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8:03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1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关。企事业支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机关支部可适当增加次数。支部大会表决时,通过选举(推荐)事项以及其他问题时,本支部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表决通过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时,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参加方为有效,大会决议必须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内容是:1、听取和审查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2、选举党支部委员会及选举(推荐)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的代表(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预备人选)。3、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4、提出对党员的奖励和违纪党员的处分、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意见,决定职权范围内的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处置。5、讨论决定支部其他重要问题或有关事项。

二、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应每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也可召开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主要内容:1、讨论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2、分析研究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制订教育管理监督措施。3、讨论制订完成生产和工作重大问题的方针方法。4、研究选举(推荐)事宜和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5、研究表彰先进、处分违纪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问题。6、研究有关干部选拔、调整等方面的问题。7、讨论研究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8、研究需要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初步意见。

三、党小组会

党小组会(含不设小组的支部)每月开一至二次。主要内容:1、组织党员学习。2、研究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各项工作任务。3、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4、讨论选举(推荐)事宜、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5、讨论表彰先进、处分违纪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问题。

四、党课

党课教育每季度1—2次。应围绕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及如何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党课也可采用上级有关部门统一编写的或党刊发表的教材,也可以基层党组织自己编写,组织看电教片,请优秀党员介绍先进事迹,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军队医院;生活费;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82-02

医院生活费规范化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推进规范化进程时,需要立足医院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逐步进行。本文从医院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人手,对如何继续开展军队医院生活费规范化管理做简要探讨。

一、找准影响军队医院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要点

生活费是军队医院维持性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费管理规范与否,不但与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医院为军服务质量的提升。从实际工作中看,影响规范化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扎实的基础工作难以持之以恒

目前军队医院财务人员不仅有军人干部,也有士兵、职工,还有招聘人员,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位轮换、人员变更等情况下,难免给生活费的规范管理带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之,医院财务人员少,岗位变换频繁,在新老更替时,新任职财务人员基本技能还不熟练,对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内容领会还不够透彻,若对已经积累的经验做法未及时总结继承,很容易造成扎实的财务基础工作难以坚持,影响规范化管理的进展。

2.军队医院工作人员成分复杂,规范化管理难度大

军队医院人员成分复杂,除了有军官、士兵、职工、非现役人员以外,还有聘用的医护技类人员、工勤人员和其他人员;人员档案信息分不同部门管理,给人员工薪档案动态管理带来了很大不便;人员之间的待遇水平差别较大,经费列支科目多,除了生活费科目,还有事业费和医院成本科目,容易出现标准执行和套改过程中相互攀比等现象,规范化管理难度大。

3.部门内部协调不顺畅,规范化管理的措施落实不细

在医院人员档案管理中,军人干部、非现役文职由政治部门负责,士兵由军务部门负责,职工、招聘人员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在生活费规范化管理措施制定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人员类别的特点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规律,需要财务人员有很好的协调能力,若部门之间协调不顺畅,措施制定以后难免会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增加内耗。

4.内部监督和奖惩机制不完善,规范化管理缺乏内在动因

在未执行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评之前,内部激励机制缺乏,使得科室、部门对人员实力和工薪档案的变动关心不足。在工作人员婚育登记、子女信息登记、部门变动、签订或解除合同时,需要财务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但由于监督和奖惩机制不完善,经常出现漏报、迟报的现象,造成工薪档案信息不完整、变更不及时。

二、明确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在上级加强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统一部署下,医院始终把生活费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从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优化医院成本效益和保证为军服务职能实现的高度出发,不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总结完善,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1.加强学习,提高财务人员基础业务水平

大量基础性财务工作都需要严格执行财经法规、标准制度,生活费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必须经常学习,领会法规制度的精神实质,才能游刃有余,有所提高。特别对新任职财务人员,除了要学习基础业务、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外,还要从工作中学习和继承前辈的科学方法、丰富经验和优良传统。医院在加强新任职财务人员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了老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尽量减少人员岗位的更替对医院生活费规范化管理及其他财务工作的影响,以保证基础业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

2.不断钻研,努力将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纳入到规范化管理中

军队医院人员构成中,非军人所占比重大,若仅仅抓好了军人的生活费管理,而忽视了非现役人员、职工、聘用人员的生活费管理,则不是真正的规范化。在工作中,该院积极探索,努力钻研,先后为非军人在“军队生活费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完整的工薪档案,为招聘人员制定了“三级五档”制工资标准和按地方同等水平套改工资的制度,将医疗、医技、护理、工勤、试用期人员做了明确的区分。他们通过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把所有人员统一纳入到了医院生活费管理系统中。同时,在经费列支渠道上,严格执行总部的有关规定:军人、士兵、在编职工、离退休人员的经费列相应决算科目,非编职工、招聘人员、试用期人员的经费列有关事业经费和成本科目。

3.与时俱进,为军队医院生活费管理引入监督机制

在生活费管理中该院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不失时机地引入监督机制。在全军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之时,该院就把生活费的规范化管理融入其中。一方面,该院继续做好生活费标准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主动接受全体工作人员的监督;另一方面,该院通过调查研究,决定把全体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及福利待遇全额计入科室的成本,不但提高了科室减员增效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科室对生活费供应实力变动的关注力度,为人员实力的动态管理找到了自发的监督主体。

在医院绩效考评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将各部门在生活费规范化管理中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政治部门负责军人干部、非现役人员的档案信息管理,军务部门负责士兵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职工、招聘人员的档案信息管理;并且接受工作人员、科室和部门的监督。凡因迟报、漏报人员调动、解聘、档案信息修改等情况,造成医院、科室或个人损失的,与个人和部门的当月绩效成绩和奖金挂钩。

