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十篇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十篇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05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1

关键词:植筋;工程坚固;工程改扩建;植筋胶。

abstract:combinedwiththeactualprojectssomeproblemsfrequentlyencounteredinengineering,accordingtotheplantingreinforcement,expansionapplication,thisprocesscalculation,structuralrequirementsandregulationsetcaresummarized,andsomecommonproblemsaresummarized.

Keywords:bar;engineeringfirmengineeringextension;adhesiv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民用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例如纯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以住宅为主),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公共建筑,框架结构的办公、商业建筑等等,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后砌墙体中的构造柱预留钢筋位置偏差、跑位,空调板及造型钢筋漏设等等,在植筋技术出现之前,对这些问题的补救措施是很有限的,工程中很多问题的补救不能实现,经常成为死症无法改进。植筋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植筋,又名化学植筋,以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将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锚固于基材混凝土中,是目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连接技术,一般在民用工程中主要应用于工程加固、改扩建、施工错误的整改等等。

二、植筋工艺的介绍:

1、植筋的准备工作及基本要求:

1)原有构件欲钻孔位置清理至密实部位,表面凿毛除去浮渣、尘土。

2)钢筋锚固段必须除锈,植筋胶及植筋锚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可按短期拉拔试验值或厂家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

3)钻孔直径需比锚筋直径大4mm,孔内必须干燥,洁净,孔内灌满结构胶。

4)化学植筋植入锚固后,在固化完成之前,应按照厂家提供的养生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2、钢筋混凝土结构植筋的工艺流程大概可概括为以下流程:

弹线定位钻孔洗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抽检)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3、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明确指出,植筋技术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最小配筋百分率规定的构件,这是因为这项技术主要用于连接原结构构件与新增构件,只有当原构件混凝土具有正常的配筋率和足够的箍筋时,这种连接才是有效而可靠的。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连接承载的安全性,还必须按充分利用钢筋强度和延性的破坏模式进行验算。但这对素混凝上构件来说,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的。因为在素混凝上中要保证植筋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必需有很大的间距和边距,而这在建筑结构构造上往往受现有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

三、植筋的设计计算

1)单根植筋锚固的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有明确规定,根据公式nbt=fyas,fy为单根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为钢筋截面积,即单根植筋锚固的承载力设计值等于单根钢筋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2)植筋锚固深度的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规定,植筋锚固深度的计算公式为ld=ψnψaels,其中基本锚固深度ls=0.2αsptdfy/fbd。规范对植筋受拉承载力的确定,虽然是以充分利用钢材强度和和延性为条件的,但在计算其基本锚固深度时,却是按钢材屈服和与粘结破坏同时发生的临界状态进行确定的。因此,在计算地震区植筋承载力时,对其锚固深度设计值的确定,为保证其位移延性达到设计要求,乘以了修正系数ψae,另外,还在植筋承载力计算中还引入了防止混凝土劈裂的计算系数ψn。当然,规范也对钢筋最小锚固深度做了规定,当构件受力较小,计算出的锚固深度很小时,也必须满足最小锚固深度的要求。

3)植筋的质检可采用拉拔试验,试验拉拔力的确认,可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的规定,植筋钢材破坏时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公式为nRd,s=nRk,s/γRS,n及nRk,s=asfstk。

4)对于植筋用的胶,《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规定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和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的胶粘剂。植筋用胶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选用,胶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粘结强度设计值fbd,从而直接影响锚固深度的计算值。

四、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举例

例:某工业工程中,水源热泵站调蓄水池扩建,全地下水池,层高6.5米,宽度同原有水池宽度12米,长度27米,板上覆土按0.5米考虑,板上局部有消防车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70Kpa,地质勘察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原有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等级为C30,使用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植筋条件。由于为全地下的水池,顶板、侧墙及防水底板均需进行植筋,考虑到植筋的施工需先对原有墙体进行钻孔,为了不对原有水池侧墙进行过多的扰动,扩建水池与原有水池交接处选用相对较大直径钢筋,以便加大钢筋间距,将钢筋间距控制在150mm以上,减少钻孔数量和施工难度,所以墙体水平钢筋选用了三级螺纹钢筋,直径14,间距200;顶板钢筋选用三级螺纹钢筋,直径12,间距200;防水底板钢筋选用三级螺纹钢筋,直径16,间距150。

因为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扩建,新旧建筑之间客观上形成施工缝,为防止渗水、漏水,除了现浇混凝土要求达到p6抗渗等级之外,在交接处柔性外防水做法之外,另附加3mm厚SBS防水卷材一道。

钢筋锚固深度:直径14的钢筋≥360,孔深:比锚筋长10-20mm。

直径16的钢筋≥410,孔深:比锚筋长10-20mm。

对植筋用胶的要求:

1、植筋用胶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胶黏剂中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严禁使用乙二胺做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严禁掺加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

2、安全性能指标:

1)、劈裂抗拉强度:≥8.5mpa;

2)、抗弯强度:≥50mpa;

3)、抗压强度标准值:≥60mpa;

4)、约束拉拔条件下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11mpa;(C30,三级钢直径25,l=150mm)

5)、不挥发物含量:≥99%

6)、-45℃~80℃瞬态温度下及-35℃~60℃稳态温度下,fbv,k≥14mpa

3、植筋胶需通过毒性检验,应符合实际无毒卫生等级的要求。

4、植筋胶应具有耐冻融性能试验合格的证书。

质检:质检可采用插筋拉拔实验,试验拉拔力不小于62Kn。

以上即为单个具体植筋工程的基本设计要求。

五、结束语

虽然植筋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但是它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特别是对施工工艺的实际操作有很高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出现过很多这种例子:结构设计人员经过严格计算提出的植筋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后,拉拔试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数值,这与植筋用胶的质量,现场实际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经验及是否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进行植筋方案的选用之前,应仔细慎重进行评估,设计上尽量留出一定的富余量,为不可控因素留出回旋余地,在主要结构受力部位应优先考虑其他更稳妥的、施工质量更易控制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2

【关键词】加固技术;应用;推广

引言

建筑加固是指利用植筋、碳纤维、粘钢、化学固封等技术对现有建筑进行加强加固。建筑加固可以有效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因推倒建筑进行重建的费用、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本文将简单阐述植筋加固技术、碳纤维加固技术、粘钢加固技术、化学固封加固技术和自流平密实加固技术五类加固技术,籍此引起广大工程从业人员对建筑加固技术的关注,从而使该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与应用推广。

一、使用建筑加固技术的原因

建筑加固技术兴起的原因是建筑物不再牢固,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而不能继续被人们所使用。而造成建筑不再牢固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有人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以下就对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一)人为因素

从人为因素方面来说: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快。在如此众多的建筑的建造中,建筑不可避免会出现有关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其次,建筑的坚固性是建筑建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人们的生命安全的保障,但是,一些建造者在建造过程中相对于重视建筑的审美性和功能性,而忽视了建筑最基本的坚固,导致一些新建的建筑不牢固。

(二)社会因素

从自然方面的因素来说:首先,每类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都是有一定期限的。当建筑达到这个基准期以后,建筑物的结构就已经老化,不宜被继续使用,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加固。而且建筑物会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减少使用寿命。例如:暴雨的冲刷和袭击,地震的影响等等。其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认为现有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自身的要求了。所以人们就把目标投向了对建筑物的修缮与改造[1]。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金和成本,同时还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和使用寿命。

二、建筑加固技术简述

建筑加固技术的应用就是使用建筑加固的方法对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从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或提供更合理的使用功能。建筑加固有五种常用的方法。即:植筋加固技术、碳纤维加固技术、粘钢加固技术、化学固封加工技术和自流平自密实加固技术。五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是现代建筑加固不可或缺的。

