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08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1

关键词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律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现实中,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严重性。食品安全的问题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第二,复杂性。包括治病原因的复杂性和安全问题分布的复杂性。在病因清楚的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8.3%和63.3%;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4.8%和15.5%;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3.5%和17.7%。食品安全问题分布也呈现出城市和农村不平衡的状态,一般是大城市容易集中爆发食品安全事件。但是农村几乎没有食品安全体系,基本处于“裸奔”的状态之中。现在的局面就是,城市虽然有食品安全体系维护,但是食品安全事件却是应接不暇;农村食品安全事件规模较小、零散分布,但是却毫无任何安全保障体系。第三,广泛性。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几乎广泛而全面地涵盖了整个食品范围。其他的如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食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酒类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说当今中国食品领域没有一块儿净土。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最基本的法律是《食品安全法》, 我国《食品安全法》最大的进步是引入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模式,风险分析是食品安全控制的科学基础。该法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一章中,基本构建其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风险分析制度的引进,使得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范围覆盖到整个食品链,顺应了食品安全立法的发展趋势,既有利于保护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食品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国《产品质量法》中与食品安全规制制度最为紧密的是产品召回制度。但是我国产品召回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监测制度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存在大量“替罪羊”条款,减轻了监管者的责任;立法较为抽象粗放等等。这些缺点也导致了召回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制度效力被弱化,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制度目的。

通过对《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产品质量法》所存在问题的梳理,基本上可以勾勒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这为制度我国食品安全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食品风险管理制度

严格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基本论据就在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引进了风险分析理论。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就完美无瑕。

(二)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食品消费者应当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来。必须坚持如下着力点:第一,构建新时期的公民道德体系,唤醒全社会民众的道德主体意识;第二,批判的吸收古今中外的道德主体性文化,对社会大众进行道德主体性教育;第三,将构建消费者道德主体性的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食品消费者监管主体地位的缺失。我国《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了食品消费者对食品享有安全权、知情权和建议权,但多流于形式。食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基本处于缺位状态。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处于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

(三)建立良好的食品信用体系

按照有关学者研究,食品信用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说,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制类似于个人信用管理体制。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个人信用管理体制,我国的个人信用管理体制建设也初现端倪。我们可以参考构建个人信用管理体制的做法建立起我国食品信用管理体制。

第二,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制度。这个该制度的构建需要以广大食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准,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在我国《标准化》法的框架内构建该种制度。

第三,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征集制度。一般来讲,食品安全信息主要来源有四:政府、食品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其中政府的信息来源应当最为权威,其对其他各种信息负有甄别真假、判断真伪的职责,然后政府将各种信息汇总,并建立起食品信息安全数据库,以方便社会公众查询。

(四)适时构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家先行赔偿制度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7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是构建国家先行赔偿制度的法条基础。这与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第64条,《公司法》第215条,《证券法》第232条的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在于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予以倾斜保护,以使受到伤害的消费者优先受到国家赔偿。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金让位于民事赔偿责任的优先支付,是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先进理念的实践。有争议的是食品安全民事赔偿责任是否产生优先于其他民事责任的受偿问题。

(五)完善食品安全的责任制度

完善食品安全的责任制度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管理学层面责任制度构建和法律层面责任制度构建。

于管理学层面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构建如下:(1)推进食品安全责任的明晰。由于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多头、多环节监管,往往导致了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相互重叠或者空缺,有利者大家都管,不利者无人问津。这样就导致了责任混乱。具体做法就是:第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第二,科学划分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各个部门按照职能分兵把口、密切配合,形成一张严密的监管大网;第三,引导企业成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为绝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出现在企业生产这一环节,而企业又是离食品安全风险最近的“人”,其预防风险的成本也最小,故而应当鼓励企业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第四,建立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协作机制。(2)推动安全责任的落实。要充分利用管理学理论,构建食品安全责任的组织协调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综合测评机制、信用考核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等,运用制度合理来推动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

于法律层面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构建如下:(1)私法性质的责任制度构建。具体来说就是运用《食品安全法》、《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所规定的民事责任制度,来推进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2)公法性质的责任制度构建。具体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对食品安全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在食品安全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中要考虑刑罚威慑的最优规模和刑罚的最优水平。(3)新型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构建:惩罚性赔偿责任。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明确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责任主体、赔偿标准、赔偿数额,建立食品追溯制度、完善统一标准与举证责任等。

参考文献:

[1]魏益民,刘为军,潘家荣著.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J].科学出版社,2008.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2

唐任伍指出,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民生保障和改善之本。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农村人口还占相当大比例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三农还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弱项。因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不仅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关键。要解决好中国人的民生,首先必须保障和改善农民的民生。

首先,确保粮食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唐任伍认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人无粮不活,国无粮不稳,粮食是国之大本、民生之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14亿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样中国人的民生才有保障,才有安全感,中国人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农村工作会议所说的,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要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搞好粮食储备调节,增加粮食生产投入;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其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安全阀。唐任伍谈到,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不仅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民生工作的检验。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因此,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从生产环节开始抓,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11日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听取了食安委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的汇报。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但是,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隐患风险依然存在,和人民群众希望还有较大差距,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张高丽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心系群众、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责任,恪尽职守,切实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大事、发展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检验是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条重要标准。必须重拳出击、综合治理,紧紧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加强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惩重处违法犯罪活动。要抓好源头治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决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要强化过程控制,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完善扶优汰劣的产业政策,加快提高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采取治本之策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张高丽强调,要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并抓紧配套法规的修订,健全食品安全标准。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地方监管体制改革;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网络体系,充实基层力量;建立食品安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检验检测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现代化水平。张高丽要求,要充分发挥食安委统一领导和食安办协调指导作用,统筹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地方政府“守土有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企业承担主体首责,消费者主动参与、对自身负责,加快形成全社会共治格局,汇聚起维护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以食品安全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充分肯定了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重视发挥好各级食安委和食安办的作用,着力提高监管能力,深入开展治理整顿,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4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对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志,专门针对食品领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推出的保险产品。通过该产品,不但可以发挥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稳定器”和“促进器”作用,还能通过加强保险监督检查、应用现代科技等手段整体提升食品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总体说来,该险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食品安全行业管理―

一是通过第三方监督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除发挥事后经济补偿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利用保险机制,通过保险合同约束及保险公司日常监督检查,防范事故发生,提高食品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防灾防损技术的积极性,开发新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技术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三是通过费率和承保条件,形成奖惩机制,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四是通过信息公开,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是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提供经济补偿,缓解社会矛盾。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可以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及时、有效地提供补偿,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减轻食品企业和政府压力,避免因企业无力赔偿而造成消费者索赔权益丧失的情况。

