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经营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28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1

【关键词】诚信建设;解构;诚信监督;企业形象

早在先秦时期,诚信就已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被广为提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下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对企业能否良性竞争至关重要。当代企业的诚信建设关乎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展开,关系到我国经济的伟大复兴以及良好国际形象的建立。

一、浅析诚信

“诚,信也。”(《说文解字》),诚之一字,从言,从成,意为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礼记·中庸》中提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

“信,人言为信”(《说文解字》),“信”的基本内涵即为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信二字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心灵良药。步入现代,诚信依然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法则,而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更是企业生存发展、形成企业良性竞争环境的必备条件。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诚信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诚信内在的人文精神对人们的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促使人们自觉按照法律、道德的要求行事,守诺言、重承诺、遵纪守法、言而有信。只有做到诚信,才会在经营合作中得到经营伙伴的信任、得到市场与受众的认可、得到竞争对手的尊重,从而获得利益,使企业健康的运营成长。而在企业经营中不守诚信,那么至多只会赢得占时的的蝇头小利,最终只会走向破产倒闭。在今天这企业林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们只有把诚信经营作为立足之基、经营之本,才能不被竞争对手击倒、不被消费者抛弃、不被市场淘汰。

二、当代企业的诚信现状

(一)诚信建设的成就

经过政府的大力提倡与企业经营者的不断努力,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诚信环境改善。企业诚信建设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社会环境与企业诚信建设相辅相成,企业诚信建设为社会良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社会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企业诚信建设的成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各级政府通过积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使社会诚信氛围不断改善,企业诚信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不断完善的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第二,社会诚信奖惩机制的建立健全。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各地区各单位正在建立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在内的省市信用信息数据库已初步建成并在逐步完善当中。第三、诚信服务市场的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用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市场上活跃开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为止,各类信用调查机构大约为100家,信用评估企业约为80家,信用担保单位则达到了2000家之多。可见,目前市场上的信用服务业作发展之蓬勃。

2.企业诚信建设显著提高。现在,企业的诚信建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道德范畴的层面上了,而是上升为企业管理的层面中,成为一个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关调查显示,在发展战略方面,企业中把诚信作为企业战略因素之一的约有95%,而将诚企业诚信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首要任务的约有90%,认为诚信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达88%,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更是达到97%之多。在诚信建设目标方面,将诚信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当中的企业达83%,将诚信作为员工准则的企业达61%的,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的企业占总数的64%。而在诚信管理体系方面,约有72%的企业都会设立企业诚信管理部门(一般包括行政部、营销部、公关部等),但有兼职和专职之分。在体系的结构上,相对于外资企业偏好于多建立独立部门而言,国有企业通常都是由相关部门来兼管。

3.对诚信管理观念的普及明显提高。目前,已有近5%的企业开始对合作伙伴采取信用管理的手段,通过进行信用评级、建立信用档案以及计算机信用数据库等方式衡量合作伙伴的信用度。目前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获得合作伙伴的信用信息:(1)银行或金融机构(约占75%),行业协会(约占69%),同行口碑(约占66%),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约占53%),政府主管部门(约占34%),信用评级、审计机构等其他渠道(约占13%)。同时,对于失信行为企业同样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1)法律诉讼(约占88%)。(2)双方协商(约75%)。(3)放弃合作(约占60%),(4)向有政府主管部门举报(约占38%),(5)自行采取措施(约占13%)。

4.以职业道德管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目前,企业通过培训教育、激励约束等职业道德管理的方式来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度,甚至许多企业从国外引进目前流行于国际的moralSupervisionSystem(道德监察官制度)来进行职业道德管理。从数据上来看,有82%的企业对员工的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做出要求,可见职业道德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要。

5.企业越来越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接近87%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重要环节之一便是社会责任的履行。而且,有96%的企业认为自身已经很好的履行了社会责任。

6.做到了诚信管理的创新式发展。关于企业诚信管理创新,有关部门做了相关调查发现,认为企业的诚信水平可以通过管理的加强来提高的企业达到63%,并且有41%的企业认为企业管理的主要难题是诚信管理。所以,面对管理的难题——诚信管理,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创新之路来解决此问题。

(二)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主要由以下三点亟待改善:

1.经济领域存在失信现象。近年来,违约、侵权、造假、欺骗、拖欠款等各种失信行为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困扰。并且,由于这些不诚信的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成上升趋势,对企业形象、市场竞争环境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目前,我国信用市场上普遍存在交易手段落后、信用资源分散、服务能力较低等问题,可见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的的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就商业票据结算量与企业存款余额的比例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商业票据结算量仅为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3300倍。

3.诚信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急需专业的诚信建设的专业人才,此类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致使企业诚信建设困难重重,诚信体系得不到健全完善。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诚信体系的问题越发突出,如诚信建设标准不明确不完善,失信惩罚力度过低等。

三、如何推动当代企业的解构与重建

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诚信体系并不健全,诚信建设仍存在寻多问题,因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的解构与重建,使诚信建设在重建中得到完善。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建设

诚信是企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全面加强企业领导的自身道德修养,做出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为企业的业诚信建设的结构与重建提供保障。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结果显示,63.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企业经营时“诚实守信”昰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主要决策主体,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建设

企业诚信建设必须形成全员诚信意识,使其体系化、整体化。每个员工不论职务大小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营要靠全体员工协调合作。而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团结员工的最具力量的手段。诚信意识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树立企业诚信文化,贯彻诚信经营理念

