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13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1

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学科的交融与渗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健康成长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分析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近一半的项目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对170多位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他们的原创性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科学家有76人,占总数的44.2%,有48项原创性成果涉及其他学科体系,占总获奖次数的53%。最典型的事例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涉及到4位作者,其中2位是物理学家,l位是化学家,1位是生物学家,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成果。美国加州大学钱永健(RogerY.tsien)教授,具有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学术背景,他在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多色荧光蛋白方面的出色工作使得他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方面工作若没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是很难完成的。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理论观念,通过学科交叉和渗透,采用多学科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推理模式进行研究,常常能够实现全新的发展,这在科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亦是如此。

做好学科交叉,首先必须要认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所谓交叉研究是指以研究团队为基础开展的科研活动,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团队为整体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发起挑战。团队成员通过彼此交流,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研究中每个人都要负责涉及自己学科领域的问题,每个人对最终的研究成果都负有责任。实际上,交叉学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很多现在的学科也是由过去的交叉学科发展而来的,如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生物材料学;生命、医学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了生物医学电子学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形成首先是来源于对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人研究的需求。如生命与医学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命与医学科学本身的需要,如生命体海量数据的产生迫切需要定量化分析方法、手段;第二是基础和应用科学的拓展,对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新的认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追求等等。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和开展交叉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探讨促进交叉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对进一步推动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面有促进作用。

1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发展现状

其他学科与生命、医学科学的交叉,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目前正在经历从Bi。一X到X一Bi。的转变。前者(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等)注重将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对象作为一种特殊介质,研究其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规律(其重心是X)。后者(如物理生物学、力学生物学、数学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等)则强调将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认识特定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的定量规律(其重心是Bio)。应用科学与生命及医学科学的交叉集中反映在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ealengineering,Bme)这一交叉学科。其中基于电子电气工程的(ee一Based)Bme涉及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图像、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以及放射医学等;基于化学工程的(Che一Based)Bme涉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以及纳米生物学与纳米医学;基于机械工程的(me-Based)Bme涉及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人工器官以及仿生学等等。

当前生命及医学科学领域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正在呈现以下新的特点:(l)来自于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者在所感兴趣的特定生物学问题上的知识积累逐步深人,与生命与医学科学家之间的学术语言障碍正在逐步缩小。(2)一批受过良好交叉科学训练的独立研究者和青年人才正在健康成长,能逐步从不同于生命或医学科学家的视角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并具有在本领域重要刊物和生命与医学科学主流刊物上连续的能力。(3)回答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丰富多彩,从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到实验验证,从个体、系统、组织到细胞、分子、基因,从定性到半定量和定量,从基础理论、技术平台到大型装备,极大地丰富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并孕育着新的突破。但是,目前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

2.1学术语言的差异使得不同领域的专家存在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不同领域科学术语的差异是交叉学科研究的障碍之一。科学家经过训练会在同行间形成自己的学术语言,这种语言简化了与同行的交流,但同时又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首先,一个领域的专家可能不理解另一领域的专业术语;其次,同一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会完全不同。而在目前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的培养下,知识面宽而又懂得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科学家不多,这种科学家本身的素质缺陷也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者首先必须为理解不同学科间的学术语言而付出时间和努力。也只有克服了这种交流上的障碍才能保证交叉学科合作的顺利和成功。

2.2合作态度上的障碍20世纪80年代Siglna兀科学研究学会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问及是否应该增加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资助时,几乎有3/4的学者回答是同意或强烈同意,表明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认识到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被问到在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中,是否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时,则极少有人表示愿意放弃。由于交叉学科研究讲究团队合作,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科学家可能会因此失去在原来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在时,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两者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学家对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合作难度增大。另外,学科歧视也是合作的障碍之一,如认为自己的学科比别的学科重要也会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2.3具有交叉训练和良好积累的人才不足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相应的培训周期也越来越长,更不用说要了解和掌握多个领域知识的专家,而交叉学科对研究者知识积累和科学训练的要求,往往需要经历5一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成为合格的独立研究者;也因此,与生命或医学科学领域同龄人相比,交叉学科的人才往往显得积累不够,优秀的杰出青年人才更是难以脱颖而出。#p#分页标题#e#

2.4研究项目和成果取得共识上的障碍交叉学科的研究无论是申请经费还是成果发表,要取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认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申请经费资助方面,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基金的资助是基于同行评议的结果。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项目往往由于申请者学科背景来源广泛、科学视角各异,而评审专家的专业视角、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因此其评议结果很难取得共识,评审中出现非共识的项目比例较高。以原生命科学部四处所管理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和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两个学科为例,在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2008年面上项目同行评议意见中,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只有6.4%,远远低于学科当年18.1%的资助率;而在同一个科学处、当年资助率为17.77%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面上项目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则为13.33%。二者相比其同行专家的共识率有明显的差异。在成果发表方面,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大多数学术杂志有自己的学科定位,传统上以发表各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为主,因此,交叉学科研究论文的发表相对来讲难度更大。而研究者所发表的论文又与其晋职、争取经费等等个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客观上也造成研究人员从事交叉研究的态度不积极。

2.5项目评审难度较大交叉学科的项目一方面由于学科覆盖面较广,项目难以取得共识,另一方面,由于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几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得通讯评审专家的选择较其他学科更加困难,要保证项目的评审质量难度较大;一旦同行专家选择不准,则会导致项目的评审质量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初选。基于同样原因,由于学科评审组专家往往是由几个专业领域专家组成,专业跨度大、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很难保证交叉性研究评审专家的专业需求,特别是对交叉学科项目的科研成果或发展前景很难做出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加之评审时间上的限制,最终会影响到资助项目的遴选。

2.6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模式存在小型、封闭、分散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科交叉的因素之一目前,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依然存在着小型、封闭、分散的研究模式。小型即一个教授十几个研究生模式,虽然该模式在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组体量小,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的要求不相适应;封闭、分散包括同行封闭,学科封闭,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科学团队难以形成规模,资源难以共享,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人才培养也停留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窄、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

3建议

3.1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人才板块的资助率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尝试对交叉学科的人才基金给予适度倾斜,将有利于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和培育人才。同时,加强后续跟踪,通过对优秀项目的连续支持,如青年科学基金与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重点项目的衔接,将进一步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

3.2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交叉性重大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顶层设计,凝练具有创新性的科学问题,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联合开展交叉性研究相对于通过上述人才板块资助、逐步培育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者、研究小组或单元而言,组织跨科学部交叉重大项目、设立交叉学科重点项目将有利于整合现有优秀研究力量,选择前沿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的思考,并对逐步提升交叉学科整体研究水平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组织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时明确要求交叉,但往往是立项时强调交叉,实际申请和评审时对交叉的理念贯彻不足,把握不准,使得一些没有真正意义上交叉的项目还是得到了资助,没有真正发挥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门户与学派壁垒的存在,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因而导致一些立项时看似交叉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学科交叉,项目完成仅仅是拼盘而已。项目承担人员相互之间交流不够,仍然是各自进行自己的研究,项目完成也是大家的工作凑到一起,没有相互间有机的联系。

3.3适当增加交叉学科评审组专家人数根据交叉学科特点,建议在目前评审组专家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评审组专家人数,保证交叉性研究单一项目对多领域专家的需求,从而保证评审质量,降低单个专家权重,使优秀的项目不因专家专业背景上的限制得不到及时资助。

3.4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针对交叉学科非共识项目相对较多的特点,尝试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将有助于培育和保护创新性思想、鼓励自由探索。

3.5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者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理论来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尝试在交叉学科内部自由申请项目板块上设立倾斜经费,进一步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通过5一10年的持续资助,可望凝练出一些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前沿课题。

3.6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建立鼓励和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机制第一,要从激励机制上鼓励研究者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交叉学科研究通常涉及到多个实验室的合作,因此发表文章署名为同等贡献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在基金项目的评审中要承认项目参与者的贡献,在评价优秀人才时,要理解交叉研究工作中不同学科的重要贡献,不能对此行为抱有偏见;第二,要从项目设置上对交叉学科项目给予倾斜。对于一些交叉研究项目,如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建议设立双pi(项目负责人)或多pl制,申请交叉项目必须由来自不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多个pi共同申请,参与项目的每个pi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每个参与单位的利益。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从管理上促进合作项目的启动和运转,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对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多学科项目领域的学术交流,使科研工作组有认识其他学科的机会;在评审过程,应对明显学科交叉的项目单独对待,用各种方法抵消专家评审过程的学科自我保护的思想。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2

但是,生命科学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副主任屈锋教授,从这位化学背景出身的青年学者身上了解到她眼中的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和生命分析化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她开朗,幽默而时尚,在和她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她更多的特性学者的优雅、科学家的严谨、师长的智慧、年轻的活力……这位思维敏捷,谈吐直率,兴趣广泛的女教授,执着于将化学精髓溶入生命科学研究的“创新者”,正像一位手持化学缤纷彩练,在生命科学的舞台上清然挥袖的舞者。

记者: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哪些方向进行的?您的科研理念是怎样的?

