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培训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8:21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1

[关键词]农机新技术培训现状对策

农机新技术培训是指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农业所需要而提供新的农机技术,包括使用新的农机具、现代农业设施以及采用新的农机经营、管理理念等,是农机部门进行服务农民的核心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水平和科学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转变观念,采取科学合理措施进行农机新技术培训是农机技术培训部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农机技术培训部门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创新力度,增强培训功能,提高农机技术培训水平,为实现我国现代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工作现状

目前,在我们农机技术培训过程中,除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规范培训外,其它新技术、新机具大多采用图片展览、间或召开小规模现场演示会的方式进行农机技术培训、推广和宣传,让农民在参展或参会的过程中有限地了解到最新的农机技术,并形成对新农业的基本理念,从而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农业的新发展。此外,在关于农机新技术培训中,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的内容如下:

1.培训能力相对薄弱

当前,由于传统培训体制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培训手段和设施都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教师及相关的教学资源,相对规范和完善只有拖拉机驾驶业务培训和初级农机修理工技能培训;在培训模式上,传授的形式仍过于简单,由于缺乏必要的教机教具,大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农民被动接受,致使农民对新技术仅保持在了解层次;对于现代农业应用的先进新技术和新机具,缺乏及时的技术传导和培训,使农民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应用技术,导致农民的生产技术落后,并在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上大打折扣。

2.培训内容单一

我国农业相对前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不仅仅强调粮食生产,而是形成了以种植、养植、加工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工程。然而,农机新技术推广大多仅限于农作物的种植方面的指导,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很少涉及,使整个培训内容单一,缺乏实际意义。

3.培训经费短缺

《农业技术推广法》虽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保障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农机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培训工程,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重视,但需要考虑的经费限制,政府仍不能给培训更多的支持,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培训尚处于试点阶段。地方政府不能给于足够的重视,导致培训展开困难。

4.农机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农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农机技术人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学习新的知识,保持所掌握技术的先进性。实际上,农机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学习技术,仅有的深造机会也只能学到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广大的在职农机技术缺少有效的培训机会,导致农机技术人员素质偏低。

5.对外联络能力较差

农机培训必须紧密结合外界的发展,做到培训内容即为当今最为热门技术内容,保证所推广技术的实用性。但是,目前培训内容多为内部推广员进行单方面的教授,缺乏与外界联系,很少部门能进行外聘专家进行最为先进技术的讲解。为了使培训机构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应积极坚持与外界沟通的政策,多联络有先进思想的专家进行指导。

二、加强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

1.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投入

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依次将培训工作和经费切实纳入地方县级以上农机主管行政部门的年度预算中,杜绝克扣、截留、挪用培训,为开展基层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一是积极推进政府鼓励、补贴政策,帮助农民获得最为实际的利益;二是加大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获得更多的资源进行培训。

2.强化硬件建设,创建培训示范基地

积极推广培训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农民展示最为实际的例子。通过强化硬件设施,让农民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更为的坚信,并能够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利益。在创建的示范区内,要以最为贴合实际的方法,展示给当代农民最需要的技术,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渴望程度。培训示范基地要坚持以农民为根本,为农业发展做贡献的基本原则。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素质

在农机技术推广、培训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农机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采取多渠道让农机技术人员学习的最为实际的技术知识。对于农机技术人员也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每一位农机技术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培养体系,帮助其在工作中形成专有的工作特长。为了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素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多开展培训课程,并帮助其在工作之余接触更多的农业、农机知识。

4.更新培训观念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治经济,既然有竞争,就存在优胜劣汰,这就需要我们培训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训新理念。以符合实际要求为指导,实现培训观念的转变,进一步使新技术应用培训趋于有效化和体制化。

5.加强合作办学

在进行提升培训能力的过程中,要完善与农机、农业各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培训工作社会化和多元化。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精心实际调研,从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寻找进行提高业务水平的新方法,并根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在培训中采用更为具体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帮助农民获取最符合农业发展的技术;(2)严格把握进行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所展开的培训要与外界积极沟通,并以合作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强调培训内容。邀请相关专家给予培训上的指导,不断的规范培训内容和形式。