诚信经营一直是商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商之道的不二法则。时至今日,诚信的作用更为突出,树立企业形象,构建品牌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胜法宝。而品牌形象的构建最关键的就是企业诚信。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生产出保质保量的好产品、好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在知名度和美誉度上都得到提高,形成品牌,积聚成企业最重要的的无形资产。

(四)健全企业内部诚信建设

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在时尚交易中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诚信建设。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专业性强、技术性高、利益独立、权责明晰、科学合理的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来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的建设。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资金信用管理体制、合同信用管理体制、产品信用管理体制、财务信用管理体制、劳工信用管理体制、社会责任信用管理体制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监督管理机制来实现以上目的。

(五)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能逃避推脱企业本身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有关部门曾对四千五百多位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诚实守信是企业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最突出的表现”已经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正如关系契约论中所指,“企业的实质就是一组契约关系”。因此维护各企业主体之间的平等、独立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保持收益与付出的平衡关系。

(六)不可忽视诚信监督体制的建立

现代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监督的强有力手段,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但目前许多企业与媒体关系成对立面,认为媒体的负面报道有损于企业形象,利用各种手段对媒体报道多加阻挠。因此,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的监督体制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必须对此重视起来,从法律上、道德上、舆论上、体制上,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企业诚信建设监督体制。

总之,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要想改善目前的状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企业现有的企业诚信体系解构,通过分解、消解、拆解、揭示这一系列过程,加强对诚信现状的了解与把握,从而重建出一个更为科学化、现代化、体系化的现代企业诚信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德成.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促进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09(2).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2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诚信危机的出现,尽管已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终究不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不能被人们良知所接受。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从风险机制建设和行政方面的态度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为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保险监管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监管体系框架[1].其中之一就是市场行为监管,其核心内容就是诚信有为、失信惩戒。

3、诚信建设已成为共同主题

商品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品质问题要求当事人能否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在法制建设机框架下自控、在伦理价值下自主、在风险机制下自省,否则导致契约品质问题出现。尤其是保险业,由于契约的附合性和射幸性,更容易诱发这问题的出现。诚信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已纳入监管的常规检查内容。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品牌。

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

1、解决保险经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一方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另一方对他的了解。保险经营尤其如此,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且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实地勘查,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于是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义务。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于是也要求保险人基于最大诚信履行其应尽的此项义务[2].

2、解决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典型的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的保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标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已远远高于其所收的保费,倘若投保人不诚实、不守信,将引发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无法承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后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人利益[2].

3、基于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需要

尤其是寿险产品它是无形产品,是将无生命的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永续经营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诚信便是其生命意义的组成部份。

4、满足客户购买的心理安全需求

保险是客户不需要时购买为需要时使用,寿险购买的还是一份期望、一份尊严、一份生活品质。特别需要保险人用诚信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以减少客户的心理成本。

三、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3].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关系人的要求则不够,而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存在的诚信问题较多,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辐射较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4][5].最大诚信原则主要针对投保人或被保人而言,为了保持合同的公平原则,后来才产生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4].这一内容明显与社会现状相违背。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新《保险法》对投保人这一主体在该环节的诚信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合同是典型的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就是告知。实践证明,保险人危险负担的有无或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能否恪守诚信原则。因此,为避免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就首先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如实、准确、无保留地向保险人告知其投保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其次,投保人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另外《保险法》有关投保人应按合同的约定交付保险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诚信原则对保险人也有明确规范要求。《保险法》第106条、第1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工作人员、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得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归纳起来,《保险法》对保险人的诚信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实说明、解释的义务。

1、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一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三是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2)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2、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信息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造成遵纪守法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6].

四、贯彻最大诚信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诚信教育与体系建设。现实中,人们感到社会缺少诚信,并不是诚信内容和法律规定不存在,而是缺少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保护。尽管国家在加强法制保障、加大诚信宣传、加大失信惩戒、考核保险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对诚信行为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现代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曾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在诚信方面已经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也在加大,已经出台《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对保险公司的约束力度也在加大。但在如何站在维护行业的整体诚信形象方面、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如何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加大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惩戒尺度。

3、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二是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规避。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营销员持证上岗规定的出台,建立保险营销员专用网络,强化了营销员的诚信行为,但各保险公司之间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平台,如公众网站,现场常设咨询台等[7].

4、结合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保险行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要求,联系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员工进行诚信有为教育。

5、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各保险竞争主体的营销体制普遍采用保险人制。保险营销员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地位,无法在社会中树立诚信形象。同时由于首期高佣回报的利益冲击,使一些营销员没有将诚信植根于保险职业的生命之中,见利忘义。如果采取职员制营销,改变营销员身份,将会大大提高诚信水平。

6、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目前保监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考评体系,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与之相对应的考评指标,更没有形成一套常规的考评考核工作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考评体系与科学的考评指标。在这方面,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两年的诚信考评工作,考评体系按3大类36项量化成100分制的考评指标,以80分以上作为合格标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保险公司将上报中国保监会和相应的总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3

关键词:保险营销;最大诚信原则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识码:a

保险营销,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以保险为产品,以市场交换为中心,以满足被保险人的需要为目的,实现保险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整体活动。它是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当今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保险营销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更需要保险营销来完成这一信息链接工作,进而满足保险公司和客户的双向需求。但是,保险营销过程中屡屡出现的违背最大诚信原则现象,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发展效率。故本文以最大诚信原则为视角对保险营销问题做一简单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最大诚信原则与保险营销

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及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必须以最大的诚信全面而完整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情况,严格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和承诺。作为现代保险法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保险法的始终,指导着保险司法,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行为准则。适用于保险活动的订立、履行、解除、理赔、条款解释、争议处理等各个环节,在保险营销中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

