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教启蒙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8:35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1

一、游戏与幼儿数学教育

建构学说源于皮亚杰认识论。近年来随着人类认识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得到了深入具体的探讨,日渐形成了数学意义下的建构学说。那么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呢?它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联系生活实际原则。幼儿的一切学习过程均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得到。大班幼儿的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在游戏中建构数学教育,那么游戏情节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如请幼儿按所穿鞋的种类(皮鞋、运动鞋、布鞋)排队,按照鞋号大小进行排序、计数的训练;在“模拟招待客人”中使幼儿在摆放茶具、点心的过程中积累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

二是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大班幼儿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由于各个幼儿所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所得智力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我们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的时候必须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并针对幼儿不同表现施以适当的教育。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三是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两点:第一,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了幼儿是学习过程中发展的主人。第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而玩具是游戏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数学教育课堂的操作教具。因此在游戏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就必须对玩具的设置加以重视。玩具应能多方面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及创造力,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吸引力并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大班幼儿的玩具应更多的满足于幼儿的智力,体力积极活动的要求,能表现出细节特征,能引起幼儿快乐和喜悦的情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二、生活与幼儿数学教育

1、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们学习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和描述周围世界的过程。数学是抽象的。例如,1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一棵树、一朵花。数学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当它与客观事物结合,便有了全新的含义。在孩子眼中,以往他们看到的树、房子、汽车等具体的事物,一旦建立了数学的概念,就可能变成2棵树、3栋房子、4辆汽车,习以为常的事物就突然具有了新的含义了,他们也得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和描述周围世界。数学融入了他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了他人观察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幼儿以这种观察――发现的方式感受着数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2、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如,积木游戏包括空间关系。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在游戏体验中能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玩沙玩水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幼儿通过用各种形状的容器盛装沙和水,感知容量守恒。沙子和水混合后还可垒成多种立体模型,使幼儿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在各种角色游戏中,更有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如在商店的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店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运算。其他如抢椅子游戏、也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知识。在游戏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

3、欣赏数学故事、数学儿歌。为了丰富数学活动的形式,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了许多生活化的蕴藏着各种数学关系的数学故事、数学儿歌、数学游戏,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通过欣赏数学故事《骄傲的“0”》、《快乐的明天》,让幼儿了解9与10的关系,正确理解时间概念;通过欣赏《猪八戒分西瓜》可了解等分;通过欣赏数学儿歌《数数歌》、《拍手歌》来学习1-10的数数,此外还有《开汽车》、《一只青蛙》等朗朗上口的数学儿歌均蕴含着不同的数学知识。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2

关键词:  幼儿,性启蒙教育

当今社会环境是开放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传播有关性的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样,传播有关性的内容也堪称丰富。而3-6岁幼儿已经进入性蕾期,幼儿需要掌握一些性知识和技能,对幼儿实施早期性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1、3-6岁幼儿性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需要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无论是电视剧中的一些亲密的镜头还是各种网站上对性行为或是性知识的文字和视频,对于儿童来说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然而面对这样的开放环境,儿童所接受的性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儿童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近年来,出现的性侵、猥亵儿童以及性早熟等问题屡见报端,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成为了社会的“被迫需要”,幼儿需要掌握一些性知识和技能,如性别角色、性别侵害、生殖器官等的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为此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提早的性教育,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行为的理念,为日后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并对网络中的多样的有关性的信息具有一定辨别和筛选的能力。

其次,高速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3-6的幼儿已经具有萌发性别意识、产生性好奇、性骄傲、性别认同等特点,如幼儿可能会向教师或者家长提问,为什么女生没有小鸡鸡?为什么只有男生才会站着小便,而女生要蹲着?男孩子也会时常说:“长大之后我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男子汉”,女生则会说:“我想像白雪公主一样漂亮”。这些现象都说明,幼儿已经进入了性蕾期。因此,家长和教师对于幼儿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特殊”问题、“特殊”行为表示理解并耐心地引导。上述情形说明3-6岁幼儿自身就存在着性认知的需求,不仅如此,在幼儿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可以保障幼儿健康的性心理,可以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以防幼儿日后出现性别混乱、恋童癖、同性恋等问题。

