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十篇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十篇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0:52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全国卷模式福建历史高考应试策略

从2016年起福建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全国卷。因此,我省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要依据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及试卷变化,作相适应调整。

1.认真分析研究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和试卷,调整备考观念和策略。

要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全国卷的考试大纲及说明,特别是与福建卷考试说明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明确已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加强对考点研究,分清主次,理清条理,研究每一考点可能的切入点。教师依据“考核目标与要求”对复习设定教学复习的难度,重视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高三课堂教学,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机械性。对一些历史问题分析,程度好的学校可适当拓宽、加深,程度一般的学校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即可。在历史能力要求方面,程度一般的学校重点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这两项能力;程度好的学校侧重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两项能力目标要求。

2.根据全国卷试题的能力要求和特点,调整备考目标和训练方法。

由于全国卷和福建卷试题考题型情境素材、问题设计特点等的不同,因此要求考生所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同。全国卷试题的专业性非常突出,突出了“历史的学科性和完整性,强调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备考中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训练和指导。专题复习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深刻化和规律化的过程,要通过专题复习教学总结专题规律,做到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教师通过剖析例题、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思维方法、答题顺序、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化等。

历史论证题是全国卷的压轴题,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此种题型的解题指导。主要有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讨题。历史阐释题是对历史观点结论的说明,需要考生选用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这类试题是对历史结论的阐释说明,只要对观点进行解释和支撑性的说明,能自圆其说即可。历史探讨题是对材料和题目中所呈现的观点进行评论、探究,既需要学生指出观点是什么,更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和评价,思维和论证含量要高于历史阐释题。做此类型题目要提炼和确立观点,作答时要深刻揭示材料的观点;观点的确立与选择的论据是与观点关系最为密切、最能支撑观点的那些史实。答案要体现“论证性”的特点,做到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层次清晰,逐级深入阐释,实现抽象概括、理论升华。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将新的史学观点和成果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认识水平。

3.夯实基础,突出三基。

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是历史学习和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牢牢把握基本史实和概念,理解基本历史观点,才能奠定决胜高考的基础。

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史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高考不强调覆盖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做到全、准、细。“全”即复习要全面,全面地理解案鲋识点、考点,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各考点进行细化和落实;“细”即注重细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等等。复习中始终突出主干,同时立足教材、依托教材、透析教材。在历史知识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①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②不同版本之间整合。③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整合历史线索,疏通历史脉络,把握时代特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构筑整体认识。

4.加强时政、史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适应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要求,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拓宽复习视野。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复习中要重视史观渗透,重视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历史,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

高三复习中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要用新视角和理念备考,整合知识。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结合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历史事件,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观点进行分析评价。(1)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2)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这样通过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达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一、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与理解

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此类题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注重中外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的比较能力考查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中外历史的结合点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和世界。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试题与答案呈现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利于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距离,较为准确地确定考生的学习水平,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由于试题没有设定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由发挥,考生只要紧扣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能够得到较高分数。既能准确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考生又有话可说,容易得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这样的试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这种在考试中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的命题,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

解答的时候只需要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可,这就给我们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就能够得到分数。根据图表,我们能够发现法定假日天数变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开始增多。这是最容易发现的变化,也是同学最好回答的。针对原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合理即可”。所以这类题就看同学的发挥是否稳定,逻辑是否严密。总之,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应该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历史信息,转换成答题语言。

四、注重史观、史法、史学理论与史学常识考查

当下国内外史学界的主要史学研究范式有如下几种:即唯物史观统领下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解答这类题首先分清史料类型、理解影响史料解释的几个主要因素、确定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注意原则或方法。以史观引领,对考点进行解读或整合。

五、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感。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设计教学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倡导合作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实现情感体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构建多元评价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六、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学术观点

从近几年各省市历史高考试题所引用学术专著或观点的数据表来看,全国卷所引用专著或观点的次数和程度均高于各省市。近年来,把国内外学术专著引入历史高考试题中,使高考“学术味”越来越浓烈。以学术背景资料为教材知识考察的“切入c”,通过对这些学术背景资料的认识来提高考生对历史多角度,广范围的分析能力,把教材知识内容融入到学术背景的资料中,实现历史考察“小切口,大内涵”的定性要求。

