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21:52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1

1、xx同学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室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单位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科室人员的一致好评。

2、xxx同学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一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都有很大提高,希望今后加强学习尽快成才。

3、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4、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本人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5、该生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努力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好学,虚心请教,不怕苦不怕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得到我单位领导以及同事的一致好评该生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塌实,诚实本分望今后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6、xx同学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

7、xx同学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8、xx同学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9、该生工作热情高;人品端正、德行优良、自身修养较高、对待客户诚信;对待工作严谨、处处为公司考虑,能够虚心接受同事给予的建议并改正;学习进步较快、受到大多数客户的好评

10、该生在实习期间,态度极其认真,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同时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具有较强地外语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还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11、xxx同学于xx年月至xx年月之间在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厂实习。实习期间该员工认真学习各种专业技能,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积极参与相关竞赛活动,能较好胜任流水线与CeLL线各岗位需求,在月末评比中,屡次拿得名次,并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及能为团队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整体表现良好。

12、xx同学在本公司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体现出比较扎实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功。努力协助指导老师的工作,从中学习运价业务知识,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遵守公司劳动纪律,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毫无怨言,展现出该校扎实的德育教育。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适应能力较强。同时,该学生能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

13、xxx同学在联想集团北京厂实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相关相邻工位同仁协调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所从事的包装备料岗位上,xxx同学能够探索更优秀的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在车间内的备料比赛中曾获第一名,在其它工位的学习中刘巍同学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能工,在团队生活中得到领导及同仁的一致好评。

14、该生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希望xx同志继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总结提高,为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15、该生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业务水平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关心同事,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新晋社会如此努力难能可贵

16、xx同学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xx同学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17、该生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素养,专业技能或业务水平优秀,为公司业务创造更多机会和效益,受公司客户及合作企业好评,为公司创造出较好的企业效益或社会效益;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服从整体安排,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与同事相处融洽,业务知识扎实,业务水平优秀,能带动东区的给为同事积极工作,胜任东区大区经理工作;工作出色,业务熟悉,为我们成立起榜样。

18、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19、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与同事相处融洽,善于合作。

20、xx同学工作认真负责,虚心好学,在业务紧迫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地学习和请教别人,比较仔细认真,能够完成指导老师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出勤率高,与同事相处和睦,能融入团队合作共事,体现出学校较高的德育和智育水平。

21、xx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22、xxx同学近一年来,工作主动,踏实,肯干,和老师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好,耐心学习不断的努力工作,以提高技术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发扬成绩。

23、该生工作认真刻苦,服务态度非常好,使经理在xxxxx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热情周到,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优秀,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关心每一位合鑫人,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能胜任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与同事相处融洽,服从整体安排,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起榜样作用,为我们树立良好形象。

24、该生工作成绩进步大,悟性较强,能很快适应新的岗位,能随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和端正心态,不断反思自己,注重个人成长,能有效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在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46-01

语文课改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只靠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处处皆语文。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其成为一乱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综合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切实地安排在课内或课外,实行专题与个性并行,整体与个体结合,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提供机会。教师就要从教材出发,找准出入点,指引学习方式,汇报交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和展示的舞台,利用评价的手段激励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寻找到生活中的语文,课堂中的生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能力。

一、情境引领,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造丰富的情境实践教学,激发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观察、探究,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老师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密切联系“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或课本学习中的单元主题,精心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

二、文本引领,促进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教科书的同时,更要创造性地用好教科书。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教学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制定发展学生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创造技能的措施。课前要努力发掘教材的创造因素,课上除了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外,课后更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沟通,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

三、风采展示,呈现课堂异彩

成果展示是学生探究和学习质量的显现环节,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展示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反馈交流,共享经验,老师组织、指导、评价。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成果要体现课改精神,更体现语文味。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可以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以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游戏、表演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多元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努力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的同时,还应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是确保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呈多样化,体现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分享进步的喜悦。

2、注意增强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

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活动的喜悦。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注重使其形成综合素质,而不能侧重于看学习结果。既要注重学生的量化成绩指标,又要把着眼点放在过程中,看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如何,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探究的能动性如何,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等,从上述几个层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总结反思,全面释疑提高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笔者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笔者多渠道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教学《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笔者鼓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语文课上,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积极主动。如教学《梅兰芳》《小动物过冬》《孔繁森》等课文时,笔者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他们通过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笔者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笔者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笔者负责巡视,指导学生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