(一)营销员是保险当事人双方履行告知义务的中间环节。保险合同定立时,要求当事人双方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其内容主要是履行告知义务,由此才能够使合同真实、有效,并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整个投保程序本质上是围绕着实现最大诚信原则来进行的。

(二)营销员保险人向客户履行告知义务。营销员保险人向客户履行告知义务时要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不得对保险责任夸大;不得对责任免责条款回避或曲解;不得对投保人解除合同处理条款回避或曲解,等等。

(三)营销员保险人初核客户填写投保资料,即初核客户履行告知义务。履行最大诚信原则在这一环节中要求保险营销员要严格把关,不得对投保人的自身因素或投保单填写说明做不实告知,不得保人代签名。

二、我国保险营销现状及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一)我国保险营销现状。传统上,我国保险市场采取直接展业方式,即依靠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去争取业务,但却需要耗费多人力、高成本。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营销机制带到中国,由于营销人员展业的成本较低,并且营销人员与保险客户进行较深入的交流能够更有效地宣传保险知识、挖掘保险市场潜力,因而营销机制深受欢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个人营销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的销售主流。我国保险营销员队伍不断扩大,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营销制度给我国保险展业方式注入了新生力量,促进了保险事业的大力发展,但随着营销队伍的迅速扩张,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出现虚假宣传、故意夸大保险产品功能,蓄意隐瞒对被保险人不利的条款解释、误导或诱导客户投保,截留、挪用保险费等不诚信行为,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也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诚信缺失成为保险营销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我国保险营销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动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对投保人,他们主要侧重对产品条款中保险责任的宣传,对免责条款则很少介绍。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由保险公司事先拟就,专业性极强,受到知识背景的限制,投保人很难理解保险条款的确切含义,这就需要保险营销员向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由于保险营销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保单销售,因此为了达到签单目的,营销员往往利用信息优势夸大保险责任,回避或曲解对责任的免责条款,诱使投保人多投保、多交费,从而达到追求自身利益的目的。另外,对保险公司,他们没有尽到如实收集保险标的风险信息的义务,人为地隐瞒标的存在的风险。为了稳住自己的客户,在保险标的出险时,他们偏向于客户,部分保险人甚至帮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钻保险条款的漏洞,想方设法要保险公司多赔,以达到其能顺利续保的目的。此外,挪用侵占客户保费、代客户签名、推荐地下保单等屡见不鲜。

2、监管力度不够。我国《保险法》虽然突出了诚信在保险中的重要地位,《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也对营销员的展业行为作了规范,但是总体上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措施不明确,没有带给失信者足够的法律威慑力。保监会在实施保险监管中主要侧重于针对保险公司,对包括营销员在内的中介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较低的保险营销员的欺诈行为并未受到应有的惩处,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

3、保险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保险公司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虽然现在许多保险公司已实行股份制改革,但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转变在业务上“重数量指标、轻服务质量”的经营理念。为了追求业务扩张,许多保险公司降低了保险营销员的录用门槛,管理上以保险费收入的数量为首要考核指标,不注重其业务能力、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在佣金支付中寿险业务的首年佣金比例高,后续各年锐减,财险业务一般一次性支付,无形中又助长了营销员追求短期利益的失信行为。

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较完善,征信机构向社会公布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决策依据,信用等级低往往意味着客户群体的减少,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状况置于社会的高度监督之下,从而激励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诚信相待。我国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刚刚起步,个人信用制度几乎空白,保险营销员即使有失信记录也没有给其未来的经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以致失信行为屡屡发生。

三、对策研究

(一)完善法律法规,增加保险营销人员的失信成本。保险活动中的不诚信现象主要是建立在相关法规缺失、监管松散的基础上。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构建诚信保险营销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要避免保险市场中的不诚信行为必须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以法制为基础,建立和完善诚信者利益保障机制及失信者的惩罚机制,依法保护诚信方的合法利益,坚决打击失信行为,从制度上促使不诚信成本远高于其能够预期的所得,直至将其从保险市场中清除。比如,我国应当在《保险法》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对失信行为的法律后果作出明确的规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法律制度的硬约束下,通过惩罚失信者,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使诚信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收益,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保险营销员诚实守信、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保险市场中诚信处事。

(二)加强监管,提高保险信息透明度。中国保监会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保险行业的信息披露作出具体的规范,要求保险公司向社会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使客户能够及时了解各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及其营销队伍的相关资料,并作为投保时的参考依据。同时,应当健全保险营销员制度,严禁保险公司录用未取得展业资格证书的营销人员,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保险营销员的行为。保险营销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展业资格证书,还应当在上岗前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理念。保监会还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及时采取措施惩罚保险营销员的违规行为,以正行业风气。

(三)转变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加强营销队伍管理。诚信是保险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营销员的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同时还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市场形象。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搞好营销队伍的建设,在经营中注重业务质量和保险服务,对营销员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诚信素质;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把诚信纳入考核范围,使营销员明确失信行为的内容及惩罚措施,从管理制度上对营销员作出行为约束,真正做到对客户履行“重合同、守信用”的承诺,使诚信成为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四)建立保险营销员信用制度。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能够使人们在市场中依据既有信息作出行为选择,降低交易成本。我国应当逐步建立保险营销员信用制度,通过收集保险营销员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建立保险营销员信息数据库并对社会公开,使投保人能够依据保险营销员的信用作出选择。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营销员将承担失信行为的后果,在竞争市场上不断失去客户,因此信用制度能够激励保险营销员自觉维护诚信原则。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4

