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技术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9:51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1

抗震;发展;减振;振动控制;交叉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55-02

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人类的建筑史就是不断地与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抗争,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安全、舒适的一个过程。建筑物的抗震就是实现安全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总有一些建筑因种种原因在进行设计、施工时未进行抗震处理,这就需要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加固。

一、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

1.规范标准的发展

我国对于建筑抗震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人们对建筑抗震的认识不足,建筑物的抗震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经历了66年河北邢台地震和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人们对建筑抗震的认识才得以深化。实践证明,震前对缺乏抗震能力的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1978年颁布实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为新建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几乎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的颁布实施为抗震鉴定加固提供了依据。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对新建筑抗震设计和已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为达到上述目标奠定了基础。于是,1989年修订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对新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1995年《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的颁布实施,将抗震鉴定加固推向新的阶段。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颁布实施,也势必进一步推动抗震鉴定加固标准和要求的提高。

2.加固技术的发展

相对于规范、标准的发展,加固技术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抗震加固以来似乎改进不大。新材料的引入、新工艺的出现主要有:碳纤维加固技术、粘钢技术、高强材料、喷射混凝土技术等。抗震加固技术亟待得到新的发展。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现状:

(1)混合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增设圈梁及钢拉杆,抗震横墙,构造柱、加强原有墙体等。

(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对构件进行抗震承载能力的验算,不满足要求者进行加固处理;注重结构构造的抗震要求并进行相应处理;对附属构件进行处理等等。

(3)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已有建筑物抗震加固时,应尽量采用不作地基及基础加固的方案。若必须加固地基及基础,则其方案应该是施工简便,技术可靠,经济而有效的。

二、传统的抗震方法

1.概念设计的一些原则

(1)总体屈服机制。例如强柱弱梁。

(2)刚度与延性均衡。

(3)强度均匀。结构在平面和立面上的承载力均匀。

(4)多道抗震防线。

(5)强节点设计。

2.在此基础上作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地震荷载法;

(2)振型分解法;

(3)动力时程分析法

(4)现在还发展了push-over法、能力谱等方法。

3.传统抗震方法的缺点与不足

传统抗震结构主要利用主体结构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能和滞回耗能来耗散地震能量,这使得这些区域的耗能性能变得特别重要,而一旦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这些区域产生问题,将严重影响到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严重破坏,由于破坏部位位于主要结构构件,其修复是很难进行的。

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展望

1.鉴定加固对象展望

首先,随着我国在解放初期建造的一批建筑相继进入老年期,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加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其次,由

于人们投资观念、建筑物使用用途的变化,原来满足原使用要求的建筑物,可能在新的用途下其抗震能力满足不了要求,也必须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再次,由于建筑设计、施工、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筑遭受灾害也使部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下降,需进行鉴定加固处理。第四,由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中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要求相对于原规范有了提高,使得原来一些满足原规范的建筑物不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这一部分建筑也面临鉴定加固的任务。

2.加固技术的展望

(1)注重整体抗震概念

抗震鉴定加固应该从注重某些构件的抗震能力的加强,转变为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加强,避免出现加固了某些构件或部位,却使其他构件或部位成为薄弱环节的情况。

(2)发展新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许多新型材料出现的同时,使得原来价格昂贵的材料变得价廉物美,能够引入土木工程领域。譬如近几年碳纤维材料引入加固补强领域。

(3)开发新工艺

抗震加固应该从工艺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出简单易行、对周围环境(包括噪音、粉尘、湿作业、对施工人员和使用者)无不利影响的工艺,并附注实施、广泛推广。

(4)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现阶段,有许多国家的抗震鉴定加固理念和技术比我国先进,对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我们应该针对我们国家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的引进、吸收,应用到我国抗震鉴定加固领域。

四、结束语

回顾我国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关注其现状,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抗震鉴定加固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该领域领先的国家相比,我们还处于落后阶段。因此从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到科研、设计、施工人员都应该进行不懈的努力,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作出贡献。

[1]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2

主要比较分析了超限高层建筑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与常规抗震设计方法,并就目前我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详细的分析了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抗震性能水准以及性能目标的组成,希望能够为我国超限高层建筑的性能抗震设计有些帮助。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常规抗震设计;性能抗震设计;性能水准;性能目标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最为典型的便是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开始广泛的出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建筑工程,其在房屋高度和复杂程度等都超出我国普通建筑工程现行的规定,且在工程最重要的部分-结构抗震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就目前来看,我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主要还是按照我国建设部第111号部长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以及《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办法》等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结构抗震的设计方面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就建筑行业的研究来看,普通的结构抗震已经难以满足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已经开始被广泛的运用于超限高层建筑机构,因此,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研究讨论时有利提高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可靠性以及促进我国的高层建筑技术发展。

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与常规抗震设计的比较

1.1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概念

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标志,总体来说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使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从建筑的宏观定性的目标实现了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也即是工程建筑的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建筑所需的性能目标。不仅如此。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实际中强调的是深入分析和论证建筑抗震的性能目标,这有利于工程建筑的结构创新。此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以通过论证和试验后,采取新的建筑结构体系、新的技术以及新材料来针对不同建筑采用不同的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

1.2我国常规抗震设计方法

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体系发展主要是始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政府及建筑相关部门正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规范修订中,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且在实际的抗震设计中采用了“三水准2阶段设计”的抗震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具有性能抗震设计的影子。1989年,我国政府及建设部正式颁布了国家标准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这也是我国建筑结构的常规抗震设计原则,下面对常规抗震设计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抗震设计规范详细的明确了小、中和大的3个地震水准以及通过对我国的主要地震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进行统计,以及通过地震对地区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将我国衡量强烈地震后房屋建筑的破坏程度分为不坏、可修和不倒等多种破坏程度,而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1990建抗字第377号),则明确的规定了震害概念见表1,表1中要求基本都属于抗震方面宏观的性能控制,这也是性能抗震发展的基础。常规的抗震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三水准的设防目标,在建筑设计规范中采用2阶段抗震设计的简化方法:在第1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计算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也即是以内力和变形的方式对地震作用效应的建筑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在第2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工作则是对建筑结构弹塑性变形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抗震规范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已经初步具有性能设计的雏形。