6.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搞好信息化服务

一方面,加强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服务,形成平台化的信息化服务教授模式。农机化信息网络需要结合各种媒体进行相应的宣传,构建出有特色的信息网络,进而更好的进行信息化服务;另一方面,做好信息报道工作。要以传媒为途径,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加强信息指导,定期制作节目,传播各类农机新技术信息,为农民送上致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2

关键词:教育网络;教育体系;技术培训;培训方法;培训质量

近年来,农村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及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加快农业发展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如下问题,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一个统一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镇、村两级在农民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搞好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天网”单向接受信息已无法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实现远程教育“天地网”合一,为贫困地区农村官大群众浏览时事新闻、获取科普知识、搜索致富信息等提供便捷渠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入互联网络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培训,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素质。一是多渠道选配管理员。要求各乡镇从在职党员干部中选派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工作人员接受系统培训,作为网络技术骨干管理员;二是多方式培训管理员。将电脑基本操作知识、网络技术、远教系统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以及网上冲浪等内容纳入骨干培训。培训结束后,充实到农村网络技术人才队伍中,抓好本村网络建设工作;三是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理论授课与观看电教课件、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操作、现场疑难解答与电脑公司实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农村网络教育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育网络主要有:正规教育、推广普及教育、其他教育三个方面。根据农村教育网络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属于推广普及教育,是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成人教育,是以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教材,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主要涉及的部门有农业、畜牧、农机、林业、科技、新闻媒介、企业以及镇、村两级组织,其中尤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因此,应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一)培训任务。

通过培训,一是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促使农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转变;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使青年农民掌握进城务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有效的进入城市并融入城市;三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培训内容。

一是公共课内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等培训;如《农业法》、《劳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宪法》、《民法》、《治安处罚条例》、《安全生产法》;二是专业技能内容: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科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三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车辆修理等,以失地农户为主,而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重点是专业技能培训。

(三)培训对象。

主要是乡村干部和18~45岁的青壮年农民及失地农民。

(四)培训层次。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县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1)学历培训:主要对象以村、社干部的执政水平和带头致富的能力。(2)专业技能培训。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我县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和各镇特色,开展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解决现有务农人员的技术盲点。该项培训涉及面宽,属于农民的普及培训,要按照就近、不离乡、不离岗的原则开展培训,由农村各局和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②“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是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是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开展农民培训,培养骨干农民,由农广校、各镇成教办负责。③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由农业、畜牧、林业、科技、技术监督等部门负责,指导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号企业,开展如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等培训。

(五)培训方法。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冬春两季,按照“切合实际、形成多样、先进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短期知识培训为主。①短期培训。依托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广校,根据各镇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短期培训。②中长期集中培训。依托区农广校、党校、会计培训中心、各镇成教办,重点是村、社干部学历培训,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等职业技能培训。③委托培训。与大专院校协作,委托大专院校举办脱产培训。④农业远程培训。依托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组织材料、资料、录像带等开展农业远程网络培训。⑤现场观摩、参观考察、经验交流、以会代训。在重要生产时节,通过召开生产现场会,组织农户参观考察、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培训技术骨干等形式,进行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服务能力的农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教育培训行动,着力建设三支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思想坚定、决策科学、作风正派、执行有力、管理有方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建设一支结合实际、学风优良、技术过硬、支撑有力、指导有方的技术人才队伍;三是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

2009年培训任务:培训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技术推广、教育培训、质量管理等人员20人次,培训拖拉机手40人次,插秧机手22人次、收割机手200人次、新购机农民350人次、拖拉机机主及驾驶员(安全教育)300人次、农机维修人员25人次。

三、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一是镇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技术推广、教育培训、质量监督等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二是农机专家、乡镇责任农机员;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手及农机修理从业人员。

培训内容:围绕本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和近几年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针对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和重点技术推广的需要,着重对农机管理(监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及有关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突出本地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等内容,重点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油菜机械化收割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

四、培训方式

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类别,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办班、专题讲座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集中办班主要是在县级集中办班培训;现场实训主要是对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机维修人员和农机大户等,通过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实训,提高其生产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是农业(农机)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镇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争取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教育培训大行动顺利推进。