(一)植钢加固技术

植筋就是种植钢筋,植筋加固技术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凝固力的技术。植筋加固技术具有密着性能良好,不易产生移位和拔除以及不需要做任何的防水处理的特点。同时,它的施工简便、迅速、安全并且符合环保的要求。所以,植筋加固技术是当今对建筑加固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植钢的工艺流程: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植筋胶灌孔植筋固化、保护检验。植钢是一种最为常见及实用的对建筑进行加固的方式,植钢加固技术的运用有严格的要求。具体操作简述如下:

1、定位与钻孔位置、规格、数量、孔径、孔深均要严格按照规范或设计图纸施工;

2、清孔成孔后,要采用高压清除孔内的粉尘和细小颗粒,使孔保持干燥清洁;

3、钢材除锈待植入钢筋必须应先通过物理试验,采用机械法或钢丝刷擦除植筋部分表面铁锈和氧化层,然后用丙酮(化学试剂)除去残留油污,经处理的钢筋应尽快植入孔内,避免二次污染,其质量控制关键是钢筋植入部分表面干净,以增加与化学胶的粘结力;

4、植筋胶灌孔其实就是一种粘结剂能使植入钢筋与基体混凝土牢固锚固在一起体现植筋效果的关键材料。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选择一种安全可靠,质量稳定,性能较好的粘结剂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多数化学粘结剂均为双组分材料,用长嘴器具深入成孔底部,通过挤压器将化学粘合剂在孔内从里到外渐渐填孔并排出空气,注浆量为孔深的1/2~1/3。其质量控制关键是从孔底开始注浆,浆体不得有气泡存在,然后把待植钢筋缓慢旋转插入直到孔内,使钢筋与胶混合均匀;

5、固化保护已植入孔内的钢筋在常温下养护(时间因各品种植筋而异)。其质量控制关键是养护期间不得扰动。钢筋与混凝土的连接应能满足规范及施工、使用的要求,同时能保证连接的强度、耐久性、可焊接性;

6、检验按照规范采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植筋成果进行判定;

(二)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2]。碳纤维根据其原料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沥青基碳纤维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它是当代和未来建筑工程加固的首要选择,因为它的抗拉强度相当于普通建钢材料的10倍,并且在弹性方面也与普通的建钢材料相似。另外,它的材质较轻,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非常方便。它是一种施工性能同耐久性能相结合的良好的建筑材料。另外,碳纤维材料的一个优势是它可以抵抗酸碱盐类介质的腐蚀。它对于建筑的加固具有良好的效果。碳纤维适用于对多种建筑结构进行修补和加固。例如:桥梁、房屋和简体等等。

(三)粘钢加固技术

粘钢加固技术是指用胶黏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粘钢加固在建筑工程的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年限,它主要用于承重结构的补强加固[3]。粘钢加固可以有效的增加钢板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它同其它的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施工快速、经济合理、坚固耐用和简洁轻巧等特点。

以薄钢板用结构胶粘贴于构件主要受力面,以提高截面受弯及受拉承载力的加固方法称为外粘钢板法。优点是施工期短,不改变构件外形和使用空间。缺点是有机胶的长期持荷强度较低及耐老化性能较差,不耐火;环境温度湿度要求较严。适用于因配筋量不足的简支梁板及无障碍的连续梁板加固。若无附加锚固及可靠防腐措施,不适宜于承受动力疲劳荷载及设计使用年限较长(≥50年)的新建工程加固;因节点处理困难,不宜用于框架结构加固。一般情况下,外粘钢板法限定的环境温度应≤60℃,相对湿度应≤70%;对于高温、高湿及存在有害介质环境,以及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的室外条件,应采用特种胶,或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受弯构件因配筋偏低引起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时,应于受拉面粘贴钢板补强。对于简支梁和板,钢板粘贴于底面;对于连续梁和板,钢板应双面粘贴。支座部位梁顶钢板,当有障碍(如柱时),可齐柱边将钢板布置在梁的有效翼缘范围内。对于桁架下弦拉杆,钢板一般粘贴在比较平顺的底面或侧面。对于配筋不足的大偏心受压柱,钢板应粘贴在欠筋的受拉面。

构件因箍筋偏小或漏配引起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一般是垂直于构件轴线方向粘贴U型箍板。对于重要构件,U型箍板应用“扁钢+螺栓”封闭;一般构件可不封闭。

粘钢加固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15,其专用改性环氧胶粘剂基本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钢板的布置与构造,应避免胶层的剥离破坏,结合面不应出现法向拉应力,胶层只传递剪力,钢板只承受轴向拉力。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或存在动力作用或经受疲劳荷载的构件,应沿钢板轴向方向设置一定的锚栓,端部适当加密,以使结合面胶层始终处在微压应力状态。

对于框架梁梁底部粘贴的钢板,钢板端部应采用植筋方法锚固于柱,植筋的总锚固力应大于等于钢板受拉承载力。植筋与钢板采用焊接连接;为便于焊接,钢板端局部不刮胶,焊接后再灌胶粘结。对于边框架梁梁顶钢板边端,其外延部分可向下弯折粘结于垂直边梁侧面,并用锚栓收头锚固。

(四)化学固封技术

化学固封技术就是运用化学产品对建筑物进行固封,以有效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化学固封技术具有方便、简洁、灵活的特点。例如,针对房屋出现屋顶漏水和房屋的墙壁出现微小的裂缝的情况,就可以使用这种用化学原料对漏洞和裂缝进行密封的加固技术。

(五)自流平自密实加固技术

自流平自密实加固技术就是运用自流平自密实的混凝土对建筑进行加固的方法技术。由于自平流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效流动、易充填性、抗离析性等特征。所以,利用自平流自密实对建筑进行加固的质量能够有效的得到保障。同时,这项加固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所以,运用这项建筑加固技术又可以节约劳动力资源。

三、建筑加固技术的推广

我国的建筑加固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这对于我国建筑加固加固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加固可以分为对已经受到破坏老建筑进行加固和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新建筑的加固。

随着建筑加固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普遍应用,工程技术相关人员及部门应该对建筑加固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因为推广建筑加固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而且可以对相关的建筑进行继续使用,减少或者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筑加固技术的应用已经解决了建筑行业的很多问题。所以建筑加固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对建筑加固技术进行推广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相关的问题。首先,对于不同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加固技术。其次,建筑加固技术的运用必须注意质量问题,不能为了贪图便宜和方便而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加固效果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再次,在进行建筑加固技术的推广中,要充分宣扬它对于建筑进行加固的优势,这样才能使其得到有效的推广。最后,通过实践及研究不断改善该工艺使其变成节时、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五节一环保”的优秀工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两大因素导致了目前的建筑存在着相关的隐患问题。而有效解决这一隐患的方法就是运用上述加固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加固,以节约社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所以,对于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来说,对于建筑加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傅海兵.浅析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及方法[J].城市建筑,2013(04):50.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化学植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化学植筋,简称植筋,又叫种筋,是目前工程上的一种后锚固连接技术。化学植筋在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的连接;砖混结构混凝土柱、梁与后砌墙体的拉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梁结构调整的钢筋补强;以及房屋建筑的抗震加固和建筑装修中得到广泛采用。

化学植筋后锚固相对于钢筋预埋(即先锚固),具有施工方便,使用灵活等优点,其连接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已成为目前不可缺少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其工程原理是:在已有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根据工程拟需用的拉结钢筋位置,钻适当的钻孔和深度,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拉结钢筋或螺杆等与混凝土通过粘结达到锁键植筋作用。化学植筋不会产生植筋位移,其密封性能好,也无需作防水处理。由于其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会对基层产生膨胀破坏,更适合边距、间距小的部位的拉结需要。施工简便迅速,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结构变更、追加连结的最有效的方法。

化学植筋,其工程原理不复杂,施工工艺简单,但拉结植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房屋抗震设防非常重要,涉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其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

