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十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十篇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10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导学案;音乐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59-1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长久以来制约着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导学案的出现使得这种局面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适用于各类学科教学。

一、音乐教学运用导学案的原因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同时传统观念认为音乐课只是一节放松课,只是繁重课业中的调节剂,这是对于初中音乐课的错误理解。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兴起,音乐课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导学案的出现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大潮,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二、导学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编写特色教案

为了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写特色教案,首先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参考教学大纲与具体的教学材料,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进行有目的教学,保障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师应起到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对于各个学生的实际发展能力应当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具有层次性的教案并运用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

例如教师在教授于《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时,就应当事先制定较为详尽的教案。首先从教学目标方面来分析,基本目标是所有学生在教学结束后都要能唱这首歌曲,渐进目标则是深入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学生利用对于自身声音的把握来对于歌曲进行诠释,由于不同学生在音乐上的天赋是不同的,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学生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高声部与低声部,在教师教授好歌曲以后,且全班学生达到基本能够演唱的效果,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平均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高声部与低声部的部分,由于不同分组对于学生的音乐天赋是有一定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于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天赋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二)发挥导学案的指导性

导学案在初中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自学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力。很多人对于初中音乐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解误区,认为所谓的初中音乐学习就是单纯的音乐欣赏,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静静地聆听欣赏,没有将音乐课作为一门较为正式的课程来进行理解,只是将其作为繁重课程中的放松课,而音乐课的课前预习也是少之又少的。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课前预习,然后通过教师对于课前自学效果的检查,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改正,学生自学加教师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师在教授芭蕾舞剧《天鹅湖》时,就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采用个人预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在对于预习任务的布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求学生对于《天鹅湖》的作家柴科夫斯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对于《天鹅湖》的剧情进行了解,学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途径来进行了解,加强对于该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教师正式进行音乐课的教授时,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由于学生在课前对于该音乐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相关音乐内涵的感受将会更加深入,学生们也更加能够感受到《天鹅湖》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三)设计引导案例,丰富学生思维

初中音乐学习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学习,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及生活性。通过特定的曲目知识背景能够使得初中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通过特定的引导案例的设计,来减少学生因为知识匮乏而引起的理解感悟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对于音乐的内涵。

例如在对于《七子之歌》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特定的引导案例,对于《七子之歌》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学生在了解到歌曲的历史背景之后,有助于其对于歌曲内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的知识不断增长。

三、结束语

导学案教学模式立足于创新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赋予学生足够的自,改变传统的授之以鱼的做法,注重授之以渔,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后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会军.催生学生音乐情愫学生能力水平析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1,(12).

[2]刘国莲.学案导学以学定教以教促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11).

[3]李桂仙.使用学案导学发展基础学力[J].新课程(教研版),2009,(02).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2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他: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3

从各章地概述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40多年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音乐教育上所经历的不同发展轨迹及中间曲折的道路。将音乐教育放在了整个历史背景中来描述,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来分析,内容全面、分析得当。

本文共分为两部分,著作中每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第一部分将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例,简要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以少年宫为例,简要介绍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1、194919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层讨论了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审问题。

1952年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其中对中学提出的美育任务是: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的创造能力。对小学则要求:使儿童具有爱美的观念和欣赏艺术的初步能力。中学教学计划(草案)说明中提到:高中不设音乐科,但应于课外活动中规定每周有一小时的音乐活动。[1]

这说明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就开始关注了音乐教育,这一阶段,学校音乐教育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和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音乐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以唱歌为主,歌曲教材以歌唱当时的政治生活的少年儿童歌曲及群众歌曲为主,包括歌颂党、祖国、领袖及青少年生活。学校音乐教育总的趋势是强调音乐教育为政治服务。

2、19661976,文革时期

十年文革,教育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各地学校音乐教育几乎完全崩溃。不管是城乡、中小学生还是幼儿园的小学生,课上课下主要以唱语录歌、样板戏等形式来开展音乐活动。

3、19761990,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教育开始走上恢复和稳定的局面。197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文革后的第一个《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986年4月,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年底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音乐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深化,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迈进,特别是人们对美育在形成国民良好的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关注,艺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地位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从音乐课时在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变迁也可明显地看出。[2]再加上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为小学和中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希望。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等国家重点法规条件都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每周2节音乐课、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每周1节音乐课,现在开设的音乐课程不论是城镇学校还是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194919902016年,学校音乐教育是呈U型发展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目标已越明确,教材越来越完善,对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也从知识教授为主向审美教育为主过渡。