屈锋我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生物医学分析检测以及生物物质分离分析展开的。

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离不开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同样离不开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支撑,正是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和新兴学科。

我原来所学专业是化学,具有分析化学与环境化学的研究基础。在美国做博士后时转入生物科学,开始接触动物、组织等生物物质分析,接触到人类健康与衰老领域。现在我主要的研究思路就是要利用自身的化学背景优势,结合在生命学院的学科背景,将化学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生物体和生物分子的研究中,解决生命科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目前我的研究对象有细胞、微生物、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希望在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生物学、医学、临床检验等方面从技术和方法上有所突破,用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其中的问题。我认为,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学科间的交叉一定要深入。各相关学科要真正融合、必须要进行学术思想、技术手段和学术人才的全方位交流。

记者:您曾主持或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多项工作,请介绍一下其中一些主要项目的相关情况好吗?

屈锋我所主持的项目具有延续性,保证了课题可以从基础到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利用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基于两种模式病原菌全细胞核酸适配体的毛细管电泳筛选方法研究”、“土壤有机酸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特性研究”、“有机污染物的芯片电化学检测技术”等,最初主要是从小分子方面做起,现在将这种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了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等生物个体。目前很重要的部分工作就是围绕着生物活体进行研究,这也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比如直接将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毛细管电泳结合,将生物学方法与分析化学方法结合就是很有特色的研究内容。我现在是生命学院的教师,周围教师和学生都是生物学专业,因而我可以更多学习,了解和接触生物学,并能带着化学专业的眼光看待生命学科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对我的研究非常有利的一种状态。

记者:您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物医学分析检测和生物物质分离分析方面,从专业角度出发,您是如何看待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这一问题的?

屈锋我认为好的基础研究成果应该具有产业化的潜能。首先基础研究必须要深入、透彻,这样才知道它向应用转化时的关键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克服。作为我们的方法学研究,建立的方法不仅要有技术含量,还要考虑低成本。一个有效的方法或产品如果成本过高,对于企业来说压力很大,这将阻碍其产业化的发展。在研究成果真正能为社会和经济服务时,必须考虑降低各种成本,如设备材料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操作成本、人员培训成本等。目前我所进行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投入产业化阶段,但我的所有想法和努力方向都没有脱离这个根本出发点。

记者:作为生物工程系副主任、生物技术专业本科责任教授,您主要分管哪些工作?在行政、科研和教学多种身份中,您更喜欢哪一个角色?

屈锋:目前,我主管教学方面的工作。我是做科研出身的,多年来都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在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本来就是一体的。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指导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介绍科研内容,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并没任何矛盾。我很喜欢讲课,把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很有满足感,这是只做科研工作所得不到的乐趣。当然,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到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人生的指引。作为教师,还应担当着指导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责任。我们要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将严谨、认真,执着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传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和科研素养的,能够胜任多种社会工作的合格人才。工作虽然很繁忙和辛苦,但更多的是看到学生成长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记者:在求学道路上,您涵盖了内地、香港、国外的三重教育经历,这一切在您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屈锋:不同地区的文化、管理和制度下的教育模式有一定差异。对于科研来说,多样化的教育经历和受教育模式可以开拓眼界和思维方式。对于教学,可以把不同的文化、管理和制度模式与学生分享,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上述问题。对于这种活生生的亲身经历,学生听起来会更有感触。所以我认为,对于新世纪的年轻人,一定要创造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自我提高和成长非常有益。

记者:对于学生和后起人才,您认为他们如果希望成为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的话,需要在求学时期做出怎样的积累?您在教育教学上录持的观点和原则是怎样的?

屈锋:总得来说有两步:打好基础,然后培养其兴趣。打好专业基础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多学多练。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有助于开拓科研的视野和思路。当然,还要有必要的勤奋努力,但这个勤奋并非是毫无目的地泡在实验室。虽然科研工作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但这个积累一定是有效的时间积累。学生实验做的越多就越熟练,越熟练就越有兴趣,有兴趣就不觉得“枯燥”,就能发现科研中的乐趣。有了乐趣,勤奋就是自觉行为。当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自信,就越有动力。大多数学生在科研和实验过程中都是遵循这样的成长轨迹,所以在科研和实验中的确要多做工作,当遇到困难时,也一定要坚持,就像人生中遇到坎坷一样,挺过去就是成长和进步。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3

课题研究方案

区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改造研究是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申报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初中改造教学过程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是其研究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全面落实《济南市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贯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提高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水平,特制定此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1、课程改革背景(宏观领域)

2001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轮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以来力度最大、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新课程实施至今,许多难题、瓶颈问题亟待攻关,特别有待于实践层面的理论研究与验证、反思。新课程语文教学,也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面临着系列新问题。尽管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了这么多年,许多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更不要说新课程开辟的新的教学领域。本课题所研究的正是这类问题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基本点。

2、教学的实际情形(微观领域)

考试的内容和样式成为强有力的隐性目标,怎么考试就怎么教,教育的功利目的太强势,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和考试之间到底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矛盾逻辑关系,要认真研究。

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评价,主要受高利害的中考、高考的影响,教师在这个领域严重失语,而这类高利害的考试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听到一线教师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建议和诉求。

3、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情形

一是同类型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评价方面,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纲要,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多数人能够认可的实施方案和示例性成果。第二是缺乏整合,缺乏以实践为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研究与实验的平台。

4、区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改造的要求

2008年8月,历城区教育局制定了《济南市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试行)》,规范初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提出:让教学成绩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自然结果的基本理念,要求塌下身子改造教学过程,继而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在《规程》的引领下,全区开始了改造教学过程的实践探索。

2010年8月区教育局开始建设规范的学科教学活动,在修订《规程》的基础上,颁发了新修订的《济南市历城区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体,将规程落实在学科教学的过程,目标是建立各学科教学的规范体系。区域初中教学过程改造研究方案强调:教学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考试评价与反馈五部分构成,因此,对“考试评价与反馈”的改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1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初中阶段新的课程标准,为规范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012年3月30日,在教育局规程和语文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引领下,“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方案”制定,为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的可行性上提供了保障。

纵观历城区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适切的学习目标来科学命制试题,试题难度过大,科学性不强。

2、检测试题命制粗糙、随意,形式单一,内容单板,缺乏创新性和探究性。

3、试题结构模式化,试题材料陈旧化,题型设计单一化,试题答案标准化。检测试题很少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选做题。

4、许多试题没有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不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5、阅读试题的考查中出现考点重复,试题设计不科学,开放性试题没有处理好“放”与“收”的问题,出现了毫无边际的主观试题。试题形式只要以简答的形式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不够。

6、阅读试题的设计中也严重出现了“就此文出此题”的情况,缺少对学生迁移拓展能力的考查。在试题题干的设计引导上缺少语文特有语言魅力,没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上述问题,影响了教师检测所应该达到的效果,不利于更好地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提高检测试题的命制水平,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意义

语文教学与评价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按照新课程精神教学,又怕考试成绩不理想,迎合考试又阻碍国家新课程的实施。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引起无数家长的不安,也是社会对基础教育意见的热点问题。本课题研究,目的在探究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规律,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并在二者之间寻求能够缓解矛盾、两全其美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之路。从而为区域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造画上圆满的句点。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根本属性是人类智慧复演的过程,教学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教与学统一和学科规律。对语文学科而言,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定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同时规定: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教会学生会读书,能写作;丰厚其文化和精神;构建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课堂要尤其注重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部分学习方法的构建、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语文思维的培养;尤其注重指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语言的品味和赏析,形成个性化体验。语文教师要努力把握整个学科规律,自觉敬畏课程标准。

(二)研究目标

基于对课题“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的理解,本课题研究力图达到以下目标:以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为指导,基本建立语文新课程标准统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规范体系,研究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学生合作学习中薄弱环节的改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通过对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带动对中考语文试题的研究扩展到对初中语文考试命题的性质和作用、结构和功能、程序和要点、原则和导向等理论层面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我们教师平时测验和考试命题的科学性,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考试命题的“科学性”界定为试题设计的情境性、层次的基础性、智能的自觉性、题型的开放性、选材的规范性和教育的综合性。如语文试题的教育性不能是赤裸裸的说教,而是在测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考查其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水平,即命题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是环环相扣的,对考试试题的研究必然会引起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其他四个环节的审视和研究,这些研究是相辅相依的,该课题的研究是以考试试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四个环节质量的提高,以之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使教研组成员的专业自身发展更上一层。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评价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包括中考这样的高利害考试和平时学业合格性的考试、诊断式考试、过程评价式考试等等,如何科学实现科学评价,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学习阶段,什么样的评价内容,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对语文课程教学起到正确导向、积极督促的作用,使考试评价客观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