通过引入监督和绩效考评机制,大大增加了生活费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的效率,为生活费规范化管理夯实了基础。

4.建章立制,完善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建设

在完善基础工作和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同时,该院积极学习研究总部的两个《暂行办法》,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制定了医院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实施细则,并且在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使形成的经验做法制度化。

对生活费的预决算编报程序,经费列支渠道作了明确的规定。生活费预算纳入医院年度预算编报,每年决算严格按照《生活费决算编审规则》和总部要求的时间、次数、内容、程序编报;列入生活费决算的项目,严格核定标准、人员实力;列入单位事业费开支的项目,严格按照年度预算安排列支;列入成本的项目,必须从严控制,努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人员实力变动手续必须完备。《人员调动供给关系介绍信》须由分部政治或军务部门加盖印章、财务部门加盖“经费供应专用章”方可接收;聘用人员签订或解除合同,须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医疗管理部门核准人员资格和信息。

档案资料由规定人员严格管理。有关标准制度、资料汇编、预决算报表、供给关系介绍信、结算凭证、其他资料,实行分类管理,按年度装订,按财务会计档案保管的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5.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

生活费规范化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联动作用,例如,年终奖励工资的发放必须由政治部门对干部和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考评,军务部门对士兵进行考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职工进行考评,并提供考评结果;卫生津贴、护教龄津贴需要医疗卫生部门提供人员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信息;独生费、保育费需要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相关信息等。这些都需要财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本着对医院工作人员切身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部门间的密切协调,才能共同完成。

三、生活费规范化管理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1.强化财务人员管理素质,提高生活费规范化水平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建设。要牢固树立人员遵规守纪、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的思想,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始终把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动态,作为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确保内部不出漏洞、外部不出问题。其次,要坚持资格认证制度和淘汰制度。无论是军人、职工还是招聘的财务人员,都要坚持资格认证制度和淘汰制度,对不符合专业要求的人员,要么接受继续培训,要么辞退或转行,以优化财务人员队伍。再次,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继续发挥新老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高财务人员掌握待遇标准,熟知规范制度、熟练软件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生活费规范化管理效率

目前军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还不能与干部档案管理、士兵档案管理等系统进行完全数据共享,官兵的调职调衔历史记录、伤残档案等信息,在生活费管理系统中尚不能完整同步的反映。这些问题,不仅给生活费规范化管理带来了困难,而且增加了住房资金、保险基金、伤亡保险等业务处理上的不准确因素。加强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的效率,而且也能及时为医院党委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员编配、人才结构、年龄分布等动态信息,确保医院党委在人员调整和人才引进等决策上,更加科学合理。

3.继续做好探索研究,创新生活费规范化管理手段

生活费规范化管理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不断引入科学的手段,创新地应用最新的成果来解决生活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生活费规范化管理要求的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程序化、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子阳.浅谈强化生活费规范管理[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4):58-59.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效能监察监控企业内部控制

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是当代成功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对效能监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监督部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形式,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更好地发挥监控作用,维护企业利益,提高企业效益,是当前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内部控制与效能监察的联系与区别

1、内部控制与效能监察之间的联系

首先,内部控制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使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使企业各项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效能监察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从这一点看,内部控制和效能监察的重点都是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科学严密的制度,达到加强管理、规范运行的目的,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规有序地进行。

其次,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内控活动,企业按照岗位职责的分工不同,对员工进行授权和分配责任,并落实分解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通过内控活动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相联系,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效能监察是对监察对象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查处,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得以严格执行。因此,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效能监察,都是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通过内部管理纠正和遏制违规违纪现象,使员工活动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认识,确保决策层的指示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再次,内部控制通过对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发现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企业管理层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尽力地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促进企业朝着盈利目标和成就其使命方向持续发展。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以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造扩大建设的重点、难点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资金运作、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设备引进、劳动人事等方面选题立项,开展工作,达到为企业降低成本、挖潜增效、规范运作,减少漏洞,使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内部控制和效能监察的目标都是减少企业风险,维护企业利益,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2、内部控制与效能监察之间也存在着差别

虽然内部控制与效能监察在工作范围和目的作用方面有许多一致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它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包括内控环境、风险分析、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而效能监察是指企业的监察部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能力、工作效率和企业生产经营质量、运营状况、效益等情况开展的监督活动。

(2)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一环扣一环地完成一个流程。一个流程一旦确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流程。效能监察是强化企业管理、堵塞漏洞、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具有选择性和时间性,即在企业管理中抓住某个或某些突出问题选题立项,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管理成果。

(3)内部控制受“人”的因素的影响,是“人”建立企业的目标,并将控制机制赋予实施。企业所有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主动地维护及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效能监察是对监察对象(即对“人”)的执行法规政策、遵守规章制度、履行职责及其效率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员工行为,维护企业利益,监察对象的行为多数情况下是被动地接受监督。

二、准确定位,把握重点,积极发挥效能监察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控作用

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的一项管理工作,是包含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流程,但同时效能监察的监控作用又辐射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必须找准效能监察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定位,把握重点环节,创新工作思路,做到监督不替代、协调不包办、到位不越位,才能充分发挥效能监察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控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效能监察应以制度建设为基本,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发挥监督作用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改进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要规范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覆盖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它需要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该制度体系必须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如何干,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自觉遵守操作规则。这个体系控制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管理环节和内部各个岗位。但是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市场也不是稳定不变的,企业在顺应市场变化和不断变换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内控体系中曾经有效的管理制度可能会失效或出现漏洞。虽然内控建设本身就有监督的过程,但目前许多企业都聘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控进行监督,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环境缺乏细致的了解,对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不一定能及时发现。因此,靠内控自身的监督是不可能到位的,需要更有效的监督形式。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实质上就是监察部门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是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堵塞内部管理中存在漏洞的有效形式,是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所以,发挥效能监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是对内控制度的有力补充。效能监察在对内部控制监督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制度建设的监督,推动各方面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薄弱环节和潜在的管理漏洞。通过有针对性的选题立项,组织协调主管人、财、物的相关部门,不断制定修改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用制度的约束来推进生产经营管理民主决策,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公开公正,财务收支和产品销售有序受控等,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严细高效,内部控制制度科学严密。