目前,中国保险业已经在食品安全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由于法律基础缺失、企业主动投保意识不强、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比较缓慢,投保率很低。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不断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研究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建议以食品安全法修订为契机,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等内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办法可由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订。

其次,多方联动,加快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在有条件、有需求、有抓手的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先行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

第三,立足长远,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给予政策支持。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5

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世界性粮食短缺现象基本解决,一些粮食供给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及最贫穷的非洲国家,主要是外汇的短缺和购买力的不足。因此,1983年4月,Fao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任何食物”[1]3。“买得到”指粮食的供给状况,“买得起”指人们的购买能力,只有这两者同时满足,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面对饥饿人口的日益上升,1996年第2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做了第3次阐述,将其界定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2]。该表述包含4个方面的要求:(1)强调粮食生产;(2)强调增加收入,提高粮食购买力;(3)提出通过贸易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4)在质量层次提出新的要求。

综观Fao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可以发现粮食安全的本质在于既要保证粮食的供应充足又要确保有能力得到足够的粮食。在国家层面,粮食安全的保障取决于该国的粮食生产量和粮食的进口能力。

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粮食生产水平低,导致其粮食的生产能力差,仅依赖自身的粮食生产量基本无法满足其消费需求。据Fao统计,全球共有108个发展中国家,其粮食供给量占全球粮食供给量的比重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40%~50%,而其总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超过了3/4,并且还在逐渐增加,加上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如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有的地方干旱洪涝等灾害导致的颗粒无收,有的地方严重的病虫害使得大面积粮食绝产等等,这样一来,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必须大量进口粮食。但世界粮食供应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主要依赖于这些发达国家。这决定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必然存在博弈。本文试图探讨这种博弈带来的后果及其影响,并寻找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策略。

一、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导致wto《农业协议》对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平衡的规定

任何规则的制定,都离不开谈判各方力量的博弈。规则的公平与否,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力量是否均衡。然而,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整个进程实际上为发达国家所主导,发展中国家在博弈中的话语权有限,因此《农业协议》主要体现的是发达国家的主张和利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博弈力量的悬殊最终决定了《农业协议》对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平衡的规定。

1.《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行为的分类管理规则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设置了双重标准

国内支持是指政府通过各种国内政策,以农民和农业为扶持对象所进行的各种财政支出措施,包括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直接支持以及其他补贴形式在内的国内保护措施。其政策目标是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3]。由于许多国内支持妨碍了自由贸易,《农业协议》对于国内支持措施的总体思想是进行削减。但国内支持措施的种类繁多、作用不同,因此《农业协议》根据国内支持对贸易的扭曲程度,将其分为“黄箱”“绿箱”和“蓝箱”,并对不同的支持实施不同的规则。

“黄箱”支持(“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措施。按照《农业协议》的规定,需要以1986-1988年(基期)国内支持的年均水平为基础,进行国内支持总量(aggregatemeasurementofsupport,amS)的削减。其中,发达国家在6年内平均削减amS的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平均削减amS的13%。如果综合支持量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则不需要纳入amS的计算和削减,其中发达国家的微量允许水平为5%,发展中国家为10%。这就意味着如果1个成员方在基期内没有采取“黄箱”支持,他们以后也不能采用,除非在微量允许的标准之下。而那些在基期内采取了“黄箱”支持的成员方,除需履行削减义务外,仍然可以对农业维持相当程度的补贴。事实上,长期以来能对国内农业提供巨额补贴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一直采取农业歧视的做法,其amS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因此,《农业协议》实际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使用“黄箱”政策的权利,从而制约了其选择有利于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由于amS的削减承诺并不彻底,实际上也给发达国家预留了巨大的农业补贴空间,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仍会产生较大扭曲作用。

“绿箱”支持是免予削减义务的措施,指的是对贸易没有扭曲作用、对生产没有影响,或只有最小限度的扭曲作用和影响的国内支持措施。它包括与生产脱钩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收入安全网计划、作物保险计划等。虽然这些支持和农产品价格并不直接相关,但却为农民提供了额外收入,从而间接地补贴了农业生产[4]。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所指出的那样,任何影响生产者财产、资金流动和对风险态度的支付转移都会间接影响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比市场更多的支持。实际上,国内支持措施不可能完全与生产和贸易无关,并因此具有非扭曲性[5]。因此,“绿箱”支持仍对生产和贸易存在一定的扭曲作用,但“最小限度的扭曲作用和影响”的底线是什么,《农业协议》并没有确立任何判断标准,导致“绿箱”支持的范围失之过宽,面临不断被滥用的危险。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为规避amS的削减承诺,经常将黄箱”支持转化为“绿箱”支持。据统计,在1986-1988年和1995-1998年之间,oeCD国家的“黄箱”支持下降,但“绿箱”支持却翻了2倍[6]。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施“绿箱”支持远远超出了其技术、财政和管理的能力,所以实际上“绿箱”支持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发达国家的生产者。

“蓝箱”支持是价格支持的特例,是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美国和欧盟最后妥协的结果。它允许根据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政府制定的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对生产者予以补贴,实际上是变相地承认了扭曲生产和贸易的国内支持政策的合法性。尽管这些支持不能用于扩大生产,受限于固定的面积和产量或牲畜头数或确定的基期水平,但是它仍然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并且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根据《农业协议》第6.5条的规定,“蓝箱”支持只有在符合限产要求的前提下才免于削减,即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或享受补贴的产品不超过基期(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的85%,或按固定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补贴。由于固定的面积和产量、牲畜头数、基期水平由“蓝箱”支持国来确定,因此这赋予了他们执行该政策额外的灵活性。依据“蓝箱”支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计划下实施的补偿支付免除削减承诺,美国的差价支付计划也得到豁免。事实上,“蓝箱”支持并未起到限制生产的作用,无法避免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效应。理论上尽管所有wto成员都能使用“蓝箱”支持,但由于其只能在限产计划下适用,而发展中国家多数面临农业生产的不足,因此,该规定是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做的。

《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行为的分类管理规则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设置了双重标准,它为发达国家保留了充裕的支持空间,而发展中国家却无法利用“黄箱”和“蓝箱”支持,也无财力去填充“绿箱”,因此缺少保障本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的充足政策空间。

2.《农业协议》的出口补贴安排实际上允许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粮食,必然致使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进口能力下降

出口竞争规则主要涉及如何减少农产品的出口补贴。所谓“出口补贴”是指依出口实绩而给予的补贴。与国内支持相比,出口补贴对贸易的扭曲更加直接、严重,且更容易产生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在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出口补贴成为谈判的焦点,最终达成的妥协方案确立了2项基本准则:凡在基期内(1986-1988年)未对农产品提供补贴者,今后也不得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凡在基期内已对农产品提供补贴者,今后可继续对相关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但补贴支出和受补贴产品应在基期水平的基础上作一定比例的削减[7]。事实上,农产品出口补贴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wto成立之初的135个成员中,只有25个成员有权使用出口补贴,其中欧盟、美国、瑞士、挪威4个oeCD成员1995-1999年间对农产品的补贴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98.9%[5]。因此,该准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继续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只要其执行削减承诺,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的权利却受到限制。

