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信息学培训十篇生物信息学培训十篇

生物信息学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4:44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职业能力;课程标准

[Doi]10.13939/ki.zgsc.2017.09.206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四川省2016年关于开展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通知》和绵阳市人社局、财政局《关于做好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2016年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已经完成对近10000名学员的培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标准将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分为:公共课程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两大部分。

1公共课程

1.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全体学员。

1.2涉及模块

公共课程属于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网页制作、网络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物流信息管理、网络采购六大模块中共有的基础知识,任何一个模块的培训都必须涉及公共课程的培训。

1.3培养目标

通过公共课程的培训,让学员对职业道德及电子商务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1.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32学时。

1.5教学计划

1.6培训内容

1.6.1职业道德

培训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1.6.2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培训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

1.6.3计算机网络应用

培训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搭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1.6.4电子商务基础

培训内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史;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的框架;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的安全及防范。

1.6.5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培训

培训内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目的及意义;电子商务创业的相关政策;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公司注册的流程;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

2专项技能

2.1网页制作

2.1.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t。

2.1.2涉及模块

网页制作模块。

2.1.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学员具备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2.1.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1.5教学计划

2.1.6培训内容

(1)图形图像处理。培训内容:photoshop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透视原理;色彩基础知识;图形图像的处理;网站页面的设计。

(2)Flas制作。培训内容:Flash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简单图文动画的制作;层、库、遮罩及运动层的综合使用;按钮及菜单的制作。

(3)Frontpage网页制作。培训内容:网页制作的基础概念;Frontpage的基本操作;站点创建及管理;页面的布局;网页的内容添加;超链接的使用;CSS样式的使用;Html语言;网站的。

2.2网络信息采集与处理

2.2.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2.2涉及模块

网络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

2.2.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络商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交换、及信息更新及维护的能力。

2.2.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2.5教学计划

2.2.6培训内容

(1)网络商务信息基础。培训内容:网络商务信息的基本概念;网络商务信息的特点;网络商务信息的分级;信息收集的基本要求;信息整理的基本步骤。

(2)网络商务信息的采集。培训内容:网络商务信息收集的常用工具使用;信息下载的常用方法及工具使用;信息的存储方法。

(3)网络商务信息的处理与分类。培训内容:信息的整理方法;信息的分类。

(4)网络商务信息的。培训内容:信息的渠道;信息常用工具的使用。

2.3网络营销

2.3.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3.2涉及模块

网络营销模块。

2.3.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络市场调研与网上商品销售的能力。

2.3.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3.5教学计划

2.3.6培训内容

(1)网络市场调查与分析。培训内容:网络市场调查的方法;市场调查的设计;市场调查的分析方法;市场调查报告书的书写。

(2)网络营销工具。培训内容:常用的网络营销工具,如网站、博客、微信、电子邮件等主要工具的使用。

(3)商品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培训内容:商品的图像采集;商品的介绍书写;商品的分类。

(4)网络广告与网络促销。培训内容:网络广告形式及广告的设计;网络促销的方式;

(5)网上商店的开办。淘宝、京东、亚马逊、微商等销售平台的应用。

2.4电子交易

2.4.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4.2涉及模块

电子交易模块。

2.4.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上商品买卖、交易等相关的能力。

2.4.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4.5教学计划

2.4.6培训内容

(1)网络采购。培训内容:网络采购基础;网络采购流程及操作;电子订单及处理。

(2)电子合同。培训内容:电子合同的概念;电子合同的特点;电子合同的法律知识;电子合同的编写及签订。

(3)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培训内容:电子商务的客户服务;售前及售后服务;客户投诉及处理;商品的跟踪及管理。

(4)电子支付。培训内容:电子支付的概念;电子支付的种类及常用的网上支付操作;电子支付的安全。

(5)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培训内容:B2C模式、B2B模式、C2C模式、o2o模式的交易流程及后台管理。

2.5物流信息管理

2.5.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5.2涉及模块

物流信息管理模块。

2.5.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对象具备物流信息收集与分析、配送方案制定及使用物流软件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

2.5.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5.5教学计划

2.5.6培训内容

(1)物流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eDi;RF与RFiD;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