2、幼儿性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实习、见习以及课题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观察、对幼儿教师及家长的访谈以及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中,笔者认为在幼儿性启蒙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2.1、性启蒙教育实施的路径单一

据笔者与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幼儿教师及家长仅仅只通过绘本来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对游戏、手工等其他路径的探索,导致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的效果不佳,也不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

2.2、性启蒙教育目标不全面

据笔者调查,多数幼儿教师及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的实施目标是让幼儿知道男生与女生的不同,并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这说明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性启蒙教育实施的目标确定较为笼统,目标理解与掌握并不全面,需要极大加强幼儿教师对性知识的学习。

2.3、对性启蒙教育活动内容的认知不明确

据笔者与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访谈和与幼儿沟通交流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及家长对性启蒙教育概念界定并不清晰。表现为只是知道性启蒙教育,但是对性启蒙教育的理解并不全面,对性启蒙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对性启蒙教育活动内容认知不明确。

3、实施幼儿性启蒙教育的有效策略

基于幼儿性启蒙教育现存的种种问题,笔者从幼儿园、家长、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不同策略。

3.1、幼儿园性启蒙教育的实施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充分利用隐性教育的作用,设计主题环创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环创设计是每个幼儿教师都会接触到的一项教学工作,也是幼儿在幼儿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环境,环创设计总是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潜移默化地会受教室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关于性知识的环创,例如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将性教育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也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并且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思考。

其次,制作手工,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学习性知识。教师可以将男生女生的某些生殖器官或者是身体上的某些私密部位用手工的方式制作出来,教孩子认识,告诉他们这是属于自己的私密部位,不可以让别人随意触碰。因此,笔者认为只要一线幼儿教师在这个层面多加思考,定能促进性启蒙教育的效果。

再次,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安排性启蒙教育的课程。除了间接的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直接的教学方式进行性启蒙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音像等多媒体的作用,如观看动画片《小威向前冲》或者讲故事等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知识的讲解。这种显性的教学方式会使性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也有利于幼儿系统的学习关于性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设计游戏,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这一方式十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有关性启蒙教育的游戏,如假扮医生检查、扮新郎新娘、过家家、吵架扭打等这类游戏都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获得性知识和性技能。

最后,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绘本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性知识通过图画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一种良好的载体。绘本色彩鲜明,趣味性极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绘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用各种各样幼儿喜欢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性知识的传授。

3.2、家庭性启蒙教育的实施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和家长在幼儿的性启蒙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重视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仅仅依赖幼儿园一方的力量难以达成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家长应该自觉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并且家长应该积极地查阅和了解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方法,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关于性方面问题,家长能够很好地解答,而不是对幼儿的这类问题选择忽视,或者认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是不当的对幼儿严厉斥责。

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性教育理念,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家长应该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转化几千年来谈“性”色变的观念,适应社会的变化。家长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正确的性教育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导。家长还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3.3、社会性启蒙教育的实施

社会和社区是人类生活在其中的重要环境,在幼儿性启蒙教育中也不能忽视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大力宣传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必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家长和幼儿园是否重视性启蒙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传播。因此,社会应该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宣传渠道,让大众破除几千年来中国纲常伦理和封建文化的影响,了解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文化。

其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除了增加幼儿的性知识,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之外,完善相关性侵害的法律法规也很重要,要加大对性侵害不法分子的整治;同时也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防止不法分子找到法律的漏洞,肆无忌惮。只有在完善相关性侵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对幼儿性知识和性技能,这样才可以使性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益。

综上所述,只有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对幼儿的性启蒙教育越加重视,就越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越有利于幼儿素质的提高。本研究基于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法和调查法的研究探析了当前我国幼儿性启蒙教育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幼儿实施性启蒙教育的策略,以期对当前幼儿性启蒙教育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芳芳幼儿性教育实施策略浅谈[J].发展2019(08):96

[2]任雪敏,谢宇飞,刘艺敏,等绘本在幼儿性教育中的应用及分析[J]科技风,2020(05):223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3

一、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幼儿体育启蒙的教育,即是在发展处于幼儿期时,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人处在幼儿期时,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决定,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爱好。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记忆相对较高,有利于进行启蒙教育。