基于出口补贴的减让承诺,发达国家的确在实施期内减少了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然而,出口竞争规则的不健全同时又为发达国家规避出口补贴的义务提供了契机。《农业协议》第10.4条要求提供国际粮食援助的成员方保证粮食援助与商业性农产品出口无直接或间接关联,并以赠与的方式进行。但该规定往往因不具操作性而被成员方所忽视。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借粮食援助之名大量倾销剩余食品,据统计,美国有近一半的面粉是通过粮食援助的方式出口的。同时,出口信贷也因缺乏相应规则约束,而被发达国家用来规避出口补贴的义务。美国是出口信贷的最大使用者,年提供信贷达30亿美元。因此,《农业协议》关于出口竞争的规则未能对发达国家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形成有效的约束。

《农业协议》关于出口补贴的安排实际上允许了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倾销,这必然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萎缩,外汇收入下降,粮食生产、进口能力也相应遭到削弱,从而使其粮食安全受到更大的威胁。

3.《农业协议》的市场准入规则实际上并没有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

市场准入规则规定了wto成员国如何向外国农产品开放的有关措施。关税化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一个核心措施,旨在建立农产品市场的“单一关税制度”,即把各种非关税措施转化为保护程度相等的关税措施。尽管关税化后贸易保护程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这有助于增加贸易保护的透明度。执行关税化的关键是进行关税等值的计算。然而,各国在折算过程中尽可能选用对自己有利的价格数据,极力扩大一些敏感产品的关税等值水平,加上计算关税等值的基期(1986-1988年)内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差额达到最高值,因此,一些国家实际计算出的关税率高达百分之几百,大大提高了原有保护程度。不少学者将这一过程斥为“肮脏的关税化”。利用这一过程,发达国家在维持其高关税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实现了政策转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农业歧视政策,加之经历了结构调整计划,其关税等值大多为负值,因此只能选择使用“上限约束”的方式约束关税。实际上,关税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毫无意义,它最终沦为发达国家提高约束关税的一种工具,这难免会削弱关税减让的价值。

关税化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问题就转化成关税减让的问题。根据《农业协议》,成员方必须约束所有关税,并在约束税率的基础上进行关税减让。但是减让承诺只限于所有农产品平均关税,并非针对每一产品的关税减让。这就使得各国对进口数量多或本国生产的农产品保持高关税税率,而对一些本国不生产的产品降低关税。选择性的关税削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关税高峰。发达国家利用关税高峰阻碍发展中国家主要粮食产品的出口。同时,发达国家也利用关税减让的机会,提高原材料的关税削减比例,压缩加工产品的削减比例,通过关税升级压制发展中国家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其产业升级。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由于一些成员在实施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

---------方面存在困难,《农业协议》允许其保留某些产品的非关税措施,但这些产品必须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各成员方应以相对较低的关税进口一定数量(配额量)的农产品,确保有效市场准入不受侵蚀。然而,《农业协议》对于配额的管理和分配至今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则。因此,成员方对于贸易配额的管理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利用这种自主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参照以往的进口构成情况,将配额分配给传统供应商,以延续特定国家之间过去存在的特惠贸易安排,这一配额管理模式明显具有歧视性,发展中国家因此被排除在特惠安排之外,一些对其具有重要出口利益的产品也被征收高关税。事实上,关税配额制度在改善市场准入方面并未发挥有效作用,反而弱化了最低限度的市场准入。

为避免关税化的结果可能使原先受非关税措施保护的国内农产品直接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及过量进口的冲击,《农业协议》规定了关税化的例外条款——特殊保障措施,即在特定产品进口数量大增,或进口价格跌至规定水平时,成员方可以征收一定的附加关税,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按照《农业协议》第5条规定,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农产品必须经历关税化过程。由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进行关税化,因此失去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利。加之该措施适用的技术门槛高,导致即使有权使用该措施的发展中国家也不能频繁地对其加以利用。2003年行动援助报告指出,在允许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6072项关税税目中,67.2%适用于发达国家,31.8%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一份wto刊物统计数据也显示,在1995-2008年有权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22个发展中国家之中,仅有6个国家实际援用。

通过肮脏的关税化、选择性的关税削减、弱化最低限度的市场准入、战略性的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等手段,发达国家极力规避市场准入的义务,因此《农业协议》市场准入规则实际上并没有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这严重削弱了关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业协议》确立的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市场准入规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它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出口补贴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倾销,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逐步开放国内粮食市场;它为发达国家的国内支持保留了充裕的空间,却令发展中国家与农业补贴失之交臂。这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造成了不公平竞争的合法化,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促进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因此,现行的《农业协议》规则很难有效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

二、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使粮食安全目标进展维艰

1.提案、磋商阶段,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立场迥异

为纠正《农业协议》规则的失衡,多哈农业谈判将包含粮食安全在内非贸易关注作为单独的议题加以考虑。围绕该议题,许多成员方提交了提案,阐明其粮食安全立场。各成员方均认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但就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立场迥异。

以美国为代表支持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国家认为,自由贸易将稳定全球市场价格,同时增加贸易收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购买力,从而有助于粮食安全,因此自由贸易和市场导向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路径[8]。以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坚持农业贸易保护的国家则强调国内农业生产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主张一个理想的国际框架应充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粮食安全的需要,给予国家农业政策设计足够的灵活性和回旋余地[9]。鉴于现有农产品制度安排的不公平性及南北国家在农业竞争力上的悬殊,发展中国家认为解决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在wto谈判中争取相应的政策空间,保护和促进本国农业和粮食生产,保障农民的收入。为达到上述目的,他们均强调终止“蓝箱”、改革或移除“绿箱”,消除发达国家的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取消发达国家的出口补贴。同时,他们强调特殊和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创建“发展箱”和“粮食安全箱”。无论是“发展箱”还是“粮食安全箱”,均要求允许发展中国家重新评估和调整关税水平,提高主要粮食产品的约束关税,减少oeCD国家的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和高额补贴,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微量允许水平,禁止发达国家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确立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保障机制。