(2)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培训内容:商品条码的作用;商品条码的结构及应用;商品条码的生成;物流条码的作用;物流条码的结构及应用;物流条码的生成。

(3)自动仓储系统。培训内容: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仓储及其设备;自动仓储系统。

(4)物流管理。培训内容:物流基本知识;物流管理过程;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管理;物流信息管理。

2.6网络采购

2.6.1培训对象

参与绵阳市电子商务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学员。

2.6.2涉及模块

网络采购模块。

2.6.3培养目标

通过本模块专项技能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网络采购及网络招投标及网络合同签订及处理的能力。

2.6.4培训课程学时要求

128学时。

2.6.5教学计划

2.6.6培训内容

(1)网络采购。培训内容:采购管理基础;网络采购的特征;采购的发展趋势;采购的信息化。

(2)网络采购流程。培训内容:采购需求分析;网络采购的方式;网络采购流程。

(3)招投标。培训内容:招投标的基础知识;招投标流程;招投标书的编写;相关法律法规。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信息化;作业流程;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3日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笔者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调研发现,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复建设、缺乏特点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定位不准确、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建设目标和方案缺乏深入思考。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江苏省示范建设专业,于2014年3月开始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至2015年3月正式建成,并在省示范建设验收工作中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下面就基地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基本思路进行介绍,希望对其他院校开展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基地建设理念和定位

充分发挥政行企校的优势,联合进行实训基地建设。遵循“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职业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物流行业、现代流通行业的特点,参照我院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训基地建设立足于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掌握物流操作技能、具备流程分析能力、创新物流运作模式”的现代物流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项目为导向、以实战、实用为特色,进行综合化的实训,成为具有示范性的现代物流技术培训中心。

二、建设原则

经过了多轮论证和调研,学院领导提出了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先进性、实操性、可持续性。

1、先进性。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能做低水平简单重复建设。在建设方案设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现代物流技术装备和现代化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要能够体现最新的物流形态。在具体设备和技术的选择中要坚持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所选择的现代仓储技术设备、信息化技术设备和自动化装卸搬运技术设备要有先进性和代表性,要能够适应培养高水平综合型物流人才的需要。

2、实操性。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和开展社会培训的重要平台,既要能够提供充分的实践项目和实训设备,能够满足实践的要求,又要能够与企业实际运作情况接轨,提供具有真实背景的实践环境和实践内容。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要体现实践性、动手性、实战性。许多具体作业,如叉车操作、一体化物流作业实施、工业物流仓储作业、商贸物流配送都要与企业无缝对接,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训练和作业。

3、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实训基地整体设计安排要具有可扩展性,可以继续通过投入物流信息技术、实训素材、真实工作任务不断进行实训项目开发设计;其次,实训基地在建成后要有可操作性,要做好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配套工作,要充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相互融合,不要沦为景观工程。

三、建设思路

根据实训基地的建设理念、目标定位和指导原则,在全体老师的群策群力下,确定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1、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实训基地在整体设计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现代物流的精髓在于信息,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物流管理不断创新,也不断革新流通的方式。物联网技术、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GiS信息技术、eRp、wmS、tmS等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加以应用,让学生能够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与作业。

同时,以微信、微薄、QQ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在不断改变人们学习知识的思维与方式。以学员为中心的实训基地通过云技术、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实训的交流互动性,让学员的部分实训突破地域、时间限制。实训基地利用现代云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实训人员的身份识别、情境模拟、作业监控,让学员了解自己的实训表现,总结自己的实践技能,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2、以供应链流程为导向的项目设计。在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与实训组织设计中,遵循供应链流程导向理念。以供应链的采购供应、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流程为导向。在岗位的设计中让实训的对象具备流程化的思想与习惯,具备供应链流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物流文化展示体验区,通过视频、图片、模型、图书等素材让学员树立流程化的理念;通过构建以物流一体化作业区、工业物流仓储作业区、商贸物流配送作业区为主线的实训作业区域,让实训对象了解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整个过程,在每个作业区,又遵循上游供应、检验入库、储存管理、物料控制、出库作业、分拣包装、配送作业的供应链流程。通过不同岗位、不同区域的实训,掌握物流作业的“来龙去脉”。