2、效能监察应以过程监控为关键,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促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有效

企业任何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都不是由某一个岗位单独完成的,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工作流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梳理企业主要业务流程,对关键流程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点和控制缺口,通过强化相关部门管理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权限,使每个人都知道各自的岗位任务是什么、何时做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达到使管理的过程规范化,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但是各业务流程是否科学,潜在的风险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的风险是否已经显现等等。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控制,内部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同样需要监督。

企业效能监察能够在内部控制流程的过程监控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纵向监控,及时将监督结果向企业管理部门反馈,纠正内控流程中的失控环节,使内控活动严格有序地进行。

(2)利用效能监察的特有工作方式,组织各业务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相互配合、勤政高效的目的,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的监控。

(3)在对内控流程进行纵向跟踪监督外,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各流程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监控,对因管理不当、工作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回,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各流程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

3、效能监察应以对“人”的监督为重点,提高企业员工执行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自觉性

在任何企业中,人及人进行的活动都是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不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需要组织中的所有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自觉主动地维护和改善内部控制。它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层次较高,不仅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和谐氛围,而且要求员工都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能够自觉地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员工素质达不到内控体系的要求,无论是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还是价值观、道德标准,都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这就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正常进行,严重的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必须对企业的人及人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活动的正常进行。

效能监察就是对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能力、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情况开展的监督活动,正是对人及人的活动进行的监控。因此,效能监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针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某一个热点、重点、难点、弱点的工作流程或控制过程选题立项,制定监察计划和实施方案,深入流程的各个工作环节,对人及人的行事规则、行事程序、行事效率等进行监督,识别隐避的违规情况,及时发现越权操作和舞弊行为,分析潜在的舞弊风险,并提出整改措施和监察意见,使失职、渎职、、错误决策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遏制,促使员工正确履行岗位职责,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和健康愉悦的员工心理,为企业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三、发挥效能监察对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企业决策层对效能监察在内部控制中的监控作用的认识

长期以来,决策层一直在寻找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更好方法,内部控制的实施将企业实现盈利和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最小化。决策层希望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万无一失,但其实内部控制也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它还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创新。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可以对内控体系中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做出效能评价,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协助决策层在内控体系建设中不断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效能监察工作已经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党务工作的层面上,它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深入到工程、财务、采购、销售等多方面经济领域开展工作,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堵塞漏洞、挽回经济损失的有利助手和企业利益的捍卫者。因此,决策层在加强内控管理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效能监察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效能监察工作多给予关心和指导,让内部控制与效能监察双管齐下,使企业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2、效能监察人员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学习,不断创新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效能监察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管理的认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掌握内部控制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将效能监察与内部控制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拓展效能监察工作思路,利用效能监察的工作优势,站在效能监察为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的高度,积极出谋划策、组织协调、参与实施、严格把关,强化对内控制度的过程监控,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3、企业应增强对效能监察人员的培训,掌握多领域知识

现代企业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中,财务报告不再只是数字,物资采购不再只是价格,产品销售也不再只是市场,这其中都涉及到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一个新名词――“舞弊”。

舞弊现象就和生产经营一样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监察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担当反舞弊的重要职责,特别是效能监察工作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有权对涉及企业效益、效率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监察。因此,必须对效能监察人员进行多领域的知识培训,掌握财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技术、反舞弊等业务知识,关注多侧面的信息,了解多方面的专业,才能在效能监察中及时发现舞弊问题,准确分析舞弊风险,有力制止舞弊行为,为企业把好关、服好务。

4、效能监察要处理好自身的监控和被监控关系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4

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体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运动规律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对流动资金、资产进行计划、控制以及核算与分析,旨在保证企业运行的顺利,实现增值目的。在现阶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资金、资产以及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财务管理与内控建设目的具有一致性,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经济活动首要地位,但内控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发挥机制。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各项财务决策、预算、分析、评价等方面受内控制约。另一方面,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内部控制建设包括财务管理环节。由此可知,必须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内控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作为社会资源在企业配置的优化程度,与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表现息息相关。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改善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不仅是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节能增效的必然途径。为此,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在经营管理上的成败。

1、企业对资产的管理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来提供支持和保证

一个企业,特别是现代化的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组织和有效管理,必须对其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资产进行有效内部控制,并通过财务制度的建立,来明确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往来,并做到积极有效。