二、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课内,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语文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学完《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后,笔者就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说的方法表达诗意。

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的又有广阔的操作余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设“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利用课改理念,让学生学会评价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4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综合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外语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生作为高校教育中最高层次的受教育群体,社会对其外语能力的期望值更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调查,我国研究生的外语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其中口语表达能力薄弱成为突出问题。(谢宇韩天霖等,2007:53-60)依据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和笔者所在河南理工大学多年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建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方式、专业性的实践活动内容,动态性的实践评估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外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1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交流。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和读为输入性技能,说和写为输出性技能,说和写输出性技能的发展不仅是语言学习的目标,而且是听和读输入性技能发展的动力源。

1.1Swain输出假设。

“可理解性输出”的提出是Swain针对“可理解性输入”提出的,Swain(1985)对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immersionprogram)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口语和写作方面无法达到目标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很少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基于上述观察,Swain做出这样一个结论,“可理解的输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仍不足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如果学习者想使他们的二语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Swain,1985)Swain认为,输出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中起着输入无法起到的作用。首先,与输入相比,输出使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更深的处理并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输出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当验证假设的过程;第三,能发展学习者的自动化技能;第四,能发展学习者会话技能;第五,能培养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输出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学习者主动动用自己的学习资源。

1.2anderson的认知技能理论学习。

在anderson(1983)的aCt(adaptiveControlofthought)理论中,他将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涉及个体如何去做某件事情的知识。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的学习,它是一个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过程。Sagalowitz&Gatbonton(1995)认为,自动化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后达到更快、更可靠且明显不需要努力的表现行为。Dekeyser(1997)的调查证实了技能学习的理论:在大量实践之后,陈述性知识变为稳固的知识,且逐渐增长,习得的速度起先快速程序化,然后慢慢自动化。

1.3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

著名外语教育家文秋芳教授(2008:2)针对我国英语专业语言教学重输入、轻输出的现状,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其内涵包括: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性更大,一个没有输出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有社会功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的需要。输出驱动假设是针对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而提出的。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结合数年来开展的实践教学成果,笔者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学习群体,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研究生在参与语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语言输出的自动化。

2实践教学开展的途径

和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应充分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其专业方向,探索和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将语言学习和专业应用紧密结合,培养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1研究生英语活动月。

研究生英语活动月由我校研究生处和外国语学院在每年十月份共同组织的英语实践活动。目的是给新入校的研究生创造一种语言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翻译比赛、演讲比赛、电影配音大赛、英语沙龙、话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多渠道、多途径为研究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活动开展的形式看,研究生的英语实践活动和本科生英语实践活动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内容上,活动的组织更倾向于专业性,如翻译比赛内容会侧重于科技文献的翻译,专业论文摘要的翻译等。

研究生英语活动月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不仅使新入校研究生有更高的语言学习热情,而且使他们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要和专业方向、专业研究结合起来,自觉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

2.2研究生助课制度。

积极利用内部资源,为英语能力强的研究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每年的研究生新入校阶段,我校通过自我推荐、学院考核的方式,确定研究生助课的人选。研究生在帮助从事本科英语教学的教师批改作业、整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档案等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本科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和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不断发现自身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激发他们自身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研究生助课制度对学生语言学习的驱动力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是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形式,而是近于朋友的、同事之间的平等的交流,这种交流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努力和教师的思想、语言水平保持同步。二是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内容,拓展了语言输入范围。为了使自己更好地从事助教的工作,研究生会将自己在助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转化为自身语言学习的动力。他们会在课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很多参加助课的研究生都会将自己助课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拓展了研究生课堂上语言输入的内容。

2.3研究生英语俱乐部。

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成员由各班英语学习委员组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现在研究生英语俱乐部已经成为我校语言实践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周一次的英语角,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聚在一起,和指导教师、外教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时,活动的组织者甚至提前给出下次活动的主题,这样每位同学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他们的话题,使每位同学都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每周一期的研究生之声英文广播,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撰稿、采编、录音等工作,在参与的过程中,研究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同时加强自己口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训练,极大的挑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每月一次的英语讲座由外教完成,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同学们在感受不同文化的同时,学习了语言。每学期一次的联合国会议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从设计策划到组织实施都由社团成员独立完成,同学们在分享知识、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2.4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实践主要针对副课文和专题研究开展。研究生的语言教学在拓展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于学生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研究主题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完成相关任务、陈述并提交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做出评价。课堂实践教学在注重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到学生的学术研究特点,将语言实践和专业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种研究主题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如在开展etiquette这个专题研究时,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internetetiquette,土木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Undergroundetiquette,经管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Businessetiquette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这些主题的选择和学生的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自我修正,提高自己在专业学术活动中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外语学习的成就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使语言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乐趣。