二、以少年宫为例,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1、少年宫声乐教育活动

分为两方面,一为合唱团;二为小型声乐组

(1)合唱团

通过合唱团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视听力、表达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合唱团活动中接受美育教育。

(2)小型声乐组

吸收具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和音乐素质的少年儿童参加,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歌唱发声技巧训练,并增加演唱与表演方面的辅导,通过独唱、重唱、小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能力。

2、器乐教育活动

分为两方面,一为乐队;二为单项乐器小组

(1)乐队:包括民乐队、管弦乐队、室内乐队和电声乐队

(2)单项乐器小组:比较多的是手风琴组、电子琴组、小提琴组、钢琴组,以及长笛、单簧管、圆号、长号等培训班。民乐方面也设立了单项小组,如:二胡、笛子、苼、琵琶、扬琴、古筝等项乐器的培训班。

3、群众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举办群众性的大型歌咏活动

(2)组织全国或各省、市性的各种器乐比赛,互相观摩学习、交流经验,促进演奏水平的提高

(4)组织学生艺术团、合唱团、交响乐团等艺术团体

(5)少年儿童校外音乐教育的群众性音乐活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音乐讲座、音乐欣赏会、联欢会及与音乐家的见面会等。[3]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其音乐教育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为未来的音乐家和专业音乐工作者所做的启蒙奠基工作,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千千万万业余音乐爱好者和各行各业的文艺骨干,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千千万万业余音乐爱好者和各行各业的文艺骨干,为各地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文艺团体输送了一批批声乐和器乐方面的演唱、演奏人才。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音乐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无疑为音乐教育的进一步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大地挑战,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校内校外音乐教育会更加完善。

著作:

[1]姚思编著.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一名音乐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们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音乐技巧,还要在培养音乐感觉、识别以及鉴赏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1在教师引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的言行是一面镜子,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正确,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或纠正及规范,使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言行指导的引导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容易被学生模仿。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们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同时树立良好的形象,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文明的语言、优美的歌唱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被感染,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应内修品质、外修言行,从自身做起,提高修养,成为学生们的学习榜样,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1]。

2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着教材进行。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立足教材,加深对教材的研究,进行合适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爱学习、爱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远大理想。2.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情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德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初中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作品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音乐欣赏是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绪,开阔视野,提高欣赏能力,尤其是对我国民歌以及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2]。2.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要使学生的能够在音乐教学中体会到人生的多种情感,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通过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并选择一首曲子作为班歌,要求学生不仅会唱,还要深入体会歌曲的意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在跌倒时能够勇敢的站起来,做生活的强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困境[3]。2.3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可以视为一种精神体操,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劳,从而起到愉悦精神的作用,使人们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耶里斯多德曾经说过,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在于净化人的感情,让人心旷神怡。王国维也曾经说过,音乐可以让人的精神得到满足,能以乐辅德。音乐教学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可以进行不同的教育。例如,对于活泼好动的人,可以让其听比较安静、庄重的曲目,纠正其傲慢的性格;对于不好动的人,可以让其听比较轻松活泼的音乐,纠正其保守的性格;对于容易暴躁的人,可以让其听温柔和谐的曲目,纠正其粗鲁的特点;对于过度胆小的人,可以使其听激烈浑厚的曲目,纠正其遇事退缩不前的性格。可以说,音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身心健康,还可以促进人养成良好的性格、情绪。这也是教师进行德育教工作的基础条件[4]。

3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欣赏教学主要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组品,使学生获得全身心的审美感受。音乐是一种艺术,它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程度的愉悦感受,通过和声、银色、节奏等表演形式的组合下,成为审美体验的载体。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形象的音乐语言进行抽象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5]。例如,对《歌唱祖国》这首歌进行音乐鉴赏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这首歌曲的北京、歌词曲调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等,引导学生走入歌曲的意境,从而抓住歌曲的三部曲式结构。通过歌曲的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祖国荣辱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能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4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任何时代教育中的永恒话题,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音乐课外活动丰富多样,是除了课堂外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好选择。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唱团、舞蹈团等,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送温暖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并向他们展示才艺,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后,还可以收集不同的德育教育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和创作竞赛,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表达内心的美好精神,从而深化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开展。

5总结

优秀的人才需要具备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音乐属于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还应该以音乐为基本手段,教师以身作则,不断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歌曲教学、歌曲鉴赏以及课外活动方面渗透德育教学,让学生们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将德育教学渗透给学生,帮助他们养成高尚的情操、优秀的人格以及纯净的心灵,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庄筱嫣.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案尝试[J].北方音乐,2014,(10):154-154.