2.意义:在幼儿期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出生与生俱来有着八大智慧,第一语言智慧,第二逻辑智慧,第三音乐智慧,第四肢体智慧,第五自然观察智慧,第六视觉空间智慧,第七自我评价智慧,第八人际交往智慧。而在国际社会的调查中显示中国只重视人的语言智慧和逻辑智慧,却忽视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并出现一些不良的教育现象。体育启蒙教育却有特殊的教育特征、意义、原则,以其特有的方式,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的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智力、体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基础。

1.以发展体育为目的的启蒙教育途径。如学习体育各专项技术、训练指导提高成绩、发掘人身体潜能等的训练教育。人处在幼儿期,对其进行体育各专项技术的启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牛剑锋、白杨、范晔、张尚武等体育明星就是在特定的一所体育幼儿园里接受体育启蒙教育,最终走上冠军领奖台。

2.以育人为目的的启蒙教育途径。幼儿体育启蒙的教育,即是在人发展处于幼儿期时,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决定,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爱好。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记忆相对较高,可运用体育手段启发幼儿智力、思维、想象、创造等智慧,,发展幼儿交往、生存、运动等能力,锻炼健康的体格,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全面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三、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方法

在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如若采用不当,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甚至影响幼儿的成长。《纲要》和《指南》明确幼儿在各个时期的关键点,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符合以上要求,且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下面介绍几种教育方法:

1.情境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情境、诱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完成任务、掌握其学习内容,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再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启发幼儿的语言智慧、自然观察智慧、逻辑智慧、人际交往智慧等。研究表明:在体育活动中,人的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有利于学习。在这样的场景中学习效果显著,有利于幼儿教育,例如:在体育活动《小小旅行家》中,通过场景布置,激发孩子探险的欲望,孩子们模仿探险家们,去探险。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可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能有效的启发幼儿肢体智慧、视觉空间智慧、人际交往智慧、自我评价智慧等,如:老鹰抓小鸡、数字游戏、抓鱼儿等等。

3.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完成比赛,或新的游戏规则,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启发幼儿语言智慧、肢体智慧、人际交往智慧、逻辑智慧、自我评价智慧等,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训练法:即在老师的指导、控制、帮助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生存能力的训练等,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穿龙门等。

 

5.诱导法:即老师设置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幼儿思维、想象等,逐步引导回答解决问题,或者是和幼儿一起活动,在活动中给出一个简单的动作、小游戏等,使其独立思考,想办法完成,或在提示下能快活游戏。如扑蝴蝶游戏:把幼儿带到规定位置,给他已经做好的网,引导他去扑蝴蝶,要求自己想办法扑捉,大人只提供工具,方法自己想,让他自由活动,任意追赶,想法扑到蝴蝶。或是将扑到的蝴蝶装到可视瓶中,大人引导数数,例如1只加一只等于几只?三只减一只等于几只?等等的问题,启发幼儿自然观察智慧、视觉空间智慧、逻辑思维能力。

   6.感召法:即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体育明星成才故事回放讲述、教师的行为及语言魅力、教学中优美的姿态等,用以感染召唤其积极参与互动,学习思考效仿,引导幼儿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在采用此方法时,首先要注意教育者行为表现和教育内容的选取。其次要注意幼儿的行为动向及心理动态,避免向扭曲方向发展,影响幼儿成长,最后这种教育方法是个长期的过程,对教育者素质要求较高,并且具备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4

 

关键词:蒙学 书学 幼儿园 书法教育 比较 

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学前教育,一直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无论是教学园所的分布、教学师资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材教法的确定等,较之基础教育相去甚远。而当前,书法教育被排挤在主流教育之外,书法启蒙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重视当前书法启蒙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古代书学蒙养正是我国传统幼儿书法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古代书学蒙养教育的认知 

1.蒙学与书学的概念 

蒙学,就是“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走上正道,是神圣庄严之事。幼儿正处于幼稚蒙昧期,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学校,称为“蒙学”,儿童“开蒙”称为“蒙养”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至七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并遵从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书学,则是古代蒙童接受的一种较为初级的、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古代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仍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还没有各自独立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就书法而言,是和识字结合在一起的,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密不可分。正如清人王筠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由此可见,书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学也是蒙学的基础与准备。 