2.5模拟国际会议。

研究生阶段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国际会议也以其组织的严谨性、内容的专业性、环境的真实性成为检验研究生外语能力的最佳场所。然而,只有少数外语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生能够参加国内一些高校举办的国际会议。为了使所有的研究生都亲历国际学术会议,使语言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我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模拟国际会议的实践教学活动,将研究生按照专业分成若干参会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国际会议的所有环节,如查阅英文文献撰写论文、主持会议、宣读论文、即席提问、问题答辩、会间交流、会后联系等。模拟国际会议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注重了学生的日常英语交流,更加注重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年的学习生活使研究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严格自律、好学上进的群体,他们对语言学习有着清醒的认识,深知学习语言必须自己积极参与,愿意接受学习责任(任蕊,2005:22-25)。由此,活动的开展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实施、总结,整个过程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所具备的组织和监控能力,而且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学生在组织、策划、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了语言学习和专业结合的魅力,使语言自主学习的理念逐渐浸入到自己的人生当中。

3实践活动的评估

有效的评估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和“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静态评估不同,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动态评估方法,从动态历时的角度对个体的认知、元认知过程进行评估,旨在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估。

3.1多种形式的评估模式。

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内容和环境,我校的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的评估采用自我评价、合作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估模式。

自我评价是研究生本人对自己参与实践活动行为的评价。通过口头陈述、撰写活动体会等形式,学生对自己参与某一活动的目的和动机、方法和策略、收获和体会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合作评价在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实践活动中非常有效,诸如英文电影配音、戏剧表演、课堂实践活动、模拟国际会议等。这些实践任务的完成取决于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通过合作评价,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地进行自我检验和修正,有助于任务的顺利完成。合作评价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参与精神、组织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是动态评估体系中重要的评估模式。教师是对整个评估体系持有最客观、最深刻理解的参与者,而且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教师既是管理者和评价者,也是指导者和支持者,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在研究生助课的评估过程中,教师的客观评价会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自己的实践参与方法,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助手的能力。

3.2及时有效的反馈。

实践证明,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当前语言水平和语言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动态评估中,教师主要采用等级和评论两种形式给予学生进行反馈。等级反馈主要体现在英语活动月和课堂实践环节,其它实践活动均采用评论形式,帮助学生找出语言能力方面的缺陷、提高语言能力的策略、参与活动的技巧等,使每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评论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5

关键词:多渠道;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在教学中,我会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二、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利用课改理念,让学生学会评价。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梅兰芳》《小动物过冬》《孔繁森》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后,我就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说的方法来表达对诗意理解的能力。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7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开展了系列的的探讨活动,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兴趣切入、方法支撑、评价引导的培养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取得的做法予以总结。

一、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是巧设情境,打开“话匣子”。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打开话匣子,能畅所欲言,课题组成员或采用栩栩如生的图片、或设计富有激情的导语、或制作妙趣横生的动画课件、或巧设益智激趣的问题等把学生带入生动和谐的情境氛围,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其次是活用教材,搭建说话平台。凭借教材,拓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精心设计实施策略,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说话平台,让学生在交际互动中增强说的兴趣,提高说的能力。我们的做法有:编故事、演课本剧、巧设问题、学当裁判员等等,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有话说,主动说。再就是丰富积累,增添说话底气。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举行了诗歌朗诵、讲故事、作文竞赛、经典名篇阅读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增添说话的底气,使学生直面对话中能巧妙对答,应对自如。

二、教给学生表达方法

敢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教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方法,这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课题组是这样做的:一是指导方法,仔细观察。对于看图说话的教学,可以先教给学生常见的观察方法,再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知道了说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说,也就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了。二是以问助说,丰富内容。有些学生说的时候只能把看到的简单的说下来,内容枯燥,不形象,不具体。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说具体,激发想象思维,说形象,从而丰富说话内容。三是从句子入手,连句成段、成篇。课题组通过反复实践,认为先指导学生连贯完整地说好一句话,再激发学生用一定的句式把每句话连起来,形成一段话,使观察、思维与表达融为一体,最后通观全局,把各部分内容按序连起来形成篇章,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方法引路,学生按老师的指导,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达有条有理,有声有色,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校学生不会表达、不善表达的难题。