3、以“感知、践知、强化提高”认知规律为主线进行空间布局。在空间设计的逻辑体系中,遵循职业形成规律,按照人的感知、践知、反思提高的认知规律这条主线进行设计。依据这个理念,在实训基地入口处为物流文化展示体验区,让学员对物流的发展历程、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模式、物流不同部门分工有初步认知;之后,进入一体化物流作业区、工业物流仓储作业区、商贸物流配送作业区、叉车作业区进行物流单项、综合技能的实训;在此基础上,进入监控调度实训室,通过对自己和其他学院实训的视频进行研讨,总结反思,再进行实训,反复训练、不断提高;最后,可以进行物流后台信息系统的学习和物流方案制定的研讨。

4、体现虚实结合性。实训基地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充分解决现代物流有形无形组合、动态静态结合的特点。现代物流有形化的表现形式是各种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运输工具,而无形的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的作业组织及流程设计及一个企业的物流文化。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采用虚实结合方式,用物流装卸搬运设备、仓库、包装工具等有形方式表现物流有形一面,而用物流信息技术、流程化处理、视频化资源、物流文化表现物流无形一面。

5、校企合作开发建设与使用。遵循校企合作开发、建设、使用的理念,实现实训基地效率利用最大化,使用价值的多元化。在实训基地方案设计与制定中,校企合作进行物流实训基地的论证、制定符合现代物流与流通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方案。在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开发与建设中,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与工作任务。实训基地建设使用时,校企联合进行物流职业标准开发建设,共同进行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服务。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3

关键词:物业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目前,现有职业教育条件普遍较弱,许多专门学校没有与企业银行全面培训,不能满足综合学生教学和当前工作经验的需要。为了实现物业和物业管理专业化的快速发展,为适应物业管理过程中教学的实际需要,物业管理专业专业学院职业培训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关键。在今天的世界,信息技术在胶水方面的发展,新的是沉默的。物业公司如何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反应?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一直难以解决公司规模庞大,专业造成许多问题。客户服务现场,如何分析财务负担,如何有效管理和优化资源实现。这些应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开展实训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信息培训室可以在虚拟教室中“开发虚拟课堂企业”,创造真实的商业环境,模拟各种业务流程,让学生体验“房地产业“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兴趣。进入学校引导学生做事业规划,将学生从毕业转入心理过渡期工作,更好地实现社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物业管理信息模拟培训课程基于其强大,互动,实际,有竞争力,全面的经验,各机构功能的有效性均为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和房地产专业人士,接受。由于直觉,实际工作,团队合作和学生的模拟训练课程,也因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让大家注意,几乎成为教学物业管理的首选。通过模拟信息课程,学生可以真正了解整个过程的实体商业活动,使学生了解物业管理,制定业务战略,是企业成功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模拟培训课程,也使学生在每个管理会议中体验真实的业务活动非常重要,无论做什么,都会导致业务管理的流失,损失运作,以承认合作的沟通和重要性,增加管理团队的凝聚力。资产管理模拟培训课程基于其丰富的经验,互动性,实用性,竞争力,包容性和有效性,都是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可的专业财产和房地产资产。模拟训练课程由于直观,实际的工作,团队合作和学生工作,也因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让大家注意,几乎成为教学物业管理的首选。

三、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目标与计划

软件过程模拟物业企业的环境和工作地点,使学生能够参与游戏,模拟物业管理过程,从简单的敏感度理解物业管理理性理解。通过软件模拟培训管理,在游戏角色中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将“真正的业务流程”恢复到最先进的应用过程和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的最佳理念,增加学生理论在实际运行中的转换能力理念技能。2.让熟悉商业和房地产应用和管理流程的学生成为信息,网络和创新,思考强大竞争对手的新时代。3.软件采购按照专业物业管理培训方案和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分配标准,适应湖北人才管理人才需求的社会经济发展;帮助物业经理确定专业技能。4.学习最好的利润机会,了解房地产房地产的真实情况,了解企业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实施管理工具和营销。5.促进科技创新在新时代的职业培训模式为社区变得流行,实用,易于使用的创新型人才。

