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1:18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透明化;云方案;电子平台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丑闻越来越敏感――即便生产和销售环节都没有违规操作,消费者依然想知道他们吃的食物里到底添加了什么。现在,素食主义者也要求有关部门对素食中存在肉类添加剂的情况进行彻查,并公布结果。

一般来说,食品出现问题时,食品制造商的反应非常快,因为他们通过更换供货商或者配方就可以解决问题。不过,只有对食品生命周期进行高效管理,才有可能让整个供应链迅速反应,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够顺利地继续合作。

针对这一问题,traceone对其电子协作平台(eCollaboration-plattform)进行了一次以云服务为基础的全面升级,为食品制造商、原料供应商和销售商提供了一个紧密合作的平台。通过图1所示的traceone,可使食品复杂的生产过程透明化。这样一来,复杂的食品生产程序就可以更透明地展现在消费者眼前,使食品制造业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traceone的电子协作平台有多个组成部分,可以将一种食品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到消费者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从原料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管理开始,原料供应商会填写原料的相关资料,接下来的原料处理、生产、销售以及质量监督环节都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将数据补充完整,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随时追溯。

通过这个电子协作平台,原料可以被轻松识别,还可以建立控制计划并解决法律争端,使得配方的更改程序得到很大程度的简化。

销售商和供货商可以使用“产品规范管理”(productSpecificationmanager)这个工具,来为他们的产品在线创建对应的文件并进行电子签名。由于平台上显示的永远是每个文件的最新状态,所以每个文件只有一个当前有效版本。通过“包装管理”工具,最终有效版本的产品会被包装起来。最后,“消费者投诉管理”工具将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迅速高效的处理并作出反应。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立法决策理念

作者:何晖1,任端平2,*,郭泽颖3(1.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06;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北京100820;3.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科学决策部署和法规规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科学严格监管,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然而由于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的问题,食品安全立法领域也存在一些决策研究论证不够充分,基础性矛盾和问题解决速度迟缓,决策部署不切合实际,针对性不强,政策措施反复调整等决策不科学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总结食品安全立法及立法决策工作的得失,来分析食品安全立法科学决策应当遵循的理念。

1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的含义

立法决策是立法活动的重要环节,其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的新兴学科——决策学[1]。立法决策是指决策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合法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需要,通过权衡为维护这种利益与满足这种需要所能采取的各种策略与手段,从而做出是否采取立法的手段和选择立法的方式的决定[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法规、规章做出立法决策),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等组成的科学理念体系,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现状,为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立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食品安全立法做出规划的行为。

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分析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食品安全立法的需求与供给情况;决定一定时期食品安全立法的方针和政策;在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把握时机,及时做出立法反映,出台新的监管体制和制度,促进食品安全立法迈上新的台阶;选定食品安全的立法模式和类型,如食品安全基本法的适时出台等。

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是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的前提,它是在食品安全立法决策及食品安全立法及监管的实践中发展完善起来的。遵循科学系统的决策理念,就能针对食品安全中的突出问题做出正确的立法决策,弥补现行食品安全立法的缺陷,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向前发展。坚持错误、片面的立法决策理念,就会导致错误的立法决策,不但食品安全立法固有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给食品安全工作造成损害。

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的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和能力稳步提升,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15年又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行了修订;国务院2009年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目前正在进行修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特殊食品注册备案、新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安全性审查、日常监督检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投诉举报、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等部门规章;内蒙古、广东、陕西、河北、江苏、湖北等27个省份还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了相关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出台了食品安全相关刑事民事司法解释[3]。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强化食品安全依法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根本也是因为对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问题不够重视、对其中的某些方面认识有失偏颇。

2.1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随着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完善和发展,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立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立法工作自然更有针对性,取得了全方位的进步,全面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1.1许可制度取得积极进展

严格主体准入是食品安全严格监管的基础。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国大约共有130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其中食品生产许可证15.9万件,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3695件;食品生产企业14.9万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3685家。共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含仍在有效期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1284.3万件,其中新版食品经营许可证896.3万件,食品流通许可证(旧版)267.5万件,餐饮服务许可证(旧版)120.4万件[4]。

2.1.2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率稳步提升

2017年,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抽检了23.33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检合格率为99.5%,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5]。农业部2017年按季度组织开展了4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测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参数94个,抽检样品42728个,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8%。其中,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0%、98.0%、98.9%、99.5%和96.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6]。

2.1.3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处效果明显

2017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5.7万件,移送司法机关2454件[7]。从复议诉讼案件来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受理食品类诉讼案件92件,行政复议申请378件[8]。

2.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2.2.1政策措施针对性不强

例如2007年8月,为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等12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并要求在2007年年底前实现[9]。2008年1月,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宣称,截止2007年12月20日,专项整治的八大任务、12个100%和20个量化整治目标已经实现。但实践中,2007年12月开始,三鹿集团陆续收到三鹿奶粉致害的投诉,2008年5月份事件开始不断发酵,直到2008年8月大规模爆发,危害严重,教训深刻[10]。客观地说,12个百分之百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和实质问题。

2.2.2破解难题决策的有效性不足

例如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农作物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化肥的利用率约有30%。针对农业投入品滥用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办发(2004)43号)提出,要整治食品源头污染,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加大对农业投入品残留超标问题的集中整治[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7)28号)提出,要加强种养环节源头治理,禁止高毒农药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对出现的突出问题(如农药残留超标)进行集中治理[12]。可以看出,我国一直在深化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像农业投入品等问题确实具有复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多年来政府一直紧抓不放,不断强化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破解食品安全难题上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入性、针对性不足等问题。

