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寄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9:21

天堂寄语篇1

一、传承先烈爱国情怀,打造红色育人品牌

“赵光”,一个英雄的名字,一个红色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多少年来,赵光烈士的英雄事迹教育、感染、影响着一代代赵光人,成为当地独有的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赵光烈士这一鲜活的英雄形象,依托“赵光烈士纪念碑”这一形象生动的德育载体,使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持久、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走近“赵光”,铭记历史

宽阔整洁的校园内,一座高3米的铜质“赵光”雕塑威严屹立,使整个校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溢着豪迈和正气。这是学校为了弘扬赵光精神,树立凛然正气策划制作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师生们便在“赵光”充满希冀的眼神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赵光”那远眺的双眼,挺拔的身姿,坚毅凝重的神情,好像无时无刻都在向师生们表达着这样的心愿: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要好好地工作和学习,无愧于先烈们的鲜血和生命,无愧于这伟大的时代。在一楼展厅,悬挂着赵光烈士的巨幅照片,雕刻了赵光烈士纪念碑碑文,再现了赵光烈士的生平、工作及战斗经历,“赵光镇”命名由来的多幅照片、文字,无一不在全力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庄重幽雅的环境,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师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可谓“先烈有言,润物无声”。

(二)创新实践,精心育人

育人树才,立德为本,这是学校领导们的共识,对德育工作有着深刻而独到理解的他们,坚持学校德育工作常抓常新,建立健全了德育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校长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构建了以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德育管理体系和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抓考核,步步抓落实的管理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育人实践中,全校教师秉承“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发展”的宗旨,牢固确立“育人”意识,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地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给他们一点鼓励,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关怀激励等多种方法让有各种不同潜质、性格和家庭背景的学生个性和特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回报的欢乐。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广大教职工增强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呈现出“育人”的新气象。在这里,每位教师都那么阳光,他们都已融入这个团队,都以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

二、科学管理提质增效,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学校坚持“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创新显活力”的办学思路,以“小规模、精品化”为办学模式,在抓实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打造了珠心算教学、少年警校、信息技术教育等学校特色工程,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以“团结、开拓、创新、奋进”为校风,以“严谨、谦虚、求实、爱生”为教风,以“勤奋、好学、活泼、向上”为学风,精细管理、精品育人,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根生命线,深入开展构建“有效、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教育科研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精品课例的打造带动整个学科精品课程的打造,实现了学科质量的均衡持续发展。

(一)立足常规,提质增效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赵光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着重在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上狠下功夫,主要做到了“五个有效”。

1.有效备课:为实现资源共享,又做到弘扬个性,学校创新了集体备课形式,着力进行备课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

2.有效指导。立足于有效,着力于指导。从有效讲授、有效提问等几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加以明确和引领。有效讲授的原则:清晰明了;有吸引力;掌握节奏。有效提问的标准:清晰;问题有价值;富有趣味性;具有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有效提问的技巧:着眼于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

3.有效互动。互动的有效性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单一和枯燥的教学行为,打破课堂的沉闷和焦虑,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和亢奋的状态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为加深大家对有效互动的认识,学校组织进行了四节英语教师示范课,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4.有效管理。从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外作业管理三个层面进行。学校将听课、查课、评课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有效管理课堂、管理教学的重要抓手来抓,做到听课、查课、评课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努力做到三要:目标要明确,容量要饱满,重点要突出;三互:师生互动,三维互举,内外互延;确保学生实现三有:课课有得,课课有思,课课有悟。课堂教学评价坚持三比:同样内容比效率,同样效率比效果,同样效果比效益。学校安排了抽签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挂牌听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课,促进教师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师深刻感悟到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智慧的课堂才会有思想的交融,心灵的顿悟,文化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性情得到滋养。

5.有效练习。学校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下发的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精心设计练习,尽量少留或不留作业。本着服务于教学这一目的,所布置的习题必须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筛选,难易适度,具有变化性、多样性,务求针对性,实效性。促使学生进步,切实提高质量。

(二)科研引领,课题导行

人的发展是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学校力求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学研究活动课题化,依托科研课题,促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在研究中学习,以实现达到凝练队伍、完善素质、提升质量的目的。“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学校确立了《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省级重点课题。共有21人参与到研究中来,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要求教师的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给予每个学生个体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采取“示范、学习――尝试、实践――总结、反思――再尝试、实践――再总结、反思――研究、推广”的研究方法,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三)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机遇是胆识与勤奋的积累。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注重抢抓机遇,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重视凝练队伍,提升素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各种锻炼机会,促使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学校大力加强英语教学,选派年轻教师到北安健康小学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动画天天看”、“英语故事天天读”、“英语作文天天写”、“英语歌曲天天听”等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全力赶超农场学校及周边其他各校,办出自己特色。同时,还成立各种特长班,如书法、绘画、声乐、信息技术、奥数、舞蹈、小发明小制作班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增进了办学活力和竞争实力。

