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培训的收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51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1

关键词:岫岩县;玉米收获机;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82-1

1实施项目拉动,建设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

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岫岩县承担了部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并在2011年建设玉米高产示范田0.07万hm2(1万亩)的基础上,2012年又投资65万元,新增玉米高产示范田0.13万hm2(2万亩)。示范田区域内主要推广综合高产栽培及机械化技术。岫岩县农机部门抓住项目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使岫岩县被确定为辽宁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县,为全县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掌握了先机。

2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地点定在农田里

岫岩县克服2012年特大洪水灾害带来的困难,合理安排进度,注重培训效果。一是把培训地点定在农田里,并通过实践检验培训成果。秋收前主要对学员进行基础理论和维修保养等知识培训,秋收后把培训内容从理论转向驾驶操作。为此,县农机局专门租用了试验田,配备了玉米收获机,并从合作社调来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分批分次教学员收割作业。在同等作业条件下,通过对照作业质量、机器运转情况、秸秆还田效果,检验操作水平。通过“实战”,提高了学员驾驶玉米收获机的水平。二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了国新合作社和广惠合作社两个培训基地,准备了6台培训用的收获机,配备了15台/套维修设备,维修了120m2的调试场地,还就近确定了1.3hm2以上的机收作业培训地块。三是加强师资人员教育。合理选配培训教师,确定8名参与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包括在玉米收获机使用方面经验丰富的一线机手、长期从事基层培训的农机校老师、玉米收获机厂家技术人员等,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四是选定培训对象。以县乡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以及已购买和计划购买玉米收获机的购机农民作为培训对象,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农机站负责培训人员登记注册,并县农机局确定培训人员名单。

目前,全县共培训学员565人。这些参加过培训的驾驶员,初步掌握了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械的驾驶、维修、保养、操作等技能,平均每天机收作业面积均在3.3hm2以上,一台收获机一个收获期收割面积在66.7hm2以上,机收面积和机收水平均创历史新高,且收获作业重大事故率、死亡率均为零,避免了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3因地制宜,引进适用玉米收获机

针对岫岩县山地多、坡地多、洼地多的特点,立足县情,确立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新途径。一是以中小型玉米收获机为主。这种机型可以适合小地块作业使用,也可开展一家一户的条块作业,充分发挥其方便、灵活的特点,避免了资源浪费。二是实行搭配作业。在大面积作业地块,采取大中小型玉米收获机搭配作业的方式,首先由大型收获机械作业,剩余的不足数或单垄由中小型收获机实施作业。合理的搭配,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机型自身特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分层次作业。因地形地貌及种植面积大而散等原因,玉米收获期差别较大。山岗地早于平地,平地早于洼地,南部早于北部,部分特殊地区收获时间更晚。按时间先后次序进行采用分层次作业,并根据作业面积合理安排作业车辆,可以使玉米收获工作有序开展。

4利用农机补贴政策,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

国家及省、市惠农惠机政策的出台,为农民购置玉米收获机提供了条件。岫岩县认真做好农业机械选型、补贴对象的确定和资金发放等工作,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公正、公平、公开进行,并依照辽宁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的农户给予适当倾斜。2012年,全县新增玉米收获机14台,使玉米收获机械数量达到30多台套,保证了玉米收获作业任务的完成。

5开拓服务渠道,提高农机社会化水平

岫岩县农机部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把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作为全年工作的大事来抓。一是成立秋收工作小组,由6名农机专家组成,负责24个乡镇(办事处)农机作业的协调指导工作。为了保证秋收任务的完成,6名工作小组成员放弃了“十一”长假的休息时间,坚守在一线岗位,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业务指导服务,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二是积极帮助农民选配合适的机型,让农民选购和使用好放心的玉米收获机产品。三是采取技术知识讲座、阳光工程培训、印发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普及宣传玉米收获机方面的技术知识。共发放教学资料2000多本,技术光盘1000余张。四是将农机大户组织起来,建立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带来更多农户参与到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中去。五是充分利用“110服务热线”为农机户服务,及时解决农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咨询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

参考文献

[1]邹岚,卓杰强,杨仁全,程存仁,蒯慧.我国玉米收获机发展前景分析[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刘汉林.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问题浅谈[J].中国农机化,2000年04期.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2

关键词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需求分析;高寒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331-02

春油菜是高寒山区农民的主栽作物,也是该区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本着因地制宜和实际、适用、实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科技知识培训,加强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和入户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农民掌握和获取当地主导产业的丰产栽培技术[1-4],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增产增收,而且关系到春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为了深入了解高寒山区春油菜生产发展现状,掌握农民在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种植、科技服务和培训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农业科技培训方案,笔者对参加青海省农牧厅举办的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的33名鲁沙尔镇白土庄村的农民学员,从油菜种植品种、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技术等重点生产环节的技术选择和应用状况进行了需求调研和分析。

1基本概况

鲁沙尔镇白土庄村地处高海拔寒冷地区(俗称脑山地区),海拔2700~3200m,绝对无霜期110d左右,年降雨量500mm左右、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全村共208户,808人,劳动力527人。耕地面积128.4hm2,人均近0.16hm2,人均纯收入2313元。农机拥有量235台(部),其中拖拉机171台、联合收获机2台、旱作沟播种机22台,免耕播种机1台、马铃薯种植机6台,马铃薯挖掘机1台,综合机械化程度43%。2011年种植油菜66.67hm2、马铃薯33.33hm2、小麦20hm2,其他8.4hm2。近3年油菜、马铃薯、小麦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690、33255、3420kg/hm2。在农业生产中油菜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1.9%,主导产业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72.7%,占年总收入的27%。其他非农产业主要以外出打工的第三产业为主,全村年劳务输出384人,2011年村总收入186.9万元中,第三产业约占69%。该村是县农技部门的杂交春油菜种植推广示范点,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县农机部门的旱作沟播、保护性耕作示范村,2009年成立了湟中县第1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接受访谈的农民共33人。从身份看,村干部2人,群众31人;从性别上看,30名男性,3名女性;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3人,41~50岁12人,51~60岁16人,61岁以上2人;从家庭劳力结构和收入结构中看,这些人均为来自不同收入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从种植结构看,有30户农民从事油菜种植,占受访农户的91%,符合该村主导产业特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油菜生产现状分析

2.1现状

在油菜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受访户都选用了由农技部门推广的抗寒、生育期短、高产的优良杂交春油菜青杂4号等当地主推品种。种植方式上,大部分农户应用农机部门推广的旱作沟播技术,但也有部分农户由于农机具数量少,跟不上春播的需求,依然采用人工撒播,致使作物田间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后期倒伏严重、产量不高。病、虫危害是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尤其在农药使用上,由于农民难以判别农药的真假,加之科技知识欠缺和思想上的不重视,未深入了解农药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用药技术缺陷很大,油菜病、虫危害严重,导致油菜大幅度减产。在肥料使用上,农户尚不清楚土壤的肥力,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不多,大都依靠自己的种植经验进行施肥。人工收获费工费力、产量损失严重,目前运用的小麦收获机不适于进行油菜收获,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小商小贩到家门口收购。

2.2存在的问题

调研分析发现,该村在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户之间油菜产量高低明显,收入差异大。据农户反映,2011年全村平均油菜产量在1500~3150kg/hm2,最高的单产达4275kg/hm2;二是对油菜生产规范化种植技术掌握不精,粗放管理;三是油菜收获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力度不够;四是对油菜产业发展趋向不了解,对自己生产的油菜品质认识不清,缺乏品牌意识。