2.2.3部分决策的执行效率不足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较大,同时解决相关问题需要协调和调动的资源过于庞大,因此决策执行的效率不足,导致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和产区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将认为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13]。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切断污染物进入生产环境的通道,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14]。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3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7年底前,国务院《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15]。土壤环境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土壤污染不能得到及时治理,严重污染地块不能及时被划定,将对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2.2.4部分食品安全决策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差距

《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2016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结果,结果表明,食品安全连续6年位居中国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之首[16]。

3现阶段食品安全立法决策应遵循的理念

3.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党的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7]。“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18],关系着每个公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消费的信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在食品安全法规政策形成过程中,正确的决策理念要求政策法规制定者坚持以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深入调查研究食品安全重大实际问题,要比较论证食品安全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效,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决策,避免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决策措施,出现决策空转。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要着力提高政策法规的决策质量,避免出现立法进度一味求快的急躁情绪,避免将出台法规政策的数量作为政绩的价值取向。要有体系思维、宏观思维、战略思维,避免形式主义和表征主义,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头不顾脚”的思路,避免前后冲突,左右冲突的政策措施。

3.2坚持党对食品安全重大立法决策领导

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有的立法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有的立法未能反映客观规律,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的部门规章的立法中,部门之间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所以,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立法中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19]。2017年10月18日召开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为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2018年3月,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1]。

党的领导是形成食品安全立法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保证。在《食品安全法》修订期间,恰逢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出台密集期。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对《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的决策部署精神[22],《食品安全法》修订强化了问题导向,强化专题调研论证,增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修订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针对立法中的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食品交易监管、保健食品监管、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新、法律责任追究等50多个问题,通过实地调查、专题研究、比较论证等方式,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逐步取得制度构建的共识[23]。

再如根据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最严”的决策部署[24],新《食品安全法》在以下4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强化严惩重处。强化刑事责任追究,要求首先对违法行为进行刑事判断,构成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予以行政处罚。增设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对新政累犯增设处罚,大幅提高罚款额度,最高可达货值金额的30倍。二是强化源头监管。禁止将农业投入品中的禁用物质如剧毒农药用于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三是强化全程监管。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在食品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于地方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设定了开除、撤职、降级、记大过等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求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25]。

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对于食品安全立法及决策十分重要。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党对食品安全战略性、全局性重要问题的领导。《食品安全法》立法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就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向党中央做过专题汇报。

3.3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26]。

目前,在食品安全重大政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在一些环节和领域还存在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存在关起门来做决策的现象,不擅长调研论证而只重视稿件文字修改的现象。这种不重视调查研究的作风和倾向往往导致食品安全立法决策没有能够针对真正的、深层次问题,导致不产生实效的政策措施,耗费时间与精力,导致政策空转,使得制定了无数政策,却无助于真正问题的解决。

3.4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201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的突出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公共安全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抓关键、抓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27]。科学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是做出科学决策判断的出发点和基础,也是确立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目标的前提。食品安全立法及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是基于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问题的正确判断。2004年以来[28],我国一直在深化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对具有复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的问题,多年来政府一直紧抓不放,不断强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

3.5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

党的报告在谈到进行伟大斗争的时候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在食品安全领域,一些基础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如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监管执法能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方面不能适应保障食品安全的需求,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这些基础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要依靠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立法采取的是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并行的体制,将行政违法行为交由行政执法机关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进行查处,将犯罪行为交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关进行立案侦查、移送起诉、依法审判,食品安全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以此来判断是纳入行政法律规范,还是纳入刑事法律制裁[29]。根据我国《刑法》,在考量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时候,不但要看其行为的性质是否符合刑法分则具体犯罪的规定,还要看行为的危害程度是否符合犯罪概念“但书”的规定[30]。

这种二元立法体制对于判断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还是刑事违法带来极大的困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查明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的查处设定了不同的主体、权限和程序。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10条,食品监管等部门可以采取现场检查生产经营场所,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查封扣押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等行政执法措施[31]。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查处,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措施的种类比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措施要丰富得多。按照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侦查措施:一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传唤、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等。二是搜查措施。如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身体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物品、住处进行搜查。三是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对于跨地域以及多环节、多领域的食品安全犯罪,没有技术侦查措施的支持,很难查明真相。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根据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四是查封扣押邮件。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与公安机关侦查措施相比,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行政调查措施受到诸多限制,往往使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如对于以家庭为场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来讲,食品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束手无策,往往使犯罪份子逍遥法外;而对于公安机关来讲,通过搜查住所等措施可以及时、准确地查明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在全国大市场的背景下,行政调查严重受制于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当事人是否配合等因素的影响。而刑事侦查,具有刑事强制措施的保证,而且可以降低不同部门、不同地域、当事人是否配合等因素的制约。

但是,行使侦查权的前提是刑事立案,在我国目前二元立法体制之下,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很高的,其标准也是统一的,这当然也是保障司法秩序的需要。因而,这种行政调查权与刑事侦查权的配置失当是有些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的一个重要原因[32]。再比如,《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16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生产者、销售者所销售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或者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15万元以上的,或者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3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15万元以上的[33]。但实践中,由于违法犯罪行为人故意规避法律风险,有的实行订单生产,有的不做记录,往往查实的违法产品数量的货值金额达不到5万元,受行政调查权性质的制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法彻底查明根源和违法产品数量,而公安机关又不能启动刑事侦查权,导致我国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形势严峻。对于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降低刑事侦查权启动标准[34]。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3

宜瑞安集团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配料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专注于研究天然甜味剂、淀粉和营养原料。宜瑞安客户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食品、饮料、酿造、制药和其他大约60个行业领域服务。宜瑞安集团公司在亚太地区有11个分公司和贸易公司,包括国民淀粉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和位于新加坡的nationalStarchpteLtd。

本刊记者就公司情况及产品的相关问题,特别采访了宜瑞安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迈霖德(mikeo’Riordan)先生。

记者:宜瑞安的前身就是国民淀粉公司,此次更名对宜瑞安来说有何意义?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有何影响?

