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54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1

关键词:从娃娃抓起基础教育中西方教育差异性

基础教育关系儿童的健康成长,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我国始终对教育如何与现今中国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做出努力,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即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搞好基础教育工作又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一系列环节的相互作用。[1]

首先,家庭对孩子的长成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影响其一生。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把教育的起始点定义为孩童时期,个人认为是有必要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卢布姆就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作了观察研究,他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即五岁前是儿童发展的最佳时期。尽管人们对他提出的这一论点产生疑问,但对婴儿从出生到8岁这一时期是人智力发展最快时期这一论点看法一致,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形成大脑神经联系。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研究:4岁前是儿童发展形象视觉和口语语音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5至6岁是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期;7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能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关键时期除了孩子主体智力的发展以外,与他朝夕相处的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最直观感受到的家庭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映射:1.父母的言行2.父母的教育方式3.父母的文化程度4.家庭气氛。[2]

西方国家父母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教育是从尊重做起,尊重孩子的人格发展、兴趣爱好、个性意愿,视孩子的自身快乐与天然兴趣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注重孩子责任感与独立性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会给他们制定规矩,让孩子严格遵守,至孩子成年则不再管教。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儿童的成长源于亲身实践,多鼓励儿童在早期的实践中尽可能多的感知世界、接受知识,并从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玩性大、模仿性特别强,最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此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容易又牢固。这一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可以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逐步形成诚实、认真、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个性,从而使其为今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长大以后才能适应各种环境,有一个正确的心理来面对社会的挑战。

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及独身子女政策影响,孩子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溺爱往往忽略了其独立性的培养,这样导致长大以后自理能力差、意志力薄弱、依赖性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父母喜欢给孩子设计未来,让孩子为他们设计好的未来而努力,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因而孩子都在做别人要他们做的事,而不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中国人用“一元化”的共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成败,所以造成中国的孩子就像从工厂中加工的机器“一个样”,所有人都在朝一个方向走,孩子个性的发展在成长中遭到遏制。因此如何理性、科学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有一个真正幸福的童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3]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把双刃剑。现代的中国学校也在搞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教育的改革创新包括教育理念、内容、模式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但如何改,往哪个方向改,还在摸索的道路上前进。

上海少工委做过这样一个课题《上海万名儿童快乐指数测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儿童的快乐指数随年级的升高而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快乐。中国儿童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激烈的竞争。在幼儿园就要认识几千字、做加减法、学习第二语言,进了小学,迎接他们的是无休止的作业、考试、排名。很多父母都为孩子能够上个好学校而不遗余力地奔波。“虎爸”“狼妈”应运而生。而在西方国家,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基本没有学习任务,父母与老师在幼儿期反而更注重孩子在游戏中的动手能力、自立能力、交往能力以及是非观念的培养。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优秀的、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从来不搞成绩评比。在中国,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等现在已成为儿童读物,让孩子从小学习心算,记忆法,逐字逐句的盲目背诵。殊不知就算这样能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也只怕是空有文章在口,没有道理在心。西方孩子的研究之路从小便开始了,而就在西方学生从小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和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下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傲游的时候,中国的儿童却在起早贪黑无休止的做着形式各样的选择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1986年4月9日,邓小平在《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讲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容易纠正过来,而知识不是就立即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此,中国的教育迎来了春天,使我们对教育的起始点有了一个新定义。我国历届领导人也都把教育看作立国兴邦的大事,然而中国的教育在几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种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制约下,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如何才能让德育即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意识;与教育即知识传授、分数提高、循规蹈矩、应试能力,只有这两个轮子并驾齐驱,才能避免独轮车的“滑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讲话1986年4月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平等性;问题;社会因素

在党的十报告中首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基石作用”说得形象具体。事实上,基石稳而大厦牢。教育搞好了,国家复兴的大厦就有了稳固的基础。这很明显地表明,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改革仍然困难重重,问题越发显著。我个人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十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可是有的学校还是比较重视升学率。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无用人才。我们目前还缺乏衡量全面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束缚了人的头脑,与素质教育的主旨越离越远。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重视文化教育轻视道德教育、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能力、重视考试结果轻视创新能力培养。

二、学校层次不平等的问题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往往是把少数学校树立为重点发展,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和招生等多方面进行重点保障,重点学校的权利、资源上更有获取的优越,更多地得到政府的支出。这种做法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造就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学校,造成了学校的分化,也造成了学生发展、学生身份的分化。现在很多农村学生千方百计地进城市学校就读,在享受更优越的教育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支付巨额的择校费用等。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只好就近在农村学校读书上学了。尽管有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说法,但事实上家庭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子女享受基础教育的不平等。

三、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别问题

十报告中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是艰巨的。近些年,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同城市基础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些农村学校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很落后。城市的教学基础设施明显好于农村。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也很薄弱,有的教师一个人教很多科目,有的学校还缺少音、体、美专业教师。大多数年轻教师从业者更愿意在城市工作,因此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年龄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

四、合理配备教师问题

教师的合理配置是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大则对一个省,小则对一个县、一个乡镇都很重要。以孝义市为例,这几年,孝义市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招考了几十名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的教师去农村学校任教,形成了一支农村年轻骨干艺术师资队伍。但是,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还是十分匮乏,特别是音乐、美术教师队伍,在学校配置还达不到要求。因此,农村学校此类特长学生的培养无法与城区学校相比,可以说孝义市中小学生艺术人才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五、网络资源利用的问题

现如今,网络已经步入每个家庭。网络,既可能是孩子成长的知识宝库,也可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电子鸦片。加之社会上黑网吧接待未成年的学生,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迷恋网络和游戏,荒废了学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伤害。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将他们引导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习和活动上来,配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通过互联网引进国内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让快捷的网络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

六、校外教育的问题

校外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始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原则,努力发挥学生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教育功能。在学生走出校门后,可以去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进行各种科学、文化娱乐活动。校外教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国要提高教育竞争力、紧跟时代潮流,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中国的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适合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让我们的基础教育真正成为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领跑者,消除中国基础教育不平等现象势在必行。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展开创新能力,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的振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傅林.教育的使命.科学出版社,2011.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3

一、基础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关于基础教育的基本内涵,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所谓“基础教育”,是指在未成年期所施行的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由于它着眼于人的一生,也就同限于升学或就业准备的基础教育观念有别,而正是这个人们都懂得的道理,包涵了一条常常被忽视的衡量中小学教育的标准,即:在中小学教育中,凡是阻碍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的东西都必须清除,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识、技术以及行为规范等,都不可忽视;反之,一些一时一事所需要的东西该不该列入基础教育,不能单以这种东西的绝对价值来衡量,而应根据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来取舍。简言之,基础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下一代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要活得快乐,活得更有质量。归纳起来,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一是“基础性”。基础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每一个人能在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教育,它关注的不是培养和选拔精英,而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人的发展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其人格逐步形成的过程,仅仅坚持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是不够的。所以,基础教育不应当界定和理解为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基础,而应当界定和理解为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社会、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基础。