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发展的平台,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涌现了以全国模范教师苏广田,省级模范教师姜永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省、地、市名师;在北安市中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学生李爽、叶红珊、尹宏杰、巴旭、张健鹏等五位同学分获农村小学组“情景对话”、“作文”一、二等奖;赵光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十四、十五、十六届文艺汇演一等奖;多次被评为“黑河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北安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六项殊荣。

三、探索寄宿管理模式,共建学生成长乐园

寄宿制学校是在学区内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等情况下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有其特殊性,同时更是一个新挑战。作为一所农村乡镇寄宿制学校,赵光学校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一)建章立制,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是2010年暑期由市教育局投资300多万元在原赵光中学教学楼的基础上维修改造而成的一所寄宿制小学,2010年10月28日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食堂面积353平方米,宿舍面积1412平方米。改善学生的吃住环境和饮食起居质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挑选了一批事业心强,生活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参与到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工作。经过大家共同学习研究,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大家反复论证,制订了《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手册》等,内容涉及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往返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还对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制定了《生活服务教师岗位职责》、《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卫生保健员岗位职责》、《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寄宿生学生一日常规制度》等,从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寄宿制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食堂管理人员千方百计提高饮食质量,做到了早餐、午餐、晚餐品种多、营养全,色香味美,营养均衡。宿舍管理人员强化宿舍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统一组织孩子们在七点到七点四十分到图书室自由阅览和学习,全面安排孩子的业余学习生活。利用配备的电视机,购置的DVD,安装的闭路,统一时间为孩子们播放动画片及学习类、文娱类节目。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认真“卫生宿舍”、“文明宿舍”评选,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学校曾先后三次邀请家长代表到校体验住宿孩子的一日三餐和日常起居。品种齐全营养丰富的学生餐,整洁明亮秩序井然的宿舍,卫生方便的洗漱间、洗手间,冷热水齐备的淋浴室,药品种类完备的医务室,和蔼可亲、无微不至的管理员……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所见所感讲给周围的人听,动员那些孩子在外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尽快把孩子送到赵光学校。因为把孩子放在赵光学校读书,他们放心。

(二)安全教育,坚持常抓不懈

寄宿制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在校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更要做到安全有保证。学校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开展日常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防意外事故、防煤气中毒等五防安全教育,实行“三制”、“六册”制度。“三制”即家长学校交接手续制、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制、食堂宿舍定期消毒制;“四册”即寄宿生花名册、接送登记册、卫生检查册、请假登记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尤其是课余安全、饮食安全、就寝安全、往返途中安全,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空缺。重视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建立寄宿生信息卡,定期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开放家校沟通渠道,建立民主、平等、互信互访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积极配合,建立家校通讯录、家校联系册,促使家长与老师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寄宿制管理工作中,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养成教育。实施八个“统一”,统一时间起床,统一时间晨练,统一时间晨读,统一时间上课,统一时间吃饭,统一时间自习,统一时间洗漱,统一时间就寝。要求每位同学及时起床、就寝,做到“五不”,不吵闹、不喧哗、不妨碍别人睡眠,不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不准到宿舍用餐。认真打扫宿舍,保持宿舍整洁、卫生。

天堂寄语篇2

【关键词】小学寄宿制;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凉山地区

前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农村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的向城市输入,虽然带来了城市财富向农村的转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破坏了几千年的家庭结构。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民族地区务农人口进城务工致使大量留守儿童滞留农村,寄宿制小学不仅承担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更担负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发展寄宿制小学自身责任重大。寄宿制小学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未来儿童的成长成才,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既要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也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做人道理的知晓。

一、寄宿制小学

我国农村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散乱,教师能力水平不高,教育质量能以满足群众需要的客观问题,这在少数民族地区显得尤为严重。凉山地区以山区环境为主,自然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难问题由来已久,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比较频繁,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也会影响我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的战略。凉山地区较早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2003年出台了《凉山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办法》对寄宿制小学教育做了良好的引导,促进了凉山地区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二、凉山地区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

凉山地区少数民族占了人后的半数以上,加上地理外置偏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彝族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孩子们在入学之前长期说自己的方言,缺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只有进入到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正学的汉语学习,因此学习能力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孩子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兴趣爱好,也更愿意与自己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孩子们交流,这样也不利于彝族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家长角色的不足也是影响孩子们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多子女家庭,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会受到来自观念上和经济上的影响。学校教育也扮演这重要的角色。语文老师普通话是否达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少数民族孩子接受汉语的第一个窗口,如果早期汉语教学不标准后期将很难改变。