[2]房筠.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案探索[J].关爱明天,2015,(7):234-234.

[3]陈书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a版,2011,(3):107.

[4]张伟.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40):170.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

所谓的音乐欣赏就是指通过认识以及理解音乐作品,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让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获得音乐享受。音乐欣赏课是现代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上存在一些问题,就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给予相关的策略。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的现状

初中音乐的欣赏课上存在如下的问题:①初中学生们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没有发挥出课堂的主体性,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思想过时,喜欢学生上课遵守纪律,不乱讲话,因而缺乏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教育,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十分不利。②有些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活动的形式比较传统,也不懂得创新教学内容。只是让学生反复欣赏音乐作品,只是对作曲家进行简单的介绍,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了。③除了音乐艺术生在中考、高考时需要考音乐,其他普通学生的升学和音乐没有关系,所以许多初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不注重对音乐的教学。学校安排的音乐欣赏课程没有充分的利用,有些音乐教师甚至在上音乐欣赏课时不安排音乐教学,反而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的文化知识,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越来越少。

二、完善新课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

1.运用启发式、情境式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也没有了兴趣。采用启发式、情境式的教学方法符合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理念。改变了教师传统上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机械式的接受教育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情境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课堂上欣赏《辽阔的草原》中,教师先提问学生我国都有哪些草原?草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草原上有什么?发出这样的提问,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激起学生对《辽阔的草原》的兴趣。让学生欣赏准备好的草原景色的片段,在合适的时间配上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进入想象的情境。教师要在音乐中概括出草原的音乐形象,让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带来的听觉盛宴。

2.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音乐欣赏能够让欣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从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和心灵上的洗涤,让自己能够真正的融入到音乐作品所呈现给世人的情境之中,学生经过仔细聆听以及对作品所表达的感情的体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学中的效果,音乐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音乐作品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让学生分几个小组,随着音乐一起表演自己所想象到的当收到喜讯时人们的表现,通过学生进行表演来体会音乐中欢快的、喜气洋洋的情境,增加学生对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调的欣赏能力,最后学生相互讨论并进行总结给乐曲取名字。通过将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创造性。

3.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音乐鉴赏课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初中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现代许多学生普遍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却是非常喜欢现代的流行音乐,这是由于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强所决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声音、图片以及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欣赏音乐。例如在欣赏《童年的回忆》这首钢琴曲时,教师可以在播放这首乐曲时,在多媒体上播放与童年相关的图片,能够勾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把握钢琴曲表达的含义。

三、结束语

音乐欣赏课是我国现代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完善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以及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初中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牛焘.运用情感想象,理解音乐之美――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J].黄河之声.2012.08(02):78-79

[2]张乐意.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D].中央音乐学院2011,06(08):39-40

[3]马林华.摒弃“蛇尾”,追求“凤尾”――高中音乐鉴赏课结尾的探究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2):89-90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策略

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在学制的设置上,前两年对学生进行高中课程的教学,后四年进行大学课程的教学,这类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基础普遍较差,但学生在年龄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对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高水平的小学音乐教师的探讨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的意义

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的人才培养在现实中有着很强的必要性。首先,初中毕业生的年龄阶段是一个人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在学生基本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教学体系中,不仅有专业知识的教学,也有基本素质教育,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音乐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音乐方向的人才培养可以为广大小学提供高素质的音乐师资力量,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使自己胜任小学音乐教师的职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而且其自身的素养、爱心以及职业认同感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的人才培养在实际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高校在音乐专业教学上,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培养显得较为盲目,从而使得教学没有方向感,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2.高校在音乐专业教学上的课程的设置较为笼统,基础课程较多,而对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学力度不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培养的音乐教师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要求。3.由于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案。高校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的设置没有针对性,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之教学方法落后,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灵感的激发,教学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效。

三、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出热爱教育、文化基础知识和音乐专业水平都较高、教学能力较强以及对音乐教学有颇深研究等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从而为小学音乐教师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小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确立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水平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首先,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小学教育事业的热爱、师德修养和求真务实精神都是对小学音乐教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其次,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知识,有较高水平的音乐表演、音乐鉴赏和音乐创造能力。第三,能够胜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这是教师职业资格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相关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比较全面,其课程体系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艺术学等,由于六年制学校的学生是以初中生招生为主,学生没有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需要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改革。课程的优化要把握几项原则:首先,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为音乐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课程设置需要有针对性,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对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重点应放在音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之上。第三,教学课程要讲究实用性,六年制日程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取消或减少不必要课程的开设,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尤其是音乐专业技能课程方面的开设,比如音乐演唱、舞蹈表演、钢琴表演和中外音乐欣赏等课程的开设。除此之外,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多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提升的目标是使教师和学生实现利用最少的时间和付出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教学任务。教师的培养不能只依靠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明确的教学任务能够简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小学教育音乐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提高其音乐实践能力。