2.框架模式阶段,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围绕粮食安全问题展开激烈博弈

粮食安全立场的分歧,导致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框架模式谈判中展开激烈博弈。2003年3月,农业委员会主席哈宾森提出了第一份谈判模式草案(《哈宾森文本》)。哈宾森提议对《农业协议》的“三大支柱”进行全面改革,规定发展中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可以指定部分产品作为战略性产品(又称“特殊产品”),履行较低的削减义务。同时哈宾森要求发达国家停止使用特殊保障措施,发展中国家可以建立特殊保障机制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计。但特殊产品的范围、特殊保障机制的适用条件,尚需留待将来适当的阶段作为技术细节进一步考虑。《哈宾森文本》并没有全面考虑全球发展中国家提案的要求,距离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仍有差距。

尽管《哈宾森文本》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但欧盟和美国仍然拒绝接受,并于2003年8月,提出《欧美联合文本》。该文本旨在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继续保护发达国家的市场,因此,在国内支持方面,文本仅要求削减最具贸易扭曲的“黄箱”支持,而保留“蓝箱”支持,并取消其限产要求;在出口竞争问题上,文本仅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意义的产品的出口补贴;在市场准入方面,文本提出了混合式的关税削减公式,即部分产品(敏感产品)关税按乌拉圭回合的简单平均公式削减,部分产品按瑞士公式削减。这种削减方式既能保证欧盟继续维持对发展中国家极为重要的出口产品的高关税,又能避免发展中国家通过高关税保护其国内农业市场。至于对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文本均将其列入“未决问题”[10]。尤其对于《哈宾森文本》提议的特殊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联合文本根本未予考虑。

《欧美联合文本》完全无视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结盟应对。

---------20国集团(G20)于2003年8月20日提出了替代方案,呼吁wto应促进一项真正的自由贸易议程,解决目前《农业协议》中的南北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该方案要求规范或削减“绿箱”,降低发达国家的微量允许支持;削减所有扭曲贸易的具体产品的国内支持;终止“蓝箱”支持;粮食援助改革;使用混合公式对高关税产品进行大幅削减;停止特殊保障措施。为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G20要求扩大《农业协议》第6.2条(即“发展性支持”)的范围,并维持现有的微量允许支持标准;在关税削减方面,发展中国家应采用简单平均削减公式,享受更低的削减幅度和更长的实施期,并建立有关特殊产品的安排;在出口补贴方面,《农业协议》第9.4条关于发展中国家出口补贴的特殊安排应予以保留。除G20的提案外,许多关于框架模式的提案都带有集团化的色彩,这反映了《欧美联合文本》出台后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农业谈判力量的重新组合。如代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小农的利益的33国集团(G33),集中力量争取有关特殊产品和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方面的框架安排,寻求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又如非洲联盟、非加太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结成了90国集团(G90),为解决最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进口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奔走。

发展中国家的结盟,增强了他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讨价还价的能力。坎昆会议上,全球南方联盟明确拒绝《欧美联合文本》。南北双方的严重对峙,最终导致了坎昆会议无果而终。

3.具体模式阶段,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使得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目标进展维艰

坎昆会议的破裂,使美欧不得不正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调整谈判策略,他们通过“分而治之”的策略以瓦解发展中国家的结盟。2004年4月,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组成了一个谈判集团——利益相关五方(Fip)主导今后谈判,许多发展中国家被“密室会议”排除。自此,发展中国家一直遭遇发达国家的分化策略,无论是利益相关五方部长会议,还是四方(美国、欧盟、巴西、印度)、六方(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七方(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部长会议,广大发展中国家均被排除在外,失去谈判的话语权。程序上的不公平注定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难以得到根本的考虑。

首先,发达国家高额的农业补贴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削减。(1)国内支持总量削减仅减少了贸易扭曲的水分。2008年7月案文规定,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总量(overalltrade-distoningdomesticsupport,otDS)的削减是以约束水平为基础,而不是以其实际支付水平。由于约束水平是以1995-2000年为基期,该时期发达国家不仅在蓝箱、微量允许方面都有大量的支付,而且还有很高的amS约束水平,这意味着otDS的约束水平要远远高于其实际支出水平。因此,在约束水平基础上削减国内支持仅仅是削减了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的水分,并不能真正达到实质性削减的目的。如美国目前otDS允许空间上限为482亿美元,2006年实际otDS为110亿美元,2007年为70亿美元,即使按照2008年7月文本规定的削减幅度将otDS允许空间上限降至145亿美元,也无法达到“对发达国家otDS进行大幅度实质削减”的效果。(2)利用“箱间转移”规避削减义务仍然得不到禁止。《框架协议》改革了“蓝箱”政策,规定“蓝箱”按农业总产值的5%进行封顶,将“蓝箱”标准从原来的“限产”扩大到“不对生产进行要求”。这一变革扩大了“蓝箱”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一些国家使用“蓝箱”支持的空间。由此,具有amS削减义务的高补贴国家,可以通过“箱间转移”(从“黄箱”移到“蓝箱”)来调整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规避削减义务,如美国amS承诺水平为191亿美元,2001年实际使用量为144.13亿美元,比较接近承诺水平。但是,目前美国农业总产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按5%的封顶要求,美国将有100亿美元的“蓝箱”使用空间。这意味着如果取消蓝箱的“限产”要求,美国只需将一部分措施从“黄箱”转入“蓝箱”便可大大缓解削减压力,甚至可以不作任何削减。

其次,发展中国家关于特殊产品和农产品特别保障机制的要求受到严重阻碍。(1)特殊产品。特殊产品的指定直接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按全部农产品总数的20%指定特殊农产品,豁免关税减让义务,实行最低关税削减或零削减。该要求一直未引起主要谈判方的重视。2008年7月案文虽允许发展中国家以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农村发展为基础自行指定特殊产品,但特殊产品的数量严格限制在总税目的10%~18%之间,关税平均削减幅度需达到10%~14%。发展中国家认为,如果要求特殊产品至少做出10%至20%的削减,那么特殊产品和一般产品的本质区别就难以体现,发展中成员在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农村发展上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2)特殊保障机制。特殊保障机制是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在进口产品数量激增或进口产品价格锐减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可以启动这一机制,提高关税壁垒,以此来保障农民的生存、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G33是特别保障机制最积极的捍卫者。他们主张在农产品进口量超过正常年份的5%、10%和30%并造成国内价格下跌时,就可采取追加不同比例关税的特殊保障措施,而且程序应简单、易行。美国等粮食出口国则坚持只有当某种农产品进口突然增至比40%还大规模的时候,“受害国”才能启动特别保障机制,提高关税。最终,美国以必须界定该机制使用的合法性和防止滥用为由,没有作出让步,直接导致2008年谈判破裂。