2.古代书学教育的特征 

(1)书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 

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加之科举取士,考生书写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由于抄写的需求和科举的要求,使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习字课程作为书法基本功,在蒙学教育中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古代书法教育更加突出书法的实用性,古代书法教育本质是具有强烈工具性的书学教育而非书法艺术教育。 

(2)书学启蒙教材的规范性 

我国古代书法蒙学教材自先秦至隋代均以“字书”为主,“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书写功能。周习太史籀大篆《史籀篇》,秦习李斯小篆《仓颉篇》,汉习史游隶书《急就篇》。字书随着书体的演变而更替。从唐代开始,书法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篆隶书体的字书系列被更系统的楷书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替代,后者称为“法帖”。“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最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后,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3)书学评价杠杆的强制性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和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在当时是读书人能否走上仕途的考核标准之一,而选官政策与考试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古代书法教育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自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书法与选官的关系在科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古代书学蒙养与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比较 

古代书法教育包括家传、师授和官学这三种途径。家庭教育在古代书法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形态。古代书学蒙养教育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其不均衡性,在入“小学”之前的年龄层次,即当前的幼儿园阶段,表现尤为明显。首先,书学启蒙教育的受众面很小,仅限于家庭教育层面。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家传式书法教育受家族成员自身水平的制约,只有皇权、士大夫阶级和士人阶层的子孙才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权。其次,书学启蒙教育的年龄参差不齐。较之家传式书法教育的早期化,师授式书法教育要待适龄才能开始,应该在“小学”前后,入学年龄明显滞后

[1] [2] [3] 

。再者,书学启蒙教育的官方认可度不高,呈游离状态。古代官学中只有“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层次,未涉及“蒙学”这一级,这种初级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承办的,有私立的,也有宗族主办的,也有官办与公助结合的,当然谈不上制度保障,完全是出于需要目的的自觉行为。 

古代的书学蒙养的涵盖面很广,与文字书写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都包含在内,是综合之学。而现代书法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术和学科意义的概念,一般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即使是不在义务教育之列的幼儿园,书法启蒙教育的开展,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法、专门编定的教材,还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等,已然学科化和专门化。这些教育特征是古代书法启蒙教育所不具备的。

.早期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时代要求 

秦汉时期的幼儿有的在四五周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六七周岁就读完了基本的字书。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以切身经历强调及早从学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清初教育家唐彪在几十年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思想与方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对儿童尽早施教。认为三至八岁之间的孩子在入小学之前就可以通过识字关。 

较之古代,当代学前教育已拥有了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要做到书法启蒙教育早期化已经拥有了完备的物质平台和师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允许,当前幼儿的书法启蒙教育起步可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 

.学科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必然趋势 

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中就有专门的书法教育,书法列入教学内容“六艺”中;汉代增设“书馆”;唐代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位列其中。西周“六艺”强调个体在礼乐(德行)、射御(军体)、书数(文理)等教育内容全方位的修养,源于古代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学科化进程还很不明确,习字需要依附于识字教育,从而作用于其他诸学,故书法本身还不具备其独立性。 

而随着当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非“六艺”“六学”所能涵盖。书法虽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同时依旧保留了书法的德育教化功能,却具备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取向,对于书法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还应该从文化和艺术两个方面来培养,增补书法史学、书法理论、古代文字、国学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使书法启蒙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实现学科化成为可能。 

.艺用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 

识字与习字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字对识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古代书学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但“书法课”不同于“写字课”。写字只是要求把字写规范、易识,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审美的内容,是艺术也是文化。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更是书法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办公无纸化,书法的实用性正在急剧弱化,艺用性随之凸显出来。当前书法启蒙教育依旧存在较强的实用倾向,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除了功用性,还承担着文化延续、艺术审美等职能,因此,突出其艺用性是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最终目标。 

.制度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基本保障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5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学形式;有效性

一、幼儿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2-4岁。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敏感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孩子在几种语言环境中长大,就可以掌握几门语言。可见把握住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对于孩子语言的习得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幼儿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家庭教学、早教教学以及幼儿园教学三种形式上。我们简要分析三种教学形式的利弊。

(一)家庭英语教学

一些具备英语教学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或者到了语言敏感期时,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早期英语教学,与幼儿汉语学习同步进行,结合汉语启蒙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英语教学。部分开展英语早教英语教学的家庭中的幼儿使用语言指代事物时,往往可以同时说出英汉两种语言,这就充分体现了家庭英语教学的作用。