2.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有制定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日常教学才会有所依据,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教学内容的具体化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编制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能够规范课堂教学,优化教学体系,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清晰和明确,这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3.创新教学方法。音乐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这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教学方法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接收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六年制初中起点小学教育是一个新的教学体制,其音乐方向的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培养策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会切实提升初中起点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人才培养的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7

一、农村小学学生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

农村学校的学生几乎是100%的喜欢音乐课,因为优美的旋律,欢快、跳跃的节奏能够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说实在的,每到音乐课,就有好几个学生来问我音乐课上还是不上,我说上,学生边欢呼雀跃的互相奔走相告。有一次又几个学生问了我几次,我很不耐烦,差点儿打吼一声发脾气,但转念一想,孩子们非常喜欢上音乐课,我为什么不把欢乐带给他们呢?

二、健康的歌曲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现阶段农村音乐课主要是歌唱教学,就小学课本中的每一支歌来说,虽然歌词不多,但我认为是思想精华,因为他里面有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唱歌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这比单纯的说教教育效果要好。比如《爱我中华》就包含着强烈的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从小教育孩子爱父母,懂得孝敬父母。还有我教过一首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着里面有这样两句歌词:“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当时我问过学生,你们对这首歌曲中的歌词印象最深,学生说的就是这两句。我说为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在以后我遇到困难,我想起这首歌,我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想就这一点如果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只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那么我们的学生以后肯定是一个成功的人。

三、重视学校艺术教育是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指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就学会做人方面,我对一句名言颇有感触,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人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情商的高低。而人的情商包括人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他对一个人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艺术教育侧重培养的就是人的情商。说道学会生存,我有有亲身经历过的一个案例。我认识的一个女士,两口子以婚庆为职业,女的喜欢唱歌,希望自己能够唱好歌来作为自己的生存的职业。于是她努力学习唱歌,但是学了很长时间都不行,唱出的歌依然很难听。后来我遇到过她,听到他好几次怨恨她小学的老师,我问她为啥这样恨小学的老师,她说小学的老师几乎没有给她上过音乐课,没有教他唱过歌,导致他现在学习唱歌很困难,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存的发展。还有的一个案例,我当时装潢房子的时候,一个木工师傅带一个徒弟,这个徒弟我感觉干活很笨。让他弄一个正方形,她总是画不出一个正方形,让他做一个圆形,他做出来就是扁圆。装潢是一种美术,他几乎没有一点美术素养,没有一点绘画的技能。我问他上过什么学,他说初中毕业。我又问他,在小学和初中学过绘画吗?他说几乎没有学过绘画,对绘画知识一无所知,绘画技能很差。后来师傅见不可教,就给辞退了。从上面的两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两个人认为小学阶段老师没有给他们上音乐、美术课,导致以后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存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上的两个案例中反思到一些什么呢?笔者多年从事农村音乐教育,现就谈点自己的一些对策,供广大音乐老师借鉴。

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措施及对策

1、增加投人,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人,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人,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向甘肃武威这样的偏远山区小学,条件差一点学校可以配置简单的电子琴(一架够了,教学用)、口风琴,竖笛,这些乐器价钱低,质量不错,学校购买这些乐器的费用大约1800元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喜欢音乐学生的需要。条件好点的学校可以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麦克风和专业数码音箱设备。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买一些音乐器材,还有mp3播放器,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歌曲,供学生欣赏学习。学校的图书室也可以购买一些音乐图杂志,音乐光盘,便于学生参考学习。农村学区领导也可以协调“强校”和“弱校”进行帮扶,一学期搞音乐活动可以借用“强校”的音乐器材和音箱设备,以保证薄弱学校音乐活动的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师的双基训练和学历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通过学区领导协调由专业音乐教师的学校帮扶没有音乐专业教师的学校,一学期搞一两次音乐教研活动,可以提高非音乐专业教师的水平,增强没有音乐专业教师学校的师资力量。