根据本课题的实践性质,列出如下10个子课题:

(1)语文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2)语文古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3)语文综合性学习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4)语文名着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5)语文古诗词赏析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6)课内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7)课外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8)语文说明性文章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9)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可按体裁进一步分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10)写作教学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这些子课题从教学和考试结合的角度切入,较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总课题的基本研究领域,主旨明确,提出了一线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冲击力,受到老师们的普遍欢迎,觉得做这种课题是在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这个课题的最大特点,是与常规教学同步,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到目前为止,以上10个子课题,都由本校语文教师专项承担,定点突破。

现在的问题是,课题立项后,该怎么做。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进行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层面上要着重注意哪些问题,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探索,才可能让这个课题做得有意义,这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下面我列举一些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内需要重点探讨的系列问题。

(1)检测如何体现对过程的评价,是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诸多难点的有效的钥匙,如何测评阅读过程、写作过程,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等等,都应作为研究重点。

(2)写作教学要把写作教学做成学生发展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生命的需要,这样的目标只能通过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化的表达路径才能达到。研究和实践如何把作文同学生的理性世界、感情世界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把写作文做成一种技术活,只在作文方式方法上做文章。

(3)综合性学习是新的教学领域,要研究怎样设计和实施才能接近课程设计的理想状态。

(4)语文知识教学怎样走出误区,怎样使这种过去的无效教学真正能够具备支撑学生阅读和写作功能,能够发展学生智慧。

(5)什么样的考试是合科学、合人心,真正实现考试功能的?

(6)怎样兼顾语文测评中显性的近期效益和远期的隐性效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运行方式及步骤

(一)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辅以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资料分析和比较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等。

实证研究法即通过试题命制过程中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在教学事实中发现问题,然后对教学事实的分析归纳,寻找改造教学问题的规律、方法,在新的教学事实中运用得出的规律和方法,验证改造的效果,这是本课题实证研究的基本路径。

行动研究法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使研究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落实于改造教学过程的实践上。

(二)课题研究的运行方式。

1、全区维度。教研室从全区的层面基于学科对教学过程改造进行研究;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员以突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主线,进行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构建学科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和学科建设的评价系统。

2、学校维度。学校以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为主线,进行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的研究,构建学科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和评价系统。

3、级部维度。以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的研究为主线,研究适合各级部学生特点的维度,以更好的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总负责人:陈允红陈法国赵延勇王孝珍

负责:(1)设计总体计划、安排人员分工;联络指导机构,保障经费开支。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协调各项研究工作。

(3)设计研究方案,搜集研究数据,分析研究情况,撰写阶段性成果或研究报告。

2、各年级负责人:谷立华王元勋张甲芳

负责:(1)督促本级部人员按照分工开展语文命题的课题研究

(3)整理并总结本级部课题实施的相关资料(数据成果教育随笔论文等)

3、阶段实施者:谷立华王加梅宗西涛梁伟马长英陈允红李善红王燕伟王元勋

冀翠萍陈法国庞立莲王孝珍赵延勇王英张立华孟祥国张甲芳王吉东

负责:(1)按照分工开展语文命题的课题研究

(2)整理并总结所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成果、教育随笔论文等)

“初中语文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课题研究

内容及分工

序号

子课题名称/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

1、语文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张立华

2、语文古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梁伟王加梅

3、语文综合性学习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谷立华赵延勇

4、语文名着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马长英陈法国

5、语文古诗词赏析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王燕伟王元勋

6、课内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陈允红李善红

7、课外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冀翠萍宗西涛

8、语文说明性文章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庞立莲王吉东

9、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检测试题(可按体裁进一步分类)的命制研究王孝珍张甲芳

10、写作教学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孟祥国王英

(四)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2、17---2014、3、2)

(1)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规程(2013)》和《历城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案(2014)》中对试题命制的相关要求

(2)全组认真学习近五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试题,研究学考动向,学习市统一阅卷情况及评分细节处理和注意事项。

(3)各子课题明确研究任务、方向,形成可预测的系统的研究策略。

形成各研究子课题规范的策略,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各子课题进行阶段性报告。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4

关键词:刘彬;《中华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书评

一、引言

商标,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承载着商品和服务的关键信息,对于企业推广商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全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商标作为一张承载企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名片,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同时也在传承着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因此,商标的命名以及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翻译尤为关键。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刘彬教授所著《中华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一书,由国际语言学学会会员,香港语言学学会会员,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L戈玲玲教授作序,并于201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商标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刘彬教授坚持以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些年来先后主持部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参加部级、省级课题多项;主编部级规划教材1本、参与编写教材1本;并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中华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是刘彬教授主持的湖南省基金项目《湖南省著名商标文化蕴涵及其英译研究(14wHL36)》研究成果、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汉语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外宣翻译规范研究(14YJC740049)》阶段性成果。

全书约25万字,251页,共八个章节。从商标概述开始,我们了解到无处不在而又不为大众所知的商标的定义、功能与作用、分类、组成要素、价值与保护及其使用与禁忌。紧接着该著作介绍了历时视角下的商标发展,商标的文化和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商标的生成与复制。通过大量的语料展示和解析,该书规范了商标命名以及对外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最后,结语部分进行对全书进行总结和对商标命名和翻译领域研究的展望。

读完这部著作,不难发现,基于多维度视角,其通过大量的双语平行语料对商标的命名和翻译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为商标的命名和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正如戈玲玲教授评价“书中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对于商标命名和翻译研究而言,既有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该书序),一方面,该书应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商标命名与其翻译研究阐释并总结了相关理论、翻译原则与方法;另一方面,其规范了商标的命名和翻译,对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推广自己商标,推广中国文化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二、探讨跨学科领域、多维度视角下的商标研究

该著作最鲜明的特征是阐释了跨学科领域、多维度视角下的商标研究。全书从语言学、语用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研究。

著作开篇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领域介绍了商标的定义、功能与作用,这可能是大众较为熟知的一面,并且以历时性的视角介绍了商标从古代、近代、当代的发展史,让读者很好地“观史知今”,了解商标。

随后作者从法律层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修正)》为依据,结合其自身学习研究成果,向读者们详细介绍了商标的分类、组成要素、商标的价值与保护以及其使用与禁忌。这对人们进一步了解商标背后蕴含的法律权益有了极大的帮助。

同时,著作中以商标文化为切入点,基于中华商标文化是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从跨文化角度研究商标名翻译过程中国文化的传播。从文化领域中的五种文化形态――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语言文化探讨商标包含的中国文化要素,揭示了商标名称中包含着入乡随俗、情景交融、相互关联及相辅相成的文化肌理。这是首次通过文化视角进行商标命名及其翻译系统性研究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刘彬教授还从心理学、语言符号系统和美学领域对商标的语言和审美进行了探究。其中分别从语言学的语音、文字、语义三个层面阐述为顺应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商标的设计生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给消费者带来的听觉上、视觉上和精神感官等多个层面上的美的享受。

从总体上看,该著作关于商标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商标社会历史发展,商标法律权益,商标背后商品服务本身的市场营销,商标中的语言、文化、审美,商标所产生的的社会效应等等,体现了作者融合社会文化、民族心理、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宗教文化、审美情趣、法律条文等多维度视角进行商标命名及其翻译研究的探索。

三、构建语料库研究下商标命名与翻译系统性的理论规范

通过跨学科领域、多维度视角下对于商标的系统研究,刘彬教授抓住了商标本身的特殊性,结合国内外专家研究结果和大量的商标语料分析,总结出一套商标命名的原则,即基于商标信息功能和引导功能的区别性、引导性、适应性、简明性、历时性及合法性六大原则。基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在这六项命名原则的指导下,书中归纳了六种商标命名方法,即人物式命名法、地点式命名法、形象式命名法、联想式命名法、典故式命名法与臆造式命名法,并加以大量的商标案例进行阐释说明。

刘彬教授指出,商标翻译是横跨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构建这座桥梁实际上涉及了多门学科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翻译规范理论的指导下,该著作通过结合前面所有的关于商标及其命名的研究,构建了商标翻译规范,揭示商标翻译的六大原则,即关联原则、循法原则、从主原则、简明原则、真实原则及尊重传统原则。同时,在相关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著作中系统总结规范了传统的商标翻译(即外译中)方法,同时提出了在汉语商标国际化中汉语商标规范化的翻译(即中译外)方法。