3油菜产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分析

接受访谈的农民对发展油菜生产中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农资供应、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最高,对农技人员服务程度较满意,对油菜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信息、合作社带动等方面满意度低。

农民反映最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油菜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科技人员适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二是增加油菜机械化种植、收获机械的数量;三是在农技、农资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四是培养农产品经纪人,拓宽油菜籽销售渠道,提高油菜销售价格。

4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培训状况分析

4.1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培训渠道

农民受训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集中培训。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每年在村里举办1~2次1~2d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农机技术部门3~5年在冬季举办1次10~15d的农机技术员培训班;农资部门为推销农资产品每年举办1~2次0.5d的培训。二是田间地头培训。农机部门每年在春播、秋收季节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分别举办1次1~2d的培训;农技部门在田间管理期间,到田间地头举办1~2次1~2d的病虫害防治培训。三是农民自己到农资供应销售点咨询农资知识。四是外出观摩学习。有关涉农部门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其他科技先进县或乡镇进行观摩学习。

4.2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结果分析,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是造成高海拔地区高寒山区油菜产业发展的“短板”。一是农民接受同项培训内容的培训次数少。据调查反映,村民1年内平均接受同项次培训内容的培训次数最多3次。二是培训对象选择不准。科技培训工作一般在冬季的农闲时间进行,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参加培训的绝大多数学员是外出打工回家的青年农民,但随着开春以后青年农民陆续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真正参加春油菜生产特别是进行田间管理工作的主要劳动力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造成科技培训与种植生产的脱节。三是培训与需求结合不紧密。据农户反映,县、乡技术部门组织的集中科技培训主要是以书本上的理论技术为主,与具体生产操作比较脱节。普遍反映学时懂了,用时忘了,真正应用到实际的不多。四是对需要和接收的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获取的渠道不畅,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农资销售网络或商贩处获得,信息可靠性、时效性无保证。

5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需求与启示

5.1以农民田间学校为载体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按照“一村一品一校”的农业科技办学模式,围绕以下5个方面在村级建设农民田间技术学校。一是提高学员科技意识。讲授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农业高效安全种植技术。二是提升学员主动意识。学会与相关部门、机构的联系技巧,学会主动搜寻科技技术信息。三是畅通技术服务和信息渠道,方便科技服务部门对农民及时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和答疑解惑,方便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供需信息。四是培养农村专业技术能手和乡土专家,依靠身边的能手和专家进行带动,给农民传经送宝贵经验。五是以点带面,以面辐射,带动和促进全村乃至整个地区油菜产业的发展。六是各有关涉农部门间相互协调和配合,积极推进春油菜这一当地主导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5.2集成农业优势资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一是发挥农业部门的人力科技资源优势,组织农机、农艺、植保、土肥等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技术需求对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二是发挥好农业科技相关政策性扶持和奖励,使更多农户享受农业科技惠农政策,如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项目等;三是通过科技入户项目培育科技示范户,提高其技术传播和示范能力。种子、农资部门增加和扩大优良新品种、新农药的供应网点和供应范围,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和高效、广谱、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新农药、新技术;农机部门增加油菜机械化播种、收获机具的保有量和按时到位及其技术应用;农技推广部门组织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节水、植保、田间管理等配套技术,以提高高寒山区油菜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6参考文献

[1]农业科技培训应对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2(14):5.

[2]滕卫双.河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思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44-22745.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3

农业转移人口是党的《十报告》对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称呼。目前,已转移的农业人口有2.689亿多,每年还以1,000万左右的数量增加。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目前,这一任务基本完成,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比老一代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见表1)。

二、研究回顾及理论假设

研究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文章很多,但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需求、供给以及培训模式、困境与出路,等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效益方面的研究极少,对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的几乎没有。本文主要对经过教育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难易程度、收入增加和从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作了定量分析,权作补阙。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效益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教育培训项目本身的因素和项目以外的因素。教育培训项目本身的因素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培训内容的设计,即所授课程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其劳动技术水平,是否能提高其综合素质等;二是对培训周期及地点的考虑,即考虑其流动性特点,以便合理确定培训时间和场所。培训项目以外的因素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已有的教育程度、企业制度、国家政策,等等。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教育培训效益的两大因素。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社会效益,只解决影响培训的两大因素是不够的,还须考虑影响培训的四个主体,即农业转移人口个人、企业、政府和社会。根据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流程及效益评估,本文按照认知、培训、实践、评估的过程进行理论框架设计。该框架中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单向推进,而是循环往复地进行。其因果关系为:认知对是否以及如何进行教育培训产生重大影响;教育培训的效果通过生活、工作实践而体现;教育培训在实践中产生的效益需要进行有效评估;评估结果为未来培训提供新的认知方向(见图1)。上图中,实践所取得的绩效,是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评估的核心,而影响培训效益的因素有三个:培训的动机、环境的影响和培训项目的设计。因此,本文假设,在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教育培训后,只有在实践中产生效益,该培训才能使受培训者的整体绩效发生变化。

三、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个人效益的评估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其劳动生产率的研究主要利用文献资料进行计算。调查对象为山西省某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涉及27个企业、5个培训机构。调查地点选取劳动力市场、工地、教育培训机构等农业转移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样本中,农业转移人口性别比例分别为男性57%,女性43%,年龄分布以20岁~40岁为主。文献分析以统计年鉴和学者研究报告为主,从中获取教育培训所产生社会效益的相关数据。问卷的设计以图1中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情况,运用李克特(Lik-ert)量表进行答案设计。问卷设计以测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动机、企业或政府的宣传力度、接受培训的内容以及通过培训之后所获得的收益等为主。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因素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而对于其他两个因素的分析则采取了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假定,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按照认知、培训、实践和评估这四个阶段相互影响的路径进行,因此,在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时,主要从结果中抽取了两个因子,即认知因子与实践因子,它们共同解释了总方差的51.71%。其中,认知又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对教育培训的直接认知和培训后的再认知。前者是与培训同步的即时性评估,而后者是培训后的评估,以此了解农业转移人口对教育培训的认知变化。实践主要是反映培训所获取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工作、业务和生活等方面。就认知与实践而言,前者主要由接受培训者本人进行评估,因为对教育培训的直接认知与培训后的再认知属于主观体验范畴;而后者则可以由他人进行评估,因为其所产生的效益可由外部观察获得。