(二)制定方案,突出重点。县农机监理站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落实培训责任。要围绕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重点抓好农机管理(监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稳步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

(三)精心组织,创新形式。县农机监理站充分利用国家面向农村、农民的培训政策,有机结合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及农机跨区作业、年检审、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的开展,积极创造培训机会,着力搞活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要建立农机教育培训的组织平台,以农机推广机构、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学校和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为依托,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在农机主管部门领导下,采取事企联合、校企联动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等团体共同参与培训活动。要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培训方法,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4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训方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1前言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方向,以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及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主旨,进一步加强农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一支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主体力量。

2014年下9月初,根据达州市达川农发【2014】69号《关于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培训教学计划报送要求的通知》,我站培训承担培训任务,并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这一重点实施开展新型职业培训工作(也称为民生工程培训工作)。

我站在达州市达川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总体目标要求,如期开展专项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完成4期215人新型农机类的新型农民培训任务,创新了培训模式,让每个参加培训的职业农民不但掌握新型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为职业农民朋友创业致富创造必要的技术基础条件,也更有力地推动全市农机化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培训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我站选择确定了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种植与养殖大户等共4批培训对象,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订了详细的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组织优秀的由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与研究生组成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选取结合本地实际的实用培训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培训,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培训,严把培训质量关,关心学员培训期间的生活,培训后受到学员一致赞评。

2培训新方式

我站在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的新方式方法式详细介绍如下:

(1)分级细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站长为培训工作组组长、分别成立培训小组、管理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每个小组都明确责任目标,多次召开会议,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分解落实每位培训成员的工作任务和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任务,实行分工负责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障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2)健全培训体系

落实了培训师资队伍,课程由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研究生学历人员任教,上级指定的理论培训教材,往往介绍的是大平原地形上广泛使用的大型农机,而我市属于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形,往往需要的是中小型农机,因此在组织授课内容时结合了本市实用农机,还将本市最新农机类科研成果融合到授课内容中,制定详细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教案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讲义资料,满足培训教学需求,将教案课件刻成光盘,发给需要的学员,或将教案课件以邮件方式发给需要的学员,并开通了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3)重实训,学员参与式教学

与以往的培训不同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但重视理论上的教学,更注重实训教学,课程设施符合本地职业农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实训活动多样化,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如象我站的“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班就是4天理论学习课程,8天实训操作课程,把学员组织到新型农机制造厂去让工厂的技术人员给讲解新农机具的设计原理,组装过程,故障排除与维修等内容,并让学员动手实际操作,还安排学员到新农机具使用现场(用户)处现场操作,由用户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

(4)注重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我们以往的培训比较注重农机方面的培训内容,这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我们不但将本市本单位最新农机具新技术融合到教学内容中,还特地聘请了农艺专家来讲授新农艺技术。如我站的“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班,就请我市农艺专家讲授“高产优质蔬菜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还有的一堂课由农机农艺两方面专家来共同授课,如象“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新型喷灌技术”、“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技术”就是有农机农艺两方面专家共同组织课件材料并同台授课,使授课达到高质量高水准。

(5)注重政策法规与管理等内容的培训

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也讲授了“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农户经营管理”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内容,这些正是新型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

(6)培训生源的科学组织

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好处,是新型职业农民朋友积极主动自愿参加培训,通过与区乡农业技术站了解掌握职业农民的分布状况,培训需求等。

(7)妥善落实培训资源

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场地、专业设备以及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建立班级及学员培训档案,为学员详细准备了学习所用的各种资料,为培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8)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培训环境,激发学员培训热情。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公示与悬挂横幅标语等,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义、内容、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激发学员学习技能的热情。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心、支持,有效推进再创业工作。