实际工程中,常出现植筋定位不准确、孔深和孔径不足、钻孔不清理、数量不足、锚固胶的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锚固后现场拉拔检测结果不合格等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化学植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加强锚固质量检查与验收,确保建筑工程化学植筋的工程质量。

1化学植筋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

1.1钻孔和质量控制。(1)施工前的准备:熟悉施工图要求,认真清理干净结构表面,按图纸要求,准确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标明后由现场质量负责人验收。(2)孔径及锚固深度:根据钢筋或螺栓的锚固位置,确定成孔的直径及锚固深度。若孔位处有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应植在箍筋内侧或分布筋内侧(若产生废孔,应清净废孔后用植筋胶填实)。钻孔直径为D+4~10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同时,最小锚固深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l45-2004的要求。

1.2锚固孔的清孔。(1)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半径0.5米范围内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和毛刷清孔,要作到三吹两刷,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液清刷孔洞内壁,使钻孔洞内达到清洁干燥;如遇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2)若为水钻孔,用清水将孔内泥浆冲刷干净,用棉丝将孔擦净,等孔晾干、干燥后(可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再进行下一道工序。(3)钻孔工作完后,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洞封堵,防止灰尘和异物落入。(4)现场质量负责人检查清孔工作,请监理验收,做好隐检记录。

1.3拉结钢筋清理。(1)在钢筋端部相应位置上做好标记,标示出除锈清理的长度范围(除锈清理的长度大于锚固深度50mm)。(2)用磨光机或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为止。(3)将除锈清理好的钢筋加垫整齐码放在干燥处。(4)用棉丝蘸丙酮,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擦拭干净,将所有处理好的钢筋码放整齐。(5)拉结钢筋清理完,报请现场质量负责人检查。

1.4钢筋埋植。(1)钢筋锚固用胶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按照锚固用胶产品说明,并根据现场技术质量负责人要求,按比例配制且搅拌均匀。(2)盲孔钢筋埋植:先将锚固用胶注入孔深2/3;将处理好的钢筋的除锈清理端朝向孔洞,边向同一方向旋转,边缓慢将钢筋插入洞内,直至到达孔的洞底部为止。插筋到底,如无锚固胶从孔内溢出,说明注胶量不够,须将钢筋拔出,重新注胶,再次插入钢筋,直至有锚固胶溢出洞口为止。(3)通孔钢筋埋植:先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的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须在一端留出注胶孔,另一端留出出气孔);待环氧砂浆凝固后进行高压注胶。将配制好的锚固用胶装入打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锚固用胶通过注胶孔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孔溢出胶为止;然后,用环氧砂浆或其它材料将注胶孔及出气孔封堵死。(4)垂直通孔植筋:方法同通孔钢筋埋植,只是注胶时应从孔底部的注胶口向上注胶,以孔上部出气口出胶为止。(5)已埋植好的钢筋要做好保护工作,埋植完成,挂明显标志牌,以防锚固胶在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动或碰撞,影响埋植的效果。(6)用棉丝蘸少许丙酮,清理孔周围遗留的胶,清理工作面的垃圾。(7)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具体时间以植筋胶的品种而定,在锚固用胶固化前,应对埋植好的钢筋进行必要的围挡保护。(8)钢筋埋植工作完成,报请现场质量负责人检查验收。

1.5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1)植筋胶在每次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现象。(2)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是否除锈、植筋胶配合比是否准确、搅拌是否均匀。孔内植筋胶是否密实充溢,决定锚固效果的好坏,要特别注意。(3)施工现场温度过低时,应对植筋胶及锚固位置预热。

2化学植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2.1植筋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2.2钻孔位置中心线偏差应符合规定、深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2.3植筋数量不得低于设计数量。

2.4如受结构构件的尺寸、钢筋、预埋件等影响,钻孔位置、深度、数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映,做相应的调整。

2.5严格按照施工图和相关规范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2.6各项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范规定的数值。

2.7锚固用胶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要有保证。

2.8钢筋锚固工作完成后,自检合格,并填写分项工程报验单报请监理、总包单位验收。

3化学植筋锚固承载力的现场检验方法

3.1基本规定。(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2)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3.2试样选取。(1)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2)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样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l‰计算,且不少于3根。

3.3检验方法。(1)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D0。应满足下述要求:化学植筋D0≥max(12d,250mm)。(2)锚栓抗拔检验可选用以下两种加荷方法:a.连续加载:以匀速加载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总加荷时间为23分钟。b.分级加载:以预计极限荷载的10%为一级,逐级加荷,每级荷载保持1~2分钟,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

3.4检验结果评定。(1)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且2min持荷期间荷载降低不大于5%时为合格。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应另抽不少于3个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2)对于破坏性检验,该批锚栓的极限抗拔力满足规范的要求。

3.5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1)混凝土锥体破坏;化学植筋受拉时混凝土基材形成倒锥体破坏形式。(2)混合型破坏:化学植筋受拉时形成以基材混凝土锥体及深部粘结拔出的组合破坏形式。(3)胶筋界面破坏:化学值筋粘结型锚栓受拉时,沿胶粘剂与混凝土孔壁界面的拔出破坏形式。

建筑工程化学植筋,是一种便捷、使用灵活、成本低、质量可靠的新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发展。也因为其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对其设计、施工、检测个各环节的工程质量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专业的化学植筋人员较少,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规范培训,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使这项新型施工技术得到更快更好的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4

关键词:高层住宅,构造柱,质量通病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本工程为6幢高层住宅小区项目,-剪力墙结构,三十四屋,总高为98.8米,二次结构施工中构造柱是最主要的质量通病。构造柱的作用是其作用是与圈梁一起组成空间骨架,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的延展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构造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构造柱漏设  构造柱没有按图施工,在电梯井、窗台处由于施工难度增加,砌块的班组为了施工方便,往往会把需设构造柱的部位直接留槎。在这些部位构造柱比砌体墙更牢固,构造柱漏设更加不安全。构造柱在窗台处没有整柱贯通、设成窗台柱及构造柱设成加强框是构造柱漏设的另两种形式。二、构造柱上部在梁底漏植筋构造柱主筋与植筋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在梁底没有植筋,主筋在梁底就没有固定住,一方面构造柱在梁底容易出现裂缝,另一方面构造柱不稳定。植筋是不同于构造柱钢筋绑扎的另外一道工序,植筋位置的正确与否决定构造柱的位置的准确性,植筋是用电钻在梁底钻一个不少于30Cm的洞,把钢筋去,再灌入专用胶水的工艺,植完后经过一段时间要检测钢筋的拉拔强度,合格后才允许植筋的钢筋与主筋搭接。植筋过程中操作工人最容量犯的错误是植筋的间距没有按设计图纸的要求。三、构造柱浇筑后混凝土上部不密实构造柱的浇筑是楼面在梁、板浇筑完成后进行的,构造柱的顶部就不能用振动棒竖向进行振捣,上部的混凝土浇筑是在模板开口后倒入混凝土再振捣。操作工人对振捣很难控制,振捣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爆模;振捣时间过短,模板开口处没处理都会导致构造柱浇筑后混凝土上部不密实。四、构造柱浇筑后混凝土面出现麻面、裂缝构造柱混凝土面出现麻面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泥浆流失、石子过多,水灰比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没有直接送入构造柱模板内,而是用人工送入模板内,混凝土长时间没有搅拌,石子与水泥分离,浇筑后的混凝土就会出现麻面,在构造柱有预留管处容易出现裂缝。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和完善程度,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才是合格,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就是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本工程的构造柱的质量通病有以下四方面的措施:一、推行样板制度样板制度是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各分项工程在大面积施工前实行样板引路,可以有效地使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明确施工工艺、明确质量标准。建立分项工程样板制度是保证过程精品的关键工序,是检验施工方法、技术交底以及施工部署的合理性、准确性的依据,更是预防质量通病、明确质量控制要点的依据。样板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依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认真的书面及现场技术交底,明确工序操作标准和要求。样板施工中工程部负责跟踪检查方案、交底在样板中的执行情况,组织本工种人员到现场学习施工标准及要求。样板验收结束后必须经监理、业主及设计方同意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二、推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人的因素是引起质量问题的“人、机、环、法、料”中重要因素,推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能有效地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质量检查工作全部都靠专职检查员来完成是不可的,1、自检:操作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队长领导班组工人进行自检,按施工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要求,随时进行自我检查并整改。2、互检:同班组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按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要求,随时进行他人质量检查并整改,检查组织由班组长领导。3、交接检:上道工序的施工班组完工后下一道工序将继续操作的施工班组进行交接检查验收,交接检,由项目工程师组织。三、推行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是在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各项技术交底记录也是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工人对工序的要点、难点做到心里有底,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四、严格筛选分包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分包商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推行分包商的准入制度及分包商黑名单制度,对差的分包商不允许进入本工程施工,不合格的班组立即清退。