四、效益分析及结果

(一)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效益的基本情况

对教育培训前认知和反应程度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有47.30%的被调查者认为,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技能熟练度及更好地满足工作需要”;有22.14%的被调查者将教育培训的目的视为提升综合素质的手段;有13.87%的被调查者将教育培训视为升职加薪的筹码;仅有2.71%的被调查者是因为周围人都参加了,自己便盲目随从;有67%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提供机会,“愿意”或“很愿意”参加职业培训;有2.13%的调查者“不愿意”或“很不愿意”参加职业培训。从培训后的认知和反应程度看,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因素对接受培训者的态度有明显影响:有49.11%的被调查者对所参加的教育培训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有12.17%的被调查者感到“很不满意”或“不满意”。认为对之“很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占到了选择“很不满意”人数的71.33%。从培训效果评估看,有52.35%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后“很容易”或“容易”找到工作,而有10.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容易”或“很不容易”找到工作;在培训所教授的知识、技能方面,有49.17%的被调查者能够对之“完全掌握”或“基本掌握”,仅有7.13%的被调查者反映,“没掌握”或“完全没有掌握”;就培训之于工作的作用而言,有68.27%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于所从事的工作“很有用”或“有用”,有9.32%的调查者认为,虽然经过学习,但觉得对于工作“没用“或“基本没用”。由于教育培训的认知、评估反映模型的构建所需变量较多,且各变量之间的高度重合性与高度相关性会给统计工作造成较多困难,因此,考虑到所收集的诸变量之间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为削减变量个数,同时,在不造成大量信息丢失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将公共因子用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即由认知和评估的各项指标估计模型的因子得分。其基本思路为,用因子值系数与各标准得分因子的平均值乘积之和测算因子得分平均值。由于不能直接使用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通过将影响因子的主要变量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来计算每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在此情况下,根据SpSS数据分析,获得培训前的认知得分为3.5791,而其评估得分为3.713。由此得出结论: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认知结果,优于培训实际评估结果,说明在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实践方面还需要加强。但同时也说明,教育培训实践评估的因子得分,反映出接受培训者通过教育培训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

(二)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效益的因素分析

1.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口统计特征对教育培训所产生效益的影响

在此,我们将教育培训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界定,其中包括通过培训之后月收入的变化、工作适应程度、寻找工作的难易程度等。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采用了相关性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描述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口特征与教育培训效益的关系。分别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外出打工时间、培训前月收入、工作类别来分析。从年龄结构分析,年龄范围在22岁~33岁之间(包括本数)的农业转移人口所产生的效益(主要涉及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能力)要优于年龄在34岁以上者所产生的效益。受教育程度与培训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即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通过教育培训后应用知识的能力越强。在对外出打工时间分析时发现,其所呈现的散点图相关性不强,相关系数为+0.13,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教育培训没有需求,只是无法验证其外出打工时间长短与培训后所获效益大小的结论。从月收入的影响因素看,处于月收入2,000元以上(包括本数)的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所获得的效益最大。由此可见,月收入高于2,000元者较月收入低于2,000元者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强烈。在月收入高于2,000元者中,有97.13%的人的工作性质属于技术型或管理型,他们对教育培训反应积极。从行业看,从事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者,要比从事其他类别职业者的认知效果好;相对地,从事技术要求较低者对教育培训的认识效果较差,态度不积极。这一结果说明,工作性质对于技能的要求程度与工资变化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

2.周围环境因素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产生效益的影响

周围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政府的宣传力度、企业内部提供培训的机会以及社会对培训所获证书的认可程度,等等。在此,我们重点考虑对于收入的影响、劳动生产效率的变化及接受培训者自身素质的变化三个因素。就内容设计而言,有67.17%的被调查者反映,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与法律知识能够改善自己的收入状况,仅有12.6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人文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中,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知识对于工作有帮助。由此可见,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知识,其发挥作用的周期较长,在短期内,不及与工作相关技能的表现显著。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有87.13%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类知识是“需要学习”或“很需要学习”的。有51.27%的被调查者对于培训时间的安排不满意,其中,有71.41%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产生冲突。就培训地点看,有85.23%的被调查者反映:“培训地点固定,很难适应流动性工作。”由此看来,关于培训时间与地点的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对于此类培训的宣传力度和企业内部提供培训的机会,与培训所产生的效益成高度正相关,即宣传力度大、提供机会多,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度就会提高。参与培训的人数增加了,获得收益的人数便增多了,其相关系数为+0.81。社会对培训所提供证书的认可程度与就业难易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73。除了以上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外,我们还利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测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的标准化系数进行列表(见表2)。由上表看出,培训内容的设计是所有影响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它对培训效益的结果影响很显著。

(三)农业转移人口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4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民工总量约26261万人,已成为劳动密集行业的主力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被公认为是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的一剂良药,既是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直接手段,也是农民工进城获得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是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包括人的生活、观念、职业素养等都要实现城镇化,由于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生产部门之后必将发生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更好结合,就必须获得能在城镇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因此,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职业培训不能缺位。通过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可以改变农民工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观念,培养其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不同规格、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让农民工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可以改变其“候鸟式”“两栖式”的迁移,他们才有信心、有底气进城务工和创业,由此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对人力资源的影响重大

职业培训属于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范畴,对人力资源的影响重大。在现代化生产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远远要大于对物质资本进行投资的收益,对人力资本源源不断的投资会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据统计,河南省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只占近两成,东部各省也不到一半,培训远远不能满足人力市场需求,我国近年持续出现“民工荒”,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单纯的农民工数量上的供应不足,实质上是农民工总体技能短缺,个人素质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其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劳动力转移,有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三)职业培训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农民工职业培训深层次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不只是简单的人口迁移,而是一个人口再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较好地完成人口再社会化,农民工才能真正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成为所生活的城市的一分子,否则只会带来种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农民工受到挫败时,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没有归属感的农民工与社会关系会变得紧张,成为社会的隐患。职业培训能提高农民工自我素质,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从而减少劳工问题,这也相应地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对农民工本身的影响

(一)职业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

农民工培训与收入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由于技能得到了提高,不仅满足了用工单位的需求,同时自己也具有了一定的就业收入选择权,在就业市场中不再永远处于被动地位。笔者根据对上海、广东、福建、河南、湖北等9个省市的农民工调研数据显示:在收入为2000元的标准内,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比例要大于接受培训的农民工人数比例;在收入高于2000元范围内,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要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比例;在收入为3000~4000元的范围内,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比例突破60%;在收入5000元以上的农民工中,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比例突破72.2%。因此,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自,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收入。

(二)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影响

职业培训的直接作用就是培养和发展企业员工的能力,帮助员工适应更高层次的工作,继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职位,用工单位也更愿意与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签订合同。因为农民工参加培训后,技能的增加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灵活,更容易适应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就业机会变得更广阔,也更容易签得劳动合同。据调查,河南省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有85%以上的人签订了劳务合同,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签订劳务合同的人不足30%;并且培训单位在培训的过程中,会向农民工提供就业的信息或包就业,其接受培训的同时就可以获取就业信息或直接创业,因此,培训对农民工职业发展呈现正效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行业竞争能力,确保工作的稳定性。

(三)职业培训对农民工落脚城市、融入城市的影响

城市融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结果。由于农民工群体普遍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无法适应需要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环境差的行业,这些行业居于社会生活最底层,普遍收入低、管理不规范,社会保障也少;职业培训可以让其提高技术能力,有尊严地参与生产劳动,积累经济基础,在保证基本生存的基础上怀有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期盼,并能有理性、有尊严地作出话语表达,从而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四)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家庭、子女教育的影响

首先,培训有助于农民工家庭脱离贫困,提高家庭社会地位。新型城镇化影响到农民工家庭住址的变迁,如果通过培训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会考虑把家庭迁入城市生活,这样其整个家庭的生活环境、生存理念、生活质量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其次,农民工培训惠及子女。通过培训其接受到的先进文化会给子女带来潜在的影响,他们个人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掌握到职业技能,参与实际工作切实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就会更注重下一代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在父辈的影响下,接触到城市的先进文化,例如,目前国内一些机构或个人免费开办的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舞蹈、绘画、音乐培训班;一些二、三线城市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输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将其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输入地财政保障范围,实现其子女基本在输入地全日制公办小学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农民工子女渴望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的愿望得到实现,这些举措激励他们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融入到城市化的生活中。