四、实训教学体系建设计划

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和职业教育与就业人员的培训目标,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以社会为本的实践教育的基础上,专业大学生需要接受市场需求培训,需要高素质工作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培训体系的建设如下:1.物业管理实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制度,包括标签,管理,工程,行政,通讯等。要加强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理论与专业实践,实现经营衔接。2.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教学体系“工作与学习结合,学校与企业整合”。实施学生文化综合文化,增加知识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培养内部综合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培养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不仅具有理论水平的稳固水平,同时拥有强大的物业业实用技能。3.探索课程体系的生产,学习,研究与优化相结合。继续推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业的新发展,提出一些新的行业信息,理念和新课程知识,优化和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实现持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鼓励发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披露或参与科研研究课题,出版学术文献,建立真实的生产,学习,研究,结合良性循环,促进和完善系统的系统优化。4.通过内外部内外部内外书等途径,保持和加强教育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形成知名实践知识结构。(1)促进和加强学生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的建设和建设对房地产行业的深入了解,因为物业管理,最终与房地产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了解房地产行业才能让物业管理行业的学生继续健康发展,同时为未来互联产业的产业奠定基础;(2)培训体系应具有一定的住房,设备和设施管理,维护,基础知识维修结构,让学生拥有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情报建设和技术应用和其他知识,促进未来智能管理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的工作;(3)模拟系统培训体系可以更好地培养网络平台上的学生和业主的良好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业主提供在线服务,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响应,解决物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培训体系对知识运作的经济和财务管理相对较强,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灵活的业务心态和明显的市场认知感;(5)培训制度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允许学生在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主要部分规范物业管理,区分权益,解决财产纠纷找到法律依据。5.加强软硬件的建设,综合实验室和实训教学同步建设。信息培训体系可以很好地改变教学依据教学实践,综合实验室和施工过程中的实践培训可以引用技术人员指导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学校的重点对老师教学环节的实践控制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实践的建设体现在不同的课程和内容上,可以用人和科学的方式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用来参观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教学法,客户对话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方法,模拟实践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积极实践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中可以灵活运用。示范模拟方法:邀请技术人员引导企业或实验室的学生解释示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物业管理实践,了解水电等设备和设施,让学生熟悉维修工作和管理程序的细节。

五、结语

总体而言,物业管理行业综合技术含量和文化素养要求非常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远远超过一般服务业,随着物业管理,高端物业管理,商业物业的快速发展管理市场继续出现,行业继续需要大量高素质,复杂的行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愿景,包括物业管理行业新技术和新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以期使行业人才队伍快速发展。基于对物业管理行业人才管理需求的分析,本文指出,现代物业管理的建设要注重建设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并要求开展实施特殊物业管理系统培训。目的和施工方案,为管理专业建筑财产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志梅.信息化技术在物业设备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停车场管理系统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6):225-226.

[2]罗辉.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3):51-54.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4

《物流信息管理及应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希望可以为促进高职《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教学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16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把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和信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反映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梧州职业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求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过去物流信息管理和应用程序作为一个重要的主要核心课程。作家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些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显著的影响。

1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首先,《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除了基本的物流知识外,还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和设计、软件工程、技术和物流信息(包括eDi技术、射频技术、条形码技术、GpS技术、GiS技术等);

第二,强大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物流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教学生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希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掌握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系统操作的应用。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专业要求,即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又要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同时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企业实践和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全面的掌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内容涉及常见的物流管理用的信息系统,例如仓储系统、配送中心系统、运输系统、国际货运系统,甚至部分教材涉及快递系统、连锁物流系统、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进出口报关系统等,这就要求《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应开设在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核心课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才能保证课程的内容不与后续课程重叠,才能保障课程能起到将知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衔接,保证课程进度的流畅性。