(9)创新思路,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成功率。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认识到培训要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要求。同过去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从事高效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每年脱产学习一段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二是认识到培训要讲实用技术、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过去我们的培训着眼于实用技术,现在,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发展的要求,不但要重视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重视管理方面的知识;三是力抓培训质量,上好第一堂课。在培训中,达川区培训办领导亲自上了第一堂课,传达了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宗旨,市农业局农机化科领导宣讲了达州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须知,增强了学员的培训热情;四是专家和专业老师亲临授课及现场指导。培训老师深入现场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教学,手把手地教各种操作技巧,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在互动问答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五是注重培训成效。培训学员通过培训后感触颇深,非常希望得到更多培训机会,有很多学员向我们谈了他们培训的感受:第一,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找到求教的人,避免请人花钱的尴尬。第二,参加培训中把问题反映给老师,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员,实打实让科技在我们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10)规范日常管理,正确处理矛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

一是成立班委会。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各位学员在我站的培训情况及时反馈到区培训办,对培训期间表现好的个人,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增强了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约束力。二是处理好生产与学习培训的矛盾。实行“产后”培训,在生产后开展培训,让农民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参与讨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从而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培训时间安排调整,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三是认真搞好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好培训台帐。严格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用。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今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通过对学员的走访调查,我们现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培新型职业农民训工作后续政策跟进不及时,长大12天的长班学员不容易组织,学员培训的积极性还有待于提高。

(2)在确定培训实训内容上,还应将实训技术与创业技巧紧密结合起来。

(3)建议上级领导定期组织培训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尤其是实训教师的水平。

4今后培训的打算

(1)及时总结经验,推介成功典型,搞好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要做到将上期培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图文并茂的跟进报道,上一期的先进典学员给下一期学员现身讲解,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网络答疑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将培训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并实行网络衔接,上级部门可以对培训实现动态管理与指导。

(2)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是培训的着眼点实现从个体培训到群体培训的转变。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对农民群体的培训。一是实用技术培训,以传统农业为主;二是创业培训,就是培训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组织领办人,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三是新型农民培训,就是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就业本领,顺利实现就业,并能小创业;第二个转变是培训主体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努力整合各种农业教育资源,把单一的农业部门进行的培训,转变为农业科技部门、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社会力量参加的培训体系。组织一个农业科技讲师团,让讲师团常年活跃在农村。让身边人来讲身边事,新型职业农民更容易接受。

5结束语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有较高生产技能、较强创业意识、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培育创业型的现代专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爱华.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几点思考[R].科技与企业,2012(3)

[2]胡德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对策[R].成人教育,2012(11)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5

为了探索农民科技培训的新途径,创建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造就一大批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村步伐,今年我市积极组织申报了中央三部委(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现已被确定为2005年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县之一。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有助于促进我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实组织实施好该项目,现就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培训重点

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辐射千家万户”的技术培训思路,围绕我市水稻、小麦生产,以骨干农民培训为重点,构建提升广大农民科技能力的示范新体系。在全市选择2000名常年从事农业种植生产、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能带头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在当地起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农户,组成40个教学班进行重点培训。组织全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简单地说,就是动员市镇两级农技人员,结对挂户2000名骨干农民,辐射带动20000名一般农民,促进我市稻麦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市、镇、村三级服务的长效机制。

培训内容重点围绕我市优质水稻、中弱筋小麦2个优势主导产业,以3个优质水稻新品种、2个专用中筋、2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针对作物生长周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质稻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麦套稻、水稻小苗抛栽,水稻条纹枯病防治技术,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精量播种技术,稻套麦等技术以及农业产业化,市场营销,农业法律法规,创业等培训。

二、狠抓措施,精心组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一)建立组织体系,打牢项目实施基础。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

我市成立了“江都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袁中飞担任组长,市政府办、农林局、财政局、团市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林局,由分管科教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项工作。各镇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心,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助理、农业农机服务中心主任要具体抓,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市镇两级培训体系。

建立市级讲师团。项目聘请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王余龙教授为技术总监督;聘请扬州农科院院长马谈斌研究员任技术培训监督。从市级农业技术人员中挑选3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勤奋敬业、业务精良的同志组成市级讲师团。市级讲师团负责对各镇的师资培训和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重点班培训。讲师团成员要因地制宜,根据作物生长进程结合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认真备课,授课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小麦、水稻生长期间,对骨干农民进行5次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市级讲师团的成员要常下乡、常在乡,要求在1年中至少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建立镇级讲师团。各镇要从农技人员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推广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讲师团,每镇4-8人。镇级讲师团负责对各镇的骨干农民进行现场指导,以及对一般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并进村入户对骨干农民、一般农民进行巡回指导。镇级讲师团成员每人负责3-5个村,实行分片负责、包干到人。