1.3常规抗震设计方法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比较

从上述的分析阐述可知: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特点以及常规抗震设计方法的特点。下面就以表格的形式见表2,对建筑结构常现抗震设计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进行简单的比较,通过比较证明:在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是科学可行的,但在所有的工程建筑中应用,则还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2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

在基于性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性能目标是整个设计较为重要的1个部分,其具体指是对某一地震地面运动下建筑的预期性能水准。该性能的水准主要包括了结构,非结构以及建筑物的附属设施等。下面就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的结构性能及水准进行简单的分析。

2.1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

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不同水准地震下的性能水准及性能目标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可分为以下水准:(1a)震后结构完好,不需修理,直接使用;(1b)震后结构基本完好,个别修理,直接使用;(2)震后结构关键部件完好,其他部位有明显裂缝,需要修理,才能使用;(3)震后关键部件轻微损坏,其他部位出现明显裂缝,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方能使用;(4)震后结构关键部位出现中等损坏,其他部位进入屈服阶段,需要修理及加固,方能使用;(5)震后关键部位出现明显损坏,其他部位严重损坏,结构未倒塌。

2.2建筑结构的性能目标

在超限高层建筑中,抗震设计的新根能够目标是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即是根据性能水准决定性能目标,下面见表3,简单讨论性能目标的选择。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基于性能抗震的超限层结构抗震来说,其主要是在常规抗震的基础桑发展而来,是具体量化的实际体现,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是结构性能水准与性能目标的结合,且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建筑结构的地震水准进行具体的分析计算,合理科学的设计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

3结语

我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超限高层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在建筑上的相关规定的要求,利用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的结构以及数据认真进行设计计算,以及尽可能采用目前先进的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高我国的超限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以及高层建筑的质量,为我国高层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耿东,基于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建筑结构学报,2010,21(1)

[2]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办法2003,3[3]

[3]徐培福等,关于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的若干讨论[J].土木工程学报,2012,37(1)[4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周锡元,抗震性能设计与三水准设防[J].土木水利(台湾),2013,30(5)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分析;超限;新技术

1工程概况与设计条件分析

1.1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地下三层,地上21层的商业、办公综合楼,主要屋面高度为91.53m。其中裙房五层,为商业用房等,六层及以上为公寓式写字楼。在结构第5层顶面设置转换梁。主楼及裙房下部合设三层地下室。负三层局部设有一个核六、常六级人防单元。

1.2结构体系、抗震等级分析

1.2.1工程特点

本工程建筑高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在结构第5层顶面设置转换梁,属a级高度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地下室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底板厚度为1200mm;根据地下室的约束情况,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设在首层楼面计算,板厚取180mm,并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楼层设多道后浇带,并采取适当提高底板、楼板、顶板配筋率与在混凝土内掺适量微膨胀剂、减少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养护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裂缝。

为增强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能力,转换层楼板厚度取200mm,采用双层双向配筋,转换层上下层结构楼板适当加厚,并加强配筋构造措施。

1.2.2抗震设防类别

本工程裙房为商业建筑,建筑面积未超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23-2008第6.0.5条规定,故抗震设防类别均为标准设防类(以下简称丙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11条,“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8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重划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本工程预估正常使用人数不会超过8000人,故抗震设防类别可划为丙类。

1.2.3抗震等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工程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震作用及抗震措施均按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

1.3场地地质条件分析

1.3.1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勘察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次钻探期间测得各孔地下水位埋深1.70~2.80m,本项目抗浮设计水位绝对标高为基坑顶部地坪面的绝对标高9.650m。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1.3.2在钻孔揭露深度内,总体评价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设。

1.3.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G50011―2001第4.1.6条规定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本工程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1.3.4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基础构件承载力计算重要性系数γo=1.0。

1.3.5本工程基础类型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有效长度约6~12米,以中风化与微风化岩为持力层。

2结构计算分析及主要计算结果

2.1结构计算信息

2.1.1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程序计算。并用etaBS程序进行分析比较,以Satwe计算结果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2.1.2混凝土容重GC=26kn/m3。结构重要性系数γo=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ec=0.7,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bek=0.85,梁内力增大系数beo=1.0,梁刚度增大系数bez=2.0(中梁),1.5(边梁),梁扭矩折减系数bet=0.4,

2.1.3抗震计算信息:地震分组Ltg=1,场地类别Lea=2,振型数kt=30,周期折减系数tz=0.90,特征周期值tg=0.35s。

2.2计算结果

2.2.1计算结果小结(与规范要求对比)

1)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各构件的强度和变形均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本工程计算的墙、柱的轴压比均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3)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6.3条要求。

4)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关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不大于0.85(复杂高层)的规定。

5)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4.3条关于平面规则竖向不规则建筑,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的规定。

6)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4.2条关于各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并不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的规定本工程X、Y向第5层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的比值分别为1.14、1.34,满足要求;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本工程X、Y向均满足要求;根据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规定,各层位移角与相邻上部楼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比值均小于1.0,满足要求,可以判定为侧向刚度规则。

7)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4.3条关于楼层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的规定。

2.2.2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根据《高规》第3.3.4条,本工程综合楼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根据《高规》第3.3.5条,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二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本工程场地类型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地震加速度最大值35cm/s2,因此,选用多遇地震的天然波tH1tG035和tH4tG035及人工波USeR4。地震力方向取0度。

3超限情况分析

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及《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规定。

3.1本工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高度96.590m,高度小于最大适用高度(100m),不超限。

3.2工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属于现行规范适用结构类型,不超限。

3.3本工程没有采用三种及以上复杂结构类型,不超限。

3.4体型规则性情况说明:

不规则

类型情况说明判定

1a.扭转不规则本工程X向与Y向地震作用下各层楼层的扭转位移比最大值分别为1.05与1.26,Y向扭转位移比大于1.2但小于1.35。不规则,

扭转不规则为i类

1b.偏心布置本工程偏心率小于0.15以及相邻层质心相差小于相应边长15%规则

2a.狭长、凹凸不规则本工程平面尺寸:①L/B=2.6<6.0

规则

2b.组合平面本工程不存在细腰形角部重叠形平面规则

3.楼板局部

不连续本工程楼梯间楼板局部开洞后,有效楼板宽度小于50%;且开洞面积小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均大于5m;不存在错层。规则