发达国家高额补贴的继续,发展中国家特殊产品和农产品特别保障机制建立的受阻,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进展维艰。尽管2008年谈判破裂之后,农业委员会于2009年、2010年又组织多次谈判,但均无实质进展。2011年伊始,农业委员会主席沃克提出预计在年终结束谈判。然而情况并不乐观,wto大使们一致认为,各项议题在年内不太可能达成一致。目前,代表们选择了分阶段完成的妥协方案,其中农业问题被列为“慢速通道”。

三、结论与启示

wto农业规则的制定始终离不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博弈,两者实力的悬殊决定了规则的不平衡,这严重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多哈农业谈判也不能根本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保障粮食安全不能仅依赖于贸易,而应从两方面着手: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6

解读《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为保障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符合民意、服务民众,确保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集中整合、统一公布,有效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上海市实际,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并于2012年4月1日起实施。

明确和细化了食品安全

地方标准的设定内容

《办法》强调了制定地方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地方食品特点及饮食习惯,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办法》规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内容包括:(1)食品及食品原料的卫生要求;(2)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3)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4)与产品标准对应的检验方法;(5)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6)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同时,《办法》强调,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不得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强化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的重要职能和地位

《办法》规定,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方案,除了要考虑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外,还要在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开展。

力求制定程序的民主化与公开化

《办法》明确规定,标准的立项建议和制定计划应当公开征集或征求意见,确保制定程序的科学、民主与公开。并特别要求提出多项立项建议的,应当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排序,立项计划应当根据采纳意见,修改完善后向社会公布。

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的

具体职责和起草要求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的有序开展,《办法》规定起草单位的确定,应当采取招标、委托等形式产生,起草单位应当具备相应技术能力且符合要求。《办法》提倡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组成标准起草协作组,但起草协作组应当由起草单位负责。起草单位应当保证按照协议书规定的时限和要求完成标准制(修)定工作,强调了协议书内容的法律地位。

同时《办法》明确规定,起草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审评委员会分委员会审查、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审核,规定了起草单位在提交标准送审稿及相关材料后,应当继续履行的职责,确保标准的修改和审核。

重大标准的立项程序起草时

需广泛征集建议

《办法》规定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标准在起草前宜先通过政府网站、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公开征集标准制(修)订的建议。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办法》规定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召开由有关单位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或论证会,进行研究论证。

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程序

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及时应对和有效处置,《办法》规定,遇有食品安全紧急事件等特殊情况,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可调整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并可直接由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共同审查。

明确标准的备案期限,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7

一、总体要求

围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建立健全以服务项目建设为第一导向的能力作风建设督查和考评体系,负重前进、扎实工作,进一步提升“抓监管、保安全、促发展”的能力,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作风,努力营造创先争优、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树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良好形象,力争在机关评议中争先进位,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持续推进监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具体措施

(一)思想解放行动

1.召开能力作风建设推进会。再组织再发动,及时传达新精神新要求,安排部署任务,把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能力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来。

2.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围绕“推进项目提能力、服务发展转作风”主题,在全局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对服务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四排查”,即:排查思想误区、排查能力差距、排查作风问题、排查机制障碍,深入查找在服务和保障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并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3.组织开展“我为项目建设做什么”大交流、“服务项目建设金点子”大征集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开动脑筋、激发才智,集思广益为项目服务出谋划策。

(二)组织保障行动

4.加强干部锤炼培养。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综合运用交流轮岗、关键岗位磨练等举措,促进干部历练成才。

5.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继续完善局年度业务工作、行风建设工作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对机关科室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能力素质提升行动

6.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党组中心组学习,深化领导干部学习调研,着力打造“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干部。

7.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围绕全局“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2012年全局人员法制教育培训计划》,突出抓好专业化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在每次月度办公会议上由科室负责人用二十分钟给全体人员讲解专业法律法规,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制定并执行下去。

(四)作风锤炼行动

8.开展“项目建设服务年”活动。制定开展项目建设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搭建政企信息交流平台,建立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鼓励企业增强创业创新创优能力。提高行政指导工作效能。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帮促药械生产企业做好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工作,指导新获证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检验检测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我县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企业人才保障水平。

9.全面落实重点目标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民生幸福工程决策部署,推进食品安全重点品种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基本药物“身份证”管理和全品种抽验制度,开展基层药品质量大检查行动,组织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加强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10.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严格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负责等制度规定,加强重点服务窗口、岗位建设。认真做好机关作风评议反馈意见和建议整改工作。

11.深入开展“三下三联三交”和“三走进三服务”活动。按照“四个覆盖”总体要求,制定领导干部“三下三联三交”活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项目制度,明确领导成员挂钩联系帮扶县重点企业,多方争取政策,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继续开展“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开展结对帮扶、扶贫济困、广场咨询、现场办公等活动,让“科学监管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成为全局干部的鲜明特征。

12.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服务当先锋,喜迎十”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服务项目、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深入开展“服务先锋行动”实践活动。开展争创活动“回头看”,重点查看“三亮三比三评”是否落实到位,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群众满意服务明星”和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

(五)群众评议行动

13.定期向服务对象报告工作。建立向服务对象报告工作制度,采取集中报告、书面报告和上门报告等方式,重点报告食品药品市场整治、服务项目建设、队伍建设、行风建设以及服务对象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办理情况。

14.认真做好机关重点岗位满意度测评工作。按照县能力作风办安排,高度重视机关重点岗位满意度测评工作,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六)督查考评问责行动

15.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寄语市长”、12331食品药品咨询投诉举报热线办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6.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坚持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开展明察暗访、回访服务对象等活动,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和发现服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不足。

17.严格考评问责。扎实开展“三问三治”活动,严肃组织、人事、财经、廉洁自律纪律,切实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将服务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服务项目建设中工作作风拖沓、、失职渎职,不正确、不及时、不有效履行职责,或违反工作纪律及工作程序,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区分不同情况,实施问责。

三、有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今年是党的十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全面落实全局“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监管任务繁重艰巨,必须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保障和促进监管任务的完成和监管事业的发展。各科室要紧密结合机关作风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能力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完善举措、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全局能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8

2月28日,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在海口市召开。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子丹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国务院领导同志到国家粮食局粮食科学院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要按照“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部署,全力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目标,绝不允许发生农民“卖粮难”,绝不允许出现粮食供应脱销断档。加快执法体系建设,落实在地监管原则,创新监管方法,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为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启动实施“粮安工程”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和服务。