关键词:诚信;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能力

诚信,在古人那里,“诚”与“信”,本来是两个意义相近、可以互相训释的名词概念。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以“诚”释“信”,又以“信”释“诚”,所谓“信,诚也”、“诚,信也”,都是“真实无妄”之意。但细释古书可以知道,“诚”、“信”二字,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诚的本义是真实、真切,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则有诚实、诚恳、真挚、真情实意、童叟无欺等含义。信的本义是求真、守诚,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则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信守承诺、笃守约定等含义。

那么,“诚信”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以下新的内涵:第一,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求实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第三,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信”所内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此,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内蒙古中小企业应遵循诚信原则从事营销活动从而提升自身营销能力。

一、诚信对营销能力的价值

(一)诚信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法宝,从而提升营销能力

诚信是所有成功的基础。诚感顾客心,客源滚滚来。企业建立诚信机制,通过提供真实的信息,塑造良好的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了良好的感觉,赢得顾客的信赖,争取消费者积极的态度。诚信可以化解顾客不满情绪,稳固顾客的积极态度,解决企业危机。营销目标不再局限于选择市场营销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更注重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搞好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忠诚的顾客,而在这个过程中,诚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成熟,加上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信誉好、讲诚信的经营者及产品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讲诚信的企业必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培育出一大批忠诚的顾客,从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二)诚信能减免企业与环境冲突,从而提升营销能力

当前企业诚信严重缺失。假冒伪劣产品频频出现、消费者利益遭损失,信任广告的消费者越来越少。诚信缺失会造成企业环境恶化,营销活动很难执行,企业一切经营目标很难实现。若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长期生存发展,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必须了解、懂得、解决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处理好制度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产业环境、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

(三)诚信能够创造更多利润

企业一旦用诚信吸引了这一部分消费者,他们就会间接成为企业的义务推销员,从而使产品具有了口碑效应,提高产品的美誉度,提高了市场的销量。企业的诚信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忠诚的顾客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根据20/80的原则,企业的80%的利润是靠20%的忠诚顾客的购买量。无数事实证明,以诚信去聚集财富,财源会越开拓越广阔,违背诚信赚钱,最终将使财源枯竭。

二、内蒙古中小企业营销诚信现状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营销中有不少企业能够诚信经营,通过诚信经营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获得了很好的回报。对内蒙古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些中小企业诚信状态不容乐观,下面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产品质量失信

有些中小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质量偏低、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企业的形象,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价格失信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不少中小企业利用各种虚假的优惠价、折扣价、处理价、甩卖价、出口转内销价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中小企业不按规律办事,出现蓄意破坏市场秩序的倾销行为和哄抬物价行为,造成市场严重波动。

(三)分销渠道失信

有些中小企业在分销中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利润最大化,损害渠道成员的利益,如延迟交货、撕毁供货合同等。因此,在分销中,双方或多方应追求渠道中的利润均衡,否则,就不可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在促销宣传活动中,散布虚假信息

在促销宣传活动中,有些中小企业考虑眼前的利益,散布虚假信息、违背诚信原则,利用消费者心理需求,进行不实宣传,给消费者虚假承诺,欺骗误导消费者。企业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同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五)售后服务违约现象严重

一些中小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笑脸相迎,承诺万千,可一旦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出现问题时,商家则百般推诿或把责任全部推给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内蒙古中小企业诚信建设,提升营销能力的建议

(一)企业要树立诚信理念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要想生存发展、提升营销能力,必须树立诚信理念。需要全体员工及全程贯彻诚信理念,并将诚信理念必须内化为行动中,诚信理念要化为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自觉行动,领导层次从自身做起,一切行为都以诚信原则为基础,打造企业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二)企业要加强诚信经营的教育和培训

诚信经营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和培训,让员工时刻牢记诚信经营的意义。诚信教育的内容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通过案例的讲解、在工作当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如何处理,告诉员工如何处理顾客提出的异议等,公司上下都能够做到以诚相待,最终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目的。

(三)营销组合要以诚信为基础,提升营销能力

1.产品质量诚信。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因此要求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等指数都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诚信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基本要求。

2.价格诚信。价格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有效武器,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运用得不好,可使企业迅速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在定价及报价中应遵循诚信原则,避免利用价格欺骗消费者。企业产品定价应公开、公平,实行透明化原则。

3.分销诚信。产品在流转过程中,生产企业要与流通企业(经销商)建立长期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诚信来维持。只有讲诚信的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渠道成员,才能把产品分销到全国各地,再到用户手中。在营销活动中应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必须充分考虑到,在销售区域的选择上,要避免窜货现象发生,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合作状态,从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4.促销诚信。促销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促销中,许多企业采用了虚假的促销方式,如制作虚假广告,以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以回扣的方式贿赂消费者,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混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等。因此,企业在促销过程中应尽量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打造企业良好形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营销能力的目的。

5.服务诚信。当今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服务制胜的时代,服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因此,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诚信,尤其是售后服务中的诚信,如上门送货、安装、保养、维修等,达到让顾客满意,从而提高企业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来.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8)

[2]杨月琴.浅析企业诚信营销[J].现代经济信息,2011(5)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5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顾客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为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加大诚信宣传教育、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关键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社会信用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分析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背景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诚信危机的出现,尽管已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终究不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不能被人们良知所接受。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从风险机制建设和行政方面的态度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为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保险监管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监管体系框架[1].其中之一就是市场行为监管,其核心内容就是诚信有为、失信惩戒。

3、诚信建设已成为共同主题

商品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品质问题要求当事人能否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在法制建设机框架下自控、在伦理价值下自主、在风险机制下自省,否则导致契约品质问题出现。尤其是保险业,由于契约的附合性和射幸性,更容易诱发这问题的出现。诚信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已纳入监管的常规检查内容。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品牌。

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

1、解决保险经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一方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另一方对他的了解。保险经营尤其如此,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且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实地勘查,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于是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义务。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于是也要求保险人基于最大诚信履行其应尽的此项义务[2].