成立教学班,明确班主任。为便于管理,集中统一培训,我市将2000名骨干农民分成40个教学班,每班50人,从各镇讲师团成员中选择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推广工作和了解农民需求的农技推广人员担任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的班主任。班主任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培训,做好教务管理、学员管理、考试考核等项工作,及时发放培训教材、明白纸,做好教学日志、考勤记录。班主任同时兼任巡回技术指导员,每人承包4-5个村,联系挂钩40-50个骨干农户,在生产关键时刻深入田头巡回指导。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序时进度实施。

1、合理确定项目实施区。根据省培训方案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我市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将全市13镇、211个行政村列入实施区。镇级项目实施率达到100%,村级项目实施率达到70%。确定仙女镇、大桥镇、宜陵镇、吴桥镇、浦头镇等5个镇为中弱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的项目实施区;确定小纪镇、邵伯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丁沟镇、郭村镇、丁伙镇等8个镇为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为重点培训的项目实施区。

2、科学安排培训计划。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结合农时季节、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具有相对连续性和适应性、实用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优质水稻和中弱筋小麦培训的时间,次数、地点和方式。

中弱筋小麦培训项目实施镇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集中培训5次,第一次安排在2005年9月,内容是中弱筋小麦优良品种介绍、种子处理、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次安排在11月,内容是中弱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苗期管理及化除技术,企业经营与管理;第三次安排在2006年3月初,内容是中弱筋小麦拔节期管理,增磷补钾技术;第四次安排在4月上旬,内容是中弱筋小麦“两防一喷”技术,农村政策法规;第五次安排在5月上旬,内容是中弱筋小麦适期收获和贮藏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巡回指导5次,指导内容是中弱筋小麦种子处理,麦田化除技术,苗期、返青期、拔节期、后期管理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优质水稻培训项目实施镇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集中培训5次,第一次安排在2006年4月,内容是水稻优良品种介绍、种子处理、水稻生产标准化技术、育秧技术、轻型栽培技术(含麦套稻、直播稻、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次安排在5月中旬,内容是水稻秧田管理及病虫草防治技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第三次安排在6月下旬,内容是水稻搁田及中后期管理;第四次安排在7月下旬,内容是科学使用穗肥及中后期病虫防治;第五次安排在10月上旬,内容是水稻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产品加工。巡回指导5次,指导内容是秧田管理、水稻搁田、水稻促花保花肥的使用、水稻中后期水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各镇要认真按项目集中培训实施进度和方案安排好组织和实施工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几个适合本镇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让农民掌握2-3项实用新技术。组织好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做到通知不漏一个、培训时不少一人,同时选择好培训地点,尽量减少农民出行的时间,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同时兼顾培训和辐射带动作用,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培训地点可以镇农技学校为主,一般农民普及性教学班培训地点可选择在村农民学校、田间地头。

(三)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整个培训工作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为骨干农民发放一张专家咨询卡、一本培训记录薄、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资料、一份专业技术生产光盘。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巡回指导相结合;室内与田间地头相结合;请进来与派下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编印培训教材

市农干校要认真按照培训内容组织有关业务技术骨干编制科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教材,结合本市实际,重点围绕优质水稻和中弱筋小麦生产的各生育阶段,从田间准备,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管理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不同栽培方式高产栽培技术,选择2-3个优良品种,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生产流程图等培训资料,印刷2万份,发放到人,做到人手一册。

2、建立农民科技书屋。

为进一步拓宽为农服务的广度,挖掘为农服务的深度,结合项目实施,在全市13个乡镇选择学习热情高、能率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对周围农户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民家庭建立30个农民科技书屋,以便周围农民查询,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