4a.侧向刚度不规则本工程各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以及不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而且在任一方向地震作用下,各层间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比值均小于规范要求的1.0。规则

4b.尺寸突变本工程竖向构件位置缩进8.1/32.6m=24.8%小于25%,外挑1.2m,小于4m,小于10%。规则

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本工程剪力墙不连续,为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ii类不规则

6.楼层承载力突变本工程抗侧力结构的各层层间受剪承载力均大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规则

7.其他不规则本工程不存在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规则

对照《技术要点》及《细则》指标,本工程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ii类,同时仅存在另外1项不规则(扭转不规则为i类),按照《技术要点》技术要点附录一与《细则》第四条第五条,本工程不属体型特别不规则或严重不规则,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可以不进行超限审查。

4基础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4.1基础设计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考虑本工程墙柱底轴力较大,设计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以中风化与微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中风化与微风化岩天然湿度的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fr=4.0与10.0mpa,桩有效长度约6~12米,要求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岩0.6米。桩径分别为φ1200~φ2400。桩位布置详桩基础平面图。

4.2地下室结构设计

4.2.1地下室的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防水混凝土和外表面设置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防水,设计抗渗等级为1.0mpa。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以内,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4.2.2地下室侧壁水压力及地下室底板水浮力,水浮力计算从外地坪起计。地下室侧壁所受的水土压力采用水土分算。

4.2.3本工程抗浮稳定验算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验算,不考虑侧壁摩阻力,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5。抗浮设防水位取室外地面。对局部抗浮不满足要求的部位,需采取抗浮措施。结合本工程采用桩基础,将基础桩兼按抗拔桩设计,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抗浮方案。

4.3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处理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结构较长(约100mx65m),考虑地下室防水问题底板等不设变形缝,拟采取以下措施以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力:

4.3.1地下室底板及侧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消除混凝土部分收缩应力。各层楼板和侧墙均设置双向通长双层钢筋网,适当提高配筋率。

4.3.2地下室底板~首层楼板和侧墙在同一平面位置X、Y方向各设一道后浇带将楼板分成多个区域分别浇筑,带宽1000mm,后浇带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60天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后浇带布置详结构布置图。

5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为执行国家建筑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推广建设部推广的建筑十大新技术,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总造价不超出投资限额的情况下积极推广使用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本工程采用以下新技术新材料:

5.1使用高强度钢筋。楼层梁采用HRB4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n/mm2。采用高强度钢筋,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性能,减少钢筋用量,减小构件配筋率,节约工程造价,总体经济效益明显。

5.2竖向钢筋接驳采用埋弧对焊或机械连接,可保证钢筋的连接接头的质量。

5.3采用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下部楼层柱及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60;地下室底板、外侧墙及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抗渗混凝土,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取得较好的防水效果。

5.4砌体采用新型轻质墙砌体材料,减轻结构自重,减少地震作用,降低基础造价。

5.5本工程墙砌体拟采用容重≤12kn/m3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作为非承重的外墙和内隔墙,控制及减轻建筑物总自重,并由此减少各层楼板和构件的配筋量,其综合指标是经济的。

6结束语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随着结构试验、结构分析、地震学以及动力学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在不断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震害调查、强震观察的方法在不断的成熟。但是,如何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地震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从而保持建筑物更加合理经济、安全可靠,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问题

1.1选择建筑抗震场地的问题

如果施工的条件相同,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在地震时会受到明显不同的破坏程度。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建筑场地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基础,在场地选择的过程中,要降低地震灾害,尽可能地避开工程地质不良的抗震场地(止如河岸、边坡边缘、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陡坡、湿陷性黄土区域、液化土区域),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地(止如中等风化、微风化的基岩,不含水的粘土层,密实的砂土层)。如果实在无法当避开不利区域的话,应该在场地采取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湿陷性黄土等级、地基液化,来采取措施提高地基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止如,如果建筑地基的受力层范围处在严重不均匀土层、软弱粘性土层、新近填土时,要合理估计计算地基在地震时形成的不均匀沉降,从而采取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处理措施或者加固地基、桩基的措施来加强地基的承载力。

1.3房屋架构平面设置的规则性与对称性问题

房屋的平面与立体的设置应遵照抗震理论基本设置准则,通常运用规则的房屋架构设置方案。依照房屋结构抗震设置规范的标准,对平面不规则或纵向不规则,或者两者均不规则的房屋架构,应运用空间架构的核算模式;对楼板部分区域连接不畅或者表面凹凸不成规律时,应运用相对应的贴合楼层强度刚度变动的模型;脆弱位置应当注重相对应的内力加大系数,而且依照规范标准来对弹塑性形状改变加以剖析,脆弱位置应采用抗震构造手段。

在房屋架构的抗震中,对称性是不容忽视的。对称性包含房屋平面的对称、品质分布的对称及房屋架构抗侧刚度的对称三个部分。保证这三个方面的对称中心为同样的位置是最优的抗震设置方案。国内的房屋结构中,架构的对称性通常指的是抗侧力主要架构的对称。对称的房屋架构有框架架构、简体框架架构等。

房屋架构的规则性体现在以下四点:

1.3.1在平面设置房屋抗侧力的主要架构时,应当保证周围结构与中心的刚度与强度平均分布,让房屋的主要架构维持较强的强度与抗扭刚度,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房屋在风力较大或者地震的扭矩影响下而产生很大的形状改变造成非架构构件与架构构件的损坏。

1.3.3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主体结构沿着构成变化和竖向断面也要保持均匀,避免出现突变。

1.3.4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主体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也要有比较接近的强度和刚度,还要有比较相近的变形特性。

总体来说,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一定要对建筑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加以重视,在实际的工程中还应该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规定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层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求

(1)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规划设计,务必要满足其刚度需求,要详细的知晓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现场环境地貌、建材特性、设备机械状况,还有物理学知识等。应该合理设计高层混凝土建筑整体结构设施的刚度,并在建筑结构的连接设置的协助下,进行一定的调节和调整,从而提升其抗震能力,实现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波动受力在相应的范围内活动。假设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基础结构出现了一点点的变形,可以利用结构自行的调整,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整体结构也将产生较小的改变,如采用一些合理的维护检修,还能继续工作。