家庭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或单语言交叉教学形式,以双语识字教材、早教绘本和其他早教音视频内容为载体,抓住了幼儿语言习得的黄金敏感期,在儿童语言羞涩期来临前,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学,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快速效果!但同时,由于受到幼儿英语启蒙教材稀少、家长英语发音及教学水平及家庭教学环境下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幼儿英语发音不准,无法有计划坚持进行等问题。

(二)早教英语教学

针对家庭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各地双语早教培训班及学校应运而生。在幼儿园前期,对于不具备双语教学的家庭,将幼儿交给具备早教专业知识和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机构,也是英语启蒙学习很好的一种形式。部分参加双语早教学校学习的幼儿,在英汉语言表达、识字(词)能力,简单句子表达上较之未参加者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也体现了早教学校在启蒙英语学习方面的价值。

经过调研目前枣庄地区双语早教教学时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次,每周教学时数为2-4小时,间隔较大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巩固;同时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语言交替教学对于英语单语言的习得效果较为有限。

(三)幼儿园英语教学

双语幼儿园相比前两种形式,更为专业和正规。幼儿在专业双语幼儿园里可以进行更为系统和长时间的语言训练,尤其是目前不少幼儿园采用英语浸入式的教学形式,教师拜摆脱母语干扰,仅以英语面对幼儿,每天在固定教学实时间里,使幼儿“浸泡”在全英语的环境中,在这种浸入式教育活动种,幼儿可以大量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双语幼儿园英语教学,同样受制于幼儿英语师资水平和部分学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的限制;另外,在家庭辅助英语学习和应用缺失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一)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

目前,师范类大专院校院校及部分高职和中职教育中开设的学前教育(英语方向)有效地弥补了幼儿英语教学师资的短缺,但也应该看到,从事幼儿英语教学一线的部分教师仍在教学理念、英语教学方法、及幼儿学习心理的把握等方面有欠缺,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是有效促进幼儿英语教学的关键。这在幼儿园英语教学阶段尤为重要。

对于部分私立幼儿园及双语早教学校的规范,除了自身严把招聘及师资用人的标准,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界定此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准入的制度,加强监管,取消不具备条件及英语教学条件不合格的学校的办学资格。

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家庭,开展早期英语启蒙教育,要注意不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发音方式对于幼儿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二)培养兴趣,注意发展阶段的循序渐进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培养兴趣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的初始或者启蒙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在上述三种教学形式中,家长或者教师要注意儿童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不要超出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习得规律,不要出现幼儿阶段小学化的趋势。此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用语表达的训练。语言的习得,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生活需求的表达和基本情感的表达,这两个方面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听说为主,游戏教学法相互结合

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单一语言的浸入环境中去表达情感。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音乐和视频中创设和渲染情景,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具去模拟场景,组织幼儿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去扮演、去表现,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做到以听说为主,降低读写教学形式比例,寓教于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这也和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为了在幼儿语言的敏感期和关键期抓住英语学习的黄金阶段,我们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其规律性、了解目前幼儿英语教学的现状、注意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培养兴趣,多样的充满乐趣的教学等形式,循序渐进地推进幼儿英语的有效性教学。为随之而来的儿童期学校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Lightbown,p.m.andninaSpada.HowLanguageareLear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3]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6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2-4岁。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敏感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孩子在几种语言环境中长大,就可以掌握几门语言。可见把握住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对于孩子语言的习得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幼儿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家庭教学、早教教学以及幼儿园教学三种形式上。我们简要分析三种教学形式的利弊。

(一)家庭英语教学

一些具备英语教学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或者到了语言敏感期时,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早期英语教学,与幼儿汉语学习同步进行,结合汉语启蒙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英语教学。部分开展英语早教英语教学的家庭中的幼儿使用语言指代事物时,往往可以同时说出英汉两种语言,这就充分体现了家庭英语教学的作用。

家庭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或单语言交叉教学形式,以双语识字教材、早教绘本和其他早教音视频内容为载体,抓住了幼儿语言习得的黄金敏感期,在儿童语言羞涩期来临前,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学,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快速效果!但同时,由于受到幼儿英语启蒙教材稀少、家长英语发音及教学水平及家庭教学环境下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幼儿英语发音不准,无法有计划坚持进行等问题。