2、企业对资金及资金安全的内部控制同样需哟财务制度做保护

各类资金,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内,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在其内部控制中主要表现在对货币资金的收、支及各项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等管理活动中。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使得企业在经济业务中明确各职能部门及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分工,确定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既是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前提,也是保护企业资金和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分析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财务管理占核心地位,而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财务管理依赖于内部控制。具体而言,财务管理活动内容集中于经济活动事中控制上。财务管理不断总结企业的决策,分析其合理性以及风险性,进而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实现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行动的整合,是经济活动监督、调节、控制等诸多措施的总和。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关键作用对企业资金、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筹集与使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般而言,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其内控主要有七个实施方式:第一,组织构架控制管理。依据内控要求,完善组织结构,分解内部职能,设置专业线管理部门,明确其岗位、职责,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执行与审核职务、记录职务、保管相分离,集团公司部门与各级公司部门施以岗位分工制,满足牵制要求;第二,授权批准管理。明确部门授权界限与责任,确定业务授权批准程序,构建事后检查制度,确保工作质量;第三,全面预算控制管理。编制财务预算,予以授权,预算管理办公室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控,保证预算严肃性,各专业及时调整预算实际情况,进行滚动预算管理,遵循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反映异常现象;第四,资产控制管理。定期清查盘点实物资产,保证实物资产与财务系统账面相吻合,全面控制设备采购、保管;第五,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结合关键业务与控制点,对营销费用、设备代维费等进行监控,评价成本效益;第六,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结构合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避免举债过度,规避财务风险;第七,审计控制管理。对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完善审计报告,保证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在当今信息化的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离不开管理体制创新,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岗位权利和责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联通公司有效规范工作流程,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目标,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良好的组织架构必须以执行工作指令为使命,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优化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保障内部控制的顺利实行。切实加强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重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公司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公司员工的执行力,重视集体主义精神建设,实现公司内部控制最高境界;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保证内部控制的效率,强化审计工作,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控。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健全公司内控制体系,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相应的经济责任,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实施财务集中管理。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主要手段,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就要做好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创新预算管理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管控机制,提升业绩保障能力。提升成本科学管控水平,提高成本费用支出效益,全面推广准利润中心管理,逐级落实效益观念,优化业绩考核体系,发挥绩效导向作用。在公司资金管理中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建立科学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在全集团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应用财务信息化实现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实施科学决策,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公司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

在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中,财务活动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必须正视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基础地位,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能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加强企业结构治理,有利于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促进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相互制衡,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奠定长远发展基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一、制造业及其内部控制现状概述

制造企业指通过一系列专业制造手段将制造材料转变为各种消费品的企业总称,汇总而言就是我国当前的制造业。自我国改革开放起,制造业就在我国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经过数十年的资本积淀发展,在我国当前发展的经济环境中起着重要地支撑作用,虽然我国正在向第三产业所挺近,但是经济中心仍然停留在制造业中。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新常态大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的不断细化和竞争地日益增长正在从外部环境向制造行业整体施压,在此环境下制造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向内部要效益,以保障制造企业内部运转围绕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在维持企业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竞争力和更多的市场份额。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营原理是通过经济单位在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完善组织形式,健全岗位职责与岗位监督体系等形式来保证单位内部整体经济活动的可控性,以此来辅助管理者进行管理,并保障管理层的意识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贯彻,是保障单位经营活动经济性和效率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制造行业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加强完善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相关的制度正在制造业内不断建设完善。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内部控制已经逐步成为管理层的统一认知,并制定出相关制度及规章来保障其实施,依笔者观点而言制造业的内部控制在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实施环节,并不是说管理层在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已经再无研究意义,而是相比较而言在当前环境下实施环节的问题更严重,所以在下文中笔者会更倾向于对中基层进行内部控制活动分析。

(一)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制衡

内部控制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原理就是内部制衡,通过内部各岗位之间建立制衡的责任理念来保障日常工作的有序稳步推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内部岗位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制衡关系,或是基础制衡关系被人际交往所影响,效果甚微。内部职能机构设置不合理,达不到内部控制制度关于部门岗位制衡的预期,丧失了基本的内部控制基础,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一般。第二点内部控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岗位责任制度存在漏洞,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甚至难以落实到一个部门,发生相关问题时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难以落实,只能通过损益类的处理自我消化,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忽视岗位责任制度。

(二)财务控制能力没有得到加强

在制造业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不可能脱离财务部门,原材料的入出库、生产直接人工的核算与筹集制造资金所耗用的资本等都是财务部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可以说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体现形式。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本应成为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在实际内部控制工作中会计资料所发挥的作用却极低。究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制造业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部分制造业为各种不法目的而伪造经济活动进行虚假记账,造成会计资料脱离实际经营,即使存在内部账外账也得不到认可,难以将其作为内部控制资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的拿不上台面。二是成本管理过于疏松,无论是在成本的出入库管理还是在公共制造费用的分摊方面都存在极大的纰漏,制造企业内部收入与成本无法配比,基础资料难以得到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就难以进行,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

(三)内部控制中监督管理等岗位职能性较低

制造业企业因为其行业特性,往往是持续性的运转,也就注定了其资本回收期的无限延长,而且其生产经营活动也随着其产品的增加而逐步复杂繁琐,所以在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无论是出于监督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还是其他,都会在内部设置内部监管部门,而这也是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较为直观的体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审计监管的部门无法为企业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其工作很难获得管理层的重视和认可,且其工作又与其他各部门的利益需求相冲突,导致其工作难以获得基层各部门的支持,种种原因叠加到一起致使制造企业内部监管部门的职能难以实施,而缺少监管又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化保障的推进,直接降低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质量。

三、完善制造业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一项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贯彻必须有一套严谨的制度化框架做保障,所以在制造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中首要的就是要认识到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并结合制造业企业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依笔者角度而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第一步应该是制度化的建设,因为制度永远是进行管理活动的保障,一方面可以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有据可循,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无法;第二步才是从企业内部管理文化氛围入手,集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的宣传与内部控制责任化奖惩制度于一体,为内部控制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贯彻奠定思想基础;第三步则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构建内部控制框架,通过建设内部部门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制衡,加强监管部门职能等方式,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此保障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提升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地位