三、如何加强小学生们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决定一个孩子语言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来自于一时的教育,而是来自生活氛围的营造。凉山地区小学生们汉语口语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在良好的汉语环境中,因此要在寄宿制学校营造一个说汉语的良好环境。小学寄宿制学校要合理招收学校学生,保持汉族学生达到一定的比例,不能一个学校仅有极少数的汉族学生,这样的学生比例是不合理的,不利于良好汉语环境的营造。要在学校里养成以汉语为荣的氛围,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加强汉语测评的分量,使孩子们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鼓励兴趣式学习。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尤其当孩子们处于小学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们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这个时期如果能是孩子们对汉语学习保持旺盛的精力,将是汉语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们往往是一板一眼的教授拼音、读写能力,对于年少好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有着旺盛的精力,但他们缺乏持续的注意力,传统的课堂教育往往是乏味无聊的,加上孩子们没有汉语语言基础,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这种教学放大并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要不断地给学生们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是汉语学习有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能够使孩子们在积极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三)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存在,这就需要学校严格教师选拔标准,汉语基本能力不能只依靠语文老师,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具有良好的汉语读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课堂上强化汉语学习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承担起汉语教学的重任,汉语课堂可能是少数民族接触汉语的第一堂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早期汉语教学不标准,后期的改变将会很难。语文老师要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教师职业不是一份简单的职业,身上肩负着培育祖国外来栋梁的重任,教师只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要性,并贯彻落实现实的行动中,才会真正促进寄宿制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其他教师也有尤其注重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孩子自身的语系使得他们在学习汉语时面临的障碍要比汉族学生们苦难的多,因此要全方面的注重汉语读写能力,不同专业的老师也要肩负起传播汉语的责任,共同促进寄宿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创新学习形式,积极开展汉语听写能力竞赛活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书写文字越来越少,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听写能力的担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央视快速反应只做了一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节目的形式呼吁大家关注文字书写能力的下降,通过具有影响力的形式引导人们更好的学习汉语。寄宿制学生学习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定期举办汉语听写能力大赛,设置不同的奖项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汉语学习中来。通过一些这种形式的活动激烈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发挥孩子天性,进行启发式教育。寄宿制小学生的生活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要鼓励孩子们之间积极主动的用汉语进行交流,在自然地交流环境中、默默促进汉语读写能力。老师们要多关注孩子们的生活,而不能只依靠课堂教育的成果,毕竟生活也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孩子天性热爱交流,寄宿制正好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小学生对于单纯的课本教育往往缺乏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们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孩子们通过一个名词学习到另一个名词,从一个意义延伸到另一个意义,进行启发和拓展式教育。

四、总结

凉山地区加强小学寄宿制教育的发展,其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基础知识的教研课改上要立足少数民族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同时鼓励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不断地课改中着实提高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天堂寄语篇3

职能;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7)

04―0023―01

学校的发展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食堂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文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文化已超越它原有的定义,食堂建设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吃饱这一层面,而是必须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舒服吃得开心。良好的食堂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就餐质量,真正做到消费的是食物,享受的是文明。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食堂文化建设是践行育人职能的需要

营造一个好的就餐环境是食堂文化建设的前提。学校在注重食堂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创造教育载体,使学校餐厅成为学校文明教育工作的又一阵地。如,在餐厅墙壁、立柱、楼梯楼道两侧悬挂以“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卫生、健康饮食”等为主要内容的图片、标语,不仅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彰显着餐厅文化建设的文明与和谐。在食堂内安置大型电视可以为学生接受外来信息提供一个窗口,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在餐厅广播中播出关于饮食安全和保健的生活小常识,让广大师生在就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用膳文化的浸润。特有的餐厅环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就餐者:多了一份节俭,少了一份浪费;多了一份礼让,少了一份拥挤;多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和谐。

二、健全食堂管理制度,以制度文化塑造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也是一种教育,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餐厅文化建设的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重视食堂制度建设,围绕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食堂各项规章制度,使食堂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制度建设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如,文明餐桌评比,让学生学会按时就餐,不挑食等,并注意就餐纪律和用餐后餐具的整理,要求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做到桌上无剩菜,地上无饭粒,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如,开展“小服务员”和“服务班级”活动,让学生服务学生,轮留打扫餐厅卫生,“今天我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更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让学生来维护就餐环境,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在实行就餐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次序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和节约教育,对学生进行了多种正面熏陶。

古诗有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每日就餐的时候,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机。为此,学校可通过许多宣传性的标语,甚至可以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宣传节约标语,倡导学生理解“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的道理,使他们懂得珍惜粮食,远离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创新食堂运行机制,倡导“以人为本”的食堂文化理念

食堂文化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广大寄宿生、留守儿童,牵动着他们的家长,是能否让寄宿生安心、让寄宿生家长放心的一颗“定心丸”。加强食堂管理,加强食堂文化建设也是我们抓好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寄宿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食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立食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其内涵,丰富其内容,发挥其作用,推动食堂文化健康持久发展。

天堂寄语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城市寄宿制学校;英语;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10-03