传统的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让本书吸收总结前人成果,在研究商标命名和翻译研究中走得更快。虽然之前学者们从不同理论和视角提出了很多商标翻译规范或办法,研究成果颇丰,但就其研究本身而言,无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该书序)。但是该著作中,作者通过不断阅读电视、网络、书籍、期刊、媒体报道等相关宣传资料,在此基础上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并分门别类建立语料库,并将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应用其中,对实践与现实中的规范性的翻译活动极具指导作用。语料库研究法将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相融合,以客观翔实的语料为基础,在分析和总结大量的语料数据前提下提出商品命名与翻译的理论具有系统性的规范作用,对商品命名和翻译的研究意义更为深远。该著作融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一体,独辟蹊径地将语料库研究方法应用商品命名与翻译研究当中,结合各种翻译理论,为商品的命名和翻译建立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规范,可以说这是刘彬教授对中国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贡献。

四、展望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商标命名与翻译

全球化视野下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商标的命名与翻译研究对于中国企业走出这种日益同质化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潮流、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刘彬教授最后指出,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对其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并呼吁不同学科、不同组织、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应用新的科研技术和手段进行科研合作。

该著作虽然在向读者讲理论、论方法,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但完全没有让读者觉得枯燥或是晦涩难懂。全书的最大特色是紧密围绕“商标命名与翻译”这一主题,大量列举了各种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商标名称及其翻译,并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环环相扣,娓娓道来。不管是对商标命名与翻译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发展,《中华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都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因此,英语、翻译、商贸或跨文化交际等方向的广大师生及科研人员、外贸或商标管理人员阅读该著作在从事相关领域学习、研究时都能从中获取系统的理论性或实践性指导。

参考文献:

[1]aling,G.RapidResponseadvertising[m].warriewood,n.S.w.:Business&professionalpub.,1998:4.

[2]Charmasson,H.thenameistheGameCHowtonameaCompanyorproduct[m].illinois:DownJohns-irwin,1988.

[3]范献辉等.汉语商标词英译的文化蕴涵迁移[J].大家.2012(4):226.

[4]胡开宝,陈在权.商品名Q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3(5):51-53.

[5]季丽莉.商标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8(8):159-161.

[6]刘彬.中华商标命名与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2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5

[关键词]大学使命职业化教育研究型大学分工

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来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学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面盲目“职业化”的倾向,希望能够“以小见大”,唤起人们对我国高校所有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对大学功能和使命的反思。

一、从保险精算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说起

中央财经大学于1993年设立了国内保险精算学专业第一个硕士点,着手为我国刚起步的保险业培养保险精算人才。该硕士点的设立是基于中央财经大学与英国精算师学会、英国精算师协会以及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签订的合作协议,特色是引进了国际上公认的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因此最初基本上以资格考试的科目为模板来设置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以考试辅导用书作为授课教材、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培养目标,因而具有明显的“职业化教育”倾向。

这种课程体系格局和培养模式的形成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背景紧密相关。我国1984年才开始成立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2年才允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等外资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1]1995年才颁布第一部《保险法》。因此,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设立保险精算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中央财经大学承担着为国家新兴的保险行业输送急需的人才的重任。近二十年来,中央财经大学向国内保险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精算学专业毕业研究生,为刚刚起步的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内树立了起了良好的专业品牌。

但是,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进步,以职业考试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和诟病。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保险业对精算师的需求已经没有十几年前那么紧缺,对精算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理性,保险业逐渐发现通过职业考试体系培养起来的精算研究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创新研究能力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的人才招聘要求;而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精算研究生“职业化”培养模式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该专业研究生参与课题和学术交流的程度低;2、科研成果数量比其他专业明显要少,①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更是非常缺乏;3、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原因是专业课任课教师并不擅长于考试培训,而且多数任课教师本人就未参加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单纯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学生们普遍认为听课的效率还不如自学,而且每到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任课老师不得不迁就学生停课复习备考,因此严重地影响日常教学秩序。

以上是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体现出明显的“职业化教育”倾向。而这一现状和倾向也许仅仅是目前许多大学应用型学科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缩影。例如,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热衷于考注册会计师、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忙于准备司法考试等等,全国各高校里弥漫着浓厚的职业考试气息,大学的教育目标正在逐渐迷失。这才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所在。

二、两种不同的大学使命观之冲突

高等教育应该“职业化”吗?如果将高校教育的“职业化”倾向解读为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那么高等教育是否应该职业化的问题便升华为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大学使命的“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冲突问题。

“认识论”和“政治论”的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著作《高等教育哲学》里提出来的,用来概括自欧洲中世纪大学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两种互相冲突的大学使命观。“认识论”者认为大学是学术的“象牙塔”,以追求知识、发现真理、探求“高深学问”作为目标和使命,因此崇尚学术研究自由,主张大学不应受社会和政治的干扰;“政治论”者认为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应该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主张大学应该对社会的变化做出积极反应,通过教学、科研、服务来改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观点的争论史。例如,美国在18世纪建国初期认为大学应以服务于社会为目标,“是提供牧师、教师、律师和医生的场所”,19世纪初来受德国洪堡的影响,建立起研究型大学(ResearchUniversity),以科学研究为已任。而19世纪末“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的力量给学院和大学所发现的知识以越来越现实的影响”,[2]于是美国国会在1890年通过了morrillact(法令),把为公众服务作为与教学科研同样重要的大学使命。[3]可见,两种教育哲学观点伴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相互交替出现。这两种观点的争议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也同样存在。《大学》“八条目”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而“治国、平天下”是其社会服务功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中的“亲民”也是服务社会之义。中国近代的两位大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张伯苓(1876—1951年)同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奠基人,对大学的使命也分持两种不同的观点。蔡元培先生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在大学,学生于研究学问以外,别无何等之目的”,“请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4]并在1917年1月9日举行的北大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而张伯苓先生在执掌南开大学的几十年里,将“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旨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6]

看来,若干世纪以来的冲突仍未结束,争议还在继续。因此,如何实现两种哲学观的融合仍然是一个现实的命题。

三、两种不同的大学使命观之融合

对“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融合是必要的: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毕竟,对“高深学问”的教学和研究是高等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和延伸,是“高深学问”的价值实现方式。如果仅采“认识论”,无疑是一种不合时代的保守,如果仅采“政治论”,则几乎是高等教育的异化。

约翰·S·布鲁贝克也认为应该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同时认为最好的结合途径是重新探讨当前关于知识本身的理论,将人们追求知识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说“现实主义的认识论必须用实用主义的政治论做补充”。[7]即“大学的使命”既包括“追求高深学问”这一手段,也包括“服务社会”这一目的。然而,本文认为,布鲁贝克的“手段目的说”只是对“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简单的合并,并未真正实现二者的融合:首先,并非所有的大学都同时具备“追求高深学问”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例如,高等职业学校以为社会培养职业劳动者为使命,一般不涉及“高深学问”;其次,即使所有大学、所有专业都毫无区别地以“追求高深学问”为手段并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大学出于就业的考虑,一般都会急功近利地以培养职业应用技能为目标,以尽可能地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从而使整个高等教育失去追求“高深学问”的功能,甚至造成人类社会进程的停滞;第三,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智力、潜质等个体差异,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追求高深学问”。

诚然,即使以“追求高深学问”作为主要使命的大学,其学生毕业后也要走向社会就业、为社会服务,学生在大学里培养起来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会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社会”也只是大学的“衍生”功能,与大学的使命有根本的区别。因此,“手段目的说”并未能实现两种大学使命观的完整融合。

本文认为,大学使命之“认识论”和“政治论”的真正融合方式在于大学的分类、分层,并据此来进行的教育职能分工:即从大学的整体概念上来理解“融合”--不同的大学类型或同一大学类型的不同教育层次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能,从而实现某些大学以“追求高深学问”、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某些大学则以培养职业人才、直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的局面。下面以我国高等教育为例来分析。

(一)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分工

我国1999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因此,“大学”(又称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分属于不同的高等学校类别,也应该分别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能。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从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一条的规定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此理解,十六大报告中“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能主要由高等职业学校承担,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则是普通高校的责任。事实上,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有高等职业学校1184所(比普通高校还多105所),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该年度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8]其中高等职业学校功不可没。简而言之,普通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有不同的分工,培养职业化人才并直接“服务社会”的任务应该由高等职业学校来承担。

