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技巧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4:41

绘画技巧教学篇1

关键词:漫画;初中美术;教学效率;重要作用

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童叟皆爱的美术绘画形式。漫画以其巧妙的构图、深刻的寓意、搞笑的画面等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毫不例外,漫画在学生群体中也广受欢迎。部分学生不仅喜欢欣赏各种妙趣横生、贻笑大方的漫画,还自编自创各种漫画自娱自乐。鉴于部分学生对漫画的这种热衷程度,美术教师切不可采取各种措施极力抵制,相反,要采用各种方法顺势引导。教师要尝试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画漫画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进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际,浅显论述漫画在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学习漫画技巧――夯实绘画基础

漫画与美术本就是一家,画漫画需要过硬的美术功底,画漫画同样能够夯实绘画基础。因为学生对漫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漫画技巧。学生在学习漫画技巧的过程中,他们的美术基础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巩固。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对漫画浓厚的兴趣为“推手”,结合美术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一丝不苟地学习漫画技巧,进而夯实他们的绘画基础。例如,教学初中八年级美术《写意花鸟画》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将其与漫画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教师将漫画的绘画技巧与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时,他们都专注于教师讲解的各种漫画技巧。学生在学习各种漫画技巧的过程中,夯实了自身的绘画基础。学生扎实的绘画基础会有效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临摹经典漫画――借鉴绘画技法

各种经典漫画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这些经典漫画中也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绘画技法。因为学生对这些经典漫画非常喜欢,所以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临摹这些经典漫画。学生在临摹这些经典漫画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顺其自然借鉴这些经典漫画中的优秀技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喜爱的各种经典漫画作品为“引子”,紧紧围绕美术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引领学生聚精会神地临摹各种经典漫画,以此让他们借鉴大师的绘画技法。例如,教学《铅笔淡彩画》的时候,教师也将它与漫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中,教师出示了一张学生非常喜欢的tFBoYS的经典漫画,这张漫画出自国内某著名漫画家之手。教师让学生临摹这幅经典漫画,学生个个迫不及待,人人急于临摹。学生在乐此不疲地临摹各种经典漫画作品的时候,他们会惊叹于各种经典漫画的高超技法。学生临摹经典漫画作品会逐渐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学习创作漫画――提升L画技能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漫画技巧,临摹过一些经典漫画作品之后,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自己去创作一些漫画。鉴于学生迫不及待地创作漫画作品的欲望,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教师要让学生在创作各种漫画作品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绘画技能。学生在创作各种漫画作品的时候,他们会灵活自如地运用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绘画技能。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创作漫画作品的动机为“抓手”,立足美术课堂教学实际,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各种漫画作品,借此大幅提升他们的绘画技能。例如,教学完《写意花鸟画》之后,学生都有跃跃欲试创造绘画作品的想法。于是,教师就趁机布置了这样一道有趣的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绘画技巧,画一幅有花有鸟的漫画。漫画的主题由自己确定。学生在奇思妙想地创作各种漫画作品的时候,他们会进一步巩固各种绘画技能。学生学习创作漫画会大幅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漫画的浓厚兴趣,据此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一丝不苟地学习漫画技巧,夯实学生的绘画基础;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全神贯注地临摹各种经典漫画,借鉴大师的绘画技法;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奇思妙想地创作各种漫画作品,提升自身的绘画技能。总之,教师要让漫画成为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一块跳板。

参考文献:

[1]郭小艳.卡通漫画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

绘画技巧教学篇2

艺术等造型设计等都是以绘画以及设计作为基础的,特别是素描,素描在多方面都被运用,而且学习素描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设计、表演能力以及创造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要想在绘画方面有造诣,必须对素描熟练的掌握。作为老师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就必须实现素描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对现阶段素描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于学生素描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素描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本文对当前素描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素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

素描教学;有效性;策略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标的实施,社会越来越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艺术方面的培养,特别是绘画,而且大部分素质教育阶段的学校也都开设了绘画课,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主要是通过简单的线条、淳朴的颜色进行绘画,素描对于学习绘画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在绘画方面有所造诣,素描是最基本的绘画能力。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对于素描这项绘画技能并不是特别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素描也并没有特别的重视,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于素描有一个端正的态度,为绘画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为学生重新塑造素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一个成功的绘画作品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整个作品所体现出的整体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美术家的成功作品都是利用一个简单的画笔、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而且在塑造作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但是对于大部分绘画初学者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用了无数纸张,主要原因就是对于绘画缺乏整体意识,成功美术家在进行作品的创作前总会在大脑里提前构思好绘画方式,但是绘画初学者并不具备这样的整体性的绘画意识,所以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且总是会在犯错误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错误。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意识到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绘画课堂上注重对于学生绘画整体性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在进行一幅作品的创作前必须对绘画的方式以及绘画的过程进行构想,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绘画效率,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影响。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并且为学生讲解大师在完成这一作品时的构思与方法,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也会不自觉的了解素描对于绘画的重要性。

二、利用一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素描

对学生进行素描方面的教学,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责任人,老师只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对素描进行学习,老师即使在寻找学习方法,那也是枉然,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素描,比如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动物或是物体进行绘画,学生对这些物体感兴趣,肯定会有将其画在纸上的欲望,那么如何将这些物体画的更符合原物呢,只能对自己的绘画水平进行练习,而且必须对老师所讲的素描教学内容进行掌握,采用这种激励学生学习素描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其绘画水平。