七、选修热莸目疾槎匝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

新课程全国卷选考命题趋势“远离教材、渐行渐远”。具体表现为选考超出教材范围、选考难度大于必考、选考侧重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做好选修题应该精讲两本选修教材;有重点、有策略地强化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知识点的统合,一、二轮复习必修知识可有机结合渗透补充选修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和班级,选修教材的讲授,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法。在高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进行专题训练,归纳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3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历史试题与去年相比,总体来看是稳中有变,并呈现出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要求的命题趋势。

1.从题型来看,与去年基本一致,以材料构题,试题模式稳定。选择题与去年一样,没有逆向设问题,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材料由分散的段式材料变成一段单独完整的材料,主题化趋势更加明显。第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选做题依然脱离教材本身,命题模式不变。

2.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2012年试题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史的考查力度。全卷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三个必修模块。在必做部分的85分中,思想文化科技史分值49分,占57.6%,而政治史(16分)和经济史(20分)所占分值大体相当,从而改变了近几年高考偏重政治和经济,经济史过热的现象。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践看,试题只有相对均衡三个模块的知识点分布,才能充分体现每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价值。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联系、交汇以至模糊其界限的特征较明显,强调历史各层面交叉渗透、相互联系、综合认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3.从试题涉及中外历史和断代史知识点的构成比例看,试卷偏重中国史,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部分。

总分值85分的历史必修部分,中国史52分(去年为57分),占61.2%(去年为67.1%)。其中中国古代史24分(去年为27分),分别是:24题,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必修一·政治史)4分;25题,宋代市民文化(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明清商品经济(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7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8题,明清政治体制(必修一·政治史)4分;29题,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必修二·政治史)4分。中国近代史20分(去年为22分),分别是:30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1题,思想的形成(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12分。中国现代史8分(去年也是8分),分别是:32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化运动(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3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世界史共33分(去年为28分),占38.8%(去年为32.9%)。世界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4分(去年也为4分),世界近现代史29分(去年为24分)。分别是:34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古罗马的法律(必修一·政治史)4分;35题,世界贸易·经济重心的转移(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25分。

选修部分4道题共60分,其中中国古代史15分,中国近代史30分,世界现代史15分(与去年基本一致)。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中国现代史与去年一样仍然有两道选择题,且涉及到50~90年代的经济。世界古代史仍然保持一道选择题,去年考查古希腊思想,今年考查古罗马法。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中涉及到经济全球化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的非选择题命题频率相对较高。

4.从试题难度来看,今年的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的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下降,尤其是客观题,延续了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来考查考生基础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欧美思维方式的长句,材料难度接近中等水平,表述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考查内容仍集中在一些长效热点上,如制度的变革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现代化与科技进步、近现代中外关系、经济全球化等。主观题中的第40题和第41题,文字的阅读量较去年明显减少,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问题也不难理解,只要能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正确作答。第41题难度的降低还表现在题干本身已经给出了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在括号内还有所提示(无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而且相关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考生能有效组织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即可。从考试分数来看,今年高考历史科全省人均分较去年有明显增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今年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命题视野开阔,依托教材、立足基础,凸显学科主干知识。今年考题涉及的基本都是历史主干知识,中国史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等;世界史方面,主要考查了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等。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由“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转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试题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非教材,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学科能力,考查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使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如第41题,要求考生运用史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自己的观点。关注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突出时代性。试题突出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第40题渗透整体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注重考查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相互碰撞与交汇,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如第41题,就涉及近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汇。

6.从试题考查方向来看,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主干知识,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1)从选择题命题来看,无论是材料还是题干都体现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延展,虽然试题围绕某一阶段、某一部分历史知识、某一个或几个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但要求考生能把握历史各层面及其联系,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深层次分析,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试题题干均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的形式呈现,每一道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设问类型多是“反映出……”“说明了……”“据此可知……”等,“反映出……”的设问方式占大多数,可见选择题非常重视对历史本质认识的考查。

(2)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问题主题化趋势明显,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如40题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由单独完整的一段材料创设问题,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设问角度看,仍然重视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和历史影响的认识,要求考生紧扣教材,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彰显。第41题与去年相比命题方向基本一致,渗透新史观,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问题涉及中国近代史模式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该题要求考生有基本的史观意识、通史线索与史实掌握,重在考查学生阐述和评析观点、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选修试题相对简单,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完整深入理解材料内涵,获取信息是关键。今年选修四个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查改变了原来完全脱离三个必修模块和四本选修教材的做法,考查的王莽改制、国民政府的、凯恩斯与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光皇帝的禁烟措施等,这些内容多少都与必修教材有联系。可见对整体历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熟悉在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在选修课复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扣课本章节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是不明智的。