迈霖德:“ingredion”这个名字首先传达了公司的理念,名字前半部分是“ingredients”的缩写,后半部分的“ion”来自于希腊文,有“不断前进,不断在动”的意思。组合起来即是配料和创新的结合,代表了宜瑞安公司永无停歇,不断向前的步伐。

宜瑞安由两个知名食品配料品牌:国民淀粉和玉米制品国际组成,意喻向前不断进步,从农业、淀粉到食品配料,以完整的解决方案支持客户,这一新名称能更好地反映其提供的高附加值配料,及其所覆盖的广阔市场。

整合后的宜瑞安产品线更丰富广泛了,地域互补使产品能销售到更多的市场,更完善了对客户的服务。这是我们业务在亚太地区的崭新一章,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仍旧为整个亚太的客户提供紧随潮流且广受欢迎的优质、创新的配料解决方案。

记者:贵公司目前有哪些新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有何特点?在应用过程中能为最终商品增强哪些优势?

迈霖德:宜瑞安将香甜、质构、营养和结构融入到人们每日享用的产品当中,这些产品涵盖了食品、饮料、酿酒和制药,以及个人护理、瓦楞纸板和生物材料等近60个不同的行业领域。公司提供千余种产品,其中包括天然甜味剂、淀粉和营养配料,这些配料可使食品更加诱人、更有营养,同时兼具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并且利润丰厚。

宜瑞安可以在众多公司中脱颖,是因为公司始终如一地为生产商提供目前需要的高品质配料,并能为客户预见和提供适应未来市场所需的创新技术。

我们的清洁标签淀粉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为生产商带来了简化标签的优势。根据宜瑞安对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人们追求更加简单、清洁的食品配料标签的趋势将会迅速成为生产商的最大商机。当今消费者关心食品的成分,他们更愿意购买含有他们认可配料的食品。我们的专利技术为生产商提供高性能的功能性原淀粉,而这种淀粉可在标签上简单地标记为“淀粉”。

记者:您认为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上有哪些不同需求?宜瑞安对此有无相关解决方案?

迈霖德:全球运营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市场确实需要与国际上其他市场种类不同的配方。凭借与客户的紧密关系,公司能够了解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通常,公司中国的技术团队会与客户直接合作,为他们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在必要情况下,美国总部的研究部门有时也会参与到开发过程中。在公司的业务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工作重点正在转移,并且我们已经设计出了很多只针对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

记者:宜瑞安为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服务。请问宜瑞安能够为客户提供怎样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什么便利?

迈霖德:宜瑞安不只是为客户提供配料,而是由公司的市场推入团队先行了解客户的切实需求,然后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我们帮助客户制定配方,让他们产品的开发过程更加顺利。另外,还与客户分享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与洞察,帮助客户完善产品定位。

记者:清洁标签是食品市场的一个趋势,关注清洁标签的配方能为客户带来何种优势?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对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产品又有何种好处?

迈霖德:“清洁标签食品”的定义为无化学添加剂,配料表简单且易于消费者理解,或使用传统方法加工(加工程度最低)的食品。因此,可宣传为清洁标签的配料是无添加、纯天然或经认证的有机配料。

如前所述,人们对“更简单、更清洁”标签的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这种需求将迅速成为食品制造商的最大商机,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中国市场。如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心食品的成分、加工方式以及其中配料的来源。

宜瑞安在清洁标签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公司最早在欧洲和北美开展业务。较早地进入这个领域,可以使我们获得更为领先的知识。现在,我们将这一宝贵的知识财富运用到亚洲市场。

公司的产品组合用途广泛。通过采用专利技术,我们从玉米、糯玉米、木薯、大米和土豆等各种天然食物来源中提取功能性天然原淀粉。这种高性能的淀粉系列在功能上可与改性淀粉相媲美,但其标签只需标注为“淀粉”。同时配合公司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以及在配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不仅可以为客户提品,还能为他们提供配料解决方案。

记者:今后宜瑞安在中国市场中有怎样的战略规划?是否会扩大在中国的生产经营范围?

迈霖德:宜瑞安是一家全球化公司,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在亚太地区,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公司的业务最丰富。展望未来,我们将把资源注入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因为这些地区聚集了我们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中国,它对于公司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业务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宜瑞安的战略规划是实现有机增长,同时扩大配料产品组合,并拓展地理覆盖范围。而且,一定可以在未来的产品组合中,看到比目前更为丰富的配料解决方案。

关于宜瑞安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4

一、完善机构设置,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作为食品药品生产和消费大省,山东省的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制药等行业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食品药品产业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以前,受专业队伍建设、侦查办案能力、部门协作配合等因素所限,山东省公安机关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力度,距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一直存在不小差距。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工作,2012年1月,山东省编办下发《关于设立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的批复》,设立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并于2012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对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促进食品安全形势好转提出了明确要求。借助这一有利时机,2012年8月,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2〕20号文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2012年年底前,各市公安机关要设立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机构,各县(市、区)要明确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机构和人员,负责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犯罪行为。

2012年1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对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防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执法机制,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调查难、取证难、执行难的现象日益凸显。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2013年1月,省编办下发《关于调整省公安厅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明确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更名为“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总队”,赋予其指导打击全省环境犯罪职能。截至目前,山东省17个设区的市中已有15个市公安局设立了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47个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公安局设立了食品药品与犯罪侦查大队,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工作体系。山东的做法,受到了国务院和公安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坚持重拳出击,打击犯罪成效显著