三结束语

目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正在蓬勃兴起,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关键还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要让农民有房住,还要提高他们就业创业能力,实现能就业、能创业、有收入,农民工职业培训可以使其更快融入城市,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是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5

1.蛟河市在推广新型农机具工作中的做法

1.1依托生产厂家联合开展培训

蛟河市农机校组织购机农户30多人到延边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玉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学习、参观、培训。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插秧机、收割机产品结构、操作要领、维修、保养常识,并现场实际操作表演。看录像、听讲解,使农机户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1.2农忙前集中开展培训

坚持“通过现代新型农机装备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蛟河市农机校全面铺开新型农机化培训工程。农机培训突破了局限于拖拉机、收割机的传统农机具培训,积极探索新型农机具的培训方式,把农机培训推向新的领域。牢牢把握农机推广的脉搏,做到推广什么就培训什么,通过培训拓宽了广大农机户的视野,使他们对新机具、新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3广泛宣传使用新型农机具的必要性

由于过去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缺乏认识和了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介绍新型农机具的好处,让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积极购置、使用新型农机具。

1.4现场表演示范,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

蛟河市农机校利用春季插秧、秋季收获组织各乡镇农机户和农民召开现场演示会,宣传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的效率、效果。与人力作业相对比,机械插秧每公顷可节约劳动力10~15人,降低生产成本800~1000元;机械收获每公顷可节约劳动力15~20人,可节约生产成本1200~1500元。逐步让广大农民认识使用农业机械的好处,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2.推广新型农机具的建议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6

6月1日至6月8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考察团一行6人赴澳大利亚考察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由于行前作了认真准备,在外接触了较高层次的农业和教育专家,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对本次考察学习进行了认真讨论,对两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进行了比较。总的来看,澳大利亚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独具特色,日臻成熟,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在澳大利亚考察期间,访问了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董事长阮武清博士接待了考察团,并全面介绍了澳大利亚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协会情况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农业食品开发合作;参观了oRanGe经济中心区的私人农场,向农场主帕特先生询问了农场的生产经营过程;访问了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由查尔斯顿农业大学校长凯文教授全面介绍了学校办学及远程教育教学情况,并亲自带领考察团参观了学校实验室、图书馆、校办农场和示范农场;听取了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艾琳女士关于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情况介绍,了解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亚洲的东南方,四面环海,是大洋洲的岛屿大陆国家,固有“岛大陆”之称。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70%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摩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等10个大城市,是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澳大利亚对青少年入学读书、以及全体公民的公费医疗都有充分保证。有人类学家平价澳大利亚“几乎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历程包揽无遗,等于由政府负责全国人民的生老病死。”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澳大利亚虽然已经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其农牧业、林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农业人口约90万,占总人口的6%,劳动力42万。全国牧地面积43860万公顷,林地10600万公顷,可耕地4800万公顷,灌溉地面积162万公顷,主要集中在18万余家农牧场,其中大型的农牧场有4.5万家。澳大利亚种植业以小麦生产为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的50%,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畜牧业很发达,主要是养牛和养羊,其中的牧羊业闻名世界,羊的饲养量占世界的12%,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澳大利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完全是商品性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近年来,北半球国家需要大量反季节水果,该国就大力扩大葡萄、桃、樱桃、甜柿等生产。针对亚洲人口味要求加强品种育种,如培育和生产的超甜型白肉桃,出口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很受欢迎。二是政府鼓励农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多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支持农民发展出口农产品生产,但不采用欧美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国内外价格一致,而是以完善服务、农业科技支持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减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极强。一些重要农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较高,其中羊毛占95%,牛肉占23%,大麦占17%,小麦、食糖、棉花和大米均占10%。三是重视农业环保,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平衡,要求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耕地。农田轮作、轮歇,保持地力。大力推动有机农业,实行秸秆还田,提倡使用有机肥。植物保护实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农民喷洒农药需经批准。四是推进节水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该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严重缺乏水资源,主要水源靠河水和水库。农业区均沿着河流分布,水资源是灌溉农业的命脉,政府把水源商品化,完全纳入市场运作,买地与买用水权相联系。农作物价值越高(如水果和蔬菜),水价越高。市场的力量会合理配置水资源。在节水技术方面,首先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如渠道管道化,精确平地,土壤水分含量自动测定等。大力推行节能省水的滴灌和微喷技术,重视生活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

二、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特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十分发达,虽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到总人口的5%,但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农牧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有大量出口。这主要得益于该国重视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政府全力支持,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国家专门设立了“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DeeF)和“国家职业培训局”(anta),实施规范有序的职业培训管理。投入巨额资金,引入竞争机制,颁布有利于职业培训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使各类培训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的格局。一是支持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taFe是澳大利亚全国性的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目前在全国设立了230所学院,吸引了全国70%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其办学经费的80%由联邦政府提供;并为学生学习提供贷款,贷款在学生就业以后,年薪达到全国平均收入(35000澳元)后还贷,否则可以不还。二是鼓励各大农牧场主、企业集团等开办农业职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并提供职业培训经费总额的20%--30%予以资助。同时对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并逐年提高招投标经费比例。国家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定期进行评估,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产业部门的“满意率”作为考核培训机构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凡就业率低于60%的培训机构,国家取消当年培训拨款计划,连续几年不能达标的将予以关闭。通过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保证了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制定《培训保障法》,该法明确规定,年收入在25万澳元以上的农牧企业(场)雇主,应将其工资预算总额的15%用于培训。全国大型企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对员工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

(二)培训注重能力培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已逐步形成了职业培训“市场化”的良性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既适应产业部门的需要,又满足了受训者个人要求,使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育宗旨是“主要为农业及农业有关的产业提供职业教育”,该院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了保证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结,学院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有关企业经营人员和农场主参加的座谈会议,收集需求信息,确定教育培训计划。为了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师必须是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而且以兼职教师为主;学生80%以上时间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习。如养羊专业,学生要在实际生产岗位,参加羊羔出生-剪羊毛-屠宰的全过程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诸如机具操作与维护,放牧、饲养、剪毛等基本技能。并进行严格考核,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即使是农业大学的教育也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在校生仅有500多人,就设有500多公顷的示范农场,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有果园、牧场、葡萄园和各种常用农具等专供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

(三)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实现教育体系沟通与协调

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以行业为主导的国家教育与培训的框架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能够使学生从资格证书水平转入到职业学历教育,帮助学习者在任何阶段计划自己的职业学习生涯,获得相应的证书,而且可凭借这种证书进入到相应的高等教育接受教育。其连接结构如图所示:

以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为例,证书体系分为Certifice(相当于国内的短期职业资格鉴定证书)、Diploma(相当于国内中等职业教育)、advanceddiploma(相当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Certifice共分为四级,获得一到三级Certifice共需6个月,获得四级Certifice需在获得三级Certifice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Diploma需要在获得四级Certifice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advanceddiploma需要在获得Diploma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advanceddiploma的学员如果要到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可减免一年学时。即一名高中生直接上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需要三年,经过taFe学习获得学士学位需要四年,虽然时间长一年,但实践能力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据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艾琳女士介绍,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这种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欢迎。