7.不回避社会热点,凸显时代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回避不追随,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强调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如第26题、第30题实际都涉及到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观念变化的关系,这实际上与我国当今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相关。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这些社会热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第33题对“下海潮”现象的考查。第34题与法制有关。第35题可以联系到中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崛起。第40题涉及到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等,该题实际上是在映射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第41题涉及近代化模式,与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关联,该题以历史材料隐性考查学生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关注,如辛亥革命、等,而且此题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交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崇高志向,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选修题45题考查币制改革,可能与今天的中国金融货币问题有一定关系。

8.彰显新课程理念。这突出表现在:(1)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点向课外延伸。新课程高考强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理念,也就是说高考命题要从“以教材为依据”转向“以课程为依据”,即“脱教材考”。综观2012年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基本都是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如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简单再认再现的试题。材料新颖,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材料,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解答这种试题,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知识死记硬背的桎梏,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如第32题,该题通过西方人的评估考查1960年前后中国的时代特征。此题新颖别致。新课标教材都只讲建设总路线、、化运动,未讲“二五”计划,此题正好弥补这一缺陷。新课标教材只讲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此题偏偏涉及50年代后期的中苏关系。做好此题必须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以及选项进行综合分析。(2)突出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能力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继续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概括和评价能力等。选择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非选择题综合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如第41题要求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该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考查研究性学习落实情况,考查了学生论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对史学理论掌握的情况。

总之,今年的历史试题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史实”(创设情景)、“学科能力”(能力测试的四个层次)、“史观”(史学研究范式)、“现实”(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的有机结合,这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二、备考启示

研究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命题规律,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复习备考至少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1.适应新高考需要,更新史学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应多关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问题以及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在重视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应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整体史观。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中国近代化历程、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一不是学科主干知识,而且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应该将其作为复习的重点。如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及重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的对比联系等。在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新材料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科能力。

历史知识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当下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以线带面,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专题,进而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注意做到:(1)抓“点”连“线”:“点”是指历史纵横联系的交叉点。如“世界市场形成”有四个点: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连“线”,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上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四个点就构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样一条“线”。(2)铺“面”织“网”:铺“面”即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巩固政权(抗美援朝、等)、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六个方面;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3.在文明史观统领下,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模块结合”。“古今贯通”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对现实问题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视角去分析理解,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学习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模块结合”就是注重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所反映的整体阶段特征。此外,注意宏观把握必修三本教材和选修四本教材,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有通史观念。适当加大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复习力度。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政治思想融合策略

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1.利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融合政治思想

政治史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重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模拟历史场景,对于政治史中的交叉知识点,由于教师已经在政治史模块进行了讲授,因而在其他模块再次出现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排演历史剧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点,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就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而言,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如选修4的专题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在这里主要是从人物评价角度讲述孙中山参与各种活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复习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的内容,自主排演关于孙中山先生各项活动的历史剧,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再如,十月革命这一政治事件在必修1的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选修2专题五《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中都有涉及。关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述,选修4与必修1基本上没有差异,都包括十月革命的条件、二月革命的爆发、《四月提纲》的发表、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爆发、历史意义。那么在选修4的讲授时,由于已经讲过该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模拟重庆谈判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会更加喜欢历史课堂,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全程分析历史事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时序性差、时代感弱、跳跃性大等特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从横向看,包括同一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从纵向看,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模块加专题式的体例结构,这就使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出现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为了更有效地呈现历史发展脉络,教师可适当延伸教学,兼顾来龙去脉,串联相关知识,整合交叉知识点,再现历史全貌,形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网络。

比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知识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被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不同的模块中讲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完整介绍该知识点,就必然会造成学生掌握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但如果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完整地讲述,则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在必修1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为了让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整体的把握,教师可以完整地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在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转》中可以就事论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的内容及意义,也可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作为复习内容进行教学,在必修3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可以采用在必修2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整合重建,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点的重复讲授,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历史时序性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交叉知识点加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突破了历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化了历史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能力和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3.教学过程详略得当