(2)设计、规划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时,设计人员关键要研究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和连接点的受力状况,并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减震消灾。据地震灾害的数据显示,假设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刚度很柔软,如果高层混凝土建筑在严重地震的作用下,其主体结构定会受到强烈损坏,如果后期还有余震,那么高层混凝土结构就会一直得到损坏,导致出现不良的局而,结局是出现崩塌的后果。3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改良方案

(1)对地震外力能量的吸收传递途径进行恰当合理的布局,保证支墙、梁、柱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形成一个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呈现出弯剪性破坏,有效地使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得到提高。

(2)要按照抗震等级来对梁、柱、墙的节点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结构可以达到三个水准的设防标准。按照“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柱截面的尺寸,注意构造配筋要求,控制柱的轴压止,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力。

(3)进行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在地震作用下一部分延性好的构件可以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在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构件才逐次形成第二、第三或更多道抗震防线,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各地区要根据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4)在可能发生破坏性比较强的地震区域,建设、地震、科技等部门要对建筑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规定,从施工保障、材料选用、规划设计、建房选址等方面来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保证建筑设施能够符合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5)根据地震地区本身建筑物的特点来积极引用抗震减灾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且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将其推广应用到建筑抗震设计中。

(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管理者以及实施者也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抗震设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工程质量。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5

1隔震技术

隔震是抗震技术的一种,“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术,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它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隔震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隔震体系能够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人员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增加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已被理论和国内外实发地震所证实。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动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它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目前,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这项技术的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最近参与设计的唐山新文化广场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隔震技术的超高层建筑,相信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抗震意识认识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采用这项技术。

结构设计中典型位置的原理如图所示:

2隔震技术对电气专业的影响以及电气专业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中专门设计的必要

通过对隔震技术的描述可以看出,隔震技术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隔”,要想隔离地震,首先要将建筑物进行科学的分隔。唐山新文化广场项目是按照抗震九度进行设防,地震发生的时候,隔震层上、下两部分结构会发生相对位移以达到抗震的作用。这种相对的位移最大可以达到几十厘米,一般设计中,不用考虑相对位移的影响,建筑物内部的桥架、金属管、母线等采用的是刚性连接;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中,如果上述构件也采用刚性连接,在地震发生、产生相对位移时,这些构件本身势必会遭到破坏,会造成楼内供电中止、信号中断、设备无法使用,甚至会对建筑物本身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中,电气相关设备也必须采用相应的隔震设计,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降低建筑物的维护费用。

3电气专业隔震技术综述

目前国内现行的规范中,对电气专业隔震技术进行阐述的相对较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进行了基本描述;另外,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中也列举了一些电气设备的隔震做法。其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3.4.3条规定,对于有隔震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震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第13.4.4条规定,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从一个侧面给了电气专业做隔震设计的有益提示,那就是,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电气的相关设计应主要考虑相对位置变动的影响,同时,在此类建筑中,地震时地震作用减小,对电气设备锚固的要求降低了。不过由于此类建筑中设备与楼板之间的相对位移会比常规设计的要大,强烈震动对隔震设计中的连接件的影响也会比常规设计的大很多,那么连接件是否连接牢靠,能否经得住强震的影响也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电气专业隔震技术,主要是在隔震层对连接上部建筑与基础的相关电气原件进行软连接处理,通过软连接,吸收掉地震时建筑物上下两部分相对位移产生的能量,从而保证电气相关设备在地震中不被破坏。目前国内相关的规范、图集中涉及的相关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缆入户做法(一)

如图所示,入户的位置穿结构墙体预埋入户管,电缆桥架吊装在楼板上,入户管和电缆桥架之间的电缆采用明敷,并且在长度上预留出一定的余量来(一般来说,这个余量不能小于隔震支座在罕见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后面所属的“余量”与此要求相同)。结构专业的梁做的比较高,影响电缆走线的时候,可与结构专业协商,穿梁预埋套管,以方便电缆敷设。

电缆入户做法(二)

图示这种做法与第一种做法类似,这种做法与结构梁的高度、电缆桥架的安装高度都有关系;一般来说,在结构梁不是特别高,同时,与其它专业综合以后,电缆桥架可以在梁下安装的时候才能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在结构的梁上预留套管,减少了专业间配合的时间,桥架安装的位置也相对自由,理论上,两个柱子之间的空间都可以用于安装桥架;不过考虑到地震时上下两部分结构的相对位移,建议采用此种安装方式时,桥架距离柱边至少留出1米的空间,并且要保证桥架的固定装置(吊杆等)均设在上层结构体上。

电缆入户做法(三)

图示为室外电缆直接引入室内配电箱的做法,上下结构体中分别做好预埋管以方便管线通过,预埋管之间电缆采用明敷,并预留一定的余量(具体要求参见第一种做法)。

避雷线连接做法

图示为防雷引下线穿过隔震层的做法。在采取隔震设计的建筑中,由于上下结构体是分离的,那么防雷引下线势必无法按照常规的做法引下跟接地体相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隔震垫两侧的柱体上各做一个预埋件,导雷体(防雷引下线)通过明敷跨接在两个预埋件上,两个预埋件分别与柱子内的主筋做可靠连接。同样的,明装的导雷体(防雷引下线)也需要留出一定的余量来。

目前国内相关的规范、图集涉及到的关于电气设备的隔震措施主要有上述几种,当然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设备、元件需要做隔震,比如说密集型母线,建议进行如下处理:

如图所示,采用密集型母线进行供电的时候,密集型母线在穿过隔震层的时候改成电缆敷设,以防止地震时产生的相对位移带来的破坏。

在唐山新文化广场的项目中阅读了一些国外的隔震设计的资料,其中有一些关于电气设备的隔震设计的内容,下面摘录日本关于电力进线隔震设计的做法,以供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地震出版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统一培训教材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6

关键字:抗震加固;传统加固;新型加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2008年在四川汶川发生的“5·12”大地震更是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历次地震经验教训让我们有所反思,如何对现有不满足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保证结构安全,让今后的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是我们结构工程师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抗震加固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已进行抗震设防但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结构补强和提高其抗震力的措施。抗震加固可以极大地减小建筑物的破坏,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我国建筑抗震加固发展过程