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水平进行不断练习,对素描绘画技巧进行由浅至深的学习

俗话说,量变引起质变,这种理念同样也可以运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素描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对这项绘画技巧进行不断的演练,只有不断对其进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这样在进行素描创作时才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素描绘画技巧进行由浅至深的学习,同时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也是一种促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素描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以及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近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对绘画技巧进行有序的掌握,但是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其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或是科学性比较高的方法,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耐力。对于素描老师来讲,可以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素描的阶段,给学生找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让学生学习,等学生将这些学会并且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素描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难度的作业给学生练习,但是在数量上要减少一定的量,利用这种循序渐近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素描技巧并喜欢上素描这项绘画能力。

四、在掌握基本造型的基础后,教给他们一些素描的专业画法

大部分比较有能力的绘画者仅仅用一枝铅笔就可以描绘出比较逼真的画,而且特别形象生动,其实这种绘画水平中就嵌入了光学物理知识,因为这些创作者都可以运用相关的光学物理知识,对作品进行阴影部分的刻画,并且根据光线的作用,提升作品的形象性,使其逼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在掌握基本造型的基础后,教给他们一些素描的专业画法,深入的学习应该由外部向内部发展、由外轮廓向内部结构深入、由共性向个性深入。比如在对物体进行描绘时,可以先对对基本形状进行描绘,在观察其反光方向,以及立体效果,最后在对其进行勾勒,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绘画技巧。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素描技巧的分析,提出不同的实现素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如:(1)为学生重新塑造素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利用一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素描;(3)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水平进行不断练习,对素描绘画技巧进行由浅至深的学习;(4)在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巧后,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关于素描的光学知识等,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重视对于素描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描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莫翔麟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参考文献】

[1]吴安丽.当代语境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绘画技巧教学篇3

【关键词】国画艺术;工笔;写意;工笔白描;大写意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88-01

中国国画的绘画技巧,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补充等,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绘画技巧,分别是工笔与写意。而工笔和写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分化出了两个分支,分别是工笔白描,以及工笔重彩。同时随着写意的发展,也分化出了大写意和小写意。这些绘画技巧与著名画家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以古代优秀的绘画大师的作品为分析绘画艺术技巧的根本,通过对画作的详细分析,可以深刻领悟到工笔与写意的特点和美。

一、国画中的工笔

(一)工笔白描。工笔白描是绘画的一种技巧,主要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通过线条的顿挫和轻重缓急,让整幅画作有了重点,有了点睛之笔。我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画作就是利用工笔白描完成的。比如李公麟的《五马图》,后期逐渐应用到了小说话本之中,比如《水浒传》中,就用了大量的工笔白描,绘画其中人物形象。

(二)工笔重彩。工笔重彩是我国国画的另一种艺术技巧。工笔重彩主要应用于花鸟鱼虫的绘画之中,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近现代工笔重彩绘画技巧的再一次兴起,是因为敦煌壁画的研究和临摹。由于在绘画中使用工笔重彩,让绘画具有了雅俗共享的功能。比如,大师王一容的国画作品《牡丹偏自占春风》这幅画作中,使用的就是工笔重彩的绘画技巧。画作中,牡丹花的颜色的选择,颜料使用的浓厚,以及作品之中颜色的淡浓相宜,十分干净利落,使整幅画都具有了灵气,因此,王一容大师被称为“工笔重彩的继承人”,也是现代工笔重彩的一个代表人物,在集成了传统的工笔重彩的基础上,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和技巧。因此,工笔重彩在我国的国画绘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国画中的写意

(一)大写意。大写意也是我国国画绘画的一种技巧,有着历史的内容。其绘画形式最早出现于唐代,而后经过元、明、清各代画家的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绘画体系和绘画技巧。大写意,是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因此,在大写意中,更注重画作中的意境和韵味,而不是其中的形态。这是一种气势磅礴的画作,追求的是绘画的意境,而不是简单的绘画技巧,这是我国绘画中,以内涵展现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

徐渭在大写意的画作上,促进了其发展。徐渭的《榴实图》,就是大写意中的一个作品,该作品只在画作的中间,展现出了画作的内容,其结构简单但是比较疏狂,在画作中,只是用了简单的、寥寥几笔,就把树枝画了出来,同时也把画作的精气神展现出来。因此,徐渭在作画的时候,使用大写意的技巧更多一些,符合徐渭的才情和性格。

(二)小写意。小写意,是与大写意相对的,没有大写意的磅礴气势,小写意的画法更收敛一些,是在工笔和写意之间的一种绘画技巧,属于半工半意的一种画法,比较注重局部作画,这种绘画技巧,能够突出重点,让重点绘画的内容,展现出来。任伯年所绘的《梅花仕女图》,就是采用小写意的方式,通过局部的描写,展现出了仕女图的美。而且其中利用工笔画法,利用墨色的线条,勾勒出梅花的轮廓,让梅花显得特别诱人,更能展现出其姿态。在任伯年的画中,虽然更加收敛了绘画的气势,但在重点突出绘画的内容上,手法是比较精炼的,而且能够准确表达出思想感情。任伯年的花鸟鱼画,也是采用小写意的方式绘画的。比如《荷塘鸳鸯图》,就是呈现出小写意的一种方式,不会肆意使用色彩,但又不受色彩的限制,让画作中的鸳鸯藏身于荷塘中,却又能够突出。

三、结束语

我国国画的绘画艺术技巧,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豪迈和细腻情感的展现,通过不同的绘画技巧,可以展现出作者的不同思想和感情,从而实现了借画喻情的目的。中国国画的境界深远,时而内敛,时而张扬,既能像稚子的童真,又能像长者的睿智。要把这些内容体现出来,就要借助于工笔和写意。而且不同类型的工笔和写意,可以让画作的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张会宽.国画艺术中的工笔与写意[J].大舞台,2013,(04):165-168.