1.2缺乏合适的教材

教材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信息管理和应用程序是一个新的全面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随着迈入物流信息化阶段,物流行业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如何把包括计算机科学、管理、物流工程学科不同的学科,如专业知识的内容按照一条线索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该课程教材建设的难点之一,做到教材的与时俱进,与行业俱进,更是难上加难。和当前教学材料用于高职院校很少,大部分知识是curt结合课本,分解之间的连贯性不强,课程整体知识架构不经琢磨,加大教师授课的难度,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1.3课程内容抽象,理论难以联系实践

《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应该是侧重于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要求学生熟悉每个系统模块的设置逻辑,要求熟悉相关操作的流程原理,反而对了解掌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的要求不高。但现在大多数的课程的内容均是侧重于数据库以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对于起点较低的高职学生而言,内容过于抽象,理论知识难以与后续实操实训课程联系。

1.4过分注重建设模拟仿真型物流实训室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建设资金紧张,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钱只能买少量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由于昂贵的培训设备和软件,不能做老师,学生们在演讲之后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过于侧重建设模拟仿真型物流实训室,所进行演示的只是少数大型“标杆”型物流企业能达到的物流现代化效果,与实际行业现状并不相符,不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锻炼。

2《物流信息管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2.1分类设置课程内容

应将《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放在第四个学期或第五个学期,学生实习前开设。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三个大项目的学习,一是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物流行业的其他系统的介绍;与物流信息化相关联的系统的介绍;理论设计48小时,这三个大项目包含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理论内容,按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训课,共24学时,按4课时理论,

2课时实训进行安排。实训地点可以选在物流实训室或学校机房;机房要求配套相关的物流系统进行模拟实操,如仓储系统、配送中心系统等。

2.2鼓励教师自行编写教材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学校实训课程开展条件,适当鼓励教师自行编写教材,编写实训课指导教材。

2.3完善实训条件,引入专门的实训指导课教师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相应的物流实训室,配套有若干个物流信息系统。但是,实训室建设好后,厂家只是派人进行短暂的业务培训,若要任课教师掌握每个物流系统的实训演示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引入专门的实训课指导老师,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指导教师共同编写实训课指导大纲,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课程实训。

2.4增加企业见习机会,引入校外专家

加强校企合作,与物流企业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引入校外专家团队进行课程设计及内容整合,让企业专家参与物流相关信息管理实训室建设。

2.5让青年教师“走出去”

不仅要让校外专家“走进来”,还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只有深入物流企业进行挂职学习,才能让教师教学知识紧密跟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的应用现状。现有的物流专业教师实践研究,研究校外实践基地。老师将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企业应用程序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与实际情况不符。

3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不足之处,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合适的教材及配套的实践系统、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然后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安排,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弥补主要教材不足;配套专门实践教学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鼓励校外专家“走进来”,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物流系统实训室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拓宽自身专业知识背景及行业实践经验以适应教学需要。希望能对同行教师课程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永刚,张明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3,(2).

[2]姜显亮.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5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遇“寒流”袭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险,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市鼓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迅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民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6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水平不仅低下,而且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形状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学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开办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类课程,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每年可为社会培养近万名物流人才。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为适应市场对大量物流人才的急需,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概言之,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培训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认证培训;二是结业培训;三是研讨培训,就是由一些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是短期培训,就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物流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因此,培养物流人才,必须在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管齐下。

1.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

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同时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对操作型物流人才而言,在知识方面应具有物流通用知识和技术,掌握经济贸易、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在技能方面,应全面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吃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2.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高校是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断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方式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学历教育的长期性和所培养人才的少量性,使得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自然突显出来。做好物流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物流认证培训。认证培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培训机构的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到:加强监管,建立统一标准;杜绝无师资、无场地,仅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扰乱市场;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对其资质进行鉴定。

对物流培训市场进行细分,正确培训的针对性。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是多种产业的整合,是强调管理实务与操作能力的职业领域,所以物流人才的培训应尽量有所侧重,对各种不同的物流认证按应用方向进行细分。从类别上分为企业物流人才、规范(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培训四等;从层次上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三等。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物流人才与信息资源,高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企业也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与高

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对各层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培训教育应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美国物流企业的经验表明,最直接的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季靖.我国物流人才培训的形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5:48-50.