二是“普及性”。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其基本目的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这意味着基础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普及入学机会和科学文化知识是基础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独特属性。没有全民性的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展。

三是“生命性”。基础教育的本质是社会需求条件下的人的自然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的对象是一个个完整的人,这使得基础教育带有浓厚的“生命性”色彩。生命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蕴、实现生命的辉煌。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生长着、发展着、创造着,基础教育理应依据人的生命本性,尊重生命的存在,激活生命的潜能,在纷繁的社会因素、社会责任等种种变化之中,保护和激扬学习者的生命自然。

四是“公益性”。公益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因为人的基本素质奠定于儿童少年时代,一旦形成,会影响个人和民族的前途。基础教育是为了实现和保证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部分利益,这种公益性能否得到维护和保证,是衡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准。以此观之,实践中,我们的基础教育可能出了问题。二、当前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打开报刊或网络,对于基础教育的批评比比皆是,涉及基础教育的方面面。在众多对于基础教育的批评中,笔者认为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2010)老师关于基础教育的演讲《“人”是怎么不见,可谓切中肯綮,引人深思。他认为下列种种“主义”毒害了我们的基础教育:一曰“功利主义”。对社会来说,学生掌握某个方面的某项知识或技能即可;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将来找个好工作。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是不考虑怎么成“人”,不考虑人的完善,不考虑人的成长规律,不考虑求真求善求美。功利主义最大的危害,在于牺牲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他人的爱。

二曰“训练主义”。何为“训练主义”?即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训练体系。学校成了车间中的流水线,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凿符合“标准”的零件,要求学生要听话,要根据统一的标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训练学生迎合出题人的意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只要你听我的,怎么做都可以。训练主义使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不敢思考,因为只能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在那无休止的题海中,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被剥夺,生活乐趣被剥夺。

三曰“科技主义”。在教育界,几乎年年有新的举措、新的理论,而且往往都打着科学的旗号,一会儿一期课改,一会儿二期课改,而每一次所谓课改,又会提出一批口号,出现一批“专家”,什么成功教育,什么尝试教育,什么优化教育,什么绿色教育,等等等等,论文铺天盖地,而且都说是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其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它是启迪人的灵性的工作,那些一刀切的所谓科学理念,往往搞坏了教育。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技术化、规范化,凡事一刀切,什么都量化,上课有模式程式,复习旧课几分钟,讲解几分钟,提问几次,用多媒体要占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上面是不是见红,红的有多少;行为规范要量化,黑板不干净扣几分,早操时讲话扣几分,并且要按时检查。

弄得学校像警察局,教师、学生像小偷、像犯人。

对上述现象略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罪魁祸首”就是一个东西———分数。

曾几何时,分数成了我们的教育(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的最高目标。

我们唯一可以接受的分数就是好分数,它可以区分学业成功者与学业失败者。曾几何时,分数还成了道德的等价物。也就是说,好分数与好品行相关联,不好的分数与不良品行相关联。在人们的眼中,“好学生”指的一定就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成绩差”的学生也一定就是所谓的“差生”。曾几何时,分数成了教育的货币。好分数对赢得荣誉和进入好学校、找个好工作都是最有价值的,都是“必须的”,无论是中考、高考,考研、考博,还是考证、考员,小小的1分,或许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乃至命运。

过分注重分数,其必然后果就是:教学重记忆、轻思维,重确定性、轻创造性。正是由于过分注重分数,导致我们的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唯书为上、撒谎作弊、怠于思考、缺乏独创;也正是由于过分注重分数,导致了前述各种“主义”的盛行。笔者以为,过分注重分数,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更为严重或者说根本性的危害在于,它不仅限制孩子们的发展,甚至摧毁他们对生活的信念。在一个主要根据履历(表现为各种分数)而不是根据能力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的社会中,那些获得低分的人要想获得发展或成功的机会,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当一个人在其人生的关键时刻就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种“失败”后的内疚、挫折甚至痛苦的体验将会伴随其一生,不时见诸媒体的“好学生”、“差学生”自杀或杀人等案例,就是明证。因此我们可以说,过分注重分数,不仅摧残了我们的孩子,异化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更可怕的是扭曲了我们的社会心灵。

三、对上述问题成因的初步探讨基础教育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有历史原因,有社会原因,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笔者认为,从深层次上来说,可能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具体表现在诸如基础教育的政策定位、资源配置、课程结构、评价取向等各个方面。

(一)政策定位方面所谓教育政策定位,就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目的考虑或关于轻重缓急的基本设计。在这里,教育政策是一种广义上的界定,并非特指哪个法规。中山大学冯增俊(2010)教授认为,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政策定位分析,有三个最基本要素:一是教育,即首先必须是教育的政策;二是作为基础的教育,即这种政策必须是为中小学服务的,与高等教育的政策有根本的区别;三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即这种政策还必须关注和考虑中国的具体实际。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政策定位不够明晰有很大关系。

一是对基础性与专业性的理解问题。基础,是指最初的、最基本的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基础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基础”理解有误,实际上在现实中是颠倒的。一是基础已不再具有韧性,而已经赋予了很强的专业性特征。一年级学生解一道题需演绎出许多种怪诞的解法,这已不是基础,而是地道的专业。语文连一个字第几划是撇是捺都设计得极为专业,且还给出非常专业化的名称,几近文字专业语言学,既干涩又难懂,很难想象是为6岁儿童而设。二是对重要性理解偏差。重要是指对发展和学习而言,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却把考试科目列为重要,对语文、数学加大分量,不断加深难度,强化了学科专业性,造成了以书本为中心的“窄而深”的课程设计。三是偏离发展的基础。

中小学教育设计偏离学生发展实际,如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却用大多数时间来搞艰涩无聊的题解和文字游戏,称为打“基础”。结果,到中学阶段该进行高水平思维性学习时却反过来背记外语单词,对于错过最好学习阶段的人来说,外语成了最难学的东西,这种发展性的颠倒,造成了巨大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浪费。

二是公平与差异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是在一个幅员广阔的疆土上进行的,尽管一直都在讲多样性,但实际上我国基础教育政策都是一统的,单一且具控制性,统一学制,统一大纲,统一管理。这种僵化的一统带来了许多政策上的问题。首先是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定位不清,既不能使城市带动乡村,也无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既无法遵循先由人的现代化到经济现代化再到国家现代化的当代社会发展逻辑从而通过教育来推动农村城市化,也无法把农村过剩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支持城市现代化发展。其次是发展上扶贫与赶超的政策定位。城市基础教育重在超越,而农村基础教育重点是普及。再次,政策性不公平现象突出。一是考试本是以公平为其存在的理由,但由于大城市集中较多高校,划片招生使大城市400多分就可上大学,而农村则要500多甚至600多分,这就在基础教育中造成严重的政策性不公平。