我国抗震加固的研究工作始于唐山地震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我国建筑抗震加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由1966年邢台地震开始到1976年唐山地震,是抗震加固的试点起步阶段。探索了抗震加固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实践中证明了抗震加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第二阶段,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至1989年基于概率可靠度理论的国家标准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正式是抗震加固蓬勃发展阶段。建立了抗震加固的基本管理体制,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完成了一批现有建筑加固。在这个阶段,抗震加固提出了提高强度、提高变形能力和加强整体性的三种目标,以外加圈梁、构造柱、夹板墙和钢构套为基本手段,形成了增强自身法、外加构件法和替换法等基本加固方法。

第三阶段,大致由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开始执行起,是抗震加固综合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抗震加固的要求扩大到6度设防区,制定了与GBJ11-89设计规范配套的加固的技术标准,强调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分析开发,并将抗震鉴定、加固与建筑功能改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此阶段不断有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结构抗震加固中,如隔震加固和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等。

3.抗震加固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上和国内的成功经验,在地震发生之前对现有的结构物进行抗震加固可以提高现有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汶川地震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对已建重要建筑物实施可行的加固是抵御地震灾害、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可极大限度的减少强烈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呼吁,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国外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十分重视,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法规。在我国,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任务变得日益迫切

4.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随着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人们观念的发展而发展,以往的抗震加固是以结构的安全性为重点。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抗震加固新技术(如消能减震)、新材料(如碳纤维、结构胶)以及新工艺(如钻孔、植筋)的出现,从而使抗震加固的手段愈来愈多。此外,抗震加固工作往往结合城区的改造规划、建筑功能的更新改造来进行,人们不仅重视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更希望对原有建筑风貌得以完整地保留,这对于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抗震加固中显得尤为重要。

4.1传统抗震加固方法

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抗震加固方法。常用的传统抗震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

4.1.1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固方法:

(1)加大截面法。又称外包混凝土加固法,即通过在原混凝土构件外,叠浇新的钢筋混凝土,增大结构构件截面面积及配筋,达到结构抗震加固的目的。

(2)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通过增加结构抗侧力构件,如混凝土抗震墙、钢支撑等,改变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方式,将地震作用的绝大部分,转由新增抗震墙和钢支撑承担,使原有构件的承载力满足抗震要求,由此达到对原结构的抗震加固的目的。

(3)粘钢加固法。是指用粘结剂(结构胶)把薄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提高构件承载力、抗裂性、延性,从而提高构件抗震性能的一种抗震加固方法。

(4)粘碳纤维加固法。采用粘结材料将碳纤维片材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达到对结构构件进行抗震加固的目的。

4.1.2砖混结构加固方法

砖混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店等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由于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低,在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一般分为外加固法和内加固法。

(1)外加固法

外加固法是在砖柱的四周(或砖墙的两侧)包以型钢(或钢板),横向网缀板将钢构件链接起整体。

(2)内加固法

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要时,如原有抗震墙体间距过大,需加设抗震墙体。

4.1.3其它结构类型的抗震加固方法

该类方法主要有针对钢结构、木结构和其它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的方法,这类结构型式在抗震加固实践中较少,加固方法也较少。

4.2新型抗震加固方法

近些年来,在结构抗震加固领域中涌现了一些新型抗震加固方法。

4.2.1隔震加固法

该法是隔震技术在抗震加固领域中的应用,通过隔震层的设置将地震变形集中到隔震层上,从而起到减小原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目前较多的做法是基础隔震,即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减少结构地震反应。如美国对盐湖城大厦、洛杉矶政府大楼等几十栋建筑就是采用此法进行了抗震加固;日本对一些办公楼、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也是采用此方法进行了抗震加固,效果十分明显。

4.2.2消能减震加固法

消能减震加固法的原理是在结构抗侧力构件中设置消能部件或阻尼器,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耗散或吸收由地震输入结构中的能量,减少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消能减震技术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该加固方法的关键是消能减震装置的选择及布置。目前,消能减震装置的种类很多,有:①摩擦性耗能器;②钢弹塑性耗能器;③铅积压阻尼器;④粘弹性阻尼器;⑤粘滞阻尼器等,应用较多的是粘滞阻尼器。

5.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已经有不错的发展,也涌现出很多新型的抗震加固方法,但在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现有旧房很多都存在改造问题,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不仅是要考虑结构安全,还要求扩大使用面积,改善使用功能,并保持或美化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因此抗震加固时要首先区分是以加固为主适当改造,还是以改造为主同时加固,并区别对待。

(2)加固的抗震设防目标和设防水准,应按安全、经济、合理的要求,结合设计工作寿命期进行协调,不能等同于新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和设防水准。

(3)采用灵活的抗震加固手段,实现改造及加固要求。

(4)应充分利用成熟的新技术,如粘钢加固、钢筋化学锚固、高效压力灌浆等技术,有条件时还可经过必要的试验研究,运用消能减震和隔震技术.

6.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6.1性能结构抗震加固设计理论

性能结构抗震加固设计(performance-basedseismicdesign),也称为基于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性态抗震设计等,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投资—效益的准则和强调结构“个性”的设计,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为基础的设计方法。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类型的多样化,性能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强调“共性”,各类建筑大致一样的抗震设防标准的设计方法,必将让位于强调“个性”,各个建筑不同的设防标准的性能结构抗震加固设计。新建建筑如此,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也不例外,而且随使用功能的变更,其要求将很迫切,这为性能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在抗震加固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2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结构减震控制体系则是通过调整结构动力特性的途径,大大减小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反应,从而保护结构以及结构内部的设备、仪器、管线和装饰物等不受损坏。这是一种采用新概念、新机理的新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它比传统抗震加固方法更加有效、合理和经济,为建筑结构的抗震防护、减振抗风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尽管该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但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在美国、日本、新西兰及我国等许多国家已被应用在多项新建和抗震加固工程上,有些已经受到了实际地震的考验,表现良好,技术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7.结语