(二)早教英语教学

针对家庭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各地双语早教培训班及学校应运而生。在幼儿园前期,对于不具备双语教学的家庭,将幼儿交给具备早教专业知识和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机构,也是英语启蒙学习很好的一种形式。部分参加双语早教学校学习的幼儿,在英汉语言表达、识字(词)能力,简单句子表达上较之未参加者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也体现了早教学校在启蒙英语学习方面的价值。

经过调研目前枣庄地区双语早教教学时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次,每周教学时数为2-4小时,间隔较大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巩固;同时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语言交替教学对于英语单语言的习得效果较为有限。

(三)幼儿园英语教学

双语幼儿园相比前两种形式,更为专业和正规。幼儿在专业双语幼儿园里可以进行更为系统和长时间的语言训练,尤其是目前不少幼儿园采用英语浸入式的教学形式,教师拜摆脱母语干扰,仅以英语面对幼儿,每天在固定教学实时间里,使幼儿“浸泡”在全英语的环境中,在这种浸入式教育活动种,幼儿可以大量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双语幼儿园英语教学,同样受制于幼儿英语师资水平和部分学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的限制;另外,在家庭辅助英语学习和应用缺失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一)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

目前,师范类大专院校院校及部分高职和中职教育中开设的学前教育(英语方向)有效地弥补了幼儿英语教学师资的短缺,但也应该看到,从事幼儿英语教学一线的部分教师仍在教学理念、英语教学方法、及幼儿学习心理的把握等方面有欠缺,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是有效促进幼儿英语教学的关键。这在幼儿园英语教学阶段尤为重要。

对于部分私立幼儿园及双语早教学校的规范,除了自身严把招聘及师资用人的标准,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界定此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准入的制度,加强监管,取消不具备条件及英语教学条件不合格的学校的办学资格。

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家庭,开展早期英语启蒙教育,要注意不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发音方式对于幼儿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二)培养兴趣,注意发展阶段的循序渐进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培养兴趣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的初始或者启蒙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在上述三种教学形式中,家长或者教师要注意儿童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不要超出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习得规律,不要出现幼儿阶段小学化的趋势。此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用语表达的训练。语言的习得,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生活需求的表达和基本情感的表达,这两个方面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听说为主,游戏教学法相互结合

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单一语言的浸入环境中去表达情感。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音乐和视频中创设和渲染情景,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具去模拟场景,组织幼儿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去扮演、去表现,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做到以听说为主,降低读写教学形式比例,寓教于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这也和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7

关键词:培养能力;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75-02

一、问题的提出

“蒙台梭利教育法”能够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在相应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超乎这一年龄的特点,但当前有些托幼机构并没有理解蒙氏教育的真正精髓,这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也不能让大家对蒙氏教育有个真正的理解。当前应逐渐解决托幼机构对“蒙氏教育法”的错误认识,使“蒙氏教育”能真正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蒙特梭利教育法适用于3~6岁的幼儿,主要教学内容包活实际生活练习、体育练习、初步知识教育及感官教育。其中,感官教育是蒙氏教学法的中心环节。蒙特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材、教具,并提供准确的学习途径。蒙特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读、写、算的能力。如果没能及时利用这种能力,就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发展。

三、理论基础和核心教法

1.理论基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①强调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和遗传素质的重要性。相关实验证明:幼儿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蒙特梭利把对幼儿自发冲动是引导还是压制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②认为儿童自身的发展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蒙特梭利认为必须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她强调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环境对幼儿每个阶段发展的重要性。③儿童身上蕴藏着特有的发展规律。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天赋的生命潜质在后天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儿童个体按生命本身的规律去发展。④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敏感期。蒙特梭利认为幼儿每个阶段都会表现出特定的心理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幼儿在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过了特定时期,敏感性就会消失。但是蒙氏教育到底用什么办法做到这些的,那就必须要明白蒙氏教育的核心教法。

2.核心教法。蒙特梭利教法强调幼儿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幼儿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里的纪律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自由活动达到的,是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给儿童极大的自由权限,并不是说儿童可以任意妄为,应对活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如:要正确运用教具;不能有冒犯他人的不文明行为;要充分尊重他人。