二是国家统一收费,也使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特别是富裕人群与贫困人群之间形成了更大的差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定位的中心是考试,考试和分数是国人最熟悉的概念。所有课程中,凡考试科目则课时最多,据统计,在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中,语文、数学课占一半,英语次之,这三科作业每天都在2小时以上。所有课程设计也是按考试方式展开的,从各个方面对重点概念进行反复练习,甚至挖空心思来强化某些所谓重要内容。所有的教学内容也是根据考试的要求选编的,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以测验与考试构成,从各个层面反复地强调和深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几乎是在考试的要求下开展的,统一大纲、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答案,结果是塑造了模式化的思维体系、学习步骤和方法。

(二)资源配置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基础教育投资归地方负责,而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差别很大,国家又缺乏足够的资金予以平衡和补贴,进而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明显失衡,从而引发诸多难题,以下两个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择校生”问题。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小学升初中究竟采取何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比较有分歧的问题。当优质初中无法满足学区内全部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的需求时,如果通过考试选拔,无异于将“应试”的压力下移至小学阶段。近年来,根据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国家要求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实行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就近入学的政策,其初衷就是要打破学校和学生的身份界限,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以便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初中学校质量差距大的地区,执行就近入学并不能使社会满意,于是许多地区进行“电脑派位”。但由于校际之间的差距,加之各地执行政策水平的差异,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或“电脑派位”后,交“跨区费”的“另类”择校生仍大量出现,大中型城市尤甚。

二是“薄弱校”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薄弱学校。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系统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及同一地区校际资源的差距,直接影响学校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进而影响生源。加上与生源相联系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短缺、校办产业普遍不景气或逐渐衰退等因素,择校收入就成为学校主要的经济创收手段,这进一步拉大了学校创收水平的差距,薄弱学校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很大制约。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过分强调学校硬件设施层面,注重学校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改造,而对学校“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因而成效不明显。

(三)课程结构方面

截至目前,尽管我们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但每次都偏重于教学方面,而对于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不多,力度不大,深度不够;教材虽然出了多套,但后一套教材基本上是对前一套教材的修订,不少弊端没有根除,甚至没有受到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对培养目标的新要求,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经验。课程偏难是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初中《语文》第一册中《诗经三首》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三首诗下面标出叠字、叠韵词、双声词;要求学生从《木兰诗》中分别找出运用了起兴、比喻、夸张、象声、顶真、对偶、复叠铺排等手法。难而繁琐的语法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繁”,主要是指课程内容繁多、重复,使一些简单的命题复杂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偏”,就是偏于知识的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去了,考试出偏题、怪题。“旧”主要是内容陈旧,不能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进展。

二是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重视“双基”本身没错,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本门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过分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我们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三是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对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开发课程都是国家的事,专家的事,你怎么规定我就怎么做,你发给我什么教材我就捧什么课本。这种管理模式难以调动各方面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难以适应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四)评价体系方面

关于基础教育的评价,学界认为主要有两种取向,即底线评价与顶线评价。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就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而培养适合高等专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选拔规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顶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它并不局限于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而是以应对考试为最终表现形式的一个考选流程),就是基础教育的顶线评价。

从评价的性质来说,底线评价是普及、合格性质的,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的、基础公民素质培养的评价,因此是扶持薄弱学校、关怀弱势群体、关心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平民教育的评价;顶线评价是选拔、淘汰性质的,是关注部分学生的、不全面的、考试竞争成绩的评价,因此是集合优质教育资源、扶持优势利益群体、限制教育均衡发展、鼓励精英教育的评价。

从评价的意义范畴来说,“国民素质的提升依赖于国家的全部社会实践。教育是国民素质建构与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个基础中的基础,就是“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而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

基础教育评价保持教育的第一层次合格目标,就是它的底线,而追求教育的第二层次选拔目标,则是它的顶线。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王道俊先生在谈到转变考试观念时指出,“现行的考试把合格与选拔搅在一起,把底线与顶线混为一谈”,而“教育评价,特别是具有法定权威的国家评价,则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王先生直接提出了底线与顶线混淆的问题,但观点比较宽容。

实际上,在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顶线评价几乎替代了底线评价,它过多地关注顶线而忽视底线,许多考试胜出者的产生就是以牺牲底线合格为代价的。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已经与高等教育混为一谈了。

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2006)教授认为,顶线评价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一是异化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不同的,如果把宏观教育结构比作金字塔,基础教育就是底层基石,必须均衡而无差别;如果把两者之间的衔接比作工艺流程中的不同阶段,基础教育就是原料生产阶段,只须质地纯正,无须精雕细刻。而我们竟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搞“精品加工”,实施文理分科,甚至还局限于几门考试学科,如此单薄的基础对高等教育而言也是灾难性的。二是限制了儿童发展的自然性。顶线评价使青少年儿童的发展中负载了太多的成人意志,迫使天性自然的儿童承担成人们不自然的欲望,常常会发生优异成绩与厌学心理并行的内在冲突;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诸如善良、仁爱、合作、互助、平等、感激、敬畏等应有的品质正在失落,因为残酷的考试竞争、选拔淘汰容不下这些美好品性。三是遮蔽了人才选拔的真实性。顶线评价促使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基础教育学校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重点校、实验校、星级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薄弱校、农村校、偏远校成了弱势群体。这种不公平的起点,遮蔽了人才基础的真实性。

我们的考选文化在这样的不公平起点上实施选拔淘汰,制造着相应的成功与失败,它先是把基础教育异化成“应试教育”,再以应试教育消解真正的教育价值。四是造成了精英与平民的对立性。

当五花八门的“状元”们显赫风光的时候,有谁想到过那些落榜者?又有谁想到过那些连竞争资格都没有的辍学生?这之间是否意味着某种对立的生存状况?