3、实施创业培植工程。

以此次项目培训为契机,推进农民培训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骨干农民中选择20名年龄较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有一定产业基础、有一定创业欲望、自愿长期参加培训的优秀学员,进行创业培植试点工作,到我市农干校进行集中培训一个月,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新型农场主、农民企业家。

4、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培训内容以及地域分布等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办法,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多层次开展培训。市以农广校为主阵地,着重对市镇两级讲师团成员,按计划进行提高性培训;乡镇以农技校为阵地,由市级讲师团成员对骨干农民进行培训;镇级讲师团对一般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二是多形式开展培训。在“五个一”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进村入户、发放资料等多种培训形式,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项目培训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在各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作为现场培训指导农民的试验田,由单纯指导农民变为带着农民干的新方式。三是多渠道开展培训。培训过程中,除利用确定的挂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外,继续开展农技110咨询服务,24小时开通热线电话,帮助农民解疑释难,利用江都市电视台《农民电视课堂》节目,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播放无公害栽培技术、病虫草防治技术等,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的辐射面。

三、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讲师团成员工作守则》、《班主任工作守则》、《项目实施先进个人评选办法》、《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管理规则。各镇、各部门、讲师团成员要严格遵守

2、建立培训师资、学员(骨干农民)档案。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由市农广(干)校专人负责。乡镇一般农民普及班的档案由各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并及时报市农广(干)校汇集存档。

3、建立讲师团成员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对农民的访谈和由骨干农民填写评价表等方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评价和考核,听取骨干农民及一般农民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得力的先进单位、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从而确保2005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6

年全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3万人。每村举办三次集中培训,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使全镇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务农本领明显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市农林局牵头,农业服务中心参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菜单,由村根据本村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自主选择需要培训项目。培训单位根据各村需要采用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开办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每村举办三次面对面专题培训,每次给受训农民至少发放一张明白纸,每场培训不少于2个小时,每个培训活动形成一张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召开村支书及村主任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点击培训菜单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围绕农民科技水平提高,工作措施到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4月底前完成首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进行培训监督检查和培训总结等。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根据全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体任务要求,结合全镇镇村布局情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镇,由各镇确定每村培训人数,确保“村村有培训”。培训任务原则向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乡镇、村倾斜。

2、点击培训菜单,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全镇实际,根据本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市农林局会同其他涉农部门围绕本市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是粮油、蔬菜、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知识,动植物病虫害综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态农业等实用技术提供培训菜单,供各村农民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及专业。

4、组织农民开展培训。根据各村所选培训菜单,由培训单位负责组织有关讲师团成员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讲师团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第一轮培训围绕春耕生产、春季防疫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于4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培训结合夏收夏种、抗灾防疫等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于6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培训根据秋收秋种和培管,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于9月上旬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镇政府对各村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加大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广泛动员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形成合力。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实行逐级落实责任,哪个环节出问题,相应追究行政领导的责任。

(二)强化监管

建立镇农业服务中心、培训承担单位和讲师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网上查询、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同时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滥用挪用。镇农业办公室对培训实施中的有关信息,除需保密外,均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滚动淘汰。加强讲师团成员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民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民的监督,将农民满意度和跟踪服务作为考核讲师团成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对讲师团成员的补贴要预留20%左右待年终考核通过后支付。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7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着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结合送教下乡、“农民读书月”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快捷高效传播农业技术,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工作原则

(一)立足实际。从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出发,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村管理与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冬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采用现场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入户指导与集中办班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现代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二)广泛动员。广泛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推进专家、培训教师、农技人员与广大农户的对接与互动,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工作格局。

(三)完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反馈机制,做到“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便捷地传递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三、目标任务

围绕全县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的目标任务,着力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着力提升农民素质。今年实施“1231”冬春农技培训工程,即: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100人,提高他们生产技术指导水平;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200人,提高农民信息致富能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300人,提高农民职业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务农本领。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要根据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点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等内容,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一)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远程科技培训

结合农事季节,通过县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每月播放一次科技碟片,让农民不出村接受专家老师的科技培训。