[2]李黎莉.浅谈国画工笔重彩课的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4):167-168.

[3]萨仁高娃.浅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J].科技资讯,2013,(04):144-148.

[4]薛巍.浅谈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芒种,2014,(07):167-168.

[5]乔馨漉.浅谈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与表现[J].辽宁师范大学,2014,(08):123-124.

绘画技巧教学篇4

【关键词】传统艺术;油画教学;渗透

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复杂,合理应用中国传统艺术并将其应用到对应教学任务当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提升其艺术感知有较为明显的教育作用。在开展油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可应用、可拓展的学习环境,融合中国传统艺术,提升油画表现水平。

一、中国油画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与本土画作存在差异,学生接受难度大油画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特点鲜明的绘画方式,与本土绘画手法相比,油画在展示作者个人艺术观感的过程中强调色彩与形体的有机融合,注重“质感”,这与我国传统绘画中所表达出的写意、境界等内容不同。在已经产生艺术差异的教育背景下,部分学生并不能有效、有序的吸收油画知识。加之油画艺术遵循“不断变革”这一创作原理,在18世纪之后,油画在社会、艺术、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家开始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思维灵感、更丰富的创作理论,从结构、层次、线条灯多个方面对油画进行改革创新,在这种环境下,油画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达内涵。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油画,学生需要根据教学要求作出多元化的教育感知,但如果没有足够丰厚的理论知识支持学生,油画学习也无法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教学手法僵硬,教学思路单一学生的创作力是支持其完成油画学习的关键所在,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即使已经表现出了浓厚的创造欲望与优秀的创造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其综合表现仍然差强人意。与传统的艺术教育形式不同,油画是一个从感官到启发的过程,在学生完全认知艺术特点、理清油画结构框架之前,其无法完全掌握油画的布局技巧与创作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环节,部分学校并未整理出适合于当前油画教学阶段的教学手法,在要求学生多看、多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理清油画学习与创作环节的对应思路,更无法突破教学瓶颈。

二、中国传统艺术在油画教学中的表达形式

1、表达技巧及意境“意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所产生的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但在观赏优秀绘画作品的过程中,观测者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意境是真实存在的,这与油画中的“创作思想”不谋而合。在注重作品形态与谋篇布局的情况下,中外作家的笔墨、画风虽然存在差异,但其都强调整体的和谐——从布局到表达的和谐,从素材到塑像的和谐,中国古画在创作的过程中多运用更为抽象的中国元素,如果将其融入到西方油画中,则变成了具体化的形象表达,在融入表达艺术与意境的情况下,油画将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情与表现形式。

2、笔墨技巧及形式风格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笔墨是中国画家表达个人情感、修养、意识的重要手段,在阐述自身的情趣与趣味的同时,独特的笔墨艺术能够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构建更为宏大的笔下世界。在古画绘制环节,古人讲笔墨技巧按照运笔方式分为圆、平、留、变、重五种,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种用墨形式——浓、淡、泼、破、焦、渍、宿,依靠五笔七墨的互相配合完成艺术意境的升华。在现代油画教学环节,这些表现手法也时有体现,借助更为丰富的色彩填充,创作者能够依据个人意愿为作品带入更丰富的意境,提升作品的表现形式,使画作内容超出画作本身。在与西方油画概念的空间技巧、二维绘制等思路相互将结合的情况下,油画能够同时完成写意与写实的双向表达。