结语

高层住宅工程中为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增加整体刚度和延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所以,要加强规范学习,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构造柱是建筑物主体的重要结构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注意以上几点进行施工,就能保证构造柱的质量,真正起到抗震设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5

关键词:混凝土修复加固改造

前言

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已进入或即将进入老龄化阶段,鉴于已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常因设计或施工的缺陷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破坏,甚至自然灾害,造成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开裂以及抗震性能不良等,影响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已有的建筑该如何维护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修复加固在建筑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人们预测,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技术革新,不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几十年以后社会将负担不了庞大基础设施的维修和管理费用。

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因材料质量不符要求、设计或施工不当、遭受灾害、使用功能改变以及耐久性等原因,出现增加混凝土强度不够、灾后修补、配筋不足、荷载等情况,都需要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素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1.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原因分析

(1)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方法的不准确,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尚未建成但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施工方法的错误、施工管理的不善以及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等原因,使得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

(2)设计规范的修订和设计标准的提高,按照原规范标准设计的结构将不能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结构封顶尚未使用就要改造而引起的加固;

(3)原有建筑物使用功能和要求的改变,结构老化后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加固;

(4)因灾害引起的加固,由于高湿酸碱环境、温差、冻融等影响以及地震、流沙等自然灾害的作用,导致建筑物发生严重损坏。

2.加固工程方案的选择分析

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对于需要加固的结构或构筑物,应根据结构或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方案的确定要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则,只有这样,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秀的加固方案具体体现在其施工作业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经济效果好、加固质量高等四方面的特点。

加固设计方案有三种:方案之一是采取简易修补法,即将梁裂缝处出现的酥松混凝土凿除,露出钢筋后,将锈蚀的钢筋周圈进行除锈后,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达到加固目的;方案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通过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构件的强度、钢度、稳定性和抗裂性,并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方案三是采用先进的外包钢加固施工方法,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锚技术,对这十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经对设计方案分析,前两种方案除具有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外,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1)技术可行性差,由于此大梁跨度大,凿除混凝土梁则需分段进行,要用大量的临时支撑进行安全防护,造成周转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2)劳动强度高,在凿除混凝土梁时,因分段施工时,只能凿一米挪一米,成倍增加了劳动强度;

(3)工效低,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落后的施工作业方法,延误了施工工期并导致劳动效率下降;

(4)安全性差,因所有大梁必须将钢筋凿除外露,大梁承载力减小,在施工时,须时刻注意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麻痹大意则易出现意外事故;

(5)产值效益小,大量的周转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浪费,加大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效益;

(6)加大的截面影响房屋外观和空间尺寸。而方案三外包钢加固法技术先进,加固性能好,占用空间小,施工周期短,材料消耗少,工艺简便、安全并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加固质量。经过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方案三进行施工,达到了加固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加固工程的应用

(1)众所周知,一些加固工程采用过时的加固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已不能满足当前加固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经济的要求,而化学补强加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越来越以其明显的优势成为加固工程中的优选方案。例如,某市面粉厂制粉车间技改工程中的加固部分,就是采取化学补强的方法,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剂,对其第四层、第五层框架梁进行粘钢加固,满足了该车间在楼层增高、设备增加,荷载加大情况下的正常使用要求。某开发公司地下室梁柱加固、某水厂水泵房大梁加固工程,由于环境湿度较大,最适于采用碳纤维加固法,与其它加固工艺相比,更具有耐湿耐潮、抗腐蚀强、自重轻、强度高、施工便捷、质量好的特点,加固性能均优于目前其它加固方法。两种方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显示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成果。

(2)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主要有托换技术、裂缝修补技术,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等。以下结合具体工作实例进行详细介绍。托换技术系托梁(或桁架),托柱(或墙)、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如某单位一宿舍楼建于1983年,为六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片筏基础建成后出现不均匀沉降,房屋向一侧倾斜。工程竣工后,为稳定建筑物,在另一侧增加了阳台,以达到两侧力的平衡,结果房屋又向增加荷载的一侧倾斜。为此,受业主委托进行基础加固。在发生沉降的两侧设置树根桩,在沉降量大的一侧,树根桩起竖向支撑作用,在另一侧,树根桩起抗拔作用。树根桩与旧基础进行连接.钢筋接头满足规范要求。该地层软土层较厚,淤泥层厚度达8米,树根桩桩长为20米。施工在室内进行,净空高度只有2.5米,施工难度很大。该工程于1994年1月竣工,经观测。建筑物处于稳定状态。

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补强技术分析

4.1加大截面

该技术是在原有构件表面新作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网砂浆层,用以增大原构件的截面面积,达到提供结构承载能力的目的。其优点是工艺简单,适用面宽,可用于一般梁、板、柱、墙、基础、桥梁及路面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加大截面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必须解决好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整体工作问题或称共同工作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加固结构在受力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会出现拉、压、弯、剪等各种复杂应力,其中关键是剪力和拉力。新旧结构的结合面为受力的薄弱环节,一旦界面开裂,将导致新旧两部分过早分离而单独受力,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加固补强的效果。研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建立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改进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工艺做法,对推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4.1.1植筋技术在加大截面法中的应用

化学植筋,是我国工程界广泛应用的一种后锚固连接技术,它是在已有混凝土构件或构件上,以适当的孔径和深度钻孔,然后用化学胶粘剂一锚固较,将带肋钢筋或长螺杆植入混凝土中,以达到与原结构构件可靠连接的目的。化学植筋是利用化学胶粘剂的粘结力和锁键作用使植筋与混凝土牢固粘结,使作用在植筋上的力通过化学胶粘剂传递到已有的结构上。化学植筋工艺简单、锚固快捷、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补强、新旧构件连接、补埋钢筋、后埋钢构件等方面。

4.1.2植筋的设计与施工

植筋的材料:锚固较、锚筋、混凝土基材。植筋的四种破坏模式:在较大的边距和中距情况下的植筋周围混凝土锥体破坏;植筋与混凝土连接部位的粘结破坏;植筋拉断或者剪断;在较小的边距情况下植筋周围混凝土劈裂破坏。植筋的工艺作法:工艺流程:钻孔清孔注入植筋料插筋养护现场拔拉试验钻孔:孔位应按设计图要求准确布置,并依据原结构竣工图,注意避开原有钢筋。

4.2直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

4.2.1CFRp加固材料

FRp材料相具有抗拉强度高、自重小等优点,过去一直应用于运载火箭、宇宙飞船、飞机等航空航天设备。将FRp材料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是近年来的新举措。FRp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建筑钢材很接近,但抗拉强度却比钢材高很多,将这种材料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意味着,达到相同的总拉力,所需要的材料截面积及自重会大大小于钢材。通常所用的FRp材料指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等。碳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最高,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得最广。与碳纤维相关的加固产品市场最成熟,生产工艺也最完善。