在当前的选拔与淘汰漩流中,农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群体的新生代,正是这种顶线评价取向下的被淘汰者,他们步入社会之后,不仅要体验失败,消解自尊,而且还得体验因为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而无法自谋生活的尴尬。另一方面,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或精英们,多数也是生存在与普通劳动者相对立的“亚环境”中,承受着另一种不健全发展。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教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伴随着这些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因素,但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多年教育教学的老师,笔者在工作中仍有许多困惑。并根据农村中学的现状,阐述关于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思考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我国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留守儿童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盲点,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他们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和父母相处交流的机会,很多留守儿童很少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较少或不愿意接触,他们长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拥有父母的呵护,得到应有的亲情关怀,他们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也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约束,容易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他们还是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笔直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特殊作用,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情和关爱。社会各界要通过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民政救助,以及实行妈妈、设立亲情电话、建设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亲情港湾”等形式,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2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保障现状

农村中小学在“两基”和危房改造时不同程度地背上了一定的债务,教育欠帐包袱沉重,严重制约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福利无经费保障,超课时补贴、班主任补贴以及教师的培训经费都难以支付。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较大,导致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跳槽增多,既不利于稳定义务教育教职工队伍,也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农村中小学的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教学仪器、图书室、现代教育技术等设备的购置以及维护都缺乏经费保障,信息课、实验课的开设少之又少,甚至停开,教学资源成了摆设,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极为不利。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就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化解“两基”债务问题,通过增加农村学校的高级职务岗位数量,让农村学校的教师比县城学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晋升高一级岗位职务的机会,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确立专项资金兴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改善学生食宿条件,切实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的局面等。

3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现状

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便,文化氛围不浓,对新生事物接受得慢,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教法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是农村教师的法宝,这些都成为当前课改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老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观念陈旧,无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学科结构不合理,如中文专业教数、理、化等学科。在一些学科,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课等科目,教师都为兼职,学校很难把课程开足开全开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大打折扣,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更是变成了空话。教师的流动大,不利于孩子对新教师教法的适应。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不高,总体趋势是城市学校生源充足,经费有保障,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农村学校规模小、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师缺口大,村小、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短缺,教师千方百计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子女转入了城区学校就读,从农村招收大量优秀的学生,造成许多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到校学生人数难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也使部分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工作热情减退、信心缺乏、不思进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活化用人机制。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来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师德修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同时采取滚动轮训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解决教师住房难、子女就业难、求医难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4农村学生流失的现状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5

关键词:国民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农村教师,几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痛,并快乐着”,中国一个拥有9亿农民(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央央大国若想济身于世界之前列,最重要的是靠人才,靠提高国民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于9亿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目前国民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素质低,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关悬殊,提高农民素质刻不容缓!而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的基础教育,怎么办?重任就落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肩膀上,谈到农村的教育很多人士马上会想到师资力量的不足:专业教师的缺乏,教学硬件的贫乏,教学软件的落后、、、、、、可是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体会到更为严峻的四大问题。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城里的孩子无论家庭状况如何在上小学前95%以上的学生受过幼儿教育,家长生活的规律性给孩子培养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农村的孩子(指村级的)无论家庭生活怎么富有,正在上学的学生中50%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幼儿教育,即使聪明的孩子也因此而错过了一个智力开发期,这还不算,家长的生活方式方法也给孩子造成了误导,农民一年之中仅有2个月的时间在地里作业,其余的时间去城里打工挣些零花钱,而留守儿童便成了一匹匹撒疆的野马,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说到这里有人会问那不是有学校吗?孩子上学后学校里的教师可以教育啊!现在我就来谈谈第二大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

可以说每一位老师的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栋梁之材,并且无怨无诲的默默工作着,然而为何收效甚微?首先是教师的文化水平问题:农村学校50%的教师都是从民办教师中经过考试转证过来的,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与正规学校毕业分配下来的教师相比在理论上就略低了一筹,而且多数教师家庭不是双职工,女教师还可以,男教师以一个月的工资来供给一家人的开销也不是很容易的,这就有种地的教师,一边上班,一边还得种地,不可能不分散教学精力。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一定弊病,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好政策,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实施了特岗教师的招聘,而大多数的特岗教师仅仅维持了三年取得事业编制后便离开了农村学校。没有几个真正扎根农村小学的。

第三点家长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家长认为只要教师对自己的孩子认真些,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就会有好的成绩,于是有些家长就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老师家里,每月给老师一定的生活费,自己就可以放手不管了,难道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成绩吗?那些寄宿在老师家里的学生成绩就一定会好吗?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认为把学生放在教师家里成绩一定会好的人数占了72.6为不一定好的占了10%,认为不清楚的占了17.4%,从此数据看出家长是多么的依赖教师呀!于此同时我还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学生的成绩与哪几方面有关А教师的教学水平B学生是否努力C家长的监督与辅导D学生的行为习惯,认为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关的只占了5.5%,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不用我去说,而良好习惯养成关键在于父母.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戢薪儒,她在三个家庭轮流住(姥姥家,奶奶家,父母家),放学后想上哪就上哪,平时丢三落四,红领巾.文具盒.课本.没有一天带齐的,落在奶奶家奶奶来送,落在姥姥家姥姥来送,这个问题体现在学习上时:读课文丢字落字,读数学题时更是左看成右,试想这样做出的答案能对吗?这样的学生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来教育,教师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是杯水车薪呀!多次开家长会强调行为习惯的重要,家长就是认识不上去,学生成绩低了,来找老师,老师说明原因,家长还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推给老师,让老师来帮忙在学校给学生补课,这是补课能解决的问题吗?

第四点由于家长放手不管或管理不当,教师对学生家长失去信心,即使不失去信心,农村学校的评价机制仅以分数论英雄的办法,使教师死教书本,手把手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天天忙于题海战术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对书本失去兴趣,小学阶段由于教师看得严,没有不念的,到了中学后,科目增多,教师不像小学那样教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差,越来越不会的知识像大山一样压在学生的头上,让学生喘不过气来,没过两年就不念了.因此,农村学生辍学率越来越高,据官方统计2005年初中学生辍学率是5.4%,有些地方达到10%,而我所在地方大约30%的学生没有完成义务教育,而且身心扭曲,跟随社会污流,走向扭曲的人生。据2011年官方统计中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以上,其中15-16岁的少年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此庞大的比例是否能引起我们教育者乃至整个教育统治者的思索呢?是到我们反省的时候了。我常常想起人们赋予教师的盛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那句千古传颂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难道有了教师的勤奋与默默无闻就会有祖国明媚的春天吗?

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缺少一个也是功亏一馈呀!