省公安厅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总队设立以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带领全省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机构民警,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以主动作为助推食品药品与环境安全,倾力打造山东公安“守护食为天”品牌,以实际行动为党委政府分忧、帮监管部门解难、保百姓群众安全。2013年4月26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专门批示:“山东新成立的食药与环境侦查机构开局良好,望不断开拓前进,真正走出路子,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

(一)主动拓展线索来源。通过引进全省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测和风险检测全部数据、发动群众举报、与媒体互动、深入社会访查等方式,获取了一批重点线索和行业“潜规则”,据此侦破69起大要案件,并向群众发放举报奖励43万元。

(二)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主要打击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1―10月全省共侦破食品犯罪案件2560起,是去年全年案件总数的4.4倍。7月份组织开展了打击整治网上涉假药犯罪专项行动,目前已侦破案件52起,关停了一批假药信息的网站以及为犯罪活动提供资金流转渠道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扎实推进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工作,共查办环境污染案件102起,刑拘176人,治安拘留109人。目前正会同省环保厅拟定大气污染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方案,从11月下旬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集中整治。

(三)积极探索实战技法。建立了专项打击战法,对带有普遍性的食品犯罪活动进行研判分析,通过市场提取问题食品送检,锁定重点线索,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病死畜禽”、“假羊肉”、“毒豆芽”等破案会战,取得突出战绩。推行了常态快检战法,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利用食品快检设备快速甄别问题食品,顺线追查打击犯罪,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目前正推动基层食药环侦机构探索设立“食品快检技术室”。总结了个案侦办战法,认真研究总结编写了打击“毒海鲜”、“毒腐竹”、“毒皮肚”等22种不同类型食品犯罪案件技战法,在指导基层办案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破解经费保障难题。积极争取省财政厅支持,全额保障全省公安机关涉案食品检验鉴定经费,在全国是首家。今年预计为全省公安机关支付700余万元专项鉴定经费。针对环境污染犯罪案件鉴定、危害后果评估费用高、基层负担重的实际,会同省检、法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协商,研究了由检察机关附带民事诉讼解决这部分经费的办法。

三、创新警务理念,推动联动执法机制

针对环保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公安环保部门各自为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以及“执法取证难、现场处置难、强制执行难”问题,省公安厅积极创新警务理念,与省环保厅成立了联合调研小组,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多次修改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底联合下发了《全省公安环保联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实施意见》,明确了联勤联动执法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建立了联席会议、行政执法风险评估研判、联合应急处置、案件移交协作、重点企业人员管理、有奖举报6个长效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拓展了线索来源、避免了警力浪费、降低了执法风险、确保了重大(案)事件及时有效处置,有效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松散式执法的局面,解决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执法取证难、现场处置难、强制执行难”等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5

一、立足“三个破解”,成立食品行业商会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备案管理工作,分局在工商局备案的基础上,对食品备案进行了不拘形式地创新,引导、鼓励食品经营主体于2010年7月成立了博山区食品行业商会,由商会自行对食品备案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破解了食品备案工作的难题。

(一)破解了食品追溯不完整、不全面的难题。通过成立商会,将大中型商场、超市、大型批发点全部纳入会员管理,有效解决了大中型商场、超市供货商较多,索证索票难以到位,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由于进货权在总部,难以取得供货商的供货票证资料的问题。另外,供货商必须按照《食品供货商备案须知》的要求,将所有资料备齐后,才能在商会实现备案。商会将所有资料统一填写《博山区食品供货商管理台账》,录入“博山区食品供货商管理系统”,由于备案标准统一。备案程序规范,有效解决了食品追溯不完整、不全面的难题。

(二)破解了建账难、成本高、坚持难的难题。成立商会,全面推行“一票通”,将食品批发商的供货凭证与食品零售单位的进货凭证制为同一种多联票据。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做到一一对应、关联使用、一票通行,销货和进货凭证同时作为批发台账和进货台账的资料进行收集、使用和备查。这种做法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食品经营者尤其是小食杂店由于规模小、文化水平不高或超市和批发点的经营范围多而杂等原因按要求及时、完整登记台账困难较大等问题,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食品批发商、食品零售商填写台账的工作量和经营成本。

(三)破解了工商部门监管力量局限性的难题。由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点多、面广、线长,现有监管存在自身人员少和后勤保障不及时的现象,导致很多偏远地区的集贸市场、集市和小商店等监管力量薄弱,很多地方监管不到位。另外,由于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都要由经营者来完成,存在经营者是否配合的问题。推行商会独立备案后,要求进区的供货商必须到商会办理备案,在领取商会发放的《备案登记卡》后,才能在全区范围内从事食品经营。工商监管人员只需管好辖区的零售商,对所进商品查验《备案登记卡》即可,无《备案登记卡》的商品属于身份不明的商品,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一律进行查扣,有效解决了监管力量局限性的难题,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二、实施“三个强化”,有条不紊推行商会备案工作

(一)强化宣传培训,规范备案流程。对内,专门组织召开了工商所和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制定了《博山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备案工作流程》、《片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标准》等制度,明确了工商所片区监管人员和派驻商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并采取培训班、现场指导和网络培训等形式,组织片区监管人员和派驻人员,重点对备案工作流程、备案资料审核及录入、备案卡的发放等内容进行培训,夯实备案工作的基础。对外,积极争取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博山区食品流通领域实行供货商备案的通知》,将食品供货商备案工作列入乡镇考核。组织全区的供货商和零售商参加了博山区食品行业商会成立大会,制作并派发了《致广大食品经营户的一封信》,由工商所对辖区内的食品零售商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为全面推行商会独立备案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分局采取先试点引路、打开突破口,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方法。有序推进商会独立备案工作。首先选取规模较大、经营较为规范的大型商场、超市作为试点,专门制定了《博山区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食品安全监管考核办法》,把备案工作列入重点考核项目,要求他们外进的商品和对外批发的商品必须到商会进行备案。其次,工商所选取部分示范点召开工商所人员、商会会员和食品经营户参加的备案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对备案工作进行推广。再次,采取了逐级、分批培训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商会备案工作。