4.2.2CFRp加固的特点

质量轻,不给加固结构带来多余负担。目前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碳纤维布,单位面积的质量(g/m)为300左右,其厚度在0.15mm左右。这样算来,相同体积的钢材与碳纤维布的质量的比值为3.9:l。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普通碳纤维布的弹性模量为2.3×105,与钢材相当,但极限抗拉强度为3500mpa,是普通钢筋HRB335屈服强度的10倍。抗腐蚀能力强,耐久性好。碳纤维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因而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及耐久性,解决了其他加固方法所遇到的化学腐蚀问题。使用面广,施工简单。碳纤维布质地柔软,可以任意剪裁,因而可以满足各种部位,各种几何尺寸的加固需求i粘贴碳纤维布不需要大型机械,占用施工场地小,没有湿作业,因而工效很高。当然FRp材料也有缺点,与普通高碳钢类似,碳纤维布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乎为直线,断裂为脆性,因而我们用于加固不能取用碳纤维布的极限抗拉强度,需要乘一个系数进行折减。剥离破坏的存在使得纤维布的强度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提高粘贴质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延缓剥离破坏的发生,但不能完全消除。剥离破坏产生时,碳纤维布的应力很低,一般只有极限应力的1/8,这就使得CFRp加固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纤维强度,是目前CFRp加固研究的重点。粘

钢和CFRp加固广泛的使用在梁板受弯加固中。它们都是使用结构胶将加固材料粘贴干构件表面,使加固材料与构件共同工作,从而提高构件的各方面性能。二者具有施工简单、快速,环境污染小,不影响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等优点。

结语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修复加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上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加固工程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混凝土加固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6

关键词结构胶;植筋;锚固长度;破坏形态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工程实践中,当梁柱墙等构件需要加固或新增时,经常使用植筋方法。由于砂浆锚固在强度及耐久性上存在很大问题,目前,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化学锚固。化学植筋的性能取决于钢筋、结构胶和混凝土三者的结合。现在可以采用了四种结构胶(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的JGn、瑞士喜利得(Hilti)公司的HY150、Re500以及清华大学化工系研制的QS-C)进行化学植筋[6],对植筋的静力拉拔性能、钢筋混凝土植筋柱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性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固长度达到15d时,各种结构胶植筋的拉拔试验呈延性破坏,承载力较高;而结构胶植筋混凝土柱在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上也与非植筋柱近似,具有较好的延性。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某商场改扩建工程原结构Ⅱ段(图1),建于20世纪90年代,地上8层,为板柱-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加条形基础。

图1办公楼Ⅱ段平面图

2.2使用化学植筋技术解决在加固改造中的问题

2.2.1高宽比

02《高规》则规定更加明确,它按最大适用高度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分为a级和B级,并分别规定了每种结构体系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最大高宽比。8度设防区,a级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度为30m,最大高宽比为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度为100m,最大高宽比为4。本办公楼Ⅱ段原结构高27.70m,高宽比为27.7/5.1=5.4,大于91《高规》规定的4,更大于02《高规》规定的3。在设计中,借助建筑上要在外立面增设一排壁柱的要求,通过梁板联接新旧结构,使新增部分与原结构连成整体,增大了结构的宽度,解决了高宽比的问题。改造后的主体结构高27.7m,宽8.3m,高宽比变为27.7/8.3=3.3,另外由于新增部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且原结构中有些原本没有墙的部位增设了剪力墙(如图1),因此改造后的结构更趋近于框架-剪力墙,可以认为基本满足要求。

新加构件钢筋在已有构件中的锚固采用了结构胶植筋、新旧钢筋焊接等方法。涉及结构胶植筋的联接做法主要是新旧底板的联接(图2)。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植入钢筋锚固长度Lm取法如下:当钢筋直径d≤12mm时,Lm=15d;当d>12mm时,Lm=20d。

图2新旧底板联接

2.2.2最大剪力墙间距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横向剪力墙最大间距,79《高规》规定,“不宜超过建筑物宽度的4倍”;91《高规》规定,在8度设防区,剪力墙间距不能超过3B和40m中的较小值(B为楼面宽度);02《高规》与91《高规》对此规定相同。另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已明确提出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并规定8度设防区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2。

本办公楼原结构剪力墙最大间距为3×6.9=20.7m,楼面宽度5.1m,由此看出它满足79《高规》,不满足02《高规》(20.7/5.1=4.1>3),也就更不满足01《抗震规范》的要求了。

设计中采用了增设剪力墙的办法,使改造后的剪力墙间距满足新规范要求。新增剪力墙位置见图1。改造后剪力墙间距符合要求,S=6.9m

由于原来是板柱结构,因此增设剪力墙主要涉及新墙与旧柱的联接、新墙穿过旧楼板等。在新墙与旧柱的联接当中,把钢筋植入旧柱,该筋直径、间距均与新墙水平筋相同,并与新墙筋焊接,焊接长度为25d,植筋锚固长度同3.2.1中Lm。

2.2.3柱轴压比

79《高规》未规定轴压比的限值;91《高规》规定,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值为0.7;而02《高规》规定,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柱轴压比限值为0.75。

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一级,由计算结果可知,办公楼部分柱普遍超过此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外包混凝土增大柱截面来达到减小轴压比使之满足轴压比限值的目的,具体做法如图5所示,柱每侧外包100mm厚混凝土,纵筋穿过楼板并植入基础底板,旧混凝土界面凿毛处理,每侧植入钢筋拉结锚固。

3、化学植筋的施工工艺

3.1材料准备及钢筋表面处理

按照化学植筋加固设计要求和技术参数,确定植入钢筋的直径和下料长度。植筋之前,钢筋表面要进行除锈处理,并用丙酮擦拭油污、粉尘等污物,然后将其置于清洁处待用。

3.2钻孔和清孔

孔径的位置、深度及孔径应按照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并且钻孔前应采用探测仪确定混凝土中钢筋的位置,尽量不损伤原结构的钢筋。钻孔时采用振动较小的钻机。成孔后用硬毛刷清理孔壁,再用吹气筒吹出粉尘,最后用脱脂棉粘少量丙酮擦净孔壁。孔壁的清洁与否对于是否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粘结强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3.3配胶、注胶及植筋

目前一般采用的结构胶均为双组分结构胶,配制方法和比例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严格执行。将配制好的结构胶通过专用注胶枪注入植筋孔内。注胶时必须从孔底逐步向孔口填胶,以保证孔内无空气,注胶饱满。钢筋插入时要向同一方向一边旋转一边插入,以保证结构胶与钢筋充分接触,无残留多余气泡。待结构胶与钢筋和混凝土孔壁充分粘结后,再将孔口溢出的胶刮净,用软木塞封堵孔口,以防止漏胶。

3.4固化养护、质量验收

固化养护阶段应对植入钢筋进行临时性的固定,并防止对钢筋有任何的扰动。养护时间视结构胶种类、环境温度等具体因素而定。施工完毕应进行质量检测及验收,检测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及抽样拉拔试验。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小结

目前,化学植筋技术的研究工作也还不是很完善,尚需进一步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1)植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尚无系统、详细的试验结论。考虑到目前我国加固改造工程迅速发展的现状,应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2)结构胶的耐高温、老化、抗紫外线等性能尚需检验。

(3)结构胶种类、现场的施工水平等因素都对化学植筋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有关部门应逐步制定相应的规范、规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

参考文献

[1]michaelmcVay,Ronalda.Cook,KailashKrishnamurthy.pulloutSimulationofpostinstalledChemicallyBondedanchors.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2006;9(122)