(二)整合项目培训资源,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以省农民培训工程为龙头,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3月份,重点面向农业企业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采取集中办班,专家讲课的形式,举办一期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种业科技、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

(三)结合农事季节,开展实用技术下乡活动

利用春季培训黄金季节,组织开展科技大集、科技大蓬车等活动,把实用技术培训各种班次办到园区、办到村头、办到农民身边,方便农民群众就地就近接受培训。“村头课堂”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学习意愿,紧密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生产特点,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周密安排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重点加强冬春防灾减灾及疫病防控、春播春管等技术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组织培训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组织农民到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养殖场、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教学、现场培训和实操训练。

同时,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及时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民培训讲师的科技涵养和知识技能。

(四)抢抓培训时机,开展农业信息培训。利用县农干校手提电脑培训设备,通过在乡镇建立“移动课堂”的形式,举办农业信息培训,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农委成立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和总结宣传等工作。各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上下一致,整体联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大培训工作,形成强大合力。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8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为重点的总体目标任务,对广大农业劳动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务农本领,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全镇2014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329人。每位受训农民接受两次以上集中培训,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使全镇务农劳动力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明显提高。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培训单位镇农技站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由村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具体培训内容。镇农技站根据各村需要,进村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每个培训活动形成一张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元月到2014年1月10日前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拟定新培训菜单;落实培训人员;编印技术资料、明白纸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14年2月到2014年9月底。围绕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模式。同时进行培训监督检查指导和组织现场交流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0月。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自下而上逐级报告,开展绩效评价,进行项目验收和检查,形成验收总结报告。

三、组织实施与工作机制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镇党委政府按照县下达我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体任务和要求,根据各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各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将培训任务分解到社,确定每村培训人数。培训任务注重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特色村倾斜。

2、开出培训新菜单,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全镇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一村一品”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镇农技站提供培训内容,供各村农民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及专业。

3、农技站根据各村所选培训内容,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农技站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培训围绕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和统防统治等农时关键季节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在9月底前完成。

(二)工作机制

镇政府主要负责全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监督、宣传发动等工作;农技站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包括实施方案制定、开展技术培训、培训的全程管理等,并协助政府做好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实施五项制度:

1、实行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成立镇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研究和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重大问题和决策。镇农技站作为牵头单位,一把手亲自负责培训工作。

2、实行检查监督与验收制度。镇农技站对全镇的培训情况进行半年一次全面检查监督,重点监督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12月底进行总体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上报。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培训资格,通报批评,并按照培训合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要求,镇政府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各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农技站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全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和手段建设,保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实施。

(二)强化监管

建立政府、农技站、培训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培训的监督检查;镇政府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绩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批评。加强培训人员管理与考核,实行挂牌服务,向农民发放联系监督卡,全程接受农民的监督,将农民满意度和跟踪服务作为考核培训人员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9

一、目的意义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更反复证明,青年是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如何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提高经济效益,如何帮助农民青年成长成才、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共青团组织面前新的课题。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是共青团组织推动青年创业就业的有力途径,是凝聚和服务青年的有效手段,我们要以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不断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推动抚松经济大发展。

二、活动形式

1、建立抚松县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基地,同时邀请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专家,统一开展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工作,使农村青年有一个良好的知识来源渠道和信息平台。

2、联合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托县内的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教授农村青年实践技能,丰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途径。

3、团县委将利用农村青年培训基地开展农村青年培训活动,年内将举办三期培训班。

三、培训对象及人数

各乡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村青年以及欲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青年农民。预计每期培训班培训青年农民100人。

四、培训标准

1、培训时间3天以上。

2、由团组织主导,借助各种力量共同开展。

3、各基层团组织联系和组织参加培训的青年农民。

五、培训内容

以农村青年的需求为准绳,根据农村青年实际的知识信息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如蔬菜种植、牲畜养殖、土特产种养殖等有助于农村青年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家电、汽车维修、电脑应用等职业技能等有助于农民增收成才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以及关于青年农民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树立青年农民的创业意识,增强青年农民的创业信心。

1、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村青年择业竞争能力;

2、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年就业的适应能力;

3、围绕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自主创业能力;

4、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科技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农业技能;