会议要求,2013年粮食监督检查要围绕“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中心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检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二是加强粮油库存检查,继续推进中央储备粮委托在地检查,创新库存检查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三是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四是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规范粮食经营行为;五是加强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夯实监督检查工作基础;六是加快推进监督检查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七是探索建立诚信评价制度,实现对粮食经营者的分类监管;八是深入推进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整体水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月5日至6日,国家粮食局在昆明市召开全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子丹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12年全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稳步推进,各级粮食部门对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系统无风险”的工作目标和《2012年粮食质量安全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抽查,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着力推进检验监测体系和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妥善应对处置突发性粮食质量安全事件,为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会议要求,2013年全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要切实按照克强总理关于“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协调推进“新四化”建设,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部署,以及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关于“一个中心、四项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守护一方粮食安全。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围绕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理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估考核,落实责任追究;三是全力推进实施“粮安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今年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统筹规划体系建设;四是进一步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继续做好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抽查。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9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会。这次会议,是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机构改革基本到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主要任务就是回顾08年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情况,落实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09年工作。

刚才,同志代表食安委和食品药品监管崇明分局,回顾总结了08年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情况,对做好09年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3个单位也就本地区、本系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情况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书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赶来参加本次大会,详细介绍了此次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的原因、背景和改革的主要特点等,同时对做好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带来了许多新的监管理念和思路。会后各单位、各部门要及时消化、吸收,把大会的要求很好地贯彻到工作中去。

下面,我代表政府讲三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坚持堵疏结合,培育市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卓有成效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一位市民身体健康、涉及千家万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关心、广大市民关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食品药品监管任务。具体体现在:

一、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有力。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属地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地方政府的考核目标,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方配合”的监管格局。所有大中型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实行了四级量化分级管理;启动了食品安全监督公示制度,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食品违法案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同志在刚才的报告中已经向大家作了具体的介绍。

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从刚才同志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成功改建了瀛海牧业屠宰场,基本满足了百姓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实现了肉类食品基本自给的目标;培育了2家熟食加工场,结束了没有合法散装熟食生产企业的历史;08年度还又成功创建了一条食品安全示范街。

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工作亮点不断纷呈。食安办通过完善考核机制,推进网络建设;推行督导机制,督促食安工作深入开展;深化联席会议机制,搭建议事平台;强化联合执法机制,整合监管效能;建立重大活动协调机制,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健全信息互通机制,推进信息交流共享。通过主动发现机制,依托检验技术,查获了系列案和大案。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等一批规范性文件,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8年,按照统一部署,在各有关部门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期间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有力有序地处置了婴幼儿奶粉事件,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得到了巩固,食品药品秩序总体上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第二点意见:抓住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遇,深化对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认识

一、正确把握好“两个关注”

(一)正确把握好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安全的食品药品投放到市场,就会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食品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一些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缺乏安全感,食品药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特别是去年发生的婴幼儿奶粉事件、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等严重问题,都暴露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漏洞。对此,中央领导先后做出了一系列批示,新闻舆论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成效高度关注。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没有后路,更没有退路,只有重新审视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明确职能定位,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薄弱环节,付出百倍努力,履行好监管职责,才能重塑形象,有所作为,用实绩赢得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取信于社会各界。

(二)正确把握好广大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食品是人的生存健康之必需,药品是人的生命安全之保障。食品药品监管,责任重于泰山。食品药品监管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对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是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去年,人大在视察食品安全工作中,竟然发现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存在着。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既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核心价值之所在,也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根本动力之所在。我们只有把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工作着力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正确把握和认识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三个问题”

(一)正确把握和认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当前所处的阶段。当前,国内正处于食品药品风险高发期和矛盾突显期。这个判断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与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食品药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机制、制度、监管能力与这些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如周边地区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就有家。当地的无证照生产经营现象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规模性等特点,政府部门对其处理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引发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问题,时刻提醒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当前监管工作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突破,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二)正确把握和认识宏观经济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影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产业发展水平、监管工作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家知道,当前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的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了,就有可能违反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经营,挑战安全底线。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变得艰难,发生矛盾和纠纷的可能性也加大了。这些都将对我们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的肩上的担子将更加沉重。

(三)正确把握和认识“好与快”的关系。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搞“自娱自乐”,监管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献计出力,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应尽之责。当然,促进发展,不是要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而是要寻求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把握好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两者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坚持高标准、严准入、强监管,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要站在“挑重担、干事业、保安全”三个高度,坚定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工作方向不动摇

对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言,就是要坚持把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事关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更不能偏离。

政府机构无论怎样改革,我们在座的每个部门始终都是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保护神,我们的工作方向始终是不会变的。当前,我们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到位,“三定方案”基本明确。具体的情况,刚才已经介绍了,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要站在挑重担、干事业、保安全的高度,切实解决好存在问题,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和食品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战略部署上来,振奋精神,在推进我县发展新跨越中,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崇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第三点意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成效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任务繁重、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超出了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保证食品药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一是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今天,政府再次与各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会后各乡镇政府还要与各村(居)委会签约。各单位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搞好协调,确保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好、完成好。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各乡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乡村和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监管。

二、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追究。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和相应的工作程序。每个成员部门都要有既当好主角,又当好配角和服务员的意识。按照分工,履行本单位的职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注意用好县食安办这个抓手,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要及时向各级地方政府汇报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要继续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优势,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扩大监管网络范围,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分所建设。同时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关系,加强协调配合,实行无缝监管,形成完整的监管链。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的科学知识。同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及时查处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假劣食品药品案件,增强全社会对食品药品消费的信心。要深入宣传报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典型,及时曝光违法案件,扶优打劣,培育诚信典范,促进食品药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要依靠群众,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所密切关注,也是群众愿意积极介入、主动参与的领域。民心可恃、民力可用。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首先要实行政务公开,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只要不属于国家机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包括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过程、办事结果和办事纪律都要公开。其次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享有建议权,要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上门听取意见、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各方建议、意见。要认真落实有奖投诉举报制度,建立志愿者活动制度,让群众享有参与权。各主要执法部门都要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举报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

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篇10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十一运期间食品安全和市场环境整治工作。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将在××举办,这是截至目前我市举办的层次、规格、水平最高的一次赛事,是一届很有影响的体育盛会,也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针对这次赛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同志参加的有关会议,就有关的赛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局也专门召开会议,对有关赛事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迎接十一运工作,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都已经作了全面部署。按照职能分工,我们工商部门承担着做好十一运期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和市场环境整治工作的重任。为了贯彻好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有关会议精神,在十一运期间,我们要做到尽职尽责,为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市场经营秩序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努力。下面,根据市局党组决议,我讲四点意见:

一、高度认识在××举办十一届全运会××*比赛项目的重要意义

十一届全运会是庆祝新中国__华诞的一次盛会,是某省奥运会以后我国最重要的一次体育赛事,也是展示××形象的一次难得机遇。我觉得,更是考验、检验、检阅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一次机会。办好十一运意义深远而重大。一是宣传了××,展示了××的实力。二是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大剧院景点的建设、××景点的建设,还有配套的公园的建设,这将永远是××的历史性标志,××人民将永远受益。像××公园的建设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三是能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随着全运会的举办,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等等都会增强,同时也提高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四是也是检验全市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一次机会和机遇。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办好十一运的重大意义。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我市形象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和市场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把承担的十一运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市场环境整治这两项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赛事圆满、顺利举行,这是全市工商系统面临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要精心安排,周密组织,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好十一运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市场环境整治工作。