[2]Ronalda.Cook,JacobKunz,wernerFuchs,andRobertC.Konz.BehaviorandDesignofSingleadhesiveanchorsUndertensileLoadinUncrackedConcrete.aCiStructuralJournal,no.95Jan-Feb2010

[3]熊学玉,许立新,胡家智.化学植筋的拉拔试验研究.建筑技术,2000;6(31)

[4]司伟建,周新刚,黄金枝,李春祥.混凝土结构植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01;3(31)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7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植筋技术;原理;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植筋技术以其优良的性能与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功能是对钢筋结构起到一个锚固作用,以达到结构整体稳定的目的,本文对其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植筋技术的工艺原理和特点

(一)植筋技术的工艺原理

植筋技术是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在建筑结构上进行钻孔施工,然后注入高强、高效植筋胶,有效地将钢筋锚固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上的一种施工技术。其主要工艺流程有:钻孔、注胶、植筋等。

(二)植筋技术的特点

植筋技术的研发目前已成为我国现代建筑建设中极具活力的加固改造技术之一。与建筑结构中繁多的加固技术相比,植筋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1)植筋技术设计灵活,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施工时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例如结构受力特征,在钢筋混凝土的相应位置设计钢筋的数量及相应的规格;2)由于植筋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因此可靠性强。在连接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其他结构时,必须预留预埋件。然而预埋件的位置比较难以调整,当调整了结构功能之后,就无法改变预埋件的位置了,相比之下植筋技术具有灵活性,且其可靠度较高;3)植筋技术采用一般的脚手架即可施工,操作简单,施工速度也可以有效地提高;4)相比其他加固方法,植筋技术的工艺简单,工期较短;5)承载力大,几乎不影响原结构;6)植筋技术可用于顶部、垂直以及水平装置。最后,采用植筋技术施工对环境影响非常小。

二、植筋技术的应用及方法

(一)植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垂直连接

植筋技术的垂直连接可以精确定位,不用采取复杂的加固措施,而且施工方便。因此,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广泛地应用植筋技术:新增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及其他结构柱加固,桩顶承台处理,公路、桥梁等。

2.结构性连接

所谓结构性连接是指如楼梯、墙板、检修孔等,这些情况下可采用植筋技术精确定位。植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复杂的细部连接,施工的过程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

3.大型结构的修复

在大型结构的修复工程中采用植筋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混凝土的拆除量,从而避免大量的加固性焊接以及类似的连接项目。例如结构改造、修复桥梁挡墙、修复混凝土等工程都可以应用植筋技术。

4.悬臂结构的连接

像阳台和楼梯平台等通过悬臂式连接的结构可以采用植筋技术。这样建筑的位移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而且钢筋外露部分比较短,有效地避免了腐蚀,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5.混凝土覆盖

根据植筋技术钻孔小、愈合快的特点,植筋混凝土覆盖也经常用于修复桥面和粘合混合界面以及横梁或者板面结构的改进。

6.连接墙与横梁

植筋支模钻孔小,便于固定与拆除。因此在结构延伸或者建筑接缝时采用植筋技术十分便捷。

7.连接墙和柱子

8.现浇板之间的连接

(二)植筋方法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详细了解植筋施工图,针对植筋工艺的相关原理来确定具体的工艺流程。下面我们来简介下植筋的基本方法:

1.定位

清理需要植筋的建筑结构的构件表层,如果该结构构件的钢筋密度较高,施工人员应首先清除混凝土的保护层,这种做法有利于钻孔,做完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植筋施工图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定位放线,从而来确定准备的钻孔位置。

2.钻孔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电锤和钻头是重中之重。在选择的时候我们要充分了解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以及即将要种植的钢筋的直径。选好之后将电锤上的深度标杆装好,按照图纸在规定的钻孔位置上钻孔。与此同时,钻孔方向和深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做,钻孔的过程应避免将电锤在钻孔的方向上反复多次的拔出或者锤击,因为这样会大大降低钻孔内部的粗糙度,并影响孔径的精度,严重时会震松孔内壁的骨料。除了技术方面,在钻孔时,也要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施工人员受伤或者设备损耗。施工人员在钻孔及清孔的时候应当配戴专业的眼镜以防碎屑粉尘等伤害眼睛。

3.清孔

清孔必须彻底清干净,在清孔的时候先用刷子清除孔周边的粉尘和碎屑,针对孔内壁的碎屑可以先用硬毛刷来刷,然后使用真空吸尘器或着吹气泵将孔内剩余的碎屑清干净。

4.注胶

首先要把植筋胶装入专用的注射器,然后尽量将注射头伸入钻孔的最底部,因为注胶必须确保完全填充钻孔的底部之后,再一边注一边退,在这个过程中要拿稳注射器,均匀注射,切忌忽大忽小。要尽量保证在钢筋植入后,植筋胶是完全将孔洞填充密实,并溢至孔的平口。

5.植筋

将钢筋插入孔洞底部的过程一定要正反旋转,在保证植筋深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植筋胶完全将孔洞填充。插好钢筋后,马上调整以保证钢筋始终居于植筋胶的正中央。调整好之后,在等待植筋胶完全固化的期间,要做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不要碰撞钢筋,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筋胶的粘结和加固作用。植筋时所使用的钢筋应当是无锈的,倘若钢筋生锈,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除锈处理,使其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之后才能使用。

6.检测

当植筋胶完成固化之后,为了确定其抗拉力应做拉拔检测。通常采用穿心式千斤顶来进行拉拔检测。现场我们通常采用非破损检测来检验植筋的抗拉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植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一)质量要求

1.人员:植筋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考取上岗证书。

2.设备:主要配备有专业的电锤、真空吸尘器(或吹气泵)、专用植筋胶注射器及延长管、拉拔仪等。

3.材料:钢筋和植筋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以及详细的各项技术指标,在使用前还应进行二次检验,按规定取样,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结构构件混凝土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4.作业环境:在进行注胶和植筋时,混凝土的表面必须牢固可靠,同时保证孔洞内外表面的干燥清洁,杜绝粉尘、油污、湿润等现象出现。

(二)质量评定

1.由于目前国内暂无植筋技术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因此主要由设计人员来制定相应的植筋技术的质量评定方案,有时也可以由施工或者监理等单位来协商制定。

2.现场检测抽样,通常采用随机抽样法。如果要进行批质量评定时,植筋抽样率要求大于30%。批质量合格的判定要由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单位协商确定。如果需采用其他抽样检测和批质量评定方法时,也应该由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单位来协商确定,并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来执行。

(三)特点分析

植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剔凿、焊接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工期短:采用植筋技术进行施工速度快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2.效率高:植筋技术的主要工艺都是采用电动工具来进行的,这样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破坏小:采用钢筋技术施工通常是按照植筋点种植,不会对植筋点周围的混凝土造成破坏,这样也会降低对原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四、结语

植筋技术施工方便,工期短,质量也比较容易得到保障,因此,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当然,在植筋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中各工序之间的正确性和施工精度,以此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督文.浅谈植筋锚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1,(5).