(三)强化工作督导,提升工作效能。分局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商会备案工作督导小组,一方面采取周调度、月考核、季评价的方式,对各工商所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另一方面组织采取各工商所之间互查、互学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定期把督查结果利用《博山工商动态》进行通报,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下发《督查专报》,明确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限期进行整改。通过反复抓、反复督导等措施,不断扩大商会备案工作在全区的普及率。

三、把好“三个关口”,确保商会独立备案工作达到应有效果

(一)突出供货商,把好出入库登记关。把对供货商《销货清单》的审验作为巩固备案工作的关键点来抓,规定了明确的备案程序,要求备案的供货商在领取新的《销货清单》时,必须将以前领取的清单全部拿来审验。审验人员对照《销货清单发放登记簿》,逐本对照票号,着重对有无转借他人、有无缺页、少备多送、填写信息不全等现象进行审验。对审验出来的问题,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6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面强化、重点治理、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坚持“打击、整治、帮扶、规范、发展”的工作原则,集中一段时间,通过对重点问题、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有效解决当前以食品为重点的突出产品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问题。指种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不具备生产条件、无证照生产、滥用添加剂,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工业产品不按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无证生产以及制售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二)重点产品。指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饮料、酒类、糕点、茶叶、食品包装等食品及相关产品,药品,人造板、建筑钢材、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

(三)重点单位。指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肉联厂、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企业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

(四)重点地区。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同类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特别是无照证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进行整治;加强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和“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监测;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农产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到今年年底,我县城乡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全县成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基本解决;蔬菜、畜禽、水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县农委牵头、畜牧水产局配合)

(二)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到今年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所有有执照或者卫生许可证的企业100%建立电子档案;彻底解决县城、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问题。(县质监局牵头)

(三)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落实食品质量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严厉查处食品批发市场、小食杂店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水产品经营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化学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整治售假问题严重的市场。到今年年底,县城和建制镇所在地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和社区(村)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问题。(县工商局牵头)

(四)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格推行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县城的餐饮经营单位、食品摊点无证照经营的问题;食堂和县城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县卫生局牵头)

(五)药品质量安全整治。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无法保证、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开展注射剂品种生产工艺核查,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加强药品生产环节监管,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药品生产企业跟踪检查;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加强(GSp)认证后监督检查,禁止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走票以及用食品、保健食品冒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监管,着力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坚决查处以消费者、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证明等违法广告,建立违法广告的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监督抽验。到今年年底,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

(六)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疫(验)证明的猪肉不准销售;严查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县城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肉食品加工单位销售、采购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所有用肉单位必须建立肉品采购登记制度,完善索证索票,确保肉源渠道合法安全;县城实现进点屠宰率100%,其他乡镇、开发区进点屠宰率达95%以上。(县商贸委牵头)

(七)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重点整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扩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严格发证后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到今年年底,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所有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县质监局牵头)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专项整治,由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质监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监管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本部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要认真分析研究我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确定具体的整治重点和工作目标,并逐项分解落实,制定出详细的整治方案;要落实各监管部门、各乡镇(区)组织管理责任,建立监管部门专职监管员、乡镇(区)协管员、社会信息员的监管体系;要加大投入,为专项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

(二)形成整治合力。各监管部门要对照本次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整治重点和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要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堵塞监管漏洞,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对发现属于其他监管部门职责的违法行为,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规定,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管部门处理;对本区域内涉及多个部门的或假冒伪劣严重或区域性质量问题严重的重点地区,各监管部门要集中时间和力量,联合开展地毯式的打击查处,并分别派出专人组成工作站,与当地政府一起联合进行整治;对跨地区的制假售假案件,要及时报上级部门组织协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各监管部门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决不允许以罚代刑、罚过放行,要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整治局面和合力,坚决杜绝相互推诿扯皮,好管抢着管,不好管的无人管等不良现象发生。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要强化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召回和违法行为不良记录等制度,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要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引导企业规范。各监管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自觉按照法定条件和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用符合规定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和责任。要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积极扶持帮助具备基本条件的无证照生产经营者,尽快完善条件,取得证照;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订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标准;重视和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诚信守法经营。

(四)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对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区域性质量问题长期不能解决,或因此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地区,要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工作中失职渎职、地方保护的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对权钱交易、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工作人员,坚决严肃查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唯利是图、屡教不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坚决从重从快打击查处。

(五)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措施、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大力宣传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公开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和企业。要加大对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的普及力度,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三进”(农村、社区、学校)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大力推行“红黑名单”制度,正确引导消费;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专项整治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召开整治工作汇报会,并通过媒体信息,通报工作进展。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风险;伦理决策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对其所作的阐释也不尽相同。covello和merkhofer(1994)把风险定义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发生的不确定性,时间的先后安排,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风险的定义是“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选择性风险被描述成“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可定义为“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概率和这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由此导致的食品危害的一个函数”(ec,1997)。www.133229.Com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对技术后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人体或者环境带来危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对风险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在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以保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风险评估是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后果的科学。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食品安全今后工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确定风险评估由四部分组成:(1)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对健康不利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2)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3)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于短期急性暴露和长期慢性暴露是不同的。对于急性暴露(如病原菌)引起敏感人群疾病的病原菌水平这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慢性危害,如可能引起积累损害的,寿命平均暴露是重要的。(4)风险描述: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和危害有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被选政策进行权衡,实施适当控制风险的政策选择机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决策依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sobyetal(1993)开发了一种风险管理循环模型,通过风险沟通研究其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这个模型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包括每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被发现和被承认的那些公众需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它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等。