有些政治思想的内容可能在许多学科都会提到,也可能在历史学科中不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明确在哪些地方应该详细讲述,在哪些地方可以“就事论事”。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5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重建课程体系,选修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选修课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专业选修课设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有学者说:“学分制与选课制紧密相连,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离开了选课制学分制就失去了意义。”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历史学系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选修课。北京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41分,选修课不低于54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分,约占学分比例的21%,提供了71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2学分。也就是说,学生至少要修15门专业选修课程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复旦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46分,其中专业选修课须达到26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18%,共提供了11组总计99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2学分,即学生至少要修完13门专业选修课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虽然达不到复旦大学近百门的规模,但是也都有数十门之多。河北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59分,其中“学科基础选修”和“学术研究选修”须达到24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15%,累计设置了26门备选课程。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60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6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低于32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20%,备选课程33门。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59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79.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9%,所设置的备选课程有36门。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更新的研究方法,了解掌握本学科、本专业较前沿的知识及动态,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做准备。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选修课的性质特征,一年级基本不设专业选修课程,二年级开始少量设置,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在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学期,学者王乐忠在论及专业选修课的特点时说:“一般是在大学高年级开设,亦出现在低年级开设的尝试。”现将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选修课设置的时间情况列表如表1,从中可见,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确主要集中于第五、六、七学期。

二、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授课困境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实践,中国高校的选修课设置与教学取得显著成绩,就历史学而言,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蔚为壮观,上述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达到71种和99种之多,即使像淮北师范大学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也能达到36门。各高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程内容涉及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诸多领域,既充分体现了不同高校历史学专业的特点,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是,与此同时,历史专业选修课也表现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这一点得到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高教研究者的普遍认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教师与学生一个共同心理是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如必修课。”21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线教师张秀琴等说:“一些教师、学生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不够明确,或者说立足点太低。”教师李丽说:“学生普遍把它们看作是不重要的‘辅课’;又因为选修课属于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予重视。”教学管理人员曹树国指出:各高校学生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选修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对学生更有甚者,部分高校对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给予了不同定位,选修课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精品课程申报等方面的地位远不如必修课,甚至课时津贴也有所区别。对专业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定位欠妥必然导致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出现,出勤率低是最直接的表现。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凸显,而对于历史学这样的所谓冷门专业来说,其表现要比热门专业更为直接。考村官、考编、考研、考公务员成为大部分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而历史学专业选修课不具备应对上述各种考试的直接功利。学生在时间分配(尤其是在考前冲刺期间)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往往选择缺席备考。部分高校个别专业选修课程的出勤率甚至仅有40%;一线教师乔梅英、杨胜凯说:“大学生选修课逃课现象严重,令人担忧,部分选修课缺勤人数甚至超过了半数。”笔者所讲授的《徽商与儒学》曾获校级课堂竞赛三等奖,尽管如此,学生的平均出勤率也只有70%左右。专业选修课出勤率低的责任不能完全推到学生身上。专业选修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比必修课教师更加严格,有学者客观地指出:“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其内容涉及面更加广泛,这更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及丰富的专家来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安排中,此类课程常由年轻教师承担。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但是其专业知识体系尚未完善,缺乏教学经验,中国地质大学教师李胜利就曾论及这一问题:“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可能受到院系委托主讲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甚至并不熟悉的课程。”甚至还出现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指标,勉强任课的局面,有学者指出:“高校中某些专业出现了教师无课可上,特别是对于新进高校的年轻教师这种现象较突出,但又不得不完成学校规定的每年教学工作量,因此,一些老师抱着完成学校任务的需要而开设选修课。”草率任课无疑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体现着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教材建设集中于必修课程上,产生了一系列精品教材,如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等,历史学必修课代表性的教材有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等。而对于专业选修课来说,虽然学界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尚未转化为教材,如徽学、方志学、敦煌学等。目前,更多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是教师自拟大纲和讲义,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不得已而借用学术专著作教材的情况。教材建设的滞后无疑制约着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教学团队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嬗变原因启示

一、嬗变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任教两个文科班的历史,在期中考试中,这两个班的历史成绩与平行班相比,均落后5分左右,这对我们人文社会学科来说,差距实在有点大,无论是这两个班的学生,还是作为任课老师的我,压力是相当的大。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全市统考统批,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历史平均成绩与平行班相比,均高出了5分左右。真可以说形势发生了大逆转,在高中的历史总结性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嬗变。什么是嬗变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蜕变,演变,彻底改变(如特征或条件的改变)的意思。我自己的理解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外在条件的改善,事物状态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引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就是由于师生双方教学行为的改进,促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或教学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提高,甚至是根本性的巨变,突破该班级原有教学水平的阈值,随着这种阈值的突破,师生双方对历史教学的信心明显提升。

为什么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会发生嬗变呢?