在过去的数十年发展历程中,制造业的管理模式一直在改变,但是财务部门的地位却一直没有被撼动,而且逐步在“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这点应该为企业管理层所认知,并将之与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此之前,制造业的管理活动中有一个很尴尬的现象,管理层脱离基层生产,难以把握住企业发展方向,而处于基层管理的工作人员认得清发展方向却难以获得支持,导致制造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管理与生产难以有效协调。在会计只能逐步走向管理层时,这种现象会被逐步改善,因为会计本身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对基层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汇总来实现自身职能的岗位,可以接触到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工作者,并可以在其中获取到大量信息来分析研究内部控制管理活动及其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制造业企业想在内部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必须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框架,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及职能。在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内部监管部门划分为监事会直接管辖,协助监事会进行审计监督等工作,但是在笔者认为如若将监管部门划分到董事会直接领导,一方面董事会是企业管理的权力部门,而监事会虽亦为上层领导部门,但权力却不及董事会,将内部监管部门转到董事会下属不仅可以方便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还可以向企业员工表达管理层强化内控的意识;另一方面董事会领导内部监管部门也可达到跨越监事会和经理人直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目的。另外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要在内部监督管理专业素养竞争方面入手,以审计部门工作为例,企业可以通过奖惩并施的方式引导审计工作相关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素质,避免因缺乏业务知识或对准则制度误解而影响审计结论,以此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在专业领域内的绝对话语权,进一步保障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在当前环境下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工作中却出现诸多的问题,内部控制在工作中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所以依笔者之见,必须要在根本上改变内部控制原本存在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度化建设与理论化宣传等多方面举措共进的方式深化完善内部控制模式,特别是在财务相关岗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更应投入高资本,以此满足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需求,确保企业稳定高速发展。

作者:潘小飞单位:优泰科(苏州)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俞小康.浅析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6

一、现代内部控制概念及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者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控制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管理当局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设计的自律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由五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由反映最高管理当局、董事和企业所有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态度的各种控制行为、政策和程序组成。内部控制结构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完成的,为企业提供了自律架构,树立员工的控制意识和企业文化的氛围。企业的诚信原则、道德价值观、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等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2.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受制于企业的经济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环境等因素,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销售、财务等指标结合起来,以使错误和不合法行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

3.信息与沟通:指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能够取得在执行、管理、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交换。

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管理当局为保证管理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任何企业都可能有许多这类的政策和程序,但一般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职责分工、授权与批准、充分的凭证和纪录、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独立检查。

5.监督:监督活动是有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设计和运行效果进行经常或定期的质量评估,以确定内部控制结构是否按照既定的目的运行,以及对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修正。对内部控制监督所需的信息,来自于多种渠道,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报告、有关控制活动的例外报告、有关管理机构提交的报告、经营人员的反馈信息以及顾客对账单费用的意见等各个方面。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效果,归纳有四个目标: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

2.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和及时提供。

3.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4.保证各项法律和规范的遵守,以使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三、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

内部控制只能为企业达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因为内部控制还有其固有的局限,管理当局在制定内部制度时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及许多对于内部控制本身就无法控制,例如:

1.内部控制只适于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活动,而不能对特殊的、非正规的业务活动(例外事项)进行控制。

2.内部控制可能因企业员工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或误解上级指令而失效。

3.内部控制还受到控制成本的限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立的成本不应高于因舞弊和错误所造成的可能损失。

4.当企业员工相互勾结、内外串通共谋时也无法控制。

5.当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不能正确使用权力时无法控制。

6.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变化,使内部控制削弱或失效。

尽管管理当局力争取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但由于上述及其他限制因素存在,内部控制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存在着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关系。

四、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

1.企业管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甚至把内部控制制度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而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高度来考虑。

2.有的企业虽建立了财会规章制度,但仅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而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3.忽视财务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的作用。有的企业没有财会部门的稽核,有的内部稽核不规范,未形成制度。

4.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比较麻木,内部管理缺陷视而不见,使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发现和解决。

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会计法》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当前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有:授权审批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审核监督职务。

在内部牵制中,必须对关键岗位采取工作轮换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牵制的效果。工作轮换制是指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履职时间。对关键岗位应轮换频繁一些,次要的岗位可少一些。从轮换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出制度的缺陷、管理的缺陷,如会计人员的委派制和轮岗制的结合。

(二)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结合企业实际,严格按《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设立财务控制的程序和岗位、稽核监督的办法。

(三)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制度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企业较多地强调发展生产,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内部管理。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的关系,轻视内部稽核作用,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稽核部门不能创造效益,还要占用人员编制,增加经营成本,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内部稽核制度建设。

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案例表明,一些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没有严格执行制度,缺少内部稽核制度。

(四)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7

在国际社会中很早就提出了公共经济管理一词,主要是针对国家经济管理和人民生活进行的分析,这一理论的提出旨在将人民生活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对于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很多学者都认为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主要强调地是公正性,对于人民生活福利的分配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政府部门要对所有社会成员负责,要将公共权力和资源合理分配,从而制定详细明确的实行方案。随着民生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地人开始注重到自己的利益,改变了传统思想观念,这也就推动了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制定了详细的政策,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医疗及教育等众多问题,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中都作了详细介绍,也为我国民生政策的出台指明了方向,首先要将人民需求作为重点,制定合理计划,在公共管理部门建立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将原有资金有效利用起来,成立公共监督管理部门。