3、因地制宜实施教学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8

一、殊途,不同的教学方式

在王凤老师的教学中,对于音乐本体的强调尤为突出。一年级,刚好是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最有兴趣的阶段。王老师在教学中,首先用歌曲问候加律动(拍手)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吸引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较快地融入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了聆听,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同时,利用“师生问好歌”等制定了课堂常规,保证了音乐课堂的优质高效,这样的教学导入方式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随后,王老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图画的视觉效应推动后续的音乐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小学低段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认知模式。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设计了“认识音乐标记”、“复习歌曲”、“学唱新歌”、“欣赏”等环节,逐渐增加三拍子、正确的演唱姿势等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有所收获。

而在雷燕老师的教学中,游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是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音乐游戏教学是融音乐教学与游戏为一体的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式。在雷老师的教学案例中,从“游戏动作学习、歌词学习”到“《拉钩钩》、《好朋友》的邀请舞游戏”,游戏的设计始终以激趣为目的,有条不紊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熏陶情感、提升审美体验,并且快乐地获取音乐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身体律动、动作模仿和创编,让学生在对音乐亲身体验、感受的同时,学习音乐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纵观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他们在“好朋友”这一单元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安排上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都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提升音乐素养,树立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同归,相同的教育收获

虽然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跳出教学案例站在其他视角再看教学,可以发现,两位老师的教学又有相同的初衷——也就是用音乐引导学生迈出社会化的第一步。

学校为学生获得社会化的行为准则提供了场所,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方面。而学生在学校社会化的第一步就是交朋友,如何与音乐交朋友、如何与老师交朋友、如何与同学交朋友,在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与音乐做朋友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感性认知要多于理性认知,音乐作为教学的媒介非常适合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模式,两位教师通过体验和实践的有效方法激发学生从感性认知的层次喜爱音乐、与音乐交朋友,并兼顾到音乐教与学的理性认知的层面,达到了热爱音乐的同时收获音乐知识的目的。

与老师做朋友

成功教学的前提是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让学生融入音乐实践中需要循序渐进的方法。雷燕老师在教学中从歌曲的音乐特点出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实践方式,营造了欢乐、活泼的学习情境。

成功教学的过程是平等的教学方式。以交朋友的方式设计歌曲教学,以游戏的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逐渐让学生与教师成为朋友,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律动的起伏变化中,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够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律动的同时增进师生间的友谊。

成功教学的目的是分享收获。王凤老师与雷燕老师的教学案例也都达到了分享收获的目的。在“好朋友”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而且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学生通过集体表演和艺术实践,能够与同伴充分交流、紧密合作、共享成果。这其中收获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分享。

与同学做朋友

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相互合作学习中建立朋友关系,“好朋友”作为一年级音乐教学的开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同学间的陌生感,使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迅速地融入音乐学习氛围中,与班级同学互相了解、成为朋友。两位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交流认识的机会,使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达到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体现了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朋辈群体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朋辈群体是社会化的首要一步。在“好朋友”教学设计中,学生们借着音乐体验开始打开自己的世界与同伴合作共享,再通过老师的教学,最终可以成功地用音乐介绍自己与别人认识,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之中与同伴之间建立朋友关系,这为一年级学生获得音乐知识、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慧雅教育;音乐课堂;空间感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98-02

在指向有效教学的新型教育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变化,然而基于浸润在“慧雅”教育理念下,笔者对本校所在城市、区域所呈现的音乐课堂现状产生了一些疑问。如:常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等追求高效率的音乐课堂为主导思想,为了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反应较慢的学生不再给予等待的机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讲解知识点,忽略给孩子充分欣赏、充分体验的重要环节,听完一遍即刻提问;当学生发挥想象,对初听的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时,部分教师却认为只有自己的答案才是“正_的答案”,从而强加给学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扼杀学生的听觉想象力……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作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反思和发展空间

具体体现在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多维的教学设计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呈现一种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展现学生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时代在发展,当代学生的自我意识愈发强烈,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单薄的教学目标和过于饱满的教学设计,缺少引发学生思考的留白和学生自己实践体验的余地。现代教学呼唤教师营造快乐美妙的课堂,就像构思一幅立体而有深度的画作,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长远目标,引领新时代的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空间感”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专家将“空间感”概念逐步深化,使这个概念在教师的授课中逐步加强。他们推出各种概念,如“非正式教学”“游戏化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等等。这些概念都是提倡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对音乐的自我理解,有弹性地去理解音乐,而这种自我理解需要的正是一种“空间感”――老师给学生的“空间”。在国内,教育专家开始逐步重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没有很好地体现在音乐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虽然在逐步引导学生与之互动,但是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互动而互动,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互动,这就需要引入“空间感”概念。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如同细品珍肴一般,慢慢咀嚼、品尝、回味。教师所需要的就是给学生这个空间去细品。