参考文献:

[1]张宏: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教学研究2013(11)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6

教育评价制度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之后,迅速在基础教育领域普遍实施,形成了上级政府评下级政府、政府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改革。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也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由于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未形成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导致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现行基础教育评价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1)价值的背离:教育评价标准唯一。基础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价值是多元的,既要为国家造就各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其中,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公共道德、生活能力是第一位的。不少学校却本末倒置,价值背离,把为人才培养打基础当成基础教育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职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成第二位的职能。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非常普遍,以升学率为考核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明证。这种评价的直接后果,导致了应试教育的再一次升温,甚至有向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蔓延的趋势。素质教育推行多年成效不明显,其根源就在于此。(2)责任的错位:教育评价制度滞后。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对政府的依附很强。学校中的办学条件主要靠政府提供,许多重大事情也是由政府决定。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中对学校评价结果的责任认定不对称,甚至是错位的。学校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而政府却承担着次要的责任。升学率上不去的校长、单科成绩上不去的教师,面临着转岗、下岗的威胁。对于因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而造成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的问题,却无责任主体,更无惩罚措施。这种责任的错位,既不符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也难以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3)个性的缺失:教育评价体系僵化。目前的基础教育评价,一般是在一个区域内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面向所有同类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或一个学校制定一套面向全体教师、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据此对所有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然而,即使同一区域内的同类学校之问,同一所学校中的教师、学生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以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具有不同历史、不同基础、不同条件的对象,其结果不仅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进步幅度,还会失去评价应有的鼓励作用,掩盖评价对象的个性、特色、特长,造成千校一面、万生一样的结果。这种注季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体系,极不利于学校办出特色,学生张扬个性。(4)动机的扭曲:教育评价功能缺失。目前的基础教育评价目的大都是指向选拔、鉴别,评价结果与奖惩紧密结合。由于评价方式一般都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价,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关系难以平等、和谐,评价对象出于评估结果对自己的影响考虑,其参评动机往往都希望能得到褒奖,至少不要受到惩罚。于是,在评价过程中,被评对象的防卫心理、投机心理、侥幸心理普遍存在,文过饰非,扬长避短,甚至弄虚作假,请客送礼的腐败风气也屡有发生。这种评价难以公平、客观、准确,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也必然受到影响。

基础教育评价出现的种种弊端,不完全是操作过程的失当,而是体系本身的缺失。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还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这既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现行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应试性教育评价,仍以应试的观念、考试的方式、分数和升学率为尺度去评价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错位产生错误的评价逻辑:高分数一好学生一好教师一好学校一好教育。评价教育,就是将教师评价等同于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升学率或考试分数评价。评价学校,就是将办学水平评价等同于教学水平评价,等同于学生升学率或统考分数评价。评价学生,就是将学生素质评价等同于学习成绩评价,等同于课程考试分数评价。这就造成评价方法的错位,将教育评价方法等同于教学评价方法、等同于学生考试。这样一来,就窄化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和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传统教育管理的根源,也有现行招生、用人制度的羁绊,还有对现代教育评价观念的排斥。这样的教育评价观念,完全有悖于素质教育目标,严重偏离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格格不入。

现行教育评价的整个操作过程,是在一个由政府掌握的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政府的工作检查而发展起来的。在组织系统上,评价基本上是由政府组织进行,其它社会力量极少介入评价;在评价信息收集渠道方面,只局限于学校内部,十分单一;在评价结果处理方面,由评价的组织者掌握处理,直接向政府汇报,不为社会所知晓。素质教育评价本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相关的诸方力量协调配合,才能使评价科学有效地进行并产生良好的效果。现行教育评价模式的封闭性给素质教育评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对素质教育宏观层面的评价(即对一级政府的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未能做到全面、有效、持续地进行,主要是“两基”达标评价,国家从总体上缺乏对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科学指导。对素质教育的中观层面的评价(即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一般是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体系往往随意性大、缺陷多,重鉴定、重结果、重外部评价。所谓“学校教育质量”,只是通过对高中、初中、小学毕业年级学生的会考、统考,以此来代表学校教育质量。对微观层面的教师和学生评价更欠全面,对教师评价主要从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侧面——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成绩+评语”的传统评价模式,突出学科成绩而忽略学生全面发展,更缺乏广泛的参与。所有这些评价,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未能敞开吸纳社会诸方参与,致使素质教育的评价未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开来。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盛行,从而造成了人们的浮躁心态,其突出表现就是不想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却希望获得硕大的果实。于是偷工减料、投机取巧;只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数量发展,忽视质量提升;只注重表面文章,不注重内涵发展。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已经蔓延到基础教育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标准唯升学率,评价目的唯选拔功能,评价结果与奖惩紧密挂钩,评价对象的防卫心理,甚至弄虚作假行为,无不出自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评价目的偏离,迫使评价者和评价对象把注意力放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上,而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为了结果不择手段。评价的重点在显性指标上,忽视隐性的、长期起作用的柔性指标;被评对象改进工作的重点局限在几项未得高分的指标上,缺乏从整体上去谋划。教育评价中的种种不良现象,致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育评价产生误解和反感。他们把教育评价当作自上而下的外部强加的行政任务,自身内部缺乏评价需要,也就失去积极参与评价的动机。如上级对下级进行评价时,居高临下、兴师动众、铺张浪费、徇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下级为迎合上级的评价就请客送礼,弄虚作假。对教育评价目的的片面理解,容易使被评对象产生不利于教育评价有效实施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教育评价的实际效果。

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是指素质教育评价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运作方式,并以此来保证素质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建立全方位强有力的监控与引导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这种机制运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运行机制十分必要。

从教育评价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可以看到,现行教育评价就其主要倾向而言还是导向和强化应试教育的,还不能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要彻底革除教育评价的种种弊端,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无论是处于外部推动规范发展阶段,还是处在学校内部主动和谐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教育评价对它实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素质教育要深入发展下去,就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机制。

从国外教育评价发展轨迹来看,无论是该学科的产生还是兴旺发展,都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得到实现的。近年来,我国教育评价主要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教育发展主题而展开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使教育评价科学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素质教育领域是它生长的土壤。

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提出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呼唤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可以深化素质教育。教育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使素质教育能够按既定的方针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针对基础教育评价中某些不适应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环节和问题,有必要构建新的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评价机制。即改变现行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封闭、单向的评价模式,构建由政府、专家、社会群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全员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这种机制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以学校为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素质教育形成性校本评价体系。校本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形成性发展过程,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这种机制是整个素质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纵向和横向的两套机制,从系统观的角度对素质教育进行评价、监控、导向。从纵向方面来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来执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学实体,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评价、监督、导向,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保护。在学校评价基础上,运用社会中介评价的信息,宏观把握办学方向和质量。从横向方面来看,学校教育不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孤岛,而是要把它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对学校教育的质量、效益以及政府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吸纳社会各界参与素质教育事业,促进教育系统内外和谐发展。学生不仅参与评价,而且还要站在评价者的角度对自身的发展、教育者、学校管理等作出评价。学校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诸方面作出应有的评价。学校和政府不定期地要对中介性评价作出适时的反评价和正确的引导。这样,整个素质教育评价系统环环相扣,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力量。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将评价的执行和评价的结果,与教育决策者、教育执行者以及教育对象的利益发展联系起来,形成驱动力,从而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发挥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教育评价制度尚需做进一步的改革。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价值就其深层而言是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价值的”。“当客体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主体是无价值的。”因此,由哪些群体或机构作为基础教育评价的主体,是建立与健全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关注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础教育评价的成败。目前,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力量、教育监督部门(如各级人大),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基础教育评价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其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应构建多主体评价体系,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力量、教育监督部门在评价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评价的有效机制。