三、正确评价,引导学生逐步说好

有效评价,能培养学生认真参与、仔细倾听、乐于交际的好习惯。我们课题组的主要做法是:一是营造民主和谐评价氛围。在评价中强调学生是评价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评价。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是说者自评、同学互评,可以是教师点评等,形成你说我评、我说你评、我评你改的气氛,使评价方式由传统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三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甄别功能。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要及时评讲,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成绩应给予肯定鼓励,对表达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善于引导,热情帮助,及时纠正。既要防止迎合学生的一味表扬,又要禁止语言的打击挖苦、表情上冷漠等不正确评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脚踏楼梯步步高,让学生在正确评价的引导下逐步升级,向更高层次迈进,达到说好的目的。

四、课外延伸,拓展交流空间

口语交际训练不要局限于课堂,还应向课外延伸,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这个“大课堂”中开展起来。我们可以在班上、学校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对劳动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怎样过才有意义等。另外,我们平时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谈心,既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又培养了师生情感,也是一种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又一途径。这样,学生口语交际的课堂变大了,提高给他们发展口语的空间更宽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语言的训练,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1)、考察活动。如组织外出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2)、服务活动。如组织慰问,做好人好事等活动。(3)、联欢活动。如与校内外小朋友联欢或参加社会各种联欢活动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8

摘要: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设计科学可行的实践性活动,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和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对不同模块的要求,例如基础模块的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大纲》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语文课程中,并且明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生活经验、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提高语文应用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专业课的结合。因此,设计活动方案时,在立足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寻找与其他专业的交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实践性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达到知行合一,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

二、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项目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都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尝试。项目教学法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使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型角色转变成项目设计的开发者、项目实施的合作者、项目学习的指导者、项目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文化基础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呼声日渐强烈。主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全面开展项目教学法是不切实际的。语文教学还是应该遵循其教学规律,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项目教学法;如果要尝试语文项目教学法,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进行实践。因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适合开展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把每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成一个项目,布置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方案,展示项目成果,评价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教学法要求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在“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职教观念指导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需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关键是三个环节: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根据实践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设计活动项目,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例如成长的烦恼、展望未来的生活、抒发心中的情志;关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例如与大自然对话、民歌民谣采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微型课题研究、情景模拟演练、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要求学生以书面报告、口头交流、媒体演示或实物展示等形式呈现成果。虽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协调者和指导者。项目评价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全面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既可以在活动中提升技能,又能获得宽松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自信心。

下面就以“展望未来生活”为例尝试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项目课程设计

(1)教材情况。该项目是人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展望未来的生活。要求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ppt并用文字说明未来建筑的设计理念。

(2)设计意图。运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活动为抓手,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并与学生所学的建筑专业结合,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能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能对建筑专业产生兴趣。

(3)活动准备。具体做好以下准备:①指导学生合理分组,并选出组长,完成小组内分工。②为学生提供活动参考资源,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知识准备。③辅导学生做好ppt课件,完善解说词。

2.项目实施具体过程

(1)引入项目

①选取未来建筑的相关视频,如《未来之城》《迪拜塔》,引导学生对未来建筑产生兴趣,进一步进行课外研究。分析未来建筑的设计方向,教会学生从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绿色环保不同角度进行探究。②小组内展示课前准备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围绕项目任务、活动目标,分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选出访每个小组的创意点,拟写出项目设计思路,完成项目任务书。

(2)形成成果

①各小组按照项目任务实施方案,收集图片视频资料。②各组进行资料汇总分析,完成ppt制作,并配上解说词,做好展示汇报准备。

(3)展示成果

①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ppt,并叙述项目设计方案。②老师做适当总结和点评,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评选最佳设计奖。

3.项目教学评价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它更重视多样化、过程化。因此在课程开始,教师应先说明课程要求、评价标准,并下发项目评价表,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该次项目教学的评价由(a)学生自评(B)小组成员互评(C)小组间评价(D)教师评价四部分组成,共100分。其中小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分值是以小组为单位给予的,小组成员互评由小组成员讨论得出分值。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应用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大胆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项目,帮助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为学业到职业的过度奠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9

关键词:评价机制;语言表达能力;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的认定过程,是衡量学生全面素质和学业知识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的评价方式的探讨和改革如今都提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已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这些国家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评价标准,指出口语表达能力在西方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学生自觉而有目的的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