5、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

六、培训方式和途径

各乡镇团组织开展农村青年培训行动,既可通过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生产实践、信息交流和服务等方式,也可采用现代传媒开展远程教育、网上视频培训等途径,动员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各类团属阵地,抓住春节期间青年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利用农村青年科普之冬活动、农村青年科技大集、乡村青年文化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立足基层,面向大多数农村青年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七、其他事项及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农村青年培训工作是推动青年创业就业的有力途径,是凝聚和服务青年的有效手段,各乡镇团委要高度重视青年培训工作,在三月底之前建立完成本乡镇培训基地。乡镇团委要大力宣传培训活动、精心组织青年农民参加培训,基层团委书记亲自带队,参加培训的人员统一管理,统一活动,保证培训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各乡镇团委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单独制定青年培训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的开展青年培训活动,培训活动要在形式上力求农民青年喜闻乐见、内容上力求农民青年迫切需求、在效果上力求农民青年学以致用,切实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团委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培训活动形式和效果的宣传报道,努力在广大青年中形成参加团组织培训很光荣、参加团组织活动有收获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要作好总结,定期把培训的活动情况及效果以信息形式(文字、图片)上报团县委。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篇10

为了认真总结经验,为了今后抓好更多的培训提供依据,现将2009年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基本情况:2009年,蔬菜新型农民培训任务数31个,实际培训31个。于2009年3月20日前就组建起科技培训队伍,至9月底用7个月时间完成农户的培训工作。并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围绕各村户的生产进行展开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坚持集中培训和技术人员进村现场指导相结合,按不同作物的生育规律类进行适时培训。

通过培训又结合指导服务,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渴望能够学到新技术、新经验。通过学以致用,把科技知识宣传应用到田头地角,真正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培训主要做法:为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水平,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按上级要求,结合各村户的实际需要,针对蔬菜专业农民培训的不同要求,培训计划主要围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内容进行培训,并以简要易掌握的技术手册、技术资料、简明农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及时按照农事活动内容进行分期培训,使适用技术到农户、到人、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真正为农民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培训计划及内容:开班动员,蔬菜安全用药技术,国家推广农药施用技术,瓜果类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茄子豆类蔬菜病虫防治技术,有机肥的施用及蔬菜专业肥施用技术,蔬菜高效益茬口安排,叶菜类夏播蔬菜栽培技术,秋播蔬菜生产技术,螟虫、粉虱类害虫防治技术,菜田化学除草新技术,大棚蔬菜翻茬高温消毒和化学消毒技术,秋播蔬菜育苗技术,秋季蔬菜安全用药新技术,间插种蔬菜栽培技术,甘蓝、雪菜栽培技术,秋冬蔬菜育苗栽培技术。

2、培训教师:参加培训授课的兼职教师2人。在上岗前参加了区技术培训1天。教师的职称是农艺师2名。兼职教师都是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从事蔬菜等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的骨干科技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能够帮扶农民科技致富。

3、培训方法:结合单位承担的项目及各户实情,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管理环节展开了培训工作。具体做法是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户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相结合。

1、集中培训:开展蔬菜安全用药技术,国家推广农药施用技术,瓜果类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茄子豆类蔬菜病虫防治技术,有机肥的施用及蔬菜专业肥施用技术,蔬菜高效益茬口安排,叶菜类夏播蔬菜栽培技术,秋播蔬菜生产技术,螟虫、粉虱类害虫防治技术,菜田化学除草新技术,大棚蔬菜翻茬高温消毒和化学消毒技术,秋播蔬菜育苗技术,秋季蔬菜安全用药新技术,间插种蔬菜栽培技术,甘蓝、雪菜栽培技术,秋冬蔬菜育苗栽培技术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15次,培训参加人员31人。

2、现场指导:根据各个户的生产实际、以及当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在蔬菜生产的关键时期进行田间现场指导,累计现场指导15次。并向参加蔬菜专业农民培训成员发放技术书籍每个人三册:蔬菜病虫防治图册,蔬菜专业培训教程,2009年上海市新农药使用手册。其它蔬菜技术资料每个人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