2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的关系

2.1公共经济管理对改善民生的直接影响

近些年由于政府部门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视,越来越多地惠民政策在颁布实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很多人民都有了自己的积蓄,摆脱了原来的生活困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剧了贫富差距,随着物价的上涨,很多人民都开始上不起学,住不起医院,人民生活福利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变,这主要是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人民正常生活供给,对于经济市场的约束力不足,久而久之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信誉就会逐渐下降,人民对政府部门失去信息,所以公共经济管理直接影响着民生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政府部门要将民生问题落实到个人,不要只是形式化,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2.2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协调作用

对于我国民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公共经济管理,在公共经济管理中我国目前经常会出现责任人不明确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分工比较混乱,容易造成的问题出现,使人民群众对于公共管理部门的信任降低。政府要想将公共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先要建立有效地市场机制,通过一些政策对公共管理部门的资金分配进行监督,合理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3公共经济管理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

由于近些年我国国家政策的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政府都开始进行补贴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必须要经过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支出,所以说公共经济管理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变幻莫测造成了许多风险的增多,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就对这些经济风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于市场资源配置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保证了公共产品的正常供给,同时也为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增强了权威性。

2.4完善公共经济管理制度

随着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应该首先将民生制度和公共经济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对于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财务支出做好监督管理,要确保每项资金投入的合理性、有效性,要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地医疗、教育问题提高重视,要对群众生活中所遇到地困难进行帮助,从而改善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5公共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规律,同样对于一个国家的管理也需要法制化制度,法制化制度的执行是公共经济管理部门存在的前提条件,要对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要让其深刻明白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才是政府服务的对象。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于公共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监督和约束,要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要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了解清楚,这样才可以制定最好地改革方案,才能在民生问题上得到改善,要秉公办事,时刻站在法律法规地角度去看待民生问题。

3结语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控建设作用关键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体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运动规律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对流动资金、资产进行计划、控制以及核算与分析,旨在保证企业运行的顺利,实现增值目的。在现阶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资金、资产以及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财务管理与内控建设目的具有一致性,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经济活动首要地位,但内控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发挥机制。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各项财务决策、预算、分析、评价等方面受内控制约。另一方面,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内部控制建设包括财务管理环节。由此可知,必须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内控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企业内控建设概述

1、内控科学内涵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是关键手段,有助于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保证各项政策方针的落实,维护财产与物资的完整,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规避各种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来讲,内控对员工行为具有规范与约束作用。具体而言,由于企业内控目的不同,因此内控主要分为两种,即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效把控经营风险,预防舞弊行为的出现。立足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具有调整性以及牵制性。内控经由各项制度、规则以及程序间的相互牵制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风险防范作用;第二,具有全局性以及广泛性。内控建设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程序、方法等各个方面,渗透于企业经营全过程中。

2、企业内控建设意义

内控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涵盖各项决策、反馈等环节。内控应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吻合,并与企业实际发展要求一致,员工必须要执行,确保岗位、职责设置的合理,使企业成本费用与效益保持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性,确保资产安全以及经济信息的可靠。具体来讲,主要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企业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遵循内部规章制度,构建管理办法以及控制措施,经由授权与复核等相关程序,监督企业经营方针,实现经营目标;第二,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分析市场竞争情况、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反映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以及报告,加工各项会计信息,从而为企业预测以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第三,保障企业资产增值。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员工职责,积极宣传文化建设,树立员工主人翁精神,能有效避免舞弊行为的出现,保证资产安全,提高利用效率;第四,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创新业务流程,完善内部工作机制,促使其形成一套相互检查、制约以及监督的管理体系,保障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运行,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五,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通过岗位分工等手段,提高企业管理功能,及时将会计信息反馈给企业管理机构,施以整改措施,保证企业按既定方向进行,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分析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财务管理占核心地位,而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财务管理依赖于内部控制。具体而言,财务管理活动内容集中于经济活动事中控制上。财务管理不断总结企业的决策,分析其合理性以及风险性,进而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实现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行动的整合,是经济活动监督、调节、控制等诸多措施的总和。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关键作用对企业资金、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筹集与使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般而言,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其内控主要有七个实施方式:第一,组织构架控制管理。依据内控要求,完善组织结构,分解内部职能,设置专业线管理部门,明确其岗位、职责,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执行与审核职务、记录职务、保管相分离,集团公司部门与各级公司部门施以岗位分工制,满足牵制要求;第二,授权批准管理。明确部门授权界限与责任,确定业务授权批准程序,构建事后检查制度,确保工作质量;第三,全面预算控制管理。编制财务预算,予以授权,预算管理办公室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控,保证预算严肃性,各专业及时调整预算实际情况,进行滚动预算管理,遵循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反映异常现象;第四,资产控制管理。定期清查盘点实物资产,保证实物资产与财务系统账面相吻合,全面控制设备采购、保管;第五,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结合关键业务与控制点,对营销费用、设备代维费等进行监控,评价成本效益;第六,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结构合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避免举债过度,规避财务风险;第七,审计控制管理。对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完善审计报告,保证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作用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财务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与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具备广泛性、全局性、牵制性以及调整性。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可以有效融入其他管理模式中。由此可知,财务管理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选择。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财务活动处于核心地位,财务管理贯穿始终,内部控制使其作用机制。具体来讲,财务管理集中于事中控制中,对企业投融资以及长期决策分配、股利决策分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财务管理规划企业决策合理性与风险性,通过制定各项决策、预警以及评价机制,进而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与资源,内部控制起着奠定基础。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安全问题突出。企业在预算编制时,量化财务指标。使其深入内部控制环节中,规划财务活动,最大限度地避免弊端的发生。此外,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预测、分析、决策以及评价手段受内控制约,有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具体来将,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上。

1、强化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内控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在发展要求,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内容,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资产保值、增值,进而实现经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借由内部控制建设,强化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与高效运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完善企业内控建设。