(四)发展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澳大利亚根据其地广人稀的特点,大学和taFe都设有先进远程教育网络教室,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中心城市、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得到发挥。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与查尔斯顿大学各分校都可实现现场交互式远程教学。由于远程教育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又能满足多样性和个性化教育需求,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刻,以最方便的方式给个体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受到学生的欢迎。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的学生就有近一半是通过远程方式学习。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时间安排学习,只要在六年之内修完要求课时就能毕业。

三、启示和建议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已日臻成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机制。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明显公益性,政府责无旁贷。各级政府首先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台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其次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建立培养新型农民的组织保证机制,使培养新型农民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第三要加快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法规,通过法律形式对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益等提供法律保障。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培养教育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最有效的提高过程,应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一是要按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投入的制度化;二是积极运用金融、信贷、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民间组织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扶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制;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的投入,大力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财政补贴资金直接补贴农民。

(三)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教育农民的核心是要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收入。因此,培训新型农民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培训内容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针对留在农村农民的科技培训,要围绕市场前景好,需求强烈,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确定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重点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行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针对转岗转业的农民,要围绕市场前景好,需求强烈的工种设置培训专业,按照用工单位的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实行订单培训。二是培训机构选择要市场化。要采取招投标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确定教育培训机构,使办学条件好、教育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来承担农民培训工程项目。三是农民参加培训市场化。农民根据对市场需求和培训机构能力的判断,按照个人意愿,自主参加培训,自主选择培训专业,自主选择培训单位。

(四)建立开放式的合作机制。培养新型农民数量大、任务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相对薄弱,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合作机制,综合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党团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面向农民教育培训的各种工程,如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星火培训计划、农村妇女“双学双比”、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等,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有针对地培养新型农民;

(五)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监管机制。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滞后性,要求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农民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建立公示制度。要向农民公布培训单位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等内容。各省(区、市)要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资金补助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要对每个培训单位的培训班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进行检查核实,了解培训情况,保证教育培训质量。

(六)建立经常化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中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合作,可以及时了解国外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7

关键词:人力资本;培训;非农收入

1变量选取及模型选择

本文将人力资本概括为教育、培训、经验和健康四个维度。在教育方面引入“受教育年数”变量(忽视教育效果的差异),在培训方面引入“是否接受过技能培训、培训投入的时间和培训投入费用”变量,在经验方面引用“从事非农工作年限和工作变动次数”变量。在健康方面引入“健康状况”变量。另外加上人的自然属性:年龄和性别两个变量。利用这9个解释变量衡量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作为因变量的非农收入有既包括乡镇企业收入又包括外出务工收入,既包括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又包括其他自营收入,所以用第二三产业收入之和或者外出务工收入来衡量是不全面的,因此决定用农民可支配收入(Dpi)减去农业实际收入衡量非农收入。

本文采取统计回归法,利用简单的多元线性回归来描述人力资本各维度与非农收入之间的联系。为了检验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设定非农收入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nonfarmincome=f(age,sex,edu,prta,tra,tim,spe,cha,yea,hel)=b0+b1age+b2sex+b3edu+b4ptra+b5tra+b6tim+b7spe+b8cha+b9yea+b10hel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按照河南省各主要县市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如中牟县、新密县、西华县、沈丘县、罗山县、固始县等)的400户农民作为样本。自变量的分布与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2模型结果及分析

首先用white检验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obs*R-squared的相伴概率是0.002053,应该拒绝零假设,即模型存在异方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消除异方差,利用残差平方倒数序列作为权数,利用wLS回归。再对回归结果进行white检验,结果显示消除了异方差。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的整体拟合样本的整体效果较好,反映选择的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体解释力度较高。但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看,是否接受培训、培训的时间和费用、工作变动次数和健康状况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在构成人力资本四个维度的变量中,农民非农收入与农民是否接受技能培训、培训的时间和费用、工作变动次数、健康状况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农收入随之增加而增加。并且培训投入的费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比重为0.394706),其次是培训时间(比重为0.361238)和是否接受培训(比重为0.210053)。

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拒绝接受零假设:这表明非农收入与年龄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收入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农民更能适应岗位要求,能较快掌握新技能,较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中年及以上农民随着年龄增加和健康状况下降,就业能力下降,对收入的预期和实际收入都会降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女性获得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勤劳、认真、忍耐、柔和等禀赋使得女性更能在服务业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女性的非农收入并不低于男性。受教育程度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样本显示教育年限在9年以下的占72.57%,9-12年的23.89%,12年以上的3.54%,在农民乡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集体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非农收入中教育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工作年限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在于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导致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餐饮或者进入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工作年限对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小。

删除回归效果不显著的变量,结合剔除变量后的建模结果看,剔除后的模型结果优于原模型。如表3所示。

可见,在人力资本各个维度中,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培训费用、培训时间和工作变动次数是影响非农收入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但是长期以来的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造成了农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后果。河南省在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对技能培训的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的观念;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称,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能有效衔接;培训机构的办学定位和管理机制脱离就业导向,以升学、学历为导向;政府、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协调统筹力度不够,政府统筹——企业引导——培训机构实施链条连接不紧密。农民就业机会少,农民一旦找到固定工作不愿意而且没有能力去变动工作;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生活没有保障;高技能就业能力低,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窄等。

3政策建议

在农民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方面:首先,培训机构要确立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定位。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形成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其次要降低培训费用。建立“政府补助、企业参与、个人分摊、银行信用”的培训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再次,完善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农民的教育基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践能力,以动手为主;根据农民的劳动时间,形成“非连续学程、往返式学习、终身式学习”的方式;根据农民的就业需要,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农民自主选择课程。最后,必须发挥政府在农民技能培训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政府在政策制定中要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扶持,在社会观念上要引导形成重视技能、重视培训的氛围,在社会统筹中架构学校、企业和社会联系的桥梁。

在农民的就业转移方面:一方面政府为农民搭建非农就业的平台,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组织引导服务,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为农民提供就业保障。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业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险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落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和留守老人、儿童的具体困难。

在教育方面,进一步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全面的继续教育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人才投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8

脚踏沃土闻禾香三尺讲台圆师梦

1994年,史红从一所乡镇中学调入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州市滨城区分校工作。初到农广校,她发现大学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并不对口,加之从熟悉的城市到陌生农村的环境转变,史红一时陷入迷茫。

身处困境,史红勇敢面对,没有退缩。她每天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教材、看中央电视台的农广校教程、看教学录像资料上,仅用6个月时间就自学完成了农广校蔬菜专业的14门课程,做了厚厚8本、共计20万字的笔记;这个从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经常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学习实践技术,不怕脏不怕累,在农业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实现了自我超越。7个月后,她信心十足地登上了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农广校教师,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渴望农业丰收的农民兄弟,在三尺讲台上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身扑教学不思苦心系三农传真情

1996年的冬天,史红到路程最远、教学条件最差的堡集镇辅导,那时她已经怀孕两个月,一路上头晕目眩,脸色苍白,被剧烈的妊娠反应折磨着。辅导地点安排在一个破旧又透风的大礼堂,冷得让人难以入座,乡镇负责同志提议让学员自学,但是看到学员那渴望求知的眼神,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史红强忍身体的不适,不顾寒冷与疲惫,开始认认真真地讲课。