政府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承办者,基础教育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公民素质建设的长久事业,涉及对民族素质的建构要求,是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性工程。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责任十分重大,其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政府决策失误或措施出现偏差,会给基础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建立健全对政府办学的评价机制,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根本的保障作用。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探索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教育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舆论监督和社会评价机制,以保证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基础教育评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估,规范其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是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估,重点在于建立学校内部评估与学校外部评估有机结合、政府督导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内部评估其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政府应提供外部指导和信息,来支持学校自我评估系统的建立。外部评估要加强政府督导的专业性,把督导作为使学校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手段。通过督导报告,告知学校家长及地方教育团体,学校教育质量及其标准是否达到要求。把督导作为发展工具,通过评估结果帮助学校根据评估中提到的长处和短处来制定改进计划。通过督导,提供国家教育信息,在知识和信息方面支持学校。加强学校的外部评估,还需要建立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相关各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这有助于学校克服单方面的利益追求,克服某一方面的片面发展,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利益,更好地决定学校人事与经费等重大事务安排,更好地协调与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加强与社会各方的伙伴关系,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合作机制。

我国基础教育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以相对性评价和以学生学业成绩为核心的终结性评价,无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必须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这需要全面考虑学习者的特征、教与学、教学条件、教育成果、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要素,也要关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条件、外部环境等外部条件。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要建立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机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自主发展。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7

关键词:高职;美术;基础教育;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19-02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型人才的摇篮。与本科学校不同,高职教育重在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技术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美术基础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探究高职教育中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对于高职教育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美术基础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育是为配合社会对人才需求而进行的教育和培养,在美术基础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向相关的装饰行业、室内设计行业等进行更实用的教育。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需要开辟一条独特的道路。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育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学生并没有达到有创意、懂工艺、会设计的教育教学目的。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

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育现沿用的是传统的徐悲鸿教育时代的方式,这一教育方式重点强调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徐悲鸿教育方式具有大一统的模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艺术设计的独特思维;同时,徐悲鸿以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对社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艺术创作中忽视艺术本身的纯粹美感的问题。笔者认为,艺术创作不应该被限制在“实”或“美”绝对单一思想中,应该广泛的发掘艺术创作的新思维,并且与时代结合。

(二)培养方向与本科区别并不大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型人才的方向作用下,高职院校设计等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课程与本科学生有着较大的区别。本科教育应该重点在于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美术基础课程应该更倾向于技能效果的培养。但从目前培养方向和重点来看,高职院校与本科并没有太大差距,依旧是沿用本科院校美术专业基础教育方式,教学并不具有针对性,并且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求人才并不协调。

(三)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不够

较高的审美鉴赏力,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进行设计,营造文明的、健康的艺术氛围,创造他人喜欢的艺术作品。高职院校学生从入学开始,美术理论基本功并不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薄弱,审美能力较弱。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问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并不强。

二、高职教育中美术基础教育改革探究

(一)改变陈旧教学模式,倡导创新

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主动剥去徐悲鸿教育的写实主义倾向,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培养。创新是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种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当中不拘一格,有更多新鲜的创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磨砂学生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在教授基础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产生具有独特、创新思维的作品。专门开设创新课堂,让学生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课堂上通过博弈的形式,论证其创新点的可行性;再通过实践的形式论证已经成型的创新作品的真正价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曾提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居民楼装修采用的是传统的模式,如果改变一下,进行中式复古风格装修是否可以?把推拉门变成具有古典色调美感的屏风,把西式沙发变成中式桌椅。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推拉门可以起到隔绝尘土和烟雾的作用,屏风较小,起不到这样的作用,那么这点怎么处理。这种创新和博弈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二)优化教学结构,注重基础掌握

高职院校需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优化教学结构,培养社会型人才。美术基础教育是设计等方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践出发,以简单适用的原则进行培养,达到素描基础知识、速写和色彩知识均衡掌握。一般来说可以包括几大部分,首先对学生进行石膏几何体写生与临摹实践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学生快速表现能力。其次,对室内陈设物进行,这里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室内陈设物空间关系的把握、形体结构把握等;接着可以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属性、对比、规律等的掌握。

(三)注重实践,定向培养

高职院校教育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社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做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实践课程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目前社会需要的热门设计专业有汽车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动漫设计等,教师就需要对社会紧缺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纸上谈的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利用手中现有自身资源,给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真正踏入社会进行磨练。

(四)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在审美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而设计专业需要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将审美、文化素养与实践结合,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大众喜好的作品。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加入艺术鉴赏部分的教学,比如讲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鉴赏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唐・韩的《五牛图》、张萱、周的《唐宫仕女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结合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进行,让学生透彻的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审美状况。通过这种深入的艺术鉴赏形式,提升学生内在素质,提升审美素养。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改革理论的提出还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及时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动态,为高校为社会提供更多紧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磊.高师基础素描教学研究与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马若刚.地方普通高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发展方向之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华天雪.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伍燕玲.谈设计素描教学对创造力的培养[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8

宜宾市,地处黔、滇、川三省交界处,总人口近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0%。地貌为盆地、丘陵、高原交织地带,辖区11区县,其中9个属于红色革命老区。有汉族、苗族等22个民族聚居,是比较典型的红色革命老区之一。宜宾市共有中小学校2896所,在校中小学生886946人,专任教师39500人。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笔者以宜宾市中小学班训作为观察新课改背景下革命老区基础教育理念的一个切入点,以期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本次调查统计的样本学校共100所,分别覆盖城市、县城、乡镇、村小学校的班训,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总共统计出班训2100条。

二、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多所小学的班训的归类总结,有一些特点:1.班训构成形式上,用词多为简短、朗朗上口的短句,一般为四至八个字,所占比例达18.8%;2.名人名言高达81.82%;长宁县一个学校6个年级14个班共79句班训,100%为名人名言;3.班训内容趋同、过于肤浅及政治化倾向显著。统计结果显示,革命老区中小学校的班训普遍存在内容趋同,过于肤浅以及政治化倾向显著。各个学校所选用的班训在句式、风格上雷同,知名的名言、俗语重复率高,譬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世上无难事,只怕肯攀登”等出现在79个学校,占统计学校的近80%。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4.口号式、空洞式班训不少。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撑起整个地球”等比例也占到了39%。

三、班训视阈下老区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

基于班训调查统计与分析,革命老区基础教育教育理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培养在新课改实施十来后,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理念仍然变化不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共性主义要求而轻视个性主义培养。诸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民谚)”、“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马卡连柯)、“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此类强调集体主义教育的名言有63.25%的学校采用为班训就是显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整齐划一、一刀切,齐步走等教育教学方式和要求,教育的生态环境没有真正得以改善,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理念没有落到实处,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思维没有根本的改变。当学校教育失去了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失去个性。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既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4]。只有个性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只有个性化的人才,才能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着更多各具文化底蕴、饱含鲜明课改理念的班训出现。