2、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建设

不断改善企业结构治理,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完善其控制与监督职责,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在现阶段,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讲,当前诸多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信息出现不对等现象,导致企业存在严重的经营管理问题,公平与效率失衡,相关利益方责权失衡。面对这种现状,强化财务管理,获取高质量会计信息,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改善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3、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

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不断健全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通常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以及汇总都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强化财务管理,可以如实反映这类会计信息以及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概况,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弊行为,规避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4、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构建防腐败管理机制

不断健全企业惩治与预防机制,对重点环节以及重点部位的权力行使行为进行有效地制约以及监督,优化企业内部制约体系,完善重大项目安排计划以及资金使用方式,强化财政资金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有效率。此外,不断完善资本投资决策约束机制,制定重大投资项目论证机制,健全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体系,构建全方位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构建防腐败管理机制,主要把控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权力的制约机制;第二,责任的追究机制;第三,重点监管机制。基于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有助于健全防腐败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进一步提升财务整体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防治腐败行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有助于保证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内控环境,健全内控制度,构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强化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以及绩效考评等方面的控制,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加强监督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缺陷,贯彻落实责任制度,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妤.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2(26).

[2]杨晓璐.试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2(24).

[3]万春梅.财务精细化管理驱动下的保险公司内控模式研究[J].商,2012(17).

[4]李薇.浅谈如何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J].财经界(学术版),2013(07).

[5]何召滨.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6]叶映兰.寿险公司财务管理运营机制研究―组织、控制与系统[D].武汉大学,2010.

[7]张明杰.提升企业财务内控力度的措施与方法[J].现代商业,2011(11).

[8]易凡炀.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事宜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各大商业银行业极为注重财务管理状况的扭转,在国内银行业同业竞争越发增加,外部冲击越发明显的情形下,依托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带动自身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更是成为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共识。长期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优势性地位明显,市场红利影响下其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积极性不足且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也并未对总体发展产生明显影响,但这并不意味商业银行取法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必要。

一、城市商业银行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新时期下单一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多变,数量较多,财务管理压力逐渐增大背景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众多意义。财务管理之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背景下,财务管理之于商业银行的意义更加显著。首先,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与众多经营发展行为相关的管理活动,其开展好坏将对于整体的公司管理结构与治理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其次,较好的进行财务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中,管理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影响指标,国内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均已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较好的财务管理能力也能为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提升及发展做出贡献。

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当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到位这一具体问题,部分商业银行所进行的财务管理中忽视对于成本的管控也导致实际财务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组织,但部分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中往往不会对于成本管控事宜给予过多关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较为散漫的意识以及经营成本管控上的忽视都导致财务财务管理成本与财务管理成效间失衡现象严重。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众多且财务管理需求相对较高,这一背景下对于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忽视也导致财务管理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高成本的财务管理支出并未转化成财务管理收效也导致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效率无法获得提升并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整体管理的调整与优化产生了不利影响。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环境下,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务核算无法面面俱到,成本控制上出现的系列问题得到不及时发现也会导致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压力逐渐增加。

(二)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城市商业银行中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类型,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城市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存在着的这种不明确意味着单位生产经营周期内财务管理活动在开展上的方向性模糊,而财务管理方向模糊背景下系列财务管理尝试也无法较好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做出贡献。尽管城市商业银行大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然而国有控股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中依然有较多的国企行政化色彩,财务管理处于这一组织构架和管理结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具备较多盲目性。此外,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下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实际压力会不断增加,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对于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的突发性调整更是会导致财务管理活动与财务管理目标达成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中得不到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予以指导和规范,这也是极为普遍的问题表现,财务管理作为一项贯穿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一旦其缺乏行之有效财务管理制度的支持便会在实际管理活动实施时面临很多阻力。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大多在实行一种分层式管理,各项管理事宜间虽然具有密切联系但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城市商业银行所进行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下所进行的活动,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本身财务管理活动实际甚至与总行所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间存在明显不兼容的状况。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众多且组织构架过于庞大,单纯的依靠共性明显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个性差异明显的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进行指导与规范并不可取,而某些财务管理制度中部分内容过于笼统与陈旧也无法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四)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不完善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不完善也是其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缺乏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下,部分财务管理问题不仅无法得到及时发现与改正,更是容易造成财务管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从而引发系列财务风险或危机。近几年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均进行了系列内部控制能力提升尝试,但在财务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实际效果达成上并不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的评估与监督重点依然停留在职工绩效之上,财务管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更是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付出评估与监督成本对于其实际开展状况予以掌握。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尝试,然而这一偶发不仅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甚至会对正常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产生影响。

三、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将成本控制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之中

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将成本控制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实践活动之中,依托思想意识层面的转变去带动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能为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城市商业银行结合实际对于财务管理成本支出进行预算和规划,明确财务管理相关资金的使用原则,使用规模,避免散漫的财务管理风气对于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产生过多负面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内部财务管理成本的控制也需要做好财务管理部门建设等工作,在财务管理部门建设中将成本管控理念进行普及和推广,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管控理念,依托财务管理部门将成本控制理念下各种对节约成本有利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进行内部扩散与传播。城市商业银行在内部更是要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对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财务管理素养予以提升,依托科学财务管理理念去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也能为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做出贡献。

(二)结合实际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视财务目标确立的相关事宜,特别是在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影响极为显著的背景下,避免财务管理目标确立不当而对于财务管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也应当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革中的阶段性工作之一。建议商业银行在确立总体财务目标方向性正确的基础上赋予基层城市商业银行更多的财务目标确立权利,将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目标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运营实际相互联系起来,充分释放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正向影响。在保障财务目标居于财务管理主导性地位且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这一基础上,城市商业银行业应当引入财务目标调整机制,结合生产经营变化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动,科学的对财务目标进行微调。避免机械而僵化的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形成束缚与制约。