2、解决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典型的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的保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标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已远远高于其所收的保费,倘若投保人不诚实、不守信,将引发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无法承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后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人利益[2].

3、基于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需要

尤其是寿险产品它是无形产品,是将无生命的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永续经营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诚信便是其生命意义的组成部份。

4、满足客户购买的心理安全需求

保险是客户不需要时购买为需要时使用,寿险购买的还是一份期望、一份尊严、一份生活品质。特别需要保险人用诚信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以减少客户的心理成本。

三、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3].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关系人的要求则不够,而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存在的诚信问题较多,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辐射较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4][5].最大诚信原则主要针对投保人或被保人而言,为了保持合同的公平原则,后来才产生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4].这一内容明显与社会现状相违背。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新《保险法》对投保人这一主体在该环节的诚信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合同是典型的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就是告知。实践证明,保险人危险负担的有无或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能否恪守诚信原则。因此,为避免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就首先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如实、准确、无保留地向保险人告知其投保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其次,投保人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另外《保险法》有关投保人应按合同的约定交付保险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

诚信原则对保险人也有明确规范要求。《保险法》第106条、第1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工作人员、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得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归纳起来,《保险法》对保险人的诚信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实说明、解释的义务。

1、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一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三是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2)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2、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信息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造成遵纪守法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6].

四、贯彻最大诚信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诚信教育与体系建设。现实中,人们感到社会缺少诚信,并不是诚信内容和法律规定不存在,而是缺少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保护。尽管国家在加强法制保障、加大诚信宣传、加大失信惩戒、考核保险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对诚信行为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现代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曾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在诚信方面已经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也在加大,已经出台《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对保险公司的约束力度也在加大。但在如何站在维护行业的整体诚信形象方面、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如何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加大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惩戒尺度。

3、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二是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规避。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营销员持证上岗规定的出台,建立保险营销员专用网络,强化了营销员的诚信行为,但各保险公司之间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平台,如公众网站,现场常设咨询台等[7].

4、结合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保险行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要求,联系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员工进行诚信有为教育。

5、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各保险竞争主体的营销体制普遍采用保险人制。保险营销员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地位,无法在社会中树立诚信形象。同时由于首期高佣回报的利益冲击,使一些营销员没有将诚信植根于保险职业的生命之中,见利忘义。如果采取职员制营销,改变营销员身份,将会大大提高诚信水平。

6、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目前保监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考评体系,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与之相对应的考评指标,更没有形成一套常规的考评考核工作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考评体系与科学的考评指标。在这方面,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两年的诚信考评工作,考评体系按3大类36项量化成100分制的考评指标,以80分以上作为合格标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保险公司将上报中国保监会和相应的总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定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性行业,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Z]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文件,中国保监会办公厅,20065

[2]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4-85

[3]穆圣庭,徐亮关于保险合同主体中的最大诚信原则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7-290

[4]朱应芬,王瑞兰,王时芬等保险学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5115

[5]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6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6

1.1低廉的违约成本和地方保护主义客观上纵容了失信行为。当前,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和个人意识里轻重不同地存在着某种错误认识,片面地认为银行是国家集体所有,信贷资金是政府给企业的金融支持,可还也可不还。此外,少数县区政府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突出,企业失信即便被诉诸法律,胜诉后银行债权也因地方上的袒护而存在执行难现象,往往是赢了官司陪了本钱,银行债权在根本上得不到真正保护。认识上的偏颇和盲目的地方保护主义,加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下,为保障信贷资产质量,银行不愿也不敢对非优质客户进行授信。

当然,也有部分经营者具备较强的信用观念,项目及产品发展前景也被银企双方看好,但有时却因市场变化或管理上的失误导致产品暂时失去竞争力,项目实施受阻,经营陷入困境,企业无力履约,被动失信。金融危机冲击下,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商业银行应分清企业失信性质,区别对待。对那些有市场潜力因经济环境变化而遇到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应该给以适当的信贷支持,帮助其化解融资难题,加强管理,调整策略,走出困境。

1.2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上存在制度上的缺陷。

1.2.1信贷权利上收导致授信效率降低。出于对信贷风险中道德风险的考虑,目前商业银行普遍上收县级的审批权限,个别行甚至剥夺县级机构贷前调查权利。即便是正常的信贷审批业务,按照授信额度划分的权限,经过层层审批,既加大了信贷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1.2.2授信模式固化影响诚信环境建设。理论上讲,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应建立在企业经营与信用基础上,应区别情况,采取信用、担保或资产抵押等方式办理。然而,当前情况是只要企业申请贷款,就必须提供抵押担保,人为抬高信贷门槛,某种角度讲会由此误导企业进入只重视担保抵押品的有无而忽视诚信建设的误区。这既不利于构建诚信基础上的银企关系,也会影响到诚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局。

1.2.3权责利不对等的信贷制度给银企互信基础上的诚信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推行的贷款损失终身追究制和违章违纪贷款赔偿制,只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却缺少无责条件下对等的奖励条款。惟罚不奖的硬性政策挫伤了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即便是遇到优质客户,有时也会因心存顾虑而错失放贷良机。久之,企业会因此产生银行有意刁难、恶意失信的错觉,势必影响正当的银企关系,不利于培养企业诚信意识。

