是超级规则,是制造其他规则的规则,换句话说,是规则模式或模型。……‘原则'起标准作用,即是人们用来衡量比它次要的规则的价值或效力的规则。'原则'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归纳出的抽象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则是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规则。”[9].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法律原则”解释为“法律的基本性的公理或原理;为其他(指法律)构成基础或根源的全面的规则或原理(afundamentaltruthordoctrine,asoflaw;acomprehensiveruleordoctrinewhichfurnishabasisororiginforothers)”[10]从上述考证可以看出,“原则”在法律中是指构成法律基础和根源的总的或根本性的规则或原理。

可见,法律原则是指构成法律具体制度基础或根源的,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根本准则,是超级规则,是从具体规则归纳出的抽象东西,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根本准则。笔者认为,特别是在具体到一部法律中,法律原则尤其强调“从具体规则归纳出的抽象东西,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规则”的根本准则。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的内涵和外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法律原则与法律原则的种差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实质是农业合作社促进法,笔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的内涵是指构成农业合作社促进法具体制度基础或根源的,从具体规则归纳出的抽象东西,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规则,可以作为农业合作社促进法的法律规则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根本准则。

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包括那些内容呢?全国人大在审议中,沈春耀所说的:“为什么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意图主要有三个:一是解决法人资格、法人地位问题;二是解决适当规范、引导问题;三是明确国家扶持政策。”笔者认为由此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国际合作社原则确立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法律原则。(二)是国家扶持政策的法律化。据此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其外延包括: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和国家扶持的法律原则。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是指我国根据国际合作社原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在使用中易于合作社原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相混淆,如学者认为合作社法的原则“是以法的形式确认下来用以指导合作社活动的基本原则”[12],因此有必要加以区分。

(一)、与合作社原则概念的比较

1、合作社原则的内涵和外延

提到合作社原则,不能不追溯至1844年成立的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因为在公平先锋社成立以后,才真正具有了一般性的合作社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至今仍然是国际合作社联盟共同遵守的思想基础。所谓罗虚戴尔合作社原则是指1844年在英国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之后,社员们总结前人组织合作社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指公司)的经营管理原则。现在国际上认可的是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制定的合作社原则,其定义是即:合作社原则是合作社将他们的价值观付诸实践的指南。其制定的原则有1、自愿和社员资格开放。2、社员民主管理。3、社员经济参与4、自治和独立。5、教育、培训和信息。6、合作社之间的合作。7、关心社区事业。

还应该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合作经济界对于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的合作社原则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原则只能成为经营原则,并不具备合作经济理论自身所应有的本质规定性:可以成为流通或服务领域合作的行动纲领,但不具备普遍性。他们认为,规范的合作社原则首先应当建立在理论观念层次的基础上,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设计合作原则,而且应当有更为广泛的涵盖面,成为各类合作社所奉行的一般原则而非某类合作社的专指原则。如原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部部长戈伦本先生认为,合作社原则应包括:1、团结与互助协力原则;2、平等与民主的运行原则;3、非盈利原则;4、公平、公正协调原则;5、广义的文化意义上的合作教育原则。[13]再如华特金在1986的《合作原则的现在和未来》一书中提出合作社原则:1、团结一致;2、经济性;3、民主性;4、公平性;5、自由性;6、责任或义务;7、教育。[14]显然,这些学者试图提出既更具有普适性和规律性,又更符合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的合作社原则。不过,由于这些更接近合作哲学思想或意识形态的原则毕竟缺乏制度可操作性,因而其影响始终弱于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的原则。因此,本文对合作社原则的界定采用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

通过以上考察,笔者认为合作社原则内涵是由合作社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一系列在经营管理方面区别于其他市场主体制度的根本准则;其外延包括:1、自愿和社员资格开放。2、社员民主管理。3、社员经济参与。4、自治和独立。5、教育、培训和信息。6、合作社之间的合作。7、关心社区事业。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和合作社原则的区别

通过以上对合作社原则的揭示,笔者认为,二者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内涵不同。合作社原则是指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不同于其他市场主体的原则;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作为农业合作社促进法的法律规则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根本准则。

其次,二者的外延不同。合作社原则的外延包括七项与合作社经济管理有关的内容,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不但包括以法律认可的合作社原则,还包括国家扶持的原则。

再次,二者的法律效力不同。合作社原则是由国际合作社联盟制定的当然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同时国际合作社联盟不是国家间组织,其没有制定国际法的权力因此也没有国际法的效力。另外,从名称上看,也仅仅是“声明”;所以不可能有国际法的效力。所以合作社原则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一旦被国家立法机构所确立,即产生法律效力。