三、在油画教学环节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具体措施

1、联系本土艺术,建立艺术感知作为一种舶来艺术品,油画传入中国的时间不过百年,其发展经历也较为曲折,在投入教育行业之后,并未形成系统可行的教育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难度更大,由于缺乏情感基础,学生会单纯的将油画教学视为“任务”,而不是“兴趣”或者“艺术”,在油画教学环节,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油画艺术价值的同时,应突破油画教学的短板,引导学生发现油画中蕴含的教育加之,利用本土艺术实现教学拓展,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到油画教学当中,使具有中国元素的油画走向世界。教师应积极建立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通往油画教学的巧玲,提升学生的油画创作水平,将学生的模仿式学习装华为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创建联系中国传统艺术与油画的枢纽。在开展油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以油画为核心、以本土艺术为拓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本土艺术应用到油画创作当中,提升作品意境,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在我国古典绘画环节,大部分画家与文人墨客都注重作品的自然形态,在绘制画作的过程中,强调“无为而治”“随遇而安”,教师可将古典绘画思维融入到油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层次化的绘画教学模式,完成主观创作与客观调节的全面统一,形成心手如一的和谐境界。油画教学是学生观察生活、获得灵感并自行进行表达的过程,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为了绘画而绘画”,而不是“必须绘画而绘画”,依靠传统艺术的融入建立理论基础,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作欲望,在“无我”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灵感得以无限制的发挥,其能够自主参与油画教学,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2、融入绘画技巧,丰富表达层次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与绘画技能由来已久,其中并不缺乏震惊后世、可圈可点的艺术作品,但回顾当前,要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到油画教学当中,就要油画本身具有的艺术特点对传统绘画技巧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以开放、融合的状态进入到油画创作当中。在油画教学环节,部分教师反映学生的油画创作是“苍白的,缺少灵魂的”,这与学生的个人表达技巧有关,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个人的创作意识,学生在参与油画创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产生妥协、屈服等心理,在多次修改之后,部分学生开始可以忽略油画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单独以写实的形式开展创作。要将传统艺术融入到油画教学当中,就必须使学生理解油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对于油画教学是有意义、有推动作用的,引导学生接受中国传统艺术,并将其引申到油画创作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在培养学生油画学习意识的同时,避免剑走偏锋,以手法和技巧为铺垫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五笔七墨”作为理论材料引入到油画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色彩运用技巧,在不断变化油画特制的同时,对油画进行创新,教师可为学生展出优秀的中国绘画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技巧、颜色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表达。以吴作人先生的油画作品《负水女》为例,借助线条与颜色的相互配合,作者在作品中展示了耀眼的白云、沉重的大地,以厚实利落的笔触皴擦粼粼波光,使画面富有逆光感、层次感。在获得学习对象的情况下,学生会对作品的画风、特点进行模仿,创造出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油画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配合中国古典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如明暗层次、阴影搭配等,为作品赋予生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作为学生艺术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应引领学生放开思维,加入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表达技巧,表现个人情感,为西方油画注入中国元素。

3、色彩搭配元素,展现东方魅力中国传统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油画具有特点鲜明的表达形式,在艺术领域二者各有千秋,要完成中国传统艺术与油画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就要大胆探索,积极前进,寻找二者之间的共同点,表现艺术特色。色彩是中国绘画与西方油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颜色单配、协调环节,二者存有不同的认知态度——中国油画更注重记忆色与经验色,强调利用线条、阴影以及单独色彩表现出自然的绚丽之美,如齐白石先生的《虾》,徐悲鸿先生的《八骏图》等,而在油画创作环节,其表达颜色更为鲜明,人文意识与情感观念更为强烈。教师可利用二者之间不同的颜色额表现构建教学框架,以中国色彩为主题,引导学生做出大胆的教学变革,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具有个人意识的创作,如依靠某几种颜色或某种色调开展的油画创作,利用固定的色彩表达思想感情,通过不同的层次技巧丰富表达形式,以简单的层次赋予画作深厚的神秘感。在开展油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的引入,我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在油画中的应用也应该是不受限制的,教师可选择具有中国艺术韵味的艺术产物作为绘画对象,帮助学生形成艺术表达。在开展油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可选择具有中国意识的艺术产物作为绘画对象,如屏风、雕塑、露个等,也可选择抽象艺术形式作为油画修饰,如篆刻、符号等,引导油画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达,实现中国传统艺术与油画教学的有机融合。

绘画技巧教学篇5

关键词油画艺术精神体验油画教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1油画艺术的精神体验的表现形式

(1)还原艺术经典,感悟品味浓厚的宗教文化:在世界油画名品《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以其灵动的笔触和精妙的艺术构思描绘了宗教文化中的善与恶,是与非。对于这一类反映宗教文化的油画艺术经典作品,我们常常会从中体会到宗教带给我们的神秘感,结合相关的宗教历史文化,我们更能感悟到宗教思想的博大精深。虽然每个人的不同,但是对于这些艺术经典,我们都能被其浓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吸引。这便是油画艺术带给我们的精神体验之一。

(2)阐释艺术之美,感悟品味神秘的美学世界:提到油画艺术中的美学,就不得不再次提到世界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谜一般的微笑一直都牵动着每个观者的心灵,似笑非笑,似乎包含了人世间的所有情感;此外,有相关研究称,《蒙娜丽莎》的绘画技巧已十分高超,蒙娜丽莎本人的眼、耳、口、鼻等都严格遵循黄金分割比例。因此,无论是在人物情感表达还是在人物绘画技巧上,《蒙娜丽莎》都完美的阐释了艺术之美,作为油画艺术中的经典作品,它带领我们一起领悟神秘的美学世界,带给我们无上的精神体验。

(3)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带给观者独特的视觉感受:首先,在绘画技巧上,油画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不同于单纯的素描,仅以线条展现人物的五官特点,也不同于我国的山水画艺术,笔墨丹青下“重意不重形”,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其次,在色彩运用上,油画注重光与影的交叠效果、注重以彩色衬托人物情感,传达作品意图。对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言,既注重西洋绘画中的写实绘画技巧(黄金分割比例),又以不同的色彩搭配将该油画作品的艺术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在油画艺术中,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相辅相成,带给观者独特的视觉感受,赋予观者不同的精神体验。

2由油画艺术精神体验引发的油画教学与改革的研究

(1)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去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新课改下,学生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就为油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课堂条件,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对油画艺术作品的精神体验也可做到“由心而起,自由联想”。

(2)注重对油画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油画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往往是通过绘画技巧和色彩的运用来表达的,鉴于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无法达到欣赏油画的水平,所以在油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尽量从作者生平和绘画风格中入手,为学生凝练最精准的作品内涵。