2.优化县域诚信金融环境的建议

2.1政府主导推动辖区诚信金融环境建设。政府作为主导经济的管理者,应积极着力于推动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力培育社会诚信意识,塑立并弘扬诚信品牌,在区域诚信建设中发挥领导和推动作用。

2.1.1提高认识,推动诚信建设。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不仅是意识观念,更是一种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合作日益加强,行业依存度愈加提高,资本市场呈现异地化发展趋势,经济体的诚信度已成为考量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诚信环境建设滞后,商业银行在不突破信贷指标控制前提下,统一调度信贷资金,把贷款异地调配到诚信度更高的地区,造成资金外流。单纯靠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显然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紧张的资金需求。为增强资金的吸引力,创造有利融资环境,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政府应率先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硬性规定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优化投融资环境,精心培育企业诚信意识,推动诚信环境建设,尽快使诚信转化为投融资的重要资源。

2.1.2营造氛围,优化诚信环境。首先,由政府主导,广泛借助媒体,扩大宣传深度和广度,营建诚实守信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政府要做诚信的表率,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思维,下大力气推动诚信环境建设。再者,制定长远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协调金融、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共同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形成齐抓共管的诚信环境建设格局。

2.2中小企业要承担起县域诚信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2.2.1企业要自觉树立诚实守信理念。市场经济实质是信用经济,失去信用,就无市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诚信,经营发展中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特别是缺少原始资本积累的中小企业,失去银行信贷支持,一旦遇到资金困难,企业发展必将难以维继,走向破产境地,付出沉重代价。而恪守诚信的企业会及时得到银行的支持而度过难关。一定意义讲,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诚信关乎企业发展大计,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勇当诚信金融环境建设的主力军。

2.2.2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实际行动赢得信赖。县域内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不错、发展潜力较大,但因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管理不规范而达不到银行授信标准,长期被拒之门外。因此,中小企业要逐步内部完善管理,健全内控制度,达到银行授信的标准,赢得银行信赖和支持,为自身发展壮大扫除障碍。同时,以实际行动提高诚信度,在地方金融诚信环境建设中充当排头兵。

2.3商业银行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促进诚信环境建设。

2.3.1解决难贷款问题。在业务经营方面,要针对基层地区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业务创新,适当下放信贷发放权限,努力缓解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难,支持地方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3.2提高信贷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商业银行应着重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养,把精通贷款审批评估专业技能、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以及敢于负责的精神作为优秀信贷人员的培养方向,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2.3.3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意识。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抓紧制定和落实“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关心关注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中小企业真实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有效发挥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能,建立起银企互动、互信、互利的环境。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7

[关键词]诚信成本诚信收益诚信时间模型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8

要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顾客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为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加大诚信宣传教育、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关 键 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社会信用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分析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背景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诚信危机的出现,尽管已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终究不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不能被人们良知所接受。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从风险机制建设和行政方面的态度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为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保险监管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监管体系框架[1].其中之一就是市场行为监管,其核心内容就是诚信有为、失信惩戒。

3、诚信建设已成为共同主题

商品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品质问题要求当事人能否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在法制建设机框架下自控、在伦理价值下自主、在风险机制下自省,否则导致契约品质问题出现。尤其是保险业,由于契约的附合性和射幸性,更容易诱发这问题的出现。诚信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已纳入监管的常规检查内容。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品牌。

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

1、解决保险经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一方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另一方对他的了解。保险经营尤其如此,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且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实地勘查,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于是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义务。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于是也要求保险人基于最大诚信履行其应尽的此项义务[2].

2、解决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典型的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的保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标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已远远高于其所收的保费,倘若投保人不诚实、不守信,将引发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无法承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后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人利益[2].

3、基于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需要

尤其是寿险产品它是无形产品,是将无生命的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永续经营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诚信便是其生命意义的组成部份。

4、满足客户购买的心理安全需求

保险是客户不需要时购买为需要时使用,寿险购买的还是一份期望、一份尊严、一份生活品质。特别需要保险人用诚信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以减少客户的心理成本。

三、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3].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关系人的要求则不够,而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存在的诚信问题较多,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辐射较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4][5].最大诚信原则主要针对投保人或被保人而言,为了保持合同的公平原则,后来才产生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4].这一内容明显与社会现状相违背。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新《保险法》对投保人这一主体在该环节的诚信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合同是典型的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就是告知。实践证明,保险人危险负担的有无或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能否恪守诚信原则。因此,为避免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就首先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如实、准确、无保留地向保险人告知其投保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其次,投保人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另外《保险法》有关投保人应按合同的约定交付保险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

诚信原则对保险人也有明确规范要求。《保险法》第106条、第1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工作人员、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得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归纳起来,《保险法》对保险人的诚信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实说明、解释的义务。

1、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一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三是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2)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2、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信息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造成遵纪守法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6].

四、贯彻最大诚信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诚信教育与体系建设。现实中,人们感到社会缺少诚信,并不是诚信内容和法律规定不存在,而是缺少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保护。尽管国家在加强法制保障、加大诚信宣传、加大失信惩戒、考核保险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对诚信行为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现代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曾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在诚信方面已经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也在加大,已经出台《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对保险公司的约束力度也在加大。但在如何站在维护行业的整体诚信形象方面、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如何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加大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惩戒尺度。

3、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二是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规避。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营销员持证上岗规定的出台,建立保险营销员专用网络,强化了营销员的诚信行为,但各保险公司之间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平台,如公众网站,现场常设咨询台等[7].