(三)优化现有财务管理制度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与财务管理制度具有密切联系,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要从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着手。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制度与一般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间具有一定相似性,但金融服务机构这一特性也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具备一定特殊性并与实际财务管理需求间保持协调。建议城市商业银行在对财务管理状况,财务管理资源以及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做出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重新对现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调整与丰富,及时删除不合时宜的制度要求并将引入新的内容对财务管理制度予以丰富。其次,城市商业银行更是要以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为中心积极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配套制度建设,诸如财务清查制度,财务人员考核制度的存在都将大大便捷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与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完善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

完善财务管理的评估与监督体系同样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缺位这一情形下,依托评估与监督体系对于财务管理中的散漫风气以及不当措施进行纠正也十分必要。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将一般性企业的Kpi考核机制引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之中,并对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估。在财务管理评估中重视财务管理责任制的确立和实施,保障各部分财务管理活动都能由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对员工激励机制进行调整,对于财务管理状况较好的员工个人给予一定激励,而对于评估不达标的财务管理主体也要给予一定惩罚。依托评估与监督体系对于阶段性财务管理成果予以掌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调整也是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稳步提升的内在要求。

四、结语

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于市场开拓及客户关系维护等于企业利润增长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其更是要对财务管理这一一般性管理活动开展给予重视。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具备及时进行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能力与现实可能,及时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与解决也是其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一般流程。商业银行更应当将财务管理改革作为整体改革中的一部分,将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作为一种常态化改革工作坚持下去。

作者:王荣单位:桂林银行柳州分行

参考文献:

生活部管理制度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查找整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把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副职领导“一岗双责”制,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活动主题

“落实责任,防范事故,保障发展”。

三、活动目标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二)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伤亡事故。

四、活动时间

从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用1年时间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

五、活动内容

(一)组织学习。

1.学习内容: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要重点学习、同志及省、市主要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省安全生产条例》、《*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25号)、《*市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成府发〔20*〕16号)、《*市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成办发〔20*〕106号)、市安监局《*市安全生产警示谈话制度》(成安监〔20*〕10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组织观看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片。

生产经营单位要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16号)、《*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25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组织观看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片。

2.学习方式:采取政府常务会、行政首长办公会、企业主要负责人办公会等集体学习的方式进行。

3.学习时间: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不少于24学时;生产经营单位不少于32学时。集体学习时应做好笔记和会议记录以备查验。

(二)对照检查。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对照检查,着重分析查找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思想认识方面:是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把安全生产纳入本地、本部门(行业、系统)、本单位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2.责任落实方面:是否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3.监管力量建设方面:是否明确或建立了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督管理队伍;是否为安全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手段和条件。

4.日常监管方面: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的基本工作制度和台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否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落实整改。

1.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局(处、科、室)负责人的安全监管责任及职责;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公司(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及员工在内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健全包括政绩(业绩)考核、目标管理、评先评优、警示(告诫)谈话、问责追究等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推进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全员齐参与。

2.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要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及职能职责,安全监管人员数量要与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村(社区)要建立包括村(社区)干部、安全协管员等在内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为安全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装备设备和办公条件,确保安全监管力量相对稳定。

3.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制度及相应的工作台账。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论证、评价和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检(维)修制度,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制度,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消防、运输、储存、防火等其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相应的工作台账。

4.确保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各牵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确保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由市公安局牵头,整治、规范摩托车交通安全,构建全市摩托车交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适时组织开展易燃易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专项整治,杜绝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由市经委牵头,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工作,确保新建化工项目一律进入化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加快推进现有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制定出台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安全生产监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规范工业集中发展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由市交委牵头,组织开展打击客货运输车辆、船只非法营运专项行动。由市安监办牵头,组织开展打击危险化学品非法从业专项行动和非法制售烟花爆竹专项行动。由市国土局牵头,组织开展打击无证非法开采矿山专项行动。由市规划局牵头,组织开展打击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由市质监局牵头,组织开展打击违法违规使用锅炉等压力容器专项行动。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市“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安监办主任任副组长,市安监办、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国资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农委、市林业园林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旅游局、市城管局、市房管局、市政府目督办、市交管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总工会为成员单位,负责督促指导并组织实施全市“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检查考核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办,负责全市“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统筹协调和日常有关工作;检查考核组由市安监办牵头,市国资委、市经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委、市国土局、市质监局、市政府目督办参加,负责全市“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督促检查工作。

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督促指导并组织实施本区(市)县、本部门(行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

(二)检查考核。

1.检查考核分工:市检查考核组负责对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考核;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行业、系统)所属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考核;各区(市)县政府负责对本区(市)县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及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考核。

2.检查考核方式:日常检查考核与集中检查考核相结合。日常检查考核内容为组织开展活动的动态情况及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集中检查考核采取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评议打分等方式,主要内容为落实整改、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情况。检查考核细则由市安监办负责制定。

3.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取消其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单位)评选资格。

七、活动要求

(一)周密安排部署。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行业、系统)、本单位的活动实施方案。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活动方案于2009年1月20日前报市“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央、省属在蓉企业和市属重点企业的活动方案于2009年2月28日前分别报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市安监办和所在区(市)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二)强化督促指导。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的监督检查;市、区(市)县安监部门要统筹协调,牵头做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要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教育,在本地、本部门(行业、系统)、本单位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的局面。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充分发挥好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