史红常说,“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为了丰富自己,史红参加了函授学习,以便了解更多实用性知识。每期的学员辅导她都精心备课,毫不懈怠。19年来,她不停地穿行在全区10个乡镇办、602个村居,先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6万人次,现场指导达上千次。先后承担《化学基础》、《蔬菜病虫害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次到农村去讲课,不管是天气恶劣,还是道路崎岖,史红从未被困难吓倒过。

多年的教学生涯,让史红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兄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农民朋友的蔬菜出现问题、果树发生虫害、牛羊畜禽生病,一个求助电话,她就立马赶到农民家里看病情、联系专家、帮忙买药;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从来不因家里的事情耽误学校的工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培训工作,她一有时间便带领培训教师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对科技的需求。考虑到农民学员的作息规律,她还灵活调整培训时间,时常在中午或者晚上根据各村农民的需求安排相关的技术讲座。

史红的无私奉献,勇于创新,赢得了所辖农村广大农民及全市同行的一致赞誉,2002年荣获“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称号。

建好农广主阵地滨城大地育桃李

2009年,史红被任命为滨城区农广校校长,学校的生存、发展成为对她的另一种考验。

多年的实践经验,史红深深认识到了农广校体系办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保证办学体系完整。滨城区分校建校3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办学体系健全。在全国很多市、县乡镇教学班被取消的情况下,史红也始终坚持保障体系完整的办学思路,区校下设10个乡镇教学班,均有相对独立的办学场所和基本教学设施,有专职或兼职乡镇教学班班主任,有教学实习培训基地,保证了教学辅导、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农广校属于政府公益性办学,教学经费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争取政府支持,史红一趟趟找相关领导请示、汇报,一遍遍找乡镇长落实,凭着“宁可为学校事业不要自尊,也不能为了自尊而影响学校工作”的信念,农广校办学经费问题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得到了解决。区政府从区财政每年列支2万元作为培训经费,并对农广校采取招生鼓励政策,对中专学历生每人补贴学费400元。

怀着对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史红认真学习省校办学工作指导意见,不断总结往年的办学经验,逐渐形成招生、培训两条线齐头并进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她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支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办学体系,开展农民中专学历教育,确保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抓住培训不放松,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实用人才培训、“致富早班车”、新型农民培训“三进村”行动等方面的培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先后培训中专学历生5600人,中职学员240人,绿色证书学员35700人,大专以上学员820人,农民创业培训学员250人,阳光工程培训学员12511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

教学科研两不误助农增收见实效

在教学培训中,史红注重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是国家、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主讲人,先后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抗虫棉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年推广面积达60万亩以上,累计推广新品种32个。

她注重总结经验,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管理学报》、《农村远教》发表文章15篇,主持编写了90余万字的《新型农民科学素质培养读本》,所发表的文章被各地引用,对全区乃至全国的技术推广工作产生影响。

史红积极承担科研项目,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山东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累计培训科技示范户3.2万户,转移农村劳动力22511人,建立学员培训基地30个,发展专业合作社55个,新增创业学员160人,年增收入1500万元;参与“开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项目,获得滨州市星火奖一等奖;参与“滨州市抗虫棉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得滨州市星火奖一等奖;参与“山东省农业重大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带动全区18万亩粮果菜等专业化统一防治工作,增收节支2880万元;参与“山东省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推广”项目,增加效益4507.5万元……在广袤的滨城大地谱写了一曲丰收之歌。

荣誉面前不骄傲踏踏实实写人生

从教19年来,史红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汗水,先后承揽各种农民培训课题研究4个,4次获得“山东省农广校系统教学能手”称号,2002年荣获“全国农广校系统教学能手”称号,2010年12月,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小组评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2011、2012年连续被山东省农业厅表彰为“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先进个人”。2013年3月,被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滨州市农业局评为全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她任校长期间,滨城区农广校连续十年获滨州市农广校“优胜学校”,2009年被中央校评为“a级校”、“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百强学校”,2011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被滨州市妇联评为“滨州市巾帼文明岗”,2010年、2012年两次被省农广校评为“全省实用人才培训先进单位”。面对众多荣誉的光环,她珍惜荣誉,始终保持严肃认真态度,时刻把振兴农技推广事业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继续在生产一线为农技推广服务。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9

改革开放30年来,规模宏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对中国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转移劳动力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大大提升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学术期刊投稿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一步推进面临新的挑战,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第二、三产业对就业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且没有从事非农产业的经验,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省级期刊征稿熟练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不仅阻碍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长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潘士远,2006),同时也妨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地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蔡昉,2007;史清华、徐翠萍,2007)。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已经刻不容缓。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是否通过在职培训获得了职业技能的提升,他们是否获得了和城市就业者相同的培训水平,哪些因素影响培训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浙江省6县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的回答。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虽然培训对工人的收入和生产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并不是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等的培训机会。从个体的因素来看,获得培训的机会受到人口特征、劳动关系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人口特征包括种族、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劳动关系方面的特征包括合同的时限、集体谈判能力等!。

从人口特征来看,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获得更多的在职培训(Duncan等,1979;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项目号:06JZD0014)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劳动力流入地政府提供均等化就业服务的对策研究#(项目号:08HZC313Z)的研究成果。

!除个体因素外,员工在职培训发生的概率还与所在企业的规模及行业特点相关。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严格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获得了来自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数据,即使没有对企业规模等特征做出严格的控制,也不失去分析结果的广泛代表性。

altonji等,1991;pischke,2001),年龄的增长则对员工获得培训的机会有负面的影响。在国

外,种族差别导致的培训差异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Duncan等(1979)和Lillard等(1992)的研究表明,白人员工比黑人员工受到培训的概率高。由于学校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前后相承的关

系,受教育水平对培训获得有重要影响,mincer(1988)的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所获得的

培训也越多。Lynch(1993)指出,拥有大学文凭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培训的机会,而一线生产工人,尽管他们很需要培训来提升技能,但事实上他们获得培训的机会很少。工作经验也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进行讨论,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Duncan等(1979)和pischke(2001)的研究认为,工人的工作经验是员工参与企业培训的决定因素。

从劳动关系特征来看,西方培训理论的文献主要关注劳动合同与集体谈判能力两方面的影响。劳动合同保证了雇佣关系的稳定性,从而为企业和个人双方带来了从培训投资中获得

回报的稳定预期。Loewenstein等(1997)发现,企业并不会在雇佣关系开始的时候提供大量培

训,企业提供的培训随着任职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在西方国家,集体谈判能力的大小往往与工会组织的力量强弱相联系,在工会组织扮演重要角色的德国、瑞典等国,不仅具有较高的工

资水平,而且工会组织的成员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培训。

一、调查情况概述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2007年4~5月在浙江省进行的企业问卷调查和职工问卷调查。课题组先随机抽选了杭州市西湖区、桐乡市、慈溪市、义乌市、遂昌县、乐清市等6县市、区为调查地点,在每个调查地区抽选50家企业,每个企业再分别抽选10~30名职工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表由课题组负责设计,浙江省总工会负责发放和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300份,职工问卷6000份。最终企业问卷回收

20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9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3%和90.0%。职工问卷回收

435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749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2.6%和86.1%。