一、研究背景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1997年,哈佛大学教授艾里克・马祖尔(ericmazur)在其书中阐述了他的新方法――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这为翻转课堂的产生以及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为了帮助远在孟加拉国的侄子辅导功课,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美国利用互联网为他制作了教学视频,最终取得了不错的辅导效果。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Bergmann)、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为了帮助缺课学生辅导功课,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受到了该校学生的大力追捧。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大会上发表了“用视频变革教育”的演讲,推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风靡,受到了全球学生的广泛追捧。

翻转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杨静静,2016)。它的基本理念是:课前预习,课中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基本模式可以用图1表示。

2.城市寄宿制学校

城市寄宿制学校,是位于市区、每周5天24小时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学校。在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指引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部分城市寄宿制学校采取填鸭式教学,强迫学生抓住更多时间学习,试图“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短期来看,这种模式的确能够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潜能,但长远来看,由于过分强调语言与数理智能而忽视音乐等其他智能①全面发展与评价,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致使学生习惯“被动学习”,主人翁意识淡薄,漠视学校甚至自杀。

对于上面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城市寄宿制学校能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采取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验班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英语成绩有没有显著差异?

二、研究设计

1.实验对象

市某寄宿制学校――咸阳市X中学高一年级2个班学生,实验班20人,对照班20人。

2.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实验开始于2016年5月3日,结束于5月25日,共三周时间。教学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4(必修)Unit5的语法“构词法”为例,学生学习微课的载体为安卓手机、苹果手机与mp4播放器②。前测以一般的课堂练习形式,于5月3日进行,采用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i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个班没有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见表2.1)。后测于5月25日进行,测试题由笔者自编:含填空题10个,单选选择题20个,经过相关检验,信度和效度系数均达到了统计标准。

三、研究过程

1.制作微课与学习任务单

5月4日,笔者利用录屏软件“屏幕录像专家V7.5”,制作了一段关于“英语构词法”的长度为8分20秒的视频,并制作了《课后学习任务单》,内附清晰的学习要求,于5月4日早上10:00下发实验班学生。在下发之前,作为预习指导,笔者把实验班学生随机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1名优生(代号a1)、1名中等生(代号a2)、2名后进生(代号B),然后告知学生认真观看微课并查阅参考书做好学习笔记,之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遇到问题时先独立思考,之后可以求助于同学,若问题仍没有解决,要做好记录,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并及时解决。上课时间为两周以后的5月20日。③

2.“导演”教学

5月20日下午16:40分,笔者组织实验班学生开展了课堂教学。上课环节设为5步。一是导入。笔者用1分钟的时间介绍了构词法的地位和重要性。二是预习展示。笔者把“学习任务单”的参考答案投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快速核对答案,并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笔者课前安排了2个小组,把自己的“思维图”展示在后黑板上,他们安排1名B生讲解学习情况,之后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质疑、补充。质疑由其他组B生提出,答疑和补充由其他组a1和a2生提出。共花费约11分钟时间。三是诊断测试。笔者课前要求各小组把自己设计的检测题写在各自的小黑板或ppt课件上,课上有3个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检测题供全班学生练习。本环节共花掉10分钟时间。之后,教师给学生3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前学习与刚才练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汇总给一名同学。四是教师答疑。教师让有问题的小组每组派1名代表现场提出自己的困惑,老师当场解答,持续时间大约8分钟。五是评价。教师下发《学习效果评价表》,学习对照评价表开展自评与互评。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评价表之后,本堂课还剩下约3分钟的时间,笔者留给学生自由讨论。5月20日晚21:20-22:00,笔者对对照班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进行了该语法的教学并布置了课后作业;5月21日,笔者对对照班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讲解。

四、结果与讨论

1.研究结果

通过三周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

2.讨论

(1)微课制作应坚持“短、小、精、悍”原则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支持多终端的数字化资源。在制作过程中,一要时间短,对高中生来说,要控制在八分钟以内;二要体积小,方便传播,应控制在50mB以内;三是内容精炼;四是效果强悍,要系统、透彻,不能泛泛而谈。

(2)课堂中“引导预习”不是“布置作业”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环扣一环。课前的预习为课上的展示做准备,课上的展示、练习、答疑与自我评价标志着一堂课的结束。如果课堂上最后一个环节仍然为“布置作业”,学生把有限的时间花在了上一节课上,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新课的预习,这使得翻转课堂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效果。

(3)教师要直面挑战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看似讲得少了,但是对教师的要求却比传统课堂更高了,因为教师在课前要花大力气制作微课与导学案或学习任务单,微课与导学案设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胜任翻转课堂教学,必须要熟练掌握视频录制与加工技术,因为要用更多的时间追踪和帮助学生。

(4)承认翻转课堂不等于对传统教学模式一票否决

传统课堂采取讲授法模式,重点难点突出,易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翻转课堂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而不是全面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它承认讲授法的优点,但否定“满堂灌”的蛮干做法,立足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