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许多重要地区、重要建筑都进行了抗震加固。根据资料,在近几年内发生的地震中,进行抗震加固后的建筑已经经受了考验,证明抗震加固确实是积极有效的措施。随着抗震加固知识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方法越来越多,抗震加固方法已从传统的方法不断趋向新型多样化,抗震加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

参考文献:

[1]胡聿贤.《地震工程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1

[2]张敬书.我国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的发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10

[3]薛彦涛,范苏榕.传统抗震加固技术与抗震加固新技术的介绍[J].抗震设防工程设计专栏,2006

[4]梁朝业.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综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张照福,高冬芹.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12

[6]张敬书,潘宝玉.现行抗震加固方法及发展趋势[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7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企业;抗震设计;建筑结构;安全

引言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关注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所谓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指的就是在地震的时候建筑物能够通过抗震设计减少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保护居民能够尽量小的受到地震的影响,降低地震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不同地域的抗震等级不同,所以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的时候,应当对建筑物的抗震目标进行设定,根据该地区的抗震等级进行划分。能够保证设计的抗震等级可以抵御地震带来的风险,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保证建筑物的损失在可以恢复的范围里面。如果发生大型的地震时,建筑物的抗震等级需要保证建筑物的整体不发生坍塌,不影响居民的安全,保证能够为周围的居民留出足够的时间逃生。总之,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提高居民居住的安全系数,所以如何保证建筑物的抗争设计已经成为现阶段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详细的阐述了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措施。

1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

工民建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震性,需要根据工民建结构的具体形式以及所处的地区决定。但是在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大体上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之后可以进行恢复,在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适当的采用一些刚性设计和弹性设计,避免由于刚性过大或者弹性过大带来的不可恢复性。②在对建筑物的抗震进行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一些较大的地震的影响,一味的追求建筑物的结构的刚性以及抗震等级,但是人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一般大型的地震过后,还存在着很多的余震,刚性较大的建筑物很有可能不能够承受后期的余震。由此可知,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的追求建筑物的刚性,还要考虑到地震的实际情况,保证建筑物能够承受多次余震的袭击。③刚性过小的建筑结构也是无法满足建筑抗震性要求的,这样的建筑在震后将无法修复,因此为了避免住宅发生集体连带性的坍塌,要对住宅建筑进行高延性的分体系设计。

2工民建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的体现和具体形式

2.1工民建平面布置设计中抗震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的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物的结构性能以及抗震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的平面布置能够将建筑物中的柱子、墙体以及各个空间的布局清晰的展示出来,这些需要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中显示。但是由于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楼层的平面布置设计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平面布置设计出相应的抗震设计。

2.2做好工民建平面布置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方法

由于平面布置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所以在对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与抗震设计相互协调,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协调,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对称的结构,防止产生应力的变化,导致建筑物本身的扭转效应。在对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急性设计时,应当最大限度的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以及抗震性能,对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建筑在满足居住要求的情况下,拥有较高的抗震等级,将工民建筑设计在抗震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3工民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3.1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目前工民建筑物中最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就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但是高层建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情况下,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成为了人们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问题。建筑物结构的安全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所以很多的建筑物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会引入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了建筑物的功能性。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物都有一些抗震设计,所以应当对于节点部位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格外的注意和谨慎。除了建筑物的节点的施工以及关键部位的施工需要注意以外,建筑物的逃生通道以及电梯、楼梯等等功能也会被强化,所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贯穿于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功能性,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的需求和使用的要求。

3.2满足城市规划需求建筑物

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的需要以外,还需要满足整个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建筑物中的抗震设计也应当满足市政规划的需要。由于在市政规划的过程中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对建筑物的结构和抗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建筑物的外观,使其能够满足整体规划的需求,能够保证建筑物正常的施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图纸的绘制。由于对建筑物进行了抗震设计,所以会使得建筑物的寿命比原来增加,为了不断的适应新的市政规划的需求,满足建筑外观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外观的多元化,这样也有利于城市下各个市政基础建设设施的综合规划和部署,为整个城市的规划和件数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3.3满足不可抗力灾害事故发生的防护需求

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调整建筑物中刚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能够保证建筑物在一些不可抗力中幸存的概率。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不仅仅要考虑地震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对于人为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总而言之,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对其影响因素应进行全面的考虑,充分的体现其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保护居住者和使用者能够在地震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逃生和自救。

4工民建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探讨

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与其结构设计协调统一,用综合的眼光看问题。想要不断的优化结构设计中总的抗震设计,需要清晰的知道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确定结构设计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对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决,保证建筑物的结构性能能够满足要求。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的时候,应当从建筑物的整体入手,关注建筑物抗震的整体性能,保证整栋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4.1优化结构方案设计

在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以外,还需要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用最小的成本建造出最安全的建筑物。如果一味的追求建筑物中的抗震性能,这样就会使得建筑施工成本过高,失去了原有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在对工民建筑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等进行协商,充分考虑这些单位的意见,在考虑他们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4.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在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当从建筑物的平面、立面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满足国家相应的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能够保证抗震设计的规范性,禁止使用结构设计不规则的设计方案,组织多重建筑抗震防线。其次,在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的时候应当尽量的减少由于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降低地震对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于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刚性以及强度进行验算,使得建筑物不同部位的受力尽可能的均匀,降低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最后对设计好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模拟实验,确保投入使用的时候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4.3保证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工程结构的设计需要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以及计算,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使用人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极大的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技术建模并进行验算,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技术不是万能的,在结构设计方面仍要以设计人员为中心,计算机技术只是辅助。

5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民建筑中的抗震性能是衡量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抗震体系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筑抗震性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项目,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够在建筑结构中和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必须着重关注结构抗震性设计质量和选用科学性的保证以及技术的优化,在保证其结构合理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其经济。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相协调,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的同时,节约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建设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莫建中.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优化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88+190.

[2]朱明.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研究[J].四川建筑,2014(02):166~167.[3]史飞,刘杨,张军.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及抗震新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1(01):136~137+139.

[4]王开顺,王有为.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新《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背景介绍[J].工程抗震,1986(01):38~41+36.