二、原因

高中历史总结性评价发生嬗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师、因生、因班而异。笔者在此想以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级的总结性评价作为个案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其他同仁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有所帮助。

1.剖析期中测试失败的原因,明确班情、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与任教班级的同学共同分析了考试成绩落后于平行班一大截的主要原因有:日常评价方式单一、低效。由于上学期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表明,学生非常反感课堂默写这种日常评价方式,因此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教学实验,实行日常教学评价多元化,有口头测试、选择题测试、默写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2011-2012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任教的两个班与其它平行班相比,学生历史学习相对轻松,考试成绩却不差。所以,本学期一开始,我想进行更大胆的教学实验,日常评价完全取消课堂基础知识的默写,以选择题测评来代替。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学生课堂上完成了选择题作业,课后只要做一两道主观题就行了。如此,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更轻了。然而,我却没有预料到单纯的选择题评价存在严重的弊端:选择题对学生精确理解记忆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选择题不能考察学生对主观题的解题能力。为此,学生在自修课上几乎不花时间复习历史基础知识了。学生接受选择题的日常评价有相当一部分靠的是侥幸过关。时间长了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越来越薄弱,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水平越来越差。因为学生考试不会运用历史语言来回答问题,只会用大白话来答题,如此一来,考试成绩自然就差了。

再一个原因,同学们认为,虽然老师教学实验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减轻师生双方的负担,如老师不用批默写作业了,学生课后作业少了,但由于高中学习压力大,历史作业节约下来的时间并没有用来复习巩固历史基础知识,而是被其他学科占用了。

2.加强日常评价强度,加快复习的节奏,保证复习的进度和效果

基于以上对期中考试失败原因的剖析,师生双方达成共识,日常评价还是应该以课堂默写为主,其它评价方式为辅,这样就可以保证同学们必要的历史学习时间,养成课后及时巩固复习基础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品质。

为此,从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坚持每堂复习课上,默写上堂课已经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而且从必修一开始补起。因为我通过精密计算,到期末考试前,正好可以将三本必修的共40讲的基础知识默写一遍。在复习课堂上,还以口头测试等日常评价方式来弥补基础知识默写评价的不足。一开始,同学们有些不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复习方式,因为同学们觉得与期中考试前逍遥自在的历史学习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经过沟通,同学们也意识到光图轻松,成绩出不来是不行的,老师不是没有给过同学们机会,不是没有试验,可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常规的合理的日常评价,我们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自觉地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两周以后,同学们已经适应了高强度、快节奏的历史复习课堂教学方式,而且养成了课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的习惯。

在复习课上,我坚持做好基本教学环节,让各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通常情况下,一上课,首先是检查预习作业;然后进行复习评价-一以课堂默写练习为主,其他评价模式为辅,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上堂课基础知识复习巩固的效果;然后以问题导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促使学生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升华;最后进行命题探究训练,目的是当堂巩固,查漏补缺。

3.对弥补的作业进行二次批阅和评价,保证弥补学习落实到位

由于我对学生要求凡是默写错的题目要求订正一遍,凡是默写不及格的必须踏踏实实、系统地将相关基础知识自觉整理一遍,我只检查、批阅,绝不会加班加点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重背、重默,学生也乐于接受。对于学生默写订正的课堂作业和课后订正的作业,我坚持进行二次批阅。对部分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坚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二次口头测试评价,督促学生及时弥补日常评价和作业中发现的基础知识的不足。以上做法的出发点是督促学习基础较弱,学习态度、习惯、品质较差的学生将历史学习的弥补工作落实到位,尽可能跟上班级的正常复习进度。

4.制订合理的期末复习方案,严格执行,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期中考试后,我根据期末测试范围和复习时间制订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期末复习方案。期末考试范围是三本必修和二本选修内容,正常的进度是必修40讲,选修12讲。必修部分中,期中考试前已经复习了10讲内容,还有30讲内容,每一讲基础知识复习评价需1课时,共需30课时。每一讲有一份配套练习,共30份练习,至少需要10课时评讲;还有10份单元练习,至少需要5课时评讲。可见,要完成必修部分的一轮复习,至少还需45课时。因为时间实在太紧,选修部分12讲,只有3课时的复习时间,为此,每课时只能指导学生梳理、巩固4讲的基础知识,练习来不及做,就算了。最后安排2课时做一份综合练习并评讲。这个复习方案制定后,我坚决执行这个方案,有时练习来不及全讲,就选讲易错题。如此,就有利于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比较系统地把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了,做任何题目都不怕了。相比较而言,有些平行班的老师过于追求完美,将复习课当作新课来上,讲练习一题不漏,结果,复习计划只执行了一半左右,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就相对不理想了。