[2]兰呸武,曹翠珍.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3:78-80.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7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一、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重生产、轻流通”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物流水平不仅低下,而且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因此,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形状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因此,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学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开办物流专业,开设物流类课程,以培养高级物流人才。截至2006年底,国内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每年可为社会培养近万名物流人才。在非学历教育方面,为适应市场对大量物流人才的急需,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概言之,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培训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认证培训;二是结业培训;三是研讨培训,就是由一些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是短期培训,就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组织物流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因此,培养物流人才,必须在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双管齐下。

1.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要求

对物流管理人才而言,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更要掌握供应链流程,同时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如跨国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能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对操作型物流人才而言,在知识方面应具有物流通用知识和技术,掌握经济贸易、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在技能方面,应全面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吃苦耐劳,正直诚信和有效沟通的基本素质。

2.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高校是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断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方式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二是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3.做好物流人才非学历培训教育

物流人才的极度匮乏,学历教育的长期性和所培养人才的少量性,使得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的潜在价值自然突显出来。做好物流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物流认证培训。认证培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培训机构的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到:加强监管,建立统一标准;杜绝无师资、无场地,仅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扰乱市场;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对其资质进行鉴定。

对物流培训市场进行细分,正确培训的针对性。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是多种产业的整合,是强调管理实务与操作能力的职业领域,所以物流人才的培训应尽量有所侧重,对各种不同的物流认证按应用方向进行细分。从类别上分为企业物流人才、规范(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培训四等;从层次上分为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三等。

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短期培训。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物流人才与信息资源,高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短期培训,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企业也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对各层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培训教育应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美国物流企业的经验表明,最直接的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层次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层次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层次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季靖.我国物流人才培训的形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5:48-50.

[2]兰呸武,曹翠珍.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3:78-80.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8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作为劳务输出型地区,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据统计,我市2009年累计外出务工人数共46.8万人,截至春节前夕,共有返乡农民12.3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6.3%。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约有10万人,占总返乡人员的81%。所以,造成今年开春农民大量返乡的最主要原因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次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也具很大吸引力;三是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于是带着多年打工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回到家乡创业。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9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9

信息技术与网游动漫时代:

人才缺口巨大

工信部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洪京一、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滕伟、ntC管理中心主任、GCC管理办公室主任、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胡铮、人社部人事科学院研究员佟亚丽以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新闻会。来自游戏动漫界专家、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的近百位专业人士在本次会上就项目共建实施和加强就业竞争力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当前,国内信息技术和网游动漫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但是相关信息技术、游戏研发以及动漫研发等岗位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求职无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太快,现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更新体制无法与时俱进,课程陈旧、过于理论、不贴近企业实际和行业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切实针对产业具体人才缺口和相关职业素质的ntC和GCC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优势:

培训就业一体化

会上,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胡铮对ntC和GCC项目做了具体介绍。ntC培训考试管理中心了109个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相关岗位培训标准、实训标准以及考试测评体系。GCC项目管理办公室了58个游戏动漫类相关岗位培训标准、生产实训标准、考试测评体系、就业体系以及产学研平台。

ntC和GCC两个项目都采取政府支持、“双证毕业”、“学分捆绑”、“课程置换”等形式大力开展培训与测评工作。学员将参与产品的制作过程,做到基于实际项目学习、实训、订单式培养,毕业的优秀学员将直接加入到产品实际生产中。并且,该项目还将通过各联盟单位及就业协议单位的人才需求链,以及项目官方网站人才数据库推荐安置就业,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

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

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技能培训

ntC、GCC项目均邀请了著名专家做顾问。如,GCC项目作为全国体系最完善的游戏动漫生产、培训、测评项目,邀请到哈九军(美国4D好莱坞动漫工会主席、美国著名华裔动漫制作家、“玩具总动员之父”),吴冠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0年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原创及设计者、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者)等国内外几十位专家做顾问,这些专家亲自把关GCC项目设计、GCC体系规划、游戏动漫生产标准制定、游戏动漫培训标准制定以及游戏动漫实训标准的制定、游戏动漫企业联盟的搭建。