[5]王开顺,王有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条文建议及说明[J].建筑科学,1985(02):17~25.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8

关键词:超限高层;塔楼偏置;结构设计;抗震性能化

某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由于塔楼偏置,导致结构超限,本文基于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对超限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1工程概况

该五星级酒店地上部分3.53万m2,地下部分约0.65万m2,地下二层,裙房地上四层。主体结构地上18层。裙房采用框架结构,主体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建筑总长度为81m;总宽度为48m;建筑总高度:82.35m。建筑效果图及平面图如图1。

2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根据建筑的体型和高度,本工程主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裙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楼板厚180mm,地下一层板厚180mm,群房屋面板厚150mm,主楼屋面板厚120mm,以上各层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大于0.25%,群房屋面上下层楼板采取加强措施,板厚130,配筋负筋隔一根拉同一根,其它各层板厚110~130mm。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大底盘群房柱剪力墙提高配筋率。由于地下部分建筑属超长结构,为减小结构内部混凝土温度应力,设置后浇带。

3超限类别及程度

依据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存在以下超限问题:

3.1超限分析

由于塔楼偏置,塔楼质心同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为底盘相应边长的大于20%;设备层下层与设备层侧向刚度比为0.453小于0.5;属于超限结构。亦为同时具有其他一般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不连续,穿层柱)的高层建筑工程,属于超限结构。

3.2不规则情况分析

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为超限(见表1)。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即超限(见表2)。

3.3超限部位专门分析

(1)在裙房端部设置剪力墙,增加了裙房的抗扭刚度,减少了塔楼偏置对裙房的影响,使计算位移比减小,裙房抗震等级提高一级。(2)五星级酒店建筑高度约80m,高度不高,塔楼偏置的影响有限,裙房处绝对位移较小。(3)剪力墙轴压比小于0.5,有较好的延性。

4抗震设计的性能目标

根据超限审查专家意见,高层主体相关范围框架柱及剪力墙偏拉及偏压承载力按中震不屈服复核、受剪承载力按中震弹性复核;框架柱及剪力墙截面满足大震作用下的受剪截面控制要求,穿层柱及转换部位按中震弹性复核。为达到上述抗震设计的性能目标,结构设计采取如下措施:(1)首层至裙房顶范围内,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按一级,抗震构造措施提高一级,按一级。塔楼地下二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二级。地下一层至裙房顶上二层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按一级。以上抗震等级按二级。(2)裙房塔楼远端柱,剪力墙及梁加强配筋,提高配筋率。计算位移比小于1.3。(3)大洞口处楼板采用150厚,上下通长配筋,以增大刚度,增强结构的整体性。(4)设备层下层与设备层侧向刚度差别较大,设备层下两层按新规范水平地震剪力取1.25的放大系数。(5)设备层下二层按中震不屈服计算,加强竖向构件抗震能力。(6)按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该五星级酒店建筑高度小于100m,规范允许的同类高层的高度为130m,相对高度来讲不高,按新高规可按框架剪力墙的要求设计,采取按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构造上有所加强,酒店群房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由抗震二级升为抗震一级,构造措施的提高,由抗震构造措施二级升为抗震措施一级;裙房端部设置剪力墙,增加了结构扭转刚度,塔楼偏置引起的扭转大部分被剪力墙承担,设备层下二层按中震不屈服计算,加强竖向构件抗震能力,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J186-2010)相关条文,各楼层层间位移、位移比、剪重比、振型质量参与系数等电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采取以上加强措施后,本工程的结构抗震设计是安全可行的。

5.2建议

由于结构超限,裙房的抗震等级提高,主楼内相关范围竖向构件承载力按中震不屈服计算,主要剪力墙墙肢受剪承载力按中震弹性计算,主要剪力墙墙肢截面按大震作用下控制要求。主楼及裙房主要构件截面及配筋均提高较多,相对不超限结构,结构造价提高多。建议对于高烈度区塔楼偏置的大底盘结构,塔楼与裙房设缝分开,避免结构超限。

作者:丛云龙单位:丹东万达广场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9

关键词:教育建筑;安全问题;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据统计�汶川大地震致使灾区2459.2万多间房屋损坏,778.9万多间倒塌。其中造成四川省大约13779间学校受损,受损的建筑面积约有2489.96万m²。

由此可见对教育建筑的抗震防灾安全设计应予以充分重视。在中小学校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其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还应按照抗震防灾以及避震疏散的要求有选择性地将学校建设成为社区安全场所和避难空间,并从空间设计、流线组织、建设标准等多方面探讨其安全设计对策,多途径综合提高教育建筑的安全性能。

二、选址的合理性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2.1保证自身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地域位置

选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选择处于区域内的中心、市政公共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位置,保证使用方便、疏散

快速及时。学校建筑对外交通联系要求较高,便利的交通区位对于人员集中的学校尤为重要。还须选择适宜的用地条件,建筑用地平面形状宜采用较为规整的几何形状,长宽比例适当,用地要尽量避免出现不规则的形状,零碎的用地不适合学校建设。另外,建筑场地地势应较高且平整,竖向高差变化不宜过大,并要远离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质构造地段。我国属于多地震的国家,学校建筑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首先要保障自身安全。环境设计和总体布局中还应充分考虑安全避难场所的设置,结合运动场地、庭院空间构成室内外相结合的避难空间系统。

2.2充分考虑兼顾城市的防灾避难作用

应该针对这次地震的惨痛教训,将中小学等教育设施的选址、建设与城市防灾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体育场、活动场等空场与教室等空间形成城市中均匀分布的避难点,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平时是教育文化的空间,灾害发生时就能成为救助的场所。城市学校的设施比较齐全,有宽大的操场、教室、体育馆等,一旦发生地震、暴雨等灾害,市民可以利用此类场地、空间进行躲避,并有利于管理和救助。

三、提高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安全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提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建筑抗震设计目标。在地震作用下,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是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对策,研究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抗倒塌机理和抗倒塌措施是今后抗震设计和工程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标准是此次四川地震后建筑设计集中探讨的课题之一,尤其提高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在关键部位提高安全等级是有效加强安全度的措施之一,在建筑设计上应适当提高结构安全等级,特别是对楼梯等疏散构件提高设计要求以保证疏散系统的安全。根据国家最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新规范将从2008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尤其乡镇、村的中、小学校也应严格执行,科学建设。教育建筑坚固不仅可以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也可以成为城市、社区、乡镇、村庄的安全避难场所。