(二)、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的比较

1、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的考察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的属概念是立法原则。而立法原则是指“立法的基本原则或称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整个立法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立法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15]所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是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活动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其外延,可以用负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工作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刘振伟所总结的“立法中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立法起点要高,不能落后于时代;二是要精而简,不要大而全。把合作经济组织最基本的原则确定下来条文不能太繁琐,要给改革发展留出空间。三是要准确,条文规定要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四,是开门立法,让各方面参与讨论,集中民智。”[16]来表述。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的区别。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有:

首先,二者的内涵不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是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活动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的内涵是指构成农业合作社促进法具体制度基础或根源的,可以作为农业合作社促进法的法律规则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根本准则。

其次,二者的外延不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原则的外延可以概括为:起点高、概括性强,可以操作,开门立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外延则是: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和国家扶持的原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是指我国法律所确认的国际合作社原则;国家扶持的原则。

第三,二者指导的范围不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的指导的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活动,是立法的指导思想;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则是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具体法律制度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第四,二者有效的阶段不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立法原则在立法阶段有效,在立法程序结束后失效;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则是在法律颁布生效后产生法律效力。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笔者认为,三个概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曾把合作社法的原则定义为“是以法的形式确认下来用以指导合作社活动的基本原则。并把中国合作社法原则的类型确立为自愿原则、民主原则、分配自治原则和国家扶持原则。”[17]这是笔者在法学文献中见到的有关合作社法的法律原则的唯一界定。但是这个表述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混淆了合作社原则和合作社法的原则的概念,二是国家扶持原则不是“用以指导合作社活动的基本原则”,而是关于国家干预合作社的程度和方式的问题,也就是说其内涵和外延存在逻辑矛盾。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基本法律原则的内涵是指构成农业合作社促进法具体制度基础或根源的,从具体规则归纳出的抽象东西,总结许多更小的具体规则的广泛的和一般的规则,可以作为农业合作社促进法的法律规则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根本准则。其外延包括: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和国家扶持的法律原则。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是指我国根据国际合作社原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农业合作社的法律原则。

注释:

[1]笔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实质是《农业合作社促进法》,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质是农业合作社,参见:朱晓东,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科学名称[J],经济法网。

[2]徐旭初,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它[J],农村经济,2003年第8期。

[3]韩元钦主编,中国农村的合作经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3-44页。

[4]参见《辞海》(缩印本)“原则”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5]参见彭泰尧主编:《拉汉词典》“principium”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张文显:《规则·原则·概念一一论法的模式》,载《现代法学》1989年第3期。

[7]马新福:《法社会学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8]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9](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46页。

[10]HenryCampbellBlack,Black'sLawDictionary,Fifthedition,m,a1979,p462,

[11]发言摘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草案(二),中国人大网,2006年07月02日。

[12]漆多俊主编,中国经济组织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0-161页。

[13]转自: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第39页。

[14]转自:胡盛明,西方合作社与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5月,第7页。

[15]刘如海,李玉福,立法学[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70-71页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9

一、实训基本内容

《会计职业技能实训》包括一个企业连续三个月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实训,十月份的会计业务实训是在学完初级会计后进行的,十一月份会计业务实训是在学完中级会计进行,十二月份的会计业务实训.本学期我们刚把十一月份会计业务实训完。

二、基本过程

1、审核原始凭证。具体包括a、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b、审核原始凭证的全法性;c原始凭证的合法性;d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e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f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2、编制记账凭证。基本要求有:a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b记账凭证应该连续编号,c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d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e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f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正确更正。

3、登明细账。其中具体包括: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4、“t”形帐汇总。这是为登帐所做的准备,它能反应这期间业务发生进有哪几个会计科目,并且能清楚的看到其借贷所发生的余额以及最后余额。

5、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这是对“t形帐的汇总,各科目的借贷金额最终是借方等于贷方,如果不平必须从前面的帐中找出错误.

6、登记总账。按照科目汇总表中各科目依次登帐。

7、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通过这十几天来的会计实训深刻的让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十天的实训让我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账凭证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这些的多的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习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三、实训目的:

不过作为一名学生,最终能够很好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功劳,还应该感谢不厌其烦为我们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的老师,感谢老师对我们每一位学生的热心帮助!我想我还会珍惜在学校的每一次的学习,而这样的实训学习更是值得我去珍惜!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每位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切身的体会出纳员、材料核算员、记账员等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会计实训总结接下来,就是登记账簿了,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工作还是我的强项的话,这一阶段顿时让我傻了眼,不是自己不会,而是那些烦琐的工作,实在让人着急。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账簿,什么总账、明细分类账、三栏式等等一系列帐,真是着急。看着这么一厚搭凭证。。。苦的还在后边,尤其在写数字时,写错一个,都要用刀片去刮,稍微用力,纸就破了。这不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心,更是需要我们的细心。另外,做这些帐,首先要分清哪些业务该登那些账簿,稍微疏忽,账页就报废了。还有,最后结账时要一笔一笔计算每个类型的结果,一大堆数字加加减减,真是做的头大!后来,编制会计报表就简单了许多,由于前期大量的工作,后期只要根据账簿将会计报表一一编制就行了,当然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细心。