(3)注重对油画艺术作品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进行系统讲解:油画教学中,对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的讲解是切实提高学生油画绘画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学生对油画艺术精神体验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的油画教学改革仍旧任重道远,教师要注重油画教学过程中知识讲解的系统性,确保学生可以听懂,会用。

(4)多以优秀的油画艺术作品为引,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秀的油画艺术作品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艺术积淀,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在油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油画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可以五花八门,但一定要以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同时,要注意选择的油画艺术作品要积极向上、富有趣味性,积极向上的油画艺术作品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活泼而又充满正能量,而趣味性的油画艺术作品会让教学过程变得不再死板严肃。油画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摘取一些课外油画艺术作品,填补课堂内容的不足。

(5)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在运用中升华体验感受:一切艺术都要以现实为基本依托,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深入生活之中,于生活细微之处见平凡之美。因此,在油画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不断的感受生活给予他们的丰富多彩的感受。第二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中感受四季变换所带来的不同景物之美,涤荡其心灵,丰富其生活感受。

(6)注意油画教学的层次性:第一,感受美:感受美是油画艺术精神体验的基础性阶段,即通过观者对油画艺术作品的观察,从绘画技巧、绘画风格、作品效果三个方面产生对油画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第二,欣赏美:欣赏美是油画艺术精神体验的中间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即在感受美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不同的层次上欣赏油画艺术作品。第三,创造美:创造美是油画艺术精神体验的最终阶段,也是终极目标,即在感受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通过对油画艺术作品的反复欣赏,形成自身对美的独特认知。

(7)丰富油画艺术教学的教学内涵,延伸名人教育,穿插德育教育:油画艺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优质的艺术可以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在油画教学中,教师要延伸课堂内容,通过作品延伸到作者,开展名人教育,再以名人教育不断为学生灌输优秀的思想品德,将德育教育与油画艺术教学紧密结合,共同提高学生的艺术内涵和道德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油画艺术精神体验对推动油画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油画教学只有顺应时展,积极的转变自身的发展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去整合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切实的提高油画教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绘画技巧教学篇6

关键词:计算机绘图教学探讨技巧

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各种层次的计算机绘图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通过开设《计算机绘图》课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绘图能力,是工科类职业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2000年开设了《计算机绘图》课程,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理论与操作穿行的方式,在巩固《工程制图》知识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绘图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根据这几年对高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教学的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程内容

目前,各种教材层出不穷,对于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二维绘图功能主要包括:1.强大的绘图功能;2.灵活的图形编辑功能;3.方便的标注功能;4.实用的绘图辅助功能;5.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管理功能;6.显示控制功能;7.图形输出功能。我认为,针对高职类学校的教学目标,计算机绘图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主要讲解常见绘图和编辑指令,了解一些简单的三维建模。

二、教学方法

计算机绘图课程适合在机房组织教学,采用讲授、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内容穿插在上机操作过程中进行,边讲边练,不作过多的理论讲解,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命令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即教师不仅要从原理角度去解释命令实现方法,而且要说明该命令的应用背景,即回答“有何用?在何场合时会用到?和手工绘图比较优缺点?”等问题,使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命令,这个功能有什么样的用途,为什么这个命令的操作步骤这样安排。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举例法”,能使学生很快地掌握该命令的用法。即采用具有具体目标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把握计算机绘图的本质;从应用角度上,创造性地理解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各种功能,使学生摆脱被动的模仿学习方式。教师应要求学生紧紧抓住“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眼看屏幕”的原则,使学生快速掌握绘图方法。同时及时解决学生上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印象深刻,学得扎实。

三、绘图步骤

1.建立图层:根据所画图形需要的线型建立相应的图层,一种线型创建一个图层。一般零件图线层包括粗线层、细实线、点划线、虚线等,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

2.线画中心线,确定图形的大概位置,接着画相对简单的视图,最后根据对应关系完成其他视图。

3.在图形画完的基础上标注尺寸。粗糙度比较少的时候直接利用复制、粘贴,粗糙度比较多的情况下把粗糙度做成块。

4.最后画图框,检查细节。

四、绘图技巧

计算机绘图技能,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把图形画出来,而且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把完整的图形画出来。这就要求学生要勤加练习,熟能生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绘图方法可以提高绘图的速度。

1.巧用键盘。在画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左手敲键盘输入命令,右手用鼠标捕捉图形上特殊的点。这就要求学生记住常见命令的缩写。(命令的缩写代码可以自己设置)。

2.巧用对象捕捉和夹点操作。需要找到图形上特殊点的时候,打开对象捕捉可以很方便地捕捉到你想要找的点。在图形比较复杂和所要捕捉的特殊点附近有很多交点的时候,注意只打开你所要捕捉点的属性。在无命令状态下,直接在想要编辑的对象(如线、弧、圆、多边形等)上单击时,物体上会出现几个蓝色小方框(称为夹点),当点击某一夹点时,此夹点被激活,颜色变为实心红色(颜色和方框大小可由“ddgrips”命令进行调节),同时“Command:”命令下出现StRetCH命令状态,连续回车,又可出现moVe,Rotate,SCaLe,miRRoR四种状态,灵活运用自动捕捉绘图功能可以提高绘图效率。