(二)重“苦读(勤学)”,轻“乐读(乐学)”统计结果显示,诸如“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李白)”、“学之道,在于勤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以及“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名言占据了70%以上学校的班训,这些对“苦读”、“苦学”的崇尚之辞盛行表明在革命老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中,“勤学”、“苦读”仍是主流,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兴趣”、“乐学”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更与和谐教育观不符。新课改明确指出,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高效地施教和学习,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不仅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兴趣等———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使学生乐学,喜学,充满兴趣的去学,也才真正体会学习的真意。

(三)重群体利益,轻个体利益任何一个群体里面,个体利益都应该是首要的,尤其是生命的存在大于所有其他利益,这也是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结晶。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每个个体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源,而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源,人最重要的价值即幸福、道德、信仰无不是建立在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之上的[5]。统计显示,革命老区有68.56%的学校仍然存在着重视群体———国家、民族、集体———利益而轻视个体利益,在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颁布近十年后,诸如“大河无水小河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留存()”、“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海塞)”、“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等无视甚至轻视个体利益、个体生命的班训仍在大行其道。因此在整个道德、社会、家庭教育中要大力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现代教育理念,让每一个人都去热爱生命,敬重生命,让人的基本尊严得以确立和张扬,彰显文明社会人性的伟大[6]。

(四)重抽象宏观理论,轻实践生活经验统计表明,革命老区大多数学校的班训要求过高,忽视了学校现有的、近期的条件限制,过于理想化、空泛化、趋同化和口号化。如“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陶行知)”、“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一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等抽象、空洞、理想化且对于成年人而言都难以落到实处的班训,更何况小学生。从教育生态观的角度来看,过于深奥和抽象的结果就是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若多数学生对班训的含义不太理解,自然会影响到班训作用的发挥。而抽象、宏观、空洞班训就成为口号和标语,意味着自断根基,毫无存在的意义,更难以发挥教育者所期望的作用,无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从而影响到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育思想的传播。

(五)重受教者的学,轻教育者的教现代教育理论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二者需互相交流、配合、合作才能完整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班训是针对一个班级中的所有成员,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而“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教你,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此类班训显示了片面强调学生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师教的作用,只针对学生而言,没有针对教师、家长、和社会方面的训条,只强调学生的学而不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非平等关系,在民主、平等、公平教育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

四、革命老区教育理念的改进策略

(一)狠抓老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理念的落后来源于革命老区教师教育培训的落后。尽管国家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配套每五年全员培训一轮教师的政策和措施,中央财政每年都有各学科专业的“国培”骨干教师项目培训,其用意是以骨干培训教师来带动地方的市、区、县、乡镇教师的全员培训。但是,这些培训骨干回到基层各自的工作岗位后,由于地方———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经费经常无法得到保障,事实上没有开展任何培训。而且由于参加了部级培训,这些人很快就成为当地的优秀教师而远走高飞,致使革命老区的教师教育没有得到落实,教育理念落后也就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基于此,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培训人员、培训经费方面给予革命老区的学校大力支持和倾斜,采取转移支付、联系各种基金项目进入老区等有效的措施,加速提升老区全员教师的素质,缩短老区与中东部的教师在教师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差距。

(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在2011年12月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第一条基本理念第一款就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师都必须尊重中小学生正当、合法的权益。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一切方法调动和发挥中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遵循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有规律,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任何教学活动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没有学生学习的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就失去了根基。所以,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转变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根本。将教育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三)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一百五十年前,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就认为,所有人类教育目的最终是为了人类社会表明生命的信息。2003年,在教育部印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在教育教学的学习活动中,知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知晓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验生命的宝贵;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生命的价值等规定,成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最大的亮点之一。在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也才能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倡导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目的在于有效的引导学生从小正确认识自我、看重自己及尊重他人,同时也可让学生养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理性态度,树立善待生命的生命观。在此基础上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著名幼儿教育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去助长生命的健康、顺利成长[7]。教育是人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也是人生命成长的内生性需要。因而,教育应该回归到尊重生命的本性,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轨道上来。

(四)在理性至上中植入经验主义本来中国式教育一直是经验主义盛行的,但从晚清以降,随着西方理性主义((Rationalism),又译“唯理论”)的汹涌而入,导致中国全盘接受西方的教育,从理念到体制,再到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形式等,将传统的经验式教育冲击的体无完肤。表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抽象逻辑轻视直觉感悟,重视书本知识轻视鲜活生活经验,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众所周知,经验与理性,均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经验主义(empiri-cism)或“经验论”,其实质并非排斥理性,而是十分推崇经验,认定人的理性需要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并要为经验服务。经验主义发展到近代后,又衍化出逻辑实证主义,这在主流的自然科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离开了逻辑,你就无法思维和做出分析与推理;而离开了经验,人类的知识大厦就会一夜之间坍塌,知识的概念也将无法形成,而概念又是思维归纳、演绎的前提。是故,没有经验,理性也将不复存在。所以,作为革命老区每位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在我们理性至上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植入经验主义的因子,在经验与理性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从以往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到大力强化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目标。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9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基线调研,是了解一线教育真实情况、获取一线教育真实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基线调研前的准备阶段、调研中的实施阶段和调研后的数据整理阶段三个方面,谈了一些在具体的基线调研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对基础教育基线调研有一些指导和帮助。 

 

调查研究是教育中常用的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在具体的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调研人员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和问题、掌握哪些方法和技术 ,才能提高调研的有效性,是我们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不容忽视且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作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有幸参加了“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sbep)” 2006年12月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的基线调研活动。结合自己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思考和体会,拟从调研前的准备阶段、调研中的实施阶段和调研后期的整理阶段三方面,来谈一下自己对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调研前的准备阶段 

(一)调研目的要明确 

调研目的,是整个基线调研的方向和航标,它指导着调研的整个过程。发挥着司令部的中枢调控作用。因此明确的调研目的是整个基线调研顺利、高质量开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只有明确的调研目的,才能避免整个调研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 

(二)调研工具要精确、可靠 

调研工具,是整个基线调研的基础,它的准确、可靠直接制约着调研问题的深度和力度。要调研的问题也主要依据调研工具来反映、呈现和揭示。在最后确定调研工具之前,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对所设计的调研工具进行试测,以检验和校正调研工具本身的设计质量和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由此,便可减少在正式实施过程中,调研工具与实际情况所发生的阻抗,更好地发挥调研工具的本体功能。 

(三)调研人员的培训要到位 

明确的调研目的,精确、可靠的调研工具,离开了调研人员的正确操作与使用,基线调研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国外的调研专家经常援引的一句名言:“rubbish in,rubbish out!”(垃圾进,垃圾出!)。其含义就是如果调研人员采集来的第一手资料谬误百出,那么无论你的抽样技术多科学,数据处理多精确、分析水平多高超,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仍将一文不值。 