四、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初,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就提出婴幼儿有自己的发展大纲,指儿童年龄越小,越是按照自身的发展节奏方式来发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结果表明:3~6岁幼儿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幼儿相比,个体差异最为突出,在情感表达、适应环境、学习风格方面差距较大。所以幼儿的早期教养应该是生活的过程,要自然地遵循他们的发展规律。21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在出生第一年就应启动前苏联的早期教育,在当时遭到了全盘否定。80年代中期北师大卢乐山教授远见卓识著书《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将蒙台梭利教育介绍到我国,翻译了蒙台梭利四本原著出版,许多大学教授多次分别对蒙氏班和非蒙氏班进行评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热心幼教的人士带来了台湾幼儿园实施蒙特梭利教育的信息,还正式启动了“蒙特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北师大威斯达公司紧跟实验研究,于1996年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特梭利教具的公司。与此同时,中国沿海城市相继开办了许多蒙台梭利特色幼儿园,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五、“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

1.存在的问题。蒙氏教育真正对幼儿起到预想的作用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者应以儿童为中心。遵循蒙台梭利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顺应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幼儿在自由的、独立的“工作”中完成着自我成长。发挥蒙氏教具的独特功能,同时利用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领域,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但是,偏偏有些幼儿机构以蒙氏教育为借口,收取高额的学费。虽然在幼儿园内也有蒙氏教育的教具,幼儿看上去会比非蒙氏教育的幼儿园幼儿自理性强,学的知识内容丰富,可是蒙氏幼儿园的幼儿对比非蒙氏幼儿园的幼儿会更多地显示出呆板,有些“小大人”的感觉。在较多的蒙氏幼儿园内,幼儿们看上去很有自理能力、很有规矩,幼儿教师的一个手势就能控制幼儿,使幼儿失去自由。

2.原因思考。当前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观念和体制的落后,改革进展步履维艰,严重。具体涉及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两大问题:首先,没有代表广大幼儿的最根本利益,没有“以人为本”,没有“因材施教”,没有充分尊重、发掘和张扬每个人的个性潜能,没有创新教育,只是传统落后的知识灌输型考试教育。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不平等,缺乏人性化教育,传统教育体制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开办“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托幼机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即使是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也没有进行本土化研究,大多数幼儿园因经济利益所驱动和师资培训匮乏,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研究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形成适应本土幼儿教学的理论。

六、“蒙特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施应坚持的原则

1.幼教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应颁布适宜本地区开办蒙氏教学的相关立法,对欲开办的幼教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

2.开设蒙氏教法的机构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开办的蒙氏幼教机构存在以盈利为目的、师资水平较低的现象,根本不具备办蒙氏教学的条件,但是却以此来宣传招收幼儿入园。而具备办学条件的机构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对教职工的培训不及时,导致教学理念陈旧等。

3.教育实践者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育者应秉承专业的教育理念,积极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自己的建树。在实践中顺应幼儿的发展,充分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即在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方式、节奏的基础上为幼儿发展创设适时、适当的环境。教育者还应因地制宜地施教,以满足不同地区教育需求的现状。

4.幼儿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接受蒙氏教学理念中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教法,配合幼教机构,使幼儿的各个阶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8

2004.6《儿童数学启蒙教育》2.0版

2005.8改名为《儿童数学启蒙教育亲子互动版》3.0版

2006.7《儿童数学启蒙教育亲子互动版》4.0版

2006.12《儿童数学启蒙教育亲子互动版》5.0版<请各位老用户及时免费升级>

上海索美.峰云软件

--儿童智力开发专家

软件理论基础:

科学研究证明,0~6岁是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类智力开发的关键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大量的事例研究指出,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100计算,4~8岁时达到80%,在9~17岁的九年中获得20%。为此0~6岁的早期教育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幼儿的最佳时期。

实践基础:

在长期儿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中国儿童的智力发展规律,把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模式,通过软件直接呈现给各位家长,引导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自己的孩子学前基础,使您的孩子高起点的成功步入小学阶段。

培养模式:

1、纸面练习:1、软件界面左边为练习打印区,系统的归纳了目前各类儿童数学能力培养的精华,把整个学前阶段的培训资料融人了软件。使家长可以轻松获得整套数学培训的资料,并且帮助您正确制定符合自己孩子的最佳启蒙学习计划。(软件的核心部分,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建立的阶梯结构)