三、启示

通过对本人所任教两个班级在本学期从期中到期末考试成绩发生嬗变的原因的剖析,笔者意识到历史复习方式方法固然多种多样,每个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智慧,但历史复习教学也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

首先,要明确自己任教班级的现有学习水平,根据本班的班风、学风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复习方案。如有的班级班风、学风很好,学生的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较好,学习的自觉性很高,掌握了较科学合理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学习品质优良。那么你的复习方案中学生自主复习的比重可适当放大些,练习评讲的比重可适当放大些,复习评价的比重可适当放小些。而对那些班风、学风、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态度、习惯、历史学习品质较差的班级,在制订历史复习方案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历史复习评价的比重,应当以默写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作为督促学生养成及时背诵、巩固基础知识良好习惯的主要手段。还应该重视课堂预习检查环节、问题导学――知识梳理环节,以便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至于问题探究环节和命题探究训练环节的比重,由于时间紧则可以适当放宽。

其次,对于班风、学风、学习品质相对较差的班级,复习期间还要加强对学生弥补作业的批阅并及时进行二次评价,保证学生的日常弥补学习落实到位。笔者觉得应该将二次评价尽可能放在课堂复习中,切忌额外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历史“小高考”动力源提高过关率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我经过三年的摸索、实践、总结,认为提高历史“小高考”过关率的动力源在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呢·如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呢·我总结以下两点,以供分享借鉴。

一、考试说明

深入研究近几年的考试说明,着重明确变化的、新增的考点,同时注意层次上的高低。复习时加以强调,设置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比如2012年历史考试说明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增加了“理解分封制,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两个考点,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两个步骤来巩固。

1.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理解分封制

(1)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2)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根据考点等级要求设置习题进行巩固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如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

二、历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

一线历史教师应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做好以下工作:

通过研究历年考题,分析各大题的题型,归纳实用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1.选择题

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它的出题范围很广,历史年代、事件、历史人物、战争、著作、科技成就、名词术语、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都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分为最佳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巧如下:

2.判断题

判断题是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三大题型之一,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为10%。虽然这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学生模棱两可,失分现象比较严重。2007~20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判断题按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张冠李戴型、用词不当型、时空错乱型、概念模糊型、颠倒黑白型、因果倒置型。

张冠李戴型:

例1.(2011·江苏·31)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名存实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例2.(2007·江苏·33)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例3.(2010·江苏·32)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

解析: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俄国二月革命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的是《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3.主观题

主观题的关键是强化回答的准确性。我们要关注6年来非选择题依然没有考过的历史内容,这些区域往往是主观题考查的重点。如2012年江苏历史考试的第36题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第37题考查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史,这两道主观材料题的考查就填补了5年来这两块区域历史知识点没有考查的空白。如,历史必修二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课、“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主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10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13课,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0、21课)。历史必修三2007~2011年一直没有出大主观题的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主题)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部分内容。

三、总结小高考试卷题目命制规律,复习时加以关注

下面结合2012年历史小高考试卷规律以供2013年高二历史小高考复习关注。近几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历史命题内容的取向大致相似,基本是按照考试说明的内容比例分布的。2012年历史小高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分布从题型来看:客观题70分,主观题30分。

从教材来看分值分布:必修一、二占有的分值要高于必修三,见下表: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8

我粗略地翻看了2008~2012年的小高考历史试卷,发现难度

越来越大,2012年的试卷难度堪比高考题。下面就2012年的试卷分析一下:

今年历史小高考难度创历史新高,问题比较灵活,其一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整合知识的能力。判断题比较平和,选择题中有许多以材料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如有关日军官兵日记中的回忆、在30年代的讲话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其二试卷要求学生对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比较高,其中选择题的古代史部分和主观

题第36题涉及很多古文阅读,对学生的古文基本功也是一个考验。其三主观题的切入口相对来说比较小,第36题考查了必修(2)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主要是农耕和工商皆本)。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切入口,有图、有文言文,学生对于汉朝和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比较熟悉,容易概括表述,但其中让学生根据黄宗羲的经济观点谈一谈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认识有难度;第37题考查了必修(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然是材料丰富,主要是依托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敬告青年》等文章中的观点,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为主题,涉及学器物和学思想两个部分,最后一问以王岂之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为背景,让学生发表观点是否赞同,并阐述理由,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第38题考查了必修(1)中“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历程”。其中对于欧共体的原因、欧盟的影响,要求学生能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认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必须细致和全面,同时文字表述要规范。