生物信息学培训篇10

关键词:物流设备;物流实训室

1建设物流实训室的必要性

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2001年起,全国部分学校开始试办“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物流专业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知识和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的确培养了一些物流人才。他们在相关的物流岗位上发挥了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物流运作的变革和进步。

但是,其中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偏重理论培训,缺少实践环节

目前在各种认证体系中,基本上以知识性学习为主,只有少量的实际操作环节。

现代物流业很注重实际操作经验,仅有理论知识难以解决企业的实际业务问题,物流培训也必须以此为重要原则,加强实训功能,注重对实际业务的理解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1.2教学手段单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不能有机结合

目前无论是高校的物流学历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主要以教师分散授课为主,辅以少量甚至没有参观。学员们无法全面系统地了解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除少量悟性较高的学员外,大多数学员的物流知识结构比较凌乱。

1.3传统实训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要

学生实训要求在类似企业实际的环境下,并且实训的设备、软件必须是企业实际应用的,或在企业实际应用基础上改造过来。

随着国内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训方式创新层出不穷,旧有的实训方式尤其是模拟仿真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要。

2物流实训室设计理念

通过实训室对各节点模拟,从而展现货物的入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出库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流程。在此模拟的供应链上,配备一系列模块化的现代物流设施,如:全自动立体仓库、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电子看板,RF手持设备等,它们各自独立,又互为联系,充分体现了传统的物流运行过程通过信息化实现其战略决策系统化,管理现代化和作业自动化这一现代物流的时代特征,从而在学校实训室内营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集物资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实训教学环境。

3实训室方案规划设计

物流实训室平面布局

主要组成部分:

全自动立体仓库及自动分拣:立体货架、全自动堆垛机及输送装置等;

普通仓储货架:重型及轻型货架;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重力式货架、电子标签分拣系统及拣货台等;

打包封装:多种款式的打包设备;

条码及射频系统:RF手持终端、条码打印机及多种条码阅读设备;

管理岗位:物流软件、pC及桌椅。

4实训系统功能

之所以要在学校实训室条件下,构建一个类似真实的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单元为核心的供应链仿真系统,其真实目的是想以此为学校进行现代供应链物流运作管理等相关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并为学生掌握各种现代化,自动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训平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套实训系统应具有以下教学实训功能:

4.1了解和学习物流管理的内容和技术

1、仓储管理系统的操作训练

仓储管理操作主要是物流存储子系统中最基层的一个执行环节,它包括储位管理、货品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盘点、转储、转仓、库存查询)等。学生通过相关现代化信息仓管工具的操作训练,如全自动立体仓库、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电子标签辅助拣货、超声波定位、RFiD物流跟踪、电子看板目视管理等,了解其功能和性能,掌握其操作技能。

2、仓储运输表单缮制训练

物流企业的一切作业流程都是以单据作为凭证标准,即见单作业。所以熟悉和了解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等方面的单证流转及其缮制技术,这对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货物保管堆存操作训练

要求学生通过实训能够学会在仓库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货物的特性,包装方式和形状,保管的需要以及为确保货物的质量不受损失,又能方便作业和充分利用仓容而选择正确存放方式的技术。

4、配送与运输调度作业的技能训练

主要功能包括根据订单拣货、组配装箱、车辆管理、运单管理、车辆调度管理、配载管理、跟踪管理等,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配送业务和熟悉运输管理业务流程。

5、物流装卸机械设备操作技能训练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阐述常用搬运、装卸机械的功用及特点,熟悉常用的搬运装卸操作程序,能操作常用的搬运装卸机械,并能简单维护装卸机械设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把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证有机结合起来,在装卸机械操作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6、集装器具的操作训练

集装是将许多单件物品,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组合成尺寸规格相同,重量相近的大型标准化的组合体的组合状态,集装器具主要是指托盘等。为了能使学生通过实训,学会和掌握物流实务中经常会碰到的托盘的装盘码垛,货物的装载技巧及紧固。

4.2熟悉和掌握各种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自动化、机械化、系统化的新型产物,其运行的基础就是信息交流或者说,信息就是现代化物流的灵魂和血液。正是那些能充分体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物流设施和装备(如: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电子标签等)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才为现代物流实现其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为目标的核心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