风险沟通被定义为“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经理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的信息和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水平的有效沟通对于食物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使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传递,尤其是消费者,以便使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能做出有效信息的决定(manningandbaines,2004a)。有效沟通原则既要求能提供清晰的信息又要求与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交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伦理风险(也称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伦理范畴的概念,一般是指自利的个人或组织受某种因素的引诱,违反有关诚实、维护公众利益等一般道德准则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是人类为获得“道德合法性”或“存在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要素和事件的组合。一旦产生上述负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环境允许他们这样做而不会遭受社会惩罚。可以这么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伦理风险就不可避免。

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是指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运行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产生不确定事件或条件,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的可能性。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研究突破了传统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为处于风险社会的人们提供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视野和决策焦点。2002年在南部非洲发生了转基因食品援助危机,一些国家出于社会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允许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建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盘评估,并扩大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使之包括对社会、文化和伦理方面的考虑。这说明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注重考虑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伦理与道德风险评估与以科技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以认知为主导,以事实判断为核心;伦理与道德评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估,以人的价值为主导。在这种价值理性的思维视角之下,以人的价值完善为向度,给人以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对行为主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进行成败得失的判断。slovic(2000)认为对风险的感知和接受根源于社会和文化因素,食品安全伦理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nestle(2003)认为安全食品是“一个不超过可接受风险的水平,并且可以被基于科学或者是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商品。”她进一步指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仅仅指健康问题,也可以是“以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立场”。

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分析住院治疗、死亡等疾病严重程度,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降低风险成本,是一种针对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风险。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主要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是看得见的还是隐藏的,是熟悉的还是未知的,是常见的还是违背常规的,是自然的还是技术方面的,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是和缓的还是严重的,是公平的分配还是不公平的分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是一种针对担忧和使社会震惊的行为的平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handler(1979年)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问题,在某一特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一个在政治领域上确定的政治问题。科学与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治理与信任的问题在2002年欧洲疯牛病事件中极大地凸显出来,许多人对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巨大机会深感不安,因为其进展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意识所及和承受程度。欧洲疯牛病事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在如何处理潜在危害的问题结论是:疯牛病事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风险的问题:一个对牛而言已知的危险和对人类而言未知的危险,政府的责任是采取措施解决双方的危险。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情况不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伦理因素是指食品决策方案在伦理上的是非问题,其判断的依据是一些基本的伦理准则,包括公正原则、人道原则、安全原则等。组织或个人的风险决策和沟通不仅仅基于风险评估,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食品企业必须认识到公众一般都希望食品科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非理性或感性的价值观念同等重要,否则就会对政府或食品企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评估,首先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道德立场。

国家和地区政府在立法时可能被许多利益集团游说,这种游说可能不是基于科学判断,而是为了促成对自己有利的立法通过。这可能导致政府做出一个“政治”政策的决定,而不是采取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决策目标。因此,一个国家的食品立法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和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综合平衡。cac(2003)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89)区分了这两个因素,并指出这两个因素需要在风险沟通中被考虑进来。也就是说,尽管对风险的科学判断不会变化,但对风险的感知可能会发生变化,对风险的感知由风险沟通决定。

有很多因素影响以价值观为准则的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covello,1998),例如对于潜在灾难和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聚集还是离散的,是确定的还是随意的,是熟悉的风险还是不熟悉的风险,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披露风险,是科学可控的已知风险还是科学无法控制的未知风险,是缺少理解还是可以理解的机制和程序,对儿童有危险还是没有危险的风险,风险具有滞后效应还是马上显现,风险受害者是可以确认的个人(组织)还是不能够确认风险受害者,是带来恐惧的风险还是没有恐惧的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恢复的还是不可恢复的,是缺乏信任的机构还是充满信任的机构,媒体是大力关注还是很少关注的风险,风险是由于自身活动失误引起的还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和风险评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它是公众对这些综合因素的整合反应,并最终影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三、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bommer等人将伦理决策看作是一个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伦理决策的对象是伦理问题,伦理决策的结果是伦理行为。决策者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伦理主体,对伦理问题能够做出判断和实施行动,决策者可以对决策结果做出“合乎伦理”和“不合伦理”的判定。合乎伦理的决策是指合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决策,不合伦理的决策是指非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决策。伦理决策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伦理决策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对于道德冲突中所涉及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描述、判断、推理、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使行为主体能够对决策行为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

(一)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根据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依据人们对食品安全道德合法性认可程度的不同,所做出的一系列道德判断与选择。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的主要模型有伦理检查模型、遭擅决策树模型、“九问式”模型等,这些伦理决策模型可分为过程模型和问题模型。过程模型是决策者主要从动机、手段、后果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一项决策的道德性;问题模型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达到伦理决策的效果。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伦理风险决策流程,道德冲突是进行伦理决策的原因,决策者有时需要在两难的价值准则之间做出选择,伦理决策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遵守法律规范、不同国家的伦理标准、组织文化以及在供应链上不同的组织文化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经济因素是产生道德冲突的主要诱因,但不是唯一的诱因,其他非经济因素如理想、安全、偏爱、恐惧等都可能引起道德冲突。确认一种情况是否属于道德冲突,取决于角色的道德要求,角色的道德要求又取决于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理论,例如义务论、结果论等价值判断范式。