(5)教师在课堂上“能不讲就不讲”

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实质是“教练员”与“观察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不要总是怀疑学生,要把讲的时间尽量留给学生,在学生都无法解答的时候,再显身手,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要高度关注后进生以及学习兴趣不足学生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业余时间观看视频以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自学,这对于学习目的性强、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说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后进生以及学生兴趣不足甚至极度厌学的学生来说,或许起不到作用甚至起反作用。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另一方面,教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除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帮助他们查找问题,鼓励他们一步步解决问题。

五、结论

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翻转课堂在城市寄宿制学校是可以开展的。二是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没有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为更好在寄宿制学校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笔者建议寄宿制学校为翻转课堂提供充足的硬软件条件,比如高速校园网建设、微课平台建设、电子书包的配备、虚拟演播室的建设以及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笔记本电脑、录课笔。此外,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习时间,给予老师充足的备课时间,这样师生才能更好地投入高效的教与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Brunsell,e.,&Horejsi,m..Flippingyourclassroominone“take.”[J].theScienceteacher,2013,80(3):8.

[2]Fulton,K..Upsidedownandinsideout:Flipyourclassroomtoimprovestudentlearning[J].Learning&Leadingwithtechnology,2012,39(8).

[3]胡琼.利用翻转课堂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7):42.

[4]廖志瑛.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挑战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6,(56):105-106.

[5]彭鹏.基于任务链设计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3):62.

[6]商文.高中英Z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5,(83):95-96.

天堂寄语篇5

【关键词】真情;涵养;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教学就是让孩子常记那些最美的记忆,常梦那些亘古的笑容,常思那些予人香暖的爱与关怀。听了春燕的课,觉得整个课堂形式虽然组织得并不是十全十美,但课堂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一节课下来,我很震惊,高一的孩子竟然如此优秀!他们竟能将这几篇文章读得如此深透。那些篇精彩的读后感,难道真的出自他们之手?

春燕说:“请相信我的孩子,我一无所长,但我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上去,因为真诚,所以孩子们信任我;因为真诚,所以孩子们喜欢语文;因为真诚,所以孩子们热爱生活。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们的感情,这种感情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我在惊诧于孩子们优秀表现的同时,也为春燕的成熟感到震惊——原来,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徒劳的——那一野边陲,原本就不需要我们到达。只要天边有一道亮色,这何尝不是一种心安呢?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春燕上课时的笑容和她与每一个孩子交流的眼神。以前总觉得她上课比较拘束,原本轻松的课堂总显得有些生涩紧张,但这一次,春燕完全放开了。在她眼里,似乎再没有那么多压力与羁绊——是什么让她如此轻松?是她的自信!是她的真诚!是她对孩子们的每一份投入!其实,有时候我们要更真诚一些,更亲和一些,更投入一些,心到孩子中间去了,身边一些影响教学的负面因素自然也就没有了。心无旁骛,把真情泻在孩子们身上,这才是我们课堂的基础。就像创作一幅油画一样,先要刷好胶、打好底,任何粗制滥造的底都是养不出好画的。

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春燕非常擅长展示孩子们的成果。纵观整个课堂,春燕展示了好几位同学的读后感,譬如黄展滔、王平和刘慧茹等等。当那些同学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的时候都很激动,其他同学也非常羡慕。后来我也到学生中间调查了一下,相当一部分同学都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出来,他们也会为了这样一种“荣耀”而努力。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有了这样一种创作的兴趣与冲动,那还何愁孩子们不愿动心去思、动笔去写呢?

春燕准备得很充分,这一点也让我感受非常深刻。现在到处都在讲高效课堂,但说实话将这种提法原原本本地搬到我们高中语文课堂并不太合适。真正有效的语文其实在课外。春燕在这一点上就做得比较好:她提前将相应的阅读材料(三毛的《紫衣》,纪君祥的《黑发》,龙应台的《目送》)发放给了学生,并让学生精读,然后写上一段两百字的读后感。我觉得这一点做得非常成功,如果我们把三篇阅读完全放到课堂上去,也许学生一节课仅仅只能读完,而没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她这种将语文课延伸到课外的做法再一次提醒了我们: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有效的、提纲挈领的引导,要想真正提高语文,必须要让孩子们在课外、在生活中去下功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察一位语文老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是这位老师能否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春燕的学生能够在课外去做那么多事情,足见她在这一方面的成功。

最后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她在课文结束的时候带着自己的感情将《目送》朗读了一遍。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以前我们的阅读课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在今后的阅读课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的情感去领受文本中的情感,然后与孩子们产生一种共鸣呢?这不禁又让我想起那几篇文章——

紫衣没有了,但那些印在紫衣上的梦却不能没有。同学会?是的,母亲为了自己的梦追逐着属于自己的青葱岁月,然而那一场雨,那一辆消失在眼前的军用卡车载走了她对自己青想的最后奢想,多年以后,她呼天抢地的叫喊声没有了——孙子,只有自己的孙子才是自己的念想——梦呢?童年的梦呢?所深深爱着的童年的梦呢?难道风烛残年的时候便只能将曾经热望的梦想抛却?不,我们本该记得曾经那一陲野际——虽然渐行渐远,但我们亦曾感过、亦曾爱过、亦曾追逐过!人生本该释然,梦里千回,此生虽不可得,常记在梦中如何?