4、结合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保险行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要求,联系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员工进行诚信有为教育。

5、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各保险竞争主体的营销体制普遍采用保险人制。保险营销员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地位,无法在社会中树立诚信形象。同时由于首期高佣回报的利益冲击,使一些营销员没有将诚信植根于保险职业的生命之中,见利忘义。如果采取职员制营销,改变营销员身份,将会大大提高诚信水平。

6、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目前保监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考评体系,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与之相对应的考评指标,更没有形成一套常规的考评考核工作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考评体系与科学的考评指标。在这方面,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两年的诚信考评工作,考评体系按3大类36项量化成100分制的考评指标,以80分以上作为合格标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保险公司将上报中国保监会和相应的总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定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性行业,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z]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文件,中国保监会办公厅,20065

[2]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4-85

[3]穆圣庭,徐亮关于保险合同主体中的最大诚信原则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7-290

[4]朱应芬,王瑞兰,王时芬等保险学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5115

[5]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6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9

「关键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社会信用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分析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背景

1、最大诚信原则的落实已成为时代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日益显现。不和谐的原因是风险的存在,风险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导致风险是因为竞争。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本身不是把对手击败,而是比对手领先。但当前保险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家是又快又好稳健经营的领跑者,几乎全都成为恶性竞争的追随者。恶性竞争就好像一个险恶的漩涡,大家都往里跳,谁都迷失了方向。这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和费率市场化,导致可供竞争主体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内相互抵毁,违背价值规律高抬手续费、降低费率。

保监会从今年四月开始在广东、湖南试点打击三高:高回扣、高返还、高手续费,以维护市场有序和行业形象。同此,“诚信危机”已成为道德伦理之外的商业景观,“失信”已经是中国社会中很普遍的现象、很危险的事实、很可怕的后果。人们惊呼保险不保险。

2、失信惩戒已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诚信危机的出现,尽管已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终究不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不能被人们良知所接受。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从风险机制建设和行政方面的态度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为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保险监管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监管体系框架[1].其中之一就是市场行为监管,其核心内容就是诚信有为、失信惩戒。

3、诚信建设已成为共同主题

商品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品质问题要求当事人能否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在法制建设机框架下自控、在伦理价值下自主、在风险机制下自省,否则导致契约品质问题出现。尤其是保险业,由于契约的附合性和射幸性,更容易诱发这问题的出现。诚信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已纳入监管的常规检查内容。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品牌。

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

1、解决保险经营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一方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另一方对他的了解。保险经营尤其如此,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且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却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实地勘查,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却最为清楚;因此,保险人主要也只能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于是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义务。对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一般难以理解与掌控,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难以了解。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于是也要求保险人基于最大诚信履行其应尽的此项义务[2].

2、解决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典型的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的保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标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已远远高于其所收的保费,倘若投保人不诚实、不守信,将引发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无法承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后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人利益[2].

3、基于保险产品特殊性的需要

尤其是寿险产品它是无形产品,是将无生命的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永续经营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诚信便是其生命意义的组成部份。

4、满足客户购买的心理安全需求

保险是客户不需要时购买为需要时使用,寿险购买的还是一份期望、一份尊严、一份生活品质。特别需要保险人用诚信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以减少客户的心理成本。

三、最大诚信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最大诚信原则产生初期主要是约束投保人的工具,保险人往往以投保人破坏此原则而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为了平等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现代立法已予修订,即最大诚信原则同时适用投保人和保险人。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增加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3].所以,保险诚信原则运用的主体应当同时是保险活动当事人即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同时涉及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前,虽然《保险法》对当事人双方的诚信行为提出了法律要求,但保险理论的阐述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较为全面,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关系人的要求则不够,而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存在的诚信问题较多,它产生的负面影响辐射较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4][5].最大诚信原则主要针对投保人或被保人而言,为了保持合同的公平原则,后来才产生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4].这一内容明显与社会现状相违背。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新《保险法》对投保人这一主体在该环节的诚信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合同是典型的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就是告知。实践证明,保险人危险负担的有无或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保人能否恪守诚信原则。因此,为避免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就首先要求投保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如实、准确、无保留地向保险人告知其投保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其次,投保人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另外《保险法》有关投保人应按合同的约定交付保险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投保人的诚信要求。

诚信原则对保险人也有明确规范要求。《保险法》第106条、第1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工作人员、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应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得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归纳起来,《保险法》对保险人的诚信要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如实告知义务,二是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实说明、解释的义务。

1、诚信原则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一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三是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2)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而言。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2、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信息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造成遵纪守法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绝大多数,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6].

四、贯彻最大诚信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险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诚信教育与体系建设。现实中,人们感到社会缺少诚信,并不是诚信内容和法律规定不存在,而是缺少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保护。尽管国家在加强法制保障、加大诚信宣传、加大失信惩戒、考核保险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没有对诚信行为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现代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曾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在诚信方面已经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也在加大,已经出台《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对保险公司的约束力度也在加大。但在如何站在维护行业的整体诚信形象方面、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如何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加大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惩戒尺度。

3、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二是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诚信数据的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无法规避。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营销员持证上岗规定的出台,建立保险营销员专用网络,强化了营销员的诚信行为,但各保险公司之间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平台,如公众网站,现场常设咨询台等[7].