3.巧用极轴和对象追踪。在绘制一般角度的直线的时候,在极轴旁右击,属性里面设置所需要的角度,在打开对象追踪的同时,移动鼠标在应画线的附近会出现虚线,捕捉到所画线角度的时候只要用键盘输入所画直线的长度即可。

4.快速更换线型。在设置了图层的基础上,选中需要更换的对象,“图层控制”列表旁的下拉箭头,然后选中所需要的线型就可以了。有时图形太复杂了,不容易选中图层所在的图,这时我们可以点击旁边的“图层控制”列表旁的下拉箭头,从其中选择一个图层作为当前层。

5.巧借excel在autoCaD中绘曲线。在工程计算时,经常要用autoCaD画出一条曲线,而这条曲线如果是由多个坐标点连接成的,输入就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如果利用excel应用程序来保存数据,并与autoCaD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很容易地画出该曲线。具体方法为:首先,在excel中输入坐标值。我们将x坐标值放入a列,y坐标值放入B列,再将a列和B列合并成C列,由于autoCaD中二维坐标点之问是用逗号隔开的,所以我们在C列单元格中输入:“=a2&,&B2”C2中就出现了一对坐标值。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将C2的公式进行复制,就可以得到一组坐标值。其次,选出所需画线的点的坐标值。如上例中C列数据,将其复制到剪贴板,即按excel中的复制按钮来完成此工作。最后,打开autoCaD,在命令行处键入spline,出现提示:“object”,再在此位置处点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在菜单中选择“Faste”命令,这样在exceL中的坐标值就传送到了autoCaD中,并自动连接成曲线,单击鼠标右键。取消继续画线状态,曲线就画好了。

五、以证代考

为了学生能在竞争的社会上多一个选择就业的机会,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排课尽量有机地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考证接轨。通过课程讲解,学生上完计算机绘图课程后直接参加“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考证,既方便了学生,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工程图样作为工程信息的有效载体,其本身已从纸的时代逐渐发展到电子时代。但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因强调计算机绘图的作用而淡化手工绘图基本功的训练。手工绘图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设计构思和指导生产,进行技术交流的一种快捷手段。从实践来看,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并重的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计算机绘图教学要本着“操作为主、兼顾理论、培养思维”的原则进行教学,这对于帮助学生在瞬息万变、软件硬件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中,利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去学习和操作更多的计算机软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绘画技巧教学篇7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提高方法

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简单的绘画技巧评定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观的培养。要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应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审美教育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掌握科学,而且懂得艺术。他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提高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发展美、追求美、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二、感受美的含义

在美术中,绘画的画技与绘画水平是不一样的。“画技”是指绘画技巧,“水平”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含绘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者的意识和情感。这里先从技巧说起。在商业社会中,浮躁和投机的急功近利像苍蝇一样盘旋于当代艺术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庸俗文化、流行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于绘画技巧的艰苦磨炼当也应该视作是成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绘画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绘画技巧的纯熟掌握者。

美术的美,应该是给人一种美感,是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是唯一标准。美的内含却容不得理解得那么浅显。然而,视觉上的花花绿绿反而不是真正的美,美的容貌不一定就有美的灵魂,反而,粗糙的贝壳却可能孕育着珍珠。美是发自内部的生命之光,是一种心灵体操。美不仅是一种轻松、逸然、欣喜,更是一种感动、呼唤、号召、振奋;美可以启发人的心智和行为,向着光明进军。如此之说,一幅绘画作品的成功,虽然在于它的形似、线条、色彩、质感、空间感,更在于它指引观赏者、激励观赏者的深厚内含。这样的观赏者从展览会上买上一幅作品,绝不仅仅是为了装点他的房间,而是为获得无价之宝。

技法的丰厚和思维的丰厚是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其实两个丰厚又是一个丰厚,是不能分开的。丰厚的根本在于深沉,深沉才是真正的丰厚。就好比一个拾柴者,拉了一车柴草,但那仅仅是柴草,是拾来的,再重也没有重量;一个种植者,把种子播进田里,让植物的根系在地上形成,那才是真正的丰厚,未来可以结出沉甸甸的金色果实。一个美术教师,把绘画技法和审美意识同情感一起注入学生的心灵。美术教学可能局限于课堂,而美的教育就不止于课堂,随时随地言传身教都可以成为美学教育的大课堂。用美学培育或者抚育成长的一代新人,将来不一定当画家,然而他们的情操,他们的眼界,他们终生的身体力行,都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欣赏作品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教学对学生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与绘画教学不同,临摹、欣赏教学中是以作家和学者的成功创作为观察和学习的对象。对作品欣赏和临摹,不能局限于成功作品的表面。在一般情况下,要考虑作者绘画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年代,这是欣赏作品中所必需的常识。在欣赏教学中,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作品,可以利用电脑的有利条件,对图片进行放大处理。

例如在欣赏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董希文所创作的《开国大典》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观察作者刻画人物的生动表情及所反映的内心世界。该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四、展开评论

绘画技巧教学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画论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3-02