人们首先要分清道德冲突的内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道德冲突。当在同一价值体系范围内选择了按照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一定的道德价值时,就不得不放弃按照其他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另外的道德价值,由此使决策主体陷入了一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时,就产生了道德冲突。另外,决策方案的道德状态对决策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琼斯(jones)认为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和利益的结果,社会对行为是好是坏的认同程度,危害和利益实际出现的可能性,行为后果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决策者与行为受益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心理或生理亲近程度,受行为影响的人的范围等因素都会对伦理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二)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

在伦理决策过程中,需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一般说来,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可从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标准、决策时个人权益的保护、决策后被影响的对象、决策后的效果等方面来考虑。为了让伦理因素嵌入食品安全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评价道德争论,考虑到感知到的风险是基于价值判断还是科学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伦理决策。为了使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有效和可持续的,它需要人们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下评判什么是“好”还是“公平”。

belmont提出的伦理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个人,应将个人看成是能自主的主体,让行为人自己选择,对那些自主力受限制的人应加以保护;自主即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愿性即不受他人控制和影响的自由;善行提醒人们要尽量减少伤害,增加利益;公正要求人们应公平待人。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道德表现为基础,给企业提供了一套伦理决策的指南,使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地应对并满足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英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defra,2002):(1)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以满足市场需求;(2)支持农村和城市经济和社区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3)通过市场和公共利益补偿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确保能养活的生计;(4)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限制下运营;(5)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资源使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取得持续的高环境绩效标准;(6)确保食品供应链中所有员工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培训;(7)持续获得高水准的动物健康和福利;(8)为确保需求不断增长的食品并提供其他公共利益,保持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可选择的土地使用是满足社会其他需求所必须的。上述道德原则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恰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食品伦理理事会(2001)通过剖析四个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自治和公正的道德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伦理决策,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在食品供应链上工作的个人和组织(如农民、农业供应商、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贸易人员和餐饮人员);一般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如社会上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农场牲畜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伦理决策矩阵,在伦理决策矩阵的12个独立单元中,福利、自治和公正的原则分别适合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人员、公众、农场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权益。该伦理决策矩阵提供了在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涉及伦理的基本准则,如动物福利、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该伦理决策矩阵确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的问题和争议的焦点,把伦理决策从问题和人们的感觉中梳理出来,使人们能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能有效帮助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进行价值判断并确立影响因子;它提供了一个对食品伦理决策和个人选择的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组织伦理决策进行定量分析或组织之间的定量比较。

(三)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机制

食品企业在进行伦理决策时,要根据各种伦理道德原则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伦理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福利、自治和公正这三项原则中的每一项都应具有相等的道德重要性,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这三项原则会互相冲突。某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不会总是超过另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后决定什么是合乎所有三项道德原则。可接受的伦理风险标准是以伦理政策、伦理目标和伦理指标为基础的指南。伦理目标是组织设立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一致;伦理指标是组织详细的可实施的伦理绩效标准,是伦理目标的具体分解。企业通过筛选伦理道德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按照伦理重要性和伦理绩效标准就可以进行伦理决策,管理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已建立了以“道德过滤器”为中心的决策流程,把拟定的行动方案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的道德原则进行对照,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案就被剔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与收益评估时,必须尽可能优化方案来增加收益、减少危害,必须禁止风险几率大于收益的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矩阵和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决策过程中,在伦理道德影响方面的优先权排序,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使利润动机符合伦理的要求,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输出机制,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抉择。

四、结语

道德指南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伦理原则,也是企业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保障。食品企业应把伦理风险问题纳入其高层决策系统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遵守道德指南,制定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从而使伦理风险的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保证社会和伦理的要素不会迷失在企业竞争之中,有效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阎俊,常亚平.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j].企业文明,2005(3).

[2]葛晓春.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中国食品危机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3]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8(4).

[4]郑锐洪.食品安全危机的伦理分析与解决[j].管理观察,2008(7).

[5]甘俊.从“三聚氰胺”事件看营销道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6]张彦.基于风险考量的伦理决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

[7]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theapplicationofriskcommunicationtofoodstandardsandsafetymatters,reportofajointfao/whoexpertconsultation,fao,1998.

[9]riskassessmentofmicrobiologicalhazardsinfoods,reportofthejointfao/whoexpertconsultation,who,1999.

[10]codexproceduralmanual,10thedition,fao/who,1997.source:nestle,m.(2003),safefood:bacteria,biotechnologyandbioterroris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london.

[11]covello,v.t.,sandman,p.m.andslovic,p.(1988),riskcommunication,riskstatisticsandriskcomparisons:amanualforplantmanagers,chemicalmanufacturersassociation,washington,dc.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安大行动”实施方案部署,不断将整治工作引向深入,突出重点,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确保“食安大行动”取得实效。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整治力度。要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的季节性特点,加强对餐饮接待、配送餐、建筑工地食堂、露天餐饮、商场超市等重点单位和乳制品、熟肉制品、水果、蔬菜等重点食品的专项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二)切实保障重点区域食品安全。要紧密结合辖区和部门实际,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突出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不断加大查处力度,扩大监督检查工作覆盖面,认真查找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企业规范经营,严防食品安全事故。

(三)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对流动摊贩、熟食加工点、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对曾经被查处过的和群众举报过的违法经营业户,要采取突击检查与日常巡查、部门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与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照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违法活动,及时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参照本行动方案,结合自身情况,研究制定各自具体行动方案并同步启动。在整治行动中,食安办和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行动统一进度,突出主题,效果显著,影响广泛。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9

会议强调,在不断巩固近年来“打四黑除四害”、“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深化年”活动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食品药品犯罪仍然突出的形势,掀起新一轮食药打假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2015食药打假利剑行动”。