(一)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总体特征

本文主要基于职工数据进行分析,但为了从总体上了解样本来源的总体背景,有必要对企

业的总体特征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所调研的企业中,从企业的规模看,中小型企业是主体,占92.6%;从企业性质看,主要是民营或集体性质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85.7%(见表1);从行业背景看,主要来自制造业,从事电器、电子元件、服装家纺、印刷、化工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在取得有效数据的189家企业中,仅有17家企业来自贸易、运输等第三产业。

(二)培训的测度

在本研究中,培训的获得是关注的企业规模

∀是否参加了培训#和∀培训的天数#两个角度进行了测度,前者得到培训的发生概率,后者简单的度量了培训的水平,并设计了∀培训内容#、∀培训成本的分担#、∀培训效果的个人评价#等辅助问题。

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参加过企业培训的员工为1868人,占49.8%,这个比例比同类调查得到的数据稍高。但我们通过对∀培训内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培训中1~2天的岗前培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见表2),岗前培训主要介绍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很少涉及业务技能,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职业培训,如果

剔除这一部分,那么培训的发生率降为37.5%。表2总结了调研数据中培训发生的时间长短,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大多青睐3~7天的短期培训,这在企业追求利润和提高员工素质之间是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当然,我们统计的仅仅是企业中所发生的正式培训,而许多工种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干中学#等非正式的学习方式丰富其职业技能的。但经验表明,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中级工人,需要花费正式培训的时间在30~60天左右,培养一名合格的高级工人,正式培训的时间在60~180天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调研数据所显示出培训数量,尤其是针对一线生产工人的培训数量是显著不足的。

虽然Becker(1962)在其经典文献中从理论上论述了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所提供通用性培训不可能发生,但由于通用性技能和企业专用性技能具有互补性,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并且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压缩的工资结构获得对培训费用的弥补(acemoglu等,1999),因此,企业是有积极性为自己的员工提供通用性技能培训的。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由企业承担全部费用的为1487人,占所有培训的79.6%,而且从表2中已经看

到,企业所提供的培训大多是具有通用性特征的技能,极少数具有行业专用性,比如制冷技术、印刷、化工分析、锅炉操作等,但很难发现完全属于企业专用性的技能。

(三)城乡劳动者获得培训的差异

我们的研究还关注具有不同户口性质的劳动者是否获得了相同水平的培训。在我们的数据中,1721人为农业户口(占45.9%),1629人为非农业户口(占43.5%),有399人未填写相

关信息(占10.6%)。在我们的样本中,非农业户口的劳动者比例比其他调研数据偏低,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9.8%!。从地域来源来

看,3749名职工中除去未填户口所在地的68人,本地人口有2267人,外来人口(本县市外)有

1414人,分别占60.5%和37.7%,其中本县市人口是主体。这主要是由于我们选择调研的企业大多位于县级城镇中,与一些中心城市相比,这些小城镇吸引外来人口的能力较弱,因此就

业人员以本省、本县市人口居多。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本县市的劳动力比外来劳动力获得培训的概率高出4.4个百分点,具有非农户口的劳动力比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力获得培训的概

率高出5.8个百分点(见表3)。我们推测劳动力所具有的城乡身份差别及地域来源差别是影响培训的获得的重要因素之

一。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对这一推测进行检验。

二、计量模型分析及实证结果

(一)probit模型中的变量描述

从上面简单的统计分析

中,我们看到城乡劳动者获得企业提供培训的机会并不相同,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在职培训的获得呢?下面我们使用Stata10.0软件,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表4总结了我们所用到的变量及其定义,其中培训的发生概率是我们关注的被解释变量。

(二)实证结果

表5是利用probit模型得到的估计结果,其中第(1)

列是对样本整理的回归,为了能对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还分别对

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和具有非农户口的劳动力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果分别报告在表5中。从这个估计结果中可以观察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大小。

三、模型结果的讨论

(一)人口特征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所有的人口特征中,受教育水平和地域来源对培训的获得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前面的理论分析指出,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是两个前后关联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环节,几乎所有的实证研究都表明,受教育水平对培训的获得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者当中,受教育水平对培训获得产生的积极作用比对具有非农户口的劳动者更大(见表5),换句话说,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而言,是否拥有较高的学历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获得培训的机会,而对于具有非农户口的人而言,受教育水平的作用相对较低,培训的获得更可能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集中在初、高中水平,但城镇劳动力有53.0%的人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见图),这种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是城乡劳动者获得培训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域来源对培训的获得产生如此重要的正面影响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从直觉出发,

更换工作

外来劳动力在就业稳

定性方面都不如本地劳动者,因此获得培

训的机会可能更少一

些。而回归结果表明,来自浙江省外的劳动力获得培训的平均概率比浙江本省的劳动力高出0.3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在我们采集的样本中,发生的培训以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为多,这些培训主要是针对没有相关职业经验的人展开的,如新招聘

的工人或外来农村劳动力等。由于数据中没有培训内容的完整信息,我们只能根据培训时间的长短进行粗略区分,在来自省外的劳动力中,获得3~7天培训的为50.5%,获得8天及以上

培训的为21.7%,论文写作指导而本省劳动力相对应的数据分别是54.2%和22.7%,这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外省劳动力虽然获得培训的概率相对较高,但主要集中在0.5~2天之内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真正涉及职业技能的培训概率比本省劳动者要低。

在人口特征中,我们还看到年龄对培训的获得有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培训的

机会随之降低,尽管这一影响并不十分大,但在方向上和我们的预期是一致的,从理论上看,对年龄偏大的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意味着投资的回报期缩短,企业能获得的收益随之下降,因此对年龄偏大的劳动者缺乏进行培训投资的动力。一般而言,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经验也随之增长,在众多的有关培训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正是使用工作年限作为∀工作经验#的变量,并发现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获得培训的概率明显增加。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

示,工作经验的正面推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远远低于受教育水平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中重学历,轻经验的传统倾向。

工作岗位变量反映了所从事的不同工种对获得培训机会的影响。受到原始数据的限制,我们只能粗略地把工作岗位区分为∀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见表4),尽管如此,还是发现工作岗位对培训的影响很大,一般员工获得培训可能性的平均值比中高层管理者要低0.455个百分点,是所有回归系数中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项,这在很大程度上和Lynch(1993)的发现是一致的,企业倾向于为中高层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培训,但一般员工,尤其是一线生产工人的职

(二)劳动关系特征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回归模型中其余的3个变量主要用来衡量劳动关系特征,它们分别是∀过去3年内更换工作的次数#、∀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加入本企业的工会组织#,虽然这3个变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工作和职业的稳定性,但在我们的数据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共线性。比如,∀更换工作的次数#与∀劳动合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042,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问卷中对∀更换工作的次数#是询问∀过去3年中#的情况,反映了劳动者工作流动性的偏好,而∀劳动合同#则反映在当前企业及劳动合同期限范围内可以预期的未来时间里的工作稳定性,因此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独立性,并不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从回归系数来看,∀更换工作的次数#对培训的获得产生比较微弱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倾向于经常换工作的劳动者获得培训的机会将略微下降。

由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代表着与当前所在企业的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在合同期限内可以获得稳定预期,这样便有效地防止了∀跳槽#或其他企业∀挖人才#的问题,因此劳动合同的签订提升了培训机会的获得是顺理成章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在外来劳动力中∀是否签订合同#的影响系数更大,这说明对于外来劳动力,企业更倾向于对签订了合同的员工进行培训,以防止劳动力的过度流动引起培训效应的外溢。