二、关于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工作,我想从三个方面讲,一是对于特定时段赛区、赛事流通食品的监管,二是食品日常安全监管,三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准备工作。

(一)对于赛区、赛事流通环节特定时段食品的监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_.加强对赛区赞助商、食品供应商的监管。各个县区局包括两个区局都要做好这项工作。要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制定具体检查检验标准,并严格组织实施。加大对大宗食品的监管,严格落实大宗食品供应商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监督其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对供十一运××赛区的食品,在供应、储藏和运输等环节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供应食品质量安全。全运会食品的供应仿照奥运会的模式。我举个例子,比如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保障,第一个组负责供应商的监管,比如说供应牛奶,该牛奶是哪个企业生产的,你这个组要跟厂家联系,不能光看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证等,那样不行,还要去厂里核实,负责落实其证件的有效性。这种监管才是真正的食品安全监管。这是第一步。牛奶来了之后入库,他们的保管员与我们工商人员每人一把锁,防止偷梁换柱,出库同时开钥匙并登记,核查出了多少箱;然后上车,保管员与工商人员一直运到酒店或其他需要的地方;之后,保管员与工商人员签上字,这一车用了多少箱,用了几盒,再交给卫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这一个监管链条才算完成任务。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所以说,同志们,我们的日常工作都要按照这样去做,需要费很大的精力,我们的任务很重。按照要求,我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这才叫尽职尽责,只有这样,食品流通环节当中才不出问题。蔬菜,你还得到基地去看,等等。所有食品,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监管,这是一个流程。这告诉大家,我们的监管任务很重,监管要求是很严格的,很细致的,很严谨的。

_.加强比赛场馆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比赛场馆周边地区各类食品经营业户的整治力度,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摊点,加强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督监测工作,发现含有违禁、违规成分的农副产品,立即退市并追溯源头。大力整治食品经营秩序,加强对非定点食品经营业户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食品市场监管“四项制度”,实现××城区无缝隙覆盖。夜市也好、街头巷尾也好,炸面泡的,卖馄饨的,卖糊辣汤的,卖小菜的,有相当一部分无证无照。在市政府每月一次的食品安全联席会议上,我提出来,这是一个很困惑的问题。严格取缔吧,很难!大部分是下岗职工,他们会围攻造成不良的后果。下步要解决这个问题。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实行分段式管理,要解决这一问题。

_.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定要营造浓厚的法制环境和氛围,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今天的会议就是营造这种氛围,增强保十一运安全的意识。要严格日常巡查、监督抽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严格不合格食品召回及退市工作。三鹿奶粉事件,是我们全市工商系统一次全面的战役。从查扣的商品数量来看,在全省也是第一位的。从查处、查扣到销毁,消保科和各县区局有关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市长几次提出表扬。我们还荣获“____年度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是七个先进单位之一。严把每个关口,严控每个环节,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特别是要加强旅游景区(点)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游客饮食安全。

_.开展兴奋剂生产经营环节的专项治理。这项工作由食药局牵头,我们配合提供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剂、肽类激素药品企业及化工企业的名单和生产经营情况;配合检查,有问题该查处的查处,不符合条件的,该吊销的吊销。

_.大力整治违法食品药品广告、保护十一运标志和商标专用权。可以看出,这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市委、市政府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责任务是: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和加强对生产经营兴奋剂的化工类企业进行彻底清查,整治违法食品药品广告,重点做好食品定点供应商的监管工作。这项任务非常具体,要求非常高,赛区、赛事流通食品的保障工作是一次特定的任务。主要涉及两个区。针对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严格、认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确保职责落实到位,确保不出任何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以上任务的完成,现在我们市政府已经成立食品保障、交通安全、场馆运行等三个工作组。有可能,七月份运动员就要到赛场训练。所以说,时间非常紧,不能等到运动员来了之后,你才着手准备。比如,有些蔬菜一旦打上农药,再管理就晚了,必须从现在着手准备。赛事期间,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全市工商系统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下面,我还要讲,这项工作不仅两区,各县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都要特别的注意、特别的重视、特别的加强。有些运动员是县里的,或者去探亲,或者去观光,吃了、喝了、用了出了问题,绝对不行。第二块是赛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特定时段的保障及监管工作。各县区局尤其是牡丹区局、开发区分局承担着赛区监管的任务,有着特别的要求。要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落实好各项日常监管制度和措施,借此机会把食品安全“四项制度”向规范化、精细化推进一大步,消灭监管盲点,实现全面无缝隙覆盖。特定时段的监管是关键,有严密的程序,这是在特定时段实战条件下体现我们监管保障能力、检验我们监管水平的关键环节,只能做好、做细,不能打任何的折扣,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基本做好不行,必须全面做好。

为此,市局高度重视,制定了《××市工商局十一运赛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已通过信息网下发到各县区局和市局各科室,请注意下载学习。市局还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指挥部,××局长亲自任总指挥长,我任指挥长,市工商局××××任副指挥长,下设七个监管组,负责具体的工作。这七个监管组的分工大体上是这样:

××××××*

(二)以十一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为契机,以食品安全“四项制度”为依托,以六月一号实行的《食品安全法》为基础,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大家知道,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市人民的食品安全也包括我们各位的家人和亲朋好友的食品安全,我们工商系统有着重要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对一日三餐的安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绝不能有事不关己,袖手旁观的错误思想,绝不能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行为。食品安全虽然涉及几个部门,是我们职责范围的事情,绝不推拖。比如,流通环节出了问题,酒店也会出问题。大家一定要尽心、尽责、尽力、尽情,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好这项工作。我讲了,十一运会食品安全保障是特定的工作,有特殊的要求。我们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定要向着这方面去努力,我们要本着天天全运会,月月全运会,年年全运会的意识去做好我们的工作。保障全运会的安全是一次大的活动,也是一次练兵。讲大道理,是为了全市人民饮食安全。进一步讲,也是为了我们的工作尽到职责,也是为了我们的食品安全。为了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不至于出现过错追究,我们也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就是说,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始终要高标准、高境界,严要求、尽全力,确保食品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发生任何问题,这既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我分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年来,每个县区局都走到了,走访了一些食品经营户,工作开展的很不平衡。县与县之间不平衡,所与所之间也不平衡;食品经营户表现相对突出,有的相当认真,有的还不识字。食品经营者不识字,这是一个问题。我与*局长探讨,是不是在办理食品经营执照时,没有达到一定文化程度的,不能经营食品。这是一个探讨,说明食品监管难度很大,下步要重点研究解决。____年,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在××开现场会的时候,我们基层监管人员帮助食品经营户不分黑白的记,加班加点的写,做了大量的工作,吃尽了苦头,相当一部分同志嗓子哑了,嘴上起泡了。当时,市局××,我在*县一个月,他们做了很多工作。各县区局都做了很多工作。这项工作还得做,是我们的基础,一定要重视,特别是我们县区的局长、所长,谁管不好追究谁的责任,你局长、所长下去没有,看了没有,基层人员做的到底怎么样?“四制”建立的怎么样,该写的写,该记的记,台帐一定要记清楚。下次,要搞一个观摩会,搞一次暗访检查,出现问题的,立即通报。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熟食登记问题,要重视。我看有的工商所对辖区内的熟食经营户,没有严格落实这项制度,你不是集集登记、天天登记,材料签字大都一个样,是一个人随意写上去的。如果经营者没有亲自签字,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基层监管人员必定被追究责任。必须让经营者签字并按手印,因为每天的熟食质量到底怎么样,你不清楚,又不能天天抽检、送检,出了问题,很难补救。熟食登记是关键,一定让他(她)本人签字和按手印。我们一定要认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须依托“四项制度”。各县区局、各基层工商所要强化措施:一是抓,二是狠抓,三是坚持抓,四是抓出成效。“抓”是领导重视;“狠抓”是落实到监管人员的工作中去,“坚持抓”是要形成长效机制,不是一阵风;“抓出成效”就是不出问题。通过我们的工作,保证每一样食品都是合法生产。

(三)积极准备、组建机构、履行职责,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换发工作。

_月_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赋予工商部门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行政许可职能,为了做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的“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工作,省局在_月__日全省工商系统贯彻《食品安全法》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安排部署。《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后,国务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工商总局《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近日将颁布实施,省局将迅速做出专门部署,进行专门培训。准备工作非常紧迫,急需落实。根据省局要求,市、县区局要成立“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办公室”,暂时负责食品流通监管工作的领导和日常监管工作。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已召开,很快将出台科室设置调整方案。市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办公室、人事科、财装科、监察审计室、法制科、市场科、商广科、消保科、企业注册局、信息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人员待定。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来说是常设机构,有具体的职责。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办公室承担以下职责:组织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落实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制度,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查处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案件,负责流通环节许可证的受理、审查、现场检查、发放工作,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开展流通环节酒类监管,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实际上就是总局食品流通监管司对应的职能分工工作。省委已召开机构改革会议,该办公室是否对应总局的名称设科,现在不好说。

会后,各县区局要立即着手组建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办公室,根据承担的职责任务,确定办公室的人员,保障其相应的办公条件。_月__日前,各县区局完成组建,并报告市局消保科,同时做好正式运转的各项准备工作。人数应根据工作量自己确定,省局没有明确要求,应该不少于_人,办证现场、办案监管各两人。

三、关于市场监管工作

我讲三个问题:

(一)全力以赴抓好煤化工长廊市场环境整治。煤化工是我市下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前进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列为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要求我们工商系统全力以赴抓好煤化工长廊市场环境整治。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期望,切实按照市局《整治方案》要求抓细、抓好。煤化工长廊沿路市场搬迁问题,涉及*三个县,各县区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搬迁方案,依靠政府组织实施。

关于煤化工长廊沿路市场成集的整治问题。*局长高度重视,踏着施工的灰尘,冒着炎炎的烈日,亲自领着*的同志到整治沿线现场办公,指导工作,之后,*局长又就检查发现的问题,向*书记写报告,并作专门汇报。关于沿路成集的问题,__年国务院有个文件,要求以市政部门为主,工商部门配合,咱只能给市委、市政府写报告,让市委、市政府安排这个问题。*书记当即批给三个县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求抓紧解决场地。大家知道,取缔马路市场难度很大,多少年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原来,两任省长要求取缔马路市场,要求当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公安、工商、交通、城建等部门参加,进行综合整治,也一直没有整治好。在清理马路市场问题上,*局长用词用的好,叫“迁移”马路市场,“迁移”这个词用的好,比“取缔”好,“取缔”太难听了。讲“迁移”,一是和谐,二是有另外安排场地的含义,可以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安置场地,从而引起政府重视。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涉及*要总结经验,彻底解决几十年要求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我想,这个思路好,陆续地解决,不然,领导及群众在路上堵了车,就认为是工商没管好市场,就会认为是工商局的事情,我们老是背这个黑锅。

再就是,关于店外经营整治问题。××××××××*

(二)市场日常监管要常抓不懈。市场监管是老问题,老生常谈。这项工作既繁重,又复杂,还不见效益,是大家既头痛又害怕的问题;但它是我们的“脸面”和“前沿阵地”。再复杂,再头痛,也要抓好它。

软件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积极创新市场监管制度。完善市场巡查制度,创新巡查方式,将市场巡查与经济户口管理、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等相结合,实行整体巡查、综合巡查、分级巡查、交叉巡查等,提高市场巡查密度和频率,切实加大巡查力度。二是要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建立健全以事前指导为主,事中防范、事后查处相结合的监管机制,积极采用建议、劝告、提示、警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开办单位和市场经营者诚信守法、规范经营。

三是要积极开展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

四是要实行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建立进销货台帐,按国家规定和消费者要求开具发票或信誉卡。经营食品的业户要身体健康,衣帽整洁,要工具售货、货款分开、生熟分离。经营肉品的业户要遵照“一证一卡”制,不经营没有准入证和未经检疫的肉品。

五是要大力推进商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引导市场经营者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专卖、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态,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和市场开办单位实施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市场设施和服务功能,改善市场交易环境,提升市场档次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

四、高度重视,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十一运期间工商部门各项工作任务

在*举办全运会*比赛项目,是全市人民的盛会。我们为赛区做好保障服务,任务既光荣又艰巨。全市工商系统必须做到最高的重视程度,制定最严密的改造方案,落实最有力的保障措施。

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要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领导具体抓、各业务机构协作抓的工作机制。要结合本县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认真组织实施。要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效果到位。要借助十一运的东风,解决好我们的难点问题。要借助十一运的机遇,重点抓好食品安全“四制”建设和市场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消除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环境整治中的不稳定因素。

要加强协助配合,形成整治合力。全市工商机关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辖区流通环节十一运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环境整治工作,对本级政府负责,对全市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协作意识,健全部门协作制度,完善沟通渠道,及时通报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要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要加强督查指导,明察暗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期间,市局将派出工作组和督导组,现场指导,督查督办,推动工作的全面落实。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主力军作用,严格落实工商所属地监管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对在十一运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失职、渎职等行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