春燕的课让我明白,我要告诫我的孩子们:用爱去记住生命中本该记住的,用心去拥抱痴梦中所追恋的,用真诚去善待周围所深爱的——即便,有些东西我们一生都不可得。

母亲的头发,发里的纱袋,纱袋里的那一拗深情——那是一种寄寓,一种为爱者铭记的寄寓。如果没有母亲藏在纱布袋的日积月累的谷黍,“我”何以在饥馑中走向成熟?如果没有母亲藏在纱布袋里的日积月累的执守,我何以在熟睡中突然清醒?

是的,有一种爱需要永远地藏在别人最不易记起的深处。即便深处最终变成彻底的沙漠——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们记起了我,请走到我的心间,真切地说:“你的悄无声息,是我人生最大的寄寓。”

我又想起龙应台的《目送》——“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是吗,不必追的!一切爱的关怀,一切心的寄寓,一切看似虚幻但却真实的努力,都是我们一个人送走另一个人,另一个人送走第三个人,第三个再送走更多的人——如是而已!

我要让我的孩子知道:我们要将这种寄寓一直传递下去——因为这一切,可能影响别人一生!

是春燕的课让我再一次品悟到了人生。作为一名老师,我怎能不将这种人生中看似在天陲、实则在我们心中的生命的意义传递给学生呢?

天堂寄语篇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生本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和自主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像“学困生”和“小调皮”们那些极富生命活力又具不同个性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也会带着自己的关注、兴趣、知识、经验等参与学习活动,有时甚至发表“异言”(字典语义:表示不同意见的话),提出新奇而有价值的问题。面对学生的“异言”,教师要用“尊重”去善待。

二、案例描述

1.循着“预设”探究文本

我教《诚实与信任》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而后“顺藤摸瓜”,抓住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个主问题,直奔文中点题的中心句――(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随后,我让学生细读课文,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我给小红车主人留下了诚实和信任,学生们带着问题读文,抓住细节描写的句子思考后,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生1:从“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可以得知这是一个漆黑有雾的夜晚,恶劣的环境潜藏着出事的隐患,出了事并不能完全怪作者开车不小心。

生2:从“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看出责任不完全在“我”,小红车的主人也有一部分责任。

生3:我认为,“主动留下电话”给陌生人――小红车的主人,说明“我”信任他。

……

学生们都在用文中的文字和自己的理解来赞扬“我”的诚实和信任。一切都按着我课前的精心预设在进行着,我很欣喜地提炼出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词语加以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感悟到“我”不仅诚实,还很信任小红车的主人。

2.“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课文的后半部分主要是我和小红车主人打电话的内容。接着,我趁热打铁地引导:“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我的诚实和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换来了他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他打来了电话。同桌两名同学可以分角色练习‘打电话’,感受和讨论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谢我?又要感谢我什么呢?”同学们又开始投入地读文和探究了……

学生们读完书后,我让同学们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又有什么感受呢?”大家纷纷举手,我先依次请了前面的三位同学谈感受,个个发言都答在了“要点上”,我便小结三位同学的发言:“大家都谈到正是他们这种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使一场矛盾和纠纷化解了……”

我的话还没说完,“小调皮”魏×就一边高高地举起手一边大声说:“老师,不对!我有不同意见!”说着还索性站了起来。我立刻点头示意他说。他激动地说:“老师,你说错了!我发现文中的‘我’并不是真的信任小红车主人!”我听了,心里有些疑惑:“噢?那就请你说说理由吧?”魏×得意地把头一扬,一本正经地说:“文中‘我’在打电话时讲了――‘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物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如果真正信任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说让他把购货单据寄来后再寄钱去呢?”

3.源于尊重“辩”出异彩

一连几个学生的争论和发问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波澜,虽没有定论,但他们的多元理解,却给了我启示。我想:这时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探究的愿望如此强烈,更需要正确地进行引导才行!对,要尊重学生,也更要尊重文本。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来读读小红车主人的话语――“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从小红车主人的话语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得出――“我”留给他的是诚实与信任。)我又顺势问道:“那么,如果文中的小红车主人真要认为‘我’对他是不信任的话,他还会这样去说吗?”再一次促使学生们理解、思考和争辩――

此刻,“向小红车主人要单据”到底能不能证明作者是否“信任”还是“不信任”已经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老师的尊重,引导和激励下能够自主阅读,积极探究,多元地理解和感悟文本,经历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课堂生成了智慧,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