4、结合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诚信宣传教育

保险行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要求,联系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员工进行诚信有为教育。

5、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各保险竞争主体的营销体制普遍采用保险人制。保险营销员处于“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地位,无法在社会中树立诚信形象。同时由于首期高佣回报的利益冲击,使一些营销员没有将诚信植根于保险职业的生命之中,见利忘义。如果采取职员制营销,改变营销员身份,将会大大提高诚信水平。

6、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目前保监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考评体系,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与之相对应的考评指标,更没有形成一套常规的考评考核工作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应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考评体系与科学的考评指标。在这方面,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两年的诚信考评工作,考评体系按3大类36项量化成100分制的考评指标,以80分以上作为合格标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保险公司将上报中国保监会和相应的总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定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性行业,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Z]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文件,中国保监会办公厅,20065

[2]吴定富保险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4-85

[3]穆圣庭,徐亮关于保险合同主体中的最大诚信原则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7-290

[4]朱应芬,王瑞兰,王时芬等保险学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5115

[5]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6

诚信经营的理解篇10

案例:一家公司有三个合伙人,最大股东是张老板,股份居中的是王老板,最小股东是李老板。由于张老板在公司投资最多,基本上除了钱以外的啥事都不管,王老板负责接业务订单,李老板则主要负责公司内部管理。

这样的分工使员工跟李老板接触最多,加上李老板为人和善,所以大家都对他挺有好感的。一天早上,李老板早早来到公司,员工小靳得知李老板还没吃早餐,就带了一份早餐给老板,李老板大为感动。于是早上开晨会时,李老板没来得多想并跟其它两位老板商量,就在会上宣布以后大家都不要带早餐了,公司统一负责给大家订早餐,而且是免费的。大家一听,全场哗然,紧接着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结果大股东张老板听说这事后,第一反应就表示了反对,理由是:费用开支太大。两个老板在办公室里为这事还争吵起来,李老板说一个月的早餐费不过万元左右,权当提升一下员工的福利,但张老板坚决不同意,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后来公司里谁也没再提早餐的事了。

分析:企业要想基业百年长青,必须做到诚信为本、以德经营。老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应有的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案例中张老板为富不仁,精打细算,对员工有些刻薄,没有企业家的胸襟;王老板则对此无动于衷;而李老板虽是好心,他想“信守承诺”,但终因能力不能及,在员工心目中成了彻头彻尾的“说话不算话”老板。对于自己擅自作出的决定,付出了“言而无信”的代价。

有些企业老板口无遮拦,满嘴跑火车,只挥支票却不签单,言而无信。员工满怀希望跟公司一起奋斗发展,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伤害,员工自然会选择离开。与员工只能共苦不能同甘,把员工当成为其赚钱的工具,这样的老板离心离德,必然不会有好的发展。有些企业老板高高在上,喜欢颐指气使的感觉去指点江山,结果公司会议成了他表演的舞台,在会议上随意打断管理人员的发言,听到问题就责骂。希望企业老板有所关注与借鉴,从管好嘴巴做起,讲诚信、守承诺。

老板的信与员工忠“成正比”

有人曾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因为作为主要决策制定者,老板比其他人有更多机会为公司建立形象,并以此为在公司工作的其他人树立榜样。有人将老板比作乐队指挥,一个乐队指挥的作用是通过演奏家的共同努力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声调和正确的节奏。由于乐队指挥才能的不同,乐队也会做出不同的反映。企业老板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他们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以及自身素质都将对他的下属和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在“诚信”已经成为如今企业安身立命之本的条件下,这是支持企业永久生存的灵魂。许多陷入诚信危机的企业,可以想象他们的老板是忽视自身和组织的诚信建设的,这就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更不会得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因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板应不断自省,自省贵在自觉,严以律己,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无情地自我解剖,严格地自我批评,及时更正自己的过错。因为老板的“信”与员工的“忠”从来就是“成正比”的。

增强诚信经营,完善信用体系

我国的企业老板有些自身素质本身不高,尤其是在一些民营企业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势必导致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本不会去讲“诚信”,即便有些企业墙上、口上、宣传上大喊“诚信经营”,实际却是“说一套、做一套”与现实大相径庭。尤其这是与企业老板的不诚信密不可分,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许多企业老板素质偏低表现在:一是思想素质差,认为自己创办和经营企业纯粹为了赚钱,对于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治理环境污染及维护员工权益等问题全然不予考虑。二是经营管理素质低下,管理方式粗放落后,在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方面严重欠缺,造成企业欺诈、被骗等现象,加大企业信用风险。三是有些老板法律意识淡薄,千方百计钻法律空子,以次充好,赖账不还甚至违法经营。正是由于这些思想与经营能力水平跟不上发展步伐,才导致诚信危机、欺诈泛滥。

为此,企业老板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其增强竞争能力、扩大企业经济实力的首要条件,而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竞争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诚信经营”为前提的“庇护伞”下的。老板群体应注重自律垂范,个人诚信是构成社会诚信的基础,企业诚信最终都取决于个人诚信。因此必须从个人诚信建设的层面着手建立企业老板诚信档案,完善个人诚信记录系统。并且,老板引进全新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战略和战术相结合的经营管理,真正让老板自己的言与行是和“信”始终联系在一起。

不求文过饰非,但求感恩信誉

管理学上有个比德原理:大家都不断地往上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人认为自己是不适合的,一直升到上面实在是不想升时为止。恰在这时,老板最容易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往往会头脑发热,犯一些“信誉”错误,从而掩盖真相;总一味的认为自己是老板,有没有信誉,诚不诚信自己说了算,即便犯了错误也常常会“文过饰非”。

而老板的“信誉”是高情商的一个表象,是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彰显决策者魅力的表现,也是一家企业或公司发展壮大的重大基础。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自己要给下属合理、公正、包容的机会。很多大企业都有个非常好的哲学观念,就是容忍下属犯错:“容忍下属犯错,是公司应该支付的成本”。一个下属不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让他有犯错的机会,他是不会吸取教训的。当然并不怂恿下属可以无限制地犯错,要给他改错的机会,交给他改错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老板要“负得起责任”,直接面对问题,迅速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