(二)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分工

“研究型大学”最初是指德国近代以研究学问为中心、重视科研的古典型大学,[9]其中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创建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以“为科学而科学”、“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及“学术自由”等原则为指导建立起全新的大学模式。[10]我国武书连研究员将“研究型大学”定义为:“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其关键词也是“科研”。[11],因此“研究型大学”以“从事科学研究”、“追求高深学问”作为主要使命。武书连进而主张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类别。[12]依据这一分类,研究型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培养目标,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且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占有较大比例。在培养模式上,研究型大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型学科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型学科也应该侧重于应用性的研究而不是“职业化”的培训。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型”大学(其中多数是专科生为主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事实上,即使从生源的质量上来说,考上“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相对于考上“教学型”大学的学生更具备追求“高深学问”的能力或潜质。因此,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承担不同的教育功能。

(三)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育层次分工

即使同属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也处于我国教育战略布局当中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定位,担负不同的人才培养职能。根据《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本文认为,如果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概括为“通过学习以掌握知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研究以创造知识”,即使是应用型学科,研究生也应以进行应用性研究作为主要任务。因此,与本科生相比较,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应更多地承担“追求高深学问”的职责。

此外,理论型学科与应用型学科的教育在职能分工上也有所区别。换句话说,即使属于同一学校类型的同一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科、专业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上也不尽相同。以二级学科为例,基础数学、理论经济学、历史学等理论型学科侧重追求“高深学问”,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地图制图学等应用型学科距离“服务社会”较近。

综上,“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大学使命观的融合不能笼统地从“手段目的”理论得到实现,真正的融合只有从大学的整体概念上来理解,通过不同大学、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定位和教育职能的不同分工来加以实现。

四、结论

何为大学的使命?答案不是“追求高深学问”或“服务社会”,也不是“以追求高深学问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而是“不同的大学承担不同的职能”。因此,现代大学应该根据自身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的定位来确定自己的使命,进而选择培养学生的模式。

那么,再回到前文所论及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否应该“职业化”呢?从学校的定位来看,中央财经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3]因此其教育职能应该侧重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直接服务社会;从教育层次来说,保险精算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侧重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不是辅导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因此,该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其一,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因此首先需要从学科建设的层面将保险精算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对保险精算领域的“应用研究”来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定位为“应用研究”而非“理论研究”是因为保险精算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专业,与保险公司的精算应用有一定关联;定位为“应用研究”而非“应用”(即实务操作),是因为研究生教育并非直接指向职业技能,而是指向本专业领域中理论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生在读期间的专业训练内容与毕业后在企业的职业训练存在本质的区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分工”:前者的工作是“研究”,后者的工作是“操作”,前者为后者提供智力资源。如果精算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从事精算工作,就必然经历这一“分工”的转换。因此,试图从高校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精算职业人才是不可能的,以这种观念来指导精算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是十分有害的。或者说,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精算职业人才,最多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具备专业可塑性的“准精算人才”。正如法学研究生在高校里可能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接受系统的法学思维训练,甚至可能获得司法资格证书,但高校里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熟练诉讼技能的律师—这是律所而非高校的使命。高校管理层应该树立这种人才培养理念。

其二,课程设置是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必须:1、充分反映精算教育的基本内容,而非以精算师职业考试的科目要求为模板,也不以精算企业的实务操作为依照;2、围绕保险精算领域的研究、创新能力培养。设置的精算课程即使与职业考试的科目在名称上相近,但内容上要符合专业研究而非职业训练的需要;3、体现出保险精算学研究生与本专业本科生课程的层次区别和衔接。严格说来,学科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课程的体系性。

其三、授课内容和方式。一般来说,本科生课程的任课老师以系统讲授教材为主,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体系;研究生课程以专题研究为主,课堂一般采取“讲授加讨论”的形式,讲授是为了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讨论是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任课老师在开课前应该对该门课的所有专题做出系统安排,选择专题的基本要求包括:1、针对本专业领域的前沿、重要问题;2、专题之间应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为了保证对专题的讨论充分、高效,教师一般应提前公布专题的内容或题目,让学生在课前有时间进行资料检索和初步的思考。因此,研究生的课外时间除了用来为专题讨论做准备之外,主要用来研究专题探讨中或其他渠道发现的本专业领域的应用性问题,而不是仅仅用来准备职业考试。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学位论文具有“新的见解”,保证研究生在毕业时具备应有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其四、考核的方式。一般应采取论文的形式进行期末课程考核,对论文的基本要求是“有新的见解”。成绩应如实反映学生论文之间的水平差异,改变目前研究生专业课成绩无差别的普遍高分现象。

综上,本文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的职业化培养模式说起,分析了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大学使命“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冲突及其融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国各高校在确定应用型学科的培养模式时考虑高校所属的类型、教育的层次及学科性质等因素的必要性以及改变职业化教育倾向的必要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目前的职业化培养模式与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不符,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在保险精算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而非职业技能,因此应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基金项目]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立项资助课题“职业教育体系与研究型大学内涵的冲突与融合——论保险精算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生2011年度的科研成果数量为例:本年度学院保险、精算、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四个专业研究生共179人,其中精算专业54人,占总人数的30.2%,四个专业研究生共150篇,其中精算专业研究生共发表6篇,仅占总成果数的4%。

[参考文献]

[1]庹国柱,保险学[m].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46.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7.

[3][美]约翰·C·斯科特.陈学民译,大学的使命——从中世纪到后现代[J].教育研究,2007(1).

[4]蔡元培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9:150.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

[6]徐广宇,近代中国大学使命观选择的三个向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4).

[7]张宁,论大学之使命—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1).

[8]罗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回顾[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9][日]天野郁夫著,陈浩译,日本研究型大学的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1(3).

[10]秦琳,洪堡模式的今日与研究型大学的明天——从《2010洪堡备忘录》之辩看德国大学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11(9).

[11]武书连等,2002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12]武书连,再探大学的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6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贵州大学;教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29-02

一、引言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生命特征和发展规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命科学知识涉及农业、食品、健康、工程等各个方面,与人们的日常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因此了解生命现象,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普及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前沿,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也是高校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就相继把生物类课程列为全校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进入90年代以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也陆续把生命科学导论程列为非生物学专业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贵州大学自2006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也逐年增长。该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生命科学知识的魅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我校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进行如下总结和探讨。

二、科研教学相结合,以科研指导支持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中心。长期的教学及科研实践表明,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更深入地进行,同时,对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教师科研形成的成果,可结合所授课程相关的内容和重点问题运用于课堂授课,从而使教学内容翔实、有广度、有深度、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进而提高教学水平。而反之,通过教学中的思考、总结和归纳过程,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也会有所促进。例如,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第十三章“生命科学前沿”的教学中,第一节的内容“基因工程”涉及到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步骤,转基因的应用及转基因安全性探讨等知识点。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就会结合科研实践,在知识点中穿插“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植物的转基因方法”、“生物反应器表达药用蛋白”、“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栽培和应用情况”以及我国对转基因的规范和管理条例等内容,使学生对这节内容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第八章“生命的调控系统”,第二节“激素调控”的教学中,也将科研实践中的“ipt基因功能研究”与细胞分裂素的教学内容结合,将“iaam转基因无籽西瓜”的科研内容与“生长素的”生物功能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2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并能够结合实践进行思考。

三、以课程小组的形式,定期开展教学研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涵盖、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其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内容。因此我校针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专门成立教学研讨小组,由各个研究方向的教师提出各自研究方向前沿,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通过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相互听课,可发现其他教师上课中的亮点,从而能够对照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四、多媒体的运用

目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主要体现在采用ppt教学上,ppt教学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特点,对于生物学知识接触较少的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同学,可以更加形象地进行学习。同时,采用ppt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而不是记笔记上,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方便后期查阅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课程第八章“生命的调控系统”,第一节“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可以将其中的难点“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动态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此外,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目前,国外媒体制作了许多生命科学方面,具有较强知识性的纪录片,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植物私生活》、《种出一个地球》、《基因治疗》系列等,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制作的《自然》系列等。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播放纪录片的,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拓展视野。

五、根据学生专业进行施教

贵州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农学、文学等,学生背景差异较大,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非常必要。我们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第一章“绪论”的“生命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部分,各学科教学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其中,理科主要侧重于遗传学如何从化学中分离出来;数学、物理学对Dna双螺旋发现的贡献等;工科组要侧重于显微镜、电镜等仪器的发明对生物学发展的促进,工业染色技术对细胞学的贡献等;同位素示踪技术、X-光射线衍射技术对遗传学的贡献等。农科主要侧重数学统计思想、生物遗传学在农业育种学上的应用等;植物生理生态学对农业栽培的指导作用等。而文科主要侧重孟德尔、达尔文的不同家庭出身对其生物学研究的影响,对其成就被认可的影响等。这样各专业学生就能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能很好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知识、熟悉生命科学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所需接受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过多地引入多媒体动画、影像等资源则容易使学生失掉重点,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则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丧失其本来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多媒体的应用就反而会带来了负面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适度,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璐,田晓柱,冯虎元.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3):31-33.