在结构设计中,建筑抗震新技术,如隔震、减震技术,应在学校建筑中得到推广应用。汶川地震灾害表明,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屋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利用已经成熟的抗震减灾技术可以实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除了不断的完善抗震设计规范,研究和发展新的减震技术是国内外抗震工作者的一个主要目标。目前,建筑物抗震设计已提出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如隔震、减震技术,房屋建设标准化制作技术等。教育建筑空间大,主要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存在连接弱、抗震性差的弊病。在重建中,应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选择科学的结构方案和技术,即可以获得安全、舒适的使用空间,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也能带动相关技术经验总结、推广和应用,从提高我国教育建筑总体的抗震水平。保证学校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四川地震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加强设计、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在建设中最可怕的是对施工过程监管不严,因为施工过程有很多细节都会影响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兢兢业业。四川大地震中有瞬间倒塌的建筑,也有严重受损但未倒塌或还比较完好的建筑,收集这些建筑的资料,对检验国家《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及一些构造措施是否合适很有益处。2001年我国颁布的《建筑设计抗震规范》基本上与国际接轨,新经修改的规范能够更加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并与世界同步。如果各个部门都能严格执行规范,尤其是城镇、乡村也能较好地执行,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痛的后果。

四、做好教育建筑物的疏散与消防安全

建筑物抗震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地震发生后,由于人员逃生的本能往往造成建筑物的走廊、楼梯等疏散通道人员密度突然加大、流动性加强,疏散通道一旦发生倒塌,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在汶川地震中发生了多个在建筑物倒塌的楼梯间下集中死亡现象。在地震后的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人员伤亡都集中在通道、走廊、出入口附近。因此,建筑物在灾害发生时疏散通道的畅通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规模,使用性质、重要程度、耐火等级、危险等级、容纳人数以及灾害时人的心理状态等情况合理安排。在设置安全疏散路线时,应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充分考虑灾害条件下人们异常心理状态的行为特点,确保达到安全疏散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校建筑的安全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建筑本体自身的抗灾能力。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构造的处理上适当提高其耐火等级,尽量采用阻燃材料和环保材料,以有利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和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在安全疏散空间设计中更要确保设施本身的安全、防火、防震诸方面要求。

结束语

汶川5.12地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给教育建筑的安全问题以深刻的教训,面对已成为废墟的校舍,建筑师应该对今后教育建筑的发展给予更多关于防御灾害的思考与关注。中国的建筑业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形态层出不穷,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城市的建造者们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何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人性的现代教育空间,将成为近期建筑师们应该仔细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金磊,周有芒.校园建筑安全与疏散避难空间研究.建筑创作,

2008(9):150-158.

[4]马东辉等.由汶川地震引发对建筑物抗震设计的思考.建筑技术及

设计2008(9):100-102.

建筑抗震技术规范篇10

一、突出重点,完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体系

今年,要依据《城乡规划法》、《防震减灾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规定,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康定县和2011年省上已给予了专项补助资金的炉霍县、县、新龙县、色达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修编,启动泸定县、理塘县、道孚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修编。在编制或修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过程中,要科学划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因地落实空援、空投、空救场地,特别要强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震后应急组织保障;同时,要结合县域乡(镇)、村点多、面广的实际,深入系统地分析本行政区域尤其是农牧区的抗震防灾问题,高度重视建设用地评价,提出地震次生灾害防御措施,研究建筑地基处理安全技术,明确民居抗震设防技术要求。在编制或修编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把抗震防灾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布局与设置满足抗震和震后迅速恢复供应要求,以生命线系统、重要设施及次生灾害等为重点,提出防灾对策措施和规划强制性内容。

二、规范程序,强化既有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方面,要协助开展既有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在充分调动现有专业技术力量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组织乡(镇)干部进行统一培训,掌握既有工程抗震性能普查知识,协助产权人开展以城镇重要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为重点的既有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既有工程,由其产权人负责委托具备资质资格的单位进行抗震鉴定,有计划、分重点、按步骤落实既有工程抗震加固。在实施过程中,对鉴定结论为D级的既有工程,要抓紧采取拆除处理,未拆除前须禁止使用;对鉴定结论为C级的既有工程,要抓紧采取加固措施,未加固前须限制使用。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既有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要加强对既有工程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实行普查、鉴定、加固设计、施工图审查、加固施工的加固程序,认真执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省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要加强对既有工程使用过程中抗震安全的监管,坚决杜绝产权人和使用人擅自变动既有工程结构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行为。地震发生后,要组织专家对震后破坏程度超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允许范围的既有工程破坏原因进行调查,依法追究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

三、依法依规,强化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加强新建工程选址管理。要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镇(乡)、村防灾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一并实施,切实加强各类建设项目的选址管理,特别要重视重大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规划选址,对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镇(乡)、村防灾规划或城乡规划中有关抗震防灾规定不符的,一律不得办理选址意见书。二是要严格新建工程审查制度。要根据《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等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初步设计审查(及技术审查)、施工图抗震审查、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抗震“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专项论证等制度,加大审查程序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按规定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对按规定应做抗震专项论证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由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三是要狠抓建设项目过程监管。城乡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定期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震防灾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要不定期对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等过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抗震设防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凡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依法责令整改。

四、积极引导,提升民居建筑抗震设防质量

去年,州住建局已编制完成《州“崩科”建筑抗震构造图集》(送审稿),通过了州级相关部门联合初审,目前,正在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近期将印发实施。各县住建局要因地制宜,可直接采用《州农牧区居住建筑抗震设防技术导则》、《州农牧区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州“崩科”建筑抗震构造图集》,也可以此为依据,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分区域按结构,充分考虑农牧民经济承受能力,围绕地方特色、民风民俗和时代精神,研究制定民居抗震图集和施工指南,试点推广,逐步铺开。要组织农牧区建筑工匠和传统艺人,集中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建筑工匠提高技能水平、创新施工方法,引导传统艺人改进传统做法、增强抗震意识,积极运用通用设计图纸。要结合依法批复实施城乡规划确定的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等内容,通过电视、报刊、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抗震防灾知识,提高广大群众执行抗震设防标准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