中国古代画论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以及绘画经验,因此,开设中国古代画论课程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古代画论的教学将实践类专业和理论类专业相分离,且各大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培养的不重视,导致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为此,各高校必须改变教学理念,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让学生掌握画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量大,内容涵盖面广,课时有限。中国古代画论伴随着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而产生,大致可以分为品鉴、理论和画法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又联系着中国艺术创作系统和中国思想史,进而赋予了中国画论课程具有课程内容多、历史跨度大、知识涵盖面广的特点。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画论自先秦发展至今,所含内容之丰富不言而喻。但是,当前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课时有限,因此,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呈现中国古代画论的精彩观点,教师往往会对其内容进行选择,主要选取了六朝、五代、唐、宋、元、明、清的代表性画论作为课程重点。

(二)学生缺乏对绘画技巧的直接感知。当前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处于重中技术教育、轻道德素养培养的大环境中,因此,中国古代画论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对绘画技法实践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并不重视人文修养和理论的学习,认为中国古代画论只是一门理论课程,并不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尽管有些学生对中国画论充满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广阔的文史背景,也无法得到系统的学习。第二,虽然中国古代画论是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仍然缺少对具体绘画技巧和经验的直接感知,再加上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不重视操作性强的论述,阻碍了中国古代画论的进步和发展。

(三)对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对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方面,于安澜以及沈宗骞等老派学者对画论的基础性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是,中国古代画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古代美学相比,其研究领域并不广阔,可以说是十分薄弱。就算在文献整理、版本校勘等研究工作领域,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依然存在大量的工作值得去做,也有相应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澄清。因此,中国古代画论教学缺乏相应的科研成果的支撑,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滞后,无法及时得到改进和更新。再加上,中国古代画论研究属于冷门研究领域,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中国古代画论作为研究领域。基于此,中国古代画论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师团队,导致中国古代画论研究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阻碍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

二、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艺术学语境下,中国古代画论的薄弱性更加突出,但是,艺术学在自身的学科建设领域,必须拥有与文学和史学相同的理论依据,因此,中国古代画论研究者应该打破“艺术学从属于文学”的传统观念,构建具有中国古代画论自身特色和理论逻辑的学科基础。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画论的内涵。站在知识社会学的层面上看,中国古代画论是体现中国古代绘画形成的传统意境的途径,包含了具有史学品境的意味形式,由此看来,中国古代画论是一个拥有较高传统审美境界且涵盖知识面甚广的知识系统。而从画论的知识形态的层面出发,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画论主要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绘画,是一门独特且知识涵盖量广的学问。而中国古代画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不但给予了后人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对绘画历史以及理论进行了完美的概括。因此,中国古代画论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促进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专门挑选一个课时,以观看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画论的内涵。为此,教师要准备一系列与中国古代画论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中一边播放,一边为学生讲解,并将视频中所提到的有关中国古代画论的重点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因此,学生会在观看视频和与教师的讨论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除此以外,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画论并不是单纯的只是学问,其还拥有较大的现实价值。从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来看,我国绘画能够成为独特的绘画系统的原因是:画论是在前人的不断实践和理论张立中所完成的,与西方本问题论派所倡导的形而上特征不同,中国古代画论对绘画创作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而这种指导作用到如今也都十分突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古代画论为现当代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建构具有中国独特审美绘画风格的理论启示,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绘画技术的进步。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画论的内涵,感受中国古代画论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国古代画论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和教师都重视对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赏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古代画论理论知识对绘画作品进行解读,学生在解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绘画作品的美好,也能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画论在艺术领域中的魅力,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国古代画论。

(二)完善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体系建设。鉴于中国古代画论的知识体系存在很多个侧面,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画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中国古代画论的教学设置,必须开设相应的绘画理论史学专业、中国古代画论专题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画论选读三个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实践类和理论类专业的不相同,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其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对绘画经验进行总结,将技法进一步深入,教授绘画技法课程,教师则可以利用传统画谱、画册,为学生传授绘画经验和技巧,并将经验与理论论述相结合。

在绘画技法专业中,高等院校应该把中国古代画论设置为公修课程。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课程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画论,掌握具体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规律,要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画谱和画决的研究,对绘画造型和绘画形式语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在中国古代画论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将绘画层面上的技巧与理论层面的审美规律进行统一。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承受力,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挑选相应的画谱和画决,让学生通过对画谱和画决的研究,提高自身绘画技巧。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学生能在讨论和研究中对绘画造型和绘画形式语言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绘画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学生画论的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具体技巧进行学习和实践,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画论元典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进行经典作品品鉴时,可以从品鉴中掌握古代画论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因此,提倡各大院校应该加强对画论元典的阅读教育。在对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进行设置时,应该安排选读和精读类的课程。鉴于中国古代画论的历史演进与社会文化史以及古代美术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让学生能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中国古代画论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画论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开放性体系,无论是中国古代画论的思想演进,还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理论问题变迁,都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研究。因此,各大院校在对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设置上,应该特别设立“中国古代画论史”课程。

除此以外,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不同知识体系拥有与其相对应的学科归属,但是,由于知识的连续性,不同的知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某个角度上说,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美术史和美学史中的一个部分,也是艺术概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在中国古代画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美术史、中国美学史、艺术概论与中国古代画论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将知识资料融会贯通后,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古代汉语对学生学习古代画论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若学生拥有扎实的古文功底,就能对古代画论著作有更深层的理解,因此,教师也可以将古代汉语课程与中国古代画论课程进行融合。例如,教师可以与古代汉语教师进行沟通协商,为学生打造一堂中国古代画论与古代汉语相结合的新型课,利用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画论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利用古代汉语知识解决中国古代画论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利用中国古代画论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古代汉语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目的。