1怀卡托大学倡导的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对于学业评价,那种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评价学生或者考察学校教育的效果是片面的,这会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怀卡托大学的管理者们一直努力探索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多元评价方法。特别是对于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管理学院学生的培养工作来说,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业成绩中占有重要比重。怀卡托大学的管理者们认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三种路径发挥着作用:

⑴学业成绩评价对学生“学”的导向功能。成绩评价中学生语言评价所占的比例越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学生成绩评价的目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发挥着导向功能。通过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口语表达及发展状况,有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自身的技巧,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

⑵学业成绩评价对教师“教”的导向功能。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包含了比一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通过学业评价,教师能更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语言发展状况,适当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手段以及评价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而自由的课上双向交流的实践机会,产生课上群体互动效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⑶学业成绩评价的激励作用。多种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察,为学生提供改进的资料和信息,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对症下药。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业成绩评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怀卡托管理学院《管理绪论》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的特点

第一,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多元化。内部评价的一个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关注度,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在本课程中的重要性,是未来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另外,通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随之带动学生的听、读、写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二,评价内容多样化。本课程学生学业评价衡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标准:英语语音准确,语调规范,语流自然,表达顺畅;其次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求文化知识、社会知识、语言知识都运用自如;还要有良好的演说能力,即要求思维敏捷,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能很好的使用肢体语言,可以借助多媒体、讨论、小测试、活动等方式与观众互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三,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通过课外调研活动,即社会实践,对某个企业、单位进行调查采访,小组成员共同整理素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企业、单位的管理情况,通过小组同学对案例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第四,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另外小组成员互评也在总评中占有一定比例,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

第五,评价结果展示多样化。通过自我展示、小组展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展示口语能力的平台,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重视中国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实践需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动力。语言素质不是纯知识的,要想习得,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美国语言学家Bloomfield说:“学习语言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其它的方法是没有用处的。”

其次,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机制。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视的不够。钱慧真在研究中指出“中国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能力的评价,评价的依据基本是笔试成绩”。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对我国部分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然而,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必然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是引导我们推行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先决条件,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再次,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克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心理障碍,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降低他们在课堂上的焦虑。另外,打破“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增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效主动活动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强化教学的双向交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最后,语言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口语表达能力应从小抓起,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始终,特别是高等教育更应给予高度重视,否则,将是教育工作的失败。希望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成绩评价能以国外先进国家评价机制为借鉴,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考核给予一定的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ofwaikato.Retrievednovember27,2011fromhttp://wms-soros.mngt.waikato.ac.nz/.

[2]张国民,武英耀,赵付明.应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3:2(3),268-270,274.

[3]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

[4]Bachman,L.F.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20-23.

大学生社会实践评语篇10

(一)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课程领域,因为在这里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它既是一块处女地充满生机同时又使人心生陌生感与挑战意识。如何学习并在教学中实践它这是个崭新的课题。我以为理论学习树立理念是前提。首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特点、目标和作用有明确的把握:它是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超越以文化符号所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以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为特征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心)经历获得知识。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这种回归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它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复现、抽象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劳动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展开生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二、重过程讲求实效是关键

新《课标》中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对于语文学科,则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三、自主创新各显神通是特色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着眼于一个“活”字,即要在丰富性和多样性上下工夫。就活动内容而言,语文课程每一单元后结合单元教学安排的语文实践就是很好的资源,学校、社会、家庭每个领域都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有选择地利用的基础上,可资为活动课的内容,这就保证了活动课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学到了方法。当然,内容毕竟不是活动课的全部,它必然要附丽于好的形式才能存在。像偏重于社会科学的调查、访问、参观、研讨、座谈与偏重于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操作等,整合或重组后加以运用也未尝不可。这正是因为活才能维系,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此外,还要崇尚一个“新”字。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变量远多于定量,即发展性特征特别突出,而发展的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语文实践活动每一次主题不同,方式各异,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学校教育领域中来,教师应重视开辟学习资源,这是活动课程的源泉和生命力所在。二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形成与构建的周期不一样,前者是沧桑老人更多是温故,后者是短、平、快,重在知新。那么开设活动课若不把握这一特点,便会违背规律、事与愿违,而遵循这个规律,才能长盛不衰。三是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新形式抱有极大的好奇,如无视学生的这一需求,活动课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体会:在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如不注意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还满足于搭轻车走熟路的话,也就失去了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进取机会,最终将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