[2]司伟建,周新刚,黄金枝等.混凝土结构植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J].建筑结构,2001,(3).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8

关键词:教学楼,抗震加固,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中学教学办公楼建于1982年,于1993年进行过增层改造。结构为地上2层砖混结构,毛石基础且无地圈梁由于年久失修,外墙面装饰层已局部脱落。该工程按当时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加固后应符合现行的抗震规范要求。

2现场检测

2.1外观检查(裂缝、损伤、尺寸、倾斜)

根据对教学楼损伤情况的调查,检测发现:

①房屋无明显倾斜和裂缝;

②屋盖为预制板,外加坡屋顶;

③楼梯为外置。

2.2材料强度检测

①混凝土强度推定值:27.2mpa;

②砌体强度推定值:mU7.5;

③砂浆强度推定值:一层、二层均为1.2mpa。

2.3抗震构造检测

①构造柱布置:房屋四角,部分纵横墙交接处有构造柱;

②圈梁布置:无圈梁;

③楼板:一层楼板为预制板,二层预制板外加坡屋顶。

3抗震设计计算

在地震作用下,房屋的破坏情况随结构类型和抗震构造措施的不同而不同。破坏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结构和构件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二是由于构件连接不牢引起的破坏。对C类砖混结构的楼房采用pKpm软件进行抗震验算。

3.1标准层计算结构(见下表)

3.2结构计算总结果(见下表)

4抗震鉴定结论

①场地、地基基础满足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②砌筑砂浆强度、承重墙局部尺寸、楼梯间布置、圈梁,构造柱构造、顶层横墙及外墙构造、墙体拉结等构造措施不满足《标准》要求;③墙体抗震验算承载力、墙体高厚比验算均满足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的要求;④局部梁端受压承载力、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该砌体抗震验算评定为满足鉴定要求;该砌体整体抗震性能评定为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5维修加固建议

5.1建筑结构加固原则

①全面了解原有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体系,必须先鉴定后加固,避免在加固工程中留下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

②结构方案应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③减少对原有结构的损伤,尽量利用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对墙体,特别是楼梯间墙体采取钢筋网片砂浆面层法加固;对毛石基础采取植筋浇混凝土加固。

6加固施工

6.1施工工艺流程

外墙基础开挖墙体砖凿除墙面水泥砂浆修补墙面钻空、墙面清洗水泥砂浆抹面绑扎钢筋网和穿墙筋粉刷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浇水养护。

6.2墙面钢筋网片水泥砂浆面层

水泥砂浆面层采用m10、厚30mm,钢筋网片为Φ4@100×100,双面加固、网片插入基础100mm。①原墙面清底,去除原有粉刷层,对原有墙面损坏进行必要的拆除修补;②钻孔安装穿墙筋,穿墙筋按Φ8@400×400先划线标出位置,用电钻打孔;③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将原墙面刷洗干净,并在砌体加固面刷素水泥砂浆;④铺设钢筋网片并安设穿墙筋,穿墙筋孔嵌塞环氧树脂砂浆,铺设钢筋要求竖向钢筋应靠近原墙面,钢筋网应用钢筋头或砂浆垫块预先垫出钢筋网与墙面间的间隔层,要求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钢筋网与墙面空隙不小于5mm;⑤浇水湿润墙面,并清除泛渣杂物;⑥逐层抹水泥砂浆,每层厚度不大15mm;⑦硬结后进行养护;⑧在墙面进行装饰施工。

6.3毛石基础的植筋加固(含±0.000以下砖基础)

因结构基础为毛石基础,埋深较浅且无地圈梁,基础的整体性较差。加固过后结构荷载加大,需对毛石基础进行加固,以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承载力。

6.3.1加固方案设计

采用植筋锚固技术,基础双面包250mm厚C25细石混凝土,高与原±0.000齐平并延长度方向内置4Φ10通长筋与置筋Φ14连接,加固体平面布置及植筋孔位置见图2。考虑到安全问题,加固混凝土墙体采用单面施工,每段施工水平长度不应超过2m,挖深至基础底板上皮标高,将杂物、毛石砌体砂浆疏松处清理干净,地圈梁、基础底板上皮凿成毛面,清水冲刷干净,为植筋及浇筑混凝土做准备。

6.3.2植筋施工方法

①定孔位。首先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确定植筋区域,定出植筋的位置。②钻孔。钻孔设备可选用电锤。钻孔直径与深度与钢筋直径有关,经理论计算和现场实验确定为钢筋直径14mm,钻孔直径16mm,钻孔深度150mm。钻孔后需用钢筋棍探测钻孔深度是否符合深度要求。经各方检测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③清孔。清孔时先用毛刷将孔壁粉尘刷净,再用风机将孔内粉尘彻底吹出,所使用风机前端接软管,伸入到洞底部将粉尘吹出。确保孔内清理干净,孔内不应有积水,④钢筋处理。将需植入孔内的钢筋表面油污、锈斑除去,并打磨出原有金属的光泽。⑤调胶。将GGm型钢筋锚固料倒入搅拌容器内,按照1kg加水200ml搅拌均匀。⑥注胶及植筋。用手将搅拌好的GGm型钢筋锚固料搓成条塞入孔内(粗细与孔径大小相当),并将孔内完全充满。将处理好的钢筋锚固端完全打入孔内,并达到标记处,至此完成钢筋植筋施工。⑦浇筑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厚度250mm,高度与原±0.000齐平,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时拆模板,然后再施工另一侧。

7结语

地震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于抗震能力不足的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抗震加固对于减轻地震时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非常重要的。抗震加固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在现实中尽管投人了相当部分的费用来建造和装修建筑物,但对已有的建筑物缺乏必要的加固措施,因此需重视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的加固。该教学楼通过加固后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工程投入使用已经二年,经观测,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JGJ116-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03S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5]周炳章.砌体房屋抗震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6]黄兴棣.建筑物加固与增层改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9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也是逐渐加快,但是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总体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比较稳定的市场秩序,人们的业务活动也没有相应的行为准则来进行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加固改造多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所、大型设计院,没有形成规模性的生产产业。

我国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一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现场鉴定、设计施工以及整体验收阶段,现场鉴定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建筑物的工作性能等做出鉴定,在作鉴定报告时主要包括需要加固的范围、类型以及建筑物的构造等重点内容。在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进行设计时,需要明确标出加固所用材料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案等。在进行加固施工时需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选取更加具有专业性能的工程施工队伍。目前我国在对具体建筑物进行加固时,仍然以经验为主,加固技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时,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行为规范等。

2、加固的目的意义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经过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按危房鉴定标准被评为c级或d级的,必须补强加固处理。补强加固的目的主要是:l)提高结构、构件的强度;3)提高结构、构件的刚度;2)提高结构、构件的稳定性;4)提高结构、构件的耐久性。由于结构、构件的损坏程度不同,补强加固的要求和目的也不尽相同,应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加固方法,采取不同的补强加固处理。

3、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方法

3.1喷射混凝土技术加固法

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也有所进展。喷射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其具体方法是把施工材料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传递应力,并且其具有很好的填补裂缝的作用,可以通过对裂缝的修补来增加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和整体强度。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水泥、砂浆和外加剂等材料的合理比例,然后将这些材料混合搅拌成均匀液体,利用喷灌技术喷射到需要加固的建筑结构的外表面。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在喷射技术的作用下,混合液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硬化,而且其耐久性好,维持时间长,强度高,能够达到很好的建筑结构加固效果。

3.2使用粘钢加固技术

利用粘钢技术在受弯结构的外表面进行加固的具体操作就是在构件承载力不足部位的外表面粘贴钢板,以此来使得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客观来说,粘钢加固法存在不足之处,例如,若粘钢工作完成之后出现空鼓问题,则比较难以补救,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但粘钢加固技术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例如,操作简便、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湿作业极少、几乎不影响建筑结构的原有外观、几乎不妨碍正常的生产生活等。实际的加固效果主要受材料质量、胶粘工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的规范性等的影响。随着加固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粘钢加固技术逐渐获得大范围的应用。应该注意的是,此方法通常适用于在湿度正常的环境中承受静力作用的受弯或受拉建筑结构的加固。

3.3增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我国常见的传统加固方式之一,具体做法是在构件的外部涂抹混凝土,对构件达到包裹效果,从而使构件截面的面积得以增大,同时也使构件的配筋量增多,使构件的承载力增大。加大截面法操作技术相对简单,适应范围广泛,对于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都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应该处理好原截面和新包裹层的受力问题,保持新旧两个截面的紧密贴合。

4、与加固改造技术配套使用的技术

4.1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通过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的处理,混凝土便增加了防潮、防水和防裂等功能,此技术采用的方法通常有聚合物灌浆、柔性密封剂充填、涂膜等。