总之,当前中国古代画论课程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各大高校对中国古代画论课程建设的不重视,学生缺乏对绘画技巧的直接感知,研究人员对中国古代画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高等院校绘画专业应该重视中国古代画论的整体教学建设,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画论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完善中国古代画论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画论元典的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明.画外广视画内精准的古代画论研究[J].学术研究,2014(7)

[2]牛国栋.中国画论中笔墨理论的发展[J].读与写,2014(22)

[3]徐元元.石涛――“画论”美学思想探微[J].芒种,2015(3)

绘画技巧教学篇9

要:笔者通过参与《新课程下流行元素在中小学艺术课堂中的整合运用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意识到“卡通”这种资源对于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卡通作为一种通俗的大众综合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入了我们的生活,由于其特性,我们可以认为卡通属于美术范畴。可以说卡通画是美术形式的拓展与延伸。调查显示,99%的少儿都喜欢卡通形象。它符合少儿的欣赏认知习惯,因为喜爱卡通,孩子参与绘画的主动性更强,而孩子的绘画作品天生具有“卡通味”?,卡通画更容易让学生从绘画活动中感受成功和自信,卡通画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我认为“卡通”对于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卡通;小学美术教育;教育资源;有效

参与《新课程下流行元素在中小学艺术课堂中的整合运用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很久了,最初听到这个课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卡通”,卡通作为一种通俗的大众综合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一提起卡通,人们自然会想起电视播放的卡通动画片或卡通书籍上的卡通形象。

调查显示,99%的青少年都喜欢卡通形象。我认为“卡通”对于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小学阶段,即学生的艺术发展低谷期,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卡通画内容,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都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孩子好奇好动,富于幻想,反映在绘画中表现为一种动态感。孩子喜欢画有趣的、活动的对象,不喜欢画静止状态的东西,而卡通画的绘画题材多是造型灵动、个性鲜明,能让孩子置身其中、爱不释手的卡通形象,比如:喜羊羊、灰太狼、多啦a梦、奥特曼等等。学生以这些耳熟能详的卡通形象为绘画主体,时常边画边说,模拟物象的声音,反串其中角色,进入绘画的故事,甚至忘掉自己。

其次,儿童注意力的特点决定了绘画时的夸张性。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感兴趣的形象上。在绘画时,有兴趣的形象或部位表现较大,相对具体,有明显夸张倾向。其它则相对简单、概括。他们在绘画时会无意地夸张或者删减一些东西,这种无意识的夸张、省略源于儿童对世界认识的不完整,也是儿童绘画技巧、观察能力“稚幼”的表现,但却歪打正着的符合了卡通形象夸张、强调重点的创作造型理念,所以孩子在参与卡通绘画的过程中更游刃有余、更快乐。

所以,卡通画的表现手法符合儿童欣赏认知习惯。孩子对用笔简单、形象概括、特征鲜明突出、生动可爱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等都特别感兴趣,可以说卡通画正具备这些“先天优势”。事实上,供儿童观赏的诸如简笔画、连环画乃至玩具、工艺品,无不具有卡通的特点。

卡通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贴近孩子的生活细节,而且卡通画技法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容易被掌握,成为孩子自由表达的工具,卡通元素空前受到孩子的关注和喜爱。前面提到了,99%的青少年都喜欢卡通形象,如果我们把他们对卡通的兴趣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加以利用,可以使青少年进一步学习绘画技巧,并运用卡通画来进行交流和表达。卡通画为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工具,技法的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能够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一封信或一个贺年卡、一个笔记本,他们都可以用卡通画来装饰,也可以在卡通画中刻画他们的故事,通过它来反映愿望,与同龄人交流。

绘画技巧教学篇10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孩子画画的时候,大脑和手都得到了锻炼,绘画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将新课标的要求变为课堂的实际行动,让学生爱上绘画,在绘画的世界里畅游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受呢?我谈几点浅陋的心得体会。

一、揭开儿童画的神秘面纱

1.想象力比画得像更重要

有人认为儿童画是绘画的初级阶段,最终的目的是要画得像。有的教师“拔苗助长”,效果适得其反。针对儿童绘画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多鼓励、多肯定,因势利导,让儿童进行创造,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启发和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2.不想当画家就不用学画画吗

画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手段,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益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后不见得就能成为画家,小时候画画是多此一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儿童进行绘画创作活动,能够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对美的创造,不要小看了儿童画。

二、兴趣是教育永恒的话题

1.玩中学,乐中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合理地利用好孩子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对于孩子来说,教师与其注重传授绘画表现技法,不如培养孩子萌生绘画的兴趣,不断地激励是促使学生乐于作画的良好手段。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采取融启发、益智、娱乐于一体的手段,让孩子自由想象,自由绘画。

2.教师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

在绘画创作中,应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绘画水平,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采用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地方教学资源,比如,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等等,这些都能够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摆正教学中创新教育和绘画技能技巧的位置

1.创作过程中巧妙渗透绘画技能的学习

儿童的内心世界可说是饱满的、丰富的,他们是借自己不成熟的画笔在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细心和耐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巧妙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把创新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中。

2.创造力的重要性

创造力和技能训练哪个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亲近自然,深入生活。可以从参观周边的建筑物、公园开始,也可以从观察秋天的落叶开始。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对儿童绘画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