因此,我总结了一下,要想拿到“a”,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夯实基础。对课本要熟读于心,力争不留死角。

第二,搭建框架。三本教材的每一单元都要围绕标题写出结构,如必修(3)第二单元的框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起源:智者运动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第三,构建体系。在教材内以时间为线索,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宏观的知识体系。

第四,多做练习。在复习中要加强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问答题的解答训练,掌握史论结合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各模块专题知识的有序梳理,重视对历史现象发展线索和演变过程的相关知识整理和

掌握。通过做练习对知识进行升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第五,精打细算。小高考试卷总分100分,选择与判断题共70分,主观题30分。想要得“a”,选择与判断不能少于66分。拿“a”的前提是选择与判断的正确率,突破则在主观题的准确率。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1-0056-05

始于21世纪初的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基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理想,设置了6个模块的选修课程。①这些选修模块内容丰富,既体现时代特色,又突出人文关怀,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价值取向、发展需求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基本条件。然而,课程实施表明,目前的高中历史选修课程有失于偏颇、亟待改进之处。值此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之际,略陈管见如下。

根据一份调查资料,6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高中开设选修课,且有57.9%的教师认为所教科目选修模块的设计总体较合理,“学校选修模块(课)实施总体状况比较认真。大部分学校能按要求开设选修课,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真,选修课实施进展良好”。②看起来,选修课程的实施情况似乎还不错。

然而,仅就历史学科而言,高中选修课的实施情况远没有前述调查的结果那样乐观。笔者对黑龙江、新疆、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重庆、云南、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市区部分中学(共39个)的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实施情况作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的学校都开设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都没有开设“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其他3个模块则是各地因“考”制宜而设。从开设选修模块的数量上看,有6所学校只开设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其余多数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在2~3个之间,个别地方前4个模块均开了课。另外,据了解,这些选修模块都在文科班开设,且一旦学校开了课,它就成为所有文科生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这样来实施选修课很难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预设的目标。

再者,高考试题也提供了我们考察选修课实施情况的视角。毋庸讳言,在“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大环境下,高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教学内容的选择。那么,对于选修课的内容,高考都考了些什么?

试以2013年国家及部分省市的新课标历史考试说明及试卷内容为例,归纳整理之后,可以得出下表: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高考更青睐选修内容的前4个模块,后两个模块鲜有涉及;二是选作题的设置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但也给了学校投机性地选择开课的机会。如使用全国卷的地方,少有将4个选修模块都开足了的,有的地方甚至只开设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考试时学生都选作这个模块的试题;再如,海南的试题中有“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的题目备选,但所调查的学校都没有开课。

总体而言,目前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实施中有两大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选择的主体错位。选修课程的精髓就在一个“选”字上――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价值取向、发展需求等自主选择愿意修习的内容。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就特别强调教育应当给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以“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①毫无疑问,选修课程的选择主体应当是学生。然而,在实践操作层面,选择的主体却成了某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他们根据高考要求选定要开设的课程,学习者只能“修”无权“选”。

第二,选修的内容偏失。根据选修课程侧重于前4个模块的实际,可以推论地方部门和学校在确定历史选修内容时多为“考试取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获得了全体学生选修的“殊荣”,只因它与必修内容关系密切,是高考重头戏;“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也因其与传统中学历史课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领域相关度高,而得到了较多的青睐;“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则几同虚设,即便是列入高考选考内容,学校也未必开课,如前述论及的海南等地。然而,根据笔者对大一历史师范生的访谈,他们更想选修的课程正是学校一般不开设的“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尽管有人提出,将选修课纳入高考,对于提高选修课的地位是一个“巨大的喜讯”,②但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个“喜讯”是以牺牲选修课程“选”的价值为代价的。

应当说,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是否开设全部选修模块的问题上,确实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如果这种自由是以学校乃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选择权取代学生的选择权,且囿于高考而将选修异化成为考而教,那么,选修课程也就丧失了其应有之义。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篇10

一、隐藏在教材目录、章节标题、子目中

这类知识正是因为司空见惯,故很容易被考生所忽略。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实际上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年内战时期),这些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例1】美国总统在《致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隐性知识的试题。题中“联合国家作战努力”反映了抗战期间,中美合作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时代背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选C。