2、多媒体形象化、快乐模式教育:软件界面右区为综合性多媒体智力开发练习,系统的打印练习可以阶梯式的提高儿童动手动脑能力,智力开发练习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更加形象的、全面的表现知识,结合两者可以有效开发儿童智力。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9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蒙学教育;生活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幼儿的生活与蒙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发现蒙学教育的作用。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会利用生活环境

在幼儿园蒙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一些显性和隐形的生活环境,而善于利用的老师就能将这些生活环境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蒙学读物的名物常识类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蒙学读物中的名物常识类内容包括科技、农业、艺术和生活类知识,其内容多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易学易懂,幼儿容易接受。如,《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简单明了。

2.蒙学读物的道德、礼仪类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同伴互动是影响其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伴互动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观点的差异。如《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强调幼儿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千字文》的韵语形式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淘染。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关注幼儿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有效地引导,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注重实践,实现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告诉我们,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1.为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幼儿理解、记忆、运用,在情境的渲染下幼儿的活动兴趣相对较高,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建构蒙学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如,特色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三字经》中“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编成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改变传统吟唱诵读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具体的动画形式,幼儿自主探索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让幼儿亲身体验

很多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幼儿很难理解和接受,需要幼儿的亲身实践。如,将《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改编成话剧,孩子在边演边学中,不知不觉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又将《弟子规》改编成早操,让幼儿在学习《弟子规》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寓教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教师明白,蒙学教育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

陶行知思想的精华,对蒙学教育的启迪是深远的,它如同漆黑的天空中的启明星,使黑暗中探索的教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把陶行知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陶行知思想在蒙学教育中熠熠闪烁。

参考文献:

幼儿早教启蒙教育篇10

关键词:儿歌教学;启蒙作用;幼儿教学

一、儿歌教学在数学启蒙中的作用

数学启蒙是培养幼儿初步形成简单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数学启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智商智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还能让幼儿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知识架构。但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幼儿学习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方式来完成抽象的数学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例如,学习双数的数学,运用《对数歌》一只小鸡一张嘴,两只眼睛两条腿,两只小鸡两张嘴,四只眼睛四条腿;三只小鸡三张嘴,六只眼睛六条腿……当幼儿说对了时,全体幼儿双手边拍边说:“嗨!嗨!你真棒!”边伸出大拇指,如果中间出现错误的话,全体幼儿双手在胸前摆动两下,表示说错了,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儿歌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的注意力得到了高度集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我在教幼儿学习8的加减时,边说儿歌边拼贴,比如,草地上花儿开了,五颜六色真可爱,美丽的花儿有多少。请聪明的幼儿算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初步的概括、想象,使幼儿的感性认识条理化、理性化。儿歌直观、形象、有趣,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在这次教学中,儿歌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自身的概括能力以及想象力,使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并从简单的儿歌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独特的魅力。

二、儿歌教学在音乐启蒙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即包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儿歌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儿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歌唱水平,儿歌有助于培B幼儿的自身节奏感,儿歌有助于提高幼儿自身的创编能力。

在音乐启蒙中,儿歌多用于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和听觉能力。儿歌和歌曲一样,有节拍、重音和节奏;也有声音强弱、高低和快慢的变化。它们的不同在于:儿歌是使用语言,歌曲是音乐语言,儿歌发出的是声腔语调的,歌曲发出的则是带有旋律和音调的音乐语言。如歌表演《兔兔找萝卜》时,幼儿边念儿歌边拍节奏,在体验感知稳定节拍律动的同时,又发展了幼儿的节奏记忆。在音乐欣赏时,巧妙运用儿童的想象,有助于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如在欣赏乐《刺猬背西瓜》时,教师先引导幼儿听乐曲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性质,再让幼儿用手有意识地去想象并画出刺猬和西瓜,在欣赏时,让幼儿看、听、说、做四位一体,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体验音乐所表达的美。

儿歌能编成歌曲,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编配流畅朴实的旋律,可根据儿歌语言的四声变化来构思旋律,使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儿歌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而且充分发掘了幼儿的潜能,同时也使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三、儿歌在美术启蒙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