三、案例反思

课堂上,教师的尊重、信任和激励让“小调皮”学生的“异言”变成了有价值的“问题”,提出了让教师也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打乱了教师原有的教学预设;但却给课堂带来“生成”的契机,挑战了教师教育和教学的智慧,从而营造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课堂探究氛围,激活了师生创造的潜能和思维的火花。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像这样的“异言”和珍贵的瞬间是非常多的,但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被我们统一的要求和规范的答案所扼杀,常常在不经意之间就淹没在了教师的威严和专制中。这节课,促使我深深地思考并有所悟: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时刻提醒自己,多用“尊重”、善用“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和自主性,尊重和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和感受,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甚至是“异言”,那么这样的“课堂精彩”一定会常常引发生成,并会悄然而至的。

参考文献:

[1]鞠勤.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小学语文.世界知识出版社.

[2]江苏教育,2010(6).

天堂寄语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化

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出色,很多人的焦点就聚集在课堂设计是否巧妙、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师语言是否流畅精彩、学生合作探究是否积极热烈上面,却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点拨是否恰当,教师的引导是否深入浅出,从而让学生能更容易地把握所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那些晦涩难懂的问题和一些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提高课堂的效率。

比如执教杜牧《齐安郡晚秋》: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有学生这么回答:用柳、雁来表现秋天的凄凉。无可非议,诗人在这里用了这些意象来表现秋天,但是学生的回答实在过于笼统。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答案存在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给出合理答案呢?这时候我就就对学生说:“今天来上班的时候路上看见一位非常美丽车女子。大家想知道这个女子有多美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我接着说:这个女子的美丽啊,是通过她眼睛嘴巴头发身材展现出来的。”学生们都笑了。有学生在下面说:“老师,这哪能说明她很美丽啊。”“老师,您应该向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女子眼睛是怎么样的,身材是怎么样的?”“大家都指出了老师的问题所在”我笑着对学生们说,“我重新描绘一下这位女子,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袅袅娉娉。老师前后的回答一个笼统一个具体,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位听众,你希望什么样的回答呢?”之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重新回答如下:是通过描写柳影稀疏柳叶凋零表现秋天的肃杀,北方的大雁往南飞说明秋天气候转凉,整体表现秋天的凄凉。我投去赞许的目光,刚才的例子也起到预期的效果。

老师举生活中的例子是思维方法的敲门砖。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学生能面对问题适当联想,因为最终面临考试的还是学生自己,考场上是不会有老师的点拨和引导的。让学生慢慢地学会主动参与、投入、探究,从而获得主动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执教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学生回答这首诗歌表现的情感。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对友人的思念”。很明显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这时候我适当补充杜牧在扬州的经历。再请学生从生活中举出类似的例子。有一位学生举了这样的例子:我在二甲中学学习了三年,毕业之后我去了外地求学,我写信给语文老师,回忆了在二中的一些事情。我追问:“那时候的你除了对语文老师的想念,还有什么情感呢?”这位学生说:“我当然还会想念二甲中学,因为这里有是我生活三年的地方,是我的母校啊。”“很好,那你觉得杜牧除了对韩绰的思念还有什么情感”学生在下面又一次异口同声地说“对扬州的怀念”。当然我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答案,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反思总结,进一步强化“联系生活举例类比”这种方法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只有经常运用,才会熟能生巧,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执教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请学生分析词中主人公形象。一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认为,通过“罗幕”明确是一位女子。通过“离别苦”“独上高楼”“欲寄彩笺兼尺素”分析出女子的孤独寂寞,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所以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孤独寂寞满怀思念的女子形象。然而一个关键的词“惆怅”却迟迟没有答出来。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要落到实处,句句分析。这学生指出还有“山长水阔知何处”没有分析。但是就是说不出“惆怅”两个字。怎么办呢?我就让同学联想类比,自己举出类似的例子。这位学生想了会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得爸爸在外面打工,我很想念他,想他得时候我就会把这种想念倾诉在信纸上,可是因为爸爸是民工,一直东跑西走得,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地址,所以想写信都不知道往哪寄”。我追问“当你把信装进信封却不知道写什么地址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我很无奈,也很失落惆怅”。一下子说出三个词语。而这道题的答案也就在与生活中的例子类比中满意地出来了。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有很多种方法,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联系生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也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阅读、探索、钻研,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天堂寄语篇8

我7岁时,伯父就离开了家乡,远赴马来西亚谋生。不久,他又把伯母和堂哥祥辉接到了马来西亚,一家人开始新的生活。每逢过年,我总会想起王维的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而远在异国他乡的伯父似乎跟我息息相通,总要从远方寄信,以表达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而这一天,也是我最高兴、最幸福的时刻。

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每年过生日,伯父都要从马来西亚寄来一封信,里面夹一张精美的生日贺卡。打开贺卡后,总能看到几句鼓励我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的话语,使我感到伯父对我的关怀备至。但由于相距遥远,伯父的信总是要走好长时间。记得我8岁生日时,提前几天就盼望伯父寄来生日贺卡,可是,我等了一天又一天也不见信来,一直等过完生日才收到伯父的贺卡。后来才知道,由于我们搬了家,伯父把我家的地址写成了原来的住址,多亏邮递员叔叔到我们原来的住址四处打听,才把信送到我们的手里。后来,我们家安上了电话,爸爸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伯父。从此以后,每到过年过节伯父不用写信了,而是用电话来问候。打电话和写信相比较,方便多了。我可以在电话中听到伯父、伯母和堂哥的声音啦!