在我们的模型中,工会组织对培训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企业的工会组织在职能上与西方国家工会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的工会代表企业或行业的工会成员行使工资谈判、权益保护、提升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权利,而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在很长的时间内由国有企业解决,工会组织传统上并不承担劳资双方就雇佣关系和雇佣条件进行谈判的责任,由此推测工会组织在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和提升职业技能方面难有作为。但是,我们的模型关于工会作用得到了一个较高系数,而且十分显著。在我们进行数据处理时,如果删掉∀是否加入工会#这一解释变量,拟R2明显下降,说明对培训获得的整体解释力减弱,因此,我们保留了这一变量,同时对这一变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1)工会组织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20世纪90年代,劳动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拖欠工资、工伤保险缺失和雇佣关系的不稳定,这直接催生了新时期工会组织的建立,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工会组织在建立之初便与原来国有企业中的工会有很大的不同,以代表和实现工人权利为使命,经过数年的努力,工会组织的功能可能正在不断健全,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维护了工人的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和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权利。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6.6%加入了工会组织的人认为,工会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自己维权#或∀提高自己的工资及福利待遇#。(2)可能存在样本选择问题。因为问卷由浙江省工会发放,我们有理由相信,往往是工会组织和功能比较健全的企业与省工会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从而也更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也就是说,那

些工会工作较为先进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观测值中,因此我们的模型有可能高估了工会组织的作用。但需要寻找进一步的证据来判断。

我们模型中的拟R2比较小,这虽然不影响各个变量的估计系数的显著性,但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还比较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数据的限制,影响培训发生的其他因素,诸如企业规模、行业技术特征、细致的职业分类!等尚未包含在我们的模型中。我们的模型在人口特征和劳动关系特征方面发现了一些富有启发的结论。

四、简要结论

本文使用对浙江省6县市企业中劳动者的调研数据,分析员工获得企业提供的培训的机会及其影响因素。我们的主要结论是:(1)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获得企业培训的概率比城市劳动者低5.8个百分点;(2)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劳动者是否来自省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否与企业签订稳定的劳动合同、是否加入工会组织对培训的获得有明显的正面影响,以工作年限衡量的经验对劳动者获得培训的机会有微弱的正面影响,年龄、更换工作的次数都对培训的获得有负面影响,另外,培训机会在一般员工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当前的企业培训偏重为管理层开展的管理知识和理念的传播,而忽视一般员工,尤其是一线生产工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3)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合同的签约率较低、绝大部分是企业的一般员工,正是这些因素解释了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获得培训方面的差异;(4)来自外省的劳动力虽然获得培训的可能性较大,但对培训内容的研究发现,针对这类劳动力的培训主要是岗前培训,旨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培训十分鲜见。

由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相对稳定的雇佣关系,因此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积极性。在短期,鼓励企业和员工之间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保证劳动合同

的有效实施实际上是对劳资双方的共同保护,只有在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才有足够的动力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率。目前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上

的差别,是导致城乡劳动力获得培训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长远看,在切实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的同时,要保证年轻人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有机会进入到职业高中或者技校中进行学习,对贫困地区的职业高中或相应阶段的学校教育的资助和对贫困

农业培训的收获篇10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

中图分类号:S2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39-1

1玉米收获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适用性不强

我国幅员辽阔,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玉米种植方式区域差异性较大,种植行距不统一。从种植范围看,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分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六个区,东北、华北北部有春玉米,黄淮海有夏玉米,长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广西可以播种冬玉米。不同种植品种对株距、垄距有不同的农艺要求。目前使用的玉米收割机对行距要求较高,机械与农艺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

1.2作业效果不理想

大型玉米收获机的收获行距无法低于70cm,与现阶段的玉米种植行距不吻合,而55cm行距以内收获又会造成倒伏,导致籽粒破损率、损失率、果穗损失率较高,清洁率降低,直接影响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果。少数自走机型剥皮不净、分离不清、损伤果穗,作业性能不稳定,传动部件故障率高,堵塞现象严重。多数机型无法收获倒伏玉米,有的无果穗剥皮装置。总的来看,玉米收获机质量差强人意,农民使用普遍心存疑虑,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1.3销售价格偏高

目前,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价格在28万元左右,享受政府补贴也还需要20万元左右。背负式收获机价位在6万元左右,享受补贴后4万多元。背负式收获机每天收获1.3hm2左右,自走式每天收获2.7hm2左右。东北地区玉米最佳收获期限只有20d左右,机具使用率低,单机收获面积小,再加上功率消耗大,直接导致作业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影响了用户的经济效益。农民是农机投资的主体,其购机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减少劳动强度,而是经营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价位高的玉米收获机市场份额会很小。

1.4售后服务不到位

农机产品的销售对象是分布于各地的农民,点多面广,零星分散,给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带来诸多困难。售后服务网络覆盖面如果铺开,一些企业没有这个实力,导致区域内高水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比较少,售后服务跟不上。培训环节十分重要,但时间短,且大多为理论培训,实际操作培训较少,机手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培训效果很难保证。待秋收大忙时节,一旦机器出现问题找不到服务人员,会贻误农时,损害购机户利益。

2对策

2.1试验示范要充分

玉米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摘穗、集粮、自动卸粮、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作业,比人工作业提高效率近30倍,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背景下农机化发展的热点。各级农机部门不仅要在量上做文章,更要在质上把好关,在引进、试验、示范方面下足功夫。农机管理、农机科研、农机鉴定、农机推广紧密配合,与生产厂家一道,共同解决好玉米收获机存在的各种问题,把先进适用、工作可靠、服务跟得上的玉米收获机推介给农民,让他们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2.2种植方式要统一

推广玉米收获机必须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各地农业和农机部门携起手来,制定农业规划,规范本区域内玉米种植方式,尽量统一行距,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玉米收获机需要兼具秸秆粉碎、摘穗、输送、剥皮等多功能,结构变化空间有限,收获行距很难低于60cm,因此,农机部门要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协作,找准农机与农艺的最佳结合点,把粮食增产与农机增效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科学技术和现代装备在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贡献率。农机设计者和生产者要根据农艺要求,努力提高适应性,满足农民的种植要求。

2.3产品质量要保证

生产企业一定要从长计议,在产品设计优化上做文章,向农民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农机产品,再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把产品做好做精,把企业做强做大,绝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提供标准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

2.4补贴政策要继续

从提升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角度,玉米收获环节是短板,需要各级农机部门大力推动;从玉米收获市场角度,农民依靠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农民购机用机热情还会逐渐高涨;从当下农民的购买力角度,玉米收获机的造价还是让众多农民吃不消,需要继续在补贴政策的制定上给予适当倾斜。此外,农机管理部门一定应加强宏观控制,绝不能让一些产品质量差、故障率高、使用效率低的玉米收获机进入补贴目录,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补贴目录的严肃性,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执行好、贯彻好。

2.5售后服务要跟上

农机生产厂家和技术推广部门要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培训效果。农机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管理,建立产品质量追踪和召回机制,及时解决农民使用农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有问题的机具,坚决从农机补贴目录中取缔,并要求生产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生产厂家、销售部门等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既重视产品销售,又重视售后服务,组织好易损件的供应,及时解决出现的故障问题,减少机手用机的顾虑。

参考文献

[1]李强.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1):101-102.

[2]张玉秋,李立新.玉米收获机在辽宁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