[2]田振杰.科研与教学要紧密结合[J].教学与研究,1992,(1).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7

关键词:灾区中学生生命教育法制教育

一、灾区开展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500多天后,发生于北川中学的一起少年杀人事件令人深思。犯罪嫌疑人为一名16岁的高一男生,因迷恋网络暴力游戏,导致成绩下滑,产生厌学、自卑心理,甚至萌生了“杀个人,就不用上学了”这样荒诞的念头,最终他因杀害品学兼优的同学,自己锒铛入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校园暴力事件,凸显了震后灾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中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的缺失。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屡屡出现的校园暴力案件对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影响了积极正向的教育目标导向的实现。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各行业各部门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希望通过多种渠道的努力提醒人们关注这些脆弱的心灵。例如2004年3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加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方面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规定了生命教育的内容:“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旨在从政策层面上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综合保障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零散、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等问题。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何将二者的核心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重建,仍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作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心理援助绵阳工作站的一线心理学工作者,在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近两年的灾区心理援助的工作中发现,对灾区学生仅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灾区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中还必须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制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养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灾区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利益。这两方面的教育从哲学层面讲都是一种人性价值观的体现,一个立足于倡导、一个立足于维护,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对震后灾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到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

二、国内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近十年的文献综述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我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校教育实践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

1.从生命教育这个领域来看,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生命教育兴起及发展的研究综述。这一方面主要是介绍生命教育在国外兴起及逐渐发展的过程。

(2)对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的思辨研究。

(3)生命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及方法探索,尤其是对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结合。

(4)生命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5)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生命教育研究,例如自杀、他杀及其他犯罪类型,涉及不同的年龄层次,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青少年。

(6)针对地震灾区心理重建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探讨。这一部分由于开展时间较晚,所涉及的更多是理论成果。

2.国内法制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制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

(2)不同类型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实施对策研究,其中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包含一些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

(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但这方面涉及的学科很少,如语文、思想政治教育,且主要是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

(4)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相结合的思辨性研究,旨在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也较缺乏实证研究。

(5)针对社会其他人群的现状和实施对策研究,如农民工、教师、社区服刑人员等。

3.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目前,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内容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各自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涌现,但将两者的理论体系有机结合的成果较少,尤其是针对以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为背景,如何整合二者的研究更少。

三、在灾区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以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研究为基础,以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灾区多所中学开展一系列旨在提升青少年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这些实践活动是以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为依托,建立一个活动平台,以学校日常教学和课外教学为途径,面向群体和个体等多个实践对象。

1.在灾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体系结合的研究。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已有成果,以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为背景进行推广和整合,探索一条两种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素质教育之路,使灾区青少年树立一种良好的人性价值观,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贯穿到灾区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具体而言,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思想内涵,系统梳理和发掘两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策略经验,以及这些措施对于地震灾区的推广性和有效性。

2.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选取地震灾区多所中学的部分班级和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渗透的试点,以语文、思想品德和历史等学科教学为平台,挖掘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及法制教育内容。同时,分年级构建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初一至高三年级教育目标,内容分层递进,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将二者贯穿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自主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

3.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从学校、班级、学生个人三个层次上开展以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学校这个层次上而言,可制作宣传标语、展牌和教育文化长廊,开展全校性的文艺宣传活动,举办法制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同时邀请相关的专家,组成宣讲团进行“阳光助教”活动,组织灾区学生与在押青少年犯面对面交流,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少年法庭”等活动,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从班级层次而言,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学生座谈会等;从学生个人层次而言,寻找优秀个体代表,结成“一帮一”的对子,通过博客、短信、日记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时结合社会力量的援助拨专款印发“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画册、相关影视光盘,引导广大灾区学生提高“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4.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家庭——学校”合作的实践活动。在灾区学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有条件参与实践活动的亲子家庭,以“伟大的生命”为主题开展工作坊,让学生们了解生命形成的过程,理解父母养育的不易,也让家长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教养方式,从而使亲子双方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感和价值感。同时利用一些团体辅导技术让家长能更有效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中去,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同时,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穿插在主题工作坊的活动中,以一些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典型案例为契机,以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为途径,让亲子双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识。

5.以“如何保护生命”为主题的生存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除了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在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中的生存技能。和公安、武警等部队部门联合开展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们掌握如何避免在火灾、溺水、触电、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中保护自身安全,培养自我防护意识和强烈的生存欲望,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四、结语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的发展理念,其中也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在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都缺少生命意识的教育,这种缺失会导致青少年漠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甚至任意粗暴地践踏生命。北川少年杀人事件这个惨痛的悲剧再一次警示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同时,还必须重视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将法制教育建立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到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倡导生命的价值以及提升生命的质量,使灾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更高、更完善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

2.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

3.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论坛,2009,(2).

4.陈群辉.国外高校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8

5年之后,即2007年的8月16日,徐荣祥用同样的方式,再次向媒体宣布:5年前的承诺现在已全部实现,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取得了更为重要的进展!

那么,这位一向以惊世骇俗著称的“民间”研究人士,又续写了怎样的惊世传奇?

坐落在北京东大桥路的尚都国际中心31层,是徐荣祥在北京的科研基地,也是他领导的美宝国际集团总部所在地。2007年8月16日上午9时,闻讯赶来的各路媒体记者已经坐满了硕大的多功能厅。与5年前的今天相比,没有刻意修饰的徐荣祥显得更加轻松自如,脸上洋溢着充满自信的微笑。没有疾言厉语,也没有慷慨激昂,在平静如常的娓娓叙述中,徐荣祥开始他其意义丝毫不亚于5年前的仍然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从科研的角度讲,5年前就已经是成功的。因为如果没有

成功的基础就宣布5年后完成,那我等于自杀!其所以当时

宣布用5年时间完成全部人体组织器官克隆,是要在已经成

功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复验证……”

5年前徐荣祥的处境远比今天艰难而狼狈。

当人们被“克隆”“基因工程”、还有什么“干细胞”“核糖核酸”等等有关生命科学的众多名词搅和得晕头转向时,在全世界众多科学家虽然风起云涌地在生命科学领域忙得不亦乐乎,但总体并无重大进展的大背景下,突然在中国冒出一个闻所未闻的徐荣祥,宣布“已经破解人体生命之谜,并在体外复制出了人体组织器官”,这无异于劈空里响了一声炸雷,遭到众多专家权威人士的怀疑、责难甚至斥骂,自在情理之中。

徐荣祥并非不知道自己的这枚“炸弹”威力有多大,但还是被他的“炸弹”爆炸后所遭到的“围追堵截”弄得疲于奔命。为此,他不得不或写文章、或登门解答,反复诠释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产生的途径,又在国家科技部专门为其组织的听证会上详解自己的一套理论,终于,有不少专家听明白了:原来这家伙走的是完全不同于当今常规的生命科学研究之路!按照他的这套理论和方法,在体外复制出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恐怕不是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幸而,徐荣祥在宣布“炸弹”时给自己留有余地,说自己的研究要全部完成还需5年时间――其实,他当时连胰腺、肾小球之类的组织器官都能成功复制出来,有关肿瘤细胞系转变的课题,也已经完成了基本研究。这种留有余地,更是对科研尊重的一种态度――他还需要作反复的重复试验以再次确认。

就在“围追堵截”的高潮过后,为兑现他的“5年承诺”,徐荣祥从喧嚣的媒体视线中渐渐谈出了身影,远离了浮华尘世,躲开了七嘴八舌的嘈杂,率领他的研究团队,以他已经日臻成熟的人体原位细胞再生理论为依据,从继续大白鼠的器官原位自我更新复制克隆实验、继续寻找并完善能“喂养”原位再生细胞的生命物质试验、继续肿瘤细胞系的转化研究等方面同时摆开阵势,开始新一轮实验研究计划。

对人体生命器官进行研究,大白鼠是最好的参照物。大白鼠的平均寿命为480天,但有的大白鼠能活两年以上,徐荣祥的实验设计时间必须超过三年,才能有效证明大白鼠组织器官在器官衰老前,自身细胞能原位克隆新的细胞和组织器官,这也是他为何选择“5年承诺”的原因。