这几年,家用电脑上市了。今年春节前夕,爸爸买了一台电脑,还上了互联网呢。爸爸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伯父,伯父知道了我们家的e-mail后也把他在马来西亚的e-mail告诉了我们。从此以后,我们和伯父便进行网上对话了。今年春节前,我们全家回家乡看望爷爷、奶奶,并在老家住了几天。在这几天里,伯父又在我家的电子信箱里留了言,我们回家后,马上把我们在家过年的情景用电脑告诉了伯父,现在,伯父再也不用给我寄贺年卡、生日卡了,他在电脑上给我发来精美贺卡,而且还是他亲自设计制作的。

短短的几年,我和伯父通信方式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书信到电话再到今天的电子信箱,人们相互交流越来越便捷。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我和伯父间的距离。唐代诗人王勃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今天成为了现实!

(指导教师李昌登)

天堂寄语篇9

失钱记

“叮咚叮咚”下课铃响了,我们一起回到我们那狭小却又温暖的“巢”。刚踏进寝室门,就听见一向很开朗的玲在哭,在我们的追问下,玲才说:“我的100块钱掉了。”说着,又伤心地哭了。和她同床的婧说:“她的钱放在校服口袋里,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掉了。”要知道这钱可不是小数目呀,100块钱,可是玲的三个星期的伙食费!我们一面安慰着玲,一面又忙着帮她找。萍提醒她说:“是不是还在校服里?”玲说不可能,说着便把衣服脱下来用力一抖,结果……结果钱竟然从校服里抖出来,掉在地上!看着玲高兴的样子,大家就相视一笑,各忙各的了。

聊天记

天堂寄语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寄宿生;生活习惯;培养

在农村寄宿制中学,多数学校采用寄宿生和走读生并存的办学模式,因而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既有寄宿生,又有走读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寄宿生大多来自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他们有着千差万别的生活习惯、性格情趣。教师作为心灵的工程师,很有必要对他们的不良现象加以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逐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寄宿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其饮食习惯、饮食水准不尽相同,而寄宿生在校期间,学校是同一水准就餐,同一时间就餐,有的寄宿生可能会出现因吃不习惯而吃不饱的问题,进而影响学习和身体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随时了解寄宿生的饮食习惯,对各种不良习惯进行管理。班主任要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对在饮食方面出现问题的寄宿生加以引导和帮助,进行科学合理的就餐教育,让他们逐步适应学校的就餐生活,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二、树立安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安全无小事,事事系安全”的良好习惯

“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安全教育是一切教育(包括德育)之首。只有学生安全了,才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意义。因此,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寄宿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无小事,事事系安全,在寄宿生入校住读的第一天,寄宿生的第一堂课就应该是“安全教育”。班主任每个学期都应撰写安全教育计划,并通过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及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向寄宿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到校离校途中的安全。教育寄宿生在途中不要乘坐“三无车辆”,骑自行车不要违章驾驶,在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

2.在校参加各种活动的安全教育。教育寄宿生在参加各种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活动的要求执行。

3.住宿安全。教育学生在寝室内不要乱接电线,不要违规用电,使用大功率电器,不要在寝室熄灯后点蜡烛,注意上下床铺时的安全。

4.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寄宿生按学校食堂规定按时就餐,不要买“三无食品”吃,等等。

三、树立学生讲卫生的意识,逐步培养讲卫生的习惯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农村来的学生,从小都是自由式发展,家长们都忙于生计和农活,疏于孩子的卫生教育,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卫生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的内容,可根据校情,结合本宿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讲卫生是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文明人的标志之一。寄宿生在校期间,班主任要加强对寄宿生在教室卫生、校园清洁区卫生、寝室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和监督,要经常对寄宿生介绍卫生方面的知识,并了解各种流行性疾病知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树立集体意识,逐步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

构建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是班级共同体协同发展的动力所在。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众星捧月的万般宠爱下,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娇惯、霸道的习惯。因此集体意识对他们来讲很陌生。另一方面,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因原有教育管理松散,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淡薄,这些学生寄宿后,对学校管理很不适应,私自出校,翻墙逃跑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用统一的要求、良好的制度去约束学生,教育学生服从管理,使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并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

五、树立言行美的意识,注重基本用语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