放飞的思绪“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对于我而言,喜欢体验生活,可以说通过这次实训,真真切切的让我了解了什么是会计,让我对于会计最初的观点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虽说很累,但是真的希望学校能够对给学生这样实训的机会,尤其是会计专业,毕竟会计吃的是经验饭,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

经济学原理总结篇10

   一、经济法教材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下各类的经济法学教材中,在编排结构上,一般都采用总论与分论两个组成部分,只是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从全国目前的几种“十五”或“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来看,由于经济法学科发展较晚,经济法理论研究仍然很薄弱,所以经济法学教材在整体的编排内容上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经济法总论的弱化问题按照法学研究方法不同的属性,经济法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又称总论研究,以探讨经济法现象的本质、价值为宗旨,通过对法治现象因果的研究,揭示经济法律现象的定理和发展规律。经济法总论研究的变迁及其发展,一直被视为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及经济法学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就中国法律而言,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学科也许就是经济法原理了。即使美、德、日等经济法先进的国家,也主要集中于竞争法和产业政策法、财税法和金融法等具体法律部门的研究,并不很重视经济法原理的研究[1]。目前,经济法学教材中总论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法的概念和本质、体系和内容、任务和作用以及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等基本问题,同时也介绍了经济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然而,在当前经济法学教材编写的内容上,一些经济法学者轻视总论研究、淡化总论研究,怀疑甚至否定总论研究的意义,在教材撰写思路上囿于经济法视角而论经济法,没有从经济、社会、法律、历史、思想、文化的角度,更未立足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去挖掘与构建经济法的理论体系,以至于学术界有人认为目前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总论行政法化,分论民商法化”的论调。往往一本几十万字的厚重的经济法学教材,经济法总论部分只有三、四万字,而大量的教材篇幅关注的主要是经济法分论(即制度)问题。这让学生感到经济法学理论知识空洞,且不厚重。

   2.分论的理论化程度不高经济法应用研究泛指经济法制度的研究,是针对特定的现实经济法律问题,探索或者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者方法,从而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实际途径和可行方法的研究。经济法学教材内容所显示的应用研究,亦可视为经济法分论研究,一般指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经济法对策性研究。经济法分论具有特定的应用目标以及指向明确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属于问题对策研究,主要作用是解决经济法学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相对于薄弱的总论而言,经济法学教材中分论或经济法制度部分的内容确实丰富多了。但是,经济法分论的理论化程度甚至更低,导致教师和学生在经济法的学习过程中都往往感觉到经济法学教材像一本经济法律法规的汇编。分论部分尽管涉及诸多的经济法律制度,但似乎呈现的只是法规法条的轮廓,而缺乏理论解释的内核,使分论显得空洞化。无论是由教育部推荐的21世纪教材,还是名牌大学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大多偏重法律法规的解释,缺乏实践的内容,不适合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此外,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混乱,如税法中,税收关系是经济学范畴,税收征管是行政法学范畴,而税收调控是经济法学范畴,但目前几乎所有的经济法学教材并没有对此予以合理区分,导致在教学中许多师生无所适从。

   二、经济法教材改进的几点建议

   1.加强总论与分论的理论衔接经济法学教材中的总论与分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总论是分论的总结,分论是总论的具体化与实现”。总论可以为分论提供理论依据、知识基础、观察视角、分析工具,可以在研究领域和知识体系范围内确定应用研究的方位,从而在宏观上和一般规律的层面上透视问题、剖析问题和把握问题,可以检测应用对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总论的重大突破,可以引发分论的重大变革。分论实际上可以看作关于总论的发展,是把总论发展为实际运用形式,把总论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具体问题及其解决的活动。离开总论的分论,是缺乏对于经济法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缺乏理论认识和科学方法的。比如我们在研究经济法功能时,如社会分配和社会正义,分论中的宏观调控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当下存在的贫富差距等问题,应当在总论中对经济法的正义价值及分配功能进行重点论述,以此来指导分论的制度建设和完善。分裂总论与分论之间的关系、缺少实证分析的经济法学教材,既不符合法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使得研究结果严重脱离现实。在对待总论与分论研究关系的态度上,我们认为总论一方面要以分论的研究为依托,从分论归纳出来的总论才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分论的学理化和法理化研究,并从经济法具体制度中归纳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等共性内容,这种共性内容自然就是总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