按徐荣祥的实验性组织器官原位克隆研究理论,人体器官中的组织细胞经过60---100次自我更新后,就走向衰老失去功能而停止生命,器官克隆的目的是:争取在器官的组织细胞尚没有纤维化等衰老时,启动器官中潜能再生细胞的再生克隆程序,在再生营养物质的作用下,潜能再生细胞原位克隆复制新的细胞取代将要衰老的细胞,形成新的组织器官,继续保持器官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根据这一理论设计的实验方法是,将已经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了300天(相当于到了中年)的大白鼠分成两组,继续以同等的喂养条件,所不同的是一组增加了10%的再生营养物质,另一组只增加10%的水,这样又喂养526天至未加营养物质的那组大白鼠全部死亡为止。经对两组大白鼠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光、电镜的细胞检查,所有自然死亡的那组大白鼠的器官和心肌组织,已经全部纤维老化;而加服再生营养物质的这组大白鼠的所有器官组织学均表现为正常和呈新生的生理组织结构……

从肿瘤细胞系转化研究方面也传来捷报。利用标准的八个代表性的细胞系做实验,在同一培养液里,把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起培养,结果,只要加再生物质的,癌细胞从48小时开始死亡,5--8天全部死光;而正常的骨髓细胞则大量分化增殖,变成了多种类型的细胞,红细胞有了,造血干细胞也有了;反之,没加再生物质的,癌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把正常细胞都吞噬了……

时间也许能说明一切。当徐荣祥5年后的今天再次在闪光灯的包围下,宣布他已经完成了比206个组织器官更多的实验性临床组织器官克隆复制、完成了肿瘤细胞系转变的研究,以及他的组织器官相关技术,已经获得美国专利权7项,欧洲、日本专利权各两项时,在场人士惊奇是惊奇,但与5年前相比,已然平静了许多。回望并审视徐荣祥20余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或许他们已经了然――徐荣祥总是个能不断创造奇迹的人。

“现在的生命科学方向不对,人们谈论多的所谓‘克隆’

器官,从研究方向上来说只是仿制。国际现有水平尚不能

在体外培养干细胞,更没有实现体外或原位复制组织器官,

而我的方法成功了……”

徐荣祥积20余年致力于生命科学研究,已逐步形成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全读懂且能透彻了解,并非易事。如果就他与传统意义上的生命科学研究究竟有何不同的话,笔者以为,其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如何认识生命的最基本单元------细胞。

传统生命科学、或曰现代生物医学理论架构总是比较注重从物质到物质,在对细胞的研究上,更多的是将其看着一个“物”,就细胞而研究细胞,反复研究的是它的外形、功能、分子结构等等,即便是器官克隆研究,也是先设想出一个“架构”,再为这个架构想法“添置”其它东西,从根本上并没摆脱人为先想好构造再去“制造”的观念。而徐荣祥则在有效吸取东方古代哲学“天人合一”之精华的基础上,遵循的是顺应生命的自然法则,其研究关键就是把细胞和它生存分裂所处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想办法顺应它的生长规律,提供某种条件让细胞得以自然生长。这一本质的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在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上不说是走入死胡同,也基本是停滞不前;而徐荣祥的研究却是一路高歌猛进,成果迭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刚走出青岛医学院校门的徐荣祥就在他的著名的“湿性烧伤疗法”的研究中,开始了他对人体生命细胞中暗藏的信息的解密与探寻。

与后来他的所有研究一样,当年他在创立有史以来在治疗烧伤方面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一整套全新的理论和技术时,也是争议不断,风波频仍,甚至官司连连。随着他的“湿性疗法”从技术到理论的成熟,随着他一手研制开发的“湿润烧伤膏”的广泛应用,徐荣祥的发明在解决烧伤创面的疼痛、创面感染、创面进行性坏死、烧伤创面的疤痕愈合这四大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独创性的医学及科研成果最终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承认。这一艰难而传奇的过程,正是奠定他后来一系列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源头和起点。因为,他的这一重大突破,就是建立在对人体皮肤器官中组织细胞的重新认识上――

传统烧伤治疗技术从来认为被烧伤的组织(当然包括细胞)是注定要坏死的。而徐荣祥的研究则发现,哪怕是浅Ⅲ度烧伤残余组织的汗腺上皮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再生为表皮干细胞,从而有可能完成皮肤“克隆”;

传统烧伤理论从来认为深度烧伤必须植皮。而徐荣祥的治疗技术恰恰是启动了皮下组织中的再生基因,配合创造皮肤生理再生的局部环境,从而成功地在人体上实现了皮肤的全皮再生这一临床奇迹……

皮肤乃人体最大的器官。既然他已经证实了皮肤组织器官可以再生的事实,那么,其它的人体器官呢?

这是一个极其诱人而又极为大胆的科学命题!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的20余年间,徐荣祥如同在陌路上茕茕独行的苦行僧,上穷碧落下黄泉,在无数次的实验中,他逐步完善着他的理论,验证着他革命性的有关生命与细胞的“哥德巴赫猜想”。

他终于发现――准确地说他证实了,在人体生命最初由与卵子相结合以后孕育完整生命体的过程中,大量细胞不断分化增殖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组织细胞,直至形成整个人体;但有的细胞却在半途停下来并不参与增殖。前者形成人体主要器官、或形成组织的组织细胞(徐荣祥称之为第一次生命细胞);后者没有增殖分化,而是直接形成组织形态、组织细胞的细胞(徐称之为第二次生命细胞)。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又发现,现代医学科学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都是第一类细胞,也就是增殖分化形成组织的细胞,而那些最早建立器官而后停止分化“潜伏”下来的细胞,被人们认为是没什么功能而遗忘掉了……徐荣祥的研究恰恰表明,那些第二类细胞(第二次生命细胞)平常虽然是静止不动的,但一旦周围的组织细胞损伤了,它们可以马上启动增殖分化的干细胞功能,启动它们再生的潜能,而形成新的细胞和组织功能,如此循环往复,在每一个过程中它们都要留下一个拷贝,形成一个前仆后继的接力关系,延续补充和替代器官中失去功能的和异常的第一类生命细胞……

这,就是全部问题的核心和秘密所在。

科技突破性的发展往往像隔着一层窗户纸,方向不对时,任你左突右冲也难进入新阶段;而一旦方向对了就会一捅而破,进入佳境!重大的科学发现为他乘胜前进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后来“惊世骇俗”的超级实验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在体外找到了培养成活增殖细胞的技术与方法;二是为细胞寻找到了能激活潜能的生命物质;三是在此基础上设定出符合生命规律的程序――让原位的组织细胞在体外按照他设定的程序,按照细胞的遗传特性,自动复制出原位的组织器官……

5年前的宣布他已经成功复制出人体某些组织器官,到今天他再次宣布已将人体比206个器官更多的器官全部“克隆”成功,其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自断退路的勇气,盖缘于此。

“人类生命延续是通过人体组织器官中的潜能再生细胞

及时不断地增殖补充已凋亡、退化或损伤的组织细胞,以

维持组织架构和功能来实现的;若人体所有器官这项功能

发挥正常,人体就能维持整体生命的平衡,实现健康长寿;

反之则产生疾病和衰老……”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就在这次新闻会上,徐荣祥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保障人类器官的正常功能,预防疾病,延长生命周期,实现人类健康寿命300年!

300年?根据何在?

徐荣祥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在研究细胞的更新换代时发现,每更新一次,染色体端粒就缩短一块,这与端粒里的活性关联。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2岁,人体组织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缩小了三分之一。按照这一学说预测,人的寿命如果实现了细胞生命的话,还有三分之二的长度没有用,由此推断出人类基本寿命应为300年……

如果以上推断能够成立,那么也就意味着,徐荣祥积20余年一直致力于的人体组织器官再生医学,就将大有用武之地,将在一个完全不同于当代医学的更广阔的舞台上,上演出一幕幕更为惊世骇俗的传奇活剧!

比方说,人类似乎可以开始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新鲜的组织器官,以替换因疾病严重损伤的诸如心、肝、脾、肾等脏器;也可不作替换,直接对病变组织器官进行修复。自此,糖尿病人似乎可以不用再受时刻注射胰岛素之累,而直接修复和更换胰岛。肾衰竭病人可以不用再为没人捐肾而焦急等待,备受煎熬;

对癌症病人,或可从此免去手术和放射之苦,通过设定的专门控制其癌细胞的再生物质里,同时放有其自身活的正常细胞,找出营养成分的症结所在后,就让正常细胞长、癌细胞死的那组再生物质,直接做成口服液、胶曩甚至蛋糕,吃下去就直接抗癌了;

或者干脆,不必等到身体各部分都有了病――亦即徐荣祥说的人的“第一次生命细胞”经一定次数的代谢后功能开始衰竭之前,就开始实施他所谓的“细胞喂养”计划,用再生物质促使器官中的细胞、组织器官原位克隆,取代将要衰老的细胞,以实现器官生命的接力……如此一来,就如同他已经反复实验过的那些大白鼠一样,不仅不得什么病,还可实现超过两倍年龄的寿命……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世界该会变得多么美好?