会议指出,2014年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相对平稳,刑事案件上升势头有所减缓。然而,在互联网销售假药以及病死猪、瘦肉精、肉制品等食品安全传统重点领域,违法犯罪依然突出。2015年,食药打假工作要突出重点、巩固成效,拓展打击领域、提升打击效能,把矛头对准食品非法添加犯罪、食品欺诈犯罪、食品关联犯罪以及互联网销售假药和跨国销售假药犯罪,组织开展专项打击。

帝斯曼与Giant-alpecin自行车队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本刊讯(记者王崇民)1月6日,全球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专业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与Giantalpecin自行车队宣布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凭借帝斯曼强大的创新能力为Giant-alpecin车队助力。帝斯曼能够在高性能材料、服装面料和食品领域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Giant-alpecin队员的表现。

帝斯曼与Giant-alpecin建成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将集结双方的专业人员,共同制订创新路线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职业自行车手的专业表现。双方还将共同选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新项目,与制造商通力合作,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

帝斯曼一贯支持运动领域的创新。公司与荷兰奥林匹克委员会合作,共同开发划艇、帆船、长橇、滑雪和自行车运动员防护服装和运动饮料等产品。

iFS再次被Gartner评为eRp领导者

本刊讯(记者孟雯)近日,全球领先的eRp解决方案提供商iFS(艾菲诗软件)宣布,在最新出炉的Gartner针对以产品为中心的中型企业市场单实例eRp魔力象限图中,iFS公司凭借其iFSapplications8tm产品的卓越性能,被Gartner评为单实例eRp领导者。这是iFS连续两年在该报告中被评为“领导者”。

iFS全球总裁和CeoalastairSorbie表示:“我们非常骄傲Gartner再次将iFS评为行业领导者。自从iFSapplications8在2012年投放市场后,已经有很多iFS客户将系统升级至该平台。我们认为Gartner的魔力象限表充分展示了iFS解决方案的广度及可扩展性。2014年对iFS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年,我们相信此次收获的荣誉来自于iFS对产品的极大投入以及对目标行业和市场的密切关注。iFS一直坚持对产品质量的承诺,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操作简便且易实施的软件。”

安赛科参加中国国际营养与健康产业峰会

本刊讯(记者王翠竹)作为国际领先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营养油脂公司,以色列安赛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赛科)近期在北京赞助并参加了2014中国国际营养与健康产业峰会。会议由美中健康产品协会组织筹办,共有来自60家公司及机构的110位全球行业的领军人物出席此次峰会。

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篇10

——**工商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系列工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分局提出的“科学监管新思路,服务发展上台阶”的工作原则,面对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思路,努力实现监管职能到位,监管责任到位,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

(一)多方面组织学习培训,确保食品安全法深入贯彻落实。为推动分局行政执法人员知法懂法、依法实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分局从《食品安全法》公布之日起就着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培训。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新的“三定方案”,充分发挥好“转变监管理念,服务经济发展”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二是形成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完善了年度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人;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明确奖惩。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采取督办制,严打严罚,确保办铁案,以达到震慑作用。

(三)加强日常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一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口。按照先证后照的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许可和登记注册,确保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分局对全区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认真细致的统计,摸清需要保留《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户数、年限等基本情况。对新发展的食品经营户,依法严格审核,截止目前,分局已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2286件,其中为企业核发许可证34件。

二是扎实推进索证索票制度。进一步强化食品经销企业自律行为和食品准入管理,现场帮助指导企业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两项制度,督促企业加强索证索票管理,把住食品进货渠道,有效地促进了食品经营主体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自律制度。同时,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根据监管相对人信用等级分类,增强巡查频次、做到巡查有时间、巡查有内容、巡查有记录、处理有结果。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有针对性地对大型商场、超市实行了“索证索票”试点,大力推进“厂场挂钩”的协议准入制度,有效提高了食品经营主体自律意识,规范了经营行为。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抽检检测工作。根据市工商局食品安全检测计划的要求,组织基层工商所人员岗前培训,做到了懂理论会应用、懂程序会操作,不断提高食品抽检检测水平。对消费者反应的问题,及时开展食品质量检测。截止目前,共开展食品快速检测56次,共检定670批次样品,检测结果较好。切实做到程序合法、行为规范,为解决消费争议取得了科学依据,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高食品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为贯彻落实市局《在全市流通环节餐厨废弃油脂监管整治实施方案》精神,解决我去流通环节“煎炸油”“泔水油”“地沟油”等废弃油脂问题,深入开展流通环节废弃油脂专项执法行动。对小摊点、小食杂店索证索票情况,查证照是否齐全,查台帐对货物,杜绝了“三无”产品和无QS认证标志食品上市流通。二是开展了乳品含乳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经营乳品含乳食品企业逐户做好清查工作,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立即停止经营活动,依法予以查处取缔。三是集中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省市局统一部署,结合调查摸底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对流通环节的重点区域、行业重点监控,重点整治,针对部分月饼或蛋糕、辣椒制品、调味品中使用苏丹红,乳品中使用三聚氰胺,水发产品中使用甲醛和工业用火碱等违法行为。在各项专项整治中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0余台次,共检查食品经营户1560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2012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根据形势任务、季节特点、节日市场和市局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食品检查。

二、继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统的推进落实力度,力争通过全年的努力完成市局的目标。

三、进一步加大流通领域食品监管执法的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等食品安全监管载体作用。加强各基层所对辖区市场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提高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的能力,提供食品案件线索,加大查处力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离开了政府的有效监管、企业诚信和合法经营,食品放心消费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今后我们将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履职尽责、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不断开创呼兰分局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工商事业的创新发展和加快推进我区新的发展战略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