4.2植筋技术

植筋全称为化学法植筋,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常见的一种连接技术。化学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上钻孔,再把高强植筋胶注入其中,然后将型材或者钢筋插入,胶固化之后基材和钢筋就会粘接成为一个整体。植筋时的钢筋必须达到除锈的规范,还应除净其表面的油渍等杂物,植筋完成之后,便不能在所植钢筋上直接进行焊接操作。如今,植筋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中。

4.3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混凝土表面基材会由于风化腐蚀作用而导致其表面粗糙、出现大量小孔、强度降低,还可能受到杂物的污染。如果没有进行处理就涂装涂膜,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要想避免出现附着不好、起泡、龟裂、泛白、脱层等问题,延长涂层的使用期限,就得把基材的含水率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规范的进行表面处理。2.4裂缝修补技术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裂缝宽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一些有害气体会逐渐侵入,锈蚀钢筋,严重降低了结构的使用耐力和承载力度,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对裂缝进行修补处理,能够加固构件,确保结构的安全耐用。4.5托换技术

使用托换技术的目的是使原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提高,或者补救因基础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而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和开裂。此项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花费的时间少、成本较低,并且几乎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大多应用于加固改造成型的混凝土建筑结构之中。不过托换法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只有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且能够熟练操作的施工人员才能保证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5、新型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

5.1、SRap加固技术

加固目的提高或恢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加固方式是利用ap树脂砂浆和SR增强材料,用预应力的概念对桥梁实施加固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高强SR加固材料的强度,SRap加固方法导入了预应力的概念,通过膨胀螺栓锚固于结构两端,软钢丝的两端用螺旋扣环固定于膨胀螺栓上,通过把丝扣反向的螺旋扣环旋紧施加预应力。SRap加固技术可以应用于桥梁、隧道、渡水槽、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方面的加固改造过程中。

5.2、消能减震加固技术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地震时,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致使房屋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耗能减震加固技术的主要思想是把结构物中的支撑、剪力墙等构件设计成耗能部件或在结构物的节点或连接处装设阻尼器,在风载或小震作用下,耗能杆件和阻尼器处于弹性状态,当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耗能杆件或阻尼器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结构产生较大阻尼,耗散大量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进入明显非弹性状态,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在强震中的大幅度的损坏。

5.3、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包括碳纤维布加固和碳纤维板加固两种。碳纤维与传统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钢混凝土补强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施工简便,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施工质量易保证,基本不增加结构尺寸及自重,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等特点。另外,采用该工法,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固成本。因此,碳素纤维作为划时代的补强材料,而备受青睐和关注。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篇10

关键词:植筋技术;总结;探讨;分析;漯驻高速公路;桥梁加宽;存在问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植筋技术原理及特点的分析

1在上述工作模块中,植筋是普遍存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进行钢筋的种植,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及其扩建的需要。在建筑物上进行钻孔从而进行钢筋的插入,在利用专用的胶水进行灌缝,这样就保证了钢筋的锚固性。从而保证钢筋及其建筑物的合二为一。这种工作方法具备良好的实用性。更有利于进行混凝土结构的优化,保证其锚固及其联接模块的控制。在该应用模块中,进行普通钢筋的植入也是必要的,当然无论是哪种部位的融合,进行高强度的专用胶的应用都是必要的,从而保证基材的牢固的粘结性及其控制,保证其能够进行组织的拉应力及其剪应力的控制,满足结构的加固需要。

在当下植筋工作模块中,进行工艺简单性的控制是必要的,从而保证锚固的快捷性,更有利于提升其整体安全性。为了确保该模块的开展,进行施工作业面积的控制是必然的,这样也方便了其他工序施工模块的开展,更有利于进行结构的损伤控制,保证施工周期的控制及其优化,进行粘结强度的提升,方便整体施工模块的开展,让各种混凝土结构形式更加的稳定性。这需要应用一些特殊的锚固胶,比如常见的环氧基锚固胶,进行其性能指标的提升。锚固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的规定,如是用其它品种的锚固胶,植筋用锚固胶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规定。对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外,现场施工中不得随意添加掺料。

2在植筋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的需要,进行螺纹钢的应用是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的控制,保证其表面的洁净性,进行锈蚀环节、油渍环节等的控制,也要进行足够的钢筋长度的控制,从而有利于植筋模块的检测及其搭接环节的优化。这就需要进行钢筋性能的规范性的控制,保证表面铁锈的控制。植筋所用的钢筋必须选用螺纹钢,并保证表面洁净,无严重锈蚀、油渍。钢筋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植筋、检测及搭接。一般不超过2m为宜(以设计为准)。钢筋性能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在植筋前要清除表面的铁锈。

二、植筋技术施工方案的优化

1为了提升植筋的技术水平,进行施工方案的控制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植筋工艺流程的优化,保证植筋的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按照实际的要求,进行工作平台的搭设,更有利于进行施工准备检查工作的开展,保证其混凝土表面的完好性,保证其综合效益的提升,这需要进行混凝土位置的详细定位,从而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按设计要求定位布孔,用钢筋探测仪检查植筋部位的原混凝土位置,以确定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8mm左右,钻头始终与被钻体母体保持垂直,植入深度一般为10D(D为钢筋直径)。注意钻孔位置应避开结构内钢筋,尤其是受力主筋。为避免对砼工作面产生过大震动。

在植筋作业中,清孔模块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钻孔的植筋质量的分析,进行孔隙内部的杂物的情理,这需要进行孔壁的清刷,进行压缩空气的应用,保证孔内灰尘的吹出,保证孔壁的洁净性。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钢丝刷除锈,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若钢筋锈蚀严重,要用稀盐酸浸泡除锈10~15分钟,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后擦干方可使用。

2在锚固胶选择过程中,进行植筋专用胶水的选择是必要的,要确保产品的合格性,要从孔底进行注胶,要保证注胶过程中的顺序合理性。比如先要进行钢筋的插入控制,保证其表面的粘结剂的控制及其优化,更有利于进行孔内空气的排除,保证钢筋的荷载模块的优化。从而保证粘结剂的定期清除。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植筋施工完毕后注意保护,24小时之内严禁有任何扰动,以保证结构胶的正常固化。养护期过后,要对所用植筋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及植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方法是:制作与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结构相同强调等级的混凝土试件,按植筋步骤,植入3组钢筋,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试验。

三、植筋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的分析

1在当下工作模块中,进行锚固的清孔工作的控制是必要的,从而保证孔内的清洁性,更有利于进行粘结强度的提升,更有利于进行锚固质量的提升,这需要做好清孔时候的准备工作,保证孔壁灰尘的及时处理。插筋时应慢慢地旋转插入,插入钢筋时要注意向一个方向旋转,且要边旋转边插入不宜一次插入,以使胶体与钢筋充分粘结。种植较大直径的钢筋时,可用铁锤敲击外露钢筋端部,以确保钢筋完全插入。

2在植筋模块中,运用先进手段进行桥梁各部位的加宽是必要的,从而满足拼接工作的需要,保证开凿挖洞模块的开展,满足植筋部位的钻孔需要。利用化学锚固剂作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合剂就能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良好粘接,从而减轻对原有结构构件的损伤,也减少了加宽改造工程的工程量。

通过对钢筋的受拉荷载力的控制,更有利于进行粘结资料的自身锚固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了锚杆及其基材的有效锚固,保证其机械咬合力的提升。植入的钢筋就具有很强的抗拔力并基本没有滑移,从而保证了锚固强度和持久的耐力强度,目前植筋技术正被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认可。

结语

通过对植筋方案的优化,更有利于保证新老桥钢筋工作模块的控制,更有利于满足现阶段交通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改利,孙矿华.安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老桥加宽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