实际上,这“美好的世界”似乎还并不遥远。就在这次新闻会上,徐荣祥对今后的研究计划作了如此雄心勃勃地描绘:

1,以北京为中心,建立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组织器官再生康复医院,让更多的相关患者复原,避免和减少临时和永久性缺损疾病的痛苦;

2,建立组织器官原位再生复原的营养保健体系,研究出人体合理的营养成分组合,按细胞再生营养要求调整人体营养物质的食物组合,达到预防器官疾病和衰老的目的;

3,全力进行组织器官原位再生复制技术和再生物质用于内脏器官损伤的复原研究,尽快研究出临床医生简单操作可以完成的再生医学实用技术和方法;

4,进一步研究各种再生物质的人工合成,尽快研究出大众食用方便、价格便宜、具有再生营养的组合食品,以尽早实现5年前提出的“无土栽培人”的人体营养供给设想……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9

关键词:研究生;困境;绿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16-02

绿色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在绿色德育实施过程中,实现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对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更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绿色德育教育中的绿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生目前德育教育的困境,不断探索契合他们的思想、科研、学习、生活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与途径,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行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出现的困境

(一)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重视理论,忽视现实人生的价值选择

目前,对研究生进行德育偏重教育理论、道德知识和政治伦理的系统灌输,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往往学校德育工作与政治混为一体,德育围着形势转,有的空洞地说教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至于动性德育,则为活动而活动,而且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中国传统德育模式并未充分发挥其德育效能,以致德育率与德育效益相对低下,面对此起彼伏越演越烈的研究生的种种生命危急显得束手无策。疏离社会、疏离自然、疏离生命己成为研究生的一大特质。长期以来,不论从德育的内容还是从德育的目标来讲,我们都把德育看作是一种改变失落人生观、世界观的政治性工具。试图通过道德教育把这种价值灌输给学生,借以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让他们成为社会宏大价值的真实体现者。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关照了人的价值,但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生命价值在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中存在,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个体对自然生命的漠视和人生价值的忽视。

(二)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方式忽视生命教育

从高校研究生德育的方式看,简单说教式居多。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经常采取灌输教育,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感受和忽视个体生命所处的具体、现实的道德情景,以抽象、单一而绝对的“善”与“恶”、“正”与“错”为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人的动机与行为。美国杜威批评这种从行为中抽象出来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样地迁腐可笑。我国朱小蔓教授也指出,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必然将自己置于一个无视和贬视人的生物自然性和个体自然性的际遇,现实的德育变成了压抑人的正当自然性和个体性的加于人的枷锁,这就从根本上稀释和消弭了德育的内在魅力。

(三)高校的道德教育无法解决研究生的绿色生命教育的匮乏问题

目前,许多研究生沉溺于虚拟地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现代网络就像毒瘾一样,让缺乏自制力的研究生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人与人丰富的情感被网络割得支离破碎,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情感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人际关系中突出的特点。不论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成长经历来讲,个体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却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化的工具来发挥作用。学校中的德育体现为一系列统一的制度、刚性的规则,技术化、程式化的教学。其直接结果导致德育过程不再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更不用说对研究生的绿色生命知识的教育。

二、对研究生进行绿色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生命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涵,是一种融入学科的并且是持续性长久的教育。学校的“绿色生命教育”,与学生生命成长追求绿色的基点相吻合,以“适应、塑造、解惑、责任、理想、信念”六

大板块为依托,通过相关的活动,在研究生三个年级全面展开,具体为:研究生一年级以“适应教育、塑造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研究生二年级:以“解惑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研究生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为重点的生命素质教育。以下就是研究生中实行绿色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绿色生命

教育名称绿色生命教育实施要点

研一适应教育

塑造教育1、校园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

2、文明礼仪教育,塑造健康的学生形象。

3、传统美德教育,陶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珍爱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生命发展。

研二解惑教育

责任教育1、群我关系教育,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2、学力持续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的学习质量。

3、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学生对社会人内涵的理解。

4、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研三理想教育

信念教育1、承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

2、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科学的人生目标。

3、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高校的“绿色生命教育”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与熏陶,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一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三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适应社会、关注社会的变化、关心人类的危机。生绿色生命教育的措施

面对这些绿色生命教育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作用,发挥研究生非正式群体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加强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研究,营造尊重生命的氛围,发展学生的丰满人性,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活力,培养学生真正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尊敬自然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

(一)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的引导教育

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导师就对他们的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品修养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名利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这种特殊关系形成了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种特殊影响力和约束力。导师和研究生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而且研究生比较信任导师,这就使得导师育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是不谋而合的。

问1:对于研究生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选择“导师”的占70%,选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占23%。

问2:大学学术重要内涵的特征是?选择“一流的导师”占68%,选择“一流实验室”占27%。

可见,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导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部分研究生虽然可能有些阅历但偶尔也会产生许多困惑: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题,确实让人深思不己。为此导师应该给学生做一些人生的辅导,传达一种正确、正气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发展全过程作为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内容,那么才可能真正的推动学生生命的扩展。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深刻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输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去。但是个人特定的生活条件引导他看到和感觉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件东西。”

(二)利用研究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促进其对绿色生命教育价值的认识

研究生的特点决定研究生正式群体意识比较淡化,他们比较注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而研究生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学术研究型、爱好交流型、经济合作型等类型。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型群体。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术研究型群体,即因导师和学科而形成的学研集体。这种群体以导师为核心,以相同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是研究生交流和工作最频繁的集体。必须利用这种学研集体积极引导研究生个体共同关

群体发展,促使他们形成敢于承担责任、互相关心帮助、与人为善、共同发展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对研究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积极培养和引导这种非正式群体中的集体主义,帮助他们树立群体目标意识。如果非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那么对于研究生个体的激励及规范作用也是很显著的。他们通过群体目标的实现和集体的成功,来完成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对生命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研究生绿色生命教育研究

目前,高校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很丰富,但是专门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很少,针对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就更少,把生命教育作为专项的活动尚未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启动。应坚持课题先行指导的原则,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大力开展国内外高校间有关生命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成功的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的经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研究,大力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努力寻求开展生命教育的规律,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努力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探寻有效的生命教育原则、途径、措施、方法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一边抓科研,一边抓实践,以科研促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另外,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生命教育中心”。

总之,“绿色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国内德育工作者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中创造的新型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色生命教育”的内容将更加充实,其结构与功能会继续完善,尤其是对研究生进行绿色生命教育,将会促进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惠,刘旭东.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2930.

[2]尹发跃.研究生网络伦理道德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4144.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篇10

一、文科与理工科的关系

文科与理、工、医等学科在高等教育中是平行发展的学科,虽然存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但是它们都属于科学的范畴。人文学科是关于人自身发展的学科,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发展进步,也就不会有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同样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发展。所以,文科与理、工、医等学科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__大学是一所综合大学,学校在处理文科与理工科的关系中应该避免急功近利,重视理工而轻视文科的倾向,特别是在制定科研教学奖励政策、招生计划、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和职称评定标准等问题上,要注意倾听文科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声音,保持各学科之间平衡发展,“科学无疆界”,各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更应该无疆界。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大学教育的发展基础是大学教师、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因为大学教育始终追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甚至担当着开拓创新的任务。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在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所以每一个大学无论处在怎样的办学层次,都应始终关注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把科学研究放在办好学校头等位置。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大学就很难称其为大学,就会沦落成职业技术学校。可是有人看问题时总是把教学与科研分开,甚至有人说“有的教师只注重自己的科研”,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谬论。科学研究从来就不属于个人,“科学无疆界”,每一个注重科学研究的人,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他研究的成果都属于全人类,都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所以教学与科研在大学里是不能分离的。

首先,科学研究是教学科研人员在自己学科领域里努力学习钻研的工作。只有学习和钻研自己学科领域的问题和知识,才能促使自己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才在教学中把学习研究的方法、专业知识、学科发展的新问题传授给学生。所以,不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在大学里只能是不合格的教师。

其次,教学也需要科学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内容研究,而且教学研究的根本基础是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也就是学科领域、专业范围内的学术研究。现在有一种机械的观念,就是把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分开,教师的科研成果不属于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研究成果只包括那些教育类刊物上发表的关于教育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的成果,真是咄咄怪事。这实际上是行政部门职责划分造成的不良后果,应该革除。

第三,大学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将来能够从事专业方面具有开拓创新性的实际工作,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集教学、科研的能力于一身,科研属于教学,教学也属于科研,任何将二者对立的思路都是错误的。而且,不搞科研的教师只能算作“教书匠”,肯定做不好教学工作。

目前,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更应该注重科研工作,加强学术研究的氛围。