二、教师应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创设教学空间感

1.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空间感的创设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在音乐课堂中体现“慧雅教育”理念,更加考验音乐教师的基本功、课堂驾驭能力和音乐专业技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音乐对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净化心灵。音乐来源于生活,给人以美的体验,学校音乐课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那就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的美好初衷。所以,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的定制,不应“大、空、假”,慧雅教育主张以“浸润式体验活动教学”来逐渐影响、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课程的性质具有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学生为本,教师用美的语言、美的音乐,制造美的情境、美的感受、美的体验,所以教学目标应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为灵魂。

2.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空间感的创设

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聆听和交流互动中逐渐体会音乐的内涵,通过听、赏、演、唱等多种方法实现对音乐的体悟。

以笔者在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参赛获得“部优”的《船工号子》一课为例。初听音频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歌曲会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演唱的?是宁静的江南水乡,还是险峻的长江三峡?学生从豪迈、有力的歌声中,判断有可能是在三峡唱的。接着复听第一部分,让学生思考演唱者是一人还是多人?是怎样的演唱的形式?学生听出是一领众和,而《船工号子》所在单元均为劳动号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复听时,学生即刻抓住了劳动号子的特点,思考这是一首在劳动时演唱的歌曲,而劳动的环境就是三峡岸边,更加确定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随后再听第一部分,让学生关注演唱者的发声方式,并进行模仿。学生在体验、模仿、思考中,感受到劳动者的演唱和普通我们所理解的“演唱”方式并不一样,发声的位置以胸声为主,虽然音调高、旋律高亢,但是并没有使用过多头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唱形式?学生经过三次聆听、思考、感受,已经明确了演唱者的身份――他们是长江边的劳动者,纤夫。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劳动号子,也没有直接给出劳动者的身份,而是在三次反复地聆听与体验中逐一明朗各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的特点,更注重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学生在逐一得出愈加肯定的答案后,都非常有成就感,增加了对歌曲欣赏和学习的兴趣。

3.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空间感的创设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网络的视听性和感官性让教材上的乐谱瞬间充满了生命力,学生足不出户就畅游了音乐世界的海洋,音乐体会更加的丰富、深刻而又持久。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初中音乐教学;实施

音乐既然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那么语言的交流就必须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沟通的工具,或者表达内心情感的工具。既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那么就必须是兼容并蓄的,因为思想是可以自由发挥的,在意识领域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自由畅想,自由思考。因此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就应该是大家共同的理念,当然也是不同的理念汇聚而成的。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开放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过去的音乐教学是非常死板的,没有一丝新鲜感。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简单的音符练习,或者是各种乐器的规范使用。任课的教师对音乐内涵的教学却是少之又少,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只知道怎么样的演奏是正确的,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是正确的,正确的原因是什么。开放性的音乐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就是开放性音乐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相比较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开放性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答。当然不是说全部都依靠学生独立去完成,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的答案,记忆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初中学生如果简单地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就会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自己就会因为学习的枯燥和压力,慢慢地失去学习的动力。开放性教学就是在利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继续用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有利于维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尊严感

初中学生学习音乐,很多时候不仅需要后天学习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先天的天赋。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掌握能力等差异,学生最终在音乐的学习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成绩。传统的初中音乐的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无论学生是否在其他方面有过人的天赋。这样其实就违背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不用说维护学生的独立和尊严方面的问题了。

开放性音乐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尊严感。首先是独立感。即学生自己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式的学习,学生需要自己独立地完成一系列学习、思考、解答过程。其次就是尊严感。过去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达到统一的标准,换言之就是老师要求的目标。至于在其他方面有成绩的学生,老师忽略的还是比较多的。通过民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教学的中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辅助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自己的方式方法,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素质的发展。

二、开放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1.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过去对于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学习。学生自己需要进行怎样的学习基本上是被老师拒绝的。开放性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应该树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是情感价值观的学习,文化修养的学习,更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

2.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和指点。或者说在学习中确实遇到困难,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其他就不需要过多地代替学生自己。音乐学习更高的领域需要有开拓创新的人来开发,因此开放式教学的优势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综上所述,对于开放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探讨就是最大限度地认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