调研人员是具体调研流程的“舵手”,他把握着调研的方向和整个流程,因此调研人员的培训一定要到位。要让调研人员掌握基础教育基线调研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熟悉基线调研的程序等调研的“基本功”,这样才能较有效的保证基线调研的顺利开展。 

(四)调研程序的安排要合理 

具体的调研程序,直接制约着整个调研活动开展的工作效率,因此,调研程序的安排一定要合理,但调研人员要注意的是调研工作的具体程序安排不是有自己单方面、一厢情愿的设计与规定,而要与具体的调研项目学校进行协商,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恰当的、合理的调研流程安排,这样制定的调研程序才是高效的。 

(五)寻求外部条件的支持 

基础教育基线调研项目学校的选择,一般是在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调研人员在调研前的准备阶段最好要积极寻求外部条件的支持,因为在具体的调研项目学校,可能会存在着路难走、语言不通等诸多看似渺小,实却是制约调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障碍。这时,寻求外部条件,尤其是当地教育领导部门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将会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二、调研中的实施阶段 

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应恪守调研道德,遵守调研的程序与原则,同时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应注意调研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调研人员要对调研对象进行恰当的指导语说明,当语言不通时,要请当地的翻译,但要注意所请翻译不能影响调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调研对象对调研问题回答的真实性。控制好整个调研流程,把握好对新情况、突发情况的处理,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如当老师在场时,学生便会存在恐惧的心理),提高对调研工具使用的精确性。 

同时为提高每天的调研效率,调研人员应提前准备第二天要用的调研具,并且在当天调研结束后,要对调研工具进行清点、标号、归类、整理,以提高对调研工具的使用率和增强调研程序的实效,以便为调研结束后的数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的实施阶段要加强对调研的管理,调研管理是调研执行准确性的保障。调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调研小组的负责人要注意对调研整个程序进行有效的督导,督导的能力关系到一个调研项目是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实施。一个好的督导除了具有逻辑思维、口齿清楚、耐心细致、能克服困难、认真负责等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管理能力 

在现场数据收集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都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进程和质量,为了获取满意的采集结果,科学、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一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督导管理能力的强弱基本上决定了一个调研项目能否按时及成功完成,所以管理能力是督导首要的基本素质。 

(二)沟通能力 

在现场实施过程中,督导会和各种与调研项目有关的人员产生工作上的联系,督导必须具备很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备这种能力能够提高督导的工作效率,是减少调研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人为扯皮的关键。 

(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衡量一个督导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督导,专业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其在调研工作上的成就。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督导无法对一个调研项目做出正确、有效的规划、管理,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超前判断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督导便无法有力地领导调研人员,推动现场实施工作的进行;没有较好的专业能力,督导就不可能与各个与项目有关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因此,在基础教育基线调研中对督导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三、调研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 

调研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起着“拨开云雾见晴天”的作用和效果。只有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才能有利于调研人员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形成最后的调研报告,进而才能把藏匿在调研工具之中的实际问题揭发出来、呈现出来,以达到基线调研的目的。 

在后期的数据整理阶段,调研人员要注意对无效调研工具的剔除,对能确定的错误进行鉴别和勘误,但切忌随心所欲挑选符合自己主观假设的数据。 

(一)数据资料的整理 

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按照基线调研的要求进行鉴别和审定,以保证用于分析的资料的完整可靠与可用。数据资料的整理是指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综合,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数据资料整理工作一般有审核、分类、编码、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程序组成。 

基础教育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一直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但是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诸多教育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程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可以用“曲折性、复杂性、长期性”来形容我国的教育改革。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中国教育改革成为一个复杂、曲折、漫长的社会过程?下面本文就从近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入手进行探究。

一、1997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97年前的提出和初步探索阶段和1997年之后的大力推进阶段。下面以第二个阶段为切入点进行简要分析。这个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从“效率优先”从“公平优先”转变。

从1997年到2004年,我国为了改变“吃大锅饭”的局面,为了激发社会活力,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效率优先”原则。

2004年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不公平”“非均衡”化的发展,逐渐暴露出许多新问题和矛盾。这种不均衡直接关涉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和公正,成为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2010年7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公布。《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并第一次把“教育公平”放在“教育效率”的前面。

(二)整体改革与局部齐头并进。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项改革是行不通的。整体改革,即通过对构成系统的各个局部要素进行全面优化如物资、政策、环境等,以达到系统整体优化。在全局操作层面,重点把握提高教育的总体质量和整体效益,统筹安排改革全局。在局部操作层面,坚持分步推进原则,重点突破,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细致地考虑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以达两者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并未取得预想的成效,许多问题依然存在。

(一)改革成效不理想。

2006年开展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的总报告明确指出:“虽然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一些深层次体制仍然没有消除。……一些问题的呈现更加复杂,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虽几经努力,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2011年,叶澜主持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研究”结题总报告指出:素质教育正在“艰难推进,酝酿突破”。由此可知,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想的成效,改革方向向人们不愿意的地方偏离。

中小学减负:观之不远,求之不得对此,叶澜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如果进入学校,可见到的景象虽不同,但围绕的主题却一致:考出好成绩,为学校的名声与学生升学奋斗!一些城镇名声响的学校大班名额多至上百人,少则五、六十人。……逼仄、拥挤的空间成为这些孩子的基本生存状态。……作业负担重几乎是中小学的普遍状态,尽管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行政三令五申下‘减负令’,但问题并未解决,至多出现短暂的‘轻’,不用多久又卷土重来。……教学中的满堂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说教和禁令,与学生疲惫的身影、黯然的眼神一起,写尽了教育的苍白。不管舆论有多少批评,领导有多少讲话,如此常态却很难撼动。”

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困境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几十年,许多本质性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新的整体格局尚未形成。如教育公平问题、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教育价值功利化问题等等仍没得到彻底的解决。素质教育,公平公正等仍然是:观之不远,求之不得。阻力何在呢?

(一)利益冲突。

不可否认,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到对原有权力行使空间与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并最终导致对原定利益占有份额的调整。有学者说:“教育改革在制度上的变迁或创新,表面上似乎主要是规范教育改革活动主体的行为,实际上则是对教育方面利益分配的制度化。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人们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关系。”因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对基础教育改革持何种态度取决对其利益的权衡。

(二)社会阶层分化。

中国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已是既定事实,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对教育改革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出现不同的教育需求,而任何一种改革安排要想拥力基本的动力和基础,就必须要考虑人们的需求。在教育领域差异化需求趋势不断增长。

差异化教育需求,是指不同阶层对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认识、定位。社会上层对教育有着更高的追求,比如追求个性化的教育,追求注重素质的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北京:1人民出版社,2010.

[2]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