知识拓展: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和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也隐含了教材编撰者的治史理念,即“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这些史观和理念往往也会渗透到高考试题的命制当中。

【例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解析:本题材料当中就渗透了“两个文明汇合”的史观,要求考生在“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的观点中,分析两个观点的合理性,并培养考生站在全球的角度,公正、平等对待世界各地文明成果的正确态度。

参考答案:①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②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备考口诀:充分利用好目录,兼顾章节之标题。子目资源深拓展,融会贯通提能力。

二、隐藏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

学习提示当中

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并不在正文中提及,而是简明扼要地出现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或者在学习提示中。如: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在课前提示中。人教版必修Ⅰ专题四学习提示中指出:“本单元内容涉及很多世界史知识,学习时需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

【例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解析:回答这道题,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参考答案:①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②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备考口诀:通读序言和进要,学习提示要知晓。结合教材奠基础,论从史出双结合。

三、隐藏在教材的旁白、

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中

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有大量的旁白、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是对教材正文的重要补充,是大家最不可掉以轻心的内容。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的知识链接中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以及建立国家增加的数量,这便于考生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巨大历史作用的理解。

【例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中中国与外国建交增加的国家数据,来自于教材的旁白“知识链接”。由于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月,中国外交明显受到了“”的影响,故排除②和④,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旁白、链接和争鸣,皆有可能进高考。教材掌握须全面,字字句句不放过。

四、隐藏在教材的作业题、

思考题(学思之窗)中

高中历史教材,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和巩固知识,教材当中设置的思考题和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作业题或思考题,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选点。

【例5】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1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解析:本题改编自人民版必修Ⅱ教材专题一第二节后的自我测评题:“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置”。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即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上述例3,也是改编自教材后的作业题:“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和“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点?”

备考口诀:思考题目多角度,课后习题求变式。答题尚须多拓展,融会贯通应万变。

五、隐藏在教材的插图、地图当中

通过插图、地图来叙述知识,既形象生动又具象直观,减少了课本的文字量。但由此也形成了考生易忽视的隐性知识。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中的“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图,间接展示了工业革命当中,机械动力运用于矿山开采,当时畜力运输仍然处于主流地位,黑黑的浓烟从烟囱飘出,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了大气污染。

【例6】(2010年高考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中工业生产动力、交通、市场的影响。a项不正确,珍妮纺纱机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B项错在“普遍”的表述上,当时只在英国的部分地区推广。C项不正确,蒸汽机车发明于1814年。D项是市场因素,是主要原因。故选D。

【例7】(2010年高考江苏卷)图2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本题取材料于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局部(威海卫战役)。题中选项能够体现威海卫战役特点的只有a项,故选a。

备考口诀:插图地图多信息,表层深层都涉猎。图文对照得新知,以图佐文很必要。

六、隐藏在教材的不同模块,

关于同时代历史横向叙述中

由于新课程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属于专题式,在必修Ⅰ政治史、必修Ⅱ经济史和必修Ⅲ思想文化史以及选修1至选修6的表述当中,必然会有所侧重,形成了相对断裂的隐性知识。如: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必修Ⅰ教材主要强调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必修Ⅱ教材看,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的到来,推动了近代社会风俗的变革;从必修Ⅲ看,它还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国时期的教育等思想文化的发展。

【例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解析:本道题考查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内容,但也涉及必修Ⅰ政治史中辛亥革命历史贡献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涉及思想史和政治史。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备考口诀:专题体系史实乱,通史意识不可缺。政治经济文化史,上下左右前后通。

七、隐藏在教材的注释、注解(注脚)中

教材限于篇幅、字数的要求,一般对教材中的某些重要事件、语汇、内容、背景、引文、图片作介绍、评议,这些注释、注解(注脚),在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

【例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

解析:关于“四大徽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在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中作了注解:“指的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它们占据了当时北京城的主要戏曲舞台”。由于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正式形成在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注释、注解也重要,分值不多常考到。熟悉内容长见识,边边角角都看到。

八、隐藏在教材的大事年表、

重要事件中英文对照、附录中

大事年表、附录、中英文对照,是高中历史教材把以往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根据某一时间先后按年代排列起来的参考资料。大事年表、中英文对照、附录相关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人教版必修Ⅱ大事年表中有“1984年,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国务院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例1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程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从题干中的规定可看出,它强调的是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的浮动比率,重在调动企业发展效益;经济改革中效率优先的问题,降低工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没有同步增长,颁布该规定的背景是当时公有制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a、B、D选项的观点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因此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